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角度不同、关于心态的文章不同的文章

关注学生写作心理,拨动其创作的心弦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正文
关注学生写作心理,拨动其创作的心弦
作者:陆卫强&&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 11:47:50
&&&&&&&&&&&&&&&&&&&&&&&&&&&&&&&&&&&&&&&&&&&&&&&&&&&&&&&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那么,作文教学又该怎样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呢?关注中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内部心理机制,加以适当的指导,可以收到“四两拨千斤”功效。本文将写作过程分为五个步骤,分别谈了针对这五个步骤的写作心理指导方法及心得体会。
【关键词】作文教学& 中学生心理& 写作过程& 写作心理&& 思维写作
在各个初中学校,经常可以听到,我们的语文老师感叹说:“作文课难上。”我们的学生摇头说:“作文难写。”作为锦绣文章辈出的文化大国,我们初中的写作教学到底怎么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培养创新思维、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创新能力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指引下,当前初中的作文教学呈现出了多种模式,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和困惑。
作文教学课到底该怎样上?如何通过作文教学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作为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它既包括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储备和理解,对写作技巧、表达方式的掌握和运用,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也涉及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和分析能力,还涉及到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他们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倾向。因此,笔者认为,应当从中学生写作心理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的内部心理机制,思考当前初中作文教学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初中作文教学改革的一点构想。
有调查发现,目前的中小学作文教学从总体上看,可以说是有两头没中间,有知识有方法没过程,即有写作前的题目布置,又有写作后的评分结果以及空洞抽象的写作知识、写作方法的灌输,而缺乏写作规律的传授,因此,要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必须努力让作文教学真正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
那么,作文教学又该怎样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呢?关注中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内部心理机制,加以适当的指导,可以收到“四两拨千斤”功效。   &&& 一、敞开学生心扉,消除畏惧心理。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学生很害怕写作,一听说老师要布置写作文,教室里便叹气声一片:“唉,又要写作文了!”用心理学的角度看,当人的行为与动机不协调,走进了情绪的负面,必然表现为一种抵触心理,因而害怕作文,自然也写不好作文。
就以笔者今年所教的九年级毕业班为例,新学期不久的第一堂作文课,限定一节课交卷。结果交卷的,只有30人;交半卷有15人;其余的3人都交了只开了个头的卷子!当我询问这3个人原因,他们回答得很干脆:“老师,我是想写,可写不出来啊!”作为九年级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写作,已经有七八个年头了,为什么会一段文字也写不出来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和学校语文教研组的部分教师一起,分别从本校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各抽取一个班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随机抽样135名学生反馈作文情况,其中“写作兴趣”一项统计结果如下表:
分析一下调查表,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写作兴趣是随着学龄的增长反而下降的,而且呈现出极大的反差,越到高年级,越觉得不会写,伴随而来的是对作文的畏惧心理也越来越重,导致了写作水平事实上的负增长。
如何才能克服学生写作的畏惧心理呢?
那就应该抓住问题的中心,有效促使学生的消极写作情绪向积极方面转变。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任何行为都受即定目标制约,当目标达到,该行为才有现实的价值,行为者才会在成功的愉悦感里使这种行为积极地继续,以至佳境。其实这种行为的功利性也反映到了学生的作文中来,学生如果总觉得自己的作文没有长进,甚至倒退,他就会消极地对待作文,畏惧作文,甚至会弃笔不写。
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所在,若要学生真正克服畏惧心理,就必须实事求是地制定写作目标,树立创作的成功意识。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呢?我们语文老师能够做的是强调每次作文的目标,只要目标全部达到,就给满分;一个也没达到,就打不及格,一点都不含糊。对特别优秀的作文满腔热情地给予评价,或到班中公开宣读,或推荐到各类写作报刊或杂志,使之变成铅字,使学生产生“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自信心理。对水平较低的作文,尽量挖掘积极因素,例如一段文字,一个句子,甚至一个词语或一个标点的运用,都给予肯定和鼓励,使这类学生同样享受到写作成功的乐趣。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尝试在所教的两个平行班实施写作目标教学。每学期写大作文隔周一篇,随笔每周一篇,每篇作文都确定具体的目标,从卷面到文章,从写作手法到思想内容都确定具体的要求,各个击破,层层推进,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大大提高,优秀文章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写作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阅读水平的提高,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增,任教班级的语文学科整体成绩也随之水涨船高。
