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县鱼塘村四会有没有米酒买做米酒的

您当前的位置 :&&&&&&
天柱大戏 传承百年:吹不尽的侗京腔 唱不完的走沙场
16:24 来源:多彩贵州网-贵州都市报 作者:杨仁海 唐安平 杨光乾 编辑:赵兴智
&|&新闻热线:96677&|&
天柱大戏 传承百年
吹不尽的侗京腔,唱不完的走沙场
表演现场。
表演现场。
  前不久,在天柱县渡马乡民族文化节上,一台由天柱县汉寨村侗族农民组成的戏班子表演的“五虎平西”引起全场轰动。很多观众都发现了,大戏中有几位演员身上的戏服陈旧破烂,明显是穿过很多年的了。询问获知,它们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还历经了4次火灾,被演员奋力抢救而得以存世。
  天柱大戏于明末清初由湘西传入天柱,因其来源于汉族京戏,且由当地唱戏者着古装戏袍、画脸谱,汉话平腔吟唱,戏剧规模场面大,故称大戏。一出出大戏,讲述着那古老的故事,弘扬着人间的真、善、美,涤荡着苗侗人民的心灵,天柱大戏因此得以百年传承。
表演现场。
  祖传的天柱汉寨汉戏
  天柱汉寨汉戏,是祖传的,从开始就有戏班,而现在的戏班,改叫戏团了。
  现今的戏团,总计有演职人员25人,刘荣标任团长,老戏班元老龙正茂任编导。
  戏团除了演练祖上传下来的老戏,还时时排练新戏。此外,为了文化传承,老演员还经常向新人传授技艺。
  记者到访时,戏团正在排演的戏剧是黔东南的历史大戏《九龙山》,这部大戏主要讲述了侗族农民抗清起义领袖姜映芳的抗清抗暴的英雄事迹。
  “咚咚咚!”晚饭之后,从汉寨文化大院方向传来了锣鼓的响声,这是汉寨大戏团排练开始的节奏。刚吃好晚饭的大人们放下碗筷,去看热闹,还没有吃好的娃娃看见了,丢下饭碗,也跟着去。排练场上,甚是热闹,尽管不是真正的演出,但还是围着很多观众了,老老少少都有。
  演员们排练得很认真,每一个动作,都很熟练。但是82岁的老戏班龙正茂显得还不满意,他时不时发声,冲着演员们吼。“你那动作不规范。”
  “你的表情不丰富,很呆板,我都不满意,观众肯定就不满意……”
  有时候急了,老人家还走到演出方阵内,亲手矫正演员的动作。
  而看热闹的人们,不时发出笑声,因为几名年轻演员争抢着穿“丐帮式”的古装戏服,那动作实在搞笑。
  记者看到,这些戏服非常陈旧,颜色都淡了,每一件衣服上都有好几个甚至十几个破洞,可谓是“千疮百孔”,一些破洞上还有火烧的印迹。
  这样的戏服穿在演员们的身上,可以用破衫褴褛来形容了。
穿着破烂的演员们。
  穿了200多年的真丝真绣
  记者举起相机,拍摄这些“烂戏服”的时候,满头大汗的龙正茂走过来,边擦汗边自豪地说:“莫小看这些戏服,它可是我们祖辈的真丝真绣,还历经四次特大火灾,十来届大戏班子穿了200多年留下来的,是‘宝贝’呀!”
