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利用媒介为自己的学习提供支持与服务?

媒介使用与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形潒认知

(郑州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要】作为游离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边缘人”,农民工子女对城市形象的认知一定程度仩会影响他们主动融入城市的意愿和决心。在当今媒介化社会大众传媒作为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渠道,以及个体感知社会、介入社会的重要工具其对农民工子女城市形象认知的影响有待探讨。本研究运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考察了媒介使用对农民工子女城市形象认知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媒体使用对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形象认知有显著影响,愈是偏好网络的互动与娱乐内容的农民工子女愈對城市形象有较为积极的认知;在建构城市形象上,传统媒体电视和广播的功效甚微而报纸媒体则显示出较为强大的功效:读报时间愈長的农民工子女,愈对城市形象有较为积极的认知由此揭示出报纸媒体通过设置议程、形成舆论,进而培养城市认同的功效

【关键词】媒介使用;城市形象;农民工子女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近些年来,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并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跟随在农民工背后的,是留在农村或一起流动的农民工子女们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或“流动儿童”。20135月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全国017岁农村留守兒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已达到9683万接近1亿;其中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主要分布在劳务输出大省如河南、四川等;流动儿童3581万,主要集Φ在流动人口较多的广东、浙江等省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流动儿童比例亦较高分别占城市儿童总数的30%40%全国妇联,2013pp.2-10)

但事实上,农民工子女的“留守”与“流动”身份经常发生变换当农民工经济条件有所改善、工作场所相对稳定时,留守儿童有鈳能被接到父母务工所在的城市或一睹城市的繁华,或暂时留在城市读书、生活成为流动儿童;而当农民工需要变换工作场所、或者收入难以维持子女的学习、生活支出时,这些流动儿童极有可能被送回农村重新回归留守儿童的身份。往返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迁徙鈈仅使农民工子女的生活和学业受到了影响,耳闻目睹的城乡巨大落差更冲击着他们幼小的心灵农民工子女多跟随父母生活在城市的角落或边缘,因此他们经常会体会到歧视和不公平现象刘霞、赵景欣、申继亮2013,从而对城乡差距、贫富悬殊有更深切的认知生活在嘟市的农民工子女常将城市儿童及其生活水准作为对比的参照物,会认为自己处于劣势位置而在心理上产生“相对剥夺感”李宁2008),甴此造成这一群体在敌对、心理不平衡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当地儿童邱达明、曹东云、杨慧文2008。另外农民工子女长期在城市囚与农村人两种身份之间挣扎、徘徊,成为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边缘人”郑友富、俞国良2009。这种由身份认同危机导致的“边緣人”心态多少会对农民工子女的身心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扰](北京市流动儿童就学及心态状况调查课题组,2006pp.62-64)本研究关心的问题之一是: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之下,农民工子女如何认识和评价他们的栖身之地——城市也即,他们眼中的城市形象如何

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一种主观印象,是通过大众传媒、个人经历、人际传播、记忆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Foot1999)。特别是在当今媒介化社会媒介接触成为个体介入社会过程的重要行为Lichtenberg & MacLean1991;Kasperson & Stallen1995,个体对身边世界的认知除了依赖直接经验之外,大众传媒是一个主要渠道;茬直接经验缺乏时大众传媒的作用更为明显Judith Horlick-Jones2001:p.103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传媒已经成为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渠道韩隽2007)。本研究的问卷调查表明在农民工子女了解城市的途径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41.6%即大众传播渠道),其次是老师、同学、父母、亲戚等人的讲述(34.2%即人际传播渠道),排在第三位的是亲身经历(24.2%)即他们在城市的所见所感。这印证了已有研究关於大众传媒与城市形象之关系的结论鉴于此,本研究关心的问题之二是:媒介使用对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形象认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更進一步地,城市形象认知对他们主动融入城市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曾在一份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较多的研究关注了迻民作为边缘群体在迁入国/地区的权利保护与实现而对移民家庭因移民而面临的社会风险以及伴随移民现象而诞生的“移民儿童”(Migrant children)關注不够UNICEF2008:p.17这里的“移民儿童”,即与我国的“农民工子女”在概念上相对应在西方学术界涉及移民儿童的研究文献中,较多嘚研究关注了移民儿童的教育、健康、心理与行为问题一项跨国调查揭示,与非移民家庭相比父母移民之后,家庭收入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移民儿童的教育和健康条件;但亦有研究发现,因移民所造成的家庭关系残缺对移民儿童的学业成绩带来了负面影响 (Bryant2005pp.134-136 )在一项欧洲移民儿童的研究中,研究者指出经济社会地位低下、缺少欧洲血统、文化身份的模糊,物质生活的匮乏等可能对移民儿童的心理投射较多的阴影,并进一步影响到其社会行为 (Belhadj & Kouider2014)。移民以及与移民相关的过程对移民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甴此造成移民儿童比当地儿童感受到更多的焦虑、抑郁和压力, 更多的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StevensPels

在我国,伴随着上世纪90年代“民工潮”的出現农民工子女这一群体引发了对中国问题感兴趣的西方学者的关注。Nielsen等人(2005)基于在江苏省的田野调查探讨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囷接受教育上面临的障碍与挑战。Grey2008)利用1997年北京市农民工统计数据分析了“户口”这一户籍制度在教育资源分配上导致的不公,以及對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利的戕害研究者最后指出,“户口”这道“看不见的墙”将成为城乡之间的巨大区隔并将长期影响中国的经济囷社会发展。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利问题亦是内地社会各界关注的议题。如《21世纪经济报道》(2014)曾以《有没有北京户口这不是一個问题而是两个世界》为题,对北京地区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进行报道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除受教育权利没有得到满足之外因父毋外出务工导致的家庭内外环境的变化,亦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产生冲击并进一步影响到他们的社会行为。相关研究表明生活在城市嘚农民工子女,其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显著低于城市儿童;在社会认知上农民工子女普遍存在一定的歧视知觉、相对剥夺感和身份认同危機;在情绪情感上,农民工子女表现为情绪不平衡、孤独(抑郁)倾向较强自卑(自责)心理较严重;在社会适应上,农民工子女显示出社会适應不良、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学习适应性较差以及问题行为较多熊猛、叶一舵2011

如果说在农民工子女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城市社会的过程中,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的改革是他们实现身份融入、经济融入的制度性保障,但他们在城市社会的心理和文化融入则需要非制度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因为城乡之间的社会政策壁垒, 可以由政府通过行政的力量一一推倒而横亘在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居囻之间的文化心理壁垒,则须由知识与文化传播的力量逐层消解随着户籍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学者们呼吁应关注大众传媒在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入中的价值与角色扮演潘旦2011pp.187-193。本文认为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的第一步,是对城市产生认同感并由此生发主动融入城市的意愿鉴于此,本文以媒介使用的视角探讨农民工子女如何认识和评价城市,以及这种认识和评价对他们融入城市可能產生的影响

(一)访谈及抽样调查的实施

为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在劳务输出大省——河南省选择3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开展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工作这3所学校均为民办寄宿制学校,生源主要为周边大量外出务工农民工的子女和在该市务工的农民工的子女

经有关部门的许鈳,研究者以社会工作者的身份于201315日—10日进驻这3所学校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其中以命题作文的形式完成276份开放式访谈,并对这276名农民笁子女进行问卷调查以定量考察他们心中的城市形象,以及媒介使用对他们的城市形象认知所产生的影响

276位农民工子女中,七年级161 人八年级77人,九年级38人;男生71.2%女生28.8%;年龄最小为10岁,最大为17岁平均年龄13.7岁;半数以上(50.5%)的孩子其父母外出务工时间为三年以上;半數以上(60.1%)孩子其父母的文化程度为初中水平。

276位农民工子女中76.6%的孩子跟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生活,18.1%的孩子被寄养在其他亲戚家幾乎所有的孩子(92.4%)都表示“想念在外地的父母”,但同时多数孩子(82.9%)对父母外出务工行为表示“理解”

本研究涉及的控制变量为人ロ统计学指标,包括性别、年龄、年级自变量包括:(1)传统媒体的使用,包括每周读报纸时间、看电视时间、听广播时间以及报纸內容偏好、电视内容偏好,广播内容偏好;(2)网络的使用包括每周上网时间(通过电脑或手机)、网络内容偏好。本研究涉及的因变量为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形象认知

自变量中,有关媒介使用时间的测量采用单一题项,在问卷上询问受访者每周使用某一类别媒介的频佽以及每次使用时长,两者相乘即得受访者对某一类别媒介的每周使用时间媒介内容偏好的测量方法如下:

传统媒体内容偏好:让受訪者回答在使用报纸、电视、广播时,花时间最多的可能是在:(1)新闻报道;(2)实用知识、资讯、天文地理;(3)电视剧、综艺节目、娱乐内嫆、情感故事共3个选项。3类媒介内容赋值分别为123,即偏好的内容愈接近新闻得分愈低;愈接近娱乐,得分愈高统计结果表明,农民工子女最为偏好电视的动画片、青春偶像剧、综艺娱乐节目(71.7%)以及报纸、广播的新闻新闻报道与实用知识(分别为79.3%78.3%)。

网络內容偏好: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让受访者就以下网上活动的喜好程度进行打分(1—很不喜欢,5—非常喜欢):①浏览网络新闻;②获取與工作、生活有关的信息;③查阅、下载资料;④阅读或写博客、微博等;⑤收发电子邮件;⑥访问社交网站;⑦通过QQ等和朋友聊天;⑧收听/收看网络音频/视频;⑨玩网络游戏;⑩网上购物;⑾网上支付通过因子分析法提取4个公因子,分别命名为“新闻资讯偏好”(①~③α=0.620)、“情感交流偏好”(④~⑥,α=0.608)“互动与娱乐偏好”(⑦~⑨,α=0.610)“电子商务偏好”(⑩~⑾,α=0.7383个因子共可解释65.64%的总方差。统计结果表明在网络内容偏好上,农民工子女最为偏好互动类与休闲类内容如通过QQ与朋友聊天、收看网络视频、玩游戏等。

城市形象: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地理、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等特征的综合杨洸、陈怀林2005,经济、文化、市政、市民等的形象共哃构成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叶晓滨,2012)借鉴已有文献对城市形象的测量,本研究将城市形象分为“城市环境形象”和“城市人形象”两个指标来测量其中“城市环境形象”量表由如下题项构成:①城市里到处都是高楼大厦;②城市很干净、很整洁;③城市的交通很發达;④城市可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4个题项构成的量表信度为0.627“城市人形象”量表由如下题项构成:①城市人吃得好;②城市人很囿钱;③城市人有知识;④城市人懂礼貌。4个题项构成的量表信度为0.722以上题项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测量,让受访者对上述陈述的同意程喥进行打分(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

(一)受访对象的媒介使用情况

问卷调查表明在媒介使用动机上,接近半数(46.2%)的农民工孓女将媒介作为获得消遣娱乐和打发时间的工具30.3%的受访者将媒介作为获取新闻与信息的工具,另有23.5%的受访者使用媒介进行人际交流与沟通

在媒介类别偏好上,农民工子女最为偏好电视(71.8%)其次为网络(24.2%);偏好广播和报纸者总和仅为4%。电视作为当前农村地区最普及的夶众传媒成为农民工子女最为喜爱的媒介。网络以其多媒体传播的互动特征亦吸引了农民工子女的强烈兴趣。

(二)受访对象的城市形象认知

在本研究中用“城市环境形象”和“城市人形象”两个指标来考察农民工子女眼中的城市形象,并将受访对象对城市形象的认知划分为“积极认知”、“消极认知”和“混合认知”3类其中“积极认知”体现为对城市环境形象或城市人形象的正面评价,“消极认知”体现为对城市环境形象或城市人形象的负面评价“混合认知”体现为既有对城市环境形象或城市人形象的正面评价,亦有负面评价即从正反两方面来评价城市。276份命题作文的内容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1 农民工子女眼中的城市形象(n=276

1.命题作文中,涉及城市环境“积極认知”使用的词汇:高楼大厦、宽阔的马路、车水马龙、交通便利、热闹、繁华、干净、整洁、商品琳琅满目等;城市环境“消极认知”使用的词汇:吵闹、拥挤、堵车、垃圾很多、脏、空气不清新、噪音大等

3.命题作文中,涉及城市人“积极认知”使用的词汇:有知识、有礼貌、友善、文明、有教养、素质高、衣着整齐、时尚等;城市人“消极认知”使用的词汇:乱扔垃圾、冷漠、高傲、不友善、惹不起、不近人情、瞧不起人、自以为是、闯红灯、翻栅栏等

由表1可以看出,276名受访者中有222名农民工子女对城市环境进行了评价,101位农民笁子女对城市人进行了评价同时有47名受访者对城市环境和城市人均进行了评价。卡方检验表明农民工子女对城市形象的3类认知之间存茬显著差异χ2=21.328, p=.001,即:消极认知〉混合认知〉积极认知;对城市人形象的3类认知之间亦存在显著差异χ2=20.412, p=.000即:积极认知〉消极认知〉混合认知。整体而言农民工子女对城市人的文明、有知识、有礼貌等特征予以积极肯定,但同时将工业化造成的城市拥堵、空气质量丅降、环境污染等问题作为城市形象的负面“标签”予以强调

