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多少个皇帝皇帝姓什么?

清朝有多少个皇帝皇帝顺序及庙號、谥号、年号

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追尊)

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攵皇帝

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敬天昌运建中表囸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

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

继天開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

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皇陵

1清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追尊)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1616年~1626年天命福陵

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寬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1626年~1643年天聪崇德昭陵 

3清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1643年~1661年顺治孝陵

4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1661年~1722年康熙景陵

5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1722年~1735年雍正泰陵

6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え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1735年~1795年乾隆裕陵

7清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愛新觉罗颙琰(1760—18201796年~1820年嘉庆昌陵

8清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1820年~1850道光慕陵

9清文宗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0—18611850年~1861咸丰定陵

10清穆宗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51861年~1875祺祥同治惠陵

11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爱新觉罗載湉(1871—19081875年~1908光绪崇陵

12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1908年~1912年宣统华龙陵园(1)(1)溥仪初葬八宝山革命公墓后在家属要求下移葬华龙陵園。


}

中国最后的封建王朝统治了二百七十六年,历经十二位皇帝的清朝有多少个皇帝居然只有一位皇太子。说出来也是神奇十二位皇帝,没有一个是从皇太子升职上来嘚清朝有多少个皇帝唯一的太子,也可以说是中国最后的皇太子是康熙的二阿哥,也是嫡长子爱新觉罗·胤礽。

为什么清朝有多少個皇帝除了康熙之外没有立太子呢?其实清朝有多少个皇帝不立太子是正常的,康熙是个例外在满清皇族的祖训规定,是不可以立太孓的按照满人一贯的传统,大汗去世之后下一任继承者是需要贵族进行一番商议的,而且继位的大汗及后来的皇帝都是不能立太子的所以满清内部的斗争难以避免。皇太极继努尔哈赤福临继皇太极,都经历了一番争夺

至于康熙为什么破例立了太子,是因为当时政治环境复杂三藩作乱,他处于危机中心而他出了意外情况会恶化难以控制,所以就将刚出生的嫡长子立为太子不过,康熙不但没出意外在位的时间还打破了记录。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場。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篇一 : 清朝有多少个皇帝皇帝帽子仩边的金牌是什么

[清朝有多少个皇帝皇帝排序]清朝有多少个皇帝皇帝帽子上边的金牌是什么?

每次看清朝有多少个皇帝的影视作品皇渧在正式场合带的帽子上都有一块貌似是金子的小牌牌,金牌上边的好像还有个小人那个小人是谁?还有为什么会有个小金牌仅仅是裝饰?下面就看看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参考答案吧网友威尔逊的胡须对[清朝有多少个皇帝皇帝排序]清朝有多少个皇帝皇帝帽子上边的金牌是什么?给出的答复:

丑话说前面: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哈哈哈哈哈哈是因为看到 @李菲菲 和 @朱宏 的回答才想到这个问题的吗?(见:李菲菲的回答 以及 朱宏的回答)

我在之前的回答中,简要介绍了清代朝服冠和吉服冠的区别但是出于篇幅的考量,没有细讲皇帝朝冠的种种特征借着这个问题,就讲一讲题主所说的「小人」到底是什么

这个部件,出现在皇帝夏朝冠的前部在《大清会典》中被称為「金佛」——我在另一个回答中也曾提及此物——顾名思义,就是个佛牌金佛上面的佛像似乎是释迦摩尼……注意,制度订立以后冬朝冠上是没有金佛的。

一个完整的朝冠正面是这样的:(清圣祖夏朝服像局部)

一些朝服像上金佛的局部——

康熙朝服像某底稿金佛局蔀:

光绪夏朝服像金佛局部:

早年朝鲜申中一在《建州纪程图记》中曾记录努尔哈赤相貌也说到了金佛:

奴酋不肥不瘦,躯干健壮,鼻直而夶,面铁而长。头戴貂皮(帽) ,上防耳掩,防上钉象毛如拳许,又以人造莲花台,台上作人形,亦饰于象毛前 诸将所戴,亦一样矣。

——这里面说的是冬季冠帽可见早期制度未定的时候,礼服的帽子上都是有金佛的不仅仅只是皇帝夏朝冠专用。很有意思的是有一个很早的努尔哈赤像,其装束非常符合朝鲜人这个描述:

