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的理念对贝聿铭建筑理念有哪些影响

  原标题:5位建筑师眼中的贝聿铭建筑理念

贝聿铭建筑理念在卢浮宫金字塔前图片来自卢浮宫博物馆微博

  美国时间周四(5月16日)凌晨两点,“世界现代建筑最后嘚大师”贝聿铭建筑理念在医院去世享年102岁。他的弟子林兵告诉新京报记者“他是在家人的陪伴下去世的,走得很安详”

  贝聿銘建筑理念1917年出生于被媒体称为“可能是中国唯一富过15代的家族”。他对故乡的记忆是鸡头米、腌笃鲜、红烧肉、也是狮子林、西花桥巷、还有八岁时从祖父那儿得到的教诲——“全力以赴”

  17岁,贝聿铭建筑理念前往美国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38歲时他建立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此后一生他将自己设计的建筑留在了4个大洲、10个国家的土地。

贝聿铭建筑理念小时候在狮子林

  1979年,由贝聿铭建筑理念设计的美国肯尼迪图书馆耗时15年最终建成。这座黑白分明、由纯粹几何形态构成的现代建筑轰动了美国建筑界开启了“贝聿铭建筑理念年”。

  同年在远离故国40多年后,贝聿铭建筑理念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他向挚友陈从周分享从地形、建築位置、庭园设想到树木保存的方方面面。竣工之时有记者问陈从周:“对于香山饭店,你从建筑角度来说有什么看法”陈从周回答:“雅洁明静,得清新之致”

  贝聿铭建筑理念向世人展现他的建筑观:“建筑的目的是提升生活,而不仅仅是空间中被欣赏的物体洏已如果将建筑简化到如此就太肤浅了。建筑必须融入人类活动并提升这种活动的品质,这是我对建筑的看法”

  但他也曾遭受質疑。1983年法国卢浮宫翻修扩建,贝聿铭建筑理念设计的新建金字塔形入口遭到90%的法国人反对,连法国文化部长都公开批评卢浮宫前嘚这座金字塔是“一颗寒碜的钻石”。

  五年后玻璃金字塔落成,贝聿铭建筑理念被授予法国荣誉骑士勋章他却只是回应:“我和峩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

  “那对于他是一段艰难的岁月”他的儿子贝礼中在后来向媒体回忆当时的凊形,说:“可是他非常自信,他能很好地理解别人、理解各种不同的争议争议对他而言不是压力,而是说服他人的挑战他有很强嘚说服他人的能力。”

  贝聿铭建筑理念在建筑上的这一行事原则在后来回到卢浮宫的一场讲座,充分展现“建筑师要坚持自己,洳果成功了很好,如果不成功就再试一次。”

  2002年85岁高龄之时,贝聿铭建筑理念回到故乡“给自己一个了解老家的机会”,他設计建成自称“最疼爱的小女儿”——苏州博物馆建造的四年间,他一共回到苏州五次直到百岁之际,他还常常会问自己的弟子林兵:苏州怎么样想再尝一尝儿时鸡头米的味道。

2006年10月6日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建筑理念参加苏州博物馆新馆开馆仪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现实生活中贝聿铭建筑理念有四名子女。他曾公开对媒体表示他不希望儿子走自己的老路。他告诉儿子们建筑师是一种老年人嘚职业,只有到了四五十岁才能取得成绩。但在他的影响下三个儿子还是选择继承父亲的职业。

  贝礼中对媒体说起在父亲那里學到的东西比在学校里学到的任何东西都有用。“它让我知道要设计好的建筑,不仅仅需要创意还要有训练、要遵守规则,那是在学校学不到的”

  尽管作为公众视野中的一代大师,但跟随贝聿铭建筑理念几十年的助手依然说:“贝聿铭建筑理念交游甚广但他把洎己的私人生活包裹得严严实实,能透过层层围墙、重重密室真正了解他的人寥寥无几即使是我,也不得不承认我对贝聿铭建筑理念┅无所知,虽然我与他相识已有30多年”

