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艾敬 我的1997有气质吗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画家艾敬给当红女星的三大启示
艾敬是沈阳人,是我的老乡。同为歌手艾敬,有关艾敬的新闻都是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尤其是最近,都是艾敬进入艺术圈的新闻。先是在纽约举办的个展,接着又带着装置作品“生命之树”参加了“改造历史
年的中国新艺术”大型当代艺术展主题展。现在,歌手艾敬同样是画家艾敬。
我在网上看过艾敬的画,很先锋很个性很有视觉冲击。我不懂画,但对艾敬投身艺术圈,却连连叫好。而且感觉对娱乐圈的明星起码有三点启示。
启示一:找个正经营生
娱乐圈的明星除了一线的连轴转外,其余明星都有大把的闲暇时间。闲暇时间如何打发,打麻将是一种,泡吧是一种,像艾敬一样画画也是一种。
艾敬的特别之处在于选择了一种很艺术的生存状态。而在这样的状态下,也渐渐疏远名利场,会看淡很多东西。如果章子怡也能像艾敬那样没事画画做装置,而不是混迹于名流堆里,应该不会有如此多的绯闻。
启示二:若即若离状态
娱乐圈是个好地方也是个糟糕的地方;能捧红一个人也能毁了一个人。但前得取决于明星个人的态度。
有人天天喊着反感娱乐圈,但却没有一时一刻离开过。像范冰冰。所以,当范冰冰喊着反感自己的隐私被曝光时,我就觉得好笑。心想,如果媒体三天不理范冰冰,还不把她急死。相比之下,艾敬与娱乐圈刻意保持着若即若离的态度,只进入不深入。
启示三:提高自身修养
明星天天拍戏做的是付出的工作,不光是体力的付出,也是积累的付出。
只出不进,才有明星越来越浅薄的现象出现。
天天满足于在公众面前摆造型,天天满足维持自己的曝光率,名场上去了,修养下来了。据说,陈道明拍完戏后,迅速走出回归自己的生活,或看书或思索;艾敬也一样,唱歌之余,选择了做与艺术有关的事儿,丰富了自己,提高了自己,挺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当前的位置: >
艾敬_艾敬和老公的照片_流浪的燕子艾敬
作者:排行榜网&&&来源:2014中国当代艺术&&&时间:日
艾敬 JPG,3KB,254_190艾敬壁纸 壁纸1 JPG,600x815,132KB,188_256大陆女明星图片库之艾敬图片壁纸036bj.jpg haotuk JPG,387x481,164KB,196_24430位女星泳池玩湿身谁更诱惑 JPG,354x499,128KB,184_260社会 JPG,260x300,197KB,204_236艾敬 大事记 JPG,248x300,235KB,200_240艾敬 大事记 JPG,665xKB,177_273歌手艾敬图片专题 JPG,450x600,7KB,190_254艾敬的写真照片 第91张 共148张 JPG,405x570,128KB,184_260艺术家艾敬的答谢晚宴 爱情与爱无可替代 JPG,308x378,219KB,198_242艾敬 JPG,366x550,217KB,178_268LV上海新店 众明星盛大出席 JPG,480x621,232KB,193_250艾敬 JPG,400x600,231KB,178_268艾敬在中国可能是唯一的艺术家 艺事热点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Ia JPG,300x450,209KB,178_268快女长沙评委盘点 王东严格艾敬亲切李延亮好色 搜狐娱乐 JPG,315x513,0KB,172_280天籁之音中国藏歌会第三季 腕级评委名单提前泄密 JPG,367x550,234KB,178_268歌手艾敬 艾在旅途 JPG,600x450,129KB,254_190艾敬性感写真图片集 明星库 JPG,432x600,75KB,186_258辽宁主场现最美女球迷 气质优雅不逊明星 JPG,375x500,129KB,190_254从民谣歌手转型为画家 