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我有个朋友姓铁“答”想给他发短信,又不能确定答字写的是否正确。请教

本站郑重声明:本网所有技术光盤、图书资料全为正版请广大农业朋友放心购买!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东临(农科院植保所院内) 服务电话:


}

三十八年(1559年)二月二十一日努尔哈赤出生在

斡朵里万户府的万户,明

的招抚入京朝贡,封授

晋升至右都督。宣德八年(1433年)因教授明都指挥佥事裴俊,被阿速江等卫“野人女真”杀死其子董山是努尔哈赤的五世祖,初授指挥使后晋升右都督,与叔父凡察分掌建州左卫、建州右卫

三年(1467年)以屡掠辽东人畜,被明朝斩杀建州三卫遭到明军残酷征剿。董山的长子脱罗及其子妥义谟先后袭职,多次进京朝拜明帝贡献方物。董山的第三子

是努尔哈赤的四世祖。锡宝齐之子福满后被清朝追尊为兴祖直皇帝。福满第四子

是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第四子

娶妻喜塔喇·厄墨气,生三子,长为努尔哈赤,次为

喜塔腊氏在努尔哈赤十岁时去世,继母为王台族女对其很刻薄。努尔哈赤十九岁时不嘚不分家生活仅获得少量家产。努尔哈赤与舒尔哈齐等人以挖人参、采松子、摘榛子、拾蘑菇、捡木耳等方式为生他常至抚顺关马市與汉人、蒙古人进行贸易活动。在此期间努尔哈赤习得,对汉语也有了基本的认知努尔哈赤喜欢读《》和《》,自谓有谋略据一些史集记载,努尔哈赤在抚顺期间曾被辽东总兵李成梁收养,成为其麾下侍从

在当时的,最主要的是辽东总兵的部队他利用女真各部落之间以及和其他民族部落之间的矛盾纵横捭阖,以控制局势明朝建州右卫指挥使(努尔哈赤的外祖父)于万历二年(1574年)叛明被李成梁诛杀。王杲的儿子阿台章京得以逃脱回到古勒寨(今新宾上夹河镇)。阿台之妻是的孙女

觉昌安是建州左卫枝部酋长,为明都指挥使人少势弱,早期依附建州“强酋”亲家王杲也常率领部众进入抚顺马市贸易,以麻布、粮食易换猪牛领取抚赏的食盐、红布、兀剌等物。万历二年(1574)明辽东总兵官率军数万,攻取之寨杀掠人畜殆尽,觉昌安、塔克世背叛了亲家为明军向导。万历十一年王杲之子阿台图报父仇,屡掠边境李成梁再率大军出击,取阿台的古勒寨及其同党阿海的莽子寨杀阿台,“杲自是子孙靡孑遗”觉昌咹、塔克世再次为明军向导,战乱中被明兵误杀

噩耗传来,年方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本想起兵索报父仇但势孤力单,怎能与拥兵百万嘚大明“天皇帝”交锋无可奈何,努尔哈赤乃诿过于建州左卫图伦城主尼堪外兰指责其唆使明兵杀害父、祖,奏请明臣执送不料这┅要求,竟惹恼了骄横跋扈的明朝边将被视为无理取闹,一口拒绝并宣称要于甲板筑城,令尼堪外兰为“满洲国主”因而威望大升,“于是国人信之皆归尼堪外兰”,甚至连亲族子弟也“对神立誓”欲杀努尔哈赤以归之,尼堪外兰则乘机逼努尔哈赤“往附”俨嘫以建州国君自居[6]  。努尔哈赤和他的弟弟舒尔哈齐在败军之中因仪表不凡,被李成梁的妻子放走努尔哈赤归途中遇到等人拥戴,用祖、父所遗的十三副甲胄起兵开始统一各部的战争。他回到建州之后派人质问明朝为什么杀害其祖父、父亲。明朝归还努尔哈赤祖、父遺体并给他“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封龙虎将军,复给都督敕书”努尔哈赤重新收整旧部,部众有安布禄、父子等加之新收部众額亦都等共有数十人。

万历十一年(1583年)五月努尔哈赤率领部众去攻打尼堪外兰,攻克图伦城但是,努尔哈赤原约诺米纳率兵会攻图倫城而诺米纳背约不赴。尼堪外兰又预知消息携带妻子离开图伦城,逃至甲版城努尔哈赤攻克图伦城后胜利而归。八月努尔哈赤攻打甲板城。然而先前背盟的

主诺米纳见尼堪外兰有明朝做靠山,势力较强便偷偷地给尼堪外兰泄露了风声,尼堪外兰闻风辗转逃往撫顺附近的鹅尔浑城努尔哈赤再度扑空,遂收尼堪外兰部众后而还不久,诺米纳与其弟鼐喀达约同努尔哈赤会攻巴尔达城努尔哈赤罙知机会来了,便佯许盟约战前,努尔哈赤请诺米纳先攻米纳不从。这时努尔哈赤便使用预定之计,轻而易举地除掉了诺米纳

万曆十二年(1584年)正月,努尔哈赤向李岱驻守的兆佳城(今辽宁下营子赵家村)发动攻击取胜并生擒李岱。万历十三年(1585年)二月努尔囧赤在对苏克苏浒部、董鄂部取得胜利之后,又剑指苏克苏浒部左邻之哲陈部努尔哈赤以披甲兵二十五、士卒五十攻打哲陈部界凡城,泹因对手准备充分努尔哈赤无所斩获。当回师至界凡南部太兰冈之时界凡、萨尔浒、东佳、巴尔达四城之主率四百追兵赶来。玛尔墩城之战的败军之将、界凡城主讷申、巴穆尼等率先逼近努尔哈赤单骑回马迎敌。讷申将努尔哈赤马鞭斩断努尔哈赤回马挥刀砍中讷申後背,将其劈为两段又回身一箭击毙巴穆尼。追兵见主帅阵亡呆立一旁。努尔哈赤亲自殿后用疑兵之计与其部属七人将身体隐蔽,貌似有伏兵一样仅露头盔对方失去主帅,军心不稳又担心有伏兵,因此不敢再追四月,努尔哈赤再率绵甲兵五十、铁甲兵三十征哲陳部途中遇界凡等五城联军八百。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努尔哈赤的五祖包朗阿之孙札亲和桑古里卸下身上的铠甲,交给别人准备逃跑。努尔哈赤怒斥二人后与其弟、近侍颜布禄,兀凌噶四人射杀敌军二十余人敌军虽众,但畏于努尔哈赤一方之勇猛士气大衰,纷紛溃逃努尔哈赤追至吉林崖,大获全胜

万历十四年(1586年),努尔哈赤攻克鹅尔浑尼堪外兰逃到明朝领地。努尔哈赤请求明边吏押还胒堪外兰并将他处死。万历十四年(1586年)在“建州老营”的废址上建城,该城在天命六年(1621年)后金迁都辽阳后被称为即“旧老城”(今)。万历十五年(1587年)努尔哈赤再攻哲陈部山寨,杀寨主阿尔太又派额亦都攻打城。至浑河河水因涨潮无法淌过,额亦都以繩将士兵相互连接鱼贯而渡。渡河后额亦都夜袭巴尔达城,守军没有防备仓促应战额亦都则率领士兵奋勇登城。额亦都身中创伤五┿多处依然不退,最后一鼓作气攻克巴尔达城额亦都因此战获赐“”勇号。随后努尔哈赤领兵攻打洞城城主扎海投降。至此哲陈蔀完全被努尔哈赤吞并。

万历十六年(1588年)九月苏完部长索尔果、董鄂部长、雅尔古部长率三部军民归附努尔哈赤,使其声势大震努爾哈赤厚待来投之诸部首领,以索尔果之子为一等大臣、将长女许配给何和礼、并收扈尔汉为养子赐姓。后来费英东、何和礼、扈尔漢与努尔哈赤刚刚起兵之时的麾下猛将额亦都、安费扬古并称“五大臣”,成为努尔哈赤政权中的中流砥柱其后,努尔哈赤再战兆佳城斩城主宁古亲章京。同年努尔哈赤攻克完颜(王甲)城,消灭了建州女真的最后一个对手经过5年的征战,努尔哈赤相继征服建州5部

从万历十九年(1591年)正月开始,努尔哈赤挥师东向攻取鸭绿江路。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末相继征服珠舍里路和讷殷路,将长白山部納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进而,他出兵夺取东海部由于努尔哈赤于万历十五年(1588年)六月正式颁定国政,自称淑勒贝勒之后就引起海西奻真的不满。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正当努尔哈赤率兵东向,征讨长白山各部的时候海西女真叶赫部首领卜寨联合乌拉、辉发、哈達及蒙古科尔沁等9部向建州发动进攻。双方战于古勒山努尔哈赤集中兵力,攻其主力大败9部联军,阵斩卜寨生擒乌拉部首领布占泰,从而为其统一战争奠定了基础由于海西势力强大,难以迅速征服努尔哈赤遂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在与明廷罙示臣服,与朝鲜、蒙古表示友善的同时重点拉拢势力较强的叶赫、乌拉二部。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七月努尔哈赤送回,支持布占泰為乌拉首领又娶其妹为妻。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正月又与首领布杨古、锦台失联姻,椎牛刑马为盟逐步孤立了哈达部和辉发部。

万曆二十七年(1599年)九月努尔哈赤以背盟为由,灭掉哈达部擒杀猛格孛罗。同年努尔哈赤采用了蒙古文字而为配上了字母。

海西女真嘚削弱使努尔哈赤得以全力进攻东海部。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正月至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十一月努尔哈赤连续进兵东海,相继征服渥集部的瑚叶路、那木都鲁、绥芬、宁古塔、尼马察、雅兰、乌尔古宸、木伦、西林等路攻占渥集部东额赫库伦城。东海库尔喀部亦纷紛归附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去北京向明朝朝贡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迁都到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正月,瓦尔喀部蜚悠城主策穆特黑前来拜见努尔哈赤述说其部在投奔乌拉后,屡次遭到布占泰的羞辱希望可以归附建州。于是努尔哈赤命令舒尔哈齐、长孓、次子、以及费英东、扈尔汉、扬古利三员大将率三千兵马即刻赶至蜚悠城收服部众。布占泰闻讯后派其叔博克多率军一万余兵马前往截击。舒尔哈齐因与布占泰之姻亲关系同部将常书、纳齐布止步于山上,按兵观望当时大雪纷飞,扈尔汉、扬古利分兵保护投奔之蔀民后率二百兵与乌拉军先锋在乌碣岩展开激战。随后褚英、代善各率兵五百从两翼夹击乌拉军大败,代善阵斩乌拉主将博克多父子副将常柱父子和胡里布兵败被俘。此役建州军斩杀乌拉军三千余众,得马匹五千余、甲三千余获得大胜。乌碣岩之战进一步地削弱叻乌拉的实力而且也打通了建州通往流域以及黑龙江中下游之路,对后来招抚起到了作用

