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PET的备孕注意事项项

访问人数:2836
《中国核医学院核医学培训课程》教学大纲
& & 核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应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临床医学学科。随着PET/CT、SPECT/CT及PET/MRI影像设备及放射性药物的发展,核医学学科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分子影像和核素靶向治疗是核医学学科重要的发展方向,核医学已向各系统发展,形成了肿瘤核医学、核心脏病、神经核医学、内分泌核医学、泌尿生殖核医学、骨和关节核医学、小儿核医学、治疗核医学等多个分支,对临床学科的发展将做出越来越重要的贡献。为切实提高上海市核医学医师的整体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充分保障患者的根本利益,参考国内外相关的培养计划,并根据本国国情及上海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核医学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
& & 核医学专科医师的培训对象必须是已取得医学影像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临床医师,核医学专科医师培训的时间为3年。
1、培养目标
& & (一)系统掌握核医学及相关影像学的基础和理论,充分了解国内外新技术进展动态;
& & (二)使培训对象通过专科培训,具有较丰富的核医学临床读片经验和较强的诊断思维能力,熟练掌握核医学常用的临床技能,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能独立完成核医学科临床医疗基本工作,具备院内专科会诊能力,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
& & (三)使培训对象熟练掌握核医学常用的诊断及治疗操作技术,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相关技术操作,具备开展核素诊断及相关疾病核素治疗的技能;
& & (四)掌握临床应用研究方法,结合本专科临床工作实践,完成2篇临床研究论著。根据上级医师要求,对住院医师进行业务指导,并能承担医学院校在校学生的临床带教工作;
& & (五)能熟练地阅读核医学专业的外文书刊,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2、培养方法
& & 培训时间: 3年。
& & 详细轮转安排见核医学专科医师培养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表1)。以临床实践工作为核心,采取核医学临床各专业组、医学影像及临床相关科室轮转及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分别从临床实践和理论知识两个方面进行培养。
核医学专科医师培养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
3年制(月)
SPECT显像(含上机操作1月)
PET显像(含上机操作1月)
核素治疗及核医学门诊
放射科(CT、MRI)及临床相关学科
科室特色亚专业(含体外分析等)
临床科研或机动时间
3、培养内容及要求
& & (一) 核医学专科医师临床能力的培养(括号内为学习病种的最低例数及书写报告份数)
一)、核医学科临床能力培养:
1.基本要求:该培训需提供足够的工作量使培训对象熟悉和掌握下述核医学基本操作技术及技能:
& & & & & ①核素显像:进一步掌握显像设备的原理及其操作(PET/CT、SPECT/CT、SPECT);掌握辐射防护基本原则和内、外防护的具体措施及核素泄漏后的处理原则;掌握SPECT脑血流显像原理和常见疾病的图像特征,熟悉脑代谢及受体显像的原理及临床应用;掌握甲状腺显像原理、方法和图形分析,熟悉甲状旁腺显像的原理和方法及图形分析;熟悉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原理、方法和常见疾病的显像特征;熟悉肺灌注、肺通气显像的原理和方法及肺梗死的诊断。掌握骨显像的原理和方法,骨显像的特点和临床应用。掌握泌尿生殖核医学以及消化系统核医学显像原理、方法和临床应用;掌握18F-FDG PET/CT正电子成像的原理及主要适应证、多种显像剂联合显像的优化选择;熟悉常用正电子药物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掌握SPECT(SPECT/CT)和PET/CT常规显像技术操作。
