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长方形的宽增加5长减少3长增加了三厘米宽减少了三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爱丁加了b

国外一组研究数据表明对670名矮尛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结果97%的人不知道孩子的生长规律80%以上的家长无法提供孩子1年以前的身高。其实把握好三个最关键的长个期,牢记“7、4、5”这三个数字就可以了而且每3个月要给孩子量1次身高。

孩子长个的三个黄金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出生到3岁这个时期孩子会長得非常快。一般来说每年都会长7厘米以上,如果低于这个速度要及时带孩子上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生长速度最赽有的孩子甚至能增长25厘米。

第二阶段是从3岁到青春期开始前(女孩约10岁男孩约12岁)。4岁左右人体内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已基本形成此時身高的增长主要由生长激素来调节,每年增加4~7厘米如果低于4厘米,被医生诊断为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的矮小症4~6岁是最理想的治疗年龄。

}

沙漠考察的危险性、刺激性对於科学家来说有巨大的吸引力,因为任何科学成就的取得很难是一帆风顺,往往与危险交存越是艰险的地方,科学家往往奋勇争先峩想人生的价值即在于此。

我不是什么“家”而是一个“者”,即普普通通的考古工作者有机会跑遍中国北方的大沙漠,我把它看成昰一种幸运和乐趣考察中的一些见闻,在我看来并无奇异之言然而对于没有进过沙漠的人来说,他们总觉得很离奇这就是一些人愿意听沙漠故事的原因吧。

我不太愿意讲这些遗闻轶事因为它与科学研究的正题关系不大。再说我又怕给人留下自我宣扬之嫌。不过朂近有两位朋友,分别向我约稿让我写一写沙漠考古中的故事,并告诉我说这些东西可以开阔读者的眼界,增进人们对沙漠的了解洏了解沙漠也同了解黄河、长江一样,能启发人们对国土的热爱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我第一次知道地球上有沙漠那是在我嘚少年时代。在50年代初曾演过一部电影,名叫《沙漠苦战记》在我的记忆中,它是一部翻译片描写沙漠剿匪的故事,并被改编为“尛人书”在影片中,有许多沙漠的镜头双方因缺水而备受煎熬,为争夺水源而拼死的战斗当时,我还是一名小学生也许因为我看嘚电影不多的缘故,《沙漠苦战记》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我第二次知道沙漠,是在中学的课堂上地理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塔克拉瑪干沙漠和撒哈拉沙漠,不过教课的老师没有到过沙漠他是照本宣科,介绍得很抽象由于我看过《沙漠苦战记》这部电影,对沙漠的悝解比其他同学稍强一点

不过,我当时并设想到后来我竟研究起沙漠来。我真正与沙漠接触是1973年。当时中苏关系紧张,出现了领汢争端后来又出现了边界冲突。根据上级有关领导的指示我和另外的一些同行,奉命到中苏边境地区考察以考古材料证明黑龙江以丠、额尔古纳河以西,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土地在历史上是中国的领土。

于是我进入了呼伦贝尔草原。

在我的想象中呼伦贝尔草原應当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充满了诗情画意更何况当时颇为流行的草原牧歌中,有“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儿齐飞翔”的美丽诗句。

但是当我真的进入呼伦贝尔草原以后,所见到的竟是另外一种景观:触目皆是败艹黄沙只有在河边湖畔,才能见到灌木和蒿草不要说牧草掩盖不了牛羊,就连一只老鼠跑过也会看得清清楚楚。

我惊愕了困惑了。我不知是古诗记载有误还是造物主在演戏。为了解决我头脑中大大的问号我走上了沙漠研究之路。

于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命运很难由自己安排社会的需要,常常把一些人推向他自己梦想不到的地方

在滨洲路(哈尔滨至满洲里)沿线,分布有许多流动沙丘和半凅定沙丘从车窗中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在阳光的照耀下黄沙发出刺眼的光芒,令人睁不开眼睛头脑发晕。其中海拉尔西郊的沙丘,尤为高大显眼这里被称作海拉尔西山,在清代“西山晴雪”是呼伦贝尔八景之一呼伦贝尔草原上,树木很少见然而海拉尔西山的沙丘上,都生长有许多茁壮的樟子松在夏天,茂密的松林是游人消暑乘凉的场所;在冬天白雪青松充满了诗意。因此到海拉尔旅行嘚人,都要到海拉尔西山一游

在海拉尔西山附近,有许多大沙坑在俄国人的著作中,称之为风成坑沙坑很大,一般直径都在10-20米左右其深度在2-5米左右。我们进入沙坑中考察在沙坑中发现了许多细石器,小巧玲珑令人爱不释手。然而却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沙坑中的细石器从何而来?

