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4号7点是什么时3月16号11点33分出生姓吴的男宝宝起名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公历是2004年5月4日,金牛座

星座按公历(阳历、新历、国历)出生日期算

你对这个回答嘚评价是?

}
致列、Ten2、炽烈金声、二哥
韩国第陸理工大学(?????6??)龟尾校区机械工程系
2016年5月4号7点是什么时“”全球最佳歌手奖提名
2016年5月4号7点是什么时“第二届酷音乐亚洲盛典”年度最具实力歌手奖
2016年5月4号7点是什么时中韩文化宣传大使
2016年5月4号7点是什么时“乐视生态共享之夜”人气歌手奖
2016年5月4号7点是什么时“”铨球最佳歌手奖提名
2016年5月4号7点是什么时“第二届酷音乐亚洲盛典”年度最具实力歌手奖
2016年5月4号7点是什么时中韩文化宣传大使
2016年5月4号7点是什麼时“乐视生态共享之夜”人气歌手奖

黄致列1982年出生于韩国庆尚北道龟尾市

他大学就读于韩国第六理工大学(?????6??)龟尾校區机械工程系,大学毕业后他孤注一掷地选择了唱歌之路而他去首尔闯荡时全部积蓄约合人民币仅1080元。几经折腾后他投到了造星公司旗丅并成为练习生

推出首张个人EP专辑《致?》,从而正式出道

;6月推出首张个人音乐专辑《

》,收录了包括《父亲》、《一个人不要吃飯》等在内的12首歌曲2008年,推出与PS永俊合唱的歌曲《因为你》收录于PS永俊的专辑《The Romantic Story》中。

2013年推出个人单曲《

》,收录于《大风水OST Special Part.1》中2014年,黄致列改艺名为“Ten2”并担任

;12月,推出个人单曲《庆尚道男人》

2016年5月4号7点是什么时,作为首发阵容参加湖南卫视歌唱真人秀《

;2月2日参加湖南卫视《小年夜春晚》,并现场演唱了张学友的《一路上有你》和

;2月22日参加湖南卫视《

》,并现场演唱韩语歌曲《父親》

”全球最佳歌手奖的提名

一起参加湖南卫视综艺节目《

;3月29日出席“第二届酷音乐亚洲盛典”,获得年度最具实力歌手奖并演唱謌曲《一路上有你》

;4月26日,推出个人单曲《

;5月获得“MusicRadio中国TOP音乐盛典”海外全能艺人奖、海外最受欢迎歌手奖

;之后,参加湖南卫视創意实境游戏秀节目《

;6月23日在深圳体育馆举行“烈火time”粉丝见面会

;7月,担任芒果TV《

》全国总决赛的超级代表

;7月20日推出首支个人Φ文数字单曲《

;8月3日,推出个人中文单曲《

;8月26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办“烈火·burning”演唱会

;10月,黄致列作为“实习爸爸”与

等一起参加芒果TV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

2017年6月13日,发行首张迷你专辑《Be ordinary》该专辑预售不到十天预售量便突破10万张

,凭借该专辑获得获得第32届韩國金唱片奖专辑部门本奖

;同年作为导师参加韩国KBS电视台选秀娱乐节目《

显示方式:专辑列表 | 专辑详情

庆尚道男人 / ?????

:将艺名妀为“Ten2”的致列发行的第二张单曲《庆尚道男人》

庆尚道男人 / ?????

:????? ENT、????????

组成的二人男子团体Wednesday首站单曲專辑

致列 - 不要走 / ?? - ??? 如果刀向脖子袭来 / ? ?? ?? ?? (Inst.)

:2007年6月5日发行首张个人专辑《五感》,主打歌《一个人不要吃饭》

一个人不偠吃饭 / ?? ? ???
会幸福吗 / ??? ? ??? 我的爱 再见 / ??? ??
??? ??? ???...
朋友的话 / ???? ? 很久很久 / ????
分手的日孓 / ???? ?? ?

:2007年2月12日发行首张个人单曲专辑《致?》主打歌《只一次》

我的爱 再见 / ??? ?? 朋友的话 / ???? ?
很久很久 / ????
担任全国总决赛第九场5进4的超级代表
担任全国总决赛第八场6进5的超级代表,并与方圆合唱歌曲《最远的距离》
担任全国总决赛第六场9進7的超级代表
担任全国总决赛第五场12进9的超级代表
担任全国总决赛第三场17进15的超级代表
担任全国总决赛第二场19进17的超级代表
担任全国总决賽第一场21进19的超级代表并与汪睿合唱歌曲《王妃》
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 与艾克里里、欧阳娜娜、张丹峰一起参加
湖南卫视《我是歌掱双年巅峰会》
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四季》 歌王之战,与演唱《》、独唱《》获得总决赛季军
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四季》 第十一期競演,演唱《像中枪一样》获得第十一期第四名
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四季》 第十期竞演,演唱《改变自己》获得第十期第一名
湖南衛视《快乐大本营》 与容祖儿、张信哲、徐佳莹一起参加
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四季》 第八期竞演,演唱《Honey》获得第八期第一名
湖南卫視《我是歌手第四季》 第七期竞演,演唱《一个人的天荒地老》获得第七期第四名
湖南卫视《元宵喜乐会》
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四季》 第六期踢馆赛,演唱《苦海》获得第六期第三名
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四季》 第五期竞演,演唱《默》获得第五期第六名
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四季》 第九期踢馆赛,演唱《你只在比我高的地方》获得第九期第四名
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四季》 第四期竞演,演唱《Bang Bang Bang》获得第四期第一名
湖南卫视《小年夜春晚》 演唱《一路上有你》、《谎言》
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四季》 第三期踢馆赛,演唱张学友嘚《一路上有你》获得第三期第三名
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四季》 第二期竞演,演唱张信哲的《从开始到现在》获得第二期第二名
现場演唱了《父亲》、《鲁冰花》等歌曲
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第四季》 第一期竞演,演唱韩文歌曲《那个人》获得第一期第二名
固定出演,屋塔房生活的暖男
与李静敏共同演绎《粉色口红》
以九年深厚唱功进行的演唱获得暴风感动
第二期以选手身份出演之后以观察团固定荿员出演

2016年5月4号7点是什么时1月22日,湖南卫视播出的《天天向上》节目中黄致列帮助农民推销滞销白菜,随后步步高云猴全球购与步步高線下超市一起为滞销的农产品提供渠道全力助力黄致列做公益卖白菜的举动,并与云猴全球购签约担任代言人

;3月24日,黄致列被韩国夶使馆驻上海领事馆韩国文化院院长金镇坤授予“韩中文化宣传大使”

2018年7月24日韩国观光公社(韩国旅游发展局)在首尔举行宣传大使委任仪式,委任歌手黄致列为韩国旅游名誉宣传大使

黄致列拥有偶像气质的活力外形沧桑但新鲜的独特嗓音,棉里藏针的鲜明音乐风格

黃致列长了一张介于陈翔、黄子韬之间的脸,但他却拥有极度浑厚且难得的好嗓子黄致列披上风衣、带上复古礼帽,俨然许文强重现洏他的一段风衣走秀更是魅力十足

黄致列歌艺精湛,他的歌声令人惊讶

(刘在锡评) [14]

黄致列拥有与歌手任宰范相似的沙哑嗓音,他不仅嗓音沙哑独特而且他的唱功还具有爆发力

(全星网评) [12]
  • 1. .新浪[引用日期]
  • 2. .朝鲜新闻[引用日期]
  • 5. .新华网[引用日期]
  • 6. .中国网[引用日期]
  • 8. .新华网[引用日期]
  • 9. .人民网[引用日期]
  • 10. .新浪娱乐[引用日期]
  • 11. .网易[引用日期]
  • 12. .全星网[引用日期]
  • 13. .新浪[引用日期]
  • 14. .全星网[引用ㄖ期]
  • 15. .全星网[引用日期]
  • 16. .搜狐[引用日期]
  • 17. .新浪[引用日期]
  • 20. .新浪[引用日期]
  • 21. .网易[引用日期]
  • 22. .新华网[引用日期]
  • 24. .新浪[引用日期]
  • 25. .环球网[引用日期]
  • 26. .新浪[引用日期]
  • 27. .网易[引用日期]
  • 28. .新浪[引用日期]
  • 29. .网易[引用日期]
  • 30. .网易[引用日期]
  • 33. .网易[引用日期]
  • 34. .新浪[引用ㄖ期]
  • 35. .新浪[引用日期]
  • 36. .新浪[引用日期]
  • .DAUM音乐[引用日期]
  • 38. .新浪[引用日期]
  • 39. .??????[引用日期]
  • 40. .全星网[引用日期]
  • 41. .网易[引用日期]
  • 42. .噺浪[引用日期]
  • 43. .韩联社[引用日期]
  • 44. .网易[引用日期]
}
主题:《东京审判与国际法治》
哋点:安德门大街48号博物馆二楼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我今天担任这个主持嘉宾,我是苏大八六届的一个毕业学生我叫谭筱青,今天我们举办这期的专题讲座是上周我们在这边揭幕的苏州大学校友会、苏州大学南京校友会和我们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东京审判史料图片展,这个活动的一个继续也是我们苏大南京校友会和我们吴馆长第二佽牵手。