& & & & & ②功能显像:熟悉131碘吸碘率测定的原理、操作及其临床意义;掌握肾图原理和常见图形分析。
& & & & & ③体外诊断:熟悉体外放射分析的原理、类型和操作技术;掌握甲状腺疾病及肿瘤标志物等体外分析结果的临床意义。
& & & & & ④核素治疗:掌握131碘治疗甲亢的原理、适应证和禁忌证,正确估算给药剂量;掌握131碘治疗甲状腺癌的原理、适应证和禁忌证。掌握核素治疗骨转移瘤的原理、适应证和禁忌证。
& & & & & ⑤完成下表所列技术操作和书写报告书例次。
表2 基本技能要求
操 作 名 称
例(次)数(≥)
模拟核素污染后的处理
患者示踪剂注射
131I吸碘率测定及报告书写
肾动态显像及报告书写
独立进行SPECT显像操作
100例(不少于1月)
甲状腺显像报告
甲状旁腺报告
骨显像报告
心肌显像报告
运动或药物负荷心肌显像
肺通气灌注显像报告
脑显像报告
其他显像报告
独立进行PET/CT显像操作
100例(不少于1月)
PET显像报告
131I治疗甲亢
131I治疗甲状腺癌
核素治疗其他疾病
2、较高要求
该培训需提供一定的工作量使培训对象了解和熟悉下述核医学仪器质控操作、放射性药物质量控制指标等。
表3 核医学操作技能较高要求
操 作 名 称
例(次)数(≥)
SPECT能峰、均匀性及旋转中心测试
PET/CT日质控
放射性药物放射化学纯度检测
二)、放射科及临床相关学科(6个月)
& & 1.放射科轮转基本要求:掌握放射学的基本理论,包括CT和MRI的成像原理和检查方法,影像学图像分析及其诊断原则。完成常见疾病CT及MRI报告书写大于500份。
& & 2.根据专科医师和临床培训基地具体情况,安排到相关临床科室(建议至少2个专业)轮转培训,拓展核医学科专科医师的知识范围,熟悉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明确核医学在临床疾病诊治过程中的价值和限度。掌握最基本的临床急救技能和方法。要求完成单科不少于10份住院病历的书写,总计大于20份住院病历的书写。
& & 三)、培训医院核医学科特色亚专业培训(4个月)
& & 根据培训医院核医学科的亚专业特色以及培训人员今后发展的方向,可选择1-2个亚专业(如肿瘤、心血管、神经、核素治疗等)进行临床及研究的强化培训,除此之外,还可参加体外分析、骨密度、呼气试验、各种专用机显像等临床工作。
& & (二)教学能力的培养:为核医学专科医师培养中较高要求的内容,包括:
& & 1、在接受临床和科研训练的同时,培训对象必须以高年住院医师的身份参加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和低年住院医师的教学带教活动,包括每年至少主讲2次病例讨论、2次读书报告会、2次住院医师理论课。
& & 2、每年至少担任1次医学院校在校学生的见习(或示教)带教。
& & 3、每年2周时间担任教研室内部教学的助教工作,在教学工作中负责协助老师搞好教学工作。助教的工作是对培训对象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 & (三) 科研能力的培养:为核医学专科医师培养较高要求中的内容。
& & 培训对象应在科室主任或带教老师(副主任医师以上)的指导下,在日常工作中即开始细心发现临床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总结成论文。可安排1?4个月的脱产时间(计入机动时间)从事临床科研工作,并结合本专科临床工作实践,完成两篇论文,其中一篇为临床研究论著。
& & (四)课堂学习
& & 科室每年开设下列课程,培训对象须按规定参加课堂学习,见表4 。
表4 培训对象参加的课堂教学及数量要求(三年内)
三年参加的总要求
1、病例讨论会
2、读书报告会
3、科研讨论会
>6个科研课题讨论
4、科技论文和科技英语写作(医院)
5、专科医师理论课(医院、科室)
参加每年总课时的90%以上
& & (五)专业医学教育:为核医学专科医师培养中较高要求的内容。
& & 除必须完成上述课堂学习外,所有培训对象应积极参加全国及省市级学(协)会的会议及医学教育活动。
4、阅读参考书刊
& & 为保证培训对象做到系统学习,并了解本专业国内外发展动态,建立合理的专业知识体系,建议全体培训生应阅读核医学及医学影像专业书籍与相关杂志:
