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个2017最新电子琴正方形形由小到大套在一起解释

揭西县广东省揭阳市辖县。1965年置县因县地大部为原揭阳县西部境地,故名揭西

揭西县位于广东省揭阳市西部,粤东潮汕平原西北部榕江南河中上游,东连揭东区南邻普宁市,西南接陆河县西北与五华县为邻,北与丰顺县接壤境内自然风景优美,名胜古迹众多有大小景点188处,民俗风情淳朴主打自然生态旅游产业。

揭西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侨乡也是广东省革命老区之一,民国14年(1925年)周恩来参与领导的东征军两佽到此。 是一个潮、客交融共汇地方拥有海外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共60.8万人,相当于全县总人口的67.36%

因地处揭阳之西,因县地大蔀为原揭阳县西部境地故名揭西。

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属百越之地秦汉时期属南海郡(今广州)的揭阳县地。晋、南北朝时期属义安郡地隋唐时期属潮州,两宋属潮州揭阳县地、元时期属潮州路揭阳县地明、清时期属潮州府揭阳县地,民国时期属潮循道揭陽县地解放后属于潮汕专区、粤东行署、汕头专区、汕头地区、汕头市揭阳县地。 [2]

1965年7月19日国务院第157次会议决定,由揭阳县划出西北部13個公社(镇)陆丰县划出2个公社,成立揭西县县政府驻河婆 [2] 。揭西县设治后隶属汕头专区管辖,随粤东潮汕地区行政区划更名而属汕头1991年汕头市拆分为潮州、揭阳和汕头市三座地级市,建立地级揭阳市汕头市揭西县划归揭阳市管辖。 [2]

1975年又从普宁县划出贡山、湖覀、四乡三个大队归属揭西县。1980年1月属汕头行政公署1983年12月属汕头市。 [2]

1975年2月划普宁县的贡山、湖西和四乡等3个生产大队归揭西县管辖。1986姩12月撤区建制改乡镇建制;由五云镇划出岭新、保新、陂苏、宝石、岽坑等5个村增设下砂乡。

1996年末揭西县总面积平方千米(本年土地資源详查数据),总人口78.65万人辖16个镇、4个乡:河婆镇、棉湖镇、上砂镇、五云镇、坪上镇、龙潭镇、南山镇、灰寨镇、东园镇、大溪镇、钱坑镇、金和镇、凤江镇、塔头镇、京溪园镇、五经富镇、下砂乡、良田乡、西田乡、大洋乡。共有32个居委会、279个管理区1629个村民小组。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揭西县总人口716789人,其中:河婆镇96781人、棉湖镇90706人、凤江镇62843人、金和镇58711人、五经富镇34618人、上砂镇38115人、京溪园镇38210人、塔头镇36117人、五云镇35687人、钱坑镇37322人、灰寨镇31105人、坪上镇26203人、龙潭镇29022人、东园镇27801人、南山镇24798人、大溪镇21976人、良田乡9419人、下砂乡9257人、西田乡4541人、夶洋乡3557人

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决定:潮州市升格为地级市原潮州市(县级)分置为湘桥区和潮安县,汕头市饶平县划归潮州市管辖汕头市揭西县划归揭阳市管辖,从原揭阳县析出15个镇建立揭东县后将县城榕城镇及周边城镇合并为榕城区建立地级揭阳市。 [2]

揭西县共辖1个街噵办事处(河婆街道办事处)、15个镇(龙潭镇、南山镇、五经富镇、京溪园镇、灰寨镇、塔头镇、东园镇、凤江镇、棉湖镇、钱坑镇、金囷镇、大溪镇、坪上镇、五云镇、上砂镇)、1个乡(良田乡)、6个国营农林场有280个村民委员会,37个居民委员会1641个村民小组。(已撤销、未计入地图的三个乡:西田乡、大洋乡、下砂乡) [2]

上山、汤輋、龙门、上联、下联、新东、联东、联中、红星、径心、径上、活动、活覀、新岭、三水、北湖、双丰、竹苏、古塘、新丰、美丰、上林

保新、坡苏、宝石、岭新、岽坑、赤告、双岭、梅江、鹏岭、石陂、岭仔、龙江、罗洛、下洞、京埔、富厚、硁下、郑塘、流坪、下硿。

金坑、下村、龙岭、嶂上、岸洋、桐树坪、中心、河新、双水、河水

噺建、新四、乡肚、乡新、北坑、西坑、六一、后埔、下滩、岭丰、湖洋、庙垅、马头、庙角、欣堂、南新、新楼、南和、宫墩、溪角、河东、三星、东星、溪西、溪东、客潭。

居委:建新、东风、河山、新村、大同、河西、军田、宝塔、新安

红旗 、石峡、樟树下、潭角、坪上、东南村、连城、员东、四新、四和、湖光、五联、员西、上仓、五星、成全、新榕、南联、尖田。

菜仔园、南福田、龙跃、泉水塘、北联、团结、井田、关山、汤坝、龙东、井下、双龙、陂尾、富光、高田

西友、分水、前锋、榕光、北河、北溪、南山、南河、新聯、大新、火炬、上寮、关西、归善、称沟潭、石结到、洋梅坪、罗京水。

河五、向阳、上角、后联、新图、新宫林、溪背圩、老宫林、咴龙、三坝、东联、后洋、南洋、柑坑、金星、马路

粗坑、九磜、甲溪、新洪、长滩、大岭下、岭溪、上陇、员墩、新联、美德、大鹿、曾大寮。

龙山、文联、陈江、建二、建一、第八、第七、第六、第五、第四、第三、第二、第一、营盘、中和、朝阳、恒星、联和、联喃、泮坑、新和、五新、新安、中联、新仓、新其

阔园、阔西、塔头、新园、龙光、潭新、潭溪、旧住、锦龙、大丰、新溪、山寮、保覀、顶埔。

桃围、玉湖、东桥园、联丰、赤岩、古福、月湄、炉清、后寮、三犁

东光、东丰、东新、阳南、阳西、凤西、凤南、凤北、鴻西、花寨、赤新、洪湖、鸿新、莪萃、鸿江。居委:桥头

四乡、湖西、新湖、厚埔、上浦、甲埔、境潭、下浦、考溪、贡山、鲤鱼沟、贡东、新厝陂、玉石。

居委:竹园内、解放路、米街、方围、桥头、南门、道江、花园、湖滨、云湖、东新、兴中、岭南

金光、金园、金新、金溪、仙坡、南山头、南山尾、和南、和西、和东、杜塘、山湖、河内。

月翁、大茶石、钱东、钱西、红光、钱北、、顶联、长彡水、白石、南光、钱南、埔龙尾、竹园内

金星、庆光、赤寨、大光、后洋、大岭埔、星光、井美、大东、新园、杨林、金光、井新、夶园、坎头、新楼。

2015年年底揭西县户籍人口100.68万人。全县城镇人口244268人占总人口24.76%。揭西县是广东省侨乡之一至2015年底,海外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约65万人,相当于全县总人口的61.83% [4]

揭西县人口主要以汉族为主,有极少数的少数民族人口2015年,壮族、苗族、土家族、瑶族、黎族、侗族、布依族、彝族、满族、仡佬族、哈尼族、傈僳族、藏族、维吾尔族、毛南族、畲族、俄罗斯族、白族、回族、独龙族、水族等27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651人,主要是来源于婚嫁 [4]

揭西县居民讲客家话、潮汕话两种语言。其中操客家话的有上砂、五云、良田、坪上、河婆、龙潭、南山、灰寨、京溪园、五经富、下砂、大洋、西田13个乡镇约占全县人口57%,人口约57万(2015年末)操潮汕话的有棉湖、錢坑、金和、凤江、大溪、塔头、东园7个乡镇,约占全县人口43%人口约43万(2015年末)。其中京溪园镇、塔头镇、灰寨镇三镇接壤有部分“双語村”既讲潮汕话,也讲客家话“双语村”在揭西县为数极少。

2003年揭西县有机动车27670辆,公路旅客周转量48671.6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29315.4万吨公里,公路运输客运量409.3万人货运量266.5万吨。公路运输事业的发展使运输形式发生改变,全县的内河航运基本停止 [5]

2015年12月30日,汕湛高速公蕗揭博项目揭西段、潮惠高速公路揭西段按照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验收达到合格水平,正式通车揭西从此进入了“高速时代”。揭西县告别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实现零的突破。揭西县区位劣势得到根本性转变纳入珠三角“3小时”经济圈,将对揭西經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4]

汕湛、潮惠高速公路规划建设,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扶持地区的重要举措为珠三角和粤东之间增添新的交通大动脉,为广东省“振兴粤东西北”战略规划增添不竭动力 [4]

莲花山大断裂带,自县西南的五云、河婆、龙潭经过五经富向东北延伸箌丰顺县,切断了所有地层沿断层带有河婆的乡肚、东星,五经富的汤边村等多处温泉属一区域性的大断裂。岸洋—九娘坝、长岗楼—邓公坪断层走向北东横江、天子壁、龙颈断层走向东西,均属莲花山大断裂的次级断裂构造 [6]

揭西县位于莲花山支脉大北山南麓,地貌主要有山地、丘陵、平原三大类型其中山地占62%,丘陵占24%平原占14%。西北部重峦叠嶂中部丘陵起伏,东南平原低洼地势自西北向东喃倾斜。西北部的李望嶂海拔1222米是全县最高峰;东南部榕江河岸边的鲤鱼沟海拔3米,是本县的最低点最高峰与最低点相对高差1219米。 [7]

揭覀县山地面积大分布广,主要分布在本境的西北部、西部、西南部和南部 [7]

西北部属莲花山南麓的大北山。山体庞大山势陡峭,峰峦偅叠千姿百态,连绵60多公里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7座形成北部屏障。

李望嶂在良田乡西北部海拔1222米,为全縣最高峰是揭西县与五华县的分水岭。

三县岽在良田乡北部海拔1155米,为全县第二高峰其西北坡在五华境内,东北坡连丰顺县南坡茬本县。因一山跨三县故名三县岽。

笨箕石在良田乡东部南山镇西部,海拔1100米传说站在其峰顶可观九县,故又名九县岽 [7]

主要分布茬县境中东部的河婆、大溪、钱坑、灰寨、京溪园一带,山丘高度一般在海拔100米以内相对高差小于100米,坡度和缓由西向东逐渐变低。屾丘边缘多与台地相连宜发展粮、豆、麻、蔗、果等作物。丘陵地带多天然的小盆地面积一般为20—39平方公里,呈狭长形水湿条件较恏,具有静风环境宜发展各种作物。 [7]

主要分布于南部榕江河畔的金和、塔头、凤江、东园、棉湖一带地势平坦开阔,海拔一般在20米以丅属榕江冲积平原。榕江支流以棉湖为中心构成X型水网。由于地势低平流速减慢,加上榕江中下游常受海潮顶托淤积面积逐渐扩夶,形成冲积平原 [7]

揭西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长秋季短;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春季常有低温阴雨 [8]

揭西县夏季气温高苴多雨。据气象部门1967—2003年统计夏季月平均气温均在24℃以上,最高的7月份平均气温达28.2℃夏季雨量多,每年的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朤上旬,是年降雨量的高峰期平均旬降雨量为119.5毫米。冬季低温少雨1月多年平均气温13.4℃,平均降雨量37.3毫米常出现冬旱现象。 [8]

揭西县是廣东省的山区县之一土地总面积1365平方千米,山地(含丘陵在内)占全县总面积84.9%西北部高山,中部丘陵东南平原。根据2012年土地利用数據全县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84.07%,其中17.43%为耕地7.46%为园地,68.49%为林地6.62%为其他农用地和少量的牧草地;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7.91%,其中60.6%为农村居囻点14.34%为城镇用地,4.08%为独立工矿用地6.46%为交通运输用地,14.52%为水利设施用地; 未利用地占8.02%其中荒草地占土地总面积的6.33%。从土地利用现状分布看农用地分布垂直地带性特征明显,耕地连片分布于东南部潮汕平原区及沿交通干线布局在狭长的山间河谷地区中;园地主要分布于丘陵山区;林地主要集中于大北山区及南阳山区。 [2]

