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交响诗 魔法扫帚坐骑师的弟子中扫帚打水几次

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654.0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魔法师的弟子属于交响诗还是交响童话_百度知道
魔法师的弟子属于交响诗还是交响童话
有说交响童话?那应该是交响诗的范畴。有说交响诗,可是陈述的和我网上查的对不起来?小学六年级的教材有这一课的内容“童话交响诗”
提问者采纳
魔法师的弟子,是法国作曲家迪卡斯1897年所创作的童话交响诗。作曲以德国文学家歌德的叙事诗《魔法师的弟子》为题材!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交响诗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法国作曲家保罗·杜卡的童话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有时也被译作《小巫师》)写于1897年,堪称音乐中最精彩的叙事之作。杜卡所依据的情节来自德国大文豪沃尔夫冈·歌德的一首带有谐谑和象征色彩的同名叙事诗,而歌德这首诗的题材取自古希腊作家鲁喀诺斯(Lukianos)《撒谎者》。原作的故事情节如下:孟菲斯人潘克拉特斯掌握一种秘术,能以咒语将扫帚变做人形供他役使。罗马富人欧克拉特斯对此羡慕不已,央求潘克拉特斯将此秘术传授与他,但潘克拉特斯始终不授。于是有一日,欧克拉特斯对着一根木杵念起他偷听来的咒语,使木杵变作运水工。由于欧克拉特斯不知道停止的咒语,于是劳作不已的木杵引起了一场水患。直到潘克拉特斯回来才使木杵停止了运水,恢复原型。
歌德的诗作将两个人物变成了一队师徒,...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魔法师的弟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魔法师的弟子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六年级上学期音乐第十一周第二节课
六年级上学期音乐第十一周第二节课
第五课 神奇的童话
第十一周 第二节课
聆听《魔法师的弟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聆听《魔法师的弟子》,了解音乐交响诗的特点,知道法国作曲家迪卡斯。
过程与方法:能听辨《魔法师的弟子》的主题及主奏乐器的音色与在音乐中的表情作用。
知识与技能:交响诗、谐谑曲。
教学重难点:辨别主奏乐曲的音色及在音乐中的表情作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复习歌曲《洛列莱》。
二、欣赏《魔法师的弟子》
1.了解乐曲及作曲家迪卡斯的背景资料。请学生根据教材中的语句,说一说。
2.教师简介:
(1)交响诗:按照文字、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创作的一种大型管弦乐曲。它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采用含有套曲因素的奏鸣曲式、变奏曲式等单乐章曲式。结构较自由。文学性的交响诗也称为音诗;以童话故事为题材的交响诗有时称为交响童话。
(2)谐谑曲:17世纪和18世纪上半叶的一种较为轻松活泼的声乐曲或器乐曲。从18世纪后半叶起,谐谑曲被用于奏鸣曲和交响套曲之中。谐谑曲嬉戏气氛突出,演奏速度较快。
3.初听音乐,让学生对乐曲有大概的认识。
4.分部分欣赏:
(1)第一部分,让学生跟着音乐想像魔法师施法的情景。
(2)第二部分,学生演唱弟子命令扫把拎水的主题音乐。(谐谑曲)
(3)第三部分,听出是用了哪些乐器演奏的。
5.再次完整地聆听,仔细听听,神奇地命令扫帚拎水的主题,它在全曲中出现了几次?每次在情绪上有什么变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6.请学生讲讲听后的感想。
7.分小组编创音乐剧进行表演。
三、小结:交响诗是标题的音乐。题材广泛,风格多样。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魔法扫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