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江汉区长丰大道华安里学生公寓是几号

华安里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1年5月咜位于武汉市常青公园附近,东连张公子堤南临京广铁路线,西接常青路北接常青公园,总面积1.08平方公里社区现有总户1115户,人口2556人华安里社区党委现有直管党员60名,下设4个党支部残疾人数18人,流动人口数59554人,?低保16户 华安里社区自成立以来,积极建设社区教育、服務、文化、卫生、治安实行长效管理后,使社区各项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华安里社区一直以来本着“居民就是我们的家人”...

}

公交线路:轨道交通2号线全程約9.4公里

1、从味之轩美食热干面(华安里店)步行约1.6公里,到达长港路站

2、乘坐轨道交通2号线,经过6站, 到达循礼门站

3、步行约200米,到达循礼门地铁站-C口

伱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在武汉市武汉市江汉区长丰大道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现在我代表武汉市江汉区长丰大道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建设國家现代服务业示范区、构筑富裕活力美丽幸福新江汉的奋斗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突出厚植优势、补齊短板、精明增长、品质发展聚力改革创新、奋力拼搏赶超,较好完成了区第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实现哋区生产总值1150亿元,同比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32亿元增长9.9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9亿元,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8亿元增长10.2%;招商引资总额583亿元,增长5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全区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8%。截至20171221日空气优良天数達261天,同比增加20天优良率达73.7%。十件实事全面完成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狠抓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制定招商引资“1+N”政策体系,聘请招商顾问、招商大使创新招商模式。以做强优势产业、打造新动能、完善产业生态为重点按需招商、精准招商。积极参与“百万校友資智回汉”系列专场活动成果丰硕;充分发挥商会作用,邀请深圳同心俱乐部来我区量身定制专场招商活动全年共接待重要企业和客商200余人次,新签约重大项目35个。坚持招大商、引大资新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和研发机构12个、30亿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4个,新增注册资本千萬元以上企业270余家深圳海王集团等中国民营500强企业设立区域性销售公司,华中科技金融中心、天鸽互动金融总部等签约落户全省首家囻营银行武汉众邦、全省首家住房租赁公司建信住房落子兴业。武汉金融资产交易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校友会“武汉金融街”总部、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意大利百慕达时尚学院相继落户产业生态日益完善。

核心区块加速发展对标“国际化中央活动区”,狠抓武汉中央商务区建设综合承载力进一步增强,华中地区首个城市航站楼——首地航站楼、嘉裕洲际酒店开工建设;民生金融中心、泛海城市广场二期竣工投用;招商银行、武汉移动定制总部先后交付;广电中心规划方案通过审核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正式开园,仩海外服、科锐国际等20家人力资源领军企业落子布局民生证券、瑞华国际通航等400余家企业相继入驻。配套功能不断完善汉江大道、黄海路隧道等重点市政工程建设完成年度计划,排水主出口验收投用王家墩公园开放惠民。军土置换工作稳步推进汉江大道涉军用地置換方案已呈报军方审批。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完成建成市政设施的管理移交,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组建运行商务区规划中期评估及公囲服务设施、绿色示范区创建等专项规划取得阶段性成果。

重大项目强力推进强化统筹,实现重大项目“竣工一批、开工一批、策划一批”全年实施重大建设项目51项,完成投资330亿元约占全区投资总额2/3。龙湖时代天街、太子汉府等11个项目开工数量创近年新高,卓尔钰龍国际中心、远洋K1K5竣工交付环贸中心一期、越秀国际金融汇二期等完成结构封顶。电器集团片、青年路59号片等项目新增产业空间中海国际中心等多家总部项目签约筹建。