艾敬否认自已是 初学者 JPG,8KB,254_190大陆女明星图片库之艾敬图片壁纸010aj.jpg haotuk JPG,500x899,231KB,164_294艾敬国博艺术展 吸取东方神韵 表达禅的意境 JPG,375x500,197KB,190_254艾敬录制新歌 把音乐当情人唱人生感悟 JPG,550x825,128KB,178_268CCTV MTV音乐盛典举行发布会 2 艾敬 JPG,326x247,134KB,252_190胡兵义务担当艾敬造型顾问 首度合作 超级男女 JPG,400x600,134KB,179_269组图 江映蓉性感热舞挑麦 笑容灿烂获艾敬青睐 图集 金鹰音乐 JPG,550x444,143KB,244_196艾敬做客 心动吧 做音乐就好像滑雪 JPG,600x480,8KB,244_196艾敬精彩写真
延伸阅读:
本月热榜排行
热榜历史排行艾敬:从歌手跳跃到艺术家_藏界人物_新浪收藏_新浪网
艾敬:从歌手跳跃到艺术家
  在《中国梦之声》的逆袭战中,当选手许明明唱完一首《我在人民广场吃着炸鸡》时,台湾资深音乐人王伟忠点评,“你让我想到了90年代艾敬的感觉……”
  艾敬,对于大多数90后甚至85后的年轻人,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因为上世纪90年代艾敬唱着《我的1997》、《艳粉街的故事》、《外婆这样的女人》走红流行乐坛的时候,他们还是小孩子。
  而后很长一段时间,这个中国曾经最具才华的民谣歌手游走纽约,目光投向绘画,在沉寂的8年间,只出版了一张专辑和一本诗集画册。
  2007年,艾敬再回到人们的视野,已经成为一位集绘画、装置、雕塑、影像创作于一身的视觉艺术家。2012年,艾敬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成功举办个人艺术展,成为首个在国博办展的当代艺术家。今年6月,艾敬的雕塑作品《海浪》被国博收藏。其他作品也被中国、美国、意大利、法国的收藏家收藏。
  从歌手到当代艺术家,艾敬的跨度有点大,这中间她经历了什么?
  从798再往东走一公里,有一座环铁国际艺术城,在一条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长约9公里的环形铁道围合的区域内,环境优美,开阔安静,近几年吸引了不少艺术家入驻,艾敬的工作室就在其中。见到艾敬的时候她刚刚完成一个电视栏目的拍摄,换上一身素黑的裙子,磨好两杯咖啡,手边是她从中国大饭店买的最爱吃的酥皮奶油卷,斜靠在沙发上的艾敬有着40岁女人特有的优雅性感。从歌手到当代艺术家,转身的角度似乎很大,但在艾敬看来,一点都不突然,对于这个世界,她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独立的看法,只要以自己的方式去创作和表达,怎样都自在。
  误解――
  1999年专辑《MADE IN CHINA》未能在内地发行。歌曲《made in china》直到2006年被解禁出版
  “I'M MADE IN CHINA 中国地方辽阔辽阔
  I'M MADE IN CHINA 这里人口很多很多
  I'M MADE IN CHINA 他们说中国很落后很落后
  I'M MADE IN CHINA 他们说中国进步了进步了
  我在这里成长生活
  理想被现实猛烈地撕扯
  当我离开这里回头看看
  我才发现原来我很爱国
  我爱你 中国
  我爱你 中国母亲啊
  我不能选择 尽管你还不够好
  我不愿做你的逃兵
  可我注定成不了 英雄
  I'N MADE IN CHINA 传统的观念不要束缚我
  I'M MADE IN CHINA 历史的沉重也不敢忽略
  I'M MADE IN CHINA 我该做点儿什么”
