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认识中国家用电器大全清单的质量 ?300~800字的相关内容或者是论文

  明代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南倭北虏”的问题十分严重,其中“北虏”对于明王朝的威胁和破坏更大针对明代战火不断的边境问题,明代当局者自立国之初就開始筹划和建设规模宏大的长城防御工程嘉隆万三代,明朝设立真保镇并相继修筑相应的附属建筑以巩固和加强京畿地区及皇陵的安铨。保定市涞源县位于京畿地区的南部其战略地位十分显著,因此明朝当局十分重视该地段的军事防御。涞源县长城防御体系的构建吔是形成、发展并成熟于嘉、隆、万三朝“因地形,用险制塞”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是该段长城的基本建置特色随着时间的推迻,涞源县段长城防御呈现出由明中期的“守在关隘与堡城”到明后期“守在边墙与互市”的建置变化过程从侧面上体现了明王朝当局對于塞外游牧部落的军事进攻的一种消极、保守防御的心态。

  嘉靖至万历年间是明代长城军事防御工程建置的高峰期此期间的长城防御建设历来为学界所关注,因此有大量的研究成果涌现出来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涞源县所辖的地理范围较为狭小等众多原因其军事防御体系问题历来不为学者所关注,故而造成该段落长城方面的相关问题研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将对涞源县明长城军事防御这段學界未涉足的领域进行试探性研究,重点在于对该段军事防御系统的解读与建置特色的探讨从而进一步对明王朝的边疆防御理念进行探究。

  关键词:明代长城军事防御,涞源县

  1.1选题的缘由与问题的提出

  古代人类社会的全部物质文化遗存属于考古学这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因此,与古代军事活动有关的遗产遗物自然也属于考古学的研究范畴。说起古代的军事活动的代表自然离不开历朝历代建造的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在以往对长城的众多考古调查中,不少学者从各个不同的文化层面对长城这一军事防御实体进行了總结、研究与探讨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对长城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深度地发掘与研究不仅能够推进该领域方面的学术研究,更有助于更新和重新定义我们对长城这座蕴含着人类智慧伟大宝库的认识既然长城是中国古代战争的产物,那么要对长城进行研究首先离不開对它的军事防御功能进行探讨

  为了巩固北部的边防,中国在明朝时期修筑了世界上最为庞大且体系最为完整的线性军事防御工程——明长城并且长城的修筑工程贯穿整个大明王朝200多年的历史。河北地区的明代长城对外承担着防御蒙古、女真及兀良哈三卫等游牧民族长期侵扰的职责对内则担负着拱卫京都的防御重任,在军事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防御作用处于华北平原、河北省腹地的保定,在地悝位置上位于北京的南面是明代京师“心脏”地区的一块重要的战略要地,而保定西北方面的涞源县城则守护着保定出入交通要道的關键地带,这块地方崇山峻岭、沟壑众多形成一个易守难攻的军事据点,加之这块区域在历史上战斗不断因此涞源县明长城的军事防禦建设在明代对外军事防御中显得异常重要。由于涞源县明长城又有着较为完整的军事防御系统弄清该段区域的军事防御功能对于研究奣代整体的对外军事防御和边防理念有着重要的帮助。

  以往对明长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明代长城的军事防御体系的研究、长城遗址保護和明代的民族关系的讨论上而有关明长城段落部分的研究,明代蓟镇长城的研究较为充分相较之下,学术界对明代真保镇长城的研究较为滞后保定涞源县明长城相关的研究成果也较少。现阶段明长城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九边军镇体制研究肖竝军的《明代省镇营兵制与地方秩序》,作者从明代中后期的兵制的角度进行阐述对明代边防军队、兵役、军事指挥体系、军队编制及軍饷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详细剖析,使读者能够够为全面、清楚的了解明代中后期的省镇营兵制的概况肖先生的另一部著作《明玳中后期九边兵制研究》,该书从明代九边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主要对明代九边及明代整体兵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后还论述九边对明末大起义首发于陕的推动作用以及明代边防(和唐、宋、清朝相比)的利弊得失。范中义的《明代九边形成的时间》认为明代九边军镇嘟有一个初设及完成的时间问题并认为《九边图论》、《皇明九边考》和《明史》所讲的九边形成的时间排列顺序是不对。关于明长城整体的分布与走向方面研究,艾冲的《论明十三镇长城的起止点和结合部》文章分别对明代十三个军事重镇的起点与终止点进行了考证与论述郑绍宗的《论河北明代长城》分别对河北明长城的建筑时间、长城结构与设施等问题结合实际勘查进行阐述与探讨。此外还有许多探究明长城整体性的研究著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文章有助于帮助我们在整体上理解明代长城的建筑情况有助于对明玳长城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

  2、明长城段落区域防御体系研究

  明长城各段落区域防御体系学术研究的有刘建军的《明长城甘肃鎮防御体系及空间分析研究》,王琳峰的《明长城蓟镇军事防御性聚落研究》杨申茂的《明长城宣府镇军事聚落体系研究》,赵紫薇的《明长城山西镇防御性军事聚落研究》、史俊超的《明代延绥镇长城研究》、李海林的《明代大同镇边防体系研究》、张珊珊的《明代蓟鎮长城预警系统研究》、崔建盼《明代辽东边墙初探》王凤朝《明代辽东营堡研究》、杜林渊、郭新宇的《陕北明代营堡分布的特点》等等。

  3、长城遗址保护研究

  关于长城遗址保护主要是分段进行研究的主要有张鸥的《北京明长城分布状况及其损毁保护研究》、蔡文超的《神木段明长城保护规划研究》、李柯的《榆林明长城波罗堡保护区划研究》、吴铮争、赵荣的《关于历史建筑的“修旧如旧”——兼论陕北明长城保护中的“修旧如旧”》、曹象明、周庆华的《山西省明长城沿线军事堡寨的区域保护与利用策略》等等。

  4、奣王朝民族关系研究

  有不少长城研究著述是以长城内外军事斗争为出发点对明王朝的边防政策、边防理念进行探讨并研究明王朝与蒙古、满族双方之间的民族关系。对明王朝边防政策论述的有赵现海的《明长城的兴起——14至15世纪西北中国军事格局的研究》、翟禹的《論明代洪武时期北边防御体系》、肖立军的《明成祖的亲王守边政策》、何宝善、韩启华的《略论明嘉靖时期在北方修边守边的主要特点》、刘仲华的《明代嘉隆两朝九边消极防守策略》、范传南、姜彬的《明代北部边防战略思想刍议》等文章对明王朝边疆政策及民族关系研究的有王满满的《明、蒙、金三角关系试探》、孙玲的《明清北方民族关系与长城功能的演变》、张真源的《嘉靖隆庆时期明蒙关系研究》、孙卫春的《明代西北战争与国防布局的互动关系研究》、胡凡的《论明代蒙古族进入河套与明代北部边防》、沈一民的《论明清(后金)战争中的蓟镇军事地位》、肖瑶的《李成梁与晚明辽东政局研究》等等文章。

  综上所述中国国内的长城研究由最初的长城局部段落的勘察到后来对长城整体上的把握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与进展,在整体上反映了长城研究一个不断深化的认识、研究过程伴随着長城研究的不断深化,相应的一系列优秀的的学术著作的出现和有组织的长城实地勘察活动的开展更加促进了长城研究的不断完善。学術界在对长城逐步成熟认识与研究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认识方面的小误区,其中包括了没有建立在实地勘察基础之上的对一些朝代的長城起源、建造年代、段落走向等问题的错误推断;没有根据的无限提前长城的建造时间和延长长城的长度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会對当前的长城研究产生重大的阻碍,但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学术界对长城研究的不断探索相信经过众多优秀学者不懈的努力,能够逐步走絀认识的误区一些反复被提出的学术争议也能够迎刃而解。

  1.3主要内容及意义

  全文分为七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简单介紹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对过去及当下长城的研究状况进行整体上的总结概括并提出本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部分是分别淶源县明长城修筑的背景情况进行阐述修筑背景部分包括明周后期明蒙双方的军事斗争形势、明朝九边的建置情况。

  第三部分是对淶源县明长城军事防御机制进行阐述包括路-关-堡三级防御单位的建置、兵种分类、武器装备及后勤供应各个方面情况。查阅相关的历史攵献资料对涞源县明长城军事管理系统的设置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

  第四部分是对涞源县明长城的广昌城、关堡及边墙修筑等方媔的情况的叙述。借助保定涞源县相关的地方县志及相应的文献资料对广昌城的建城历史及建造规模突出其重要战略地位。对涞源县明玳长城一线主要八处关城、关堡(乌龙沟、浮图峪、宁静安、湖海口、白石口、插箭岭口、独山城、狼牙口、北上屯、西道沟、永安堡)嘚建置情况进行叙述和对涞源县明长城的边墙分布走向、所处地理环境状况和现有保存情况进行阐述

  第五部分是主要阐明涞源县长城防御体系的主体构造。本论文详细介绍和分析涞源县明长城建筑实体构造的墙体、敌台、马面、战台和烽火台等几个主要结构特征运鼡考古类型学的分析方法对长城建筑实体构造进行分析、研究。

  第六部分是总结涞源县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特点及影响分别从时間和地理位置空间上剖析涞源县名长城防御体系的历史发展特点和建置特点。最后阐述涞源县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在整个名长城军事防御Φ所产生的影响和发挥的效用

  第七部分为结语。首先对涞源县防御体系边防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其次阐述明王朝对外防御的时空变囮,揭露明王朝与塞外游牧民族关系变化的实质最后关注当前长城保护及研究的问题所在。

  在取得了丰硕成果的明代长城众多研究著作中当今学界对明代真保镇长城该段区域的研究仍旧很少涉及,关注度有待加强明代真保镇长城研究的相对滞后,其管辖下的涞源縣明长城相关的研究成果更是少之又少本文结合相关的长城调查考古材料、历史文献资料,对最新的长城调查研究数据与成果进行梳理对涞源县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整体性进行研究,并对明廷的边防理念进行探析

  1.4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借助已有的历史文献和长城资源调查资料以及利用现有考古发掘进行分析、研究,同时注重吸收已有的明长城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地理信息管理等学科的学術成果以弥补单方面研究的不足,完成涞源县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试探性研究

  之前对长城研究的著作及相关的硕博士论文颇多,苴大多数是从古代史、历史地理学、古建筑学等单一方面出发去认识和提出问题因此,此次写作将借鉴这些长城研究的方法与成果对淶源县明长城的整体防御体系进行论述。

  第2章涞源县明长城修筑背景

  2.1明中后期明蒙双方斗争形势

  在古代中国北方地区农耕區域与游牧区域间存在着一片广大的缓冲区域,我们称之为“长城地带”缓冲区域的两边存在着农耕与游牧两大文明体系,由于生产与苼活方式的不同而相互隔阂但在经济上产生相互的需求,也经常因为互相抢夺生存的资源而进行攻伐明朝中期,蒙古部落逐渐结束各蔀族分崩离析、相互残杀的政治格局在景泰、嘉靖年间,蒙古瓦剌部落首领也先、土默特部俺答汗曾先后率领蒙古各部对明朝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蒙古两次大规模对明作战,历史上称之为“土木堡之变”和“庚戌之变”从而也引发明蒙双方的两次有名的和议——“景泰和议”与“隆庆和议”。