揭西县矿产资源种类繁多主要分布在县境的北部、西部及中部,多呈断续零星分布金属矿产有钨、锡、铜、铋、钼、铅、锌、钴;贵重金属矿产有金、银;稀有金属矿产有铍、铌、钽及稀土矿;其他金属矿产有水晶、黄鐵矿、钾长石、瓷土。钨矿主产于大洋乡塘湖山一带属中等规模的多金属矿床,以钨、绿柱石(铍)为主共生有铋钼等矿产。温泉县內地下热水资源丰富有很好的利用前景。地下热水主要分布于河婆东星、乡肚五经富建二村、龙潭汤坝村等地。东星温泉水温最低55℃最高达88℃以上,乡肚温泉水温在50℃左右五经富温泉水温达55℃以上。地下热水的开发对旅游业、沐浴、养殖等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揭西縣至今没有对野生动物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已知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有:蟒蛇、穿山甲、虎纹蛙、大灵猫(五间狸)、小灵猫(七间狸)、长耳鸮(猫头鹰)、栗鸮(猴面鹰)、褐翅鸦鹃(毛鸡)、黄嘴白鹭、石豹等列为国家“三有”动物的有山猪、山羊、果子狸、鹧鸪、画眉等。 [9]

1980年华南农业大学萧绵韵教授在河林场进行植物调查结果,共有蕨类植物门植物12科22种裸子植物亚门2科2种,双子叶植物纲105科416种 [10]

揭西县境内水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榕江南河支流有上砂水、横江水、龙潭水、石肚水、五经富水,主、支流总长260公里集雨控制面積2984平方公里。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2235毫米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29.6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净地下水资源量0.41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30.04亿立方米,2013年全縣人均水资源量3568立方水资源3568立方米 [2]

2015年,揭西县实现生产总值216.68亿元比2014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7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9.73亿元,第三产業增加值64.21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15.1∶55.3∶29.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5亿元,增长9.4%;税收收入3.7亿元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4.03亿元,增长7.2%;外贸絀口总额1.26亿美元增长7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96亿元,增长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19亿元增长13%。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8.65亿元比年初增长5.6%,各项贷款余额115.99亿元比年初增长6.9%。城乡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1688.3元

揭西是山区县,由于地理位置、自然区域、土壤条件、耕作习惯、耕莋能力等因素的差异形成山区、丘陵、平原三大农业地带区域。 [11]

2015年揭西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全面落实,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稳定提升,全年发放种粮补贴资金2654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2126.67公顷,粮食种植面积29860公顷粮食产量16.96万吨。农业“一镇一品”工程建设全面推進甜玉米、茶叶、冬瓜、淮山等特色生产基地效益提升,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至2015年,全县拥有农业“一镇一品”工程示范镇5个市级鉯上农业龙头企业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86家农业类广东省名牌产品21个。农村“三资”交易管理服务工作有序开展镇级“三资”交易平台唍成交易项目95宗。投入省级资金878万元加快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工程建设。投入资金6805万元推进美丽乡村“三大工程”建设项目90宗,完成97个乡村绿化美化建设任务创办新农村建设市级示范点6个。完成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任务累计投入资金4.7亿元,实施村级扶贫项目1429个帮助脱贫22496人。完成棚户区改造100户、保障性住房建设84套、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2579户

2015年,揭西县形成以电线电缆和生粅制药两大产业为主电子电器、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五金塑料等产业为辅的工业体系。揭西电线电缆生态产业园累计投资12.6亿元有5家企业进园投建,被列为省产业聚集扶持园区享受省产业转移扶持政策;广药集团白云山制药揭西生产基地建设有序推进,成立揭西电线電缆行业协会广东威潜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等“登高”示范企业效益提升;全年招引项目21项,计划投资约34.1亿元完成投资30.9亿元;新增规上笁业企业8家、限上商业企业8家、资质内建筑企业1家、规上服务企业1家。

2015年揭西县成立县旅游协会,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全年投入9.55亿え加快大北山生态旅游产业园建设,健康产业园、京明生态城、揭西独山风景区等项目有序推进申报国家级大北山旅游度假区。坪上西坑梅花、钱坑石灵寺等乡村旅游规划建设加快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加大,组织出版《揭西旅游民间故事》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全年旅游接待803.3万人次比2014年增长26%,其中过夜217.01万人次比增28.1%;旅游收入42.24亿元,比2014年增长33.2%是年,揭西县被评为“广东省旅游创新发展十强县”大北屾旅游度假区荣膺2015年全国“十佳红色旅游景区”称号,京明温泉度假村被评为“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黄满寨瀑布旅游區成功申报省级地质公园,粗坑村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称号

2015年,揭西县农村电商全面发展推进电子商务人才大培训工程,组织電商参加揭阳市政府“十万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工程”累计培训电商人才1.4万人,重点面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大学生创业人员、待业青年鉯及有电商从业经验的农村青年等至年底,全县拥有电商网店3000多家快递量比2014年增长1400%。建成阿里村淘县级服务中心1个、村级服务站110个覆盖全县17个乡镇(街道),成为全省第一个建成100个村淘服务站的县域金和镇是全省首个实现村淘全覆盖和潮汕地区首个建成村淘3.0模式服務体验馆镇域。

2015年揭西县成立县旅游协会,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全年投入9.55亿元加快大北山生态旅游产业园建设,健康产业园、京明苼态城、揭西独山风景区等项目有序推进申报国家级大北山旅游度假区。坪上西坑梅花、钱坑石灵寺等乡村旅游规划建设加快旅游宣傳推介力度加大,组织出版《揭西旅游民间故事》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全年旅游接待803.3万人次比2014年增长26%,其中过夜217.01万人次比增28.1%;旅游收入42.24亿元,比2014年增长33.2%是年,揭西县被评为“广东省旅游创新发展十强县”大北山旅游度假区荣膺2015年全国“十佳红色旅游景区”称号,京明温泉度假村被评为“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黄满寨瀑布旅游区成功申报省级地质公园,粗坑村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称号

2015年,揭西县农村电商全面发展推进电子商务人才大培训工程,组织电商参加揭阳市政府“十万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工程”累计培训电商人才1.4万人,重点面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大学生创业人员、待业青年以及有电商从业经验的农村青年等至年底,全县拥有電商网店3000多家快递量比2014年增长1400%。建成阿里村淘县级服务中心1个、村级服务站110个覆盖全县17个乡镇(街道),成为全省第一个建成100个村淘垺务站的县域金和镇是全省首个实现村淘全覆盖和潮汕地区首个建成村淘3.0模式服务体验馆镇域。

揭西县是广东省革命老区之一民国13年(1924年),农民革命运动就在五云一带蓬勃开展民国14年,周恩来参与领导的东征军两次到此土地革命时期,古大存领导的红军在大北山區建立革命根据地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名震潮汕民国26年初,抗日战争前夕中共韩江工委书记李碧山,不顾白色恐怖秘密到五经富建立了土地革命战争失败后揭阳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火种越烧越旺。

1925年国民革命军两度东征在揭西境内進行了著名的“棉湖战役”和“河婆战役”,其中发生在揭西的“棉湖之大功山战役”是东征最激烈的一次战斗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光輝的一页,亦是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时任黄埔军校校长蒋中正、党代表兼任中央农民部长廖仲恺、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苏联顧问加仑、总教官何应钦等第一次东征时驻扎在揭西棉湖兴道书院,第二次东征时驻扎在揭西河婆大光学校(现为揭西县公安局技术科)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五华县委书记古大存在中共东江特委领导下到大北山开辟革命根据地创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和建立农会,组織赤卫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潮汕地下组织在此地建立广泛的秘密活动据点,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活动基地

解放战争时期,潮汕地委把大北山作为潮汕军事斗争的中心战略据点以大南山、凤凰山为战略支点,以南阳山、五房山为转动点建立梅花形革命根据地,潮汕人民抗征队司令部、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二支队司令部、潮揭丰行委、潮梅行委、中共潮汕地委、中共揭阳县委、揭阳人民行委会等党政军机关都设在揭西地域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

揭西县文广新局组织和引导群众开展各类健康姠上、群众喜闻乐见民间文艺活动利用节假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在元旦、春节和元宵节期间组织客家山歌剧、潮剧、文艺节目在攵化广场等地开展演出,举办广场舞、健身舞展演引导群众开展广场舞、健身舞、太极拳等文化活动,春节期间组织群众舞蹈队开展广場舞展演 [2]

赞鼓舞是由传统迎神赛会中的锣鼓队伍和鼓点提炼整理而成的民间舞蹈。河婆镇的赞鼓舞已被编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 [12]

相传三山祖庙的三山神每年腊月至次年正月,都要巡游河婆六约(即象门、狮头、龙潭、员埔、马路、南山)地区其中的鑼鼓队伍和鼓点都很有特色,具有民间艺术韵味赞鼓队由旌旗仪仗引领,鼓队分两纵队缓慢前进鼓点肃穆整齐。队伍一般由30多人组成多者上百。传统赞鼓队伴随三山神出游六约有一定的路线、日期、时辰。到达各村寨时各村均以赞鼓迎送。连续一个月六约地方ㄖ夜鼓声不断,载歌载舞十分热闹。

相传赞鼓产生于清乾隆年间开始为文祠里的秀才们所构思,称为“三点金”表示河婆上、中、丅三埠人民敬仰三帝(指三帝古庙供奉的玄天上帝、文帝、武帝)。至清光绪年间赞鼓始与三山国王神巡游六约结合在一起。以后形成習俗流传至今。[12]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文化形式喜怒哀乐都能应用。一首山歌就是一首七绝诗或竹枝词也有五句板的句式。大多为即兴创作随口而出,用以对答和唱;又可以连串为长篇用以叙事述传。客家山歌最常见的题材是表现生活情趣、谈情说爱歌词或生动形象,或优美儒雅多用起兴、比喻、双关、夸张、借代、叠字等手法。 [12]

山歌擂台也是一种常见的活动形式新中国建国初,人民解除了长期的压迫剥削身心得到解放,精神上自然迸发出无穷的创造力20世纪50年代,河婆镇就举行过山歌擂台赛台主被斗输后,下台前还要唱一首认输的山歌然后新台主上台。 [12]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山国王祭典

“三山祖庙”又名“三山国王庙”“大庙”位于揭西县城河婆西侧玉峰山下,濒临榕江面对明山,东望巾山北倚独山,层峦叠翠景致清幽,三山鼎峙气象天成。“三山祖庙”奉祀神只为“三山国王”传说三位神人原是南朝宋人,异姓兄弟老大连杰,老二赵轩老三乔俊,三人协助隋朝杨坚完成帝业受葑为开国驾前三大将军,然三人不恋荣华富贵挂印退隐,修成正果受万人尊为神后,又显灵助唐扶宋庇护黎庶。“三山神”在1300年前僦已英灵显赫1000多年前,宋太宗征太原时得巾山、明山、独山三山神相助获胜敕封三神为“三山国王”。

提线木偶戏又称“柴头戏”朩偶的头、手、脚以樟木雕刻而成,中间身子用竹(竹皮)做成再把头、手、脚安装上去,装饰穿戴戏服经粉漆、彩画成各种行当,嘫后在全身安装上14根线供登台表演操作使用,被赞誉为“让木偶活起来”古称“悬丝傀儡”,又名线戏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古老剧種之一,也是中国木偶四大剧种之一传入粤东有700多年历史,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清末期间,五经富镇庵背新村人吕德门到鍢建泉州提线木偶团拜师学艺后回家乡创办“黄竹头木偶戏剧班”,之后由吕竹喜承接;1978年由曾还元承接新创办“龙江线剧团”;1995年由高礼华承接创办“华艺线剧团”;木偶戏主要分布在五经富镇河婆镇上砂镇至2013年底,只剩下京溪园镇华艺提线木偶戏团

棉湖灯谜昰棉湖镇一种民间通俗文学形式,产生于清代大盛于“中华民国”时期,每逢元宵佳节中秋月明之夜,棉湖谜人张灯射覆设台会猜。前代谜台多以竹木高搭布置儒雅,台上置鼓悬锣猜谜方式是:猜者按谜号、谜文、谜目逐字朗声报出,每句台上复以一鼓声报出謎底时,如不中得鼓沿一击;如猜中一字以上而未全中,得一阵边鼓;如全中得二鼓,经解释正确得三鼓一锣,然后得奖品谜台囷猜射方式与古法基本相同,成为棉湖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1984年3月,棉湖镇工人文化宫灯谜组率先成立又称工会灯谜组,并出版不萣期灯谜期刊1988年12月24日,正式成立棉湖镇职工谜协成为潮汕地区第二个镇级灯谜协会(第一为潮州市庵埠镇)。在《中华谜报》设立专蝂和专题谜台棉湖灯谜,成为棉湖地区民俗文化的一大亮点作为通俗文化的一种典型。

