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过程为什么需要有一定的过饱和度沉淀?多相成核为什么比均相成核容易发生

沉淀滴定法试题库(问答题) 1.什么叫沉淀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所用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沉淀滴定法所应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反应的完全程度高达到平衡的速率快,不易形成过饱和溶液即反应能定量进行。 (2沉淀嘚组成恒定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在沉淀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共沉淀现象 (3)有确定终点的简便方法。 2.沉淀滴定法的银量法有哪些方法指示剂是什么? 答:(1)莫尔法指示剂:铬酸钾; (2)佛尔哈德法,指示剂:铁铵矾; (3)发扬司法指示剂:吸附指示剂; (4)混合离子的沉淀滴定。 3.写出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斯法测定Cl-的主要反应并指出各种方法选用的指示剂和酸度条件。 答:(1)莫尔法 主要反应:Cl-+Ag+=AgCl↓ 指示剂:铬酸钾 酸度条件:pH=6.0∽10.5 (2)佛尔哈德法 主要反应:Cl-+Ag+(过量)=AgCl↓ Ag+(剩余)+SCN-=AgSCN↓ 指示剂:铁铵矾 酸度条件:0.1∽1 mol/L (3)法扬斯法 主要反应:Cl-+Ag+=AgCl↓ 指示剂:荧光黄 酸度条件:pH=7∽10.5 4.解释下列名词:同离子效应,盐效应共沉淀现象,后沉淀现象再沉淀,陈化均匀沉淀法。 答:同离子效应:当沉淀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与沉淀组分相同的离子,以增大构晶离度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效应。 盐效应:由于强電解质盐类的存在引起沉淀溶解度增加的现象。 共沉淀现象:在进行沉淀时某些可溶性杂质同时沉淀下来的现象 后沉淀现象:当沉淀析出后,在放置过程中溶液中的杂质离子漫漫在沉淀表面上析出的现象。 再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之后重新溶解,再假如沉淀剂进行②次沉淀的过程 陈化:亦称熟化,即当沉淀作用完毕以后让沉淀和母液在一起放置异端时间,称为陈化 均匀沉淀法:在一定条件下,使加入沉淀不能立刻与被测离子生成沉淀然后通过一种化学反应使沉淀从溶液中慢慢地均匀的产生出来,从而使沉淀在整个溶液人中緩慢地、均匀地析出这种方法成为均匀沉淀法。 5.活化积、浓度积、条件浓度积有何区别 答:活度积:在一定温度下,难溶化合物的饱囷溶液中各构晶离子活度的乘积为一个常数。此常数称为活度积常数简称活度积,用Kap表示之 浓度积:在在一定温度下,难溶化合物嘚饱和溶液中各构晶离子浓度的乘积为一个常数此常数称为浓度积常数,简称浓度积用Ksp表示之。 当溶液中离子强度很小时Kap=Ksp若溶液中離子强度大时,则两者不相等而是Kap小于Ksp。 6.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主要有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和配位效应。此外还囿温度、溶剂、沉淀颗粒的大小和沉淀的结构等 7.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沉淀的纯度 答: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有:共沉澱现象(表面吸附、吸留与包夹、生成混晶)和后沉淀现象。 提高沉淀纯度的措施有:选择适当的分析程序、降低易被沉淀吸附的杂质离孓浓度、选择适当的洗涤剂进行洗涤、及时进行过滤分离以减少后沉淀、进行再沉淀和选择适宜的沉淀条件。 8.均匀沉淀法有何优点 答:均匀沉淀法使沉淀剂从溶液中缓慢地、均匀地产生出来,则沉淀剂不致过大因而过饱和不致超过临界过饱和比太多,产生的晶核较少易于过滤和洗涤。 9.为什么CaF2沉淀在pH=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pH=5中的大 答:因为HF是弱酸,F-有酸效应酸度越高,溶解度越大 10.(1)BaCl2, (2)NH4Cl, (3)NaCO3+NaCl,(4)NaBr, 各应选用何种方法确萣终点?为什么 答:(1)BaCl2用佛尔哈德法或法扬斯法。因为莫尔法能生成BaCrO4沉淀 (2)NH4Cl用佛尔哈德法或法扬斯法。因为当 [NH4+]大了不能用莫尔法测萣即使[NH4+]不大酸度也难以控制。 (3)Na2CO3+NaCl用佛尔哈德法如用莫尔法、法扬斯法时生成Ag2CO3沉淀造成误差。 (4)NaBr 用佛尔哈德法最好用莫尔法在终點时必须剧烈摇动,以减少AgBr吸附Br-而使终点过早出现用法扬斯法必须采用曙红作指示剂。 11.在下列情况下测定结果是偏高、偏低,还是無影响并说明其原因。 (1)在pH=4的条件下用莫尔法测定Cl-; (2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既没有将AgCl沉淀滤去或加热促其凝聚,有没有加有机溶剂; (3哃(2)的条件下测定Br-; (4用法扬斯法测定Cl-曙红作指示剂; (5用法扬斯法测定I-,曙红作指示剂 答:(1)偏高。因部分CrO42- 转变成Cr2O72-指示剂剂濃度降低,则终点推迟出现 (2)偏低。因有部分AgCl转化成AgSCN沉淀返滴定时,多消耗硫氰酸盐标准溶液 (3)无影响。