  《贝聿铭建筑理念谈贝聿铭建筑理念》的作者盖软·冯·波姆在深入访谈他五年后感慨,“宇宙和贝聿铭建筑理念之间有个共同点:我们对二者皆了解甚微。”

  这位建筑大师只把自己的一切展现在建筑中。我们采访了几位建築师他们向剥洋葱讲述了贝聿铭建筑理念的建筑和他的不同侧面。

  “喜欢吃红烧肉想回国吃好吃的”

  林兵,贝聿铭建筑理念弚子1998年至2010年在贝聿铭建筑理念所创办的美国贝氏建筑事务所任职

  我是(北京时间)今天早上知道贝先生去世的,他的儿子也给我打叻电话我得知,先生是在美国时间周四(5月16日)凌晨两点在家人的陪伴下去世。最后是在医院年纪大了,各方面功能可能衰竭但赱得很安详,没什么痛苦

  我最后一次见到贝先生是在今年3月底,我去家里看他他状态很好,讲话兴致很足我和他待了一个多小時,一起吃了午餐聊了会儿天。

  他关心吃的一直很怀念中国菜,特别是比较讲究的中国菜在美国很难吃到非常入口的,所以他經常跟我说想到香港、苏州去吃好吃的东西

  他很喜欢粤菜,也很喜欢苏帮菜特别喜欢红烧肉。以前有机会到苏州的时候他还喜歡吃苏州的鸡头米,这当然在美国吃不到也就是想想。

  那天拜访他请了中国厨师为他做菜。有红烧肉还有江浙一带的腌笃鲜——笋、百叶和鲜肉,他吃得津津有味我们还喝了点啤酒。他喜欢喝红酒如果吃西餐就喝红酒,吃中餐喝点黄酒吃日料喝点清酒。他飯量一直不大吃得不多,但对于一个100多岁的人来说已经足够大了。

  我们什么都聊唯一不聊的可能就是工作。

  以前我是他嘚助手,几年前我去见他他也会问问我们在做什么东西。有时候我们也会聊起此前做的一些项目,比如说苏州博物馆后来,更多聊嘚是其他方面而不是工作他会跟我聊聊自己小时候中国的事情,比如苏州、他的老家等等

  贝先生最后一次回国,应该是2012年来香港那时候他在日本美秀美术馆边上做了一个小殿堂,应该说是他最后的作品

  最后一次来大陆是在2006年来苏州,当时做苏州博物馆从2002姩到2006年,苏州博物馆建造期间他一共来了五次苏州。我当时代表贝氏事务所及贝聿铭建筑理念先生担任苏州博物馆项目驻现场代表

  贝先生建造苏州博物馆并没有简单地想到建筑本身。他考虑的是建筑跟周边环境的融合跟苏州历史的融合。同时他也会想到未来的營运等问题。业主想不到的事情他都想到了。

  就建筑而言他从来没有单单为做建筑而做建筑,相反他是把建筑作为一个整体来考慮我觉得他的作品能够成为经典,跟这方面也有直接的关系

  他一直说,他做的一切希望大家在建筑当中去感受。我记得苏州博粅馆完成后我回美国,他问我大家喜欢吗我告诉他,苏博开幕的第二天有一位老人去,说觉得很舒服贝先生说,这个感觉是最好嘚褒奖

  其实在2006年离开中国的前一天,贝先生曾提出想在下午4点前去苏州博物馆一个人走走看看。因为他很希望看到自己的作品和觀众的关系观众走在博物馆里,他也想在旁边观察一下同时,他也希望自己最后能再看苏州博物馆一眼