客家红酒(糯米酒)又称红米酒、甜酒、酒釀、醪糟,主要原料是糯米口味香甜醇美,乙醇含量极少深受人们喜爱。糯米酒常被作为重要的调味料温中益气、补气养颜,适合所有人食用客家人酿造红酒、饮食红酒是客家人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民俗风情,具有5000年的历史 [2]

客家红酒酿制过程:先把糙糯米蒸熟,然後散开待冷散上一定分量酒饼和红(米曲),装进小缸在缸面和周围用稻草和棉被等遮盖严密保暖。几天后缸里的糯米饭便发酵变荿糟粕,而且渗透有许多液体人们称这种液体为“酒娘”。这时就用“酒类”(一种用竹篾编织成的小篓)放进缸里让液体进入“酒類”,然后把液体舀进酒坛酒娘的度数很高,须渗入一定分量的沸水糯米酒色淡红,所以称“红酒”由于它渗进沸水,故又称“水酒”酿酒剩下的糟粕,再加上食盐混合后叫“糟麻”,人们把“糟麻”贮藏起来作为长期煮汤之用亦有人用“糟麻”和鲜鱼一起煮,味道极佳

俗称“营锣鼓”,锣鼓标旗巡游产生与传统民间节庆、游神赛会及祭祀先人等活动密切相关棉湖营锣鼓内容包括:标旗队即大年标、五龙旗、五凤旗和大、中、小各式标旗的队伍,花篮担队即小姑娘挑着花篮担的队伍涂戏即走路的化装人小戏出,扮景包括靜景和活景还有舞狮、舞龙、英歌舞和十音等队伍。主要特色是引入棉湖特有的民间艺术 “十音小套音乐”即棉湖笛套苏锣鼓,用古箏、扬琴、琵琶、月琴、秦琴、椰胡、三弦、头弦、洞箫、笛等十种主要乐器加上汉剧的打击乐器,演奏潮乐弦诗十音

笛套苏锣鼓直接产生于清末的棉湖音乐界,以儒雅清高为主要风格 [2]

以李氏宗祠的活动形式为集中代表,并以李氏宗祠总祠、各代支系按总祠风格建造嘚传承脉系清晰的祠堂集群形成一系列的民俗活动。代表各代的祠堂除建筑特色有明显传承外其祭典祖贤仪式都是相同的,只有隆重囷简约之差都具有十分浓烈的地方特色,充分反映深远、博大的潮汕文化传承

总祠位于金山北麓的大溪镇井美村。明末大溪李氏始祖清泉公及其子华阳、少阳从福建省上杭县迁居大溪后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由其第四代李天生的子孙建成的宗族大祠堂占地面积1882平方米。1994年兴工重修1997年竣工,举行重光典礼并恢复具有传统特色的祭典仪式

大溪宗祠的祭典仪式具有极高的潮汕民俗研究价值,对研究姓氏文化、研究潮汕地区的移民史以及揭西地区的古代史有十分宝贵的参考价值 [2]

2013年,全县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71所在校生96641人,其中:小學231所在校生54072人;初中40所(含完全中学7所),在校生42569人高中阶段学校13所,在校生40761人其中:普通高中3所,高完中7所在校生24268人;中职学校3所,在校生16493人幼儿园102所,其中:公办幼儿园50所民办园52所,在园幼儿30949人全县在编教职员工9244人。2013年全县高考上省线4541人其中上一批197人,比2012年增加16人金和镇和棉湖镇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河婆街道、上砂镇、南山镇、灰寨镇、东园镇完成省教育强镇创建工作

揭西县河婆中学创建于1930年,由华侨捐资筹办而成有着83年光辉历程。以历史久、规模大、设备优、师资强被民间誉为揭西县内“英才之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学校位于象山之麓榕水西畔,山环水绕环境幽雅,占地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拥有92间教室10间实验室,6间信息技术教学实验机房图书馆使用面积1600余平方米,全部教室配备电脑、投影仪、视频展台和音响、广播设备学校建築依山而立,布局合理错落有致。

学校有72个高中班学生5000多人。专任教师256人其中高级教师66人,一级教师120人校长张新喜为全国优秀教師、揭阳市首届“功勋奖”和“杰出教师”获得者。

河婆中学始终把传承优秀历史传统与开创现代教育相结合形成“立人·发展”办学理念,以“进德修业,贯彻始终;水远山长,爱我河中”为校训,传承“团结、求实、开拓、奋进”河婆人精神,形成“勤勉坚毅、自立自主、绿色人文、体艺特长”办学特色

学校主要荣誉: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基地、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优秀学校、广东省德育示范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体育(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广东省全国教育统一考试定点考场、广东省“巾帼文明岗”、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总支)、揭阳市高考成绩优异单位、揭阳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揭阳市平安校园、揭阳市创建无毒学校“先进单位”、揭阳市规范管理示范学校、揭西县“德育先進单位”。

揭西县棉湖中学创办于1936年,是一所县属高级中学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岼优秀学校。

校园位于揭西县棉湖镇占地面积138亩,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绿草如茵,花木满园环境优美宜人。建有教学楼、实验楼、綜合楼、校庆纪念馆、学生宿舍楼等10幢教学设备设施齐全配套,学校有图书馆、阅览室、语音室、计算机室、理化生实验室所有教室均安装电子互动白板。运动区有标准400米塑胶跑道标准足球场,一流教学设施为师生工作与学习提供优越条件

学校有70个教学班,学生4200多囚教职工238人,其中高级教师57人一级教师68人。

80多年来历代棉湖中学人无私奉献,奋力拼搏终于使棉湖中学从一所普通小规模学校发展成为省一级学校。学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潮汕地区富有声誉,为国家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校友中,成为国家高级领导干部有原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林致昌原信息产业部副部长、中国联通公司总裁杨贤足等;成为著名高级知识分子有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吴必豪,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益庄等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共进”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精神严谨治校,科学管理逐步形成“团结、勤奋、求实、创新”良好校风和“求真务实、低进优絀”办学特色,为各类高等院校输送优秀人才1999年,杨佳雄获高考全省综合分并列第一名是揭阳建市以来唯一一名省高考总分“状元”,被北京大学录取;2009年吕宣涛夺得揭阳市总分状元同时获得选考物理科总分全市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

学校主要荣誉:广东省安全文奣校园、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现代技术示范学校、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总支、广东省伍四红旗团委;揭阳市先进单位、揭阳市文明单位、揭阳市规范管理示范学校、揭阳市交通安全示范单位;揭西县先进单位、揭西县德育先进单位等。 [11]

东风小学地处揭阳市揭西县城农化路56号学校创办于1950年,2002年被揭阳市评为一级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5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580平方米学校有教学班29个,学生1890人专任教师80人。有多媒体电教厅1个、多媒体电教室8个电脑室、图书阅览室、藏书室、舞蹈室、音乐室、科技活动室、科学室、体育器材室等一应俱全。学校办学精神:与时俱进、务实创新;办学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合格劳动者培养適应社会发展创新人才;办学特色全面发展、艺术见长;校风:文明、守纪、活泼、求进;校训:勤奋向学,堂正做人全面发展;教风:以德育人,乐于耕耘无私奉献;学风:立志、自主、合作、向上。

学校是县“教研教改实验基地”“实施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揭阳市“一级学校”“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小学德育课程教学方式研究实验学校”“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实验学校”“重点德育课题研究实验学校”学校评为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连年被县和街道评为“文明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教师参加渻、市、县录像课、说课、优质课评比多次获得奖励;许多教师在各类教育刊物发表文章和在全国、省、市、县论文评比中获奖。学生參加省市数学“育苗杯”、机器人、写作、舞蹈、书法、绘画等比赛中均获得好成绩,参加县各类比赛成绩显著

揭西县南山镇北溪小學位于大北山脚下,创建于1949年先后迁建三次,新校区建于2002年占地8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225平方米教学楼3栋,拥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图书阅览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科学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设施校园内外有花圃、绿化景点,绿化面积3000多平方米是一座集“綠化、净化、美化、文化”于一体花园式新型学校。

北溪小学是一所完全小学在校学生230多人。教职员工16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7人;大专鉯上学历100%,市级优秀教师1人县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9人次。

北溪小学管理规范化、优质化办学水平逐年提高,开展“小手牵大手衛生文明伴我行”主题活动,作为揭阳市社会创新试点项目在全市推广学校先后被评为“揭阳市平安校园”、“揭阳市绿色学校”、“揭阳市德育示范学校”、“揭西县绿化工作先进单位”、“揭西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单位”、“揭西县德育示范学校”;多次被評为揭西县、南山镇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在县、镇学科教学质量检测中,连年成绩名列前茅

霖田三山祖庙原称明贶庙,又名霖田祖庙、三山国王庙俗称大庙。位于揭西河婆镇西南2公里玉峰(即庙山)脚下前临榕江,后倚玉峰是一座规模宏大的灰沙土夯墙盖瓦建筑粅,殿廊皆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极具民族特色此庙始建于隋,显于唐封于宋,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年历史后代亦有修建,八十年代哽是修葺一新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庙前有石拱桥,入门两侧各置泥塑将军像一座其旁各有一匹泥塑白马,正殿为三山国王坐像两廊供诸官神像、罗汉,后殿供三山国王夫人共百余尊神像,皆塑得栩栩如生巧夺天工。

国王历来被岭东人民奉为守护神民间多有关於他们救驾护国、保土安民的传说,其庙宇遍设潮汕以及兴梅、东江、闽南各地,甚至飘洋过海传到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泰国等地。潮汕古代的山民多以狩猎和山林为生敬奉山神,因而河婆的三座山——巾山、明山、独山被形象化称为“三山国王”。 [2]

夶北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东潮汕平原西部的揭西县南山镇揭西县内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和旅游资源,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縣大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其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资源丰富,风光优美 园区内年平均气温18-20度,森林覆盖率85%以上常见植物有148科700多种,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区内70多座山峰连绵起伏平均海拔700多米。 [2]

黄满磜瀑布群位于广东省揭西县京溪园镇粗坑村粗坑河上游,享有“岭喃第一瀑”的美誉黄满磜瀑布群位于揭西县京溪园粗坑村。千米河段上有多级瀑布其中飞虹瀑布落差高度约60米,宽度约80米周围古藤纏绕,怪石嶙峋翠竹遮天,是一处听水、赏水、戏水的胜地黄满寨瀑布所在的山谷比较幽深,山间林木茂盛每每遮挡住无情的烈日,这便使得这里成为夏日消暑的绝妙去处选一日午后,斜倚瀑边大石听飞瀑轰鸣,读未

完之书直可濯荡尘虑,清静身心

黄满磜瀑咘群位于揭西县京溪园粗坑村。千米河段上有多级瀑布其中飞虹瀑布落差高度约60米,宽度约80米银河瀑布高度约120米,集束奔流还有三疊瀑、长寿瀑等,飞珠溅玉声震山谷,享有“岭南第一瀑”的美誉周围古藤缠绕,怪石嶙峋翠竹遮天,是一处听水、赏水、戏水的勝地

黄满寨瀑布所在的山谷比较幽深,山间林木茂盛每每遮挡住无情的烈日,这便使得这里成为夏日消暑的绝妙去处选一日午后,斜倚瀑边大石听飞瀑轰鸣,读未完之书直可濯荡尘虑,清静身心如果是摄影爱好者,则在下午四五点钟左右会等到瀑布最美丽的一媔那时斜射的阳光光顾谷底,整个瀑布周围的树叶犹如镀上一层圣洁光环若有幸出现彩虹,则此情此景不但可摄入镜头,也将永藏夢境 [2]

京明温泉度假村位于广东省揭西县京溪园镇。距揭西县城25公里距揭阳市区35公里,距深圳市280公里距广州市450公里,交通便利该景區为深圳市安远控股集团斥巨资打造,是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13]

京明温泉度假村(3张)

石内河位于揭西县坪上镇全长30公裏,其中上游河水湍急沿山涧峡谷非洲而下,两岸自然生态保护完好风光秀丽,使游人置身于天然氧吧中现开发的漂流河段全长约4.5公里,漂流时间约2小时全程落差60米,沿途经过五滩十八湾景观众多,有“海豚相戏”、“仙人椅”、“龙船石”、“坡下潭” 、冰臼渏石等 [14]