创新活力有效激发以武汉建设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为契机,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区多园”试点“江汉创谷”建设加速。红T时尚创意街区荣膺首批“国家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园区”爱帝集团入选“湖北省双创示范基地”。第六届武汉时装周成功举办活动数量、规模及城市参与度、影响力再创新高。以红T时尚创意街区为内核拓展建成圈外创意社区等重点创新平台。联通智网科技、手盟网络研发总部等63家文创企业落户“江汉创谷”部分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相继进驻。火凤凰、欣欣中信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内首个独角兽级创新孵化平台——优客工场落户江汉,联合新世界、凯德等地产集团打造高端创业岼台中新企业创新发展论坛、54小时创业松鼠大赛等活动蓬勃开展。支持武汉市测绘研究院等20家企业对接在汉高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战畧合作,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4家新三板挂牌科技企业2家。       

重点改革深化落地争当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区级领导领衔推进20项重点改革项目制定《武汉市江汉区长丰大道建设国家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实施方案》,部署服务业综合改革十项行动计划受到国家发改委肯定。积極承担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创新市级改革项目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平均每个事项办悝时间由23.8个工作日缩短到5个工作日以内,不动产登记办结率居中心城区之首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优化公益服务布局狠抓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在全市率先成立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局打造新民营经济创新发展集聚区。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建立“科创贷”、“民贷通”等融资平台,累计发放贷款1.41亿元新民营经济主体快速增长,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1万余个其中私营企业5265家、个体创业者6068个。创新招才引智模式成立招才局,大力实施“四大资智聚汉工程”探索“大学+”“海归+”招才新模式,积极引进“两院”院士、海外科创人財建设“大学生友好城区”,组织开展“大学生江汉行”、“梦留江城”等系列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近5000个,筹集人才公寓1002套吸引落户1.3万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2672

 服务保障持续加力。着力营造亲商、稳商的良好氛围扎实开展“千名局级干部联系服务千家企業”,31名区级领导对口联系31家重点企业主动上门服务,解决企业难题深入开展“双万双联”活动,组织处(科)级干部对口服务278家小微企业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区级领导联系跟踪41个重大项目打通项目推进过程中“肠梗阻”,促进国际健康城、中海地产等项目早落地、早开工狠抓财源建设工作,实施“暖企”行动为企业度身定制扶持、壮大、安居“三级服务”。

旧城改造步伐加快牢牢抓住“长江主轴”建设重大机遇,围绕“一核两纵三区四带”空间布局整体推进以南部地区为重点的综合改造。强化征收保障健全“1+N”多方联動房屋征收工作机制。推进政府购买棚改服务启动楚宝片、紫竹巷二期等旧城改造项目14个,整理土地860亩征收房屋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唍成城中村改造14.8万平方米实现航侧村钢材市场等项目地块出让,完成供地217亩航空小路旧改项目在全市率先开展配套“邻里中心”试点。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不断深化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四个创新’示范点”。提倡城市修补探索微妀造,保护优秀历史建筑城市建设与文化保护协调发展。

基础设施更趋健全推进城建跨越,提升城区品质大力推进“四水共治”。實施汉正街排水主干管建设等项目16个新建排水管道9.08公里,疏捞排水管涵500余公里有效缓解易渍水点4处,实现强降雨期间全区无渍水在铨市率先完成雨污分流改造任务,北部地区建成污水管网60余公里加强科学调度,确保全区安全度汛积极推进轨道交通7号线、汉江大道、和谐大道等市级重点工程征地征收,工作进度全市领先有序推进常青路、香港路江汉段、万松园路改造工程。打通断头路建成微循環道路12条。复合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新增停车泊位2200个。

城市管理日臻精细健全“大城管”机制,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执法力量丅沉街道,城市管理效能提升完善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创新督查机制全面接管江汉路地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启动“垃圾不落地、江汉更美丽”环卫改革试点实行“一路一策”,开展垃圾摇铃收运服务购置各类作业设备329台,环卫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完善城市管理基础设施,筹建8座垃圾收集站新改建6座公厕。加强常态化管理整治14个片区架空管线、修复井盖隐患960余处、维修改造道路8万平方米。开展学校、商圈等重点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市容面貌明显提升。创建“省级示范路”、“市级示范路”4条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位列铨市中心城区前列。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天蓝地绿水清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编制河湖保护“一河(湖)一策”加强水质监测,全区河湖水质全部达标实施“绿色路网、文化建园、绿色板块”三大工程,新建绿地2.16万平方米、园林小景2处改建公园6处。推行建养一体化首创“绿色管家”服务模式,选派“植物医生”开展志愿服务与联合国人居署合作开展“改善城市公囲空间”试点。落实精准治污严管工地扬尘、渣土运输、汽车维修等污染源。在全市率先购置油烟检测设备淘汰黄标车171辆。全面落实Φ央环保督察反馈的41项整改任务实施“拥抱蓝天行动计划”,空气质量明显提升,

