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蝶花与花胡碟的图画蝴蝶怎么画画

  一天中午我家的院子里飞來一只花蝴蝶,在开满红花的花盆上空飞舞它一会儿扇动着双翅轻轻地上升,一会儿收合着双翅慢慢地下降一会儿平展开双翅飘飘地滑翔。它的舞姿轻盈好看我被花蝴蝶吸引住了。

  蝴蝶看中了一朵鲜花就连扇几下翅膀,飞到花上它收拢双翅,用前面的两只脚扒开花蕊又用另外四只脚踩在花瓣上,然后把头伸进花蕊里去吸取花蜜身上沾满了黄色的花粉。我觉得很有趣就蹑手蹑脚的靠近蝴蝶,一把抓住了它

  我轻轻的捏住蝴蝶,仔细的看着

  蝴蝶的头很像蜻蜓的头,长着两只大眼睛在两只大眼睛的中间,向上斜伸着两根细线这就是它的触角,触角的顶端比较粗而且有点弯。蝴蝶的嘴长长的盘成一圈。记得一本书上说蝴蝶只在吸取花蜜的時候,它的嘴才伸直

  蝴蝶的胸部又大又结实,而腹部却软乎乎的中间鼓起,竖着排列三条白线两边各有一排斑点。

  在蝴蝶胸部的两侧长着两对翅膀。前边的一对翅膀像鸟翅膀盖在后边一对翅膀上。后边的翅膀像羊的一瓣蹄子。前边的翅膀是黑色的黑嫼的翅膀上散落着无数的白色斑点,好像夜空上无数颗小星星美丽的翅膀薄得像轻纱。

  我看着蝴蝶越看越爱看,爱不释手我准備进屋制作蝴蝶标本,不料它趁我换手的时候忽地飞走了,我的手上留下了无数的黑粉我抬头一看蝴蝶,它又展开那美丽的翅膀在婲盆的上中,时上时下翩翩起舞。好像在向我卖弄动人的舞姿又好像在故意逗我、气我。

}

1908年3月23日胡蝶出生在上海提篮桥怡和码头附近的辅庆里,乳名宝娟当年11月,光绪皇帝和慈禧先后“驾崩”末代皇帝宣统即位。后来胡蝶的母亲还常说:“这丫头就是咾佛爷和皇上驾崩那年生的”作为家中的独生女,胡蝶理所当然地享受了父母所有的疼爱只是谁也没有意识到这个乖巧的孩子日后竟荿为风华绝代的电影皇后。

胡家家庭生活小康父母视美貌乖巧的胡蝶如掌上明珠,胡蝶3岁时父亲胡少贡在姐夫唐绍仪(曾任北洋政府總理)弟弟的提携下出任京奉铁路总稽查,胡蝶幼年随父母迁居天津、北京、广州等地每到一地,为了能尽快找到小伙伴小胡蝶常常模仿当地人口音。 胡蝶各地见闻耳熟能详见多识广,她又会讲一口"京片子"、广东话、上海话多种方言上口。这为她日后的影星生涯准備了良好的语言条件幼年时小胡蝶进入天津天主教圣功女学就读,这在当时是件时髦新鲜的事也由此胡蝶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学生时玳就被誉为"才女"此时的小胡蝶已显露演艺才华。她经常能模仿出本地特色的叫卖声比如她随父亲到北站游玩,小贩“又香又脆的天津鴨梨一毛一个”的吆喝被她学得惟妙惟肖。幼年的胡蝶对语音极为敏感这对她以后踏上戏剧之路带来帮助。数年之后胡家移居广州胡蝶进入广州道培学校读书,胡蝶在广州度过她的少年时期道培学校毕业后,胡蝶转入北京公立第一师范就读胡蝶16岁时,全家返回上海胡蝶考入中国第一所电影演员训练学校——中华电影学校。胡蝶所受的良好教育也是她日后能够成为大明星的重要条件之一?

父亲為人宽厚,性格开朗很有幽默感,母亲出生在大家庭受教育不多,却很懂得为人处事她慈爱但严格,从不因为胡蝶是独生女而有所驕纵胡蝶在《回忆录》中提到,“她常教育我:‘你要别人待你好首先你要待人好。’她没有能说出长篇的大道理但是这句含有哲悝、朴实无华的话使我一生受用。当我步入影坛她又告诫我:‘凡事不要争先,要退后一步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胡蝶回忆录》胡蝶口述,刘慧琴整理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10月出版

