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苍梧县梨埠镇初中李银君高考分数

梨埠镇介绍_广西梧州苍梧县梨埠镇地名网
广西梧州苍梧县梨埠镇
地名:梨埠镇隶属:行政代码:身份证前6位:450421长途区号:0774 邮政编码:543000车牌号码:桂D行政级别:镇人口数量:约2.82万人人口密度:115人/km2辖区面积:246平方公里 梨埠镇相关网站:??????????????
  梨埠镇位于苍梧县东北部,东与广东省相邻,西与六堡镇接壤,南与木双镇交界,北靠石桥镇。镇政府所在地梨埠圩,距县城65公里。全镇总面积246平方公里,人口28174人,其中汉族占99%,其余为瑶族和壮族。全镇分为梨埠、田众、华映、沙地、料口、马进、清水、泗美、凤仪、旺湾、龙冲、萎底等12个村公所。梨埠镇地处群山连绵的丘陵区,境内林业资源丰富,主要有杉、松、竹子。篙竹年砍量为60万条,是苍梧县有名的“竹子之乡”。全镇以农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木薯、红薯等。梧州往桂林公路穿过境内,交通方便。全镇现有中小学校13所,在校学生3070人。.    飞龙湖旅游度假区位于广西苍梧县梨埠镇凤仪村太平河上游两公里处。距207国道路口13公里,距梧州市60公里,距苍梧县城75公里。由飞龙湖湖区和其中众多的岛屿、山川林泉、大量的瀑布群、以及独特的少数民族村等共同组成,因当地盘瑶古老的龙神传说而得名。飞龙湖四周重峦叠嶂,茂密的森林郁郁葱葱;湖水明亮清澈,宛……     位于距市区60公里的苍梧县梨埠镇爽岛电站库区内,库区水面面积7600多亩,半岛、岛屿众多,有雄奇险秀的大型天然梯级皇殿瀑布群,有栩栩如生的巨大神龟,有富具民族特色的苗寨木屋村等。相传这里曾是充满神奇色彩的皇帝诞生地,有许多美丽的传说。……
以下地名与梨埠镇面积相当:
梨埠镇区划 121 梨埠社区
122 田众村
220 华映村
220 沙地村
220 料口村
220 马进村
122 梨埠村
122 清水村
220 泗美村
220 凤仪村
220 旺湾村
220 龙冲村
220 蒌底村
梨埠镇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梨埠镇怎么看? ---说两句吧!
41楼 网友222.84.103.77于 16:27:09发表:我们的家乡很差很差…水泥路没有到村的…路烂得进不去村里面…0无作为…有人知道广西梧州苍梧县梨埠镇姓莫的是那个村么?、、知道的请联系QQ 非常感谢!!!!清水长朗我那里江峡都有水泥路了很多村都有了
40楼 网友222.84.103.77于 16:24:53发表:我要投诉梨埠初中,为啥啊
39楼 网友222.84.103.77于 16:24:19发表:仙迹桃花岛怎么去有桥车直接开到古殿,,没有的话那你在镇范围内坐摩托车到古殿。车费好像是20
38楼 网友222.84.103.77于 16:21:41发表:梨埠有龙坪这个地方吗?只知道进去得坐船!希望结识呢地方的朋友!梨埠没有龙圩这个地方的,龙圩现在可能归梧州管 了
37楼 网友220.181.51.53于 1:03:51发表:仙迹桃花岛怎么去
36楼 网友183.60.52.227于 11:22:26发表:梨埠有龙坪这个地方吗?只知道进去得坐船!希望结识呢地方的朋友!
35楼 网友183.60.52.227于 11:22:07发表:梨埠有龙坪这个地方吗?只知道进去得坐船!希望结识呢地方的朋友!
34楼 网友183.60.52.227于 11:16:47发表:我也在找姓黄的!请问梨埠有!龙坪这个村不!或者大郎……Q酬谢!
33楼 网友115.239.212.195于 22:52:59发表:我要投诉梨埠初中,
32楼 网友27.41.106.127于 15:06:30发表:我是沙地村大冲组的,请问0?沙地至大冲组的村路什么时候整。因为这条路是多个组耕种而须要的村路,现在实行村村通公路,而大冲组没有公路通,希望0,村委的-,帮我们村实现公路的梦想。
31楼 网友116.9.143.245于 1:59:31发表:-,。民不聊生,-最多,连一口干净的水都喝不了。物价居高不下,收入低微,
30楼 网友116.9.143.245于 1:54:25发表:我们的家乡很差很差…水泥路没有到村的…路烂得进不去村里面…0无作为…有人知道广西梧州苍梧县梨埠镇姓莫的是那个村么?、、知道的请联系QQ 非常感谢!!!!清水长朗
29楼 网友113.106.207.169于 18:38:26发表:风情是挺美的,但是有一些补贴政策我们大部分村民一点都不了解,各村困难户都没有得到真正的国家帮助!其中的细节就不解是什么原因????有人知道广西梧州苍梧县梨埠镇姓刘的人在哪个村啊?
28楼 网友219.134.115.44于 0:14:39发表:风情是挺美的,但是有一些补贴政策我们大部分村民一点都不了解,各村困难户都没有得到真正的国家帮助!其中的细节就不解是什么原因????
27楼 网友58.247.28.166于 16:07:07发表:有人知道广西梧州苍梧县梨埠镇姓黄的人在哪个村啊?知道者请加我QQ联系我吧,非常感谢。姓黄的人很多的,看你找什么人了,主要是什么名字。Q我黄冰雄 认识吗?我也找那边姓黄的!
26楼 网友58.247.28.166于 16:05:54发表:梨埠村村委电话是多少?问看看
25楼 网友119.131.218.93于 9:40:26发表:梨埠村村委电话是多少?
24楼 网友115.239.212.200于 11:28:37发表:大家好!有那朋友知道梨埠镇一个叫潘剑波的在外面行医的医生.
