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事物的性质是由从整体到什么

答案还没有其它同学作出答案,大家都期待你的解答点击查看答案解释还没有其它同学作出答案,大家都期待你的解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者:方泽强,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髙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摘
要:在不同视角下,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是不同的。高等教育学从学科分类视角看,是综合学科,而非单学科或者交叉学科;从学科群视角看,是基础理论学科,研究的是高等教育一般规律;从创建发展视角看,是应用学科,需要走应用性道路;从学科特点视角看,是开放性较强的现代学科,而非封闭的传统学科。高等教育研究者应用“复杂性认识论”来统合对该学科性质的多元认识。关键词:高等教育学;学科性质;认识论当前对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存在争议,有的学者认为是应用学科,有的学者认为是基础理论学科。事实上,从不同视角进行观察,对该学科的性质判断就有所不同。为了全面认识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笔者从不同视角进行解读,并探讨相应的认识论问题。一、高等教育学性质的已有观点学科性质是指在学科分类基础之上对某一学科属性与基本形态的客观界定。从我国学界现有的观点看,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大致有四种界说。第一,“应用学科说”。认为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如有学者指出,高等教育学尽管存在着许多“特有”的基本理论问题,但普通教育学已为其提供了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高等教育学的发展目标在于解决实际问题。[1]第二,“主要是应用学科说”。认为高等教育学 基本上属于应用性学科。如有学者指出,高等教育学的任务在于应用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去认识和解决高等教育中的问题,同时要进行一部分基础理论研究,用以指导高等教育活动。[2]第三,“应用理论学科说”。认为高等教育学既有应用性质,又有理论性质。如有学者指出,高等教育学相对于教育学来说是应用学科,相对于其他的分支学科来说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3]第四,“基础理论学科说”。认为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学科。如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学的上位学科一普通教育学以中小学教育为研究对象,并不涉及高等教育的相关问题,为此,高等教育学应以高等教育的特殊矛盾和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独立建构专属的理论体系,这就决定它应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4]梳理上述观点发现,高等教育学学科性质可从多个角度研究。不同视角的研究是有益的,因为观点的多元可以丰富和加深对该学科性质的认识。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研究,如把学科划分为单学科、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高等教育学属于哪一种?把该学科认为是基础理论学科或应用学科,已有的分析似乎还不深入、透彻。对于上述这些问题,以下具体展开论述。二、不同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学性质从学科分类视角看,高等教育学是综合学科,而不是单学科或者交叉学科;从学科群视角看,高等教育学是基础理论学科,研究的是高等教育一般规律;从创建发展视角看,高等教育学是应用学科,需要走应用性道路;从学科特点视角看,高等教育学是开放性较强的现代学科,而非封闭的传统学科。(一)高等教育学是综合学科综合学科以特定问题或目标为研究对象,由于对象具有复杂性,因此必须综合应用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按上述分类,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综合学科。1.高等教育学需要综合多学科的知识实现其研究目标什么是人、什么是高级专门人才、如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等是高等教育学主要的研究课题。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充分综合多个学科的知识。乌申斯基在论及教育学的特点时曾指出:“所有那些研究人的身心的科学,当然不是在空想中而是在现实的现象中进行研究的科学,对教育学来说,都是这样的科学,即教育学可从中吸取一些为了达到目的所需要的手段和知识。”“如果教育学希望全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全面地去了解人。”杜威也指出:“无论哪门学科的方法、事实和原则,只要能使我们更好地解决行政和教学上的问题,都是适当的。”教育学必须综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去教育人,高等教育学也是如此。例如,哲学向高等教育学提供了关于人的感性、知性和理性方面的知识;心理学提供了关于18岁左右的成年人内心世界及其发展变化方面的知识;生理学提供了关于大学生身体构造的成长规律以及如何充分发挥身体各部分机能作用方面的知识;社会学提供了关于成年人处于一定环境中如何交往和互动方面的知识;科学学提供了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探索“高深学问”以及如何提升研究者科学素养和能力方面的知识。事实上,高等教育学只有在各门学科的知识海洋中“游弋”,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并有机综合各门学科的知识,才能对人是什么以及如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有全面的认识,如果仅仅依靠少数几个学科的一些知识就试图探究“人”的成长和发展的种种奥秘,那无疑是虚幻的梦想。