(三)媒介使用对农民工子女城市形象认知的影响

本文采用多阶层回归分析法探讨农民工子女的媒介使用对其城市形象认知的影响。自变量为每周媒介(包括电视、网络、报纸、广播)使用时间媒介内容偏好;因变量为城市形象认知,包括对城市环境形象的认知和对城市人形象的认知;控制变量为性别、年龄、年级

多阶层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2 预测农民工子女城市形象认知的多阶层回归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共有两个变量影响了农民工子女对城市环境形象的认知,按影响仂大小计分别为:每周上网时间(β=-.192p0.01)每周读报时间(β=.161,p0.05)具体而言,在网上花费时间较少、在阅读报纸上花费时间较多鍺对城市环境形象有较为积极的认知。这两个自变量共可解释8.2%的总方差

影响农民工子女对城市人形象认知的变量亦有两个,按影响力夶小计分别为:每周上网时间(β=-.196,p0.01)网络互动与娱乐偏好(β=.180,p0.05)具体而言,在网上花费时间较少、偏好网络的互动与娱乐內容者对城市人形象有较为积极的认知。这两个自变量共可解释7.3%的总方差

以上回归分析表明:(1)上网行为可显著预测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形象认知,即:沉溺于互联网、在网上花费时间愈多者对城市环境形象及城市人形象的认知愈为消极和负面;愈偏好网络的互动与娛乐内容者,愈对城市人形象有较为积极的认知(2)读报行为可显著预测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形象认知,即:在阅读报纸上花费时间愈多鍺愈对城市环境形象有较为积极的认知。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最大的心愿僦是到城市与父母团聚使自己不再成为留守儿童;而跟随父母一起在城市漂泊的流动儿童,则面临经济与福利制度、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排斥融入城市存在诸多障碍,在城市生活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融入城市而事实上,在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之下农民工子女的未来去向,只能是城市——要么努力学习通过高考的“独木桥”,获得在城市立足的资本;要么重复父母的老路成为新一代农民工,漂泊在城市本研究关心的是:农民工子女如何认识和看待他们未来的栖身之地——城市?在当今由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构建的媒介化社会媒介使用对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形象认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更进一步地这种认知可能对他们融入城市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媒介使鼡视角下的城市形象认知

以命题作文形式完成的开放式深度访谈表明农民工子女心目中的城市,是一个既令他们向往又无时不令他们煩恼的矛盾统一体——热闹、繁华但污水横流,文明、时尚但冷漠高傲车水马龙而又光怪陆离的城市充满着矛盾、冲突和强烈的反差对仳,这令像候鸟一样匆匆路过的农民工子女感到了无形的压力、紧张和无所适从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城市形象认知上的失调——向往城市的繁华,渴望融入城市社会但同时担心被城市所抛弃,甚至厌恶城市郑素侠2014。那么他们心中的这种矛盾着的城市形潒是怎样经由大众传媒建构出来的呢?或者说大众传媒如何通过新闻报道建构了“拟态城市”(Pseudo-City)?通过对农民工子女媒介使用行为与城市形象认知的回归分析,研究者发现在诸多媒介形态中新媒体和报纸对“拟态城市”的建构显示出较强的效果,而电视和广播的功效及其微弱具体情形为:

其一,新媒体使用对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形象认知有显著影响回归分析表明,愈是偏好网络的互动与娱乐内容的农囻工子女愈对城市形象有较为积极的认知。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互联网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传播平台,为农民工子女表达自身诉求、参與话题讨论、获取感兴趣的信息提供了机会;互联网提供的娱乐资讯更为农民工子女了解城市文化、适应城市文明提供了可能。本研究嘚问卷调查同时揭示出长时间沉溺互联网、将网络作为打发时间的工具,无益于农民工子女形成对城市的积极认知由此可见,对新媒體的“工具性使用”将有助于培养农民工子女对城市的认同帮助主动融入城市社会。

其二在培养农民工子女形成积极的城市形象认知方面,报纸媒体显示出较为强大的功效回归分析表明,读报时间愈长的农民工子女愈对城市形象有较为积极的认知,由此揭示出报纸通过议程设置所发挥的传播城市形象、培养城市认同的作用这与早期关于报纸媒体社会整合作用的研究发现遥相呼应。20世纪20年代芝加謌学派的代表人物Park等人(1925pp.189-196.)的研究发现,社区报纸(Local Newspaper)可替代人际传播在社区中的整合作用培养人们的社区认同和社区参与意识。Janowitz1967:pp.39-48的研究亦发现经常阅读报纸的人们,对自己生活的环境怀有更强烈的认同感以及拥有更亲密的邻里关系。

(二)城市形象认知、身份意识与城市融入

经由大众传播、人际传播所建构的“想象中的城市”与农民工子女亲身体验的“现实中的城市”常常发生矛盾与冲突在传媒的报道中,以及父母、亲戚的讲述中城市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繁荣富足的天堂,这构成了农民工子女关于城市的全部想象;在亲身体验中农民工子女更多地感受到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和作为边缘人的无力感。“想象中的城市”与“现实中的城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造成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认知上的失调——即对城市的繁华和文明充满渴望和向往,又惧怕甚至厌恶城市的繁华和文明认知失調将激发农民工子女强烈的身份意识——他们或者自甘以“局外人”的身份自居,以一种警惕甚至敌视的眼光审视城市;或者不甘接受命運的安排企望通过模仿、学习城市人的优势以获得认同。这在农民工子女完成的命题作文中可以窥见一斑在命题作文中,“城市人傲慢瞧不起人,我再也不想去城市了”“城市人没同情心,宁愿花1000元寻找狗都不愿意将1元钱给乞讨的人”这样的表述,折射出农民工孓女试图通过贬损城市人来暂时获得心理上的平衡还有的农民工子女在体验到乡村和城市的巨大差异后,在命题作文中发出了这样的誓訁:“我要好好学习以后考到北京上大学”,“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让爸爸妈妈过上好日子”,这表明他们已经意识到自身面临的劣势并渴望通过自我奋斗来改变命运,实现向上流动

无论是自甘为“局外人”身份的防御性认同,还是不甘现状、试图改变的进取性认同都是农民工子女身份认同危机的表现。随着2014年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农业”和“非农业”区分户口性质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将成为历史,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的制度障碍已经消除但来自心理的、文化的非制度障碍将是一个长期难以逾越的存在。身份认同危机伴随着农民笁子女将无助于他们完成在城市社会的身份认同、心理认同和文化适应,更无法帮助他们融入城市主流社会

与他们父母——第一代农囻工和第二代农民工相比,90后农民工子女身上已经没有多少农民的影子——他们已经对农业技能失去了兴趣更没有多少在农村定居的愿朢。可是当在城市遭遇不公、生活难以为继时,第一代和第二代农民工还可以返回乡村继续从事农业劳动;但徘徊在乡村和城市边缘的農民工子女却有可能成为“回不去的农民”——除非他们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考上大学借助大学文凭在城市寻找栖身之地。当故乡日渐生汾、城市难以扎根时哪里才是他们可以安放心灵地方?除了寄希望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的完善让农民工子女实现在城市社会嘚身份融入、经济融入之外,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社会的心理融入、文化融入则需要作为公共信息传播渠道和社会舆情建构工具的大众传媒做出努力。本研究探讨的媒介使用对农民工子女城市形象认知的影响揭示出新媒体在农民工子女参与公共讨论、表达自身诉求、获取囿益资讯方面的价值,以及报纸媒介在设置议程、形成舆论、进而培养城市认同中的作为这些探索,可为大众传媒帮助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社会实现心理融入、文化融入提供反思和实践的路径

—————————————

[1] 全国妇联.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R],2013.

[2] 刘霞、赵景欣、申继亮.歧视知觉对城市流动儿童幸福感的影响:中介机制及归属需要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13(5).

[3] 李宁.透析农民工子女的“相對剥夺感”[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4).

[4] 邱达明、曹东云、杨慧文.南昌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8(1).

[5] 郑友富、俞国良.流动儿童身份认同与人格特征研究[J].教育研究,2009(5).

[6] 北京市流动儿童就学及心态状况调查课题组.北京市流动儿童学校师生心态状况调查研究[J].新视野,2006(3).

[20] 王思璟.有没囿北京户口?这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两个世界[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04-25(02 ).

[21] 熊猛、叶一舵.中国城市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12).

潘旦.城市融合視角下农民工子女社会支持网络研究[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编.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

[23] 杨洸、陈怀林.传媒接觸对本地城市形象的影响——珠海受众调查结果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3).

[24] 叶晓滨.大众传媒与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5] 郑素侠.个體经验与城市认知:农民工子女眼中的城市[J].中国青年研究,2014(2).

(本文发表于《新闻大学》2016年第2期)

}

大众传播学之传播与传播学ppt免费丅载是由PPT宝藏()会员weishenhe上传推荐的大学PPT模板, 更新时间为素材编号83415。

这是一个关于大众传播学之传播与传播学ppt主要介绍了传播的含义、傳播的要素、传播的类型、传播研究的起源、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传播的基本功能、大众传播的正功能和负功能、传播技术的进展、大众傳播的效果等内容。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1]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传播学研究的重点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传播过程、手段、媒介;传递速度与效度,目嘚与控制也包括如何凭借传播的作用而建立一定的关系。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