一些制度未定时期的朝服像上金佛不是很明显,如顺治:

根据会典的记载皇帝夏朝冠,前缀「金佛」后面则「后缀舍林」。在服饰史的汉语记载中皇帝的「舍林」指的是后面的装饰(但是皇子等人朝冠的「舍林」则是前面的装饰,其后面的装饰叫「金花」注意区分!),如图——

那么金佛是用来干嘛的呢汉文史料我还没有看到相关解释,我们可以从满文方面看一看

与《会典》上的汉文记载不同,满文中皇帝以及所有人(夏)朝冠前部的装饰都叫做?erin【即舍林】。《御制增订清文鉴》上如是記载:

——词条汉语说的很明白舍林=金佛头。词条满文解释的翻译:

金佛頭(ginfo teo)?erin(注:即舍林一詞):釘在君主們的涼帽、暖帽的前方嘚金的佛稱為?erin(注:舍林)。

然而?erin这个词的本意其实出现在头盔上,是头盔的掩额——《清文鉴》武功部军器类:

——(是的不要怀疑他们是同一个词)

头盔的前方对着额头钉上去的铁,称为?erin(掩额)

——也就是说,?erin本来是保护额头的部件

推及到朝冠上的金佛,夶概也是从头盔衍化而来~将金佛放在此处或许可以理解为赐福作用。

网友Hasuran Li对[清朝有多少个皇帝皇帝排序]清朝有多少个皇帝皇帝帽子上边嘚金牌是什么给出的答复:

篇二 : 教皇的名号是怎么确定的?欧洲的国王多少世都是以姓氏往下排的但是

教皇的名号是怎么确定的?

欧洲的国王多少世都是以姓氏往下排的但是教皇都是选出来的,姓名自然不同怎么也会有多少世呢。比如现任教皇本笃十六世,原名若瑟·拉青格,那么这个“本笃”是怎么确定的呢,不可能是和前十五个叫本笃的重名吧

一般的教皇选出以后,首先要作的事是确定自巳的名号但这个名号是不能随意定的,而是要从天主教历史上的圣徒名字中选一个作为自己的名号。这样选择的范围就及其有限而苴和前某一任教皇作出重复选择的可能性自然很高。

为了以示区别如果现任教皇选择的圣徒名字和前某一任重复,就在这个名字之前加仩顺序号比如,拉辛格选择的“本笃”这个名字就已经被选用十五次。那么拉辛格再次选用就称为“本笃十六世”。

篇三 : 究竟怎样嘚皇帝才称得上昏君我们都说清朝有多少个皇帝无昏君,虽然清末皇帝做了

究竟怎样的皇帝才称得上昏君

我们都说清朝有多少个皇帝無昏君,虽然清末皇帝做了很多丧权辱国的事但都不算是昏君。

而昏君比如说西晋司衷,宋徽宗等

究竟具备怎样的条件才有资格称嘚上昏君?

近妄远贤、亲逸疏政、迎奸背德、好顺恶忤、不分忠邪、兴神鬼而忘人事……

达成以上两个或者以上的都已经是昏君……

历史上有名的晋惠帝外,还有汉灵帝、断袖帝等都是昏君……

而一楼第一个说的石敬瑭,其实其处境和晚清诸帝的情况差不多所以说不仩是昏,单单只是庸而已……

而第一个说的刘协其实也说不上是昏,不过庸的话那真的是实在的……

其它的我也懒得说,如果有人问為什么没有“荒淫无道”这个条件的话迎奸背德里面已经包括了那个专用名词……

篇四 : 唐朝皇帝都是怎么死的?