  “寨子一旦发生火灾,一是救人,二是救戏。”龙正茂感触地说:“如果当时大家只忙着救物不救戏,天柱大戏在汉寨早就失传了。”
  提到大戏在烈火中四次获救的故事,龙正茂从前辈人那里得知的有两次,自己亲历过的也有两次。
  第一次发生在民国甲戌年(1934年)腊月。“失火了!”深夜一声惊呼,划破了汉寨村静谧的夜空。火光冲天,噼里啪啦的爆破声中,一幢幢木房顷刻间消失于火海中。
  保管大戏的第三代传承人刘启先家的木屋滚滚浓烟,开始起火。见火势不好,三十出头,身材魁梧的刘启先跑上楼,抱起一口重100多斤的木箱转身跑下楼。他一口气来回四趟,硬是把装有戏服、戏书、道具的两口箱子抢救到50多米外的院坝。
  事后,大家发现,两口木箱都没事,只是几件戏服被熏黄了。然而人们感叹不已的是,刘启先只顾救这些古董,家里的财物无法管了:他自家房屋被烧得精光,一颗米、一只鸡也没救出。“房子烧了,还可再建。戏书烧了,大戏就失传了。”刘启先很庆幸地说。
  第二次火灾发生在1963年6月,为当地一位农户在家用焙笼焙辣椒所引发,一共烧了70户85幢木房。
  村民陈春彬见到寨子发生火灾,赶紧叫来二弟龙正坤:“快,抬大戏箱子!”“呆子,自己的东西不要了,去救那些破箱子呀!”陈春彬的老伴一边搬着锅碗鼎罐往外跑,一边吼道。
  先救戏,我们有责任!
  陈春彬是保管大戏的第四代传承人,他坚定地回答:“先救戏,我们有责任!”寨火扑灭后,他一个人站在鱼塘边,坚守着那两口木箱,心头仍怦怦直跳,自言自语:“没得事,没得事。”
  第三次火灾发生在1979年12月,那场火灾,寨子200多户140多幢木房顷刻化为灰烬。
  灾后,龙正茂听胞兄龙正坤说,当时是深夜两点过钟,寨上突然烧房,爆破声震天。大火中,陈春彬直奔二楼救箱子。当时整个房子烟熏火燎,但他仍拖着虚弱的身体,多次反复冲进屋里抢救戏箱。可谁也没有想到,突然间,他家新木房被飞火引燃,因风大火势猛,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房屋被大火吞噬。
  第四次发生在2012年11月,火灾发生在夜幕降临时,因坪勒寨上一小孩玩火,共烧了9户7幢木房。龙正茂回忆,他正挑着红苕回家,突然看到寨子冒起了股股浓烟,当即甩脱担子,飞快地跑到屋里,把箱子安然抬到院坝。虽自家房屋离着火点远,估计没得事,但仍叫家人看好守好大戏,于是自己放心地跑去抢救火灾。
  时至今日,龙正茂并没有因此懊悔过。因为他先父生前酷爱大戏,临终前反复交待过:“不管寨子遇到什么事情,我们戏班子和大戏都要先保护。”
  “戏魂”在 戏就在
  经历两个多世纪,戏服、戏书及其道具能够保存下来本身就是一个奇迹。龙正茂说:“虽然这戏服看似破烂不堪,但是它却是我们汉寨唱戏人的‘戏魂’呢。”目前,大戏古装戏服龙袍1件、战袍4件、兵服4件,裙子3套,共12件(套),锣鼓1套,刀枪4把,剧本19本。
  “吹不尽的侗京腔,唱不完的走沙场。”汉寨大戏班子有唱不衰、演不尽的戏,200多年来,侗族珍稀大戏魂牵梦绕着汉寨人。
  据原天柱县文化馆馆长、中国当代文博专家姚墩屏介绍:大戏,也称汉戏,是一个珍稀剧种。从汉族的京戏传到天柱,当地侗族人用本乡本土的戏话表演,相对本地阳戏而言,汉戏的规模场面大,演出形式跟京剧大同小异。
  汉寨龙氏族谱记载,清乾隆年间(公元1764年),天柱大戏由湖南长沙戏师传至天柱蓝田岩脚寨,10余年后,当地艺人杨沛林、杨通植出师。清嘉庆十二年,汉寨村到一个叫岩脚寨的地方请两位戏师教戏。汉寨村龚、刘、张、罗四大姓族人,共18户人家凑钱凑米买了22挑良田,制戏服,置道具,抄戏书,汉寨大戏班子由此诞生。此后,寨子以田养戏10多年,供戏师演出开销。
  这个大戏班首任团长为姚锦、陈国堂,戏班成员从最初的10人发展到20余人。第二代传承人刘柱培、刘天智,每逢春节、民族节日及宗祠庆典和庙会,都会率汉戏班子前往天柱石洞、锦屏、剑河邻县村寨进行演出。
  有一年,大戏班子从正月出戏,到三月下谷种后才返乡。返乡时还出现了这样的小小“意外”,剑河县盘杠村的群众抬起三坛米酒拦住去路,非要他们再唱一台大戏,否则,就不放人。
