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原文讲解第38卷第5

静心古旧书店日本日文原版书日莲大圣人御书讲义第38卷白米一俵御书他十九编 精装老版 昭和59年
(货号:房51)
开&&&&&&本:大32开页&&&&&&数:379页字&&&&&&数:I&&S&&B&&N:满包邮活动内容:1、满100.00元包邮;(快递)包邮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山东省、河北省、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广东省、广西、福建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四川省;从 09:57:41开始,到 09:57:45结束活动说明:大部分地区满100元可以包邮的.偏远地区不包的售&&&&&&价:70.4元
原价:88.00元品&&&&&&相:运&&&&&&费:安徽马鞍山
至挂号印刷品:10.00元上书时间:购买数量:(库存1件)
微信购买商品分类: >
关 键 字:详细描述:日本日文原版书日莲大圣人御书讲义第38卷白米一俵御书他十九编&御书讲义禄刊行会编著&圣教新闻社&精装老版&大32开&昭和59年2印(1984年)&379页&八品封底稍有破皮,书边稍有墨污破裂,不影响阅读,无缺页建行帐号:0514505许培生&卡号:0007385&&&工行账号:1438363舒美静农行卡号:&舒美静&&&发货时间:平邮一般款到24小时内发货;快递一般15:00以前付款当日即可发出,15:00以后付款次日发出,特殊情况除外。本店保证款到后及时发货,相信大家都是好买家,对邮局时快时慢的办事效率可以理解。&&10、十成品相:书中除有作者、主编签名、钤印、题词外,要求书的整体全新,略有翻过,但不能留有其它异样。&9、九成品相:曾经多次翻阅,但不曾广泛借阅的书。要求书大体新。封面、封底间有自然轻度磨损、折痕。可有藏书者简单题记、钤印。除此,不能有其他笔痕、污迹和破损。&8、八成品相:曾经流动性较大的书籍。除封面、封底、内页有不能除去的少量污迹,书边、书角有少量磨损外,全书不能破损。&7、七成品相:主要是指二手书或购于旧书摊的旧书。除封面、封底、内页可有一定磨损、卷角、有少量缺角、破损、笔迹外,不能有过大的污迹、笔迹和损坏。&&&由于是旧书,所以可能不如您想象中那么完美。不要指望用新书的标准来苛求、请各位淘友谅解!为了不必要的误会以及纠纷,请各位买家在购物时,务必看清楚物品介紹,谨慎下拍,尽量避免双方的纠纷。&&&小店主营&老旧书&二手书&特价书&库存书,请看好描述再拍&某些老旧书和绝版书的现售价,与原书定价不可同日而语
店主推荐470.40元799.20元799.20元1580.80元640.00元您可能感兴趣的商品38.40元65.00元48.00元46.40元46.40元52.00元46.40元40.00元45.00元66.50元69.00元60.00元118.00元105.00元135.00元148.00元175.00元145.00元125.00元125.00元118.00元238.00元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成功加入购物车来自:恐龙书社您可以第38 卷第5 期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第38 卷第5 期
&&换热器制造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分享给朋友:通用代码: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value="" />复 制《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55 第1讲下载至电脑扫码用手机看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55 第1讲扫码用手机继续看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扫码后可分享给好友没有优酷APP?立即下载请根据您的设备选择下载版本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 请使用者仔细阅读优酷、、、Copyright(C)2017 优酷
版权所有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内容介绍/列宁全集(第38卷)
《列宁全集(0.4)(第38卷)》内容简介:正文和附录中的文献分别按写作或发表时间编排。在个别情况下,为了保持一部著作或一组文献的完整性和有机联系,编排顺序则作变通处理。每篇文献标题下括号内的写作或发表日期是编者加的。文献本身在开头已注明日期的,标题下不另列日期。3.日以前俄国通用俄历,这以后改用公历。两种历法所标日期,在1900年2月以前相差12天(如俄历为1日,公历为13日),从1900年3月起相差13天。编者加的日期,公历和俄历并用时,俄历在前,公历在后。4.目录中凡标有星花。的标题,都是编者加的。5.在引文中尖括号内的文字和标点符号是列宁加的。6.未说明是编者加的脚注为列宁的原注。7.《人名索引》、《文献索引》条目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在《人名索引》条头括号内用黑体字排的是真姓名;在《文献索引》中,带方括号[]的作者名、篇名、日期、地点等等,是编者加的。
作品目录/列宁全集(第38卷)
前言1819年立宪会议选举和无产阶级专政(12月16日)* 对关于征用和没收的法令草案的意见(日和日之间)* 致我们的接班人(12月18日以前)* 在普列斯尼亚区纪念1905年十二月起义大会上的讲话(12月19日)* 在俄共(布)莫斯科市代表会议上关于星期六义务劳动的报告(12月20日)* 人民委员会关于向莫斯科调运粮食问题的决定草案(12月23日)为战胜邓尼金告乌克兰工农书(12月28日)* 人民委员会关于供给工人衣鞋问题的决定草案(12月30日)* 人民委员会关于采购原料指示的决定草案(13月30日)论纯洁俄罗斯语言(休息时的联想,即一些会上的发言引起的联想)(1919年或1920年)1820年致彼得格勒省妇女代表大会主席团(1月10日)* 国防委员会关于全俄肃反委员会运输局的决定草案(1月16日)* 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关于对阿塞拜疆政府的政策的决定草案(1月17日或18日)* 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关于协约国企图通过俄国合作组织开始同俄国建立贸易关系问题的决定(1月17日或18日)* 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关于总司令对给土耳其斯坦方面军司令的命令提出抗议一事的决定草案(1月17日或18日)* 约翰?