唐朝皇帝都是怎么死的

通常说唐朝有20位皇帝,要是把武则天算上就是21位其实还有一位当了17天(710年的6月7日――24日)皇帝的李重茂(中宗李显的儿子)。

618年5月20日李渊登基,改国号为“唐”定都长安。626年6月4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8月8日李渊传位给李世民,当了太上皇635年(贞观九年)5月,李渊病死享年70岁。10月安葬于献陵庙号高祖。

唐高祖李渊在隋末乱世审时度势起兵太原进入关中,建立起赫赫煌煌的大唐王朝晚姩目睹亲生儿子相互残杀,被迫交出皇位但毕竟安安稳稳做了9年太上皇。“人生七十古来稀”也算是上寿了。

太宗李世民29岁当皇帝,君临天下23年开创“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帝王之一这样一位英明之主,到晚年竟然沉迷于服食长生不老药结果52岁时洇误食金丹送命,葬昭陵

高宗李治是李世民的第9个儿子,是太宗跟长孙皇后的第3个儿子高宗一直身体不好,头痛目眩尤其严重56岁时疒死于洛阳宫中的贞观殿。684年8月葬乾陵。

中宗李显(原名李哲)是李治和武则天的第3个儿子是高宗的第7个儿子,他是历史上为数不多嘚两度登基的皇帝他命途坎坷,被废后迁居房州近15年即使坐在皇帝的宝座上也一直在母亲武则天的掌控之中,儿子李重润、女儿永泰公主、女婿武延基因得罪张易之、张宗昌兄弟被武则天逼迫自杀55岁时,他被自己的老婆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死710年11月,葬定陵

睿宗李旦(亦名李轮)是高宗第8个儿子,也是武则天所生是中宗的弟弟,也是两度登基他的太上皇生涯(4年)比他两次做皇帝实际执政嘚全部时间相加还要长。716年6月20日55岁寿终正寝,当年10月葬桥陵

武则天不算是李唐王朝的皇帝,但她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大周政權在李唐王朝当中的15年(690-705年)。她享年82岁这有助于提升中国帝王的平均寿命(历代帝王寿命在80岁以上的仅5位)。

玄宗李隆基也称唐奣皇,是睿宗第3个儿子他在位45年,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天子他享年78岁,是唐朝皇帝中最长寿的而且他还是唐朝子女数量最多的皇渧,有30个儿子29个女儿。他创造了唐朝最辉煌的开元盛世也遭遇了唐朝最严重的动乱――安史之乱。他当了5年太上皇于762年4月5日病逝,13忝之后他的儿子肃宗病逝为他治丧的是他的孙子代宗。次年3月18日葬于泰陵。

肃宗李亨是玄宗的第3个儿子是唐朝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52岁病逝葬建陵。

代宗李豫(原名李俶)是唐朝历史上第一个以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也是唐朝第一个完全由宦官擁立而登基的皇帝。他54岁病逝葬元陵。

德宗李适(音kuo去声)是肃宗的长孙、代宗的长子,在位26年病逝于64岁,葬崇陵

顺宗李誦是德宗的长子,当了26年太子可是在位不足200天,没有以皇帝的身份过一个新年即位当年的新年就已经是太上皇了。他有27个儿子(《旧唐书·顺宗诸子传》说他有23个儿子此据《新唐书》),其中一个儿子(后来被追谥为文敬太子的)被德宗收继为子他和自己血缘上的兒子成了“兄弟”。804年9月本来疾病缠身的顺宗突然中风,不能言语次年正月病逝,享年46岁一般认为他是被宦官所杀。葬丰陵

宪宗李纯(原名李淳)是顺宗的长子,在位16年于820年正月27日在大明宫中和殿暴死,年仅43岁关于他的死亡原因,有简单认为是他服食金丹导致脾气暴躁经常打骂身边的宦官,于是被谋杀了;更为复杂的这是他的儿子穆宗参与的一场宫廷政变。葬景陵

穆宗李恒(原名李宥)昰宪宗的第3个儿子,系宦官拥立他总共生了5个儿子,有3个儿子先后当了皇帝(即敬宗、文宗、武宗)他26岁即位,游乐无度28岁中风,洣恋于金石之药30岁驾崩于他的寝殿。葬光陵

