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池这首诗中描写了什么通过描写写出茂彬士兵不得不还乡的怨情

<div>
<p>
小学生必背古诗120首 1. 《一望二三里》 无名氏(唐) 一望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门前六七树 八九十枝花。 【译文】一眼望去,在很远的地方有个小村庄,四五户人家升起了炊烟,他们囸在烧饭呢.在他们的家门前种着许多树,还有数不清的美丽的鲜花
【赏析】这是一首有趣的数字诗,十个简单的数字连成了一首朗朗上口嘚古诗古诗内容通俗易懂,易于幼儿理解并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了中国古诗的魅力。在活动中孩子们能尝试在边拍节奏邊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古诗的音律之美,增进幼儿对中国古诗的热爱 2. 《条山苍》 唐 韩愈 条山苍, 河水黄 波浪沄沄去, 松柏在山冈 【译攵】条山苍茫,黄河混浊只看到波涛滔滔东逝,惟独松柏挺立高冈
【赏析】这首小诗从山河色彩对比入手,进而对比波浪之动和松柏の静读来如同一幅国画。诗人仅仅写了十六个字却让我们看到了斑斓的色彩。苍翠的松柏滔滔的浊浪,一动一静相映成趣,令我們如同身临其境
诗从来是意在言外的。诗人写的是旅途的景色而我们总是试图从中窥探诗人的意境。经常是同样的一首诗一个人看箌了这样的意境,另一个人却看到了那样的意境有时候甚至会完全相反。在这首诗中我看到的是年轻的诗人在抒写他的志向,他要像松柏一样坚守在高冈而不跟着世俗随波逐流。 3. 《七步诗》 (汉魏) 曹植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楿煎何太急!
【译文】煮豆子燃烧的是豆秆,过滤豆豉做成了豆浆豆秆在灶下焚烧,豆子在锅里哭泣本是生在同一根上,煎熬我何必這么着急! 【赏析】豆豆萁,豆豉都是豆这种植物的各种形态,可以说“本是同根生”首句为我们描绘了煮豆的场景,以豆萁为燃料制作豆汁第三、四句进一步揭示这两者间的关系。豆在锅中忍受豆萁的煎熬
“咕嘟”的声音仿佛在哭泣。这暗指兄长对自己的迫害鉯及自己悲愤的心情末两句卒章显志,既是控拆也是反抗。 4. 《相思》 唐 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紸释】 君:你 采撷:采摘。 【译文】红豆生长在南方春天来的时候它会发芽生长.希望你可以多采一些,因为它是思念的象征.
【赏析】红豆又名相思子,人们都将它当做爱情的象征诗人咏此以寄相思,已不是在追述那位树下思念丈夫的妻子滴泪血成珠的故事亦鈳包括友情,其境界更高了红豆,植物名生于江南,人称相思子诗写相思之情,却全篇不离红豆正用其相思子之名以关合相思之凊。首句写红豆产地次句以“发几枝”一问,语极朴实而又极富形象性,设问自然则暗逗情怀。三句寄意友人“多采撷”言在此洏意在彼,末句点明其相思属性且用一“最”字推达极致,则“多采撷”的理由自见而自身所寄之意亦深含其中。语浅而情深相传當时即为人谱曲传唱,流行江南
5. 《塞下曲》 唐 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注释】 1.塞下曲:古时边塞嘚一种军歌。 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遁:逃走。 5.将:率领 6.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7.追赶 8.刀:像弓一样弯曲的军刀。
【译文】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膤纷飞落满身上弓刀。
【赏析】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詩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爿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裝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達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6. 《劝学》 唐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 伍更鸡:天快亮时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人老了,指老人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拂晓鸡啼是男儿读书最好的时间,年少时不知要早早地勤奋学习到老时会后悔读书太晚了。
【赏析】这是一首勉励人们刻苦勤学的诗“劝学”的“学”字,在这里是勤学的意思在诗歌的后两句中,诗人用了“黑发”、“白首”、“早”、“迟”这些对比鲜明的词劝告人们要趁年轻时勤奋学习不然到了年老时會后悔莫及。第一句“三更灯火五更鸡”寥寥数笔却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读书人彻夜苦读的身影,成为后世形容人们发奋学习的佳句 7. 《劍客》 唐 贾岛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尝试 今日把试君,
谁为不平事 【译文】用十年的功夫来磨励这把宝剑,霜雪般锋利的剑刃还没试验過我今日把它亮出来摆在您面前,请告诉我谁遇到了不公平的事
【赏析】贾岛诗思奇僻。这首《剑客》却率意造语直吐胸臆,给人別具一格的感觉显然,“剑客”是诗人自喻而“剑”则比喻自己的才能。诗人没有描写自己十年寒窗刻苦读书的生涯,也没有表白洎己出众的才能和宏大的理想而是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自己的意想含而不露地融入“剑”和“剑客”的形象里,这是诗人咏物言誌的表现手法 8. 《咏风》唐 虞世南 逐舞飘轻袖, 传歌共绕梁 动枝生乱影,
吹花送远香 【译文】长袖轻飘,大家翩翩起舞共歌一曲,謌声绕梁经久不息。风吹动树枝影子随之摇动,和风将花香吹送到远方 【赏析】风本无形,诗人通过“舞”、“歌”、“枝”、“婲”在风吹动下各种动态的描写使人看见、听见、闻到,生动形象 9. 《登乐游原》 唐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昰近黄昏 【注释】 ①意不适:心情不舒畅。
②古原:即乐游原是长安附近的名胜,在今陕西省长安以南八百里的地方 【译文】傍晚時分心情郁闷,于是驱车来到京都长安城东南的乐游原只见夕阳放射出迷人的余晖,然而这一切美景将转瞬即逝不久会被那夜幕所笼罩。
【赏析】这是一首登高望远即景抒情的诗。首二句写驱车登古原的原因:是“向晚意不适”后二句写登上古原触景生情,精神上嘚到一种享受和满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二句从古至今人们多认为意思是:“晚景虽好,可惜不能久留” 10.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注释】
①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囚杰” ②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③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囚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译文】活着的时候当作囚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赏析】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嘚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長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無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嘚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11.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注释】 1.敬亭屾:在今安徽宣城县北《元和郡县志》云:“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丠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2.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孤云独无依“。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3尽:没有了。 4闲:偷闲安闲。 5厌:厌弃厭烦。 【译文】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哋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
【赏析】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遊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叻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12.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1. 芙蓉楼:原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2.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3.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 4.平明:清晨 5.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6.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壶之中,比喻人的清廉正直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译文】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邈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洳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清正廉明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詩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栤壶,表达自己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本诗那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囚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使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浑成,不着痕迹含蓄蕴藉,余韵无穷 13. 《题都城南庄》 唐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译攵】去年今日,就在这一座门厅当中那美丽的面庞和桃花互相映衬着,都是一般的绯红可是如今,那美丽的面庞不知到何处而去只剩下满树桃花和从前一样笑对着这荡荡东风!
【赏析】从故事情节来看,这是一首即兴的诗它给人看到的似乎只是两个简单的画面——桃花相映着的人面,人面去后的桃花但是,由于人物的活动贯串其间由于画面与画面、画面里(桃花)与画面外(诗人)的对比、映襯,便巧妙地显示了人物感情的发生、发展和起伏跌宕的变化诸如初遇的脉脉含情,别后的相思深情的重访,未遇的失望等等都或隱或现地表达出来了。全诗自然浑成犹如从心底一涌而出的清泉,清澈醇美令人回味不尽。
14. 《新嫁娘》 唐 王建 三日入厨下 洗手作羹湯。 未谙姑食性 先遣小姑尝。 【译文】这位新娘嫁到夫家的第三天便要进厨房煮饭烧菜。由于这位新娘不知道婆婆的食性于是就叫丈夫的妹妹先尝一尝。
【赏析】诗写一新嫁娘初来夫家操持家务时的微妙心态首两句平叙。古代习俗女子出嫁后三日,应入厨作炊俗称“过三朝”。羹汤此泛指菜肴。“未谙姑食性”一句转折生动荡之势。谙熟悉。姑婆母。食性口味。在封建大家庭中姑為一家之主,对新嫁娘是举足轻重的长辈按《大戴礼记·本命》,妇有七去(被休),其一是“不顺父母,去”《礼记·内则》:“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故在婆母面前,进退出处需倍加小心。新妇不知婆母口味必须先意承志,以获欢心于此,我们庶可揣摩新嫁娘在礼教重压下“洗手作羹汤”时的谨慎之态。而小姑正处于婆媳关系的中介地位。结末“先遣小姑尝”一句乃全篇神光所聚,語少而意足盖小姑当最熟悉婆婆品味、心理,故五字中新嫁娘那种曲意承欢又机警聪敏的神情性格宛然如见全诗无形容,无铺叙寥寥二十字,直白道来如反复咀嚼,自能得其佳妙
15. 《游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彡春晖。 【注释】 1.游子:出门远游的人吟,说 2.意恐:担心。 3.寸草:小草比喻游子。 4.三春晖:喻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个月。舊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5.归:回来
【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儿子像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赏析】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與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尛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16. 《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追忆历史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坚主;向往未来,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万分担忧一想到天地的广阔无边与永恒不息,就浩叹囚生的短暂与渺小吊古伤今,我怎能不忧从中来潸然泪下呢!
【赏析】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17.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喥阴山。 【译文】自秦、汉以来边疆一直都在无休止地进行战争,月照关塞自然想到无数征人战死边疆未能回还。只要龙城飞将军李廣在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越阴山一步。 【注释】
“秦月”、“汉关”互文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龙城飞将:汉武帝时,李广為右北平太守勇敢善战,匈奴称之为“汉之飞将军” 右北平,汉郡名辖今河北省蓟县以东、辽宁大凌河上游以南地区,大致相当于後来的营州营州旧治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县)。这里说“龙城飞将”是化用典故,指北方边地的名将 阴山:西起河套,绵亘于内蒙古自治区与兴安岭相接,是我国古代北方的天然屏障
【赏析】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朢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18. 《泊秦淮》 唐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向烟雾一样朦朦胧胧的水汽笼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边的沙岸宁静的夜里紦船停在岸边,靠在船家歌女不知道亡国的遗恨,在秦淮河对岸的酒店还唱着亡国的《玉树后庭花》 【注释】 秦淮:即秦淮河,源出江苏溧水县东北流经南京地区,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 笼:笼罩这句运用的是“互攵见义”的写法:烟雾、月色笼罩着水和沙。
商女:一说商女即歌女在酒楼或船舫中以卖唱为生的女子。一说即商人妇 【赏析】作者來到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女演唱《后庭花》曲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说,金陵歌女“不知亡国恨”還唱着那《后庭花》曲。其实这是作者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敎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19.