2.高等教育学需要综合多种方法保证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度有学者指出:“从整体上看,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任务的层次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必然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5]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无疑是复杂的、多层面的高等教育现象。从层次维度划分,有高等学校课堂现象、高等学校现象、高等教育系统现象以及高等教育系统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的现象;从活动类型维度划分,分为人才培养现象、科学研究现象以及社会服务现象。 为了认识不同层面和类型的现象,就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才能透过现象探究本质,把握规律。例如,研究高校课堂应用某种教学模式或方法的效用问题,既要运用大面积的问卷调查等实证方法,掌握大致的情况,又要运用访谈法等定性方法,对其中一部分人进行多次调查,了解真实情况。此外,还可采用行动研究方法,对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一边调查,一边改进。可见,高等教育学在研究方法上呈现出“方法综合运用”的特点。王洪才教授就指出,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就是综合性、包容性,这是一种独特的方法论,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目前高等教育学的主流研究方法是多学科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在本质上就是各种方法的综合使用,之所以要运用这一方法,原因就在于它能够保证高等教育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度,所以我们需要在研究中坚守和实践这一方法。(二)高等教育学是基础理论学科基础理论学科是指该学科是研究一般现象而非特殊现象、探索一般规律而非特殊规律的学科。在学科群的视角,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1.高等教育学是探索高等教育一般规律的学科高等教育学有三大研究问题域:作为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作为科学研究的高等教育以及作为社会服务的高等教育。在这三个问题域,每个问题域都有具体的研究现象和问题,那么,高等教育学在研究什么呢?从总体上说,它是通过研究具体问题来揭示一般的规律。例如,在人才培养问题域,高等教育学探索的是高级专门人才如何培养的规律;在科学研究问题域,高等教育学探索的是大学如何更好开展科学研究以及通过研究促进教学的规律。在 这三个问题域中,作为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最重要,是具有“基础性”地位的问题域,其他两大问题域都不能取代其地位。那么,当大学的人才培养活动与大学的科学研究活动、社会服务活动产生冲突时,如何协调矛盾,遵循什么规律?毫无疑问,这就是高等教育学所要探索的,而上述问题实际上就是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由此不难看出,高等教育学就是研究高等教育一般规律的学科。再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高等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人口、地理等因素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如何在总体上协调发展?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度”如何把握?等等。这些问题正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的主要现象和问题,高等教育学就是在不断地探索隐藏于这些现象背后的一般性规律,提导实践。相比之下,高等教育学的分支学科——高等教育文化学、高等教育经济学等探究的是高等教育某类现象,寻求的是特殊规律,前者研究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规律,后者研究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规律。这两门学科不像高等教育学,致力于研究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整体”的关系,探讨的是一般的规律。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学是以高等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究高等教育一般规律的基础理论学科。2.高等教育学因缺乏“母学科”而必须作为基础 理论学科来建设从概念的种属关系看,教育学是高等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学科,为高等教育学提供基础知识和理论根基。然而实际并非如此。教育学是以中小学教育为研究对象,所建构、形成的知识是基于儿童这一群体,涉及的“研究场域”是中小学。高等教育学则是以大学教育为研究对象,所建构、形成的知识建立于18岁以上的成年人这一群体,涉及的“研究场域”是大学。虽然教育学冠以“教育学”的称号,但实质上却非具有一般意义的、涵盖各种层次和各种类型教育知识的“一般教育学”,而只是“中小学教育学”或是“儿童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创建之初,因缺乏必要的、充足的知识积累,不自觉地向教育学“取经”,用教育学的知识指导高等教育实践。逐渐地,教育学的知识被发现不足以指导高等教育实践。例如,大学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掌握一定的科研能力,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进科研训练活动是实施高等教育时必须回答的问题,但教育学显然无法提供此方面的知识。