  那天下午他去了,但不昰一个人有记者、领导什么的,很难有机会自己单独一个人这也是我比较遗憾的事。

  2006年先生离开苏州的时候,已经90多岁了年紀大了,很少有机会再回来了他一直说想回中国再看看,最近一次看到我还在说这个事他说,我已经退休了、不工作了没有必要再待在美国,我要回中国去想在那里吃好的。

  “先生推崇的是‘苏而新’的设计思路”

  邵甬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

  我的導师阮仪三和贝先生打过交道,他说贝先生非常优雅谦逊而且很博学。

  从他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就能看出他谦逊的特点不张扬,创造性地将苏州民居的特点融入苏博的设计用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取代大屋顶,白墙黑瓦的搭配也充分表现了江南水乡粉墙黛瓦的风凊

  贝先生推崇的是“苏而新”的设计思路,就是建筑要有苏州当地特色同时又有现代化创新,这一理念阮先生也推崇备至

  貝先生不管参与哪个城市的建筑设计,都会很用心地学习当地文化比如卢浮宫项目。这也能体现他的博学和谦逊阮先生认为中国的建築设计师该多向贝先生学习。

  “他是我们这一代建筑师的启蒙者”

  叶依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作为一個建筑师,尤其我们这一代从七十年代末到八九十年代这20年间,不可能没有受到贝聿铭建筑理念的影响他对于我们来讲,就是一个启蒙者的角色我们对建筑的所有理解都能从他的作品中得到印证。

  我们上学时受到的教育都是在学他他的设计、理念。他的很多经典作品上学时都要自己画草图、透视图等,一个个去学、去画他对于我们这一代的意义非同寻常,他不仅是一位建筑大师同时又是┅个华人,又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这和其他所有的在世的、去世的大师都不一样。

  贝聿铭建筑理念的作品有着强烈的现玳主义风格特别理性,但是作品里永远又都有着中国式的文化基因存在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是贝聿铭建筑理念的作品”这是他嘚独特性,我们作为中国的建筑师又特别能理解,特别被打动

  可能有人说,他在美国、西方的很多作品外表上看不出来有中国传統文化的基因比如他的成名作,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仅仅从外观上看是一个非常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强调几何化的形体十分简練。但是当你进入到美术馆的室内尤其是进入到中庭部分,就能感受到和其他西方的美术馆、博物馆都不一样

  西方式的美术馆室內空间相对来说是一种静态,但是贝聿铭建筑理念的作品会有一种东方园林的感觉在这个空间里随着位置的变化,他的空间感、光线、視觉效果包括你看到的景观都会变化,有一种强烈的东方式的理念在

  更具体的手法,比如开窗的方式也有中国传统景窗的意象。从窗外看它一定有一个对景,不管是一棵树还是一块石头都有这种感觉,这已经是深入骨髓了

  甚至包括卢浮宫,虽然外表就昰一个简洁的金字塔但是如果你走到室内,包括我刚才说的变化感中国传统园林式的院落感都有。

1989年3月3日法国巴黎,建筑大师贝聿銘建筑理念在他设计建造的卢浮宫金字塔前留影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这和他同代的西方现代主义大师都不一样,和其他人对比他都哆那么一种中国东方式的文化底蕴在,所以他的房子永远看着都不枯燥总有内涵,这些都是他自己独有的特点

  当时他在做西单的Φ国银行总部时,我们组织过去参观还未完工,他们的驻场设计师带我们前前后后看了一遍给我们讲贝老设计的细节,他是怎么考虑嘚具体又是怎么控制的。

  这和我们常规地去看已经建设完成的房子是不一样的当时听驻场设计师讲,地面的石材分割与墙面的分割有些因为施工原因构造出现了一些偏差,如果是国内的设计师可能就这么着了,但是他不行得返工,重新弄还有中庭里的一些石头,也都是他自己跑到南方亲自挑的

  还有东南角的半圆形玻璃穹顶,实际的设计方案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当时都已经建好了,贝咾下工地过去看觉得不满意,又都砸掉了重新建了一个新的他对于项目的苛刻以及精益求精,实在是令人敬佩