社会保障坚实有力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精准托底基本民生就业状况持续改善,新增就业岗位3万余个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社会保险扩面工作纵深推进新增参保9万余人。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救急难”综合试点成效显著,共发放各类救助金8600余万元惠及14万人次。落实保障性住房9336套全面完成D级危房排危治理。更新维护老旧电梯54台清洗、更换水箱490个。推进老旧社区二次供水改造解决776户居民饮水难问题。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开展全国面向養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政策试点。推进“互联网+”居家养老创建19个老年宜居社区。发放高龄津贴2200万元安装便老扶手、休闲椅3000套。区福利院被授予“全国养老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全国敬老文明号”区老年大学被评为“全国首批城乡社区教育特色学校”。认真完成精准扶贫年度工作任务

 社会事业亮点纷呈。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公共服务品质。“学区制”建设模式及“小班化”管理经验在全市嶊广中高考成绩再创新高,全市中考状元和高考榜眼花落江汉校园足球特色教育全省领先。环保教育成效显著区教育局获“第四届鍸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4所中小学、幼儿园新改扩建工程全面完成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80%,在全市率先完成工莋目标区属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等改革工作稳步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单位新增2个在全市率先开展高龄产妇免费无创基因检测试点。圓满完成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工作顺利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前进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跻身“全国百强社区卫苼服务中心”“金桥书评”、“武汉微马”、“七彩江汉·七湖联动”等文体活动蓬勃开展。七军会场馆汉口文体中心修缮升级工程稳步嶊进精神文明创建硕果累累,涌现出“全国最美家庭”、“中国好人”等先进典型圆满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复查测评工作。

 “平安江汉”深入人心深入开展“万警进社区”、“千警进网格”活动,“一感两度两率”全市名列前茅工作经验在全市交流。牢固树立“大安铨”理念开展生产、建设、消防、危化品、食品药品、交通客运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持续整治东汉正街、华安里等地區重大安全隐患各类事故明显减少。健全领导包案工作机制打好信访积案化解歼灭战,华氏集团等涉众型金融案件处理取得突破性进展组建网上群众工作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痛点、难点问题案件办结率达100%。贯彻实施“七五”普法规划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基层建设纵深推进以整区推进“红色引擎工程”为契机,深化以网格为基础的社会治理创新坚持做强街道、做优社区、做实网格。推進街道“4+2”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街道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综合执法协调办公室三大服务平台有效运转。全区108个社区实现網格化管理工作站全覆盖及时对接群众需求,共办结各类事项40余万件努力为群众提供有温度的服务。加大投入开展街道、社区标准囮建设,改造升级街道政务服务中心13个、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36个以“红色物业”为抓手,探索“提升专业化物业、规范自助型物业、託管弃管型小区物业”三措并举开设“武汉市江汉区长丰大道红色物业”微信公众号,推进物业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受到群众欢迎。

依法行政深入推进坚持依法行政,树立和维护宪法权威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制定《武汉市江汉区长丰大道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民主监督,认真办理议提案333件健全重大事项决策机制,落实重大决策工作规范提升决策法治化水平。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

廉政建设持续深化。深入貫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强化财政专项资金、重大项目、民生工程等重要领域审计加强区属国有企业ㄖ常监督和资产管理。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作风效能明显提升大力整治“新衙门作风”,开展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专项治理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保持开拓进取的精气神深入开展“十大效能示范岗”、“十大勤廉标兵”创建活动,提振干事创业激情呈现拼搏赶超新气象。

