为什么矿泉水 安检里放了盐之后做电检实验后会变成黑的

打造诚信网络,建设信用中国
创建文明网站,你我携手同行
倡导全民阅读,共享品质生活
旅游去哪儿?跟着《广游天下》走,咨询热线9
法国依云矿泉水亚硝酸盐超标 质检总局通报黑榜
09:19:18&&&来源:新华网&&&评论:
  质检总局通报近期进境不合格产品
  法国依云矿泉水上黑榜
  国家质检总局日前通报了今年7月和8月进境不合格食品、日化用品信息,进口商中有多家知名企业,共有422种产品上黑榜。法国依云矿泉水因亚硝酸盐超标上黑榜。
  黑榜食品
  上黑榜的产品中,北京盛世唯嘉商贸有限公司从法国进口的依云、富维克天然矿泉水,亚硝酸盐超标;漯河双汇进出口贸易有限责任公司7月从丹麦进口的27吨多冻猪头被检出有沙门氏菌;生产金龙鱼食用油的益海嘉里(青岛)贸易有限公司从埃塞俄比亚进口的380吨芝麻发生霉变;可口可乐饮料(上海)有限公司从土耳其可口可乐公司进口的一批橙果肉和橙汁饮料,存在包装不合格和非法进口问题;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8月从马来西亚进口的一批燕窝因被检出亚硝酸盐;上海昌琦绿忠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从法国进口的家乐福牌尖三角必奶酪和法国之光牌列福士奶酪,大肠菌群超标;天津智傲物流有限公司在进口的农心牌辛辣方便面中,检出大肠菌群超标;中轻日用百货进出口公司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的48吨可可粉,菌落总数和霉菌超标。
  黑榜日化用品
  广州安婕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意大利艾婕芙专业美容化妆品集团购买的RVB活力修颜面膜,菌落总数超标;汉的盟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从德国进口的碧丽娜丽致美白平衡保湿液,细菌总数超标;美国奇士美飞丝公司从美国进口的天然蔓越莓无氟儿童牙膏,PH值超标;杭州宾博贸易有限公司从意大利进口的婴儿健康洗手液,甲醛超标。据了解,若洗手液中的甲醛过量,消费者长期接触,会对身体产生伤害。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黏膜的刺激作用、致敏作用等。
  国家质检总局指出,此次通报的进口不合格产品的问题是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时发现的,都已依法做退货、销毁或改作他用处理,并未在国内市场销售。
相关热词搜索:
延伸阅读: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溧阳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 1 |
苏ICP备号-1&&&&&&&公安机关备案号71&&&&&江苏省互联网协会会员单位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少量的黑色粉末.[查阅资料]常见的黑色不溶于水的固体有: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氧化铜、炭粉等.小丽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不可能是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炭粉.你认为小丽作出如此判断的依据是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小美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和铜的混合物.依据是量少而又细小的铜粉杂在氧化铜之间可能看不清.[实验三]为了进一步证实该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铜,她们取少量该粉末放入试管,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稀硫酸或稀H2SO4或稀HCl)溶液,略微加热,发现固体全部消失,从而证实了小丽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那么蓝色絮状沉淀怎么变成黑色固体的呢?[查阅资料]Cu(OH)2的起始分解温度约66℃.[实验反思]至此,谜底全部解开.为确保蓝色沉淀不分解,实验过程中要注意:(1)控制实验的初始温度;(2)放入的金属钠需适量;(3)硫酸铜溶液用量不能太少.
