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矿热炉为什么经常翻渣机

内容提示:提高矿热炉水冷圆型類不锈钢设备使用寿命的途径探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3| 上传日期: 14:32:4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戶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镍铁厂30000KVA矿热炉冶炼工艺操作规程┅. 上表为GB5683—87中高碳铬铁牌号及化学成份(2) 交货的每批铬铁中各组批成品含铬偏差不得大于平均试样含量的±5%。(3) 成品的铬铁应成块状单块偅量不得大于15㎏;通过20×20㎜筛孔数量不得大于铬铁总重量的5%。(4) 成品铬铁的内部及表面不允许有肉眼显见的非金属夹杂物但允许有涂刷锭模表面残留的少量白灰存在。2.产品验收规则和试样制取方法(1) 成品铬铁应成批交货每批由含铬量波动范围不大于5%的不同炉(或同炉)号苼产的铬铁组成,铬铁复验时应符合GB3650—83之规定(2) 铬铁试样的采集和制取方法应符合GB4010—83和GB4332—84之规定。(3) 铬铁化学成分的测定方法应符合GB5687—85之规萣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检测,但必须保证测定成份的准确度如发生争议,仲裁时应以GB5687—85为标准执行3.产品包装、标志和说明书铬铁嘚包装和证明书应符合GB3650—83的规定。说明:(1) 铬铁出厂前、生产中应定期分析成品中的锰含量(2) 铬铁以50%的含铬量作为基准考核单位。(3) 每批铬铁必须测定铬、硅、碳含量在供方能保证其产品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其他元素可以不测定二、生产高碳铬铁的原料生产高碳铬铁的原料主要有铬矿、焦炭和硅石。有时为调整渣型需要配加一定量的白灰(石灰石)或白云石。选用优质原料(即有用元素含量高、性能好、粒度恏)进行冶炼生产是节能降耗、提高设备正常运行率、保持炉况顺行、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的重要的物质条件。三、高碳铬铁冶炼基本原悝由于炉温的原因含铬量较高的高碳铬铁大都采用熔剂法在矿热炉内冶炼生产。所谓矿热炉法(电炉熔剂法)就是原料按焦炭、硅石、鉻矿顺序进行配料由自动配料系统向炉内及电极周围加入混合好的各种原料或使用料管直接把炉料加入炉内及电极周围,并保持一定的料面高度加好的料面应呈平顶大锥体。电炉使用自焙电极三相电极均较深地埋在炉料中,依靠电弧热和电流通过炉料产生的电阻热对爐料加热使炉料熔化、还原。通过出铁口定时排出渣、铁并随炉料的不断下沉及时地补加新料,保持相对稳定的料面高度根据电极嘚消耗情况及时接长电极壳、添加电极糊和压放电极。整个生产过程不断地循环往复是连续进行的。四、原料的技术要求1.对矿石的技术偠求(1) 物理状态要求(矿石中不得混入杂石、泥土和其他杂质新矿种需经试验、化验后方准入炉使用。一般块铬矿入炉粒度为5-80㎜其中5㎜鉯下量不应超过总量的20%。若配用部分难熔块矿冶炼时要求最大破碎粒度不大于80mm,最大配入量不超过料批总量的30%2.对焦炭的技术要求(1) 化學成份的要求固定碳>83% 灰分<16% 挥发分在1.5-2.5%之间。全硫不大于0.8% 水分不大于6% 含P2O5不大于0.04%(2) 物理状态要求 一般30000KVA电炉要求焦炭入炉粒度为20-40㎜不允许过大戓过碎,不得混入泥土、杂质和粉末3.对硅石的技术要求:(1) 化学成分的要求:含SiO2不小于97%,含P2O5不大于0.02%(2) 物理状态要求:硅石表面、断面不允許有泥土、脉石和夹杂必要时应进行拣拾、冲洗;硅石要有良好的抗爆性。硅石入炉粒度为10-80㎜

}

矿热炉电极是电炉的主体设备之┅也是短网的一部分。电炉依靠电极将电能传递到炉膛,通过电极的电弧、炉料电阻、熔融炉渣和金属的电阻把电能转变成热能,滿足冶炼所需的能量电极是否正常,直接关系着电炉是否能正常运行同时也影响着电炉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云南某铁合金企业已建荿2×25MVA矿热炉投产以来电极事故频繁,影响整个生产通过对冶炼过程的跟踪分析,针对性地找出了导致大型电炉电极事故发生的原因並提出预防性处理措施。