敬宗李湛是穆宗长子,由宦官拥立16岁登基,18岁被杀敬宗除了热衷于多种宫中游戏,还囍欢深夜去捕狐狸称为“打夜狐”,826年12月8日(腊八)晚上打夜狐回来饮酒作乐更衣时被宦官杀害。葬庄陵

文宗李昂是穆宗的第2个儿孓,也是宦官拥立18岁登基,终生受制于宦官曾引发震惊朝野的“甘露之变”。病逝享年32岁,葬章陵

武宗李炎(原名李瀍)是穆宗嘚第5个儿子,还是宦官拥立的27岁登基,享年33岁死于服食仙丹妙药。葬端陵

宣宗李忱(原名李怡)是宪宗的第13个儿子,是穆宗的弟弟是敬宗、文宗、文宗的叔叔,又一个被宦官拥立的皇帝他也是信任方术,梦想长生不老服食仙丹,毒发而死享年50岁。葬贞陵

懿宗李漼(原名李温)是宣宗的长子,他是唐朝最后一个以长子即位而且最后一位在长安平安度过帝王生涯的皇帝在位15年,骄奢淫逸宠信宦官,873年7月19日病逝享年41岁。葬简陵

僖宗李儇(原名李俨)是懿宗的第5个儿子,宦官拥立即位时年仅12岁。黄巢起义爆发僖宗成为玄宗之后又一位避难四川的皇帝。885年3月僖宗重返长安,12月又逃亡凤翔次年发生襄王李熅事变,僖宗被尊为太上皇但为时很短。888年3月6ㄖ“暴疾”而亡年仅27岁。葬靖陵

昭宗李晔(原名李杰)是懿宗的第7个儿子,是僖宗的同母弟弟宦官拥立。即位时22岁898年11月被宦官废黜,由皇太子李裕监国也算是有过太上皇经历。901年正月昭宗“反正”,但很快被朱全忠(朱温)控制38岁时死于朱全忠的刀下。葬和陵

哀帝李chu(原名李祚)是昭宗的第9个儿子,是大唐王朝最后一个皇帝他完全受制于朱全忠,根本没有下达过任何政令907年3月禅位朱温,次年被朱温毒死年仅17岁。葬温陵

丧制陵寝是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一大宫廷文化,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部分“关Φ十八陵”,《全唐诗》咏昭陵最多往往带有对贞观之治的缅怀。

“诗圣”杜甫有《行次昭陵》和《重经昭陵》;权德舆有《拜昭陵过鹹阳墅》、《仲秋朝拜昭陵》、《拜昭陵出城与张秘监阁老同里临行别承在史馆未归寻辱清辞辄酬之》和《酬冯监拜昭陵回途中遇雨见示》;李商隐《复京》:“天教李令心如日可要昭陵石马来。”韦庄《闻再幸梁洋》:“兴庆玉龙寒自跃昭陵石马夜空嘶。”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司空图《青龙师安上人》:“清香一炷知师意应为昭陵惜老臣。”司涳图《与都统参谋书有感》:“带病深山犹草檄昭陵应识老臣心。”

另外提到高祖“献陵”的有1处(司空图《丁巳元日》:“献陵三百里,寤寐祷时清”);提到高宗与武则天“乾陵”的有1处(子兰《寄乾陵杨侍郎》);提到中宗“定陵”的有1处(卢纶《宿定陵寺(寺在陵内)》);提到睿宗“桥陵”的有1处(杜甫《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提到玄宗“泰陵”的有4处(白居易《李夫人-鉴嬖惑也》:“又不见泰陵一掬泪马嵬坡下念杨妃。”刘言史《观绳伎(潞府李相公席上作)》:“泰陵遗乐何最珍彩绳冉冉天仙人。”舒元舆《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万古长恨端萧萧泰陵陌。”杜牧《华清宫三十韵》:“孤烟知客恨遥起泰陵傍。”);提到代宗“元陵”的有1处(包佶《朝拜元陵》);提到顺宗“丰陵”的有4处(权德舆《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时充卤簿使)》和《奉使丰陵职司卤簿通宵涉路,因寄内》韩愈《丰陵行(顺宗陵也,在富平县东北三十里)》张籍《拜丰陵》);提到宪宗“景陵”的有1处(李商隐《过景陵》);提到敬宗“庄陵”的有1处(张籍《庄陵挽歌词三首》);提到文宗“章陵”的有2处(钱起《罢章陵令山居过中峰道者二首》和《赴章陵酬李卿赠别》)。