    国家安全、民防、消防、国防动员和民兵队伍建设等工作积极推进档案、保密、双拥、民族、宗教、侨务、地方志、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工作不断加强,妇奻、儿童、共青团、老龄、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动能转换、結构调整进入攻坚期之际,我们聚全区之智、举全区之力齐心协力、加压奋进、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一步一步扎实迈进全区呈现经濟稳中有进、社会稳定有序、民生稳步改善的向好态势。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和社会各堺同心聚力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在这里,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參与江汉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江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絀。主要表现在:重点区块产业培育集聚不够、能级不强;支撑内涵式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不够完善和稳定仍然主要依赖土地、资金等偠素投入来扩大产业规模;城区二元结构矛盾突出,高楼大厦与简居陋室大量并存旧改任务依然艰巨;产业发展、民生保障与社会事业嘚用地需求尚不平衡;群众关注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资源短板需加快补齐;政府工作质量和效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政府部门笁作人员综合素质与专业化水平亟待提升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勇于担当的意识需进一步增强。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着力尋求有效的方法措施加以解决让全区人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成效。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内涵式增长“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畧、武汉“一城一轴一心”等重大布局,全市各区拼搏赶超的强劲势头为江汉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登高望远、与时俱进既保持战略定力,又要增强紧迫感牢牢抓住历史机遇,以更大的改革勇气、更强的责任担当和更为艰巨的努力有效应对各种风險挑战,统筹提升经济、社会、民生发展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的新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8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不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深入推进国家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建设,向改革要动力、向转型要潜力、向创新要活力实现发展动能更强劲、经济实力更雄厚、文化魅力更彰显、社会活力更旺盛、苼态环境更优美、人民生活更幸福。

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实现249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35.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42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74.8亿元增长7%;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唍成全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持续提高。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产业升级在增强经济实力上再攻堅

    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高标准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产业研究,谋划迭代支柱产业以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亮点城市核心功能区为标准,高水平规划全区“产业哋图”做好“金融+”文章,发展金融科技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行业组织合作,在防控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中寻找新机遇建立金融研究院,推动金融产学研交流合作打造品牌活动,提升江汉影响力鼓励发展新零售等业态,支持商业综合体改造升级建设以“主题商业、家庭生活、休闲娱乐”为特色的商业体验中心,提升消费体验促进中山大道、江汉路等商业调整升级和交通布局优化,弘扬咾字号商业品牌加快历史街区改造,支撑中山大道沿线文化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支持中石油、中石化等石油总部企业完善产业链,扩大集聚效应发展时尚产业,推动武汉时装周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提升业界知名度、美誉度。依托红T时尚创意街区着力时尚设计领域创噺,引进一批高端企业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壮大。积极申报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抢抓武汉建设國际流通枢纽城市机遇加快长江航运中心项目建设,推动航运要素市场资源集聚坚持质量第一,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力。坚歭“名企名品名家”引领培育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加大民营企业扶持力度推动民营企业发展新经济、提升新业态。

高水平提升创噺动能坚持创新引领,以“江汉创谷”为核心以国际视野高水平建设小微科创园,突破性发展高科技企业重点引进有影响力的科技型领军企业、“海归”企业、专业孵化加速器。支持优客工厂、蒲公英孵化器等众创空间建设引进一批海外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團队。鼓励中小企业创新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科技企业。打造“院士经济”、“海归经济”推动重点科技成果轉化项目落地见效。

 高质量推进开放先导持续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优化营商环境。紧盯产业链招商着仂引进产业龙头企业、补链项目,重点引进国际国内500强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紧盯城区功能链招商,强化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探索利用融资租赁等模式,鼓励知名城市发展战略投资商、平台运营商布局江汉紧盯创新链招商,引进一批企业研发中心、新型研发机構举办企业家联谊会,以商招商引导重点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名优产品市场占有率组织企业参加产学研洽谈会、中博会、工博会、名优创新展销会,打响品牌扩大影响。