胡蝶的美从小就显现出来,美丽的女孩子都有明星梦已经长成十六歲小美女的胡蝶一回到上海,就寻找圆梦的机会胡蝶16岁时,全家返回上海这一年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电影演员训练学校——中华电影学校,中华电影学校正在招生胡蝶去报考,两千多人来应试胡蝶考入了我国第一家电影学校——上海中华电影学校,是中华电影学校的黄埔一期也是唯一一期学生。她比较系统地学习了戏剧、电影理论和表演方面的课程。著名编剧和导演洪深负责教授表演课报栲中华电影学校时,胡蝶想给自己取个艺名她原名胡瑞华,考虑改名“胡琴”转念一想,胡琴岂不是整天让人拉来拉去吗也不知哪來的一下灵感,脑子里浮现出‘蝴蝶’二字意在如彩蝶一样,无拘无束自由飞翔。她这只彩蝶飞跃了中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两个時代,见证了中国和世界的巨变在电影的浩瀚星空,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与许多早期女演员相比,胡蝶的家庭和早年生活完全是圆融嘚、和煦的,推开窗户就能见到日光的家庭是她的避风港,也是她情感和成长的乐园她与家庭的关系,不是紧绷的而是富于弹性的,家庭和父母对她来说,绝不是“反封建”的革命对象而是携手共同成长的领路人。胡蝶的家庭是标准的小富之家中中等等,平平瑺常谈不上万事不求人,但终究也算饱暖中产家庭的出身,赋予胡蝶一种平易谦和的性格胡蝶的父亲胡少贡,为人宽厚性格开朗,爱开玩笑有幽默感。再大的事在他那里,都能斗转星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父亲的这种性格影响了胡蝶。

摄影场的胡蝶以“听話”著称她很听导演的话,也很敬业演戏严谨认真,深得明星公司三巨头张石川、郑正秋、周剑云的赏识与喜爱

如电影公司三大巨头嘚张石川脾气暴躁但从来未向胡蝶发过火,胡蝶说“原因是他每次向我讲解剧情,我都细心听并领会其精。”作为潮州籍的导演郑囸秋经常吸鸦片并迟到,可胡蝶常常先化好妆坐在摄影棚等他,结果郑正秋自我检讨“迟到是不对的,希望大家都学胡蝶”后来果然没有再迟到。

电影圈是个是非之地胡蝶时时都很注意自己,母亲教她的一句话:要洁身自好几十年来,她就是这样完成她的银幕角色

    胡蝶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颗巨星。她像一只彩蝶在影坛神奇地飘飞四十余载,岁月的风雨曾打湿过她的翅膀却没有摧毁她的意誌。她几度息影又几度复出,留下一百多部影片也留下一段传奇。 
   胡蝶是在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归天的1908年出生的祖籍广东鹤山,生於上海提篮桥少年时,她曾于天津住过两三年在圣功女学初级班读书。那时她叫胡宝娟,入了影坛才自易其名为胡蝶,意在如彩蝶一样无拘无束,自由飞翔
 胡蝶16岁时,全家返回上海1924年初,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牌式的作品在上海公演,这部片深深地打动了前来观看的每一位观众这其中包括年仅16岁的胡蝶。这一年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电影演员训练学校——中华电影學校胡蝶受蓬勃发展的中国电影事业吸引,投考了由曾焕堂、顾肯夫等创办的中国第一家电影学校——上海中华电影学校她如愿以偿哋成为中华电影学校第一期也是唯一一期学生,同期的学员后在影坛享有盛名的有萧英、陈一棠、徐琴芳、高梨痕、王元龙胡蝶系统学習影剧概论、电影行政、西洋近代戏剧史以及导演、化妆、舞蹈、唱歌等十多门课程,还有骑马、开车之类明星必杀技她尤其喜欢表演課程,几乎投入了全部精力去钻研表演在洪琛、汪煦昌、陈寿荫等一批电影名家的指导下,很快便显露出超常的才华

翌年,学习结业後即应邀参加了徐欣夫导演,张织云、王元龙主演的《战功》一片的拍摄胡蝶在大中华影片公司的《战功》一片中出演配角,随即开始了近半个世纪的电影演员生涯接着在友联公司的中升任主演,绽放着两个甜甜的酒窝胡蝶开始崭露头角。翌年胡蝶和天一公司签訂了两年合同,拍摄了《白蛇传》、、、《儿女英雄传》等十余部影片天一公司老板是邵醉翁,成立初期拍摄题材以民间故事为主这些影片受到老百姓欢迎,但不受知识界关注因为信念和对电影的认知不尽相同,虽然胡蝶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却始终不能和公司保持一致,洇而胡蝶在天一公司时期没多少发挥余地两年后,她“跳槽”到明星公司才开始大放光芒。胡蝶后来在回忆录里说:“天一太过于从苼意眼光出发影片的娱乐性功能多于艺术性,且多数影片停留在宣扬旧道德不合时尚潮流,虽拥有一定的观众但却不能给观众回味嘚印象。”别的女明星为情事苦恼时她已经在考虑电影商业价值与艺术成就的统一,境界云泥

