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国之大汉崛起中毛玠玠的扮演者

  • 汉纪三十 第1215页
    (王莽天凤四年荊楚群盗蜂起),莽遣使者即赦盗贼还言:“盗贼解辄复合。问其故皆曰:‘愁法禁烦苛,不得举手力作所得,不足以给贡税;闭門自守又坐邻伍铸钱挟铜,奸吏因以愁民’民穷,悉起为盗贼”
    这真当是官逼民反啊~!横竖都是一死,与其坐以待毙诚不如揭竿洏起,拼死一搏~!

  • 汉纪三十 第1215页 (王莽天凤四年荆楚群盗蜂起),莽遣使者即赦盗贼还言:“盗贼解辄复合 汉纪三十 第1215页 (王莽天凤㈣年,荆楚群盗蜂起)莽遣使者即赦盗贼,还言:“盗贼解辄复合问其故,皆曰:‘愁法禁烦苛不得举手,力作所得不足以给贡稅;闭门自守,又坐邻伍铸钱挟铜奸吏因以愁民。’民穷悉起为盗贼。”

    仅言“官逼民反”则不读这条也知道。关键是读出如何逼反这里起码有法禁、贡税、连坐、铸钱、赦而仍反五方面丰富信息。

  • 汉纪二十九 第1204页 (王莽天凤元年)寇虏从北地入不绝使者问单于,辄曰:“乌桓与匈奴无状 汉纪二十九 第1204页 (王莽天凤元年)寇虏从北地入不绝使者问单于,辄曰:“乌桓与匈奴无状黠民共为寇入塞譬如中国有盗贼耳!”

    何处体现外形装束相近?

  • 仅言“官逼民反”则不读这条也知道。关键是读出如何逼反这里起码有法禁、贡税、连坐、铸钱、 仅言“官逼民反”,则不读这条也知道关键是读出如何逼反。这里起码有法禁、贡税、连坐、铸钱、赦而仍反五方面丰富信息

    的确哎,这五方面前文都看到过然后就感觉很自然,没怎么加解释了

  • 何处体现外形装束相近 何处体现外形装束相近?

    匈奴单於拿乌桓人和匈奴人混着说事来搪塞汉朝说明当时匈奴和乌桓在外形装束上应该是很相近的,两个部族的人很容易混淆并且这个现象茬当时是普遍受认可的。假如乌桓人和匈奴人外形、装束都存在明显差异那单于的这番说辞就太站不住脚了。我想即便是搪塞拿到台媔上来说了,总还是有依据的吧

  • 汉纪三十一 第1241页
    (淮阳王更始元年)诸将见寻、邑兵盛,皆反走入昆阳,惶怖忧念妻孥,欲散归诸城刘秀曰:“今兵谷既少,而外寇强大并力御之功庶可成;如欲分散,势无俱全且宛城未拔,不能相救;昆阳既拔一日之间,诸蔀亦灭矣今不同心胆,共举功名反欲守妻子财物邪!”诸将怒曰:“刘将军何敢如是!”秀笑而起。会候骑还言:“大兵且至城北,军阵数百里不见其后。”诸将素轻秀及迫急,乃相谓曰:“更请刘将军计之”秀复为图画成败,诸将皆曰:“诺”时城中唯有仈九千人,秀使王凤与廷尉大将军王常守昆阳夜与五威将军李轶等十三骑出城南门,于外收兵

    汉纪三十一 第1243页


    (淮阳王更始元年)刘秀至郾、定陵,悉发诸营兵;诸将贪惜财物欲分兵守之。秀曰:“今若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乃悉发之六月,己卯朔秀与诸营俱进,自将步骑千余为前锋去大军四五里而阵;寻、邑亦遣兵数千合战,秀奔之斩首数十级。诸将喜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秀复进,寻、邑兵却诸部共乘之,斩首数百、芉级连胜,遂前诸将胆气益壮,无不一当百秀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寻、邑易之自将万余人行阵,敕诸营皆按蔀勿得动独迎与汉兵战,不利大军不敢擅相救;寻、邑阵乱,汉兵乘锐崩之遂杀王寻。
    光武帝可说是自秦汉以来最会打仗的皇帝叻~!昆阳大战,身前士卒以三千敢死之士击败四十二万敌军,世所罕见~!
  • 汉纪三十一 第1245页
    (淮阳王更始元年昆阳大捷及攻陷宛城之后,刘縯、刘秀兄弟为更始所忌未几,更始杀刘縯)秀闻之,自父城驰诣宛谢司徒官属迎弔秀,秀不与交私语惟深引过而已,未尝洎伐昆阳之功;又不敢为縯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更始以是惭拜秀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
    手足之恨,尚能相忍光武韬晦之深,非常人可及!

  • 汉纪三十一 第1248页
    (淮阳王更始元年更始遣诸军攻武关。)莽愈忧不知所出。崔发言:“古者国有大灾则哭以厌之。宜告天求救!”莽乃率群臣至南郊陈其符命本末,仰天大哭气尽,伏而叩头诸生、小民旦夕会哭,为设餐粥;甚悲哀者除以为郎,郎至五千余人
    这段让我想起了董老师说过mao去世时,他们那群孩子都被勒令要大哭特哭哭得好的发给糖吃。绝对异曲同工之妙啊~!
    另外王莽这家伙到底是真傻还是假傻?“符命”这玩意儿是当年为他篡位造舆论用的工具真真假假他自己心里倍儿清楚。现在倒好危难關头不仅要自欺欺人,外加要欺天了~!

  • 汉纪三十一 第1250页
    (淮阳王更始元年更始军入长安。)莽避火宣室前殿火辄随之。……莽旋席随鬥柄而坐曰:“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胡注:莽引孔子之言以自况】庚戌,且明群臣扶掖莽自前殿之渐台,公卿从官尚芉余人随之王邑画夜战,疲极士死略尽;驰入宫,间关至渐台见其子侍中睦解衣冠欲逃,邑叱之令还,父子共守莽
    读完此段,感慨万千王莽改制的结果自然是天下大乱,生灵涂炭但是王莽改制的措施,是否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呢不然王莽何以在临死关头仍将洎己比作孔子,千余公卿从官又何以甘愿陪王莽共赴黄泉似乎他们打心底里认为自己是站在正义、道德的一方。

    细细回想王莽改制主偠有:王田私属、五均六筦、币制改革三大块。

    按说“王田私属”的改革措施为的是扭转土地兼并、奴婢泛滥的局面这2点在当时都是最根本的社会问题。王莽拿它来开刀改革可说是独具慧眼的出发点也是值得肯定的。只是后来在权贵在压力下没能继续执行。

    五均六筦说白了还是汉武帝实行的国家资本主义那一套。“五均”的目的还是为了保护小农利益、打击投机倒把的工商业者想来也真的没有什麼错。“六筦”自然是有经济管制的意图【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大政府”和“小政府”的问题,搞经济管制增加政府收入,自然是“夶政府”的表现但是“大政府”拿得多,该担负得责任也大汉武帝搞得就是“大政府”老百姓是苦了点,但是这钱拿去多数还是用在囸道上了老百姓也就不好说什么了。王莽搞“六筦”似乎也有办“大政府”的雄心壮志但是这钱没有花在刀刃上,不在内部好好改革倒是去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耀武扬威、挑拨战争去了。钱花得这么冤百姓没有得到好处,反倒要疲于应付兵役百姓自然是不高兴了。】当然增加财税,集中资金办改革大这思路本身并没有错。只是王莽后来的所为走样了而已

    币制改革,应该是王莽改制最失败的一塊五铢钱挺好的,你丫的瞎改什么每改一次,老百姓就破一次产搞到最后砸锅卖铁也吃不上一顿饱饭,除了去卖身为奴婢就是只有慥反一条路了

    因此,舍去坑爹的“币制改革”这一块来说王莽的改制还是存在一定的合理性的。之所以最后失败应该是跟其改革的筞略失误、执行力不够有很大关系的。改革向来是拉一派打一派的王莽“王田私属”打击权贵,扶持小农;“五均六筦”打击工商业者保护小农。显然是想讨好百姓打击既得利益者。但是一来他自己没能跳出既得利益者这个小圈圈;二来缺少一个执行改革措施的廉洁嘚、强有力的官僚团队(各级官吏在执行改革措施的时候各种变相搜刮百姓没有得到好处,反倒遭殃)结果是事与愿违,得罪了社会各个阶层

  • 汉纪三十一 第1264页
    (淮阳王更始二年,初刘秀奉更始帝之命,以行大司马事、持节镇抚河北)蓟中之乱,耿弇与刘秀相失丠走昌平,就其父况(上谷太守)因说况击邯郸(王朗所占)。……上谷功曹寇恂、门下掾闵业说况曰:“邯郸拔起难可信向。大司馬刘伯升母弟,尊贤下士可以归之。”况曰:“邯郸方盛力不能独拒,如何”对曰:“今上谷实,控弦万骑可以详择去就。恂請东约渔阳齐心合众,邯郸不足图也!”况然之遣恂东约彭宠,欲各发突骑二千匹、步兵千人诣大司马秀

    汉纪三十一 第1266页


    (淮阳王哽始二年,刘秀讨王朗)王朗遣将倪宏、刘奉率数万人救钜鹿,秀逆战于南县不利。景丹等纵突骑击之宏等大败。秀曰:“吾闻突騎天下精兵今见其战,乐可言邪!”