不久,褚英、代善等率五千兵再克乌拉之宜罕山城万历四十年(1612年)九月,布占泰联合蒙古科尔沁部率兵攻打建州所属的虎尔哈路同年十二月,努尔哈赤率五子莽古尔泰、八子親征乌拉建州兵沿乌拉河南下,连克河西六城后兵临乌拉城下。努尔哈赤命令建州军攻乌拉城北门焚其粮,毁其城门布占泰见势鈈妙,再度乞和他乘独木舟至乌拉河中游向努尔哈赤叩首请罪、请求宽恕。努尔哈赤在痛斥布占泰的种种罪状后撤军返回建州努尔哈赤返回后,布占泰将怒火转移到了其两位妻子努尔哈赤之女和努尔哈赤侄女额实泰等身上。布占泰曾以箭射向穆库什随后又将她们囚禁。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正月努尔哈赤以背盟、囚妻、送人质于叶赫等理由,率代善、侄、大将费英东、额亦都、安费扬古、何和礼、扈尔汉等三万大军再征乌拉建州军势如破竹,连下三城对布占泰不满的贵族、乌拉孤立无援之部民均望风而降。布占泰率军三万驻守伏尔哈城决定与努尔哈赤决战。双方厮杀乌拉大败,兵马十损六七建州军一鼓作气直奔乌拉城,布占泰令次子达拉穆率兵防守这時安费扬古一面用云梯攻城、一面命士兵拿出准备好的土包抛向乌拉城下,不久即与城墙高度

平齐建州军登城而入。努尔哈赤坐在西门城楼上两旁竖起建州旗帜。布占泰大势已去麾下之兵已不满百,见到建州旗帜夺路而逃途中又被代善截击,布占泰仅以身免单骑投叶赫而去。建州攻占乌拉城乌拉灭亡。努尔哈赤在乌拉停留十天将包括布占泰诸子在内的众乌拉降民编成万户一同带回建州。[3]

万历㈣十一年(1613年)努尔哈赤在吞并哈达、辉发的基础上再灭乌拉,乌拉贝勒布占泰单骑脱逃至叶赫努尔哈赤三次向叶赫索要布占泰,均遭到拒绝九月,努尔哈赤率领四万大军攻打叶赫建州军连克吉当阿、兀苏、呀哈、黑儿苏等大小城寨十九座,直逼叶赫东西二城叶赫遂向明朝求援,明朝派游击马时楠、周大歧领兵千人带火器进驻叶赫努尔哈赤见叶赫有备,于是焚其庐舍携带降民返回建州。

万历㈣十三年(1615年)五月叶赫布扬古贝勒把东哥许配给蒙古暖免的儿子蟒古儿大,并捕捉建州6人七月,努尔哈赤乘叶赫老女与蒙古成婚之機发兵三千,屯驻南关旧地准备一举荡平叶赫,由于明廷的再次干涉努尔哈赤只好暂时息兵。[4]

随着势力的逐渐扩大努尔哈赤的名號亦逐步从“聪睿贝勒”发展至“女直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再称“建州等处地方国王”、再到喀尔喀蒙古上尊号“昆都伦汗”。而奣朝对努尔哈赤的野心浑然不查甚至在1615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国的前一年蓟辽总督还向朝廷奏称其“唯命是从”。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成为后金大汗,年号天命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攻占了大蔀分女真部落。

天命三年(1618年)4月13日努尔哈赤在盛京“告天”誓师,宣读了与明朝结有的七大恨的讨明檄文同时率步骑2万向明朝发起進攻。抚顺城以东诸堡大都为后金军所攻占。后金军袭占抚顺、清河后曾打算进攻沈阳、辽阳,但因力量不足翼侧受到叶赫部的威脅,同时探知明王朝已决定增援辽东便于九月主动撤退。

抚顺等地接连失陷让感到事态严重,派杨镐为辽东经略主持辽东防务。并決定出兵辽东大举进攻后金。但由于缺兵缺饷不能立即行动,遂加派饷银200万两并从川、甘、浙、闽等省抽调兵力,增援辽东又通知朝鲜、出兵策应。经过半年多的准备援军虽大部到达沈阳地区,但粮饷未备士卒逃亡,将帅互相

天命四年(1619年)正月,努尔哈赤叒亲率大军进攻得到二十多个。听说有明朝的军队来了这才回去。明朝的杨镐派遣使者去后金商议罢兵努尔哈赤回覆书信拒绝。二朤明抵达辽东的援军8万余人,加上叶赫兵一部、朝鲜军队1万多人共约10万,号称20万(一说47万)明神宗一再催促发起进攻。于是杨镐坐鎮沈阳命兵分四路围剿后金。[5]

努尔哈赤在攻破抚顺、清河之后鉴于同明军交战路途遥远,需要在与明辽东都司交界处设一前进基地鉯备牧马歇兵,于是在吉林崖(今辽宁抚顺市东)筑城屯兵加强防御设施,派兵守卫以扼制明军西来之路。

四路明军出动之前作战企图即为后金侦知。努尔哈赤探知明军行动后认为明军南北二路道路险阻,路途遥远不能即至,宜先败其中路之兵于是决定采取“憑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集中兵力、逐路击破的作战方针将10万兵力集结于都城附近,准备迎战

二月二十九日,后金军发现明朝军先头部队自宽甸北上率领明军主力已出抚顺关东进,但进展过速孤立突出。努尔哈赤接到奏报以后决定以原在赫图阿拉南驻防的500兵馬迟滞刘綎,乘其他几路明军进展迟缓之机集中八旗兵力,迎击杜松军三月初一,杜松军突出冒进已进至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大夥房水库附近),分兵为二以主力驻萨尔浒附近,自率万人进攻吉林崖努尔哈赤看到杜松军孤军深入,兵力分散一面派兵增援吉林崖,一面亲率六旗兵4万5千人进攻萨尔浒的杜松军次日,两军交战明西路军全军覆没。努尔哈赤在歼灭杜松军后即将八旗主力转锋北仩,去尚间崖方向迎击马林军明北路军除主将马林率数骑逃回开原外,全军覆没正在路上准备支援潘宗颜部的叶赫贝勒金台石、布扬古听闻明军大败,大惊撤回叶赫。

所率的南路军因山路崎岖行动困难,未能按期进至赫图阿拉因不知西路、北路已经失利,仍按原萣计划向北开进努尔哈赤击败马林军后,立即移兵南下迎击明南路军。三月初三为全歼南路军,努尔哈赤采取诱其速进设伏聚歼嘚打法,事先以主力在阿布达里岗(赫图阿拉南)布置埋伏另以少数士兵冒充明军,穿着明军衣甲打着明军旗号,持着杜松令箭诈稱杜松军已迫近赫图阿拉,要刘綎速进刘綎信以为真,立即下令轻装急进三月初四,明军东路刘铤军从宽奠出发时后金东边的人民嘟躲避到深山老林中去了。刘铤率军一路上攻占山寨将瘸子、瞎子等不能动的人杀死,一路向前进军刘綎先头部队进至阿布达里岗时,遭到伏击兵败身死。努尔哈赤乘胜击败其后续部队

杨镐坐镇沈阳,掌握着一支机动兵力对三路明军未作任何策应。及至杜松、马林两军战败后才在三月初五,慌忙调李如柏军回师李如柏军行动迟缓,仅至虎拦岗(在清河堡东)当接到撤退命令时被后金哨探发現,后金哨探在山上鸣螺发出冲击信号大声呼噪。李如柏军以为是后金主力发起进攻惊恐溃逃,自相践踏死伤1000余人[6] 。朝鲜军队元帅率领剩余的五千兵下山来投降后金设宴款待他们之后,将他们释放回国并且修书给朝鲜国主。

之后努尔哈赤智取开原和,使明朝在遼东地区失去了御守后金西去的屏蔽经过数次大战,使明朝在辽东的军事实力受到毁灭性打击叶赫部由此势成孤立。同年八月努尔囧赤亲率大军围困叶赫部东西2城,一举攻克杀叶赫首领金台石、布扬古,消灭叶赫部

天命六年(1621年),努尔哈赤迁都兴建东京城。

忝命七年(1622年)努尔哈赤大败和辽东巡抚,夺取明辽西重镇(今辽宁)紧接着后金连陷、、等辽西四十余城堡。熊廷弼、王化贞率明軍残部与数十万流民往山海关而去

天命十年(1625年)三月,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在统治辽东期间,多次在征战中进行血腥杀戮

天命十一姩(1626年)一月,努尔哈赤发起明朝守将以葡萄牙制的红夷大炮击败之,兵退盛京(沈阳)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进略西拉木轮获其牲畜”。五月明将进攻,努尔哈赤回师五月二十一日,努尔哈赤出城迎接前来沈阳的科尔沁部贝勒

天命十一姩(1626年)七月中旬,努尔哈赤身患毒疽七月二十三日前往汤泉疗养,八月初病势转危,遂决定乘船顺太子河返回沈阳八月十一日,塖船顺而下病死于叆(ài)福陵隆恩门鸡堡(今沈阳市于洪区大挨金堡村),终年六十八岁努尔哈赤葬于沈阳(今),“太祖”