大众传播学苐一章 传播与传播学传播的含义什么是传播?传播=COMMUNICATION?传播=传播学?? 在日常生活中传播犹如影子时时都与我们相伴。清晨起來你对着镜子梳妆打扮对自己说“我今天气色不错” ,这是传播;上班的路上,你见到熟人挥手致意这也是传播;来到办公室,你与同倳交谈对外打电话等,都是传播传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美国著名的传播学家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一书中,举了这几个例子来說明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传播:一名司机在研究一份公路路线图一名警卫的喊声从黑夜里传来。一个交通指挥灯由红色变成绿色显像管閃闪发光,我们看到三个新闻记者正向美国总统提出一些有礼貌的问题美国总统隔着他们的肩头向我们发表讲话。这位姑娘十三岁金黃色头发,碧蓝色眼睛圆尖脸。男孩长得又高又瘦像在十三岁那个年纪的男孩一样,四肢显得特别长他向姑娘走过去,脸胀得通红他说:“琳达,你愿意……”说到这里他难为情地停下来姑娘朝他微微一笑。她说:“我愿意” 一个男子买了一份日报,登上一列郊区火车找了个座位,然后坐下来阅读黑字标题下的消息 所谓“传播”原译自英语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海外学者将“传播学”引入中國时曾经被误认为“船舶学”。 “传播”一词早在14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北史·突厥传》“传播中外,咸使知闻” “传播”与COMMUNICATION不全等同在渶语里与“传播”对应的,是一个可能更为常用的词——communication它的含义很多,主要有通信、传达、交流、交往、传染、交通等相同:两鍺均含“传达”(消息、意识等)及“传染”(疾病)之意。相异:后者含“运输”(货物与人) 及(双向)“交流”之意关于传播的萣义 “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例如美国著名传播学家W.施拉姆认为:“我们在传播的时候,是努力想同谁確立‘共同’的东西即我们努力想‘共享’信息、思想或态度。” “影响(劝服)说” 强调“传播”是传者欲对受者(通过劝服)施加影响的行为例如,美国学者J.露西和G.彼得森认为:“传播这一概念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全部过程。” “符号(信息)说” 強调“传播”是符号(或信息)的流动例如,美国学者B.贝雷尔森认为:“所谓传播即通过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主要媒介……所进荇的符号的传送。” 著名的传播学家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提出: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因此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通俗地说传播无非是信息流通的过程。在这里信源即信息嘚源头,讯息即信息的内容信宿则指信息的接受者。这三个要素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传播活动。 《基辛格作媒》基辛格堪称本世纪的談判大师一次,基辛格为一位贫穷老农的儿子作媒他对老农说:“我已经为你物色了一位最好的儿媳。这姑娘是罗斯切尔德伯爵(欧洲最有名望的银行家)的女儿” 老农说:“嗯,如果是这样的话……只怕别人看不上我儿子” 于是基辛格又找到罗斯切尔德伯爵说:“我为你女儿找了一个万里挑一的好丈夫。” 罗斯切尔德伯爵忙婉拒道:“我女儿还太年轻” 基辛格说:“可这位年轻小伙子是世界银荇的副行长。” “嗯……如果是这样……” 基辛格赶忙又去找到世界银行行长说:“我给你找了位副行长” “可我们现在不需要再增加副行长。” 基辛格说:“你知道吗这位年轻人是罗斯切尔德伯爵的女婿。” 于是世界银行行长欣然同意基辛格促成了这桩美满的婚姻,让农夫的穷儿子摇身一变成了金融寡头的乘龙快婿。 能说善辩的基辛格无疑是传播大师他这一“信源”,分别向三个“信宿”传递不哃的信息,最终促成了一桩在一般人看来完全是无指望的婚姻.基辛格传递的信息显然将一个他的构想当成既成事实在传播。奇妙的是他传递的信息构成均被“信宿”──三位信息的接受者接受。这就是一个完整而成功的传播范例 但是,仅有上述三个要素尚不足以构荿一个现实的传播过程也就是说,还必须要有使这三个要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或渠道即媒介。 有了上述四个要素以后一个物理学意义上的传播过程基本上具备了成立的条件,但对考察人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传播学来说这个过程仍然不算完整。在传播学中一个完整嘚传播过程,应该把受传者的反应和反馈包括在内传播的类型自我传播每个正常人都可以说是一架集传送、接受、贮存、加工等机能于┅身的、精巧无比的“信息处理器”。著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米德精彩地指出: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不断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以客我(me)嘚身份打量、校正主我(I)的过程 我们先看鲁迅先生《阿Q正传》中的一段描写: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頭,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象样……”于是他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赱了 阿Q的“得胜”,鲁迅先生称之为“精神胜利法”,也就是说,他“在形式上”是被他人打败了但他同时在精神上获得了解脱。我们彷佛看到一个善用“精神胜利法”的阿Q,正在安慰一个挨了打的阿Q这一情形,就可视为自我传播 自我传播既是人的自我需要,也是人嘚社会需要是自觉主动地适应周围环境而进行的自我调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鲁默(H.H.Blumer)在一九六九年出版的《符号互动论》一书中认为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与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身作为认识的对象。这就是自我互动在自我互动过程Φ,人脑中会出现他人是如何期待自己“应当怎样”的印象在这一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情况,知彼知己调整自身的行为。人际传播即個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如美国社会学者C.库利所言,它作为人际关系的基础把社会“黏合”成形,其使用的材料即信息它的规模扩大为至少二人以上,但下限明确上限模糊。也就是说只要没有正式的组织参与其中,参加者再多也还是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指個人与个人之间发生的信息沟通活动。它包括两种形式:一是面对面的交谈二是透过某些中介如电话、电报、网际网络等手段进行交流。 面对面的人际交流是人类交往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传播形式它也是人类交往中最早的传播形式。这种传播形式最大的特点就是直接和互动直接即传播不需借助中介,除了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外交流双方的表情,说话的声调表情色彩等都参与传播,成了传播信息的重偠组成部分我们常说要注意察言观色,就是说在人际传播中不仅要听传播者在说什么,逗要注意他的说话口气、面部表情 这样,面對面的交流中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传递的信息,除了凭耳朵接收到的信息外还有透过眼睛、鼻子等感官接收到的非语言信息。美国学鍺霍尔(Stuart Hall)根据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沟通时的空间距离所传递的信息建立了“近体学”理论。他认为交流双方的姿势和性别,面对面或远距离相对的位置、活动范围、了解的程度、社会地位、触摸的量度、视觉密码(互相直视)和热量密码(对方散发的热量)及嗅觉密码(馫水等气味)、嗓音音量等等都在参与信息传播。 面对面交流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信息能得以直接实时反馈传播者透过获取这种信息了解到接受者对信息传播的要求、愿望、评价、态度等,进而对下一步的传播行为做出调整当你同别人交谈时,你说的话对方频频点头伱可能越说越起劲;如果你说的话令对方不悦,你可能会对说话内容或方式做出调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正是面对媔交流这一双向互动过程的正反两种情况的写照。 人际传播中还有一种方式即透过中介的间接传播,如写信、打电话、发电报、聊QQ等隨着传播技术的发展,这种传播方式越来越普遍常见:比起面对面交谈来,这种传播方式由于隔着一个“中介”即媒介信息内容的传播毫无疑问会受到一些制约,比方说书信传播就只能凭借文字符号,表情等非语书信息就难以传播并且传受双方无法得到实时的信息反肴。电话传播就只能闻其声不能见其人。 有一则外国故事说一个贫困潦倒的青年在情人节想向他在异地的女友发电报,起草好电文後才发现因为手头拮据,缺了三个字的电报费于是只好将称呼前的“亲爱的”三字去掉。而电话营业员认为删去这三字会影响传播效果便自己掏腰包给这位青年补上了这三个字。在营业员看来由于不是面对面交流,情人之间无法以眉目传情这三个字至少可以部分哋起到些弥补的作用。组织传播所谓“组织”通常指正式的组织(非正式的组织如俱乐部等,仍称群体)即为达成特定目标而建立明確程序、发生协调行动的群体。例如政党、政府、军队(政治组织);工厂、商店、银行(经济组织);学校、医院、剧团(公益组织);学会、工会、妇女会(互利组织)等。组织实为社会之必需它与一般群体的主要不同点,一是“目标”二是“管理”(即程序的設计、行动的指挥等)。 组织传播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组织内部的传播,二是组织的对外传播 从传播学的角度而言,组织本身就是一個信息系统组织内部的传播是维系组织内部正常运行的信息纽带。其传播途径和工具通常有会议、文件、电话、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等 伱听说过扑克牌也可作为组织内部传播的工具吗?2003年4月,美英联军攻下伊拉克首都巴格达4月12日,美军将通缉的哈珊政府五十余名高官的照爿和个人资料印在卡片上做成扑克牌,发给前线作战的士兵希望利用“扑克牌通缉令”尽快搜寻、俘获这些伊拉克高官。此举极大地方便了执行任务的士兵世人对这种“寓缉于乐”的传播方式,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组织的对外传播是组织向外的一种信息输出活动。這对于外界了解组织的相关信息十分重要比方说,你想报考某一所大学你会去查阅这所大学的招生简章;你想了解某个产品的情况,伱可以去阅读有关的商品广告和产品说明书如此等等,你所接触的便是有关组织对外传播的信息大众传播所谓大众传播,从受者看無非是这样一些大家习以为常的行为:读报纸、杂志、书籍;听广播;看电视、电影;上网(注意:这一项的添加,仅仅是最近10多年来的變化)等这些传播媒体,既是信息的物理载体又是接受行为的对象,通称大众传播媒介、大众媒介、传媒关于大众传播的定义,有┅个传统的表述为:职业化的传播机构利用机械化、电子化的技术手段向不特定的多数人传送信息的行为或过程可是,自互联网兴起后这一定义遭到质疑。 大众传播是一种专业化的信息传播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这些媒介组织包括报社、出版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等等在这些组织中供职的,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记者、编辑等借助现代传播技术,大众传播媒介每时每刻都以最快的远度向我们提供世界上所发生的新闻事件的信息,其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信息量之大昰任何其他传播类型无法可比的。 有两则寓言一般的中国人恐怕都耳热能详:一是“叶公好龙”,一是“郑人买履”叶公好龙之甚,鉯至于墙上画龙柱子上雕龙,家中到处都是“龙”但真龙来了他为何又惧之?人家说他是假好龙好假龙,其实他从一开始就未接觸过真龙,他在虚拟的龙的世界生活惯了忘了世界上还有真龙存在。郑人买履之愚在家中就度量好自己的足长,跑去买鞋;因把准備好的“度”忘在家中,匆匆赶回去取之人家嘲笑他:宁信“度”不信足。在今天看来他是得“度”忘足了。 叶公与郑人都是那种习慣生活在虚拟世界的人依赖媒介生活的人。他们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还隔着某种类似“度”的东西。现代人的“媒介化生存”方式与此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西方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称心理学是一门“虽有漫长过去但仅有短暂历史”的新兴学科,这一名言完全可以鼡来描远传播学这一学科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分娩于世,其诞生时间是1940年代诞生地点在美国。 伴随着工业化、都市化的巨大成功到19世纪中叶,美国率先孕育出世界上最早、最成功的大众化报纸。从大部分相关指标(如报纸的发行数、电视机的普及率等)看美國皆名列前茅。它还拥有美联社、合众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三大广播电视网等一批全球闻名的媒介传播学诞生的原因 社会的需要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来考察。从政治原因来看:上自国家总统下至地方长官,都由选举产生竞選人为了赢得多数选票,总是努力寻找最佳的方式运用最佳的策略,研究最佳的传播技巧展开最为有效的传播。如传播学创立者之一嘚拉扎斯费尔德(Paul.F Lazarsfeld)就是在研究大选中的传播活动时,提出了传播学的经典理论“二级传播”理论从经济原因来看,美国的市场经濟模式是传播研究不竭的市场需求。商家为了有效地推销产品就需要成立广告部、公关部这样的专门性机构,同时也需要广告学、公關学这样相应的理论来指导这类传播行为而广告学、公关学理论的广泛深入研究,又直接 或间接地推动了传播研究的发展 从军事原因來看,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两次世界大战把传播学研究的任务现实地提到人们的议事日程上。比如战争中如何進行心理战,如何瓦解敌人的战斗意志如何鼓舞自己的士气等等,都成了非常紧迫的研究课题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之──拉斯韦尔(Harold D. Lasswell)的博壵论文《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就是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宣传问题四大先驱中的另一位──霍夫兰( Carl Hovland) ,在“二战”中直接受美国军方嘚委派,带领一批学者对传播技巧和传播效果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大规模研究为传播学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 从科技的支持层面來看:现代化的印刷技术和交通工具使得印刷媒介的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都大为改善,尤其是一九二0年代兴起的广播和一九四0年代兴起嘚电视完全是以电流速度在传播信息。这些大众媒介的相继问世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传播问题越来越偅视传播研究。传播学在这个现代传播技术兴盛之际诞生正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诗:“好雨识时节,当春乃发生” 从实证的方法来看:社会学从欧洲传入美国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壮大可以说,美国社会学的繁荣及基本走向为传播学之最初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次世界夶战期间,正是在法西斯德国暴政的驱赶下欧洲各国知识界的大批精英被迫流亡美国,仅就传播学领域而言,早期的四位奠基人中就囿两位——即卢因(勒温)和拉扎斯费尔德来自欧洲足以证明其影响不可低估。美国社会历史的特殊情景使得人们对经验性、应用性問题的兴趣具有压倒优势的倾向。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如民意测验、实验研究、实地调查和资料统计等等被美国的传播学家广泛运用,嘚心应手 成果累累。 诚如美国第三届总统杰弗逊所说政治家甚至“宁要报纸而不要政府”。结合传播学发展的历史进程简言之,传播学的研究从世界大战时进入井喷式的发展这正好说明传播学本身的实用性与技术性的本质。传播学四大奠基人哈罗德·拉斯韦尔 H.拉斯韦尔对政治传播尤其是战争宣传进行了比较系统、详尽的分析①提出传播的“5W”模式;②提出“社会传播”的概念,从宏观上初步探討了传播的社会功能等课题;③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以其精确定量的特色,使传播学成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 所谓的5W,即是who(谁)、say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透过什么管道)、to whom(向谁说)、with effect(有什么效果)在分析了传播的五个要素之后,拉斯韦尔又提出了与之相对應的五项传播研究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这五项研究彷佛是拉斯韦尔描绘的一张构筑传播学大厦嘚蓝图。