  “我现在还记得,第一次看到香山饭店的震撼力”

  刘淼北京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第七设计院院长

  我和贝聿铭建筑理念的二儿子贝建中接触過几次,他和父亲的样貌很像已经70多岁了。贝老逝世的消息出来后我给他发了一条微信,劝他节哀

  在我看来,贝聿铭建筑理念佷好地诠释了现代主义很多人给贝聿铭建筑理念贴标签,说他是后现代主义他不认同,就说自己是现代主义但是他又不是做得很呆板、非常枯燥无味的现代主义,他把中国的文化包括自己对场所环境特殊的理解,非常极致地与现代主义融合在一起可以说是无与伦仳,到达了一个高峰

  他在国内的作品不是很多,但是仅有的几个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西单及香港的中银大厦都反映出他试圖把中国文化与现代主义结合在一起。但是他在美国、在巴黎不是他是在用一种东方人的智慧(但是手法并不是东方的)去化解这种现玳性。

  我们这一代建筑师和贝老的接触不多更多还是去阅读他的作品。我现在还深深地记得90年代读书时第一次看到香山饭店的那種震撼力,记忆犹新

进入冬季,香山饭店内的一处冰瀑景观成为饭店的美景。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那时中国刚刚打开国门建筑风格完全不是这样的。那时候国家还沉浸在计划经济下建筑物都是标准图,千篇一律的即便也有一些新的建筑出现,但也都是舶来品加很多玻璃幕墙,感受不到共鸣

  但是你看香山饭店,能够深深地体会到里面的诗情画意他对情感、对环境诗一样的解读,这种解讀又与现代主义的建筑结合在一起然后又融合在香山的环境里,这种震撼是之前完全没有感受到的

  他的创作期时间很长,很年轻僦有作品一直到八九十岁还有作品出现。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会伴随着当时的环境、材料更新、社会进步,不断地运用新的技术

  比如他在盛年时,在美国做了很多混凝土做建筑到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时,又开始用石材、玻璃幕墙再发展到了巴黎的卢浮宫,里面都是很精细的幕墙的处理当时所能应用的材料,他都能驾驭得了

  并非他自己变了,他变不了可能我们去阅读他的时候觉嘚很不一样,但是他对建筑的理解对环境是一样的他不过是自己不断地在批判自己、升华自己,他对一个事物的价值观应该给一个地方带来什么样的好建筑,这些本身的东西永远不会改变

  贝先生讨论的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王澍,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1983年貝聿铭建筑理念获得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是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

  贝先生有完全不同的两个侧面一方面怹完全受的是西方英美系统现代建筑教育,所以他有非常西方化的建筑设计表达;另一方面主要是在他晚年,年轻时候受中国传统文化嘚影响变得明显而且回中国做建筑,所以80年代以后的作品越来越多考虑和中国园林、院落的关系

  我们都得到了普利兹克建筑奖,艏先肯定是因为建筑有纯粹的艺术质量更重要的,超越中西方文化区别、全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传统与现代的建筑语言如何建立联系,这是我和贝先生共同的讨论

  贝先生在卢浮宫建筑中敢用金字塔的形象,在现代建筑中是不可能用的要引起轩然大波的,因为历史形式回来了但是他用得非常成功,最后大家都认同了这是他西方的一面。

  另一个很重要的贡献是中国文囮和现代建筑融合80年代他设计建筑的香山饭店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建筑和中国传统结合的第一个,而且是划时代的突破他把中国现代建築和和院落、园林结合得非常有创造性。

  他骨子里受非常优雅的中国文化影响即使在西方做的建筑都非常优雅,比如美国国家博物館华盛顿东馆这是很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他的滋养。

  他身上有种中国传统的贵族气不是简单的文人气,那种气质在现代中国非瑺少见了他的建筑形式优雅,材料处理细腻大方光线处理微妙,既优雅又准确好的建筑就是这种非常高度的中和。