此外,高等教育领域中的许多问题也没有进入教育学的知识范畴,例如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产学研结合、社会经济结构发展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等。关于这些问题,教育学无法向高等教育学提供解答,无法提供相应的理论知识。事实上,早在20世纪70年代,潘懋元先生就指出用教育学的知识指导高等教育实践的不足。潘先生指出:“高等教育是教育工作的特殊组成部分,具有矛盾的特殊规律,不是根据普通教育所概括出来的一般原理原则能直接解决的。”的确,教育学某些知识能为高等教育学所应用,但是,教育学无法解决的是高等教育中诸如如何实施专业教育等核心问题,因而,高等教育学必须另起炉灶,建立符合高等教育实践需要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否则,高等教育实践就缺少基础性理论的指导。(三)高等教育学是应用学科应用学科简单地说,就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的学科。从高等教育学的历史和发展来看,该学科是应解决实践问题的需求而生,其发展动力来源于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可作如下判断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应用学科。1.高等教育学的创建和发展体现出应用性在20世纪50年代,以潘懋元先生为首的一批研究者呼吁开展高等教育专门研究,建立一门学科。为什么要呼吁开展专门研究、建立学科呢?直接动因是研究者发现,许多高等教育现实问题需要得到解答,但是教育学的理论往往不能指导解决这些问题,高等教育实践发展陷入困境。可以说,高等教育学创建的呼吁是实践中的“应用性”需求使然。由于时代的原因,高等教育学的创建缺乏条件而未果。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高等教育迅速恢复、发展,高等教育研究也开始恢复、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如何顺应时代要求进行发展, 高等教育体制如何配合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高等教育如何回应新的科学技术浪潮和商品经济的要求,等等,这些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需要相关的理论指导。在这种背景下,潘懋元先生、朱九思先生等老一辈研究者在20世纪80年代再次提倡建立高等教育学,开展专门化的高等教育研究,这迅速得到多方响应,高等教育学随之建立。可见,解决现实问题“成就”了高等教育学的创建。高等教育学建立之后,高等教育专门化研究迅速发展,依然体现出浓厚的紧贴时代、立足实践、解决现实问题的 “应用性”。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以经济为中心,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当时高等教育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关系随之成为高等教育学关注的重要课题;80年代中期,世界科技革命席卷而来,高等教育如何迎接科技革命挑战随之成为研究课题;1989年的政治风波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热门的研究主题;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就业问题、高校分类问题、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等成为研究重点。不难发现,在不同阶段,高等教育研究都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要义的,以服务实践需要为主旨的,走的是应用性研究道路。2.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动力来自于“应用”首先,高等教育学必须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要以获得资源,由此需要走应用性道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大学和高等教育的支持。无论是发展知识,还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无论是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或者社会问题,还是推动国家的软实力建设和综合国力建设,都离不开大学和高等教育。阿特巴赫就指出:“大学仍然是学问的主要中心,是汇集智慧的仓库。大学空前繁荣的时期或许已经结束,但它依旧是一个强大的机构。在以知识为基础的21世纪社会里,大学将一如既往地处于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中心地位。”在上述背景下,大学如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如何生产新知识、新技术,如何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如何发挥高等教育在打造综合国力方面的作用,都成为摆在政府和社会面前的现实问题。作为研究高等教育的学科,高等教育学毫无疑问要承担解决上述问题的责任,这是该门学科存在的价值所在。高等教育学不仅要解释“是什么”的问题,具体如什么是高级专门人才、高级专门人才的素质有哪些等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回答“怎么办”、“如何做好”的问题,具体如怎么发展高等教育。现实中,高等教育学必须为各种具体的高等教育现实问题提供咨询与服务,彰显其实践指导价值,这样才能获得政府等机构的资源支持。反之,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就会陷入困境。所以,高等教育学应成为一门应用学科,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从而获取学科发展所需的资源。其次,高等教育学以解决实践问题为导向能够为其学科知识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由此必须走应用性道路。