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土重来未可知可感

白居易《感鹤》“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时迁”全诗赏析
白居易-感鹤
鹤有不群者,飞飞在野田。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
贞姿自耿介,杂鸟何翩翩。同游不同志,如此十余年。
一兴嗜欲念,遂为矰缴牵。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
不惟怀稻粱,兼亦竟腥膻;不惟恋主人,兼亦狎乌鸢。
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时迁。一饱尚如此,况乘大夫轩。
  此诗题目为《感鹤》,全篇也都围绕着鹤来写。鹤本是一种惹人喜爱的鸟。《世说新语》中以&鹤立鸡群&来比喻人才德突出或仪表出众。古人还有鹤为仙禽的说法。因此诗人在这首诗里落笔描写鹤的不同寻常之处。诗一开始说有一只鹤,卓然不群,高翔于田野之上。鹤本是仙禽,加之这只鹤又是不愿入群随俗者,则其不与俗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自不待言。因此诗人说它饿不吃腐鼠之肉,渴不饮盗泉之水。腐鼠:腐烂的死鼠,比喻轻贱之物。《庄子&秋水》:&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盗泉:古泉名,在今山东泗水县。相传县境有八十七泉,只有盗泉不流,其余皆汇为泗河。《尸子》:&(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在这里用腐鼠、盗泉代表肮脏,不登大雅之堂的事物。通过描写鹤对这些东西避之唯恐不及的行为来刻画它的高洁。《淮南子&说山训》说:&曾子之廉,不饮盗泉。&陆机《猛虎行》云:&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可见这只非同寻常的鹤具有贤人曾参那种清廉节操的,即使是与众鸟共同飞舞,它也自有卓然不群之处。诗人进而指出,这只鹤的这种情况一直保持了十余年之久,可见这是一只操守坚定、永远不会堕落尘俗的野鹤。
  然而,&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时迁&。即使操守坚定、耿介正直的野鹤,一旦兴起贪欲之念,最终地将彼矰缴捕获。这样,从前那种鹤立鸡群的卓然不俗,那种不食巫腐的耿直,就都成为过眼烟云,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诗人在最后以感叹收结:为了混一碗饱尚且会尽弃多年的高洁,况且能有乘坐大夫之车的厚遇呢!
这是一首寓言诗,通过一个具体的事物来形象地表达生活中的某种哲理,人的某种志向或情趣。寓言本身就是一种喻体,即使不指出本体为何物,人们也会在具体的形象中感悟到诗人的用意所在。读了这首诗,我们不难明白诗人意在讽刺那些立志不坚、为口腹之欲抛弃宏愿的人。从诗中带有故事性的描述来看,应当是确有所指的。诗的大部分都在写鹤,以鹤喻人,只是尾部发了四句议论,这些议论与一般寓言中的议论不同,并非概念化的,而是用诗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写紧密结合,以浅映深,造成抑扬跌宕,使人感到那种见小利而忘人格,见大利必大失&清风&的&高洁之士&,只不过是徒摆&清高&的姿态而已,一旦有利可图,那些不甚高洁的举止就会把一切都暴露出来。居易另有一首《鹤》诗,描写了另一种鹤:&低头只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或许这种清高孤傲的丹顶鹤才是他的理想。
相关阅读:
------分隔线----------------------------
古诗文图片鉴赏> 【答案带解析】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一定是 A.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 B.与引起感...
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一定是A.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B.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反向C.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同D.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试题分析: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一定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选项D正确。
考点:楞次定律。
考点分析:
考点1:楞次定律
相关试题推荐
由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F/q可知,在电场中的同一点A.电场强度E跟F成正比,跟q成反比B.无论检验电荷所带电量如何变化,F/q始终不变C.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的电场力越大,该点的电场强度越强D.一个不带电的小球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为零,则P点的场强一定为零 
如图所示,固定不动的足够长斜面倾角θ=37°,一个物体以v0=12 m/s的初速度,从斜面A点处开始自行沿斜面向上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8.0 m/s2。(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1)物体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2)画出物体沿斜面上升的受力分析图,求出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3)据条件判断物体上升到最高点后能否返回?若能,求返回时的加速度。 
低空跳伞属于极限运动中的滑翔项目,一般在高楼、悬崖、高塔、桥梁等固定物上起跳。设有一运动员参加低空跳伞比赛,先在空中做自由落体运动, 5秒末时打开降落伞,开伞后以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9s刚好着陆。(取g=10m/s2)求:(1)运动员在5秒末的速度的大小;(2)运动员到5秒末时下落的高度;(3)运动员着陆时前一瞬间的速率。 
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某学生将实验装置如图甲安装,准备接通电源后开始做实验.①(1分)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工具,应该接
(填交流或直流)电源。②(2分)图中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一下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一下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D.当改变小车的质量时,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③(2分)实验中要进行质量和的选取,才能认为绳子的拉力约等于mg,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 (
)A.=100, =40、50、60、80、100、120B.=200, =10、15、20、25、30、40C.=200, =40、50、60、80、100、120D.=400, =10、15、20、25、30、40乙④(共5分)图乙 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为5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s。量出AB间的距离S1 =4.22 cm、BC间的距离S2 =4.65 cm、CD间的距离为S3 =5.08 cm、DE间的距离为S4=5.49 cm。则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C=
m/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小车的加速度的符号表达式为:=
(用上面的符号表示) 。⑤(2分)在验证当小车的质量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与合外力F的关系时,小华所在的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a-F图象,图像不过坐标轴的原点,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采取了以下三个步骤做实验: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绳套;a.通过细绳套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绳套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个测力计F1和F2的示数。b.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个测力计拉时相同,记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和细绳套的方向。c.在白纸上根据F1和F2的大小,按选好的标度从O点沿两绳的方向作两分力F1、F2的图示,求出F1、F2 的代数和,得到它们的合力的F合。①(3分)以上三个步骤均有错误或疏漏,请改正:在a.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b.中是
。在c.中是
。②(3分)在丙图中画出力的图示:a.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得F’=
N。(注意估读)b.按同样的标度作出力F’的图示。c.按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F  
题型:选择题
难度:简单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地址:北京石景山路甲16号 100040
市场合作:010-288;新闻内容:010-288;法律事务:010-288;电子邮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10-92233 监督邮件:.cn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京ICP证号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14
网站运营: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共产主义:可感、可知、可行
  一段时期以来,共产主义受到一些人的冷嘲热讽,共产主义“渺茫论”、“虚无缥缈论”等各种错误的观点纷至沓来。针对这些看似有理实则荒谬的认识,我们必须正本清源,以正视听。完整、准确地阐释共产主义内涵,有力反击各种错误观点,至少需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 共产主义是有“道理”的
  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建立在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具有颠扑不破的真理力量。就连萨特这样的西方理论家都意识到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的“不可超越性”,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德里达甚至说过,“没有马克思就没有未来”。