里德《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序言(1月20日)俄共给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的复信草稿(提纲)(1月20日)* 致格?马?克尔日扎诺夫斯基(1月23日)* 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关于工人检查问题的指示(l月23日)* 对《工农检查院条例》草案的意见和补充(1月24日)* 在普列斯尼亚区非党工人和红军战士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月24日)报道* 关于鼓动指导列车和轮船工作的指示(1月25日)* 关于合作社的决定草案和指示(1月26日)* 在全俄国民经济委员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月27日)报道* 人民委员会关于卸马铃薯和清除莫斯科街道、铁路积雪的决定草案(l月27日)* 在省、县执行委员会主席会议上的讲话(2月1日)* 对工人和职员奖励条例草案的意见(2月1日)致国防委员会各委员(2月1日)* 国防委员会关于运输状况的决定草案要点(2月2日)* 在第七届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关于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工作的报告(2月2日)* 在莫斯科枢纽站铁路员工代表会议上的讲话(2月5日)简要报道* 人民委员会关于对机车修理工人的优待的决定草案(2月5日)* 在各省肃反委员会第四次代表会议上的讲话(2月6日)* 关于乌克兰斗争派的决议草案(2月6日)既然是战争,就要有作战姿态(2月7日)* 对法国社会党决议草案的意见(2月8日和14日之间)* 在布拉古舍一列福尔托沃区非党代表会议上的讲话(2月9日)报道政论家短评(2月14日)就党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给俄共各级组织的信(2月17日和26日之间)* 答美国世界新闻社驻柏林记者卡尔?维干德问(2月18日)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次
参与编辑人数:1位
最近更新时间: 02:46:02
贡献光荣榜南师讲《瑜伽师地论》 第38讲
南师讲《瑜伽师地论》第三十八讲
“种种品类集会音声想者。谓由此想遍于彼彼村邑聚落。或长者众或邑义众或余大众。或广长处或家或室。种种品类诸众集会。所出种种杂类音声。名諠噪声。或于大河众流激湍波浪音声。善取其相。以修所成定地作意。于诸天人若远若近圣非圣声。力励听采。于此修习多修习故。证得修果清净天耳。由是能闻人间天上若远若近一切音声。光明色相想者。谓于如前所说种种诸光明相。极善取已。即于彼相作意思惟。又于种种诸有情类善不善等业用差别。善取其相。即于彼相作意思惟。是名光明色相想。于此修习多修习故。证得修果死生智通。由是清净天眼通故。见诸有情广说乃至身坏已后往生善趣天世间中。烦恼所作色变异想者。谓由此想于贪恚痴忿恨覆恼诳谄悭嫉。及以憍害无惭无愧诸余烦恼。及随烦恼缠绕其心。诸有情类种种色位色相变异。解了分别。如是色类有贪欲者。有色分位色相变异。谓诸根躁扰诸根掉举言常含笑。如是色类有嗔恚者。有色分位色相变异。谓面恒颦蹙语音謇涩言常变色。如是色类有愚痴者。有色分位色相变异。谓多分喑痖事义闇昧言不辩了语多下里。由如是等行相流类。广说乃至无惭愧等所缠绕者。有色分位色相变异。善取其相。复于彼相作意思惟。于此修习多修习故。
发生修果心差别智。由此智故于他有情。补特伽罗随所寻思随所伺察心意识等皆如实知。解脱胜处遍处想者。如前三摩呬多地应知修相。由于此想亲近修习多修习故。能引最胜诸圣神通。若变事通若化事通若胜解通。及能引发无诤愿智四无碍解。谓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辞无碍解。辩无碍解等种种功德。又圣非圣二神境通有差别者。谓圣神通随所变事。随所化事。随所胜解。一切皆能如实成办。无有改异堪任有用。非圣神通不能如是。犹如幻化唯可观见不堪受用。当知如是十二种想。亲近修习多修习故。随其所应便能引发五种神通。及能引发不共。异生如其所应诸圣功德
复次此中于初静虑下中上品善修习已。随其所应当生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众同分中。于第二静虑下中上品善修习已。随其所应当生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净天众同分中。于第三静虑下中上品善修习已。随其所应当生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众同分中。于第四静虑下中上品善修习已。随其所应当生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众同分中。若不还者。以无漏第四静虑。间杂熏修有漏第四静虑。即于此中下品中品上品上胜品上极品善修习已。随其所应当生五净居天众同分中。谓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天。”(三十三卷)
大家注意啊,修神通这一段听过了,把它放在那里,记住就是了,不要乱修啊,修不好修神经了,不要来找我啊,我没有办法的,修神经了无药可救,不要乱搞。
先要前面的工夫,那些定,那些真正的见地,真正的定境先到了,这是已经证得道的罗汉来修的方法。不但这本经典,很多经典上都明白告诉你修法,尤其许多禅定经上都有。
就是刚才讲宿命通的修法,慢慢追忆,但是,不是用妄念追忆,在四禅八定的定境界,乃至到了无心定的境界,一念一追忆,就都起来了;如果到达了无心定的境界,一念一追忆,宿命通统统知道了。所以,这个人同你前生是什么关系、什么关系,都清楚了;或者这个人前生是狗变的、猪变的、天人变的;或者前生是你的爸爸、妈妈,什么都清楚了;或者前生是你冤家、是你亲人,都很清楚……。
过去我有个朋友说:“不要得神通,好麻烦。”我说:“怎么?”“假设晓得自己前生变成狗,又吃过大便,现在越想,会呕吐啊,多难过啊!我宁可不得宿命通。”我说:“也蛮有道理。”
这个宿命通一变,世界上真是怨亲平等,没有什么了不起。所谓父母、家人、妻子,一切,不是冤就是缘,就是《红楼梦》上的两句话,“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聚头几时休?”休不了的,除了空。
他说,你“修习,多修习故,证得修果”,“于无量种”,不但这一生,过去生“宿世所住”,过去生住在哪里,乃至“行相”,做些什么事,或者自己杀过人,或者偷过人的东西,“所有宣说”,你过去讲过些什么话,“皆能随念”,都可以知道,回忆得起来。
所以,我们才晓得自己自性的本体不增不减,对不对?假设说,我们追忆过去忘记了,这个自性就有增有减了,对不对?