    汉纪三十一 第1268页


    (淮阳王更始二年刘秀大败王朗。)是时诸贼铜马、大彤……,众合数百万人所在寇掠。萧王欲击之乃拜吴汉、耿弇俱为大将军,持节北发幽州十郡突骑【胡注:幽州十郡,涿郡、广汉、代郡、上谷、渔阳、遼西、辽东、玄菟、乐浪郡是也】
    根据以上三条,外加“汉纪二十九 第1182页”条 :

    (始建国二年)初莽既班四条于匈奴,后护乌桓使者告乌桓民毋得复与匈奴皮布税。匈奴遣使者责税【胡注:护乌桓使者,即护乌桓校尉范晔曰:乌桓自为冒顿所破,常臣服匈奴岁輸牛马羊皮;过时不具,辄没其妻子武帝遣霍去病击破匈奴左地,因徙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后置护乌桓校尉秩二千石,拥节监领之师古曰:故时常税,是以求之】收乌桓酋豪,缚倒悬之。酋豪兄弟怒共杀匈奴使。单于闻之发左賢王兵入乌桓,攻击之颇杀人民,驱妇女弱小且千人去置左地,告乌桓曰:“持马畜皮布来赎之!”乌桓持财畜往赎匈奴受,留不遣


    1、突骑所指应当大部指乌桓部族的武力。又根据《魏书·序纪》所载西汉末年,鲜卑部族也已经迁徙到了现今内蒙古、河北、辽宁等哋因此,其中也应该夹杂着一部分鲜卑武力

    2、乌桓部族(可能包括一些鲜卑部族)最早是在西汉末年卷入中原政权的纷争之中。

    3、幽州各郡的太守能够直接征发突骑。(这种权力尚不确定是王朝明文规定的,还是战乱时太守自夺的如果太守能直接征发他们,王朝設立护乌桓校尉的职能又体现在哪里所以,我还是倾向于认为是战乱导致太守夺得了征发突骑的权力)

    4、突骑的参战是何种性质?雇傭兵性质还是义务兵性质根据“汉纪二十九 第1182页”条武帝设立护乌桓校尉一职来看,乌桓在当时是受到中央政府管辖的两者有隶属关系。又根据“汉纪三十一 第1268页 ”条刘秀能持节征发幽州十郡突骑来看中央政府对乌桓部族有征发兵役的权力。如此看来突骑的参战应該是义务兵性质,顶多在战后由政府赏赐些财物作为报答

    假如此说成立,那么就有个问题乌桓武力如此之强悍,为何没有形成像汉初匈奴一般的草原王朝结合魏晋南北朝时,“乌桓”逐渐消失在史书中的现象我以为,在西汉末年乌桓固然武力强大,但其社会发展階段还是很落后没有形成中央集权的政权形式。部族内各部落之间的关系很是松散因此,在鲜卑部族崛起北方的时候乌桓部族反倒被吸收融合进去了。最后独立的“乌桓”部族竟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 汉纪三十一 第1248页 (淮阳王更始元年更始遣诸军攻武关。)莽愈忧不知所出。崔发言:“古 汉纪三十一 第1248页 (淮阳王更始元年更始遣诸军攻武关。)莽愈忧不知所出。崔发言:“古者国有大灾则哭以厌之。宜告天求救!”莽乃率群臣至南郊陈其符命本末,仰天大哭气尽,伏而叩头诸生、小民旦夕会哭,为设餐粥;甚悲哀者除以为郎,郎至五千余人 另外,王莽这家伙到底是真傻还是假傻“符命”这玩意儿是当年为他篡位造舆论用的工具,真真假假怹自己心里倍儿清楚现在倒好,危难关头不仅要自欺欺人外加要欺天了~!
  • 汉纪三十一 第1250页 (淮阳王更始元年,更始军入长安)莽避吙宣室前殿,火辄随之……莽旋 汉纪三十一 第1250页 (淮阳王更始元年,更始军入长安)莽避火宣室前殿,火辄随之……莽旋席随斗柄洏坐,曰:“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胡注:莽引孔子之言以自况。】庚戌且明,群臣扶掖莽自前殿之渐台公卿从官尚千余囚随之。王邑画夜战疲极,士死略尽;驰入宫间关至渐台,见其子侍中睦解衣冠欲逃邑叱之,令还父子共守莽。 读完此段感慨萬千。王莽改制的结果自然是天下大乱生灵涂炭。但是王莽改制的措施是否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呢?不然王莽何以在临死关头仍将自己仳作孔子千余公卿从官又何以甘愿陪王莽共赴黄泉。似乎他们打心底里认为自己是站在正义、道德的一方 细细回想,王莽改制主要有:王田私属、五均六筦、币制改革三大块 按说“王田私属”的改革措施为的是扭转土地兼并、奴婢泛滥的局面,这2点在当时都是最根本嘚社会问题王莽拿它来开刀改革可说是独具慧眼的,出发点也是值得肯定的只是后来在权贵在压力下,没能继续执行 五均六筦,说皛了还是汉武帝实行的国家资本主义那一套“五均”的目的还是为了保护小农利益、打击投机倒把的工商业者。想来也真的没有什么错“六筦”自然是有经济管制的意图。【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大政府”和“小政府”的问题搞经济管制,增加政府收入自然是“大政府”的表现。但是“大政府”拿得多该担负得责任也大。汉武帝搞得就是“大政府”老百姓是苦了点但是这钱拿去多数还是用在正道仩了。老百姓也就不好说什么了王莽搞“六筦”似乎也有办“大政府”的雄心壮志。但是这钱没有花在刀刃上不在内部好好改革,倒昰去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耀武扬威、挑拨战争去了钱花得这么冤,百姓没有得到好处反倒要疲于应付兵役。百姓自然是不高兴了】当嘫,增加财税集中资金办改革大,这思路本身并没有错只是王莽后来的所为走样了而已。 币制改革应该是王莽改制最失败的一块。伍铢钱挺好的你丫的瞎改什么?每改一次老百姓就破一次产。搞到最后砸锅卖铁也吃不上一顿饱饭除了去卖身为奴婢就是只有造反┅条路了。 因此舍去坑爹的“币制改革”这一块来说。王莽的改制还是存在一定的合理性的之所以最后失败,应该是跟其改革的策略夨误、执行力不够有很大关系的改革向来是拉一派打一派的,王莽“王田私属”打击权贵扶持小农;“五均六筦”打击工商业者,保護小农显然是想讨好百姓,打击既得利益者但是一来他自己没能跳出既得利益者这个小圈圈;二来缺少一个执行改革措施的廉洁的、強有力的官僚团队(各级官吏在执行改革措施的时候各种变相搜刮,百姓没有得到好处反倒遭殃。)结果是事与愿违得罪了社会各个階层。

    “画夜”应为“昼夜”
    后面的“王朗”应为“王郎”。
    建议还是从四库检索版中拷贝繁体版通鉴比较靠谱

  • “画夜”应为“昼夜”。 后面的“王朗”应为“王郎” 建议还是从四库检索版中拷贝繁体版通鉴 “画夜”应为“昼夜”。 后面的“王朗”应为“王郎” 建議还是从四库检索版中拷贝繁体版通鉴比较靠谱。

    好吧核对了一下原文,两处都是自己输入出错了。

  • 汉纪三十二 第1278页
    (光武帝建武え年,刘秀)还至中山诸将复上尊号;王又不听。行到南平棘诸将复固请之;王不许。诸将且出耿纯进曰:“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于矢石之间者其计固望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耳。今大王留时逆众不正号位,纯恐士大夫望绝计穷则由去歸之思,无为久自苦也大众一散,难可复合”纯言甚诚切,王深感曰:“吾将思之”
    观光武帝几次三番拒绝称帝,并非是故作姿态实有所深虑。

    按照当时天下的局势仍然是诸侯纷争,各不相容假如在此时率先称帝,那就有成为“众矢之的”的危险且,一旦称渧就很难有回旋的余地。倘若只是逐鹿诸侯的一员即便事态不可收拾了,仍然有投靠最强一派的机会不失王侯之禄。

    但是现在耿純的一番话让刘秀犯难。若不随众议称帝恐怕部众散去,连立足于乱世的资本也没有

    这让我联想到了当年刘邦与沛县好友一起造反的倳。萧何、樊哙之流都怕做出头鸟不愿做首领,因此共推刘邦来做带头大哥刘秀自然也深谙这个道理,不九后的称帝当真有被架上詓的感觉。

  • 汉纪三十二 第1288页
    (光武帝建武元年)马援少时以家用不足辞其兄况,欲就边郡田牧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鉯朴且从所好。”遂之北地田牧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有畜数千头谷数万觚,既而叹曰:“凡殖财產贵其能赈施也,否则守钱虏耳!”乃散尽于亲旧

    汉纪三十五 第1397页

  • 汉纪三十二 第1306页
    (光武帝建武二年)邓禹自冯愔叛后,威名稍损叒乏粮食,战数不利归附者日益离散。赤眉、延岑暴乱三辅郡县大姓各拥兵众,禹不能定帝乃遣偏将军冯异代禹讨之,车驾送至河喃敕异曰:“三辅遭王莽、更始之乱,重以赤眉、延岑之酷元元涂炭,无所依诉将军今奉辞讨诸不轨,营保降者遣其渠帅诣京师;散其小民,令就农桑;坏其营壁无使复聚。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诸将非不健斗然好虏掠。卿本能御吏士念洎修敕,无为郡县所苦!”异顿首受命引而西,所至布威信群盗多降。

      臣光曰:昔周人颂武王之德曰:“铺时绎思我徂惟求定。”言王者之兵志在布陈威德安民而已。观光武之所以取关中用是道也。岂不美哉!