  当然,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过程,我们不能犯“跨阶段”的错误。但是,我们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甚至用“两个决不会”来取代、否定“两个必然”。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这不是“一厢情愿”,而是建立在科学的理性认知基础上的。恰恰相反,“共产主义渺茫论”才是某些人的“一厢情愿”,他们无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正如主张“历史终结论”的论者那样。
  在当代中国,坚持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客观地说,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在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创造的有益文明成果的阶段,由此面临着诸多的“交往中的烦恼”:西方的月亮比中国圆、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长处来比较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不足等等。我们必须坚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优越性,坚决抵制否定和抛弃社会主义原则、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等各种主张;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有这个战略定力。一句话,“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 共产主义是有“现实运动”的
  一些人认为,共产主义作为理想、目标,的确很好,但由于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很多代人的努力,我看不到,我的儿子看不到,我的儿子的儿子也看不到,所以便断言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还有人停留在“粗陋的共产主义”水平,认为共产主义就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好的难以置信,因此得出共产主义是“空想”、“乌托邦”的结论。
  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社会形态。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社会形态,指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在该阶段,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阶级差别彻底消灭、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马克思甚至勾勒出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比如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等。但是,社会制度不是共产主义丰富内涵的全部。共产主义“虚无缥缈论”、“遥不可及论”者常常剑走偏锋,仅仅从社会制度、社会形态的角度去理解共产主义,而不是也把共产主义当作“现实运动”来看待。共产主义不是“跑步”就能进入的,而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发展的过程,呈现出连续性的运动过程,是一个共产主义因素、成分在社会主义过程中不断增长的过程。
  当前,我们牢牢坚持并贯彻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共同富裕目标等,都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因素,都是共产主义的成分。作为成分的共产主义,可以存在于社会主义现实中。怎么可以说,共产主义与当下的我们无关,是虚无缥缈的呢?共产主义因素的不断累积,最终会过渡到共产主义。怎么可以说,共产主义是遥不可及的呢?
  从“现实运动”、现实性角度理解共产主义,关键在于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人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个大目标前进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必须立足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脚踏实地推进我们的事业。”
  三、共产主义是有“价值承诺”的
  共产主义更是一种价值追求,是对人的解放的价值承诺。马克思恩格斯曾从人的发展、人的价值实现维度来描述共产主义社会。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描绘出他们心目中的未来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旧式分工是导致人们片面发展、甚至异化生存的根源。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都可以摆脱旧式分工,不必局限于从事某种单一的工作,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需要在任何部门内自由发展。“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成为人的全面而又自由发展的形象写照。在《共产党宣言》里,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构成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自由人联合体”成为共产主义的典型表述。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的表述最明确不过了:“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着眼点、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解放,是人的全面而又自由的发展。实现共产主义的过程,就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追求自身解放的过程,就是实现人的全面而又自由发展的过程。追求人的解放、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实现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个性,共产主义是如此“可亲可爱”,怎么会引起某些人的痛恨呢?
  坚定共产主义关于人的解放、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追求,就是要坚守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早在1835年秋天,在中学毕业前夕,17岁的马克思写了一篇名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作文,其中有段话是这样的:“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会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受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我们选择的共产主义事业就是为人民谋解放、谋发展的事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者:唐爱军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
李洁琼 姚润萍【题文】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一定是
A.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
B.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反向
C.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同
D.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一定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选项D正确。考点:楞次定律。
(2011·广东)在“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四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所示。(1)有同学说:“只要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____,图____可支持你的结论。(2)为了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跟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之间的关系。A.根据图甲和图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B.根据图乙和图丁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3)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感应电流的产生过程是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关于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B.只要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C.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D.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在“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的实验中。小颖同学的四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所示。(1)有同学说:“只要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你认为他的说法不对的. 图________可支持你的结论。(2)根据图甲和图乙的实验现象, 可以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跟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3)根据______两图的实验现象, 可以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跟磁场方向之间的关系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知心痛的感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