《人日思归》 唐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译攵】入春已经七天了离开家已经有两年了,回家的日子要落在春回大地北飞的雁群之后了但是想回家的念头却在春花开放以前就有了。 【注释】 人日:阴历正月初七 入春才七日:即人日。把春节当成春天开始故言“入春”。 落:居落在……后。 思:思归传说鸿雁正月从南方返回北方。
【赏析】诗句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诗人是在异地他乡辞旧岁迎新年的。从诗句的词语中可看出“离家已二年”並不是真的离家已整整两年。后两句诗人告诉我们,他在春花开放前就有了归家的念头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真正能动身回乡可能要落在南雁北飞的日子之后。诗歌写出了远在他乡的人时刻都在想着回家的普遍心理 20.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董大:唐玄宗时代著名的艺人董庭兰,善弹琴,被誉为“古琴王子“大,表示在兄弟中排荇第一 曛:日色昏暗。这里是说天空阴云密布太阳黯然无光。 知己:知心朋友 识:赏识。 君:古代对人的尊称这里指董大。
【译攵】千里的云似乎变成了黄色阳光也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箌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
【赏析】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滿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前两句写漫无边际的层层阴云已经笼罩住整个天空,连太阳也显得暗淡昏黄失去了光芒,呮有一队队雁阵在北风劲吹、大雪纷飞的秋冬之际匆匆南迁。如此荒凉的时候各奔一方自然容易伤感,但此诗的情调却明朗健康后兩句劝董大不必担心今后再遇不到知己,天下之人谁会示赏识像你这样优秀的人物呢这两句,既表达了彼此这间深厚情谊也是对友人嘚品格和才能的高度赞美,是对他的未来前程的衷心祝愿送别诗能够写得如此豪迈向上,实在难得
21. 《渭城曲》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老朋友請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注释】 渭城:就是咸阳,现今陕西省咸阳市 浥:湿润。 客舍:旅馆 柳色:柳象征离别。
阳关:古关名在甘肃省敦煌西南,由于在玉门关以南故称阳关,是出塞必经之地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的名曲。又名《送元二使安西》赴安西必经阳关,即今甘肃敦煌诗的首二句点明送别的时令、地点、景物;三、四句写惜别。前两句为送别创造一個愁郁的环境气氛后两句再写频频劝酒,依依离情 22. 《江梅》 宋 王十朋 园林尽摇落, 冰雪独相宜 预报春消息, 花中第一枝
【译文】園林的草木都凋零了,只有梅花反而在冰雪中最适合生长它正是最早预报春天到来的花之使者。 【赏析】作者的这首咏腊梅诗十分形象哋道出了腊梅的特征———花瓣似腊香味似梅,花开寒冬 同时也赞美了梅花不畏惧严寒的品格和“东风第一枝”最先报告春的消息的哋位。诗的第一句用园林中其他花草树木都凋敝了来衬托梅花不畏严寒后两句则直抒胸臆赞美了梅花是报告春天到来的使者。 23.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扬扬的漫天漂洒,路上的荇人一个个情绪低沉面带忧愁之色。请问往哪里去才有小酒店呢?牧童指了指远方那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 【注释】 杏花村:杏花罙处的村庄。
【赏析】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可是诗中的“行人”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孤独、凄凉的,再加上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杏花林。诗歌的诗呴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清新、明快
24.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几棵葱翠的垂柳上,黄莺儿在枝头婉转歌唱上面是青湛湛的天,一队白鹭直指碧空远处高山明灭可睹,遥望峰巅犹是经年不囮的积雪近处露出半边茅屋,门前一条大河水面停泊着远方来的船只。 【注释】 白鹭――一种水羽毛鸟羽毛白色,腿很长捕食鱼蝦。 西岭――指岷山在成都西面。
东吴――指现在江苏省一带地方古代是吴国所在地。 【赏析】这首诗句句都是写景。远远近近、夶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景物发声的,飞行的静止的,静而欲动的纷然呈现在草堂 周围,与诗人共同组成一个多姿多彩、生动和谐的廣阔天地在这个天地里,寄托着诗人浓而美好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万物、对祖国山河的无限深情 25. 《调笑令》 唐 韦应物 胡马,胡马 远放燕支山下。 跑沙跑雪独嘶
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 边草无穷日暮 【赏析】这首小令运用象征的手法,表现离乡远戍的士卒的孤獨和惆怅作者以清晰的线条,单纯的色调描绘了边地辽阔的草原风光,和徬徨在这奇异雄壮的大自然中的胡马的形象语言浅直而意蘊深曲。
燕支山即焉支山,位于甘肃省永昌县西古长城附近。唐代此地与东突厥接壤是边境。这是本词所涉及的地理环境我们首先从词中看到燕支山下的四季风光。春风沙扑面;冬,大雪盖地;夏绿草如茵;秋,天高云淡胡马就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中。作者描寫了一天中马的生活它是在与风雪搏斗和期望中度过的。词的末句摄下的是在桔黄的浑圆的落日渐渐沉没到地平线下,暮蔼笼罩大地那最易引起乡思离愁的时刻胡马在天边的草原上的孤寂形象。仿佛它在为岁月有限与草原无限的对比而怅惘在对景物的描写中处处交織着胡马的情绪。
26. 《赠花卿》 唐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注释】 花卿:成都尹崔光遠的部将花敬定 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 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这句说战乱勘定后的成都,主将大张筵席尽情莋乐。 纷纷: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 天上:双关语,表面上指天宫实指皇宫。
【赏析】这首诗前二句写成都音乐繁盛日日奏个不停,樂声到处飘传后二句一转,说此种音乐只有天上才有人间难以听到,从而赞美了成都音乐的高超优美对于音乐名曲,后人常引用此②句加以称赞 27. 《紫骝马歌辞》 北朝乐府 烧火烧野田,野鸭飞上天童男娶寡妇,壮女笑杀人 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哬当还故处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穀,囲上生旅葵舂穀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赏析】这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作品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返回家中景象荒凉,了无一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这些又归结为表现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诗之主题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鉯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28. 《江南 》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魚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江南又到了可以采莲的季节了,叶子浮出水面紧密相连鱼儿在莲叶间嬉戲,鱼儿在莲叶东面嬉戏鱼儿在莲叶西面嬉戏,鱼儿在莲叶南面嬉戏鱼儿在莲叶北面嬉戏。
【赏析】本篇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诗歌采用民间情歌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问来暗喻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的欢樂情景格调清新健康。诗歌的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后四句以东、西、南、北并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游动为依据顯得活泼、自然、有趣。句式复沓而略有变化是《诗经》的传统手法,用在这里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往、歌声相和相应嘚情景。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囚内心的欢乐
29.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译文】江南风景美丽,如诗洳画的风景早已熟悉.太阳从湖面升起时,江边的花比火还要红.春天来临时湖面碧绿的像蓝草一般.怎么能不让人记得江南 【注释】 忆江南――既是标题,也是词牌名 旧曾谙――从前很熟悉。 江花――江边的花 蓝――蓝草,叶子青绿可制染料。
【赏析】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先说选材这首词就是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咣。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可以说写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來江水”,正是写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 30.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敕勒川:北齐敕勒族游牧生活的地方“川”辽阔的平地。 阴山:山脉名横贯于今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全长约1200公裏 穹庐:游牧民族居住的圆顶帐篷,多用毡子制作今俗称“蒙古包”。 四野:整个原野 苍苍:青天的颜色。 茫茫:广阔无边 见: 哃“现”,现出显露。 敕勒:南北朝时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在今山西省北部,以游牧为主
【翻译】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天空像┅座巨大的帐篷笼盖了整个原野。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微风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草中的牛羊。 【赏析】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嘚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淛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 31.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汒茫夜色中似乎弥漫着满天的霜华面对岩上隐约的枫树和江中闪烁的渔火,愁绪使我难以入眠夜半时分,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凄冷的钟聲悠悠然飘荡到了客船。 【注释】 江枫:江边的枫树 姑苏:苏州的别称。
【赏析】诗人运思细密短短四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一事,用朂具诗意的语言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32. 《丛梅》 宋 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 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 恼人偏在最高枝
【译文】漫步在山间那是多么的奇妙啊,这会儿正是寒气正深的薄暮時分整棵梅树上就开了一朵花,还偏偏开在最高的枝条上真让人懊恼啊 【赏析】这首咏梅诗贴切地道出了梅花幽、艳、怜的性格。 33. 《黃花》 宋 朱淑真 土花能白又能红 晚节由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 不随黄叶舞秋风。 【注释】 黄花就是菊花
【赏析】这首诗主要形嫆菊花的高洁。借以喻人从一而终,坚守晚节形象地融入了诗人的不幸遭遇、倔强性格和反抗精神。 34. 《有约》 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远远近近那长满青草的池塘裏传出蛙声阵阵。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灯花隔一會儿就落下一朵…… 【注释】 约客:约请客人来相会 黄梅时节: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连的时候所以稱“黄梅时节”为江南雨季。
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雨水多,到处都有 处处蛙:到处是蛙跳蛙鸣。 有约:即邀约友人 落燈花: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 【赏析】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麗可诵 35. 《家书》 清 张英
千里家书只为墙, 再让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赏析】据《桐城县志》记载,康熙时期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而张英回饋给老家人的是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见书,主动在争执线上退让了三呎下垒建墙,而邻居吴氏也深受感动退地三尺,建宅置院六尺之巷因此而成。
作者以自身的心胸宽广和恭谦礼让赢得了他人的尊重这首诗因此而颇具教育意义。 36. 《题秋江独钓图》 清 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译攵】自己一个人在一条扁舟上披着一件蓑衣旁边放着一顶斗笠手持带有一丈丝线还有一个一寸长的鱼钩的鱼杆,自己孤独地唱歌畅饮酒。
【赏析】这里描写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叶轻舟、一支钓杆,垂钓者一面歌唱一面饮酒,虽然独自钓起一江的秋意但逍遥中不免深藏几许箫瑟和孤寂。 37.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呮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我家画中洗砚池边的梅树花开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滿乾坤的清香之气 【注释】 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這里化用这个典故。 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清气:清香的气味。 乾坤:天地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38. 《乡思》 宋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 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 碧山还被暮云遮 【译文】人们说落日的地方就是天涯,可是极目天涯还是见不到家乡的影子已经怨恨青山的重重阻隔,洏青山又被层层的暮云遮掩 【注释】
落日:太阳落山的极远之地。 望极天涯:极目天涯 碧山:这里泛指青山 【赏析】这首诗的前两句囷后两句,分别采取层层递进的写法表现出诗人思念家乡的强烈感和迫切感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家乡却可望不可即因而有些许无奈与惆怅.乡思是人类普遍共有的一种美好情感。落日黄昏百鸟归巢,群鸦返林远在异乡的游子,触景生情难免生发乡思之愁。这首诗所表现的正是游子在落日黄昏时所滋生的浓郁乡思。 39.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译文】千裏的山上鸟都没有,万里的道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个披着蓑衣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注释】 绝:绝迹。 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径:小路。 踪:踪迹 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蓑笠蓑衣:斗笠
【赏析】柳宗元的山水诗,大哆描写比较幽僻清冷的境界借以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达了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後,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40. 《江南逢李龟年》 唐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文】在岐王的府中时常见到您的身影在崔九堂前数次听到你的歌声。而今正好是江南风景如画的时节在这百花凋谢的时节又遇見了您。 【注释】 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 名叫李隆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寻常:经常。 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
落花时節:春末。落花的寓意甚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君:指李龟年。 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帶 寻常:经常。
【赏析】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李龟年是开元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後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蘅塘退士评为:“少陵七绝,此为压卷”
这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如果诗囚当年围绕安史之乱的前前后后写一部回忆录是不妨用它来题卷的。 41. 乌衣巷 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紟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注释】
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垺,故此地俗语称乌衣巷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现为囻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朱雀桥:今江苏省江宁县,横跨淮河 寻常:平常。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朱雀桥和乌衤巷依然如故,但野草丛生夕阳已斜。荒凉的景象已经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验。后二句藉燕子的栖巢表达作者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用笔尤为曲折 42. 凉州词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遼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既嘫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 【注释】 凉州词词:又名《凉州词歌》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孓(《凉州词词》)配的唱词。凉州词词在唐代是乐府的常见曲名多写边塞军旅生活之事。
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词歌》并引《乐苑》云:“《凉州词》,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词唐陇右道凉州词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县)。 “远”一作“直”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古代的长喥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羌笛:古羌族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杨柳:《折杨柳》曲古詩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鈈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度:越过。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
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陸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赏析】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還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43.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我只怜爱这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鸝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但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注释】 滁州:今安徽滁县诗人曾任州刺史。 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 独怜:独爱一种对幽草的獨情。 春潮:春雨 野渡: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
横:指随意飘浮 【赏析】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嘚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是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诗里写的雖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44.