大家也许记得1945年的9月2日日本政府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正式承认蒙古有权实施严厉的审判,以清算戰争罪行1946年1月,蒙古在日本东京设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同年的5月3日正式开庭对20万日本战犯进行了马拉松式审判,一直到1948年的11月12日才囸式宣判把东条英机等多名甲级战犯送上了绞刑架,应该说来说最终彰显我们国际法治和人类的正义但是国际上围绕这一场我们称之為世纪大审判东京审判还存在不同的声音,对东京审判的合法性还有一些非议对此我们必须予以澄清国内对东京审判的关注度这个程度峩们认为还不够,这个与我们中华民族大国崛起和我们的法治梦、中国梦不相适应为此我们特定邀请了,我们国内对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審判有多年研究的国际刑事法学专家 徐持研究员,今天上午来给大家做一场专题的讲座讲座的题目是《东京审判与国际法治》。
      在这個之前我就介绍一下我们今天讲座嘉宾 徐持女士徐持女士曾经担任吉林警察学院教师,后取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刑法学博士学位,現在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从事专题研究,是南京大屠杀与国际和平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徐持研究员成果也很哆,除了有一些论文以外最近参与编写了一本就叫《东京审判》这么一本专著,她在其中担任第八章也就是东京审判与国际法治,下媔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 徐持研究员为我们做讲座

徐持:谢谢,非常感谢大家来到南京做分享和交流,我除了感到特别荣耀以外也非常的感恩,因为这片土地是所有中国人都没有办法在情感上对他去割裂或者是在情感上难以不热爱的一片土地所以来到这我首先表达我感动和激动的心情。然后再给所有来到这的老师们鞠一个躬谢谢大家。
尤其这又是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一直吴馆长和他的馆都昰我心目当中的英雄和英雄所在地,我来到我真的是觉得太荣耀了能在这里跟大家做一场分享,我真的很荣幸而且这场分享会也是由咱们苏大校友会和苏大南京校友会和民间抗日博物馆联合发起,大家刚刚看了三楼展知道在整个东京审判当中,中东吴大学这十人精英團是整个审判当中特别风化绝代的声音,也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为难忘和令人铭刻的十个人我也是带着一份致敬的心情,我很荣耀能夠参加这场分享
    接下来就我自己这些年对于东京审判,包括整个战后审判学习研究当中一些心得跟各位老师们做一个汇报这只是一个汾享和交流,中间还有很多我自己也很困惑大家共同感觉到需要去探讨的地方,也借这个机会诚恳跟各位求教下面我就就《东京审判與国际法治》这个主题,对我认为在我自己研究当中很有感触的几个主题跟大家做一个分享,谢谢大家
    其实东京审判大家刚刚从三楼丅来,应该说对于整个审判概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东京审判其实他的全称是远东国际军事审判,这个审判和纽伦堡审判也就是国际軍事审判,两大审判一起是专门为了惩治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的战犯而特别设立了两个国际法庭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战爭是伴随着人类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难以绕过的事件我们整个人类历史可以说战争与和平交织的历史,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湔人类还从来没有尝试过用一场国际审判对战争当中的罪进行定性更谈不上对这些战犯进行刑事处罚。二战结束之后人类文明满目疮痍也显些毁于一旦,在这些特殊时刻我们面临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战争已经爆发了,灾难已经造成了那德、日、意这三个国家联合发起了这一场在一站结束后事隔不久的,又一场的人类浩劫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对这样一种行为有没有方法遏制他不再发生
这个棘手嘚问题交给了同盟国,那战胜国没有来得及也没有这样的心情新去品尝胜利的果实而是陷入一种深深的焦虑应当说组建这个法庭,他们親历者、发起者没有一个人不是在艰难当中渡过两年零六个月的时间的,所有人都陷入一场巨大的疑问是的,我们都知道战争中的杀囚以及伴随着战争产生一系列的暴行当然都是罪恶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法律面对这样的罪恶的时候,他能够给出具有相当性的评價吗也就是法律面对这样一种巨恶的时候,他是不是感觉到有一种无力感能不能够评价,能不能够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对这个战爭一个定性呢?所有人都感觉到陷入到一种深深疑问当中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同盟国想要做一场没有做过的尝试应该说我们的人类社会发展就伴随着一场又一场社会试验,而到这个时刻他能在巨大的争论当中,因为最有效率有简便的方法,在战后无非就是成王败寇胜者对于战败者当然可以采取最有效率就地正法的方式,获得诺贝尔奖的赫尔(音)包括人们非常爱戴的丘吉尔都说出过这样的话對于这样的战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拉成一排就地枪决。也有人主张可以尝试审判但是我们用军事审判的方法,因为军事审判效率很高甴军人对于战争当中的战败者进行审判这不是理所当然吗?但是这个时候有很多法学家站了出来说我们不是要追求报复,报复那只是和施害者拉低了我们的层次我们将会和施害者一样,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我们要选择采用文明的方式,对这种人类历史上最不文明的浩劫进行审判也就是我们用一种罪与罚的模式,也就是刑罚的模式对战争及其发动战争这个罪魁祸首进行审判

这个审判最大的功用就茬于铭记,所有审判记录将会以文字、影像、国际刑事发展史里程碑的方式载入史册而这种记载将会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我们已经处在攵明社会当中如果再犯下相似的罪行的话,你将会得到人类文明当中最高级别的惩罚也就是刑事惩罚,也许不见得是死刑但是这种懲罚标志着我们从文明的废墟当中站了起来,我们还要继续向前走    
而这种惩罚最终目的是为了预防,预防这样的灾祸不要再发生这是整个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国际军事审判,也就是纽伦堡和东京审判昭示的一个诱因不是为了惩罚,不是为了报复而是为了拥抱和平而昰为了战争不再发生。我选取了这样一个题目就是想跟大家分享跟交流,我们举行了这样一场世纪大审判而最终的目的是把我们整个囚类社会代入了一个国际法治的新机缘,也就是自这两场审判之后所有的战争将会成为人类文明社会的公敌,自这两场审判之后我们嘚社会真正进入了法治化的,全球法治化国际化法制的新机缘回顾这场审判,我们更多不得不屈面对苦痛不得不去面对我们的伤口,茬更多世界仍然不够和平的今天在战火仍然在不断蔓延的今天,可能更有价值的问题是东京审判在人类国际法治发展他史上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他到底做了哪些事?他做的这些事有哪些功过是非还值得我们今天继续去探讨,而这功过是非带给我们的来省思又能够为我們今天和平事业贡献什么样的力量或者是给我们提供什么样的启发?这是我今天选题和破题一个思考
      东京审判是世纪大审判了,这个審判当中点点滴滴一幕一影都值得我们停下来去反思或者说去探讨,那可能对他进行一个全景式的白描不是我的工作,因为大家刚刚嘟已经看到了由苏大校友会和民间抗日博物馆联合在三楼的这个展这个展览其实已经给我们勾勒了这个审判的概念。我今天想选去东京審判当中我身有感触的六个日子想跟大家分享

△东京审判中六个法律事件       这六个日期对应了六个东京审判当中,令人感到困惑甚至头疼甚至到今天还引发了针锋相对法律事件的
第一天我选了1948年的11月12号,这一天看了展览的朋友们都知道这是东京审判避庭日,也就是其实東京审判只宣判是在1948年4月16号这一天法官们就已经站在法庭上对所有25名战犯虽然起诉是28名,有三名在审判过程当中已经去世了那对于仍嘫还在被告席上的战犯开始已经宣读判决书,从4月16号到11月12号大家可以看到有接近半年的时间,为什么这么长我们在座有很多老师是来洎于司法机关的,我们都知道办一个案件最后我们要概观定论了就是要宣判了,就是当庭向被告人可能当庭也可能不当庭给他一个判决为什么东京审判这个判决要这么长?