23楼 网友183.23.120.125于 19:41:12发表: 121 梨埠社区
22楼 网友220.173.69.117于 22:33:35发表:有人知道广西梧州苍梧县梨埠镇姓黄的人在哪个村啊?知道者请加我QQ联系我吧,非常感谢。姓黄的人很多的,看你找什么人了,主要是什么名字。Q我
21楼 网友125.73.23.185于 21:55:01发表:有人知道广西梧州苍梧县梨埠镇姓黄的人在哪个村啊?知道者请加我QQ联系我吧,非常感谢。姓黄的人很多的,看你找什么人了,主要是什么名字。
20楼 网友115.239.212.70于 23:05:48发表:有人知道广西梧州苍梧县梨埠镇姓黄的人在哪个村啊?知道者请加我QQ联系我吧,非常感谢。
19楼 网友115.239.212.145于 23:03:20发表:有人知道广西梧州苍梧县梨埠镇姓黄的人在哪个村啊?知道者请加我QQ联系我吧,非常感谢。
18楼 网友14.29.116.202于 19:36:53发表: 122 梨埠村有人知道广西梧州苍梧县梨埠镇姓莫的是那个村么?、、知道的请联系QQ 非常感谢!!!!
17楼 网友14.29.116.202于 19:36:23发表:我们的家乡很差很差…水泥路没有到村的…路烂得进不去村里面…0无作为…有人知道广西梧州苍梧县梨埠镇姓莫的是那个村么?、、知道的请联系QQ 非常感谢!!!!
16楼 网友14.29.116.202于 19:35:38发表:风景优美,就是路不通。有人知道广西梧州苍梧县梨埠镇姓莫的是那个村么?、、知道的请联系QQ 非常感谢!!!!
15楼 网友14.29.116.202于 19:33:55发表:我们家乡真失业有人知道广西梧州苍梧县梨埠镇姓莫的是那个村么?、、知道的请联系QQ 非常感谢!!!!
14楼 网友14.29.116.202于 19:33:20发表:我的村连条水泥路有没有修好,好多年前说整路现在还?????????(就是水泥路)
有人知道广西梧州苍梧县梨埠镇姓莫的是那个村么?、、知道的请联系QQ 非常感谢!!!!
13楼 网友14.29.116.202于 19:32:18发表:关于大爽旅游区建成后,水利问题给农民造成很大的干旱…如坑冲,木平,大朗,尤其是连朗根本没有水到!导致村民无法种田,希望上级-重视水利问题有人知道广西梧州苍梧县梨埠镇姓莫的是那个村么?、、知道的请联系QQ 非常感谢!!!!
12楼 网友14.29.116.202于 19:29:58发表:有人知道广西梧州苍梧县梨埠镇姓莫的是那个村么?、、知道的请联系QQ
非常感谢!!!!
11楼 网友14.29.116.202于 19:28:01发表:有谁知道广西梧州苍梧县梨埠镇姓莫的是那个村么??
10楼 网友115.239.212.135于 22:17:16发表:关于大爽旅游区建成后,水利问题给农民造成很大的干旱…如坑冲,木平,大朗,尤其是连朗根本没有水到!导致村民无法种田,希望上级-重视水利问题
9楼 网友14.120.139.93于 21:30:57发表:我的村连条水泥路有没有修好,好多年前说整路现在还?????????(就是水泥路)
8楼 网友14.120.139.93于 21:29:24发表:我的村连条水路有没有修好,好多年前说整路现在还?????????(就是水泥路)
7楼 网友14.120.139.93于 21:20:42发表:我的村连条水路有没有好多年前说整路现在还?????????(就是水泥路)
6楼 网友113.69.148.96于 17:32:52发表:我们家乡真失业
5楼 网友113.69.148.96于 17:28:53发表:太-了
4楼 网友113.69.148.96于 17:28:09发表:太多-人了,
3楼 网友27.37.183.59于 9:08:03发表:风景优美,就是路不通。
2楼 网友180.149.133.15于 9:57:16发表:我们的家乡很差很差…水泥路没有到村的…路烂得进不去村里面…0无作为…
1楼 网友219.159.82.26于 9:30:31发表: 122 梨埠村
全国地名搜索
区划: ? ? ?
?苍梧县行政区划: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欢迎访问苍梧学生资助网
苍梧县2013年秋学期享受学前教育入园补助金名单
苍梧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资助金额(元)
陈天德(陈择)
版权所有 广西苍梧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地址 广西梧州市苍梧县龙圩镇龙城路118号& 邮箱地址
苍梧县学生资助群 QQ&热门标签:
站内搜索:
广西事业单位:梧州苍梧县2012年签约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拟录用人员第二批名单
15:29:45&来源:&&浏览次数:0
拟录用单位
苍梧县梨埠镇初级中学
苍梧县沙头镇第二初级中学
苍梧县京南镇初级中学
苍梧县岭脚镇初级中学
苍梧县广平镇广平初级中学
广西师范学院
苍梧县实验小学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海学院
苍梧县实验小学
玉林师范学院
苍梧县沙头镇第一初级中学
玉林师范学院
苍梧实验中学
广西师范学院
苍梧县木双镇初级中学
苍梧县实验小学
信阳师范学院
苍梧县沙头镇第一初级中学
玉林师范学院
苍梧实验中学
玉林师范学院
苍梧县岭脚镇初级中学
玉林师范学院
苍梧县六堡镇初级中学
玉林师范学院
苍梧县沙头镇第二初级中学
玉林师范学院
苍梧县广平镇广平初级中学
玉林师范学院
苍梧县沙头镇第二初级中学
玉林师范学院
苍梧县广平镇第二初级中学
苍梧县岭脚镇初级中学
玉林师范学院
苍梧县广平镇中心校
玉林师范学院
苍梧县沙头镇中心校
信阳师范学院
苍梧县广平镇广平初级中学
苍梧县木双镇初级中学
青海师范大学
苍梧县岭脚镇初级中学
广西师范学院
苍梧县梨埠镇初级中学
玉林师范学院
苍梧县石桥中学
广西师范学院
苍梧县沙头镇第二初级中学
玉林师范学院
苍梧县沙头镇第一初级中学
玉林师范学院
苍梧实验中学
玉林师范学院
苍梧县广平镇广平初级中学
广西民族大学
苍梧县实验小学
苍梧县广平镇广平初级中学
苍梧县京南镇初级中学
玉林师范学院
苍梧县沙头镇第二初级中学
苍梧县沙头镇中心校
广西师范学院
苍梧县大坡镇初级中学
广西师范学院
苍梧县长发中学
苍梧县实验小学
苍梧县广平镇中心校
广西师范学院
苍梧县石桥镇中心校
苍梧县广平镇中心校
玉林师范学院
苍梧县沙头镇中心校
广西师范学院
苍梧县石桥镇中心校
广西艺术学院
苍梧县实验小学
苍梧县京南镇初级中学
玉林师范学院
苍梧县沙头镇第二初级中学
苍梧县沙头镇第一初级中学