二、滋润学生心田,摆脱干涸状态。
生活处处皆有诗。正如现代美学家宗白华在《流云小诗》中所写:“诗从何处寻?在细雨下,点碎荷花声;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生活中那些看来平常、细微、不经意的点点滴滴,构成了一个个鲜活灵动的生命和绚丽多彩的人世,蕴涵着耐人咀嚼的浓厚意蕴。这就是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
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学生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写?那是因为学生尚未寻到生活之源,心中无物,自然笔下干涸。他们缺乏的正是敏锐地感觉和观察能力。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开放五官,身心兼用,培养感受能力。
感受能力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感情色彩的对于客观事物的综合反映能力。这种能力的作用有赖于五官开放,身心兼用。而且如思格斯所说:“当我们按照我们所感知的事物特性来利用这些事物的时候,我们就让我们的感性知觉的正确性受到确实可靠的检验。”[1]写作者要培养自己的感受能力,首先就要努力去感受自然环境的各种事物,感受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人物和事物,并在感受的同时进行思考,也就是进行“确实可靠的检验”。
为了促使学生不断地感受、思考、检验,我对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每周至少写一篇随笔,详细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另外几天则以“纸上微博”的形式,简要记录当天最值得记录的人、事、物。这虽只是情感记忆中的一个线头,但这线头能引领着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随时提取存储于脑海中的生活印记。这样就解决了学生作文的素材问题,帮助学生在心灵的世界里回望与咀嚼,培养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和选择的眼睛,找到生活之源,滋润心田。
三、拨动学生心弦,激发写作欲望。
清代诗人、散文家袁枚说:“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
灵感思维能力是人脑在高度兴奋情况下所出现的信息纷呈并互相沟通,从而取得预期结果和效应的心理特征。这种“顿开茅塞”的能力又称为“顿悟思维能力”。在创造性写作中,灵感是整个思维的起点――写作的冲动。
 写作过程中直接点燃灵感的就是“命题”。作文命题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效果。作文命题,关键要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引爆点,让学生产生写作的冲动,使学生愿写、想写、乐写。那么,如何撩拨起学生的写作情感,让他们拿起笔来能“怦然心动”呢? &&& 命题要具备开放性。比如以“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为第一句话续写,这个题目给学生的思维触角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学生可以心游万仞,尽情驰骋,演绎出在这种情境下可能会发生的各种故事。
命题要贴近生活。譬如说,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每当节日到来,学生都会产生一些感慨,可谓“年年岁岁节一样,岁岁年年情不同”。我据此设计了节日写作系列。如春节,让学生开展收集和撰写对联活动;教师节,组织学生为任课老师写感恩信;中秋节,让学生举行咏月诗歌作品交流会;重阳节,让学生叙写“登高印象”,学生们才思如泉涌。   命题要深入心灵。处于花季、雨季的少男少女们自有属于他们的心理秘密,我们的命题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拨动他们的心弦,让他们的心灵弹琴。月调研卷命题《说句心里话,我也&&&&&& 》让他们心驰神往,道出心中的无限渴望。
中学生的心理世界是异常丰富的,他们思维敏锐,情感活跃,我们在命题时要善于捕捉他们喜怒哀乐的情感火花,开发他们灵感深处的宝藏,掀起他们的感情波澜,从而使他们在写作欲望的催动下进行心灵的“燃烧”。
四、点拨学生心法,构建思维写作。
“思维即表达,表达即思维。”[2]
写作思维是写作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写作思维作为写作能力的核心,对于写作书面语言活动而言,其本身就具有先在性、原初性、前提性的性质,而这种性质正是我们所谓的‘动力性’的性质。” [3]这种新思维对当今中学作文教学的影响是积极的。因为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即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长期的低效作文教学也与不重视或不得当的思维训练密切相关,因而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重视思维训练就显得比较迫切。   新思维的理论中,没有把思维和表达截然分开,而是认为“写作行文的过程就是写作思维的过程,写作思维技术及其思维成果的生成过程,也就是写作书面语言的生成过程”[4]。在这种写作新思维中,思维和语言在写作者那里是一同生长,不是一种二元对立、等级优先的关系,而是同一的、一同生成写作的思维过程和用一定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是同一种活动的两个侧面,不分彼此先后。 &&& 写作即生长,写作即生成。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拿起笔来,大胆地写下去,思维即表达。只有这样,学生的语言才是率真而自然的,才会是充满个性的,表现出自己的生命痕迹,而不是为了某种目的写作。实践证明,只要我们不束缚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学生的写作语言是相当精彩的,其个性化、鲜明性和表现力并不亚于成人的语言。而学生的单纯和想象,有时还会给语言增添一种我们在成人语言世界中看不到的清朗和质朴。“雪化后是春天”,这是孩子心中的世界,多么具有美质的隐喻语言。