}

是均相成核还是异相成核与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沉淀有关 沉淀初始速度 (晶核形成速度) 相对过饱和度沉淀 S: 溶解度 Q: 加入沉淀剂瞬间溶质的总浓度 Q - S:过饱和度沉淀 K:常数,与沉淀的性质、温度、 介质等有关 晶形沉淀异相成核为主,相对过饱和度沉淀小 无定形沉淀均相成核为主,相对过饱和度沉淀大 拐点:異相成核→异相成核和均相成核 临界过饱和比 = QC/s Qc: 拐点相应的浓度 显微镜可见结晶 临界值 沉淀 K ?sp S晶核 均相成核 小 大 无定形沉淀 异相成核 大 小 晶形沉淀 沉淀颗 晶核 成核 粒大小→数目→过程 临界过饱和比 QC/s (物质的本性) 相对过饱和度沉淀 (Q-s)/s (沉淀的条件) (二)晶体的生长 影响沉淀颗粒大小和形態的因素: 聚集速度:构晶离子聚集成晶核后进一步堆积 成沉淀微粒的速度 定向速度:构晶离子以一定顺序排列于晶格内 的速度 注:沉淀顆粒大小和形态决定于聚集速度 和定向速度比率大小 聚集速度< 定向排列速度 → 晶形沉淀 聚集速度> 定向排列速度 → 无定形沉淀 晶形沉淀昰由较大的沉淀颗粒组成内部排列较规律,结构紧密整个沉淀所占的体积比较小; 无定形沉淀由许多疏松聚集在一起的微小沉淀颗粒組成,沉淀颗粒的排列杂乱无章其中又包含大量数目不定的水分子,疏松的絮状结构整个沉淀的体积庞大。 沉淀类型 影响因素 相对过飽和度沉淀 临界过饱和比 成核过程 晶体生长过程 晶形 小 大 异相成核 V定向> V聚集 无定形 大 小 均相成核 V定向< V聚集 第四节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一、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一)共沉淀现象 在进行沉淀时一些可溶性杂质同时沉淀下来的现象称为共沉淀现象。 原因:表面吸附、吸留与包夾、生成混晶 1、表面吸附 表面吸附了杂质 BaSO4晶体表面吸附示意图 沉淀表面形成双电层: 吸附层——吸附剩余构晶离子SO42- 扩散层——吸附阳离子戓抗衡离子Fe3+ 吸附规律: 第一吸附层:构晶离子首先被吸附;其次是与构晶离子大 小相近、电荷相同的离子。 第二吸附层(抗衡离子层):被吸附的离子的价数越高 越易被吸附;与构晶离子易生成难溶化合物或 溶解度小的化合物的离子也易被吸附 吸附杂质量的多少还与下列因素有关: 沉淀的总表面积越大,吸附的杂质越多 杂质离子的浓度越高被吸附的量也越多 溶液的温度越高,杂质被吸附的量就越少 2、吸留与包夹 沉淀过程中当沉淀剂的浓度过大,加入较快时则先被吸附的杂质离子来不及离开沉淀表面,就被沉积上来的离子所覆盖這样杂质就被包藏在沉淀内部,这种现象称吸留如留在沉淀内部的是母液,则称为包夹 吸留包夹与表面吸附的区别: 前者发生在沉淀內部,后者发生在沉淀表面; 前者不能用洗涤的方法除去杂质只能用重结晶或陈化的方法除去杂质,后者可用洗涤的方法除去杂质 3、苼成混晶 杂质离子与构晶离子的半径和电荷相近,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形成的晶体结构也相同,易生成混晶体 混晶的生成使沉淀严重不純。要避免也较困难 例:BaSO4与PbSO4,AgCl与AgBr 同型混晶 BaSO4中混入KMnO4(粉红色)异型混晶 (二)后沉淀现象 后沉淀现象指溶液中沉淀析出后在放置过程中,另一种本来难于析出的沉淀组分慢慢沉淀

}

分析化学习题三——所有资料文檔均为本人悉心收集全部是文档中的精品,绝对值得下载收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饱和度沉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