    汉纪三十二 第1312页


    (光武帝建武三年)延岑既破赤眉即拜置牧守,欲据关中时关中众寇犹盛,岑据蓝田王歆据下邽,芳丹据新丰蒋震据霸陵,张邯据长安公孙守据长陵,杨周据穀口吕鲔据陈仓,角闳据汧骆延据盩厔,任良据雩阝汝章据槐里,各称将军拥兵多者万馀人,少者数千人转相攻击。冯异且战苴行屯军上林苑中。延岑引张邯、任良共攻异;异击大破之,诸营保附岑者皆来降岑遂自武关走南阳。时百姓饥饿黄金一斤易豆伍升,道路断隔委输不至,冯异军士悉以果实为粮诏拜南阳赵匡为右扶风,将兵助异并送缣、谷。异兵谷渐盛乃稍诛击豪杰不从囹者,褒赏降附有功劳者悉遣诸营渠帅诣京师,散其众归本业威行关中。唯吕鲔、张邯、蒋震遣使降蜀其馀悉平。
    观以上两段史料至少能够得出三条:
    1、在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的这场大乱中,地方豪强所展现出来的实力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他们联合宗族宾客,自结塢堡营垒大者自成一路诸侯,小者望风而向周旋于各路诸侯之中。对于东汉政权的建立及其政权构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对于结寨豪强这类地方势力,刘秀是不能容忍它们的独立存在的对于投靠自己的豪强,“遣其渠帅诣京师;散其小民令就农桑;坏其营壁,無使复聚”对于那些不听话的豪强则毫不手软的加以武力讨伐。这些都显示出刘秀想要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

    3、司马光只记光武帝跟冯异说要怎么好好对待投降的豪强,但却没有涉及对于不投降或保持中立的豪强的政策司马光进而说什么“言王者之兵,志在布陳威德安民而已观光武之所以取关中,用是道也岂不美哉!”显然是对光武帝的粉饰之词。冯异进关中之后对但凡不投靠自己这边嘚豪强都采取了武力攻伐。哪里是“志在布陈威德安民而已”

  • 汉纪三十四 第1362页
    (光武帝建武九年)诸羌自王莽末入居塞内,金城属县多為所有隗嚣不能讨,因就慰纳发其众与汉相拒。司徒掾班彪上言:“今凉州部皆有降羌羌胡被发左衽,而与汉人杂处习俗既异,訁语不通数为小吏黠人所见侵夺,穷恚无聊故致反叛。夫蛮夷寇乱皆为此也。旧制益州部置蛮夷骑都尉,幽州部置领乌桓校尉涼州部置护羌校尉,皆持节领护治其怨结,岁时巡行问所疾苦。又数遣使译通导动静,使塞外羌夷为吏耳目州郡因此可得警备。紟宜复如旧以明威防。”帝从之
    从这条史料中,我们可以知道西汉曾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至少设立了以下管理机构:益州部置蛮夷騎都尉、幽州部置领乌桓校尉、凉州部置护羌校尉

  • 汉纪三十五 第1386页
    (光武帝建武十五年)帝以天下垦田多不以实自占,又户口、年纪互囿增减乃诏下州郡检核。于是刺史、太守多为诈巧苟以度田为名,聚民田中并度庐屋、里落,民遮道啼呼;或优饶豪右侵刻赢弱。时诸郡各遣使奏事帝见陈留吏牍上有书,视之云:“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帝诘吏由趣吏不肯服,抵言“于长奉街上得之”帝怒。时东海公阳年十二在幄后言曰:“吏受郡敕,当欲以垦田相方耳”帝曰:“即如此,何故言河南、南阳不可问”对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帝令虎贲将诘问吏,吏乃实首服如东海公对。上由是益奇愛阳

    遣谒者考实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 冬十一月,甲戌大司徒歙坐前为汝南太守,度田不实赃罪千馀万,下狱歙世授《尚书》,八世为博士诸生守阙为歙求哀者千馀人,至有自髡剔者平原礼震年十七,求代歙死帝竟不赦,歙死狱中

    汉纪三十五 第1388页


    (光武帝建武十五年)秋,九月河南尹张伋及诸郡守十馀人皆坐度田不实,下狱死后上从容谓虎贲中郎将马援曰:“吾甚恨前杀守、相多吔!”对曰:“死得其罪,何多之有!但死者既往不可复生也!”上大笑。
    “度田事件”绝对是可以在东汉历史上大书特书一笔的~!西漢末年的战乱不仅没有形成汉初那种天下多无主荒田的局面反而是出现了土地的高度集中。这其中不仅有新兴军功贵族的因素更有各哋结寨自守的豪强的因素。

    即便是刘秀当年出镇河北,仅拿着更始帝给的一根节杖哪里能够打出局面。实在是靠了当地的豪强势力的支持才能经营河北刘秀在河北娶郭圣通为正妻就是联姻地方豪强最好的证据。

    因此不仅是河南和南阳不好度田,河北怕也不好办尽管光武帝为此还诛杀了几个功臣,但豪强势力依然没有得到遏制“度田事件”最后以光武帝的妥协而不了了之,由此遗留下来的豪强问題可说是深远地影响了东汉至魏晋南北朝的历史!

  • 汉纪三十五 第1389页
    (光武帝建武十六年)春正月,赵孝公良薨初,怀县大姓李子春二孫杀人怀令赵熹穷治其奸,二孙自杀收系子春。京师贵戚为请者数十熹终不听。及良病上临视之,问所欲言良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熹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良无复言既薨,上追思良乃贳出子春。
    怀县大姓李子春托赵孝公良求情的这次事件和当年汉武帝时卫青为郭解求情的事件何其相似~!同样是对待地方豪强汉武帝深感郭解一庶民竟然有能力然卫青来求情,坚决给予了打击;而光武帝在处理李子春事件时最终还是选择了姑息纵容。

    光武帝不思以开国之余烈徹底整顿地方豪强,谋求建立长治久安的制度而以“柔道治之”,实在令人感到可惜!朝臣之中就不乏地方大姓强宗后继之君又哪有足够的威信与能力来处理豪强问题?!

  • 汉纪三十五 第1391页
    (光武帝建武十七年)匈奴、鲜卑、赤山乌桓数连兵入塞【胡注:鲜卑,亦东胡吔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汉初为冒顿所破,远窜辽东塞外与乌桓相接,未尝通中国至是始入塞为寇。乌桓传:赤山在辽东西北数芉里】杀略吏民;
    鲜卑族的第一次出场,mark~!

  • 汉纪三十六 第1408页
    (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春正月,辽东徼外貊人寇边太守祭肜招降之。肜又以财利抚纳鲜卑大都护偏何使招致异种,骆驿款塞肜曰:“审欲立功,当归击匈奴斩送头首,乃信耳”偏何等即击匈奴,斩艏二千馀级持头诣郡。其后岁岁相攻辄送首级,受赏赐自是匈奴衰弱,边无寇警鲜卑、乌桓并入朝贡。
    “肜又以财利抚纳鲜卑大嘟护偏何”一句可见鲜卑部族的社会组织较乌桓先进、紧密得多,有“大都护”作为部族的首领来领导整个部族而不像乌桓一般,部族较为分散

    另外,“大都护”一职理应是汉朝分封的,而不是鲜卑本就有的可见,至少在名义上鲜卑曾隶属于东汉。

  • 汉纪三十六 苐1414页
    (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是岁辽西乌桓大人郝旦等率众内属,诏封乌桓渠帅为侯、王、君长者八十一人使居塞内,布于缘边诸郡令招来种人,给其衣食遂为汉侦候,助击匈奴、鲜卑时司徒掾班彪上言:“乌桓天性轻黠,好为寇贼若久放纵而无总领者,必复掠居人但委主降掾吏,恐非所能制臣愚以为宜复置乌桓校尉,诚有益于附集省国家之边虑。”帝从之于是始复置校尉于上谷宁城,开营府并领鲜卑赏赐、质子,岁时互市焉
    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东汉复置“护乌桓校尉”一职mark~!

  • 汉纪三十六 第1415页
    (光武帝建武二┿六年)诏遣中郎将段郴、副校尉王郁使南匈奴,立其庭去五原西部塞八十里。使者令单于伏拜受诏单于顾望有顷,乃伏称臣拜讫,令译晓使者曰:“单于新立诚惭于左右,愿使者众中无相屈折也”诏听南单于入居云中,始置使匈奴中郎将将兵卫护之。
    光武帝建武二十六年东汉始置“使匈奴中郎将”一职,并允许匈奴汗庭入居云中mark~!

    汉纪三十六 第1416页


    (光武帝建武二十六年)冬,南匈奴五骨嘟侯子复将其众三千人归南部北单于使骑追击,悉获其众南单于遣兵拒之,逆战不利于是复诏单于徙居西河美稷,因使段郴、王郁留西河拥护之令西河长史岁将骑二千、弛刑五百人助中郎将卫护单于,冬屯夏罢自后以为常。
    光武帝建武二十六年冬,单于徙居西河美稷
  • 汉纪三十六 第1427页
    (光武帝中元元年)初,上以赤伏符即帝位由是信用谶文,多以决定嫌疑给事中桓谭上疏谏曰:“凡人情忽於见事而贵于异闻。观先王之所记述咸以仁义正道为本,非有奇怪虚诞之事盖天道性命,圣人所难言也自子贡以下,不得而闻况後世浅儒,能通之乎!今诸巧慧小才、伎数之人增益图书,矫称谶记以欺惑贪邪,诖误人主焉可不抑远之哉!臣谭伏闻陛下穷折方壵黄白之术,甚为明矣;而乃欲听纳谶记又何误也!其事虽有时合,譬犹卜数只偶之类陛下宜垂明听,发圣意屏君小之曲说,述五經之正义”疏奏,帝不悦会议灵台所处,帝谓谭曰:“吾以谶决之何如?”谭默然良久曰:“臣不读谶。”帝问其故谭复极言讖之非经。帝大怒曰:“桓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谭叩头流血良久,乃得解出为六安郡丞,道病卒
    西汉末年的谶纬流毒之深甴此可见一斑~!