所以,建构写作思维模式,应该作为今后作文教学中的重点,让学生得到真正有实效的写作思维训练,授之以“心法”,促使学生发展质疑求异、深刻独特的思维品格。
五、续添学生心力,建立多元评价。
“数其一过,不如奖其一长。”教育的艺术在于善激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前苏联教育家班巴斯基也说过:“表扬的方法是用来支持和培养学生行为和学习活动的良好开端。”
进入毕业班,学生的写作心理特点表现为:急于求成的迫切性。由于环境的变化,情势的紧迫,大多数毕业生的求知欲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上升到急不可待的程度,特别是表现在对自己平时较难把握的作文能力上。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学习情绪,是促使学生渴望学习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因素。应当看到,这正是我们借多元评价推动作文教学的大好时机。
在作文评价中,我始终坚持“发现、欣赏、激励”三个原则。&&& 1.“弯下腰”,发现金子 & 尊重学生这个写作主体,弯下腰看待学生的作文,多肯定,少否定。只要学生的写作是发自生活的真实,无论他们的文笔多么稚嫩,都要设法肯定。在分数上绝不吝啬,写得好的作文可以给满分,85分成为寻常分,这一小小的改革举措,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兴奋点。  2.“捧着”,欣赏亮点
把学生的作文捧在手心,用“放大镜”寻找学生习作中的亮点,整篇文章写得一般的,就寻找是否有某段值得欣赏;没有精彩的语段的,就寻找是否有精彩的句子;没有精彩的句子,还要寻找是否有用得精当的词语。就是要从粗石中挑出白玉,激发起学生对写作的自信心。  &&&&&&&&&&&&&&&&&&&
3.“区分”,因才评价   作文评价不能搞“一刀切”,要因人施教,实施分层化、个别化评价。对起点高的同学提出高要求,对起点低的同学要求自然应该低一些,确立不同的评价标准。在批改上,我十分重视面批,每个学期每位同学的面批次数不少于一次,通过面对面的批改,和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通过个性化的指导,提高了作文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放下”,倡导自评   作文评价的理想境界是教会学生自主评价,在作文教学中,我会把作文评改的一部分任务交给学生去做。通过自评、互评、小组评等形式,让学生进入反馈和评价的角色。事实上,对写作者来说,当他向同学讲述和朗诵自己文章的时候,他其实拥有了一批很忠实的读者,他会注意对方的反应。这将促使他修改文章以迎合他的读者。而对评论者来说,他不仅在给写作者帮助,自己也从中获益,因为他在评价别人的过程中开始渐渐懂得一篇好文章应该写成什么样子,他这样要求别人当然也会这样要求自己。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总而言之,若我们初中语文老师,能用真正科学的方法去关注学生写作心理,善于拨动其创作的心弦,那写作的灵感之泉就一定会有涓涓的活水冒将出来。到那时,作文课一定不再难上,作文也一定不再难写。
注释: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2] 马正平.非构思写作学宣言[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
[3]马正平.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 同[2]
参考文献:
①《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3 期
②《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9年第9期
③《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10年第6期
④《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1年第2期
 &&&&&&&&&&&&&&&  (本文获2012年桐乡市中小学学科教学论文评选二等奖)
文章录入:tx_ygx&&&&责任编辑:tx_ygx&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人的作文?――教学随笔
&&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人的作文?――教学随笔范文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人的作文?――教学随笔
本文由公文易网()编辑 tk 精心整理,可为2016年写作与“小学生,作文,教学随笔”有关的文章提供参考,需要更多范文资料请进
栏目,我们为您准备了更丰富实用的最新资料,或从右侧的搜索框重新搜索,会有更多发现。
人物是写人记叙文的重点,写人记叙文的目的就是要写出个性鲜明的人物。那么怎样去写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怎样让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动人心弦呢?每个人有不同的面貌,不同的语言、行动,不同的思想和性格,因此写人的第一宝典就是描写。 人物的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第一、通过人物的肖像写人。人物的肖像主要指人物的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服饰、姿态和神情等等。肖像描写可以写人物的静态,也可以写人物的动态。肖像描要注意两点:一、肖像描写不是说把一个人,从眼睛写到鼻子,从鼻子写到嘴巴,从嘴巴写到耳朵,从耳朵写到头发,从脸写到身材。通常我们只是选取这个人的外表上一个最最鲜明的部分进行特写,比如说,写眼睛,按鲁迅的话说,是要“画眼睛”。“画眼睛”是写人物肖像的关键。他在《祝福》中14次写到祥林嫂的眼睛,而每一次眼神的变化,都透露出人物当时的心理和性格的变化。我们不是说都要写眼睛,而是说鲁迅用了“画”这个字,强调对人物外貌最具有特征的部分的特写,通常写人的外表都是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服务的。鲁迅写祥林嫂是“画眼睛”,但也写了祥林嫂“花白的头发”以表现其悲惨的命运;写闰土,在写眼睛的同时,重点写到闰土的手:“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是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反映了闰土生活的艰辛和痛苦。