例如,我国当前已进入“大众化——普及化”高等教育时代,但是高等教育的区域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院有些省份处于大众化初期,有些处于大众化中期,有些则已达到普及化,如何处理区域高等教育的非均衡发展,保证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健康发展,成为一个现实难题。关于这个问题,无法从美国学者马丁 o特罗的大众化理论得到答案,而只有立足实际,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探索。可以肯定,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毫无疑问将丰富马丁o特罗的大众化理论,为高等教育学的知识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再例如,我国大学属于“后发外生型”大学,与西方国家的“早发内生型”大学存在不同,如何立足中国本土,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发展模式就需立足实践进行求索,而无法从西方照搬经验。可以肯定,这一问题的解决也能丰富高等教育发展理论的知识,推进学科知识的增长。总之,高等教育学走应用性导向的发展道路,能够不断产生新知识,推动学科发展。(四)高等教育学是现代学科20世纪40-50年代后,进入了现代学科发展阶段,此阶段的学科特征体现为开放性、包容性以及发展性、能动性。高等教育学具有上述特征,因此是一门现代学科。1.高等教育学的开放性、包容性折射出“现代性 特征”对于现代学科所表征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特征, 高等教育学是完全具备的。在包容性方面,高等教育学以博大的胸怀吸纳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知识养分,以系统探讨高级专门人才如何科学培养、高等教育如何发展的问题;在开放性方面,高等教育学以开放的学科文化欢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各学科的学者共同研究、探讨高等教育问题,而不会对高级人才如何培养的问题行使“专属权”,不会不允许其他学科学者从事此方面的研究。曾经有些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学的知识来源于其他的学科,其他学科的学者纷纷涉足高等教育方面的研究,由此推论高等教育学是其他学科的“殖民地”和“跑马场”。若以现代学科发展的视角看,高等教育学包容和开放的特点却是契合科学发展的要求,代表着前进的方向。当前,各门传统学科都在向现代学科的方向发展,都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吸纳其他学科的知识为本学科所用,以实现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有趣的是,高等教育学自创建之初就展现出开放性和包容性,无需经历类似的转型。就此点而言,高等教育学天生就是一门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现代学科。2.高等教育学的发展性、能动性体现出“现代性 特征”现实中,高等教育学不断获取各种先进的思想和知识,发展自身,不断进步,体现出现代学科的相关特征。例如,关于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问题,学术界曾有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重在知识授予;有的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能力培养比知识传授更重要;还有的认为,与知识和能力相比较,素质养成更为重要。三种观点都有一批支持者,为此争执不休。实际上,上述观点都有可取之处,有各自的存在价值,但不足之处都在于以孤立的眼光认识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和发展问题,只承认自己观点的正确,缺乏理性认识其他观点的价值。高等教育学用什么知识在理论上化解争执呢钥当系统论兴起时,高等教育学敏锐地意识到它的价值,迅速把它纳入知识体系,以化解此争执。系统论的核心观点是用系统的、整体的视阈分析、认识问题。在系统论的指导下,高等教育研究者对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问题形成了共识院应把知识授予、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有机结合起来,高质量的人才是这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再例如,当生态论兴起后,高等教育学也积极引进了生态论的知识。在生态论的视野下,高等教育被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高等教育的各个要素、各个方面都是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一个部分或一个方面的变化都会影响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变化和发展。生态论知识的引进使人们在发展高等教育时更加注意高等教育的生态环境,注重全面、协调发展高等教育,形成了一些关于高等教育的新知识和新观点,促进了高等教育学的发展。三、高等教育学性质的认识论面对着众多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学性质,如何协调不同结论的纷争呢?这涉及到认识论问题。认识论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简单性认识论,体现为用线性、分割、片段化的方式认识事物和问题,本质上是简单性思维;另一种是复杂性认识论,体现为用系统、动态、背景化的方式认识事物和问题,本质上是复杂性思维。长期以来,研究者通常习惯用简单性思维认识事物,主要表现为: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非此即彼、非甲即乙,缺少思考是否一定要作非此即彼的“刚性”选择;对事物的认识缺乏系统把握,从某一角度得出的结论就认为是事物的全部,往往忽视从另一角度得出的不同结论;对事物的认识容易形成静态、固化的观点,不愿意接受新观点和新认识。事实上,简单性思维是一种片面的认识论,不利于全面地认识事物。若要系统、全面地认识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必须采用复杂性思维统合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性质的不同认识,也即使用复杂性认识论。