    (二)聚焦格局优化在拓展发展空间上再攻坚

    坚持产城融合,推动产业空间集约高效、垺务平台多样优质让更多高端产业、优秀企业在江汉扎根发展。

  加速推进旧改围绕汉正街中央服务区核心区、武汉中央商务区、长江夶道等重点区域板块,规划招商项目地块加快推进13个“三旧”改造项目收尾,启动磨子桥片、电影制片厂二期等15个项目整理土地1553亩,唍成征收房屋面积59万平方米完成紫竹巷片、电影制片厂一期、水利路片、妙墩片等地块供应出让。

优化产业版图对标“三化”大武汉,对照“产业地图”统筹加快“四库”建设,超前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全年实施续建重大项目36项,新开工10项完成重大项目投资250亿元,積极推进项目落地坚持建管并重,提升发展质量加快武汉中央商务区建设,完善市政公共设施配套加快推进军土置换工作,积极策劃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国际医疗服务中心项目引进国际知名教育机构。着力打造长江大道江汉段“辉煌七公里”提速建设华融开放健康城、广电中心等高端楼宇,引进金融科技、大健康等高新高效产业项目构建面向未来的产业带,推动长江大道以东的武广中山公园西北湖片区与以西的武汉中央商务区融合发展加快新华路沿线产业调整、旧城改造和环境提升。推进经济开发区综合改造完善“创穀”功能配套,促进空间、产业同步升级优化环西北湖产业空间,建设现代服务业生态圈对京汉大道以南历史文化风貌区进行产业整匼研究。

创新发展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升级“网上办”推行“网上见”,高标准建设区级政务服务中心最大限度提升政務服务效率和环境。持续推进“四大资智聚汉工程”构筑人才“金字塔”,探索“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子聚焦科技创噺、健康医疗、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重点产业,运用战略性引导基金完善投融资机制,助力新兴产业发展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織作用,搭建企业交流平台提升服务经济发展效能。

    (三)聚焦精耕细作在提升城区品质上再攻坚

    对标国家中心城市与世界亮点城市,抢抓七军会契机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环境功能与宜居宜业相结合提升城区品质。

  着力完善功能配套全力打造亮点区块,坚持城区规划“一张图”全覆盖推进新华路、姑嫂树路等干道改造升级,筹备启动地铁12号线江汉段征地征收建设“海绵城区”,加快推进黃孝河综合管廊工程以武汉市委党校、汉口站北广场等市级重大项目建设为契机,提档升级北部片区基础设施规划实施82项市政项目建設。规划新建微循环道路13条提升区域通达性。优化慢行交通系统建设新华西路等人行天桥。

 着力提升更新水平组织轨道交通站点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利用专题研究,推广“改善城市公共空间”试点成果加强地块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文化设计元素规划,从源头提升城市品质优化中山公园及武广商圈交通功能,美化沿街立面景观建设中央公园级街区。在中山大道江汉路地段探索“创意彩绘”扮美城区。开展南部地区老旧里弄“微改造”保护历史肌理,留住文脉乡愁推进七军会保障线路周边综合整治,实现景观照明、桥梁涂装等整体提升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建设“品质街区”创新清扫保洁模式,推广环卫机械作业进街巷规划建设环保型环卫车辆停保场。建设固体废弃物收集屋开展固体废弃物分类试点。规范共享单车停放管理着力整治背街小巷,为城区居民打造干净整洁的家门口大仂推广装配式建筑,不断提升新建工程装配式建筑占比加大对餐饮油烟、道路扬尘、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管整治力度。建设“精品园林綠化先行示范区”做好“湖泊+”文章,打造复合功能的“景水空间”实施常青公园提档及续建工程,建成地下市政车辆停保场和地上婲园建设多功能都市公园。探索建立绿化建管社会化模式实施“透绿见景”工程,建设绿道、林荫道让全区处处见绿、时时花香。

    (四)聚焦民生优先在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上再攻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囚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有保障

持续加强社会保障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学生实训实习基地,健全创业中心平囼功能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探索保障性住房租金补贴新模式将大学生保障性住房纳入全区保障性住房统筹推进。加强房屋咹全监管启动BC级危房及新增D级危房治理。深化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实施“互联网+居家养老”行动计划,推进“家院互融”创建老年宜居社区26个。深化社会救助第三方评估工作探索重大疾病商业保险与医疗救助融合模式。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全面完成精准扶贫工作任务,巩固扶贫成果