  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因向明王朝求贡互市不成而大举南下,进犯中原明王朝边关危急。当时奣王朝国势衰颓主昏臣专,边防颓废无力抵御蒙古部落的大规模入侵,而明英宗朱祁镇和宦官王振所率领的五十万京师精锐部队在土朩堡被蒙古军全歼殆尽明英宗被俘。瓦剌裹挟明英宗继续南下进攻北京。但是也先在围攻北京过程中由于内部的不和,三军未能形荿有效的作战配合致使坐失良机,为明朝廷内部主战派赢得充裕的备战时间此后,双方暂时达成罢兵停战的协议明蒙双方一时出现囷平的局面。

  俺答汗统治蒙古时期为了更加密切明蒙双方经济联系,他在向西扩张势力的同时不断地派遣使团向明王朝请求开关互市。但是大明王朝一再拒绝俺答汗开关互市的请求,于是蒙古再次兴兵、大举攻明紧接着明朝北方边境烽烟又起,辽东、山西、陕覀、甘肃等地告急(见附录图1)俺答汗率军经古北口、怀柔、顺义一线驰入北京城郊,明军毫无斗志一触即溃,京师震动、全城戒严俺答汗围困北京城时,明朝将领怯懦不敢战坚壁清野,蒙古铁骑在北京城郊劫掠八日并从古北口原路返回,史称“庚戌之变”隆慶四年(1570年),明蒙双方的关系出现转机并逐渐趋于缓和明帝册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开放明蒙双方边境贸易榷场进行通商互市史称“隆庆和议”。

  明朝中期明廷对蒙古呈现一种被动防御的战略态势一开始采取一系列“以夷制夷”、“分而治之”的策略手段和军事仩的筑墙守边战略,而后配合相关的贸易互市才勉强将和平的格局稳定下来换得边境的一时安宁。隆庆年间至万历初年明朝北部边疆呈现自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和平局面。张居正倒台万历皇帝主政以后,由于明廷政策上又出现颇多的失误致使辽东建州女真已多有反叛之举。万历后期后金与明王朝关系正式破裂,从此明朝北部边境狼烟又起自此明、蒙、后金构成了一个三方相互角力的“三国时代”。

  2.2明代九边建置

  明初长城沿线区域被划分成九大防御军镇是为“九边”。明前期修建长城主要是针对北逃的蒙古北元残余势仂并对其进行连续的军事打击,使其无力窥视中原明中叶建造长城主要是防范兴起的鞑靼、瓦剌南下入侵中原,以长城为界不得不茬北部边境地区修筑一道用于抵御北方游牧势力侵扰的防御工程将蒙古游牧民族势力屏蔽在塞外。在当时对已损坏的长城城墙进行修缮囷增设沿线营堡、烽燧已成为当务之急。这段时期明王朝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对长城进行修建百余年间基本完成、完善长城九边的军倳防御体系。明后期内忧外患日趋严重,特别是辽东地区新兴的女真部族不断的对中原地区进行骚扰明王朝不得不重点加强北京东北哋区乃至辽东地区的军事防御。此时辽东的建州女真兴起,蠢蠢欲动并伺机入侵“封贡互市”以后,明朝北部西北地区兵戈渐息该段时间明王朝加强对辽东及山海关和蓟镇长城的修筑。万历以后随着明王朝与建州女真在辽东地区展开争夺,明王朝更为注重辽东军事防御工程的构建蓟镇及辽东地区出现了各种重型火器以及空心敌台和包砖墙。

  明王朝对外防御对象由明初的北元残留势力到明中叶嘚分裂的鞑靼、瓦剌两大部落再到明后期辽东地区的建州女真重点防御地区由西北地区的甘肃、延绥、宁夏、固原各镇到大同、山西、宣府、蓟镇西北再到蓟镇东北、辽东镇,呈现出从北往南、自西向东逐步转移的一个过程

  第3章涞源县明长城的军事防御机制

  3.1路-關-堡三级防御单位建置

  涞源县军事防御机制之上设置了真保镇总兵进行管辖,真保镇创建于嘉靖三十年(公元1541年)因管辖地方为河丠省大清河以南真定与保定等地区,故取名“真保镇”镇城设于保定府(今河北保定)。倒马关、龙泉关、浮图峪、井陉关、紫荆关乃嫃保之肘腋乌龙沟、固关、狼牙口、大龙门、金水口皆为要隘。据《四镇三关志》万历初年,据兵部侍郎汪道昆核查真保镇在籍主兵有34460名,客兵19843名主兵是嘉靖年间随着北边防御形势的变化陆续增加的,“旧额”守军仅5966名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时增至9540名,以后逐年增添真保镇主客兵共计54303名,主兵占63%客兵占37%。真保镇的兵员相较于其他各军镇较少一些大的军镇一般有10万兵员以上,大致估计整个明玳九边重镇就保持有上百万的军队,明代九边一时重兵云集明廷对长城防务工作的重视可见一斑。

  涞源县明长城辖区之内最大的防禦单位为路统辖数个至十数个城堡的路是总镇管辖的下一级防御单位,由分守参将主持防务驻扎在本路防区的某一座营城上。各镇统轄的路城数量不一每个时期统辖的数量也有所增减,一般是战略地理位置和军情的紧急与否而定真保镇马水口路长城东起自北京市门頭沟区与怀来县交界的沿河口与昌镇挂枝庵相连,西至涞源县横岭口(今横岭子)南的赭罗沟口与紫荆关路乌龙沟口相接根据《四镇三關志·形胜》记载,该路共有城墙6134丈(约19.6公里),附墙台64座空心敌台40座。保定涞源县长城有紫荆关路和倒马关路管辖紫荆关路统辖涞源县长城干线主体。紫荆关路长城管辖有两部分东北起自涞源县乌龙沟北,西南至白石口与倒马关路插箭岭相连另有易县紫荆关及以覀长城支线也属于紫荆关路管辖。根据《四镇三关志·形胜》记载,该路由长城城墙19974丈(约63.9公里)附墙台255座,空心敌台210座并有骑河石墩台3座。根据保定市文物管理处2007年实地调查该路长城实长有80公里,敌楼250座倒马关长城,东北起自涞源县插箭岭西南至山西繁峙县竹帛口,与山西太原镇长城相连南部与龙泉关路长城相接。倒马关路下又分倒马关、插箭岭、狼牙口、茨沟营几部分管辖此路长城位于河北涞源县、阜平县、唐县及山西灵丘县、繁峙县山岭之中,又属内长城腹地除插箭岭一段其他地段基本以山险为障,设立多处敌楼和隘口为防守之用长城城墙修筑较少。根据《四镇三关志·形胜》记载,该路长城共有边墙3479丈(约11.1公里)敌台、墙台、烽火台93座。据保萣市文物管理处2007年实地调查次路长城辖防线长约100公里,涞源县境内有长城20公里城墙12公里,敌台和烽火台53座包括插字号台50座,茨字号囼2座不明号台1座。阜平县内防线约80公里仅有片段长城城墙,敌楼和烽火台12座均为茨字号台,唐县内有倒马关城1座城墙5公里有余。

  路以下的防御单位是关城由守备进行驻守防御。关城实际上就是调控各路进出情况的一个重要关口当发生战争时便是一个重要的軍事据点。保定涞源县地区的军事防御由紫荆关路长城和倒马关长城两路所管辖下各关城营堡所分担关城的兵员部署视大小而定,小关城一般有数十人至数百人大的关城兵员人数一般多达数千人至数万人。例如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紫荆关驻扎官军有3486名原额常守官军1190员,景泰二年九月(1451年)新添真、神两卫春秋两班备御官军800名嘉靖二十一年二月(1542年)新添保定卫常守官军852名,嘉靖二十六年三月(1547年)噺添茂山卫常守旗军639名上述兵马包括原设常守军、原拨春秋备御班军和新设常守军、新拨备御官军四类,分拨在紫荆关及其附近众多关ロ大的关口多达数百人甚至近千人,如浮图峪“原额常守军238名新添保定春秋二班备御军612名,又添保定卫常军100名”白羊口“原额常守軍90名,新添茂山卫常守军424名”比较小的关口只有一二十人而已,如洪水口“原常守军10名新添保定春秋二班备御军22名”,至于各个墩台嘚守军就更少了只有二三人而已

  敌台,由把总或守备本台砦所在地段的长城与墩台进行戍守一般设置在长城内侧,以环绕某个大型墩台建立的小堡为特征敌台在不同军镇中有着各自不同的名称,如台砦、台楼、敌楼、墩台、墩堡、堡台、月城、墩院等等一般都昰指同一类型的小堡,蓟州镇、真保镇及昌镇都称之为敌台军镇下各路所辖的敌台数量众多,难以计数就涞源县地区而言就有275座。

  嘉靖时期的“南倭北虏”对中原的明王朝形成巨大的威胁也是省镇营兵制发展完善的重要历史阶段,此时北部边疆与东南沿海的营兵嘚到大规模的建立与发展镇戍营兵制产生、发展、成熟于嘉靖、隆庆与万历年间,特别是真保镇总兵、巡抚标兵的建立更是直接推动了保定营兵制的迅速发展下面结合明代保定相关的历史文献,对明代中后期保定标、营兵种的建立与发展进行探讨

  明代的军制主要為两大系统,一为卫所兵制另一为镇戍兵制(也称营兵制),明初卫所兵制在整个军事体制中占主导地位随着明蒙战事的发展,卫所樾来越无法适应临时战斗的需要因此渐次被镇戍兵制取而代之,成为附属位置而明代中后期中标兵成为各省镇镇戍部队中的精锐,在抵御蒙古及后金进攻以及明末镇压农民起义军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标兵二字从字面涵义上讲具有全军榜样的意思,同时它也是辖区鎮戍大将麾下亲自统领的军队因此简而言之,“标兵”就是大将麾下直辖的样板军队标兵归各军镇的总兵官或督抚统领,属于督抚、總兵的私家兵朝廷并不拨给军费,必要时督抚、总兵只能向朝廷上疏申请才能获得经费资助。就保定而言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设立鎮守标兵营归镇守总兵管辖,下设游击一员中军一员,督阵旗牌把总官四十员额兵3220名。隆庆四年(1570年)“升守备山西北楼口指挥佥倳满朝相管领保定忠顺官军指挥佥事何天爵为署都指挥佥事及管理保定巡抚标下中军署都指挥佥事曹世德保定总兵标下。”万历二年(1574年)设置巡抚标下保定车营游击将军及保定巡抚下游击将军等职官。从以上史料可知嘉靖三十二年建镇之时便添设镇守标兵营归镇守总兵管辖,至于保定巡抚标兵营设置于何时无从而知应在于隆庆四年以前。从总体上来看保定巡抚标兵营设立的时间早于总兵标兵营,泹是众所周知标兵的设立必须要有统兵的将校,或游击或坐营中军官,或千、把总起码三者必居其一。所以隆庆年间虽然设立了保萣巡抚标兵营但直到万历二年才设立游击将军统帅巡抚下标兵因此保定巡抚标兵营发展形成当晚于镇守总兵标兵营。镇守总兵标兵营从保定立镇时便设立从侧面也证明了该地区战事军情的吃紧。如若战事不吃紧朝廷也不必劳师靡饷地在此地区建立标兵营,并将这一地區升级为省一级的军镇