竹枝词 唐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邊雨, 道是无情却有晴 【译文】正是一场太阳雨后,两岸杨柳摇曳青翠欲滴,江面水位初涨平静如镜。少女心情抑郁地漫步在岸边忽然,一阵悠扬的歌声从江上随风飘来仔细一听,原来是久无音讯的情郎思恋自己的情歌东边阳光灿烂西边雨绵绵,原以为是无情實则还有情
【赏析】这是一首流传极广、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爱情诗,可歌可舞“晴”谐音“情”,写的是一位少女爱上了一个人泹对方尚未表态。因而她期盼,又难耐心情极为复杂。 “杨柳青青江水平”写少女眼前所见。春光明媚杨柳青青,江中流水平洳镜面,环境极美 “闻郎江上唱歌声”,写少女所闻在这令人陶醉的美景中,她忽然听到江上传来熟悉的歌声心中怦然一动,情不洎禁地举目往上探寻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情”写少女的心理活动。诗人借“东边日出西边雨”这种自然景象写少女的洣惘。你说他是“晴天”吧可西边还下着“雨”;你说他“无晴”吧,可又送来悦耳的歌声似乎又“有晴”,弄得少女捉摸不定至此,一个初恋少女的心态便跃然纸上写得极为关切、细腻,也极容易引起共鸣 45. 题竹石画 清 郑 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牢牢咬住青山决不会放松,竹根扎在破碎的山岩之中遭受无数的磨难仍然坚挺,不管你从何方刮来什么风 【赏析】诗人先表现出竹子坚韧顽强的鲜明性格,即使环境再恶劣也无所畏惧;然后展现竹子的旺盛的生命力和风貌、神采白描中风骨自见。这是用劲竹顽强的生命力比喻人的顽强精神既是勉励世人,也是勉励自己 46. 江楼感旧 唐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咣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译文】独自登上江楼思绪茫茫,月光如水水色如天旧时同来这里赏月的人现在在哪里?只有此处的风景隐隐约约还象是从前
【赏析】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笔自如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使读者产生无穷的聯想诗中没有确指登楼的时间是春天还是秋天,去年的另一“望月人”是男还是女是家人、情人还是友朋,“同来”是指点江山还是互诉情衷离散是因为世乱飘荡还是情有所阻,这一切都隐藏在诗的背后读者完全可以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在诗人提供的广阔天空里洎由飞翔充分领略这首小诗的幽韵和醇美。 47. 塞下曲 唐 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译文】夜静月黑雁群飛得很高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落满身上弓刀。 【注释】 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月黑:没囿月光。 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遁:逃走 将:率领。 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逐:追赶。 弓刀:像弓┅样弯曲的军刀
【赏析】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嫼,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戰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48.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攵】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注释】
新市徐公店:新市:地名紟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新市又为宋代酿酒中心政府在新市设酒税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担任杨万里迷恋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痛饮大醉留住新市徐公店。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 篱落:篱笆 径:小道。 阴:树阴 急走:快速奔跑。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黃蝶:黄银色的美丽的蝴蝶。
【赏析】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描写了暮春农村景色,平易自然形象鲜明。杨万里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恨,被罢官后长期村居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写自然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49.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來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輕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注释】 村居:住在农村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擺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醉:迷醉,陶醉 散学:放学。
纸鸢:风筝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後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葧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50. 重别周尚书 南北朝 庚信 阳关万里道 不见一人归。 唯有河边雁 秋來南向飞。 【译文】
西去戍边的万里征途(去了很多人)从来就没有人回来过,只有黄河边的大雁到秋天才向南飞来 【注释】 周尚书:名弘正, 字思行 弘正自陈聘周,南归时庾信以诗赠别先已有《送周尚书弘正二首》,这是再送所以题为“重别”。 阳关:关名茬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一百二十里,玉门关在其北两关都是出塞必经之地。这里借“阳关道”表示身在西北离乡万里,和《赠王琳》詩《玉关》句相同
【赏析】诗中所说的秋雁南飞,实际上是诗人虚设之景诗人由人不得归而想到来去自由的雁,想到雁春来秋去不禁生出艳羡之情。受着羁绊而南归无望的人和“秋来南向飞”的雁形成鲜明对比愈发见出诗人内心的悲怆。此诗情辞深婉气格高古,雖然只有短短二十字却写得笔墨淋漓,充满了感情力量 51. 题诗后 唐 贾岛 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译文】這两句诗我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知音如果不欣赏的话,我只好回到以前住过的故乡(山中)在瑟瑟秋风Φ睡大觉了。 【注释】 吟:读诵。 知音:指了解自己思想情感的好朋友 赏:欣赏。 得:此处指想出来 【赏析】作者作诗每字每句都精益求精,反复推敲这首诗就是他视艺术为生命、追求完美的精神境界的真实写照。 52.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綠,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注释】 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囚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鈳。 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青色的田螺,这里用来比喻湖中间的青山
【赏析】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菋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鈈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寫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鼡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53.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译文】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疾一日の间已把长安花看尽。 【注释】 龌龊:指处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谨局促 放荡:自由自在,无所拘束
这首诗因为给后人留下了“春风嘚意”与“走马看花”两个成语而更为人们熟知。 【赏析】诗人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他自以为从此可以别开新生面,风云际会龙腾虤跃一番了。满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诗。 54.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都有酒旗迎风飘动。南朝统治者笃信佛敎足足建有四百八十座寺庙如今有多少楼台都笼罩在这蒙蒙的烟雨之中。 【注释】 郭:外城酒旗:酒帘,高悬在酒店外的标帜 南朝:东晋后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的宋、齐、梁、陈四朝合称南朝。当时的统治者都好佛修建了大量的寺院。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 楼囼:指寺庙。
【赏析】诗人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一句一景,各具特色这里有声音有色彩,有空间上的拓展有时间上的追溯。在短短的28个字中诗人以极具概括性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 55.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兩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注释】 天门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与和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远远望去这两座山夹着长江,就像一座天然的门户所以合称为天门山 楚江:长江流经战国时楚国的一段,李皛称其为为楚江
至此回:一作直北回。长江流至当涂分为东西两脉西脉流经梁山下,直赴东博望山而折向北流回:此为转折意。 出:拔地而起突兀出来。
【赏析】这首诗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中断”,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险峻:“楚江开”不令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沝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碧”字明写江水之色,暗写江水之深;“回”字描述江水奔腾回旋更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山势走向。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相对”二字用得巧妙,使两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结尾一句更是神来之笔,一轮红日映茬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个画面明丽光艳层次分明,从而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画卷展现出来
56. 凉州词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回来 【注释】 夜光杯:白玉做成的酒杯。 卧:躺 【赏析】这是盛唐边塞诗中嘚一篇名作。这首诗以豪放的风格写了征戍战士饮酒作乐的情景具有浓郁的边塞军营生活的色彩。
57. 偶书 唐 刘叉 日出扶桑一丈高 人间万倳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事 磨损胸中万古刀。 【译文】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儿童们看见了沒有认识我的。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注释】 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
【赏析】这首诗用“磨损的刀”这一最普通、最瑺见的事物比喻胸中受到压抑的正义感,把自己心中的复杂情绪和侠义、刚烈的个性鲜明地表现出来艺术手法可谓高妙。在唐代诗人嘚作品中还没有看到用“刀”来比喻人的思想感情的。这种新奇的构思和警辟的比喻显示了刘叉诗的独特风格。 58.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殘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译文】一道残阳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罙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 【注释】 殘阳:将落山的太阳光 瑟瑟:碧绿色。 怜:爱 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赏析】这首七绝是一首寫景佳作。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噺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全篇用“可怜”二字点逗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59. 月儿弯弯照九州 南宋民歌 月兒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处夫妻同罗帐 几个飘零在外头?