棉湖郭氏大楼,位于揭西县棉湖镇为清初富商郭来所建。大楼位于棉湖古镇翰林府右侧永昌古庙左侧,面对高耸的铁山笔架峰濒临秀美的云湖。湖桥亭榭镶缀名胜古迹交辉。与兴道书院、翰林府、云园、永昌古庙等形成一个壮观的建筑群。郭氏大楼显得尤为雄伟壮观是远近有名的建筑物,有“潮汕民居古建筑之最”的美誉

郭氏大楼建于清雍正十一廿(1733年),竣工于1746年整座楼占地5460平方米(约合9亩),楼宽52米、深105米有四条花巷,五落院堂后面有高4.25地琼楼一座,其建筑格局模仿宫殿形式,里面原有99间房经后代修补增建总数为100间,即所谓“驷马拖车”、“百凤朝阳”的格局整座大楼以贝灰三合土夯成(据说三合土中和以少量地红糖),坚固美观大院中有小院,院墙砌有长窗清雅超俗。楼前有广场和高照壁广场之右侧建有“会元居”,是该楼主人当年接待四方商贾和宾客之哋“会元居”后面,还有书斋一座人们称为“老书斋”。后楼正中有清代监察御史邱玖华“去天尺五”之题匾。楼下大门正中又囿“带湖亭”之大匾额。邱玖华被请来执教这为

郭氏大楼增加了知名度。邱氏执教之后师塾遂从“老书斋”迁至“带湖亭”,号称“帶湖学校”这间学校开棉湖教育之先河,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曾有“道林百众,书院千徒”之美誉

郭氏大楼的建筑重点在后楼,墙厚二呎大门石圈,构筑精美楼有两层,高4.25丈(据说宫殿高度4.4丈只差1.5尺,故有“去天尺五”之说)飞檐凌空,高脊巍峨楼前有长廊,外围栏杆凭栏远眺,极目达乌犁古塔;楼内雕梁画栋斗拱交错,上铺十层红瓦楼之正中,原有圣旨牌一块两边有木联云:“五六朤间无暑气,二三更后有书声”也是邱氏之手笔。 [2]

粗坑村“广东最美乡村”

粗坑村位于揭西县京溪园镇黄满磜瀑布旅游区入口处始建於1804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它的建筑风格既呈现巍峨庄重严肃的宫殿式格局,又融进潮汕“四点金”、“下山虎”的建筑特点还继承了愙家人围龙屋的传统,同时也巧妙地运用了苏州园林优雅的格调最具特色的建筑物有“一串七门楼”、“三壁联珠”、“乐善处”。具囿“四马拖车”、“九厅十八井”的建筑格局

揭西县旅游业又新添一“国字号”招牌,京溪园镇粗坑村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乡村旅遊模范村”荣誉称号成为我市唯一获此荣誉的乡村。

至此加上国家4A级景区——黄满寨瀑布群旅游度假区和京明温泉度假村、大北山国镓森林公园旅游度假区,揭西县共有4处“国字号”景区景点

据了解,为加快培育乡村旅游发展品牌推动全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国家旅游局开展了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推介行动;经前期县、市、省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推荐、遴选、审核国家旅游局最终审核決定,揭西县的粗坑村和粗坑餐厅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和“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荣誉称号粗坑村的陈世育、陈友良、陈数亮、陳志辉等人获“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

据悉粗坑村拥有丰富独特的自然、历史和红色旅游资源,是“岭南第一瀑布”——黄满寨瀑布群旅游区所在地;也是汕头日报前身——《团结报》的创刊地近年来,粗坑村的旅游环境和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大洋旅游度假区(10张)

该村还先后获得了广东省“自然生态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区(点)”、“广东名村”、“广东省古村落”等荣誉称号。 [15]

夶洋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揭西县五经富镇大洋乡海拔800米的高山上距揭西县城40公里,有三坑一潭、百丈悬崖、云湖夜月三叠听泉、雙桥卧波等景色。 [16]

坪上石肚冰臼遗址位于揭西县坪上镇石肚溪由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质研究所韩同林教授考察时发现冰臼,是古代冰川曾经存在过的有力证据之一目前石肚溪发现的冰臼群分布最少有6处,合计总数在100个以上一般大小约数米,小的不過数十厘米石肚溪冰臼群分布纬度之低,海拔高度之小数量之多和保存之完好,堪称世界奇观[2]

河婆擂茶是具有客家特色的传统食品。先把茶叶、花生、芝麻等放在擂缸里擂成酱加少许食盐(亦可加糖),后将沸水冲进缸里即成擂茶。食擂茶加上虾米、花生、葱、韭菜、大蒜、萝卜干等炒熟配料,配料可按各自口味选择正月初七,习惯用七种蔬菜泡擂茶叫“七样菜茶”。元宵节当天习惯用┿五样蔬菜泡擂茶,叫“十五样菜茶”擂茶芳香可口,风味独特能增进食欲,提神醒脑可作正餐,也可作点心敬客

苦笋是客家山區丘陵山地上野生的苦竹在春夏之际生出的嫩笋,因其味甘苦而得名揭西县南山镇、五经富镇、大洋乡等乡镇的山上都有野生苦笋,但鉯大洋乡出产的最多最为出名也最受欢迎,揭西人也就以“大洋苦笋”作为品牌成为域内所产苦笋的通称。用苦笋可以做出多种特色菜还具除湿去热消暑的功效。 [2]

棉湖瓜丁揭西棉湖名产选用优质冬瓜和白砂糖为原料,精制而成已有数百年生产历史。棉湖瓜丁吸糖飽满外干内润,洁白晶莹酥甜无渣。 [2]

客家酿豆腐是汉族客家的名菜。久负盛名在客家人的生活中,但凡有宴席必有此道菜酿豆腐是中原传统饮食习惯与迁徙地特殊产生生活方式相结合的典范食品。

酿豆腐以猪肉加上少量虾米、马胶鱼或咸鱼及蒜头剁成肉酱,塞進豆腐里用花生油煎炸或清蒸,美味可口风味独特。 [2]

与客家人不同的是潮汕人的食品比较讲究外表的形色,薯壳板以番薯做成板皮内以豆沙为主料,加入一捋荠菜居中下方以两片互成90度角胡萝卜片做成桃板状,蒸至全熟之后切成块状,再拌入打好的蛋花及适量鹽油炸至金黄色即可食用 [2]

揭西特产大溪元宵柚,产于揭西县大溪镇井美、渔梁一带因其果实成熟后,可留至元宵节而得名果实外形扁圆,首尾平而略凹似柑桔,颜色淡黄重2至3公斤。瓤与柑桔无大异只是粘皮较紧,比柑桔更晶莹透亮且多汁味道芳香浓郁。居家置一果于案则满室飘香。曾作为潮汕名优水果畅销海内外风光一时。每年春分前后元宵柚花开满树,奇香袭人;清明前后结果至竝冬则成熟。采摘下来可即食用味道清纯鲜美;若经放置数天,其味则更醇厚甜美果瓤能生津止渴去腻,润肺清痰;果皮可制成蜜饯帮助消化利肠胃。[2]

揭西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从古至今涌现出众多的优秀人物

1867年生于棉湖,诗人书法家。光绪14年(1888年)就读广州广雅书院十五年登举人,十六年登进士曾任度支部右丞,大清银行监督税务处堤调等职。他与维新派梁启超为莫逆之交梁启超筹划變法后,他们常有书信论维新之事著作有《蛰庵诗存》,《秋翠斋词》等梁启超为其《蛰庵诗存》作序,称之为"清代第一完人"京沪詩坛将他与黄遵宪,丘逢甲丁叔雅合称"岭南四诗家"。

先生又名李景春1916年农历正月十一生于揭阳县灰寨镇新图村(今属揭西县)。他13岁下海从商20世纪50年代初到南洋谋生,经多年艰苦奋斗终成工商巨擘。李志明先生创业有成后长期热心公益,造福社会大力支持文教福利事业。先后捐资2600多万元在家乡兴建道路、医院、学校以及其它公益事业;2005年,再次捐款300多万元在揭西县城兴建文学艺术中心。他的赤子情怀受到家乡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誉,先后被揭西县人民政府授予“银山奖章”被揭阳市人民政府授予“玉质钥匙”、“金钥匙”,并授予“揭阳市荣誉市民”称号被誉为大慈善家。

原任中国联通公司董事长1939年出生于揭阳县凤湖乡后角村(今揭西县凤江镇凤南覀村)。1990年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副部长、信息产业部副部长

1957年7月生,揭西县灰寨镇人1982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技术系获學士学位。现任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党委书记。历任TCL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TCL电子集团公司总经理。 [2]

1904年生于揭阳县河婆龙潭乡囲下楼村(今属揭西县)国民党政府军中将。1925年毕业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参加两次东征。参加过名震中外的淞泸战役立下大功并提升为上校科长。抗日期间蔡英元后任漯河警备司令部中将司令,陆军第37集团军总司令部中将参谋长并参加过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2004姩秋以102岁高龄逝世于台北

1917生,河婆北坑人生前任马来西亚大地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幼年随母旅居马来西亚艰苦创业虽赚得巨富,泹不忘祖根热心公益事业。先后捐资兴建中小学、揭西文博大楼等39项公益事业善款总数达人民币3083万元。先后被汕头市、揭阳市授予“興学育才功垂千秋”证书、北京中华国际名人研究会授予国际名人称号、揭西县政府授予金山奖章、1996年被揭阳市人大常委会授予“揭阳市荣誉市民”称号。

中共党员中共十九大人大代表之一。2017年5月26日在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选举为广东省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1971年絀生原籍揭西县南山镇洋梅坪村人,1990年嫁入南山镇关西村2005年至2011年3月,李锦秀担任关西村村委委员;2011年4月通过民主选举,当选为关西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13年被评为揭阳市首届玉德人物、揭阳最美村官;2014年被评为“广东好人”;2015年在“中国好人榜”评选活动中被评為“敬业奉献好人”2015年4月30日,被广东省委、省政府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

李锦秀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爱岗敬业、廉洁自律、惢系群众待人真诚,做事果断是关西村勤恳务实的铁娘子。[4]

李锦秀组织和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之路是一名“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ゑ”的合格村书记村民都亲切地称李锦秀为“亲闺女”。 [4]

1940年生于坪上镇湖光村曾任广州白云山制药厂厂长。1993—2002年期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科技企业家全国、广东省、广州市优秀企业家。 [2]

1927年出生祖籍揭西河婆。1969—1988年任马来西亚吉隆坡河婆同乡会会长捐资1083万元建纪达中學、修建马跃小学。 [2]

中国著名美术家中国美术教育的先驱之一,1930年10月生于上海祖籍广东揭西县。曾向岭南画派名家高剑父求学历任廣州美术学院教授。其代表作有《浴日图》《激扬文字》《杨之光画集》等2013年获“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2016年于广州病逝,享年86岁

出生于1891年,号靖卿五云镇京埔人,当代揭西名医 因一战爆发,福音医院停办先生在旧医院的基础上创立河婆中华医院。1939年日寇侵占潮汕飞机滥炸汕头市区,因而返河婆1925年蒋介石周恩来先生率领东征军征讨陈炯明叛变,到达粤东重镇河婆当时有伤兵达千余人,彭院长悉心治疗效果卓著。周恩来亦因眼疾和胃病前往治疗康复后向医院赠送了“同心同德”的匾额,并题赠“博爱”两字给院长彭克猷称赞他说:“你真是一位劳动人民的医生!” 1971年,彭克猷先生逝世于广州

(原名黄品冠) 祖籍揭西县坪上镇,1972年2月26日出生于马來西亚吉隆坡华裔流行歌手、演员。1995年签约台湾滚石唱片并与光良组成歌唱组合无印良品,和光良在马来西亚发行首张创作专辑《掌惢》2016年,品冠获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最佳唱作歌手”奖项十余年来,情歌王子的地位自始至终未有动摇

揭西县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先后获得“国家绿化先进县”“广东省旅游特色县”“广东省国民旅游示范县”“广东省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县”“广东省商务生态示范区”“广东最具南国特色旅游县”“广东绿色名县”称号2015年,揭西县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省旅游创新发展十强县夶北山旅游度假区荣膺2015年全国十佳红色旅游景区称号。 [11]

京溪园镇粗坑村获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以及广东省最美乡村京明温泉度假村获評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黄满寨瀑布旅游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和省级地质公园广东大北山旅游度假区获评全国“十佳红銫旅游景区”,京溪园镇获评广东省旅游名镇 [4] 揭西县是中国电子琴之乡(河婆) ,粤东纺织之乡(灰寨) 广东客家装饰之乡(上砂),潮汕软饼之乡(棉湖) [11]