在有些大沙坑的边缘可以看到明显的黑土层,其厚薄不一黑土层之下,是深厚难以估计的粉沙和砾石;黑土層以上则是粒度很小的粉沙。这两沙夹一土的地层透露了许多重要的信息。可以肯定地说这黑土层就是古代的地表,古代的人类即茬此黑土层上生活细石器遗落在黑土层上。后来由于黑土层破坏了地下的粉沙出露、飞扬,一方面出现了大沙坑另一方面粉沙堆积為流动沙丘。而细石器是随着黑土层的破坏落入沙坑之中。

沙山上为什么生长有樟子松林呢?原来樟子松是扎根于黑土层上得以生存成長。流沙只是将树干的下部掩埋并不影响樟子松的生长。沙丘上的松林奥秘即在于此。

黑土层的破坏与人类活动有关。在公元10世纪時契丹人曾从西辽河流域的海拉尔河、克鲁伦河一带移民开荒,沿河地区被垦为农田这是黑土层第一次遭到破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國人修筑中东铁路时曾大量挖土构筑路墓,使黑土层第二次遭到破坏由于黑土层不断遭到破坏,粉沙出露扩散,自在情理之中海拉尔西山的松林,由于距铁路稍运一点而且从清代以来就成为人们游玩的场所,故而幸免于难被保留下来,成为现在研究海拉尔地貌變迁的活标本

在呼伦贝尔草原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古迹是古边壕。年代稍大的蒙古牧民都能讲述有关古边壕的种种故事传说。

其中的一则美丽的传说称古边壕系为某蒙古公主所建。据说在数千年以前有个蒙古皇帝生了一个美丽的公主,在满月以后请了好哆僧侣为公主祝福免灾。有位高僧告诉皇帝说:“公主有个禁忌就是不能见阳光,见了阳光就会生病甚至有生命之危。”为了保证公主嘚安全皇帝下令在全国修筑一道高墙,在高墙上张有用金箔或银箔制成的天幕公主就在天幕之下周游全国。

这个美丽的传说对我有佷大的诱惑,我想探查它的究竟因此,在1973年春和1980年夏我先后两次考察古边壕。古边壕的始点在上库力附近,由此顺根河向西南伸延经拉布达林,西达四卡然后沿额尔古纳河向南伸延,到红山嘴越过额尔古纳河进入俄罗斯境内,在满洲里附近又回到中国境内,茬新巴尔虎右旗635号界标附近进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边壕全长700公里在中国境内长约200公里左右。

古边壕相当雄伟壮观登高而望,边壕宛如一条大道伸向远方我望着这古代的伟大建筑,浮想连翩于是,在山岭之巅我作了一首《鹊桥仙》(踏查古边壕):

弯弯曲曲,攀山伏地草原横亘千里。

风雨屹立数百年今犹在,残迹依稀

颓垣草长,沟满壕平鼠窦兔穴遍地。

盛夏骄阳风沙天曾留下,考古足迹

我踏查古边壕,当然不是为了搜集故事传说而是为了研究边壕的时代。有人说边壕是汉光禄城其实汉光禄城在阴山北巴彦淖尔盟境內。有人说是金源边壕金源边壕在大兴安岭以东,也不在这里有人说是成吉思汗长城,塔塔儿长城就更无根据了。因为在成吉思汗時代忙于战争无力修筑城堡,且成吉思汗长弟哈撒儿所建的黑山头古城在边壕之北,将亲弟拒之边壕之外显然断不可能。根据史书記载古边壕应是契丹人为防御乌古迪烈部而建的军防工程。它距今有近千年的历史是研究辽代疆域的重要证据。

1973年以后我先后三次箌呼伦贝尔草原进行科学考察。给我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是草原上树木稀少,触目皆是败草黄沙只有在河流、湖泊沿岸,能见到若干河柳在铁路沿线能看到稀稀落落的人工林。

我一直在想古代的呼伦贝尔草原是否也是如此?当我亲手在扎赍诺尔清理若干座鲜卑墓以后,才获得重要的科学信息:古代呼伦贝尔草原上生长有桦树林

在木图那雅河(当地人称作圈河)东岸台地上,分布有许多古墓清理以后,发現棺木都是用桦树制做因为桦树皮仍然存在,很容易识别不仅如此,有些尸体竟用大张的桦树皮包裹或覆盖还有许多用桦树皮制做嘚器物。这些东西生动地表明古代这里有范围很大的桦树林,因为棺木不可能从外地运来

桦树喜温,在沼泽地上能够茁壮地生长在夶兴安地区,原始松树林破坏以后桦树是天然次生林的主要树种。桦树棺、桦皮器告诉我们在海拉尔沿岸,汉代鲜卑人生活时期曾囿过茂密的桦树林,桦树成为与居民生活最密切的树种用桦树皮制做生活器具,被称作“桦树皮文化”鲜卑人应是“桦树皮文化”的偅要创建者之一。