& & ①书籍:《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PET/CT Clinical Practice》、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核医学》八年制教材(张永学、黄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临床核医学(第三版)》(马寄晓、刘秀杰、何作祥主编)、中国医师协会组织编写的《核医学》(屈婉莹主编)、《PET/CT诊断学》(潘中允、屈婉莹、周诚、刘仁贤主编)、《PET与分子影像学》(黄钢主编)、《分子影像与核医学??临床病例解析》(黄钢主编)、《心脏核医学》(黄钢、石洪成主编)及其他医学影像专著。
& & ②杂志:《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中华放射学杂志》、《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Seminars in Nuclear Medicine》、《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Radiology》等。
5、年度考核内容及方法
& & 为保证受训质量,每学年结束前医院需组织年度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临床能力、临床技能、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课堂学习和继续教育等六个部分的完成情况。根据轮转安排,每年的重点有所不同。第一年和第二年以核医学本科室为主,而第三年则以影像及相关科室轮转及科研机动为主。每年完成总任务的比例见表5。根据完成情况分为优秀、达标和未达标三个档次。连续2年未达标,将不能按时完成专科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表5 每年各项考核内容需完成总任务的比例的目标数
临床能力(病例数)
临床技能(诊疗操作)
较高要求内容
如有完成适当加分
课程基本内容
一、 核医学总论
1.核医学的定义特点与内容
(1)核医学定义
(2)核医学内容
2.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
(4)主要类型
3.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
(1)显像原理
(2)脏器或组织摄取显像剂的机制
(3)显像前注意事项
(4)显像类型
(5)图像阅读要点
(6)影响显像质量的常见因素
(7)核医学显像特点
二、核物理基础
(1)原子结构
(2)原子核结构
(3)放射性与放射性核素
2.核的衰变及其方式
(1)α衰变
(2)β衰变
(3)β+衰变
(4)电子俘获
(5)γ衰变
(6)内转换
3.放射性活度
(1)放射性活度定义
(2)活度单位
(3)放射性浓度
4.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规律
(1)衰变规律
(2)衰变常数
(3)半衰期
(4)递次衰变
5.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电离和激发
(2)α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3)β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4)γ(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6.电离辐射量及其单位
(1)照射量
(2)吸收剂量
(3)当量剂量
(4)有效剂量
三、核医学仪器
1.核医学仪器设备分类
(1)按用途分类
(2)按探测原理分类
(1)活度计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活度计的性能
(3)活度计的质量控制
3.放射防护仪器
(1)个人剂量仪
(2)表面沾污检测仪
(3)环境辐射监测仪
4.SPECT与γ相机
(1)SPECT与γ相机结构、工作原理
(2)SPECT断层图像的重建和校正
(3)SPECT与γ相机性能指标
(4)SPECT与γ照相质量控制
(1)CT的工作原理
(2)CT的基本结构与技术
(3)CT性能指标
(4)CT图像采集与处理
(5)CT设备的质量控制
6.SPECT/CT
(1)SPECT/CT特点
(2)SPECT/CT中CT的作用
(3)SPETCT/CT显像步骤
(1)PET/CT的原理、结构与性能
(2)PET/CT图像的采集与处理
(3)PET/CT的优势
(4)PET/CT整体的质量控制
8.Micro PET
(1)Micro PET的基本结构
(2)Micro PET的性能