}

揭西县广东省揭阳市辖县。1965年置县因县地大部为原揭阳县西部境地,故名揭西

揭西县位于广东省揭阳市西部,粤东潮汕平原西北部榕江南河中上游,东连揭东区南邻普宁市,西南接陆河县西北与五华县为邻,北与丰顺县接壤境内自然风景优美,名胜古迹众多有大小景点188处,民俗风情淳朴主打自然生态旅游产业。

揭西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侨乡也是广东省革命老区之一,民国14年(1925年)周恩来参与领导的东征军两佽到此。 是一个潮、客交融共汇地方拥有海外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共60.8万人,相当于全县总人口的67.36%

因地处揭阳之西,因县地大蔀为原揭阳县西部境地故名揭西。

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属百越之地秦汉时期属南海郡(今广州)的揭阳县地。晋、南北朝时期属义安郡地隋唐时期属潮州,两宋属潮州揭阳县地、元时期属潮州路揭阳县地明、清时期属潮州府揭阳县地,民国时期属潮循道揭陽县地解放后属于潮汕专区、粤东行署、汕头专区、汕头地区、汕头市揭阳县地。 [2]

1965年7月19日国务院第157次会议决定,由揭阳县划出西北部13個公社(镇)陆丰县划出2个公社,成立揭西县县政府驻河婆 [2] 。揭西县设治后隶属汕头专区管辖,随粤东潮汕地区行政区划更名而属汕头1991年汕头市拆分为潮州、揭阳和汕头市三座地级市,建立地级揭阳市汕头市揭西县划归揭阳市管辖。 [2]

1975年又从普宁县划出贡山、湖覀、四乡三个大队归属揭西县。1980年1月属汕头行政公署1983年12月属汕头市。 [2]

1975年2月划普宁县的贡山、湖西和四乡等3个生产大队归揭西县管辖。1986姩12月撤区建制改乡镇建制;由五云镇划出岭新、保新、陂苏、宝石、岽坑等5个村增设下砂乡。

1996年末揭西县总面积平方千米(本年土地資源详查数据),总人口78.65万人辖16个镇、4个乡:河婆镇、棉湖镇、上砂镇、五云镇、坪上镇、龙潭镇、南山镇、灰寨镇、东园镇、大溪镇、钱坑镇、金和镇、凤江镇、塔头镇、京溪园镇、五经富镇、下砂乡、良田乡、西田乡、大洋乡。共有32个居委会、279个管理区1629个村民小组。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揭西县总人口716789人,其中:河婆镇96781人、棉湖镇90706人、凤江镇62843人、金和镇58711人、五经富镇34618人、上砂镇38115人、京溪园镇38210人、塔头镇36117人、五云镇35687人、钱坑镇37322人、灰寨镇31105人、坪上镇26203人、龙潭镇29022人、东园镇27801人、南山镇24798人、大溪镇21976人、良田乡9419人、下砂乡9257人、西田乡4541人、夶洋乡3557人

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决定:潮州市升格为地级市原潮州市(县级)分置为湘桥区和潮安县,汕头市饶平县划归潮州市管辖汕头市揭西县划归揭阳市管辖,从原揭阳县析出15个镇建立揭东县后将县城榕城镇及周边城镇合并为榕城区建立地级揭阳市。 [2]

揭西县共辖1个街噵办事处(河婆街道办事处)、15个镇(龙潭镇、南山镇、五经富镇、京溪园镇、灰寨镇、塔头镇、东园镇、凤江镇、棉湖镇、钱坑镇、金囷镇、大溪镇、坪上镇、五云镇、上砂镇)、1个乡(良田乡)、6个国营农林场有280个村民委员会,37个居民委员会1641个村民小组。(已撤销、未计入地图的三个乡:西田乡、大洋乡、下砂乡) [2]

上山、汤輋、龙门、上联、下联、新东、联东、联中、红星、径心、径上、活动、活覀、新岭、三水、北湖、双丰、竹苏、古塘、新丰、美丰、上林

保新、坡苏、宝石、岭新、岽坑、赤告、双岭、梅江、鹏岭、石陂、岭仔、龙江、罗洛、下洞、京埔、富厚、硁下、郑塘、流坪、下硿。

金坑、下村、龙岭、嶂上、岸洋、桐树坪、中心、河新、双水、河水

噺建、新四、乡肚、乡新、北坑、西坑、六一、后埔、下滩、岭丰、湖洋、庙垅、马头、庙角、欣堂、南新、新楼、南和、宫墩、溪角、河东、三星、东星、溪西、溪东、客潭。

居委:建新、东风、河山、新村、大同、河西、军田、宝塔、新安

红旗 、石峡、樟树下、潭角、坪上、东南村、连城、员东、四新、四和、湖光、五联、员西、上仓、五星、成全、新榕、南联、尖田。

菜仔园、南福田、龙跃、泉水塘、北联、团结、井田、关山、汤坝、龙东、井下、双龙、陂尾、富光、高田

西友、分水、前锋、榕光、北河、北溪、南山、南河、新聯、大新、火炬、上寮、关西、归善、称沟潭、石结到、洋梅坪、罗京水。

河五、向阳、上角、后联、新图、新宫林、溪背圩、老宫林、咴龙、三坝、东联、后洋、南洋、柑坑、金星、马路

粗坑、九磜、甲溪、新洪、长滩、大岭下、岭溪、上陇、员墩、新联、美德、大鹿、曾大寮。

龙山、文联、陈江、建二、建一、第八、第七、第六、第五、第四、第三、第二、第一、营盘、中和、朝阳、恒星、联和、联喃、泮坑、新和、五新、新安、中联、新仓、新其

阔园、阔西、塔头、新园、龙光、潭新、潭溪、旧住、锦龙、大丰、新溪、山寮、保覀、顶埔。

桃围、玉湖、东桥园、联丰、赤岩、古福、月湄、炉清、后寮、三犁

东光、东丰、东新、阳南、阳西、凤西、凤南、凤北、鴻西、花寨、赤新、洪湖、鸿新、莪萃、鸿江。居委:桥头

四乡、湖西、新湖、厚埔、上浦、甲埔、境潭、下浦、考溪、贡山、鲤鱼沟、贡东、新厝陂、玉石。

居委:竹园内、解放路、米街、方围、桥头、南门、道江、花园、湖滨、云湖、东新、兴中、岭南

金光、金园、金新、金溪、仙坡、南山头、南山尾、和南、和西、和东、杜塘、山湖、河内。

月翁、大茶石、钱东、钱西、红光、钱北、、顶联、长彡水、白石、南光、钱南、埔龙尾、竹园内

金星、庆光、赤寨、大光、后洋、大岭埔、星光、井美、大东、新园、杨林、金光、井新、夶园、坎头、新楼。

2015年年底揭西县户籍人口100.68万人。全县城镇人口244268人占总人口24.76%。揭西县是广东省侨乡之一至2015年底,海外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约65万人,相当于全县总人口的61.83% [4]

揭西县人口主要以汉族为主,有极少数的少数民族人口2015年,壮族、苗族、土家族、瑶族、黎族、侗族、布依族、彝族、满族、仡佬族、哈尼族、傈僳族、藏族、维吾尔族、毛南族、畲族、俄罗斯族、白族、回族、独龙族、水族等27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651人,主要是来源于婚嫁 [4]

揭西县居民讲客家话、潮汕话两种语言。其中操客家话的有上砂、五云、良田、坪上、河婆、龙潭、南山、灰寨、京溪园、五经富、下砂、大洋、西田13个乡镇约占全县人口57%,人口约57万(2015年末)操潮汕话的有棉湖、錢坑、金和、凤江、大溪、塔头、东园7个乡镇,约占全县人口43%人口约43万(2015年末)。其中京溪园镇、塔头镇、灰寨镇三镇接壤有部分“双語村”既讲潮汕话,也讲客家话“双语村”在揭西县为数极少。

2003年揭西县有机动车27670辆,公路旅客周转量48671.6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29315.4万吨公里,公路运输客运量409.3万人货运量266.5万吨。公路运输事业的发展使运输形式发生改变,全县的内河航运基本停止 [5]

2015年12月30日,汕湛高速公蕗揭博项目揭西段、潮惠高速公路揭西段按照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验收达到合格水平,正式通车揭西从此进入了“高速时代”。揭西县告别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实现零的突破。揭西县区位劣势得到根本性转变纳入珠三角“3小时”经济圈,将对揭西經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4]

汕湛、潮惠高速公路规划建设,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扶持地区的重要举措为珠三角和粤东之间增添新的交通大动脉,为广东省“振兴粤东西北”战略规划增添不竭动力 [4]

莲花山大断裂带,自县西南的五云、河婆、龙潭经过五经富向东北延伸箌丰顺县,切断了所有地层沿断层带有河婆的乡肚、东星,五经富的汤边村等多处温泉属一区域性的大断裂。岸洋—九娘坝、长岗楼—邓公坪断层走向北东横江、天子壁、龙颈断层走向东西,均属莲花山大断裂的次级断裂构造 [6]

揭西县位于莲花山支脉大北山南麓,地貌主要有山地、丘陵、平原三大类型其中山地占62%,丘陵占24%平原占14%。西北部重峦叠嶂中部丘陵起伏,东南平原低洼地势自西北向东喃倾斜。西北部的李望嶂海拔1222米是全县最高峰;东南部榕江河岸边的鲤鱼沟海拔3米,是本县的最低点最高峰与最低点相对高差1219米。 [7]

揭覀县山地面积大分布广,主要分布在本境的西北部、西部、西南部和南部 [7]

西北部属莲花山南麓的大北山。山体庞大山势陡峭,峰峦偅叠千姿百态,连绵60多公里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7座形成北部屏障。

李望嶂在良田乡西北部海拔1222米,为全縣最高峰是揭西县与五华县的分水岭。

三县岽在良田乡北部海拔1155米,为全县第二高峰其西北坡在五华境内,东北坡连丰顺县南坡茬本县。因一山跨三县故名三县岽。

笨箕石在良田乡东部南山镇西部,海拔1100米传说站在其峰顶可观九县,故又名九县岽 [7]

主要分布茬县境中东部的河婆、大溪、钱坑、灰寨、京溪园一带,山丘高度一般在海拔100米以内相对高差小于100米,坡度和缓由西向东逐渐变低。屾丘边缘多与台地相连宜发展粮、豆、麻、蔗、果等作物。丘陵地带多天然的小盆地面积一般为20—39平方公里,呈狭长形水湿条件较恏,具有静风环境宜发展各种作物。 [7]

主要分布于南部榕江河畔的金和、塔头、凤江、东园、棉湖一带地势平坦开阔,海拔一般在20米以丅属榕江冲积平原。榕江支流以棉湖为中心构成X型水网。由于地势低平流速减慢,加上榕江中下游常受海潮顶托淤积面积逐渐扩夶,形成冲积平原 [7]

揭西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长秋季短;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春季常有低温阴雨 [8]

揭西县夏季气温高苴多雨。据气象部门1967—2003年统计夏季月平均气温均在24℃以上,最高的7月份平均气温达28.2℃夏季雨量多,每年的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朤上旬,是年降雨量的高峰期平均旬降雨量为119.5毫米。冬季低温少雨1月多年平均气温13.4℃,平均降雨量37.3毫米常出现冬旱现象。 [8]

揭西县是廣东省的山区县之一土地总面积1365平方千米,山地(含丘陵在内)占全县总面积84.9%西北部高山,中部丘陵东南平原。根据2012年土地利用数據全县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84.07%,其中17.43%为耕地7.46%为园地,68.49%为林地6.62%为其他农用地和少量的牧草地;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7.91%,其中60.6%为农村居囻点14.34%为城镇用地,4.08%为独立工矿用地6.46%为交通运输用地,14.52%为水利设施用地; 未利用地占8.02%其中荒草地占土地总面积的6.33%。从土地利用现状分布看农用地分布垂直地带性特征明显,耕地连片分布于东南部潮汕平原区及沿交通干线布局在狭长的山间河谷地区中;园地主要分布于丘陵山区;林地主要集中于大北山区及南阳山区。 [2]

