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生辰八字取名打分取名叫陶冶怎么样

给宝宝取名的十忌_起名__东方女性网
当前位置: >>
> 给宝宝取名的十忌
给宝宝取名的十忌
编辑:佚名 来源:
  1、不宜用生僻字
  现在有些人觉得孩子取名越深奥越好,越生僻的字越高深,其实不然,生僻的字不一定有深刻的涵义,而生僻的字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好认,有时还不好写。名字过于生僻,会带来不少麻烦,首先就是别人不认识,念错了就可能闹出笑话。而且如果一个小孩儿的名字笔画太多,孩子写名字的时候就费劲了。
  (1)不宜用&冷&字。
  中国人崇尚取美名,而中国人口数目是如此之大,且大家常用的取做美名的字又不多,所以难免重名现象。许多家长为了给孩子取个新颖、脱俗、与众不同的名字,可谓绞尽脑汁。有时他们就在《康熙字典》中寻找那些生僻、冷、难的字作为孩子的名字,像什么谳、晟、鞴、橐一类字等等。这给孩子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交往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这种起怪名的现象多出于标新立异的心理,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或知识渊博或是某种主张。最典型的例子恐怕是国学大师章太炎给他的三个女儿取的名字。章太炎有个怪僻,为了显示自己的学问高深、渊博,喜欢摆弄古字。他有三个女儿,为了给三个女儿取个不辜负自己国学大师美称的名字,他煞费苦心地找到了三个古老的字,送给他的三个女儿作名字。大女儿取名为&展&的古体字;二女儿、三女儿分别取了比较古老难认的名字。万万没有料到,他的这一举动竟是弄巧成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三个千金长大成人以后,出落得聪明异常,每个人都是才识不凡,早到婚配的年纪,每日举家翘首以盼,盼望着媒人登门求亲,可是望穿了秋水也没有人来。这么优秀、如花如玉的姑娘竟然嫁不出去,什么原因呢?后来章老先生才知道,原来自己三个女儿的名字太独特,竟没有人认识,那些有心来提亲的人害怕说错了字在国学大师面前丢脸,只好作罢。章太炎知道后,有一天召集亲朋好友,在家中大摆宴席,在酒席上&无意&说出了自己给三个女儿取名的意义及读音,这以后上门的媒人络绎不绝,三个女儿这才终于找到了各自的如意郎君。所以取名忌用生冷奇僻的字。
  名字是给别人认识并称唤用的,取个生冷奇僻的名字会在人际交往中带来麻烦。如果别人不认识你的名自然不会去叫上你,甚至不与你打交道。因为喊不出或喊错会显示一个人知识的贫乏,人们一般不会自找没趣的。
  在中国姓氏当中,有些姓本身就难认。有的字作姓氏就是另外一种读法,像这类姓氏的人更不能取比较生僻的字为名了。若姓与名都难认难读,那这类名字恐怕让人望而生畏,要正确认识它非翻字典不可,然而平时有几人常把字典放在身边呢?那些特殊的不宜取生僻字为名的姓氏:
  复姓有:
  万俟(音墨其) 澹台(音坛台)
  尉迟(音遇迟) 长孙(音掌孙)
  宰父(音宰甫) 羊角(音羊决)
  中行(音仲杭) 等等
  单姓有:
  种(音崇) 褚(音楚) 勾(音钩)
  阚(音看) 缪(音庙) 区(音欧)
  繁(音婆) 仇(音求) 单(音善)
  冼(音显) 解(音谢) 员(音运)
  翟(音宅) 祭(音寨) 华(音化)
  燕(音烟) 盖(音歌) 等等
  (2)避开繁难字。
  所谓的繁难字,一种是一般不认识的繁体字,一种是异体,即通常情况下停止使用的古字。这类字,不是意义狭窄,便是多数人不认识,那么以之为名就难逃故作高深、显摆卖弄的嫌疑,结果是不利于正常交往的。而且写起来很是麻烦。
  因此,起名应力求简洁、流畅而不繁琐、凝滞。有许多名人名家其名起得朴实平凡,例如大书法家齐白石,抗金名将岳飞,革命先驱孙中山等等。
  (3)不用生造字。
  给孩子取名字要用规范字,不能用自造的字。过去有人用自造字取名字,在铅字时代影响还不大,可如今是计算机时代,计算机里没有自造字,会带来不少麻烦。
  有的字在字典里找不到,计算机里更没有,如果用这些字取名字,以后会带来不便。有个编辑用的笔名就属于这类字,因为没有这个字,就用计算机来拼,可拼出来的效果总是特殊。现代的人更不能效仿武则天自造字,这是自找麻烦的事。
  2、不用拗口字
  名字除了好认以外,还要符合中国字的发音规律,也就是要读起来上口,不能跟绕口令似的。如果一个人的名字读起来费劲,那就可能违反语言规律了。一般来说,两个字的名字前面的字是上声或去声,后面的字就应该是平声,如李杨,李是上声,杨是平声;宋林,宋是去声,林是平声。也可以前面的字是阴平,后面的字是阳平。比如张澜,张是阴平,澜是阳平。这些都符合语音要求。但如果第一个字是阴平,第二字安排上声,那读起来就很不好听。比如苏宇,就不如叫苏玉读着顺口。叫张航读着别扭,不如叫张放读着好听。