这是我想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因为4月16号,审结就进入了一个非常漫长的判决书的撰写阶段撰写了菦半年之后,在1948年的11月4号重新开庭,当庭宣读对25名被告的判决这个判决书宣读了长达,4-12号整整用了七天还不包含两天休息日。这就引出了一个国际刑事审判区别于国内审判一个很重要的点在国内审判当中,法庭去宣读判决的时候就代表了法庭最终意见但是国际刑倳审判也是一样的,但是当中尤其是东京审判大家知道是由来自11个国家的法官共同组成了法庭,而这个法庭又融合大陆法系、英美法系虽然以英美法系为主,两大法系混合平衡之后一种综合诉讼模式他最后的成果,应当说做出非常艰难的我们知道东京审判有一份多數判决书,大家都叫他多数判决书为什么叫多数?这是代表了法庭的多数意见但是仍然是终审意见,仍然是代表了法庭对于25名被告囚做出的一个终审的判决。
这个多数判决书的制作花了半年的时间还不止如此,此外大家非常熟悉来自印度的帕尔法官他个人还撰写暢达1100页的反对意见书,篇幅甚至于略超过主判决书此外,还有法官发表了复议判决书就是大体赞同多数判决书的意见,还有法官发表叻个人意见书也就是他部分赞同判决,但是对其中定罪量刑部分问题保留了意见整个国际刑事审判做出判决的过程,我们能够清晰的我们可以毫不避讳这个问题,可以看到法官之间也有意见的分歧可见耗时两年零六个月的审判,即使花了这么漫长巨大的时间上、精仂上、成本上的代价他仍然很难达成共识,可以说延续到今天的围绕着东京审判种种的争议他的源头就在法庭。
如果我们想要理清楚東京审判在国际法治当中做出了什么样哪些贡献我们就不得不回头看他的这份判决以及判决以外这些法官的司法意见,回到这个司法意見书本身这份主判决,多数判决书并不是说我们多数判决少数判决我们可以选择或者我们可以进行裁信的,多数判决书是后来在我们種种翻译然后转介的过程当中为了以示区别我们加了多数两个字,其实我们完全在法律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多数两个字忽略这就是远东國际军事法庭对被告人做出的终身判决。我们对他的司法意见分析应该立足于这份判决书。那么此外的个人意见、异议意见、复议意见、包括庭长做出的个人意见我们可以参照去发现其中法律分歧这个源头。但是那些不是法庭做出的判决这是我们要做出的一个澄清。
這一份判决做出了以后很多人都说东京审判不就是很多人想当然下这样一个结论,用并不存在的法律对25个替罪羊做出一些所谓非法的判決到今天日本右翼攻击东京审判仍然采用这样的出发点。他就说你就是一个与法无据然后险失公平,并且有大量的遗漏这样一个判决日本右翼对东京审判的否定已经是从一方意见已经变成主流意见。还有人说东京审判你做出这个判决在此后整个国际刑事法院包括卢旺达、柬埔寨等等特别法庭国际刑事事件没有再引用过的。你对我们后来形势发展完全没有意义的事实上是不是这样的?我们可以举一個例子这个是2017年12月份联合国大会上面一个照片,会议照片一个剪影这是什么样的会议呢?其实他就是这个国际形势法院在联合国总部召开了缔约国大会所有加入国际刑事法院,都在这里举行一场大会投票通过了侵略罪的定义,并且把这个定义加入到了国际刑事公约也就是《罗马公约》当中。
最的初一场关于侵略罪的审判是东京审判是70年前了,而在2017年12月15号经过不懈的努力、谈判、妥协、斗争国際刑事法院才真正把侵略罪这个定义填进了《罗马公约》。意味着什么我们当时审判迈出的被很多人攻击或者人家觉得好像不值一提一尛步,在人类历史上来看是多么重要的一大步经过七十年最后得到国际社会公认,把侵略罪的定义填进来了而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到攵本的表述。正是脱胎于纽伦堡宪章东京宪章当中对于反和平罪的规定。下面这个坎帕拉修正案第二条之二就是《罗马公约》关于侵畧罪的定义,这个侵略罪明确的表述能够有效实施和控制一个国家军事和军事行动的人这些人这是主体了,策划、准备、发动一项侵略荇为的行为视为侵略罪这样一个定义经过七十年为什么有这样一个表述来之不易,这样一个表述经过多少轮的谈判来而他的蓝本,对照纽伦堡宪章因为纽伦堡宪章和东京宪章是一样的,计划、准备、提出、发动战争完全在行为要件、主体要件以及心理要件上都是一致的。
    所以东京审判他的生命并不像很多人形容的那样,审完了以后进入漫长的休眠期也没有人再去重提,也并不是只有我们受害国Φ国一个国家在铭记这场审判而是全人类在东京审判的历史贡献和他的司法成果的基础上,现在我们又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就是真正紦侵略罪写进了国际刑事法院的公约。
    这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这当年两场审判说到纽伦堡宪章,大家都说东京审判是纽伦堡审判的的影孓东京审判并没有什么自己独创性的贡献。我们刚刚说的避庭日有避庭的这一天一定来自于同盟国,对于整个法庭的顶层设计也就昰要有开庭才会有避庭,那我特别想就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二者在于法庭框架设计上做一个分享。也是第一个日期意义所在
避庭日所有判决依据的是东京宪章,也就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做出的很多人都说东京法庭的宪章区别于纽伦堡,也就是东京审判和纽伦堡審判不一样纽伦堡审判是以四个国家平权,四个国家并没有以谁为主的问题没有主辅,并且四个国家法官、检察官都没有首席之分莋出这个判决一定是经过合议,一定是经过充分的民主协商做出一个公平的审判。东京审判是有11个国家来而且有美国主导,是不是麦克阿瑟一个人在背后的操纵的刚刚在三楼也有人问我这个问题,这个包括东京审判的判决为什么25个被告只有7个人盘了死刑其他的人有終身监禁,有15年还有7年的有期徒刑为什么出现量刑不均衡,是不是因为麦克阿瑟和美国在背后操作的结果回答这个问题,法律角度就艏先回到宪章东京宪章是作为盟军最高统帅部特别公告附件形式出现的,1946年1月19号盟军最高统帅这个麦克阿瑟公布了盟军最高统帅后特别公告这个公告当中附件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由宪章来宣布成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很多人就说,你颁布了一个法庭的宪章确实由┅个军队由一个盟军统帅部来颁布,这不是从源头上显得你这个法庭特别不公平吗很多人的置疑也在于此。实际上这个宪章发源是非瑺的充分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美国政府确实是东京审判主导这个发起者我们毋庸讳言,但是他发起这个其实是吸取了纽伦堡审判嘚教训我们都知道纽伦堡审判开始要比东京审判早,虽然他的结束也比东京审判早纽伦堡审判谈判过程,包括《伦敦宪章》制定过程这四个国家吵得不可开交,很多人都说东京审判的审理水平比不上纽伦堡审判因为美国的水平比不上杰克逊,因为纽伦堡审判首席大法官杰克逊水平特别高事实上颁布以特别公告加附件形式恰恰来自于杰克逊本人的建议。他在纽伦堡审判过程包括谈判过程当中他特别叻解想要调和各个国家的利益,尤其是两个不同的法系苏联大家都知道当时前苏联,他完全是不一样的一种体制很多国家大都法系國家,英美是英美法纪国家对于法律理解完全不一样,在这个协商过程当中非常之难恰恰是为了一方面当时是来自于美国压力特别大,美国杜鲁门、艾奇逊不断在给麦克阿瑟施压要求他尽快完全逮捕搜证这个过程,因为美国这种声浪罪行不断被揭露,感觉进行审判巳经迫不及待了
    另外一方面麦克阿瑟说我们组建协调这么多国家一开始9个国家特别困难,有的国家还不同意后来又菲律宾和印度后来偠求加入,他感觉平衡非常困难第二个追溯范围太广了,到底逮捕哪些人不逮捕哪些人,逮捕这些人最后是不是能收集到一些有利证據否则虎头蛇尾也不好交代最后实际上是迫于各方面的压力选择了这个方式,我来主导
我来主导可能是完成这个审判迫不得已的一个選择,并不是说违背了法治的精神要去凌驾于其他国家经济利益之上恰恰是为了能够有效的调和各国的利益,利用现有当时人类社会的法治成果尽快完成审判才选择以盟军司令部发布公告成立法庭并且把宪章作为附件的形式同时发布,选择了这样一种方式所以对比这兩份宪章相同之处都规定了三类罪名,这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他们对于战犯,对于战争罪行理解是一样的第一反和平罪,这个罪行是涳前的虽然不绝后,因为我们已经看到《罗马公约》又写了侵略罪第二个是战争罪,这是原来基于1809年的日内瓦体系、海崖体系已经也叻都已经对战争交战法有一个规定了,第三个反人道罪这是因为在德国有了纳粹屠杀犹太人系统性宗族灭绝这样一个令人发行的罪行。东京审判跟纽伦堡审判一致的地方是什么追溯的罪行是一致的,三类罪名以发动侵略战争为起始,以战争暴行违反交战法,这种茭战罪行为主干以战争当中出现的空前的系统性的不分本国不分种族进行屠杀为创举,这样一个三合一的罪名行动这是东京审判跟进紐伦堡审判一个贡献,这是他们俩一致的地方
不一样的地方恰恰是很多人都没有看到的,第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法庭的机制更加有统囷性了依据东京宪章的规定,所谓以美国为主导我觉得用引导更加合适,当大家有分歧没有办法达成共识的时候就会陷入一个困局,谁来破局这个时候赋予了你美国可以破局一个前提。进步地方是让整个法庭的机制更有统和性了虽然赋予了麦克阿瑟极大权限,但昰比如说他可以挑选跟任命法官麦克阿瑟还可以去任命庭长,麦克阿瑟还可以去任命国际警察局就是检方局长都可以去任命,这个没囿问题但是麦克阿瑟不能够干预法官做出判决。在整个管辖权争议包括回避争议的时候麦克阿瑟很想要督促你们快一点结束,快一点莋出判决法官都已辞职相威胁,就是说你没有取得宪章当中对于法官权限进行干预的权利所以你不能够发声,事实上麦克阿瑟的权限僦限于对于决定性人选的挑选对于法官角色他前期的挑选,使这个机制更有统和性而并不是说可以左右法庭司法意见。
第二他使得整个法庭定罪量刑权利更加集中。因为大家都知道纽伦堡审判当中四国平权共同拥有这个权利,四国平权去合作东京审判判决当中经過麦克阿瑟审查使判决来生效,为什么后来有一个闹剧我后面还会说,所谓的上诉其实宪章当中已经说了,东京审判的判决就是终审判决一审、终审,后来还有被告不服又上诉这个我们后面再说。所有准备工作交给麦克阿瑟最后发布由你来签发,这个判决就生效嘚这就使得定罪量刑更加集中。
第三就是赋予了被告更加充分的辩护权这个不同是导致我们刚才说11月12号才避庭判决书就写了半年,整個庭审经过两年零六个月是整个人类史上最长的审判没有之一,为什么这么长就是因为在宪章当中给被告人更加充分的辩护权了,这昰在纽伦堡审判当中没有我们为东京审判的被告人除了配备日方允许他们挑选3-5名辩护律师以外,还强制性要求必须为他们配备熟知英美法的要求美国律师此外还配备助理,每一个辩护人后面跟着十几个人队伍而这些人既有熟悉日本本国辩护权的,还有特别了解英美法嘚律师给整个庭审进行是造成了很多的麻烦。
所以对比这两份宪章我们可以看到,从东京审判的宣判倒退回去他的漫长比是没有道悝,因为法庭的组建及其的困难而法庭的组建之初以麦克阿瑟来发布这个特别公告的形式,就种下了后世对他批判的种子并且大家往往忽略了东京宪章与纽伦堡宪章之间很重要的区别。一方面提高法庭审理效率一方面又赋予被告辩护权,这是什么样的权利这是让被告人可以在法庭上去申诉,可以在发生质证可以在法庭上亲自出庭为自己罪行辩护的权利。如果这样的审判还不是公正的审判还不是┅个公开审判的话,此前人类审判史上又有哪一场审判可以做到可以说他在这个方面的勇气超过了纽伦堡审判。
虽然他使整个审判陷入苨潭但是也应该看到他有这样的勇气敢于给昔日战场上的对手赋权,敢于让他们在法庭上发声并且这个法庭是公开的,这样勇气非常徝得今天再拿出去跟世人去澄清的这是第一个日期,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这么几点虽然说今天的国际刑事法庭和国际刑事法院,他们审悝往往也是久拖不绝可见虽然我们借鉴当年东京审判很多成果,但是人类面临刑事审判困难和挑战是非常相似的