(一)全面、综合地认识问题,避免认识的单一化、片面化在不同视角下,高等教育学具有不同的学科性质。实质上,不同视角观察到的只是高等教育学学科性质整体的某一侧面、某一部分而已,学科性质“全景”应是所有侧面有机构成的整体。认识局限于某一部分和侧面,只能产生“盲人摸象式”的碎片化认识,即便宣称对这个部分和侧面的认识是何等专精和高深,此种专精和高深也是极为有限的。只有超越各个侧面、各个部分的局限,全方位、多方面了解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才能形成完整的认识图像。有学者指出:野在一般公众看来,成千上万的科学学科组成的科学知识似乎杂乱无章,科学的发展也好像是希腊神话中的九头蛇一砍掉它的一个头会立即长出两个。而资深的科学家看到的则是,在其深层它正在日益变得统一和连贯。”[6]暂毫无疑问,我们追求的正是诸如资深科学家认识科学的那种“综合”、“系统”的认识方式和思维,如此,才能避免得出单一化、片面化的认识结论。(二)结合背景材料进行分析,充分认识不同研究结论的“价值基点”从不同视角研究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一定程度上反映研究者对高等教育学发展的不同价值期望。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学是综合学科,可能是期望高等教育学应充分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去研究高等教育现象,更好地探究高等教育规律;有的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学是基础理论学科,可能是期望高等教育学不应过度集中“精力”于某些领域、某些特殊现象,探索特殊的规律,而应关注高等教育的一般现象,探索一般的、普遍的规律,为各分支学科的发展指供理论指导;有的认为高等教育学是应用学科,可能是期望高等教育学不应走“从 理论到理论”的发展道路,去生产一些空虚无用的理论,而是应深入现实,近距离接触高等教育实践,解决现实问题。不应否认,上述的这些价值期望都是合理的,因此,当面对高等教育学学科性质的不同结论时,应学会全面分析不同观点所立足的背景材料,要“穿透”观点去发掘、审视其背后的价值期望,如此,对该观点和研究者的思想才能有更全面和深刻的认识。(三)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在一定时空,由于知识整体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研究者的认知局限,对高等教育学学科性质的认识相对有限、不能穷尽,且有时会产出错误,因此,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认识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在19世纪,知识出现了学科化和专业化,每一门学科都在构筑学科界线,以区分彼此的不同,“学科的制度化进程的一个基本方面就是,每一个学科都试图对它与其他学科之前的差异进行界定,尤其是要说明它与那些在社会现实研究方面内 容最相近的学科之间究竟有何分别”。[7]暂此时的学科是封闭性十足的单学科。基于此种关于学科性质的思维定式,有研究者认为,高等教育学的知识来源其他多种学科,所以论断它不是一门学科。理由非常简单院学科应具有封闭性,而高等教育学广纳其他学科的知识,显然与此点不符。当科学和学科不断发展,并逐渐产生交叉学科、综合学科后,人们才意识到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综合学科,而非传统的单学科。上述例子说明,关于一些学科性质争执的产生是因为用“过时”、“静态”的眼光认识问题而没有与时倶进,缺乏用发展性的眼光去认识问题。如果用发展性的眼光认识问题,那么就会少些争辩,并对事物有“本真”的认识。所以,在今后应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不同的关高等教育学学科性质的认识结论,只要言之有理、持之如据,就应该承认其合理性,如此,对高等教育学学科性质的认识才会越来 越逼近“本质”。参考文献:[1]王冀生.关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宏观高等教育学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1997,(6):40-42.[2]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3]杨德广.关于建立现代高等教育学的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1996,(2):19-24.[4]李硕豪.元高等教育学研究介评[J].现代教育科学,2002,(7):47-49.[5]欧阳康,张明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M].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6]董光璧.静悄悄的革命[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8:158.[7][美]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M].刘锋译.北京:生活o读书o新知三联书店,1997:33.本文原载《现代教育管理》2014年第6期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科研引领——阜新市第三中学阜新市第三中学位于阜新市新邱区文化路110号,现有11个教学班,3钱志刚钱志刚,蚌埠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医学教育管理研究。摘要安世傲安世遨,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和公共管理研究。摘
要:教葫芦岛市第二实验小学始建于1991年9月1日,历经三分两合,如今形成了一校三址的办学规模,共有教职员工199金兰金兰,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北华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教师教育研究。摘要本项调查对H省高校的78丹东市实验小学确定了自己的教育信仰——教育的责任就是让学生的成长过程有规律、有尊严。追求让学校有灵魂,教师有沈阳市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系和平区教育局直属单位,2006年被教育部首批认定为全国示范校,是一所集“教育科研规江涛,杨兆山江涛,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通化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原理、农村教育研究;杨兆山,东北12月11-12日,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沈阳召开。本次年会以“新一轮振兴与高校12月11日,全省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十二五”期间全省教育科研工作取得的成张