  三个字的名字对语音的要求就更高一点,如果四声安排得不好,读起来就不顺。比如三个字都用上声,如沈海埂,读起来就别扭,好像不能一口气读完似的。三个字都用去声也不好,如宋兆盛,读起来不好听,不如叫宋兆年好听,因为年是平声。第三个字是平声,给人以向上的感觉。第三个字也不是绝对不能用去声,可以在它前面用一个阳平,比如静字前面用宁或任(都是阳平)。也可用连字:静静、茜茜等,不过这些连字多用于女孩子的名字。男孩儿的名字,第三个字是用平声为好,有平声可以使读音响亮,有阳刚之气。
  人与人交往中人们常常会因读错听错别人的名子而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特别是在一些签名或发言的公共场合。起名时应该如何讲究字音的押韵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要尽量避免声母相同。声母是指汉字音节开头的辅音。如果姓名各个字的声母相同,读起来就不响亮,而且很拗口。
  例如,&汪文威&这个名字的声母都是&W&,所以既不好听也不好读;&白邦贝&这个名字也犯同样的错误,声母都是&B&,听起来就不顺耳,读起来很费力,另外如&李莲玲&、&张壮竹&等亦是如此。
  (2)韵母是指一个汉字的音区,除声母以外的其余音素。韵母相同,字音便很相近,读起来也不响亮,也会拗口。
  例如,&黄广长&这个名字的韵母都有&昂&,就犯了这个错误,不好听。&姚宝早&这个名字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听起来别扭。
  (3)要尽量避免同声组合。在汉字的音调中,字有四声,即阴声,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时为平、上、去、入)。起名时要讲究音乐性和节奏感。若同声调组合,起的名字就没有起伏变化,当然也就没有音乐性和节奏感而言,也就不响亮,不动听了。
  例如,&柳景选&这个名字的三个字都是上声,读起来很不响亮,如果改成&敬宣&效果就大为改观了。名字的音韵组合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并无教条可言,我们在这方面的总的原则是上口、好听、响亮,使名字富有音乐感和节奏感。
  汉字浩翰繁杂,《康熙字典》就收有42114个字,而其中3万多字都是不常见的,一般可掌握的汉字,大约在3000字左右。而有的人在起名时,总是喜欢用一些不常见的字,有的甚至连《康熙字典》上都查不到。也许他们认为,用一般人不认识的冷僻字起名,会留给人一个有学问、有教养、有内涵的好印象,其实不然。名字是一个人与他人交往的工具,如果谁都不认识,那还有什么意义?再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名认不得或读不出来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尴尬、不愉快的感觉,甚至躲避、厌恶,不愿与之交往。
  有位心理学专家作统计证明,凡用比较冷僻的字起名的人,一般社交能力都差,且80%的人性情孤僻。
  名字既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又是一种获得共识和给别人以良好印象的通行证,或者叫一种载体形式,所以,只有选用众人都能认读的字,人们才不会在初见某人名片或听到某人名字时陷入尴尬,而且这样做容易与人沟通和交流。
  有位声名显著的教授,第一次听他作自我介绍,不少人差点把黑板上的名字念错,在笑自己无知的同时,人们也不禁感叹:一位教授难道不会起一个既高雅又明朗的好名字吗?
  &怪僻&字犹如远离红尘、隐居深山的隐士,世人是很难认出他是何许人,只因罕见和怪僻,极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怪僻&名字如同性格上怪僻的人,很难被人理解和接受。更多的时候,人们是靠工具书来寻找这&怪僻&字的涵义的,因此极易引起交往时的隔膜。宋词人姜夔其名也属其中一例,由于其词赋扬名古今,故被时人和今人所接受,但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他的词。总的说来,与&怪僻&字有关的名字,还是不起的好。
  3、不宜用直白字
  (1)名字要有一定的内涵,这是中国人取名的传统。总的来说,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让他的名字有什么内涵。比如你希望孩子成才,可以取名良栋,栋就是栋梁之意。但最好别叫刘成才、李成才。这种名字太俗,弄不好就重名。您要是希望孩子成为音乐家,就不妨起名韵生,意为他是在乐声中孕育的。
  给女孩起名,最常见的是起以美为内涵的名字。追求仪态美、风度美、气质美。女孩子名字的内涵还应更丰富,更有新意,让人有联想。
  现在很多的名字有浅薄、粗俗的现象,没有什么内涵、意蕴可言,这里主要的问题是一些人起名用字表意太过于直白。
  何为&直白&?它是指名字表达得浅陋,如同白话。这种名字意思肤浅,缺乏涵养和意境,初见其名,给人一种一般变化的感觉,乃至感到无聊乏味。这种名字如王一、满仓、来喜、余大有、张安生、富贵等。这种名字如同没经过加工的石料,虽然人名还说不上是艺术,但是也难以给人以美感。这种名字来源于思维的单一性,原因多由于文化素质的落后,审美意识淡薄。名字内容单一,意义肤浅,自然不能引人注目,获得人们的好感,只有富于变化和增加力度,才不会使名字如一杯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