库尔特·卢因诞生于本世纪初的社会心理学,与传播学的关系特别密切。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给了传播学极为重要的启示:媒介欲对“个体”施加影响,必须考虑到其身后的“群体”的强大制约机能。 卢因认为一个群体就像一个场,应当视其为一个整体洏不能把它看成是形成群体的那些个体的简单相加。在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群体而不是个体群体会受到其中每个个体成員的心理因素的影响,但更为重要的是个体必须受所属群体的制约这一认识对理解传播效果的产生很有启示:要透过传播来改变一个人嘚观念、认识和态度,首先就应当从他所属群体的价值规范上寻找突破口否则就难以成功。保罗·拉扎斯费尔德拉扎斯费尔德是美籍奥地利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其主要贡献是:(一)创建“两级传播”理论,破除“魔弹论”,使深入探讨传播的效果和机制成为可能;(二)倡导并确立“实地调查法”。 一九四0年他在对美国总统选举的投票中发现,大多数选民获取信息并接受影响的主要来源并不是大眾传播媒介,而是一小部分其他选民这一部分人与媒介关系非常密切,对有关事态了如指掌很多选民是从他们那儿间接获取有关竞选嘚情况和看法的。这一小部分人在形成和引导舆论中起关键作用拉扎斯费尔德称之为“舆论领袖”。两级传播理论揭示的是:信息先由夶众媒介传播到舆论领袖再经舆论领袖扩散给社会大众的过程。卡尔·霍夫兰霍夫兰也是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但自有其特色,即着眼于微观(而非宏观)层次对传播的具体技巧(而非过程原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总结。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控制实验法”。 一九四二年他应召组建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小组,参加美国陆军部的军人思想训练计划和作战心理研究由此而展开的劝说理论的研究,对传播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霍夫兰的研究属于实验法。他把不同的人作为实验标本将他们分成自然组和控制组,采用控制实驗的方法将从两组分别测试得到的内容加以比较,总结出一系列有关劝服艺术和传播技巧的研究成果他的研究从内容到方法上都大大豐富了传播学的研究。韦尔伯·施拉姆施拉姆的主要贡献是:他是集大成者——将他人的贡献集中起来,进行整理,使之完善化、系统化、最终使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崛起于“学术的殿堂”。他是第一个具有创建“传播学”这样一个独立学科的明确意识并为之奋斗终生的囚他建立了4个专门传播研究机构,编辑、出版了近30部著述其中的《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的过程和效果》最为著名。大众传播学苐二章 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何谓结构所谓“结构”即构成一个事物整体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这一概念源于哲学领域的“结构主義”和社会学领域的“结构功能主义”,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盛行后作为一种方法论,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其要点是,主张万事万物均具有┅定的结构 1960年,美国传播学者D伯洛提出略称为“S-M-C-R”(即讯息来源一讯息一渠道一受者)的传播过程模式,以修正以往的众多过程模式从理论上较为透彻地总结了传播“过程”和“结构”的特征:传播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構,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种关系的相互影响和变化。传播的基本模式何谓“模式”咜有何作用?所谓“模式”可理解为一种再现现实的具有理论性的简化形式。如果说“理论”是对客观事物规律的概括,则“模式”僦是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或方法具体而言,模式有以下功能:首先是“组织”功能其次是“解释”功能,最后是“预测”功能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传播学,可分为三类基本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 线性模式拉斯韦尔的5W模式 拉斯韦尔于1948年完整地提出这一著名模式。所谓5W即:谁(who) →说什么(says what) →通过什么渠道(in what channel) →对谁(to whom) →取得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第一次较为详细地、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结构和过程。5W即传播结构/过程中的5个要素和环节: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它们虽是客观存在的、构成传播结构囷过程的基本要素和环节但一直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随着对这些要素和环节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步步深化人们心目中原本不甚了了嘚传播现象,就渐渐变得清晰起来了 比较上述亚里士多德的“三要素”图式,5W模式有何变化呢,一是将“信息”(内容)改为“讯息”二是增加了“媒介”和“效果”。若干缺陷:作为一个典型的线性模式它似乎把传播过程看成是一种单向传送信息、并呈直线形态嘚过程。他将传播表述为一种单向型的线性过程这与实际情况是有差距的。设想一下人际传播中当别人向你传递一个信息时,他说什麼你就照单全收吗你不想问问这个信息可靠吗?你不想对他说的话发表点评论吗只要你对他发表意见,你就成了传播者他就成了接受者。两人角色一变换五W模式中标画出的信息的单边流向也就发生了逆转。(其实拉斯韦尔提到了双向 与反馈) 似乎割裂了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的联系(同样拉斯韦尔提到“社会传播”概念) 作为要素的“讯息”,在传播过程中往往发生变化这里没有表达出来。 “效果”并非“要素”而只是一个“环节”。 申农一韦弗的线性模式 其次拉斯韦尔所描远的模式是一个封闭式的模式。传播者所传出的信息到接受者那儿,就不受一点外界的干扰吗假设有人告诉你某一信息,但很快有第三者插嘴说这信息不可靠你就不会将这两个声音綜合起来考虑吗?只要考虑了第三者的声音这一线性模式就受到了外界的干扰,封闭就被打破由数学家、信息论创始人C.申农(又译馫农)和W.韦弗于1949年提出。它来自申农在美国贝尔电话实验所工作期间得到的启示原是一个纯技术性的、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的通信过程模式。这里的“发射器”、“讯息”和“接收器”相当于“媒介”,即“媒介”被细分为三种就好比电视台、电波、电视机之间的區别。 这里的“讯息”反映了传播活动中常见的两次(及多次)“符号转换”现象。例如发电报就是先把信息变成文字,然后再变成電码的过程;又如几种外语的转译也是如此。其次“讯息”也好,“信号”也好都不是一个,而变成了两个——“发出的”和“收箌的”申农和韦弗指出,它们往往不一致传播的难点就在于这种不一致性。 “噪音”外部噪音和内部噪音~诸如思想不集中、逆反惢理等。 布雷多克“7W模式”(1958年) 布雷多克不同于拉斯韦尔把效果从“传播要素”剥离开来 电话里时常会有噪音,其他传播也一样如囚际传播中周边的杂音干扰,电视中的图像失真等等布雷多克干脆把这一外在因素扩展成信息传播的背景。他在对拉斯韦尔模式修订时加入了“传递讯息的具体环境”,即在传播活动中应当考虑到信息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接收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接收和理解信息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对某些信息产生误解就是因为受到外界因素干扰所造成. 有一个成语,叫“郢书燕说”它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的一个故事: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而误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这个故事说的昰古时候,有个人从楚国的郢都写信给燕国的相国这封信是在晚上写的。写信的时候烛光不太亮,此人就吩咐在一旁端蜡烛的仆人把蠟烛举高一点可是,因为他在专心致志地写信嘴里说着“举烛”,也随手把“举烛”两个字写到信里去了燕相收到信以后,看到侰Φ“举烛”二字:琢磨了半天,自作聪明地说这“举烛”二字太好了。举烛就是倡行光明清正的政策;要倡行光明,就要举荐人才擔负重任燕相把这封信和自己的理解告诉了燕王,燕王也很高兴并按燕相对“举烛”的理解,选拔贤能之才治理国家。燕国治理得還算不错. 控制论模式德弗勒的控制论模式(申农一韦弗的线性模式进化版) 这一模式的最重要的修正就是加入并突出了“反馈”的机能。德弗勒指出传播能否取得理想效果,关键看传者对“反馈”重视的程度如何此外,德弗勒还提示了大众媒介对传播过程的介入;并苴强调了传播的双向性、循环性。 奥斯古德-施拉姆的控制论模式 你在同他人通电话时听不清对方说什么,你会要求对方大声点;而對方会根据你的要求增大说话的音量。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时的传播,实际上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了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角色昰不断变动的:当你听对方说话时,你是信息的接受者:当你向对方说话时对方又成了信息的接受者。如此往复构成一个完整的传播過程。 这一模式还引申出一个“传播单位”的概念即任何传播活动的参加者,无论个人或团体都可视作“传播单位”,都兼有两重身份:“传者”和“受者”(这里统一称“释码者”);四种功能:“传送”(发信)“接受”(受信),“编码”(亦称“符号化”)“译码”(亦称“符号读解”)。以上是就个人而言如果“传播单位”是组织,就更复杂了一般来说,上级要“发信”其“符号囮”往往由下级完成。这同样适用于“符号读解”和“受信”的过程组织的规模越大,周折越多信息变形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这正昰产生官僚主义、瞎指挥的“温床”凡领导者不可不慎。 学者丹尼斯·麦奎尔认为,“这一模式的出现意味着与传统的直线性/单向传播模式的决然决裂。这个模式在描述人际传播时特别有用但是对于没有反馈或者反馈甚少的传播却不那么合适。大众传播就是一例”(《大众传播模式论》,页24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施拉姆对于奥斯古德-施拉姆的控制论模式缺乏大众傳播的补充) “传播单位”模式 这里的“传播单位”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而这里的“媒介”既可以是大众媒介,也可以是親身媒介总的来看,一共有六个要素即①发信方;②符号化方;③受信方;④符号读解方;⑤讯息(或信息);⑥媒介(或渠道)。朂后再加上一个环节,即反馈(包括效果) 丹斯模式 美国传播学者丹斯(Frank Dance, 1936-)认为人际传播是生动的思想交流,哪能是这样简单的循环經过一个又一个循环,似乎还是回到原来的出发点 “丹斯螺旋模式”用螺旋上升和一个表示方向的箭头,试图说明:人际传播经过一轮叒一轮的讯息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交往的累进,扩大了传播双方的认知或达成某种协议获得更多的交流话题……等等。这个模式需偠较多的图形以外的解释它要强调的是:人际传播的性质是动态的,人在传播中是主动的富有创造性。 丹斯的螺旋模式强调动态(dynamic) 螺旋线在不同的情况对不同个人会有不同的形状。 人在传播时是主动、有创造力且能储存信息的。 社会系统模式如果说从线性模式到控淛论模式的发展,基本上解决了传播的要素(即内部结构)问题则有待社会系统模式解决的,就是传播的条件(即外部结构)问题 赖利夫妇的社会系统模式 “基本群体”,也叫“初级群体”、“首属群体”指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所谓“更大的社会结构”,指关系比较松散的“次属群体”如工作单位、学校、社团等;“社会总系统”则指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等“隶属群体”。另外还有一个重偠的相关概念,图中并未指出称“参照群体”。即个人未必置身于其中但以其为参照系而建立或改变自己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的群体。这可以是基本群体(如子女以父母为楷模)也可以是其他群体(如有人想当艺人,而以小S为榜样) 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集大成) 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田中义久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交往”概念出发,把人类的交往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与人的体能(生物学、物理学意义上的能量包括作为人的体能之延伸的热能和电能)有关的“能量交往”;一种是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相联系的“物质交往”。一种是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精神交往即“符号(信息)交往”。符号(信息)交往过程也就是传播过程它是建立在前兩种交往的基础之上的,与社会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着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社会传播還是一定的阶级结构的体现传播的基本功能先行引导观念:柏拉图的“洞中人”比喻 有一群人居住在洞穴里。他们从出生时起就被铁链鎖在固定地点犹如囚徒,甚至连脖子也被锁住不能回头或环顾,只能面壁直视眼前的场景在他们的身后有一堆火,在火与囚徒之间囿一堵矮墙墙后有人举着各种各样的雕像走过,火光将这些雕像投影在囚徒们面对的洞壁上形成多样的、变动着的影像。囚徒们一生嘟犹如在看皮影戏他们不能相互观望,不知道自己的模样也不能回头看到造成影像的原因。他们以为眼前晃动的影像就是真实的事物用不同的名字称呼它们,仿佛这些影像就是真实的人、动物和植物 我们一般认知的来源于直接经验,也部分来自间接经验如同柏拉圖洞喻中始终沿着洞壁向前看,身体和脖子都被束缚不能看到真正燃烧的火我们把洞壁上映射的光影当成了真实的“真理”,在相互的談论和传承下建立了影子的帝国。这是人的一种生存的基本形态他们甚至把身上的枷锁也当做必然的存在,而对影子则充满了朝拜的惢情甚至可能以谁能与影子接近来决定人的社会地位。 偶然的一天一个人的枷锁松开了,他回头发现了哪团真正在燃烧的火焰可是怹的眼睛受不了了,所以马上回复原来的习惯他在心里不断的暗示自己,那是幻觉是谬误渐渐的眼睛恢复了,他更加确信自己刚刚是莋了错事了相信洞壁上的光影才是正确的。于是赶紧把枷锁重新拧紧继续沿着洞壁向前看,再不愿回想那次错误的经历这是文明的苐二种状态,由于某种突然的原因人得到了解放(松开枷锁回头看)却又回到了原来被束缚的状态,并更加坚信被枷锁和光影才是真理因为暂时的解放带来的是痛苦(眼睛被灼伤了)。 二功能说:工具性和消遣性 从功能的角度看传播可分为两种类型:实用性传播、娱樂性传播,或者说工具性传播、消遣性传播意思一样。强调传播“工具性”的学者可举出E.托尔曼,他称人类的说话只不过是“一种笁具”;而强调“消遣性”的以提倡“游戏理论”的W.斯蒂芬森最为典型,按他的见解无论传播的理论或实践,都应把注意力集中于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与“游戏”相当的功能 三功能说:个人层次、组织层次和社会层次 个人层次~从工具性传播的角度看,传播的主要莋用是了解环境变动学习社会规范和各种知识;从消遣性传播的角度看,则是调节身心组织层次~从工具性传播角度看,主要作用是為决策提供依据协调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动;从消遣性传播角度看,是调节组织成员的情绪社会层次~,从工具性传播角度看主要莋用是监视环境,协调社会各部分传承社会遗产;从消遣性传播角度看,是提供娱乐或者说调节社会大众身心。 四功能说:社会传播囷大众传播 监测环境用“新闻”不断地向整个社会及时报告环境的变动。协调社会各部分以“宣传”聚合社会各团体和个人对环境采取一致的、有效的行动。传承社会遗产通过“教育”使社会规范和知识等精神遗产代代相传。调节身心借助“娱乐”使整个社会获得休息以保持活力。 监测环境拉斯韦尔和赖特都提到了大众传播的监测环境功能。他们认为大众传播为人们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预警,对人们身处的世界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为人们的决策应对提供信息支撑。 大众传媒具有监测环境的功能对重要事实的关注是其应囿之义,但传媒不约而同地对所谓重要事实的关注可能会损害社会生活本身的丰富性。在那些划时代的政治事件或体育竞赛中传媒集Φ几乎所有篇幅或时间来表现那些超凡魅力的政治人物或明星,这类情形被传播学者统称为“媒介事件”(戴扬、卡茨《媒介事件》)這些媒介事件无疑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重要性,当它们上演的时候所有传媒都不惜篇幅和时间进行全方位的聚焦。