所以,大家读了书记不得,不能怨自己笨,是你的业力,无明业、无记业太重了。所以,教育了半天,你看,中国文字写不好,外国……样样……学了半天都白学的,都是无记,一团无明中,就是这样。这是讲修过去宿命的神通,还有天耳通:
“种种品类集会音声想者,谓由此想,遍于彼彼村邑聚落,或长者众,或邑义众,或余大众,或广长处,或家或室,种种品类诸众集会,所出种种杂类音声,名諠噪声,或于大河,众流激湍波浪音声,善取其相,以修所成定地作意,于诸天人,若远若近,圣非圣声,力励听采,于此修习多修习故,证得修果清净天耳,由是能闻人间天上,若远若近,一切音声。”天耳通是这样来的。就是说,你打坐,先用观音耳根法门,乃至听到一切一切音声,一念清净——但是不要去注意,注意就妄想,脑子会毁坏,耳朵会听聋了,或者听神经了。在定境中,那个音声,自己慢慢越清净,越无声,越听。
所以,许多修道的人都在山边林下听风声、水声,尤其在溪流边上——溪流也有各种啊,有些溪流的流水很优美的,大陆上有些溪流“哗……”下来;有些地方,山上溪流的流水,比音乐还好听,“叮叮、咚咚、滴滴、答答”,哎呀,那好听得很!各种声音……在那个地方摆一个蒲团一坐,先还听到声音,慢慢听到万籁无声,一切声音听不见了;听不见的时候,忽然要听就听,乃至听山外面的声音,乃至听都市人、家里人讲话的声音,慢慢听到人、非人等天上人间,乃至一切菩萨、诸佛的说法声,你坐在这里,自己就是个收音机,听得清清楚楚,这叫天耳通。乃至你的家人、你的情人在背后要骂你,说:蔡希文这个家伙都不打电话来……你都听到了,这叫天耳通。
所以“人间天上,若远若近,一切音声”都听到了,天耳通的修法。
“光明色相想者,谓于如前所说种种诸光明相,极善取已”,前面所讲的,过去所讲的此身的光明,四大由白骨观化成光,由光再化成……随意所变,各种光都出来,乃至说,想佛前面的光明,“即于彼相,作意思惟”,能够取相,“又于种种诸有情类,善不善等业用差别,善取其相,即于彼相作意思惟,是名光明色相想。于此修习,多修习故,证得修果死生智通,由是清净天眼通故,见诸有情,广说乃至身坏已后,往生善趣,天世间中。”这一段是天眼通。先修一切的光明想,譬如做日轮观、白骨观,光明真的起来了,光明还要化空,乃至要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生起次第做到了,归到圆满次第;圆满次第做到,又归到生起次第,随意作用,一切光明想,一想就成就,那么,就可以得天眼通。
天眼通证到了,证到“死生智通”,乃至看到一个人,死了到哪里投胎,怎么去六道中投胎,都看得清清楚楚。其实眼通到了,这个人快要死了——有些人还活在这里,他已经投胎了三分之一,你都看得很清楚,他后面的尾巴都已经长出来了,也看得到,就是变畜生的话,尾巴已经长出来了,那都看得清清楚楚。
神通不准用的,神通用了不得了啊!不只是犯戒的问题,你自己不得了!
那么,天眼通到了最高处,天上人间一切事,就是电视机一样,自己一入哪一种光明定就看见了,就是天眼通。
“烦恼所作色变异想者,谓由此想,于贪、恚、痴、忿、恨、覆、恼、诳、谄、悭、嫉,及以憍、害、无惭、无愧,诸余烦恼及随烦恼,缠绕其心诸有情类,种种色位,色相变异,解了分别。如是色类,有贪欲者,有色分位,色相变异,谓诸根躁扰,诸根掉举,言常含笑。如是色类,有嗔恚者,有色分位,色相变异,谓面恒颦蹙,语音謇涩,言常变色。”其实,你们现在都有神通,凡夫都有一少分。这一段你看懂了吧?天眼通以后,你所看到的,“烦恼所作色变异想者”,心里有烦恼,脸上的脸色就表现出来了,动作就出来了,对不对?你们都有神通吧?这不要修,大家都有报通,对不对?个个都有,下面给你讲的很清楚。
“谓由此想于贪恚”,贪心起了,那两个眼睛滴溜溜的,在街上看到那个烧饼好吃、那个菜好吃,马上就表达出来,“贪”。“恚”,讨厌那个人,那个脸色就出来了。“痴、忿、恨、覆”,“覆”就是逃避,讲错了话或者做错了事,人家问他:“有没有错啊?”“没有、没有,我没有!哎呀,我真的没有啦!”脸都红了,那就是“覆”,盖覆,自己逃避,然后还申辩,有些聪明人啊,讲错了话、做错了事,你告诉他错了,噢,他拿一把的理由,那就是在盖覆,盖覆自己的缺点,把它遮起来。“恼”、“诳”,说大话谓之“诳”,说谎话谓之“妄”。“谄”,不一定是拍马屁,故意讲点好听的话给你听听了,叫增加你的自尊心,安慰你,其实啊,都犯了“谄”的戒律,都是谄媚,等等。乃至人“憍”傲,“害”人家,乃至没有惭、没有愧等等。这些明显的烦恼,心理状态,《百法明门论》都有。还有些随烦恼,你自己还检查不出来,跟着根本烦恼来的随烦恼“缠绕其心”。
“诸有情类”,不但一个人如此,乃至狗、猫都看得出来,“种种色位”,种种的形色,就是眼色同他的肉体“色相”,地水火风,“色相变异”,色相就是面貌、身体。所以,身体为什么变了?乃至身体上得了癌症,得了什么病,都是果报来的,唯心来的。你们要注意啊,“色相变异”者,“解了分别”,一望而知,你就明白了。
“如是色类”,他说一切众生色相,一起“贪欲”心,“有色分位色相变异”,这个“有色分位”,我们一切众生有色分,色就是地水火风,肉体还存在,就是地水火风还在,四大还在,这就叫做有色的分位,有色相可得。那么,色相就要“变异”,怎么变异?“谓诸根躁扰”,你看,一个人心理起作用,六根不对了,要看那个东西,我们说:哎呀,出家人不要乱看,干干净净,但是实在很想看——偷偷瞄一下……总要来一下,诸根就动了。“诸根躁扰,诸根掉举”,心还没有乱,不是乱心,掉举不是乱心,六根先跳起来了,“诸根掉举”,开关一样在动了。“言常含笑”,讲话的态度就不同了,因为贪心起,一定“含笑”的,想把人家的东西骗到我的嘴里来;或者你包包里的钱骗到我的口袋来,演电影一样,“哎,这东西好啊……喜欢啊……很便宜啊!”就来了嘛,“言常含笑”,就可以看得出来贪心起,这是举例子。