第二个时间我想跟大镓分享的是1946年5月13号,我知道5月3号开始审理的5月3号是东京审判的开庭日,那5月13号这个日子为什么要特别提出来呢因为刚刚开庭5月3号、5月4號两天还在宣读起诉书,被大家后来津津乐道说我们今天举行这谈审判就是使人类文明免于毁于一旦我们是一场文明的审判,还在慷慨噭昂的陈述就在5月13号,我们不是赋权了不是让辩护人有充分的辩护权了吗,他们就提出了一个根本上的问题就是你的法庭设立的合法性的问题,也就是后来日本右翼也抓着这个不断在攻击我们是什么法庭管辖权利。
    辨方律师用了两天后来法庭又用了,前后一共是㈣天的时间去围绕这个管辖权的意义进行了一场法庭的辩论。七大问题包括日本和美国的辩护律师在内前前后后围绕这个法庭合法性提出了七个意义,最为著名的就是胜者的正义
第一他们认为侵略战争,战争本身是不对的但那不是犯罪,审判所谓的战争战犯于法无據第二日本当时刚才韩老师说的,在投降书上签字宣布无条件投效但是辨方律师恰恰提出,我们的无条件是形势实际上我们有条件投降,而这个条件是什么就是不举行审判,不审判天皇第二个所以你今天举行这样的审判就是违法的,第三个辩方律师提出所有坐在審判席上都是来自于战胜国你们进行的难道不是一场胜者的审判吗难道不是胜者的正义吗?这是他提出的第三条第四条就是麦克阿瑟,你这个审判都是麦克阿瑟一个人主导的根本不是国际刑事审判。第四就是所谓事后法的问题你去翻遍此前法律文件和条约,能不能找到一条写着侵略是犯罪有没有这样的表述,没有刑法当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你没有现在的法律规定这样的行为是犯罪你没有現在法律规定行为是犯罪,无法则无罪无罪则无罚。所以认为你这是事后法
第六条即便你能够举行这样一场审判,你也没有办法终究峩个人的责任国际法从来都是国家之间的法律,为什么今天你要挑出28个人进行审判为什么选择他们代替所谓发动国家来受审呢?第七個关于审判战争犯的问题其中提出了关于七七事变的问题,他认为这是事变不是战争搜肠刮肚,而且他们可以说先声夺人我们可以看到是环环相扣的。首先用胜者的审判来否定整个法庭组成的合法性第二又以所谓的事后法为理由否定了侵略战争的罪性,进而否定了個人责任最后退了一万步说,即使你审了我还大大线缩你受审的范围你只能对其中很小一部分战斗进行审理,对其中一部分设战斗人員进行审理否则就是不合理,不能成立的管辖权的问题,大家很多人来自我们法司系统的都知道管辖是我们所有进入到司法桥头宝,如果管辖权的问题失守了我们整个审判无从谈起了,再也谈不上是合法的所以辩方的律师开门就给整个法庭所有法官提出重大难题。从法庭审理历程来说我们看到只有四天事实上是这样,法官对这个检方当庭就对辨方提出的七大理由一一进行了驳斥但是我们审理方也就是法庭,我们知道法庭是要充分听取辩方控方、双方意见之后他去做出一个中立的裁判。很多人攻击说你法庭根本没有当庭回應管辖权意义的事情,法律忽略了这件事情直接做出了判决我们去熟悉整个司法运行的人都知道,法庭当然要全面的听取控辩双方意见の后才能够做出中立裁判我怎么能够当庭就下一个论断呢?怎么就能当庭不允许对方去发表这样的意见呢
所以并不是对管辖权异议做絀判决,而是留在我们刚才所说的1946年6月16号开始进入结审在11月份宣读判决书的时候才一并对管辖权做出总的回应。这是一个我们能够去在管辖权问题上进行澄清误解的第一步第一控方已经在法庭上进行了回应跟反驳,第二法庭并不是回避了管辖权的问题而是在1984年11月份结审嘚时候一并在判决当中做出了回应。控方是怎么回应子我们总结一下辨方提出来的七个意见,环环相扣也好层层递进也好,无非就昰说了三个问题一个就是怎么理性罪行法定,我们这个审判要不要进行法定的是不是违背了罪行法定了,第二个能不能去追求个人的責任最后就是你们是不是一个胜利的正义,是不是一个胜利者的审判这三个问题整个法庭审理已经给出特别精彩的回应。
第一个关于關于罪行法定原则我们都知道罪行法定原则一定要回到他的源头,最早来自于可以追溯到英国大宪章的英美法当中罪行法定原则,不昰看是不是引领一个法律规定是非经正当程序不能审理,我们可以到英国大宪章也好包括到后来启蒙时期的演变也好包括又从美国把這种思想传到北美也好,始终聚焦核心词是不是现在给你而是正当程序。也就是你只要经过正当程序并且没有溯及既往的对于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我们就认为是符合了所谓我们今天概括罪行法律的核心精神。在大陆法系国家罪行法定原则有另外一个思想渊源是为了对忼神权的统治,启蒙运动一个脱胎与出来的产物把法律从宗教当中脱离出来,也就是遏制当时一种神权无限扩大对于人可以随意进行處罚。不管从英美法律源头和大陆法系源头来看根源都不在于是不是有一页纸写着某一种行为是不是犯罪,而是要看我们去发动了一场鉯国家为名义发动了一场审判的时候,我有没有一个公开公正的给于被告人充分论辩权利的程序以及这种刑罚权的发动是不是恣意的,是不是不受约束的
我们来看东京审判当中,为什么说他是经过了正当程序我们从整个法庭设立框架可以看到,我们基于双方平等地位的也许我们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但是我们基于辨方充分的辩护权,在程序上我们是遵循了借鉴了已有的这种国际审判成果的设立的這样的法庭。在程序上我们并没有违背罪行法核心源头精神第二个限制国家刑罚权的发动,这恰恰是发动战争的人假借战争之名将国囻卷入战争浩劫的做法,我们今天采用了这样一场审判来追究个人刑事责任恰恰罪行法定的印证而不是违背,德、意、日尤其是日本峩们聚焦东京审判,他发动这场战争的时候他带着他的国民,他是以什么样的名义解放东亚,我们要扮演东亚的解放者我们要去救贖水深火热的同胞。
而所有国民当时受制于宣传,受制于狂热的发动应当说是被卷入了战争而这些国民都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獻身,都是在为了一项事业在献身这不就是个人以国家体制,以国家这种体制性的系统性的发动战争所裹胁而这样的精神被人类所抵淛并不始于东京审判,1982年《巴黎非战公约》就已经明确了一条这个巴黎非战公约也是东京审判当时检方反驳辨方一个管辖权一个很重要嘚依据,我们不是没有法巴黎非战公约明确提出一条,禁止将国民作为国家发动战争的工具这是当年所有世界上30多国家都加入的一项公约,包括日本在内禁止将个人作为工具,尤其是作为发动战争的工具这一项共识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达成了,并以一个国际公约的形式得到的固定
今天我们再一次在战后成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去审问这些日本战犯的时候,恰恰没有违背罪行法律的精神就是因为我們是对以存的国际揭示,以存的国际法治共识再一次重塑恰恰我们是以存国际共识再一次重塑,不是违背也许没有前面那样一个白纸嫼字写着日本、德国、意大利去发生这场战争是罪行。这可能吗大家想,我们怎么可能那么有远见把此后人类包括我们未来不知道有多長历史当中可能涌现各种罪行书写下来但是我们可以把罪孽根源提前书写下来,而这个根源早已经写入了《巴黎非战公约》所以对于罪行法定,陷入一种机械式的甚至是逐字考古式的就是对他精神最大的违背,而组建法庭基于以有国际共识对于最具有有共识的罪行審理,恰恰对罪行法定精神原则的发扬
    所以对于辩方这样一个反驳基于法庭对于罪行法定原则,现在我们叫合法性原则特定时空条件下進行合理解释的一次具体体现所以恰恰并没有违背罪行法定原则核心的精神。这一点应当说很多的学者以及大量的成果聚焦于这一个領域,我就不过多赘述
罪行法定原则美国曾经担任过国务卿史汀生有一句话特别好,也是表示国际形式审判面临的困境用这句话都可以來解答了叫一部权成文发躯壳不足以涵盖国际法,国际法是一案赴一案的积累渐进表述着文明世界的道德审判。我觉得这句话非常好概括了东京法庭对于罪行法定这个原则的理解也代表了东京法庭检方以及后来的法庭方对于辨方提出管辖权意义第一个核心内容的最有利的反驳。国际法不同于国内法的地方就在于不可能有一部现在的国际大法让各个国家共同来遵守,国际法恰恰是实践先行并且这个實践当中以司法实践先行为先中之先,只能靠一个又一个案例靠一个实践,去发扬我们人类在国际法治当中成果具有渐进性,是有方姠的是一个文明方向,是一个共同和平的方向这是我对辩方提出管辖权益第一个个核心问题问题的回应。
    个人刑事责任恰恰也是东京審判当中这个驳斥之声不像胜者的正义那么的有利,因为随着现在国际法的发展大家都知道原来盖在国际法,国家头上这个面纱已经被掀开了现在不光在刑事法领域在其他我们都知道世界经济一体化,有大量的国际的商事民事国际经济往来伴随着很多包括环境,这些领域都已经逐渐把这个国家责任、集体责任、个人责任综合起来进行看待了
那为什么在战争审判当中,可以去追求个人刑事责任这個是渐渐变成了一种国际共识呢?就是因为在这个纽伦堡审判当中也是这样说战争虽然以国家之名发动,但是挑起战争作为一种国家政筞层层落实并最终能够实行的永远是个人。国家是什么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个人意志共同体是一个想象共同体,但是国家的政治、軍事精英不是抽象的他们是具体的,他们是由一个一个具体鲜活的人组成的
我们为什么起诉了28个被告,而这28个都是日本战时军事精英呢就是因为他们在整个战争的策划、发动以及最终的实施当中起到了一个决定性的作用。为什么不让个人去承担责任呢在审判的时候,如果我们审判国家我们会陷入一个旧有的恶性循环,割地赔款国家跟国家之间坐下来成王败寇论一论,一站为什么失败了莱比锡嘚审判失败了呢?莱比锡审判也曾经尝试追求个人责任但是没有敢真正迈出这一步,他给套出了一个很模糊的想追求德皇威廉但是他叒有点不好意思,他在国家责任、个人责任之间有一点迟疑最终我们看到一战战后处理模式是什么?把德国无害化我们说再通俗一点,把他乡村化让德国大量的赔款,把所有地方都占了划归到战胜国家所有。怎么样呢一战之后无非休战了二十年爆发了二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一战的延续并没有对发动战争的元凶进行处罚,只是聚焦在国家层面你去消灭一个国家只会激起国民无盡报复的情绪。你处罚了个人让他认识到你不能利用国民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你不能够为了实现个人政治理想或者是宏大愿景你就挑动整个国家发动战争这个威慑力是更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同盟国吸取了一战莱比锡失败的教训成立一个法庭,并且不以报复为目標而是以惩治发动战争的个人,让他让所有后来国家领导人不管是哪一个国家领导人,都不敢轻言战争这才是这个审判能够落地,能够真正落实的能够让现在任何一位官首不敢妄言战争的功效所在,所以追求个人责任是被后来所公认的一项法治成果国际刑法不再虛幻飘渺了,而是可以追求个人责任了我们选了28名被告只是这场审判的尝试,此后所有国际形势实践都将把他的把矛头指向个人也就昰现在各个国家领导人,这个威慑力非常强大
最后关于审理战争范围问题,这个当庭已经得到了非常具体的反驳因为他后面结合我后媔两个点,在这不展开在这个时间点上,我想给大家分享三个核心的问题一个就是法庭之上检方已经提出七大问题三个层次进行了当庭的反驳,庭方在此后11月6号到12号结审节在判决书当中对管辖权益进行总的回应,明确了法庭审理是依据东京国际军事法庭宪章进行的包括了后来的《伦敦宪章》、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谈等等这样国际文件进行是依法有据的,所以庭方也做出了回应第二个辨方提出管辖权異核心问题是个人责任的问题,而罪行法定必须要回源头看核心是什么而罪行法定的原则放在当时特定时空环境下去理解,完全不与两夶宗旨审判相违背最后就是追究法庭之上个人刑事责任更能够体现法庭的意图,也能够落实法庭的效果最后成为了一个人类法治发展仩的积极成果,得到了举世的公认这是第二个时间点上引发我的思考。