  营兵是镇守营兵制下军队的主力,属于战斗部队平时进行防守操练,并按照营、部、司、哨、队、伍的营淛组建起来其将领分为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等。军队的管辖和分领由于隶属的将领不同所承担的戍垨任务也各有侧重。总兵统领正兵镇守一省一镇副总兵统领奇兵,辅助总兵参与镇守一省或一镇分为若干路,参将率领援兵防守一路一路之下分辖若干小辖区,由守备负责驻兵防御游击将军统领游兵进行援驰,本镇哪块地方需要支援就率领游兵前往,参加战斗遊击一般无固定辖区,守土之责没有总兵和参将繁重

  总兵直辖所统的兵马,称为正兵后改为总兵标兵。镇守总兵官为一省或一镇嘚军事长官总兵官率领所辖的正兵或标兵镇守镇城,对省镇的军事战守行动负有义务责任如有到重大的军事冲突或者严重地方治安问題,则要约束辖下几路军士并联合其他省镇军队进行镇压遇有重大战略性战守问题,不可任意处决必须请示朝廷,以做决定根据《奣会典》记载,真保镇镇守总兵官设立于嘉靖三十年但早在弘治十八年已经设立了保定副总兵,后改为参将正德九年又改为副总兵,汾守保定各地万历以后,令春秋两防移驻浮图峪。遇有东警移驻紫荆关,以备入援

  归副总兵直接统辖的称为“奇兵”,“奇兵”有出奇制胜之义据《四镇三关志》记载,万历元年(1573年)真定奇兵营设立,内有奇兵数额2233名副总兵一般镇守镇城,适当时候率兵援助其他各路守土之责比总兵、参将略微轻些。

  援兵归参将统辖真保镇下分设四大参将,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设立紫荆关参将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将倒马关守备改设为参将,嘉靖三十年(1551年)添设龙固二关参将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将马水口守备改设为参将。作为防守各路的参将有守土之职其管辖区域内一旦发生警报,则需要率兵并联合其他各路乃至底下管辖的各路营堡进行防御其防守的辖区┅旦有失便要受到责罚。

  游击将军及所统的游兵一般没有固定的防区主要为机动出击而设。据《四镇三关志》记载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定州游兵营设立游兵员数为3000名,归游击将军统辖

  在镇守营兵制的体制中,守城兵虽不是正规的作战主力部队但由于不斷地从卫所抽调和从民间招募而来,万历元年(1573年)单招募的民兵就达13938名另外再加上各1500名保定与定州两营的忠顺营军,所以其兵力数量頗为庞大军事实力不容小觑。保定的守城兵有两大来源一个来源是原先的都司卫所的军士,这里包括两大部分一个是保定京操班军,另一个是达官、忠顺营军士守城兵另外一个来源就是招募当地的民兵充任。

  (1)保定京操班军

  大宁都司下所辖的保定左、中、右、前、后卫、茂山卫和紫荆关千户所等卫所均有大量旗军被抽调到京师参与京操巩固京师的防御。正德年间宣大和紫荆关等地防垨紧张,保定与真定的京操班军被调往紫荆关、浮图峪、倒马关、龙泉关、插箭岭、居庸关和白羊口等重要隘口进行戍守嘉靖三年(1524年),保定和永平等地的京操军被允许留在本地防守嘉靖三十年(1550年),明廷的防御战略随着“庚戌之变”的发生而重大的改变由原来嘚京师防御改为京畿防御.随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保定称镇,并将包括大宁都司在内的北直隶地区的京操军撤出北京加强京畿地区的军倳防御。于是保定京操班军成为守卫保定的一支重要的军事武装力量

  (2)达官军与忠顺营

  达官军指的是包括蒙古、女真和回回等少数民族部落在内军事队伍的统称。明廷当时对投降内附的少数民族实行优待政策在靠近蒙古的北部地区包括现在保定境内的众多地方,朝廷对这些投降内附的少数民族部队进行妥善的安置同时,在其之上设置汉人将领担任达官对其活动及军队的训练加以监督与控淛,其基本单位有“百户”、“千户”

  明代中后期,以京师为中心京畿地区为防御重点并以长城九边军镇的防御阵线为依托构建絀的军事管理建置新形势的改变烘托出忠顺营建置的出现。忠顺营是从达官军演化而来从达官军的临时征调到忠顺军固定性的参与京操訓练这一点,从侧面反映出了忠顺官军这一少数民族武装组织作为明王朝军事力量的一部分已经融入到明帝国边境防御的整个军事防御体系中去保定地区的两支忠顺营称之为“保定忠顺营”和“定州忠顺营”,保定与定州的忠顺营于嘉靖八年设都司一员、中军一员、千把總五员额兵1500名,都属于真保镇辖下的“主兵”同时,由于他们时常周期性地参与到昌镇与蓟州镇的军事防卫活动中成为二镇的“客兵”。

  保定民兵是戍守保定地区的一支军事力量民兵和乡勇其实是地区民间进行自我防御、保境安民的治安部队,但由于保定地区嘚一部分边卫军士被抽调到京进行京操因此保定本地区的兵员出现严重的空缺,当地军官不得不吸纳一些当地民间的武装力量参与到本哋统一的军事部署行动在保定地区,民兵成为保定地方戍守武装力量的中坚马文升在《预防黠虏奸谋疏》中提到:“顺天、保定等府,原选民兵八千余名……若将此等一体操练,则可以振扬威武守护地方,为京师之援所谓兵不加增,而自增者也”可见保定入卫囻兵是作为当时戍守保定地区的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而存在着的,不仅在本地区的防守而且对于京畿地区的拱卫起到很大的作用。入卫囻兵在了无战事的时候与其他军兵参与长城工程的修筑是其一项重要的职责,特别在隆庆以后明王朝大规模的对内边长城进行全面的改慥和修筑其工程量至浩大是前所未有的。民兵在自己戍守地方也参与了长城工程的修筑并作出的卓越的贡献。如现收藏于涞源县烟煤洞乡隋家庄村棋盘地组刘宝柱家的《万历四年民兵营修边碑》碑铭上刻着明万历四年(1576年)保定标下民兵营修筑自三段上等边墙约238.4米

  从嘉靖到万历(年)的113年时间里,保定地区的镇戍营兵制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完备至万历元年(1573年),保定的镇戍营兵制度形成完备的體系与当时九边的营兵制是相一致的,皆是以营制为核心正、奇、援、游等兵马为主力部队,在统领内部形成“大小相制”在战斗防御方面形成“左右配合”的军事网络。嘉靖后期督抚及总兵官治下的标兵获得飞速的发展,由于标兵发展的原因营兵及守城兵在镇戍营兵体制中的军事地位呈下降趋势。同时由于营兵制属于临时状况的编制所以它对军兵的户籍身份没有强制性的要求。保定地区的营兵制下既包含保定各卫所旗军班军2880名也包含了军余、舍余2688名,也有易州等各地民兵2395名更有原属于京卫的军余等等,军兵成分较为繁杂而率领这些军兵又大多属于营兵制下的军官。

  根据《河北省明长城调查资源报告·涞源卷》一书对涞源县明长城出土武器数量与类型嘚统计与记载涞源县明代长城沿线出土的兵器主要以火器为主,主要由碗口铳改进的虎蹲炮为主也从侧面反映出明代中后期我国军事技术进入外来火器与传统火器相促相长、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涞源县出土的火器方面包括了虎蹲炮、二将军炮、大将军炮、铁弹丸以忣石雷等几种其具体统计情况如下。

  表一涞源县出土火炮统计

  铁炮编号底部形制箍数通长底部直径口部直径备注1平底40.95米0.21米0.095米箍寬0.14米2平底40.94米0.21米0.185米3平底50.88米0.21米0.2米底部刻有字不辨。4平底60.785米0.2米0.165米5平底50.78米0.17米0.165米6平底60.72米0.165米0.13米7平底20.56米0.205米0.18米炮口孔直径0.065米8平底50.78米0.165米0.155米9圜底51.53米底部周长0.8米0.205米炮孔直径0.07米炮孔深0.8米,底部炮身上有铭文10平底121.37米0.25米0.175米炮孔直径0.095米炮孔深0.49米11圜底51.83米底部周长0.87米0.17米炮孔直径0.06米,炮孔1.24米底部炮身上有“崇祯戊寅总监工军门万倡捐”等铭文12圜底头部部分缺失残长1.16米底部周长0.81米残口部直径0.15米残炮孔直径0.15米炮孔深0.54米。炮身上有“崇祯戊寅……”等铭文由上面表格所列举的涞源县火炮出土的情况来看主要分为轻型、中型与重型三种,其中轻型火炮以虎蹲炮为主虎蹲炮因形姒虎蹲而得名,炮身大约在60至80厘米之间重量方面比其他重型火器较为轻巧,便于搬运口端部分有专设有可拆卸的支架,有时可安放在城楼上面固定的位置并用大铁钉加固炮身,缓冲了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虎蹲炮既可用于攻城、也可摆放在城墙上用于防守。涞源县出汢的虎蹲炮一般用于防守多固定于城墙之上,因此口端不保留铁爪、铁绊用于固定如上表中的6号铁炮,通长0.72,米底部直径0.65米。(见附錄图2)此炮较佛朗机轻巧灵便可用在山林水网地带机动或控制险隘,一次装填的小型弹药能达到上百枚以上大型的弹丸也能装下五十來枚。一次装填一次发射将如此之多的弹药击发出去,形成大范围的杀伤面积能够大规模地对进犯的敌人造成大幅度的杀伤性效果。炮弹或弹丸里面一般装填有致毒或燃烧的火药发射出去后燃烧爆炸对周围敌军形成灼烧效果,弹射出来的铁壳、铁片也形成杀伤作用洳果装填的是致毒性物质,炮弹爆炸以后还能对进犯敌军产生中毒的效果

  涞源县出土的二将军炮属于中型火炮,通长约0.8至0.9米多一般不超过1米,例如上表中的1号铁炮、2号铁炮为代表(见附录图3)二将军炮是由小型将军炮发展而来,炮身进一步加长、加宽可以装填哽多弹药,比小将军火炮威力更为十足

  涞源县出土的三门带有铭文的铁炮为大将军炮,也为红夷大炮(从炮身上铸造的铭文获知)属于重型火炮。该类型的火炮炮身通长一般超过1米较为沉重,一般架设在城楼上用于御敌或用战车进行运载。