  作为华人茬西方世界从事建筑设计,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他坚持下来了,这也是很不容易的

  但我最佩服他的一点,中国的建筑师都该向怹学习的一点是人该有自己的追求。贝先生当年毕业后是从事商业地产的规划和设计但后来他自立门户,转向小型建筑物的设计这囷大房子的设计是完全不同的,他相当于放弃了以前所拥有的一切从头再来,这非常让人敬佩

  新京报记者 薛星星 王洪春 实习生吴婕 梁文雪

点击进入专题: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建筑理念去世 享年102岁

本文标题:[看涨期权计算]5位建筑师眼中的贝聿铭建筑理念:我们这代建築师的启蒙者

本文简介:钱猫期权是一家专业的期权在线开户交易平台,上线十年来为上万用户提供了专业安全便捷的期权开户及交易垺务。期权在线开户交易首选平台!

}

  4月26日“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師”贝聿铭建筑理念(Leoh Ming Pei)先生,度过了他102岁的生日

  作者丨华商韬略出品人  毕亚军

  华商韬略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客服微信:hstlkf

  华商韬略·华商名人堂 ID:hstl8888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贝聿铭建筑理念的“聿铭”寓有光明之意赋予建筑以光明,正是他对世界的最夶改变之一

  从金光闪闪的巴黎卢浮宫金字塔,到彰显中国人雄心的香港中银大厦他“让光线来做设计”,也以光明璀璨了现代建築的光辉

  贝聿铭建筑理念的建筑修行从麻省理工学院开始。

  期间他认识了现代建筑运动创始人Le. Crobusier,并从他那里把建筑的意义从蓋楼升级到美学、历史和人文的高度

  贝聿铭建筑理念说,这个升级极其重要:

  “如果只想到建筑你就无法成为大时代思想发展的一部分,你就会失去很多”

  1939年,贝聿铭建筑理念以优异成绩从麻省理工毕业并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的奖项。

  “二战”铨面爆发后他到美国空军服役了3年,“学习的是轰炸和摧毁而非建设”,直到1944年退役期间,他认识了妻子陆书华(Ellien Loo)并结婚

  退役后,贝聿铭建筑理念在陆书华的引荐下考入哈佛大学建筑系读研在那里,他与另一位伟大导师Mareel Breuer相遇而且相见恨晚。

  Mareel Breuer是第一个提出光线对建筑有重要影响的人他认为是光线使建筑有了生命,这被贝聿铭建筑理念欣赏并在后来广泛采用

  Mareel Breuer是个酒徒,可以不吃東西一杯接一杯喝酒贝聿铭建筑理念说自己:“我不学他喝酒,专学他的建筑”

  在哈佛,贝聿铭建筑理念还师从包豪斯(Bauhaus)流派創始人被认为对20世纪艺术贡献和影响最大的导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并与格罗皮乌斯的合伙人、建造了纽约联合国大楼的马賽尔·布鲁尔(Marcel Breuer)成为好友

  “格罗皮乌斯非常严格,也是极好的老师布鲁尔和我是十分要好的朋友,我们几度同游欧洲——旅行昰相互了解的极好的方法”他回忆。

  1945年从哈佛毕业的贝聿铭建筑理念留校受聘为助理教授,但他认为纸上谈兵很不过瘾只干3年僦“下海”了:加入地产巨商柴根道夫的建筑公司,也破了美国建筑界没有中国人做建筑师的历史

  贝聿铭建筑理念曾以“伟大的艺術家需要伟大的客户”来形容他与柴根道夫的合作。为了与更多伟大客户交集7年后,他自立门户创立了贝聿铭建筑理念建筑师事务所並将设计逐步拓展到巨型公共建筑领域。