“如是色类,有嗔恚者,有色分位,色相变异,谓面恒颦蹙”,那个脸上讨债的面孔就出来了,眉毛皱拢来,脸色发青,讨债的面孔来了,额头就皱起。“语音謇(jiǎn)涩”,一发了脾气,那个声音都变了,“言常变色”,讲话,脸色都变了,一看就看出来。这是讲贪、嗔。
“如是色类,有愚痴者,有色分位,色相变异,谓多分喑痖,事义闇昧,言不辩了,语多下里俚。”他说,这个人是“愚痴”,也看得出来,声音不对,声音都不对。“事义闇昧”,每件事跟他讲道理,他会乱说一气,世界上正理只有一条,歪理万条、千条,他会讲许多的歪理。我常常说有许多的朋友们,你给他讲一件事情,主题都拿不到,他已经说了一大堆理由了。刚刚说他:“哎,你这一点不对。”然后他已经转了一大圈,那些理由都是对的。我常常碰到这样聪明人,要命!实际上,他自己不晓得啊,“事义闇昧”,对于事理搞不清楚。“言不辩了,语多下里俚”,讲话粗里粗气。
“由如是等行相流类,广说乃至无惭愧等所缠绕者,有色分位,色相变异,善取其相。复于彼相作意思惟,于此修习多修习故,发生修果心差别智。由此智故,于他有情补特伽罗,随所寻思,随所伺察,心意识等,皆如实知。”所以,对于他人各种行相的表现,多加分析了解你若这样去练习,修持他心通就来了,别人一起心动念,你这里已经感应,知道了。世间上,人家一讲话,心理一变,颜色就变了,你都看得出来,所以他心通只不过是功力较深的层次。
所以,他心通修到的人,你还不要讲话,一站,在你前面一站,你已经知道他要讲什么。在远的,他心通功力越深,别人在外国死掉了,在阴间变鬼,他心里想什么你已经知道了,这就叫他心通。这一段的修法,念的那么长,都是讲他心通。
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五通都成就之后,最后是漏尽通,“解脱、胜处、遍处想者,如前三摩呬多地,应知修相,由于此想,亲近修习,多修习故,能引最胜诸圣神通,若变事通,若化事通,若胜解通。及能引发无诤愿智,四无碍解,谓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辞无碍解、辩无碍解等,种种功德。又圣非圣二神境通有差别者,谓圣神通,随所变事,随所化事,随所胜解,一切皆能如实成办,无有改异,堪任有用。”漏尽通,智慧成就,就是变化事。“前三摩呬多地”,三昧定慧等持境界做到了,智慧成就,“亲近”,多亲近圣人境界,所以自然发起“最胜”的“诸圣神通”,圣人境界神而通之,神而明之,“变事通”,“化事通”,“胜解通”。
像禅宗得道、开悟——不但是禅宗啊,学佛真证道的人,这个书没有读过的,拿来一看都懂,就是漏尽通,得了“胜解”神通,一看就懂。所以,许多古人一悟了道,没有作诗、没有作文的,他就会作了,就是“胜解”,一切都会了,什么呢?“变事通”、“化事通”、“胜解通”;并且又能发“无诤愿智,四无碍解”,像须菩提一样得无诤三昧,没有争论,你讲空也对,讲有也对——那不是故意对,你真把空理懂了,就懂了有;把有理懂透了,就懂到了空,悟到了空,都对!因此“无诤”,都无诤,不生不灭之果上没有争论。
“法无碍解”,一切法到他这里没有障碍;“义无碍解”,一切道理到他手里没有解决不了的;“辞无碍解”,言辞表达一切清清楚楚;“辩无碍解”,辩才无碍,种种的功德都成就了。
“又”,圣人境界、非圣人境界两种神通有差别。你说非圣人还有神通吗?是啊,没有悟道,可是他禅定工夫到了,禅定是共法,他没有悟道、没有证得菩提,可是他得定了,外道也得神通。一切宗教徒,譬如天主教、基督教,一祷告,说圣灵降体,那个是初禅禅定的一点点境界,不过,他的解释不同解释为圣灵,所以,非圣者有少部分,或相似神通。因为五通同定境都是圣与非圣共法,所以五通并不稀奇。你说瑜珈术、催眠术,外国很多人会预知、预言的,都是这个东西,他是报得来的报通。所以,“圣非圣二神境通有差别”。
“谓圣神通,随所变事,随所化事,随所胜解,一切皆能如实成办,无有改异,堪任有用”,得了道的人,一切变化自在,确实能够做到。而且呢,没有变动过,怎么没有变?他真理认清楚了,所以不变动,这个是“有用”。你说,那个不得道人的神通有没有用?也有用,等于说,对菩提道善法有用。
“非圣神通不能如是,犹如幻化,唯可观见,不堪受用。”圣人神通,得了道的……等于说出阳神,他化一杯茶给你喝,你喝了,是真喝了,烫就是烫,冷就是冷,你喝下去有病能够治病;“非圣神通”是幻的,是一杯茶,你喝进来没有东西。譬如你做梦,梦到了吃东西,你也觉得很饱,吃的味道还有,醒来还有,肠胃到底还是空的,对不对?那个就是非圣人,鬼神神通。真得了罗汉证道出阳神的神通,他送你一杯茶喝,你硬有东西喝,他说拿药给你吃,或者梦中给你吃,你吃下去病就好了,那是真的有东西。
“当知如是十二种想,亲近修习多修习故,随其所应,便能引发五种神通,及能引发不共异生,如其所应诸圣功德。”这“十二种想”,如果你修成功了,就能引发五种神通及“引发不共异生”,“不共”法就是道、般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其所应诸圣功德”,所谓“异生”,是已经得了道的圣人,乃至天神、护法神。你如果做到了这“十二种想”,神通境界有一部分修到了,这些鬼神跟你都可以交通,那是真的哟,你到了这个境界,你说:“我要打坐了,护法神啊,你给我护个法吧,不要人进来”,那就给你护法了。当然,你现在看不见,鬼神就可以交通的。
这个十二神通想,他只告诉你原则,原则都懂了吧?你们诸位听得都心向往之,可以写小说。好好修持,不修持没有用,佛学都搞不清楚,修持影子都没有,神通?叫做“头通”,头痛,哪有神通。现在接下去。
