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科学奖有何意义(两条)

屠呦呦是谁?凭什么获诺贝尔奖? 日
【导语】:10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宣布,85岁的屠呦呦与另外两名美日科学家William C. Campbell、Satoshi mura分享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此,屠呦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人!那么屠呦呦是谁?凭什么获诺贝尔奖呢?
  屠呦呦获诺奖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SatoshiOmura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屠呦呦系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
  对于一个非医药专业的人士来说,对屠呦呦的认识很浅显,甚至不知道屠呦呦是谁。那么屠呦呦是谁?凭什么获诺贝尔奖呢?
  屠呦呦是谁?凭什么获诺贝尔奖?
  屠呦呦是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她领导科研组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收集二千多种方药,归纳编篡成《抗疟方药集》,又从中选出200多方药,以现代科学组织筛选,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发现对鼠疟、猴疟均具有100%的抗疟作用的青蒿素。其后,她继续深入研究,又首先发现双氢青蒿素,研制青蒿素类和吖啶类抗疟药组成的“复方双氢青蒿素”,扩展药效至免疫领域。
  屠呦呦的七项贡献
  一、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
  屠呦呦领导科研组以现代科学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为指导思想,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收集二千多种方药基础上,归纳编篡成《抗疟方药集》,又从中选200多方药,组织筛选。经研制380多个样品,特别结合古代用药经验,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绞汁”服用截疟记载中,考虑到温度、酶解等因素,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 发现的有效部位和有效单体―青蒿素,对鼠疟、猴疟均具有100%的抗疟作用。经大量提取药物,安全性实验及自身试服后于1972年,1973年分别就有效部位和青蒿素单体,在海南昌江疟区作首次临床研究,证实具有胜于氯喹的满意疗效,抗疟新药―青蒿素由此诞生!
  屠呦呦等自1972年分离得到青蒿素单体后即着手进行青蒿素的化学结构研究,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有机所和生物物理所协作,最终用X―衍射方法确定了青蒿素的立体结构。青蒿素是一个具过氧基团的新型倍半萜内酯,也是一个与过去抗疟药结构完全不同的新抗疟药,打破了过去认为“抗疟药必须含氮杂环”的断言。为此青蒿素的发现不仅找到了一个能解决抗性疟疾的新药,而且为寻找新的抗疟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经全国协作,验证病例达二千多,确证为“高效、速效、低毒”的抗疟新药,特别对抗氯喹恶性疟有特效。
  1978年青蒿素鉴定会后,屠呦呦负责的科研组工作继续不断深入,青蒿素获1985年卫生部实施新药审批办法后的第一个《新药证书》(86 -x-01号)。青蒿素的发明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重视,1981年应WHO的请求,我国同意在北京召开“青蒿素”专题的国际会议,屠呦呦以“青蒿素的化学研究”为题,第一个作报告,获得高度评价,认为“青蒿素的发现不仅增加一个抗疟新药,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发现这一新化合物的独特化学结构,它将为合成设计新药指出方向”。由此带动国际抗疟领域工作的新进展,也促使世界上很多国家对青蒿素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青蒿素是当前中国被国际承认的唯一创新药物。
  点击“下一页”继续查看屠呦呦的七项贡献
欢迎关注“深圳本地宝”公众号,更多实用资讯等你发现!
首页上一页1共2页
【导语】: 文界春树,影坛小李。心疼。10月8日,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白俄罗斯女作家斯维特兰娜-亚历谢维奇摘桂。而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村上春树,再次无缘诺贝尔文学奖,至今已?
【导语】: 目前,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以及化学奖名单均已出炉,过后经济学奖与文学奖也即将出炉。今年由于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此引发国人对诺贝尔奖?
【导语】: 10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宣布,85岁的屠呦呦与另外两名美日科学家William C. Campbell、Satoshi mura分享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此,?
【导语】: 2014年单项诺贝尔奖的奖金为800万瑞典克朗(按目前汇率约合112万美元)。纵观这100多年,奖金金额一直在不断变化。
  据日本《经济新闻》11日报道,2014年?
【导语】: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诺贝尔文学奖于当地时间9日揭晓,获奖者为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诺贝尔文学奖于当地时间9日揭晓,获奖者为法国?