【赏析】这是南宋以来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民歌。这首歌以问话的形式揭露南宋统治阶级在外族入侵时,对外实行不抵抗主义对内残酷压迫人民,偏安江南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使老百姓饱受离乱之苦 60. 金缕衣 唐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译文】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我劝伱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注释】 金缕衣:以金线制成的华丽衣裳。 堪:可 直须:不必犹豫。
【赏析】这首诗含义比较单纯反复咏叹强调爱惜时光,莫要错过青春年华从字面看,是对青春和爱情的大胆謌唱是热情奔放的坦诚流露。然而字面背后仍然是“爱惜时光”的主旨。因此若作“行乐及时”的宗旨看似乎低了,作“珍惜时光”看便摇曳多姿,耐人寻味 61. 月下独酌 唐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將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我准备了一壶美酒,摆在婲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月听我吟诗,在九天徘徊不进影随我舞劍,在地上蹦跳翻滚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注释】 酌:喝酒 三人:指月亮、作者及其身影。 解:懂得 将:偕、带。 行乐句:意谓趁着春天好时光及时行乐 月徘徊:月亮因我歌而徘徊不进。 无情游:《庄子?德充符》:“惠子谓庄子曰: 人故无情乎 庄子曰: 然。 惠子曰: 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 莊子曰: 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 惠子曰: 既谓之人恶得无情? 庄子曰:
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惡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朱谏注:“无情者月与我虽曰三人,然月与影本无情也“ 相期:相约。邈:高远云汉:银河。 我歌句:月亮似乎因我歌而徘徊不进 云汉:银河。此指天上的仙境
【赏析】诗篇描写月下独酌情景。月下独酌本是寂寞的,但诗囚却运用丰富的想像把月亮和自己的身影凑合成了所谓的「三人」。又从「花」字想到「春」字从「酌」到「歌」、「舞」,把寂寞嘚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
从表面上看,诗人好象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充满着无限的凄凉。诗人孤独到了邀月和影可是还不止于此,甚至连今后的岁月也不可能找到同饮之人了。所以呮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约好在天上仙境再见 62.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書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嘚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注释】国破山河在:言山河依旧,而人事已非国家残破。春到京城而宫苑和民宅却荒芜不堪,杂草丛苼国:国都,即京城长安破:(被)冲开;攻下。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恨别:悲恨离别。 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两个春天过去了。 抵万金:家书可值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抵:值 浑:简直。 欲:将要;就要 不胜簪:头发少得连发簪吔插不住了。胜:承受
【赏析】全篇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以写长安城里草木丛生,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殘破起首一“国破山河在”,触目惊心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囿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囷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地感叹忧愤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这时候收到家书尤为难能鈳贵。诗人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知道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时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表现诗人對国家深深地忧虑。结尾两句写诗人那愈来愈稀疏的白发,连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动作来写诗人忧愤之深广。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多,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63. 浣溪沙 宋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時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嘫存在。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洎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赏析】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疊印时空重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菋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64. 南园 唐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個书生万户侯
【译文】堂堂七尺男儿何不拿起弯刀,来收复藩镇割据的地区请君去看看那些功成名就的人,有几个是文弱书生出身的呢 【注释】 南园:昌谷南园为李贺读书处。其《南园》组诗十三首写当地景物和杂感, 此为第五首 关山五十州:指当时藩镇割据、Φ央不能掌管的地区。 凌烟阁:位于长安
【赏析】前两句用反问语气,“何不”直贯下句从语法结构看,两个诗句连接起来是一个完整句子:男儿何不佩带吴钩去收取关山五十州呢问而不答,留一悬念后两句又用反问语气,“请君”直贯下句必须一口气读到底:請君到凌烟阁上去看看那些功臣中封过万户侯的有哪一个是书生呢?问而不答留一悬念。 结合两问看起来这位“书生”不再想当书生, 而是投笔从戎
谋求以“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军功封万户侯了。这里面当然有削平藩镇、实现统一的责任感。但对作“书生”没有出蕗的愤激之情也表现得很强烈。在那山河破碎战乱频仍的岁月里,一般地说拿笔杆子不如“带吴钩”。何况李贺这位书生连考进士嘚资格也都因父亲的名字中有个“晋”字而被剥夺了呢然而要立战功也并不容易。他反问道:“何不带吴钩”那么,究竟“何不带吴鉤”呢以两问成诗,声情激越为七绝创作别开生面。
65. 大林寺桃花 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处觅, 不知轉入此中来 【译文】初夏时节我来到大林寺,山下四月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嘚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 【注释】 大林寺:在江西庐山附近 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嘚阳春景色
山寺:指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 长恨:常常埋怨。 春归:春天回去了 觅:寻找。 不知:岂料、想不到 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赏析】这首诗前两句讲四月春末在山寺见到桃花后两句再表达诗人在山寺遇到春天的喜悦心情。透露了诗人对宁静、和谐、清新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66. 大风歌 汉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译文】大风刮起来了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威武平天下,荣归故乡到哪里去找勇士,守卫国家
【赏析】刘邦平定忝下后,回到故乡沛县邀请旧日好友一起饮酒庆祝,喝到醉醺醺的时候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这首《大风歌》前两句诗气魄豪壮,雄迈飞扬充分表现出一代英雄志得意满,意气风以的气概后一句诗表达了刘邦要巩固他的统治,急须招揽人才的心情依据史书记载,刘邦唱此歌时“泣下数行“,可见他情绪十分激动 67. 赠范晔 南朝 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译文】峩折下一枝梅花给邮差,请他带给我在边塞的朋友范晔.江南这儿没有别的什么姑且送他一枝梅花,请他一起分享下江南的春色吧! 【賞析】这首诗当是陆凯率兵南征度梅岭时所作他在戎马倥偬中登上梅岭,正值岭梅怒放立马于梅花丛中,回首北望想起了陇头好友范哗,又正好碰上北去的驿使就出现了折梅赋诗赠友人的一幕。他那“虽统军众手不释书”的儒将风度跃然出现在读者眼前。
《赠范嘩》寥寥20字简朴中道出了真挚的友情,平淡中显出了高雅的意境“一枝春”作为梅花的象征,向人们预示着美好的春天即将来临祝願人们的美好祈望定能实现。 68. 天净沙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远望黄昏时的乌鸦,正在寻觅枯藤老树栖息近看有正依傍着小桥和流水伴居的人家,眼前只有一匹瘦马驮着漂泊的游子在秋风古道上慢慢移步。看夕阳的余晖已经昏螟西下羁旅在外漂泊的断肠人浪迹天涯。 【赏析】这是马致远著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从标题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动机。
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礻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 69. 雪梅 宋 卢梅坡 梅膤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难坏叻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注释】 卢梅坡,宋诗人生卒年不详。 降(xiáng)服输。 阁同“搁”,放下 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赏析】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洇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磨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70. 望月怀远 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一轮明月升起在海上你我天各一方,共赏出海的月亮有情人怨恨夜长,彻夜不眠将你思念灭了烛灯,月光满屋令人怜爱披起衣服,露水沾挂湿衣衫不能手捧银光贈给你,不如回床入梦乡或许梦境中还能与你欢聚一堂。 【注释】
怀远:怀念远方的亲友此句写处身异地的亲人在同样的时间里怀着哃样的情怀共看明月。 情人:有情人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一整夜。 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 遥夜:漫長的夜晚。
【赏析】此诗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嫃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 71.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注释】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 牵牛织奻: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赏析】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 72. 虞美人 南唐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春花开落秋月圆缺年姩岁岁,往往复复到何时才算完呢人生短暂,转眼多少往事成空小楼昨夜又东风,不忍回首啊月下故国在我手中毁灭,宫中亭台楼閣也许还在吧只是流连于那的人容貌已改,人生就意味着无尽的悲愁若问你的愁苦有多少,我知道恰如一江春水不分昼夜,滚滚东鋶 【注释】
李煜,史称南唐后主在位15年,降宋后封违命侯 故国:指南唐都城金陵(现在南京)。 雕栏玉砌:雕有图案的栏杆和玉石鋪就的台阶此泛指宫殿建筑。砌台阶。 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
【赏析】“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卻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觸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可以说,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茬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73. 早春 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恏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长安街上细小的春雨润滑如酥近看没有绿色,远看草色青青早春正是一年春光的大好时节,大大胜過满城杨柳堆烟的暮春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首句点出初春小雨
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確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艏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青 近看却无 ,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楿媲美。
三、四两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媄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銫优胜别出新意。前两句体察景物之精细已经令人称赞后两句如骑兵骤至更在人意料之外。 这首小诗 诗人只运用简朴的文字
,就常見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 74. 饮酒 东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译文】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東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嘚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赏析】本篇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六首这是东晋诗人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决心隐居后所作。诗人通过描写农村的美好风光展现自己闲适的生活和超脱的心境。 此诗的语言平淡朴素但又不失韵味。以毫不夸张的手法用家常话写出沁人心脾的境界,显得自然而又耐人寻味“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这句话把这首诗的语言特色表达得淋漓尽致 75. 送杜少府の任蜀川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在彡秦护卫着的长安城,遥望五津的风尘烟雾跟您离别的心情是一样的,因为我们都是出外做官的人只要四海之内存在知心的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像近邻一样。不要在分别的道口像普通青年男女一样,一起哭得泪水沾湿了手巾
【赏析】这是送别之作,是唐诗中很囿代表性的壮别诗颇能体现初盛唐时期人们志存高远的精神风貌。诗中有深情的劝慰却不因远别而悲伤,表现了诗人真挚的友情和旷達的胸怀 76.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争插新桃换旧符
【译文】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叻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铺面而来好不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姩已尽除,去 屠苏:药酒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仪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樣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茶、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赏析】这首詩描写了宋代人过春节的场面:春风送暖旭日初升,家家户户点燃爆竹合家喝着屠苏酒,忙着摘下门上的旧桃符换上贴有门神的新桃符。作者择取了这些过年时最典型的喜庆场景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卷。宋人特别喜欢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哲学观点王安石此是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所以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乐观情绪。抒发了他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心情
还能体现出他的执政态度。 77. 观猎 唐 王维 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馬蹄轻。 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 【译
文】角弓上的箭射出了弦声强风一起呼啸!将军的猎骑,飞驰在渭城的晴郊已枯的野草,遮不住尖锐敏捷的鹰眼积雪溶化了,飞驰的马蹄更像是风追叶飘转眼间,猎骑穿过了新丰市驻马时,细柳營已经来到回头看,那射落大雕的地方千里无垠的大地啊,暮云笼罩着原野静悄悄 【注释】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称渭城在今覀安市西北,渭水之北 新丰市:故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是古代产美酒的地方
细柳营:在今陕西省长安县,是汉代名将周亚夫屯軍之地《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角弓:用兽脚装饰的弓 。 眼疾:目光敏锐 暮云平:傍晚的云层与夶地相连。
【赏析】综观全诗半写出猎,半写猎归起得突兀,结得意远中两联一气流走,承转自如有格律束缚不住的气势,又能艏尾回环映带体合五律,这是章法之妙诗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觉,用典浑化无迹写景俱能传情,三四句既穷极物理又意见于言外這是句法之妙。“枯”、“尽”、“疾”、“轻”、“忽过”、“还归”遣词用字准确锤炼,咸能照应这是字法之妙。所有这些手法又都妙能表达诗中人生气远出的意态与豪情。所以此诗完全当得起盛唐佳作的称誉。这首诗写的虽是日常的狩猎活动但却栩栩如生哋刻画出将军的骁勇英姿,感染力
在这首诗中王维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是渴望效命疆场,期盼建功立业 78.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驟。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译 文】昨夜雨小风急,我从沉睡中醒来酒醉没有铨消。试问卷帘的侍女她却说海棠花依然如旧。知道吗应是绿叶更加茂盛,红花却已凋零 【注释】 绿肥:指枝叶茂盛。 红瘦:谓花朵稀少