权德舆还有《奉和张监阁老过八陵院题赠杜卿崔员外》“八陵”,指的是献陵、昭陵、乾陵、定陵、桥陵、泰陵、建陵、元陵“八陵院”是管理这些陵墓的官署。

皇帝之死曰“崩”皇太后、皇后、貴妃之死曰“薨”。宫廷的丧礼、葬礼有非常复杂的程序其场面亦颇为壮观。朝臣往往写挽歌表示哀悼挽歌(词)的内容一般是歌颂迉者生前功德,描写葬礼仪仗场面并表示哀悼之情(],比较空泛

《全唐诗》的挽歌(词)有56首是专门悼挽中宗、玄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敬宗、文宗、武宗这10位皇帝的。没有专门挽歌的是高祖、太宗、高宗、睿宗、穆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哀帝這10位

唐朝20帝,平均享年45岁其中有好几个是服食丹药送命,还有几个被杀(或怀疑被杀)很难寿终正寝。

篇五 : 清朝有多少个皇帝皇帝嘟是怎么死的

自清军入关,多尔衮摄政定都北京到清朝有多少个皇帝灭亡。大多数皇帝早夭使人们引起各种猜测,众说不一那么,这些皇帝究竟死于什么原因呢福临帝(顺治)顺治帝迁都北京,十月初一在紫禁城的太和门举行登极大典从此清王朝统治中国近270年嘚历史正式开始了。顺治帝本来就身体羸弱经常心悸失眠,他常叹自己“骨瘦如柴寿命难过卅。”顺治十四年皇贵妃董鄂氏所生皇㈣子夭折,对其是沉重打击顺治十七年宠妃董鄂氏又逝,使顺治万念俱灰声称要出家为僧,终日郁郁寡欢精神不振,每况愈下不箌半年又染上了天花,于初七日半夜死在养心殿时年24岁。玄烨帝(康熙)玄烨政绩非常突出但立储,几立几废身心受到严重刺激,開始患病从他数次发病情况看,他患的可能是高血压、心脏病当时他“伤心不已”,“渐觉虚弱”“胸中有结”“日日不能释然于懷”。到五十一年再废太子时就已“心思用尽,容颜清减”六十一年十月廿一日,玄烨去南苑行围时值天寒地冻,他已近七十高龄体弱多病,于十一月初七“偶冒风寒”当日回到畅春园,传旨“整日即出透汗自初十至十五静养斋戒”,但这次患病来势较猛。疒中派皇四子胤代行祭天大礼有五子允祺前往孝东陵典祭实际是支走其子,便于向隆科多口授遗嘱致使心力憔瘁,气力不支于十三ㄖ丑时病情突然恶化,遂将其八个皇太子召至御榻前宣布四子胤即位戌时,耗尽心血的玄烨结束了生命终年69岁。胤禛帝(雍正)胤禛繼位时年四十五岁是一位非常勤勉的皇帝,但他的身体状况虽非羸弱多病但也非骁悍强健即位以后,面临着允棋等人的分裂活动他不嘚不把精力投入到政务中去日久天长,健康必受影响雍正四年即承认精力不足,疲劳衰弱一下病倒拖了一年,失于调治雍正八年彡月,间日时发寒热饮食大减,夜不能寐历时两年有余。五月间一度好转九月再度加重,直到十月才度过险关这场将近一年的寒熱病,几乎送了胤禛的命一个53岁的人,患了这样一场大病(似疟疾)使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于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子夜死于圆明園对于他的死因,缺乏史料只能从乾隆帝即位之初的上谕中分析。乾隆在胤死后的三天内雷厉风行地处理了三十八件要事,三分之②与葬礼直接相关其中一件是传谕给宫中的道士的。言:“皇考万几余暇闻外间炉火修炼之说,圣心深知其非且深知甚为市井无赖の徒,最好造言生事……今朕将伊等驱出,各回本籍……”实际上,胤禛生前曾谕几路总督、巡抚为其寻找道士甚至不顾夏日炎炎,在宫内、宫外辟静之处用万斤灰炭炼丹年老体弱的胤禛豢养道人,为治病强身这个目的显而易见道士推拿炼丹,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种治疗方法但盲目迷信却走向反面,从胤禛对道士的重视态度与乾隆果断的驱道行动联系起来分析就可以感到胤禛之死与长期服用丼药引起重金属中毒有关。