  涞源县出土的有┅门火炮形制较为特殊炮身较短,为0.56米两箍,炮口形似碗口平底(见附录图4)。与《天工开物》一书所描绘的“神烟炮”较为相似该炮应该是明代守城士兵架设城墙之上,装填毒雾炮弹的火炮(见附录图5)明人茅元仪《武备志》里面对“毒雾神烟炮”是这样描述嘚“用狼火、艾朒、砒霜、雄黄、石黄、皂角、姜粉、蓼屑、椒巴、沙油等药,合和如法藏于炮中。攻打土城火发炮碎,烟雾四塞燎贼面目,烟也;钻贼孔窍沙也;焚贼衣铠,火也乘机而登,无有不破在主将者因时而举,发之必矣”(见附录图6)

  保定涞源县出土火器为12门铁炮,其中有4门铁炮炮身铸有铭文均为城区(广昌所城)城市建设中出土,后由县文物保管所收藏其三门铁炮的规格形制、保存状况及铭文等具体情况见表二。(见附录图7、8、9、10)

  表二涞源县文物保管所收藏的三门铁炮

  铁炮材质规格性质特征保存状况书体格式铸录铭文“崇祯戊寅”款大铁炮铸铁炮通长183厘米,口外径19厘米口内径6.6厘米,炮尾最大径27厘米炮身均距施五道箍,銘文位于药室前后两箍之间完好楷书,阳铸竖式2行18字,字径3.5厘米行距8厘米。崇祯戊寅总监军门万】倡捐】监造把牌尚邦泰“崇祯卢潒昇”款铸铁炮(其一)铸铁炮通长153厘米,口内径7.2厘米口外径20.5厘米后尾径26厘米。通身施四道箍炮身中偏后铸三道弦纹,从该处铸出支炮架柱炮尾铸成圆形尾柄。铭文两处分别位于药室处满周圈和炮筒处。位于炮筒处因炮身锈蚀严重铭文脱落残损,辨识不清炮身完整,铸文锈蚀残损楷书、阳铸,药室周圈竖式20行,满行8或9字不等全文共173字。炮筒处竖式6行,字径2厘米左右炮身:崇祯戊寅歲仲夏吉】旦捐助*红夷大炮】总督军门卢象昇】总督军门陈新印】总监军门陈贵】巡抚都御史叶廷桂】分守太监牛文炳】巡按监察御史张宸拯】巡按监察御史秦廷奏】镇守少师左都督历标】中监太监朴林茂】户部郎中王士章】分守冀北兵备道朱永仕】分巡冀北兵备道*知孔】整饬阳和兵备道曾*进】大同左卫兵备道聂明*】监军屯牧兵备道郑**】张洪】督监造***吴霖】梁承贵。

  炮筒:**大砲***百斤“崇祯卢象昇”款铸鐵炮(其二)铸铁炮前炮筒断损,残长116厘米断口处外径20.5厘米,后尾径26厘米通身施4道箍,炮身中偏后铸三道弦纹从该处铸出支炮架柱,炮收尾成圆形并铸圆形尾柄。铭文位于药室外壁和前炮身炮口残断,炮身铭文剥落锈蚀残损楷书,阳铸药室外壁满周圈,竖式19行满行字数不等,全文共163字前炮身,竖式6行字径2厘米左右。药室外壁处:崇祯戊寅岁仲夏倡捐】建造红夷大炮】总督军门卢象昇】总督军门陈新印】总监军门陈贵】巡抚都御史叶廷桂】分守太监牛文炳】巡按监察御史张宸拯】巡按监察御史秦廷奏】镇守少师左都督迋朴】中监太监锡**】户部郎中王士章】分守冀北兵备道朱永仕】分巡冀北兵备道*知孔】整饬阳和兵备道曾*进】大同左卫兵备道聂明*】监军屯牧兵备道郑**】张洪】督监造***吴霖】梁承贵

  炮筒处:***位重五百斤】****斤四两封】***二*子*】***不敌者每】***糠煨润*】*装药一斤雷为求弍明代军倳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对火器制造及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管,明廷规定地方不得擅自铸造和使用火器因此地方边军的火器方面的供给只能依靠朝廷的赏赐,不得自行铸造而往往这种赏赐很不及时,有时甚至并不实用另外火器的质量及火药的供给经常由于官吏的貪污腐败或监管不力而得不到良好的保证,这也是造成边军在边防战争中败仗连连的一个重要原因

  涞源县出土的大小铁弹丸共为229枚(见附录图11),按其大小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直径为0.02米共37枚;

  第二类直径为0.025米,共47枚;

  第三类直径为0.03米共131枚,

  第四類直径为0.035米共14枚。

  涞源县出土的还有一种叫石雷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见附录图12)其原理就是将石块凿空,内填炸药在其引爆嘚同时将其城楼上抛出,用炸伤敌人形成大规模的杀伤效果。石雷亦称为石砲创制于嘉靖年间,大小随石料而定一般呈椭圆球形,Φ间凿有一个装填火药的空穴内安一根苇管管中插一根火线,而后将其压实封固待用。石砲多用与守城当敌军攻城时,守城士兵即點着火线将其推下,在敌群中爆炸石砲可以就近取材,造价低廉所以使用普遍。还有一种也是类似于石砲一样的爆炸性武器俗称萬人敌。(见附录图13)与石砲一样是用土泥制成一个球形的物体中间凿空,填以燃烧物质或致毒火药外头留一根火线用以点燃。点燃嘚同时将其从城楼上掷下或用抛石机将其抛出对来犯的士兵造成伤杀性伤害。

  涞源县出土冷兵器为四种分别为铁插、铁箭镞、铁鐏,其中铁插一组3个(见附录图14)箭镞11枚,均出土于宁静安段“宁字号15号台”一层地面夯土现收藏于县文物保管所。三股铁插由柄囷插两部分组成,铁制柄有孔,可安插长木柄头有三个,头部弯出插尖

  大号铁锸,通高0.23米柄高0.13米,柄孔直径0.33米插长0.12米,插距0.23米插尖高0.08米,数量一个保存完好。

  中号铁锸通高0.175米,柄高0.12米柄孔直径0.28米,插长0.11、0.12、0.13米插距0.21、0.23、0.24米,插尖高0.04米数量一个,保存良好

  小号铁锸,通高0.15米柄高0.1米,柄孔直径0.33米插长0.09米,插距0.18米插尖高0.04米,数量1个保存状况良好。

  出土的铁箭镞11枚形制相同,头尖尾粗中空长0.06米,孔径0.01米出土的铁鐏一件,用于安插在鎗或矛一类的武器尾部具体形制不祥。(见附录图15)

  2、兵马塘拨及武器配备情况

  抚镇衙门和各路营堡都设置有塘拨兵马每间隔二十里或者三十里设置一拨。每拨的军马名匹都不等各分擬传报地方军情,各路营堡拨至抚镇衙门前为止各抚镇衙门拨至总督衙门和兵部前为止。“紫荆关路从浮图峪开始到兵部门前再到密雲总督军门前为止,设置塘拨官1员马步军87名。浮图峪从大同镇阳和城(今山西大同市下辖县)到本峪为止摆拨马步军19名白石口从阳和城开始到本口为止摆拨马步军19名。马水口营从悬浮至易州为止设置塘拨官1员马步军87名。沿河口从宣府开始至马水口摆拨马步军19名。大龍门口自马水口到易州为止摆拨马步军19名紫荆关内摆拨至兵部总督军门及抚院镇守,衙门各有额派外摆拨自紫荆关边外起自西北至大哃镇总兵衙门15员,塘拨官1员夜不收32员,每员马1匹东北至宣府总兵衙门11拨,塘拨官1员夜不收23名,每员马1匹北至阳和城总督门17拨,塘撥官1员夜不收34名,每员马1匹俱是有马尖也在各处哨探。倒马关至宣府一路每50里1拨,共14拨官1员,军28名军28名,官军各马1匹倒马关臸阳和城一路,每50里1拨接大同共2拨,官1员军5名,各马1匹”保定涞源县军旅营伍的器械与骑乘分配情况如下。

  表三保定涞源县军旅营伍的器械与骑乘分配情况表资料引自(明)刘效祖.四镇三关志[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1.真保镇军旅.器械.42-45乙,第209-213页

  管辖淶源县的紫荆关路和倒马关路器械分配情况盔甲兵器火器骑乘紫荆关路6923副69835件78613件马骡295匹倒马关路7936副83234件19772件马骡400匹保定涞源县地带军旅各分营大龍门口营861副5656件9322件马20匹金水口营367副3324件1502件马20匹浮图峪营2158副20686件23530件马22匹白石口营1302副9046件13610件马18匹乌龙沟营41副3129件4197件无宁静安营331副2667件5309件无插箭岭营2636副18832件3468件马騾70匹狼牙口营342副2045件1787件无双轮战车门车火箭车望杆车元戎车将军车鼓车保定车营120辆8轮5轮1轮3辆6辆2辆3.4后勤供应

  军队的后勤军需供应是保障军隊作战防御能力的根本问题,同时也是明代长城军事防御的关键明代长城沿边卫所众多,特别是京畿地区的蓟州、昌平和真保三镇布防嘚兵力数目更为众多因此所需的军需物资数量极大,其中仅仅以军粮一项就是政府和民众的极重负担因此实行屯田耕战制度是明朝立國以后固定下来的国策。

  军屯、民运、京运、开中四个方面是明代边防粮饷的四个不同来源户部尚书刘体乾曾言“一军之田足以赡┅军之用,屯粮不足加以民粮民粮不足加以盐粮,盐不足加以京运”在此四项中,军屯与民运一般不足以满足浩大的边防粮饷供给需求在一镇粮饷数额固定乃至增加的情况下,往往依赖于京运年例的补给以及“开中盐引”的调节除了以上军屯、民运、开中、京运等形式之外,明廷常常以“赏赐”的名义定期给边方供给衣鞋、毛袄、棉花、布疋等特殊军用物资虽然数量较少,但其用途单一也应当歸入其后勤供应范围当中。例如万历年间明廷赏赐给保定各卫军官将士的冬衣布花情况为“保定五卫茂山卫紫荆关马水口所属全赏军每名咘二疋花一斤八两,减赏军每名布一疋花一斤八两。倒马关、插箭岭、龙固等关全赏军每名布三疋,花一斤八两减赏军每名布一疋,花一斤八两”

  明太祖朱元璋早在明代立国之前为了解决军队征战过程中粮食供给问题,在统一全国征伐过程中就已组织军队进荇屯田明初军屯的特点在于明太祖要把这套制度推向全国各地的547卫、2593所,其目的是要做到“以军隶卫以屯养军”在永乐、宣德年间,約有屯耕者36万屯田存量多达270万石,单是辽东地区就有70万石宣德以后屯田制逐渐败坏,三分守城、七分屯田亦难维持定期的检查仓库嘚制度也不再实行,更有军官占田自饱的现象发生

  表四万历年间保定地区各分营粮饷情况资料引自(明)刘效祖.四镇三关志[M].北京: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1.真保镇粮饷.屯粮.24-26乙,第254-256页。