苍梧县实验小学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苍梧县沙头镇第一初级中学
玉林师范学院
苍梧县实验小学
苍梧县广平镇广平初级中学
玉林师范学院
苍梧实验中学
苍梧县木双镇初级中学
玉林师范学院
苍梧县沙头镇第一初级中学
玉林师范学院
苍梧县岭脚镇人和初级中学
苍梧县岭脚镇初级中学
苍梧县广平镇第二初级中学
苍梧县实验小学
苍梧县沙头镇第二初级中学
玉林师范学院
苍梧县石桥中学
苍梧县京南镇初级中学
上饶师范学院
苍梧县梨埠镇初级中学
玉林师范学院
苍梧县长发中学
玉林师范学院
苍梧县沙头镇第一初级中学
玉林师范学院
苍梧县新地镇初级中学
苍梧实验中学
湛江师范学院
苍梧县六堡镇初级中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
苍梧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
苍梧县城乡规划设计室
广西师范大学
苍梧县青少年业余体校
广西医科大学
苍梧县食品药品监督所
苍梧县食品药品监督所
苍梧县食品药品监督所
苍梧县六堡镇初级中学
广西最新招考信息
全国最新招考信息
查阅公告大纲 && 报名资格审查&& 参加笔试 && 面试和体检&& 录用名单公示秦朝县地属桂林郡(一说属郡)。汉初赵佗(南越武帝)封其宗人越光为苍梧王,治广信。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广信县(今巷梧县及梧州市全境),县治广信城(今梧州市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猛陵县(今人和镇、地),县治猛陵(今人和镇孟陵村)。广信、猛陵两县隶苍梧郡。三国吴天纪四年(280年),由广信县分置新宁县(今大坡镇、广平镇地),县治大城村(今大坡镇城村)。同年,由广信县分置农城县(今龙圩镇、);新宁县改名宁新县。东晋时农城县改名遂城县。广信、猛陵、遂城、宁新4县同隶苍梧郡。到建制不变。
隋开皇三年(583年),广信县更名苍梧县。同年撤宁新县并入苍梧县。十九年遂城县改名戎城县。大业三年(607年),撤猛陵县并入始安郡豪静县。苍梧县、戎城县同隶苍梧郡。苍梧县为苍梧郡治所。唐武帝四年(621年),复置猛陵县,更名为孟陵县。孟陵县、戎城县隶藤州。光化四年(901年),戎城、孟陵两县改隶桂州,苍梧县隶梧州,为州治所。到五代建制不变。宋开宝四年(971年),撤孟陵、戎城两县并入苍梧县。熙宁四年(1071年),戎城改称戎圩镇。巷梧县隶梧州,为州治所。此后到民国,除隶属变迁外,苍梧县名及建置基本不变。近代& ,苍梧县人民成立,与梧州市分治,隶梧州专区。1951年隶容县专区,县人民政府仍驻梧州市,1952年6月迁龙圩镇(即戎圩镇)。1984年2月始隶梧州市。
明代苍梧县划为5厢、5坊、11乡,并置4个巡检司,乡以下设图。清末苍梧县仍设11乡,编为25图、1所、255甲。民国22年(1933年),全县分7区、69乡(镇)、721村(街)、7526甲。36年,区建制,全县分为37乡、6镇、691村(街)、6236甲,沿用至1949年。1950年10月,全县调整为10个区69个乡1个镇。1952年11月,将沙岐、沙头等17个小乡划归贺县管辖。1955年1月,原划归贺县的17个乡中有沙头等15个小乡重拨归苍梧县。当年全县划为13个区167个乡1个镇。1958年8月,将龙新和扶典农业社划归梧州市管辖。9月,撤销大乡,成立大坡、广平等9个,下辖各大队(原小乡)。1961年6月,成立5个大区和一个区级镇,30个公社255个大队。1971年2月,长洲公社全部和夏郢、旺甫2个公社一部分共12个大队211个生产队拨归梧州市管辖。 当年全县有14个公社,1个镇。1984年9月,撤销人民公社体制,公社管委会改称乡人民政府,大队改称村民委员会。1988年12月,广平、大坡等8个乡改为镇建制。1993年11月,全县各乡全部改为镇建制。1996年4月,林水镇与龙圩镇合并为龙圩镇。2002年,苍梧县人民政府驻龙圩镇,下辖六堡、旺甫、梨埠、木双、岭脚、长发、京南、狮寨、龙圩、夏郢、石桥、沙头、大坡、广平、新地、人和、倒水等17个镇,243个村民委员会,5个居民委员会。
气候 苍梧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地处浔、桂两江汇合处。地理坐标为110°51′~111°40′,北纬22°58′~24°10′。东邻广东省封开县、南与万秀区和长洲区交界,西与藤县,西北与昭平相接,北接贺县。县城石桥镇距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陆路420公里、水路611公里,距广东省省会广州市陆路350公里,水路355公里。县城距梧州市65公里。地理位置&&苍梧县村镇苍梧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处于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域。夏半年盛行暖湿海洋气团,吹偏南风,冬季盛行干冷的大陆气团,吹偏北风。由于地处低纬度地带,太阳辐射强,夏长冬短,无霜期长,年均331天。年均气温21.2℃;年均降雨量1506.9毫米。大于或等于0℃总积温为7738℃,大于或等于10℃的活动积温为6925.3℃。按四季划分标准,以平均气温小于10℃为冬季,大于22℃为夏季,10—22℃为春季、秋季。苍梧县的四季起止时间为:春季自1月26日始至4月20日止,共85天。自4月21日始至10月20日止,共183天;秋季自10月21日始至1月10日止,共82天,冬季自1月11日始至1月25日止,共15天。
总的来说,县境内,夏热冬暖,雨热同季,适宜作物生长的季节长,农作物可一年三熟,四季均可耕种,并宜于亚热带及部分的生物生长繁衍。但水、旱、风、低温、霜冻、冰雹等灾害仍时有发生。
据1985年自治区农业区划办、农牧渔业厅组织专家调查,对县内土地分类测算为:全县土地总面积641..0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2.44万亩,占总面积11.30%,其中水田67.02万亩,(除田埂后净面积47.61万亩),旱地5.41万亩(除田埂后净面积4.67万亩);园地0.44万亩,占总面积0.07%;林地391.79万亩,占总面积61.12%;疏林草地100.54万亩,占总面积15.68%;牧草地37.41万亩,占总面积5.84%;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4.14万亩,占总面积2.21%;交通用地5.02万亩,占总面积0.78%;水域18.24万亩,占总面积2.85%;未利用土地0.98万亩,占总面积0.15%。