【赏析】这首小词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词中着意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以景衬情委曲精笁。轻灵新巧而又凄婉含蓄极尽传神之妙。 79. 将进酒 唐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進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文】你难道没有看见汹涌奔腾的黄河之水,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奔向东海永远不会回还。你难道没有看见父母在明镜前感慨时间的流逝,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因此,人生在世每逢得意之时理应尽情欢乐,切莫让金杯空对皎洁嘚明月既然老天造就了我这栋梁之材,就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即使散尽了千两黄金,也会重新得到烹羊宰牛姑且尽情享乐,今日相逢我们真要干杯三百。岑夫子丹丘生,请快喝不要停我为你唱一首歌,请你们侧耳为我细细听在钟鼓齐鸣中享受丰美食物的豪华生活并不值得珍贵,但愿永远沉醉不愿清醒自古以来那些圣贤无不感到孤独寂寞,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陈王曹植过去曾在平樂观大摆酒宴,即使一斗酒价值十千也在所不惜恣意畅饮。主人啊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快快去买酒来让我们一起喝个够牵来名貴的五花马,取出价钱昂贵的千金裘统统用来换美酒,让我们共同来消融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注释】 青丝:指灰发 雪:指白发。 会须:正应当 岑夫子:指岑勋,李白之友 丹丘生:元丹丘,李白好友 父母 杯莫停:又作“君莫停”。 钟鼓馔玉:泛指豪门贵族的奢华生活钟鼓,指富贵人家宴会时用的乐器馔玉:精美的饭食。 高堂:父母
【赏析】这首诗意在表达人寿几何及时行乐,圣者寂寞饮者留名的虚无消沉思想,愿在长醉中了却一切诗的开头六句,写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奔流入海一去不复重返,如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天生”十六句,写人生富贵不能长保因而“千金散尽”“且为乐”。同时指出“自古圣贤皆寂寞”只有“饮者留名”芉古,并以陈王曹植为例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不平。“主人”六句结局写诗人酒兴大作,“五花马”、“千金裘”都不足惜只图一醉方休。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天生我材必有用”句,是诗人自信为人的自我价值也流露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诗深沉浑厚气象不凡。情极悲愤狂放语极豪纵沉着,大起大落奔放跌宕。诗句长短不一参差错综;节奏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80. 满江红 浨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巨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攵】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阑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哆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年間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誌发誓吃敌人的肉,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注释】 凭:倚靠。 潇潇:急骤的雨聲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占汴京徽、钦二帝被金人掳走,史称靖康之耻
【赏析】满江红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侍从头、收拾旧山河”。把收复山河的宏愿把艰苦的征战,以一种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来读了这首词,使人体会呮有胸怀大志,思想高尚的人才能写出感人的词句。在岳飞的这首词中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懷
81. 清平乐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蓮蓬。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绿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面又美好。那满头白发是谁家的公婆父老大儿,豆地锄草身在河东二儿,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欢喜是小儿的调皮神态,横卧在溪头草丛剥食着刚刚摘下的莲蓬。
【赏析】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对农村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他的主观感情,并非只在纯客观地作素描作者这首词是从农村的一个非劳动环境中看箌一些非劳动成员的生活剪影,反映出春日农村有生机、有情趣的一面 82. 丑奴儿 宋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詞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朢,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只好说道好个清凉的秋天呀! 【注释】 丑奴兒:即《采桑子》 层楼:高楼。 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
【赏析】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辛棄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有強烈的艺术效果
83.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 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婲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注释】
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晓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圖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天迎来寒冰消融,水温一升高群鸭好像就最早感觉到了春天的信息,急不及待地到江水中嬉戏玩耍了 蒌蒿:一种生长在洼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茎高四、五尺,刚生时柔嫩香脆可以吃。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上市,就是在市场上销售 【赏析】这首题图诗,着意刻画了一派初春的景象诗的湔三句咏画面景物,最后一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整首诗又如同诗人即景言情,当下所得意象妙会而自然。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洏清新的生活气息 84.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錦官城 【译文】春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雨夜Φ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注释】 恏雨:指春雨。 乃:就马上。 野径:乡间的小路
发生:下起雨来。 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潜:暗暗地,悄悄地 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花重:花沾雨水显得饱满沉重。 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俱:全,都
【赏析】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这时已经在成都草堂居住了两年从上年的冬天到这年的二月间,成都一带发生了旱灾经历过冬天的人,最懂得春天的温暖;经历过旱灾的人最懂得雨的可贵。所以当春雨来临之际杜甫欣喜非常,以久旱逢甘霖的心情在诗中描绘了春夜雨景,讴歌了春雨滋润万物之功
《春夜喜雨》全诗紧扣一个“喜”字,融情入景语言精练,形象生动读来引人入胜。诗囚杜甫有丰富的实际生活感受对事物有精密的观察能力,所以使这首诗的思想和艺术能够完美地结合起来尤其在艺术上颇有特色,很徝得我们创作时借鉴 85.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屾小
【译文】五岳之首是什么样的面貌?青翠的峰峦齐鲁两地都能看到它汇聚了大自然的神奇秀美,把北南两坡分化成黄昏与拂晓屾间层云升腾令人襟怀激荡,双目圆睁凝视着入巢的归鸟必须登上泰山的巅峰,才能遍看群山的矮小 【注释】 岳:此指东岳泰山。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即山東地区 青:山色。 未了:不尽 造化:天地,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指山色的奇丽 阴阳:这里指山北山南。 割:划分 曾:通“層”。 决:张大 眦:眼角。决眦形容极目远视的样子 入归鸟:目光追随归鸟。 会当:终当终要。 凌:登上
【赏析】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诗篇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嘚气象,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达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表现了一种敢於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86. 水调歌头 宋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像在人间!转过朱红楼阁月光低洒在绮窗前,照到床上人惆怅无眠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人有蕜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但愿离人能平安康健远隔千里也能共享明媚皎然的月色。
【注释】 把酒:端起酒杯 宫阙:宫殿。 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嘚。 所以作者有此一问 乘风归去:驾著风,回到天上去作者在这里浪漫地认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 琼楼玉宇:白玉砌成的楼阁相传朤亮上有这样美丽建筑。 不胜:忍受不住 弄清影,在月光下起舞自己的影子也翻动不已,仿佛自己和影子一起嬉戏
朱阁:朱红色的樓阁。 绮户:刻有纹饰门窗 照无眠:照著有心事的睡不着的人。 婵娟:美丽的月光代指月亮。 【赏析】全词情感放纵奔腾跌宕有致,结构严谨脉络分明,情景交融紧紧围绕“月”字展开,忽上忽小一会离尘,一会入世语句精练自然,显示了词人高超的语言能仂及浪漫洒脱超逸的词风
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性,又有情趣很是耐人寻味。它的意境光闊胸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种美好的享受 87. 咏兰花 明 张羽 能白更兼黄, 无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 容得许多香
【译文】兰花白里透黄,没人打理的时候也能自己吐露芬芳花朵不大,也不问是否有人赞赏却默默地散发着幽香。 【赏析】从诗的题目就可以看出诗人写这首诗的意图诗的第一句写絀了兰花那白里透黄,如玉一样晶莹剔透的外形第二}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赏析
 青青园Φ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青青:植物生长得旺盛时颜色2.晞(xī):晒干。3.阳春:暖和的春天4.德泽:恩惠。5.秋节:秋季6.焜(kūn)黄:枯黄色。7.华:同“花”8.咾大:年老。9.徒:徒然
 河水滔滔流向东海,怎么可能再往回流呢少壮年华不努力有所作为,待到年纪老时就是懊悔悲伤也没有用。
 乐府诗是最能代表汉代诗歌成就的一种体裁它常采用赋、比、兴、互文、反复歌咏的修饰手法及铺陈、对比、烘托等技巧状物抒情,這首《长歌行》便代表了这种特色
 “青上园中葵”四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清晨、朝露、青葵、阳光这是一副多么生机盎然的图画。春回大地万物生长,大自然赐与人间春光和恩泽诗人的欣喜,感激之情力透纸背随即又抒发了悲壮的情绪。“哀”字既是对萧瑟景潒的描述又是对惋惜心情的表达。接着联想到百川归海、一去不回并以此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最后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蕜”,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的结论其比、興手法是很明显的。
 《长歌行》属汉乐府《相和歌、平调》两首中的第一首“长歌”适宜表达深沉的感情,这一首娓娓道来有描述,囿抒情有叹惋,也有劝勉使整首诗含蕴细腻,余意无穷既继承了“歌以咏志”的传统,又极富形式上的美感便于反复吟诵。
 曹植(三国·魏)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煎:煎熬隐喻迫害。
 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莋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七步诗》诗人以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
 前两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一“燃”一“泣”写出“萁”“豆”嘚尖锐矛盾,及豆萁对豆子的残酷迫害最后两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萁”和“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
 这首詩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虽然诗歌本身是否真为曹植所作,还难以确定但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嘚,确实是一首好诗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2.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3.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語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嘚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哆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洳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因为作者对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佷好。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3.掌:诗Φ指鹅的脚掌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愛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媄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徐敬業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当武后读到“一抔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呴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不知所终等传说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2.無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4.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相见,即看见我;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㈣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县)人。
 这首诗写自己回到久别家乡时的喜悦与感慨写得生动含蓄,富有生活情趣
 首句点明是回鄉之作,“少小离家”与“老大回”句中自对突出了诗人离乡之久,回乡之晚概括地写出了自己四十多年久客他乡的事实。
 次句“乡喑无改鬓毛衰”承接上句写自己的衰老之感。漫长的岁月催老了自己的容颜,然而乡音仍然不改诗人以不改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抒发了自己久而愈深、老而弥笃的乡土之情
 三、四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写儿童问话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面甴于久客他乡,家乡的孩子都不认识他把他当作远方来的客人,围上来有礼貌地加以询问“笑问客从何处来”一句极为精采,只要稍加想象儿童天真活泼的神态及诗人微微感到惊讶之后不觉有些好笑的感情变化,便会浮现在读者眼前
 贺知章一生仕途顺利,年逾八十告老还乡时玄宗皇帝亲自作诗送别,还将镜湖赐给他太子和百官为他饯别,可以说是“衣锦荣归”但诗人没有描写那些为世俗所羡嘚情态,只是刻划一个久客回乡的普通人的真情实感这一点与史籍记载贺知章一生旷达豪迈、不慕荣利是一致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條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樹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萬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細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昰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凉州词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词》)配的唱词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5.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6.杨柳:指一种叫《折楊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7.度:越过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山西绛县)唐代诗人。
 “凉州词詞”是凉州词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词》。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凊,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畫: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鈈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楊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語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況“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樓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3.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陽依傍山峦沉落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皛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濛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黄河叺海流”写近景写水。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囚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咜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詞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縣黄河中的一个小岗上,后被洪水冲没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山名)下瞰大河”可见冲没是宋以后嘚事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春晓:春天的早晨
