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个人所得税计算器和外地是一个意思吗

我一直作为外地人,也出国当了一段时间外国人,在不同的地方生活。北京上海都是我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现在是以上海为中心,经常游荡在北京、深圳的某个地方。  话说当年毕业以后,到了某个当时还算很不错的城市当了外地人,骗了个本地老婆。老丈人对我的唯一要求,是不许把他的女儿带走。老岳母经常念叨,外地人如何如何。外地人抢了本地人饭碗,外地人造成治安混乱,..... 。后来我还是没履行对老丈人的诺言,把老婆带到国外生活去了。老婆是那种你走哪儿我跟哪儿的人,倒也没啥问题。  在国外的前几年,虽然也算是个白领,不过,也就是个最低层次的白领。刚开始,语言水平又不高,很多时候即使别人有什么歧视性的语言,也不见得能领悟他们的意思。顶多是在外吃饭购物的时候能感受到一些态度上的区别,不过,这种感觉不多。等到语言水平到了别人小声嘀咕也能知道他们在说什么的时候,有时候也能听到一些带有歧视的语言,或者带有歧视的意思表达。即使不是用很明确的语言,语气上,也能感受得到。但是这个时候,自己的收入也提升了,职位也提升了,心理上对这些歧视也不是很在意。爱咋咋,哪天觉得不开心,咱换个工作就是。接触的人层次越高,就越难以感觉到歧视,反而是更多地感觉到尊重。但是如果接触层次低的人,歧视就很明显。  回国以后,先到了北京,感觉在北京做事效率低,周边的配套也不好,又转战到了上海,当上了上海外地人。  刚到上海的时候,认识的一些企业高管、老板之类的,都跟我说尽量不要跟上海人共事,麻烦事太多。不过我觉得上海人做事认真,而且这也是我转战到上海的一个很重要理由,并没有听从他们的意见。一起共过事的上海人有10多个,总体感觉年纪大的比较好。年轻的不是很管用,不能吃苦,团队意识也差。  上海人分为上海本地人和市区人。本地人就是祖籍在上海的,说白了就是过去的农民。市区人是江浙移民为主。市区又分成上只角下只角。上海本地人是比较容易交往的,为人也大气。市区人里面小市民气重的比较多。不过,至少在10多年前还是这样,上海市区人瞧不起本地人和瞧不起外地人,上只角的居民瞧不起下只角的居民。  本地人和外地人的矛盾,经常听到的有几点,一个是外地人抢了本地人的工作机会,一个是外地人给城市带来了压力,道路拥挤,治安不好,物价上升,等等。  客观地说,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教育水平高,人口中优秀人才的比例比其它地区要高。但也并不意味着这些城市的人口都是人才。除了那些对人才素质要求不高的制造业,一般的投资者向某个地方投资时,肯定要考虑在这个地方是否能招到自己需要的人才。如果这个地方提供的政策再好,但是招不到需要的人才,投资者也不会去投资。北京、上海有一定的人才基数,可以吸引一部分投资。但是当投资继续扩大,或者城市的发展需要投资扩大时,本地的人才基数就未必能满足投资的需求。作为投资者的选择,要么降低要求,要么不投资。现在有很多地方都在招商,但是,没有人才优势的地方,依然是没人愿意过去。这也可以说明,在不能保证有合乎要求的人才的时候,众多投资者的选择,不是降低要求,而是选择不投资。  北京在过去一直对外地人才敞开窗口,北京的几所大学每年都有大批学生留京。上海大概是十多年前才真正开始吸纳外地人才。由于不断有优秀人才进入,加上政策、资金的倾斜,投资也大批进入,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投资所带来的就业机会,本来就不属于那些算不上人才的本地人,本地人也没必要对此不满。  随着各地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各类投资不断增加,也会创造出很多相对低端的就业机会。这些就业机会会形成本地人与外地人的竞争。外地老板喜欢招外地人,因为外地人为了生存,会更加努力工作。这些工作机会的确会被外地人抢走。不过,竞争中失败了,就是失败,更多的原因还是要从自身找起。  外来人口的增多,确实给城市生活带来了很多问题,但这又是个矛盾。如果城市发展速度慢,投资少,就业机会少,外来人口肯定也不会大批涌入。但这又会使得本地的经济水平上升得不够快,在城市之间的竞争中败下来。城市之间的竞争,人才、资金、技术、市场决定了强者会越来越强,弱者会越来越弱。在敞开城市的大门,发展经济,同时承受因此而带来的人口压力,还是关闭城市的大门,不追求经济的发展,而是以保障本地人生存环境为主,其实也是个很矛盾的取舍。经济发展不上去,本地居民也还是会有怨言。  本地人要想解决外地人大批涌入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提升本地人的职业竞争能力,让外地人来了也找不到工作,压力自然消除。实在不行只能给政府施压,从政策上限制外地人,当然也要承受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有些外地朋友认为,如果把投到北京、上海的钱投到他们那里,也同样能达到北京、上海今天的地步,谁也不用往北京、上海跑了。这话也对也不对。如果那样的话,你们今天也可能像北京人、上海人这样抱怨外地人太多。
  关于教育,北京有清华、北大等知名大学,也有不少不错的高中。下面是清华排的全国高中前10名。  ==================================  1 北京_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253
  2 北京_第四中学 211
  3 北京_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145
  4 北京_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120
  5 黑龙江_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89
  6 陕西_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86
  7 北京_第二中学 80
  8 重庆_南开中学 79
  9 北京_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75
  10 天津_南开中学 71
  (10% 的同学来自以上10所高中)  =====================================  清华、北大的老师,如果全是北京当地人,是否还能保持今天的地位?  上面这些高中,前4名都是北京的,里面的老师如果全是北京当地人,清华、北大采用全国统一出题、统一分数线录取,这些学校是否还能保持这样的成绩?  人大附中里面可是有不少老师曾经是外地高考状元。
  北京、上海有些本地人说,外地人你们回去吧,我们的城市我们自己来建设。  如果,在外地人帮助修桥、铺路、建房、建设城市之前,本地人这么说,那是很令人敬佩的。城市建得差不多了,才这么说,似乎有点说晚了。人家帮你们建设了城市,自然也有享受建设成果的权利。  当然,还可以再让人敬佩一下,北京、上海让那些上两代或者三代不是本地人的都离开。真要是这样做的话,估计现在的清华、北大要成为清华、北大北京分校。从中关村到上地,从陆家嘴到张江,恐怕会出现大量的敞开大门欢迎被北京、上海赶走的外地人的城市的市长、书记。不过,这也许是好事。大批的外地投资者,外地的人才再汇聚到一个新的城市,说不定又会创造一个明星城市。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 --- “爱情没有什么先来后到,只有不爱的那个才是第三者”。  借用一下这句话,我们是否可以说 --- “一座城市的居民没有什么先来后到,只有不被城市需要的才是多余者”?
  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对社保的覆盖最全面的是上海,覆盖最差的是深圳。  深圳有很多工厂,这些工厂的工人流动性很大,很多人是没有社保的,或者保得很少。  上海过去只允许有上海户口以及人才引进居住证的外地人办理城市社保,现在已经没有了这个限制,所有在上海工作的人都需要加入社保,即使本人不愿意,用人单位也必须为员工办理入保手续。  上海的保障力度很大,是不是?可惜,这只是表面。
  分析一下北京、上海、深圳的人口构成,会发现这三个城市有很明显的不同。  北京,天子脚下,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众多,这些单位的职工,享受的是公务员体系的社保。  深圳,新城市,年轻人多,需要拿退休金的人很少。  只有上海,曾经有大批的制造业工人,在上海的产业结构升级、改造过程中,大批下岗、退休。成为这三个城市中,需要社保资金进行保障的人数最多的城市。  拿钱的人多,交钱的人不够多的话,社保基金的池子就会出现亏空。所以,上海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都全球化了,地球村了,有一些人还守着一北京人,上海人的称呼,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的,夜郎自大啊。。。
  。。。。地域贴从来都不少-O-,我真的不懂有些没有在北京,上海,之类的城市待过的人,为什么都会有那么多的偏见呢?  