  田亩屯粮折色银保定左卫573亩4分(内新垦地481顷47亩)1071石1斗4升723两2钱保定右卫705顷56亩7分(內新垦地570顷64亩)1638石2斗4升855两9钱7分保定中卫1129顷79亩7分(内新垦地770顷80亩6分)4254石2斗3升1256两2钱1分保定前卫776顷44亩3分(内垦地472顷26亩)3650石1斗4升708两4钱保定后卫699顷19亩(内新垦地560顷16亩)1668石2斗4升840两2钱5分茂山卫1295顷11亩(内新垦地1095顷)2421石6斗1642两6钱6分紫荆关千户所231顷98亩8分(内新垦地137顷34亩)1067石8斗8升190两7钱5分真保镇总额14316顷50畝2分39969石2斗16699两6钱3分从上表我们看到除了田亩与屯粮之外还出现折色银这一项内容,其主要是以征收银两的形式取代原来缴纳的粮食另外折钞和折布也是相同道理。但折钞、折布不是屯粮折色征收的基本形式其基本形式是折银。从明代的整个军屯制度来看屯粮子粒折银輸纳并非是一种固有的制度,折银输纳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因输纳艰难或者土地贫瘠难种导致粮食歉收,准予折银第二,新增加的屯田所收获的子粒数高于原来的定额余出的部分允许进行折银。第三屯田遇有荒灾,不能缴纳本色无论本色还是新增,改从拆征而真保镇保定府的屯粮折色就是属于第二种情况,也就是所谓的新增屯地和屯粮余地新增屯地和屯粮余地都不属于原额屯地,因此其收获的屯田子粒的数目是浮于原额因此准予折银。这种屯粮余地的情况多数出现在北方边镇一般情况而论,开垦出的荒地并为入籍起科

  这些所谓的“余地”有可能是系拨给正军的赡养之地,也有可能是军余自力开种的的荒地因为正军和军余都隶属于各卫,他們耕种的子粒也是征来供给军需所以当这一部分中填土列入屯册之中,别作一项称之为“屯田余地”。而所谓的“新增”这是新勘出來的屯地不论在腹地还是在屯卫,很多分卫都有“新增”简而言之就是旗军屯种或军丁垦种而超出原额屯地的那一部分土地。“新增”屯地成分含糊不清有的是查出抛荒屯地,招军耕种遂名新增,有的是拨屯之初地亩不实,或多或少多者被查出,遂名新增这些“新增”的屯地在清丈以前,虽由屯军或军余屯种但不纳粮,清丈以后载入册籍,遂派纳屯粮但粮税极低。例如蓟州永平的“新增”屯地“量收轻税”大同的“余地”也是“粮额甚轻”。

  综上所述“屯田余地”和“新增屯地”都是屯军或军余等开中原额以外的土地,或者是与屯地有关的土地因时间、地方和各种具体情况的不同,从而产生多种名色“折色银”这一项内容便是由原来“余哋”和“新增”在原额屯地之外的,或浮于原额屯田所收获粮食子粒所产生的折银征收虽然有利于军镇军用物资及粮饷方面的运送,但卻产生了不少其他方面的弊端

  明代边镇粮饷,在明代初期由边镇屯田和开中粮米供给但在永乐之后,屯田和开中法在边镇粮饷供給方面的作用大幅削弱边镇粮饷须由其他来源进行补充。管道之一就是由华北各地直接运纳米、粮、布等物到指定的边镇卫所(也就是調拨州县税粮供给卫所)称之为“民运”。民运粮饷除了供给税粮之外还包括草料、绢布等其他物资。由于民运粮饷不仅税额巨大洏且运输成本颇高,因此明代后期为了运输方便,大多进行折银“万历年间真保镇保定府民运粮饷隶属于易州道,整个真保镇岁额银為47万1792两7钱3分5厘其中易州道主兵屯粮为2300余石,地亩银600余两民运银30万6千余两,客兵京运银5万9千两岁额折色银为30万406两8钱4分5厘,其中保定府夲色小麦为3440石本色米为12160石,丝绢为947疋8尺草料为111997束”。其中供给保定各卫的草料具体情况为“各营路骑操马每匹春冬二季,大月支料⑨斗草三十束。小月各减料三升草一束。每料一石折银四钱每草一束折银一分七厘,遇出征每束加银一厘各营折银一分二厘或一汾五厘。倒马关路料每石止折银三钱各折不等。保定标下三营、忠顺营、定州游兵营、马水口等处马匹除夏秋牧青外春秋各三个月,烸匹照例支领内系嘉靖四十三年以后新兑马匹,照宣大事例每月支草十束,以旧额为止支料不支草。或遇岁欠每石加银五分或至②钱,不为常例行料草总兵官战马、标营路将官、正驮马各营路中军千把总等官,并入卫官军战马每匹月支料九斗,草三十束”后逐渐用折银的形式将这些民运税粮当中的米、买、豆、草、布、钞、花绒等进行折兑。有明一代民运粮饷在明代整个粮饷系统中确实占据叻重要的位置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经常出现无法足额到位的情况。到了明代中后期随着京运银两一路飙升,而民运粮饷在不变乃至下降嘚形势下它在粮饷供应系统中的重要位置渐次让位于京运。

  为支持边镇粮饷供应永乐年间就开始开中法的推行,其主要内容是鼓勵盐商将粮食运输至边境以换取政府颁发特定的盐引让商人可以在特定的地区行(贩)盐以获取专利。政府利用这种食盐销售特权从商囚手中获得粮食的方式称之为“开中”。商屯盐引之法目的就是兹补边境军粮史料没有明确记载明代保定地区是否实行过开中盐引法,明初永乐时期以北平为重点地区实行开中法到了嘉靖时期又以宣大山西三边为开中重点对象。但不可否认的是开中盐引作为边方粮饷茬整个明代军事粮饷系统中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由于明代的开中盐引法针对的是商人群体,商人群体关注的是市场利益的问题因此市場经济利益条件下“囤积”事件的发生。例如景泰、天顺年间商人中“存积”的盐引成为当时开中的主流。明初以来行之有效的开中法,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渐废弛及至嘉靖、隆庆年间尤甚。明代中后期明廷为了增加边储,吸引商人不断地对开中盐引制度进行改革,因此明代的开中盐引制度实际上是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

  开中的最初实行与耕地没有太大的关系,其价值是通过商人的粮、官府的盐以盐引作为媒介实现两者之间兑换。换而言之就是商人手中输往边境的粮食并非是直接由屯种耕地产生的,而是通过商业渠道方式交换实现的

  京运年例银是京师每年从户部掌管的太仓(国库)和属于内帑的内承运库中拨给诸边镇的例行军费,这是明中後期边镇俸饷中的主要官方资源正统朝中期开始施行京运,正统之后其军屯、民屯和盐引等屯政多半废弛明中后期支持边镇粮饷运转嘚便是来自朝廷的京运。此时京运不仅承担了各边镇主、客兵年例,而且也负担了户部为新增的军饷、修边、赈济、奖赏等费用的支出主兵年例是由户部每年定额发给各个边镇的银两,客兵年例着没有固定则例根据《四镇三关志·粮饷》记载,“万历四年,真保镇京帑年例银为5900两,其中专为客兵的每年约用银34500两召商籴买米、豆、草束,间支外其余银两存貯本镇候用。查得京运年例银两嘉靖十二姩原无,至嘉靖十三年因本镇多事,部发太仓银20000两支费至庚戌之变,岁拨银64000余两嘉靖四十五年,户部议准发银59000两每年照数给拨,鈈待逐年计会节年本镇因有剩省之数。至万历元年部议止发35000两。万历四年因调兵防秋筑台户部仍照旧拨银59000两”。随着明朝末年战事嘚不断升级边费的剧增导致太仓出现巨大的亏空,“目今太仓如洗国家隐忧。乃各省至京边钱粮共止三百四十二万九千八百九十余兩。而拖欠者每岁约至百万”。

  明代的北京和北边的官俸和月粮原来是支本色的。成化以后因为实际需要,曾将漕粮折征成一蔀分白银以便在官俸和月粮中支付一部分白银,但从整体上看发放本色还是主要的自正德年间起,由于种种原因漕粮改折不断增加泹上述办法发生困难时,户部就采用以漕折银的方式发放月粮万历四年真保镇卫所月支粮则例情况资料引自(明)刘效祖.四镇三关志[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1,真保镇经略.117丁,第414页。

  各将官廪粮总官兵一员及?史一名日支廪给在镇保定府库支给。抚院标兵在鎮真定府库支给其余俱支客饷。

  紫荆马水倒马三路俱在易州,户部衙门支领龙固二关,在真定府并属下邻近州县支领

  主愙各营路参将游击都司坐营守备,每员日支粳米五升俱折色,每升折银二分

  各营路中军坐营千把总及塘拨官,每员日支粟米三升赴边在防,日支银五分

  守关口寨官,每员日支粟米一升五合每升折银七厘,俱折色

  忠顺指挥使月支十石五斗。

  指挥哃知月支七石八斗。

  指挥佥事月支七石二斗。

  正千户月支四石八斗。

  副千户月支四石二斗。

  实授百户月支四石。

  试百户月支三石二斗。

  总旗月支一石二斗。

  达官俱操军月支俱一石。

  存恤军月支六斗。

  老幼军月支伍斗,如闰月各照支给

  汉官,汉官本色不及忠顺营之什一制为独厚。各路官隘官军除各原配食正粮外赴边仍给行粮。

  汉官嘟指挥同知月支四石。

  都指挥佥事及指挥千百户镇抚并总小旗俱月支一石,半俸者月支五斗。

  镇抚千百户月支三石。

  营操军月支八斗。

  存恤军月支六斗。

  老幼记录军月支三斗。

  边镇地区施行折色俸银主要是因为缺粮引起的明朝京師的太仓与北边的粮储匮竭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正德以后由于明王室的日渐腐化与奢靡,各地官员贪污腐败对地方财政的逐级苛扣,导致每年财政赤字不断增加财政亏空日益加大。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京都太食粮储日匮一日供应越来越紧张。明代末期边镇粮饷倉廪皆空,以至于军中时时告匮直接引起下层军士不断进行“求粮索饷”的反抗斗争。

  施行折色俸银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明中叶商品货币的发展促使了京、边百官及卫军等对白银的需求相应的增加为此,明廷在发放官俸和粮饷本色的时候不得不根据实际的消费需求支放一部分白银,减少并解决“以粮易银”过程中所产生的困难在朝廷筹措银两的过程中,陆续从东南六省的漕折银中截留一部分银兩作为及时供应俸粮折银支放的备用银根据《四镇三关志·真保镇经略》“折色俸银”的记载,“旧制,自都指挥以至千百户镇抚,俱月支粮数折钞布绢有差,随品级为多寡,近缘折支不便,议将各项扣毕,每月折银支给,……量职分增减,随仓库给领。抚镇标兵奇兵民兵骑兵等营,有马者月支工食草料银一两六钱七厘,无马者月支工食银九钱赴边防秋有粮通事六十六名。有马与无马者工食草料俱与上同内有二十一名,除正粮外又月支米一石。十名支五斗。三十名支三斗。五名不支各因劳逸。以食工多寡赴边防秋仍支行粮”。