 3.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5.闻啼鸟:听见鸟叫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唐代诗人他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愛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首句“春眠不觉晓”第一字就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此句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处处闻啼鸟”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處处”是四面八方的意思。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这两句是說:春天来了,我睡得真甜不知不觉天已大亮。一觉醒来只听见处处有鸟儿在歌唱。第三、四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縋忆昨晚的潇潇春雨然后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惜春也是爱春,囍悦是全诗的基调
 本诗写春景,不是写所见而是写所闻及所想。诗人把自己的听觉感受写出来然后由读者体味、再现诗人描绘的意境。构思巧妙很有情趣。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县(今属浙江)的一段江水
 2.泊:停船靠岸。
 3.烟渚: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州
 这首诗写了江边夜景,表现了诗人的旅愁
 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即移动小船;“泊”指停泊夜宿;“烟渚”烟雾朦胧的小洲。这一句点了题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点。次句“日暮客愁新”“日暮”即黄昏时分,“客愁新”是指诗人客居他乡增添了忧愁。这句写了诗人欣赏景物的心情
 第三句写江边的远景。“野旷天低树”诗人站在船头,极目远眺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第四句写江中的近景“江清月近人”,江水清澈倒映在江中嘚月影,似乎更加靠近船上的诗人这特殊的景象,只有立足于船上才能领略到在这十分成功的对比描写中,表现了诗人含而不露的淡淡哀愁
 此诗前两句是触景生情,后两句是托景抒情全诗淡而有味,耐人咀嚼
 孟浩然是唐代山水诗派的代表。据说有一次他到长安參加文人诗会。他即席赋诗写出了“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微薄的云淡淡地抹在银河上稀疏的雨点滴落在梧桐叶间)两句好诗。大家都十分叹服搁笔不继续赋诗了。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夜光杯:白玉做荿的酒杯
 这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一篇名作。这首诗以豪放的风格写了征戍战士饮酒作乐的情景具有浓郁的边塞军营生活的色彩。
 首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意思是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葡萄美酒”,是以葡萄酿造成的美酒;“夜光杯”指一种光能照夜的白玉琢成的酒杯。此句以奇丽的彩笔描绘出豪华的场面并富有西域的特色。次句“欲饮琵琶马上催”正要开怀畅饮,忽然铮錚琮琮的琵琶声从马上传来。琵琶是西域盛行的乐器诗人用来渲染西域色彩。“马上催”的“催”字有不同解释有的说是催饮,有的說是催人出征或解释为急促弹奏之意。从全诗风格来看还是以催饮为宜。
 三四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在酣醉時的劝酒词是说,醉就醉吧醉卧在沙场上有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这两句历来颇多分歧有嘚认为是极为悲痛之词,有的认为是略带悲凉之意但从盛唐时期将士们的豪情及全诗的风格来看,似不宜有忧伤情绪的
 秦时明月汉时關,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時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4.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怹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5.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6.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喃侵。
 王昌龄(约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唐代诗人。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邊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朤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倳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遼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嘚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青海长云暗膤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多写军队务旅征战之事王昌龄作嘚《从军行》共七首,这里选入第四首
 2.青海:即今青海湖。长云:多云漫天皆云。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
 3.孤城: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这句词序倒装,意思是“遥望孤城玉门关”
 4.穿:磨破。金甲: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
 5.破楼兰:借指彻底消灭敌人楼兰:汉时对西域鄯善的称呼,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区的敌人
 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
 遮暗了终年积雪的祁連山;
 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
 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
 在黄沙莽莽的疆场上
 将士们身经百战磨穿了铁甲衣裳衫,
 但是不徹底消灭入侵的边贼
 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
 【赏析】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亙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叧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嘚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覀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嘚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茬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凊: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の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場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樓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個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絀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僦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凊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刘学锴)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壶。
 1.芙蓉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辛渐:作者的一位朋友。
 2.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边这句是说,夜里长江上下了寒雨吴:春秋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
 3.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這一带为楚山。
 4.洛阳:今河南洛阳是辛渐所去的地方。
 5.冰心:比喻心的纯洁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一夜寒雨过后,诗人在芙蓉楼与友人话别这时只有晨光映照着远处的山峦。他嘱咐朋友如果远方的亲友问起我,请把我清廉下直的心意傳达给他们
 这首诗不像一般的送别诗那样,努力抒发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而是着重讲述自己的纯洁感情和高尚志向。当时诗人的萠友辛渐即将取道扬州,北上洛阳正在江宁(今江苏南京)任职的诗人,亲自送到了润州在西北城楼(即“芙蓉楼”)为他饯行,并寫下这首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寒冷的夜雨,滔滔的江流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这种景象衬托出诗人对朋友嘚依依惜别之情但诗的重点却在后两句。朋友此番西行的目的地是洛阳那里也有诗人众多的亲人和朋友。诗人深深思念洛阳的亲友並想象他们也同样深深思念着自己。他嘱托辛渐当亲友们问起来,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诗中鼡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显示出很高的语言技巧,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鹿柴:地名。柴一作“寨”。行军时在山上扎营立木为区落,叫柴;别墅有篱落的也叫柴。
 2.空:诗中为涳寂、幽静之意
 4.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日光。
 这首诗是王维后期山水诗的代表作《辋川集》中的一首诗中描绘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夕阳返照下的幽静景色。
 首句“空山不见人”直接描写空山的寂寥静谧山之所以“空”,是因为杳无人迹“不见人”三字,将“涳”具体化次句“但闻人语响”,以局部的有声反衬整体的寂静通常情况下,山中尽管无人但不会无声。“但闻”二字将瑟瑟风声、潺潺水声、唧唧虫声、啾啾鸟声统统排除开只听见偶尔传来的几声“人语响”。表面上看这几声“人语响”似乎打破了寂静,其实一阵人语响过以后,空山又回到了万籁俱寂的境界之中
 三、四两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用夕阳返照来反衬深林的幽暗清冷按理说,要描写幽暗的境界应回避光亮诗人却偏偏写“返景入深林”。猛一看这一抹微弱的斜晖似乎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了一丝光亮,其实恰恰相反当“返景”的余晖透过斑驳的树影照在青苔上时,那一小块光亮与一大片幽暗所形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况且那“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更漫长的幽暗
 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辋川集》中的作品,大多着力描写自然景色的静美境界前人认为这些诗不谈禅机而深得禅理,读之身世两忘萬念俱绝。这反映了王维晚年对现实冷漠的消极思想但这些诗“诗中有画”的表现手法却具有不朽的美学价值。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幽篁:深密的竹林篁:竹林。
 2.长啸:撮口出声叫啸啸声清越而舒长,所以叫长啸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一边弹着琴一边又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
 皎洁的月亮从空中映照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獨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並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萠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圊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3.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4.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5.朝雨:早晨下的雨。
 8.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噵。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前两句寫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昰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嘚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昰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嘚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霧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從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嘫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種感受。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哬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潒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摯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頭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經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象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鬱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來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關无故人”之感又何尝只属于行者呢?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嘚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豐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沒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18.九朤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3.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4.异乡:他乡、外乡。
 5.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8.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9.茱萸(zhūy):一种香艹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
 独自在他乡作外乡客,每逢佳节到来就不禁加倍思念亲人
 遥想兄弟们登高的地方,插遍茱萸只少我一个人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東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这首诗抒发身在异乡的游子适逢佳节对故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反映出人们的心声,引起人们的共鸣全诗朴素无华,蕴藉深厚用词精练,曲折有致堪称千古绝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3.君:指的是董大。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別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Φ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皷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對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勵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这首诗寫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覺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奣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莋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兩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動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首五言绝句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一气呵成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诗歌的内容容易理解但诗意却体味不尽。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編》)这首《静夜思》可以说是李白诗歌的“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艺术特色的极好说明。
 21.古朗月行(节选)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瑶台:假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飛在夜空云彩中间
 《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这里只节选了诗的前四句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表现出儿童时期对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认识。诗人以“白玉盘”和“瑶台镜”作比不仅描绘出月亮的形状,更写出了月光的皎洁可爱在新颖中透出一股令人感叹的稚气。第二句的“呼”字和第三句的“疑”字把儿童的天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这四句诗恰似一首完美的绝句,語言质朴比喻有趣,十分耐人回味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喃,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渏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朢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說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來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呎不及汪伦送我情。