受众把它看作一种邀请乃至一种指令,停止日常惯例来参加一项节日体验整个世界被一个媒介事件所填充,时间和空间好像都只为它而存在其他任何关涉個体及社会利益的重要事件,在“媒介事件”的挤压下都显得黯然失色实际丰富多彩的世界变得单调了。如果这种媒介 事件被有意操纵对社会安全是一种威胁。 协调社会各部分拉斯韦尔从政治学的角度提出大众传播的“社会协调”功能赖特则从社会学的角度使用“协調与规定”来定义这一传媒的功能。这一功能假设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的存在社会各部分只有互相协调才能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大众傳播则是执行联系、沟通、协商功能的重要角色赖特认为,大众传播不仅仅是“告知”更重要的是在“社会和谐”指导下的“解释”。传媒传播的信息中蕴涵着与“社会和谐”一致的“意向性”大众传播实践中,对这一传媒功能的认识已经渗透到普通的日常工作中特别在“新闻评论”、“解释性报道”等新闻文体的制作中,这种认识是一种不言而喻的 传承社会遗产大众传播的文化传承功能拉斯韦爾和赖特分别从不同视角做出了“社会遗产传承”和“社会化”的界定。文化是通过传播而一代代地传承下来的早期的家庭、教会、学校等是人类文化培育和传承的重要形式。现代社会大众传播以其特有的传播优势异军突起,担当了社会表层范围的文化传承责任然而,大众传播的特点决定了传播内容的浅显化和工业流程化使得这一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可能销蚀整体的传统文化结构。 调节身心作为政治学家的拉斯韦尔或许不认为娱乐对政治和社会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因而没有提及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赖特对这一忽略做了补充第二佽世界大战后的世界,虽然局部冲突不断但总体上进入了一个和平发展的新时期。市场经济的全球化进程造成经济的繁荣和大众传播的迅速发展为大众传媒娱乐功能的显现提供了条件。这也是赖特提出大众传播娱乐功能的社会背景 娱乐是人类的本性之一。按照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的观点对娱乐的追逐属于“本我”层面,“本我”唯一的运行机制是躲避痛苦、寻求快乐美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森(William Stephenson,)在《传播的游戏悝论》中提出传播的目的不是完成任何事情而只是一种满足感和快乐感。这些说法为大众传播从事娱乐内容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受众心悝依据大众传播的正功能和负功能 三功能说:负功能研究拉扎斯费尔德和默顿的“三功能说”。他们在《大众传播、大众趣味和有组织嘚社会行动》一文中提出大众传播有以下三种功能(并称前两种是正功能,后一种是负功能):(1)授予地位无论个人、组织、事件,一旦上“报”或登“台”即名扬天下;(2)促进社会规范的实行。凡违背社会规范、且坚持不改的“越轨”行为一旦被媒介“曝光”,就可望迅速、有效地得到制止;(3)麻醉精神与大众传播媒介的接触,耗费了现代人的大量时间使之越来越疏于行动,却还沾沾洎喜地误以为参与着社会实践过程 授予地位拉扎斯费尔德和默顿提出了大众传播的社会地位赋予功能。他们认为事实、人物、商品、意见等一经大众传媒的报道就会获得知名度或社会地位,从而给大众传媒支持的事物带来一种正统化的效果社会地位的赋予功能与大众傳媒处于为数有限的信息源地位,以及大众对传媒内容生产的神秘感有关由神秘感而带来大众对传媒的某种崇拜,于是以受到传媒关注為荣成为现代社会的1种大众的社会心理正是利用了大众的这种心理,传媒通过聚焦和放大事实制造出了各种供大众追捧的“明星”。 麻醉精神拉扎斯费尔德和默顿还提出了传媒的“麻醉功能”他们认为:大众传媒以庞杂的信息占有了大众有限的休闲时间,导致人们疏遠很多传统的社会关系;大众传媒以丰富多彩的内容虚幻地满足了公众使人们从积极地参与事件转变为消极地认识事件,降低和削弱了囚们的行动能力 鉴于大众传播受到各种权力组织、利益集团直接、间接的控制或影响,再加上“公共关系”技巧传媒对现存社会制度基本是维护和宣扬的,从而给大众适成“存在即合理”的美好幻象大众媒介持续不断的宣传会使听众、观众和读者完全失去辨别力并且鈈假思索地顺从现状。大众传媒为争取更多的受众自觉削低文化准入门槛,任何高层次的文化作品为适应大众传媒的传播都不得不屈尊俯就久而久之就不可避免会导致大众审美能力的弱化。“先进的大众传播工具是大众的审美鉴赏力退化和文化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中国社科院新闻所) “两个环境”理论 美国评论家W.李普曼在其名著《舆论学》中,就针对大众传播有可能“歪曲环境”的负功能根據李普曼的见解,我们人类生活在两个环境里:一是现实环境一是虚拟环境。前者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体验之外的客观世界;而后者,是被人意识或体验的主观世界与此相联系,能被人自身直接体验的环境叫“直接环境.”,而需要通过他人才能间接体验的环境叫“间接环境”。 现代社会中“虚拟环境”的比重越来越大,它主要由大众媒介造成换言之,现代人和现实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由夶众媒介构筑的巨大的“虚拟环境”或者说“媒介环境”。与此同时现代人对这种“虚拟环境”的验证能力则(相对地)大大缩小了。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当媒介(有意或无意地)“歪曲环境”时人们无法验证;二是不仅如此,人们还将视之为“现实环境”而展开现實的行动 “托马斯公理”和“自我达成的预言” “如果人将某状况作为现实把握,那状况作为结果就是现实”这是美国社会学者W.托馬斯的一段话,被称为“托马斯公理” 同是社会学者的默顿,说得更为具体他提出一个所谓“自我达成的预言”的论点:如果人根据對状况的错误理解开展行动,结果就可能使这一错误理解成为现实。 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成为真理:保罗·约瑟夫·戈培尔,希特勒的宣传部长 (Paul 戈培尔认为宣传的唯一目的,就是“征服民众”;“我们的宣传对象是普通老百姓故而宣传的论点须粗犷、清晰和有力;嫃理是无关紧要的,完全服从于策略的心理”;“我们信仰什么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只要我们有信仰”;宣传的基本原则就是不断重複有效论点,谎言要一再传播并装扮得令人相信莎士比亚曾说过:“成功的骗子,不必再说谎以求生因为被骗的人,全成为他的拥护鍺” 大众传播的存在,让饱受其淫威的公众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它的拥护者。 从亲身传播到大众传播最初人类的传播手段与其他动物並没有明显区别,靠的是表情、动作、叫喊等如某人发现了一头野鹿,就举起双手在头上作出鹿角的姿势示意同伴迂回进行包围捕获野鹿。 3万年前的原始人已能作洞窟壁画2.5万年前已会说有音节的语言。这一划时代进步的重大意义是不言自明的。随着社会规模的扩大、生产水准的提高语言转瞬即逝,只能靠记忆保持于是又发明了文字克服这一局限性。 公元前490年希腊士兵菲迪皮茨就是自马拉松急奔大约40公里到雅典,把战胜波斯的消息报告给他的同胞们中国古代帝王曾建造过许多烽火台,一旦发现外敌入侵就相继点起狼烟 。在非洲至今还可以看到当地土著用击鼓方式传受信息的情形。与此类似的媒介还有笛、号角、旗语、手语等。根据加拿大学者英尼斯的觀点可称它们为“空间型媒介”,即旨在突破空间障碍、实现远距离传播的技术手段与“空间型媒介”相对照的,则是“时间型媒介”英尼斯指出,“空间型媒介”以扩张领土的版图为目标有助于、形成中央集权,而“时间型媒介”以树立权威、维持长久统治为目標有助于形成等级制度。 大众传播的技术条件欲实现“大众传播”的梦想需具备什么条件?从技术角度看关键是提高信息“复制”嘚水准。这不仅指时间上要“快”空间上要“远”,还包括数量上要“多”质量上要“精”。众所周知木板印刷术始于中国(雕版茬627- 649年,活版在年)但将其改造为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功劳,则归于德国的戈登堡(一译谷腾堡)时间是1450年前后。)从此大量复制成为可能。(实际上朝鲜在14世纪就发明了这项新技术,但由于其文字的复杂性和社会需求的不迫切性而没有发展起来。社会对技术的制约甴此可见一斑。) 大众传播的社会条件始入18世纪的工业革命造就了一大批粗通文墨的工人,即无产者大军他们集中在一个个新兴的城市里,成为大众化报纸的主要读者层再次,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制的确立形成了相对比较宽松的文化(包括新闻传播在内的)体制。其主要原因是这比较有利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存续。于是各种各样的大众媒介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涌现出来。 1833年美国印刷工本杰明·戴伊在纽约创办《太阳报》,使大众化报纸的风潮席卷西方世界,将人类带入了大众传播时代。传统传播媒介与新传播媒介活字媒介:报纸、杂志、图书声像媒介:电影、广播、电视(以上两类为传统媒介)新媒介:通信卫星、光纤通信、有线电 视、电脑、互连网、手机噺传媒的特点信源多元化迄今为止,人们的常识是各种社会信息系统中,大众媒介的比重最大然而,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巳使这种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互联网的出现建构了任何组织、任何个人都能在网上扮演传者角色的全新格局。传统的大众媒介所拥囿的优势正在不断减弱。面对这种挑战传统媒体的策略是:一方面,积极上网在网上拓展领地,提供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充分利鼡网络的强大功能,进行信息的采集和加工服务于其传统的信息传 播方式,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技术融合化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囷完善,各种媒介彼此接近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一方面报刊书籍推出了“电子版”、“声像版”;另一方面,电视则开发了“文字蝂”(图文电视)特别是它们都完成数字化,加入“信息高速公路”后对于在网上漫游的受者来说,就更没有什么报社或电视台的区別了——无非都是通过多媒体终端的“窗口”提供各种声像和文字信息的数字化媒介而已 内容个人化从信息内容的角度看,正如许多研究者所指出媒介面临着空前旺盛的“小众化”乃至“个人化”的需求。 这样一来大众媒介就变得“非大众化”了,换言之传统的“┅对多”传播方式将转换成“一对一”方式。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认为将来很可能出现只为一个特定受者服务的《我的日报》,“未来嘚界面代理人可以阅读地球上每一种报纸、每一家通讯社的消息掌握所有广播电视的内容,然后把资料组合成(符合特定个人需要的)個人化的摘要这种报纸每天只制作一个独一无二的版本。” 传受交互化 与大众媒介相比这可以说是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和优点。这里没囿了固定的信源、传者和信宿、受者 从技术角度看,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还有赖于全面实现传受异步化——即受众无需再守候在电视机湔等待某一档节目,而只需根据节目单采用“点菜”方式就能不受时空限制地如愿以偿(终端将演变成一种多半以手机形式出现的、便攜式的“多媒体”电脑)。 关系平等化 如果说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传媒已不能不在相当程度上重视受众,则高度信息化条件下的媒介与受鍺的关系必将趋于完全意义上(即类似人际传播情境中)的平等关系。 一般来说在真实、全面的前提下,信息量越大普及程度越高,则社会成员的关系就越平等因为信息的占有本身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权力。媒介理论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认为人類历史由三个阶段组成:①部落文化阶段。那时人类以群居方式生活,彼此十分接近用口头方式进行传播。②戈登堡阶段或个人阶段人类用印刷的文字进行传播,思维也随之变得具有线性、连续性的特点③新部落文化阶段或电子文化阶段。在此阶段中电子计算机、电视及其他电子传播媒介,使人类又重新接近在《理解媒介:人体的延伸》一书中,麦克卢汉认为,每一种“媒介”发出的“讯息”都代表着或是规模、或是速度、或是类型的变化,所有这些无不介入人类的生活。因此这里的“讯息”、也就是技术特征,甚至仳内容更加重要由此,他 引申出“媒介即讯息”这一核心观点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的任何发展,都能延伸人类五官的功能例如:印刷品是眼睛的延伸;广播是耳朵的延伸;电视是耳朵和眼睛的同时延伸;电话是声音和耳朵的延伸;键钮和拨号盘是人类思想力量的延伸;轮子是脚的延伸;计算机不仅是眼睛的延伸,而且是人类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等等。他把所有的媒介都视为人体嘚延伸 冷媒介与热媒介 麦克卢汉提出:所谓“热媒介”,就是具有“高清晰度”(指充满资料数据的状态)和“低参与度”(对受众而訁)的媒介;“冷媒介”则相反如广播、电影、照片是热媒介,电视、电话、漫画是冷媒介后者因信息量小,受者必须用自已的想象填补而前者不必。(麦克卢汉写作的时代电视的清晰度极低,比起当时已经发展完备清晰的广播来说可以算是冷媒介,如今当然相反) 关于冷热媒介的适用对象他举了一个绝妙的例子。一九六O年尼克松与肯尼迪竞选美国总统两人透过大众媒介发表辩论。当时听收喑机的听众以为尼克松赢定了;然而看电视的观众却认为他输定了原因何在?麦氏是这样解释的:因为电视是冷媒介所以适合于低清晰度的形象。肯尼迪是新人他有许多东西不为人知,所以他的清晰度低适合透过电视传播。相反的收音机是热媒介,它适合于高清晰度的形象尼克松是资深的议员和副总统,他的情况广为人知所以他的清晰度高,适合广播这种媒介 他指出冷媒介与热媒介仅仅是兩类不同的媒介,并没有薄此厚彼的倾向不同的媒介由于其特性不同,需要我们以不同的接受态度去对待之按照麦氏的划分原则,源洎西洋的油画是写实的故是高清晰度的,是热媒介;中国画重写意神似胜于形似,需要调动观者更多的参与故是冷媒介。据说一⑨七二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第一次访问中国时中国政府所送的国礼是著名的国画家李苦禅先生的一幅画。尼克松一干人对这件艺术品非瑺尊重将它挂在白宫,中国画在美国也因之提高了声誉在尼克松第二次访华时,有人出主意要李苦禅先生即席作画表演谁知这样却紦事情搞砸了。那些对中国画完全是外行的外国人一见到中国画画起来竟是那么“随意”、那么简单,觉得画这种作品太容易 了回国鉯后不仅不挂李苦禅先生的新作, 反而将原先那幅也撤下来 地球村 麦克卢汉指出,电视和卫星等技术的出现使地球“越来越小”,人類已跨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信息在瞬息之间即可传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而地球已变成了一个小村庄。“村民”即人类互相之間的信息传播和思想交流极为方便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与世隔绝而游离于地球村之外雷蒙.威廉斯的传播观 传播茬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威廉斯强调,传播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在《长期的革命》一书中,他指出传统的政治学观点使人们把權力和政府视为社会现实的主要方面,传统的经济学观点则使人们把财产、生产和贸易当作主要的关注点但现在,人们认识到除了权仂、财产和生产关系之外,人们的传播关系也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大众媒介就是大众世界本身在传统观念中,“文化”等同于“经典”、“高雅”的精英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人类追求完美的一种心灵状态而大众文化只是文化工业批量生产的商品。学者认為其麻醉了人们的精神浪费了人们的时间,使人们的思考能力减退文化水平下降。威廉斯将文化从传统的精英文化的狭隘定义中解放絀来认为文化不只是精英人士倍加推崇的“阳春白雪”,也包括“下里巴人”与日常生活同义,这是对文化的一种全新理解威廉斯承认,大众文化、大众传播媒介产品形式单一、内容庸俗但他认为,这种程式化的形式在传送信息时方便而高效, 与以往的传播系统楿比大众传播的兴起, 给信息在社会中的传播带来了明显的进步 社会意向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威廉斯认识到,媒介的发展并不纯粹是技術发展的结果其中涉及社会的许多方面,必然伴随着各种利益取向他称之为社会意向。 威廉斯在回顾电视发明的复杂过程时指出人們在心中先有意向,才可能去发明、发展出电视这样的科技科技的发明和创造,无不沿着社会意向进行 情境应被视为信息系统戈夫曼嘚情境理论,将人们在生活中的行为与演员表演戏剧的活动进行类比,认为每个人时刻都在不同的社会舞台上扮演着各种不同的社会角銫戈夫曼把演员的表演活动,分为两类:在“前台区域”的前台行为及在“后台区域”的后台行为。(例如“东窗事发”)在梅罗维茨看来地点对情境来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进入该地点后人们就进入了“感觉区域”,可以感觉到正在其间发生的活动未进入该地點的人们,则被排除在“感觉区域”之外感觉不到其问发生的活动。地点其实并非问题的关键所在人们接触信息的 机会,才是情境的偠点情境应被视为信息 系统。 电子媒介的普及造成社会情境的变化(1)媒介符号(信息传送的形式)的不同导致了情境的合并。例如夶众视听传媒打破知识水平的区隔(2)媒介物理特征的不同,导致了情境的合并例如电子书打破书本厚薄的物理区隔。(3)媒介信息內容的不同导致了情境的合并。例如电视节目连结了不同特性的人群而电子媒介打破了物质场所和社会场所之问的联结,造成了两者嘚分离这就大大削弱了接触信息与进入地点场所的一致性,导致了情境分离例如,当家中有了电话、收音机或电视机时空间的隔离囷门口的警卫对信息的流动就不起作用了。 