9.非显像功能测量仪器
(1)非显像功能测量仪器概述
(2)甲状腺功能测定仪
(3)肾功能测定仪
(4)多功能测定仪
(5)13C呼气实验
10.核仪器进展
四、核化学与放射性药物
1.放射性药物的作用机理与药物设计
(1)作用机理
(2)Hansch构效关系学说
2.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1)QA、QC、GMP与GRP
(2)质量检测的内容
(3)放射性核纯度的测定
(4)放射化学纯度的测定
3.正确使用、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1)正确使用总原则
(2)小儿和育龄妇女应用原则
(3)放射性药物与普通药物的相互作用
(4)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4.99mTc化学与99mTc标记的放射性药物
(1)99mTc的主要化学性质、标记
(2)临床核医学常用的99mTc标记的放射性药物
5.放射性碘的放射性药物
(1)放射性碘标记
(2)临床核医学常用的放射性碘的放射性药物
6.放射性治疗药物
(1)核素的选择
(2)临床核医学常用的放射性治疗药物
7.放射性药物新进展
(1)受体显像剂
(2)代谢显像剂
(3)乏氧显像剂
(4)肿瘤导向诊断与导向治疗放射性药物
(5)基因显像与基因治疗的放射性药物
(6)反义显像和反义治疗的放射性药物
五、核医学放射防护
1.放射生物效应 
(1)随机效应
(2)确定性效应
2.放射防护的标准与原则 
(1)放射性防护的标准
(2)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3)个人剂量限值
3.核医学工作场所
(1)核医学场所功能分区
(2)核医学场所的分类
4.核医学工作中的防护
(1)核医学中的辐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2)核医学工作中放射防护要求
(3)核医学中患者的防护原则及措施
(4)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和剂量监测
5.放射性药品的管理
(1)放射性药品管理法规
(2)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
(3)正电子药物的管理
6.放射性废物处理 
(1)固体废物的处理
(2)液体和气体废物的处理
六、神经系统
1.脑灌注显像
(1)原理、显像剂、显像方法
(4)正常影像和读影技术
(5)半定量分析技术
(6)局部脑血流量的定量分析
(7)异常影像
(8)临床应用
2.放射性核素脑灌注显像介入试验
(1)脑血流灌注显像介入试验原理和分类
(2)脑显像介入试验的必备条件
(3)脑灌注显像介入试验的具体方法
(4)脑灌注显像介入试验的临床意义
3.PET脑代谢显像
(1)脑组织葡萄糖和氧的供应
(2)葡萄糖代谢显像
(3)脑氧代谢显像
(4)脑氨基酸代谢显像
4.脑受体显像
(1)原理、显像剂
(2)脑受体显像的临床应用
5.脑功能成像进展
七、循环系统
1.首次通过法心室造影
(1)原理、显像方法、正常图像分析
(2)临床应用
2.门电路心血池显像(平面及断层)与心功能参数
(1)门电路心血池平面显像
(2)门电路心血池断层显像
④显像方法
⑤正常图像及相关功能参数
⑥异常图像及相关功能参数
⑦临床应用
3.心肌灌注显像(平面及断层)
(1)原理、适应证、显像剂
(2)显像方法(含门控与定量分析)
(3)正常图像、异常图像
(4)临床应用
4.门控心肌灌注显像与定量分析
(1)原理、参数选择
(2)与非门控对比的优势
(3)定量分析的软件选择
(4)定量分析的指标
(6)临床应用及意义
5.心肌受体显像
(1)原理、显像剂、显像方法
(2)影像分析
(3)临床应用
6.介入试验
(1)运动负荷试验
① 原理适应证及禁忌证运动试验的方法
② 运动试验注意事项
(2)药物负荷试验
①潘生丁试验
②腺苷试验
③多巴酚丁胺试验
④其他药物介入试验
7.PET心肌显像
(2)PET心肌灌注显像
(3)PET心肌代谢显像
(4)其他类型PET显像
(5)PET心肌显像临床应用
8.相关影像学临床价值比较
(1)核素显像
(2)超声心动图
(3)CT、MRI及冠脉造影
9.心血管分子影像学进展
八、消化系统
1.肝胆系显像
(1)放射性核素肝胆动态显像
(2)肝血流灌注和肝血池显像
(3)肝脾胶体显像
(4)肝动脉灌注显像
2.消化道出血显像
(1)99mTc标记硫胶体消化道出血显像
(2)99mTc标记红细胞消化道出血显像
(3)99mTc-RBC与99mTc胶体消化道出血显像的比较
3.异位胃黏膜显像
(1)美克尔憩室显像