【导语】: 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将在北京时间今晚7时左右公布。每到诺贝尔颁奖季,全球范围内都会掀起各种讨论、预测潮,今年在两家公司的榜单上,北岛分别列第8位和第11位。
【导语】: 深圳市副市长唐杰昨日会见了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就马歇尔团队在深圳开展的转化医学项目进行了深入交流
  深圳市副市长唐杰昨日会见了2005年诺贝尔?
【导语】: 二人的“稳定分配理论”研究分别始于“婚配”和“职业介绍”。
罗思1951年生于美国,1974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哈佛大
网友关注排行点击上方微言教育,一键关注我们!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被授予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给我国科技工作者哪些启示呢?10月8日,国家卫计委等三部门及中国科协分别组织召开了座谈会。座谈会上,屠呦呦讲述了青蒿素发现和研究的历程,那其他参会的科技大咖们都说了什么?我们一起听听。 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把年轻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自己获得诺贝尔奖后尚有一个心愿,即当前国家正在深化改革,希望能够建立新的(合理的)激励机制,把年轻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实力。诺贝尔奖如今来(中国)了,母校北大的院长带着很多年轻同志来看我,昨晚清华也来了学生会的同学,都很年轻,有的还不是学医药的,可见现在的年轻人多么想奋发图强。我的年纪已经大了,所以衷心希望能有一个完善的激励机制,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世界和中国作更大贡献,做更多事情。 侯建国科技部副部长●科学研究一定要面向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给科技工作者带来三点启示,一是科学研究一定要面向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二是任何重大科学研究的过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科学家长期、扎实、艰苦的工作;三是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既要发挥科学家个体的作用,也要提倡协同研究的合作氛围。 詹启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开展科技体制改革,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精细的分类屠呦呦研究员这项工作经过40多年的考验,在这个过程当中,充分体现医学科技的发展的原动力和定位,也会让我们更多地思考这个问题。在当年的历史环境下,尽管人才团队、科研条件跟今天比有很大差距,但解决国家的重大需求,实现多学科的交叉,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结合目前的科技创新,需要开展科技体制改革,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精细的分类。科研人员的动力经常来自管理指挥棒,也就是评估机制,所以我们要考虑对科技成果的评估怎样才能更加科学和客观,从而使我们医学科技发展的动力和目标更加明确,把医学科学的成果最后落实在人民大众的健康上。 贺福初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不在于发了多少文章、得了多少荣誉,关键在于它的独到和精到这就给我国的科技政策和科技格局带来一个认识上的挑战,即并非只有在热门的领域、热门的方向、热门的地域,我们才能创造举世闻名、永载史册的成就,我们要不拘一格地选择方向、选择课题、资助人才,不在于发了多少文章、得了多少荣誉,关键在于它的独到和精到。 施一公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沉下心来,克服浮躁屠老获奖的工作完成于40多年以前,科技体制环境与现在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通的,无论是做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科学家都需要沉下心来,克服浮躁。屠老获奖是联合攻关这种科技体制优势的体现,是我国应用研究的成功范例,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基础研究。目前,我国科研评价标准存在一刀切的问题,针对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学科,我们需要多种科研评价标准并存。 李静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副院长●选准方向后长期坚持是特别重要的科学家在选准方向以后长期坚持是特别重要的,屠先生从发现青蒿素,到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经历了40年,从那个时候起到今年获奖又经过了10年。但实际上,至今这项研究也没有完全告终,青蒿素抗疟的机理仍然不太清楚,因此,从青蒿素抗疟的机理的揭示,进一步发展为对整个药物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的推动,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这就需要鼓励一个科学家一生就做好一件事情。小图一图告诉你青蒿素和疟疾的那些事 屠呦呦获奖的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青蒿素为何能治疗疟疾?湘雅医学生带你一图了解。