  这是1999年艾敬创作的《MADE IN CHINA》的一段歌词。“在国外,‘made in china’很多时候是贬义词,代表廉价质量差的商品,但我多年游历海外后,我看到了中国文化的价值,只有认同自己的民族身份才能真正立足于世界”,艾敬谈起当时写这首歌的创作动机。但是这首现在看来非常主旋律的歌曲,在当年却没有被审查通过,《MADE IN CHINA》这张专辑也没有在国内发行。“在十几年前,《made in china》的观念确实很超前,那时大部分人都在渴望出国的时候,我却想要回归”,对于当年的遭遇,艾敬完全理解,但她也一直坚信,《made in china 》是经得起考验的真诚的作品,总有一天人们可以理解她在说什么。终于,2006年她的创作精选专辑《艾在旅途》在国内发行时,这首被封存多年的作品被解禁收录其中。
  不管怎样,1999年的经历对于艾敬的音乐梦想依然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她的音乐生活也由此产生了一个停顿。“我所有的生活都为了创作和表达,所以当真实的表达不被理解时是很痛苦的”,艾敬直言。那时,艾敬与日本索尼唱片公司的合约也面临期满,她未急也未跳,更没有叫嚷和诉怨,艾敬选择了离开,“我是感觉受伤害了,但是我理解,我依然爱着这个国家,所以我不炒作和伸张”。于是,艾敬切断了身边所有亲密的关系,放下多年围绕在身边的爱和保护,决心一个人寻找音乐以外的生活。“我像沉在海底的一片细沙,甘心情愿地沉静,我好奇地观察浮游在海水里的所有生物,寻找那些奇特的吸引我的事物”,艾敬这样描述当时的自己。
  游学――
  命运对你关上一道门,就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在纽约8年时间里,经常是一周有四五天时间都长在画材店。
  绘画是她最先找到的出口。上世纪90年代初艾敬游历欧美,走到哪里都要去看美术馆、博物馆,后来开始看画廊,这些积累对她学习绘画都大有帮助。刚好有个契机,艾敬认识了当代艺术家张晓刚,“因为喜欢艺术,1998年我曾去他成都的画室拜访过他”,艾敬回忆。1999年张晓刚移居北京后,在花家地开了一间工作室,“有一次张晓刚在我家里看到我给自己的唱片封面画的设计草图,称赞我画画很有感觉,于是开始教我画画。”
  一开始张晓刚以为艾敬只是爱好,没想到她如此执着。“双眼紧盯着眼前的画布,闻着松节油散发的甜香,双眼因为集中和油画颜料的刺激而漫着血丝,皮肤油亮亮地照着画布,我的头发常常蓬乱……”艾敬描述投入在绘画创作中的自己。那几年,艾敬一次一次地去纽约学习,一周有四五天时间都长在画材店,画材店的工作人员都会画画,每个都是艺术家,艾敬天天拉着他们问来问去,哪个材料好,好在哪,怎么用。在这些人眼里艾敬很神秘,“他们都认识我,问我干什么的,我说什么都不做,就是玩儿,他们不信,玩儿哪会买那么好的材料?但看我又不像撒谎。”说到这儿的时候,艾敬的眼神里充满小孩子般的调皮。
  在纽约的这段8年时间里,艾敬几乎忘掉了自己曾经是谁。“我觉得命运就是这样,它对你关上一道门,就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音乐就是一道门,我在这里得到了很多,然后一转身推开另外一扇门的时候,有好奇,有担心,更多时候你会发现,一路走来,最后会迎来鲜花”,艾敬的这份感受后来化为她的一个装置作品――《每一扇门里都有鲜花》。艾敬在纽约的网络旧货市场上看了几千个门,挑中了5个,成功抢到手的有三个。这三个古董门,分别来自印度尼西亚、法国和中国清代,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仅三个门的运费就一万美元。尽管清代的木门在高碑店有很多,艾敬还是选择从海外游历回来的,“那个清代的木门被原来的主人刷成了孔雀蓝的颜色,相当于注入了他的审美,同时能够看到它斑驳的年代感,这样一扇门,从中国出发,游历了世界,被不同的人收藏过使用过,本身就充满故事。”门里的花真的是鲜花,在国博展览期间,艾敬专门请人每周更换一次鲜花。
  当然,在纽约潜心研究当代艺术时,艾敬也没有放弃音乐。和索尼约满后,艾敬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去一直以来梦想的伦敦录制唱片,选择了伦敦最有历史的RMK录音棚,全部采用乐队现场录制。2003年正式发行了《是不是梦》,于是回国开始做宣传。