  很快他成了引领该领域世界潮流的人。

  贝聿铭建筑理念在公共建设领域的首次大显身掱是坐落在科罗拉多州高山上的“全国大气层研究中心”。他44岁完成“中心”的设计到该中心竣工并让他获得美国建筑学会纽约荣誉獎等荣誉时,他已是50岁的人

  贝聿铭建筑理念认为,设计的关键在于:“自己知道多少”因此,每个项目他都做足功课反复推敲。天纵的才情与肯下笨功夫的死磕结合是非常可怕的事,也让贝聿铭建筑理念很快写下华人在西方建筑设计的史前荣耀

  1964年,肯尼迪家族决定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筑物——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纪念前一年遇刺身亡的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他们邀请了众多知名建筑家参與设计,其中也包括正在冉冉升起的贝聿铭建筑理念

  贝聿铭建筑理念费尽心思,多易其稿不但提交出自己的极致方案,还连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建筑特殊的意义都一一用心并在这场世界顶尖大师的角逐中胜出。

  1979年这座费时15年的大型工程,一竣工僦震撼了美国建筑界也让贝聿铭建筑理念获得了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1979也被美国建筑界宣布为“贝聿铭建筑理念年”。

  肯尼迪图书馆推进期间贝聿铭建筑理念还几乎同步进行着另一项伟大工程——费时10年的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简称:东馆)。

  “东馆”开幕仪式上时任美国总统卡特自豪地宣称,“它不但是华盛顿市和谐而周全的一部分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情趣日益增强联系的象征。”贝聿铭建筑理念也成了卡特口中“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

  贝聿铭建筑理念喜欢用玻璃作为建筑的重要材料。

  这┅度给他带来毁灭性打击由他设计的波士顿地标:约翰汉考克大楼(John Hancock Tower),落成不久就因窗玻璃纷纷跌落让他备受争议,直到7年后门窗公司承认这是他们的责任。

  但此过程中贝聿铭建筑理念不但没有放弃玻璃,还以玻璃创造出一个世界奇迹

  1981年,法国推出巴黎卢浮宫重建计划时任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邀请全球15位知名博物馆馆长推荐设计师。

  13位馆长不约而同地推荐了贝聿铭建筑理念

  1983年,密特朗将选定贝聿铭建筑理念的消息正式对外发布这也是法国唯一一项没有通过竞争就直接指定建筑师来设计的国家工程。

  法国人很快沸腾了几乎是举国反对。

  卢浮宫是法国文化与文明的最高荣耀让外国人来重建,法国人过不了民族情感关贝聿铭建筑理念的儿子回忆:“当时法国人真是目瞪口呆,甚至恼羞成怒大叫怎么叫一个华人来修我们最重要的建筑,贝聿铭建筑理念会毁了巴黎”

  面对铺天盖地的反对声,贝聿铭建筑理念选择不断解释但绝不妥协。他保证说自己来自拥有古老文明的中国,一定会尊偅法国的传统并自信地公布了自己以玻璃金字塔入口为代表的改建工程设计图。

  迎接他的是反对声一浪更比一浪高。

  法国的藝术家和批评家们愤怒地指责“金字塔”超出了法国人的心智空间,是一个庞大的破坏性十足的装置。甚至有人宣称统计显示有90%的法国人反对金字塔。

  “巴黎不要金字塔”、“交出卢浮宫”等口号一度大行其道包括法国文化部长也公开批评金字塔是“一颗寒碜嘚钻石”,说这比拿破仑滑铁卢战败后英国人企图从卢浮宫抢走艺术品的暴行更令法国愤怒。

  贝聿铭建筑理念说他的翻译当时听嘚全身发抖,几乎没有办法为他翻译他想答辩的话但他依然不改变,不妥协

  “旁人接受不接受对我并不是最重要的,我自己接受鈈接受比较重要一点”贝聿铭建筑理念说,做事情最重要的是维持十足的信心

  “你必须对自己说,如果我相信我是对的就不必茬乎我是谁。”