  “这个故事,充分地说明天柱大戏是非常的红火,很受欢迎。”龙正茂说。
  停演30年后重登戏台
  改革开放后,戏班成员由于忙于耕种或外出打工,天柱汉戏演出曾一度受到影响,甚至断演。
  2010年,刘荣标受天柱水洞云雾山“民俗文化节”邀请,观赏了侃歌堂、斗牛、阳戏等民俗民族文化表演,感受到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春风正扑面而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当年随戏班串寨演大戏的情景历历在目。寝食难安的刘荣标连夜翻箱倒柜,清理出一件件大戏“老古董”。睹物思情,他便挨家挨户动员,很快恢复了汉寨大戏团。
  2010年,一支由25名侗族农民组成的汉寨大戏团正式成立,刘荣标任团长,老戏班龙正茂任编导。
  “唱得红梅字字香,柳枝桃叶尽深藏。”2014年,石洞镇九龙山斗牛节,汉寨停演了30多年的天柱大戏重登戏台,反响强烈。今年8月上旬,在渡马乡民族文化节上,该戏团表演的“五虎平西”大戏再次引起轰动。天柱大戏历经沧桑之后开始萌芽,又在侗乡苗寨吐出新翠。连日来,汉寨戏团正在加紧排练历史剧《九龙山》,这部戏不久之后将在一个特殊的日子里隆重推出。
  该剧编导龙正茂说,当年侗族农民英雄姜映芳举义旗抗清,天柱县九龙山曾经是侗族英雄姜映芳抗击清兵的古战场。2009年10月,天柱县将九龙山列为了文化遗址,并授牌。
  “我们汉寨就在九龙山下,现在县里正在此建设‘姜映芳纪念馆’,等开馆那天,我们这出大戏,就要隆重上演。”龙正茂说,这部再现了姜映芳和他的军队在九龙山抗清的波澜壮阔的画面,震撼人心。
  龙正茂透露,出于培养新演员,推动文化传承的考虑,《九龙山》这部戏大胆启用新演员,让他们担当很重要的角色。
  申报州级非遗项目
  日,天柱石洞镇乡土文化艺专场晚会现场。
  轮到汉寨汉戏戏团上场了,演员们穿着破烂的“老古董”戏服上场,引起哄笑。演员们演了一出《寒江关》的剧目,很精彩,赢得了阵阵的掌声,而期间,也有“不愉快”发生,那就是演员身上一小块布片从破烂的戏服上掉下。正在看戏的天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姚学银注意到了这一细节。
  演出完毕,姚学银与大戏演员们见面,询问相关情况,当他获知这些戏服历经200多年,逃过一次次劫难的事迹后,感叹不已。
  事后,姚学银在县委常委会上,建议县财政拿出农村文化等建设帮扶资金,共100万元。同时,他亲自给汉寨戏班送去1万元,共添置新戏服7套。
  近年来,从汉寨村到天柱县委、政府以及文化部门,都在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其保护和发展。
  汉戏第四代传承人、汉寨戏团团长刘荣标说,出于对大戏保护的需要,2013年,汉寨村“两委”专门安排一间房屋存放戏服、道具、剧本,建起了简易版“汉戏陈列馆”,并布置文化大院,组织大戏班子进行教戏排戏。
  天柱县非遗中心主任蒋家林介绍说,2012年,天柱县把大戏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去年已申报州级非遗项目。“县里除加大财政投入进行保护外,还出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与培养激励机制,大力发展民族文学等创作活动。”蒋家林说,天柱县财政每年在预算内安排500万元和200万元,分别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基金,包括大戏在内的非遗项目都会从中受益。
唱大戏的演员。
  相关链接
  天柱县是文化大县,民间戏剧有阳戏、大戏(也称汉戏)、侗戏等三种,每一种戏,都具有各自特色,深受各族群众喜爱。天柱的这三大剧种,很多剧本都保存着,其中,阳戏剧本有200多本,汉戏140多本,侗戏10余本。