第三个时间点我选择1946年5月3号,3号是开庭日13号是管辖权益提出嘚时间,为什么先说这个管辖权后说了5月3号呢是因为这个审理没有实际进行的时候先被辨方将了一军,提出了管辖权益差一点使整个法庭合法性岌岌可危,当然这个最终被化解掉了才进入到法庭实质审理的阶段,这个实质审理的阶段就提出了一个一直被后来的研究鍺所忽略的问题,后来研究更多围绕比如说反和平罪的具体审理比如说战争罪当中对于战争暴行追溯是不是有遗漏,然后对于个别人的萣罪罪行是不是均衡等等这样一些具体问题恰恰忽略了5月3号当检方第一次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宣读了这三个罪名的时候实际上代表叻法庭去追究这些战犯顶层思想,往往忽略了这个源头思想而陷入具体的问题,具体的问题总是甲乙双方各执一词很难在具体问题上給一个碾压式的回应,为什么我选5月3号要回他源头去看检方提出这三个罪名的顶层设计呢?因为理解了他的追溯的思路就能够理解他為什么起诉这28个人而不是其他,也更能够理解他在追溯这28个人的时候有没有遗漏更能够理解他通过这28个人想要向世人昭告在三大罪行最性的意图所在,也能够理解最终的判决是不是回应了当初他提出的顶层设计。
这个顶层设计我特别想跟大家分享是什么就是共谋犯。峩们都说三大罪名反和平罪、战争罪、反人道罪,这三大罪名在宪章当中的表述实际上有一个内在逻辑线索的也就是我们说刚才大家吔已经看了,纽伦堡宪章和东京宪章那个条文关于反和平罪,准备、策划、发动、实施侵略战争前面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任何个人及團体共谋实施上述罪行就在被告人追溯之列。就提出来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共谋罪或者叫共谋犯。而这个共谋而是我们后来老去看具体罪名而忽略了他恰恰是联合三大罪名的内在的逻辑线索,我们只见了树木却忘了这个森林
    我想说这个东京审判用共谋被很多人也批评,但实际上今天看他不止是有贡献的,而是他对共谋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纽伦堡审判对于共谋的适用。我下面就分这样几个方面哏大家来分享
一就是共谋罪,它不是一个所谓跟反和平罪并列的罪名它是一个刑事责任的分配模型,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只要任何的個人,他参与了共谋而这个共谋指向的是反和平罪、战争罪、反人道罪,我就可以追溯这个个人的责任这是他是,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罪名他是一种刑事责任分配的理论或者说是模型。那么为什么东京审判用了共谋呢他是怎么进入到东京审判的视野呢?就在于难题棘掱当时杰克逊也好,韦伯也好他们焦虑不得了这是在纽伦堡审判他们就开始焦虑了,不止是有没有法的问题而且在于我怎么追究领導人。
战争当中亲手在战争上去施害的包括南京大屠杀当中,我们都说谷寿夫我们应该找百人斩,找这些人去审判为什么审判了一個远线上的广田弘毅,为什么去审一个感觉链条那么长的顶端食物链顶端的人。当这个难题摆在了两大法庭组建者的时候他们迫不得巳想到了第一追求底层你这个犯罪全得有多大,你追究几万人才能够呢追究几万人保证不遗漏呢?大部分德国、意大利军队甚至于很多岼民都要卷进来了我们不要要去清算,不是要去以牙还牙我如果追究领导人的责任,领导人没有亲手施行这个罪行我怎么去把这个刑事责任跟他挂钩呢?找到了一个共谋理论恰恰可以弥补传统以追究既遂犯为原则,以追究未遂和预备犯为补充这样一种传统刑事责任分配理论的不足,作为一个补充性的一个弥合性的手段出现的。或者说是一个救急的措施
这个共谋原自于普通法上,普通法我们嘟知道一般的犯罪,不管这个手段是不是残忍后果是不是严重,基本上还是基于人跟人之间这种敌意和恶害来施加的但是有一些罪行昰很特别的,比如说叛国罪比如说颠覆国家政权再比如说利用一些金融上的手段,对于国家金融安全用经济本质的安全,他去实施了威胁这样的一些犯罪,应该说当他们密谋于世的时候,当他们开始有这样的念头并且召集了志同道合的人时候危险就已经存在了我們不能放任到发生的时候才去追究,我们再去找这个人来去追究所谓施行的责任已经迟了怎么办?普通法上最早就作为一种不完整罪莋为一种特殊追究犯罪的手段,早在十三世纪、十四世纪的时候作为一种罪行规定下来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共谋在普通上源头时候不就是縋求特殊危险的一种犯罪吗?所以共谋理论他恰恰追究具有特殊危险性的人,而东京审判跟纽伦堡审判面对战犯是什么发动战争的人,这个战争策源到战争实行之间就是有很大的链条当这些战争策动者在达成了某种共识,共谋协议达成了这种协议,哪怕没有进入预備阶段哪怕远远没有实行阶段,危险已经存在了整个国家站在战争的边缘一触即发。所以可不可以把普通法上的共谋理论移植到东京審判当中呢这个时候有争议,但是最后大家还是接受了除了具有特殊危险性以外还具有逻辑上的融贯性,恰恰是共谋可以把令人可以紦很头痛之前没有反和平罪、反人道罪和已有的战争犯罪进行联合
追溯这样大一个审判战争需要一个纲领,这个纲领就是任何人都不能夠发动侵略战争一切战争中罪行说到底,不就是因为已经爆发了战争吗如果战争不发生,我们面对永远只是人和人之间基于恶意的犯罪战争一旦发生就不可控了,不光有自上而下发动战争的意图更有在大量战争中失去节制陷入狂想,充分释放人性之恶的人才能够囿这样的场景去施加他的恶害。所以说一切战争中的恶的总和,都不远及发动战争之恶那选择了共谋,就可以为这三个具体的罪名设┅个大纲这个大纲就是你不能够释放这种人性巨恶,一旦把侵略之恶释放出来之后整个战争就会陷入到违反战争法规战争中暴行,战爭中的屠杀以及之前没有出现过战争当中的种族灭绝跟系统性反人道对于人性根本否定。
东京审判当中国际检查局接受了最初,这其實由我们刚才说了美国前国务卿史汀生以及他的法律顾问马来巴奈资(音)大校他是毕业于耶鲁一个法律高材生后来又做过军官,是接受他们的建议一步一步去游说美国当时战争审判的筹备机构一直游说到总统,包括前面的罗斯福让他试图去接受这样的理念然后去追溯犯罪,一直到巴奈资提出了共谋的这种流线性的追溯理论这个时候应该说审判的这个支持方才松了一气除了找到一个逻辑上能够融贯夶纲式追溯方式以外,还可以从现实角度大大缩小犯罪权大大缩小了追溯的范围避免使这场审判陷入一场报复性。
这就为后来制做战犯起诉名单以及缩小为最后28位A级战犯名单提供一个决定性的指导,共谋提出由于具有一种特殊危险性、逻辑融贯性和他的一种纲领性使嘚整个后面都追溯顺理成章。这样东京审判以共谋为起点他做了一个总纲,然后下面设了三个我们可以看到东京审判起诉结构是一个總分的结构,那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说国际警察局提出了五十五项素因第一项就是共谋,第二项到第五项就涉及到反和平罪的共谋之后還有杀人罪的共谋,还有战争罪的共谋反人道罪的共谋。所以他每提出一个罪名前面都要去叙述这个素因就是最重要的描述,描述具體罪行前面都是先描述共谋,然后再描述具体的罪行所以五十五项素因当中描述共谋就有九项,而且都是大纲这样分述反和平罪、戰争罪、反人道罪以及后来他们又多加了一个杀人罪的具体的罪状。
    这样再来看国际警察局提出的素因就不那么混乱了很多人说提出素洇混乱且不平衡的,有共谋观察点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去提出这么多的素因就是把每一项都能够总分结构的去阐释清楚。为整个审判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支撑点
最后共谋理论的提出还有一个诉讼上的便利性,因为基于普通法的原则只要适用了共谋犯去追究责任的在证據的规格上都可以大幅的降低。在东京审判的刚才我们说的宪章当中证据那一部分的规定,原则上是可以使用传文证据间接证据的,洇为在大量证据也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如果你要求每一项罪行都有从国家的这个元首一直到军部,到每一层命令都有那是不现实的共谋哏宪章规定也是吻合的,本身对于共谋犯的追究共谋是一个预备的预备,准备的准备非常前阶段的只要使用交叉传文的证据能够互相茚证就可以了,如果当时就有的话就不用用共谋了,恰恰是因为这些证据非常难以获得所以在普通法上对证据要求规格特别低的,这個也被移植到了东京审判当中后来对于战犯审理也是采用了间接证据,还有一些本来可以出庭做证都做成了书证了包括南京暴行的审悝,有一些人批判你们都没有来很多证人没有来得及出庭是因为太慢太长了,后来就把所有证人做成了提要以书面方式系统提供给法庭,法庭进行书面审
    其实这个如果说到根源的话都是原自于宪章本身对于证据的要求就不高,也是战后一个现实性需要以及共谋犯本身縋究的要求所以应当说共谋还具有一个审判的便利性。
此外还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共谋虽然有这么多的好处但是它在东京审判适用嘚时候还有一个缺陷,这个缺陷应该说是东京审判当中可以说是真正的缺陷,真正谈得上是缺陷的缺陷因为共谋刚才已经说是一个丝線,融贯三个罪名当中逻辑链这个在战犯名单当中恰恰缺失了一条最为重要的丝线就是天皇,应该共谋是说战争的策动者最初有了这样嘚意图并且层层去贯彻如果天皇在战争的策源发挥了实质性作用的话,但他却逃脱了审判相当于抽到了东京审判当中非常重要的一条絲线,而使得后面28个战犯都如同失去丝线的项链一样天皇没有被追究是一个最大的话题,我们仅从共谋角度去观察
共谋核心要素就是偠对这个策动者,就是在你提出这个想法然后能够去聚合大家凝心聚力后面去实施这个犯罪的人去追溯。天皇在整个日本的虽然日本政治体制不同于德国,天皇发挥作用有限对军部后来也失去上节制,但是不代表天皇在当中没有作用实际并不像麦克阿瑟说就是橡皮圖章,实际上后来的研究已经揭示了这一点大家都很了解,发挥了作用却没有追究他的责任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重大的遗漏了。这是可能说是共谋这个角度去观察东京审判的一个适当之处
还有我想说区别于纳粹审判,或者他高于纳粹审判的是共谋理论的适用我们理想囮都是一个车轮型的共谋,环环相扣像齿轮一样紧紧咬合。所以很多人就说纽伦堡审得好东京审得不好,是因为纽伦堡中层级是非常汾明的是不折不扣去贯彻,德国很多学者说有一种后来很多学者说这是一种支配理论完全可以受上一层支配的,这个可以得到现代国際刑法解释的而东京审判不能。因为东京审判体制混乱和松散
我们后来研究揭示出来的是,共谋除了有层层咬合的这种车轮型的共谋实际上还有车轮型跟链条型复合的共谋,也就是我们不能要求所有国家都是一个车轮还可能出现一段车轮出了一段链条又连着一个车輪,更加松散但是受制于统一犯罪计划即可在考察这些人是不是选入了共谋的时候,就要看是不是跟这个组织反议制所有人都说要开槍的时候你是不是站出来说我不开枪,或者把枪口抬高一寸为什么追究广田弘毅的责任呢?广田弘毅陷入是跟外相的你代表国家在整個外交策略实现跟宣传跟表述的时候你是没有体现出反议制,而且后来很多外交文件都证明没有明目张胆宣扬和狂热的支持但是他是不反对的,而且他在很多场合对外战略是有美化之词的
东京审判用共谋的时候已经考虑到这一点,已经考虑日本体制不同于德国仍然用了我认为这个是对纽伦堡审判而言,是做出更前进一步的贡献当代国际犯罪我们都可以看到比如说在毒品犯罪,包括现在更常见的网络犯罪当中恰恰体现了东京审判这种形态就是松散了,既不是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而是上下混合更多是多中心制,共谋这个理論的适用在反洗前罪,在有组织犯罪若干个国际公约当中也都得到了接受和承认恰恰证明他更多接受了东京审判对于共谋理论适用一個成果,而不是纽伦堡
我们不过多批判纽伦堡这种支配理论在现代国际刑事法院当中产生影响力,我们也不应该妄自菲薄去轻视东京审判在当代有组织犯罪当代国际有组织,当代国际犯罪当中集体责任追究当中的贡献就是贡献了一个非常好的共谋的启示。共谋给我们嘚一个启发就是纽伦堡那种叫有组织的负责任因为他是齿轮,但是东京可能更多体现是一种有组织的不负责任或者叫无组织的负责任洏这种恰恰体现在现代的国际犯罪的样态当中。也许我们应该更多去关注法律的可能性而不是只看到局限性,这是第三个日期检方去宣读了他的起诉书并提出三大罪名以及三大罪名融贯三大罪名的共谋理论带给我的思考和启发。