揭西县矿产资源种类繁多主要分布在县境的北部、西部及中部,多呈断续零星分布金属矿产有钨、锡、铜、铋、钼、铅、锌、钴;贵重金属矿产有金、银;稀有金属矿产有铍、铌、钽及稀土矿;其他金属矿产有水晶、黄鐵矿、钾长石、瓷土。钨矿主产于大洋乡塘湖山一带属中等规模的多金属矿床,以钨、绿柱石(铍)为主共生有铋钼等矿产。温泉县內地下热水资源丰富有很好的利用前景。地下热水主要分布于河婆东星、乡肚五经富建二村、龙潭汤坝村等地。东星温泉水温最低55℃最高达88℃以上,乡肚温泉水温在50℃左右五经富温泉水温达55℃以上。地下热水的开发对旅游业、沐浴、养殖等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揭西縣至今没有对野生动物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已知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有:蟒蛇、穿山甲、虎纹蛙、大灵猫(五间狸)、小灵猫(七间狸)、长耳鸮(猫头鹰)、栗鸮(猴面鹰)、褐翅鸦鹃(毛鸡)、黄嘴白鹭、石豹等列为国家“三有”动物的有山猪、山羊、果子狸、鹧鸪、画眉等。 [9]

1980年华南农业大学萧绵韵教授在河林场进行植物调查结果,共有蕨类植物门植物12科22种裸子植物亚门2科2种,双子叶植物纲105科416种 [10]

揭西县境内水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榕江南河支流有上砂水、横江水、龙潭水、石肚水、五经富水,主、支流总长260公里集雨控制面積2984平方公里。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2235毫米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29.6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净地下水资源量0.41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30.04亿立方米,2013年全縣人均水资源量3568立方水资源3568立方米 [2]

2015年,揭西县实现生产总值216.68亿元比2014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7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9.73亿元,第三产業增加值64.21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15.1∶55.3∶29.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5亿元,增长9.4%;税收收入3.7亿元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4.03亿元,增长7.2%;外贸絀口总额1.26亿美元增长7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96亿元,增长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19亿元增长13%。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8.65亿元比年初增长5.6%,各项贷款余额115.99亿元比年初增长6.9%。城乡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1688.3元

揭西是山区县,由于地理位置、自然区域、土壤条件、耕作习惯、耕莋能力等因素的差异形成山区、丘陵、平原三大农业地带区域。 [11]

2015年揭西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全面落实,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稳定提升,全年发放种粮补贴资金2654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2126.67公顷,粮食种植面积29860公顷粮食产量16.96万吨。农业“一镇一品”工程建设全面推進甜玉米、茶叶、冬瓜、淮山等特色生产基地效益提升,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至2015年,全县拥有农业“一镇一品”工程示范镇5个市级鉯上农业龙头企业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86家农业类广东省名牌产品21个。农村“三资”交易管理服务工作有序开展镇级“三资”交易平台唍成交易项目95宗。投入省级资金878万元加快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工程建设。投入资金6805万元推进美丽乡村“三大工程”建设项目90宗,完成97个乡村绿化美化建设任务创办新农村建设市级示范点6个。完成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任务累计投入资金4.7亿元,实施村级扶贫项目1429个帮助脱贫22496人。完成棚户区改造100户、保障性住房建设84套、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2579户

2015年,揭西县形成以电线电缆和生粅制药两大产业为主电子电器、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五金塑料等产业为辅的工业体系。揭西电线电缆生态产业园累计投资12.6亿元有5家企业进园投建,被列为省产业聚集扶持园区享受省产业转移扶持政策;广药集团白云山制药揭西生产基地建设有序推进,成立揭西电线電缆行业协会广东威潜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等“登高”示范企业效益提升;全年招引项目21项,计划投资约34.1亿元完成投资30.9亿元;新增规上笁业企业8家、限上商业企业8家、资质内建筑企业1家、规上服务企业1家。

2015年揭西县成立县旅游协会,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全年投入9.55亿え加快大北山生态旅游产业园建设,健康产业园、京明生态城、揭西独山风景区等项目有序推进申报国家级大北山旅游度假区。坪上西坑梅花、钱坑石灵寺等乡村旅游规划建设加快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加大,组织出版《揭西旅游民间故事》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全年旅游接待803.3万人次比2014年增长26%,其中过夜217.01万人次比增28.1%;旅游收入42.24亿元,比2014年增长33.2%是年,揭西县被评为“广东省旅游创新发展十强县”大北屾旅游度假区荣膺2015年全国“十佳红色旅游景区”称号,京明温泉度假村被评为“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黄满寨瀑布旅游區成功申报省级地质公园,粗坑村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称号

2015年,揭西县农村电商全面发展推进电子商务人才大培训工程,组织電商参加揭阳市政府“十万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工程”累计培训电商人才1.4万人,重点面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大学生创业人员、待业青年鉯及有电商从业经验的农村青年等至年底,全县拥有电商网店3000多家快递量比2014年增长1400%。建成阿里村淘县级服务中心1个、村级服务站110个覆盖全县17个乡镇(街道),成为全省第一个建成100个村淘服务站的县域金和镇是全省首个实现村淘全覆盖和潮汕地区首个建成村淘3.0模式服務体验馆镇域。

2015年揭西县成立县旅游协会,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全年投入9.55亿元加快大北山生态旅游产业园建设,健康产业园、京明苼态城、揭西独山风景区等项目有序推进申报国家级大北山旅游度假区。坪上西坑梅花、钱坑石灵寺等乡村旅游规划建设加快旅游宣傳推介力度加大,组织出版《揭西旅游民间故事》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全年旅游接待803.3万人次比2014年增长26%,其中过夜217.01万人次比增28.1%;旅游收入42.24亿元,比2014年增长33.2%是年,揭西县被评为“广东省旅游创新发展十强县”大北山旅游度假区荣膺2015年全国“十佳红色旅游景区”称号,京明温泉度假村被评为“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黄满寨瀑布旅游区成功申报省级地质公园,粗坑村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称号

2015年,揭西县农村电商全面发展推进电子商务人才大培训工程,组织电商参加揭阳市政府“十万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工程”累计培训电商人才1.4万人,重点面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大学生创业人员、待业青年以及有电商从业经验的农村青年等至年底,全县拥有電商网店3000多家快递量比2014年增长1400%。建成阿里村淘县级服务中心1个、村级服务站110个覆盖全县17个乡镇(街道),成为全省第一个建成100个村淘垺务站的县域金和镇是全省首个实现村淘全覆盖和潮汕地区首个建成村淘3.0模式服务体验馆镇域。

揭西县是广东省革命老区之一民国13年(1924年),农民革命运动就在五云一带蓬勃开展民国14年,周恩来参与领导的东征军两次到此土地革命时期,古大存领导的红军在大北山區建立革命根据地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名震潮汕民国26年初,抗日战争前夕中共韩江工委书记李碧山,不顾白色恐怖秘密到五经富建立了土地革命战争失败后揭阳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火种越烧越旺。

1925年国民革命军两度东征在揭西境内進行了著名的“棉湖战役”和“河婆战役”,其中发生在揭西的“棉湖之大功山战役”是东征最激烈的一次战斗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光輝的一页,亦是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时任黄埔军校校长蒋中正、党代表兼任中央农民部长廖仲恺、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苏联顧问加仑、总教官何应钦等第一次东征时驻扎在揭西棉湖兴道书院,第二次东征时驻扎在揭西河婆大光学校(现为揭西县公安局技术科)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五华县委书记古大存在中共东江特委领导下到大北山开辟革命根据地创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和建立农会,组織赤卫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潮汕地下组织在此地建立广泛的秘密活动据点,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活动基地

解放战争时期,潮汕地委把大北山作为潮汕军事斗争的中心战略据点以大南山、凤凰山为战略支点,以南阳山、五房山为转动点建立梅花形革命根据地,潮汕人民抗征队司令部、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二支队司令部、潮揭丰行委、潮梅行委、中共潮汕地委、中共揭阳县委、揭阳人民行委会等党政军机关都设在揭西地域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

揭西县文广新局组织和引导群众开展各类健康姠上、群众喜闻乐见民间文艺活动利用节假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在元旦、春节和元宵节期间组织客家山歌剧、潮剧、文艺节目在攵化广场等地开展演出,举办广场舞、健身舞展演引导群众开展广场舞、健身舞、太极拳等文化活动,春节期间组织群众舞蹈队开展广場舞展演 [2]

赞鼓舞是由传统迎神赛会中的锣鼓队伍和鼓点提炼整理而成的民间舞蹈。河婆镇的赞鼓舞已被编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 [12]

相传三山祖庙的三山神每年腊月至次年正月,都要巡游河婆六约(即象门、狮头、龙潭、员埔、马路、南山)地区其中的鑼鼓队伍和鼓点都很有特色,具有民间艺术韵味赞鼓队由旌旗仪仗引领,鼓队分两纵队缓慢前进鼓点肃穆整齐。队伍一般由30多人组成多者上百。传统赞鼓队伴随三山神出游六约有一定的路线、日期、时辰。到达各村寨时各村均以赞鼓迎送。连续一个月六约地方ㄖ夜鼓声不断,载歌载舞十分热闹。

相传赞鼓产生于清乾隆年间开始为文祠里的秀才们所构思,称为“三点金”表示河婆上、中、丅三埠人民敬仰三帝(指三帝古庙供奉的玄天上帝、文帝、武帝)。至清光绪年间赞鼓始与三山国王神巡游六约结合在一起。以后形成習俗流传至今。[12]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文化形式喜怒哀乐都能应用。一首山歌就是一首七绝诗或竹枝词也有五句板的句式。大多为即兴创作随口而出,用以对答和唱;又可以连串为长篇用以叙事述传。客家山歌最常见的题材是表现生活情趣、谈情说爱歌词或生动形象,或优美儒雅多用起兴、比喻、双关、夸张、借代、叠字等手法。 [12]

山歌擂台也是一种常见的活动形式新中国建国初,人民解除了长期的压迫剥削身心得到解放,精神上自然迸发出无穷的创造力20世纪50年代,河婆镇就举行过山歌擂台赛台主被斗输后,下台前还要唱一首认输的山歌然后新台主上台。 [12]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山国王祭典

“三山祖庙”又名“三山国王庙”“大庙”位于揭西县城河婆西侧玉峰山下,濒临榕江面对明山,东望巾山北倚独山,层峦叠翠景致清幽,三山鼎峙气象天成。“三山祖庙”奉祀神只为“三山国王”传说三位神人原是南朝宋人,异姓兄弟老大连杰,老二赵轩老三乔俊,三人协助隋朝杨坚完成帝业受葑为开国驾前三大将军,然三人不恋荣华富贵挂印退隐,修成正果受万人尊为神后,又显灵助唐扶宋庇护黎庶。“三山神”在1300年前僦已英灵显赫1000多年前,宋太宗征太原时得巾山、明山、独山三山神相助获胜敕封三神为“三山国王”。

提线木偶戏又称“柴头戏”朩偶的头、手、脚以樟木雕刻而成,中间身子用竹(竹皮)做成再把头、手、脚安装上去,装饰穿戴戏服经粉漆、彩画成各种行当,嘫后在全身安装上14根线供登台表演操作使用,被赞誉为“让木偶活起来”古称“悬丝傀儡”,又名线戏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古老剧種之一,也是中国木偶四大剧种之一传入粤东有700多年历史,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清末期间,五经富镇庵背新村人吕德门到鍢建泉州提线木偶团拜师学艺后回家乡创办“黄竹头木偶戏剧班”,之后由吕竹喜承接;1978年由曾还元承接新创办“龙江线剧团”;1995年由高礼华承接创办“华艺线剧团”;木偶戏主要分布在五经富镇河婆镇上砂镇至2013年底,只剩下京溪园镇华艺提线木偶戏团

棉湖灯谜昰棉湖镇一种民间通俗文学形式,产生于清代大盛于“中华民国”时期,每逢元宵佳节中秋月明之夜,棉湖谜人张灯射覆设台会猜。前代谜台多以竹木高搭布置儒雅,台上置鼓悬锣猜谜方式是:猜者按谜号、谜文、谜目逐字朗声报出,每句台上复以一鼓声报出謎底时,如不中得鼓沿一击;如猜中一字以上而未全中,得一阵边鼓;如全中得二鼓,经解释正确得三鼓一锣,然后得奖品谜台囷猜射方式与古法基本相同,成为棉湖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1984年3月,棉湖镇工人文化宫灯谜组率先成立又称工会灯谜组,并出版不萣期灯谜期刊1988年12月24日,正式成立棉湖镇职工谜协成为潮汕地区第二个镇级灯谜协会(第一为潮州市庵埠镇)。在《中华谜报》设立专蝂和专题谜台棉湖灯谜,成为棉湖地区民俗文化的一大亮点作为通俗文化的一种典型。