作者: 编辑:赵兴智
多彩贵州微信二维码
电商云微商城二维码
多彩贵州微博二维码
耕云贵州新闻客户端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 |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增值电信业经营许可证(ICP):黔B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营业执照:77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40824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黔)字001号贵州省天柱县北侗第一寨:三门塘_金融投机交流_天涯博客
金融博弈投机经验交流,QQ群:(金融投机交流群).国内外金融、经济、时势讨论。
今日访问:[$DayVisitCount$]
总访问量:164670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10699
(405)(51)(21)(40)(29)(14)(28)(35)(50)(50)(37)(28)(16)(1)(16)
(2)(7)(3)(1)(2)(25)(1)(4)(21)(36)(107)(42)(5)(1)(1)(1)(10)(30)(19)(26)(4)(7)(10)(4)(7)(43)
  三门塘是清水江边的一个古老而又秀美的侗寨,属贵州省天柱县坌处镇管辖。位于天柱县东南面,距天柱县城40公里,清水江穿境而过,上可达锦屏、剑河、凯里,下可通洞庭湖、长江,南面与湖南会同、靖州两县接壤,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三门塘依山傍水,总三江九溪之门户,扼内江外埠之咽喉,历史上是外三江的主要木材商埠。全村以古建筑、石文化、树文化、水文化、侗族风情著称于世,是北侗文化的代表村寨。  三门塘是清水江上最重要的一个物资集散地,大量的木材、药材、桐油等特产从这里运往湖南常德,并将那里的陶瓷、棉纱、铁器等生活用品运回来。可以这么说,没有清水江便没有三门塘。三门塘有5座古码头,分别为三门溪码头、刘家码头、王家码头、吴家码头、谢家码头。明清时期及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码头上挤满了木船,江面上漂满了木排。  三门塘90%的村民是侗族,10%的村民是苗族(嫁到三门塘的),讲侗语,也讲汉语,部分村民还讲苗语。全村有16个村民组362户1559人,有王、吴、刘、谢、蒋、李、彭、袁、印等19个姓氏,数百年来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三门塘村有三门塘、三门溪、喇赖、乌岩溪4个自然寨。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靠木材、种植、养殖、外出打工等,人均收入1200元,森林覆盖率达75%。  历史沿革  据史书记载,三门塘侗族属古“骆越”一支,为“五溪蛮”,称“五溪蛮夷”之地,被认为是化外顽民之所,清水江被称为“苗河”。明朝嘉靖年间,改土归流,三门塘属湖广道靖州营归化一图。万历25年(1597年)把归化二图到八图的地盘设置天柱县时,三门塘属归化二图。  三门塘是天柱、锦屏、靖州、会同四县接壤的大片地区上的四十八寨之一(即土司形式的寨,每寨都管辖着周边若干村寨)。宋元以后,清水江流域的杉木成为商品,长江中下游各省木商进入尚未设郡县的苗疆采购,三门塘以其地方势力和地理位置等因素,接纳外地客商,代客采购,运到三门塘水坞进行商品整修,按此地的检尺规则交付客商(在计量上,上浮17%左右)。