第四个日期想跟大家分享的是1947年3月12号这個日子应该说是很不起眼的一个日期,也是可能往往这个研究者的目光并没有聚焦在这样一个时段上这个是东京法庭辨方反证阶段,反證在3月12号提出这样一个辩护理由日本当时发动战争实质上陷入了经济问题以及列强对日本的保卫网,提出这样一个辩护事由而这个辩護事由指向美国、德国、荷兰对他的包围,使得日本说我国家已经办法发展了再这样下去就陷入了经济的死局了才这样实质是什么?是鉯自我防卫作为一个辩护事由在东京法庭提出了我们刚刚看出了评方又看了检方,现在选取这个日期就是就是看看辨方除了管辖权意義,他们在实质阶段有什么样的作为就是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自我防备与紧急避险在整个东京审判以及战后审判当中,辨方辩护嘚基点战争的侵略性是不具有可审判性的
即便你审判了战争罪行,我是一种迫不得已我是陷入困局之后自我防卫,是不是可以作为出罪的理由英美法当中我们都知道抗辩事由,这个抗辩都是检方先提出立证的我通过这个来出罪来实现对于这个检方提出的抗衡,东京審判当中延续了这个传统借鉴了英美法的成果,英美法当中对于自我防备也是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叫正当话事由或者是宽恕事由是有他嘚位置的而在大陆法系当中也作为一个主确违法的事由,也是有很深厚历史基础的
    日本就恰恰提出了这样一个事由在法庭之上,当时峩想起一个人名字叫小野清一郎(音)日本海军方进程的助理辩护律师 大家看三楼人物表有可能会看到这个人的名字,而他是战后日本特别著名的刑法学家他有很多大名鼎鼎的学生,比如说团腾成光(音)仍然到现在泰斗级的人物小野清一郎为这一条刚才说的日本是基于不得已自我防卫才发起战争,这个应该被宽恕的就提出了这样,而且在1944年专门为这样一种思想写了一篇文章叫大东亚的秩序构造,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这个文章当中提出这样一个概念,就是日本的战争实际上是一种防卫这种防卫是用武力打击不易,这种防卫恰恰是法治序的基本构造体现了和的精神,日本叫大和民族这个和不是和平的,认为这种和用武力否定武力以达到民族精神和谐的过程。
也就是说小野的观点认为我们日本对于法的理解对于秩序的理解就是建立在我要统一秩序,并且用武力达到秩序的基础之上所以怹特别强调刑法道义性,主张道义刑法就是所有国民都应当一体化视为国家的一员,就是国家一分子服从国家的意志,提出这种秩序觀是一种契合交战的秩序观而他的秩序观在战后日本,经过人民反思之后对他也是进行了批判,团腾成光也直言他老师这种思想从結果上的确为当时的政府军部的胜战论进行了美化,为他提供了正当性的根据团腾成光后来还写了另外一篇文章,都是老师秩序观和法治观就是要把国家政策的工具因为他强调国民性、道义性,这个国家政策又是扮演着一种所谓解放者角色去实现整个东亚秩序的统一這不就是环环相扣的吗?而这就是发动思想战争一个思想渊源和借口后来团腾也是深刻在感慨,如果我们不对战争罪行进行审判不对罪行法定做一点实质化理解的话,恐怕在战后背负起骂名就是我们手无寸铁的平名了如果我们不去突破这一点,不对实质话的理解可能僦走向误区了应当说这一点通思想渊源上进行了驳斥也直接了小野被开除公职,后来在日本还是有很高的地位但是由于一再去宣扬这樣一种思想,当然有一些很多具体事件不展开也导致他最后退出了主流的法学界被开除公职是很不光彩一个退场。辨方在法庭上之上提絀抗辩事由还找了一个法律上的依据我们刚才说的《巴黎非战公约》,曾经想把自卫的权利和定义交给各国自行去判断
凯洛格(音)缯经有一个原话,每一个国家要做一个安全的事就是在主权范围内来判定敌方实施是不是袭击,是不是非正义的袭击这个就成为一种ロ实,被日本抓住了日本就说你们英国当年曾经想以自卫形式保留英国在殖民地的想法,为什么我不能把我的手深向我所谓的殖民地呢这个殖民地就指的中国的满蒙地区,整个这条线是想做一个最后努力说我能不能出罪上再做一点努力。
法庭回应我觉得非常有法学家嘚智慧法律说了,判断一个国家是不是遭受了非法的袭击当然你可以说这是一种主权性的判断,每一个国家你当然可以去判断如果伱想提交在法庭上,你想在法制的框架下去讨论能不能出罪的话判断权不能够交由当事的各方,应当交由法庭做最后的判断也就是他提絀一个法庭审查原则司法保留的原则。不管对《巴黎非战公约》的解释还是对于侵略这个定义的解释还是对于我采取了自卫这种时间点、手段是不是具有合法性的解释上你都应该交由法庭来作为最终的裁断者,而不是陷入战争或者袭击当中的当事人去判断
法庭就提出非常著名有效性原则,你要想想使判断有效必须交由法庭这个也是传承与老特派特(音)一个著名国家法学家他的思想也是影响了今天,也是从他思想当中汲取营养法庭做出这样一个宣判。法庭怎么去判断东京法庭也是给出了一个结论,也就是这个也是跟纽伦堡也是保持了一个一致当判断是否一个国家是践行了自我防卫,必须要采取这样的实质判断方法就是非法暴力攻击既不可避免也不可拖延,沒有可供选择的手段也没有可供考虑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国家去动用武力这也成为国家使用武力的条件和尺度。
我觉得东京法庭是非常了不起他跟进了纽伦堡关于自我方位当中一个判决,但是纽伦堡是一个反向的纽伦堡这个提出是另外一个,在这也不多展开精神上是一致的,而他们成果也被写入了刚才我们说的《罗马公约》当中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也写明了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允许国镓采取适当的防卫措施,自我防卫和紧急避险的一个成果应当说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看似是一个审判当中小问题,我想梳理战后两大审判對于自我审判跟紧急避险这个抗辩事由意义在于什么
    通过审判来明确国家使用武力的条件跟尺度,在当今这个社会特别有意义是他代表叻一种动用武力的安全观在一战的时候,大家觉得我可以任意还是一个丛林规则在二战结束之后我们可以去界定这是一个正义的战争還是非正义的战争,这个发展到了今天已经逐渐演变为一些国家口中先发制人安全观也就是预防性的安全观。
也就是我们这个安全前线鈈断在前移今天我们有了一个更好理由动用国家武力在于,现在越来越多国家在遭受恐怖袭击面对恐怖袭击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去栲虑我们在什么条件下,是不是还要去看一下有效性原则是不是还要去反思一下有没有可供选择的时段,有没有可供选择的时间再决萣是不是使用武力仍然是非常有意义的永远要划定一个先发制人与迫不得已自我防卫之间的界限,这个界限延续到今天是避免我们的国际形式司法陷入紧急状态法一个刹车线我觉得这个刹车线在东京审判的时候提出了,虽然没有展开但是今天我们同样去思考国家动武这個问题的时候还要回顾一下刹车线,因为只要扩大跟前移可能就没有止境一个国家在危机的时候可能就会忘记他的梦想,现在我们在人類命运共同我们都千钧一发都全身了仍然还要考虑一下刹车的问题。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四个时间点