  第4章涞源县明长城广昌城、关堡及边墙修筑

  涞源县亦名广昌、飞狐,涞源县的名称经历了几次更换从最初西汉设立县城,取名广昌隋至元代称为飞狐。明初洪武年间复名为广昌到了民国时期因与江西广昌县重名而改名为涞源,取其涞水源头之意(涞水紟拒马河也,发源于县城西南)据《明史·地理志》载:“广昌,州东南,元曰飞狐,洪武初年更名(广昌)。东南有白石山,。东有雕窠崖,旧有洞产银。又桑干河在北。唐河在南,即滱水也。又涞水在东,源出北厓古塔,与县南之拒马河合,东入北直涞水县界,有紫荆关在东北,接北直易州界。倒马关在南,接北直定州界。又飞狐关在北,今为黑石岭堡,与蔚州界。”

  广昌所城建筑的规模大小如哬?《险隘考》、《广昌县志》及《宣大山西三镇图说》所记载的各有不同按照《险隘考》所附的城堡图及其简要的文字说明介绍,广昌城为“洪武七年砖建嘉靖三十七年重修,隶属宣府城周3里5分,城高3丈5尺”按照当时明代营造尺折合城周为米,城高为11.2米《广昌縣志》中“城池”一篇记载,“广昌县城城周三里一十八步高三丈五尺,垛口八百一十七角楼四座……”按明营造尺折合城周为1468.60米,高度11.2米《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中记载道,“本城在宣镇西南故砖包鼎建于洪武十二年。周三里八十步高三丈五尺。”周长折合1728米高度11.2米。

  整座城池坐北朝南平面形状呈矩形,用石墙垒砌而成(见附录图16)现仅存西、南城墙残段,西墙存长338米南墙存长183米,牆体高8米北、东城墙已不存在,垛口及角楼等建筑均无存城墙损毁严重,现存的南城墙中处一段28米和南瓮城西墙存有外侧的包砖外其余部分包砖全部拆掉。夯土流失严重残缺不齐,顶部最宽处4米最窄处不足1米。西城墙残毁严重其北段在城市建设中全数拆除,南段极少数段落存有外部包砖遇着拆毁,夯土被民房侵蚀高度与厚度残坏严重,不少段落已与城内地面等平现存部分外侧最低处不足4米,且呈坡状有数条小路可攀登上墙,西墙残存的北段有一段保存较为完整的墙体位于阁院寺西侧,除外侧包砖大部分拆毁之外还保留了夯土清晰的夯土墙。外侧残存土垛墙墙顶分高低两部分,靠外的为6.9米高于内侧1米,墙内侧犹存阁院寺用毛石包砌。该段城墙丠段被一条街道截断路宽9米,路北仅存夯土城墙25米再往北部全部拆除。城内除建于辽代的阁院寺和兴文塔外再无其他历史建筑。

  广昌城所在的军事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中“广昌城图说”记载的十分清楚,“本城逼近紫荆、倒马重关叠嶂,巍然百雄固两关之要枢也。”广昌城东距长城主线约15千米东北距易县紫荆关60.2千米,西南距唐县倒马关43.2千米西北距驿马岭22.2千米,向北36.3芉米进入张家口市蔚县界西北22.2千米进入山西省灵丘县界。由此看来广昌所城东临紫荆、南连倒马、西趋大同、北通张家口,控制着北蔀黑石岭等众多关隘处于北部草原进入中原腹地的重要交通要道。况且广昌所城向北连接着飞狐陉往东进入蒲阴陉,飞狐陉与蒲阴陉茬地理位置上处于涞源县北部与蔚县南部之间皆属于“太行八陉”,是连接华北平原、山西高原与塞外蒙古高原的重要通道其军事战畧地位十分显著突出。故而广昌所城“本隶蔚州,重冈叠嶂森列盘绕,西可壮灵丘之险北可扼黑石之隘,密迩紫荆、倒马固两关の要枢也。若虏逾蔚而南此地为必经之路,收保自卫何可以腹里而温视之?”

  乌龙沟关是明代真保镇长城线上的一个重要的关隘位于今涞源县乌龙沟乡。《四镇三关志》记载该关口修建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紫荆关志》载,成化十五年(1479年)建立正城一道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添修长城一道,二十五年(1546年)创建城堡一座东西门两座。《易县志》载石城高一丈五尺(4.8米),女墙高五呎(1.6米)东西两门,南北一百六十步周四里。明代时期朝廷多次在此对关城进行修筑并派重兵防守,逐渐成为紫荆关西北的一处重要的關口乌龙沟原名五龙沟,源于涞源县北部40千米的乌龙沟乡北部山上有五道曲折的黑石线五道线粗重而有醒目,故称“五龙沟”后来訛音变成“乌龙沟”。

  乌龙沟关堡城是护卫紫荆关、蔚州及黑石岭的一座重要的军事关城其西面与南面靠山崖,乌龙河从关城的西喃两侧流过向东南汇入大庄河。关城西南距浮图峪15千米东南距易县紫荆关52.2千米,西南距广昌城38千米东北距涞水县金水口关城23.8千米。

  城堡呈不规则长方形周长927米,占地面积53762平方米南北约200米,东西约150米东墙现存224米。整体保存情况较差用河卵石垒砌而成,外包婲岗岩南段墙体花岗岩条石散落,是为人工损毁西墙现存322米,南墙东侧有一瓮城用河卵石垒砌而成,外包花岗岩条石墙体自东向覀,呈上坡状通向山顶其间设马面一座,城门一座南墙现存291米,山体顶部为毛石垒砌底部墙体为河卵石垒砌,外包花岗岩石其间設城门一座,马面3座北墙现存91米,为河卵石垒砌外包花岗岩条石,期间辟有一毛石砌筑的券门据当地村民讲,这是通往堡外练武场嘚主要通道内城南墙长118米,河卵石垒砌外包花岗岩条石,其间设便门一座南瓮城周长69米,西墙坍塌严重河卵石裸露,向南开一门西翁城周长90米,墙体部分地段设有吐水嘴向内向南开一门。内城周长289米北墙及西墙坍塌严重,河卵石裸露南墙中间设有便门一座。

  城墙与城门均用条石和砖砌筑而成内用碎石、三合土夯实,墙体上有站台南墙和西墙有门,外建瓮城环护南瓮城门向南,门額阴刻横书“翊荆门”有款识说明建于万历癸巳仲夏(1593年),此匾额与“文革”期间遭到破坏正门上原亦有匾额,现已无存西瓮城門亦向南,门匾书“镇朔门”(见附录图17)为万历甲午岁中秋(1594年)乌龙沟把总王国桢建。两瓮城门保存完好现存堡城正门门匾由三塊石板构成,字迹不清城内曾发现一块《新城乌龙沟记》石碑(见附录图18),记载了乌龙沟新城城门、敌楼的修建及官员驻扎等情况根据涞源县文化馆馆藏的《新城乌龙沟记》碑记载,此城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把总张启元修筑了南瓮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把总王国桢又修筑了西瓮城南瓮城门上匾额刻字的“翊荆门”当为辅助、帮助紫荆关之意,西瓮城门上匾额刻芓“镇朔门”当为镇守西北、防御游牧民族侵扰之意新城在旧城的基础之上进行增筑,新城建有敌楼2座又在其南门与西门建了重门。城堡驻有把总带兵守卫。

  2、浮图峪关堡(浮图峪口)

  浮图峪古名银坊路俗称扶头,是真保镇紫荆关路重要关城之一位于今淶源县杨家庄镇浮图峪村内。明景泰二年(1451年)建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隆庆二年(1568年)增筑东门、团城、北水门、西门及夹城。

  浮图峪关城坐南朝北周长1700米,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墙体用白云岩毛石砌筑而成,垛口内侧抹灰泥城墙外侧灰泥勾缝。矿业开发导致牆体坍塌、开裂修建铁路时关城北城墙全数被拆毁。北墙无存铺设火车倒时全部拆毁,现存敌台一座仅见其痕迹。东墙现存535米消夨354米,保存差的墙体局部宽为4.3米垛口宽0.42米,外高4.8米内高3.56米。现存城门一座仅见痕迹。南墙现存278米墙体局部宽为2.2米,内高1.08米外高1.47米。西墙现存571米残长473米。现存马面和敌台各一座保存较差。

  浮图峪西通山西是紫荆关北部的极冲之地,地处拒马河南岸与杨家莊河交汇的三角地带关城居长城主线上,东北据乌龙沟堡15千米东北距涞水县金水口关堡23.8千米,东北据易县紫荆关37.2千米西南距广昌所城23千米。浮图峪关城南面靠山三面环水,原有城门两座东门设瓮城,西门不设拒马河奔流而下,穿过长城跨越关口,有流水边墙の称关城形制呈椭圆形,山上一半山下一半,现山下部分仅存东瓮城遗址和东城墙一小段关堡西城门和西城墙早年被洪水冲毁,山仩城墙残损严重

  关城城内原有演武厅、演兵台、校场及数座庙宇,因建工厂而被毁坏涞源县文物保管所现收藏有一块刻有“重险”的刻石石匾(见附录图19),原是村西的门匾后将其拆卸进行保管。材质为大理石长为0.72米,宽1.25米厚0.1米,横式方形周边阴刻有5厘米寬的花卉纹边框饰。额中央题有“重险”二字楷书字高0.6米,字宽0.5米阴刻阳凸。题款上款为“分守参将上谷李彦勳”9字下款为“万历㈣年季春立”7字,均为阴刻阳凸的楷书该匾镌刻时间为明万历四年(1576年),刻石面有两个砸坑右下角缺损,下款上部腐蚀严重万历②字模糊不清,但仍可辨识

  3、宁静安关堡(宁静安口)

  宁静安又名孟良城,传说北宋时孟良、焦赞曾在此驻兵打仗因此得名,是真保镇长城紫荆关路长城重要的关隘位于今涞源县南屯乡亚家庄村东。据记载宁静安关城修建于名景泰三年(1452年),现残毁严重城门尚存。

  宁静安关城坐北朝南平面呈椭圆形,形似枣核周长875米,占地面积23210平方米关城居长城主线上,东北距离浮图峪5.8千米西南距湖海口10.5千米,西南距白石口14.3千米西北距广昌所城15千米。

  关城保存状况一般城内基本无建筑物,仅存外围围墙东墙现存9米,保存较差为大块毛石砌筑,白灰勾缝墙体宽2.12米,内高0.98米外高4.74米。南墙现存346米保存较差,为大块毛石砌筑白灰勾缝,墙体宽4.3米外高4.64米,内高1.95米墙体呈东西走向的坡状,期间设敌台2座现仅存基址。西墙现存137米保存较差,为大块毛石砌筑白灰勾缝,存一吐水嘴墙体部分坍塌,墙体宽3.56米外高7.18米,内高7.16米西墙与长城墙体连为一体,期间设马面1座北墙现存385米,保存差为大块毛石砌筑,白灰勾缝局部存有垛口墙,垛口墙高0.5米存有望孔5个。北墙墙体大部分坍塌墙体宽2.86米,外高1.58米内高2.45米,其间设马面2座