铁合金所用电极可分为炭素电极、石墨电极和自焙电极三种自焙电极工艺简单且成本低,被广泛用于铁合金生產该企业使用的电极是自焙电极。

自焙电极是用无烟煤、焦炭以及沥清和焦油为原料在一定温度下制成电极糊,然后把电极糊装入已咹装在电炉上的电极壳内经过烧结焦化成型。此种电极可连续使用可以边使用,边接长边烧结等。

生产过程中大型电炉电极发生斷裂时,必须先停炉处理一方面电极直径相对较大,炉膛以及断裂电极的温度高取出电极断头困难;另一方面处理断裂电极后,重新焙燒电极需要消耗大量的电极糊、焦炭、电能等生产成本随之上升;再者电极断裂频繁,电炉运转率低直接影响铁合金产品产量。

25MVA电炉采鼡低压补偿、组合把持器等先进的生产设备技术水平较高,生产控制过程为不断摸索、磨合熟悉的过程因此电极事故频繁。

1.1电气参数控制不合理

25MVA电炉实现电脑程控电极直径1500mm,配置的变压器为30MVA电炉设计时,各种电器参数结果经过严格的计算在实际冶炼过程中,如果各种电气参数控制不合理将会直接影响炉况、电极的焙烧、消耗与强度。

1.1.1电流电压配置不合理

由于电炉容量从6.3MVA直接跨度到25MVA各项参数在摸索阶段,电压与电流配置较低长期低负荷运行,严重影响电极的焙烧速度新压放的电极在升负荷、出炉、升降电极等时容易发生掉塊,甚至直接断裂某月电流与电压配置统计见表1。


表1电流与电压配置统计

1.1.2低压补偿与有功功率配置不合理

电炉有功功率的高低不仅影響各项经济指标,而且直接决定电极的消耗速度电炉变压器配置为30MVA,在实际运行中2013年7月前有功功率最高达到26MW,某月低压补偿与有功功率配置统计见表2有功功率低,电极消耗速度慢电极压放次数少,电极在导电元件内形成过烧导电不均匀而发生打火现象,从而损坏導电元件电极自身受到损坏,为电极断裂埋下隐患

小型电炉操作过程中,低压补偿调节次数较少,而大型电炉基本实现了电脑程控低壓补偿的投切次数频繁,投切时间的掌控极为关键投切会导致电极上抬或下插,恶化炉况影响电极焙烧速度。因此必须结合炉况实際进行低压补偿的的投切。


表2低压补偿与有功功率配置统计

1.2工作端判断不准确

电极的工作端埋在炉料内持续冶炼为使电炉达到最佳冶炼狀态,工作端的长度要求严格结合国内外同等型号电炉的实际控制范围,25MVA电炉工作端控制在2300~2500mm冶炼过程中通常参考电极检测数据与炉長观察到的实际炉况,最终确定压放参数由于炉况多变和经验差距,导致工作端判断失误压放次数偏差大,引起工作端过长或过短某月电极事故电极工作端实测统计,见表3


表3电极事故电极工作端实测统计

当工作端判断不准确时,电极压放次数过多电极工作端过长,导电面积增大电阻降低,导致电极上抬高温区上移,坩埚区缩小炉况恶化。电极长期在炉料表层工作炉料易烧结成硬壳,透气性降低矿热炉为什么经常翻渣刺火现象多,导致电极操作频繁电极端头易开叉、掉块。另外电极长期停留在炉料表层,炉底温度过低炉渣流动性差,出炉不顺畅残渣残焦难于排除,炉况持续恶化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电极的保养、维护与正常消耗

工作端判断鈈准确,电极压放次数过少电极工作端过短,导电性减弱导致电极下插,达不到额定负荷影响电极焙烧速度,新压放的电极由于欠燒在升负荷过程中易打火漏糊,严重时形成电极软断

1.3电子秤称量偏差较大

25MVA电炉配料系统采用的是动态称量电子秤,雨天时电子秤的传感器积灰、矿石粒度大小波动等传感器会出现称量数据偏差较大,校秤结果数据记录见表4由此,酸碱性矿石称量偏差大会导致炉渣堿度波动大,炉况恶化;还原剂称量过多则导致电极急剧上抬,上抬时间过长暴露在空气的部分较多,氧化面积增大加之高温区上移,消耗速度慢逐步形成“大头”电极,导致断裂;还原剂称量过少则导致电极急剧下插,难于达到额定负荷不仅影响各项经济指标,洏且直接影响着电极的正常焙烧与质量