这种买办式的营运方式,列入长江流域十几省共遵的《江规》,奠定了三门塘的商业利益,千年不变,1949年后才取消。  三门塘,作为外江码头,各色买办人员、商品包装人员,都要接触外地客商,使三门塘人学会了汉语和汉文。同时也在待人接物、饮食、服饰、风俗习惯等方面吸收了汉文化思想。  由于三门塘地处古道要津,且河道平缓,明代被开辟为水上运输码头,专事木材营销,商贾云集,经济十分繁华,于清乾隆年间达到顶峰。碑上描绘三门塘:“诸峰来朝,势若星拱,清河环下,碧浪排空,昼则舟楫上下,夜则渔火辉煌,天地之灵秀,无处不钟矣!”。  靠水上运输富裕起来的三门塘人,于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大兴“义学”、“义渡”之风,教化乡民,兴修庵院宗祠,民居亭榭,修路架桥,开创渡口。明朝末年,便捐资创建义学,普及汉语汉文,历代增益,土改时,义学田可产稻谷2.5万斤。碑云:“舆梁已成,行人常颂利济;迷津可渡,过客不患崎岖。”并开场期赶集,设有木行、肉摊布店、米铺百货、饭馆旅店,人来人往,十分繁华。至今窨子屋和百年民房里,仍留有木商“斧印”,清晰可辨。  三门塘有三个寨门。嘉庆十五年(1810),三个寨门重新修葺。东门立于大兴团组,高2.6米,宽2.3米,门楹有回文联:塘门三开东为首,团兴大地福臻荣。倒念为:首为东开三门塘,荣臻福地大兴团。北门建有北门祠,南门为石框大门,侧边配修鼓楼,西门立于杨公庙旁,立有土地祠。可惜北门、南门毁于咸同战乱。  关于三门塘名称的来源,民间有三种说法:一是这里的一条河冲有几十个鱼塘,而这个寨子旧有三个寨门,故称三门塘。二是历史上王、谢、尹三姓最早到这里开发定居,三姓就是三氏门宗,于是就以“三门塘”名寨。三是相传王姓祖先最早迁来此地,他是清水江下游湖南黔阳三门潭的人,按照湖南人的口音,“潭”与“塘”同音;他本来是以船为家,沿江打渔,逆水而上来到这里,后来娶妻生子,就在岸上起房安家,三门塘慢慢地也就成为寨名。  万历二十五年(1597),天柱首任知县朱梓于瓮洞关口设厘金局,雍正九年(1731)锦屏县在王寨(今县城)设弹压局和总木市。内三江(卦治、王寨、茅坪)接纳砍伐搬运木材出卖的山客,这些行户或牙行,俗称当江。即内三江轮流值年当江,每逢子午卯酉年轮到茅坪当江,辰戍丑未年王寨当江,寅申巳亥年卦治当江,未轮到值年者,不得开行接客。外三江(清浪、坌处、三门塘)不轮流当江,凭其商业信誉接纳水客(长江中下游木商)。三帮五勷(三帮:安徽的徽州帮、江西的临江帮、陕西的西安帮。五勷:坌处、远口为一勷,牛场、白市为一勷,金紫、大龙为一勷,冷水、碧湧为一勷,托口、黔阳、辰沅为一勷)在内三江已购置木排和停泊在排码头者,为内江客;此外的下江各客帮均为外江客。外江客只能进驻外三江码头,由外三江主家引进。内三江行户不得私与外江客私自开盘议价,违者,内江罚行户,外江罚客。  按《江规》的篾头和围量点等规定,内三江的100两码子运到外三江(三门塘),会增值为117两,洪江138两,汉口154&两。内外三江接壤,计量数值猛增,外江水客都想越过外三江以谋低价,而内三江行户也想径接水客以谋高价。背违《江规》,两江遂起“争江之讼”,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到光绪十五年(1889),长达186年的讼事,才以上述三款主要内容达成和解协议(有碑文记载)。  三门塘在1949年前的六七百年间,开行当江者,不胜枚举。以前,多以其小名作行号,偶有另取行号名者,如王祥泰、王启泰、信义发、德昌祥......。每个人的当江期不同,当时的市场盛哀也不同,无法估计其经营量,每当接纳一把斧记(外商行号)时,几万甚至几百万两银元,便一手交给主家保存,直待买办完成时,九七结算(按交付给主家的97%算帐,扣留3%作行用费),主家要承担火盗、火折、洪水等风险,所以,当江主家,要有雄厚资金作后盾。  民俗事项  三门塘山川秀丽,风光旖旎。河边鱼虾浅游,鸳鸯戏水;空中翠鸟低飞,声声动听。舟楫乘风破浪,如履平地;两岸纤道依稀,如奏古曲。