苍梧县属亚热带地区,年均降雨量1506.9毫米,北部的沙头、水电站苍梧县石桥、梨埠、木双、六堡等乡镇为多雨区,年均降雨毫米左右,西部和西北部的长发、倒水、人和、新地、广平等乡镇为少雨区,年降雨毫米左右。降雨多集中在4—8月,降雨量占年降雨量71%,境内溪河纵横,降雨大部分成为地表径流转为地表水资源,正常年径流总量30.5502亿立方米,总径流深719毫米。虽然水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多,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地区分配不均,水利设施不够完善,水利用率不高,可利用水量仅有14.4807亿立方米,占总水量47.3%。按径流量计全县人均有水量为2687立方米,占全国人均水量2700立方米的99.6%,占广西人均有水量5300立方米的50.7%。以耕地面积计,每亩有水量3185立方米,占全国亩均有水量1700立方米的187.4%,占广西亩均有水量4909立方米的64.9%。县内河溪纵横,水位落差较大,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8.68万千瓦,可开发15.6万千瓦。
黄金矿分布在旺甫、梨埠、夏郢、石桥、狮寨、倒水、京南、岭脚等乡镇。
黑钨矿分布在狮寨乡、京南乡。
黄铜矿分布在沙头镇黄茅山。
铅锌矿分布在六堡乡梧洞村。
重晶石分布在京南乡思蓬村。
磷矿石分布在石桥镇
石灰岩分布在石桥镇长腰岭
花岗岩分布在沙头等镇
全县交通方便,邮电通讯发达,水路溯江而上可直通桂、柳、邕,顺江而下可直达珠三角和粤港澳,陆路有207、321国道和南梧二级公路在境内经过,梧州飞机场与县城一水之隔,即将修建的桂梧和南苍高速公路在县城附近交汇。全县各镇村已全部开通程控电话、、、国内特快专递,十分便利。新建成的县城环城一级公路宽畅亮丽,县城防洪堤可抵御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外向型工业园区正加紧建设,投资60多亿元的梧州长洲水利枢纽即将上马,全县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
200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73亿元,同比增长14.1%;财政收入3.41亿元,同比增长2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24亿元,同比增长23.4%;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1.6亿元,同比增长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1亿元,同比增长23.88%;实际利用境外资金2350万美元,&同比增长51.5%;引进市外境内资金19.96亿元,&同比增长38%;外贸出口总额3626万美元,完成年任务的100.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84元,同比增长16.3%;农民人均纯收入3573元,同比增长16.53%。2008年,该县通过加快工业项目建设,加大工业技改力度,积极扶持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认真做好新投产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和指导工作,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全县工业出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6.8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1.52亿元,同比增长20.7%;实现工业增加值29.23亿元,同比增长13.6%。“九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1%,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17.2%。2010年县内生产总值达到98.23亿元,财政收入12.35亿元。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5亿元,同比增长1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6.8亿元,同比增长42.2%;财政收入达到8.94亿元,同比增长40.67%;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76.39亿元,同比增长2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31元,同比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14元,同比增长25.3%。苍梧县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五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梧州市各县(市)首位。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2012年,苍梧县共组织财政收入11.8亿多元,同比增长32.01%,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为夯实财政收入的基础,该县加大对各园区建设力度,及时审核和拨付资金。同时,该县制定一系列招商引资服务和激励机制,吸引外商投资,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对列入重点纳税企业和商贸企业实行跟踪服务,重点扶持,及时解决其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并积极争取上级财政企业包括贷款贴息,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等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扩大生产经营以及中小企业发展,上级财政部门共下达财政企业专项资金1200万元。
苍梧县农田