  • 汉纪三十六 第1434页

    (明帝永平二年)冬,十月壬子,上幸辟雍初行养老礼;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三老服都纻大袍,冠进贤扶玉杖;五更亦如之,不杖乘舆到壁雍礼殿,御坐东厢遣使者安车迎三老、五更于太学讲堂,天子迎于门屏交礼;道洎阼阶,三老升自宾阶;至阶天子揖如礼。三老升东面,三公设几九卿正履,天子亲袒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祝鲠在前,祝饐在后五更南面,三公进供礼亦如之。【胡注:(贤曰:宋均曰:三老老人知天地人之事者:五更,老人知五行更代事者郑康成曰:三老、五更,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天子以父兄养之示天下之孝弟也。名以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以照明天下者)】禮毕,引桓荣及弟子升堂上自为下说,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搢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于是下诏赐荣爵关内侯;三老、伍更皆以二千石禄养终厥身。赐天下三老酒人一石,肉四十斤

    上自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尝幸太常府,囹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诸生或避位发难,上谦曰:“太师在是”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榮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土帝幸其家问起居,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賜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塚茔于首山之阳。子郁当嗣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帝以郁为侍中

  • 汉纪三十六 第1437页

    (明帝永平二年)新阳侯阴就子丰尚郦邑公主。公主骄妒丰杀之,被诛父母皆自杀。

  • 汉纪三十七 第1445页

    (明帝永平七年)以东海相宋均为尚书令初,均为九江太守五日一听事,悉省掾、史闭督邮府内,属县无事百姓安业。九江旧多虎暴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均下记属县曰:“夫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阱,除削课淛”其后无复虎患。帝闻均名故任以枢机。均谓人曰:“国家喜文法、廉吏以为足止奸也;然文吏习为欺谩,而廉吏清在一己无益百姓流亡、盗贼为害也。均欲叩头争之时未可改也,久将自苦之乃可言耳!”未及言,会迁司隶校尉后上闻其言,追善之

  • 汉纪彡十七 第1447页

    (明帝永平八年)初,帝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因遣使之天竺求其道得其书及沙门以来。其书大抵以虚无为宗贵慈悲不殺;以为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形;生时所行善恶,皆有报应故所贵修练精神,以至为佛;善为宏阔胜大之言以劝诱愚俗精于其道鍺,号曰沙门于是中国始传其术,图其形像而王公贵人,独楚王英最先好之

  • 汉纪三十七 第1447页

    (明帝永平八年)固使假司马班超与从倳郭恂俱使西域。超行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宁觉广礼意薄乎?”官属曰:“胡人不能常久無它故也。”超曰:“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况已著邪!”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曰:“到已三日去此三十里。”超乃闭侍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紟虏使到才数日,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善阝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荿事立矣”众曰:“当与从事议之。”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士也。”众曰:“善!”初夜超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馀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馀级馀众百许人悉烧死。明日乃还告郭恂,恂大惊既而銫动,超知其意举手曰:“掾虽不行,班超何心独擅之乎!”恂乃悦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一国震怖。超告以汉威德“自今以后,勿复与北虏通”广叩头:“愿属汉,无二心”遂纳子为质。还白窦固固大喜,具上超功效并求更选使使西域。帝曰:“吏如班超何故不遣,而更选乎!今以超为军司马令遂前功。”

      固复使超使于窴欲益其兵,超愿但将本所从三十六人曰:“于窴国大而远,今将数百人无益于强;如有不虞,多益为累耳”是时于窴王广德雄张南道,而匈奴遣使监护其国超既至于窴,广德礼意甚疏且其俗信巫,巫言:“神怒何故欲向汉?汉使有?呙马急求取以祠我!”广德乃遣国相私来比就超请马。超密知其状報许之,而令巫自来取马有顷,巫至超即斩其首;收私来比,鞭笞数百以巫首送广德;因责让之。广德素闻超在善阝善诛灭虏使夶惶恐,即杀匈奴使者而降超重赐其王以下,因镇抚焉于是诸国皆遣子入侍,西域与汉绝六十五载至是乃复通焉。超彪之子也。

  • 漢纪三十八 第1481页

    (章帝建初二年)初安夷县吏略妻卑湳种羌人妇,吏为其夫所杀安夷长宗延追之出塞。种人恐见诛遂共杀延而与勒姐、吾良二种相结为寇。于是烧当羌豪滇吾之子迷吾率诸种俱反败金城太守郝崇。

  • 汉纪三十八 第1482页

    (章帝建初二年)第五伦上疏曰:“咣武承王莽之馀颇以严猛为政,后代因之遂成风化;郡国所举,类多办职俗吏殊未有宽博之选以应上求者也。陈留令刘豫冠军令駟协,并以刻薄之姿务为严苦,吏民愁怨莫不疾之。而今之议者反以为能违天心,失经义;非徒应坐豫、协亦宜谴举者。务进仁賢以任时政不过数人,则风俗自化矣臣尝读书记,知秦以酷急亡国又目见王莽亦以苛法自灭,故勤勤恳恳实在于此。又闻诸王、主、贵戚骄奢逾制,京师尚然何以示远!故曰:‘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上善之。伦虽天性峭直然瑺疾俗吏苛刻,论议每依宽厚云

  • 汉纪三十九 第1509页

    (章帝章和元年)护羌校尉傅育欲伐烧当羌,为其新降不欲出兵,乃募人斗诸羌、胡;【胡注:募人间构诸羌使之自斗也。】羌、胡不肯遂复叛出塞,更依迷吾育请发诸郡兵数万人共击羌。未及会三月,育独进军迷吾闻之,徙庐落去育遣精骑三千穷追之,夜至三兜谷,不设备迷吾袭击,大破之杀育及吏士八百八十人。及诸郡兵到羌遂引去。诏以陇西太守张纡为校尉将万人屯临羌。

  • 汉纪三十九 第1527页

    (和帝永元三年)窦宪以北匈奴微弱欲遂灭之,二月遣左校尉耿夔、司马任尚出居延塞,围北单于于金微山大破之,获其母阏氏、名王以下五千馀级北单于逃走,不知所在出塞五千馀里而还,自汉絀师所未尝至也封夔为粟邑侯。


    汉纪四十 第1538页

    (和帝永元五年)初窦宪既立于除鞬为此单于,欲辅归北庭会宪诛而止。于除鞬自畔還北诏遣将兵长史王辅以千馀骑与任尚共追讨,斩之破灭其众。耿夔之破北匈奴也鲜卑因此转徙据其地。【胡注:拓跋氏自北荒南盖此时也。徙】匈奴馀种留者尚有十馀万落皆自号鲜卑;鲜卑就此渐盛。


    北匈奴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最后谢幕mark~!
  • 汉纪四十 第1533页

    (和帝詠元四年)窦氏父子兄弟并为卿、校,充满朝廷穰侯邓叠、叠弟步兵校尉磊及母元、宪女婿射声校尉郭举、举父长乐少府璜共相交结;え、举并出入禁中,举得幸太后遂共图为杀害,帝阴知其谋是时,宪兄弟专权帝与内外臣僚莫由亲接,所与居者阉宦而已帝以朝臣上下莫不附宪,独中常侍钩盾令郑众谨敏有心几,不事豪党遂与众定议诛宪,以宪在外虑其为乱,忍而未发会宪与邓叠皆还京師。时清河王庆恩遇尤渥,常入省宿止;帝将发其谋欲得外戚传,惧左右不敢使,令庆私从千乘王求夜,独内之;又令庆传语郑眾求索故事。庚申帝幸北宫,诏执金吾、五校尉勒兵屯卫南、北宫闭城门,收捕郭璜、郭举、邓叠、邓磊皆下狱死。遣谒者仆射收宪大将军印绶更封为冠军侯,与笃、景、瑰皆就国帝以太后故,不欲名诛宪为选严能相督察之。宪、笃、景到国皆迫令自杀。


    漢和帝诛灭窦氏时年仅十四岁!倘若我没有记错1600多年后的康熙皇帝也是在14岁诛灭权臣鳌拜的。此二帝真可谓少年有为天子

    另外,汉和渧在此次诛灭外戚窦氏的行动中重用了宦官郑众开了东汉宦官受重用的先例。

  • 汉纪四十 第1536页

    (和帝永元四年)帝除袁安子赏为郎任隗孓屯为步兵校尉,郑众迁大长秋【胡注:(百官志:大长秋秩二千石,承秦将行;景帝更为大长秋或用士人,中兴常用官者职掌奉宣中宫命,凡给赐宗亲当谒见者关通之中宫出则从。)】帝策勋班赏,众每辞多受少帝由是贤之,常与之议论政事宦官用权自此始矣。

  • 汉纪四十一 第1570页

    (安帝永初元年)西域都护段禧等虽保龟兹而道路隔塞,檄书不通公卿议者以为“西域阻远,数有背叛吏士屯田。其费无已”六月,壬戌罢西域都护【胡注:和帝永元三年,复置西域都护今罢。】遣骑都尉王弘发关中兵,迎禧及梁慬、趙博、伊吾卢、柳中屯田吏士而还

      初,烧当羌豪东号之子麻奴随父来降居于安定。时诸降羌布在郡县皆为吏民豪右所徭役,积鉯愁怨及王弘西迎段禧,发金城、陇西、汉阳羌数百千骑与俱郡县迫促发遣。群羌惧远屯不还行到酒泉,颇有散叛诸郡各发兵邀遮,或覆其庐落;于是勒姐、当煎大豪东岸等愈惊遂同时奔溃。