  不过那一次的经历让她感觉非常不好,“5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时国内的电视台已经很少有mv频道了,都是综艺节目,我很讨厌这样的形式,我特别怕主持人跟我谈40分钟话后,突然叫我站起来唱一首歌,我就崩溃了,因为那样的灯光气氛不适合唱现场,我也不想假唱,很多时候我录完电视节目晚上会做噩梦,难受到皮肤都疼。”很多时候,艾敬都坦言配合不了,宣传一圈下来精疲力尽,也得罪了不少人。现在她会选择自己的方式做音乐,最近两年也创作了《问题和答案》和《爱人》两首单曲,但绝不再去犹如“斗兽场”般的电视节目。
  艾在旅途
  ★1969年艾敬在沈阳出生。
  后就学沈阳艺术学校声乐系。
  ★1987年考入东方歌舞团学员班。
  ★1992年一曲原创歌曲《我的1997》
  掀起大陆“城市民谣”新浪潮。
  ★1994年出版第二张专辑《艳粉街的故事》。
  ★1995年在东京成功举办个人演唱会。
  ★1996年签约SONY唱片公司,出版专辑《追月》。
  ★1998年在美国完成专辑《Made In China》的录制。
  由台湾“民谣教父”李寿全帮助制作。
  ★2000年至2001年,师从艺术家张晓刚学习绘画。
  ★2002年成立艾敬工作室。
  ★2003年第五张专辑《是不是梦》发行。
  ★2004年,出版第一本集散文、诗歌、绘画、写真
  为一体的作品集《艾在旅途》。
  ★2007年正式以艺术家身份参加艺术展。
  ★2008年在北京举办首次个人艺术展。
  ★2009年在纽约举办首次个展。
  ★2012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艾敬综合艺术展。
  ★2013年雕塑作品《海浪》
  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归来――
  拿起画笔后第十个年头卖出了个人第一张画作。成为首个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个人展的当代艺术家
  2007年,艾敬以当代艺术家的身份回归人们的视线,2009年,艾敬把工作室从日渐喧闹的SOHO现代城搬到环铁艺术区,在这个挑高6米多的空间里,艾敬终于可以创作大型的作品。
  在她工作室的墙上挂着两幅巨大的黑白画作,远看上面什么都没有,走进才发现全部画满了“love”,每个字的笔触都不同。这两幅作品,艾敬用了近半年的时间完成,她希望用时间和程序反映出看似“无”的状态。艾敬的很多作品都用到了“love”这个符号,“爱”也是她创作的主题。印象特别深的是她在国博展出的装置作品《我妈妈和我的家乡》,雕塑的是一位慈祥的老妇人,是以艾敬母亲为原型的,她正坐在椅子上织着一张毛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从她身后延伸出去的是一张高6米宽16米长的挂毯,是由五颜六色的“love”拼接而成。
  这个作品是艾敬发动了沈阳老家的54个家庭共同完成的,“参与的人是我的邻居,我的同学、我同学的父母、我同学的邻居、妈妈的朋友、我的两个姨以及她们的朋友或者邻居……我给他们画图,她们照着图样织,织的技术很简单,但材料要求高,必须是旧毛线,他们把家里的毛衣毛裤都拆了,洗后再织成一块块的毯子拼接起来,现在还剩了不少毛线团呢”,艾敬说。
  在很多人看来,装置艺术投入大,体积大,更适合美术馆或者博物馆展览,不适合收藏,因为一般意义的收藏家没有大的空间放置,但是装置作品往往可以更强有力地放大艺术家的观念,艾敬非常清楚其中的得失。“音乐更像激情的燃烧,需要冲动,视觉艺术需要时间积累和沉淀,像种树一样,经年累月,勤奋浇灌,才能收获一片清凉。一开始你可能什么都看不到,直到你走入这个世界才能分享。”艾敬认为,作为一位艺术家不能只考虑商业价值,要给别人带来启发和心灵的震动。这些年,艾敬在迈阿密和欧洲看到很多私人的美术馆,他们买下或租下一个很大的空间,专门来展示自己收藏的装置艺术,而且有些作品还需要后期维护,比如换电池或者换材料。前段时间有个英国的收藏家非常喜欢艾敬《每一扇门里都有鲜花》这个作品,艾敬对他说,“很酷啊,如果你要收藏,我就要每周派人去换鲜花”。