小传屠呦呦为何能获诺贝尔奖屠呦呦,女,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屠呦呦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在北大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培训中医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前后分别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span style="font-size:16font-family:仿宋_GB年,越南战争陷入拉锯。当时,一种可怕的瘟疫席卷战区,杀伤力之大远胜于子弹炸药,造成的非战斗性减员是战斗性减员的4—5倍。这种古老的瘟疫正是疟疾。当时越南方面向中国求助。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日,全国60多家科研单位、5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的科研集体,悄悄开始了一项特殊的使命,代号“523”,研究的指向明确——找到防治疟疾新药。两年后的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也参与进来。那一年,屠呦呦39岁。1951年至1955年,她就读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生药学专业,其后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她仅有大学本科学位,也被召集加入“523”项目。因为具有中西医背景,而且勤奋,在那个资深科学家大部分已被打为右派的年代,屠呦呦很快被任命为研究组组长,带领一个小组的成员开始查阅中医药典籍,走访老中医,埋头于那些变黄、发脆的故纸堆中,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屠呦呦研究组耗时3个月,从两千多个方药中筛出640个,又锁定到一百多个样本,最终入选的胡椒“虽对疟原虫抑制率达84%,但对疟原虫抑杀作用并不理想”。青蒿是当时的191号样本,虽然曾经有过68%的抑菌率,复筛结果却一直不好。问题出在哪里呢?屠呦呦开始系统地查阅古代文献,希望能在古籍中找到只言片语,而这还真被她找到了。这就是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的一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屠呦呦决定,用沸点只有35℃的乙醚代替水或酒精来提取青蒿素。这抓住了“牛鼻子”——温度正是青蒿素(青蒿素到了1972年才获得命名,此时研究组尚不知这种物质的化学结构)提取的关键,过高的温度将破坏青蒿素的性质,使其抗疟性丧失。参与“523”项目的单位遍布北京、上海、云南、山东等全国各地,人员也数以百计,这是一个具有浓重时代特色的大规模政府主导的合作项目。而屠呦呦,这个仅仅是助理研究员的女性,在此时成为了发挥历史性作用的那个人。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从不公布谁是推荐人,而凑巧的是,今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的推荐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路易斯·米勒却在5日当天意外遭媒体曝光,而且这位知名疟疾研究专家从2010年就开始年年向评委会推荐屠呦呦。苏新专则是米勒同一实验室同事,同时也是协助米勒推荐屠呦呦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在两人的协力推荐下,屠呦呦2011年获得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为配合拉斯克奖的颁布,米勒和苏新专还写了一篇文章《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发表在著名的《细胞》杂志上。在《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文章中,米勒和苏新专写道:“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我们毫无疑问地得出结论: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药研究所(中药所)的屠呦呦教授是发现青蒿素的首要贡献者。”苏新专接触了大量的“523”项目材料。他表示,屠呦呦在1972年南京召开的会议上首次提到青蒿素可有效杀疟原虫,是她把青蒿带到项目里面来;此外,她还很快意识到以往用煎熬和高温提取的方法可能破坏了青蒿有效成分,所以便将用沸点78℃的乙醇提取改为用沸点35℃的乙醚提取。这两大关键点,均是由屠呦呦第一个解决的。首创性、关键作用,这就是屠呦呦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2015年获得诺贝尔奖的最重要的原因。来源 |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北大官网、中南大学官方微博祝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点赞!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人气:26121 更新:
人气:22447 更新:
人气:21337 更新:
人气:20137 更新:
微言教育的更多文章
大家在看 ^+^
推荐阅读 ^o^
最美的情人节祝福,送给你!
丈夫在产房外等待着宝宝的降临,然而当看到宝宝的脸时瞬间惊呆了
时代 | 60年前,赫鲁晓夫为何要清算斯大林?
我做过的最好的事, 就是爱你。
天上掉馅饼你都不捡,那怪我喽?
猜你喜欢 ^_^
24小时热门文章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高考资讯】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作文素材:屠呦呦!为啥是她获诺贝尔医学奖?—找读网资讯
当前位置:>>
【高考资讯】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作文素材:屠呦呦!为啥是她获诺贝尔医学奖?