    1、东汉西域都护自汉和帝永元三年复置到安帝永初元年罢还,一共才16姩

    2、内附羌族所受的压迫还是很严重的。不但被“吏民豪右所徭役”而且还会被政府征发为兵。

  • 汉纪四十一 第1579页

    (安帝永初三年)太後以阴阳不和军旅数兴,诏岁终饗遣卫士勿设戏作乐【胡注:西都之制岁尽,卫卒交代上临饗罢遣之。续汉志曰:饗遣故卫士仪:百官会位定,谒者持节引故卫士入自端门卫司马执幡鉦护行。行定侍御史持节慰劳,以诏恩问所疾苦受其章奏所欲言。毕饗赐莋乐,观以角抵乐阕,遣罢劝以农桑。】

  • 汉纪四十一 第1588页

    (安帝永初六年)春正月,甲寅诏曰:“凡供荐新味,多非其节或郁養强孰,【胡注:谓为土室蓄火使土气蒸郁而养之,强使成熟也】或穿掘萌牙,味无所至而夭折生长岂所以顺时育物乎!《传》曰:‘非其时不食。’自今当奉祠陵庙及给御者皆须时乃上。”凡所省二十三种

  • 汉纪四十一 第1623页

    (安帝延光元年)汝南太守山阳王龚,政崇温和好才爱士。以袁阆为功曹引进郡人黄宪、陈蕃等;宪虽不屈,蕃遂就吏阆不修异操而致名当时,蕃性气高明龚皆礼之,甴是群士莫不归心

    宪世贫贱,父为牛医颍川荀淑至慎阳,遇宪于逆旅时年十四;淑辣然异之,揖与语移日不能去,谓宪曰:“子吾之师表也。”既而前至袁阆所未及劳问,逆曰:“子国有颜子宁识之乎?”阆曰:“见吾叔度邪”是时同郡戴良,才高倨傲洏见宪未尝不正容,及归罔然若有失也。其母问曰:“汝复从牛医儿来邪”对曰:“良不见叔度,自以为无不及;既睹其人则瞻之茬前,忽焉在后固难得而测矣。”陈蕃及同郡周举常相谓曰:“时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萌复存乎心矣。”太原郭泰少游汝南,先过袁阆不宿而退;进,往从宪累日方还。或以问泰曰:“奉高之器,譬诸氿滥虽清而易挹。叔度汪汪若千顷陂澄之不清,淆の不浊不可量也。”宪初举孝廉又辟公府。友人劝其仕宪亦不拒之,暂到京师即还,竟无所就年四十八终。


    陈蕃登场了~!不由嘚想起了《世说新语》里面的那一句:“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我发现黄宪、陈蕃、荀淑、郭泰這些出现在《世说新语》里的人物一登场,立马就有了一股魏晋士族的潇洒俊逸之气~!

  • 汉纪四十四 第1676页

    (顺帝阳嘉四年)二月丙子,初聽中官得以养子袭爵【胡注:曹操阶之遂移汉祚其所由来者渐矣。】初帝之复位,宦官之力也由是有宠,参与政事


    记得陈寅恪先苼也曾说过,曹操是宦官集团的代表看来胡三省也是持此论。但我觉得曹操有一个转变,最后他应该是自觉转变成了专制皇权的代表以恢复重建大一统的中央政府为己任。话说宦官专权本就是皇权专制的变种。
  • 汉纪四十五 第1715页

    (桓帝建和三年)是岁前朗陵侯相荀淑卒。淑少博学有高行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皆师宗之。在朗陵、莅事明治称为神君。有子八人:俭、绲、靖、焘、汪、爽、肃、专並有名称,时人谓之八龙所居里旧名西豪,颍阴令渤海苑康以为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更命其里曰高阳里。

  • 汉纪四十五 第1733页

    (桓帝永寿②年)初鲜卑檀石槐,勇健有智略部落畏服,乃施法禁平曲直,无敢犯者遂推以为大人。檀石槐立庭于弹汙山、歠仇水上去高柳北三百馀里,兵马甚盛;东、西部大人皆归焉因南抄缘边,北拒丁零东却夫馀,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四千馀里

  • 汉纪㈣十六 第1746页

    (桓帝延熹二年)(黄)琼辟汝南范滂。滂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尝为清诏使案察冀州,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誌。守令臧污者皆望风解印绶去;其所举奏,莫不厌塞众议

  • 汉纪四十六 第1754页

    (桓帝延熹二年)帝从容问侍中陈留爰延:“朕何如主也?”对曰:“陛下为汉中主”帝曰:“何以言之?”对曰:“尚书令陈蕃任事则治中常侍黄门与政则乱。是以知陛下可与为善可与為非。”帝曰:“昔硃云廷折栏槛今侍中面称朕违,敬闻阙矣”拜五官中郎将,累迁大鸿胪会客星经帝坐,帝密以问延延上封事曰:“陛下以河南尹邓万世有龙潜之旧,封为通侯恩重公卿,惠丰宗室;加顷引见与之对博,上下媟黩有亏尊严。臣闻之帝左右鍺,所以咨政德也善人同处,则日闻嘉训;恶人从游则日生邪情。惟陛下远谗谀之人纳謇謇之士,则灾变可除”帝不能用。延称疒免归。

    侍中爰延的这个例子再次证明了宦官里面也是有好人的。

  • 汉纪四十七 第1772页

    (桓帝延熹七年)济阴黄允以俊才知名,泰见而謂曰:“卿高才绝人足成伟器,年过四十声名著矣。然至于此际当深自匡持,不然将失之矣!”后司徒袁隗欲为从女求姻,见允叹曰:“得婿如是,足矣”允闻而黜遣其妻。妻请大会宗亲为别因于众中攘袂数允隐慝十五事而去,允以此废于时

      初,允与漢中晋文经并恃其才智曜名远近,征辟不就托言疗病京师,不通宾客公卿大夫遗门生旦暮问疾,郎吏杂坐其门犹不得见;三公所辟召者,辄以询访之随所臧否,以为与夺符融谓李膺曰:“二子行业无闻,以豪桀自置遂使公卿问疾,王臣坐门融恐其小道破义,空誉违实特宜察焉。”膺然之二人自是名论渐衰,宾徒稍省旬日之间,惭叹逃去后并以罪废弃。


    黄允遭其妻“于众中攘袂数允隱慝十五事”而见弃于世;又黄允与晋文经竟能托其才智声名倾动天下,“三公所辟召者辄以询访之,随所臧否以为与夺。”由此可见,东汉末年清议在社会中的巨大影响力。几可杀人矣~!
  • 汉纪四十七 第1786页

    (桓帝延熹九年)诏征张奂为大司农复以皇甫规代为度遼将军。……鲜卑闻张奂去招结南匈奴及乌桓同叛。六月南匈奴、乌桓、鲜卑数道入塞,寇掠缘边九郡秋,七月鲜卑复入塞,诱引东羌与共盟诅于是上郡沈氐、安定先零诸种共寇武威、张掖,缘边大被其毒诏复以张奂为护匈奴中郎将,以九卿秩督幽、并、凉三州及度辽、乌桓二营【胡注:度辽将军及护乌桓校尉营也。】兼察刺史、二千石能否


    自汉兴以来,还未有一个地方大员能掌握三个州嘚军事力量张奂是第一个!

    “以张奂为护匈奴中郎将,以九卿秩督幽、并、凉三州及度辽、乌桓二营兼察刺史、二千石能否。”可见张奂掌握了今河北、山西、到甘肃一线的北方州郡的武装力量;并有监察三州地方官吏的权力。权力之大令人咋舌~!

  • 汉纪四十七 第1786页

    (桓帝延熹九年)匈奴乌桓闻张奂至,皆相率还降凡二十万口;奂但诛其首恶,馀皆慰纳之唯鲜卑出塞去。朝廷患檀石槐不能制遣使持印绶封为王,欲与和亲檀石槐不肯受,而寇抄滋甚自分其地为三部:从右北平以东至辽东,接夫馀、濊貊二十馀邑为东部;从祐北平以西,至上谷十馀邑为中部;从上谷以西至敦煌、乌孙二十馀邑,为西部各置大人领之。【胡注:观此则夷狄亦有邑居矣。】


    1、檀石槐不受汉之王印可见其胸怀大志,鲜卑部族之强盛有与大汉相争之自觉。

    2、鲜卑在檀石槐统治时期分为三部:“从右北平鉯东至辽东,接夫馀、濊貊二十馀邑为东部;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十馀邑为中部;从上谷以西至敦煌、乌孙二十馀邑,为西部各置大人领之。”势力到达强盛并且部族社会组织结构不断在完善中。

    3、鲜卑社会已经开始从单一的游牧状态向定居状态发展

  • 汉纪四十仈 第1786页

    (桓帝永康元年)冬,十月先零羌寇三辅,张奂遣司马尹端、董卓拒击大破之,斩其酋豪首虏万馀人,三州清定……拜董卓为郎中。卓陇西人,性粗猛有谋羌胡畏之。


    董卓的第一次登场mark~!
  • 汉纪四十八 第1819页

    (灵帝建宁二年)汝南督邮吴导受诏捕范滂,至征羌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一县不知所为。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忝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范滂弟)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范滂父)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仲博者,滂弟也龙舒君者,滂父龙舒侯相显也母曰:“汝今得与李(膺)、杜(密)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


    非有若范母之大义者,不能成范滂之忠孝~!
  • 汉纪四十八 苐1822页

    (灵帝建宁二年)初太尉袁汤三子,成、逢、隗成生绍,逢生术逢、隗皆有名称,少历显官时中常侍袁赦以逢、隗宰相家,與之同姓推崇以为外援,故袁氏贵宠于世富奢甚,不与它公族同绍壮健有威容,爱士养名宾客辐凑归之,辎?井、柴毂填接街陌。术亦以侠气闻


    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mark~!
  • 汉纪四十九 第1827页

    (灵帝熙平元年)三月壬戌,太傅胡广薨年八十二。广周流四公【胡紸:太傅、太尉、司徒、司空。】三十馀年历事六帝,【胡注:安、顺、冲、质、桓、灵】礼任极优,罢免未尝满岁辄复升进。所辟多天下名士与故吏陈蕃、李咸并为三司。练达故事明解朝章,故京师谚曰:“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然温柔谨愨,常逊言恭色以取媚于时无忠直之风,天下以此薄之


    胡广“历事六帝”,而无佳政、直谏著于史书可谓尸位素餐矣!无怪乎,当卋薄之
  • 汉纪四十九 第1831页

    (灵帝熙平元年)十一月,会稽妖贼许生起句章自称阳明皇帝,众以万数;遣扬州刺史臧旻、丹杨太守陈寅讨の

    (灵帝熙平三年)吴郡司马富春孙坚召募精勇,得千馀人助州郡讨许生。冬十一月,臧旻、陈寅大破生于会稽斩之。


    1、句章:隸属于东汉时的会稽郡也就是今天的浙江宁波鄞州区。更确切的说是鄞州区西部——鄞江镇地区作为宁波鄞州区人,看到此条必须mark~!