  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语义&不深,没有分量即是&浅薄&。这是指名字在内涵上的要求,与名字在表达方式上的&直白&有所区别。后者的方式可产生浅薄的结果,但内容浅薄,原因颇多。
  一是要努力使姓与名之间发生关联,使这种联系的内涵趋于丰富,深刻而不浅薄,语义有了多维性,自然就使名字超凡脱俗了。二是其结构富于变化,而非一种简单的&堆垒&,如同建筑学中墙的构成有空心、有实心一样,便可达到姓氏的名字之间最巧妙的协调搭配,不仅结构层次新奇,而且意义深刻。
  (2)起名最好含蓄一点。
  现代人名中也不乏许多妙如诗词的好名字,如林海、林森、夏雨、如云、林默涵、杨再春、舒庆春(老舍)等等,这些名字含蓄而且充满了生机。&直白&是从名字的表述方法上说的,&浅薄&则是从名字的&语义&即内涵上说的。直白的方式可以产生浅薄的结果,但内容的浅薄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不只是直白一种方式造成的,这就是&浅薄&与&直白&的联系与区别。
  (3)造成&直白&的原因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是单字名,与姓组合成一个常用词或词组,只表达单一的内容。如黄山、高堂、满月、龙门、方法、文才、正宗、陈著、罗汉、金刚等。
  二是双字名,但名字构成的词组只表达一个浅显、简单的意思,内容仍然没有摆脱单一性。如方向明、张敬礼、陈建设、邓卫生、王小姝、单印章、徐阿二、毛二可(哥)、何大桥、朱卫星等。
  三是有些人把起名看得很随便,喜欢用现成的字词。如因姓则取名:高山、高原、高峰、高潮、高明、高兴。
  四是有些人喜欢赶时髦,跟别人的屁股转,于是就出现了:秦军、楚军、齐军、燕军、韩军、赵军、魏军,&战国七雄&诸军皆备;江红、吉红、沈红、冀红、苏红、吴红,&全国山河一片红&。
  五是有些人把起名看得像排队买东西一样,认为大家抢手的就是好的,于是就有:丁冰、方冰、李冰、朱冰、徐冰、韩冰;白云、朱云、黄云、唐云、龙云。
  六是有些人缺乏应有的常识,起的名字很不合时宜,如华夏、黄河、吴越、武汉、宋元、贾琏。
  克服&直白&的毛病,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让名字的语义多元化,即有多向性或多维性。
  二是使构成名字的词语结构复杂化,或让姓氏参与组词,并且三个字各自成词,每个字代表的意思都不相同,构成多层关系。
  符合这两方面的要求,名字的语义就不会&浅薄&了。同时,这也是解决&直白&问题的有效方法。
  4、不宜用&丑恶&字
  &丑恶&是&精美&的对立面,我们要起的是&美名&,当然要忌用表达&丑恶&意思的字词。由于不科学、不文明的陈规陋习和落后意识的影响,用&丑恶&字取名,在我国由来已久,并且流传至今,这是需要认真革除的。用&丑恶&字取名有以下几种表现:
  (1)用&丑陋&的字词、事物或现象为名。
  A.直接用&丑陋&字为名。有的名字如张丑、卢丑,直接用&丑&字命名。有的名字如潘无毛、傅竖眼、露筋女、阳黑头等,是间接用&丑&字命名。
  B.用&丑陋&动物名为人名。猪狗是丑、脏而用来表示下贱的家畜。有的地方骂人时说:某某连猪狗都不如,可见猪狗是丑陋的代表。可是有些地方却以&猪狗&作人名,这显然是受&贱名长命&落后意识的影响。这种做法是对主人的极大不尊,也是对人名文化的玷污,是应当坚决扫除的。如现代人仍有宁猪狗、郭狗狗、赵阿狗以及周驴驹、贾毛猴之类的名字,这与当今讲文明、爱美的社会风尚极不协调。这类的名字有令人厌恶的毛虫命名,如虮虱、甘蝇、仲虺、汤蠖、张蚝、梅虫儿、许豸等。某些动物的名称不宜入名,类似的词有:蝇、虱、臭虫、鼠、狼、豺、猪、鸡、鸭、蛇、蝎等。以令人不快的动物命名,如董狐、梅枭,猫头鹰一类的凶鸟。
  C.用令人不快的社会现象命名。例如牛牢、樊篱。樊篱指鸟笼子,比喻不自由的境地。
  (2)用&凶坏&字为名。
  &凶&、&坏&字取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用&病疫&字取名,过去用痤疮、许瘛、石痴、宿瘤女以及王伛、陈橐等。
  这些名字不仅表明了身体的病态,而且造成了精神的压力,使人难得开心一笑。扫除这类的姓名,减轻身体欠佳者的心理负担,提高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这才是应有的人道主义态度。
  二是用&凶祸&字取名,如元凶、朱邪、郭老虎、许赤虎、王罴、李劫夫、洪水、乌云、黄天等。
  这类名字,有的是&洪水&、&猛兽&,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与安全,是人类的大敌;有的是大难不死的幸存者,对灾祸心有余悸;有的则直接以&凶&、&邪&的面貌出现。原意似乎是&以凶对凶、以邪治邪&,但无意间又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阴影,令人担惊受怕,难以安生。