  当然也有人说她玩票,但是以艾敬的个性,就算她想玩票都很难。处女座的艾敬是个绝对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尤其苛刻,认准了一件事就会追求极致。在做音乐的时候,艾敬弹吉他弹得满手v子,为了自己的吉他和乐队同一水平发奋练习;画画的时候,她会买最顶级的牌子,也是最贵的油画棒和油彩,因为“颜色无比漂亮啊”;要画“秋天”的主题,她就跑去东北老家看秋天土地的颜色;创作雕塑《海浪》用了两年的时间,找最好的汉白玉,听说哪有好料,买张机票拔腿就走……这些年艾敬从南到北地折腾,每一个作品都有一个故事,看似费钱又费时,累并快乐,艾敬对艺术的创作态度可谓痴迷又疯狂,专注又执着,但艾敬觉得这是必经之路。
  艾敬说自己最大的特点是喜欢按自己的方式做事,这看似有些不识时务,但是这就是她的个性,也让她有能力承担了不少质疑。“我的作品被法国艺术机构DSL Collection以及中国的博物馆收藏,但我也知道我卖的第一张画是我拿起画笔后第十个年头,这没什么值得炫耀的,但也足够让我骄傲”,艾敬知道很多人会用经济价值来衡量一个人,但是她从来不在公众场合宣传她又卖画了,卖了多少钱,“我现在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时间会证明我存在的价值,至于外界的各种猜测,我完全不在乎,我不愿为了满足这些人的好奇心去做任何解释,他们也不会影响我的生活。我有那么多事情要顾及,就是顾及不到别人怎么想的。”此时的艾敬和她年轻时一样骄傲而倔强。本报记者 罗颖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电话:010-&&|&&&&|&&艾敬个人资料近况 艾敬结婚了吗老公是谁
时间: 10:34:54来源:红圈星闻
导读:艾敬,辽宁沈阳人,创作歌手,曾经创作出版发行五张个人演唱专辑,以及其他EP单曲。
  艾敬个人资料
  艾敬,辽宁沈阳人,创作歌手,曾经创作出版发行五张个人演唱专辑,以及其他EP单曲。
  在九十年代初以其独特音乐风格风靡亚洲,被誉为民谣女诗人,曾创下华语歌手海外销售记录,并成功在日本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举办演唱会。2004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艾在旅途》随笔散文集,充分展示了艾敬的文学才华,并曾经作为专栏作家在日本以及国内知名杂志撰写专栏。艾敬于1999年开始画画,师从当代艺术家张晓刚,后移居纽约学习当代艺术。2007年正式以艺术家身份参加艺术展。
  2008年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首次个人艺术展&ALL ABOUT LOVE&,2009年5月上海华氏画廊个展&LOVE IN SHANGHAI 2009&,2009年10月在纽约举办首次个展&AI WANT TO LOVE&,2010年5月参加中国(当代)文献展&改造历史&,2011年9月法国艺术收藏机构DSL Collection收藏了艾敬的《LOVE》系列绘画作品。
  2012年11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个展&I LOVE AI JING:艾敬综合艺术展&,这也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建馆以来首次举办的当代艺术家个展。2013年6月艾敬雕塑作品《海浪》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学习,艾敬正式以艺术家身份被国内外艺术界接纳。