  社保的交费规则,是个人交一部分,企业交一部分,国家再给补贴一部分。企业交的比例最大。  对年轻人来说,最有用的是医保,最没有的是养老保险。可是,如果不交养老保险,也是不能叫医保的。  如果,一个外地人,在某个城市工作过一段时间,然后离开这个城市。那么,他可以拿走他个人所交的那部分社保,但是拿不走企业为他交的那部分社保。而企业也不能把为这个年轻人交的社保拿回来。这部分钱,就贡献给当地了。  有些地方政府比较廉洁(也许只是理论上的),会把企业为离开本地的员工所交的这部分资金用于发放养老金等支出。当然,还有一种处理这部分资金的办法,就是据为私有。事实上,这样的事情是有的。因为这笔帐根本无法查。如果调查一下各地社保部门的福利待遇,你一定会发现,那些人口流动大的地方,社保部门的待遇是非常好的。
  纠错,“对年轻人来说,最有用的是医保,最没有用的是养老保险。可是,如果不交养老保险,也是不能交医保的。”
  ,  
  上海的社保亏空,每年有百亿。退休工资比北京、广州都要低,而当地政府每年却要咬牙涨退休金。  一方是政府被社保亏空弄得头大,一方拿退休金、低保的人是怎样的?  因为城市拆迁,有些人分得了多套房子。可以通过出租多余的房子获得一部分收益。如果又没有正式工作的话,还可以享受低保。实际收入水平并不很低,完全可以满足一定水平的生活。有的人就宁愿在家也不出去工作。  曾经有个女孩子对我说过一件事。她的房东是一对下岗中年人,她租了他们的一间房子。那对夫妇的经济水平不算高,她就想帮他们介绍一个工作。正好她也有了这样的一个机会,就跟房东以及用人单位都进行了沟通,确认了时间,请男房东去面试。  可是,用人单位后来跟她说,那个男人没来面试。她就问他,为啥不去?房东回答,这么热的天,怎么出去呀。  类似的人,其实还是有不少的,尤其是传统的下只角地区。有的年纪不大,家里的收入不算多但是也能维持,就整天在家里晃荡,不去找工作。  拿钱的人越来越多,政府的经济压力又大,只能从交钱的人身上打主意。这就是上海社保覆盖面越来越大,越来越完善的另外一个动力。
  有了对上海社保的了解,你一定也会发现,外地人不单单是在建设这个城市,还在为那些已经退休的、失业的上海人支付退休金、低保金。
  外地2B在北京越来越难混。  北京先取消群租房,北京再清空地下室,北京接着发布15条  北京房租将大涨  京15条是对外地2B赶尽杀绝的  外地2B敢保证自己40岁还能找到北京稳定的工作?  外地2B月入一万  外地2B还要在北京买房  外地2B好似天狗吞月  外地2B想都不应该想  北京房租,贵啊,  北京是这个情况,外地2B工资涨多少北京房租就涨多少!!!!!  均价3150元/月!  新政后的北京房租市场   外地2B你永远没机会的和北京人平起平坐的.  北京又要给清查流动人口了,又要办暂住证了  北京人不会为住房发愁的  没错,我们没否认过我们是中国人,但我想说中国人还分个三六九等呢,  北京开始限制外地2B了。  北京已经越来越严格的限制外地2B人口留京了。  基本上如果在毕业的时候没有拿到北京户口的外地2B,那么这辈子都别想了  1.外地2B租房生活成为常态,外地2B你也不用再说你买不起,现实是根本就取消了你外地2B买房的资格,资格在前而能力在后,堵住了很多外地2B的口。  2.外地2B勤奋工作成为常态,别尽想着跳槽的事情,你外地2B要衡量跳槽的收入增加和不能连续5年工作对你的影响哪个更大,你老板更有了剥夺你睡眠时间的资本。  3.即使你外地2B真的勤勤恳恳工作了5年,也只是换来一个买房资格,有没有钱买房是另个问题。也就是说你外地2B要为北京连续(请注意“连续”二字)纳税五年才能拥有买房的资格。  4.外地2B不要以为5年太苛刻不够人性化,香港申请公屋的资格期限是在港住满7年。  5.外地2B住房需求被赶进狭窄的租赁通道,以租为主的时代终于来临,也意味着租赁市场的火爆。  6. 一般情况下,22岁大学毕业,25岁研究生毕业,27岁博士生毕业,毕业后五年你外地2B已经成婚,开始养育子女,但是你外地2B不能买房,因为你还没有资格。  7.无论你外地2B是院士还是教授,初来乍到,你外地2B要为北京工作缴税5年才能拥有自己的住房(无论怎么感觉好像都不是那么回事)。  8.北京的居住成本,除了房价,还有你外地2B五年的心血(全国都要限购,老家相对应该还是一处可以栖息的港湾,至少在那里,你是“本地人”)。  9.外地2B再次感受到生活的现实,早五年工作,和读五年书相比,在获得购房资格上,他们完全是失败者,别人已经拥有了买房的资格,他们刚刚走出象牙塔。  10.调控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外地2B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难,永远记着墨律,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把事情想的太好。  北京房租现在涨的那叫一个离谱  北京的小两居 特别小的   租金从09-10-11年分别是  00每月   外地2B赶紧滚回家吃屎去吧
  外地2B都是上辈子被捅菊花的堕落天屎啊  一般来说,来北京的外地2B,首先会被北京的城建镇住,尤其是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的十六车道,置身于北京的繁华与大气雍容的城建中,外地2B会令人产生一种幻觉,犹如被催眠一样,外地2B感觉自己属于这个城市,自己天生就应该在这样的城市生活等等,这种幻觉外地2B会从20几岁一直延续到30几岁然后破灭......  外地2B北京飞黄腾达是小概率的事,跟中彩票机率差不多   对一个没有一线城市北京户口的外地2B来说:  自称北京白领就是个笑话,在现行的管理制度下外地2B你的3金或是4金是没法在当地交纳的,也就是说,外地2B你除了每月的赤膊工资外(当然你还是要交税的)你外地2B跟当地毛的关系都没有。  北京是个遥远的梦,   外地2B只是北京的一个过客、。  北京其实跟大家都向往去美国加拿大一样,任何人都想获得绿卡,成为美国公民,可是美国原住民不会让你得逞的,美国移民局对偷渡或者靠旅游护照混入美国的外国居民打击极为严厉,尤其是防止外来女性在美国生孩子,因为美国还比较人道,一旦在美国生下孩子,即使妈妈不是美国人,可孩子是了,但北京不同,即使外地2B在北京生下孩子,照样不是北京人。  外地2B来久了就会心态失衡。外地2B以为打工几年就能成为北京人,孩子也要和北京本地孩子一样待遇,你外地2B可以梦想一下,但是至少在500年以内,也就只是一个梦。   北京精神只是一种象征,逗你外地2B玩地  不要指望北京人真正的接受你们外地2B,北京人这辈不接受你们外地2B,下辈也不会接受你们外地2B,永远都不会接受你们外地2B!!!   要是没有你们这些臭外地2B进北京,我们的工资待遇最少是现在的两倍,正是有你们这些臭外地2B的盲目进京才导致了北京整体工资待遇的下降,我们北京人一个月有5000元足够花了,退休了也有退休金,我们根本不愁吃.住.行,到是你们这些臭外地2B挣9000元够花吗?  北京房租最少要2500元吧,合租也要1500元吧,你们够花的吗,北京人最少家里都是2套楼房,自己住一个,出租一个,所以你们外地2B挣钱越多,我们北京人就把房租提的越多,  北京人一定要榨干外地2B在北京赚的钱,外地2B想在北京赚钱回老家花没门,我们北京人先扒你外地2B一层皮,  外地2B去 看好我的口型 操 你 妈  外地2B 你妈逼 你别劝北京人挣钱了 你先自己多挣点钱交北京人房租吧
  那些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真的会在上海一直生活到退休,然后在上海拿退休金吗?恐怕未必会这样。  上海能发展到今天的水平,有历史的积累,地理位置的优越,也有国家的投入,以及包括大批外地人在内的城市居民的努力。  但是,上海的经营成本越来越高,一批承受不了这样高成本的企业会逐渐离开上海,另一批能够承受高成本,又需要上海这样的环境的企业会迁进来。这个过程,也会造成一部分从业人员的迁入、迁出。除了金融业、高端服务业企业,其它行业,都很难说未来会怎样。  随着各地经济水平的发展,上海对于企业与人才的吸引力在相对减弱。这些年,江苏的中小城市不断加大吸引上海企业的力度。扬州、镇江、常州、无锡等城市的招商部门,经常派人到上海来进行游说。有不少上海的IT企业在无锡建立研发基地,缩其上海公司的规模。未来若干年,这样的趋势还会继续加大。