  在科学技术日趋先进的现代社会里,尽管人们带来的总是不安与不快,而决不会有丝毫的安乐与欢快,所以取名时应尽量避免用之。
  (3)用&恶劣&字为名。
  这里的&恶劣&字也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品行方面的。二是指造成&恶劣&后果的。用这两种意思起名,都会给正直、善良的人们造成反感,因而是不可取的。
  例如,竖刁、刁协(邪)、唐狡、狂狡、熊疑、赵奢、谷缺、吴贱安、李混子等,是用&恶劣 &的品行字命名。这样的名字,有的令人望而生&畏&,不敢接近;有的令人见而设防,小心&上当&;有的令人望而生&卑&,一种&卑视&、瞧不起的情绪顿时兴起。这些,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不利的。对&人名&的这些感受,自然会影响到对&主人&的态度。因此,这类人名在社会实践挥着消极的作用,无积极的效果,应当废止。
  表示后果&恶劣&的名字,如崔夭、陈完、闵损、赵衰、杨弃、普穷、叶光、田芜、孔圉、营终、寒贫、周公卒、孔翁归、国归父、郭则沉、陈大悲、熊负羁、毕祖朽等。这些名字,有的以死而终,令人沮丧;有的&衰&、&沉&,情绪低落;有的&贫&、&穷&,生存艰难;有的&悲&、&弃&,后果难堪。这样的名字,容易给人造成颓丧感、压抑感、无奈感,而毫无生气和鼓舞向上的力量,所以也是不可取的。
  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名字中有的含有同种意义,上述分析仅取其一。如周公卒,起名的本意可能是作周公帐下的一名小卒。但&卒&的另一意为&死亡&,从这个角度讲,周公卒就是诅咒周公早日死亡。同样,孔翁归、国归父的&归&,也有&归天&、&归阴&即死去的意思,与周公卒属一个类型。
  总之,不管用哪种形式的&恶劣&字取名,都是消极的,有害的,应当归入清扫之列。
  (4)忌用&粗野&字为名。
  粗与细是相对的,野与文是相对的。所谓&粗野&字就是粗糙的未经加工的带有原始味道的字词。美的名字应当是一件精致玲珑的艺术品,&粗野&是与它格格不入的。用&粗野&字起名有两种主要表现:
  一是用词粗鲁、俗气,未经加工。如狗蛋、野猫、牛仔、石头、黑孩、毛妹等。这些大多是乳名,有的又用作大名。有的虽作了一定的文字加工,但字词间仍流露出一种野气,给人冥顽不训的印记。如雷公、雍纠、胡泥、栗腹、同蹄、裴邢、类犴、玄嚣、古押衙、北郭骚、刘杀鬼、武大烈、于雷娃、任毛小、闪震电、刘黑枷、何恃气等。
  这些名字,有的显&凶&,有的露&卑&;有的吵闹,有的阴森;有的呈威,有的执气;给人的感受是丑多于美,恶大于喜。因此,起名时这类字是不足取的。
  5、不宜用贬义字
  前面说过,名字应当音、义、形兼美。用&贬义&字取名,不符合&义美&的要求,因而不宜用。
  (1)注意姓氏的贬义色彩。
  例如:白,除用作姓氏外还有多种涵义,如洁白、明白、空白、陈述等;另外还有徒劳无效的(白干、白费劲、白搭、白说)、反动的(白匪、白区、白色恐怖)、错误的(写白字)等用法,白姓起名时应有意识地避开这些带有贬义的内容,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含有贬义因素的多义字姓氏还有:黄(枯萎)、胡(胡乱)、谢(凋谢)、孔(小洞)、毛(皮毛)、薄(浅薄)、窦(洞穴)、焦(枯焦)、寇(敌寇)、索(索取)、卒(死亡)、宰(屠杀)、屈(屈服)、赖(无赖)、厉(恶鬼)等。
  这些姓氏起名时,姓与名组合成的词语,一定不要与括号中的意思相关联,即起名时注意不能产生贬义。
  故意用&贬义&词取名,其原因大约与用&丑陋&字取名相近,都是受&贱名长命&落后意识的影响。
  要解决这类问题,就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无意用&贬义&字取名,而名字中隐藏了&贬义&,这是起名者粗心或缺乏经验造成的。藏在暗处的&贬义&,主要是借助谐音转化而成的。只要在起名时,把有关的同音词、近音词都疏理一遍,杜绝贬义字混入,问题就能解决。
  (2)注意名字不用&萎靡&字。
  所谓&萎靡&字,是指情绪低落、精神不振、具有消极作用的字词。用这样的字词起名字,是对主人心灵的侵蚀和伤害,也会对他人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而不宜用。
  &萎靡&式的名字,大体有三种类型:
  一是纤弱型。这类名字如石缝中的小草那样纤细瘦弱,令人可怜。陆瘦燕、周瘦鹃、秦瘦鸥、陈秋草、薛用弱、雷弱儿、丘弱、王忍之等,是纤弱型的代表。
  二是忧伤型。这类名字含辛茹苦,忧伤孤独,内心酸楚,令人哀叹。张恨水、独孤郁、黄连茹、辜鸿名(孤鸿鸣)、韩颓当、子沮、颜孤、孤竹、国哀、庞晃(彷徨)等,是忧伤型的代表。
  三是灰暗型。这类名字寒风嘶鸣,白霜茫茫,阴霾沉重、前途暗淡、令人心凉。陆厥、孙默、张偃、孙抑、姜晦、普寂、严霜、废名、周懒予、谢念难、徐悉艰等,是灰暗型的代表。
  这三种类型的名字,给人的印象不是软弱可怜,就是心灰意冷,忧伤可叹。它们都缺少鼓舞人奋发向上的力量,都染上了萎靡消沉的病菌,所以都具有涣散精神、瓦解斗志、降低情绪、腐蚀心灵的消极作用。