“复次此中于初静虑下中上品善修习已,随其所应,当生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众同分中。”发给你们的“三界天人表”,要好好拿来对一下了,拿在手边——哎,你们晓得带来就不错!能够带来的人应该发一块钱的奖金,普通都没有带。
得到初禅的人,修道达到初禅境界的人,初静虑又分三等,下、中、上三品。得到初禅定,怎么叫做“随其所应”?临命终时,死了以后,可以生“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哪一界?(同学答:色界。)色界,对,可以生到色界了。“众同分中”,就是同他们那些天人一样,你也变成天人了,在六道里是属于天道。
“于第二静虑下中上品善修习已,随其所应,当生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净天,众同分中。”这是哪一层天了?(同学答:色界。)色界,到了大概第八层楼了,复兴大厦八层了。
“于第三静虑下中上品善修习已,随其所应,当生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众同分中。”还在哪里呀?(同学答:色界。)
“于第四静虑下中上品善修习已,随其所应,当生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众同分中。”哪里了?(同学答:色界天。)色界天里有一个广果天还属于凡夫的,对不对?凡夫怎么能够生这个天呢?(同学答:修福报。)修福报,修什么福报呢?还不止修善,凡夫修到至善,凡夫与至善的人,心境都很清净,也接近于定,这是一。还有,外道——你不要看有些外道,不是我们普通讲的其他宗教徒啊,他修持到最后,虽然不悟性空真理,他的功德一样,所以也可以生到广果天。所以,这一天里头有一层是凡夫天。所以,你不要看别的宗教、别的外道,不能轻视啊,我们还做不到呢。第四禅,生在这个境界。
注意,只讲有定的工夫,没有慧,不过是天人果报而已,知道吗?你打坐做到了四禅八定,得到了,不过是天人果报而已!哎,可是不错啊,哈,可以去玩玩的。一个天人果报,那谈何容易呀?!像你们男的、女的,得到天人果报,到那里都变成男天人哦,都变成男生哦,一个天人都有一千个很多天女陪你的。好好去修哦,越是戒律清严,果报越是大,配数的天女越多,十善业果报。当然,有些天人也并不是男众哦,也有些女众天,那配属的男众天人也很多。这个道理,你们要查哪里呢?等这个禅定讲完,再翻过来给你们讲有寻有伺地。
“若不还者,以无漏第四静虑,间杂熏修有漏第四静虑,即于此中下品、中品、上品、上胜品、上极品,善修习已,随其所应,当生五净居天,众同分中,谓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天。”什么是“不还果”啊?(同学答:三果罗汉。)佛学叫第三果是什么果?(同学答:阿那含。)不还果的人不到这个世界来,在哪里呀?生在这个地方,你把他的户口查清楚,所以,他不来你去抓他,他“不还”,你硬要他还。住色界不还者,是不还果,不再来人间了,不还天有五天,即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天,是小乘三果圣人所居,又称五净居天。
“若于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下中上品。善修习已。当生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随行天众同分中。由彼诸天无有形色。是故亦无处所差别。然住所作有其差别。于无想定善修习已。当生无想有情天众同分中。
复次此中云何应知离欲者相。谓离欲者。身业安住诸根无动。威仪进止无有躁扰。于一威仪能经时久不多惊惧。终不数数易脱威仪。言词柔软言词寂静。不乐諠杂不乐众集。言语安详。眼见色已唯觉了色。不因觉了而起色贪。如是耳闻声已鼻嗅香已舌尝味已身觉触已。唯觉了声乃至其触。不因觉了而起声贪乃至触贪。能无所畏。觉慧幽深轻安广大身心隐密。无有贪婪无有愤发。能有堪忍。不为种种欲寻思等诸恶寻思扰乱其心。如是等类当知名为离欲者相”(三十三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四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
第四瑜伽处之二
如是已辩往世间道,若乐往趣出世间道,应当依止四圣谛境。”(三十四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一
已说意地。云何有寻有伺地。云何无寻唯伺地。云何无寻无伺地。总嗢拖南曰。
界相如理不如理。杂染等起最为后。
如是三地。略以五门施设建立。一界施设建立。二相施设建立。三如理作意施设建立。四不如理作意施设建立。五杂染等起施设建立。
云何界施设建立。别嗢拖南曰。
数处量寿受用生。自体因缘果分别。
当知界建立由八种相。一数建立。二处建立。三有情量建立。四有情寿建立。五有情受用建立。六生建立。七自体建立。八因缘果建立。
云何数建立。略有三界。谓欲界色界无色界。如是三种名堕摄界。非堕摄界者。谓方便。并萨迦耶。灭及无戏论。无漏界。”(四卷)
“处所建立者。于欲界中有三十六处。
复次色界有十八处。谓梵众天梵前益天大梵天。此三由软中上品。熏修初静虑故。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净光天。此三由软中上品。熏修第二静虑故。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此三由软中上品。熏修第三静虑故。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此三由软中上品。熏修第四静虑故。无想天即广果摄无别处所。复有诸圣住止不共五净宫地。谓无烦无热善现善见。及色究竟由软中上。上胜上极品。杂熏修第四静虑故复有超过净宫大自在住处。有十地菩萨。由极熏修第十地故得生其中。