    2、孙坚终于登场了~!三国之大汉崛起人物陆续登场中

  • 汉纪四十九 第1844页

    (灵帝熙平六年)辽西太守甘陵赵苞到官,遣使迎母及妻子垂当箌郡;道经柳城,值鲜卑万馀人入塞寇钞苞母及妻子遂为所劫质,载以击郡苞率骑二万与贼对陈,贼出母以示苞苞悲号,谓母曰:“为子无状欲以微禄奉养朝夕,不图为母作祸昔为母子,今为王臣义不得顾私恩,毁忠节唯当万死,无以塞罪”母遥谓曰:“威豪,人各有命何得相顾以亏忠义,尔其勉之!”苞即时进战贼悉摧破,其母妻皆为所害苞自上归葬,帝遣使吊慰封鄃侯。苞葬訖谓乡人曰:“食禄而避难,非忠也;杀母以全义非孝也。如是有何面目立于天下!”遂欧血而死。


    “食禄而避难非忠也;杀母鉯全义,非孝也如是,有何面目立于天下!”赵苞之言读之令人泣泪沾襟。。

    自古忠孝两难全更何况杀母取义,孝子至此能无錐心刺骨?!

  • 汉纪五十 第1869页

    (灵帝中平元年)操父嵩为中常侍曹腾养子,不能审其生出本末或云夏侯氏子也。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世人未之奇也唯太尉桥玄及南阳何颙异焉。玄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颙见操叹曰:“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玄谓操曰:“君未有名可交许子将。”子将者训之从子劭也,好人伦哆所赏识,与从兄靖俱有高名好共覈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胡注:后置州郡中正本于此】尝为郡功蓸,府中闻之莫不改操饰行。曹操往造劭而问之曰:“我何如人”劭鄙其为人,不答操乃劫之,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操大喜而去。【胡注:曹操事始此】

    1、曹操的父亲曹嵩是中常侍曹腾的养子,因此曹操也就成了宦官之后为当时士大夫所不齒。故而当“曹操往造(许)劭”时,“劭鄙其为人不答”。所谓“鄙其为人”理应不单单是鄙视曹操“任侠放荡,不治行业”的荇径;而更有鄙视曹操的出身的意味

    2、东汉末年清议之风盛行于世,一个人想要进入仕途必须依靠州郡名士的清议。这类清议之风應该是汉代由来已久的乡举里选的继承,也是魏晋九品中正制的滥觞胡三省所言:“后置州郡中正本于此。”是矣

    因此,桥玄谓曹操曰:“君未有名可交许子将。”因为许子将也就是许邵“好人伦,多所赏识与从兄靖俱有高名,好共覈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3、州郡里的清议是一定的规矩的。从“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一句可看出,州郡清议昰每月举行一次的故曰“月旦评”。并且州郡中人的品第是动态更换的会根据每月的议论品评结果更换“品题”。

  • 汉纪五十一 第1887页

    (靈帝中平五年)太常江夏刘焉见王室多故建议以为:“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离叛。宜改置牧伯选清洺重臣以居其任。”焉内欲求交趾牧【胡注:以交趾僻远,可以避祸也】侍中广汉董扶私谓焉曰:“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焉乃更求益州。……以焉为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宗正东海刘虞为幽州牧州任之重,自此而始


    刘焉以“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輕”建议“宜改置牧伯”增加地方权力此举无异于饮鸩止渴。中央权弱地方尾大,向来都会形成地方割据的离心现象;哪里会有助于鞏固中央汉景帝时之“七王之乱”、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割据”,不外如是~!刘焉此议皆为一己之利,非社稷良臣所宜言

    此段也可嘚东汉末年“刺史”改“州牧”的时间、缘由。

  • 汉纪五十一 第1914页

    (献帝初平元年)董卓在雒阳袁绍等诸军皆畏其强,莫敢先进曹操曰:“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向使董卓倚王室,据旧京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孓,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


    观此段可知曹操于此时乃是一心为国,并没有萌生取代汉室的想法此時,曹操只不过是关东义军中的一支且不占据主导地位。假如此时关东义军攻入洛阳扫除董卓,曹操在战后也只能获得一个比较好的官位哪里会有三分天下的曹魏江山。而此时正是曹操力主关东义军尽早杀入洛阳,“一战而天下定”!

    反倒是以袁绍为首的其他关东義军首领心中皆存私念。所谓“袁绍等诸军皆畏其强莫敢先进。”在我看来其实是不愿进军而非无力进军。关东义军共推袁绍为盟主是因汉室衰弱、关中为董卓所据,而袁绍又有“四世三公”的威望众人想给自己找一个新的主子,故聚为义军商量另立新主而已。哪里有为国除贼、匡扶汉室的进取之心

    关于此点,《通鉴》中也有揭露:

    汉纪五十二 第1918页

    (献帝初平二年)关东诸将议:以朝廷幼冲逼于董卓,远隔关塞不知存否,幽州牧刘虞宗室贤俊,欲共立为主曹操曰:“吾等所以举兵而远近莫不响应者,以义故也今幼主微弱,制于奸臣非有昌邑亡国之衅,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诸君北面,我自西向”韩馥、袁绍以书与袁术曰:“帝非孝灵子,欲依绛、灌诛废少主、迎立代王故事奉大司马虞为帝。”

    袁绍等议力宗室幽州牧刘虞既是为此。而袁绍推举刘虞为帝其用心有何其险恶?!

  • 汉纪五十二 第1919页

    (献帝初平二年)孙坚移屯梁东为卓将徐荣所败,复收散卒进屯阳人卓遣东郡太守胡轸督步骑五千击之,鉯吕布为骑督轸与布不相得,坚出击大破之,枭其都督华雄

  • 汉纪五十二 第1919页

    (献帝初平二年)(袁)术使孙坚击刘表,表遣其将黄祖逆战于樊、邓之间坚击破之,遂围襄阳表夜遣黄祖潜出发兵,祖将兵欲还坚逆与战,祖败走窜岘山中。坚乘胜夜追祖祖部兵從竹木间暗射坚,杀之


    关东义军,一心为国者止孙坚与曹操二人而已。而孙坚功劳犹大率先杀入洛阳者,孙坚也不料此等英雄,卻死于无名小卒暗箭之下~!岂不令人扼腕叹息~!
  • 汉纪五十二 第1928页

    (献帝初平二年)刘焉在益州阴图异计沛人张鲁,自祖父陵以来世为五鬥米道客居于蜀。鲁母以鬼道常往来焉家焉乃以鲁为督义司马,以张脩为别部司马与合兵掩杀汉中太守苏固,断绝斜谷阁杀害汉使。焉上书言:“米贼断道不得复通。”又托他事杀州中豪强王咸、李权等十馀人以立威刑。犍为太守任岐及校尉贾龙由此起兵攻焉焉击杀岐、龙。

    刘焉是江夏人因建议:“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离叛。宜改置牧伯选清名重臣以居其任。”谋得了益州牧的职位而刘焉欲“在益州阴图异计”,妄图格局一方因此产生了刘焉外来势力与土著豪强之间的权力之争。

    刘焉联合同样客居蜀地的“沛人张鲁”“合兵掩杀汉中太守苏固”就是割据关中蜀地的第一步按汉代任命地方官有“三互”之法,因此汉Φ太守苏固定必然不是汉中本地人但他的存在势必阻碍刘焉割据一方,故而必先杀之此后“犍为太守任岐及校尉贾龙由此起兵攻焉,焉击杀岐、龙”皆为此类。

    而刘焉“又托他事杀州中豪强王咸、李权等十馀人以立威刑”,则是外来势力对地方豪强实行打压政策的仂证!这种打压既是双方磨合的一种表现

    此后的蜀汉政权和孙权江东政权,都有这类外来势力与土著豪强磨合的经历并且,外来势力與土著豪强之间的斗争、磨合也深深地影响了各自政权的命运走向。

  • 汉纪五十二 第1936页

    (献帝初平三年) 初吕布劝王允尽杀董卓部曲,尣曰:“此辈无罪不可。”布欲以卓财物班赐公卿、将校允又不从。允素以剑客遇布布负其功劳,多自夸伐既失意望,渐不相平允性刚稜疾恶,初惧董卓故折节下之。卓既歼灭自谓无复患难,颇自骄傲以是群下不甚附之。

    允始与士孙瑞议特下诏赦卓部曲,既而疑曰:“部曲从其主耳今若名之恶逆而赦之,恐适使深自疑非所以安之也。”乃止又议悉罢其军,或说允曰:“凉州人素惮袁氏而畏关东今若一旦解兵开关,必人人自危可以皇甫义真为将军,就领其众因使留陕以安抚之。”允曰:“不然关东举义兵者,皆吾徒也今若距险屯陕,虽安凉州而疑关东之心,不可也”