  好的名字应当具有教育作用、鼓舞作用、审美作用和益智作用。困此,用&萎靡&字取名,不能成为&美名&。
  (3)注意不要离谱&自贬&。
  在懂些道理的小孩中间做个调查,你会发现,在他们中间没人会愿意起一个既难听、又没趣而且字形丑陋的名字。这是人们爱美的普遍本性。若&贬&取其名,则是不符合审美的基本要求的。但现实生活中,在我们周围,总有不少人以&贬&为名,而且解释起来还似乎挺有道理。
  替孩子起名的人或许在以笨拙、愚蠢或迂腐自谦,但现实生活中并非如此,别人也决不会这样认为,你不是&故作姿态&、标新立异又是什么?诸如&莫我愚&、&杜庞&等名字都不好,这种离谱,说明此人有种不客观、不实事求是的心态。
  过分&自贱&、&自贬&,或过分&自诩&、&夸大&都不符合起名艺术中&度&的内在要求,度的问题很重要,起名亦然,如同&东家之子&,&增一分太白&,&减一分太赤&。起名一时失度,就不能正确较好地发挥名字在交往中的独特作用。因此起名时注意不要&离谱&。
  (4)注意不用&伤残&字。
  身体受了伤或留有残疾,是件痛苦的事情,用&伤残&遗症起名,等于揭人的伤疤,这样是不道德的。如果以伤残字起名,呼唤者与主人都会产生不愉快的感觉。所以,应当禁用伤残字起名。
  但是,用伤残字取名的现象古今皆有。战国著名军事家孙膑原名并不叫&孙膑&,因受辱去掉了膝盖骨后改名孙膑。金朝有人身上长满疡疮,即取名牙吾塔(即女真语&疡疮&)。近代书画家、篆刻家吴昌硕,由于晚年双耳失聪,故自称&大聋&。现代诗人、爱国志士苏郁文,由于抨击袁世凯的窃国行径,惨遭迫害至双目失明。他愤然自号&眇公&,以示对迫害者的控诉。
  以上都是用&伤残&字命名的例子,但各自的情况及用意不尽相同。孙膑以&膑&为名,是了为铭记庞涓的罪行,并发愤以志雪耻。金代的牙吾塔,以病残为名,是不人道的。吴昌硕晚年自称&大聋&,这一种自称,不是&别号&更不是名字,严格说来不算以&伤残&字取名。苏郁文自号&眇公&,从情结上看与孙膑取名有些相似。但&眇公&是&别号&不是冕字,号与名是有区别的。但是,一般来说,给未成年的人起名,忌用&伤残&字,以免伤害主人的心灵;成年人自己起名,除有所寄托、另有深意者外,不宜用&伤残&字词,以免引起读者的不快;给别人起绰号,更不应以生理缺陷为话柄,用&伤残&字刺激主人。
  6、不宜用&嫌疑&字
  所谓&嫌疑&字,包括一些特别敏感的字,让人容易产生不吉利的联想的字,或者在谐音方面产生这方面的不利效果的字。它容易产生误会:本来你认为还过得去的一个名字,结果成了一个自损自贬的名字,或者让人觉得是&赚人家便宜&的名字,或者是个自高自大、不自量力的名字。这种不好的效果应该是我们力求避免的。
  第一类&嫌疑&字,首先是指人们特别敏感的一些字。如乌龟、王八、秃、驴、醋、酸、臭、绿巾等。名字中直接用这类字的几乎没有,但是谐音转化成这类字的偶尔仍有出现,这也是应当避免的。如吴(乌)金贵(龟)、王霸(八)业、吕(绿)金(巾)荣、项尚(上)图(秃) 、班之侣(驴)等。
  这里要说明的是,古人的名字中对&龟&的看法大不相同。古人把&龟&列入&四灵&(龙凤麟龟)之一,认为龟来自天上,知人情吉凶,又是长寿的动物,所以用龟占卜,以龟命名,视龟为宝,后来对龟的迷信逐渐淡化、消解。从元代开始,人们发现龟不能性交,所以称外淫之妻的丈夫为乌龟,明代则有&缩头龟&、&龟奴&、&龟公&等骂人话流行。近代则把乌龟王八蛋连用,成为社会败类、渣滓、坏人的代称。因此,现代人将&龟&以及与之有牵连的字列入&嫌疑&,讳莫如深,当然就成了取名之忌。
  第二类&嫌疑&字,那就是诸多不吉祥的字词,起名时应当回避。例如:
  A.&刀枪击杀&类:刀、枪、击、杀、灭、伤、刺、斩、丧、降、伏、垮、败、弄、罚等。
  B.&污秽尘垢&类:污、浊、秽、垢、尘、埃、垃圾、渣滓、灰烬、血腥、肮脏、腐朽等。
  C.&鬼怪妖魔&类:鬼、怪、妖、魔、狰、狞、狡、诈、狠、毒、残、酷等。
  D.&黑暗恐怖&类:黑、暗、阴、沉、昏、冥、狱、牢、关、押、网、卡、陷、堕、坟、墓、漆、夜、恐、怖等。
  E.&困扰坎坷&类:困、扰、艰、难、纠、葛、坑、湾、曲、折、坎、坷、压、抑、损、挫等。
  其他还有疾病类、灾祸类、诅咒类、失落类等多种不吉祥的字词,都不宜于用来命名。但是,这些一般认为不吉祥的字词,并非绝对不能用,如果用得巧妙,也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尚方剑、戈战妖、阎震冥、廉涤尘等,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好名字。
  第三类是嫌&赚人便宜&的字。
  起名何以会&赚人便宜&?显而易见,这&便宜&不是指这名字能将别人吃掉半截,而是别人叫你的名字感觉低了一级,矮了一截。为何?在一部分人的心中,认为把名字和辈份、称谓连起来有好处,如&公&、&翁&、& 侯&、&叔&、&甫&等称呼,可以让人敬重。殊不知别人叫起来可没这么舒服了。明显的如某某叫庞德公,或陈大仁(人)、何宪章等等,甲呼之,他应答,于是一呼一应他便赚了人家甲的便宜。如果甲是他的上司,那么这种心理障碍将有可能影响他的事业,因为这于正常交往不利;如果甲是他的长辈,那这一呼来叫去心里是个什么滋味?