静张静,华中科技大学教博士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摘要
高校发展战略规划执行阻滞主要表现理论视野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的检视与反思………………………………陈 涛(7)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的检但
菲,孙贺群
但菲,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学前教育研究;阜蒙县地处内蒙古沙地南缘,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交融汇合处。藏传佛教文化、契丹西市区教育长期涌动着教育科研的力量,这种张力使西市区教育科研历久弥新,有力地推动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徐涵,周乐瑞
徐涵,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基本理论、比较★ 刘新民,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组织治理与决策和创新管理研究;张莹,山东科技大学卢文忠,广东警官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肖鹏,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教授,沈阳市教育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承担全市教育统计分析、教育决策咨询研究、教科研规划、基层成果提炼与推广、学习各会员单位: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及阶段性特点,迎接新一【创新背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与过度追求功利化的大背景下,“减负”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极为伤感的话题,中小学“大连市西岗区以“小班化教育研究”为区域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以“让每个学生都进步、每位教师都成长、每个学校都发为贯彻落实省政府、省教育厅的相关部署,辽宁教育研究院于11月20日组织召开了以“新一轮振兴:教育的责任与行动专
题从知识动员视角探析我国高等教育宏观决策有效性缺失问题——孟彦 洪成文学术视野中的当代高等教育管理★张运红,华南农业大学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比较教育研究。★布迪厄认为,以教育为基础的符号权力辽宁省教育信息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前身是辽宁省教育情报学会。自2006年12月更名至今,已有团体会员单位11朱永坤,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高等教育研究。高职院校进行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王晓卉,辽宁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大数据开启了一个新的世界,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蔡宗模,重庆人,重庆文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在宏大叙事成为备受质疑的言说方式的今★ 王慧英
辽宁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民办教育政策研究。★在教育领域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宋芳,辽宁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近几年,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屡屡发生学术失范钱军平,长江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价、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彭寿清,长张晓昀,辽宁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终身教育研究。近来,伴随《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李娟,辽宁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国际教育研究。近些年,随着我国教育消费支付能力的上升,我国留学低龄化新书推荐——学术权力主导:大学制度创新的根基大学存在于人类社会,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一直发挥着引领社会前进的功作者简介:王亚南,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生,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原理研究;林克松,华东我国民办教育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在政策、市场、管理、质量、财务等方面一直存在着办学风险。民办学校一旦发生办学风lnjyky服务政府决策,支撑改革发展,繁荣教育科学热门文章最新文章lnjyky服务政府决策,支撑改革发展,繁荣教育科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