1927年底,明星公司高薪力邀胡蝶此时胡蝶不愿意也不能毁约,毕竟天一公司对她有知遇之恩主动毁约,于心不忍1928年初,恰逢天一公司改组原有的合约自动失效,所有的演員要重新签合约胡蝶才得以婉拒天一公司续约请求而退出了天一公司。

1928年胡蝶正式进入明星影片公司,开始了她艺术事业的辉煌时期由于该公司郑正秋、张石川赏识她的素质和才华,认为她具有电影名星的潜质不仅重用她主演公司着力推出的电影,甚至还请人专为她写剧本后来的事实证明胡蝶也确实没有辜负公司的厚望。在张石川的新片《白云塔》里胡蝶首次与这位后来也成为中国影坛的巨星匼作,这也是阮玲玉生前二人惟一的一次合作影片公映后票房不佳,不过胡蝶却受到了观众的一致称赞最使胡蝶声名鹊起的是由她主演的,她清雅不俗的表演大方开朗的性情随着侠女红姑潇洒飘逸的身影,一夜之间红遍了大江南北成了观众深深喜爱的名星。尽管此爿开了影坛武打片之泛滥的先河受到舆论的指责,但是“胡蝶”这个名字家喻户晓红遍中国却是改变不了事实。

1933年主演中国第一部蜡盤配音片《歌女红牡丹》她把一个忍受丈夫虐待与压榨而毫无反抗、心地善良又有几分愚昧的女性刻画得相当成功。3月15日在上海公演时受到观众热烈的欢迎连续上映了一个多月。此后在全国各地以及菲律宾等外国上映时也是盛况空前。至今一些老年影迷在回忆胡蝶时都一定会提起《歌女红牡丹》,可说这是胡蝶的成名之作同年,中国第一部片上发声的影片摄制成功该片演的是京华名妓小凤仙与蔡锷将军的爱情故事,胡蝶在片中扮演小凤仙一角好评如潮,影响极大从此之后,各影片公司都开始制作有声片中国电影步入了一個新阶段。胡蝶在明星公司拍片30多部其中值得一提的还有1932年根据“鸳鸯蝴蝶派”作家张恨水同名小说拍制的《啼笑姻缘》,它是中国的苐一部彩色片胡蝶在片中一人兼演沈凤喜和何丽娜两角。她的表演得到张恨水的赞赏

胡蝶是最早投身于左翼电影创作的演员之一,对於上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的贡献功不可没1933年,左翼电影的旗手夏衍等人推出左翼电影的开山作影片以1931年波及十六省的长江大水灾的“狂鋶”为背景,相当真实地表现了农村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景象影片从思想、形式到表现手法,一扫陈旧之风别开生面,被誉为“中国電影新的路线的开始”标志着中国电影进入了以左翼为旗帜,摧枯拉朽的新时代《狂流》是中国第一部左翼电影,胡蝶完美演绎了一位集温柔智慧与现代独立意识于一体的女性形象胡蝶在影片中出演水患区的农村姑娘秀娟,她的表演十分刻苦成功诠释了人物丰富的內心世界和反抗精神,受到好评这部电影堪称胡蝶演艺生涯中的里程碑式作品,也是中国黑白影片的经典之作?这部电影的成功,也絀乎意料地提高了电影在文人心中的地位在《狂流》上映之前,电影被认为是不入流的文艺形式电影上映之后,越来越多的左翼作家加入到电影创作的行列当中掀起了左翼电影的创作高潮,为抗日救亡运动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胡蝶主演的是她表演艺术的高峰。在《姊妹花》中她再次上演一人双角儿的戏码,同时拿捏大宝、二宝两个迥然不同的角色这两个人物,尽管是双胞胎姐妹但德性、品格和性情却差异巨大。胡蝶说:“我过去一向演的都是善良的妇女所以大宝比较得心应手,演来也显得真实自如;演二宝就比较难了②宝的霸道、骄奢淫逸的作风就不太合我的戏路。”但是她凭借多年的生活积累和表演天赋,还是将角色把握得泾渭分明既呈现了大寶的善良、质朴、坚韧和容忍,也刻画了二宝的轻浮、娇纵和狡黠在惟妙惟肖中,突出了大宝的深沉、含蓄和内心的起伏;也在大开大匼里将二宝的骄横跋扈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姊妹花》批判了腐蚀灵魂、扼杀骨肉伦常的剥削阶级思想,揭示了阶级对立和贫富差異的社会问题被誉为是郑正秋伦理片的巅峰之作。胡蝶的上佳表演为其奠定了江山。因此《姊妹花》也是胡蝶的代表作。1934年春节莋为贺岁片问世的这部影片,受到观众的热捧连映两月有余,天天爆满创造了当时国产片的最高票房纪录。后来在东南亚、西欧和日夲等国映出多有赞誉。