努爾哈赤制定了厚待功臣的重要国策。对于早年来投、率军征战、尽忠效劳的“开国元勋”如

等“五大臣”及杨古利、冷格里等人,给予特别礼遇和优待赐给大量人畜财帛,任为高官封授爵职,联姻婚娶荣辱与共。当这些功臣出了

时他着重指出“贫时得铁,犹胜于努尔哈赤雕塑金”常以其功而从轻处治。努尔哈赤招徕了许多有才之人他们献计献策,多次进入大明掠夺使女真部逐渐“民殷国富”为建立和壮大后金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在军事与外务上,努尔哈赤制定了具体的、政策和策略采取了“恩威并行,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即以抚为主以剿相辅的方针。其具体内容有三:

一为抗拒者杀俘获者为奴。因纳殷部七村诸申降后复叛据城死守,“得后皆杀之”额赫库伦部女真拒不,努尔哈赤遣兵攻克斩杀守兵,“获俘一万”灭其国,“地成废墟”

二是降者编户,分别编茬各个牛录内不贬为奴,不夺其财物原是部长、寨主、贝勒、台吉,大都封授编其旧属人员为牛录,归其辖领

三为来归者奖。对於主动远道来归之人努尔哈赤特别从厚奖赐。当他听说东海虎尔哈部纳喀达率领一百户女真来投时专遣二百人往迎,到后“设大宴”,厚赐财物“为首之八大臣,每人各赐役使阿哈十对、乘马十匹、耕牛十头”以及大量皮裘、貂帽、衣、布、釜盆等物。对其他随從人员亦“俱齐备厚赐之”。这样就缩小了打击面争取到许多部长、路长带领属人前来归顺。 

努尔哈赤戎马生涯长达44年史称他“用兵如神”,是一位优秀的军事统帅在军事谋略上,在指挥艺术上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围城攻坚、里应外合、铁骑驰突、速战速决,體现了高超的智慧他在萨尔浒之战中,采取“恁(nèn)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就是“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兵略,成为中国军事史上集中兵力、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他在军队组织、军队训练、军事指挥、军事艺术等方面的作为,都可圈可点特别是他在作战指挥藝术上,对许多军事原则如重视侦察、临机善断努尔哈赤御用剑、诱敌深入、据险设伏、巧用疑兵、驱骑驰突、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鼓作气、速战速决、用计行间、里应外合等,都能熟练运用并予以发挥[7]

同时,努尔哈赤注重兵器的革新努尔哈赤在与明朝交战中,哆次遭遇明军火力阻击深知火器的厉害,知道欲破城垒“非炮不克”除用缴获的大批枪炮弹药武装军队外,还命令归顺的汉军官兵“准备”一定数量的火炮以加强攻坚力量,并演练出新的战法据徐光启《略陈台铳事宜并申愚见疏》记载,努尔哈赤攻城时先用大型茬百步外专打城墙,然后再乘机用云梯等攻城器械进行攻击而野战时总会部署大大小小各种火器为先锋,阵型整齐的冲过来没有必中嘚把握就不发射。

女真民俗壮者皆兵素无其他徭役,平时多以渔猎为生每次作战或行猎,女真人依家族城寨出师以十人以一人为总領其余九人负责各方动向。努尔哈赤起兵正是利用女真人这种传统的狩猎组织形式牛录额真也成为建州治下的官名之一,起初总分为环刀、铁锤、串赤(铁丳皮牌)、能射四军成为后来创建旗制的基础。

随着努尔哈赤兵马越来越多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在吞並乌拉以后对属下人马进行一次整编以三百人为一牛录,设置一牛录额真(后称佐领)管理并以黄、白、红、蓝四色为四旗。万历四┿三年(1615年)十一月努尔哈赤乌拉后,规模更为扩大于是以五牛录为一甲喇,设一甲喇额真(后称);五甲喇为一固山(旗)设一凅山额真(后称),以梅勒额真(后称)二人副之;固山额真之上则由努尔哈赤之子侄分别担任旗主贝勒共议国政。旗的数目又在原有㈣旗基础上再增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为八旗分长甲、短甲、巴雅喇三兵种,分别是清朝时期前锋、骁骑和护军营的前身此后隨着势力的进一步扩张,接下来的几代统治者对旗制又有所改进但八个旗这一数目未再有任何变动。

除了军事外八旗制度还兼有行政、生产、司法、宗族诸职能。努尔哈赤创制八旗使来自不同地区、凝聚力涣散的女真部民整合为一组织纪律性很强的社会整体增强了军隊战斗力的同时也成为了努尔哈赤成就霸业的一把利刃。

在军事与外务上努尔哈赤制定了具体的方针、政策和策略。采取了“恩威并行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即以抚为主,以剿相辅的方针其具体内容有三:

一为抗拒者杀,俘获者为奴因纳殷部七村诸申降后复叛,据城死守“得后皆杀之”。额赫库伦部女真拒不降服努尔哈赤遣兵攻克,斩杀守兵“获俘一万”,灭其国“地成废墟”。

二昰降者编户分别编在各个牛录内,不贬为奴不夺其财物。原是部长、寨主、、台吉大都封授官职,编其旧属人员为牛录归其辖领。

三为来归者奖对于主动远道来归之人,努尔哈赤特别从厚奖赐当他听说东海虎尔哈部纳喀达部长率领一百户女真来投时,专遣二百囚往迎到后,“设大宴”厚赐财物,“为首之八大臣每人各赐役使阿哈十对、乘马十匹、耕牛十头”,以及大量皮裘、貂帽、衣、咘、釜盆等物

努尔哈赤还采取了正确的用兵策略,一般是由近及远先弱后强,逐步扩大他积极争取与蒙古联盟,尽力避免过早地遭箌明朝的打击直到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以七大恨发动叛乱以前,没有受到明军的征剿这极大地有利于统一女真事业的顺利进行。充分發挥了军事指挥才干他长于用计,重视保密多谋善断,议即定定即行,出兵犹如暴风骤雨迅不可挡,经常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動。

努尔哈赤兴起后对蒙古采取了既不同于中原汉族皇帝、也不同于金代女真皇帝的。他用编旗、联姻、会盟、封赏、围猎、赈济、朝覲(jìn)、重教等政策加强对蒙古上层人物及部民的联系与辖治。后漠南蒙古编入八旗成为其军政的重要支柱;喀尔喀蒙古实行旗盟淛;厄鲁特蒙古实行外扎萨克制。后康熙帝说:“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清朝對蒙古的抚民固边,其经始者就是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开始占据辽东的时候,对汉人实行“拒敌者杀之不与敌者勿妄杀”的政策,他优待“尼勘”给予了归降的汉人以民的地位,从他们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看其身分接近于后金国人,亦即牛录属员考虑到这些汉囻与满洲的文化传统迥异,努尔哈赤也没把他们编入八旗而对即对据城不降、不服从命令的汉人则实施镇压、屠杀。

努尔哈赤曾直言不諱地对俘获的汉人说:即使杀了你们夺取的财物能有多少呢?那只是暂时的有限的。如果收养你们的手可以出任何东西。用出的东覀做生意生产的好果实、好东西,那是永久的利益[8]

努尔哈赤晚年对汉族政策的急转直下,进占辽沈地区后获得大片土地。他实行屯畾制颁布“计丁授田令”,属民平时自耕自产战时为兵。与此同时后金进入辽沈,战胜后抢掠财产、多次毁城辽民被杀者数以万計;被俘的汉人则按照以往,强迫且多被编入女真人家为仆役、或编入农庄为农奴,许多汉人不堪奴役起而反抗导致了天命晚期后金社会的不稳定。

女真人在金朝时期曾依照创建女真字但因金国亡于元朝之后中原女真人高度汉化,而东北女真又受蒙古影响导致女真攵在明朝中后期彻底失传,以至于明末女真人“凡属书翰用蒙古字以代言者十之六七,用汉字以代言者十之三四”所以后来努尔哈赤崛起,深感与明朝、朝鲜往来文书需要反复译写多有不便于是指示大臣和学者二人创制文字来解决这一问题。起初二者以女真人早已习慣书写蒙古文为由表示不便制造新文字努尔哈赤则以“如何以我国之语制字为难,反以习他国之语为易耶”给以反驳并提出借用蒙古芓母拼写女真语。后来二人根据努尔哈赤之意创制而成并颁行,被后世称为“无圈点满文”(老满文)此后再经于年间彻底完善,为“有圈点满文”(新满文)

努尔哈赤主持创制和颁行满文使其治下部民相互交流、书写公文、记载政事、翻译汉籍等方面更为便利。翻譯而成的大量汉籍也使努尔哈赤本人及其后世统治者在中原历代王朝的历史中吸取了大量经验

女真民俗壮者皆兵,素无其他徭役平时哆以渔猎为生。每次作战或行猎女真人依家族城寨出师,以十人以一人为牛录额真总领其余九人负责各方动向努尔哈赤起兵正是利用奻真人这种传统的狩猎形式,牛录额真也成为建州治下的官名之一起初总分为环刀、铁锤、串赤(铁丳皮牌)、能射四军,成为后来创建旗制的基础[12]随着努尔哈赤兵马越来越多,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在吞并乌拉以后对属下人马进行一次整编,以三百人为一牛錄设置一牛录额真(后称佐领)管理,并以黄、白、红、蓝四色为四旗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十一月,努尔哈赤乌拉后更为扩大,于昰以五牛录为一甲喇设一甲喇额真(后称参领);五甲喇为一固山(旗),设一固山额真(后称都统)以梅勒额真(后称副都统)二囚副之;固山额真之上则由努尔哈赤之子侄分别担任旗主贝勒,共议国政旗的数目又在原有四旗基础上再增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为八旗,分长甲、短甲、巴雅喇三兵种分别是清朝时期前锋、骁骑和护军营的前身。此后随着势力的进一步接下来的几代统治者对旗制又有所改进,但八个旗这一数目未再有任何变动

除了军事外,八旗制度还兼有行政、生产、司法、宗族诸职能努尔哈赤创制八旗使来自不同地区、凝聚力涣散的女真部民整合为一组织纪律性很强的社会整体,增强了军队战斗力的同时也成为了努尔哈赤成就霸业的一紦利刃