复次无色界有四处所或无处所。有情量建立者。谓赡部洲人身量不定。或时高大或时卑小。然随自肘三肘半量。东毗提诃身量决定。亦随自肘三肘半量。身又高大。如东毗提诃。如是西瞿陀尼北拘卢洲身量亦尔。转复高大。四大王众天身量。如拘卢舍四分之一。三十三天身量复增一足。帝释身量半拘卢舍。时分天身量亦半拘卢舍。此上一切如欲界天身量。当知渐渐各增一足。梵众天身量半逾缮那。梵前益天身量一逾缮那。大梵天身量一逾缮那半。少光天身量二逾缮那。此上一切余天身量各渐倍增。除无云天。应知彼天减三逾缮那。又大那落迦身量不定。若作及增长极重恶不善业者。彼感身形其量广大。余则不尔。如大那落迦。如是寒那落迦独一那落迦近边那落迦傍生饿鬼亦尔诸非天身量大小如三十三天。当知无色界无有色故无有身量。
寿建立者。谓赡部洲人。寿量不定。彼人以三十日夜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或于一时寿无量岁。或于一时寿八万岁。或于一时寿量渐减乃至十岁。东毗提诃人寿量决定二百五十岁。西瞿陀尼人寿量决定五百岁。北拘卢洲人寿量决定千岁。又人间五十岁是四大王众天一日一夜。以此日夜三十日夜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彼诸天众寿量五百岁。人间百岁是三十三天一日一夜。以此日夜如前说。彼诸天众寿量千岁。如是所余乃至他化自在天日夜及寿量。各增前一倍。又四大王众天满足寿量。是等活大那落迦一日一夜。即以此三十日夜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彼大那落迦寿五百岁。以四大王众天寿量。成等活大那落迦寿量。如是以三十三天寿量。成黑绳大那落迦寿量。以时分天寿量。成众合大那落迦寿量。以知足天寿量。成号叫大那落迦寿量。以乐化天寿量。成大号叫大那落迦寿量。以他化自在天寿量。成烧热大那落迦寿量。应知亦尔。极烧热大那落迦有情寿半中劫。无间大那落迦有情寿一中劫。非天寿量如三十三天。傍生饿鬼寿量不定。又寒那落迦于大那落迦。次第相望寿量近半。应知又近边那落迦独一那落迦受生有情寿量不定。梵众天寿二十中劫一劫。梵前益天寿四十中劫一劫。大梵天寿六十中劫一劫。少光天寿八十中劫二劫。自此以上余色界天寿量相望各渐倍增。唯除无云。当知彼天寿减三劫。空无边处寿二万劫。识无边处寿四万劫。无所有处寿六万劫。非想非非想处寿八万劫。除北拘卢洲。余一切处悉有中夭。又人鬼傍生趣有余滓身。天及那落迦。与识俱没无余滓身。
受用建立者。略有三种。谓受用苦乐。受用饮食。受用淫欲。
受用苦乐者。谓那落迦有情多分受用极治罚苦。傍生有情多分受用相食啖苦。饿鬼有情多分受用极饥渴苦。人趣有情多分受用匮乏追求种种之苦。天趣有情多分受用衰恼坠没之苦。”(四卷)
“若于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下中上品善修习已,当生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随行天众同分中。由彼诸天无有形色,是故亦无处所差别,然住所作有其差别。于无想定善修习已,当生无想有情天,众同分中。”无色界的众生,后面的四禅定生到无色界。无色界不像欲界天、色界天有一个国土、有一个界限,它无界限,也没有形式。我们现在有肉体是欲界,色界只有光,等于我们看电影一样,光中,电影上有这个人,一切,但是,电影到底没有实际,没有像我们的这个身体,色界天的天人就是这样,一身都是光,有这个影子,现在的科学幻想电影有点相近,就是这个样子。到了无色界天人境界,连这个光影都没有了,所以无国土、无定位。可是,在无色界那边的每个众生也有差别,这个差别还是修持功力、善行功力有差别。下一段讲。
(同学问:若不还者,以无漏第四静虑间杂熏修有漏第四静虑?)无漏第四静虑是已经到了空境界仍间杂稍微有漏的果位,有漏……,就是八十八结使里头,稍有一点点的念头,那些是有漏修,就是有意去修的——一个人要完全无心无意去修。
“复次此中云何应知离欲者相?谓离欲者,身业安住,诸根无动”,现在又回转来给你讲“离欲”的重要。所以,我们修道,第一个要修的是离欲,“皈依法,离欲尊”,对不对?我们三皈依天天念,皈依法,离欲尊,怎么叫离欲?“身业安住,诸根无动”,看到没有,都懂吧?“身业安住,诸根无动”,书看得懂吧?我这个脸上没有书啊,不要看我这里,书上看得懂吧?不懂就问。“身业安住,诸根无动”,“威仪进止,无有躁扰。”所以,为什么比丘戒叫你走路这个样子啊?是由外打进来,你当然没有修到定。所以比丘戒,笑不漏齿,走路……一个比丘真走路,是规规矩矩走的,头不准左右看,眼睛不准上望,比丘走路是(师示动作),你们受戒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哦,威仪……。其实,因为你修不了定,叫你外形逼进来,先把外形控制紧,打进来,所以,由戒到定,假设你是真做到定的人,“身业安住,诸根无动,威仪进止,无有躁扰”。
“于一威仪,能经时久,不多惊惧”,你们打坐是不是一个威仪呀?什么威仪?(同学:……)坐威仪,你们坐几分钟啊?(同学:……)哦,五十分钟,还勾腰驼背的。如果有人“吼”你一声,“哎哎,吓死我了!”哈,对不对?所以就不对了。他说,真所谓得离欲的人,“于一威仪”,乃至站住也好,一只脚站住也好,“能经时久,不多惊惧”,“终不数数易脱威仪”,这个“易”不是容易的“易”,变易的“易”。“言词柔软,言词寂静”,不是吼起来的。“不乐諠杂,不乐众集,言语安详,眼见色已,唯觉了色,不因觉了而起色贪。”那么,离欲的人,难道眼睛好色都不看了?看啊,过眼烟云,毫不保留,过去就不留。