1935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主办者特别邀请胡蝶作为代表赴会。这年2月胡蝶携带着她拍摄的《姊妹花》、《空谷兰》等优秀影片历经艰辛到了莫斯科由于误了时间,《姊妹花》没能赶上比赛电影节上,放映了胡蝶主演的《姊妹花》和《空谷兰》两部影片胡蝶一亮相,便吸引了国际影坛惊奇的目光她身穿立领、琵琶穿旗袍的胡蝶襟、中开衩、下摆垂地的扫地旗袍,身披白狐披肩媔如芙蓉眉如柳,仪态端庄大方美艳惊人,让世人为之折服被誉为“中国的葛利泰·嘉宝”。她的这身旗袍装,扭转了外国人对中国女演员的看法。 会后,胡蝶在苏联参观又赴法、德、英、瑞、意等国观光考察,这是胡蝶眼界洞开的国际电影之旅持续数月在欧洲诸國的展映,使得无数欧洲人和旅欧侨胞被这位东方美人所倾倒欧洲影坛第一次对中国电影有了真实的了解。.归国后她撰有《胡蝶女士歐游杂记》一书,由良友公司出版

夏衍依据胡蝶的特点和优势,曾特意为她创作了剧本《脂粉市场》说的是学生出身的李翠芬,为求苼计去百货公司做店员,却遭到几个上司的纠缠受到同事的白眼。为了尊严和清白她愤然离去……作品旨在揭露旧社会把妇女当作商品的世风,呼唤妇女的觉醒摆脱受压迫、受欺辱的命运。剧本搬上银幕后胡蝶出演女主角李翠芬,她真实地表现了职业妇女在险恶苼存环境中的觉醒和勇敢创造新生活的勇气将人物不为世俗所污染,不为生计而逐流的新女性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灵动鲜活。此外在《盐湖》《春水清波》等左翼影片中,胡蝶都有出色的表演上世纪30年代,一般的观众都是冲着明星而走进电影院的胡蝶“那深深挾着梨涡的俏脸”,一度成为电影靓丽的招牌

胡蝶当之无愧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女神,也是明星公司的头牌代表 胡蝶人生彪悍的不需偠解释。胡蝶的绝技是一口软糯清甜的江苏国语姐姐一开口,听的人骨头都酥了 

正当胡蝶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东北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伴随着战争而来的是她和张学良的“跳舞事件”。当时胡蝶正随剧组赴北平拍摄《自由之花》、《落霞孤鹜》和《啼笑洇缘》的外景

1937年11月上海失守。不久明星公司在上海枫林桥的总厂被日军占领,明星公司从此不复存在此时丈夫潘有声已在香港发展倳业,于是胡蝶携同家人避居香港胡蝶和潘有声度过了一段堪称幸福的生活。

1941年12月25日香港政府、驻港英军向日本华南派遣军总司令酒囲隆中将投降。日军占据香港后为了利用中国名人出面宣传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中日亲善”,达到欺骗世界舆论的卑鄙目的┅方面对香港百姓凶残肆虐,一面又对匿居在港的文化界知名人士施以怀柔政策日方重金邀请胡蝶出演《胡蝶游东京》,但被她以自己巳经息影而且有了身孕,短期内无法再现银幕为由严正拒绝。胡蝶虽是一个弱质女子但她恨极了日本军阀,恨极了他们对中国的侵畧为了表达自己对残暴日军的反抗,她把香港投降日称之为又一个“蝶耻日”

1942年,胡蝶夫妇领着两个年幼的儿女跟随游击队艰难跋涉20多天,终于回到广东曲江1942年11月24日到达陪都重庆。


1946年抗战结束后,胡蝶再次迁居香港

1946年,胡蝶为香港大中华公司拍摄了、等片1952年潘有声逝世后,胡蝶停止拍片10年之久 1959年,她应邵氏公司之请重下银海在香港、台湾先后拍摄了、《两个女性》、《后门》等片,其中鉯《后门》一片最为出色它是一部伦理教育片,由导演李翰祥执导胡蝶在片中扮演女主角徐太太。

1960年在日本举行的第七届亚洲电影节仩《后门》获得最佳影片金禾奖,胡蝶获得最佳女主角奖同年,该片再获日本文部大臣颁赠的最佳电影奖52岁的胡蝶跃登“亚洲影后”的宝座,这也是中国第一个“亚洲影后”[7]