弘历帝(乾隆)弘历在几个兄弟当中不论在才华或政治上都处于优势地位,胤禛死时他年方25岁有较好的文囮基础,有一定的统治知识和几年参与军事机务的经验所以极为顺利掌握了政权。弘历天资聪慧青年时代受到精心培养。从雍正十三姩九月(1735年10月)弘历登极至做太上皇以后的嘉庆四年正月(1799年2月)共63年多基业稳定,政绩卓著其前提条件是其寿命长,政策当他个囚对绘画、文玩、音乐、体育等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也是健康长寿的原因之一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辰刻在养心殿断气,才被人抬著离开了宝位享年89岁。在他的一生中注重锻炼反对进补,常自称为“长寿老人”看来他一生都很健康,只是老死而已 顒琰帝(嘉慶)顒琰六岁就傅,十三岁即通五经文章“援笔立就,动成典则”十五岁大婚后仍日居书室,寒暑罔闻琰经过从建储到即位加训政嘚二十多年里,更臻于成熟为后来从政奠定了牢固基础。度过了曲折而不平安的二十五年宫廷内部的斗争,八卦教、捻子军的造反哃母弟庆亲的去世,不能不使顒琰的内心忧郁负担加重。嘉庆二十五年七月甘四日到避暑山庄准备去木兰围猎,在去山庄的路上“偶感喝暑”到山庄后即“觉痰气上壅,至夕益盛”至二十六日傍晚,疾大渐戌刻,崩于避暑山庄的行殿寝宫旻宁帝(道光)旻宁,於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寅时生于大内撷芳殿为顒琰的第二子,六岁就傅十五岁与钮祜禄氏成婚,嘉庆十三年正月钮病死十二月又與佟佳氏成婚。一共有后妃20人他即位顺利,崇尚节俭但清已处未落时期。晚年圣躬不豫,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三日病于圆明園慎德堂,召见部分大学士和军机大臣密议传位大事,次日卯刻病危又急召宗令和御前大臣等十人,明示皇前朱谕立皇四子奕为皇呔子,并将另一个宠儿封为亲王关于旻宁死于何疾,因无原始资料故难以推断奕詝帝(咸丰)咸丰执政,多事之秋洪秀全领导的太岼天国革命,鸦片战争圆明园被焚,北京条约的签定都给咸丰以沉重的打击他所患的肺病愈来愈重,热河行宫不断传出他病危的消息咳嗽带血益发严重,于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久患虚劳的咸丰终于死在避暑山庄内的“烟波致爽”殿寝宫,终年31岁载淳帝(同治)咸豐十一年十月初九在太和殿举行了载淳的登极大典改号为同治,实际上是慈禧一人总揽大权开始了她长达四十八年之久的统治。载淳於十一年九月十四日十七岁时举行了大婚典礼两宫皇太后于第二年正月廿六日正式卷帘归政了,但慈禧极不放心还常常插手干预,使姩轻自负的载淳皇帝不甘忍受不到两年就死了。对于他的死尽管清代宫庭史料,特别是档案内均有较明确的记载但由于上述的种种原因,在一些私人著述和笔记中还是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说法,并加了一些演义性的描绘有的说他死于天花,有的说他死于梅毒也有嘚说他死于疥疮,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据《桃花圣解庵日记》同治十三年甲戌十二月五日记载:……嘻戏游宴耽溺男宠,日就裸瘠旋患痈,项腹各一皆浓溃,日未昏殆不知人。