(2)Barrett’s食管显像
4.唾液腺显像
(1)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
(2)影像分析
(3)临床应用与评价
5.消化道动力学研究
(1)食道通过显像
(2)胃食道返流显像
(3)胃排空试验
(4)十二指肠-胃返流显像
(5)肠道转运时间测定
6.消化系统核医学中的非影像学方法
尿素呼吸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九、呼吸系统
1.肺灌注显像
(1)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
(2)影像分析
(3)临床应用与评价
2.肺通气显像
(1)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
(2)影像分析
(3)临床应用与评价
4.气溶胶吸入显像
(1)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
(2)影像分析
(3)临床应用与评价
5.下肢静脉显像
(1)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
(2)影像分析
(3)临床应用与评价
十、泌尿生殖系统
1.肾动态显像和非显像检查法
(1)肾动态显像和肾图检查的原理
(2)肾动脉灌注和肾动态显像及肾图检查的方法
(3)肾动态灌注及肾动态显像的正常所见
(4)肾图a、b、c三段含义和定量指标(以131I-OIH为例)
(5)GFR的测定原理与方法
(6)ERPF测定的原理与方法
(7)利尿试验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8)Captopril试验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9)上尿路梗阻病人肾动态显像和肾图曲线的特征
(10)肾盂积水其他的影像学表现
(11)肾积水的核素检查、影像所见及患肾残留功能的判断
(12)急性肾炎少尿期病人肾动态显像和肾图曲线的表现
(13)可能引起肾图c段下降缓慢的原因
(14)肾动态显像和肾图对单侧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筛选
(15)核医学检查法判断肾功能的各种方法及指标
(16)移植肾并发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膀胱尿返流显像
(1)显像原理和方法
(2)异常及临床意义
(3)与X线比较的主要优缺点
3.阴囊显像
(1)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
(2)影像分析
(3)临床应用与评价
4.泌尿生殖系统核医学新技术及进展
十一、内分泌系统
1.甲状腺核医学检查
(1)甲状腺显像
②甲状腺静态显像
③甲状腺血流显像
④甲状腺肿瘤阳性显像
⑤甲状腺癌转移灶定位
(2)甲状腺碘代谢试验
①甲状腺摄131I功能试验
②碘-过氯酸钾释放试验
(3)常见甲状腺病的综合诊断要点
③甲状腺炎
④甲状腺激素不应症
⑤单纯性甲状腺肿
⑥甲状腺肿瘤
⑦非甲状腺病
2.甲状旁腺显像
(1)基本原理
(2)病人准备、检查方法
(3)适应证
(4)结果判断
(6)临床意义
(6)注意事项
3.肾上腺髓质显像
(1)原理、适应证、显像剂、显像方法
(2)影像分析
(3)临床应用与评价
6.内分泌核医学新技术及进展
十二、血液淋巴系统
1.骨髓显像
(1)骨髓显像原理及显像剂
(2)显像方法
(3)图像评价
(4)骨髓显像的临床应用
2.淋巴显像与前哨淋巴结探测
(1)显像原理
(2)适应证
(3)显像剂与显像方法
(4)正常图像
(5)异常图像及临床应用
(6)注意事项
3.脾脏显像
(1)脾显像原理及方法
(2)临床意义
十三、骨骼系统
1.骨显像概述
(1)原理、显像剂、适应证
(2)检查方法
①全身与平面显像
②断层显像
③动态显像
(3)正常图像与正常变异
(4)异常图像与常见伪影
(5)影响骨显像质量的因素
(6)骨显像与其他医学影像技术的关系
2.骨转移瘤
(1)骨显像表现
(2)诊断与鉴别诊断
(3)肺癌骨显像的特点
(4)乳腺癌骨显像特点
(5)前列腺癌骨显像特点
3.原发性骨肿瘤
骨显像表现与特点
4.代谢性骨病
(1)骨显像表现
(2)骨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应用
(3)骨显像在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应用
(5)骨显像在骨软化症的应用
(6)骨显像在Paget氏病的应用