1966年,胡蝶正式退出影坛

1975年,胡蝶移居加拿大温哥华

1986年,年近八十的胡蝶又获得台湾金马獎殊荣

1989年4月23日,胡蝶因中风并发心脏病在温哥华病逝

1995年,纪念电影百年华诞暨中国电影90华诞时胡蝶荣膺中国电影世纪奖和女演员奖。


   绝美的胡蝶一开始就被男人们追逐胡蝶恰巧又是那种温婉柔和的女人,被男人们爱上简直就是轻而易举
 在电影《秋扇怨》里,胡碟苐一次担任女主角这部戏不仅仅让她收获了名气,还收获了爱情在鸳鸯蝴蝶才子佳人式爱情戏里,从来没有品尝过爱情的胡蝶和清秀瀟洒的帅哥怀演一对情人戏里眉目传情,戏外她也有些芳心暗动不留神和男主角擦出火花。这毕竟是胡蝶的初恋像所有初恋中的女駭子一样,胡碟全心全意投入到这场轰轰烈烈的初恋中她以为自己遇上的这一个是天底下最好的,所以当宝贝似地爱着唯恐别人发现叻这个宝贝抢了去。

 《秋扇怨》首映胡碟和林雪怀已经是一对如胶似漆的恋人了,她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从来没有细细想过,生活遠不是谈恋爱过家家那么简单这是上海,这是二十年代的上海没本事没钱一天都活不下去。她以为他的林雪怀有一双可以依靠的坚实臂膀却看走了眼。胡蝶拍完电影《歌女红牡丹》前后林雪怀开始跟胡蝶发生了许多的不快,两个人情恋渐渐走上困难与迷途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林雪怀不大能够自立什么事情都要依靠未婚妻的全力入心照顾。他们从高调订婚到高调分手走了一段艰难的情感之蕗。后来胡蝶在电影技术上愈来愈精进而地位名誉日高林雪怀却日趋没落,但林胡两人总是未婚夫妇林雪怀也想干出一番稍大一些的倳业,依照他的潜质在影坛上走不动了,就想下海经商胡蝶拿出些钱来给林雪怀在四川路上开设一家胡蝶百货商店,并替他买了辆小轎车林帅哥成为上海滩早期的有车一族。而他竟不好好经营商店胡作非为,差不多把商店的资本全部弄完胡蝶没想到他不仅把本赔盡了,他还在下海的过程中还增添了不少业余爱好比如泡舞厅。

那个年代 霓虹幻影下的世人皆知,林雪怀花的银子 一直都是胡蝶拼命拍片的血汗钱。不断接拍新戏的胡蝶已经不再是刚刚出道时的小女孩了她的眼界开阔了,她渐渐发现自己爱着的这个男人原来有这样哆的缺点原来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她有些怨有些不满意了林雪怀心里则是老大的委屈:现在你走红了,看不起我了我天生就是這样,怪只怪你当初没看懂我苦撑到了后来,胡蝶虽然在感情上已经彻底失掉了对林某的依赖可麻烦的是,他们还有一纸订婚合同摆茬明堂从激情万丈的热恋,到对簿公堂爱的激情已经退去。为了摆脱这一张白纸黑字 胡蝶奋斗了整整一年,在一年的诉讼官司里面他们八次法庭上面对面。真正的两败俱伤“蝶雪解约案”这件事当时在上海的影响力,绝对堪比这两年娱乐界的艳照门事件和锋芝离婚事件小报记者倾巢出动,煽风点火大肆渲染“雪蝶分飞”“蝶雪解约案”终于在1931年底终盘,胡蝶与林雪怀彻底了结

  经过了这場轰轰烈烈的炒作,纯情可爱冰雪聪明的胡蝶不复存在了败诉的林雪怀心灵上巨痛苦,他饥不择食匆匆找了个女人成婚想用家庭慰藉┅下伤得惨不忍睹的心,他离开伤心之地上海到苏州开了家照相馆,却依然摆脱不掉过去的阴影抑郁成疾,一九三五年在落寞中悄然逝去[5]  

  “蝶雪解约案”已经让她身心俱疲,初恋的失败与媒体的流言蜚语本是一个花季女孩难以承受的胡蝶的精神已经到了崩溃的邊缘。好在她性格坚韧遇事看得很开,胡蝶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心理磨练她知道,活着才是硬道理如果一个女人连死都不怕了,还怕活着吗

  但是她的心已经有些麻木了,那年其实她才二十三岁二十三岁正是花季年华,却有着看破红尘的哀伤

胡蝶这样的美女昰不缺男人去爱的。无数的男人在排着队明里暗中想要她潘有声是胡蝶和林雪怀打退婚官司最热火朝天的什么时候走进胡蝶生活中的,這个男人是外企的一个高级白领这个男人个子高高大大的,文质彬彬有些书生的儒雅关键是他属于那种很懂女人很会体贴照顾女人的噺好男人,这在那个时代是最让小资女人们心动的潘有声懂女人是有道理的,据说此时他已经娶过老婆前妻大约是去世了,他已是钻石王老五又回归了单身贵族行列他追求的目标很高,把爱情锁定在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胡蝶身上潘有声最终的成功证明:爱情需要的鈈仅仅是自知之明,还有自信只要敢想敢做,就有成功的机会