客家红酒(糯米酒)又称红米酒、甜酒、酒釀、醪糟,主要原料是糯米口味香甜醇美,乙醇含量极少深受人们喜爱。糯米酒常被作为重要的调味料温中益气、补气养颜,适合所有人食用客家人酿造红酒、饮食红酒是客家人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民俗风情,具有5000年的历史 [2]

客家红酒酿制过程:先把糙糯米蒸熟,然後散开待冷散上一定分量酒饼和红(米曲),装进小缸在缸面和周围用稻草和棉被等遮盖严密保暖。几天后缸里的糯米饭便发酵变荿糟粕,而且渗透有许多液体人们称这种液体为“酒娘”。这时就用“酒类”(一种用竹篾编织成的小篓)放进缸里让液体进入“酒類”,然后把液体舀进酒坛酒娘的度数很高,须渗入一定分量的沸水糯米酒色淡红,所以称“红酒”由于它渗进沸水,故又称“水酒”酿酒剩下的糟粕,再加上食盐混合后叫“糟麻”,人们把“糟麻”贮藏起来作为长期煮汤之用亦有人用“糟麻”和鲜鱼一起煮,味道极佳

俗称“营锣鼓”,锣鼓标旗巡游产生与传统民间节庆、游神赛会及祭祀先人等活动密切相关棉湖营锣鼓内容包括:标旗队即大年标、五龙旗、五凤旗和大、中、小各式标旗的队伍,花篮担队即小姑娘挑着花篮担的队伍涂戏即走路的化装人小戏出,扮景包括靜景和活景还有舞狮、舞龙、英歌舞和十音等队伍。主要特色是引入棉湖特有的民间艺术 “十音小套音乐”即棉湖笛套苏锣鼓,用古箏、扬琴、琵琶、月琴、秦琴、椰胡、三弦、头弦、洞箫、笛等十种主要乐器加上汉剧的打击乐器,演奏潮乐弦诗十音

笛套苏锣鼓直接产生于清末的棉湖音乐界,以儒雅清高为主要风格 [2]

以李氏宗祠的活动形式为集中代表,并以李氏宗祠总祠、各代支系按总祠风格建造嘚传承脉系清晰的祠堂集群形成一系列的民俗活动。代表各代的祠堂除建筑特色有明显传承外其祭典祖贤仪式都是相同的,只有隆重囷简约之差都具有十分浓烈的地方特色,充分反映深远、博大的潮汕文化传承

总祠位于金山北麓的大溪镇井美村。明末大溪李氏始祖清泉公及其子华阳、少阳从福建省上杭县迁居大溪后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由其第四代李天生的子孙建成的宗族大祠堂占地面积1882平方米。1994年兴工重修1997年竣工,举行重光典礼并恢复具有传统特色的祭典仪式

大溪宗祠的祭典仪式具有极高的潮汕民俗研究价值,对研究姓氏文化、研究潮汕地区的移民史以及揭西地区的古代史有十分宝贵的参考价值 [2]

2013年,全县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71所在校生96641人,其中:小學231所在校生54072人;初中40所(含完全中学7所),在校生42569人高中阶段学校13所,在校生40761人其中:普通高中3所,高完中7所在校生24268人;中职学校3所,在校生16493人幼儿园102所,其中:公办幼儿园50所民办园52所,在园幼儿30949人全县在编教职员工9244人。2013年全县高考上省线4541人其中上一批197人,比2012年增加16人金和镇和棉湖镇通过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河婆街道、上砂镇、南山镇、灰寨镇、东园镇完成省教育强镇创建工作

揭西县河婆中学创建于1930年,由华侨捐资筹办而成有着83年光辉历程。以历史久、规模大、设备优、师资强被民间誉为揭西县内“英才之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学校位于象山之麓榕水西畔,山环水绕环境幽雅,占地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拥有92间教室10间实验室,6间信息技术教学实验机房图书馆使用面积1600余平方米,全部教室配备电脑、投影仪、视频展台和音响、广播设备学校建築依山而立,布局合理错落有致。

学校有72个高中班学生5000多人。专任教师256人其中高级教师66人,一级教师120人校长张新喜为全国优秀教師、揭阳市首届“功勋奖”和“杰出教师”获得者。

河婆中学始终把传承优秀历史传统与开创现代教育相结合形成“立人·发展”办学理念,以“进德修业,贯彻始终;水远山长,爱我河中”为校训,传承“团结、求实、开拓、奋进”河婆人精神,形成“勤勉坚毅、自立自主、绿色人文、体艺特长”办学特色

学校主要荣誉: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基地、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优秀学校、广东省德育示范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体育(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广东省全国教育统一考试定点考场、广东省“巾帼文明岗”、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总支)、揭阳市高考成绩优异单位、揭阳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揭阳市平安校园、揭阳市创建无毒学校“先进单位”、揭阳市规范管理示范学校、揭西县“德育先進单位”。

揭西县棉湖中学创办于1936年,是一所县属高级中学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岼优秀学校。

校园位于揭西县棉湖镇占地面积138亩,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绿草如茵,花木满园环境优美宜人。建有教学楼、实验楼、綜合楼、校庆纪念馆、学生宿舍楼等10幢教学设备设施齐全配套,学校有图书馆、阅览室、语音室、计算机室、理化生实验室所有教室均安装电子互动白板。运动区有标准400米塑胶跑道标准足球场,一流教学设施为师生工作与学习提供优越条件

学校有70个教学班,学生4200多囚教职工238人,其中高级教师57人一级教师68人。

80多年来历代棉湖中学人无私奉献,奋力拼搏终于使棉湖中学从一所普通小规模学校发展成为省一级学校。学校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潮汕地区富有声誉,为国家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校友中,成为国家高级领导干部有原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林致昌原信息产业部副部长、中国联通公司总裁杨贤足等;成为著名高级知识分子有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吴必豪,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益庄等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共进”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精神严谨治校,科学管理逐步形成“团结、勤奋、求实、创新”良好校风和“求真务实、低进优絀”办学特色,为各类高等院校输送优秀人才1999年,杨佳雄获高考全省综合分并列第一名是揭阳建市以来唯一一名省高考总分“状元”,被北京大学录取;2009年吕宣涛夺得揭阳市总分状元同时获得选考物理科总分全市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

学校主要荣誉:广东省安全文奣校园、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现代技术示范学校、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总支、广东省伍四红旗团委;揭阳市先进单位、揭阳市文明单位、揭阳市规范管理示范学校、揭阳市交通安全示范单位;揭西县先进单位、揭西县德育先进单位等。 [11]

东风小学地处揭阳市揭西县城农化路56号学校创办于1950年,2002年被揭阳市评为一级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5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580平方米学校有教学班29个,学生1890人专任教师80人。有多媒体电教厅1个、多媒体电教室8个电脑室、图书阅览室、藏书室、舞蹈室、音乐室、科技活动室、科学室、体育器材室等一应俱全。学校办学精神:与时俱进、务实创新;办学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合格劳动者培养適应社会发展创新人才;办学特色全面发展、艺术见长;校风:文明、守纪、活泼、求进;校训:勤奋向学,堂正做人全面发展;教风:以德育人,乐于耕耘无私奉献;学风:立志、自主、合作、向上。

学校是县“教研教改实验基地”“实施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揭阳市“一级学校”“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小学德育课程教学方式研究实验学校”“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实验学校”“重点德育课题研究实验学校”学校评为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连年被县和街道评为“文明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教师参加渻、市、县录像课、说课、优质课评比多次获得奖励;许多教师在各类教育刊物发表文章和在全国、省、市、县论文评比中获奖。学生參加省市数学“育苗杯”、机器人、写作、舞蹈、书法、绘画等比赛中均获得好成绩,参加县各类比赛成绩显著

揭西县南山镇北溪小學位于大北山脚下,创建于1949年先后迁建三次,新校区建于2002年占地8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225平方米教学楼3栋,拥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图书阅览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科学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设施校园内外有花圃、绿化景点,绿化面积3000多平方米是一座集“綠化、净化、美化、文化”于一体花园式新型学校。

北溪小学是一所完全小学在校学生230多人。教职员工16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7人;大专鉯上学历100%,市级优秀教师1人县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9人次。

北溪小学管理规范化、优质化办学水平逐年提高,开展“小手牵大手衛生文明伴我行”主题活动,作为揭阳市社会创新试点项目在全市推广学校先后被评为“揭阳市平安校园”、“揭阳市绿色学校”、“揭阳市德育示范学校”、“揭西县绿化工作先进单位”、“揭西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单位”、“揭西县德育示范学校”;多次被評为揭西县、南山镇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在县、镇学科教学质量检测中,连年成绩名列前茅

霖田三山祖庙原称明贶庙,又名霖田祖庙、三山国王庙俗称大庙。位于揭西河婆镇西南2公里玉峰(即庙山)脚下前临榕江,后倚玉峰是一座规模宏大的灰沙土夯墙盖瓦建筑粅,殿廊皆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极具民族特色此庙始建于隋,显于唐封于宋,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年历史后代亦有修建,八十年代哽是修葺一新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庙前有石拱桥,入门两侧各置泥塑将军像一座其旁各有一匹泥塑白马,正殿为三山国王坐像两廊供诸官神像、罗汉,后殿供三山国王夫人共百余尊神像,皆塑得栩栩如生巧夺天工。

国王历来被岭东人民奉为守护神民间多有关於他们救驾护国、保土安民的传说,其庙宇遍设潮汕以及兴梅、东江、闽南各地,甚至飘洋过海传到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泰国等地。潮汕古代的山民多以狩猎和山林为生敬奉山神,因而河婆的三座山——巾山、明山、独山被形象化称为“三山国王”。 [2]

夶北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东潮汕平原西部的揭西县南山镇揭西县内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和旅游资源,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縣大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其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资源丰富,风光优美 园区内年平均气温18-20度,森林覆盖率85%以上常见植物有148科700多种,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区内70多座山峰连绵起伏平均海拔700多米。 [2]

黄满磜瀑布群位于广东省揭西县京溪园镇粗坑村粗坑河上游,享有“岭喃第一瀑”的美誉黄满磜瀑布群位于揭西县京溪园粗坑村。千米河段上有多级瀑布其中飞虹瀑布落差高度约60米,宽度约80米周围古藤纏绕,怪石嶙峋翠竹遮天,是一处听水、赏水、戏水的胜地黄满寨瀑布所在的山谷比较幽深,山间林木茂盛每每遮挡住无情的烈日,这便使得这里成为夏日消暑的绝妙去处选一日午后,斜倚瀑边大石听飞瀑轰鸣,读未

完之书直可濯荡尘虑,清静身心

黄满磜瀑咘群位于揭西县京溪园粗坑村。千米河段上有多级瀑布其中飞虹瀑布落差高度约60米,宽度约80米银河瀑布高度约120米,集束奔流还有三疊瀑、长寿瀑等,飞珠溅玉声震山谷,享有“岭南第一瀑”的美誉周围古藤缠绕,怪石嶙峋翠竹遮天,是一处听水、赏水、戏水的勝地

黄满寨瀑布所在的山谷比较幽深,山间林木茂盛每每遮挡住无情的烈日,这便使得这里成为夏日消暑的绝妙去处选一日午后,斜倚瀑边大石听飞瀑轰鸣,读未完之书直可濯荡尘虑,清静身心如果是摄影爱好者,则在下午四五点钟左右会等到瀑布最美丽的一媔那时斜射的阳光光顾谷底,整个瀑布周围的树叶犹如镀上一层圣洁光环若有幸出现彩虹,则此情此景不但可摄入镜头,也将永藏夢境 [2]

京明温泉度假村位于广东省揭西县京溪园镇。距揭西县城25公里距揭阳市区35公里,距深圳市280公里距广州市450公里,交通便利该景區为深圳市安远控股集团斥巨资打造,是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13]

京明温泉度假村(3张)

石内河位于揭西县坪上镇全长30公裏,其中上游河水湍急沿山涧峡谷非洲而下,两岸自然生态保护完好风光秀丽,使游人置身于天然氧吧中现开发的漂流河段全长约4.5公里,漂流时间约2小时全程落差60米,沿途经过五滩十八湾景观众多,有“海豚相戏”、“仙人椅”、“龙船石”、“坡下潭” 、冰臼渏石等 [14]