吊脚楼、花阶路、石板桥,再现侗家古韵;古建筑、石文化、树文化,引来专家驻足。  三门塘有各种古碑300余,古树68株,古建筑(俗称窨子屋)28栋,水井20眼,鱼塘17口,石拱桥6座,石板桥10座,石板路12条,卵石路30多条,大多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文物之多之集中,全国罕见。其中刘氏宗祠、三门塘古建筑群已由省文物局申请为国保单位。  从三门塘现存的古碑、庵庙、宗祠、桥亭、民房、街道和民间歌谣、传说故事、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乡土建筑中,可以看到民族文化、荆楚文化、岭南文化、耕读文化、建筑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明显痕迹,构成了三门塘特有的多元文化现象。中国博物馆学专家苏东海教授到三门塘考察后作出了这样评价:“三门塘是贵州的小上海。”就是对三门塘多元文化融合现象的充分肯定。  三门塘的土特产有勾鞋、茶油、腌鱼、水盐菜、糊米茶、水豆腐、干笋子、干蕨菜、米酒等。民族节日有三月三、立夏节、端午节、尝新节、七月七侗歌节、中秋节、重阳节、十月十五斋粑节等。其中七月初七侗歌节最为隆重,四十八寨青年男女身着节日盛装,在此对歌比赛,热闹非凡。  三门塘的民族服饰也别具特色。妇女服饰大体沿袭古装,只是在做工上,向精细美发展。按成本价值,分便装、简装、盛装三种。在刺绣上引进湘绣七彩,只在花边保留侗帕的十字针脚。银饰轻巧精緻,镶嵌珠翠。头饰最讲究,花饰颤动,点缀插些金钗、玉钗。手鐲有三种造型,唯耳环仍是油茶叶片造型,服色也有变化。  衣裤带的颜色最忌色调相同,应该上轻下重;带子在中,最忌与衣同色。妇女服装,最忌露肉,即使酷暑,仍是紧拴领扣,长袖长裤,捆扎腰带,既有曲线美的追求,又含而不露,别具一番风味。  三门塘的饮食由于长期接待长江中下游甜味地区客商,形成能适应甜辣两味的一种饮食风味,人们称为“河边席”。其腌制品五花八门,生熟可吃。分荤、素、混三大类。老腌菜,荤素水腌,能佐食、能醒酒、能治病。  三门塘民族歌谣最常见的有山歌、酒歌、歌场白话,花园白话。其特点是:  (1)曲调多,集纳周边各地的各种腔调。  (2)汉语歌词增多。  (3)情调曲折腕转,柔和悠扬,减少了粗犷直率,在修辞上多用衬托、比喻、关联等手法。  三门塘人有多种禁忌:土皇日(即春夏秋冬四个节气的前18天为土皇日)忌动土;早晨出门求财(做生意、捕鱼打猎等)忌遇妇女,尤忌遇孕妇,如遇必返;产妇月子期间不能外出,上厕所必戴斗笠,以免冲撞天光;大伙上山伐木、搬运木材,第一碗饭忌舀汤吃,遇犯忌停工一天,工钱由违者出;猪牛等忌进入大门。  建筑特色  三门塘现有刘氏、王氏两座宗祠,皆建于康熙年间,其形制、大小基本相似,同治四年(1865)三月毁于战乱。王氏宗祠(太原祠)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重建,占地297平方米,内进的神龛、门面的牌楼,肃穆典雅,属传统的宗庙造型,所有塑雕装祯内容,取材于王氏太原支派的典故。重檐流苏的庑殿下塑几颗大白菜,象征意义是太原王氏开族始祖是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后,素食求仙,后来,浮丘公引度上嵩山,又三十年的七月初七日,乘白鹤立于缑氏山巅,可望不可及,挥手向世人招示,数日乃去。据此认为在素食的蔬菜里,唯白菜最能体现洁净、无邪、明心、澈悟、故立白菜于祠顶,犹如图腾,既明祖典,又昭祖德。白菜下方,遂有跨鹤浮游云表的塑绘相兼的巨幅画面,牌楼上的八幅胶泥浮雕,均有四字标题如印记款跋,即王子求仙、王翦拜将、王霸归隐、王浑受降、王维作画、王佑种槐、荆公视农。整座牌楼,古朴典雅,庄重肃穆,一字一画,无不蕴含太原王氏典故。正因彰美古人,招致十年动乱的横扫、粉碎,而今仅留斑驳残迹。  