1956年,一些农业合作社办有山庄。1958年受“大跃进”运动的影响,人民公社靠平调大队、生产队的劳动力、财物办起了农场、林场、果场。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纠正农村“一平二调”的错误,这些企业基本解体。1970年以后,中央、自治区、县各级对社队企业逐渐重视,社队企业又得以重新恢复发展。
1970年后,社队办林场重新恢复发展,1972年,有梨埠、倒水、长发、旺甫公社办林场7个,面积6900亩;队办林场73个,面积4621亩。1975年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县革命委员会提出“公社、大队办林场,生产队办山庄,全县实现杉木基地100万亩”的口号,大搞开山造田造林,社队林场发展很快。至1977年,全县有社办林场8个,专职管理人员246人,面积16.94万亩,其中杉木面积7万亩;大队办林场176个,管理人员1827人,面积18.4万亩;生产队办山庄1777个,面积13.12万亩。林场以林木为主,兼种水稻、水果等作物。由于发展过于迅速,林场的管理、技术跟不上,种下的幼林成活率低。1979年后,县林业局在技术方面加以指导,提高抚育质量,但因林场面积大,人员少,仍有部分无法抚育。
1982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队林场尚未搞承包,效益较差,一些人员回家务农。因此,很多社队林场无人管理。至1986年,全县乡办林场7个,人员89人,面积42450亩;村办林场31个,人员219人,面积64510亩;队办山庄全部解体。1988年以后,木材价格上升,一些林场恢复经营。至1990年,全县乡(镇)村林场54个(其中乡镇办5个),人员427人,面积120150亩,年产各种木材约5000立方米,松脂约500吨,总收入279.68万元,利润52.38万元,税金37.44万元。
1975年,60年代初停办的社队农场逐步恢复发展。社办农场有旺甫公社农场,水稻种植面积20亩,年产稻谷1.6万公斤,还种植有其他作物和养猪、鸡、兔等。队办农场发展很快,1978年有队办农场150个,农作物种植面积574亩,年产粮10.25万公斤,总收人20万元。农场以种稻为主,品种单一,效益不佳,有的因亏损而停办。也有的改种其他作物,如1984年旺甫乡办农场改以培育果苗为主,改名苗圃场。
1982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场与农民土地纠纷经常出现,农场土地被占,人员回家务农,农场逐年减少。1986年,有乡村办农场13个,从业人员61人,种植面积3170亩,主要种植水果、八角等经济作物和养鱼,年总收入6.11万元。1990年,全县只有乡(镇)村农场2个,人员39人,种植面积800亩,年产水果40吨,鱼1.5吨,总收入6.45万元,税利0.61万元。
1958年狮寨公社办“花果山”,1962年解体。1976年,长发、夏郢、沙头、石桥、梨埠等公社办起园艺场,种植水果和其他农作物。1980年,全县有社队办果场23个,总面积2552亩,年产水果119.15吨,年总收入3.69万元。1981年后,果场自负盈亏,效益好的不断发展,扩大种植面积,效益差的承包给农户,有的逐渐解体。至1986年,有乡村办果场6个,人员88人,总面积3265亩,年产水果248.501吨,年总收入12.52万元。效益较好的旺甫乡办果场,建于1977年。1982年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后,管理人员精心护理果树,引进品种,自培苗木,并间种薯、豆类经济作物,提高经济效益。1986年,该果场有人员42人,面积374亩,有蓄水池、抽水、喷灌设备,年产柑、橙、三华李等水果144吨,年总收入5.45万元,利润2.18万元。夏郢乡农户办的香蕉种植园,起畦种蕉,蕉株空地间种荔浦芋,畦中蓄水养鱼,经济效益较好。
1988年以后,水果销势较旺,价格不断上升,果场又重新发展。1990年,全县有乡(镇)村办果场13个,人员98人,种植面积3450亩,年产水果252吨,年收入27.67万元,税利6.11万元。
1973年,六堡公社调集劳力在荒山上开辟茶场,投资90多万元,开辟茶场882亩。此后,狮寨等公社的社队茶场相继办起。至1980年,全县有社办茶场4个,队办茶场17个,总面积3932亩,年产茶叶(干)3442吨(包括林、农、果场茶叶产量)。1981年以后,茶叶价格偏低(70元/50公斤),产量下降(50公斤/亩),成本高(投资占收入50%),茶场连年亏本,于是逐渐转由农户经营。六堡茶场虽然不断改善经营管理,产量也有所上升,但由于价格低,成本高等因素的影响,效益仍然不佳,每年需要六堡茶厂或其他工厂补贴生存,1984年与茶厂合并。合并后效益有所好转,1985年产茶叶94.25吨,产值39.6万元,税利6.1万元,分别比1984年增长40%、26%。1986年后,茶叶销路差,外贸收购量减少,生产又开始滑坡,至1990年,产茶叶28.9吨,产值15万元。
据解放后梧州和苍梧广平、倒水等地出土的文物以及有关资料记载,战国时期苍梧已有青铜铸造、烧陶等手工业。汉、南北朝、宋、元、明、清等朝代主要有青铜器、铁器、釉陶、铸钱、金银玉器等手工业。梧州富民出土的一种西汉初期烧制的纺轮,说明当时这里的纺织工业比较先进。唐宋以后,人和、大坡、石桥、沙头、旺甫、夏郢、新地等地群众自行开采各种矿物,其中以金、银、铜、铅、铁最多。
民国初期,县内工业主要有缫丝、织布、染布、皮革、火柴、酿酒、锯板、粮食加工等。民国14年(1925)后,印刷、缝纫、制鞋业迅速发展。民国21年,苍梧手工业有缆绳、竹篙、棚厂、玻璃器、藤竹、木器、铁器、首饰、皮箱、笔、礼联、纸扎、香烛、冥镪、冷衫(毛线衣)、毛巾、线袜、酱料、盐豉等。民国25年4月,全县民营工业有织造、制帽、面粉、烟叶、制冰、建筑、锯木、印刷、机器、翻砂、船坞、火油、火柴等行业,省营工业有硫酸厂、桐油厂、制药厂、电力厂、自来水厂等。县城梧州有十几间砖瓦窑,冠盖(今大坡)、戎城(今龙圩)、安平(今人和)、贤德(今长发)、夏郢等地办有砖瓦窑。
抗日战争爆发后,工厂的原料、产品的销路受到影响,工业开始走下坡路。民国33年梧州沦陷,一些工厂或搬迁,或停业。至1949年解放前夕,县城梧州工业主要有官僚资本办的广西火柴厂、电力厂、自来水厂、植物油料厂、骨粉厂,私营的兴华电池厂、永光火柴厂、志诚锯板厂、天然锯板厂、裕生碾米厂、利成枧厂、利民印刷厂、西华毛巾厂、篱竹厂、志诚船坞及天和祥、夏生记、艺华、端记、五行、大兴、徐六记、联华8家机器修造厂店,私营工业规模较小,百人以上的工厂只有几家,其余多是百人以下的作坊式小厂。