  那些整天意淫北京三环内的北京人都被赶出五环的几个外地无赖,你们靠这个就能支撑你们在北京的工作,生活和生存了吗?!  你们外地2B不思建设生养你们的家乡,以家乡为耻离开家乡视为不忠!  你们外地2B远离自己年迈的父母不去照顾视为不孝!  你们外地2B疯狂抢夺北京人本地的有限资源并且贪得无厌视为不仁!  你们外地2B把北京祸害个遍还骂北京不好北京人不好的视为不义!......  外地2B到北京讨饭,  妈了个逼的,  北京人就是和外地2B翻脸!  北京人得罪一个要饭的能咋的!  外地2B注意到了吗,北京最近是不是街边多了一些治安岗亭?北京学校 幼儿园周围是不是趴着一些警车?  客观的说,你们这帮外地2B来北京对北京也是有一定利处的,但是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总结来看,外地2B来北京,对北京的弊大于利。  也就是说,你们外地2B来北京,给北京带来的祸害远大于你们给北京带来的利处,当权者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北京下一个五年计划就是变相的把你们外地2B赶回老家去  北京是国家的首都,首都更多的是行政的职能,它不是每一个外地2B无业人员的收容所和救助站。  北京人没有义务欢迎任何外地2B!  除非你外地2B值得欢迎!          北京人没有义务放弃自己的权利而去照顾外地2B。  北京市企业没有义务为外地2B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就业机会,因为北京本地有很多下岗失业人员和几十万特困收入人群。  首先解决本地居民的就业问题是最重要的。  北京人没有义务为外地2B提供任何福利待遇,因为北京人自己也面临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  政府同意你们外地2B来,确实是有阴谋,就是需要廉价的劳动力,不是北京人不干一些活,而是北京本地的人工太贵.  外地2B来京买房吧,可以把房价高涨,谁买呢,不是北京本地人,那么国家把那些买房人的钱套进了北京市.;  外地2B来京受教育吧,可以把各类学校的赞助费积攒到下个百年使用.  外地2B来京做生意吧,收取你很高的税,更好的建设北京.  外地2B来京打工吧,当你回家的时候,才发现你兜里没积攒什么钱,都花费在了住宿,吃饭,交通,手机上,原来还是廉价的劳动力  外地2B最后回家的时候,才会发现,这世界真是:神马都是浮云!  外地2B别说你交了多少多少北京人朋友,真的,其实他们心里挺恨你们外地2B的,我们北京人好面子,不当面说  北京人瞧不起外地2B,真的。  北京人也不想收养你这么个外地2B干儿子,你丫也不配。    就算你外地2B脖子上套着金项圈,十个手指带满大钻戒,满嘴镶上大金牙,全身上下一身名牌,再说夸张点,就是给你外地2B披上个龙袍,然后让你天天下馆子你也成不了北京贵族,你外地2B还是一外地土财主,暴发户,还是让北京人看不起,因为你就没那贵族血统,你就是一外地贱货,哈哈.  外地2B蟑螂们面对现实吧~有尊严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你不能成为潘石屹也不可能成为旭日阳刚,回去发展自己家乡找到自己价值,孝顺自己父母养育好自己的子女吧~别做城市美梦了~  对你们外地2B大部分人说北京就是个吃人的老虎~  外地2B别跳大神弄鬼,有尿能尿就尿,不能尿就憋着  在北京的外地2B童鞋请响应政府号召,  外地2B回老家建设家乡,  北京不是外地2B圆梦的地方,  家乡才是外地2B归宿,  外地2B应该给美丽的家乡做点事情  支持外地2B回家  祝福外地2B明天更美好
  “缩小其上海公司的规模。未来若干年,这样的趋势还会继续加大。”
  北京排外,来得太晚了,现在只能算是亡羊补牢  中国已经人口悲剧,还想让北京也悲剧?  再不控制外地2B,北京就灭亡了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地方在大也装不下全国的猴子,这么多外地2B猴子都往那挤,搁北京猿人也得急.你外地2B不满意只能找你猴爸爸去,谁人家先到北京呢.   北京人已经饱和了,面对全国各地的外地2B都来北京的显示,北京只是制定政策保护自己本身的市民能够正常生活,难道这有错吗?  这是理所当然的,抵制外地2B,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北京就是北京!就是要和其他城市有所区分,就不能随便什么外地2B都想来就来的地方!  未来北京房价还会上调1--2倍,北京房租以每年30%上涨.让你们丫外地2B来  外地2B买房限制 买车限制 高考限制 上学限制 户籍限制   北京人等着看你们外地2B的笑话   看着你们外地2B一波一波的来 一波一波的混不下去滚蛋  一,外地2B要求后来者无条件享用非户口所在地北京的一切生产资料,类似于殖民性质,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流动人口顾名思义,不安定性、趋利避害,城市要想长期发展,必须要靠常住人口对城市的长期建设,所以要在一定程度内保护本地居民的合理合法利益,再说,一个可以养活2000W人的地方,你非让他无条件承受2亿人,也是不现实的  二,不管你外地2B在哪交税,都是交给当地政府,政府一部分税收上缴国家,来京前交的税归你户口所在地政府所有,你的个人福利归户口所在地政府负责,北京政府只是个地方政府,况且你来京并没有通过政府层面,属于个人行为,所以在法理上,北京政府没有被你外地2B户口所在地政府告知应由北京政府代为承担你在京期间的一切福利和义务,所以,北京政府还是应该只对北京户口的市民负责,你外地2B欠缺的那部分是你家乡政府应该给你的那部分福利,你外地2B要怪,应该怪他们,不该怪北京政府欠你的。其实,现在外来人口已经享受了很多北京市民的福利,比如医疗、卫生、交通、教育等等,这点上要承认,你们在北京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享受到了应该由家乡政府负担的优惠和福利  三,外地2B不要将对政策不满的情绪发泄到北京老百姓身上,首先,他们没有出台政策的最终决策权,其次,他们的生存环境和你们所处的是一个状况,你们的邻居就是他们,他们没有自己专有的高层次的生活居住圈,再次,他们也是和外来人口一样的普通老百姓,他们要求的只是在自己家乡平静的过生活,他们没想过挤兑谁压制谁迫害谁,所以,你发泄和辱骂的对象找错人了  四,你外地2B可以要求平等,如果你能按你个人思路随意改革中国各个地方的管理现状,或者你能实现所有人员在各省市间的平等流动,所有人员在省市间的个人资源平等共享,类似北京可以让你买房买车,你的家乡也能无条件分给外来人口宅基地让他们过生活,等等等等,如果你可以做到这些,你有能力随意按你个人意愿改变现状,那你可以要求任何你想要求的,否则,不要乱发牢骚,不要迁怒于无辜的人,尽管你骂的震天响,最后不还是蹲墙角啃自己的凉窝头么,你闹的结果有意义么  五,人不要过分自我,外地2B要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不要只想到自己生活的不容易,可曾考虑过生活在北京几十年上百年的本地人,他们现在并不比你们起点高多少,同样的房价,同样的看病住院,同样的挤公交地铁,你觉得他们生活了几十上百年,你们才来几年就要抱怨,他们是不是比你们容忍的东西要更多更长久呢!  外地2B不要总想着北京应该带给你们外地2B这个,分给你们外地2B那个,就好比你外地2B去邻居家,大家都是中国人,为什么他们家就有汽车开,你们家就没有,你外地2B能以大家都是中国人的名义,均了人家的田,分了人家的钱么?你外地2B敢动手,人家就敢报警抓了你
  北京的政策是:你可以把青春献给我,要想留下拿钱来,因为有太多来献青春的外地2B,都留下北京住不下。  对一个没有一线城市北京户口的外地2B来说:自称白领就是个笑话,在现行的管理制度下外地2B你的3金或是4金是没法在当地交纳的,也就是说,外地2B你除了每月的赤膊工资外(当然你还是要交税的)你外地2B跟当地毛的关系都没有。  外地2B只是北京的一个过客、。  北京要想长治久安,还就得轰走外地2B   无论哪个地方,外地2B人口数量一旦超过本地人口,进而引发大量问题时都会引发矛盾,只有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均衡了,才能减少大规模人口流动。  以现在的国情,靠政策控制人口也是无奈之举。   外地2B无论理解不理解,总不能看着北京被毁了。  均价3150元/月!  新政后的北京房租市场 .北京,已经要把大部分外地2B给淘汰了,人力成本越来越贵  北京太狠了!!!  北京户口是你们外地2B永远都逾越不过去的一道坎,这个比房子还要要命的多,因为这世上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都不是大问题,北京户口这种外地2B有钱也买不来的东西才是你们外地2B真正的威胁。  外地2B别妄想取代北京当地人 你们在北京只是个上税的工具而已 北京人的福利都是外地2B上税送的 贱B似的还不滚蛋呢  国家又出买房限购令,又出买车限购令,拆黑幼儿园,借火灾之名查群租房,  外地2B什么意思不知道么?  北京就差直接下外地2B逐客令了。  看看外地2B在北京多受歧视吧 没房子 没户口 没福利  外地2B在北京挣扎多少年了 一样在北京扎不了根  北京还会出台歧视政策 让外地2B在北京生存越来越难
  楼上的,最好把解放前不是北京人的都赶出北京,全国人民肯定是欢迎的。支持你们。
  楼主,我在看,别理那个疯子,你这个贴子很好啊。莫要弃坑啊。.我万年潜水的都上来支持你了!!