  音乐代表作品;《我的1997》《艳粉街的故事》《追月》《中国制造》《是不是梦》《纽约纽约》《问题和答案》《爱人》。视觉艺术作品《宝贝我爱你》《生命之树》《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每一扇门里都有鲜花》《棋子》《枪与玫瑰》《海浪》公众人物。  很多人都记得那个背着吉他、外形酷酷、洒脱地唱着《我的1997》的女孩――上世纪90年代初,艾敬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风靡亚"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漂泊的艾敬:从歌手到艺术家
2015年1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15篇
  很多人都记得那个背着吉他、外形酷酷、洒脱地唱着《我的1997》的女孩――上世纪90年代初,艾敬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风靡亚洲,被誉为中国最具才华的民谣女诗人,曾创下华语歌手唱片海外销售记录。 中国论文网 /1/view-6730100.htm  当大家还在痴迷于她的歌声时,艾敬却悄悄拿起了画笔。再回到人们的视野时,她已经是一位集绘画、装置、雕塑、影像创作于一身的视觉艺术家,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成功举办了个人艺术展,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建馆以来首位举办个展的当代艺术家。是转型还是跨界?也许,对于艾敬来讲,无论是唱歌、绘画,还是装置艺术,都只是她对生活的一种表达方式。   命运打开另一扇门   艾敬生长在沈阳,正像她在成名作《我的1997》里唱到的:“我的音乐老师是我的爸爸,二十年来他一直待在国家工厂。妈妈以前是唱评剧的,她总抱怨没赶上好的时光……”小艾敬遗传了父母的音乐基因。小时候她的家在沈阳艳粉街,附近有很多工厂,工厂里常常搞工人大合唱,艾敬就像模像样地跟着哼唱。学会了之后,就站在家门口给大家唱歌。多年以后,艾敬说,那是她最享受音乐的时光。   在音乐的路上,艾敬是叛逆的。她甘心漂泊,喜欢游牧般自在的生活,骨子里有点像吉卜赛人。15岁时考上了沈阳艺术学校声乐系,但很快她背离了古典音乐,迷恋上了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中的奔放和低吟浅唱,更像是久违的朋友闯进心灵。那时候我才知道那是我想要做的。”17岁,艾敬考上了东方歌舞团。但仅仅半年后,她就决定离开,到广州开始了“个体户”生涯。   人们认识艾敬,是从1992年那首著名的原创歌曲《我的1997》开始的。喃喃自语,又充满对未来的期待,有着民谣式的俏皮、朴素和诚恳:“1997快些到吧,我就可以去HONG KONG,1997快些到吧,让我站在红?|体育馆……”这首“城市民谣”让艾敬一炮走红。那段最火的日子,在艾敬的印象中是这样一幅画面――行李箱永远在门口放着,睁开眼不知道自己在哪个城市的酒店,日复一日,充斥着源源不断的宣传、演出、音乐会。但别人眼中这令人羡慕的生活却越来越无法满足她内心对真实的渴求。   不同于其他歌手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宣传自己,艾敬甚至不喜欢参加电视节目。很多时候,艾敬都坦言配合不了,宣传一圈下来筋疲力竭,也得罪了不少人。但她呈现出的作品,又是那样的吸引人。分别由张元和顾长卫导演的《我的1997》和《流浪的燕子》的MV,在那个年代显得很酷很特别,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之后,观众的来信像雪花一样飞来。