摘自中国教育报
点击次数:2927
圝圝& & & &最近的消息一出,铺天盖地都是关于她的消息,那这对于我们高考考生来说,她究竟是谁呢,对于我们又能提供什么素材帮助呢!& & & &呦!她终于获奖啦!成为获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第一人!圝圝北京时间10月5日17时30分,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圝圝另外两位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是William C.Campbell和Satoshi ?mura,二人因发现治疗蛔虫寄生虫感染的新疗法而共同获得该奖。圝圝一下子,屠呦呦这个不太被公众熟知的名字闯入了国人的视野。屠呦呦是谁?圝圝其实,在此之前,有关屠呦呦的新闻已见诸报端,科学界关于屠哟哟的讨论也一直存在,甚至关于她的争议也一直存在。这位因在2011年度获得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而被称为“离诺贝尔最近的中国女人”的药学家,却还有一个称号——“三无”教授。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留学经历、不是两院院士,只是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一名普通研究员。圝圝那么,为什么是她捧起了诺贝尔奖?其人其事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屠呦呦是谁?圝圝“离诺贝尔最近的中国女人”其实,在此次获奖之前,屠呦呦就已经被称为“离诺贝尔最近的中国女人”。公开信息显示,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圝圝2011年,,以表彰其对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所作出的贡献,曾引起过外界关注。这是该奖项设立65年以来,首次颁给中国科学家,也是到那时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大奖。圝圝因为拉斯克奖还有一个“诺贝尔奖风向标”的别称,人们便激动地预测,屠呦呦很有可能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个中国人。消息一出,各大媒体像炸开锅一样,开始追踪报道屠呦呦的获奖背景,研究专业,以及生平记事。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两个美国人和一个法国人。虽然希望落空,但这也不影响人们给屠呦呦加冠另一个头衔——离诺贝尔最近的中国女人。圝圝生活中粗线条,科研中的执着者圝圝1930年年底,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作为家中5个孩子中唯一一个女孩,屠呦呦一直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她的高中同学陈效中回忆说,屠呦呦在班上不声不响,经常上完课就回家,成绩也在中上游,并不拔尖。圝圝尽管成绩并不突出,但屠呦呦还是在1951年考入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一直工作至今。圝圝屠呦呦十分低调,即使是获奖后,她都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在普通人看来,她有些神秘,有些不食人间烟火。但在朋友眼中,屠呦呦是个十足的“马大哈”。“屠呦呦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不太会照顾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有一次,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让我帮忙找找,我打开她的箱子,发现里面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不像一般女生收拾得那么停当。同学们见了后都笑话她。她家务事不灵光,成家后,买菜、买东西之类的事情基本上都由先生做。”陈效中回忆道。2015年屠呦呦再次以个人身份获奖。6月4日,哈佛大学医学院官方网站公布2015年度华伦·阿尔波特基金会的授奖信息。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其在抗疟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荣获此奖。据悉,屠呦呦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为什么是她获诺奖?她最突出的贡献就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上个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以及越南战争时期。当时作战士兵常常被疟疾所累,战斗力受到严重影响。于是,多国政府都不得不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抗疟药物的研发上,但都一筹莫展。1967年5月23日,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聚集北京,就疟疾防治药物和抗药性研究工作召开了一个协作会议,就此启动了代号为“523项目”的计划。该项目的短期目标是要尽快研制出能在战场上有效控制疟疾的药物,长远目标是通过筛选合成化合物和中草药药方与民间疗法来研发出新的抗疟药物。国家对“523项目”十分重视,特设仿造西药或制造衍生物、从中药中寻找抗疟药、制造驱蚊剂等几大课题组,组织了来自60多个研究机构和单位的500多名研究人员参与研发,这其中就有来自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她被分在了中医药协作组,主要从中医角度开展实验研究。解决问题的转折点,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才出现实验的过程漫长而复杂。光调查收集这一个过程,屠呦呦和她的课题组成员便筛选了2000余个中草药方,并整理出了640种抗疟药方集。他们以鼠疟原虫为模型检测了200多种中草药方和380多个中草药提取物。这其中,青蒿素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青蒿素是来自一种菊科艾属植物的提取物,屠呦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它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但这个抑制率十分不稳定,甚至在后续的实验中,抑制率显示只有12%-40%。对此屠呦呦猜测,低抑制率可能是提取物中有效成份浓度过低的原因造成的。于是她着手改进提取方法。通过翻阅古代文献,特别是东晋名医葛洪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意识到常用煎熬和高温提取的方法可能破坏了青蒿有效成分。不出所料,改用乙醚低温提取后,研究人员如愿获得了抗疟效果更好的青蒿提取物。“1971年10月4日,我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个解决问题的转折点,是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才出现的。”这一步,至今被认为是当时发现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关键所在。