分析:根据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是过滤,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考虑蓝色沉淀变成的黑色固体;氧化铜能与酸反应,铜与酸不反应,所以加入酸溶液来判断是否含有铜即可,硫酸铜溶液用量多了可以吸收一部分热量,使溶液温度达不到氢氧化铜分解的温度.解答:解: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是过滤,所以将不溶性黑色粉末分离出来,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变为黑色,不可能出现铁元素、锰元素和碳元素,因为氢氧化铜中不含有这些元素;氧化铜能与酸反应,铜与酸不反应,所以加入酸溶液,例如加入稀盐酸,发现固体全部消失,说明其中不含有铜,因为铜与盐酸不反应,所以黑色固体是氧化铜,小丽的猜想正确;由于氢氧化铜在66℃开始分解,所以要控制实验的初始温度,低于该温度,由于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放入的金属钠需适量,不能太多了,硫酸铜溶液用量多了可以吸收一部分热量,使溶液温度达不到氢氧化铜分解的温度.故答案为:过滤;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稀盐酸(稀硫酸或稀H2SO4&或稀HCl);小丽;&硫酸铜溶液用量不能太少.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是过滤,知道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知道氧化铜能与酸反应,铜与酸不反应,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才能分解.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之前网上看到个化学实验视频。。在矿泉水瓶子里放紫黑色物质。然后快速倒入2杯透明溶液。瓶子里喷出很多白沫。是怎么做到的?试剂是什么?
你拿一瓶可乐,放个薄荷进去也是这个效果
我猜是二氧化锰和双氧水
高锰酸钾和双氧水,二氧化锰和双氧水貌似要加热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去)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进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B.可以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C.可验证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D.可检验食盐水通电后的部分产物
A、碱式滴定管的下方是橡胶管,图中滴定管是酸式滴定管,只能盛放酸,故A错误;B、中和热的测定中,温度计应该测量溶液的温度,故B错误;C、根据烧瓶内气体的颜色深浅,判断可逆反应的方向,利用该装置可验证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故C正确;D、通电后,阳极得到氯气,利用淀粉碘化钾检验氯气;阴极收集到氢气,根据氢气化学性质检验,故D正确;故选CD.
为您推荐:
A、根据碱式滴定管的构造样式分析;B、根据中和热的测定中温度计测量的物质分析;C、可以根据圆底烧瓶中气体的颜色变化判断温度的影响;D、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得到氯气、阴极得到氢气.
本题考点:
中和滴定;中和热的测定;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电解原理的应用实验.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分液、酸、碱式滴定管的区别、中和热的测定等基本实验操作知识,要注意酸、碱式滴定管的区别,因强碱能和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黏性的硅酸钠,从而使玻璃活塞黏住,所以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强碱.
扫描下载二维码当前位置: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铜绿”与稀盐酸混合,得到无色溶液B...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铜绿”与稀盐酸混合,得到无色溶液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C.无色酚酞试液遇稀盐酸变成红色D.把银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取出,银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B试题分析:A.“铜绿”与稀盐酸混合发生化学反应,得到氯化铜溶液,是蓝色溶液;故A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故B正确;C.无色酚酞试液遇稀盐酸不变色,故C错误;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银在铜的后面,不能置换出银,故D错误.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铜绿”与稀盐酸混合,得到无色溶液B...”主要考查你对&&金属的化学性质,S,Fe,C,P等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金属活动性&&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金属的化学性质S,Fe,C,P等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金属活动性
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金属能与氧气反应,也能与盐酸,硫酸及盐溶液反应。&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和氧气的反应
2.金属与酸的反应
3.金属与盐的反应将锌片、铁丝、铜丝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中,观察现象