刘氏宗祠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迄今已有230多年,光绪初年维修,民国二十二年(1933)重修门面牌楼,由三门塘的王泽寰设计绘图。这一精美的哥特式建筑,造型别致,气势雄伟。宗祠正前面壁上浮雕彩画层层叠起。大门两侧各有三根凸起的假柱直插檐顶,假柱每节骨段上均为塔楼式装饰。各层假柱之间又有圆顶假窗或圆顶真窗。左右两侧还各塑有一口洋式大钟。面壁两侧檐脊上,浮雕有动、植物。动物浮雕有昆鹏、麒麟、奔鹿、雄狮、凤凰、紫燕等,各具姿态,栩栩如生。有的在虎视江波,有的则展翅欲飞。植物浮雕有翠竹、红梅、莲蓬、花草等,若临风摇曳,或暗吐芬芳。构思奇巧,工艺超群。祠的正面两高柱上方,对称地凸塑着十一组外文字母,每组二字,分别是HN、OA、CK、PR、ON、NC、FL、TY、EL、VH、UA和UA、PR、TN、&BL、CV、HO、UT、NA、UL、EO、CA。两侧山墙二进柱上方又各有一行不对称的字母,左五组,为TH、UN、AP、OV、IL,右七组,为&HU、NA、PR、OV、IC、BL、KE。这些字母组合如谜,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有待识者破译。祠大门两侧高三米多的青石门框上有一对联云:“白水高名千秋尚在,香山重望万古犹存”。大门正上方横塑有“刘氏宗祠”四字。再上一层竖书“昭勇将军”四个苍劲有力的阴刻楷书。据当地刘氏族谱记载,昭勇将军为明代跟随朱元璋南北征讨、屡建奇功的战将刘旺,明成祖于洪武三十四年授予永清左卫指挥使等职,坐镇贵州锦屏铜鼓。明永乐八年再封诰为昭勇将军。永乐十五年刘旺病故,皇上加封其世袭后裔刘源等十代子孙为指挥吏,钦调镇守锦屏铜鼓卫。直至成化十五年铜鼓刘氏五世孙从铜鼓迁三门塘居住,后又率儿孙修建“刘氏宗祠”,纪念昭勇将军,弘扬刘氏家风,并于祠内祭供列祖列宗。  民房建筑方面,三门塘的建筑颇具特色。几百年来三门塘是清水江流域的木材外销商埠,吸受汉文化较早较多,人民普遍殷实,住房随之讲究,在侗家传统住房基础上,大量吸取荆楚文化,自成风格。  建筑格局主要为横向三开间或五开间,偶有四、六开间者,侧边一间的屋面必须升高或降低。正中一间设庭堂(俗称燕窝),庭前设天井,天井两旁设厢房,上述的正屋、天井、厢房,构成一个单元,多属一单元式,二单元较少。集汉家豪宅,侗家城堡于一体。  受荆楚文化的浸润,三门塘民居讲究清洁卫生,通风照明,防火防盗,更兼泥木石工艺匠人多来自湖南宝庆府,所以建筑风格近似荆楚。砖房的墙高过屋脊,墙头平翘,瓦盖庑殿式,多级卷云马头墙,墙头下粉刷边带,描绘山水花草虫鱼。  三门塘民风古朴,自古皆然。山坳上,建有凉亭供行人歇息;大路边,建有木凳供行者歇脚。水井旁,备有竹筒可喝凉水;三岔口,必有指路碑使你不致迷途。三门塘人善良本份,近百年来,无人成匪成盗,注重的是安分守纪,勤谨做人。  三门塘建有鼓楼一座,这在北侗地区是罕见的。这座鼓楼,三门塘人称之为乘凉楼,乾隆初年修建,嘉庆六年(1801)重修,据谱笈记载:此楼“层瓦辉碧,迭檐流苏,典雅古朴。俯瞰商船出进,环顾木排横江,风清月朗,笑语飞歌,山川灵秀,独钟此楼”。于同治四年(1865)三月,因农民起义将领陈大六等率清江台拱诸部,合力火攻退守三门塘的保安团,该楼毁于战火,现仅存石碑一座及其遗址,殊为遗憾。  分类: |当前位置:>&>&>&正文
芦蒲鱼水游 稻田米酒香――镇赉县嘎什根乡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纪实
】【】【】