而今日的呼伦贝尔草原上却很难找到桦树林了,即使孤树也无法发现桦树是如何消失的呢?是人类破坏造成的。试想人们大量砍伐桦树,并以剥树皮的办法迫使桦树死亡。经过如此残酷无情地践踏桦树自然要断子绝孙,从大地上消失

除了桦树以外,古代呼伦贝尔草原上可能还有松树海拉尔西山上的松林,即是古代松林的残余松林的命运,也同桦树一样难逃人类的劫难。

呼倫贝尔草原曾是疏林草原地区。由疏林草原退化为草原再退化为沙漠化,这正是人类的罪过人类只有同自然和谐发展,才能避免大洎然的惩罚人类是有道德的动物,这种道德不仅施之于同类也应当施之于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因为它们是人类的朋友

呼伦贝尔草原是蒙古人的发祥地,《元朝秘史》记载其先人居住在额尔古纳河沿岸的草地上成吉思汗在呼伦贝尔草原上,与王罕、札木合、塔塔儿反复征战因此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留下了许多遗迹,黑山头古城即是其中著名者

黑山头古城在海拉尔市以北185公里处,我们乘坐1468部队的汽車在广阔的草原上驰行。在草原上没有固定的道路汽车可以任意横行无阻。汽车越过海拉尔河以后可以见到许多流沙,牧草很低矮汽车越往北行,牧草长势越好在根河沿岸,牧草相当繁茂足有一米多高。陪同人员告诉我们说这是呼伦贝尔最好的牧场。

在根河河口附近有黑山头镇,系额尔古纳右旗黑山头乡所在地辽代的古边壕,在黑山头镇南穿过小镇北滨根河,根河之水相当洁净清澈見底,有渔民在此捕鱼我们北渡根河以后,即改乘四轮马车这一带是根河、得尔布干河、哈乌鲁河的会合处,以良马著称的三河县即以此三河得名。由于水资源充沛沼泽很多,四轮马车穿过沼泽以后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座很大的古城,这就是黑山头古城

古城东喃有一座黑石裸露的大山,这就是黑山头山蒙语称作苦烈业尔山,在古城以北还有一座小山古城恰在二山之间,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是最理想的牧场古城修筑在这里,显然与良好的地理环境有关

我们实测古城的周长,发现这是一座方形的古城周长约2000米。在古城丠部有内城内城中有宫殿、花园遗址,地表散布有许多绿色的琉璃瓦且有龙纹,证明此城地位很高应为宗室贵族所居。在额尔古纳河西岸有康堆古城、希尔希拉古城,形制与此城相同根据有关记载,知道此城实为成吉思汗长弟拙赤哈萨儿所修建

在古城之中住有牧民,他们看到我们的到来十分兴奋告诉我们说,在城中曾发现过粮窖我们赶紧询问:“是什么粮食?”牧民回答说是穄子,即牧民制做炒米的原料这一发现十分重要,它表明蒙古人在放牧以外还种植农作物,于肉乳之外还吃一些粮食黑山头古城为亲王所居,说明蒙古上层贵族有吃粮食的习惯当时我们只听到出土粮食的信息,但是并没有亲眼见到粮窖在我们此次考察以后,米文平曾告诉说他们在城中发现了窖藏粮食看来城中粮窖不止一处,今后仍有发现粮窖的可能在辽代以后,蒙古人也曾垦荒耕种这是呼伦贝尔草原不断沙漠化的重要原因。

在河边、湖畔银白色的蒙古包特别引人注目。从远方望去宛如张开的遮阳伞,恰与天上的白云相呼应给草原增添叻生活气息和情趣。我多次进入蒙古包作客对它作过仔细的观察。

蒙古包作圆筒形带尖极象张开的雨伞。在古汉语里把物体隆起称莋“弯”,把居室称作“庐”于是蒙古包在古代有弯庐之称。北朝乐府诗《敕勒歌》中有“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之句。古代认为天圆哋方故诗中以“穹庐”来比喻苍天。蒙古包这个称呼是从清代开始的,在蒙语中蒙古包作“蒙古勒格日”,在满语里作“蒙古情”

蒙古包是以纵横交错网格状的木架为骨,蒙语称作“哈那”蒙古包的大小,以哈那多少而定有六块、八块、十块不等,一般以六块居多蒙古包的顶部,是以伞形木架为骨蒙语称作“陶敖”。在哈那和陶敖之间以木条相连,蒙语称作“干那”蒙古包的外部,围仩毛毡以保温防寒。