二、肖像描写切忌公式化、脸谱化。一般情况下,“人如其面”。然而人的内心与外貌并不总是一致的,外表漂亮不一定心灵就美。通常外表和人物性格的反差可以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比如《牛虻》中的中年牛虻,他的腿瘸了,面部丑陋,有刀痕,却是高大的善良的有爱心的形象。又比如《红楼梦》中的王熙风,她生得美丽俊俏,却心狠手辣。第二、通过人物的语言写人。写人要善于运用人物的语言。人物的语言要充分个性化,能表现人物的出身、教养、经历和性格,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鲁迅先生指出:“人物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这就是说从人物语言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鲜明特征。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如《孔乙己》当中的孔乙己总是“之乎者也”,这正好符合了孔乙己这个落魄秀才的庸腐形象。而在文章当中描写一个农民说的道理,言语一般都是朴实的,如果你写得文绉绉,显然就脱离了生活实际。二、人物语言的描写,力求反映人物的特征。孔乙己说的话就处处表现出了他的酸腐气。第三、通过人物的行动写人。人物的行动要符合生活的本质,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可以选择具体的、富有特征的行动来显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人们的所作所为是其思想和性格的表现,茅盾说:“人物的性格必须通过行动来表现。”比如,施耐庵要塑造武松的性格,就安排了一回“景阳岗武松打虎”,全是写武松怎样“打”,从行动上描写出武松谋略的机智和武艺的高强。在描写人物行动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人物行动的生动性和典型性。所谓生动性,指的是作者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他怎样做。所谓典型性,则指的是作者要写出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
第四、通过人物的心理写人。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心理描写就是要充分揭示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慕、思念、苦闷、痛苦、怨恨、惊恐、嫉妒等等。常见的心理描写方式有内心独白、思忆联想、梦境幻觉等。但不是每篇文章都适合出现心理活动的,我们在写心理活动的时候应该注意:1.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才会产生的心理活动。比如《卖炭翁》中有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本来寒冷的冬天,卖炭翁纵然身上衣衫单薄,为了卖炭只能希望天更冷一些。这里的“愿天寒”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2.要努力写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例如高尔基的《母亲》最后一章,作者就细致入微地写出了尼洛夫娜发现暗探时一刹那的动摇、害怕,以及内心冲突,直到坚定、沉着。第五、通过人物的活动环境写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人物个性的形成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写好环境对表现人物的性格极为有用。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地,环境也创造人。”茅盾也认为,“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行动”。 因此写人的记叙文常常需要对环境进行描写。同学们都知道环境描写分为两类:(一)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自然景物进行的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l)写景衬托人物心情;(2)写景点明时令、地点;(3)写景表现人物关系;(4)写景表现人物性格。但进行景物描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l、抓住景物特征描写。2、要选好写景的角度。3、写景应渗透人物的感情。应该有意识地把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融入到周围的自物景物中去,或者在所写的景物上直接渗透作者的感情。4、可以采用对比方法写景。如《祝福》的开头与结尾写祝福时的景色气氛,以乐景反衬祥林嫂的悲剧,更增强了作品对旧社会的批判力量。5、自然景色可以暗喻某种社会环境,如高尔基的《海燕》,茅盾的《雷雨前》。(二)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说,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而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社会环境描写应该注意两点:1、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我们所处的时代常常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比如很多典型的世纪新人、新新人类,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产生的。2、必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以鲁迅的《祝福》为例,文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鲁镇的风情,就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读者朋友们,在以上这篇文章里我们讲述了人物描写的几种方法,如果大家能够善用我们总结的这几种描写方法,我们笔下的人物一定可以从干瘪逐渐走向丰富,并活灵活现地跃然于纸上的。
大家都在看
关键词搜索:
您还可以返回
栏目浏览更多相关范文。
(日 责任编辑:tk)
栏目查看更多相关文章
Copyright &
公文易文秘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态文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