  户口的作用是什么?  过去,户口用于限制人们流动,把人都固定在一个很小的区域。这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水平的。如今,户口还有什么作用?还有作用,但是只是少部分地区的作用比较明显。大部分地区已经变得没有什么价值了。  比如上海,上海户口与外地户口有什么区别?上海户口目前似乎只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在限购政策下,可以多买一套房。  上海的人才政策比北京开放。人才引进的外地人,其子女在上海读书、升学是可以与拥有上海户口的人有相同的待遇。  反观北京,即使你是个企业高管,你在北京投资了一个规模巨大的企业,只要你不是北京户口,你的子女也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  为啥北京会采取与上海不同的人才策略?  北京有清华、北大、人大、北航等众多名校,上海只有交大、复旦名列前茅,同济也算不错,其它的都是一般水平。北京的考生,会更加愿意留在北京。上海的考生,愿意留在本地的比例会比北京低。北京的高校,在当地招生比例要高于外地,总人口又少,招生分数就会低于外地省份。如果允许外地人,哪怕是高端外地人的子女在北京参加高考,北京的高考分数线一定会上升,那些本来只有二本水平,却能进入北京的一本大学的具有北京户口的人,会被打回原形。北京又是一个高官林立的城市,大家都是既得利益者,开放对外地人子女的高考限制,估计短期内很难实现。  对于上海来说,即使允许外地人子女在上海参加高考,对本地人的冲击也不会很大。而且,上海也没有那么多比市政当局领导更有权势的人,采取更加开明的政策也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  当然,吃亏的还是清华、北大这样的北京高校。如果全国统一试卷,统一考试,统一录取分数线,这些学校一定能录取到最优秀的学生。好在,自主招生这条路逐渐走出来了,户口带来的制约,对于优秀学生来说,会越来越少。
  为了三网融合,广电系跟工信部系打来打去,广电系依然没有什么优势。广电系一直是国家垄断的事业单位,是喉舌。没有遇到外来竞争,一直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发展。工信部系,也就是电信、联通、移动这些,都是在市场上厮杀了多年,在其内部,可以说人才济济。而广电系,要比工信部系差得远。  其实,广电、电信等在改革开放之初都差不多,都是国家垄断的事业单位。而这之后他们走的路不同,企业的竞争力、人才层次的厚薄都出现了明显的差异。这就是竞争带来的结果。  我们常说,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风雨的。靠各种外力保护,自己真的能成长吗?  别迷信户口,也别迷信学校的牌子。清华北大也有不优秀的学生,比他们差一点的学校也有更出色的学生。
  独在异乡为异客。我也在外地呆过。。。
  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地域文化。这个文化的形成,又跟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一定关系。  先说说东北人,当然东北人也有不同,暂且算作一个整体。  东北的特点是寒冷,同时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土地也肥沃。一年里有半年左右的时间是冬季,冬季里能做的事情有限。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又使得东北人可以自己自足。两种因素会合到一起,会使人变得懒惰。地广人稀,也会使人的嗓门变大。  建国之初到改革开放初期,东北的工业化水平在国内还是领先的。东北的教育水平也不差。哈尔滨和长春都有一些不错的大学,初、中等教育水平也与北京、上海没有明显差距。但是,东北的地方领导比较弱,地方文化又缺少那种冲劲,在改革的大潮中被甩在了后面。改革开放初期的东北人还是比较朴实的,但是,朴实被人欺,慢慢地也学会了狡诈。  当整个社会都狡诈的时候,狡诈是合理的,被广泛认可的。当整个社会开始讲诚信时,你还狡诈,那就会被人当作异类,被人敬而远之。结果只会使自己的路越来越难走。  我曾经跟东北的一个有些地位的人说过,你们要想改变,仅仅换个省长、书记是不行的,至少要从省长、书记到处级干部一起换,也许还有可能。  单纯从干部的水平看,浦东的一个出色的处长,要比东北的某些厅级干部的水平还要高。当然,闸北的厅级干部也有人比不上浦东的处级干部,上海的干部也不是都强。
  再说说北京人。  北京作为近代几个朝代的首都,老北京人有很多都跟官宦沾边。不是有句话,宰相的家奴都是七品官。也许是这个因素,北京人讲话,都是指点江山的感觉。若干年前,北京的出租车司机都是北京人,你如果跟出租车司机聊天,说不定能感觉对方像是政治局委员。  过去,如果你找北京人办事,听对方说的,你也许会以为这个人能帮你解决一切。我的哪个亲戚是某某领导,我的某个哥们跟某某领导关系好,如此之类的。如果你真相信了,那就要悲剧了。十有八九是不靠谱的吹吹牛而已。  北方人总体而言是不够细致,懒惰,北京人也有同样的缺点。不过,北京人与其他北方人的最大不同,那就是能吹。
  楼主继续。。。我在看。。。  别理某些神经病医院跑出来的
  很多感觉都是国家政策决定的。只能强大起来才好。
  我在北京生活了十几年了,从没感觉到过歧视  到网上了,才看见了几个歧视外地人的北京人 = =  作为外地人在北京,对北京和北京人的印象都很好,北京人至少我没碰到过排外的,北京这地呢,各地来的人才多,人物多,有意思,有文化氛围  但也没体会到户口有什么用。。。所以一直没热心于办户口,不过去年还是开始办了,今年初应该能拿下来,目前所考虑到的,就是未来孩子读书  但我们认识的人里的,孩子读国际学校或出国读书的很多,我家的以后也未必读那些体制内学校,所以,也许这户口也是白办了吧
  写的很好
  再说说温州人。  温州的特点是耕地少,台风多,自然环境比较差。靠天吃饭的年代,温州人过得比较辛苦。改革开放以后,温州人走向了全国各地。小商小贩,擦皮鞋,这些一般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温州人都肯做。在大家都比较贫穷的年代,温州人靠着自己的勤劳,赚到了第一桶金。  有了第一桶金之后,温州人开始搞工业。温州的老板密度是最高的。很多小工厂,前面是店,后面是厂。家人住在工厂里,工厂也是家。  不过,有了钱,还想更多的钱。靠勤勤恳恳赚钱太慢,就开始搞歪门邪道。假鞋,假药,伪劣低压电器。炒房,炒矿,炒大蒜。曾经被人羡慕的温州人,现在只剩下钱了。  温州人天生具有商业头脑,但是普遍文化层次低。温州人投资,注重短期效益。一个规模比较小的地方的人,彼此都有些沾亲带故。这些人都经商,相互之间又比较信任。在融资,共同投资等方面,能发挥集体优势。这也帮助他们在商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温州人的特点,能吃苦,胆大,没文化。
  这两个人我都不喜欢,都在那里胡说八道。
  @曾国恒
22:17:39  北京的政策是:你可以把青春献给我,要想留下拿钱来,因为有太多来献青春的外地2B,都留下北京住不下。  对一个没有一线城市北京户口的外地2B来说:自称白领就是个笑话,在现行的管理制度下外地2B你的3金或是4金是没法在当地交纳的,也就是说,外地2B你除了每月的赤膊工资外(当然你还是要交税的)你外地2B跟当地毛的关系都没有。  外地2B只是北京的一个过客、。  北京要想长治久安,还就得轰走外地...........  -----------------------------  刚从八东北人的帖子里出来,就看见你又骂不是北京户口的外地人,你丫真心的是个职业喷子
  地域歧视的确是件很无聊的事  但排外这种事,偏偏是最容易一呼百应的,煽动些极强  不论时代怎么变,排外都无处不在,也算是人的一种劣根性吧,往好了讲,有时也能体现团结精神。。。。。  每每看到一些朋友对外来人口涌入发表义愤填膺的意见,转发那些带有排外意识的微博等等,还有时常表达对香港排外政策的羡慕什么的,我除了禁言无语,什么也做不了  这种想法如果不是自己有所认识,谁也改变不了啊
  你自己看看上海的退休金是多少,江浙最低,甚至比四川的都低  而外地人从什么时候开始交的社保,还没交多久就开始叫了一刚  我们zf为wdr做了多少事,甚至在没有保障本地人的权益下,先考虑了wdr  像社保,多少知青社保回不来,而现在竟然有提案让wdr的父母享受免费医疗  在沪wdr失业率高,zf马上安排人才市场,上海小朋友找不到工作没人关心  上海人子女多少人户分离,入学困难,而外地人可以就近入学  wdr可以无休止超生,没人管,就学免费没有压力。谁在为你们买单???