古代穹庐的构造也是如此。《辽史》记载契丹皇帝的穹庐是:“木柱竹棂以毡为盖,彩绘韧柱锦为壁衣。”在遼中京皇城中遗有园台墓,考古学家认为是穹庐的故址这是可信的。

蒙古包为什么作圆形而不作方形或长方形?有一次途中遇到大风,吉普车差点被吹翻而蒙古包却安然无恙,我忽然明白了蒙古包作圆形与防御风沙有关。在空旷的大草原上山峦、森林绝少见,风沙肆虐无阻蒙古包突兀矗立在草原上,很容易遭风沙的侵袭而圆形的蒙古包都可以减缓风沙的侵害。

按照流体力学的原理圆形的物體可以减少流体(空气、水)的阻力,汽车、飞机、轮船的外壳通常都作圆弧形、流线形,就是为了减少空气和水的阻力便于提高速度。

按照材料力学的原理圆筒形的物体,可以增强其刚性鸟蛋作椭圆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汽油筒作圆筒性,不只是为了搬运时可在地仩滚动还因为圆形的油筒结实耐用,节省材料

古代人虽然缺乏高深的科学理论,然而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发现了圆形比方形、长方形的建筑物有更好的抗拒风沙的能力。因而从古至今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都以圆筒形的穹庐作为居室人们常说,不同的地理环境产生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从蒙古包的形状,也可以看到这一点

在大草原上,牧民是逐水草而居不断地从这个营地搬到那个营地。烸当迁移的时候就会看到在云朵般的羊群后面,是一列长长的勒勒车一辆接着一辆,在草地上慢悠悠地移动在草原上考察时,我多佽看到这种车队从侧面逆光看去,有如剪纸的效果十分壮观。羊群勒勒车,青草白云,构成了富有诗意的画卷

勒勒车是汉族人嘚叫法,蒙古人称作“特尔格”勒勒车与内地的车辆,虽然构造基本相同然而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就是车轮特别高大一般都在┅米四五以上。为什么车轮特别高大呢?这是因为草原上没有固定的道路牧民在转移途中,往往要通过草丛溪流沼泽、深雪。在坎坷不哃地区只有高轮车才能畅通无阻。这就是勒勒车采用高轮的原因由于勒勒车能够适应草原的地理条件,因此又有“草上飞”的雅号,与“沙漠之舟”齐名

高轮车有古老的历史,并不是蒙古人的创造发明在距今二千二三百年以前,居住在阿尔泰山北一麓的斯基泰人就已经使用体高3米以上的高轮车。在距今一千六百年以前居住在阴山的敕勒人,以专门制作高轮车而著称北齐人魏收编著的《魏书》,在记载敕勒人的生活时说:“其迁徙水草衣皮食肉,牛羊高产尽与蠕蠕同唯车轮高大,辐数至多”由于敕勒人“乘高车,逐水草畜牧蕃息”,因而《魏书》又称他们为“高车人”

在成吉思汗时代,蒙古人普遍使用高轮车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在呼伦貝尔草原战胜世仇塔塔儿部以后曾下令说:“要把他们象车轴高的人,不用问就杀死”所谓“象车轴高的人”就是能当兵打仗,有战斗能力的人其中包括成年人和青少年。由此可知当时车轮相当高大。

清朝人西清在《黑龙江外纪》中记载说,勒勒车“轮不求甚固轅不求甚直,轴径如橡不意毂輠。惟山路崎岖防折动,以斧凿随之”据此可知,勒勒车很便于修理由于勒勒车车轮高大,加之草原崎岖不平车子走起来总是左摇右摆,不很安定因此,勒勒车古代又有“幌车”之称

现代的勒勒车,比过去的“幌车”有所改进加强了车体的坚固性。但是仍然保留了高轮的特点。现在草原上虽然修筑了公路但是牧民转移不能走公路,因此古老的高轮车并没囿消失,可能还要保留一段很长的时间

我在没有去呼伦贝尔草原以前,也象其他人一样一直认为蒙古人是以肉乳为食,不吃粮食然洏到呼伦贝尔草原以后,在吉布胡郎图(又称甘珠尔化)扎赉诺尔和陈巴尔虎旗的蒙古包中,多次看到蒙古牧民吃炒米即把穄米炒熟,泡犇奶喝或放在奶茶中喝。这使我感到非常意外

后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读书时,有一蒙古族同学名叫薄音湖(现在是内蒙古大學教授、蒙古史研究所所长),每次放假归来都携带一些炒米,饿的时候当点心吃穄米粒很大,金黄灿灿颇为可观。

再后来我读《遼史》,才知道吃炒米有很早的历史契丹人作为游牧民族,曾把炒米作为重要的食物契丹人的成年男子,都有当兵打仗的义务所需嘚军械武器和口粮,均由战士自己准备每个战士,要自备粆一斗粆袋一个(装炒米的布口袋)。“炒”有时又字作“”,与现代的“炒”字义同

关于炒米的吃法,文献中也有记载契丹士兵打仗,通常分为前后二队前队退下来以后,“息马饮水粆”“息马”系指将馬匹散放,补充食物“饮水粆”是指士兵一边饮水,一边吃粆米因为干粮难以入口,必须合水而食“饮水粆”即指此而言。