易错点:一、(1)一般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也叫活泼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则不能,如铜、银与盐酸、稀硫酸都不反应。 (2)浓硫酸和硝酸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因为它们有很强的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最前面的金属如K、 Na活泼性太强,放入酸溶液中首先跟酸发生置换反应,过M的金属会继续跟水发生剧烈的反应。 (4)铁与非氧化性酸反应时,始终生成亚铁盐 (Fe2+)。 (5)金属与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大。二、(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属可以把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相隔越远,反应越容易发生。 (2)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盐必须能溶于水,不溶性的盐与金属不反应,如AgCl难溶于水,Fe和AgCl不反应。 (3)不能用活泼的金属K,Ca,Na,与盐溶液反应,因为K,Ca,Na。会先与H2O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碱和氢气。金属与酸的反应不一定属于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般情况下,较活泼的金属跟酸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但由于浓硫酸(或硝酸)具有强氧化性,金属与浓硫酸(或硝酸)反应时,生成物相对比较复杂。这类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铝和锌的抗腐蚀性:1.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对铝起防护作用。2.锌与铝的抗腐蚀性相似,也是在金属表面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锌保护膜。氧化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很多物质都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部分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反应的对比:a)碳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C + O2CO2 现象:剧烈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硫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S + O2SO2 现象: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注意:实验前应在瓶底放少量水,用来吸收生成的有毒气体。c)红磷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4P + 5O22P2O5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大量白烟 生成的P2O5是固体小颗粒,现象为白烟,不是白雾。d)铁和氧气的反应: 方程式:3Fe + 2O2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物质 注意:集气瓶底放一层细沙或少量水。 e)镁和氧气反应: 方程式:2Mg + O22MgO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有白烟。注意:不能手持镁条,应用坩埚钳夹持。 f)石蜡和氧气反应 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现象:剧烈燃烧,放出热量,发出白光,如果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烟和雾的区别:a)烟:大量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长产生烟。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是燃烧生成的固体P2O5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b)雾:大量小液滴分散在气体中产生雾。打开盛浓盐酸的瓶塞,瓶口有白雾,是挥发的HCl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盐酸小液滴。a)光:固体物质燃烧使发光。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b)气体物质和容易气化的物质燃烧时产生火焰。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火焰,是石蜡熔化后生成的气体燃烧而产生的。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的技巧:可按三个顺序从三个方面进行:(1)剧烈燃烧,有什么颜色的光,火焰;(2)放热;(3)生成物的特性探究二氧化碳的三个性质实验:1.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二氧化碳溶于水显酸性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二氧化碳性质探究实验:1.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1)装置:(2)现象: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结论: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溶于水显酸性(1)装置:(2)现象:1和4实验中的白花变红,2和3白花不变色(3)结论: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二氧化碳溶于水显酸性)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装置:(2)现象:塑料瓶变瘪(3)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定义:金属活动性指金属单质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生成金属阳离子的性质。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强氧化酸除外)。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4)很活泼的金属,如K、Ca、Na与盐溶液反应,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碱,碱再与盐溶液反应,没有金属单质生成。如:2Na+CuSO4+2H2O==Cu(OH)2↓+Na2SO4+H2↑(5)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去说明非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如氢气在加热条件下置换氧化铁中的铁:Fe2O3+3H22Fe+3H2O金属原子与金属离子得失电子能力的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1)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a.判断金属与酸能否反应: 条件:①金属必须排在氢前面 ②酸一般指盐酸或稀硫酸 b.判断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反应: 条件:①单质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②盐必须可溶于水③金属不包含K、Ca、Na(2)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判断滤液、滤渣的成分。如向CuSO4,AgNO3混合液中加铁粉,反应后过滤,判断滤液和滤渣成分。