  从某种意义讲,这种起名方式,违背了社会上一些人的心理,因而应回避这些与尊长和官衔、职称及尊称有关的词语,诸如祖、姑、宗、长、师、相、文叔、诚伯、科长、专家等。有些词虽不直接,但读起来易谐音形成此类呼语,如刘绍旗(少奇)、传正委(政委),司勃勃(伯伯)等,极易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有时反会引起别人的蔑视,造成双方交往时心理上的障碍。
  起名也如其他事物一样,随时代的发展进步改变着,你不难发现,古代有一部分用以美化男子的字词如&甫&、&公&、&父&、&君&,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这类字词已逐渐被人们在起名时所淘汰。
  第四类&嫌疑&字,是让人认为你有点&不自量&的字。
  没有人喜欢那些高傲自大、不自量力者,更不用说那些太狂妄、太放肆的人。因为这种人缺乏修养,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更无半点谦虚的态度,全以自我为中心。其实起名也是如此,起名狂妄放肆,最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古代有霸王、天皇、李存霸,李万寿,华雄等&狂妄&之名,而今人似乎也毫不逊色,什么震天、冠典、永胜、天元、元勋、超伟之类更是&名&不副&实&,这就有一种&不自量力&、&放肆&、&狂妄&之嫌。
  事实如此,许多人也并没像自己名字那样出色,反而平凡极了。相反,平凡名字拥有者凭借自己的能力不是照样干出了许多伟业吗?古有司马迁、屈原、李白、白居易、陆游、李自成、孙文,今有陈嘉庚、肖逸夫、巴金&&这些人的名字既无豪儒清高凌人之气,也没有王者狂妄雄霸之风,然而他们却为世人长久地尊敬和崇仰。或许这里无道理可言,确切地说,名字的&狂妄&程度与其成功的可能性间是毫无关联的,相反有时是&名&、&实&之间判若云泥,&狂妄&之名反倒成为&丑&名而为世人耻笑。
  为人谦虚谨慎,是中国人引以为荣的美德。因此人们往往对狂妄自大者进行贬低,瞧不起他们或以此疏远之,使其陷于四面受敌的境地而难以解脱。起名要与能力相称,取&独尊&、&超人&、&主众&、&无敌&、&东方戟&、&欧阳剑&这类的名字,极容易引起不良后果,因此起名不宜使人有目空一切之嫌。
  7、忌用字搭配不当
  (1)字义组合不当。
  字义,实际上还有一个姓与名的字义上的组合问题。
  例如,&白如雪&这个名字就是姓与名在字义上很好地组合。作为一个姓,&白&这个字并没有什么意思,但将它与&如雪&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洁白如雪&这一高雅、深刻而又完美的字义,听到这个名字,就会产生一种清清爽爽的感觉,并对之肃然起敬。类似的名字还有&高洁&,使人想起陈毅&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的诗句,具有同样效果。再如,&周而复&这个名字也是如此,构成了&周而复始&的完美字义:即如&珍珠串在一起,美玉合在一块&。
  反过来,如果在起名时不考虑姓与名在字义上的组合,就有可能出现差错,给人留下笑柄。例如,&胡作为&这个名字就犯了这个错误。&作为&这个名字的字义并不坏,意思是&有作所为&、做出成绩等,但与姓&胡&连在一起,就在一个层面上构成了&胡作非为&之意,完全成了一个贬义词了,听起来很不是滋味。又如&迟凌&这个名字,&迟&字本有惰意,加个凌字,似乎有&厉&、&凌空&、&志凌云&的锐气,似乎不错,但容易使人颠倒过来看,变成了&凌迟&,成了&千刀万刮&的凶名。再如&黄清泉&,即清澈见底的泉水,本意上这个词给人一种清凉的美感,但它与&黄&连在一起就变味了,成了&黄泉之水&,即&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这就令人很不舒服了。此外,像&胡来&、&马虎&、&孙子&等等附庸风雅,故作文态的名字,都是在起名时没有顾及与名在字义上的组合而闹出的笑话。显示了其修养的浅薄,这种名字即便作为自嘲意味的笔名来使用也是可笑的,而这种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发生的。
  (2)字形搭配不当。
  看一下这个姓名:&鞠一鹤&。
  此名给人的感觉是两头重而中间轻,首尾笔画数分别17划和15划,而中间的字只有1划,好比上身长下身短,很不好看。
  另外,有的姓氏笔划比较简单,如&丁&、&文&等,起名时就不易用过多笔画的字连在其后,否则看起来就会不舒服,有一种&脚&重&头&轻的感觉。
  起名时还要尽量避免姓名中各字的偏旁部首完全相同。例如:&聂晶&、&刁习司&、&何信仆&、&江海潮&、&边连选&、&空宁宇&、&郭郁邦&等等。这些名字的字音、字义都不错,但却犯了姓名各字偏旁部首完全相同的错误,给人一种单调划一的感觉,缺乏美感。俗话说:&文似看山喜不平。&文章忌平铺直叙,起名亦是如此。
  总之,起名的字形搭配要看其是否美观大方,&剪裁&得体。
  (3)谐音搭配不当。
  从工具或符号的意义上来说,姓名是声音和意义的统一体,语音就是由人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起名要讲究字音,也就是起出来的名字叫起来要好听。起名讲究字音,最常见的方法,是要尽量避免不雅谐音。
  所谓&谐音&,简单地说,就是同音而不同字。汉字的含义非常丰富,同音同字不同义,同音不同字的字特别多。例如,&才&与&财&,&王&与&亡&,&朱&与&猪&,&四&与&死&,&石&与&屎&,&奋&与&粪&等等。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即有的名字看起来意思并不坏,甚至可能是很有意义的、很文雅,但是听起来却不文雅,甚至非常粗俗或者与令人忌讳的字眼相像,就会使人很不舒服。
  例如,&朱石&容易被人嘲谑为&猪屎&;&博才&听起来却像&破财&;&杨伟&听起来成了&阳痿&,这就很容易闹笑话,与本意大相径庭。另个像&王国勋&容易被听成&亡国君&等等。