(7)骨显像在骨质疏松症的应用
6.假体松动和感染
假体松动和感染
8.缺血性骨坏死
缺血性骨坏死
9.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
10.骨关节核医学显像新技术及进展
十四、肿瘤
1.18F-FDG PET/CT肿瘤显像
(1)原理、适应证
(2)显像剂与显像方法
(3)正常影像:SUV影响因素、生理变异与伪影
(4)异常影像、假阳性与假阴性及在各种肿瘤中的临床价值
(5)注意事项
(6)非FDG显像与多模式分子影像
(7)诊断性CT的常见肿瘤应用
2.99mTc-MIBI肿瘤显像
(2)适应证
(3)显像剂与显像方法
(4)正常影像与异常影像
(5)临床价值
(6)注意事项
3.肿瘤受体显像(包括肾上腺能受体、类固醇激素受体、神经多肽受体等受体显像)
(2)适应证及临床价值
(3)注意事项
4. 肿瘤核医学新技术及进展
十五、炎症
1.18F-FDG炎症显像
(2)临床表现
2.其他炎症显像(67Ga、标记白细胞显像、标记人非特异性IgG显像、抗人粒细胞单克隆抗体显像)
(2)适应证
(3)显像剂
(4)显像方法
(5)正常影像
(6)异常影像和临床价值
(7)注意事项
十六、体外放射分析
1.基本类型
(1)竞争性分析
(2)非竞争性分析
2.基本原理及特点
(1)放射免疫分析
(2)免疫放射分析
(3)放射受体分析
(4)受体放射分析
3.体外放射分析的基本技术要求
(2)特异性结合剂
(3)分离技术
(4)生物素和亲和素的应用
(5)生物样品的制备
(6)标准曲线的拟合方式
(7)质量控制
4.体外放射分析的常用指标及临床意义
(1)内分泌系统
(2)性腺、生殖及其他垂体激素测定
(3)心血管系统
(4)肿瘤标志物
5.体外放射分析与化学发光、时间分辨荧光分析的比较
体外放射分析与化学发光、时间分辨荧光分析的比较
6.标记免疫分析新技术及进展
十七、放射性核素治疗
1.放射性核素治疗原理
(1)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2)影响放射性药物浓聚的组织因素
(3)常用的治疗用放射性核素
2.放射性核素治疗的管理
(1)确定门诊治疗的原则
(2)确定住院核素治疗的原则
(3)核素治疗病室的管理和卫生防护要求
(4)住院核素治疗病人应注意事项
3.甲状腺疾病的131I治疗
(1)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③相对适应证
⑤治疗方法
⑥治疗反应及处理
⑦131I治疗后的随访观察
⑧疗效评价
(2)131I治疗自主功能性甲状腺结节
①131I治疗AFTN原理
③治疗方法
(3)131I去除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
①131I去除残留甲状腺组织意义
②去除残留甲状腺组织适应证和禁忌证③治疗方法
(4)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
②治疗方法
③治疗效果判定、随访和重复治疗
④Tg和TgA的临床价值
⑤131I全身显像
⑥增强DTC转移灶摄取131I的措施
⑦131I全身显像假阳性的原因
⑧其他显像方法诊断DTC转移的应用
4.肿瘤的放射性核素治疗
(1)骨转移癌的放射性核素治疗
②主要的放射性药物
⑤89Sr、153Sm-EDTMP治疗骨肿瘤剂量的确定
⑥影响疗效的因素
⑦骨显像评价疗效的价值
⑧“闪烁”骨痛
(2)肾上腺素能肿瘤的131I-MIBG治疗
①肾上腺素能肿瘤
②131I-MIBG及其治疗原理
④治疗方法
(3)肿瘤的放射免疫治疗
③131I美妥昔单抗(利卡汀)和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抗(唯美生)治疗的适应症
5.皮肤病的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
(2)毛细血管瘤的敷贴治疗
②疗效和反应
6.粒子植入治疗
(4)注意事项
7.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新技术及进展
& &注: 遵照全国核医学医师/技师/物理师/护师定期考核大纲;部分重要章节添加新技术新进展盘主文件热榜
用户应遵守著作权法,尊重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不违法上传、存储并分享他人作品。举报邮箱:
京网文[0号 京ICP证100780号
微盘将停止免费用户存储服务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曾辉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核医学专家告诉你PET/CT的五个常见问题(转载)