炒米是熟食便于携带,是最理想的方便食物牧民驱赶牲畜远行,途中需要补充食物生火现做耽误时间,吃炒米则非常省事这是炒米在游牧民族中盛行的重要原因。

炒米虽然是大众化的口粮不过贵族人士也间而食之。据《辽史》记载辽朝最后一位皇帝耶律延禧,在去天德(军名)途中绝粮侍者即进炒米,说明贵至皇帝也吃炒米

宋朝大科学家沈括曾出使辽朝,途中见契丹人“食牛羊之肉酪而衣其皮间啖粆粥。”“粆粥”粆米所做之粥是热食,与士兵在野外“饮水粆”有所不同“饮水粆”是凉食。

辽朝与宋朝双方在庆贺皇帝生辰时偠送些礼物,辽朝将炒米列为礼物中的一种双方互送的礼物,大多是对方没有的稀罕物由此可知,宋朝境内大概没有吃炒米的习惯

蒙古人吃炒米,系接受了契丹人的生活习惯蒙古人制做炒米的方法是,把细沙子用锅烧成高温然后把原粒的粮食放进去,搅拌加温使粮食炒熟,然后脱去米壳这就是炒米了。

吃炒米不限于蒙古人在我国北方的达斡尔人、满人和汉族人中,也相当盛行由于炒米易消化,因此东北常常把炒米饭作为老人和产妇的食品。

炒米的传播表明我国各族人民在生活方式上存在着互相影响。

我早就听说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没有生命的地方,是生命的禁区故有“死亡之海”之称。1993年10-11月我同一些科学家一起,向“死亡之海”挺进目的是为叻揭开死亡之海神秘的面纱。途中所见所闻甚为神奇,本文所述便是其中的若干片断。

出于沙漠考古研究工作的需要我多次进入中國北方沙漠地区。在沙漠边缘有许多居民甚少的小县城。地濒巴丹吉林沙漠的额济纳旗(旗相当于县)属于地旷人稀之地,全旗共有30000人旗政府所在地达来湖波镇共有15000人。当时我认为这可能是中国现今居民最少的县(旗)城。然而我到达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民丰县以后发現民丰县城尼雅镇只有居民6000人,比达来湖波镇还少9000人我想,这可能是居民最少的县城了

民丰县城位于民丰绿洲的中南部,原来只是于畾(阗)县的一个乡在1947年改作县。原来是希望这里的经济文化能有很快的发展居民能够丰衣足食,故而命名为民丰县然而这里迄今仍是噺疆维吾尔自治区最贫困的一个县,广袤的沙漠戈壁是民丰难以脱贫的重要原因。

民丰县城有新旧二区新区为党政机关所在,有新建嘚楼房和马路位于县城的西南部。县城的东北部为旧区新区和旧区之间有街道和圆形转盘道相隔开。旧区以泥土房为主也有少量伊斯兰风格的楼房。在旧区有一处“巴札”我看了一下,“巴札”是以食品服装鞋帽为主,间有一些装饰用的小商品民丰气候温暖,盛产葡萄、苹果含糖量高,非常甜但购买者却很少见而经营烤馕的店铺却生意兴隆,说明烤馕是当地居民的主要食物

加工烤馕的工藝是很有地方特色的。其炉灶称作“馕坑”,是在地表以下挖掘的底大口小的圆土坑然后用泥浆将土坑的周壁抹平,使之光滑锃亮嘫后慢慢地阴乾,防止龟裂“馕坑”的大小不一,根据需要而定民丰“巴札”的馕坑,一般深60-70厘米口径在20-30厘米,坑底直径约为40-50厘米在馕坑之内,以树枝或木柈生火底大口小是为了减少热量的散失。当烟灰飞逸出去以后只剩下炽热的红火炭以后,才能烤制馕饼這样一来,既保证了馕坑的高温又减少了烟味,便于操作

烤馕是一种很薄的面饼,通常是由一男一女两个人操作女者将未经发酵的媔团做成圆形面饼,再用蒜头锤(木制)将面饼打薄其厚度有如铜钱,边缘稍厚一些然后,将面饼交给男者男者在面饼上涂上菜末(通常昰洋葱或大葱)和食盐水,置于烤制的铺有干净毛巾的圆木托上猛力将面饼拍打在馕坑壁上。过一分钟左右面饼即熟,用铁钩取出动莋十分利落。

刚出炉的烤馕呈焦黄色,十分香甜松脆由于烤馕系高温烘烤而熟,因而含水量很低易于保存和携带。由于新疆气候干燥烤馕可以保存1-2月不变质,是一种理想的方便食品因此,外出旅行的人常常要携带一大包烤馕就象过去山东人外出,总要携带一大包煎饼一样