“如是耳闻声已,鼻嗅香已,舌尝味已,身觉触已,唯觉了声,乃至其触,不因觉了而起声贪,乃至触贪。能无所畏,觉慧幽深,轻安广大,身心隐密,无有贪婪,无有愤发,能有堪忍,不为种种欲寻思等诸恶寻思扰乱其心。如是等类,当知名为离欲者相。”
不管耳闻、鼻嗅等等一切,身心“隐秘”,没有贪念(同学:老师啊,身心隐密?)身心隐密啊?身上气脉发动了,你也不知道,他也不宣传,也不宣扬,气脉成就,变化身都成就了,他不会告诉你,不会宣传,懂了吧,“身心隐密”。
到了修定做工夫……你看,白骨观大概也讲了,各种定法都给你讲了,四禅八定讲了,到了离欲境界,都还属于世间定法,没有出世间,还不算……这是佛弟子跟凡夫修定共有的。不共法,下面,佛法来了,三十四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四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
第四瑜伽处之二
如是已辩往世间道,若乐往趣出世间道,应当依止四圣谛境。”上面是世间道,下面这第一段才讲声闻众弟子修出世间法,四谛、十二因缘等等,你们都熟得很,讲这些给你们,一定听得睡觉,觉得:我们已经听了好久了——可是,你一样都没有证得。
你既使证得了出世间道,还属于佛法的外道,佛法中的外道。可是你说,那我不要修——那不行,你没有这个资格。由此声闻道修过了,回心向大,转入菩萨道。
所以,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阿底峡的《菩提道炬论》,统统都是从《瑜伽师地论》里抓出来一点作的。所以,你们把这一百卷的经典研究清楚了,整个佛法的大纲,修持、讲理、修法,显教、密宗都有,不要说你这一辈子用不完,你万辈子也用不完,十方三世诸佛所有的修持佛法离不开这个东西。
下面的菩萨地就多得不得了。我们现在只讲到三十四卷,一百卷里头……才转入了声闻地,声闻地讲了以后是独觉地,后面所有的都是菩萨地。菩萨每一地、每一地修行的工夫、见地、次序、愿力、行愿,都有。现在,我们不给大家讲那么多。
你们再准备……,刚才那个公文拿来,我已经提供了意见,上来十二楼找雷先生,吃晚饭时候找你们三位都找不到。所以,下个礼拜一开始,一个礼拜三次,把你们要的《禅秘要法》就开始了,中间有些办法,等一下再马上碰面一下,不完全依照你们的那个样子。不公开,除了有真正修持的人,要条件,也要费用,非要拿这个限制不可。
现在,我们再倒回转来,第四卷,只提一个头了: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一。”第四卷以前,由前五识讲到第六识意地,意地包括了三界。
“已说意地,云何有寻有伺地?”有觉有观,“云何无寻唯伺地?云何无寻无伺地?总嗢拖南曰:界相如理不如理”,就是说,每一个思想心理的作用境界,它的界限,逻辑的范围,“如理”,合理,这样才是对的,是这个范围;这样不是这个范围。这完全是逻辑的,因明分得很清楚。“杂染等起最为后。”中间有时候是杂的,“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杂的。
“如是三地,略以五门施设建立。一界施设建立”,范围,“二相施设建立”,它的现象,“三如理作意施设建立”,它的逻辑,包括内涵,“如理作意”就是逻辑和内涵。“四不如理作意施设建立”,就是不对,不合理,不合逻辑,它的内涵是错的,“五杂染等起施设建立。”中间有参杂的,不太正确的。那么,下面讲:
“云何界施设建立?”你看,弥勒菩萨所说的经典,你们现在看看,逻辑不逻辑啊?多科学啊!一条一条的纲要,下面一点一点再给你分出来。所以,昨天有一位大学问者来告诉我,是文学家,他说:“老师啊,听《楞严经》什么经,我听你讲,精神百倍,样样懂;一听《瑜伽师地论》,那天我来听,老师啊,我最难过,我听得睡着了。”我说“为什么?”“硬听不进去呀,硬没有意思呀,啃不进去呀!”我说:“你是学文学的,你没有科学头脑,因明训练也不够,这样,没有办法讲给你的,智慧不细腻……清楚得很啊!”“哎呀,我实在听不进去,我三次听你讲《瑜伽师地论》,三次都睡着了,哎!讲《楞严经》……”那个是文学境界,它完全要科学。
“别嗢拖南曰:数、处、量、寿、受用、生、自体、因缘果分别。”这个人的思想有寻有伺,变凡夫了,这个思想东跳西想,有觉有观。它的“数”,数量;它的“处”所,就是空间;它的“量”,就是范围,包含的大小;寿命;乃至它自身的“受用”,譬如地狱,地狱里头的数、处、量、寿,每一层地狱不同。譬如我们东方人跟西方人,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不同,跟美国比,我们的数、处、量、寿、受用生,都不同,为什么不同呢?“自体、因缘、果分别”。
这个书是难看懂,呵,所以千古以来……这位文学家跟我讲,所以,美国来的那位,所谓中国的第一位密宗大师,他就告诉我:“听到你在讲《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重要得很啊!修显教、密宗,不管修哪个,不懂《瑜伽师地论》都白修的!”我说:“哎,他到底还不错,晓得《瑜伽师地论》很重要。”“这重要得很啊!”是啊,是很重要。你看它,每个东西多科学。
“当知界建立由八种相,一数建立”,你看,多科学,你们看到很啰嗦吗?其实条理清楚极了,“二处建立、三有情量建立、四有情寿建立”,“有情”就是一切众生,“五有情受用建立、六生建立、七自体建立、八因缘果建立。”
“云何数建立?”又来了,对不对?