  地域留爪
  再说说上海人。  前面说了,上海人有市区人和本地人之分。市区人又有上只角人和下只角人之分。这些人的特征并不一定相同。这里说说上海市区人。  上海市区的历史并不长,市区人都是外来移民。移民的原籍主要是江、浙、皖地区。较早的移民里,宁波、杭州、苏州人的比例比较高。后来来自苏北的难民也有很多。  苏南、浙北是中国历史上的鱼米之乡。古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这个地区也是中国历史上教育程度最高的地区。气候上,冬季虽然阴冷,但是冬季不长。使得这个地区的人一年四季都可以劳作。勤劳、做事细致、会享受生活,是这个地区原住民的特征。  由苏南、浙北人构成的上海市区人,自然也会继承他们的优良品质。同时,上海作为半殖民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也比国内其它地区早。资本主义社会比较注重契约,上海文化里也同样注重契约。先小人后君子。你跟上海人谈生意,他会跟你谈得很细致。但是一旦形成契约,则会认真遵守。这方面,北方人比较差,东北人最差,契约签订了,也可以随时单方面更改。  半殖民地,也导致了一些上海人,尤其是下层小市民,形成了一种洋人是爷,我是爹,乡下人是儿子的意识。上海人的排外,很大程度上有这种意识的影子。  上海的城区,过去并不是很大。住房紧张,过去一直是困扰上海人的一个很大的问题。一张床,中间拉个帘子,这边是哥哥夫妻,那边是弟弟夫妻,这样的事情曾经是普通上海人的真实生活。乡下人低人一等,不愿做乡下人的强烈意识,使得上海人“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在狭窄的空间里面安排生活,使得上海人除了具有江浙人的精致,又多了一份上海人特有的精明。  在上海人眼里,上海以外都是乡下。上海人瞧不起乡下人,更不会愿意成为乡下人。这也使得上海人不愿意离开上海,上海好像成为一个海岛,上海文化也变成了岛国文化,与日本人、英国人都有相似之处。  中国的文化主体是大陆文化。大陆文化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在一个地方倒下,可以到另外一个地方站起来。岛国文化则是此地到下了,就没地方可以站起来。所以,要小心谨慎,不能倒下。  岛国文化培养出来的人,胸襟不够,可以做下属,但是难以成为带头人。上海的企业,无论是外企、民企还是国企,上海当主要领导的是极少数。  上海文化归纳起来,精致,精明,小心。
  @万用马甲
14:08:57  你自己看看上海的退休金是多少,江浙最低,甚至比四川的都低  而外地人从什么时候开始交的社保,还没交多久就开始叫了一刚  我们zf为wdr做了多少事,甚至在没有保障本地人的权益下,先考虑了wdr  像社保,多少知青社保回不来,而现在竟然有提案让wdr的父母享受免费医疗  在沪wdr失业率高,zf马上安排人才市场,上海小朋友找不到工作没人关心......  -----------------------------  全是豆制品的功劳。
  让我比较无法忍受的是,外来无业人员带来的安全隐患。
  看看法制节目,犯罪的80%是外来人口。
  @曾国恒
22:17:39  北京的政策是:你可以把青春献给我,要想留下拿钱来,因为有太多来献青春的外地2B,都留下北京住不下。  对一个没有一线城市北京户口的外地2B来说:自称白领就是个笑话,在现行的管理制度下外地2B你的3金或是4金是没法在当地交纳的,也就是说,外地2B你除了每月的赤膊工资外(当然你还是要交税的)你外地2B跟当地毛的关系都没有。  外地2B只是北京的一个过客、。  北京要想长治久安,还就得轰走外地...........  -----------------------------  奇葩,你要不是个精神有问题的职业喷子,就是拿着钱来有目的喷的。疯狗一样的刷屏  彩衣娱亲就你这样的了
  再说说广东人。  广东的自然资源并不能算丰富。广东人比较能吃苦,但是文化层次低。不知道是否是因为自然资源不丰富造成的,广东人什么都敢吃。似乎是,只要是生物,广东人都敢品尝一下。用内地人的感觉,广东人太脏。  不过,广东的确很脏。  去过一些广东的小城市,记不住这些城市的街道是什么样子了,但是却能记住这些城市的脏,街道脏,人也脏。  广东的有钱人很多,很多有钱人看上去跟民工差不多,当然我们通常的说法是广东有钱人低调。不过,低调的广东有钱人到了上海,很快就会变成上海小资形象。不是低调高调,其实只是文化差异。  广东人的特征,能吃苦,没文化,脏。
  各地人的特点LZ总结的挺好的
  北京的外地人,主要是北方人。最多的是东北人,河北人。  北方人,无论东北人、西北人、华北人,一般不如江浙沪人做事细致,也不如江浙沪人勤劳。以北方人为主体的北京居民,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有相似的特点。这种特点,导致了北京的很多高科技企业员工工作效率低,产品品质差。近年来,电子、半导体、软件等高科技企业,将研发中心迁往长三角或者珠三角的越来越多。这些企业的北京团队,变成了以市场、销售、技术支持为主的部门。  曾经看到有些学集成电路的北京高校的学生,毕业后在北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专业对口的企业,都迁走了。  企业的这种迁移,今后还会加快。这也客观地会给外地人带来就业压力。不过,受影响的主要还是那些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人。那些本来就从事比较低端工作的外地人,受到的影响有限。这也会使得外地人的成分变得越来越不利于当地人。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间的矛盾,恐怕会越来越大。
  上海的外地人,主要是江苏、浙江、安徽人。也有不少其它地区的外地人,但是总体感觉还是上述三个地区的人比较多。安徽人的口碑比江苏人和浙江人要差一些。  上海的很多科技类企业里,江浙人的比例很高。苏南、浙北人,总体来说素质比较高,做事也比较细致,又没有上海人那么多麻烦,是很多企业最喜欢招的员工。  在上海的企业,无论老板来自南方还是北方,都会受到江浙沪文化的影响。上海的企业普遍工作效率高,产品质量好。从工作效率上,上海的企业与深圳企业差不多。但是产品质量上,要比深圳企业好。而且,上海企业注重内在技术积累,与深圳的山寨文化形成鲜明对照。有些在深圳起步的企业,也纷纷到上海建立研发中心。知名的,有华为、中兴。不知名的,就更多了。  上海今后的产业方向,是国际金融中心,现代服务业,新能源产业,国际贸易中心等。这些产业,今后还会吸收本地人无法提供的更多的高端人才。一些相对低端的配套产业也还是会吸纳外地人。不过,也会有一些企业因为成本压力退出上海,转移到上海周边相对成本低的地方。退出的速度取决于周边城市吸纳人才的能力以及成本优势是否明显。  上海与北京不同,相对收入较高的外地人会越来越多地进入上海,这也会不断推升上海的物价,对于上海的原住民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收入水平,日子也不好过。  楼上有人说外地人才交了几年社保就抱怨。外地人抱怨是因为他不会享受到社保带来的保障,他是在做贡献。上海想要为外地人父母提供社保,也只是个姿态,让外地人交社保交得心甘一些而已。  至于说社会治安问题,主要是由外地人造成的,这是绝对的。那些想要在本地定居的人,是不会在本地制造治安问题的。因为这也是他的家园。只有那些流民,过客,才会不惜通过犯罪手段获得经济利益。  上海人与外地人之间的矛盾,也同样会越来越大,但是,内涵与北京会略有不同。可能会有更多的不公平感,失落感。
  @我儿子的父亲
13:17:02  有些外地朋友认为,如果把投到北京、上海的钱投到他们那里,也同样能达到北京、上海今天的地步,谁也不用往北京、上海跑了。这话也对也不对。如果那样的话,你们今天也可能像北京人、上海人这样抱怨外地人太多。   -----------------------------  对的
  我是上海人啊,话说我朋友在美国的时候,说如果别人说你像上海人的话,就是贬义词啊!  
  一般这种针对北上广的地域贴,LZ都死也不肯报自己是哪里人,因为肯定是个比北上广名声更臭的地方。
  @Annalucia真帅
18:11:07  一般这种针对北上广的地域贴,LZ都死也不肯报自己是哪里人,因为肯定是个比北上广名声更臭的地方。  -----------------------------  哪儿的名声更臭呢?  我在半个中国都生活过,生活最长的地方也不如我在国外生活的时间长。你觉得我应该算哪儿的呢?
  北上广是国家改革开放的成果和缩影  外地人人往高处走也很正常。  我国地区发展不是很平衡,需要中央对地区发展的长远规划,就会有更多个北上广,也就没有外地人的说法了
  楼主分析地很冷静,沿海一带在开放的同时也比较排外,很矛盾。
  LZ说的很中肯啊,尤其是北京人吹牛那段,深得我心啊。  我大学刚到北京那会,好自卑啊,周围的北京同学一个个都是家世显赫啊,中南海对于他们来说那简直就跟自家后院一般啊,我一个月1500零花都不好意思说出口啊,后来知道他们零花是我的零头都时候,才勉强有了点心理安慰啊。不过总的来说,北京人似乎更热衷于在网络上排外,生活在那,除了政策以外,平时的生活中还是很少会感到有歧视什么的。  以前的上海会给我很深的这种感觉,可是世博的时候去上海,突然变得热情了,好受宠若惊的感觉。  温州人,唉,确实缺少文化,也缺少文化底蕴,想改变,至少也要3代了。。。。
  。。。
  还是资源非配不合理造成的,太多的资源分配到少数大城市,权利也在大城市,中国最主要的是不公平。。。。谁愿意去挤在那些大城市,可是在我们这里你能找到工作吗?