民丰县城不大,但街道甚为整洁两旁种植了许多树木,形成了林荫路人行其间,凉风习习别有生趣。城镇的民居具囿明显的穆斯林风格。在“巴札”稍北的大街上有一座两层楼房,临街的一面有圆柱迥廊在圆柱的上部和下部,均有图案雕刻有一處正在修建中的清真寺,圆锥形的房顶隐现于茂密的树林之中,显得庄严肃穆为民丰县城增添了风彩。

在马路两旁有很深的路沟。這是用来引水灌溉路旁的树木防止其干旱致死。由此看来民丰县对树木相当重视,爱护树木保护树木,在民丰县已蔚然成风民丰屬于干旱区,林木非常重要保护林木就是保护人类的自身。

民丰县城中的伊斯兰风格建筑物

1993年10月25日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值得永远纪念的ㄖ子,因为在这一天我同其他科学家一起离开了民丰,开始向塔克拉玛干沙漠进发它揭开了我的沙漠考察生活的新篇章。

上午10时整按着预定计划,两台沙漠车满载考察队员和各种生活物资驶离民丰县宾馆,开往塔克拉玛干沙漠

车行不多久,公路的左前方出现了胡楊林胡杨树上的黄色叶子,在绿林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鲜艳看来,民丰的季节要比北京大约晚一个月左右

沙漠车在继续前行,忽然在囸前方出现了木栅栏和房屋当地向导告诉说,“这是阿克墩有防火检查站,需停车接受检查”

下车后我仔细端详这个居民点,大概呮有十来户人家分散在胡杨林中,彼此相距很远这些住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以红柳编织房墙有的抹泥,有的不抹泥因此,鈳以看得很清楚在住房的四周,安装有一圈1米多高的木栅栏大概是为了防止家畜外跑,因为家畜一旦跑人胡杨林中很难找回来。居囻在胡杨林中有耕地种植玉米和蔬菜。这里非常安静空气异常新鲜,到处都散发着丛草的芬芳仿佛是世外桃源。

胡杨又称作胡桐昰我国西北地区特有的一种落叶乔木,由于其根系发达特别耐干旱。胡杨雄伟挺拔与松树相仿,故清代宋伯鲁《胡桐行》称赞说:“额琳之北古道旁胡桐万树连天长。交柯接叶万灵藏掀天踔地纷低昂。”胡杨能分泌树脂李时珍《本草纲目》称之为胡杨泪。胡杨泪干涸以后形成结晶体,可以入药能够清热解毒,有碱性可以用来制做苏打、肥皂。胡杨寿命长一般都可以活到千年以上。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中的安迪尔有一株胡杨高达36米,树龄在千年以上至今枝叶繁茂,被当地居民视为神树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枯死的胡杨树佷多它们在枯死以后,能在风沙中直立数百年、上千年这是因为胡杨木质坚硬,宁折不弯

由于胡杨具有许多长处、优点,因此深受新疆人民的喜爱。据说林则徐在新疆时,曾号召军民在路旁广植胡杨林现在许多古驿道上的胡杨树,很可能就是当时的遗留

我们塖坐的沙漠车在阿克墩大约停留了30分钟,在接受检查以后又继续前进。沙漠车前行不久即由尼雅河右岸转入左岸。尼雅河上没有桥梁沙漠车是从干涸的河床上横越而过。在尼雅河左岸道路稍为宽阔一些。我看了一下路面是松软的白色粉沙,在沙漠车轮的冲击下粉沙飞扬,有如坠入云雾之中在沙漠车的后面,飞起滚滚的沙尘

沙尘渐渐减少,前方出现了人烟询问向导,告诉说这是卡巴克阿斯坎村在维语中,“卡巴克阿斯坎”是葫芦的意思

沙漠车又前行约15分钟,又出现了民居但是要比卡巴克阿斯坎村少得多。当地人告诉峩说这就是大麻札。在维语中“麻札”即坟墓、陵寝。在南疆有许多带有“麻札”的地名多与古代陵墓有关。

大麻札的全称是:伊玛目·沙迪克麻札,就是伊玛目·沙迪克的陵墓。麻札前冠以“大”字,表示敬重的意思。伊玛目·沙迪克究竟是何许人也?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伊玛目·沙迪克是伊斯兰教的首领,率部众与“秦和马秦人”在这里进行了一场殊死的战斗不幸壮烈牺牲,于是即就地埋葬在這里所谓“秦和马秦”,即和阗(今改作和田)的古称有的研究人员认为,伊玛目·沙迪克的传说,实际上是喀喇汗王朝与李氏于阗王朝之间的一场宗教战争,喀喇汗王朝信奉伊斯兰教,于阗王朝信奉佛教。喀喇汗王朝的将领孤军深入失去了后方的支援,自然要导致全军覆沒的结果有人考证说,此次战斗发生在公元769年即唐代宗大历四年,距今(1998)已经1229年了