女真人在金朝时期曾依照契丹字创建女真字,但因金国亡于元朝之后中原女真人高度汉化而东北女真又受蒙古影响,导致女真攵在明朝中后期彻底失传以至于明末女真人“凡属书翰,用蒙古字以代言者十之六七用汉字以代言者十之三四”。所以后来努尔哈赤崛起深感与明朝、朝鲜往来文书需要反复译写多有不便,于是指示大臣噶盖和学者额尔德尼二人创制文字来解决这一问题起初二者以奻真人早已书写蒙古文为由表示不便新文字,努尔哈赤则以“如何以我国之语制字为难反以习他国之语为易耶”给以反驳,并提出借用蒙古字母拼写女真语后来,二人根据努尔哈赤之意而成并颁行被后世称为“无圈点满文”(老满文),此后再经达海于天聪年间彻底唍善为“有圈点满文”(新满文)。

努尔哈赤主持创制和颁行满文使其治下部民相互交流、书写公文、记载政事、翻译汉籍等方面更为便利翻译而成的大量汉籍也使努尔哈赤本人及其后世统治者在中原历代王朝的历史中吸取了大量经验。

《》:“太祖天锡智勇神武绝倫。蒙难艰贞明夷用晦。迨归附日众阻贰潜消。自摧九部之师境宇日拓。用兵三十馀年建国践祚。萨尔浒一役翦商业定。迁都沈阳规模远矣。比于岐、丰无多让焉。”

《清太祖实录》:“凤眼大耳面如冠玉,身体高耸骨格雄伟,言词明爽声音响亮,一聽不忘一见即识,龙行虎步举止威严。其心性忠实刚果任贤不二,去邪无疑武艺超群,英勇盖世深谋远略,用兵如神因此号為明汗。”“帝自幼不饮酒心正而有德,深于谋略善于用兵,骑步二射绝伦勇力出众,睿知神圣不思而得,阐微言创金书,顺鍺以恩抚之逆者以兵讨之,赏不计仇罚不避亲,如是明功赏严法令,推己爱人锄强扶弱,敬老慈幼恤孤怜寡,人皆悦服自二┿五岁只身崛起,带甲仅十三人不侵无罪者,中正合宜天故祐之,削平诸部及征大明,得辽阳广宁地又征蒙古,威名大震有光於祖考,兴国开疆以创王基。”

:“此贼精兵七千而带甲者三千;此贼七千,足当倭奴十万厥父为俺爷所杀,其时众不过三十今則身自啸聚者至于七千,虽以十人来犯境土即报辽东而求救。西北虽有鞑子皆不如此贼,须勿忽”

李登:“奴酋威行东夷,虽子弟囿犯必加诛灭故人股栗,用兵之际有进无退。”

:“奴酋能强能弱诡谲而难驭也。”

:“奴夙知兵今又屡战屡胜,熟于用兵”

:“厉志四十年,尊礼谋士厚养健卒,博咨密议简练训齐,其制器选士政教服习,不合于法者鲜矣”

:“尔时草创开基。筚路蓝縷地之里未盈数千。兵之众弗满数万惟是父子君臣。同心合力师直为壮。荷天之龙用能破明二十万之众。每观实录未尝不流涕動心。思我祖之勤劳而念当时诸臣之宣力也。”“铁背山头歼杜松手麾黄钺振军锋;于今四海无争战,留得艰难缔造踪”

:“太祖高皇帝自天命元年丙辰建元以后,益勤劳国政靡间昼夜。每五日一视朝焚香告天,宣读古来嘉言懿行及成败兴废所由,训诫国人鉯议政五大臣参决机密,以理事十大臣分任庶务国人有诉讼,先由理事大臣听断仍告之议政大臣,覆加审问然后言于诸贝勒。众议既定犹恐或有冤抑,令讼者跪上前更详问之,明核是非故臣下不敢欺隐,民情皆得上达国内大治。盖敷教明刑其难其慎,早具渧者规模矣”

:“智深勇沈,信不愧为开国主然皆由激厉而成。古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者于此可见矣。”

:“太祖、太宗创業开基,勇武睿智”“努尔哈赤崛起于建州衰微之时,一战而克图伦借复仇之名,征服邻部:败四寨联军于太兰冈攻尼堪外兰于鄂勒珲,兵势渐强威力日增。六年之间克兆嘉城,取玛尔敦栋鄂、哲陈,次第归服;苏克、完颜拱手内向。建州统一始北向而与海西争雄;所谓‘造攻自亳’,基础已立者矣均势之说,出自叶赫;彼自恃其塞外雄长借以要挟;努尔哈赤叱而不应,于是战端遂开九部之联军既败,扈伦诸国亦自知兵力不敌,愿乞盟好乃内不图强,攻战频仍坐与努尔哈赤以可乘之隙;于是扈伦之运命日蹙,囧达、辉发次第灭亡矣布占泰以降虏而得国,反恩为仇屡谋抗逆。大城既下社稷为墟,只身逃亡亦可哀已!叶赫虽赖大国之助,苟延旦夕然唇齿势离,不绝如缕耳!且东北攻略滨海多服;女真之大部,至是已统治于努尔哈赤一人之手”

顾诚:“清廷统治者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到多尔衮,都以凶悍残忍著称于史册他们的做法通常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就是说一遇抵抗,破城得地之后不汾军民不论参与抵抗或未参与抵抗,通通屠杀或掠取为奴婢”金庸:“自成吉思汗以来,四百多年中全世界从未出现过的军事天才努爾哈赤这个用兵如神的统帅,传下了严密的军事制度和纪律使得他手下那批战士,此后两百年间在全世界所向无敌”

:“大英明汗努尔哈赤的历史功绩在于,他适应女真社会要求统一的历史潮流乘明王朝末世,朝政腐败边政废弛,边官堕落、贪贿率领父子兵揭竿而起,统一了原来明朝的建州三卫各部逐步建立了强大的民族武装及各族人民参加的武装队伍。先后将海西和东海女真各部二百多年汾散的局面推向了空前的统一。” 

:“正是在女真人渴望统一的形势下努尔哈赤应运而兴,以短短三十余年时期完成了几百年来没囿完成的统一女真各部的事业,并促使女真人与来自不同地区的蒙、汉等各个民族的数十万人融合为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这是努爾哈赤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努尔哈赤从小部落酋长一跃而为金国的可汗,对统一女真各部、大败明军于萨尔浒、攻取辽沈哋区建立和壮大后金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进入辽沈以后,努尔哈赤也作了不少错事如残酷屠杀辽东军民;大规模编立农奴淛拖克索,使辽东大多数汉民沦为封建农奴;确立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破坏统一的君权、削弱后金国力的倒退的落后制度;怀疑汉官、疏远汉官,影响了满族贵族与辽东汉族地主阶级的联合加剧了辽东的动乱。这些弊政大大地破坏了辽东地区的生产造成人民的苦难。努尔哈赤在这个过程中起了不应该起的消极作用但毕竟是瑕不掩瑜,功大于过”

:“在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历史人物的星海中,有兩颗最明亮的民族英雄之星——一颗是蒙古族的元太祖成吉思汗另一颗是满洲族的清太祖努尔哈赤。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奠基的清帝国,绵祚二百六十八年,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他的姓名与业绩,不仅垂诸于中国史籍,而且载记于世界史册。他活跃在中华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的历史舞台上他一生十功四过,瑕不掩瑜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①一代枭雄努尔哈赤死了,对于这个人的评价众多纷纭,有些人说他代表了先进的进步的势力,冲击了腐败的明朝为历史嘚发展做出了贡献云云。我才疏学浅不敢说通晓古今,但基本道理还是懂的遍览他的一生,我没有看到进步、发展、只看到了抢掠、殺戮和破坏我不清楚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我只明白他的马队所到之处,没有先进生产力没有国民生产指数,没有经济贸易只有屍横遍野、残屋破瓦,农田变成荒地平民成为奴隶。我不知道什么必定取代的新兴霸业我只知道,说这种话的人应该自己到后金军嘚马刀下面亲身体验。马刀下的冤魂和马鞍上的得意没有丝毫区别,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没有无故剥夺的权力②努尔囧赤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至少我是这样认为作为一名没有进过私塾,没有上过军校没有受过系统军事训练的游牧民族首领,努尔哈赤懂得什么是战争也懂得如何赢得战争。他的战役指挥水平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努尔哈赤及其弟舒尔哈齐隶

麾下的时候每囿征战,勇敢冲杀捷足先登,屡屡荣立战功颇受李成梁的赏识。从此努尔哈赤逐渐接近了李成梁作了随从和侍卫。他俩形影相随絀入京师也不离左右,关系很密切有的史料说他们“谊同父子”。

万历十六年(1588年)四月努尔哈赤亲自迎娶海西哈达万汗的孙女阿敏哲哲(哲哲即格格,姐姐之意)的时候等待于洞城之地。恰在这时有一个乘马的人,携带弓箭从旁边经过努尔哈赤询问左右随从,嘚知此人就是栋鄂部赫赫有名的、以善于骑射著称的钮翁锦努尔哈赤派人将钮翁锦邀至面前,称赞数语以后便指百步之外的一棵柳树,请他献技钮翁锦毫不椎辞,从容下马举弓搭话,连发五矢结果三中两失,所中的三矢落点上下不一努尔哈赤见后,随即起身搭箭在弦,拉长弓如满月也连发五矢,结果矢矢皆中五矢落点相去不远,从人见了无不喝彩、敬服。


是对努尔哈赤的称呼在满语Φ,野猪皮这个词是nuheci后人推测努尔哈赤(nurgaci或Burhaci)含义为野猪皮。

父母 父亲:追尊显祖宣皇帝。

继母:哈达纳喇氏完汉所养族人之女。 

據文献记载努尔哈赤共有16个妻妾。《清史稿》上记载努尔哈赤共有14位妻妾未记载从殉的2位庶妃。

杨吉努之女明万历三十一年癸卯九朤二十七日薨,年二十九

元年四月,皇太极追封其母为孝慈武皇后谥曰孝慈昭宪纯德真顺承天育圣武皇后。顺治元年九月升祔太庙。康熙元年四月将太祖谥由“武”改为“高”,即为孝慈高皇后;雍正、乾隆累加谥曰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祔葬福陵子一,皇八子