铁与CuSO4和AgNO3溶液反应有先后顺序,如果铁足量,先将AgNO3中的Ag完全置换后再置换CuSO4中的Cu,那么溶液中只有FeSO4;如果铁的量不足,应按照“先后原则”分别讨论滤液和滤渣的成分。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或根据反应速率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镁、锌、铁三种金属与同浓度的稀H2SO4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Mg&Zn&Fe,则可判断金属活动性Mg&Zn&Fe, (4)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研究金属冶炼的历史。金属活动性越弱,从其矿物中还原出金属单质越容易; 金属活动性越强,从其矿物中还原出金属单质越难。所以越活泼的金属越不易冶炼,难于冶炼的金属开发利用的时间就越迟。 (5)应用举例 a.湿法炼铜我国劳动人民在宋代就掌握了湿法炼铜技术,即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Fe+CuSO4=FeSO4+Cu。 b.从洗相废液中回收银洗相废掖中含有大量的硝酸银,可用铁置换回收: Fe+2AgNO3==Fe(NO3)2+2Ag。 c.处理工业废水中的铜、汞离子工业废水中常含铜、汞等金属离子,这些离子对生物有很大的危害,在排放前必须进行处理,可用铁置换回收:Fe+CuSO4==FeSO4+Cu d.实验室选择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H之前的金属都能跟稀 H2SO4、稀HCl反应产生氢气,但Zn之前的金属与酸反应太快。不便操作;Zn之后的金属与酸反应太慢,花费时间太长,从经济效益和反应速率多方而考虑,Zn是最合适的金属。金属与混合溶液的反应 (1)将一种金属单质放入几种金属的盐溶液的混合液中时,其中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巾最靠后的金属最先被置换出来,然后再依次置换出稍靠后的金属。简记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距离远,先反应”。如将金属Zn。放入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Zn先与CuSO4发生置换反应,与CuSO4反应完后再与FeSO4 发生置换反应。根据金属锌的最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2)将几种不同的金属放入同一种盐溶液中,发生反应的情况与将一种金属放入几种金属的盐溶液中相似,也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距离越远的先反应,然后是距离较远的反应。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图像问题的分析方法:(1)等质氢图:两种金属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相同,此图反映两种情况:①酸不足,金属过虽,产生的氢气质量由酸的质量决定。 ②酸足量,投放的两种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恰好相同,如6.5g锌和5.6g铁分别投入足量的盐酸中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相同。(2)等质等价金属图:如等质量的镁、铁、锌与足量的酸反应生成的金属离子都是+2价,产生氢气的速率和质量不同。此图反映出:①金属越活泼,图示反应物的线越陡,如Mg线比Zn线陡,Zn线比Fe线陡,说明活泼性Mg&Zn&Fe ②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等质量时,与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越多,曲线的拐点越高,因此,相对原子质量Zn &Fe&Mg。可简单概括为:越陡越活,越高越小。(3)等质不等价金属图:铝、镁、锌与酸反应生成金属离子的化合价分别为+3、+2、+2,此图反映出等质不等价金属与酸反应不仅速率不同而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与金属化合价有关。 可用下面式子计算氢气质量:金属与酸或盐溶液反应前后溶液密度变化的判断方法:金属与酸的反应和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均为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的溶质发生了改变,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密度也随之改变。反应前后溶液的密度的变化取决于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对大小。 (1)反应后溶液密度变小:如Fe+CuSO4== FeSO4+Cu,在该反应中,反应前溶液中的溶质为CuSO4,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0;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FeSO4,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52,由于152&160,故该反应后溶液密度变小。(2)反应后溶液密度变大:如Zn+H2SO4== ZnSO4+H2↑,在该反应中,反应前溶液中的溶质为H2SO4,相对分子质量为98;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ZnSO4,相对分子质童为161,由于161&98。故该反应后溶液密度变大。真假黄金的鉴别:黄金是一种具有金黄色光泽的金属、化学性质极不活泼。黄铜的外形与黄金非常相似,所以不法分子常用黄铜(Zn,Cu合金)来冒充黄金。但二者之间的性质有很大差异,可用多种方法鉴别。方法一:取少量金黄色金属块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或稀硫酸,若有气泡产生(Zn+2HCl==ZnCl2 +H2),则原试样为黄铜;若没有气泡产生,则原试样为黄金。方法二:取少量金黄色金属块,用天平称其质量,用量筒和水测出其体积,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与黄金的密度对照,若密度相等,则为黄金;若有较大的差异,则为黄铜。方法三:取少员金黄色金属块在火焰上加热,若金属块表面变黑(2Cu+O22CuO,则原试样为黄铜;若无变化,则为黄金。方法四:取少讨金黄色金属块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人适量的硫酸铜溶液,若金属块表而出现红色物质且溶液颜色变浅(Zn+CuSO4==ZnSO4+Cu),则原试样为黄铜;若无变化,则原试样为黄金。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铜绿”与稀盐酸混合,得到无色溶液B...”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68750385962925021134452815728028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矿泉水检验报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