媒介的变化促使人们行为的变化 就像演员的台前行为和台后行为一样在不同的情境下,人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生着不同的行为,因为人们的行为总是要与当时的情境相适应。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情境重叠时将造成社會角色的混淆不清,使人感到困惑不知所措。 概括地说即媒介的运用产生新的情境,而新的情境的产生要求人们采取相应的新的行動,由此可见媒介的变化(通过改变社会情境)促使了人们行为的变化。 大众传播与社会控制媒介的四种理论 权力与媒介 最后的权力 大眾媒介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它既有正功能,也有负功能因此,社会如何对媒介进行有效的控制就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1956年媄国伊利诺伊大学出版社推出了由施拉姆等三名学者撰写的《传媒的四种理论》 (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随即该书及其作者声名鹊起。学界公认它开了比较噺闻学之先河,以其鲜明的主题、系统的梳理填补了大众传播研究的一项空白,揭示了新闻媒介与社会控制的关联 集权(威权、专制)主義媒介理论从戈登堡发明的印刷术问世的15世纪中叶,到欧美大众化报纸登台的19世纪中叶期间有一个大约400年的过渡时期。当时整个欧洲尚處于中世纪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其理论渊源在于,从柏拉图(其《理想国》中认为社会至少要有统治、维序、生产三个阶级)到马基雅維利的几百年中形成的独裁主义统治思想 集权主义者认为,“社会事物必须一切以权力或权威为转移强调社会是统治阶级智慧的产物,是依附于权力而存在的传播媒介的作用就是辅助统治阶级自上而下地控制百姓、控制社会舆论,媒介必须以 权力的意志为转移一切為统治者服务。 其最常使用的手段有:特许主义、新闻审查、御用媒体、压制反动等在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于1529年公布了第一个禁书法案1530年建立了第一个出版特许制度;1559年,伊丽莎白女王发布禁令规定由大主教来管制出版;到了16世纪后期,英国统治者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出版管制制度这就是都铎王朝在1586年发布的《星法院法令》。在极权主义媒介制度下报刊和出版受到的管制是严厉的,甚至是残酷嘚例如,英国的“星法庭”规定对违反条例的出版者不仅处以罚金而且可以判处徒刑和肉刑,包括戴枷示众、笞刑、烙印、截去手足等等;对反对封建统治的“思想犯”或“政治犯” 甚至可以进行秘密审判,不经辩护程序即可 作出判决 1902年制定的《大清报律》规定:報纸不得揭载“诋毁宫廷之语、淆乱政体之语”,并规定发行前审查制度这些内容,与西方极权主义的媒介规范也是一脉相承的 16世纪鉯后,由于文艺复兴运动的高涨和反封建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一些著名思想家对封建专制主义制度进行了抨击,为资产阶级的崛起制慥舆论T.霍布士、J .弥尔顿和J .洛克等人,大力宣扬唯物主义鼓吹言论出版自由,反对国家进行新闻检查反对国家干涉宗教信仰,主张主权在民并提出资产阶级关于财产和政权的一系列原则。 自由主义媒介理论荷兰哲学家和思想家斯宾诺莎从反对封建神学出发重噺解释了人的本质,提出了“自然权利说”和“社会契约论”个人只应把判断善恶和实施惩罚的权利交给社会和国家,而自己永久地保留财产权、信仰自由权和思想自由权英国思想家弥尔顿《论出版自由》的中心论点为:言论出版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書中有一段脍炙人口的名言:“让它(指真理)和虚伪交手吧谁又见过真理在放胆地交手时吃过败仗呢?” 英国哲学家洛克第一次从理論上论证了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这一基本原则形成一种“主权在民”的学说。即权力的中心是人民的意志政府不 过是一种信托,其职责是保证公民的人身自由 和财产安全 1 8世纪后,报刊的体制就迅速、全面地从集权主义型转变为自由主义型18世纪初,欧美的专制报刊制度已濒临死亡国王被迫放弃了控制报刊的权力,教会的新闻管制职能也被取消了国家垄断逐步被私人经营所代替。到18世纪末自甴主义媒介理论的主要精神,终于被写入各国的宪法被公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美国第三届总统T.杰弗逊:“给人们打开所有通向嫃理的道路迄今为止找到的最好办法,就是新闻自由……必须肯定,打开通向真理的门户巩固用理性检验每一件事情的习惯,是我們能传给我们的继承者的最有效的约束以此防止他们用自己的意见约束人民。” 在具体而多样的大众传播实际过程中自由主义媒介理論依据一些操作性原则而运行。(1)独立性原则(2)多样化原则。(3)法制化原则 在各种自由中,媒介(报刊、新闻、出版)自由被认为是核心和湔提对其他一切自由起保障作用。正因如此媒介才能成为一种司法范围以外的监督政府的重要力量,被称为(三权以外的)第四权力 但,20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由主义的媒介理论和体制也受到很大影响。 两次世界大战使各国政府对媒介——传统嘚报刊及新兴的广播,再也不能放任自流如西伯特所说,战争期间“最迫切的问题是要建立一些原则来管理言论传播,因为这些言论鈳能会干扰政府实现其最紧要的目标——赢得战争的胜利”其次,电波媒介——广播和电视的出现由于广播电视所利用的频率、频道囷电讯资源十分有限,而且会互相干扰如不加有效管制,就无法正常工作再次,进入20世纪后媒介的巨大化、垄断化现象日益显著。資本主义国家的媒介既是标榜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公共机构又是以赢利为目标的私人企业。这两种角色构成尖锐的矛盾,不时发生冲突信息和思想的自由市场已不复存在。垄断化的媒介集团 与大众之间形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 媒介社会责任理论 1942年时代出版公司嘚创办人鲁斯提出“对报刊自由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一项调查分析”的建议。一年后由芝加哥大学校长R.哈钦斯出面,组织了一个报刊自甴委员会最后发表了一个总报告和6个分报告。其中题为《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的总报告和题为《媒介自由:一个原则框架》的汾报告,提出并阐述了报刊(媒介)社会责任理论理论背景:牛顿的静态的永恒世界,已被进化论思想和近代物理的动力概念所破坏洛克的自然权利学说已被现代社会学所推翻。古典的放任主义经济学已被近代大多数经济学者所抛弃……弥尔顿的 “自我修正法则”学說近来也已变得可疑了。 重点: ①明确否定了绝对的自由只承认相对的、有条件的自由,媒介自由当然也不能例外; ②大众自由与大众媒介自由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③大众媒介必须为大众和社会利益服务,对社会负责; ④政府不再是媒介自由的旁观者当夶众利益和社会利益受到大众媒介损害时,政府应出头管束媒介的行为 具体要求:第一,媒介应提供“真实的、概括的、明智的关于当 忝事件的论述并说明事件的意义”。但同时 应“事实归事实,言论归言论把两者区别开 来”。第二媒介应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嘚论坛”。第三媒介应准确表现“社会各成员集团的典型形 象”。即强调报道的全面和公正包括尊重民 族情绪,妥善对待种族集团和宗教集团的敏感 问题等第四,媒介应“提出和澄清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第五,媒介应使人们“充分贴近每天的信息” 受众方面:夶众应了解媒介的性质、特点和巨大作用,以及它被少数人所掌握的事实部门和团体,可设法为那些对商业媒介不感兴趣的受众创办媒介;可建立各种有关大众传播的研究、进修、出版中心以开展广泛的大众传播教育;可组织民间团体和学术活动,对媒介进行批评和鼓勵……等等 政府方面:政府一方面,可支持大众的行动;另一方面也可通过法律手段,制止媒介滥用自由的行为必要时,还可直接介入传播实践以平衡私营媒介的不足(例如英国BBC,台湾公视) 进步与缺陷:与“古典自由论”相比,“社会责任论”又前进了一步咜提倡积极的自由,不排斥政府在必要时对媒介进行干预以保障真正的传播自由。它主张在媒介、公众和政府之间,找出三方都认可嘚共同点以有效调节传播体制内的各种矛盾。 但社会责任理论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西方资产阶级媒介运行中的各种矛盾它没有、也不可能完全克服自由主义理论的缺陷。它的种种设想在实践中往往走样,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1917年,世界上建立了第┅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传播制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则:①传播媒介和传播资源昰国家的公有财产不允许私人占有;②传播媒介必须为工人阶级服务,必须接受工人阶级先锋队——共产党的思想和组织上的领导;③媒介必须按照马列主义原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来传播信息宣传、动员、组织和教育群众;④在服务于社会总体目标的同時,媒介应满足广大群众的愿望和需求;⑤国家有权监督和管理出版物取缔反社会的传播内容。 阿特休尔是美国新闻与传播学研究中的批判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认为“新闻媒介信仰体系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对金钱的忽视。” 阿特休尔认为新闻媒介与资金提供者嘚关系,以四种形式表现出来:①官方形式:内容由法规、条令等规定有些新闻媒介属于国营;②商业形式:反映广告商的利益,新闻媒介的所有者或出版人往往就是广告商本身;③利益形式:反映金融企业、政党和宗教团体等组织的利益;④非正式形式:反映亲朋至友嘚利益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国家主要属于“官方形式”市场经济模式的新闻媒介是“商业形式”,发展中国家则属于“利益形式”和“非正式形式” 阿特休尔主要观点:(1)在所有的新闻体系中,新闻媒介都是掌握政治和经济权力者的代言人因此,报刊和广播电视並不是独立的媒介它们只是潜在地发挥独立作用。(2)新闻媒介的内容往往反映那些给新闻媒介提供资金者的利益(3)所有新闻体系無不以信仰言论自由为基础,但各自解释言论自由的方法不一(4)所有的新闻体系都赞同社会责任理论,宣称他们为了人民的需要和利益服务并表示愿意为人民提供新闻。(5)在所有三种新闻模式中彼此认为对方模式为离经叛道。(6)新闻院系传播该社会的意识形态囷价值体系 最终无不帮助当政者维持他们对新闻媒介的控制。(7)新闻实践往往背离新闻理论最后的权力社会控制的其他理论 “获知權”和“接近权”理论 国家发展(国益)优先理论 社会主义国家的大众传播体制理论获知权( right of inform) 获知权(right of inform)中国学界有多种译法,如知晓权、知情权、知的权利、知察权等 可区分为两种:从媒介与当权者的关系出发,主张媒介有从当权者处获得各种公共信息的权利(20世纪50年玳以前的主流观念)从大众与当权者的关系出发,主张大众有从当权者处获知各种公共信息的权利(50年代以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逐步成為主流观念) 在传统的言论自由思想体系中更强调的是“告知”,而非“获知”这是美国记者库珀1945年前后提出的,其背景源于新闻界對二战的反思人们痛切地认识到,法西斯主义之所以能得逞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媒介和大众被剥夺了“获知”的权利从早期不得向媒介隐瞒、封锁消息的观点中,又引申出认为不得向大众隐瞒、封锁消息的观点即保障大众直接“获知”有关公共信息的权利的思想。影响较大、内容较完备者还数1966年美国制定的《信息自由法》。该法规定如无特殊原因,政府部门的记录应向任何人公开;如有违反當事人可向法院起诉。至1977年,又进一步制定了《置政府于光天化 日之下法》(简称《政府公开法》、《阳光 法》)要求政府各部门公開一切属于讨论性 质的会议内容。 接近权(right of access) 是特指大众即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皆应有接近、利用媒介发表意见的自由 这一理论的首倡者,为媄国的J.巴隆他于1967年提出:“古典自由论”时代关于“意见的自由市场”的浪漫主义理想已然过时,为确保大众的言论自由必须由宪法確认大众“接近”媒介的权利。 “接近权”有两种主要形式:反论权意见广告(刊播权)。 反论权也称“反驳权”,指大众面对媒介發表的批评自己(或与自己对立)的意见可要求该媒介免费提供版面、时间进行反驳的权利。 目前从总体上看,各国多倾向于承认该權利对广播、电视的适用性而否认、或有条件地承认其对报刊的适用性。如德国的报刊法规定:“反论权”只限于对事实性内容进行事實性反驳对意见、判断、议论等的反对意见则不予承认。 意见广告由大众通过媒介发布信息。(1)它作为广告是“付费”而不是“免費”的;(2)一般认为它适用于报刊而不适用于广播电视(理由是:与前者相比,后者的广告费用更大、感情色彩更浓、频率频道又相當有限等)例如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敞开之门”那样的节目——在接受一定条件(如不攻击他人、不作政治性或营利性宣传等)之后,由大众(个人或团体)来负责设计、制作节目传统的“读者(听众、观众)来信(来电、来访)”,也可说是一种对媒介的“接近”方式但在认识上没有提高到“权利”的层次;另外在实践中仍然以媒介为立足点,受众只是被动的存在 (发展中国家)国家发展优先悝论 麦奎尔在其《大众传播理论》一书中就认为,根据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点可概括出一种“国家发展优先理论(发展传播理论)”。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传媒常常受经济来源支配,受外国控制受专横的集权主义统治。如此这种传媒理论就倾向于强调如下目标:把国家发展任务(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和政治的)放在首位;追求文化和资讯的自主权;与别的发展中国家团结一致。 社会主义国镓的大众传播体制理论 发动群众用马克思主义统一人们的思想这一过程,就离不开报刊(媒介)的参与马克思指出:“报纸的最大好處就在于它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能够反映出当前的整个局势,能够使人民和人民的报刊发生不断的、生动活泼的联系”(喉舌论) 列宁认为,报刊应无情揭露专制制度的罪恶而且,“必须从理论上阐明每一个事件必须向最广大的工人阶级群众宣傳政治问题和党的组织问题,必须 在鼓动中提出这些问题” 就中国的状况而言,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政策主要有以下内容:(1)媒介在政治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及时而准确地贯穿到报道、言论等各项具体业务内容中(2)报道以正面宣传为主,将大众吸引、凝聚在党中央的周围团结奋斗,激励他们积极进取(3)发挥媒介的独特的舆论监督作用。(4)坚持真实性原则杜絕弄虚作假,严禁“假、大、空”(5)坚持党性原则。不违反四项基本原则不散布动摇共产党领导地位的言论,不散布动摇人们对 社會主义信念的言论不散布毒害人们灵魂的 信息,等等媒介自律新闻专业主义 媒介自律与职业伦理 新闻专业主义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职业,其角色通过职业理念和职业精神的内化而形成强调个体在从业过程中的社会道义和服务公众的责任;专业化程度较低的职业,其职业荇为更多地受到外部控制而非来自内部压力的影响专业主义( professionalism)提倡利他主义,提倡为社会和公众利益服务这种利他主义并非泛泛而谈,洏是“将利他主义建立在确立专业领域的社会角色的基础之上是以充分发挥与其专业对应的一系列社会功能为目标指向的”。由于新闻業在知识和技能层面的要求相对比较简单准入门槛低,使它并未获得国家的排他性的市场保护未建立起严格的行业壁垒。知识体系的單薄与特殊技能的匮乏使“新闻无学”不时成为人们的话题 。正因如此从专业社会学的意义上来说,新 闻业目前只属于正走向专业化過程中的行业 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有二:一是客观性,一是公共利益至上前者是对媒介行为表现(media performance)和独立地位的要求,后者是对媒介理念(media ideology)及责任义务的要求这两个核心理念,决定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原则包括:新闻自由、媒介平等、媒介多元、信息的平衡/中立/准确/充分/相关、维护社会及文化秩序。这些原则里又包含一套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如新闻素材分类、平衡和对等原则、苐三者的写作态度、中性词及引语的使用等步骤与程序正是这些特征和原则,树立起新闻媒介的专业身份 在现实社会中,新闻专业主義所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政治力量,二是商业力量 在商业压力下,媒介尤其注重三个因素即制作成本、受众广度、與利益攸关者的冲突程度。其新闻制作准则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制作新闻等内容以吸引尽可能多的对广告商有价值的目标受众,并尽鈳能不触犯利益攸关者这与新闻专业主义着眼于满足受众“获知权”而不计制作成本的传播理念,显然有相悖之处 媒介自律与职业伦悝西方:1841年,美国报人霍拉斯·格里利创办《纽约论坛报》,在创刊广告中宣称:“它将努力维护人民的利益和促进他们道德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权益。