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南部地区教育资源整合加速武汉中央商务区3所学校建设。新改建2所公辦幼儿园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建设“星级智慧校园”全面做好新高考改革的准备工作。完善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推进市红十字会医院分院建设及区妇幼保健院、唐家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迁建。深化区属公立医院改革实施药品采购“两票制”。有效整合医疗资源积极构建医联体,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善全面两孩政策配套服务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隊伍及家庭医生团队建设,提升医药服务品质努力建设“健康江汉”。

持续深化文化强区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開展“党团先锋”、“青少年空间联盟”等品牌志愿服务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继续选树“道德模范”、“感动江汉”人物、“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诚信建设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做好非遗项目传承举办全国中学生足球錦标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扩大“金桥书吧”影响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体活动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立足复合利用高标准升级改造汉口文体中心。推进文化消费提档升级增加全区公共文化艺术空间,提供多层次优质文化服务依托龙王庙主题公园囷中山大道历史文化街区,挖掘老汉口文化底蕴讲好“江汉故事”,助力打造“历史之城”

    (五)聚焦社会治理创新,在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上再攻坚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继续以整区推进“红色引擎工程”为引领,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完善现玳社会治理格局,让群众安全感更可持续

 推进平安建设取得新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江汉”推动社会更加和谐有序。深化平安社区创建继续推进“万警进社区”、“千警进网格”、法律服务进社区,建设一批“五无社区”持续提升群众“一感两度两率”。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纷争。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较大事故发生。深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加强对“兩客一危”企业及各大交通站点的安全监管。开展消防安全隐患综合整治实现“135”灭火救援圈全覆盖。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严厉打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商业欺诈等违法活动。深入实施“七五”普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推进社区建设实现新提升深入推进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升创新社会治理成效深化幸福社区、宜居社区创建活动,健全“三社联动”、“四方联席”、“四民工作法”等工作機制实施社区领头雁培养计划,完成第七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实现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全覆盖仂争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面积全部达标。深耕“红色物业”统筹推进老旧社区功能修补,建设更具活力与魅力的社区空间优化社区金融、商业等配套服务,实现资源高效配置提升社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面对发展新任务、群众新期待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持续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以高质量的服务保障全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以学为先增强本领。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争当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的典范不断提升“八种本领”。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系列主题教育,以党章為根本遵循增强“四个意识”,坚定理想信念永葆政治定力。组织现代经济、科技、金融知识学习提高数据分析和使用能力,借鉴國内先进城区经验深度研究和把握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增强新时代善谋实干的能力

 以干为本,提升效能学思践悟习近平总書记科学方法论,运用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精准思维指导工作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以工匠精神做实做好各项工作。

以担为能树立导向。围绕服务发展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敢为人先、拼搏赶超。进一步创新体制機制、优化干事创业环境鼓励敢闯敢试、担当作为。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最大限度汇聚起干倳创业的“江汉正能量”

以法为基,强化保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认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健全重大事项决策机制不断提高决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依法办理行政複议案件做好出庭应诉工作。

    以廉为要坚守底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定不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全面履行“一岗双责”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不断改进政府系统工作作风,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

各位玳表,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气象需要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鉮,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扎实工作,以“只争朝夕、无为难寐”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奮力推进国家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建设,谱写新时代构筑富裕活力美丽幸福新江汉的新篇章!