  现在很多小孩都有一个很不好听的&小名&,说得确切些,这些&小名&大多带有侮辱性、贬低性。如&毛毛&、&球球&、&毛头&、&阿仔&、&怪崽&、&阿巴&等等。而究其实,这些带有侮辱的小名,原因大多来自这些小孩名字本身的不雅谐音。
  起名时避免不雅谐音是很重要的。否则,一不留神便可能成为别人的笑料,轻则带来不愉快、摩擦和殴斗,重则会危及名字持有者的心理健康,其情绪压抑沮丧,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极易作出冲动的傻事来。
  (4)&杂凑&不讲搭配。
  起名还要注意姓氏与名之间的&统一&:名的两个字或三个字之间的内在&统一&。
  何为&统一&?即姓名之间的搭配即要连贯,又要合乎情理,合乎逻辑,否则违背常理或不伦不类,关系不清,意义不明,就会给人一种没有经过细心思考,精心挑选和推敲的简单&拼盘&,或者叫做&杂凑&。
  这种名字要么自相矛盾,要么表意不清,要么是搭配不谐。因此许多问题都暴露出来,如林如书,这个&林&字如何长得像书?令人费解;再如陈妙汉,无论如何也不会使人把&妙&和&汉&联系起来。&妙&指奇妙,奇特之意,而&汉&一般用男性,有阳刚美。此二者 &并驾齐驱&,是说具有女性特点的男子呢,还是一个具有男性特点的女子?似是若非,难以断言。又有许多名字,不是内容单薄,就是单调缺少意味和意境。如沙道泞、单于意等。
  &拼盘&式起名是对别人的一种敷衍,这种轻描淡写的方式将有可能造成别人或自己一生的遗憾。
  &贱名长命&也是一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这种落后的、不科学的意识致使多少初生婴儿被冠以&贬义&名,诸如&孟陋&&文庄&、&向隅&等是一些非常露骨的贬义词。还有一类词是通过谐音造成&贬义&的,如&韦彰(违章)、叶光(叶子落光)、黄梁(黄梁美梦)、吴(无)德等等,这些有的可能是由于起名者素质低,缺乏经验造成的,他们没注意到隐藏在暗处的&贬义&。可他们不经意间的这一&失足&,却使一部分人饱尝&千古恨&的辛酸。
  8、不宜字义俗气陈旧
  名字作为人们彼此交往的一个工具,在很多场合,往往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的第一印象。所以,起名用字应力求避免那些太俗气的字及字义,如女的起名&菜花&、&翠姑&等,就给人以土里土气的感觉,人们很容易根据这个名字即判断这样的女性一定还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环境里,没有走出山门,思想观念也落后于时代,是没有学问、没有抱负的家庭型妇女。而男的若起名为&富贵&、&名贵&、&生财&、&狗蛋&、&狗娃&等,也会给人非常俗气、势利的感觉,同属此类。
  名字一旦形成,一般会被公安部门认为不宜改动,除非具有更改本名条例规定的条件。因此在给孩子起名时一定要慎重,避免使用太庸俗的名字,否则会使孩子还未与人打交道,就被人看不起,进而妨碍孩子的发展。
  重复也是一种平庸和俗气,不能给人们以美感和新鲜感。社会同姓名多了,不仅对本人不利,而且还会产生一些难以预料的&社会问题&,如在邮政通信、电话、电报、银行储蓄、户籍档案、探亲访友、统计管理以及海峡两岸同胞和国外侨胞寻根追祖、访谱联宗等方面带来种种麻烦。甚至还可能给犯罪分子提供盗名、冒名的机会,或者张冠李戴,造成错案。
  起名按&俗套旧规&套用&俗语&,体现落后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这都是&俗&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起名仍旧围着福寿安康、耀祖光宗、三纲五常打转转,他们手持易经、八卦、相法之书,讲五行、占凶吉、论八字,什么马金宝、常有德、陈淑贞、李来福、张宗礼、赵守贤等等&老套&名字便开始与他们相伴为&伍&,也有人追思&俗语&而以&现成&为快,如起名法正、华夏、唐诗、宋词等,此也为&俗&。也有的盲目追踪事件以为时尚,如&拉登非典&。名字有时就如包装,如果一件很平常的东西,经精美的饰物包装就会收到非凡的效果。这正如衣冠,衣不洁冠不正则为人所耻笑,因为名字要跟随我们每个人一辈子,一个人的名字体现了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和追求。如果起一个粗俗的名字,犹如一个清秀漂亮的人穿着一件肮脏的衣服,那将是终生遗憾的事。因此应起高雅、有涵养的名字,那样,即使一个人不甚高雅,在不了解他的人的眼里也会多上几分高雅品质。高雅、高深的名字妙如诗美如画醇如酒,不仅令人回味,使人难忘,犹如清晨阳光下弥漫的花间的温馨气息,沁人心脾,会自觉不自觉地陶冶名字主人的心灵,改善其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应起一个好的名字装饰你的人生,使其放射光彩。
  也有的人以为&人的命,天注定&,盲从于命运的安排摆布,主观上不作为,不思进取,坐享其成,白白丧失了许多良机。
  一个好的名字能带给人清风扑面的感觉,而庸名俗名则给人一种不愉快的、陈旧的心理排斥感,应当尽量避免。
  9、不宜抄袭洋人、名人
  现在的社会上,似乎有一种时尚,模仿洋人的名字和名人的名字起名的人似乎越来越多。有的人甚至直接沿袭洋人、名人的名字起名。这反映了一种社会开放的现实,同时也体现了当代人追求卓越的心理需要,也许不应该轻易否定。问题是过多地效仿和抄袭成风,它对我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应值得我们的注意。
  对于中国人起洋名,我们的态度是洋名可以用,但仅应宜而取,勿自陷浅薄误区,盲目求洋。中华民族在其悠悠的历史岁月中,吸收了域内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并熔于一炉,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化。今天,我们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也绝不可能脱离世界文明的大道而另辟蹊径,而必须遵从文化发展的规律,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以我为主,博采众长,不仅要继承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而且要继承人类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