“略有三界,谓欲界、色界、无色界。如是三种名堕摄界。非堕摄界者,谓方便,并萨迦耶灭及无戏论无漏界。”
我这样念过去,你们有些人懂,有些人不懂吧?(同学:不懂。)统统不懂啊?当然,难怪你不懂这些,是佛学的名词不懂,不是道理不懂。
他说,所谓的界的建立,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种叫做“堕摄界”,所以,还是在堕落,没有跳出三界外,还是堕落。跳出三界外,就成佛了,归返自性本体,众生归本位了。
怎么叫做“非堕摄界者”?“谓方便”,就是一切方便,菩萨有一切方便,不愿意跳出三界,菩萨为什么不愿意?为了三界中有苦恼众生,要救度。“并萨迦耶”,“萨迦耶”是什么?我见。我见灭了的人,无我的人,“及无戏论”,也不知空也不知有,也不是说:哎呀,知道只有净土好、只有密宗好、只有禅宗好,这样都是戏论,“无戏论”,“无漏界”,那么,这样的人才是不堕落,跳出了也就是三界任意寄居,否则都是“堕摄界”。那么,下面就告诉我们三界。
一,“数建立”,就是三界我们再翻过来,下面,第一个先讲地狱跟天人、大梵天来比,先比寿命多长。
二、处所建立我们看,“处所建立者,于欲界中有三十六处。”三界的天人,包括地狱等等“三十六处”都叫做“欲界”。欲界里的众生都在思想不定,有觉有受,感觉空不了,思想空不了,妄念空不了,所以叫做“有寻有伺”。
那么,“复次色界有十八处。”这个色界天呢?“大自在住处”,色界天的最高层,大自在天,“有十地菩萨”,所以,大梵天的天主是观自在菩萨化身,十地菩萨,“由极熏修第十地故,得生其中。复次无色界有四处所,或无处所。”这一段完了。那么,这是讲界的分别。所以,我们有感觉、有思想的一切众生,有寻有伺,他的果报始终在三界中。
三,有情量建立那么,三界中的有情,一切众生的“量”,有些什么差别呢?“谓瞻部洲人,身量不定”,我们这个南瞻部洲人,身量有高、有矮、有胖、有瘦。“或时高大,或时卑小,然随自肘三肘半量。”自己的肘,“三肘半量”,我们人的身体是这样,这样一样(师示范),“三肘半量”。
“东毗提诃”,就是东胜神州“身量决定,亦随自肘三肘半量,身又高大,如东毗提诃如是。”
现在我们看,“帝释身量,半拘卢舍”,不晓得多大,我们头仰起来,都看不到他的背,玉皇大帝的身量比我们高。
那么跟着下去,“时分天身量”,一切一切,天人的身体越来越高大。
四,寿建立那么,讲寿命。“寿建立者,谓赡部洲人,寿量不定。”所以,我们这个世界以“三十日夜为一月”,三十天昼夜到一个月,“十二月为一岁,或于一时寿无量岁。”也可以修到一个时间,无量寿。
“或于一时寿八万岁,或于一时寿量渐减乃至十岁。”末劫的时候。
东胜神州的人,寿量生下来命应“二百五十岁。西瞿陀尼人,寿量绝定五百岁。北拘卢洲人,寿量决定千岁。”一辈子活一千岁。
“又”,再说,“人间五十岁,是四大王众天一日一夜。以此日夜,三十日夜为一月。”天王天,十二月也叫做一岁。
但是,“彼诸天众寿量”呢?四天王天一活就是“五百岁。”这个数字被我们一加,不晓得比我们活多长,你们去算。人间百岁是三十三天的一天一夜,我们活一百年,三十三天只觉得一天一夜——呵,这些短命鬼死掉了!大概跟我们看到蚂蚁一样。
“以此日夜如前说。彼诸天众寿量千岁。”一路一路增加下去。
什么人寿命最长?下地狱的众生寿命最长,你看地狱有多苦。好,下面一段:
五,受用建立“受用建立者”,怎么叫“受用”、环境建立?“略有三种。”你注意,“谓受用苦乐、受用饮食、受用淫欲。”男女结婚,性的关系。你们大家年轻人最关心的,看看:
“受用苦乐者,谓那落迦有情,多分受用极治罚苦。傍生有情,多分受用相食啖苦。饿鬼有情,多分受用极饥渴苦。人趣有情,多分受用匮乏追求种种之苦。天趣有情,多分受用衰恼坠没之苦。”所以,地狱里没有淫欲,天天在受罪,没有空去想这个。畜生都吃不饱,少分的淫欲,下面都有。只有人是乱来的,下面就分别给你讲。
所以,我告诉你们,你研究这个,可以写很多书。每一个天人的婚姻制度都有,每一个天人的寿命……这都是佛学知识。你认为这些佛学知识同我们修持有什么关系呢?你不要搞错了,绝对的关系!
所以,一般人写佛学概论,概个什么啊?这些基础你看到都是神话,但是,这个神话同你的修持有绝对的关系!我们注意啊。
你们三位赶紧准备,今天是礼拜一,礼拜五还是《瑜伽师地论》,下个礼拜一起就转那个,这是你们发起要求的。你要通知也赶快,我看你们不要公开,公开了来不及,不需要公开;公开了,有些人是听热闹的,听什么白骨观啊,他要听红粉观还差不多。(起立!敬礼!)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瑜伽师地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