  贝聿铭建筑理念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玻璃金字塔不仅不会显得突兀,反而可以衬托卢浮宫的庄重与威严并跟凱旋门与协和广场的方尖碑连成一体,为巴黎的中轴线锦上添花在视线上尽可能不影响主体建筑。”

  随后他展开了反攻。

  他公开游说“巴黎应该是充满生机、不断发展的有机体”;他拜会蓬皮杜夫人,以“艺术必须富有现代精神”争取她从反对到支持他还主动与密特朗的主要政敌——巴黎市长希拉克探讨,以“开放卢浮宫就意味着开放巴黎”让希拉克的一只脚抬到了自己这一边,并争取箌机会——在卢浮宫竖起同比实体模型接受公众的检验。

  最终总计6万巴黎民众参观了这一实体模型,并像总统选举一样进行了全囻公决而模型征服了希拉克,也征服了法国人

  1988年,贝聿铭建筑理念的玻璃金字塔落成并瞬间成为法国人的新骄傲密特朗则在金芓塔里,授予了贝聿铭建筑理念法国最高荣誉奖章

  曾经被质疑的身份,也成了优势有人总结:“作为一个中国人,他了解古代文奣作为一个美国人,他能够鉴赏现代”他的作品,则是对古文明和现代的完美融合

  以玻璃金字塔璀璨卢浮宫时,贝聿铭建筑理念设计的香港中国银行(601988)大厦也于1990年落成

  地上70层,总高367.4米的中银大厦建成时是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亦是全世界除美国以外最高的摩忝大厦

  贝聿铭建筑理念曾在香港短暂地呆过些日子,他的父亲也曾在这里的“中国银行”上班接手设计任务时,他第一个想到的僦是:

  要赋予这座建筑“中国人的雄心”

  “她必须是光明的,必须可以矮化香港殖民地色彩的建筑它不只是一座建筑。”

  但中银大厦的预算并不多只有1亿3千万美元,紧邻中银大厦高180米的汇丰银行大厦(1985年建成)却耗资达10亿美元

  最终,贝聿铭建筑理念把问题变成了创新的机会

  他大胆引入新的结构设计,让高出汇丰银行一大截的中银大厦使用面积是汇丰银行的两倍,而造价不忣其五分之一光是钢材使用量就节约了三分之一。

  早在1990年贝聿铭建筑理念便宣布退休。但全世界找他操刀的人络绎不绝他也退洏不休,继续奉献出多个世界经典建筑包括:

  1991年小山美秀子委任其设计的私人艺术品博物馆,被誉为“桃花源”的“地上的天堂”——日本美秀美术馆

  1995年担纲设计顾问,由贝氏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

  85岁高龄担纲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

  91歲时亲自操刀位于一座人工岛之上的卡塔尔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卡塔尔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被称为是漂在水上的建筑也是贝聿铭建築理念应卡塔尔国王邀请设计的最后一个大型文化建筑。

  起初贝聿铭建筑理念曾谢绝国王,因为他不愿意在多哈的高楼林立中“委屈”自己国王仍诚心邀请后,他建议远离闹市另择福地

  最后,国王决定按照贝聿铭建筑理念的办:下令填海硬造一个人工岛让貝聿铭建筑理念尽情捕捉“伊斯兰建筑的精髓”,也完成了他的收官之作

  博物馆,也是贝聿铭建筑理念最感兴趣的项目他说,博粅馆是一切事物的总结“我总能从博物馆的建造中学到很多,如果不学我就无法设计。它不断地提醒着我艺术、历史和建筑确实是匼为一体、密不可分的。”

  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除了作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对全球建筑设计产生着影响贝聿铭建筑理念茬商业领域也影响卓著。他创办的贝聿铭建筑理念建筑设计所在全世界100多个城市完成了数百个重要的建筑设计项目,是华人建筑设计事務所标杆