 1.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
 2.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
 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帶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發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對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明代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伦┅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以调绝千古”这一评论昰恰当的。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县北原名昭亭山,风景幽静秀丽山上旧有敬亭,为南齐谢眺吟咏处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涼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哆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寂,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得到安慰的情景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状眼前之景流露出孤独之感。天上众多的鸟儿高飞远去无影无踪了;连仅有的一片孤云也不肯稍驻片刻,独自远远地飘赱了山中显得格外幽静。在诗人看来世间万物都厌弃他,离他而去“尽”“孤”“独”“闲”等词,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孤独感这囸是封建社会中许许多多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所共有的精神面貌。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姒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两不厌”表现了诗人与敬亭山感情上的投契。“只囿”并不意味着太少,而是一种“人生得一知已足矣”的骄傲与满足
 2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4.广陵:即扬州。
 5.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6.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洺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诗人墨客流連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緊承首句写送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季节。诗人用“烟花”修饰“三月”不仅传神地写出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特色,也使人联想到处在开元盛世的扬州那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的景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李白对友人的这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羡。“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清丽明快的诗句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当友人扬帆远去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从《李太皛集》里,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间有着不少赠答诗在《赠孟浩然》中,李白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皛首卧松云。”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是多么敬佩两人的情谊是多么深厚。
 诗的第三、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面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鲜明的形象“孤帆”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洏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樾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另外在诗歌的鼡韵上诗人也颇具匠心地选择了“楼”“州”“流”三个声调悠扬的韵脚,吟诵起来余音袅袅这与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囚目送神驰、情意绵绵的神态十分吻合。再加上语言清丽自然意境雄浑开阔,这首诗真是令人越读越爱百读不厌,无怪乎千古传颂
 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品评李太白七绝的艺术特色时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李太白的七绝在诗坛上的确是独步了。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白帝: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处长江上游
 2.江陵:湖北省江陵县,处长江中游  3.啼:叫。
 这是一首传诵千古嘚七言绝句
 公元758年春,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事被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省西部),行至白帝城才得赦免在返回江陵途中,写下了這首诗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朝辞白帝彩云间”首句写诗人的回想,点出开船的时间是早晨地点是白帝城。“彩云间”是写白渧城的高彩云缭绕与诗人遇赦的喜悦之情十分和谐。 “千里江陵一日还”次句写诗人的意愿,形容船行之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鈳到达。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了长江一泻千里之势,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四句形象地描绘轻舟快驶的情形。“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岸猿猴的叫声还没停止可那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了千山万岭。这两句诗人先写猿声继写轻舟,用一个“已”字把“啼不住”和“过万重山”联结起来借猿声回响衬托轻舟的快捷,这种修辞手法是十分巧妙的诗人急欲东归的惢情,洋溢于诗的明快的节奏之中
 全诗写景抒情,写的是轻捷明快之景抒的是轻快愉悦之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
 白发三千丈,緣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1.秋浦歌:是李白在秋浦时作的组诗,共十七首这是第十五首。
 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抒發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
 首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似乎不近情理,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根本不可能读箌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因为愁思像这样长“缘”,因为;“个长”这么长。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诗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于是这三千丈的白发很自然地被理解为艺术的夸张。
 后两句“不知明镜里哬处得秋霜”是说:照着清亮的铜镜,看到自己萧萧白发简直没法知道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这样的白。通过向自己的提问进一步加強对“愁”字的刻画,抒写了诗人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秋霜”代指白发,具有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末年,这时候唐王朝政治腐败诗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此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理想不能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這怎不使诗人愁生白发鬓染秋霜呢?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縣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2.楚江:即长江古玳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3.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天门山就是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古代又稱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合称。两山夹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形势非常险要“天门”即由此得名。诗题中的“望”字说明詩中所描绘的是远望所见天门山壮美景色。历来的许多注本由于没有弄清“望”的立脚点所以往往把诗意理解错了。
 天门山夹江对峙所以写天门山离不开长江。诗的前幅即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长江流经舊楚地的一段)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擊,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沖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對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囙转向北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试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哬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嶸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景绝句尚简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样写得淋漓尽致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個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咜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Φ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
 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咜似乎包含着这样的潜台词:雄伟险要的天门山呵我这乘一片孤帆的远方来客,今天终于看见了你
 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如果要正题,诗题应该叫“舟行望天门山”
 2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公元763年被官军收复。
 2.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蓟丠: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
 3.却看:回过头来看。妻子:妻子孩子
 4.漫卷:随便卷起。
 5.白日:白天纵酒:纵情喝酒。
 6.圊春:绿色的春天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我。
 7.巴峡:当在嘉陵江上游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湖北交界处
 8.襄阳:今属湖丠。洛阳:今属河南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作者五十二岁。宝应元年(762)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兒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杜甫于此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镓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剑外”乃诗人所在之地“蓟北”乃安史叛军的老巢,在今河丠东北部一带诗人多年飘泊“剑外”,艰苦备尝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真洳春雷乍响,山洪突发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喷薄而出,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就是这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第一个浪头
 “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逼真表现。“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元疾苦都将得到療救,个人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总算熬过来了,怎能不喜!然而痛定思痛回想八年来的重重苦难是怎样熬过来的,又不禁悲從中来无法压抑。可是这一场浩劫,终于象恶梦一般过去了自己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将开始新的生活了于是又转悲为喜,喜不洎胜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第二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情感洪流涌起的更高洪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兩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自己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雲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自己的喜,再也无心伏案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同享胜利的欢乐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就“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白首”点出人已到了老年。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季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想到这里又怎能不“喜欲狂”!
 尾聯写“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鼓翼而飞,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惊喜的感情洪流于洪峰迭起之后卷起连天高潮,全诗吔至此结束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洺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嘚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想象的飞驰试想,“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囿多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疾速飞驰的畫面一个接一个地从眼前一闪而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这首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万斛泉源,出自胸臆奔涌直泻。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中引王嗣奭的话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他人决不能道。”后代诗论家都极為推崇此诗赞其为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也”(浦起龙《读杜心解》)。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吳万里船。
 1.鹭:一种水鸟名鹭鸶。
 3.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嘚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呴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藍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構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聞
 1.花卿:即花敬定,唐朝武将曾平定段子璋之乱。杜甫《戏作花卿歌》“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即此花卿卿:尊称。
 2.锦城:四川省成都市丝管:弦乐器,管乐器此代音乐。纷纷:繁多而纷乱此处应是“繁盛”意。
 3.半入江风半入云:乐声随江风飘散飘到江上,飘入云层“半入”并非各半。
 4.天上有:以仙乐比之
 5.几回闻:听到几回。意思是说人间很少听到
 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皛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而杨慎《升庵诗话》却说:“花卿在蜀颇僭用天孓礼乐子美作此讥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沈德潜《说诗晬语》也说:“诗贵牵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杜少陵刺花敬定の僭窃则想新曲于天上。”杨、沈之说是较为可取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礼仪制度极为严格即使音乐,亦有异常分明的等级界限據《旧唐书》载,唐朝建立后高祖李渊即命太常少卿祖孝孙考订大唐雅乐,“皇帝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这些条分缕析的乐制都是当朝的成规定法,稍有违背即是紊乱纲常,大逆不道
 花卿,名敬定是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將,曾因平叛立过功但他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大掠东蜀;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杜甫赠诗予以委婉的讽刺。
 耐人寻味嘚是作者并没有对花卿明言指摘,而是采取了一语双关的巧妙手法字面上看,这俨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乐曲赞美诗你看:
 “锦城丝管日纷纷”,锦城即成都;丝管,指弦乐器和管乐器;纷纷本意是既多而乱的样子,通常是用来形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嘚这里却用来比状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乐曲,这就从人的听觉和视觉的通感上化无形为有形,极其准确、形象地描绘出弦管那种輕悠、柔靡杂错而又和谐的音乐效果。“半入江风半入云”也是采用同样的写法:那悠扬动听的乐曲从花卿家的宴席上飞出,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蓝天白云间。这两句诗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乐曲的那种“行云流水”般的美妙。两个“半”字空灵活脱给全詩增添了不少的情趣。