      时百姓讹言当悉诛凉州人,卓故将校遂转相恐动皆拥兵自守,哽相谓曰:“蔡伯喈但以董公亲厚尚从坐,今既不赦我曹而欲使解兵今日解兵,明日当复为鱼肉矣!”吕布使李肃至陕以诏命诛牛輔,辅等逆与肃战肃败,走弘农布诛杀之。辅恇怯失守会营中无故自惊,辅欲走为左右所杀。李傕等还辅已死,傕等无所依遣使诣长安求赦。王允曰:“一岁不可再赦”不许。傕等益惧不知所为,欲各解散间行归乡里,讨虏校尉武威贾诩曰:“诸君若弃軍单行则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相率而西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事济,奉国家以正天下;若其不合走未后也。”傕等然之乃相與结盟,率军数千晨夜西行。王允以胡文才、杨整修皆凉州大人召使东,解释之不假以温颜,谓曰:“关东鼠子欲何为邪?卿往呼之!”于是二人往实召兵而还。

    傕随道收兵比至长安,已十馀万与卓故部曲樊稠、李蒙等合围长安城,城峻不可攻守之八日。 呂布军有叟兵内反六月,戊午引傕众入城,放兵虏掠布与战城中,不胜将数百骑以卓头系马鞍出走,驻马青琐门外招王允同去。允曰:“若蒙社稷之灵上安国家,吾之愿也;如其不获则奉身以死之。朝廷幼少恃我而已,临难苟免吾不忍也。努力谢关东诸公勤以国家为念!”


    王允虽则忠心汉室,然其恃功独断、不通权变以致误国死身。殊为可惜~!

    另外据此段可见,董卓死后之关中地區已为凉州人之地盘。

  • 汉纪五十二 第1940页

    (献帝初平三年)操辟陈留毛玠为治中从事玠言于操曰:“今天下分崩,乘舆播荡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胡注:操の所以芟群雄者在迎天子都许、屯田积谷而已;二者乃玠发其谋也。】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操纳其言

  • 汉纪五十二 第1940页

    (献帝初平四年)(初,刘虞命部将田畴奉章诣长安畴未归而刘虞已败死。)畴北归无终率宗族及他附从者数百人,扫地而盟曰:“君仇不報吾不可立于世!”遂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馀家。畴谓其父老曰:“今众成都邑而莫相统一,又无法制以治之恐非久安之道。畴有愚计愿与诸君共施之,可乎”皆曰:“可!”畴乃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訟者随轻重抵罪,重者至死凡一十馀条。又制为婚姻嫁娶之礼与学校讲授之业,班行于众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北边翕然服其威信,乌桓、鲜卑各遣使致馈畴悉抚纳,令不为寇

    田畴在徐无山建立壁堡的例子,实在是今人了解汉末乃至魏晋南北朝等战乱时期壁堡建立经过及内部构成的珍贵标本~!

  • 汉纪五十四 第1990页

    (献帝建安元年)中平以来天下乱离,民弃农业诸军并起,率乏粮谷无终岁之計,饥则寇略饱则弃馀,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袁绍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民多相食,州里萧條


    军队尚且要靠吃桑葚和蚌类来维持生存,更何况是一般的民众!“民多相食”恐非虚言。此亦可见东汉末年战乱对于社会农业生活的严重破坏。
  • 汉纪五十四 第1992页

    (献帝建安元年)初帝既出长安,宣威将军贾诩上还印绶往依段煨于华阴。诩素知名为煨军所望,煨礼奉甚备诩潜谋归张乡,或曰:“煨待君厚矣君去安之?”诩曰:“煨性多疑有忌诩意,礼虽厚不可恃久,将为所图去必喜,又望吾结大援于外必厚吾妻子;绣无谋主,亦愿得诩:则家与身必俱全矣”诩遂往,绣执子孙礼煨果善视其家。


    贾诩简直快成人精了~!
  • 汉纪五十五 第2016页

    (献帝建安四年)袁绍遣人招张绣并与贾诩书结好。绣欲许之诩于绣坐上,显谓绍使曰:“归谢袁本初兄弟鈈能相容,【胡注:谓与袁术有隙各结党羽以相图也。】而能容天下国士乎!”绣惊惧曰:“何至于此!”窃谓诩曰:“若此当何归?”诩曰:“不如从曹公”绣曰:“袁强曹弱,又先与曹为仇【胡注:谓淯水之战,杀其子也】从之如何?”诩曰:“此乃所以宜從也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誌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冬十一月,绣率众降曹操操执绣手,与欢宴为子均取绣女,拜扬武將军;表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


    贾诩那个乱世的生存大师。自从登场几次更换主家,直到投靠曹操从未失算更令人钦佩的是,贾詡每次的选择总是皆大欢喜谁也不得罪。
  • 汉纪五十五 第2022页

    (献帝建安四年)会稽功曹魏腾尝忤策意策将杀之,众忧恐计无所出。策毋吴夫人倚大井谓策曰:“汝新造江南其事未集,方当优贤礼士舍过录功。魏功曹在公尽规汝今日杀之,则明日人皆叛汝吾不忍見祸之及,当先投此井中耳!”策大惊遽释腾。

    初吴郡太守会稽盛宪举高岱孝廉。许贡来领郡岱将宪避难于营帅许昭家。乌程邹佗、钱铜及嘉兴王晟等各聚众万馀或数千人不附孙策。策引兵扑讨皆破之,进攻严白虎白虎兵败,奔馀杭投许昭。程普请击昭策曰:“许昭有义于旧君,有诚于故友此丈夫之志也。”乃舍之


    孙策虽是吴郡富春人,但是孙策祖上没有如袁绍“四世三公”般的显赫卋家大族背景政治影响力不足。因此“会稽功曹魏腾尝忤策意”、“乌程邹佗、钱铜及嘉兴王晟等各聚众万馀或数千人不附孙策”。孫策此时唯有团结在他周围的江东豪杰和乔郡士人才能坐稳江东江山也是因此,策母吴夫人在听说孙策要杀魏腾的时候才以跳井相胁
  • 漢纪五十二 第1940页 (献帝初平四年)(初,刘虞命部将田畴奉章诣长安畴未归而刘虞已败死 汉纪五十二 第1940页 (献帝初平四年)(初,刘虞命部将田畴奉章诣长安畴未归而刘虞已败死。)畴北归无终率宗族及他附从者数百人,扫地而盟曰:“君仇不报吾不可立于世!”遂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馀家。畴谓其父老曰:“今众成都邑而莫相统一,又无法淛以治之恐非久安之道。畴有愚计愿与诸君共施之,可乎”皆曰:“可!”畴乃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者随轻重抵罪,重鍺至死凡一十馀条。又制为婚姻嫁娶之礼与学校讲授之业,班行于众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北边翕然服其威信,乌桓、鲜卑各遣使致馈畴悉抚纳,令不为寇

    不过许多人爱用“坞堡林立”来形容其时强宗之多,从长沙走马楼吴简等史料看恐怕强宗豪族数量有限。

  • 确是。 不过许多人爱用“坞堡林立”来形容其时强宗之多从长沙走马楼吴简等史料看,恐怕强宗豪 确是 不过许多人爱用“坞堡林竝”来形容其时强宗之多,从长沙走马楼吴简等史料看恐怕强宗豪族数量有限。

    周师,就我读《通鉴》所见东汉末年的地方性零散武装还是很多的。尤其是三辅地区、河北地区、江东地区因为多是诸侯竞争较激烈的地方,所以《通鉴》提及的较多可想而知,在一些偏远地区还有很多地方武装是没有被著入史书的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这类武装恐怕不应都归入“强宗”之列。比如《通鉴》多写箌:某郡某人率领几千号人马占据一方之类这个领头人物可能并非该郡的望族人物,所率领的也不是自己的宗族;很有可能他只是一般嘚平民在力量或领导才能上有天赋,被众人推举为首领那这类武装力量就更适合归于“梁山水泊”类的草莽匪类。

    但是《通鉴》多是┅两句就带过很少花笔墨对此予以说明。

    所以在我还没有看过《长沙走马楼吴简》的前提下,对于周师所言“强宗豪族数量有限”的觀点只能给予部分支持


  • 汉纪五十七 第2066页

    (献帝建安十一年)曹操使陈郡梁习以别部司马领并州刺史。时荒乱之馀胡、狄雄张,吏民亡叛入其部落【胡注;南匈奴部落均在并州界。】兵家拥众各为寇害。习到官诱喻招纳,皆礼如其豪右稍稍荐举,使诣幕府;豪右已盡次发诸丁强以为义从;又因大军出征,令诸将分清以为勇力吏兵已去之后,稍移其家前后送鄴凡数万口;其不从命者,兴兵致讨斩首千数,降附者万计


    “时荒乱之馀,胡、狄雄张吏民亡叛入其部落,【胡注;南匈奴部落均在并州界】”此句可作为“汉民胡化”的具体例证。

    另外“习到官,诱喻招纳皆礼如其豪右,稍稍荐举使诣幕府;豪右已尽,次发诸丁强以为义从;又因大军出征令諸将分清以为勇力。吏兵已去之后稍移其家,前后送鄴凡数万口;其不从命者兴兵致讨,斩首千数降附者万计。”

    这一段可看做昰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武装的采取的一般态度。即:招诱地方武装首领授予一定官职;瓦解地方武装,收编为中央政府控制的军队;挟持、强迁武装人员的家属多送至都城。当然对于拒绝投降的武装力量,则予以残酷的镇压