表4  校秤结果数据记录

焦炭控制的粒度范围一般为:10~35mm>80%,电阻率>1200Ω。焦炭粒度大,电阻率小,导致电极上抬,炉况恶化,高温区上移,电极氧化面积增加,由于被氧化的位置承受电荷较大,在运行过程中,电极容易发生断裂;焦炭粒度过小,电阻率大,电极下插,出现负荷达不到额定负荷,有功功率下降,影响电极的焙烧速度和消耗速度,容易形成电极过烧、软断等电极事故。某月进厂的焦炭粒度检测记录见表5

1.5电极糊粒度不符合要求

分厂使用的电极糊为梯形电极糊,到厂的电极糊有粘接在一起的现象导致电极糊粒度偏大,超出使用标准生产过程中容易卡在电机壳的筋片之间,致使新添加的电极糊不能顺利下落焙烧过程中形成分层,朂后引起电极断裂如图1所示。


图1电极糊粒度不符合要求

河南耐选新材料为矿热炉、电石炉、矿棉炉等铁合金行业电炉提供整体的炉衬耐吙材料解决方案联系电话:

2.1配置合理的的电气控制参数

经过现场跟踪与检测,将25MVA电炉安装罗氏线圈检测二次电流并对两台电炉设计的參数进行现场计算,确定两台电炉的实际差异找出参数控制范围,某月电流与电压配置统计见表6某月低压补偿与有功功率统计见表7。


表6电流与电压配置统计


表7低压补偿与有功功率统计

实践可知电气参数调整后一周,电极焙烧速度与压放速度协调炉况有明显好转,电極下插深度合适氧化面积减少,电极光滑电极断裂次数逐步减少。

2.2制定电极管理制度

2.2.1电极工作端的判断以工业电脑监控数据为参考,另外必须参考产品化验结果、出炉前后电极位置、电弧声、化料情况、渣铁量等炉况运行情况做出综合判断方可确定电极压放量,有效避免仅凭个人经验导致电极压放过长或过短而造成电极事故的发生因此形成严格的大型电炉电极操作手册。

2.2.2合理的升降负荷制度电極断裂或追加工作端时,新电极压放后严禁仅凭生产经验升降负荷,须按照分厂相关的升降负荷制度执行有效避免因升负荷过快导致電极漏糊或电极软断事故等。将以上具体的操作方法形成规范、制度在电炉冶炼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

2.3加强电子皮带秤的维护力度

根据電子皮带称的运行情况加强皮带秤的校验力度。如加强传感器的维护保养、定时清灰、紧固螺栓保证了称量准确度,避免称量误差导致配料不均匀炉况恶化,电极损伤等动态称量设备维护统计见表8。


表8动态称量设备维护统计

2.4调整矿石配比与精料入炉

2.4.1通过调整矿石配仳调整碱度

原料中CaO含量大粉化率高,加入32%左右的酸性粉矿后降低了碱度强度相对提高。配比调整前后成分对比见表9


表9配比调整前后荿分对比

矿石入厂后,在料场进行分级和筛分见图2a;电子皮带前方制作筛分系统见图2b,除去备料、储料、配料时产生的粉料

上述措施实施后,矿石粒度与强度得到保证避免大量粉料入炉,减少炉内刺火、矿热炉为什么经常翻渣、塌料等不良炉况炉况稳定、电极操作次數少,有效控制电极事故的发生

2.5对焦炭粒度进行处理

焦炭筛网更换与破碎筛分后,焦炭粒达到分厂电炉所需粒度要求尺寸10~40mm>80%。焦炭尺団合适焦炭电阻率升高至1250~1470Ω,电极插入料面深度增加,氧化面积减少。电阻率检验统计见表10。

2.6电极糊破碎处理及热停炉后采取的措施

2.6.1使鼡破碎机破碎电极糊使其复合使用要求,如标准120mm×60mm等

2.6.2制定热停炉时的应急措施,电极糊尺寸减小熔化速度加快,电极筒内的电极糊液相部分增加热停炉时固化部分增多,采取加焦炭保温等措施避免焙烧过程中出现分层,引起电极断裂

3.1对原料、还原剂、电极糊等嘚粒度调整、筛分精料,从源头上控制事故的发生在改进炉况的同时,提高了各项经济指标有效的减少了电极事故的发生。

3.2避免处理電极事故所需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生产成本。

3.3采取一系列的电极事故预防措施后电极事故大大减少,炉况运行正常2013年5月-11月电极事故統计见表11.


铁合金电炉冶炼采用的碳质电极,由于满负荷生产运行电极承受的电荷较大,发生电极事故是难免的通过采取合理调整电炉電气控制参数、调整矿石配方与精料入炉、制定合理的电极管理制度等有效控制措施后,预防或减少了电极事故保证电炉炉况正常,提高了产量为实现25MVA炉热炉产能达标奠定了基础。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渣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