  你若真的看透,北京人歧视别人的都是社会底层的人,又何必跟他们计较呢??  你若真的深明大义,又何必在意多年前你岳父对你的看法呢?  看开点吧,稳定点吧,别老换工作了,除了要当外地人,还要当新人,  你怎么没发现新人也不好当呢,而且你没有归属感的,北京不成外地不就的了
  接触的人层次越高,就越难以感觉到歧视,反而是更多地感觉到尊重。但是如果接触层次低的人,歧视就很明显。  ============================================  错,层次越高,并不代表越不歧视越尊重,而是表面上必须维持教养,有什么都放在心里不会轻易在面子上表现出来,这一点接受良好教育的白人尤其是。
  上海600年来赋税第一!!!!!苏凇赋税半天下  上海靠的是长三角,江南的人文,民族资本发展起来的,江南自宋以来一直是繁华的重税区  至明朝中叶,松江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尤其是辖下的上海县。弘治《上海县志》的作者王鏊在其序言中,曾不无自豪地指出;“松一郡耳,岁赋京师至80万,其在上海者16万有奇。重以土产之饶,海错之异,木棉、文绫,衣被天下,可谓富矣。”由此孕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使得上海县的地位日益提高,乾隆、嘉庆年间,上海县已成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上海县凭藉上海港的优越条件,发展海上贸易和转口贸易,上海港成为全国重要的贸易大港和漕粮运输中心,与外国的交往也日益密切。  据记载,在明代,松江府上缴税收占据全国税收的1/20,税收总额位列全国第一!而富甲天下的苏州府则名列第二,若按人头平均计算,松江的先民更是成为响亮的头号纳税大户。到了清朝,随着松江的棉纺织业先进技术普及(贡献)到苏州及其他地方后,经济地位略微下降,成为第二名纳税大户,同时苏州府则上升为第一名,时称“苏松财赋半天下”。  以税粮为例,在明代,松江府一直作为朝廷财政收入的重地,略低于苏州府而为每年120余万石,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全国十三行省中居第六、七位的中等规模省的年税粮数。若以诸县的平均负担而论则七个县的苏州各县年税粮约40万石,两个县的松江各县年税粮则达64万石,高居全国之首,松江重赋的格局,甚至沿续到了清代。  上海开埠后形势大变,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松江府迅速转移至上海城。  在19世纪中后期,上海已是发展成为中国的航运中心、外贸中心、金融重镇,到19世纪末,上海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最大的港口和金融、贸易中心。  自年,上海进出口总值平均占全国一半以上,1864年占57%,1900年占55%,其中进口通常占六成以上。在转口贸易、国内埠际贸易方面,上海起枢纽作用。从上海进口的洋货,有70%以上要运到内地其他口岸。从内地运到上海来的土货,有80%以上要出口到国外或运到国内其他口岸。转口贸易地区,以长江流域为主,占60-70%;其次是华北地区,再次为华南地区。  在1880年代中期,上海在全国对外贸易资金调拨总额中,已占80%。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交通银行和农业银行等一批重要的银行相继把总行从北京移到上海。至1935年,中国共有银行164家,总行设在上海的有58家,加上在上海设有分支机构的银行,上海共有银行机构182个。上海不但金融机构集中,资金也非常集中,据估算,1936年在沪银行、钱庄和信托公司的营业资力占全国近一半。抗战前58家总行在上海的银行中,有28家在各处开设了629个分支机构和数千个通汇点,将联系和影响辐射到全国各地。  到20世纪初上海已形成内河、长江、沿海和外洋四大航运系统,出入上海的轮船和吨位都占全国总数的五分之一以上。1931年,上海港进出口船舶吨位已名列世界第七。  20-30年代,上海在全国的对外贸易和对内埠际贸易的地位都处于特大中心地位,其外贸在全国外贸总额中占40%左右,1936年达55%。埠际贸易值包括转口贸易值为8.9亿元,占全国各通商口岸埠际贸易总值的75%。
  楼主在国外受歧视就能忍着装听不懂,到听懂了也装不知道,在国内就各种歧视都接受不了,咂咂  北京人就是太不排外了,所以才有这样多的人来糟蹋北京,楼主你老家哪里,赶紧向领导写信把首都迁你家去吧,北京人不稀罕当首都,民国时期我们过的非常悠闲写意。
  到1930年代,上海工业已占全国半壁江山。据1933年的统计,上海工厂数占当时全国12个大城市工厂总数的36%,资本额占全国12个大城市总数的60%。这些工厂的生产净值占全国总值的66%。其中,外国对上海的投资更加集中,1931年,外国人对上海投资总额达11.1亿美元,占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的34%,对上海进出口商业投资占其全部在华此类投资的80%,对上海工业的投资要占其全部在华工业投资的67%,对上海的不动产投资要占其全部在华不动产投资的70%,1936年上海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51%。  抗战胜利后,上海市政府接管伪财政局,并由国民政府财政部在上海设立直接、货物两税局,管理上海市的各项中央税收。1946年,上海市货物税收入总额为2910亿元(法币),占全国同一税种收入的58.44%,为国民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23%。  50年到76年,国民收入占全国六分之一,钢材,机床,棉纱生产量占四分之一,缝纫机三分之二,手表十分之九。  50年到80年的三十年里,上海向全国所提供的积累相当于全市固定资产净值的25倍,几乎是一年上缴一个上海,而国家给上海的基建投资仅占上海上缴国家数目的7.38%。而其中的非生产性投资仅占上缴国家的1.23%!  据《上海财政税务志》记载,从年,上海地方财政收入总计3911.79亿元,其中上解中央支出3283.66亿元,占83.94%。从1959年到1978年,上海地方财政收入平均占全国的15.41%,最高时达17.49%(1960年),而上海地方财政支出仅占全国的1.65%。1984年以前中央对上海的财政收入实行“统收统支”,上海每年上交中央的财税占地方财政的87%,只剩下13%自用。1985年以后,中央对上海财政政策调整为“核定基数、总额分成”,1988年开始实行“财政大包干”,即上海每年上缴中央105亿元基数不变,节余自用,上海上交中央财政的比例才逐渐降了下来。现在上海每年上缴的国税大约占国家税收的18。据查,从建国到20世纪末,上海共上缴国家财政收入近4000 亿元,占全国总收入的六分之一。  现在,上海以1%的人口,土地面积仅占全国0.06%,贡献全国112的总产值、16的港口货运吞吐量、14的总口岸进出口和18的全国财政收入。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110。(摘自《中国上海网》2007年数据)      
  最近上海科普贴真多。。。。一个上海还分什么郊区市区**区。。。。有那么复杂么……在我们外人眼里看来,就是一样的,上海人敬而远之就对了。。
  有些话虽然不好听,不过,还真是哪么回事。  
  @我儿子的父亲  20:31:40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 --- “爱情没有什么先来后到,只有不爱的那个才是第三者”。  借用一下这句话,我们是否可以说 --- “一座城市的居民没有什么先来后到,只有不被城市需要的才是多余者”?  -----------------------------  你全家都是第三者
  上海开埠以来被洗牌洗了几次啊?国民党,共产,30年计划经济,改革下岗,全国3000万下岗工人,上海就有500万。现在又是高房价,上海人创造的财富去了哪里,几代人受了冲击不得安生?  上海早全国20年就老龄化了,就这样计划生育执行得全国最彻底,上海人没有头上出角,农村户口也只能生一个。92年改革开放,从托儿所开始禁止方言,搞到上海人方言断层,地方文化断根(地方戏曲都招不到人)。18-35的就业人口里,外地人比本地人250:100,外地人小孩出生率53%,上海人10对夫妇只生8个孩子,全世界最低。  也就近20年是能赚点钱,前面全被洗牌洗掉了,上海一半都是外地人,早几年来的全赚上了钱。试问如果上海只是当年的小县城一切从零开始,外地人会来么?如果没有之前的历史积累外地人会来吗?当年的远东第一城市是苏浙移民和本地人做死做活做出来的,但是他们做了统统白做,还一天到晚被地域攻击。尽是外地人骂上海人,还要倒扣帽子说上海人地域歧视,怎么不说你们颠倒黑白妖魔化上海人呢?  乡下是吴语口语,江浙移民称老家为乡下  房子拆迁只能分一套,还是分到乡下去