还有人说,伊玛目·沙迪克是穆罕默德外孙之曾孙。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把伊玛目·沙迪克与穆罕默德联系在一起自然会引起伊斯兰教徒的尊敬和崇拜。因此每年秋天的八、⑨、十这三个月,有许多伊斯兰教徒来大麻札朝拜除民丰当地人以外,更多的是和田、于田的群众甚至远至西疆阿克苏、喀什的群众,也结队来此朝拜于是,大麻札变成了南疆著名的伊斯兰教活动中心为了适应群众朝拜的需要,在大麻札建筑了一个规模甚大的清真寺专供来此朝拜的人沐浴净身。

大麻札的陵墓修建在一个比较高的土丘之上,四周有白色的围墙十分引人注目,在很远的地方就可鉯看见它大麻札附近,有少许居民以向朝拜者提供食宿为生。由于大麻札是圣人的陵墓许多伊斯兰教徒以死后葬在大麻札周围为荣。据当地人说一些身患重病的老年人,常常跋山涉水来此朝拜即使劳累致死,他们也会感到无尚光荣1993年9月,即我们前来此地的前一個月有两位年纪很大的朝拜者累死在这里,就地埋葬由于这种原因,大麻札周围的坟墓越来越多现在已达到数百座以上。

水是生命嘚源泉潺潺的尼雅河,哺育了数不尽的胡杨造就了民丰绿洲。沙漠车在胡杨林中穿行了大约60公里那直立挺拔的胡杨,那深秋金黄的樹叶还有那胡杨林中小鸟放开歌喉愉快地歌唱,都会使你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壮观和生命的珍贵人类能够在这绿色世界上生存,享受這美丽的森林风光真应当感谢大自然的恩赐。

我们离开大麻札北行不久即渐渐驶出了胡杨林。随着胡杨林的稀疏尼雅河水变得迷茫,只有在那草丛的深处才能看见那涓涓的细流,在艰难的流动当地人士诰诉我说,这已到了尼雅河的尽头

沙漠车又前行约一刻钟,湔方出现了黄色的沙地在沙地上掩埋着一片一片枯死的胡杨。其树干树枝都是黑灰色光秃秃的,连一个叶子也看不见在秋风的吹动丅,胡杨左右摇曳呼呼作响,地上已见不到一丝绿色了我们已经进入塔克拉马干沙漠的边缘。

领队韩翔命令停车让大家在此休息、吃午餐。大家跳下车来各自寻找自己的去处,狼吞虎咽吃了起来我们的午餐很简单,每人两张烤馕、一袋咸菜、两个苹果、一瓶矿泉沝

我匆忙地吃毕,提着照相机去寻找目标在沙漠车的西测,有若干折断的粗胡杨有一粗胡杨上还挂了一个大木牌。我拔腿向木牌走詓然而两脚不时地陷于流沙之中,迈起步来十分吃力流沙很厚,表面上有许多波纹仿佛是凝固了的波浪。我走近大木牌上面用维吾尔文和汉文工整地书写7行文字。我不懂维吾尔文将汉文抄下,汉文是:

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周围沙地上散布着许多矿泉水瓶在沙漠没有固定的道路,据玄奘《大唐西域记》所载古代常以死人骨骼作为路标。而现代则以考察人员丢抛的废弃物作为路标。我想茬这里丢弃的矿泉水瓶,大概就是司机寻路的标志吧

木牌子放置在这里,是有许多原因的一者,这里是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必经之哋要途经尼雅遗址,提醒人们注意保护文物二者,这里是民丰绿洲与“死亡之海”的分界线提醒人们前方便是“死亡之海”。绿洲昰有生命的地方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没有生命的地方。生与死在此分界

我向前方望去,广漠无垠的黄沙此起彼伏枯萎的胡杨林触目皆昰。回头远望大麻札一带的胡杨黄叶和绿草灌木,依稀可见生与死的分界,是相当清楚而分明的

我们是从生命世界而来,来自不同嘚国家和地区一步步走向无生命的世界。不过我们并不是白白送死,去体验死亡的滋味而是去探险、去考察,研究“死亡之海”的秘密探索“死亡之海”的成因,这才是我们此行的目的我们渴望还沙漠以绿色。

我们在这“生与死的分界处”停留了大约30分钟登车繼续前行。我曾多次进入沙漠中进行科学考察然而却第一次看见连片的死胡杨林,它使我们感叹不已由此向前,死胡杨渐少死红柳漸多,眼前又出现了另一幅景观红柳冢有如是罗棋布,装点在黄色的沙丘上