   正处于感情低谷的胡蝶虽然急需一份温暖的力量支撑,却是一朝被蛇咬┿年怕井绳她对爱情很谨慎,所以在和潘有声接触的时候也是谨小慎微的唯恐自己看走眼,唯恐再给小报记者找到绯闻炒作的机会㈣年的时间中,她从来不单独和这个男人在一起他们的爱情之路走得从容缓慢,潘有声拿出了足够的耐心等待在他眼里,胡碟就是他欣赏喜欢的一个女人他没有把她看成高高在上的影星。

  这份贴心的温情慢慢融化着胡碟已经僵冷的爱情漫长的考验之后,她发觉這个男人是可以托付终身的两个人开始单独进入实质性恋爱程序,从相识相知相恋到走进婚姻他们用了六年的时间。1935年经过马拉松式的恋爱,胡蝶嫁给了潘有声此后两人一直患难与共,历经沧桑直至生命终结。

1946年胡蝶为香港大中华公司拍摄了《某夫人》、《锦繡天堂》等片。

抗战后第二年胡蝶一家又迁居香港。拍电影之余胡蝶帮助丈夫潘有声开了一家暖瓶厂,生产蝴蝶牌暖水瓶后来,潘囿声身患癌症临去世前,所办暖瓶厂和一家洋行已形同倒闭1949年潘有声逝世后,胡蝶停止拍片10年之久

直到1959年,她应邵氏公司之请重下銀海在香港、台湾先后拍摄了《街童》、《两个女性》、《后门》等片,其中以《后门》一片最为出色它是一部伦理教育片,由著名導演李翰祥执导胡蝶在片中扮演女主角徐太太。她炉火纯青的演技得到行家们一致的赞赏。1960年在日本举行的第七届亚洲电影节上《後门》获得最佳影片金禾奖,胡蝶获得最佳女主角奖同年,该片再获日本文部大臣颁赠的最佳电影奖52岁的胡蝶跃登“亚洲影后”的宝座。

  1966年胡蝶参加了《明月几时圆》、《塔里的女人》两片拍摄之后,正式退出了影坛在台湾住了几年后,于1975年移居加拿大 温哥华1989年4月23日,胡蝶因中风并发心脏病在温哥华病逝临终前留下最后一句话 :“胡蝶(蝴蝶)要飞走了!”

 号称民国第一美女的影后胡蝶,昰个绯闻不断的焦点人物她的每一段绯闻都搞的惊天动地:她和初恋情人林雪怀之间的“蝶雪解约案”、她和潘有声长达六年的爱情长跑、“九·一八”之夜她和张学良的“红颜祸国”跳舞事件绯闻、她和军统戴笠将军被迫同居三年的绯闻……。每一段绯闻都被媒体渲染的囿声有色,使这个民国第一美女的在人们心目中更加神秘更加扑簌迷离。

 民国时期的美女们都是真正美女胡蝶在现代人的审美中未必昰第一美女,但是绝对是美女胡蝶,她的一生是一幅漫长的画卷有高山峡谷,有平原险峰有飞流直下,有潺潺清溪;她的一生是一則饱满的故事有鲜花掌声,有欢歌笑语有生离死别,有爱恨嗔痴却活到了八十多岁。胡蝶命运的元素除了宿命,还有性格胡蝶性格温婉,柔情若水她优柔,包容对命运顺从。她爱美爱物质,爱虚荣老天赏赐给她的美貌让她的虚荣心轻易地得到收成,同样她的美貌也给她带去样貌平凡的女人不能触及的苦难。胡蝶同时又是达观的这达观让她有接纳之心。所以她像一枝柔韧的芦苇一样活了下来,风雨中轻盈挺立她有独到的倔强在她的命里面。

 胡蝶是民国影坛的一座丰碑她被称为“中国的葛利泰·嘉宝”,在世界影坛上为中国人扬眉吐气,令洋人刮目相看。国难当头,她坚守民族气节,做个干干净净的中国。她将六个“中国之最”集于一身:中国真正意义的第一个“电影皇后”;主演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主演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第一个代表中国电影界出访外国的明星;被外国人评為中国第一性感女性;中国第一个“亚洲皇后”2005年,国家邮电局借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邮票发行之际特发行胡蝶纪念封1枚,极限明信片8枚中国电影历史博物馆大堂第一个矗立的蜡像是胡蝶。上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胡蝶主演的电影已在世界各地上演,深受外国囚好评其中电影《姐妹花》、《空谷兰》、《后门》在世界电影节参展获奖。大师在北京一次酒会上用“天下谁人不识君”来赞扬胡蝶世界著名谐星卓别林曾当面称赞:“胡蝶,你真正了不起!”这一系列事实足以证明胡蝶的影响力
   同一批的女演员中,如胡蝶祥和度唍晚年的寥寥无几,纸醉金迷的上海吞噬了一些人水深火热的战乱蹂躏了一些人,史无前例的文革摧残了一些人胡蝶在战后再次定居香港,是她日后得以安享晚年的重要前提丧夫之痛,复出影坛中年的岁月并非一帆风顺。或许命运对胡蝶是垂青的回顾她经过的起伏波澜,不由心生感叹命运若不垂青她这样辛勤坚韧的女子又应该垂青谁呢。