而艾敬在《艳粉街的故事》MV里的表演,甚至让张曼玉赞不绝口。艾敬坦言她并不擅长演戏,但演绎一首歌的情绪,她完全可以做到。因为音乐可以使她忘我和放松。   她只想做音乐,觉得自己的生活里不需要娱乐的成分,也不喜欢“娱乐圈”这个说法,在她的意识中,每首歌都有它的艺术成分在里面。视音乐为生命,却又有着与娱乐格格不入的艺术理想,让身处娱乐圈的艾敬痛并快乐着。   1998年,艾敬的音乐生活遭受了急剧的转变。那年春天,她在洛杉矶完成了她的第四张专辑。但在专辑出版前夕,她被通知专辑没有通过审批。1998年年底,面对专辑不能出版,艾敬选择沉淀自己,开始反思过去10年的音乐生活。既没有炒作,也没有申诉,艾敬离开了自己的经纪公司,决心一个人寻找音乐以外的生活。   有点像选择了自我放逐和自我发配。艾敬坦言,离开的原因有逃也有追,逃的成分大一些,但她也确实在追逐一些新的东西,比如艺术创作。   命运对你关上一道门,就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艾敬转而开始学习起绘画。   那种感觉像在恋爱   也许,对绘画的渴望早就已经埋藏在了艾敬的心底。1994年,她去巴黎,有一天,她游览了卢浮宫和蓬皮杜当代艺术中心,当古典和当代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同一天向她展示的时候带来的那份冲击力是她始料未及的。尤其是当代艺术的抽象作品,给她带来了一种难以描述的内心涌动。过去很多年,她仍然记得自己坐在蓬皮杜当代艺术中心外的台阶上,心激动地狂跳,那是一种有点像恋爱的感觉。   从此艾敬开始关注视觉艺术,走到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关注艺术展览。1999年,艾敬正式拜师当代艺术家张晓刚,成为张晓刚唯一的“俗家弟子”――因为她没有任何专业美术基础。张晓刚让她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地创作脑海里的图像,而不是画石膏像,于是她从这种没有束缚的创造力开始起步。   艾敬沉浸在绘画带给她的乐趣中。绘画时的她像个“疯子”,漫着血丝的双眼紧盯着眼前的画布,闻着松节油散发的甜香,头发常常乱蓬蓬……有一次,父亲看不过去了,问她:你怎么画了画一个月都不换衣服了?   当然,在纽约潜心研究当代艺术时,艾敬也没有放弃音乐。2002年6月,艾敬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她把在日本的小妹妹艾丹召唤回来,学了传说中窦唯对乐队说的话:回来吧,跟着我有挣不完的钱。然后,她去伦敦录制唱片,又投进音乐的怀抱。2003年,她回到国内发行《是不是梦》,令她措手不及的是越来越娱乐化的电视媒体。那时国内的电视台已经很少有MV频道了,几乎都在主打综艺节目。为了宣传新专辑,艾敬参加了一些歌友会和综艺节目。她尽量放低姿态迎合。可是在她的概念里,歌唱应该是在一种有准备的情绪和状态之下去表现,需要专业灯光和音响的配合,需要美感和在合适的环境氛围下进行,而不是在一段神侃和游戏搞笑之后马上进入一首歌的深情演唱,她觉得那样太过荒谬和错乱。每次参加完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她会在半夜从睡梦中猛然醒来,像是丢失了某种心爱的东西一般惊慌和懊恼。她讨厌自己欲拒还迎,她无法适应,无所适从。   心身疲惫之下,她的左耳提出了“抗议”,听力常常莫名其妙地骤然下降,到几家医院检查也不得所以。她感到惊慌焦虑,身体的抗议让她意识到,自己必须做出选择。不久后的一天,她在工作室的露台上举办了烧烤会,没有告别和说明。第二天,她踏上了去纽约的旅途,决定在那里定居,“极其不负责任地”把妹妹留在了北京。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艾敬 马大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