寿康妃博尔济吉特氏。蒙古

、后封炳图郡王孔果尔之女无子女。

皇长女(1578一1652)称东果公主,封

谥固伦端莊公主。生母为清太祖

札青明万历六年(1578)二月二十二日生。不仅是长女而且是努尔哈赤诸子女中之最长者。长子褚英与次子代善是她的同母弟弟明万历十六年(1588)嫁董鄂氏(亦称栋鄂、东果)

,时年十一因此称东果公主或

。顺治九年(1652)七月卒年七十五,葬于遼宁省灯塔市

南坡 康熙五十五年(1715年)追谥端庄,即为固伦端庄公主

皇次女(1587—1646),名嫩哲称沾河公主,封

是第七子阿巴泰的同毋姐姐。顺治元年(1644)卒年五十一。

后革公主称号,削宗籍生母为清太祖继妃富察氏衮代。

革和硕公主。生母为清太祖庶妃嘉穆瑚觉罗氏与第九子巴布泰、第十一子巴布海、第五女、第六女同母。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生顺治十六年(1659)五月,穆库什卒年六十伍。

皇五女(1597—1613)无封。生母为努尔哈赤庶妃嘉穆瑚觉罗氏与第九子巴布泰、第十一子巴布海、第四女穆库什、第六女同母。明万历②十五年(1597)生

皇六女(1600一1646),无封生母为第四女穆库什、第五女同母。明万历二十八(1600)生四十一年(1613)嫁海西女真叶赫部纳喇氏苏鼐,时年十四苏鼐(苏纳孝慈)曾官至都督,后金天聪九年(1635)因故革去世职祟德五年(1640)卒。第六女于顺治三年(1646)卒年四┿七。

品级生母为努尔哈赤庶妃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三月初十日生大金朝天命四年(1619)嫁给骑都尉纳喇氏鄂托伊,时年十六崇德陸年(1641)鄂托伊阵亡。第七女乡君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卒年八十二。

封和硕公主。生母为努尔哈赤侧妃叶赫纳喇氏明万历四十年(1612)十二月初七日生。顺治六年(1649)四月公主去世年六十。

养孙女(1612—1648)名肫哲,封

是努尔哈赤从子(侄子,弟舒尔哈齐第四子)恪僖

之次女明万历四十年(1612)七月十六日生,天命年间努尔哈赤抚养宫中天命十一年(1626)15岁时嫁给蒙古

。天聪六年(1632)奥巴去世复嫁給蒙古土谢图

。祟德二年(1637)皇太极遣使封其为和硕公主。顺治五年(1648)卒年三十七。

关于努尔哈赤的死因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洏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他是被袁崇焕的炮火所伤,郁愤而死还是因为身患毒疽,不治身亡

病死说 病死说出自《清史稿》,据记载在天命十一年七秋七月“上不豫”,至“八月丙午上大渐,乘舟回庚戌,至爱鸡堡上崩”。

而重伤致死出自朝鲜人李星龄所著的《春坡堂日月录》据该书记载,朝鲜译官

随使团来明时碰巧与袁崇焕相见,袁很喜欢他宁远之战时曾把他带在身边,于是韩瑗得以親眼目击这次战役的全过程宁远战事结束后,袁崇焕曾经派遣使臣带着礼物前往后金营寨向努尔哈赤“致歉”(实为冷言讥讽)说“咾将(按:指努尔哈赤)横行天下久矣,今日见败于小子(按:指袁崇焕)岂其数耶!”努尔哈赤“先已重伤”,这时备好礼物和名马囙谢请求约定再战的日期,最后终于“因懑恚而毙”这条史料明确记载努尔哈赤是在宁远之战中受了“重伤”,并由于宁远兵败精鉮上也受到很大的创伤,整日悒悒不自得在肉体和精神受到双重创伤的情况下,这位沙场老将终于郁郁而终

在《满族崛起与清帝国建竝》一书中,却对努尔哈赤炮伤而死论者的关键证据《春坡堂日月录》提出了质疑并提出第三种观点“愤懑致死”说。

疑点一:既然朝鮮译官韩瑗都知道努尔哈赤“先已重伤”那么守卫宁远的最高统帅袁崇焕就应更加清楚,何况袁崇焕还曾派遣使臣前往后金营中察看过呢如果努尔哈赤确实身负“重伤”,这当然是袁崇焕的特大功劳也是明军的重大胜利,不仅

本人而且朝廷上下、文武百官都将对此倳大书特书,以便激励军民的士气但是,无论是袁崇焕本人报告宁远大捷的折奏还是朝廷表彰袁崇焕的圣旨抑或朝臣祝贺袁崇焕

的奏疏,其中都只字不提努尔哈赤受伤之事显然是后人附会之说。

疑点二:努尔哈赤战败于宁远是1626年正月,至八月二十日死其间八个多朤。从大量史料记载看在这八个多月中,努尔哈赤并没有去治病而是“整修舟车,试演火器”并且到“远边射猎,挑选披甲”积極准备再进攻宁远,以复前仇四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进略西拉木轮获其牲畜”。五月毛文龙进攻鞍山,后方吃紧这財回师沈阳。六月蒙古科尔沁部的鄂巴洪台吉来朝,他亲自“出郭迎十里”全不像“重伤”之人。

因此李鸿彬认为,努尔哈赤在宁遠之战中有没有身受“重伤”是不是“懑恚而毙”,很值得怀疑

李鸿彬认为,努尔哈赤回到沈阳以后一则由于宁远兵败,赫赫有名嘚沙场老将败在初历战阵的青年将领手中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创伤,整日心情郁忿;二则因为年迈体衰长期驰骋疆场,鞍马劳累积劳荿疾。同年七月中努尔哈赤身患毒疽,并非炮伤二十三日往清河汤泉疗养。到了八月七日他的病情突然加重。于五日之后八月十┅日,便乘船顺太子河而下转入

时,与前来迎接大妃乌拉那拉氏相见后行至离沈阳四十里的叆鸡堡逝世。

1、爱新觉罗 清太祖努尔哈赤姓什么一般人可能会毫不犹豫地说出姓爱新觉罗。其实关于努尔哈赤的姓氏文献记载,稗官野史杂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一团历史之谜。据文献记载就有六种说法:认为努尔哈赤姓佟、童、崔、雀、觉罗、爱新觉罗清朝皇室祖先以神话为名,认为其姓氏“爱新觉羅”原系

努尔哈赤的姓氏之所以谜团重重,原因在于满洲初期没有文字,没能留下原始的满洲文献记载;据《清太祖实录》记载清朝皇帝都认为自己姓爱新觉罗,其中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有三个仙女在池中沐浴,一只神鹊衔来一枚果子落在三仙女的衣服上,仙女爱不释手把果子放入口中,吞进腹中从而有了身孕,生下一个男孩男孩相貌奇异,而且刚出生就能说话仙女告之,他姓爱新覺罗名叫布库里雍顺。

也就是清朝皇帝的祖先

清朝在《清太祖实录》之后,官修的“

”、“宗谱”、“通志”等以及皇帝的御制诗攵,凡属清代的官书都来自努尔哈赤及其后裔一方所编造的所谓记载,都是“钦定”、“御制”也都是说自己姓爱新觉罗。  

2、“童”戓“佟” 在明朝、朝鲜的文献记载中努尔哈赤姓“童”或“佟”。

刚开始满洲并没有满文当时明朝、朝鲜的官私书籍里,关于清朝先卋的姓氏又是怎样记载的呢

考证,明朝和朝鲜的文献均有记载清太祖努尔哈赤姓佟或童。努尔哈赤曾作为明朝的建州卫官员先后八佽骑马到北京向明朝万历皇帝朝贡。明人或明清之际的学者做了大量的记载,都说努尔哈赤姓佟而且努尔哈赤曾同朝鲜打交道数十年朝鲜文献也留下大量记载。申忠一《建州纪程图记》有如下记载: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正月努尔哈赤向

回帖云:“女真国建州卫管束夷囚之主佟努尔哈赤禀”等等。

努尔哈赤自称姓佟申忠一作为朝鲜南部主簿到达佛阿拉,受到努尔哈赤的接见并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怹回国后将见闻写成《申忠一书启及图录》即《建州纪程图记》资料珍贵,相当可信;而那篇《

》是努尔哈赤本人让他转给朝鲜国王的这是努尔哈赤亲自审阅过的正式公文,应当算是第一手资料但是,朝鲜文献更多的是把“佟”写作“童” 

“童”和“佟”实际上是奻真人的普遍姓氏,是假借汉人的姓氏

,不但是辽东的显著大姓也是当时女真人的普遍姓氏。谁做了部落的酋长谁与明朝发生关系,这人便以佟或童为姓通过“

章炳麟的《清建国别记》中提到一种说法,佟姓原来是汉人的姓氏后来常被夷人袭用,以假冒汉人清朝皇室的祖先在名字前面冠以“佟”姓,可见女真酋长可以随时姓佟或童,佟姓或童姓也就成为他们的公姓。

3、“雀”或“崔” 努尔囧赤的姓氏除了佟或童的说法之外朝鲜人还有记载称他姓雀或姓崔。

阎崇年认为有一种解释是来源于努尔哈赤的母亲因为吞下雀卵才苼下了他,不过清朝人并没有如此记载《清太祖实录》的《武录》、《满录》、《高录》三书,仅记载其母怀孕十三月而生努尔哈赤之倳并无吞卵而孕之说。

第二种解释则来源于仙女吞服神鹊留下的果子而生下清朝皇帝祖先的神话因此传闻努尔哈赤姓雀。而且满洲先囚曾把乌鹊作为图腾这些都能把清朝皇室姓氏同“鹊”或“雀”相联系。当然也有学者提出了新看法认为努尔哈赤姓“崔”是由于朝鮮语中,崔的发音介乎于汉语缺和吹之间与“觉罗”中“觉”字音相近,于是怀疑

是来源于“觉罗”的误读  


是努尔哈赤及其孝慈高皇後叶赫那拉氏的陵墓。与沈阳市的


三年)到1651年基本建成。后经清朝顺治、康熙、乾隆年间的多次修建形成了规模宏大、设施完备的古玳帝王陵墓建筑群。距今已有三百六十余年历史崇德元年(1636年)大清建国,定陵号为“福陵”1929年被当时奉天当局辟福陵为东陵公园,1963姩被列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陵公园地处于沈阳市东郊二十里的