  上海600年来赋税第一!!!!!苏凇赋税半天下  上海靠的是长三角,江南的人文,民族资本发展起来的,江南自宋以来一直是繁华的重税区  至明朝中叶,松江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尤其是辖下的上海县。弘治《上海县志》的作者王鏊在其序言中,曾不无自豪地指出;“松一郡耳,岁赋京师至80万,其在上海者16万有奇。重以土产之饶,海错之异,木棉、文绫,衣被天下,可谓富矣。”由此孕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使得上海县的地位日益提高,乾隆、嘉庆年间,上海县已成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上海县凭藉上海港的优越条件,发展海上贸易和转口贸易,上海港成为全国重要的贸易大港和漕粮运输中心,与外国的交往也日益密切。  据记载,在明代,松江府上缴税收占据全国税收的1/20,税收总额位列全国第一!而富甲天下的苏州府则名列第二,若按人头平均计算,松江的先民更是成为响亮的头号纳税大户。到了清朝,随着松江的棉纺织业先进技术普及(贡献)到苏州及其他地方后,经济地位略微下降,成为第二名纳税大户,同时苏州府则上升为第一名,时称“苏松财赋半天下”。  以税粮为例,在明代,松江府一直作为朝廷财政收入的重地,略低于苏州府而为每年120余万石,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全国十三行省中居第六、七位的中等规模省的年税粮数。若以诸县的平均负担而论则七个县的苏州各县年税粮约40万石,两个县的松江各县年税粮则达64万石,高居全国之首,松江重赋的格局,甚至沿续到了清代。  上海开埠后形势大变,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松江府迅速转移至上海城。  在19世纪中后期,上海已是发展成为中国的航运中心、外贸中心、金融重镇,到19世纪末,上海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最大的港口和金融、贸易中心。  自年,上海进出口总值平均占全国一半以上,1864年占57%,1900年占55%,其中进口通常占六成以上。在转口贸易、国内埠际贸易方面,上海起枢纽作用。从上海进口的洋货,有70%以上要运到内地其他口岸。从内地运到上海来的土货,有80%以上要出口到国外或运到国内其他口岸。转口贸易地区,以长江流域为主,占60-70%;其次是华北地区,再次为华南地区。  在1880年代中期,上海在全国对外贸易资金调拨总额中,已占80%。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交通银行和农业银行等一批重要的银行相继把总行从北京移到上海。至1935年,中国共有银行164家,总行设在上海的有58家,加上在上海设有分支机构的银行,上海共有银行机构182个。上海不但金融机构集中,资金也非常集中,据估算,1936年在沪银行、钱庄和信托公司的营业资力占全国近一半。抗战前58家总行在上海的银行中,有28家在各处开设了629个分支机构和数千个通汇点,将联系和影响辐射到全国各地。  到20世纪初上海已形成内河、长江、沿海和外洋四大航运系统,出入上海的轮船和吨位都占全国总数的五分之一以上。1931年,上海港进出口船舶吨位已名列世界第七。  20-30年代,上海在全国的对外贸易和对内埠际贸易的地位都处于特大中心地位,其外贸在全国外贸总额中占40%左右,1936年达55%。埠际贸易值包括转口贸易值为8.9亿元,占全国各通商口岸埠际贸易总值的75%。
  到1930年代,上海工业已占全国半壁江山。据1933年的统计,上海工厂数占当时全国12个大城市工厂总数的36%,资本额占全国12个大城市总数的60%。这些工厂的生产净值占全国总值的66%。其中,外国对上海的投资更加集中,1931年,外国人对上海投资总额达11.1亿美元,占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的34%,对上海进出口商业投资占其全部在华此类投资的80%,对上海工业的投资要占其全部在华工业投资的67%,对上海的不动产投资要占其全部在华不动产投资的70%,1936年上海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51%。  抗战胜利后,上海市政府接管伪财政局,并由国民政府财政部在上海设立直接、货物两税局,管理上海市的各项中央税收。1946年,上海市货物税收入总额为2910亿元(法币),占全国同一税种收入的58.44%,为国民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23%。  50年到76年,国民收入占全国六分之一,钢材,机床,棉纱生产量占四分之一,缝纫机三分之二,手表十分之九。  50年到80年的三十年里,上海向全国所提供的积累相当于全市固定资产净值的25倍,几乎是一年上缴一个上海,而国家给上海的基建投资仅占上海上缴国家数目的7.38%。而其中的非生产性投资仅占上缴国家的1.23%!  据《上海财政税务志》记载,从年,上海地方财政收入总计3911.79亿元,其中上解中央支出3283.66亿元,占83.94%。从1959年到1978年,上海地方财政收入平均占全国的15.41%,最高时达17.49%(1960年),而上海地方财政支出仅占全国的1.65%。1984年以前中央对上海的财政收入实行“统收统支”,上海每年上交中央的财税占地方财政的87%,只剩下13%自用。1985年以后,中央对上海财政政策调整为“核定基数、总额分成”,1988年开始实行“财政大包干”,即上海每年上缴中央105亿元基数不变,节余自用,上海上交中央财政的比例才逐渐降了下来。现在上海每年上缴的国税大约占国家税收的18。据查,从建国到20世纪末,上海共上缴国家财政收入近4000 亿元,占全国总收入的六分之一。  现在,上海以1%的人口,土地面积仅占全国0.06%,贡献全国112的总产值、16的港口货运吞吐量、14的总口岸进出口和18的全国财政收入。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110。(摘自《中国上海网》2007年数据)      
  上海开埠以来被洗牌洗了几次啊?国民党,共产,30年计划经济,改革下岗,全国3000万下岗工人,上海就有500万。现在又是高房价,上海人创造的财富去了哪里,几代人受了冲击不得安生?  上海早全国20年就老龄化了,就这样计划生育执行得全国最彻底,上海人没有头上出角,农村户口也只能生一个。92年改革开放,从托儿所开始禁止方言,搞到上海人方言断层,地方文化断根(地方戏曲都招不到人)。18-35的就业人口里,外地人比本地人250:100,外地人小孩出生率53%,上海人10对夫妇只生8个孩子,全世界最低。  也就近20年是能赚点钱,前面全被洗牌洗掉了,上海一半都是外地人,早几年来的全赚上了钱。试问如果上海只是当年的小县城一切从零开始,外地人会来么?如果没有之前的历史积累外地人会来吗?当年的远东第一城市是苏浙移民和本地人做死做活做出来的,但是他们做了统统白做,还一天到晚被地域攻击。尽是外地人骂上海人,还要倒扣帽子说上海人地域歧视,怎么不说你们颠倒黑白妖魔化上海人呢?  乡下是吴语口语,江浙移民称老家为乡下  房子拆迁只能分一套,还是分到乡下去
  lz.你似乎着重分析了工作或说是生存面,而没有从生活方面分析为什么本地人会对外来者不满。如你所说,素质不高的本地人无论外来者存在与否都不会得到与其素质不匹配的高端工作,所以工作不存在竞争说。我假设你的结论成立。但是请你不要忘记了,一个城市,无论你收入多少,工作高端与否,呼吸的是一样的空气,行走的是同一条街道,有同一种城市氛围。本地人抱怨的,很多并不是工作机会的减少,而是生活环境的恶化。如,眼见着交通拥堵了,环境恶化了,市容不如从前干净了,自行车老被偷…等等。请问楼主,你做过外地人,外国人,但你做过一个被外来者包围的本地人么?谁都有故乡情结,对你来说,你的故乡不在那里,你就感受不到把那里作为故乡的人的真实感受。  
  国内的情况我不大清楚所以不敢说什么.   国外的所谓歧视, 我满认同LZ"层次低的人,歧视就很明显". 原因我个人觉得主要是太闲了. 没什么精神寄托也找不到什么社会认同, 所以要歧视别人来获得优越感.   也不是说所谓的层次高的人就不歧视了(首先我不大认同人要去分层次). 只是人家都忙, 没时间去歧视别人. 上班忙赚钱下班忙花钱, 优越感很认同都不缺, 谁都不会去歧视人积累负能量.   硬要找点东西歧视吧, 国外的人最歧视的是没本事的人(不一定没钱)活得不自在的人. 不自在就代表你连做自己都做不好. 跟钱关系不大. 一个人要是住天桥底, 可是天天做义工, 尊重你的人还是会很多的.
  真特么受不了楼里的几个喷货!
  = =..唔。。字数好多
  楼主讲的还挺中肯的..一直认为如果没有在一个地方长久的住过,没有认真的在一个城市工作学习生活过,很难去评价一个城市的好坏。
  好帖子.....八卦很少见这么有逻辑的好帖
明天再来看  我是个性签名,想禁用或更改请到google商店的安装页面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以便更改或取消  上天涯社区,用Chrome浏览器扩展 天涯助手,谁用谁知道!
  马克  
  我在家乡工作  但是我想说,如果在家乡有好的工作机会谁会去外地受苦呢??  你当北上广真的那么好?  我在家月收5000比在外地月收过W的都过的好。
  分析得蛮中肯,无论怎样,生活有目标并为之实践和努力,是蛮不错的,只有目标迷茫,缺乏动力的人,才会整天思索,积累负能量。
  怎么楼主在国外遭歧视不是听不懂,就是内心强大,不当回事儿。回来北上广就各种批评?不要告诉我是爱之深责之切哦。  作为在中国出生长大,混在国外,而且还算混得不错的人来说,国外的歧视比起国内来说厉害多了。不过可能楼主在国外的时候就神经大条,没怎么感觉到,回国了就思维敏锐起来了……  从来不回地域贴的。破例了……
  @曾国恒  22:10:30  北京排外,来得太晚了,现在只能算是亡羊补牢  中国已经人口悲剧,还想让北京也悲剧?  再不控制外地2B,北京就灭亡了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地方在大也装不下全国的猴子,这么多外地2B猴子都往那挤,搁北京猿人也得急.你外地2B不满意只能找你猴爸爸去,谁人家先到北京呢.  北京人已经饱和了,面对全国各地的外地2B都来北京的显示,北京只是制定政策保护自己本身的市民能够正常生活,难道这有错吗?......  -----------------------------  北京人?你是说那种猿人还是身上有通古斯豪猪味的鞑子?