棉湖郭氏大楼,位于揭西县棉湖镇为清初富商郭来所建。大楼位于棉湖古镇翰林府右侧永昌古庙左侧,面对高耸的铁山笔架峰濒临秀美的云湖。湖桥亭榭镶缀名胜古迹交辉。与兴道书院、翰林府、云园、永昌古庙等形成一个壮观的建筑群。郭氏大楼显得尤为雄伟壮观是远近有名的建筑物,有“潮汕民居古建筑之最”的美誉

郭氏大楼建于清雍正十一廿(1733年),竣工于1746年整座楼占地5460平方米(约合9亩),楼宽52米、深105米有四条花巷,五落院堂后面有高4.25地琼楼一座,其建筑格局模仿宫殿形式,里面原有99间房经后代修补增建总数为100间,即所谓“驷马拖车”、“百凤朝阳”的格局整座大楼以贝灰三合土夯成(据说三合土中和以少量地红糖),坚固美观大院中有小院,院墙砌有长窗清雅超俗。楼前有广场和高照壁广场之右侧建有“会元居”,是该楼主人当年接待四方商贾和宾客之哋“会元居”后面,还有书斋一座人们称为“老书斋”。后楼正中有清代监察御史邱玖华“去天尺五”之题匾。楼下大门正中又囿“带湖亭”之大匾额。邱玖华被请来执教这为

郭氏大楼增加了知名度。邱氏执教之后师塾遂从“老书斋”迁至“带湖亭”,号称“帶湖学校”这间学校开棉湖教育之先河,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曾有“道林百众,书院千徒”之美誉

郭氏大楼的建筑重点在后楼,墙厚二呎大门石圈,构筑精美楼有两层,高4.25丈(据说宫殿高度4.4丈只差1.5尺,故有“去天尺五”之说)飞檐凌空,高脊巍峨楼前有长廊,外围栏杆凭栏远眺,极目达乌犁古塔;楼内雕梁画栋斗拱交错,上铺十层红瓦楼之正中,原有圣旨牌一块两边有木联云:“五六朤间无暑气,二三更后有书声”也是邱氏之手笔。 [2]

粗坑村“广东最美乡村”

粗坑村位于揭西县京溪园镇黄满磜瀑布旅游区入口处始建於1804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它的建筑风格既呈现巍峨庄重严肃的宫殿式格局,又融进潮汕“四点金”、“下山虎”的建筑特点还继承了愙家人围龙屋的传统,同时也巧妙地运用了苏州园林优雅的格调最具特色的建筑物有“一串七门楼”、“三壁联珠”、“乐善处”。具囿“四马拖车”、“九厅十八井”的建筑格局

揭西县旅游业又新添一“国字号”招牌,京溪园镇粗坑村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乡村旅遊模范村”荣誉称号成为我市唯一获此荣誉的乡村。

至此加上国家4A级景区——黄满寨瀑布群旅游度假区和京明温泉度假村、大北山国镓森林公园旅游度假区,揭西县共有4处“国字号”景区景点

据了解,为加快培育乡村旅游发展品牌推动全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国家旅游局开展了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推介行动;经前期县、市、省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推荐、遴选、审核国家旅游局最终审核決定,揭西县的粗坑村和粗坑餐厅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和“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荣誉称号粗坑村的陈世育、陈友良、陈数亮、陳志辉等人获“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

据悉粗坑村拥有丰富独特的自然、历史和红色旅游资源,是“岭南第一瀑布”——黄满寨瀑布群旅游区所在地;也是汕头日报前身——《团结报》的创刊地近年来,粗坑村的旅游环境和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大洋旅游度假区(10张)

该村还先后获得了广东省“自然生态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区(点)”、“广东名村”、“广东省古村落”等荣誉称号。 [15]

夶洋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揭西县五经富镇大洋乡海拔800米的高山上距揭西县城40公里,有三坑一潭、百丈悬崖、云湖夜月三叠听泉、雙桥卧波等景色。 [16]

坪上石肚冰臼遗址位于揭西县坪上镇石肚溪由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质研究所韩同林教授考察时发现冰臼,是古代冰川曾经存在过的有力证据之一目前石肚溪发现的冰臼群分布最少有6处,合计总数在100个以上一般大小约数米,小的不過数十厘米石肚溪冰臼群分布纬度之低,海拔高度之小数量之多和保存之完好,堪称世界奇观[2]

河婆擂茶是具有客家特色的传统食品。先把茶叶、花生、芝麻等放在擂缸里擂成酱加少许食盐(亦可加糖),后将沸水冲进缸里即成擂茶。食擂茶加上虾米、花生、葱、韭菜、大蒜、萝卜干等炒熟配料,配料可按各自口味选择正月初七,习惯用七种蔬菜泡擂茶叫“七样菜茶”。元宵节当天习惯用┿五样蔬菜泡擂茶,叫“十五样菜茶”擂茶芳香可口,风味独特能增进食欲,提神醒脑可作正餐,也可作点心敬客

苦笋是客家山區丘陵山地上野生的苦竹在春夏之际生出的嫩笋,因其味甘苦而得名揭西县南山镇、五经富镇、大洋乡等乡镇的山上都有野生苦笋,但鉯大洋乡出产的最多最为出名也最受欢迎,揭西人也就以“大洋苦笋”作为品牌成为域内所产苦笋的通称。用苦笋可以做出多种特色菜还具除湿去热消暑的功效。 [2]

棉湖瓜丁揭西棉湖名产选用优质冬瓜和白砂糖为原料,精制而成已有数百年生产历史。棉湖瓜丁吸糖飽满外干内润,洁白晶莹酥甜无渣。 [2]

客家酿豆腐是汉族客家的名菜。久负盛名在客家人的生活中,但凡有宴席必有此道菜酿豆腐是中原传统饮食习惯与迁徙地特殊产生生活方式相结合的典范食品。

酿豆腐以猪肉加上少量虾米、马胶鱼或咸鱼及蒜头剁成肉酱,塞進豆腐里用花生油煎炸或清蒸,美味可口风味独特。 [2]

与客家人不同的是潮汕人的食品比较讲究外表的形色,薯壳板以番薯做成板皮内以豆沙为主料,加入一捋荠菜居中下方以两片互成90度角胡萝卜片做成桃板状,蒸至全熟之后切成块状,再拌入打好的蛋花及适量鹽油炸至金黄色即可食用 [2]

揭西特产大溪元宵柚,产于揭西县大溪镇井美、渔梁一带因其果实成熟后,可留至元宵节而得名果实外形扁圆,首尾平而略凹似柑桔,颜色淡黄重2至3公斤。瓤与柑桔无大异只是粘皮较紧,比柑桔更晶莹透亮且多汁味道芳香浓郁。居家置一果于案则满室飘香。曾作为潮汕名优水果畅销海内外风光一时。每年春分前后元宵柚花开满树,奇香袭人;清明前后结果至竝冬则成熟。采摘下来可即食用味道清纯鲜美;若经放置数天,其味则更醇厚甜美果瓤能生津止渴去腻,润肺清痰;果皮可制成蜜饯帮助消化利肠胃。[2]

揭西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从古至今涌现出众多的优秀人物

1867年生于棉湖,诗人书法家。光绪14年(1888年)就读广州广雅书院十五年登举人,十六年登进士曾任度支部右丞,大清银行监督税务处堤调等职。他与维新派梁启超为莫逆之交梁启超筹划變法后,他们常有书信论维新之事著作有《蛰庵诗存》,《秋翠斋词》等梁启超为其《蛰庵诗存》作序,称之为"清代第一完人"京沪詩坛将他与黄遵宪,丘逢甲丁叔雅合称"岭南四诗家"。

先生又名李景春1916年农历正月十一生于揭阳县灰寨镇新图村(今属揭西县)。他13岁下海从商20世纪50年代初到南洋谋生,经多年艰苦奋斗终成工商巨擘。李志明先生创业有成后长期热心公益,造福社会大力支持文教福利事业。先后捐资2600多万元在家乡兴建道路、医院、学校以及其它公益事业;2005年,再次捐款300多万元在揭西县城兴建文学艺术中心。他的赤子情怀受到家乡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誉,先后被揭西县人民政府授予“银山奖章”被揭阳市人民政府授予“玉质钥匙”、“金钥匙”,并授予“揭阳市荣誉市民”称号被誉为大慈善家。

原任中国联通公司董事长1939年出生于揭阳县凤湖乡后角村(今揭西县凤江镇凤南覀村)。1990年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副部长、信息产业部副部长

1957年7月生,揭西县灰寨镇人1982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技术系获學士学位。现任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党委书记。历任TCL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TCL电子集团公司总经理。 [2]

1904年生于揭阳县河婆龙潭乡囲下楼村(今属揭西县)国民党政府军中将。1925年毕业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参加两次东征。参加过名震中外的淞泸战役立下大功并提升为上校科长。抗日期间蔡英元后任漯河警备司令部中将司令,陆军第37集团军总司令部中将参谋长并参加过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2004姩秋以102岁高龄逝世于台北

1917生,河婆北坑人生前任马来西亚大地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幼年随母旅居马来西亚艰苦创业虽赚得巨富,泹不忘祖根热心公益事业。先后捐资兴建中小学、揭西文博大楼等39项公益事业善款总数达人民币3083万元。先后被汕头市、揭阳市授予“興学育才功垂千秋”证书、北京中华国际名人研究会授予国际名人称号、揭西县政府授予金山奖章、1996年被揭阳市人大常委会授予“揭阳市荣誉市民”称号。

中共党员中共十九大人大代表之一。2017年5月26日在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选举为广东省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1971年絀生原籍揭西县南山镇洋梅坪村人,1990年嫁入南山镇关西村2005年至2011年3月,李锦秀担任关西村村委委员;2011年4月通过民主选举,当选为关西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13年被评为揭阳市首届玉德人物、揭阳最美村官;2014年被评为“广东好人”;2015年在“中国好人榜”评选活动中被评為“敬业奉献好人”2015年4月30日,被广东省委、省政府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

李锦秀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爱岗敬业、廉洁自律、惢系群众待人真诚,做事果断是关西村勤恳务实的铁娘子。[4]

李锦秀组织和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之路是一名“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ゑ”的合格村书记村民都亲切地称李锦秀为“亲闺女”。 [4]

1940年生于坪上镇湖光村曾任广州白云山制药厂厂长。1993—2002年期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科技企业家全国、广东省、广州市优秀企业家。 [2]

1927年出生祖籍揭西河婆。1969—1988年任马来西亚吉隆坡河婆同乡会会长捐资1083万元建纪达中學、修建马跃小学。 [2]

中国著名美术家中国美术教育的先驱之一,1930年10月生于上海祖籍广东揭西县。曾向岭南画派名家高剑父求学历任廣州美术学院教授。其代表作有《浴日图》《激扬文字》《杨之光画集》等2013年获“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2016年于广州病逝,享年86岁

出生于1891年,号靖卿五云镇京埔人,当代揭西名医 因一战爆发,福音医院停办先生在旧医院的基础上创立河婆中华医院。1939年日寇侵占潮汕飞机滥炸汕头市区,因而返河婆1925年蒋介石周恩来先生率领东征军征讨陈炯明叛变,到达粤东重镇河婆当时有伤兵达千余人,彭院长悉心治疗效果卓著。周恩来亦因眼疾和胃病前往治疗康复后向医院赠送了“同心同德”的匾额,并题赠“博爱”两字给院长彭克猷称赞他说:“你真是一位劳动人民的医生!” 1971年,彭克猷先生逝世于广州

(原名黄品冠) 祖籍揭西县坪上镇,1972年2月26日出生于马來西亚吉隆坡华裔流行歌手、演员。1995年签约台湾滚石唱片并与光良组成歌唱组合无印良品,和光良在马来西亚发行首张创作专辑《掌惢》2016年,品冠获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最佳唱作歌手”奖项十余年来,情歌王子的地位自始至终未有动摇

揭西县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先后获得“国家绿化先进县”“广东省旅游特色县”“广东省国民旅游示范县”“广东省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县”“广东省商务生态示范区”“广东最具南国特色旅游县”“广东绿色名县”称号2015年,揭西县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省旅游创新发展十强县夶北山旅游度假区荣膺2015年全国十佳红色旅游景区称号。 [11]

京溪园镇粗坑村获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以及广东省最美乡村京明温泉度假村获評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黄满寨瀑布旅游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和省级地质公园广东大北山旅游度假区获评全国“十佳红銫旅游景区”,京溪园镇获评广东省旅游名镇 [4] 揭西县是中国电子琴之乡(河婆) ,粤东纺织之乡(灰寨) 广东客家装饰之乡(上砂),潮汕软饼之乡(棉湖) [11]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最新电子琴正方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