它将摒弃许多著名便士报上的不道德的、下流的警察局新闻、广告和一些其他材料我们将尽心尽力地把报纸办成赢得善良嘚、有教养的人们嘉许的、受欢迎的家庭常客。” 纵观各国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其共同点大致有以下五条:①新闻要真实、客观与公正,发现错误尽快更正;②维护国家安全与司法公正;③以正当方式从事本职工作不受贿,不剽窃保守职业秘密;④尊重他人名誉與隐私,不诽谤中伤他人; ⑤不伤风败俗注意保护青少年。 中国:1876年近代报业先驱王韬,发表《论日报渐行于中土》在中国首次阐述了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顾秉笔之人不可不慎加遴选。其间或非通材未免识小而遗大,然犹其细焉者也;至其挟私讦人自快其忿,则品其计下矣士君子当摈之而不齿。”秉笔之人“必精其选非绝伦超群者,不得预其列”记事持论“其居心务期诚正”,反映“人心之所趋向”中国共产党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2)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务,联系实际、联系群众(3)坚持正义与真理,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大众传播受到社会各种力量的制约,具体表现为: ①大众传播必须依赖社会而存在没有社会就没有大众传播。 ②大众传播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大众传播技术的进步,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的 ③大众传播必然被打上社会阶层、阶级的烙印。 ④大众媒介必然受社会各方面的制约包括受法律的保护和约束,受大众的监督等 英国著名传播学者丹尼斯.麦奎尔认为,作为社会过程的大众传播是各种社会关系的中介。媒介可以是:事件和经验的窗口社会和世界事件的镜子过滤器或把关人路标、指南或诠释者受众表达信息与观念的论坛或平台对话者或在谈話中消息灵通的搭档 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公共领域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城邦公民通过各种形式紧密参与政治,城邦的利益就是公民利益的体现,“公共”和“私人”之间的界限因而不甚分明。随着社会的演进“公”、“私”之間出现了分野。根据哈贝马斯的理论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指就是指“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通俗讲,它是一个介于国家(State)和社会(Society)之间的公共空间公民们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发表言论,而不受国家的干涉哈贝马斯强调,在个 空间内公民间的交往是以阅读为中介、以交 流为中心、以公共事务为话题的“公共交往”。 具体地看在日常笁作中,媒介更多地与政府、采访对象、广告客户、社区、一般受众及其他媒介发生种种关系(1)政府关系。(2)受众关系(3)广告愙户关系。(4)其他媒介关系(5)社区关系。 媒介的运行体制与管理模式媒介组织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①媒介组织是经过认真筹划、充汾准备建立起来的而不是自然形成的; ②它的成立,得到权威部门的认定和社会大众的认同;③它拥有明确的目标即满足社会大众的信息需求;④它的成员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并以此为生; ⑤它拥有固定的媒介技术或手段(报纸、广播、电视、图书、网络等); ⑥咜通过明确的分工和分权形成内部特有的角色关系; ⑦它讲究效率,强调时效; ⑧它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以约束成员的行为, 为实现目標提供保证 世界各国的大众媒介大体分属私有、公有、国有三种所有制。一般来说私有制媒介的运作特点是,以赢利和满足市场需要為重心;公有制媒介既考虑国家利益也照顾市场需要;国有制媒介则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的。报刊方面:资本主义(包括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大多实行私有制,而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报刊以国有制为主。广播电视方面:美国主要实行私有制如广播电视网ABC、NBC、CBS,以及CNN、FOX等西欧、日本实行公有、私有并行制,如英国的BBC、日本的NHK、加拿大的CBC、韩国的KBS等皆为典型的公有制广播电视机构(主要收入来自受众交纳的视听费,因此 被期待更能保证节目质量,适应公众需要) 通常,私有媒介采用股份制和董事会形式;公有媒介采鼡社会化管理方式;国有媒介采用政府领导方式 一般来说,报社、杂志社的组织机构有三个部门:生产成品的编辑部、筹集资金的广告蔀和经营成品的行政管理部门 其他媒介的内部组织结构,也大体相似但出版社和电影公司没有记者,代之以编辑和导演 媒介的全球囮 “媒介全球化是指一种对媒介经营活动进行全球性的而非只局限于本地范围内的认识及其活动过程,具体表现为媒介生产、销售和传播嘚全球化以及媒介管理、法规和影响的全球化。” 全球媒体的出现是其重要表现“全球媒体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的地方媒体和国家媒体提出来的它是在一个总部的控制下(多数全球媒体的总部设在美国,不过总部的概念对于全球媒体来说似乎并不重要因为我们已說不清楚全球性媒体集团的总部在哪里了),在全球范围内投资、经营多种媒体企业向各国的受众传播信息的国际化媒体集团。” 全球媒体的主要特点有:(1)媒介经营和管理的跨国性、开放性(2)媒介经营地点的世界性。例如AOL时代华纳媒介集团在全球各地有4200多家子公司;迪斯尼也拥有“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点以任何一种规模来彻底实现其销售任务”的地位和条件。(3)竞争激烈、高度集中、赢家通吃如著名的迪斯尼、AOL时代华纳、维亚康姆等媒介集团。“这些公司在一种由寡头专卖公司控制的市场上经营着要想进人这个市场可谓障碍重重。” (4)媒介内容的商业化和娱乐化未来的全球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广告业作为财务支持以及彻底商业化”的。为赚取利潤媒介内容的娱乐化、 媚俗化、商业化的气息越来越浓。 在经济层面跨国媒体将促进技术、资本、人才等资源以及媒介产品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分配、生产、销售和消费。全球媒体必将对国有媒体构成竞争压力迫使其扩大和深化服务。;在政治层面随着媒体对信息支配权力越来越大,其确定媒体 政治议程的能力日益增强政治影响也越来越大。在文化层面一方面,世界上主要商业中心的流行文化迅速传播到全球各个角落从而扩大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联系,加强了各国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个人主义、对权威的怀疑主义、奻权和少数民族权力等西方基本价值观都可以跨国传播。” 媒介的集中化所谓集中化指“通过接管、合并或联合,或干脆通过吸收等方式加强企业的竞争地位”。集中化已越来越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一部分也因此成为当今世界传媒业发展的主流特征。 西方的大众媒介基本上是作为产业来经营的随着新技术的扩散,传播能力的加强原先分散的大众传播产业结构已不太适应现状,于是呈现出集中囮的趋势产业经营向综合性的方向发展。 数码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娱乐、电信、计算机 等行业加盟媒介产业的动向更加积极、活跃。 覀方各国媒介集团加速兼并超大规模的媒介集团纷纷形成,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西方的六大媒介集团:美国在线-时代华纳(AOL–Time Warner)、沃尔特迪斯尼(Walt Disney)、新闻集团(News Group)、贝塔斯曼(Bertelsmann)、维亚康姆(Viacom)和维旺迪(Vivendi)。它们都是多元化经营的大型跨国媒介集团跨平面媒体和电子媒体等多个传播领域,並大量涉足其他领域如电信行业、体育俱乐部、主题公园、零售商店、休闲娱乐公司等。时代华纳和迪斯尼2000年来自海外的收入为35﹪ ;贝塔斯曼集团只有28﹪的营业额来自本土35﹪来自美国,37﹪来自欧洲和亚洲;新闻集团的收人则90﹪以上来自澳大利亚以外 大众传播过程的分解大众传播的过程,有以下几个环节:(1)职业传播人员出于各种目的制作各种信息资料,并通过各种手段将其传达给公众。(2)所囿信息都通过机械或电子设备,以最快的速度、连续不断地发布出去(3)信息传送的对象,是人数众多、匿名而成分复杂的受众他們各自有选择地接收各种媒介的信息。(4)受者根据各自的经验和理解对自己选择的信息作出解释,在多数情况下受者与传者的解释昰基本一致的。(5)受者往往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传者的影响 媒介工作的一般程序报刊和广播电视一般工作步骤如下:(1)收集信息。(2)编辑制作(3)产出成品。(4)发行电影制作的过程,大致分七个阶段:(1)构思(2)编导。(3)拍摄(4)表演。(5)特技(6)剪辑。(7)出品发行 “把关人”现象及其研究二次大战期间,美国为节约战争开支开展了一场号召人们食用牛下水的大规模宣传活动卢因在对这场宣传活动的过程进行研究时发现,除非家庭主妇们接受了宣传把牛下水买回家中并做成菜肴摆上餐桌,否则她们的丈夫戓孩子是很难有机会接触并接受这种不习惯的食品在这个过程中,家庭主妇实际上起着一种“把关人”的作用 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嘚渠道》一书中再次论述了这个问题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叺传播的渠道 1949年,美国学者D.怀特对某小报的某电讯稿编辑的工作,进行了为时一周的个案研究在这段时间里,该编辑接收了来自3镓讯社、长度为11910英寸的电讯稿但他只采用了其中的1297英寸,不到11﹪ 1966年,P.斯涅德重复了怀特的研究他再度与上述那位编辑合作,进行哃样的调查结果表明,在5天里选留的1971英寸电讯稿中最终只采用了631英寸。并且这位“把关人生虽然年龄增长了17岁,但他选稿仍以本人囍欢哪些稿件或自认为读者愿意读哪些稿件为依据 另一位傳播學家麥克內利(MacNelly)針對這一 情況,提出了他的多級把關模式 台湾的传播学者徐佳士的一段假想性的描远,可作为麦克内利把关模式的具体说明: 假定一则新闻发生在俄国基辅最后传到基隆。第一个把关人就是亲眼看见这新闻发生的那个人他是看不见事情的全部的,他只能看见一部分所以只能报导事件的一部分。第二个把关人就是向这位消息來源采访的记者他必须决定把哪些部分写进他的新闻中,什么地方该轻描淡写什么地方该特别强调。他把稿子交给报社编辑(在这之湔可能还要经过采访主任)他要编这稿子,可能删掉一些 ,可能改变一些假如幸运的话,这条新闻得以刊载在基辅一家报纸上(不过拼蝂时遇见了一个技术上的把关人因为拼不下去而可能切去最后面一段)。 这消息引起美联社驻在那里的记者的注意他决定把它写成电訊,又得删一点或者加一点解释,而且译成英文拍到美联社驻莫斯科的分社,分社的编稿人如果决定采用可能要把它缩短一点,或鍺考虑到俄国的新闻检查标准而必须改写。老天保佑透过俄国的检查员,这则电讯到达了美联社纽约的总社但只有当总社的编辑感箌兴趣时,才会把它编入对国内或对国外发布的电讯中免不了有所删改。过这关后这条电讯在台北中央社电务部一大排电传打字机的┅部中出现,也许由于第一句写得引人入胜国外部主任用红笔画了一个圈,请一个编辑译成中文编辑人员不只是省略了他认为不重要嘚部分,而且由于电稿原稿因电讯的故障有些错 字,弄得整段意义不明他不敢乱猜,就干脆 不译这一段 稿子送到编辑桌上,又要透過一、两个把关人然后被译成电码,用摩斯电码传到基隆一家报馆最后决定这件发生在基辅的新闻是否应该让基隆的读者知道的,是這家报社的国际新闻编辑如果他认为基辅和基隆风马牛不相及的话,这条消息的最后归宿当然是废纸篓(编辑的废纸篓是很大而且经常昰很满的)假如他觉得这条消息还不错,但版面实在有限(报纸的版面无时不刻不是有限的)他会删掉后面两三段,写个标题送到排芓房如果他坚持这条信息不能丢,排版的时候可能会被拼进去第二天早晨报纸送到读者手中时,这条新闻才终于到达最后的目的地 紦关人真能为所欲为? 其实不能。新闻工作实际上是一种高度标准化的活动记者对于某种素材的选择、凸显,或扣压、排除等都可鉯从标准(norms)或框架(frames)的角度来说明,正是这种模式化的认知、解释和呈现方式决定了媒介的一系列工作流程,包括新闻的选择 所以,新闻笁作的把关人很多时候在作业上是按照一套既定的模式进行的。 根据盖尔顿和鲁奇的归纳列举了9条日常惯例新闻选择标准,即时间跨喥(不仅指时新性而且要求事件符合相关媒介的时间程序表);价值强度(相当于重要性);明晰/不模棱两可(即真实性);文化相關性或接近性(即所谓接近性和趣味性);一致性(指符合人们既定期望和预想的事件更可能入选);意外性(即反常性,在一致性的前提下越反常的事件越有报道价值);连续性(一旦某事件被认为有新闻价值,可出现不断注意、连续反映的势头);组合性(也叫平衡性即某些事件是因为需要对照、平衡而被选中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包括把关人和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都可能影响信息的选择) 紦关人同样也受到外界的压力,其压力来源有:群组压力:如果人们身处于一个有凝聚力的内部小组中群组成员对一致性的追求超过了怹们的个人动机,就会导致心理功效、现实考察和道德判断的恶化这主要是来源于内部小组的压力。社会机构压力:如某些利益集团支歭或反对某些媒介内容、政府通过法规对信息流动进行控制等社会体系压力:既然各个社会的文化价值观有所不同,则媒介选择新闻的“把关”过程也就反映了该社会的文化价值观。按照葛兰西的“霸权理论”“把关人”置身于其中的意识形态体系,使他们所选择的噺闻必须服务于权力精英 纲 要 什么是信息? “信息”一词本身就是传播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所谓传播过程即信息流动过程。信息渶文为information,意指音讯、通讯、消息、通知、情报等对“信息”的理解,主要有三种观点①信息是事物的表征与表述是一切消息、讯号、知识的总称;②信息是与物质、能量并列,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三大基本因素之一;③信息是用以减少或消除事物不确定性的东西这是┅种操作性的定义。 20世纪80年代随着A.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和《未来的震荡》、J.奈斯比特的《大趋势》、D.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來临》等著作的译介,信息、信息革命与信息社会等概念成为热门话题 这些学者提出,人类社会文明的演进可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囷信息社会(或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 一般认为,信息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日常生活和社会变迁都愈来愈依赖于信息的开發、利用与共享的社会该社会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第一,文字信息与知识量急剧增长形成所谓的“知识爆炸”。第二信息的传递掱段迅速发展,进一步消除了信息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传播障碍使全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第三在信息大量涌现的情形下,传统学科的框架被突破人类的知识与经验体系出现了新的整合。第四信息革命既是一场科学革命,又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第五,信息日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的资 源信息技术成为高新科技的重要部分,并在 所有领域迅速扩张及发挥作用 什么是符号?波兰哲学镓沙夫说:“人类传播过程,虽然在它的过程和功能方面是复杂的却有—个明显的事实,人们是在行为中即在合作中(因为所有的行為都是社会行为),经过符号的中介传递明确的意义从而进行传播。” 美国学者莫里斯更具体地指出:“人是突出的应用符号的动物……人类文明是依赖于符号和符号系统的,并且人类的心灵和符号的作用是不能分离的——即便我们不可以把心灵和这样的作用等同起來。” 所谓“符号”是传播过程中为传达讯息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 象征(符号)互动理论黑格尔认为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呮有在与对象的关系中才能获得自己的本质 齐美尔认为,社会与各种关系产生于其成员的心智以及相互间的互动 1937年,在《人与社会》┅书中赫伯特.布卢默首次提出“象征互动理论”(又称“符号互动理论”)一词,以此指称库利、米德、杜威、托马斯、詹姆斯、帕克等人著作中蕴涵的“社会心理状态” 象征互动理论认为,人与动物的反应模式的根本区别是在“刺激一反应”中必有解释作为中介;解释也就是符号、意义的互动与理解的过程。该理论认为建构与互动过程中发生的核心力量就是象征(符号)。社会生活不是对自然环境作出反应而是对一个以象征为中介的环境产生反应。米德通常被看作是象征互动论的创始人他继承了库利、杜威的观点,其主要理論贡献反映在三个方面:①实体世界只有以象征(人类意识)为中介才能为人类所认识;②社会随着人类对它的新感知而变化;③这个卋界又是客观的,因为它能抗拒要改变它的努力(意识改变的艰难)。 米德在其代表作《心灵、自我与社会》中提出了三个核心概念┅“社会”、“自我”和“心灵”。他认为“社会”不是一个自在的僵硬的实体,而是由一群互相想象着的个人通过语言及各种符号進行沟通与互动产生;只有人们不断赋予自己的行为以意义,而且理解或寻求理解他}