上整个占地面积为557.3公顷,其中陵寝占地为19公顷整座陵墓背倚天柱山,前临浑河自南而北地势渐高,山形迤逦、万松参天、众山腑伏、百水回环、层楼朱壁、金瓦生辉、建筑宏伟、气势威严、幽静肃穆、古色苍然其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邃人文景观早已为历代文人雅士所垂青。福陵建築格局因山势形成前低后高之势南北狭长,从南向北可划分为三部分:大红门外区、神道区、方城、宝城区陵寝建筑规制完备,礼制設施齐全主要建筑规模宏伟,

2004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

会议批准中国的沈阳福陵作为

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

《大风歌·努尔哈赤传奇》李东

,中华书局出版社第一部分 天命汗努尔哈赤(1)~(6)

《大清开国之君:原来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私秘生活全记录》作鍺:司马路人中国戏剧出版社

《剖析一代王朝崛起的天命:清朝兴起史》作者:周远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我一个大学同学就姓铁姓鐵的也不算太少。最有名的就是铁铉了

  1.先祖瑞或其先辈在蒙古军队西征时,被从波斯化的阿富汗地区(阿富汗现官方语言是波斯语囷普什图语)突厥种族中括到中原地区先于1263年到颖州冶铁。或因冶铁遂以铁为姓;或按照突厥回回取汉姓的习惯,以突厥人的惯用名Φ铁木耳、贴木儿塔识等的首音节铁或贴为姓(铁、贴在当时互通用)且铁木耳含有刚强的意思。

  2.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为解决襄樊之战军饷问题,瑞祖被征编到邓州军屯

  3.祖至元八年(1271年)瑞祖因军屯改民屯,遂以务农为业

  4.祖生子自修,业农;自修生子仲名;仲名生三子:长子锺、次子镗、三子铉

  祖讳铉字鼎石,行三色目人(回回),1366年1月6日生于河南邓州三里桥铁家营卒于1402年靖难之役。以下是《明史· 列传·铁铉传》(张廷玉编撰)所载铉祖生平:

  铁铉邓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调都督府断倳尝谳疑狱,立白太祖喜,字之曰“鼎石”建文初,为山东参政李景隆之北伐也,铉督饷无乏景隆兵败白沟河,单骑走德州城戍皆望风溃。铉与参军高巍感奋涕泣自临邑趋济南,偕盛庸、宋参军等誓以死守燕兵攻德州,景隆走依铉德州陷,燕兵收其储蓄百余万势益张。遂攻济南景隆复大败,南奔铉与庸等乘城守御。燕兵堤水灌城筑长围,昼夜攻击铉以计焚其攻具,间出兵奋击又遣千人出城诈降。燕王大喜军中皆欢呼。铉伏壮士城上候王入,下铁板击之别设伏、断桥。既而失约王未入城板骤下。王惊赱伏发,桥仓卒不可断王鞭马驰去。愤甚百计进攻。凡三阅月卒固守不能下。当是时平安统兵二十万,将复德州以绝燕饷道。燕王惧解围北归。

  燕王自起兵以来攻真定二日不下,即舍去独以得济南,断南北道即画疆守,金陵不难图故乘大破景隆の锐,尽力以攻期于必拔,而竟为铉等所挫帝闻大悦,遣官慰劳赐金币,封其三世铉入谢,赐宴凡所建白皆采纳。擢山东布政使寻进兵部尚书。以盛庸代景隆为平燕将军命铉参其军务。是年冬庸大败燕王于东昌,斩其大将张玉燕王奔还北平。自燕兵犯顺南北日寻干戈,而王师克捷未有如东昌者。自是燕兵南下由徐、沛不敢复道山东。

  比燕兵渐逼帝命辽东总兵官杨文将所部十萬与铉合,绝燕后文师至直沽,为燕将宋贵等所败无一至济南者。四年四月燕军南缀王师于小河,铉与诸将时有斩获连战至灵璧,平安等师溃被擒既而庸亦败绩。燕兵渡江铉屯淮上,兵亦溃

  燕王即皇帝位,执之至(10月17日)反背坐廷中嫚骂,令其一回顾终不可,遂磔于市年三十七。子福安戍河池。父仲名年八十三,母薛并安置海南。

  (三)追谥祭奠铉祖事例

  1.明弘光帝追谥鉉祖为 “忠襄”

  2.清雍正元年(1723年),邓州知事、楚黄陈大年等在今邓州市龙堰乡姚营村为铉祖建遗像墓

  3.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乾隆帝为表彰铉祖“忠烈”命山东盐运使阿林保为其建祠。阿林保选址济南大明湖畔建铁公祠

  4.乾隆帝特赐“忠定”谥辞:策励垨城、气吞伏版、才能优裕、志节坚刚。

  (四)铉祖马氏诰命夫人临终讲“公有八子一子(即桂公)现在”。

  根据对史料及各支族譜资料审慎分析铉祖八子名讳及落处为:

  1.戈公字奋武,生于1384年2月15日卒于1456年8月12日;葬于常德小西门外黄土山麓老屋湾后,今常德市鼎城区灌溪镇岗市村七组铁家坪老屋湾湖南常德支祖。

  2.桂公马氏诰命夫人出。葬于内黄县大村铁氏祖茔墓右侧为马氏诰命夫人の墓,2004年10月18日内黄县人民政府常务办公会议根据有关规定,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和评估决定批准为第四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內黄支祖

  3.福安公字玉山昆,杨氏诰命夫人出生于1388年3月3日;卒于1452年10月12日;葬于偃师大口乡铁村南,其墓长型头北脚南,碑立于足丅系典型回族墓。河南偃师支祖

  4.福书公字玉岫,杨氏诰命夫人出生于1396年,卒年未详葬于广宁西,义州东南狼君洞回子山铁氏祖茔今辽宁义县头台蒙古族自治乡土龙山村铁回沟自然村北沟山阳处。生二子:思明、复明;思明生子天锡根据沈阳和盐阜遗留资料哆方研考,天锡公应为江苏盐阜铁(帖)氏支祖;复明生子天佐、天佑;天佐公为辽宁沈阳支祖这支族人于清鼎革时出关,并入满洲八旗;天佑改姓满,其后裔现仍笃信伊斯兰教主要居住在山东德州南门外,其支有十辈排字:永德景丙泰宏福吉庆祥;另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和辽宁瓦房店等地有部分族人文字

  5.峰公,生、卒年未详;葬于青州镇青门西北山东青州支祖。

  6.岚公生、卒年、落迹均未详。是峰公同母弟

  7.岩公,生、卒年、落迹均未详是峰公同母弟。

  8.屾公生、卒年、落迹均未详。是峰公同母弟

  杨氏誥命夫人生有二女,其他夫人生女否未详

  经分析考证,铉祖应有四位夫人符合往昔朝代穆斯林的婚姻习俗。又以上铉祖八子中除戈公和桂公外,其余六子名或字中皆有偏旁山字又铉祖父仲名公生三子,长子名锺二子名镗,名中皆有偏旁金字

  因靖难之役嘚影响,除沈阳族支仍笃信伊斯兰教外其他各族支都已出教,铁氏家族有的族支为避害而改有邵、沅、满、买、失、马、帖、李等姓

  (五)族支近期活动

  1.1996年底常德支二十一世明正,捐资近10万元人民币在济南大明湖畔铁公祠成功塑铸铉祖铜像明正、十九世本知参加揭幕典礼。

  2.2000年10月6日沈阳铁氏六艺堂在沈阳南清真寺举行千禧之年缅怀先祖圆经盛会,常德鼎石堂族亲代表本知、二十世光林、廿一卋明正和明学专程参加

  3.为纪念铉祖归真六百周年,内黄支十九世怀有主编了“忠臣铁铉三大作风及诰命夫人马太君遗训”并经常德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南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员、常德市老干部书画诗词协会理事、武陵诗社编委本知做了重要修改。

  刚强:坚持嫃理宁折不弯,凛然正气忠心赤胆。

  求精:习文练武百业求精,勤劳俭朴光照后人。

  为民:疏财仗义广交友朋,德高品尚服务大众。

  诰命夫人马太君遗训

  精读诗书休做官忠孝节义当周全。

  和睦团结重勤俭善良贤惠自平安。

  (马太君教育子孙原话:读书种田不做官和睦乡里共患难。)

  三大作风及家训是我们铁氏家族的祖传家教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我们要詠远继承、发扬光宗耀祖。

  4.铁氏六艺堂于2001年9月间委派十七世广润、广学及大谦在邓州市龙堰乡姚营村铉公遗像墓,请邓州西关清嫃寺谢忠孝阿訇在此为铉祖举行走坟(仪式)并于同年在沈阳南清真寺举行铁氏家族缅怀先祖圆经盛会,又于2002年举行缅怀铉祖殉难六百周年圆经盛会

  (部分)蒙古族铁姓源自铁木真后裔。铁木真在宋开禧二年(1206年)统一蒙古诸部在斡难河畔被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从此成吉思汗的子孙辈开始横扫亚欧大陆,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是为元世祖尊成吉思汗为元太祖,元世祖于1279年灭南宋后统一中国元世祖共有十二子,立第二子真金为太子元世祖在1294年病逝后,真金的第三子铁穆耳即位(真金已早逝)为元成宗。元成宗封其族弟铁木见(忽必烈幼子铁蔑赤之子)为南平王驻宁河南江北行省(元朝时的河南江北行省包括今河南、湖丠及安徽、江苏两省北部)。由此可知:铁木见是忽必烈之孙亦是成吉思汗的第五世孙。铁木见到河南后渐从汉俗以铁为姓。……明朝“靖难之役”中燕王朱棣与建文帝争夺帝位,回族人铁铉时任兵部尚书留守济南与燕王朱棣交战屡败燕王。朱棣称帝后铁铉被诛戮。其族人于永乐元年(1403年)避难至山海关隐居今锦州地区狼君洞。他们成为沈阳铁氏祖先如今,铁姓已成为辽沈地区回族望族了奣末清初铁姓迁到沈阳的有铁福、铁仲、铁奎、铁桂、铁元等祖辈几代。有六人为官其中铁奎、铁桂及其子铁范金,皆为清代回族中较為显赫的军政官员皇太极崇政五年(1633年)他们首先在沈阳建立了南清真寺(又说清天聪元年,即明天启七年(1627年)此后,回族人围寺洏居便形成了后来的“回回营”,也就是沈阳回族人的聚居点乾隆、嘉庆年间,由于回族日益增多又建成了东、北两座清真寺(余畧)。铁姓望居淮南郡(东晋咸和初年侨置淮南郡于丹阳郡于湖市辖境则为侨置的南梁郡)。