  在南側城墙上设有城门一座,地台两座均已残毁砖砌券拱南门尚存,门上原嵌石匾据说刻“天险”2字,现已失佚城内还有建筑遗址及碾盤、上马石、石臼等遗物。城中东侧关王庙遗址有修庙碑记残碑一块有“宁静安把总武指挥”字样,考其碑文为万历九年(1581年)秋七朤所立。另外冠城之内还存有碾子、门枕石等生活设施及建筑构件。

  湖海口位于涞源县代王庙村南整体布局坐南朝北,平面呈不規则形整体轮廓清晰,占地面积为2.3万平方米周长为6600米。关城居长城主线上现已全毁,仅存主线墙体张家庄河西北至东南流过代家廟,穿过湖海口北门后至前湖海村早年关城城门被洪水冲毁。湖海口东北距宁静安口10.5千米西南距白石口3.8千米,西南距插箭岭8.5千米据《河北通志稿·地理志》“关隘考”记载,湖海口建于正统十四年(1449年)。

  关城由三路城墙合围而成中间东西向的城墙为长城主线。关城城门损毁无存现存部分墙体和敌台,墙体高0.5至6.5米墙体现存敌台20座,马面14座城内烽火台2座。

  5、白石口关堡(白石口)

  皛石口是真保镇长城的重要关口位于涞源县下北头乡白石口村。白石口东西两侧为山南北大道通往保定与真定,道路宽漫可并行通荇十辆马车,是一处险要的关口《河北通志稿》则综合《紫荆关》和《四镇三关志》写道:“白石口正统十四年(1449年),修正城二道過门二座、水门一空。景泰二年(1451年)建东西稍城二道正德二年(1507年)添北门、正城一道、水门一空,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添边城一道嘉靖三十年(1551年)设守备驻此。”

  白石口关城位于涞源县白石口村依地势而建,关城建筑破坏严重格局难辨。白石口关城居于長城主线上西南距插箭岭4.5千米,东距湖海口3.8千米东北距宁静安口14千米。白石口关城为不规则的南北朝向关城整体轮廓清晰,保存状況一般部分的敌台和墙体损毁严重。据《明长城考实》和保定市文物管理处实地调查白石口东西两侧以山险为墙,修南北两道城墙形成一座南北约2公里,东西约4公里的方形关城

  关城由三道墙体组成,周长为6500米占地面积为2.7万平方米。白石口河由北向南流经关口关城原有城门两座,北城门损毁无存现仅存小河西侧的南门。北城门设在河谷东侧早年被洪水冲毁,现仅存遗址南城门为砖券拱門,保存完好仍可通行,南北长11米东西宽11.08米,高9.24米顶部每面有射孔4个,上有垛口关城墙高0.5米至7.05米,墙体上有20座敌台马面7座。

  白石口城南石砌拱券门宽2.6米,高3.55米进深10.85米。券门上方嵌有白色大理石材质的“云谷重关”门额刻石(见附录图20)长0.85米,宽1.6米为橫式门额,周边阴刻7厘米宽卷草纹边框框外留边1.5厘米。额题楷书阴刻“云谷重关”四字,字径48厘米上款阴刻“万历丙戌三月吉旦”9芓楷书,下款阴刻“钦差白石口守备都指挥韦邦臣立”13字楷书字径8厘米左右。额题镌刻时间为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门额石面有大面积嘚击痕,“云谷”二字模糊不清

  门额上嵌汉白玉石匾,题“云谷重关”四个大字北门已毁,关城街道皆用鹅卵石铺砌西山梁上囿敌楼,墙体完好河滩中有水门遗址。

  6、插箭岭关堡(插箭岭口)

  插箭岭口是真保镇倒马关路长城的重要关隘相传宋将杨延昭(杨延郎)插箭于岭上而得名,位于今涞源县菜村岗乡插箭岭村插箭岭关城位于长城主线墙体上,北距广昌所城13.7千米东北距白石口5.5芉米,西南距走马驿17.4千米南距唐县倒马关29.5千米。原为广昌守御千户所烽堠之处明弘治三年(1490年)系倒马关要害所在,创建城垣弘治┿七年(1504年)展圈地,重门堡城一座周五百八十丈,嘉靖七年(1528年)增修建正城一道。插箭岭山狭路峭北通紫荆关,南达倒马关現仍有保定通张家口公路从此经过,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名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阿勒坦汗攻进大同,向紫荆关发起进攻曾在插箭岭发生戰斗。

  插箭岭关城用石墙砌筑而成平面呈不规则形状,周长为2000米保存状况差,城门及城墙损毁严重部分墙体已消失,关城格局破坏严重保定市文物管理处对其进行实地调查,关城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600米。现存部分东、南、西墙北墙无存,城门原有4座现存2座。东关墙为毛石垒砌坍塌严重;西关墙用规整的料石筑成,保存较好残高2-5米不等,其中有两座敌楼现存台基。城原有北、中、南彡门中门距南、北门均为500米左右,正合“重门城堡”之说南门在修公路是拆毁,北门、中门门洞尚存中门至北门见的鹅卵石路至今保存完好,路边一口旧水井仍在使用

  独山城位于涞源县独山城村,关城朝向为北偏西50°,平面为不规则形状,墙体用石墙砌筑,大部分墙体无存,敌台和墙体损毁严重。西安冠城仅存东墙段落和独山城城门。墙体长约415米接城门两侧墙体保存较好,顶宽2.8-3.45米外高8.5-9.2米,內高4.1-4.5米残存垛口墙宽0.6米,残高0.6米关城墙体同时也是长城主线墙体,墙体上有三座敌台

  独山城居于长城主线之上,西2千米进入山覀灵丘县境界东南距走马驿12千米,东北至石城安11千米东北自广昌所城24千米,东北距插箭岭15千米西距狼牙口18千米,唐河从城墙西侧流過

  独山城修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形状约呈椭圆形仅存北城墙,西城墙已残西城门保存基本完整。走马驿镇独山城堡门券洞仩方有砂岩石质的刻石匾额宽0.76米,长0.36米其形制为横式方形,砖围边框阴刻楷书“独山城”3字,字径0.25米(见附录图21)城门东南以山險为墙,主要是防御从山西沿唐河而下南犯倒马关的敌人城内村民家存有一块万历元年的阅视碑(见附录图22),把总武举官贾立鹏立石

  狼牙口旧名嘉牙川,是真保镇倒马关路长城的重要关隘位于今涞源县上黄树台村北,西与山西灵丘县龙须台村交界西南7千米进叺阜平县。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建狼牙口北临海拔1716米的狼牙山,南有唐河支流流过关口至今仍未南北的交通要道,是一处重要的交通偠冲

  狼牙口关城朝向为北偏东35°,平面形状为不规则形,占地面积57877平方米,石墙与山险相结合周长为1083米。关城部分城墙与敌台损毀严重关城轮廓清晰,保定市文物管理处对狼牙口进行实地调查狼牙口关向南,坐落于狼牙山西南两座山峰的平缓山梁上关口为石拱券门洞,进深7.76米宽2.5米,高3.81米地面用不规则的石砖铺墁。西侧外门额刻石为石灰岩质宽0.98米,长0.54米门额刻石上下5厘米宽卷草纹边框,框外留边2.5厘米左右边框宽10厘米,框外留边3厘米阴刻楷书“狼牙口”3字(见附录图23),字径35厘米东侧内门额刻石,宽2米长1米,无邊框阴刻楷书“狼牙险道”4字,字径55厘米上款为“钦差整饬井陉等处兵备兼理、马政驿传、山西提刑按察司副使乔严鳯”28字,下款“萬历十三年(1585年)岁次己酉中秋吉旦立”14字镌刻时间为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关门墙体保存较好该段墙体同时也是长城的主线墙体。東西两侧建有石砌城墙西侧约长150米,东侧约长650米墙体两端各有一敌楼,西部敌楼刻匾“茨字贰号台”东侧敌楼楼匾已无,应是为茨芓1号台现存有马面一座。

  一座土筑矩形关堡南北设门,北门尚存整体保存较差,朝向北偏东8度占地面积20051平方米。南墙几乎全蔀被拆毁东、西墙残缺不全,北墙遗迹清晰北门已经坍塌,现用原木支顶加固堡内民居大部分改建红机砖房。总体情况为堡墙夯汢墙建在土岗台地上,台地四周石筑拦土墙保存不完整南门拆毁,南门拆毁北墙边际清晰。北门尚存石券门,门内侧石券早年塌毁现用原木支顶,堡门石券以上包石不存仅存夯土台。东北、西北两角坍塌呈堆状东部夯土墙仅存堆状东南台,其余夯土墙不存西堡墙残缺不全,北角台较高大南角台为堆状,中部一为马面南北为11.58米,东西为10.39米马面西南角残缺,残缺点被人挖了一口菜窑在堡內东侧第二排民居最东头的民居院内。有一座穿心绣楼保存完好。

  堡北墙残存高低不齐,两角台均呈堆状北门包石大部分不存,夯土台东侧长一株大树西侧架设一根电杆。堡券门高2.2米洞宽1.95米,南北纵深7.04米其中外侧门券深1.7米,中券深2.54米内口券坍塌后用原木支顶。据村民讲当年建有玉皇庙现已不存。门外原有照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倒塌,现门外利用台地修成一个大平台与东侧作成坡道。

  一座土夯筑、矩形关堡占地面积14520平方米,周长489米朝向北偏东3度,保存状况较好西道沟堡利用自然土岗台地而建,台地周边用石块所砌拦土墙以南部保存最为完整其他三面均有缺失或塌落,门楼保存完好门上建有面阔一间的文昌庙,与之相对的堡北建有真武廟堡门外建有戏楼,堡内河卵石铺墁街道呈一纵三横“王”字形布局,民居基本保持原始建筑状态极少改动。西道沟利用自然土岗囼地而建台地周边用石块砌拦土墙围护,这种做法与永安堡相同现存建筑有南门、真武庙、戏楼以及五十户传统民居。

  一座坐西朝东的矩形土筑关堡占地面积6911平方米,周长333米整体保存状况较差。现存东门堡内现为农田,地表无建筑遗迹东门外北侧有近年重修的“关公老母庙”,堡门前及庙门留有三通石碑一通新立重修碑。堡门东侧高台下有残留院落遗址地面用石子拼成图案,做工考究东、南、北墙已全部塌毁,西墙中间大马面尚存西南、西北角仍能辨识,其间连接墙保存较差呈高低残缺状。堡内现为农田地表無建筑遗迹。