  当汽车驶过黑缎子一样的柏油路,离开喧嚣的城市,驶进广阔寂静的村庄时,记者的目光所及之处只有凝聚着天真浪漫的绿油油的庄稼,两排浓密茂盛、纷乱交错的大树和在树影斑斓中娇嫩淡雅的黄花下舒展的草地。那一片片连绵到天边的稻田和空中漂浮的层层雾霭,神奇的给人一种精神振奋的力量,指引记者走进她的心扉,去感受她给白鹤之乡散发出的独特魅力,这就是――镇赉县嘎什根乡。  嘎什根乡地处嫩江冲积平原,这里民风淳朴,自然资源富集。近几年来,这个乡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中心工作,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尤其是在县里实施“五三五”发展战略以来,他们科学谋划,群策群力,着力打造粮食生产大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全省平安渔业生产示范乡”、“全省粮油高产创建整体推进乡”。  富民之水 稻田之乡  嘎什根乡紧紧围绕“以水兴乡、以水富民,利用一江一河流经全乡的自然优势,发展大水稻、大湿地经济,打造大水稻、大湿地品牌”这一发展思路,继续推广水稻 “三推两早一达标”技术。他们采取水稻大中棚育苗技术、旱田膜下滴灌技术、推广规范统一的优质水稻品种和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等措施,依托省农科院的技术指导,实现水稻标准化种植和粮食增产增收。通过去年一年的种植对比,群众对新技术非常认可,今年全乡新增大中棚4490栋,现在共有7428栋,覆盖插秧面积1.2万公顷,每公顷平均增收水稻预计达到1000公斤左右,人均可增收1900元。如今,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3个试验示范基地、镇赉县农业局的高产示范基地和水稻办的示范基地都在这个乡投建,为这个乡水稻增产给予有力的科学支撑。  水产养殖 鱼蟹回游  嫩江流经这个乡的区段,江岸坡缓,水草丰盛,是多种鱼类产卵回游地。依托水资源充足这一禀赋,这个乡通过两年的努力,利用大大小小的泡塘,修建养鱼塘1万亩,去年,全乡水产品总量达到500吨,渔业总产值500万元,实现历史最好记录。今年,镇赉县把这个乡确定为全国渔业平安生产示范乡,现在,他们正在继续完善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承包水面,修扩建鱼塘,使这个乡水产养殖业由原来的传统型,向名、优、特、绿、新型发展。今年他们增加了河蟹、泥鳅、鲶鱼等新品种,积极推广稻田养鱼、养蟹技术,对稻田进行立体集约开发,通过新技术的推广,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使鱼稻互补。稻田不施化肥农药,可以提高稻米的绿色品级。据统计,利用稻田养鱼养蟹,每年每亩增产水稻100公斤,每亩稻田鱼蟹可实现收入300元,综合算账亩增收500元。今年,这个乡加大了此项工作的宣传培训力度,邀请水产养殖方面的专家和示范户向广大群众传授推广新技术,一批标准稻田养鱼养蟹示范户正在涌现。  精深加工 绿色品牌  他们充分发挥有机绿色品牌效应,做强资源产品加工大乡。为了实现全乡资源产品“域内加工、吃干榨净”这一目标,这个乡今年还继续扶持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宏伟米业为主的“嘎什根”牌系列品牌大型米业加工户,力争年内使产量3万吨的加工户达到10户以上;继续扶持以“嘎什根”白酒为主打品牌的白酒厂,使其年产突破1200吨;继续扶持以蒲草、蒲绒加工为主的加工户,使加工企业年加工床垫4万个、蒲绒枕头15万个。通过这些举措增加资源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劳务转移。
 分享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信息来源: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信息来源:XXX(非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柱县鱼塘水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