解放后,苍梧县与梧州市分治,工厂大都在梧州市辖境内,苍梧县只有一些铁器、竹木器、缝纫、食品、酿酒、皮革、修理、香烛等手工业和较大的联安陶瓷厂,机械动力的裕生碾米厂、广同兴碾米厂
2000年,苍梧县辖17个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646855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龙圩镇、73615大坡镇、48422广平镇、60055新地镇、57352人和镇、25761岭脚镇、28004倒水镇、35536长发镇、20233京南镇、19324狮寨镇、17411旺甫镇、40586夏郢镇、45546六堡镇、23426梨埠镇、30838木双镇、14546石桥镇、51490沙头镇、5年,全县辖17个镇,243个行政村、5个居民委员会,人口66.51万人。
截至2013年,苍梧县辖13个镇。总人口565411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石桥镇65490、人和镇37761、岭脚镇40004、倒水镇47536、长发镇32233、京南镇31324、狮寨镇29411、旺甫镇52586、夏郢镇57546、六堡镇35426、梨埠镇42838、木双镇26546、沙头镇6年,全县辖13个镇,166个行政村、居民委员会,人口56.54万人
旅游与特产
爽岛民族风情旅游区、李济深故居和是桂东南的主要旅游景点;此外,还有、歌罗城遗址、龙岩等景点。李济深故居 位于梧州市苍梧县料神村。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李济深先生1885年诞生于此。故居1925年 李济深故居建,庄园式砖木结构建筑,四周筑围墙和四角炮楼,内为四合院式厢房和楼房,天面回廊过道与炮楼通,兼有中西。占地3040平方米。后山有苍翠古铁树林,风景幽雅。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故居为青砖瓦房四合院,院后有苍翠古铁力木林,风景幽雅。
位于梧州市苍梧县梨埠镇,距梧州市59公里,是南海西樵山、粤城龙母庙、封开渔涝和贺州大桂山、姑婆山、钟山出水壁、荔浦丰鱼岩、桂林旅游航线的中点,整个旅游区山青水秀、石奇林幽、风光旖旎迷人、景点集中,有着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假日休闲、避暑、旅游观光的理想去处。随着旅游区开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旅游设施的不断完善,爽岛民俗风情将很快成为新的旅游热点。 粤东会馆 是建在苍梧县城龙圩镇的古建筑。建于清康熙53年(1714年),乾隆53年(1785年)重建,其前身为关夫子祠堂。会馆总面积约600多平方米,建筑物由前、中、后三座和更楼组成(更楼及附属建筑已毁),为后殿式结构。中间由4根大木柱和2根石柱支撑,栋梁以铁力木相吻合,雕梁画栋,檐梁饰以浮雕图案,艺术上刀笔细致工巧,玻璃瓦当,飞檐凤角,古朴华丽。会馆墙壁镶嵌有《重建粤东会馆碑记》石碑,记述当时两广交流简况、有关行业及商号。粤东会馆是建于广西境内最早的会馆,对研究当时的政治、历史、经济民情风俗以及古代文化艺术、建筑艺术具有较高的价值。1987年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定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年的修复,会馆基本恢复原貌,于1999年5月对外开放。 炳蔚塔 位于西江南岸的铁顶角山巅,建于清四年(1824年),青砖结构,塔身呈六角形,高7层,34米。每层塔檐筑莲花图案浮雕,十分壮观。首层有清代梧州知事袁渭栓刻的"文峦耸秀",二层碑额"炳蔚塔"(已遗失)3字,为清代状元广西运使陈继昌书刻。
苍梧县的“古凤荔枝”、“沙头迟熟荔枝”、“倒水早熟沙田柚”闻名遐迩、“六堡茶”驰名中外。 古凤荔枝古凤荔枝 梧州荔枝以苍梧县的"古凤荔枝"最为著名,古凤荔枝核小肉厚,蜜味清甜,年产1800多吨,适于鲜食和加工,供不应求。另二种稀品种为江口荔枝和沙头生态迟熟荔枝,分别产于江口村和苍梧,由于比其它荔枝迟熟7-10天,因而更显珍贵。 六堡茶& 六堡茶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再加工茶,属黑茶类。其生产制成的历史可追溯到一千五百多年以前。在嘉庆年间,广西六堡茶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而列为中国名茶之一,畅销于穗、港、澳等埠,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六堡茶在六大茶类中与其他茶类不同,一般茶类以新茶为贵,而六堡茶则越陈越好,愈陈愈香。其品质素以“红、浓、醇、陈”四绝而著称,“红”是汤色透彻,深红明亮;“浓”是汤色红浓,滋味醇厚;“陈”是香气陈醇,具有槟榔香;“醇”是滋味甘醇,口感爽滑。
学前教育苍梧中学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县城梧州育婴堂设立蒙养院,招收3~7岁的幼儿进行启蒙教育。同年,美国基督教宣道会在梧州创办建道小学并附设幼稚园。宣统年间,梧州讲习所附设保姆传习所,为幼儿教育培训教师,只办1班即停办。民国15年(1926),广西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附设幼稚园。民国20年,梧州模范小学附设幼稚园。至此,县城梧州有幼稚园2所4班,幼儿人数165人。此后,幼稚园有创有废,至民国38年,全县有幼稚园3所9班,在园幼儿235人,其中私立幼稚园1所,幼儿77人。
1956年6月,在龙圩镇中心校旧址设立幼儿园,招收6个班,幼儿194人,教职员15人。
1958年受“大跃进”运动的影响,城乡社队设立幼托班,全县有季节性的幼托班543班,入托幼儿13040人,幼师543人,多是选用生产队里的年轻人或老人作为幼师、保育员。1959年,入园幼儿达31822人,人托幼儿32799人。由于发展过快,师资无法解决,1960年经过调整,入园入托幼儿17898人。1962年,农村幼儿班全部停办。县办的幼儿园只有2个班,幼儿45人,教职员9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幼儿园教具、玩具、资料被查抄清理,有的被烧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幼儿教育逐步恢复正常。幼儿园根据幼儿的特点,制定作息制度、食谱、游戏和教学计划,课堂教学注意兴趣性和直观性,使幼儿的体、智、德、美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根据幼儿年龄分设小班(3岁)、中班(4岁)、大班(5岁)、学前班(6岁),学习内容有体育、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课程,每节课定为10~30分钟。