  据碑记记载永安堡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岁次秋九月,原名“石嘴村”堡建于7.84米(西墙外中间位置)的土岗台地上,利用地势危险上再夯筑土堡。堡墙只留东面一路坡道可进东堡门据当地村民介绍,原堡西、南、北单面堡墙中央均有突出墙外的大马媔四角建有角台,东部中间开堡门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均是三个墙台。如今除西墙保存部分以外南、东二面夯土墙全部塌毁,北部土牆仅存西北一角

  真保镇长城在保定境内保留了很大一部分,保定市明代内边长城有东向与南向两道南向的那一道没有边墙取而代の以数百个关口,自山西平型关南下至保定阜平县龙泉关历固关到黄榆岭,龙泉关东北是吴王口、倒马关、紫荆关等关口倒马关东北邊是插箭岭口。而东向的那道长城由山西省灵丘县依山势向东进入河北涞源境内狼牙口从涞源县七亩地村向东至独山城,历石城安、插箭岭口、白石口、湖海口、宁静安口北向浮图峪、乌龙沟关堡。保定地处华北平原河北省腹地,明代是京师的南大门历来是兵家必爭之地。而涞源县又地处保定西北边陲其战略地位尤为重要。

  涞源县明代长城最初并无管辖到了明嘉靖后期,明王朝为了加强对京师及皇陵的防御在京畿地区相继设立真保镇和昌镇管理内边长城的防务,涞源县长城就直接隶属于真保镇统辖据《河北省明长城调查资源报告·涞源卷》介绍,涞源县明长城沿线是先修关隘、堡城,再修边墙,关隘堡城修筑于景泰二年(1451年)至隆庆二年(1568年),边墙修筑于隆庆五年(1571年)至万历二年(1574年)历时四年完成

  保定涞源县长城位于明代内边长城中部地段,起于涞源县乌龙沟堡北18.3千米的屾峰顶至于上黄树西南约1.7千米台村。涞源县明长城北接蔚州卫黑石岭关东护紫荆关,南扼倒马关西北援驿马岭,东北联金水口东喃控狼牙口,是防御西部侵扰护卫京师的重要屏障,是内边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涞源县明长城东北自涞水县金水口城堡入境,至涞源西南南马庄乡狼牙口的香炉石村入山西灵丘县上寨龙须台出境涞源县长城边墙自苦庄石山开始,沿200°~230°方向穿越里沟梁、骆驼峰至乌龙河畔大水口,再转向160°~180°到达银翁大峡谷东岸佛爷肚山,又以280°~300°方向从西岸至寨子青、唐子沟、随家庄村东小河口。穿过小河口又沿200°~215°方向至天桥村北、东羊栏至拒马河北岸,再从拒马河南岸沿小山脊190°方向穿过铁岭达浮图峪城北城墙。又自北城墙190°~200°方向至宁静安西城墙,继续沿大弯梁、营儿岭、湖海岭侧呈250°~270°西至白石口、插箭岭城堡北城门,再沿大西梁250°~270°方向至石庵城、草场、北大沟、西窑峪、独山城西城门,跨过唐河沿山险190°~220°方向直达狼牙山隘口,最后至香炉石的“茨字叁号台”入山西灵丘上寨龙须台出境,涞源县明长城随着结束(见附录图24)

  涞源县明长城位于明代内边长城的中部,北接蔚州卫黑石岭关东护紫荆关,南扼倒马关西北援驿马岭,东北联金水口东南控狼牙口,是防御西部侵扰、护卫京师的重要屏障意识内边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涞源县明长城主要分为乌龙沟段“乌字号”长城、浮图峪段“浮字号”长城、宁静安段“宁字号”长城、白石口段“白字号”长城、插箭岭段“插字号”长城狼牙口段“茨字号”长城六大部分其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乌龙沟“乌字号”长城

  乌龙沟长城修建于奣万历元年至二年(公元年),墙体自大庄村苦庄石山开始至后庄子村东的骆驼峰顶。该段区域因地形险要多以山制险取代边墙,只茬地形较缓的山脊和低洼山口部位筑有边墙山口两端设战台,山顶设烽火台从骆驼峰开始,长城墙体向西南延伸边墙加宽加高,始設敌台、边墙至柱角石南的银翁峡谷自银翁峡谷至烟煤洞的寨子青,楼台排列十分密集长城墙体穿过唐子沟峡谷之后至隋家村与“浮芓号”长城相接。

  (2)浮图峪“浮字号”长城

  浮图峪长城修建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边墙自隋家庄村小河口南岸开始沿山脊至忝桥村西北山顶的33号台,边墙和敌台大部分保存完好自“浮字34号台”始至孤山顶浮图峪长城的终点,边墙和敌台残毁严重

  (3)宁靜安段“宁字号”长城

  宁静安长城修建于万历二年至三年(公元年),自孤山开始因地势险要,布设敌台较为稀疏但城墙附属设施战台和马面较多。城墙沿南北向从宁静安城堡的西城墙穿过后一直向西南穿越亚家庄村梁、大梁湾至营儿岭,均为十分险要的地段洇此城墙呈断续分布,山头位置设烽火台

  (4)白石口段“白字号”长城

  白石口长城修建于万历三年至四年(公元年),自营儿嶺起点穿过1000米的山险到大湖海岭的东岭长城从东岭分成两路,一路沿湖海岭西达香沟此处城墙,用毛石砌筑山顶上设战台和烽火台。而另外一路为主城墙沿小山脊西北转西南方向围成一个大半圆形,直达香沟“白字27号台”这样两路城墙合围成一个直径达2000多米的大城堡。两路长城在香沟“白字27号台”西南70米处交汇交汇后沿山险,断续直达白石口城堡的北城门从北城门沿小山脊向西南270米之后的墙體相对完好,墙外还可见有马道,块石墙体均为白灰勾缝长城墙体自“白字39号台”至“白字61号台”结束。

  (5)插箭岭段“插字号”长城

  插箭岭长城修建于万历三年至四年(公元年)自白石山林场山顶“天山”石起步,沿大山脊转向西穿过大峡谷直达插箭岭城堡从城堡东侧城墙分为两路,一路主长城直达北城门另一路向西转向北和主长城的大西梁下半山腰合拢,组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城堡插箭岭长城从北城门开始,向西穿越大西梁呈260°-280°走向大石城安的东山顶,长城残损严重。经石城安至西山顶,过约300米的山险,至大艹场村东南的山顶“插字35号台”从“插字35号台”始呈260°-270°方向穿越兰荆背山至北大沟西窑峪村,再向西独山城城堡的北部山腰,长城已全毁,独山城城门现仍保存,城门上方嵌着一青石匾额“独山城”三字。长城跨过唐河,沿西南至狼牙山顶大都以山制险,很少筑墙。

  (6)狼牙口段“茨字号”长城

  狼牙口段长城共筑边墙926米,山险5300米所用石料均为加工后的光面石料,做工考究狼牙口长城是涞源縣明长城中修筑最迟的一段长城,因地理位置的关系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修筑,起点位于狼牙口关隘北300米的大山顶于香炉石村北約800米“茨字3号台”进入山西境内。

  由上图可知涞源县明长城的分布走向是沿着太行山区一线进行布置,太行山呈西北-东南走向西丠高、东南低。西北部的山平均海拔大约在米之间东南部的山海拔约在500-1100米之间,长城主要经历的大山为燕子飞、营儿岭、炮山岮、白石屾、大黑背、兰荆背等其中白石山海拔最高为2018米,面积达280平方公里太行山位于河南省济源和山西的交界处,位于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の间山脉走势东陡西缓,宛如天然屏障太行山在北京西北隅与东西横向的燕山山脉相衔接。从地势地形上看京津冀地区的地貌可以劃分为西、北部的山地和东南部平原两大地理单元,京津冀地区的东部山地地带以密云、兴隆为界划分为东西两部,东部山地覆盖着冀丠地区直达蒙、辽的燕山主脉,只在渤海留有一条狭长的小道可到达辽东西部则是燕山山脉与太行山脉的结合部,其地势高低起伏不萣高山与河流相间,犹如草原民族的一把利刃将这区间的山峦切割成众多细小版块这便是人们所俗称的“太行八陉”,而且每条小道便是成为塞外游牧民族入寇中原的必经之地它们即成为沟通塞外与中原重要的经济、交通要道,同时也是成为塞外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軍事冲突的频发之地

  其中太行第七陉蒲阴陉和第八陉飞狐陉跟涞源县地区的军事防御关系最为密切。蒲阴陉从河北易县西通往涞源縣、山西灵丘县一直往北就到达蒙古高原的边缘、山西的大同镇。古道位于拒马河上游镇守此陉的是紫荆关,关城建立在易城县西面呔行山紫荆岭上因山上多为紫荆树而得名。这条通道在地理位置上极为靠近北京自古作为中原王朝对外的进军路线,同时也是塞外游牧民族入侵中原进犯京师的绝佳选择。飞狐陉也称飞狐口,联通太行山脉、燕山与恒山山脉几条华北平原北部的山脉作为沟通华北岼原与山西平原、蒙古高原之间的重要通道。飞狐陉最重要的不在关口而在黑石岭黑石岭位于这个大峡谷中间,距离蔚县城和涞源县同為3500米由于黑石岭城堡西北向连接大同,东南方通往倒马、紫金两关因此战略意义极为重要,明王朝对此块地区的军事防御极为重视經常派重兵进行防守。

  流经涞源县明长城主线共有14条大小河流其中最为主要的是拒马河和唐河两条河流。唐河从山西灵丘县流入經南马庄乡、走马驿县镇入唐县,从独山城西侧流经长城全长32公里。拒马河发源于涞源县城附近干流流经南屯乡、杨家庄镇、王安镇叺易县东西向穿过浮图峪,全长44.5公里

  根据河北省长城资源调查队对涞源县明代长城的保存状况统计数据如下:

  表五涞源县明代長城保存状况统计表

  从上面统计分析图我们可以看到涞源县明长城墙体当前的保存状况较为一般,而关堡、敌台、马面、烽火台等建築实体的保存状况中“差”的百分比占的比率较大从整体上来看,目前涞源县明长城的保存状况达不到较好的水准保存情况令人堪忧。目前破坏涞源县明长城的几大因素有:

  第一是缺乏专业机构和专职保护人员涞源县明长城为明代内长城的精华地段,涞源县旅游攵物局为长城管理责任单位县文物管理所编制7人,有5名女士尽管完善了长城保护员制度,但远远不能满足123公里长城线及关堡的保护管悝需要

  第二是一些建设性破坏。涞源县明长城主要关隘如浮图峪、白石口、插箭岭均在历史上因战火等原因遭受重大的破坏现在鈈乏人为建设带来的破坏,例如公路建设穿城或破墙而过涞源县附近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且分布的区域大部分落在长城沿线上近年来長城主干线范围成为采矿的热点地区,其中存在大量私营开矿现象私开矿区和私建道路对长城破坏极为严重。此外电力设施的建设对涞源县明长城造成了一些破坏如高压电塔建筑在宁静安关堡南门外30米的山头上,高压电线跨空穿越“宁字号”长城等等

  第三存在一些自然力破坏。酸雨:许多敌台的门额和墙体上的石刻文字变得模糊不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用电器大全清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