《国史旧闻》)濮兰德、巴克斯著《慈德外记》载:“私家著述皆谓太后纵帝游荡,忣至得疾又不慎重爱护,以至深沈不起……盖帝常履饮于外,至翌晨召见军机时犹未归也或醉中言语失次,杂以南城猥贱之事……一八七三年(即同治十二年)外间皆窃窃私议恐帝寿之不久。至次年十二月帝得痘症,不能临朝两宫皇太后代执国政。至月底帝遂降谕日:‘朕于本月有天花之喜……’”。《四朝佚闻》中载:“穆宗之崩传者不一,或云天花或云内毒,而医药不能尽合……”這些著述除了记载同治皇帝的病情死因之外还特意说明了同治皇帝南郊微服履行之事,并且把这件事与同治皇帝母子矛盾及病和死联系茬一起说明由于西太后专权,同治忧郁不快之情但是,在慈禧监视之下仅有几个太监夜间常出没于宫禁森严的大内,至整夜不归竟达次晨来不及召见军机大臣或醉语胡言的程度似难出现。其实同治皇帝的病情和死因,可以从清代皇帝“脉案档簿”中看得一清二楚《万岁爷进药底簿》中详细记录了自同治十三年十月三十日未刻载淳得病至同年十二月初五日酉刻死去前后三十六天的脉案、病情和用藥情况,它完全证明了载淳最后死于天花这是详实可靠的。1979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医研究院和北京医院的有关专家教授对同治皇渧的病情发展及用药情况进行了专门的研讨,大家的结论仍认为同治皇帝死于天花是无疑的载湉帝(光绪)载湉亲政典礼于光绪十三年(1887)正月十五在太和殿举行,光绪十五年正月举行了大婚典礼这时慈禧才“交权”并移居到颐和园,但是斗争仍在激烈的进行最后终於导致了戊戌宫廷政变。戊戌变法失败以后载湉被囚瀛台。政治上的打击和精神上的苦闷使本来就患有多种疾病的载身体越发不支,荿为一个被慈禧抛弃的傀儡加上久病缠身,使他再也无力奋起抗争载湉于同治十年(1871六月二十八日出生于宣武门内迤西太平湖醇亲王府的槐荫斋,四岁入宫在慈禧太后苛刻管制下成人,与慈禧斗争了十几年最后落了个傀儡皇帝,这一切都是造成从小多病而且越来越偅的真正原因他从小体弱,感冒发烧胃病时作,大婚前经常遗精而使“肾经亏损太甚”接着脑鸣、肩背腰腿酸沉,逐年加重光绪②十四年八月戊戌变法失败后,政治上的打击使病情突然加重到了三十四年(1908)入春以后更为严重,宫中御医已束手无策不得已召江蘇名医陈秉钧和曹元恒入京诊视,到了四月份仍无起色五月初八日,慈禧通过军机处向各地发出电文:“入春以来皇上圣躬时有欠安茬京名医,诊治无效希尊处精选名医,资送迅速来京恭候传诊”。这次保送来京的名医有:吕用宾、周景涛、杜仲骏、施焕、张鹏年等人其中江苏名医(浙江候补知县)杜仲骏对吏部尚书陆润痒说:“……我辈此来,满拟治好皇上之病以搏微名,及今看来徒劳无益,希望全无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由此证明光绪病情之严重使诸臣失掉了信心。进入十月光绪皇帝的病情又加重了。慈禧73岁生日皇上勉强来到殿上哭着对大臣说:太后“万寿在即,不能行礼奈何?”大臣们也陪着落泪慈禧见他非常可怜,马上命太监扶轿送回瀛台十月廿一日,“帝鼻煽动胃中隆起”“上疾剧增”,再次向全国发布上谕急调名医来京,可是在这道上谕没有完全发出去之前于酉正二刻三分,就崩于瀛台涵元殿享年38岁,死于肺病溥仪(宣统)作为清朝有多少个皇帝,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一生的经历可算是坎坷而丰富了。关于他的一生大量的书籍、影视剧已使人们对他并不陌生了。1967年溥仪因患癌症病逝于北京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代有名的姓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