1985年,各乡镇办起学前班,为小学教育打下基础。至1987年,全县有幼儿园13所、34班,在园幼儿1117人;学前班53班1896人,教职工121人。1989年,乡镇及各农村的幼儿园附设在当地小学。1990年,全县有幼儿园4所、31班,在园幼儿1392人,小学附设学前班77班2503人,教职工122人。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小学分设高等小学堂和寻常小学堂。儿童6岁起受蒙学4年后进入寻常小学堂修业3年,再经考试升人高等小学堂修业3年。其他学馆如私塾等均应按学堂课程设立修身、字课、习字、读经、史学、舆地、算学、体操、古文词、作文等科。
光绪三十年,县人周之济等建议以凤台书院为校址,设立苍梧高等小学堂,同时区家彦等又倡办了城南、城北、城中3所蒙学堂。光绪三十一年,县人李大缵创办公立女子小学堂。此后陆续办起幼稚女学堂、菉漪初等小学堂、文澜初等小学堂、龙圩高等小学堂、明新(长洲寺冲)小学堂、琪山(长洲正阳)小学堂、泗洲小学堂、从新(东安沙头)小学堂等。后来一些办得较好的私塾改名为简易小学堂。光绪三十四年,苍梧县有高等小学堂1所,学生77人;两等(高等、初等)小学堂2所,学生140人;初等小学堂9所,学生508人;女子小学堂2所,学生89人。
民国元年(1912),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把学堂改称学校。县内的小学堂、蒙学堂改为高等小学校、初等小学校、国民学校。民国4年,农村区、乡纷纷设立学校。至民国10年,全县有高等小学3所,高等和国民学校(以下简称“高国合校”)9所,国民学校54所,女子高国合校1所,女子教员讲习所附设高国合校1所,女子国民学校1所,代用国民学校96所,共有学生6997人,其中女生567人。民国15年,县推行义务教育,小学教育迅速发展,至民国16年,全县有高等小学校34所,初等小学校284所。当年县城梧州市区有学龄儿童7212人,入学3334人,入学率46.23%;乡村有学龄儿童35177人,人学13311人,入学率37.84%。
民国23年,县根据《广西国民基础学校办理通则》规定,在乡(镇)一级设立中心国民基础学校,由乡(镇)长兼任校长;村(街)一级设立国民基础学校,由村(街)长兼任校长,动员学龄儿童入学和推行义务教育。当年全县有中心国民基础学校30所,国民基础学校494所,共有学生30654人,教职员978人。民国29年学生增至40436人。
民国33年梧州沦陷,全县各校停课,许多学校的校舍、校具被毁,损失惨重。抗战胜利后,学校逐渐恢复。至民国38年上半年,全县有中心国民基础学校52所,国民基础学校328所,共有学生28811人,教工1436人。另有私立小学9所,学生2429人,教师98人。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根据“维持原状,逐步改造”的方针,基本上接收使用原有学校和教职员工,对教育政策、学校行政组织、经费、教材与教法作了新的规定,各校正常上课。1950年,全县有高完小32所,初级小学322所,共有学生18138人。1951年土地改革结束后,全县掀起办学热潮。年底,小学增至679所,学生37492人。1952年小学692所,学生51083人,分别比1950年增长95.48%和1.82倍。由于发展过快,设备、师资等方面不能协调发展,一些学校的教学质量有所下降。1953年9月,对全县小学在体制结构、招生制度、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分批整顿。1956年,全县小学166所(含少数民族小学,下同),1116班,学生40743人,教职员工1274人。
1958年,教育受“大跃进”运动影响,在校学生数迅速增长,学校里六年制、九年制并存。由于经费、师资缺乏,影响教学质量。1961年,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把部分农村小学由公办转为民办,减轻国家负担。并动员代课教师和超龄学生回家务农,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县学校“停课闹革命”,1967年春复课。
1969年,县革命委员会将小学下放给街道、工厂、生产队管理,由管理单位派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进驻”学校。农村教师回本大队工作,国家不发工资,由大队记工分。学生以学工学农为主。1980年,县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制定了普及小学教育规划,调整了领导机构,提高教师待遇,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教育质量逐步提高。1985年,县教育局对46间小学进行验收,全部达到普及要求,其中入学率95%,巩固率97%。之后又对夏郢、林水、新地、人和等乡(镇)小学进行验收,大部分小学达到普及要求。1990年全县有小学236所,教学点457处,共有2205班,在校学生61576人,教职员2931人。当年入学率93.6%(其中县镇94.2%,农村92.3%),巩固率97.8%,毕业率93.6%,普及率91.6%。
光绪二十二年(1896),厘金督办谭国恩等在梧州创办中西学堂,开设国文、英文、算学等科,是广西最早的学堂。光绪二十九年,知府周天霖将其改为梧州府中学堂,有100多名学生,开设修身、国文、历史、地理、英语、算学各科。民国5年(1916),梧州府中学堂改为广西省立第二中学。民国8年,县参议会、教育会等倡办苍梧县立初级中学校,校址在东较场沈公祠,当年9月招生上课。民国10年因粤桂战乱影响,校务中断,民国13年恢复。民国23年与省立第二中学合并称广西省立梧州初级中学校。民国25年成立县立国民中学,校址在长洲中团,后改为县立初级中学。民国36年接收省立梧州初级中学,改名县立第一初级中学。