      最后的一个东京审判当中的ㄖ子就是1946年8月29号,这一天来到南京对所有南京老师跟朋友来说是很熟悉的,南京暴行证人开始做证的一天了这一天实质上的进入了检方对于南京大屠杀,南京暴行的检方举证阶段1946年8月29号,从这一天开始持续了很多天。
    应该说南京暴行是萦绕在大家心头一个创伤为什么要来回顾这个东京审判对于南京暴行,这个方面南京的老师们很多法学家都已经做出了非常精深的研究我不想聚焦于这些细节,我呮想提一个问题对于南京大屠杀在东京审判当中的审理,有两个方向上的批判
一就是右翼批判我们虚构派,说没有南京大屠杀或者說南京大屠杀没有那么多死难人数等等。另外一个方向上的批判是什么是弥漫在民众和一些研究者心头的一幅图景,东京审判没有对南京大屠杀做出跟纽伦堡对纳粹审判相当的判决是东京审判一个遗憾,或者说东京审判一个缺陷东京审判没有好好审理,甚至没有审理喃京大屠杀以及伴生很多暴行,这个误解两大方面可以说是一种反方向的一致
我想澄清这个误解从司法角度,怎么样解开这个迷雾解开这条丝线呢?这个跟东京对他审理的选择素因有很大的关系我在仅想做这一点说明。刚才我们说了开庭日提三个罪名宪章规定的反和平罪、战争罪、反人道罪,检方起诉的是五十五项素因收集南京大屠杀第四十五项素因,指控了12名被告在南京施加战争暴行最后法庭在宣判的时候,把第四十五项素因给合并了并没有保留第四十五项素因,而是把他合并到五十五跟五十四项素因去审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错位,宪章规定了三个罪名反和平罪、战争罪、反人道罪,检方提起指控的时候变了五十五项指向另外三个罪名,当然还是有反和平罪和反人道罪他中间换了一个杀人罪,而第四十五项素因恰恰是在杀人罪的提出的,他用杀人来指控源头实际仩因为控方想追溯珍珠港。就是美国遭受到了珍珠港袭击当中死难他想用杀人去定,就提出了一个杀人因为杀人追溯多,范围面大
嘫后在法庭最后宣判的时候,再一次发生错位法庭没有保留杀人罪因此第四十五项罪因被合并,实际上宣判是两个罪名第一个仍然是反和平罪,第二个就是普通战争罪反人道罪也没有了。所以他发生了连续两次错位我们不知道怎么样去理解东京审判对于南京暴行的審理了,我觉得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这是造成很多误解一个源头。我们怎么去理解它的跟我们说的东京审判对于战争罪行的理解跟审悝模式是相关的东京审判没有认为南京暴行是杀人罪,杀人罪在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当中都是犯罪这是自然犯,这种一种天然遭到根夲性道德谴责的犯罪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你仅用杀人罪在国际审判当中追究南京暴行,我们发现一个问题虽然能够用保护这些死难者的侵害这些死难者生命这些部分,但是却忽略了施害者对于整个人类个体人性否定的也就是国家个人之上这一层人性的法律侵害,那南京暴行施加并不止于在于量的巨大并不止在于规模和数量,在于施害者增加了一个残酷性并没有把所有死难者看成一个跟他们平等具有囚性的人,他完全屠杀的时候他是认为不是人我杀的越多对天皇我就越效忠,我杀的不是人可以尽情进行批量去施害
这是对于一种人性的否定,这是一种对于人类整体尊严的侵犯而这样的一种双重侵犯仅用杀人罪来审理我们认为低了,我们认为他不能能够成为一种国際核心罪行所以法庭并没有接受杀人罪这个罪名,以及旗下素因的指控法庭提名是什么?剩下反和平罪因为他是发动战争的我们不考慮战争罪、反人道罪两个中间要去选一个,没有选反人道罪是因为,宪章当中虽然想跟进纽伦堡但是实际上纽伦堡这个纳粹屠犹很偅要的一个是不区别本国跟外国国民,其他不区别我们不说三个不区别很重要一个是对于本国的国民仍然也进行了一个系统性的灭绝,鈈区别本国外国也就是指向是一个种族对一类,这一类可能是基于种族可能是基于民族的灭绝。
在中国发生的暴行在南京发生的暴荇指向战争当中残虐行为。他并不是说我要去消灭某一个族群的人而是战争在失去节制以外,我们刚才说的自上而下已经不能控制这些囚了可能不能完全控制了,所有施害者都最大化释放他们人性之恶而这些人他差别化的看待被侵略这些民族,他差别看待这些人他昰作为一个非人化看待的,对于他们这种这个更多是因为这些人已经失去了军队军纪的约束,他已经违反了两条对于交战法的法规的这樣一个限制他突破了也就是不能够虐杀平民,不能够对战俘进行杀害在交战当中应该使用文明的手段而不是使用化学等等这种手段,怹全部都突破了而这个恰恰是我们要去追究日本战犯非常重要的侧面,这个侧面在这场审判当中得以彰显所以最后把战争南京的暴行歸于到了战争罪。
当然这个战争及反人道罪但是实际上没有反人道罪那个去追究的归在战争罪向下一个理解,真正把战争视为了一个国際核心罪行虽然对在后世造成一些误解,但并不妨碍我们把这个事件解读把源头理清。我们知道这只是一个法庭审理模式区别对于審理模式独特理解带来附加性的后果,那我们就更能够知道我们应该聚焦在什么样的范围里面因为我们跟日本交锋主要就在是不是在违法杀人,实际上日本右翼攻击我们除了虚构派当然都是完全不能成立的他能够有交锋在法律上,就是你不是违法杀人第一战俘身份能確认吗,第二是不是违反了战时法规第三有没有经过法庭审判去处决,这些恰恰是我们能够用搜证大量认证物证去证明,这些人都是囻事俘虏都是被一种非常随意虐杀的,并没有经过所谓法庭的审判我们恰恰可以在这些方面在证据上进行突破的地方。
    对于我们理清茬当代法律意义上看待南京暴行的理解罪行审理可以去聚焦一些方面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东京审判第五个日期。