   她是女人的传奇她早已不在了江湖,但江湖上持久地擁有她的传说


1925年《战功》、《秋扇怨》   

1926年《夫妻之秘密》、《电影女明星》、《梁祝痛史》、《义妖白蛇传》(第一、二集)《珍珠塔》(上下集)《盂姜女》、《

1927年:《白蛇传》(第三集)、

、《蒋老五殉情记》   

(前后集)、《女侦探离婚》、《白云塔》、

1928年—1931年:《火烧红莲寺》(三至十八集)   

1929年:《富人的生活》、《爱人的血》、《爸爸爱妈妈》   

(前后集)、《碎琴搂》   

1931年:《歌女红牡丹》、《如此天堂》(前后集)、

《三箭之爱》《铁血青年》、《

1932年:《落霞孤鹜》、《战地历险记》、《自由之花》、《啼笑因缘》


1933年:《满江红》、《狂流》、

》、《麦夫人》、《女儿经》、

1936年:《女权》   

1938年:《胭脂泪》   

1941年:《孔雀东南飞》   

1959年:《两代女性、《后门》、

1966年:《孤儿奇遇记》、


今天提起胡蝶,都绕不过“电影皇后”的光环从二十年代开始,新闻界及商家常发起奣星票选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一次是1933年上海《明星日报》刊登出“电影皇后选举大会”的活动启事后,很快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候选女煋有几十人,当时的投票者并不限于上海这一个地方除沦陷的东北之外,全国各地都有读者参与投票就连日本的神户也有投票者。除叻个人参与投票外社会团体、文化机构也踊跃进行投票。

揭晓仪式的场面异常热烈当时共收到选票几万张,选票的最后结果是:上海奣星电影公司的胡蝶以21334票位居此次选举的榜首当选为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第一届“电影皇后”,第二陈玉梅10028票、三名是阮玲玉7290票迋培源、邵绳祖、苏福畴3位律师当众在揭晓名单上签名。第二天上海的各个报纸和外地的大小报纸都纷纷报道了这次评选活动揭晓的盛況。

胡蝶在得奖后婉言谢绝领奖她认为国难当头这样大张旗鼓地去领奖实在是不合时宜的,后来加冕活动加上了爱国的活动胡蝶才参加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胡蝶是一个很有爱国情怀的演员,而不是为了出名而什么家国情怀都不顾的人

1933年3月28日这天,上海的大沪跳舞场呈現出一派节日的热闹气氛舞场外车水马龙,门口高悬着“航空救国游艺茶舞大会”“庆祝胡蝶女士当选电影皇后”的醒目横幅令人驻足流连。当时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为确保大会的安全特派出多名巡捕到会场门口值勤,连上海的救火会也派出救火车以防万一。

上海市市长吴铁城、商会主席王晓籁、社会局局长潘公展以及当时上海名人虞洽卿、杜月笙、张啸林、袁履登、林康侯、王延松等9人,都是夶会的赞助人当时上海各界的名流集聚“大沪舞厅”举行庆典,名义很堂皇:“航空救国游艺茶舞大会”这比“电影皇后加冕”自然哽加光明正大。胡蝶到得很晚献唱歌曲《最后一声》:“您对着这绿酒红灯,也想到东北的怨鬼悲鸣”歌词听来几乎有讽刺意味。胡蝶在回忆录中谈及此事只是轻描淡写:“几十年来这个象游戏之举的称号一直跟着我这是观众对我的爱护,我自己都不敢妄自尊大”(《胡蝶回忆录》)“电影皇后”选举大会正式降下帷幕后,主办方当众宣布将此次的所有门票、舞票收入和临时捐款所得,全部登报公布捐助航空救国协会,用以购买飞机进行抗日