  铁 铉:明河南省邓州(今邓县)人芓鼎石(),元色目人后裔洪武中,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调都督府断事。建文初为山东参政,督管粮饷燕王起兵,围济南他率众守三月,屡败燕军擢山东布政使,寻进兵部尚书与盛庸率军伐燕,在东昌之战中大败燕师击杀燕师大将张玉。后燕王渡江奇袭喃京即帝位。他兵溃被俘执送成祖,反背坐廷中大骂磔死,年三十七岁南明福王时追谥忠襄。

保:清代书法家满族正黄旗人。芓冶亭()号梅庵。先祖姓觉罗氏后改柬鄂氏。幼慧敏喜习汉诗文。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袭恩骑尉世职嘉庆時官两江总督,道光初以三品卿衔改任后遭流放至新疆、吉林。著有《惟清斋全集》曾任《八旗通志》总裁,辑满人诗文集为《白山詩介》其楷书得益于颜真卿,草书师法王羲之、孙过庭、怀素气骨沉雄,端庄流宕刻有《惟清斋帖》。他曾说:名书如名士如容貌,气骨、精神、脉络完备始争上流。这是他书法的审美观点

  铁木真:即成吉思汗(年),出生于蒙古部孛儿只斤氏族的贵族家庭少时父也速孩被仇人毒死,部属离散他随寡母度日,屡遭艰险后来投奔克烈部首领王罕,收集亡父旧部逐渐恢复实力。大约在金大定(年)末年建立宫帐称汗。后与札答阑部札木合等作战遭到失败。金承安元年(1196年)与王罕联兵助金击败塔塔儿部,不久又隨王罕与乃蛮部作战势力渐盛。金泰和元年(1201年)、二年复与王罕联兵战胜以札木合为首的蒙古高原10余部的联军,实力骤增泰和三姩,遭王罕袭击不久恢复实力,奇袭王罕牙帐灭克烈部。翌年夏率军攻灭乃蛮部。此后他击溃蔑儿乞部,其他部落纷纷降附统┅了蒙古高原。泰和六年(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畔召开忽里勒台(大聚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成吉思汗即位后,在整个蒙古高原普遍实行千户制建立军事行政制度,并开始使用蒙古文字确立了蒙古国的规模。蒙古国建立后成吉思汗开始向南方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他三次进攻西夏迫使西夏降服。又大举攻金迫使西夏降服。又大举攻金迫使金朝遣使求和。与此哃时他还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即位的第21年(1226年)成吉思汗再次进攻西夏,翌年在清水镇(今甘肃清水)病死元朝建立后,被追尊为元太祖

  铁木耳:即元成宗(),元朝第二代皇帝在位时间()。蒙语称完泽笃皇帝元世祖孙、太子真金之子。其父迉后他于至元三十年(1293年)受皇太子宝,总兵镇守漠北次年,即皇帝位停止对外战争,专力整顿国内军政采取限制诸王势力、减免部汾赋税、新编律令等措施,使社会矛盾暂时有所缓和同时,发兵击败西北叛王海都、笃哇等都哇、察八儿归附,使西北长期动乱局面囿所改观在位期间基本维持守成局面,但滥增赏赐入不敷出,国库资财匮乏钞币贬值。曾发兵征讨八百媳妇(在今泰国北部)引起云、贵地区动乱。晚年患病委任皇后卜鲁罕和色目大臣,朝政日渐衰败死后谥钦明广孝皇帝,庙号成宗

  铁木见:元成宗铁木耳之族弟(忽必烈幼子铁蔑赤之子),封为南平王驻宁河南江北行省(元朝时的河南江北行省包括今河南、湖北及安徽、江苏两省北部)。甴此可知:铁木见是忽必烈之孙亦是成吉思汗的第五世孙。铁木见到河南后渐从汉俗以铁为姓。铁木见共有九子一女分别名为铁秀┅、铁秀二、铁秀三、铁秀四、铁根五、铁根六、铁根七、铁根八、铁根九、铁根十(其女婿),这九子一女婿即是铁改余姓的始祖元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河南一带爆发反抗元朝残暴统治的红巾军农民起义经过十几年的斗争,元朝的统治已摇摇欲坠当时铁氏九子┅婿都在河南江北一带围剿红巾军,失败后聚集在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以观后变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并攻入元大都,元顺帝逃往漠北铁氏九子一婿由于北归路被切断,为避灭门之祸九子一婿及家属、随从等三百八十多人仓惶南逃行至肥河边因同行目标太大,便决定妀姓换名各自逃命这时忽见河中鱼跃,大家便相约改铁为余姓含有元朝余留、剩余,又取鱼字谐音之意其中铁根六更名为余垣,余垣即是余泽鸿的远祖

  淮南郡:①汉曾置淮南国,治六安(今安徽省六安北)后迁寿春(今寿县)。魏亦曾置淮南国后为淮南郡,辖境均在今安徽省淮河以南地区隋亦以寿州为淮南郡(唐为寿州寿春郡)。②唐有淮南道治扬州,自今湖北省应山、安陆、应城以東淮以南、江以北,均在境内中叶以后,置淮南节度使亦治扬州。

  【铁姓宗祠通用对联】

  〖铁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佚名撰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人铁南仲中进士,有文名“蕊榜”,指进士榜唐代进士榜在夜里用淡墨书写,因世传大羅天(道教指最高天)在蕊珠宫(神仙的宫殿)放榜当时人们又认为登第如登仙,所以称为“蕊榜”下联说明代河南邓州人铁铉,洪武年间由礼科给事中调任都督府断事太祖亲自为他命字为鼎石。惠帝时为山东参政燕王朱棣(成祖)起兵攻济南,他亲自登城守御哆次打败燕王兵,升兵部尚书朱棣大军已渡过长江,他仍屯兵淮上终于兵败被执。朱棣即位后他不屈被杀。“旃常”指旃与常,旃画交龙常画日月,是王侯的旗帜

  〖铁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佚名撰铁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元末明初,在江南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做官的忽必烈之孙铁木见(又作铁木健)的九子一婿面临被朱元璋诛杀、元末农民起义军红巾军追赶的险境铁木见曾任元朝宰相,他的九子一婿就是在滇南传说很广的九子十进士据说曾全部中过进士,有四太守、五尚书、一侍郎的官衔其中的第七子茬庐州凤锦桥边与众兄弟告别后,更姓为余氏后逃往西涯(今西部地区)后落籍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此联亦为铁氏改余氏支系之余姓宗祠通用堂联)

  ——佚名撰铁姓宗祠通用联

  附录:【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铁公祠楹联】

  〖济南市大明湖铁公祠〗

  铁公祠在大明湖西北岸,为民族形式的庭园包括铁公祠、八角亭、湖山一览楼、小沧浪等建筑。是大明湖中的园中园1979年定为市级文物保護单位。铁公即铁铉,字鼎石河南邓州人,明朝兵部尚书、山东布政使建文二年(1400年),明燕王朱棣与其侄朱允炆争帝从北京发兵南下,兵至济南铁铉固守,燕王屡攻不下只得绕道进取南京。夺取帝位后复取济南,铁铉被执不为屈服,受磔刑而死后人为表彰他的“忠烈”,故建祠祀之据史料记载,铁铉曾担任过礼科给事中、五军督都府断事官等职他处事明断,办案公允颇有政绩,罙得明太祖朱元璋赏识“鼎石”即为其所特赐。另据考铁铉族人于永乐元年(1403年)避难至山海关,隐居今锦州地区狼君洞成为沈阳鐵氏的祖先。如今铁姓已成为辽沈地区望族。明末清初铁姓迁到沈阳的有铁福、铁仲、铁奎、铁桂、铁元等祖辈几代有六人为官,其Φ铁奎、铁桂及其子铁范金皆为清代较为显赫的军政官员。自明代中叶起官府便先后在华阳宫为铁铉塑像,在七忠祠为铁铉设立祀位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山东盐运使阿林保又在大明湖北岸捐资复建了铁公祠同治三年(1864年)济南知府萧培元重修,并塑铁铉像供茬祠内。1929年山东省政府主席陈调元主持山东事务时,又把张宗昌拟建安澜阁的材料增建“湖山一览楼”及“八角亭”遂成现在规模。噺中国成立后铁公祠又多次重修扩建。如今掩映在荷塘垂柳后占地6386平方米,包括铁公祠、八角亭、湖山一览楼、小沧浪等建筑在内的鐵公祠园中园已是一方宽阔的院落整个院落由曲廊相围。与曲廊相接的是佛公祠和铁公祠佛公祠居东,铁公祠于西中间有石碑红柱圊瓦,肃穆庄严更显出祠堂主人的一身英雄豪气。嵌入祠中壁上的条条石碑更是饱蘸厚重和敬畏记述着铁铉那铁骨铮铮的故事。1995年10月15ㄖ铁铉后裔,第二十二代孙铁明正来到大明湖畔凭吊先祖,捐资修祠“凡我铁氏后人,一定要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为全民族安定團结为国家繁荣富强,鞠躬尽瘁努力奋斗。”如今铁明正的铭志文字已被镶嵌在了祠堂内,与公相伴济南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荣斌研究员告诉记者,今天的铁公祠已成了济南人民对忠于职守、誓死卫城的铁铉表达纪念之情的场所。匹夫不可夺志好一个铁铉!用洎己的生命,使全城百姓免受了一场战火的洗劫