  :天生一代一双人 回复日期: 02:19:12  回复
  怎么楼主在国外遭歧视不是听不懂,就是内心强大,不当回事儿。回来北上广就各种批评?不要告诉我是爱之深责之切哦。  作为在中国出生长大,混在国外,而且还算混得不错的人来说,国外的歧视比起国内来说厉害多了。不过可能楼主在国外的时候就神经大条,没怎么感觉到,回国了就思维敏锐起来了……  ==================================  10086
  再说说深圳。  深圳是移民城市,没有固有的文化,深圳的文化都是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  深圳的人口,主要来自两广、两湖、川渝、河南,也有不少东北人,但是人口比例不算大。  深圳的文化,跟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向一个大都市转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有关系。  改革之初,深圳依靠邻近香港的优势,作为内地与香港的窗口,靠倒买倒卖快速发家。接下来,深圳发展制造业,深圳的关外出现了大量的工厂。由于工厂集中,配套齐全,深圳的制造业成为国内最有竞争力的地区。  在其它地区不很发达的时候,制造业的优势对于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制造业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与深圳比较近的省份的农民工前去打工。  除了打工的农民,深圳也吸引了大量的怀揣发家梦的创业者。深圳作为该给开放的最前沿,的确在政策上很有灵活性。在深圳实现发家梦的人可以说非常多。前人的成功成为了后人的榜样,想要到深圳捞一把的人也源源不断。人人都想在深圳快速发家,这也形成了深圳的特有文化-浮躁。  随着内地城市的崛起,深圳的优势逐渐减弱,但是文化却不会那么快改变。深圳依然很浮躁。  山寨企业是深圳的一个很大的群体。山寨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行业,对深圳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山寨企业的特点是不去搞技术积累,以抄袭或者购买别人的设计进行生产,通过各种方法降低成本,以及强化销售能力来获利。  比方说山寨手机。一般的流程是,芯片厂家提供完整的设计方案,包括硬件和软件。再由方案公司进行设计,主要是在软硬件功能上进行增减,设计外壳等。最后交给集成商进行生产。集成商一般也是销售商,他们一般也没有自己的工厂,而是委托专业厂家进行生产。集成商一般是自己采购元器件,通过大量采购,降低成本。其它数码产品的流程也是类似。  在这个产业链中,核心技术在芯片厂家手里,市场在集成商手里,方案公司只是再开发,制造厂家则只是帮助生产。  山寨产业,靠的是更新快,价格低来获取市场。很难静下心来提升技术水平。这个行业里的很多技术人员,水平都很低。我曾经劝一些年轻人改行,这么做下去,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深圳的山寨企业能以低价占领市场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支撑,那就是走私、偷税漏税。  比如电子器件进口,正常情况下,需要支付17%的增值税,而深圳通过夹带方式,一般只需要3%-5%的费用。山寨企业在研发上投入不大,需要平摊的研发成本不多,他们可以用尽可能低的价格销售。比如,上海企业按照正规方式采购器件,深圳企业按照走私方式采购器件。上海企业以成本价销售,深圳企业也用同样价格销售,那么上海企业的利润是零,深圳企业还可以有差不多10%的毛利。显然上海企业无法在竞争中取胜。  上海企业无法在价格上取得优势,只有从附加值上做文章,努力避开价格战。这也就形成了上海企业重视技术积累,重视技术内涵,深圳企业重视价格的局面。这样一种差异,在人们把价格作为第一位考量时,深圳企业有优势。当人们把性能,功能,服务等作为第一位考量时,上海企业就有优势。  深圳文化,总结为一点:快餐文化
    怎么楼主在国外遭歧视不是听不懂,就是内心强大,不当回事儿。回来北上广就各种批评?不要告诉我是爱之深责之切哦。  作为在中国出生长大,混在国外,而且还算混得不错的人来说,国外的歧视比起国内来说厉害多了。不过可能楼主在国外的时候就神经大条,没怎么感觉到,回国了就思维敏锐起来了……  ==================================  没觉得楼主说国内时有什么情绪,客观说说他的看法而已  倒是几个被说到的城市的人太敏感了吧,马上就喷起来了  现在有几个人是一个地方多少代下来的啊,都是迁来迁去的,何必这么当真呢  思想开放点为好
  杭州也是个外来人口比较多的城市。不过,外来人口中,本省人的比例比较高。  杭州对新技术产业,以及采用新技术方面,可以说是国内最激进的城市。杭州有十多家IT业上市公司,比较著名的有阿里巴巴。当年马云在上海创业,结果得不到政府支持。转战杭州,终于获得成功。俞正声曾经想把阿里巴巴拉到上海,马云说,当年是你们不要我,现在我做大了你们又想把我拉过来,做人要有良心,不能对不起杭州。  杭州有浙大为首的很多高校,学生素质总体上还是不错。  杭州的制造业企业主要是以跨国大企业为主,地理位置也都在城郊。高科技企业,文三路附近有一大群,钱塘江对岸的滨江区也有一大群。  杭州人似乎没有什么排外情绪,也许是外地人数量还不够多,也许是来自本省的外地人比较多,也许杭州人包容心强。  不过,杭州的交通比上海糟糕,老城区的街道太窄,私家车又太多。  其实我挺喜欢杭州这个城市,以前我喜欢到西湖边住一晚上,会感觉很放松。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不能不表。  苏州有两大工业园区,一个是苏州工业园,一个是苏州新区。工业园靠近上海,新区靠近无锡。都是工厂林立的地方。  工厂多的地方,外地人也多。苏州同样也有大量的外地人。不过,苏州人包容心很强,虽然也会对一些低素质的人表示不满,但是,没有什么排外情节。苏州人自己也说,外地人到来,虽然给我们也带来了压力,但是,苏州的进步,跟外地人是分不开的。  如果杭州是大家闺秀的话,苏州就是小家碧玉。不那么张扬,比较通情达理。  苏州的高科技企业也有很多,很多在苏州工业园里办公。苏州工业园靠近阳澄湖,环境不错。  我在苏州郊外有度假用的房子,将来退休了,也许会到苏州定居。  苏州文化,包容。
  直播贴啊 我觉得挺客观的  
  @早上来敲门的猫猫
13:19:48  怎么楼主在国外遭歧视不是听不懂,就是内心强大,不当回事儿。回来北上广就各种批评?不要告诉我是爱之深责之切哦。  作为在中国出生长大,混在国外,而且还算混得不错的人来说,国外的歧视比起国内来说厉害多了。不过可能楼主在国外的时候就神经大条,没怎么感觉到,回国了就思维敏锐起来了……  ==================================  没觉得楼主说国内时有什么情绪,客观说说...........  -----------------------------  其实我没有生活在在楼主涉及到的任何一个城市里,相反生活在楼主认为歧视他也不是很在意的国外。  可能各人看文字的感想多少不同,我觉得楼主在某些措辞上还是有失公允的。比如最后总结某地区文化之类的,有些偏颇。我之前在国内工作的时候也辗转过很多地方,出差居多,并没有常驻,所以对社保户口之类的情况了解不多,也不置喙。但是就地区排外来说,我在各地都遇到过排挤外地人的情况,上海、北京、香港、杭州、大连……我也在各地都遇到过热心人。如果要说比例,我觉得也相差无多,人口基数大的城市,认识的人多,碰到排外的人也多些,其他的少点。  我只是觉得,说到地域歧视,而且楼主也把国外列在标题里了。国外的歧视远比国内严重,有些时候甚至是毫无来由的,本能地给你眼色或者避免跟你接触,这不是说神经大条或者外文不够好就感觉不到的。  所以就上来多嘴两句。另,我一个脏话也没有,也就是阐述一下我的观点,哪里看出我是喷子了?郁闷……
  @早上来敲门的猫猫
13:19:48  怎么楼主在国外遭歧视不是听不懂,就是内心强大,不当回事儿。回来北上广就各种批评?不要告诉我是爱之深责之切哦。  作为在中国出生长大,混在国外,而且还算混得不错的人来说,国外的歧视比起国内来说厉害多了。不过可能楼主在国外的时候就神经大条,没怎么感觉到,回国了就思维敏锐起来了……  ==================================  没觉得楼主说国内时有什么情绪,客观说说...........  -----------------------------  @早上来敲门的猫猫
13:19:48  怎么楼主在国外遭歧视不是听不懂,就是内心强大,不当回事儿。回来北上广就各种批评?不要告诉我是爱之深责之切哦。  作为在中国出生长大,混在国外,而且还算混得不错的人来说,国外的歧视比起国内来说厉害多了。不过可能楼主在国外的时候就神经大条,没怎么感觉到,回国了就思维敏锐起来了……  ==================================  没觉得楼主说国内时有什么情绪,客观说说...........  -----------------------------  其实我没有生活在在楼主涉及到的任何一个城市里,相反生活在楼主认为歧视他也不是很在意的国外。  可能各人看文字的感想多少不同,我觉得楼主在某些措辞上还是有失公允的。比如最后总结某地区文化之类的,有些偏颇。我之前在国内工作的时候也辗转过很多地方,出差居多,并没有常驻,所以对社保户口之类的情况了解不多,也不置喙。但是就地区排外来说,我在各地都遇到过排挤外地人的情况,上海、北京、香港、杭州、大连……我也在各地都遇到过热心人。如果要说比例,我觉得也相差无多,人口基数大的城市,认识的人多,碰到排外的人也多些,其他的少点。  我只是觉得,说到地域歧视,国家歧视,而且楼主也把国外列在标题里了。国外的歧视远比国内严重,有些时候甚至是毫无来由的,本能地给你眼色或者避免跟你接触,这不是说神经大条或者外文不够好就感觉不到的。也远没有高层次人歧视少那么简单。  所以就上来多嘴两句。另,我一个脏话也没有,也就是阐述一下我的观点,哪里看出我是喷子了?郁闷……  天涯又吞贴了?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籍个人所得税计算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