  贝聿铭建筑理念还与乔布斯有很深交集,是乔布斯最欣赏也对乔布斯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人之一,并因此将自己的设计影響到商业领域

  乔布斯是包豪斯(BAUHAUS)设计理念的膜拜者,而包豪斯的创建者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正是手把手教了贝聿铭建筑理念第一个項目,并以艺术要与功能融合而对贝聿铭建筑理念影响最深的导师

  作为格罗皮乌斯的共同信奉者,乔布斯与贝聿铭建筑理念有过很哆合作贝聿铭建筑理念的艺术理念和表达,也深刻影响了乔布斯并被他广泛地偷师应用。

  乔布斯在曼哈顿圣雷莫公馆买下的豪宅就由贝聿铭建筑理念帮忙设计,在这之前贝聿铭建筑理念还从来没有为他人的住宅操刀过。

  1980年代乔布斯构想建设苹果总部园区時,也曾找贝聿铭建筑理念担当园区的总设计师不过后来项目宣告破产,因为他自己都被苹果驱逐了

  乔布斯兴建NeXT大楼时,贝聿铭建筑理念应邀在其大堂中心设计了像漂浮在空中一样的螺旋楼梯后来,这被乔布斯偷师到了苹果专卖店的设计中

  在苹果专卖店的設计中,乔布斯也大量“窃取”了贝聿铭建筑理念的灵感比如简洁;比如用玻璃作为材料;比如注重光线、空间和几何图形的配合……這都是贝聿铭建筑理念的经典设计风格。

  苹果在法国巴黎的专卖店则干脆开到了贝聿铭建筑理念在巴黎卢浮宫的倒立玻璃金字塔之丅。

  除在艺术理念上共鸣乔布斯与贝聿铭建筑理念还有一个共同特征:对自己认准的事,始终保持超级信仰以及忘我的极致坚持

  对人生的经历、沉淀和成就,贝聿铭建筑理念和乔布斯也是英雄所见略同

  贝聿铭建筑理念说:“也许你会忘记你种下的某种东覀,一种经历、观念与某人的关系或一种哲学、一项传统。然后突然间它开花了,这样的花能穿破墙壁甚至突破整个时代。”

  喬布斯则强调你不可能从现在这个点上连出通向未来的那一条线,但当你回头看就会发现过去的点其实已经画出那条线,要相信人生Φ的每个点迟早都会连接到一起

  因为家族从明朝中叶持续兴盛至今,乾隆年间便已是苏州四大家族之一曾有媒体称贝聿铭建筑理念是中国的最后一个贵族。

  这对他成为一代大师至关重要。

  贝聿铭建筑理念的童年在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狮子林度过这是贝家嘚私产,解放后捐给国家如今,它是联合国评定的世界文化遗产

  贝聿铭建筑理念回忆,这让他爱上了建筑

  10岁时,贝聿铭建築理念被父亲带到当时的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眼睁睁看着“远东第一楼”——上海国际饭店拔地而起的过程中,他欣赏建筑的眼光也从東方传统拓展到了现代西方

  “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一天天去看越来越高,结果差不多20多层对我有很大的影响,我觉得这个事佷值得研究一下”

  贝聿铭建筑理念的父亲贝祖诒是成功的银行家,曾于1946年任国民政府中央银行总裁母亲是相当有造诣的女书法家、诗人、音乐家。

  因祖上行医卖药起家自己从事金融业,贝祖诒一度希望儿子从事金融或者学医但贝聿铭建筑理念坚持选择自己嘚兴趣:

  攻读建筑并远赴美国求学。

  到美报考麻省建筑工程学专业时贝聿铭建筑理念连绘画基础都没有,系主任劝他重新考虑他也是坚定自己的选择,然后恶补了短板

  这种坚持,对成为大师也是至关重要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輯: 和讯网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贝聿铭建筑理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