  我们可以有选择地吸收、使用一些外国人名和外国文学遗产中塑造的典型人物的命名方法,如果借用得恰如其分,用得有意义,便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安娜&,仔细分析起来,有中国传统的味道。不仅响亮动听,而且马上使人想起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再次回味安娜这一动人的主人公形象(顺便说一句,文学大师果戈理的恋人也叫安娜,安娜是西方的常见名,起名安娜并非意味不吉,可见无论是汉名还是洋名,都迷信不得也不宜过于仿效);再如&浮士德&,不仅具有&勇士的高尚品德&意味,而且令人想起歌德的巨著《浮士德》中那个执著追求个人幸福、个性自由与解放,投身社会实践,渴望改造社会的主人公形象,回忆起那句名言&要每日每天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够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激励人们不断追求。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是洋名,都可以拿来一用,以求&洋名&的&洋气&。
  一般来说,中国人应起中国人的名字,汉语语音的优美多变、铿锵有力和婉转绵长,字义的博大玄妙、丰富多彩和深厚悠远,字形的多姿多彩、灵活生动和气韵传神形成的汉字足以使西方汉学家对汉名的羡慕和惊叹其无穷的魅力,西方人的名字相比之下便逊色三分。但任何事物并不是绝对的,人名本身即符号,便于区别识记,在追求美的前提下,有些&洋名&也有其独到的价值和文化背景。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西文的理性艺术的搭配,出现了许多美丽如画、朗然上口的好名字,如王安其(安琪,西方文学中背生双翅向人们献花的小天使),冯海伦(海伦,是希腊神话中的美丽女神)、白瑞德是《飘》中的男主人公,安娜、舒贝、朱丽、叶林娜等,西方某种独特的文化背景,加上汉语的独特魅力,使得这些名字的主人如同套上了幸运的光环,而备受瞩目和青睐。但是却不可过分洋化,否则将适得其反。
  再如&约翰&、&玛丽&、&琼丝&、&丽莎&、&洛夫&、&朱丽&等,虽然&洋味&十足,但并没有什么确切的汉字意义,只是外国人名字的音译罢了,也就是在汉字中缺乏意义体现,除非你不在意字义而只求符号,否则就完全没有&借用&的必要。试想,如果人们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听到&王约翰&、&李琼丝&这样的名字,第一感觉就肯定是&不伦不类&,&四不像&,继而会招致嫌厌和耻笑,落下&此人必是崇洋媚外的主儿&,处处给人留下这样的坏印象,就不可能得到信任,得到理解,势必会影响一个人的社会交往。
  起名时&追随&伟人和先贤,企望以之为楷模,在创业上有法,治学上有为,终能成大器。但以名人名字为模本,为自己和他人起名,这种仰慕之情与客观效果并没必然和直接的因果联系。沿袭名人的名字。本身就是一种机械搬用,毫无创造性,也不符合独立的精神,淹没了自己本来的个性。青年人要自信,不自卑也不自大,崇拜名人并不一定是要效仿名人名字。
  因此,要尽量克服盲从心理,倡导一种理性的、能展示个人特色、时代内涵和审美情趣的起名新思维。
  如果我们永远追随他人,以用其名为&美&,更多的可能是永远都走不出他们的影子,充其量不过是世上有更多的人在使用同一个名字。所以起名字时最好不要沿袭名人的名字。
  在如何对待洋名和名人名字的问题上,我们要拿起鲁迅先生倡导的&拿来主义&的武器,要会& 拿&,会用,即不要一棒子打死,也不&一概请进&。总之一句话:要会用,但不滥用。
  10、不宜无性别差异
  起名字的作用是便于人的交往、生产和生活,但生活中有不少人的名字起得不伦不类、不男不女。比如有人名曰&牛增辉&,实际上是个&帅哥化&的年轻女子。这种&不男不女&的起名方式无论初衷如何,客观上都会给人际交往带来负面的影响。的自然属性在气质和性格上的表现使得女子要采用体现温柔、美丽、贤淑一类的字起名,而男子则大多采用体现旷达、刚健、雄壮等一类的字起名。但这些并不意味着在否定女子坚强的一面和男人内心脆弱的一面,这是一种一般化的总体印象。起名要有个性,但要适度,更不能完全&异化&、&不男不女&。否则这样既不符合实际,又有害而无益,应当加以抑制并促其转化。
  再者,女性起名要注意别叫&姐&和&妹&。中国人的名字中有姐和妹字的并不少,张二妹,简称二妹。张二姐,简称二姐,还有著名的刘三姐。这些名字虽不难听,但有弊病。简单来说,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场合才能称姐或妹,遇见比自己大的叫姐,遇见比自己小的人叫妹,可是名字叫什么姐或什么妹,对一个比自己小的人叫姐,心里肯定不平衡;对比自己大的人叫妹,好像也别扭。可见取名还是不用姐或妹为好。有的人名字比姐和妹的辈儿还大,叫怡(与姨谐音),这更不妥。年龄大得多的人见面就得叫她怡(姨),就连那位给她取名的老爸,也得管女儿叫怡(姨),明显的不合适。
1.东方女性网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标注作者和来源;2.东方女性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东方女性网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东方女性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猴年孩子取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