首先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后来,为了获证青蒿素对人体疟疾的疗效,屠呦呦等人首先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实验效果十分喜人。随后,屠呦呦课题组深入到海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在21位感染了疟原虫的患者身上试用之后,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临床效果非常成功。青蒿素对恶性疟疾、脑疟强大的治疗效果,挽救了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饱受疟疾之苦的非洲人民称之为“中国神药”。“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如此评价发现青蒿素的意义。屠呦呦因此被称为“青蒿素之母”。关于屠呦呦获奖的那些事儿伴随着屠呦呦获诺奖的消息,各大媒体争先从各个角度报道,关于她获奖的那些事儿,被媒体热议。无论蜚语再多,屠呦呦的科学贡献都无法泯灭其实,对于屠呦呦的科研成就,尤其是青蒿素的归属之争,坊间也流传着争议。这也被很多媒体提及,有媒体报道,由于“523项目”所处的特殊历史背景,没有文献,没有出版记录,便无从证明:屠呦呦是发现青蒿素的主要贡献者。对此,舆论众说纷纭。而曾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饶毅在其一篇名为《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得文章中给出了比较中肯的观点。虽然对于青蒿素的归属问题争议不断,但有三点毋庸置疑:首先,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很关键;其次,具体分离纯化青蒿素的钟裕容,是屠呦呦研究小组的成员;此外,其他提取到青蒿素的小组是在会议上得知屠呦呦小组发现青蒿粗提物高效抗疟作用以后进行的,获得纯化分子也晚于钟裕容。屠呦呦则在2011年获奖时说,成绩是集体智慧和努力的结晶,“这是中国人、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其实,无论蜚语再多,屠呦呦的科学贡献都无法泯灭。正如饶毅所说:最重要的是,这些药物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我们应该推崇他们的工作、肯定他们的成就。科学,有着客观的标准,通过争论可以将我们带近真理。一个特殊的科研者,带给我们多维度的思考就在2011年,屠呦呦获拉斯克奖后,在一片叫好声中,人们渐渐发现了这位卓越的女科学家区别于传统意义中获奖者的独特之处,她既没有博士学位、留学经历,也不是两院院士,只是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一名普通的研究员。这甚至引发了人们对于我国科研经费、科研体制的探讨。这一点,在她获得诺奖的消息传出之后,又一次被媒体热议。不过,无论怎样,这个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突破,给我们带来各种维度的思考,都会让人有所收获,不是吗?综上所有的解释和介绍,屠呦呦科学家这个图书的科研者的故事可以给我们提供可以是坚持不懈、智慧、荣誉、失败、执着等等,考生可根据作文要求由此展开,相信你可以把她的故事展示的很好,得到高分哟!
官网二维码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有哪些重大意义_百度知道
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有哪些重大意义
向外界表达的获奖感言,是中国医药卫生界的骄傲。当晚。 记者了解到,表明了中医药对维护人类健康的深刻意义;是举国体制、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党和政府关心中医药。 据介绍,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衷心地祝贺屠呦呦首席研究员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曾将其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受有关党和国家领导人委托,目前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的大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对屠呦呦获奖的贺辞中表示,是中医药为人类做出的新的贡献,多年来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一丝不苟,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 日北京时间17时30分、科学家群体共同努力的成果、重视中医药、执著地进行科学研究,世界数亿人因此受益、支持中医药发展取得的结果,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说。2011年时,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目前、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围绕国家需求。 “听到这个消息感到非常振奋,通过前往看望她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这个旨在表彰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每年感染数亿人,并导致几百万人死亡,一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方案,屠呦呦的获奖。”这是5日晚间,是全国科技工作者,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克服困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表明了国际医学界对中国医学研究的深切关注,刚刚摘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是生物医学领域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针对中医药工作全国一盘棋取得的胜利“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宁波,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屠呦呦多年艰苦奋斗,在科研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和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尚勇前往屠呦呦家中表示祝贺,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学术精神和创新能力,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
知道智能回答机器人
根据知道用户的观点和内容总结出特定问题的答案,为知道用户提供更好的问答体验。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屠呦呦诺贝尔获奖感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