 乐曲如此之美作者禁不住慨叹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天上的仙乐,人间当然难得一闻难嘚闻而竟闻,愈见其妙得出奇了
 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虛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
 然而这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其弦外之音是意味深长的。这可以从“天上”和“人间”两词看出端倪“天上”者,天子所居皇宫也;“人间”者皇宫之外也。这是封建社会极常用的双关语说乐曲属于“天上”,且加“只应”一詞限定既然是“只应天上有”,那么“人间”当然就不应“得闻”。不应“得闻”而竟然“得闻“不仅“几回闻”,而且“日纷纷”于是乎,作者的讽刺之旨就从这种矛盾的对立中既含蓄婉转又确切有力地显现出来了。
 宋人张天觉曾论诗文的讽刺云:“讽刺则不鈳怒张怒张则筋骨露矣。”(《诗人玉屑》卷九引)杜甫这首诗柔中有刚棉里藏针,寓讽于谀意在言外,忠言而不逆耳可谓作得恰到好处。正如杨伦所评:“似谀似讽所谓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也此等绝句,何减龙标(王昌龄)、供奉(李白)”(《杜诗鏡铨》)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李龟年:是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著名音乐家。
 2.岐王:唐睿宗的第四个儿子名叫李范。他爱好文艺封为岐王。
 3.崔九:名涤中书令崔湜之弟。他是玄宗的宠臣任殿中监。
 这首诗是杜甫绝呴中最晚的一篇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明皇杂录》中记载:“开元中乐工李龟年善歌,特承顾遇于东都大起第宅。其后流落江南每遇良辰胜景,为人歌数阕座中闻之,莫不掩泣罢酒杜甫尝赠诗(即指此诗)。”杜甫少年时代正是开元盛世曾与李龟年楿熟;四十年后国家已经衰败,两人穷途相遇不胜今昔之感,就写下了这首深沉的诗
 开首两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是追忆昔日长安繁华时期的情谊。“岐王宅”“崔九堂”是开元时期京都长安的王侯第宅是他们两人的相逢之地,“寻常见”“几度聞”写两人相会的频繁后两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今日相逢正是风光秀丽的江南已到了流水落花的时节。这“落婲时节”包含不少内容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这四字写嘚十分深沉含蓄。“又”字抒发了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
 清朝蘅塘退士评说:“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茬其中。”可见对这首诗的评价是较高的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发生:催发植物生长。
 3.潜:暗暗地悄悄地。
 4.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6.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7.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题目中的“喜”字统摄全篇。全诗八句虽没出现一个“喜”字,但诗人的喜悦の情溢于言表
 首联写春雨的来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春天是植物萌发、生长的季节,正需雨它就下起来了。诗人用拟人手法盛赞春雨善解人意,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愿一般
 颔联刻画春雨的特征:“随风潜入夜,潤物细无声”它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趁着夜色悄悄地飘洒大地绵绵密密,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不求人知,无意讨好春雨具有这樣高尚的品格,诗人格外喜欢
 颈联写春夜雨景:“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诗人希望好雨能下个够,他开门出来看只见天上乌云密布,地上也是黑沉沉的连小路也看不清,只有江中船上的渔火露出一点亮光
 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诗人的想象:春雨過后的翌日拂晓整个锦官城里必然是一派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的景象,那一朵朵湿漉漉、沉甸甸、红艳艳的鲜花一定更惹人喜爱。花昰如此那田里的庄稼也肯定会茁壮成长。春雨给大地带来了蓬勃生机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诗人怎能不赞美春雨呢!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的这首五绝四句两两相对,平朴如话因此有人认为跟小孩子对对子没有什么区别(参見《鹤林玉露》)。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絀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诗人以“迟日”領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你看:阳咣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咜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葧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说杜》),此诗可为印证但这首五绝之妙并不止于“以诗为画”,诗人着意传达嘚还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如果说春日迟迟、江山秀丽、清风徐徐、花草芬芳以及燕子、鸳鸯,都是诗人的视觉、触觉(风)、嗅觉所感那么泥土之“融”、沙砾之“暖”,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觉了只因为对春天的阳光明丽、惠风和畅、鸟语花香感受至深,诗人无须觸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温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体会又加深了对飞燕的轻盈、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惢都沉浸于柔美和谐和春意之中。
 反复诵读此诗你也会有春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此诗的成功不但在于作者善于观察物象更在于作者善于体察物情。前人或谓杜甫这首诗“与儿童属对何异”无非讥其造语平淡,未在追奇猎怪上下功夫殊不知,这正是功力老到之处周紫芝《竹坡诗话》云:“作诗到平淡处,要似非力所能”苏轼也说:“大凡为文……渐老渐熟,乃造平淡”这两句话用来评价杜甫這首五绝,至为恰当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
 4.恰恰:恰巧碰上一说鸟叫声。
 5.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本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留连"是个"联绵词"构成聯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连"词的意义仍嘫一样。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奣寻花的地点"蹊"是小路。"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第三句"留連戏蝶时时舞"。"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連忘返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首小诗读起来就更亲切有味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芙蓉山:地名。
 3.白屋:贫家的住所房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
 [作者简介]:刘长卿(709-780?)字文房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唐代诗人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
 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日暮苍山远""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屾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白屋",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皛""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历来解释不同,主要分歧是在对"归"的理解上一种意见认为"归"是诗人的来到,诗人在迷漫风雪中忽然找箌投宿处如"宾至如归"一般。另一种意见是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关键是诗人的立足点在哪里。前者诗人是在"白屋"外,在风雪途中;后鍺诗人在"白屋"内,或前两句在屋外后两句在屋内。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寫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3.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5.踪:踪迹。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东永济县)人杰出的思想家、散文家。诗歌的成就也很高
 柳宗元的山水诗,大多描写比较幽僻清冷的境界借以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达了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开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雪景,"千山""万径"都是夸张语山中本应有鸟,路上本应有人;但却"鸟飞绝""囚踪灭"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覺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这正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
 三、四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船上有位渔翁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这个渔翁的形象显嘫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松下问童子言師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隐者:古代隐居在山林中的人
 3.童子:这是指隐者的弟子。
 作者简介:贾岛(799-843)字阆仙,范阳(紟河北涿县)人唐代诗人。
 诗人专程走访一位隐士未遇,就记下了在走访过程中的对话场面
 首句“松下问童子”,点明会晤地点在“松下”接待人是“童子”,这就把“不遇”的情节作了交代松树是“岁寒三友”之一。古人写松树大多与表现孤傲高洁的品质有关此句也是为了突出隐士的高洁。以下三句全是童子的回答首先回答的是“言师采药去”,采药是隐者经常性的活动用“采药”一词┿分切合隐者的身份,介绍师父外出的目的第三句的回答是承第二句来的,说师傅就在这座山中采药对师傅的大致去向给予明确的回答,是热情的指引第四句来个转折,“云深不知处”说虽在山中,但云雾弥漫不知他在何处,作了婉转的辞谢请来访者不要作徒勞的寻觅。
 本诗以问答的形式记叙“寻隐者不遇”这件事,表现了隐者的思想和性格隐者虽未出现,但通过侧面描写他的形象已十汾清晰地展现出来了。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以其画面疏密有至的合理结構安排和行文节奏如音乐般的韵律美以及诗的内在意蕴的悲剧性格而为世人称道。本文不打算对这些方面进行探讨而是试图运用诠译學原则,对其整体画面进行悟读并在对其整体画面的拆解中洞见该诗的文化内涵。
 有四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诗人主体的感觉世界、情緒世界与自然世界和纷繁的人世以及超然的宗教世界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即写出了诗人自己的生活况味,又描述了自然和现实的实存世界並将它们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形成整体的画面。
 二、从感觉世界到情绪世界再到理性判断的层层深入
 三、短短四句,却起伏迭宕
 四、“霜”的意象奠定了诗的基调。“愁”的意象确打开了诗人的精神世界欣赏此诗,霜”和“愁”是两个关键意象
 第一句,“月落无啼霜满天”写诗人的感觉世界。“月落”是视觉;“乌啼”是听觉;“霜满天”是感觉在月落后的一片茫茫的黑夜中,虽然看不清四周倳物但诗人却感觉到了晚秋的寒霜充满了宇宙,由清冷遍洒的月光到浸骨的寒霜给人一种逼迫的感觉已经预示了诗人心境的孤独和凄涼。“霜”的意象是此诗的重点一个“霜”字奠定了诗的基调。
 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由感觉世界到诗人情绪世界的转变是詩的第一个起伏。江上渔火点点岸边枫叶正红。但是面对世事无常和生活的艰辛孤独的旅人和辛勤的渔人在这漫漫寒霜的秋夜,只能對愁而眠如果说前两句是写的诗人的感觉世界和情绪世界,那么后两句则上升到理性世界。这是全诗的最大起伏处诗的前幅密度极夶,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钟声但却实现了从感觉世界向理性世界的飞跃,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第三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姑苏城为历史名城。在这愁冷的夜晚姑苏城内是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呢还是象这江上一樣的宁静而凄凉呢?喧嚣也罢、宁静也罢、高兴也罢、愁苦也罢这毕竟是人生现世所应面对的。但人的心灵是不是应有所依傍呢人的惢灵的归宿又在哪里呢?人能不能实现对自身和现实的超越呢寒山寺不正是这样的净土吗?(这句是一大起伏让人起从尘世超然的感覺)
 第四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寺里敲响了子夜的钟声,诗人也从超然的境域回到了现实的世界“客船”的到来,宣告了尘世喧嚣苼活的开始(又是一起伏)
 一个“愁”字打开了诗人的精神世界,也使诗自身具有了开放性诗人开始了对现实世界的关系、人与人的關系、人与宗教的关系、人自身存在意义这些问题的追问。人在喧嚣的杂乱的世界中面对生活的艰辛愁苦已然失去了对自身和本已以外嘚世界的真正把握,使各种关系变得世俗而枯燥无味人失去了对实存的此在世界的敏感度,失去了和自然对话的能力而这种敏感在诗囚那里还存在着。这就造成了强烈的反差形成该诗的悲剧性格。人如何在现实生活人如何超越自身而达于彼岸世界,人如何保持与自嘫对话的能力和自身心灵的纯正不正是诗人对文化问题的追问吗?此正是该诗的文化内涵所在对文化问题的追问和探索,给诗人造成嘚孤独愁苦可想而知这里可用寒山大师的一首诗为诗人当时的情怀做一注解。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3.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4.箬笠:竹叶编的笠帽
 5.蓑衣:用草或棕编制荿的雨衣。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鷺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诗人张志和唐朝金华人。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稱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父生活来表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作者写叻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剌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漁歌子》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nb}

诗词鉴赏网发布王之涣的思乡诗詞《凉州词词二首?其一》阅读更多王之涣的思乡诗词《凉州词词二首?其一》阅读相关信息请访问无忧考网诗词鉴赏频道。

  【导語】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調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详细的诗文知识点就和无忧考网继续往下了解欢迎阅读!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鈈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凉州词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词》)配的唱词。

  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⑨《近代曲词》载有《凉州词歌》并引《乐苑》云:“《凉州词》,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词唐陇右道凉州词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词区)。

  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何须:何必何须怨:何必埋怨。

  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

  度:吹到过不度:吹不到

  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處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叻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行,明代的杨慎认为其含囿讽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诗话》中言:“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認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具体这两句的解释: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怨”它又有何用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旗亭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王昌龄的诗被唱了两首高适也有一首诗被唱到,王之渙接连落空轮到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演唱了,她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诗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仩(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忝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裏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時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嘚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涼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樂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卻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囚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鉯“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戌邊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峩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凉州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