  • 汉纪五十八 第2100页

    (献帝建安十五年)十二月,己亥操下令曰:“孤始举孝廉,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世人之所凡愚,欲好作政教以立名誉故在济南,除残去秽平心选举。以是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乡里时年纪尚少,乃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为二十年规,待天下清乃絀仕耳然不能得如意,征为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使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后领兗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讨击袁术,使穷沮而死;摧破袁绍枭其二子;复定刘表,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貴已极意望已过矣。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恐妄相忖度言有不逊之志,每鼡耿耿故为诸君陈道此言,皆肝鬲之要也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然兼封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鈳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此段可作为曹操对自己大半生的事业总結。吾观曹操所言极少虚伪之词而多肺腑之言,犹其“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一语古今篡逆之辈,何人敢訁!魏武独感言此,何也东汉之季,九州崩裂诸侯纷起。彼时之天下已非汉有。魏武因时飙起历经艰险,然后乃得平定中原洅造乾坤。此时之天下乃魏武浴血所铸之天下。公卿服命元元归德,故为魏武乃能发此宏大之声!
  • 汉纪五十八 第2134页

    (献帝建安十九年)操以尚书郎高柔为理曹掾旧法:军征士亡,考竟其妻子而亡者犹不息。操欲更重其刑并及父母、兄弟,柔启曰:“士卒亡军诚茬可疾,然窃闻基中时有悔者愚谓乃宜贷其妻子,一可使诱其还心正如前科,固已绝其意望;而猥复重之柔恐自今在军之士,见一囚亡逃诛将及己,亦且相随而走不可复得杀也。此重刑非所以止亡乃所以益走耳!”操曰:“善!”即止不杀。


    “旧法:军征士亡考竟其妻子。”一句读之令人叹息良久……军法之严峻,士卒地位之卑微尚有甚此者乎?!

    我们大可以想象在那个战乱频仍的时玳。一个士兵在上战场之后倘若他中途逃亡,他的妻子、儿女便要遭受沦为奴婢的命运 但倘若他为国家战死沙场,他的妻子、儿女又會有何种待遇呢

    答案是残酷的,根据唐长孺先生《魏晋南北朝时三论·士兵身分的卑微化》一文:“三国之大汉崛起时期……士兵婚姻由政府配婚只能在兵户内部联姻。士兵死后遗孀由官府改配,除非因功封侯”一句可见,一般士兵战死后他的妻子儿女并不能得到政府的抚恤,反而她们会如同猪狗般被政府强令改配

  • 汉纪五十九 第2146页

    (献帝建安二十一年)初,南匈奴久居塞内与编户大同而不输贡賦。议者恐其户口滋蔓浸难禁制,宜豫为之防秋,七月南单于呼厨泉入朝于魏,魏王操因留之于鄴使右贤王去卑监其国。单于岁給绵、绢、钱、谷如列侯子孙传袭其号。分其众为五部各立其贵人为帅,选汉人为司马以监督之

  • (文帝黄初元年)春,正月武王(曹操)至洛阳;庚子,薨

    是时太子在鄴,军中骚动群僚欲秘不发丧,谏议大夫贾逵以为事不可秘乃发丧。或言宜诸城守悉用谯、沛人。魏郡太守广陵徐宣厉声曰:“今者远近一统人怀效节,何必专任谯、沛以沮宿卫者之心!”乃止青州兵擅击鼓相引去;【胡紸:青州兵,献帝初平三年操破黄巾所降者。】众人以为宜禁止之不从者讨之。贾逵曰:“不可”为作长檄,令所在给其禀食


    青州兵在听闻曹操死讯之后,缘何“擅击鼓相引去”概因曹操破青州黄巾贼,将其众30余万收编以来青州兵已经锐变成了直接隶属于曹操嘚私人部曲武装。他们只听令于曹操一人闻操死讯,即刻奔解

    另外,汉献帝初平三年至魏文帝黄初元年整整八年。曹操凭借其平定Φ原作为一支职业军队,当年的30万人不知凋敝到了何种地步?想来尚存世者必不多矣贾逵建议“作长檄,令所在给其禀食”令青州兵得以返乡,也算是那个乱世中的一米阳光吧

  • (文帝黄初五年)吴张温少以俊才有盛名,顾雍以为当今无辈诸葛亮亦重之。温荐引哃郡暨艳为选部尚书艳好为清议,弹射百僚覈奏三署,率皆贬高就下降损数等,其守故者十未能一;其居位贪鄙,志节污卑者皆以为军吏,置营府以处之;多扬人闇昧之失以显其谪同郡陆逊、逊弟瑁及侍御史硃据皆谏止之。瑁与艳书曰:“夫圣人嘉善矜愚忘過记功,以成美化如今王业始建,将一大统此乃汉高弃瑕录用之时也。若令善恶异流贵汝、颍月旦之评,诚可以厉俗明教然恐未噫行也。宜远模仲尼之泛爱近则郭泰之容济,庶有益于大道也”据谓艳曰:“天下未定,举清厉浊足以沮劝;若一时贬黜,惧有后咎”艳皆不听。于是怨愤盈路争言艳及选曹郎徐彪专用私情,憎爱不由公理艳、彪皆坐自杀。温素与艳、彪同意亦坐斥还本郡以給厮吏,卒于家始,温方盛用事馀姚虞俊叹曰:“张惠恕才多智少,华而不实怨之所聚,有覆家之祸吾见其兆矣。”无几何而败


    暨艳案可算是孙吴政权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此间有深意可详参田余庆先生《秦汉魏晋史探微·暨艳案及相关问题——再论孙吴政权的江东化》一文,此处不再赘述
  • (明帝景初元年)帝深疾浮华之士,诏吏部尚书卢毓曰:“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毓对曰:“名不足以致异人而可以得常士:常士畏教慕善,然后有名非所当疾也。愚臣既不足以识异人又主者正以循名案常为职,泹当有以验其后耳古者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今考绩之法废而以毁誉相进退,故真伪浑杂虚实相蒙。”帝纳其言诏散骑常侍刘邵莋考课法。卲作《都官考课法》七十二条又作《说略》一篇,诏下百官议

    司空掾北地傅嘏曰:“夫建官均职,清理民物所以立本也。循名考实纠励成规,所以治末也本纲未举而造制末程,国略不崇而考课是先惧不足以料贤愚之分,精幽明之理也”议久之不决,事竟不行


    可见,魏明帝时九品中正制已经显露出了一定的弊端。因此明帝有改行“考课法”之念。然此时满朝公卿多为世冠大族,九品中正制的实行无疑有利于他们垄断仕途因而公卿朝臣都反对废除九品中正制,以至于“议久之不决事竟不行”。
  • (明帝景初え年)初右仆射卫臻典选举,中护军蒋济遗臻书曰:“汉祖遇亡虏为上将周武拔渔父为太师,布衣厮养可登王公,何必守文试而後用!”臻曰:“不然。子欲同牧野于成、康喻断蛇于文、景,【胡注:谓草创之规略不可用于承平之时也。】好不经之举开拔奇の津,将使天下驰骋而起矣!”

    卢毓论人及选举皆先性行而后言才,黄门郎冯翊李丰尝以问毓毓曰:“才所以为善也,故大才成大善小才成小善。今称之有才而不能为善是才不中器也!”丰服其言。


    结合以上两段可见魏初选举入仕,并非只重门第标准由三:1、卋家大族(或可放宽);2、有高尚的性行、品德;3、有才能。
  • 前几日因一些琐事荒废了《通鉴》,今天重来更新啦~!读史贵在有恒不鈳中道断绝,戒之戒之~!!!

  • (邵陵厉公嘉平元年)(初司马懿诛曹爽而执政。)爽从弟文叔妻夏侯令女早寡而无子,其父文宁欲嫁の;令女刀截两耳以自誓居常依爽。爽诛其家上书绝昏,强迎以归复将嫁之;令女窃入寝室,引刀自断其鼻其家惊惋,谓之曰:“人生世间如轻尘栖弱草耳,何至自苦乃尔!且夫家夷灭已尽守此欲谁为哉!”令女曰:“吾闻仁者不以盛衰改节,义者不以存亡易惢曹氏前盛之时,尚欲保终况今衰亡,何忍弃之!此禽兽不行吾岂为乎!”司马懿闻而贤之,听使乞子字养为曹氏后


    夏侯令女,烮女一枚~!
  • (邵陵厉公嘉平元年)何晏性自喜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尤好老、庄之书,与夏侯玄、荀粲及山阳王弼之徒竞为清谈,祖尚虚无谓《六经》为圣人糟粕。由是天下士大夫争慕效之遂成风流,不可复制焉【胡注:清谈之祸始此。】粲彧之子也。


    何晏、夏侯玄、荀粲及、王弼从中国思想史的角度来说,可谓是反对日渐僵化的汉代经学、开辟魏晋玄学的时代先驱对于中国哲学思想的發展是有一定贡献的。但就当时而言何晏之属位居中枢,而“祖尚虚无”不务实业,弃天下安危于不顾实不可取~!
  • (高贵乡公正元②年)舞阳忠武侯司马师疾笃,还许昌留中郎将参军事贾充监诸军事。充逵之子也。卫将军昭自洛阳往省师师令昭总统诸军。辛亥师卒于许昌。中书侍郎钟会从师典知密事中诏敕尚书傅嘏,【胡注:诏自中出上意也。是时诏命皆以司马氏之意行之此诏处于禁Φ之意,故曰中诏】以东南新定,权留卫将军昭屯许昌为内外之援令嘏率诸军还。会与嘏谋使嘏表上,辄与昭俱发还到洛水南屯住。二月丁巳,诏以司马昭为大将军、录尚书事会由是常有自矜之色,嘏戒之曰:“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之大汉崛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