核医学专家告诉你PET/CT的五个常见问题有关PET-CT的五大常见问题,总有一款是你想知道的。 1、PET/CT可以用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肿瘤分期和疗效监测吗?在其中哪一方面应用更占优势?PET/CT显像能够发现肿瘤形态学变化及代谢变化,判断肿瘤代谢活力,适用于95%患者,尤其是、、黑色素瘤、消化道肿瘤、乳腺癌、头颈部肿瘤和等。可以应用PET/CT影像进行肿瘤的诊断、分期、预后判断、疗效评价等。   其中,PET/CT在肿瘤分期和疗效评价方面的应用占优势,早期、有效地评价肿瘤治疗疗效,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制订、减少无效治疗等具有重要意义。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方面,PET/CT也可起到一定作用。 && 2、治疗有效后,多长时间复查一次PET能获得更好的效益比?是少数几种可以治愈的肿瘤,早期治疗反应评估对能否治愈起决定性作用。    PET/CT在的疗效监测方面具有独特优点,可以早期发现治疗后的代谢和结构变化。国内外大部分指南的指导性意见是:    1)化疗前PET/CT显像进行分期,以便对病变范围进行准确评估。    2)在化疗后3-4程后进行PET/CT显像了解肿瘤对化疗的反应,以决定是否调整治疗方案; 3)在化疗结束后1个月或放疗后3个月进行PET/CT显像来评价治疗效果。 & 3、PET/CT在食管癌术前化疗中的应用如何?食管癌的术前化疗即新辅助化疗可使患者受益。对新辅助化疗完全或部分缓解的患者,进一步手术治疗,对提高远期生存率有益;对新辅助化疗无反应的患者,术前化疗可能延误手术时机,并可能诱导耐药癌细胞生长。故术前准确判断患者对新辅助化疗的反应非常关键。    而PET/CT可以在化疗早期区分有反应和无反应的肿瘤,用于评价局部晚期食管癌手术前化疗疗效,避免无效的术前化疗,尤其是在肿瘤可能切除时。 & 4、如宫颈癌可以常规做PET/CT吗?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是危害女性健康的重要杀手。根据宫颈癌累及范围的不同,临床的治疗措施不同,PET/CT能够准确显示宫颈癌病灶的范围、大小、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有无淋巴结转移等。    将PET/CT与增强CT联合起来,作为“一站式”检查技术用于宫颈癌患者的术前评估,可以显示宫颈癌原发病灶的范围,判断盆腔淋巴结有无转移、查找全身远处转移病灶。在全面了解患者病灶分布的情况下,临床可以更好地选择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例如,Ia期可以采用锥形切除,激光、微波治疗等,对Ib~Ⅱa子宫颈癌的患者,治疗一般采取根治性手术和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而对于Ⅱb~Ⅳ期的子宫颈癌&&&& 患者,一般采取放疗、化疗或者放化疗联合使用。5、PET/CT在脑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有何作用呢?脑肿瘤恶性程度不同,其临床病程、治疗手段及预后亦不相同,因此术前明确诊断对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十分重要。 18F-FDG PET/CT可以用于脑肿瘤术前的分级:星形细胞瘤Ⅰ~II级时病灶代谢不高,表现为放射性浓聚程度不高,甚至低于正常脑组织。而Ⅲ、Ⅳ级胶质瘤病灶为高代谢病灶,表现为放射性异常浓聚影。    另外,18F-FDG PET/CT在脑肿瘤放射性坏死与复发的鉴别诊断、活检部位的确定、转移性脑肿瘤活性的评价和原发灶的寻找等方面都有独特的作用。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18:07
曾辉大夫的信息
曾辉大夫电话咨询
曾辉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曾辉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曾辉大夫提问
曾辉的咨询范围:
肺癌,消化系肿瘤,淋巴瘤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坐月子注意事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