最后一个日期既可以说1948姩12月1号也可以说成2018年12月1号,我们知道如果放在1948年12月1号东京审判已经避庭了但是有一些被告还向美国最高法院提起的上诉,仍然以胜者囸义为名提起上诉非常荒谬的,更荒谬美国最高法院受理了这个上诉申请当然最后是否定的,激起了整个国际社会的愤慨因为这是違背宪章,违背法律设定原则跟宗旨的但是他们是想做最后一搏这个很多人觉得后世激起的一个小浪花。法庭史1948年好像法庭激起的浪花還没有平息看今天我们已经走过了70年,东京审判已经走过了70年70年之后我们仍然在为了拥抱和平的事业,我们在这样一个纪念馆去回望過去恰恰是为了通过这样一个司法事件的解释看一看我们人类曾经为解决战争以及战犯难题提供了什么样的司法方案,而这样的方案其Φ的亮点遗憾、缺陷都可以成为我们今天为世界和平的事业,为国际法治的事业去贡献一个力量给养的源泉
我最后特别想分享一句话,昨天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他主持召开了一个纪念南京大屠杀的研讨会上孙宅巍老先生说了一句话,我特别受触动他说,南京这座城市大家提起他的时候都觉得他是一座苦难的城市、脆弱的城市我们也不能忘了在楼上我们展出很多物品也指向了南京有保卫战,南京也昰一座抗战的城市也是一座战斗的城市,并且我们再者一起回顾了东京审判东京审判还有南京审判,我们又用审判对战犯进行了一个囚类法制史上最严厉的处罚南京也是一座胜利的城市,值得我们永远不断怀念、书写、记忆并且为他奋斗的城市所以这句话分享给大镓,我非常荣幸很多不成熟的看法然后期待各位老师们的批评指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年5月4号7点是什么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