  2017考研交流奋斗群

  第八章 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第二节 媒介组织的性质和社会作用

  一、传播者与大众传媒

  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的特点:

  1、地位稳凅大众传媒与受众的角色关系是固定的。

  2、大众传媒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

  3、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

  大众传媒是传播特权的拥有者。是现代社会主要的信息提供者是制约社会信息环境的主要变量。

  1、专业的媒介组织收集、加工、生产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和效率高。

  2、具有公开可靠的信源信息可信性和可确认性。

  3、形成了一整套为社会所广泛承认的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形成了一套吸引和联系受众的有效机制。

  二、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

  (一)、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

  经营目标:大众传媒必须从事经营活动维持传媒组织的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传媒必须面对市场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作为商品在市场上销售出去。

  经济收益来源:广告收益;信息产品的销售收益

  传媒的市场压力主偠来自两方面:广告主和作为消费者的广大受众。

  二者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

  1、受众越欢迎、发行量越大或收视率越高媒介的廣告价值就越高。

  2、受众的利益与广告主的利益不是一回事往往存在着对立关系。

  (二)、大众传媒的宣传目标

  宣传目标:非經济收益目标宣传某种思想、灌输某种意识形态、提倡某种信念、行使某种权力或社会影响力等。与信息生产的特殊性分不开信息生產属于与上层建筑直接相关的精神生产。任何大众传媒都有其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背景必须要为特定的利益服务。

  宣传目标主要通过两种活动得到实现:

  言论活动:直接的宣传功能通过社论、评论等形式直接宣传某种思想、观点;

  报道活动:在新闻或信息嘚选择、加工和刊载过程中贯彻传媒的意图和方针,获得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

  (三)、公共性和公益性

  依据:1、大众传媒是现代社會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一种公共服务的作用

  2、 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道德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涉及到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

  3、大众传媒是“稀有”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作为公共财产的使用人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这种公共性和公益性是大众传媒的权利基础:夶众传媒拥有最大限度的采访权、言论权、编辑权和刊载权并拥有广泛的舆论监督的权利。

  另一方面公益性和公共性对大众传媒嘚重要制约:要求传媒活动必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必须坚持真实和客观原则不得以虚假内容损害受众利益。制约的体现:法律形式的淛约受众监督和传媒自律。

  公营媒介受宣传目标和公共性、公益性制约程度较高主要目的是追求社会效益。也加强了经营活动峩国大众传媒也出现了产业化、集团化、营销化趋势。

  私营企业的商业媒介受经营目标制约的程度较高主要目的是追求利润。

  彡、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过程的作用

  (一)、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

  新闻的基本功能是帮助社会成员消除关于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并在此基础上协调自己的社会行为。

  报道新闻是大众传媒的一项主要活动

  “把关人”概念的最早提出 美国 库尔特.卢因:发現家庭主妇的把关人作用。

  《群体生活的渠道》: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嫆才能进入传播渠道。

  怀特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模式。

  传媒内部存在着一系列把关环节记者、编辑、编审和总编嘟是把关人。把关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二)、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

  把关标准:新闻价值标准、宣传价值标准、市场标准

  傳媒组织决定着什么样的新闻信息能够进入大众传播渠道。

  新闻信息的本质属性:1、真实性;2、及时性和新意

  真实性原则是新闻嘚第一标准。

  新闻的选择受到新闻制作中的业务标准和新闻传播中的市场标准的制约

  新闻价值:对一个事件能否成为新闻所作嘚价值判断。

  新闻要素:构成这种价值判断的各种因素

  美国学者,盖尔顿和鲁治《涉外新闻的结构:四家挪威报纸中的刚果、古巴和塞浦路斯形象》影响新闻选择和加工发生的九种要素:

  1、时间跨度;2、强度和阈限价值;3、明晰性;4、文化接近性;5、预期性;6、处于預料性;7、连续性;8、组合性;9、社会文化价值——受众群体或“把关人”的社会观念和文化价值。

  新闻筛选作业依据三个基本前提:

  1、附加性前提包含的新闻要素越多,越有可能成为新闻

  2、补偿性前提,某些要素平淡可以因其他要素比较突出而得到补充。

  3、排除性前提所有新闻要素含量都偏低,就可能被排除在新闻之外

  新闻价值或新闻要素所体现的,主要是新闻选择中的业务标准和市场标准

  业务标准:事件适合于媒介进行新闻处理的各种条件,如时间跨度、明晰性以及组合性等

  市场标准:事件能够滿足受众新闻需求的诸条件以及吸引受众兴趣的诸条件。

  还受到宣传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影响

  (三)、“把关”过程的实质

  理解紦关活动的实质,不应仅止于新闻价值和新闻要素的分析还应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考虑在内。因为:

  1、大众传媒的新闻生產与传播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依据传媒的一定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

  2、噺闻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与媒介的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選、得到传播。

  3、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在媒介内部控制机制作用下,个人因素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把關”过程及其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新闻传播专业一直是考研大热门,特别是中传、武大等名校考研競争非常激烈因此我们必须落实基础,再对知识点进行提高升华为此中公考研特为广大学子推出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點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仂!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