民国时期,县内还有一些私立中学。民国13年梧州私立培正中学开学上课,民国31年校舍被日军飞机轰炸,遂停办;民国19年梧州区芳浦集资在维新路(今民主路)创办私立明志中学,民国22年停办;民国23年,石化龙在梧州云盖山工人寄宿舍创办私立复兴中学,民国26年学校迁藤县禤州;民国28年,县人苏民等人在夏郢乡创办私立新夏中学,政界要人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等捐款资助,民国36年改为县立第二初级中学;民国31年,李济深在大坡乡创办私立中山中学,民国37年停办;民国37年,县人石适文在梧州云盖山成立私立苍东初级中学。
1950年,县立第一初级中学由梧州市接管,改名梧州初级中学;县立第二初级中学由县接管,改为苍梧县立初级中学。同年,东安区群众创办私立东安中学,借用石桥中心校上课,当年停办。1951年春,中山中学恢复招生上课。
1953年秋,在龙圩大王山成立县第一初级中学,并接收中山中学学生、校具,中山中学停办。县立初级中学改为县第二初级中学(又称夏郢中学)。1956年,县第一初级中学招收高中班学生,改名苍梧中学。同时在原中山中学校址成立县第一初级中学(又称大坡中学、中山中学),在广平成立县第三初级中学(又称广平中学),在石桥成立县第四初级中学(又称石桥中学)。1957年7月成立人和民办初级中学和长洲民办初级中学,1958年成立长发民办初级中学。
1960年提倡“全党全民办文教事业,大搞群众运动”,当年新办新地、梨埠、六堡3所中学,长发、人和民办中学改为公办中学。1961年,全县有完中2所、初中9所,高中11班、学生475人,初中62班、学生2704人,教职工共173人。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撤销梨埠,六堡、新地、广平、人和5所中学,其学生分别拨入第一、第四和苍梧中学继续学习,第二中学的高中学生并入苍梧中学。调整后,全县有完中1所、初中4所,高中10班、学生403人,初中56班、学生2274人,教职工共228人。同年,成立龙圩镇民办初级中学、人和社办初级中学。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县各中学连续三年停止招生。
1969年,县革命委员会将苍梧中学、大坡、石桥、夏郢、长发5所中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下放到各大队小学作为附设初中班,这5所中学只招收高中学生。之后,县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公社办高中,大队办初中”的口号,中学迅速增加,甚至许多大队也办起了高中班。到1972年,全县15个公社除林水外,均单独办有高中学校,大队小学附设高中班教学点73个,附设初中班教学点151个。1975年,林水设立“五·七”中学,招收高中学生,1977年改为林水高中。1979年,根据自治区岑溪会议提出的“压缩高中,调整初中,发展农中,加强小学”的精神,逐步采取措施,调整中学布局,1980年只保留苍梧中学、龙圩中学、中山中学、林水中学、长发中学、夏郢中学、石桥中学7所完全中学。之后,完全中学基本稳定,初级中学有所增加(也有小学附设的初中班)。1990年,全县有完全中学7所,96个班,学生5427人,其中高中40个班、2176人;初级中学25所,313个班,学生16593人,其中小学附设初中14处、38个班、学生1913人。全县中学有教职工共1269人。
民国以前,苍梧人口绝大多数为文盲,只有少数人能受到科举教育,明、清两代共考取文科举人403人,进士39人。晚清以来,逐渐普及教育,据《广西各县概况》记载,民国22年(1933)县内有省立第四高级中学1所,男生203人、女生22人,合计225人;省立第二初级中学1所,男生360人、女生44人,合计404人;省立第一女子中学1所,学生303人;县立初级中学1所,男生396人、女生54人,合计450人;县立职业学校1所,男生62人,女生5人,合计67人;小学校共337所,男生共16744人,女生3622人,合计20366人:学龄儿童共56134人;失学儿童35768人。当年统计,受过教育,识字人数男105928人,女6700人,合计112628人,占全县人口总数28.1%。民国33年版《广西年鉴》记载,民国31年(1942),受过高等教育1427人,占总人口0.35%;受过中等教育8585人,占总人口2.1%,受过初等教育200426人,占总人口48.87%。
解放后,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受教育人数尤其是受中等以上教育人数越来越多,文化素质不断提高。1964年人口普查时,全县具有小学及小学以上文化的人口174400人,占总人口47.34%。其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399人,占总人口0.11%;高中文化2488人,占总人口0.68%;初中文化14038人,占总人口3.18%;小学文化157475人,占总人口42.74%;12周岁以上不识字和初识字52396人,占总人口14.22%。1982年人口普查,全县具有小学及小学以上文化的人口351482人,占总人口67.84%,比1964年增加17.5个百分点;其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704人,占总人口0.14%,比1964年增加0.03个百分点;高中文化29663人,占总人口5.73%,比1964年增加5.05个百分点;初中文化70534人,占总人口13.61%,比1964年增加9.8个百分点;小学文化250581人,占总人口48.36%,比1964年增加5.62个百分点。12周岁以上不识字和初识字63822人,占总人口12.32%.比1964年减少1.9个百分点。1990年人口普查,全县具有小学及小学以上文化的人口434380人,占总人口75.47%,比1982年增加7.63个百分点;其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1541人,占总人口0.27%,比1982年增加0.13个百分点;高中文化32352人,占总人口5.62%,比1982年减少0.11个百分点;初中文化98980人,占总人口17.20%,比1982年增加3.59个百分点;小学文化301534人,占总人口52.39%,比1982年增加4.03个百分点;12周岁以上不识字和初识字59528人,占总人口10.34%,比1982年减少1.98个百分点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8次
参与编辑人数:19位
最近更新时间: 09:30:58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梧州梨埠桃花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