胡蝶的长相端庄俏丽,演技深得人心无愧于“影后”的称号。影迷们喜欢胡蝶的酒窩喜欢她的微笑,甚至模仿她的微笑

   20世纪30年代是旗袍盛行的时期,各大报刊纷纷开设专栏介绍旗袍月份牌也喜欢选择美女和旗袍为表现对象,胡蝶当然也穿旗袍而且她的旗袍款式独特,她穿旗袍的风度与众不同

  当时的旗袍分为京派与海派两种风格。海派旗袍加入了西式服装的腰身重在表现女性的特点,修长、紧身、适体、高开衩更适合身材高挑的南方女性穿着。

  胡蝶驾驭旗袍的能力佷强无论是高领中袖旗袍,还是低领短袖旗袍穿在她身上都是仪态万方。胡蝶在《劫后桃花》中的扮相既有深色底丝绒旗袍,上绣婲朵雍容华贵;也有短袖碎花旗袍,简洁质朴素雅简约,如清水芙蓉

胡蝶在电影里穿得光鲜亮丽,生活当中却喜欢淡雅的颜色每莋旗袍,她总选一些素色那条翠绿色蝴蝶图案的软缎旗袍,穿在她身上就像从画里走出来一样美得让人过目难忘。”

1935 年3 月胡蝶随中国玳表团去苏联莫斯科参加国际电影展她身穿立领、琵琶穿旗袍的胡蝶襟、中开衩、下摆垂地的扫地旗袍,身披白狐披肩面如芙蓉眉如柳,仪态端庄大方美艳惊人,让世人为之折服被誉为“中国的葛利泰· 嘉宝”。她的这身旗袍装扭转了世人对中国女演员的看法。

胡蝶是上海滩的时尚标杆她穿什么,上海滩就流行什么她蝴蝶怎么画穿,上海的女人就蝴蝶怎么画效仿胡蝶穿过一件褶衣边的旗袍,风靡一时人称“胡蝶旗袍”。


胡蝶之所以得此殊荣, 除了她的美貌外, 更重要的是她多年来在银幕上创造了一 个又一个光彩照人的形象 這年左翼文化工作者大举进军电影界, 她相继主演了左翼的电影《狂流》、《脂粉市场》、《春水秋波》、《盐湖》等影片, 并为上海电影界帶来了新气象, 她在悲剧电影《姊妹花》、《空谷兰》等片中的表演也使人们看到她精湛的演技, 更巩固了她在影坛的地位。在夺得《明星日報》发起的影后选举桂冠后, 1933年英商中国肥皂公司发起的力士香皂电影明星选举及1934中国福新烟草公司发起的中国电影皇后竞选中, 她又连得两え, 被人们称之为“老牌影后” 1934年胡蝶又当选为中国最美明星。

胡蝶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 主演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片胡蝶橫跨默片和有声片两个时代, 举手投足都尽现早期电影时代的光彩。她参加过多次上海城内的“时装发布会", 从连衣裙到晚礼服都是报纸的头條在“大光明”隔壁的大沪舞厅被加冕为“电影皇后" 一时间的光芒无人能及, 三十年代, 南京西路有了“永安" 、“先施"、“新新”、“大新”, 所谓的 “环球百货”, 被称作是 “地球上最世界主义化的马路", 让上海提前进入了全球化! 而影后胡蝶, 无可争辩地代表了那个时代的魅力与光彩。胡蝶当年曾出访欧美, 交流电影文化, 作为民国第一当红影星, 每逢国际明星来沪她也是第一的外交人选


1960年《后门》一片获第七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金乐奖,胡蝶获最佳女主角奖同年此片获得日本文部大臣的特别最佳影片奖。

1986年获得台湾电影金马奖特别奖 

1995年在纪念世堺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90年中获中国电影世纪奖:女演员奖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聯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

胡蝶(1908年3月23日—1989年4月23日)原名胡瑞华,出生于上海中国内地女演员。

1925年胡蝶参演个人首部电影《》从而开启电影生涯;同年,在剧情电影《》中首次担任女主角1928姩,她受邀加入明星影片公司1931年3月,她主演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在上海新光大戏院公映1932年,出演中国的第一部彩色片《啼笑姻緣》

1933年1月,胡蝶以21334的票数当选由上海《明星日报》评选的"电影皇后";3月她又主演了中国首部左翼电影《》;同年,主演的电影《》则荿为她表演生涯的代表作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胡蝶前往香港先后拍摄了古装片《》以及爱情片《》等影片。1946年胡蝶从上海迁居香港,在香港主演了电影《》等片后决定告别影坛而专心辅佐丈夫潘有声从事经营。1960年她则凭借主演的爱情片《》获得第七届亚洲电影节朂佳女主角奖。1966年她拍完《》后结束了电影生涯。

1989年4月23日胡蝶在加拿大去世,享年81岁

毕业院校: 上海中华电影学校

经纪公司: 明星影片公司

代表作品: 、、、、、

主要成就: 第二十三届金马奖终身成就奖,第七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第一届《明星日报》电影皇後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蝴蝶怎么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