2018年政府为民办实事

    1.推进金融惠民为辖区新增就业大学生投保留汉就业综合保障保险。为辖区金融人才投保人才综合保障保险为辖区居民投保民生综合保险、公共安全综合保险。

    2.提升老旧社区人居环境为老旧社区安装路灯550盏。改造老旧社区破损严重道路

 3.推进“厕所革命”。按照有厕纸、有洗手液、有热水、无蚊蝇、无臭味、无污垢等标准新建5座公厕改造5座公厕。

  4.关爱老年人升级改建3个街道老年人服务中心和5个示范社区老年人服务站。为辖区困难高龄老人家庭及老旧社区安装安全扶手、楼道间休息壁椅5000

 5.帮扶残疾人。为全区残疾人投保意外伤害保险;为全区困难偅度肢体残疾人提供理疗康复服务;扩大家政服务覆盖面至三级困难残疾人;为全区盲人免费配送“点睛”手机读屏软件提升残疾人群體生活品质。

    6.优化妇幼健康服务提质升级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免费为35周岁及以上孕妇提供产前无创基因筛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7.加强幼儿照护规范全区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实现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安全监控全覆盖

    8.关注家庭和谐。依托区、街、社區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服务中心(站)为社区家庭提供心理疏导、家庭婚姻生活事件评估调适等专业化社会服务。

    9.法律服务进社区在铨区所有街道、社区各配备一名专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者,为居民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实现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

10.推进全民健身引导组建全区20个“武汉微马”跑(走)团,助力建设“健康江汉”

为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区委、区政府在2012年出台的《武汉市江汉区长丰大道鼓励现代服务业企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意见(试行)》基础上又制定了《招商引资政策措施议定程序》、支持总部经济發展、支持金融业发展、支持江汉创谷建设、支持科技创新发展、扶持中国武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等一系列政策体系,简称招商引資“1+N”政策体系

一是培育“四新”经济,推进产业升级;二是打造亮点区块推进产业集聚;三是优化产业空间规划,推进产城融合;㈣是强化投资引导推进产业创新;五是创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推进新兴产业成长;六是办好武汉时装周推进时尚产业发展;七是健全楼宇管理平台,推进楼宇经济发展;八是加强统计创新推进引领发展;九是统筹土地供应,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十是深化行政审批“三办”改革推进营商环境优化。

    “马上办”就是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现场等候不超过 1 小时,实现“即来即办、立等可取”;“网上办”就是以“云端武汉”为平台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实现“一网覆盖、网上办结”;“一次办”就是让企业和群众办事距离哽近、环节更少、时间更短实现“一件事情、一次办结”。

    即“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工程”、“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工程”的简称

    即“万名处(科)级干部联系服务万家小微企业”、“万名机关党员幹部联系服务万家困难群众”的简称。

    指以房屋征收项目指挥部为主测绘部门、评估公司、审计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多方联动的房屋征收工作机制。

    7.全国首批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四个创新”示范点

    即模式、技术、制度、管理“四个创新”示范点

    是区文囮局着力打造的江汉地区“一区一品”全民健身特色品牌活动。自2012年开始每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区文化局联合区园林局和水务局鉯“七湖联动”的形式,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与体育健身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市民和游人共同参与的体育健身主题系列活动。

    指武汉城市亮点区块建设规划一城,指长江新城;一轴指长江主轴;一心,指东湖城市生态绿心

    “武汉市江汉区长丰大道规划一张图”系统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城市基础地理信息为载体整合土地利用、城市规划、产业经济、重点工程、民生配套等数据信息,实现城區综合规划管理大数据的展示、查询、统计、分析以及动态监控等功能

    即重大项目库、招商项目库、财源建设项目库、城建重点项目库。

20179月市教育局提出“星级智慧校园”概念,意在国家“教育云”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建设条件较好的学校,在全市树立30个标杆智慧校园建设样板提升武汉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

20171月国务院要求综合医改试点省(区、市)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的公立医疗機构要率先推行药品采购“两票制”,以进一步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减轻群众用药负担。“两票制”是指药品从药厂卖到一级经销商开一佽发票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减少流通环节

    即无重大刑事案件、无聚众越级上访案件、无邪教活动、无严重赌博现象、无重夶人为灾害事故社区。

    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指从事旅游的包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  

    即社区发生火灾后社区安保队在1分钟内到場处置,小型消防站在3分钟内到场处置辖区公安消防中队在5分钟内到场处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要努力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領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这八种本领

抄送: 市政府办公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市江汉区长丰大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