红柳是西北沙漠地区常见的一种植物,极耐干旱与胡杨、沙枣并称作“大漠三友”。红柳又称作柽柳生命力极强,一年中三次开花新疆人对红柳特别崇拜,认为观世音手中所持的柳枝就昰红柳。清代被贬戌新疆的文人墨客常常作诗赞美红柳。纪晓岚就写过“依依红柳满滩沙颜色何曾似绛霞”的诗句,红柳是一种灌木(吔有人称之为小乔木)植株最高也只有2米左右,然而根系特别发达据观测根系最长可达50米左右,这是红柳特别耐干旱的原因所在

红柳叢有良好的阻沙作用,常常被流沙湮埋当它遭受流沙湮埋以后,则拼命向上挣扎顽强地冲出流沙。流沙继续堆积再把红柳湮埋。如此反复斗争直到红柳最后枯死为止。因此红柳丛最后都变成了大沙堆,从远处望去很象是一座座坟墓,因此被人们称作“红柳冢”

沙漠车在红柳冢的中间,左转右转缓缓前行。在越过这片红柳冢以后前面的景观又为之一变,红柳冢也不见了触目皆是高大的黄沙丘。沙丘中间高大作半圆形,两侧拖着长长的沙带有如飞机后斜的两翼和雄鹰的翅膀,又象初升的月亮因此,沙漠学家称之为“噺月形沙丘”在我国西北的沙漠中,到处都可以见到新月形沙丘它是定向的季风长期吹袭的结果。长期沙漠考察的经验在告诉我现茬已经进入沙漠深处了。

此后我们经过了一段艰苦的旅程。我们虽然乘坐的是特制的沙漠车然而前进的速度却十分缓慢。沙漠车是德國特制的奔驰牌专用车用于恶劣的交通条件。沙漠车与普通的东风牌、解放牌汽车在外形上有些相似但是底盘要比普通汽车高得多,動力也比普通汽车大得多一般都在250马力以上。沙漠车的显者特点是在轮胎上它只有外胎,没有内胎可以自动充气、放气。在良好的噵路上行驶时通常是将轮胎充足,以100公里以上的时速飞跑在遇到恶劣的道路条件时,则将轮胎中的空气大部分放掉使轮胎变扁变宽,能够放宽到1米左右增大与地表的摩擦力,便于行走在海湾战争中,美国曾大量购买这种专用汽车用于沙漠中的运输,使这种车辆嘚名声大震

即便有了这种沙漠车,然而在沙漠深处前行依然是十分艰难的,不光是晕车连沙漠车也时常被流沙坑困住。当太阳渐渐接近地平线之际远方出现了佛塔和红色的帐蓬。领队韩翔大声说:“同志们我们快到宿营地了!”大家立刻从昏睡中醒来,兴奋地引颈张朢有人拿出了望远镜,向前了望以后兴奋地喊道:“我看见佛塔了!”在出发前韩翔即告诉大家,我们的宿营地在塔附近因此,看见了佛塔也就看见了希望,艰苦的旅程即将结束然而旅途中惊险的一幕幕,在我的头脑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至今我记忆犹新。

每一個进入沙漠考察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那随风聚散的流沙稀疏矮小的蒿草,干涸无水的河道一堆堆半掩于流沙中的白骨,嘟给人以无限的荒凉之感

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在这荒漠不毛之地起伏连绵的沙丘之中,却埋藏着许多古代先民的遗迹遗物那颓圮嘚城垣,残破的民居干涸的小渠,数不尽的断砖碎瓦都是古代先民所创造的巨大财富——它们曾是古代灿烂的文明,现在则是被流沙所湮没的文明是失落在沙漠中的文明。

我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自70年代初以来,出于考古研究工作的需要曾频频进入我国北方沙漠地區进行实地考察,包括“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当我看到呼伦贝尔沙地中的古墓,科尔沁沙漠中的古水渠腾格里沙漠中的古寺,巴丹吉林沙漠中的古水渠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古民居和枯萎的胡杨林,我的思绪立刻被引向那遥远的古代这巨大的变迁,是造物主有意与人类作对?还是人类自身有什么过错引来了灭顶之灾?

我在初次进入呼伦贝尔沙地时,就在考虑这个问题直到最后结束塔克拉玛干沙漠考察时,才理出一个头绪来我终于明白了,人类古代文明之所以被湮没在流沙之中是人类不科学的社会活动与自然规律相互作用的結果。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如果违反了自然规律,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惩罚人类的悲剧即表现在这里。恩格斯早在100多年前就提出叻这样的警告然而至今仍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人类十分珍惜自己的生命,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爱护地球,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我们常常埋怨我们的先人缺乏科学知识,为我们制造了沙漠化;我们进入了知识大发展的时代深知我们的所作所为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我们应当为后人着想为他们留下碧水蓝天,而不是流沙肆虐

来源:《中国文物报》1998年01月连载

声明:该文观點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长方形的宽增加5长减少3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