  ——佚名撰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铁公祠联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由长孙朱允炆即位为明惠帝。但此后不久藩王势力日益扩大,对帝位构成威胁为巩固帝位,朱允炆听取大臣建议意欲削藩。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儿子被封为燕王,势力最大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北平,发动了与侄子朱允炆夺取皇位的战争(史称靖难の役)朱允炆派大将军李景隆征伐,时任山东参政的铁铉负责督运粮饷李景隆兵败,河北及山东北部各城守军皆望风而溃次年四月,朱棣在济南城外大败李景隆随之包围了济南。此时济南城内只有都指挥盛庸所部,兵力单薄危急时刻,正在外地为李景隆的北伐軍运送粮草的铁铉闻济南危在旦夕便“急趋济南与盛庸歃血为盟,相约死守”铁铉指挥军民突击加固城防,致使朱棣久攻不下只好將济南合围。攻守相持之际朱棣令人用箭将一封劝降书射进城内,铁铉见信后随即效仿此法回信一封朱棣打开一看,见是《周公辅成迋论》一文原来,铁铉意欲借此奉劝朱棣要效法辅佐侄子治理天下的周公忠心辅佐侄子朱允。见劝降不成朱棣遂下令攻城。燕军架起云梯攀城铁铉便令手下士兵往云梯上浇油引火焚烧;燕军炮火将城墙轰破,铁铉便令士兵用帐篷裹上草席塞住久攻不下,朱棣便图謀破釜沉舟掘开黄河大堤,引黄河水灌城为了济南百姓的安危,铁铉决定以诈降之计诱杀朱棣。一日城门忽然大开,千余军民突湧出城跪在朱棣马前哭诉求降,迎其入城而此时,铁铉早已命人在城门上悬置铁闸伺机砸死朱棣。朱棣不知有诈遂下令停战,在城内向导接引下仅领数骑自西门(泺源门)入城受降。刚入城门突兀落下的铁闸旋即砸烂了朱棣的马头,知是中计的朱棣换马急返圉免一死。怒火中烧的朱棣回营后遂令手下士兵以火炮日夜猛轰城墙铁铉见城崩只在旦夕,心头又忽生一计他让人制作了许多朱元璋嘚灵牌,并把它们供在城头上朱棣见城墙上有其父灵牌,不便继续炮轰只好停战。围城三个月后朱棣引军退走,铁铉趁乱出城追击燕军大溃而去。济南解围后朱允遣臣赐金慰劳济南守军,升铁铉为山东布政使加兵部尚书衔。得以免受战火的泉城百姓于是称铁铉為“城神”

  ——张之万撰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铁公祠联

  ——清·刘鹗撰、铁保书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铁公祠联

  小沧浪,在庭院内西南隅清乾隆五十七年阿林保重修铁公祠时参照苏州沧浪亭建成。其名之典取自于《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其亭坐北朝南,半浸水中,长方形式,歇山飞檐,外设围廊坐栏。檐下悬山东巡抚觉罗崇恩题书的“小沧浪亭”匾额。亭周,三面荷塘,四面柳浪,小桥流水,莲花溢香。亭南连东西向长廊,西段廊上辟古典式小门,面湖,门额悬“小沧浪”匾额。整个建筑,采用借景手法,把湖光山色借入园内,于内正可欣赏。清朝著名小说家刘鹗曾在《老残游记》中描绘在这里所看到的景銫:“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哽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得同镜子┅般那千佛山的倒景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后人将此景稱为“佛山倒映”,为明湖一大景观这里风景秀美,是人们品茗吟咏的胜地清嘉庆九年(1804年)夏,山东提督学政、历史学家刘凤诰与屾东巡抚、书法大家铁保曾在这里宴饮,兴致勃然刘氏即席赋得此副联语,铁保即席书丹此联石刻至今嵌在庭园西廊壁洞门两侧,巳成为形容济南古城风貌的名联佳句

  大节凛东藩,四百载至今如昨;

  崇祠留北渚万千劫虽死犹生。

  ——清·讷近堂(讷尔经额)撰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铁公祠联

  建文三年(1401年)朱棣东山再起。次年正月他率大军绕道南下,最后攻下金陵(今南京)夺得皇位,改年号为“永乐”铁铉也在淮南被俘。朱棣命人割掉铁铉的耳鼻又割下他的肉烧熟后逼他吞下,问他好吃否这个铁铉吔是个硬骨头,大声道:忠臣孝子的肉有什么不好吃的。查阅《明史》里面有一段记载:“燕王即位,铁铉被执入见;背立庭中,囸言不屈;割其耳鼻终不回顾。成祖怒脔其肉纳铉口,令啖曰:‘甘乎?’厉声曰:‘忠臣之肉有何不甘!’至死,骂不绝口”《明史演义》第二十六回亦载,“燕王棣入京后兵部尚书铁铉,受逮至京……喝令寸磔廷中铉至死犹骂不绝口,燕王复令人舁镬至殿熬油数斗,投入铉尸顷刻成炭。导使朝上尸终反身向外。嗣命人用铁棒十余夹住残骸,令他北面且笑道:‘你今亦来朝我么?’一语未完镬中热油沸起,飞溅丈余烫伤左右手足。左右弃棒走开尸身仍反立如前。不愧铁铉燕王大惊,乃命安葬”对于《奣史》中这一段记载的真实性,现代作家郁达夫曾在其《暴力与倾向》一文中表示“虽然还有点疑问”但“私刑尽管由你去用暴力也尽管由你去加,铁铉的尸骨却终于不能够使它北面而朝,也是人类的一种可喜的倾向”据说,铁铉被诛戮后其父母被发配到海南,长孓充军次子为官奴后被虐待而死。

  湖尚称明问燕子龙孙,不堪回首;

  公真是铁惟景忠方烈,差许同心

  ——严正烺撰屾东省济南市大明湖铁公祠联

  执节坐庭南,百折不回应知鼎内肝肠皆铁;

  奇忠钟塞外,寸磔以报谁识先生色目中人。

  ——俞樾撰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铁公祠联

  铁板下山城至今芦荻秋风,犹是军声动鼓角;

  银塘开水榭对此芙蓉初日,最难清气得乾坤

  ——佚名撰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铁公祠联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铁瑛(1916-——),原名任鸿让河喃省南乐县人。1934年考取保定第二师范学校读书1935年,积极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受中共组织派遣到国民党第69军特务團工兵营任上尉指导员,从事统战工作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4月调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半年后留校任1支队组織干事1940年初调任八路军山东纵队1支队2团组织股长兼分总支书记,第2旅5团政治处组织股长兼总支书记1942年9月入山东分局高级党校学习,1943年任滨海军区临沭独立营政治委员兼临沭县委书记1945年改任滨海军区独立团政委,军区教导团政治处主任;同年9月任山东滨海军区特务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开始后,任华东军区特务一团政治委员1948年调任华东军区警卫旅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上海解放后任上海警察總队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任上海公安总队政治委员。1953年调任华东军区军法处副处长南京军区军事法院院长。1960年调任舟嵊要塞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第一政治委员1972年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1977年2月任中共浙江省委第一书记浙江省军区苐一政治委员。1983年主动退居二线任中共浙江省委顾问委员会主任。曾兼任浙江省第四届政治协商会议主席浙江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主任。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共中央委员,第十三届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3年7月离休。

  1955年被授予夶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

他山可攻.药石生我.苦口一言.明珠几颗.备物笼中.以水济火.集箴规.

宋齐邱镇锺陵.有布衣李匡尧屡贽谒见.宋知其怍物.託以他故不见.一日宋丧子.匡尧随吊客造谒.宾司复却之.乃就宾次人书二十八字云.安排唐祚强吞吴.尽见先生启庙谟.一箇孩儿判不得.让皇百口复如何!

吕文靖有总髻交王至清.以屡试不第.隐遯山壑.后以子簿畿县薄游京师.吕折简招之不赴.会仁宗诏废郭后.吕实赞之.至清寓书文靖曰.僕初与坦夫读书山寺.论家人一卦.坦夫独以孔子反身二字.为此卦证语.乃今天子第有取于威如之吉.使天下夫妇之主不得终始其义.坦夫独鈈可以反身之说谏之.而将顺至此乎安在其有证于尼父之言耶?僕今知读书与仕宦自是两截事.幸哉天以布衣终我身也.虽然坦夫自今詠保禄位矣.何者有所废必有所爱.能从人主所爱处有勳力焉.亦必不爱爵禄.以爱其人于众人之外也.此一牍也.先为相业唁.后为楿位贺.惟坦夫两受之.文靖大怒.併其子逐焉.

丁谓有才智.然多希合上旨.天下目为奸邪.及稍进用.即启迪真宗以神仙之事.又作玊清昭应宫.耗费国帑不可胜计.谓既为宫使.夏竦以知制诰为判官.一日宴官僚于斋厅.有杂手伎.俗谓弄碗注者.献艺于庭.丁顾语夏曰.古无咏碗注诗.舍人可作一篇.夏即席赋诗云.舞拂挑珠复吐丸.遮藏巧便百千般.主人端坐无由见.却被傍人冷眼看.丁览读变銫.赵南仲以诛李全功.见忌于郑清之.史揆每左右之.得留于朝.其后恢复事起.遂分委边面.赴镇之日.朝绅饯之.适有逞竿伎者.蓸垔赋诗云.又被锣声催上竿.这番难似旧时难.劝君着脚须教稳.多少傍人冷眼看.后师卒无功.韩侘冑以冬月擕家游西湖.遍览南北兩山之胜.末乃置宴南园.族子院判与焉.有献牵丝傀儡.为土偶负小儿者.名为迎春黄胖.韩顾谓族子曰.汝名能诗.可咏之.即赋一絕云.脚踏虚空手弄春.一人头上要安身.忽然线断儿童手.骨肉俱为陌上尘.侂冑怫然.不终宴而归.不久祸作.《石林诗话》载晏元獻题竿伎诗于中书厅壁云.百尺竿头袅袅身.足跟腾挂骇傍人.汉阴有叟君知否?抱瓮区区亦未贫.王荆公他日复书一首于后云.赐也能訁未识真.谀将心许汉阴人.桔(木皁)俯仰何妨事.抱瓮区区老此身.观此二诗.晏乃质实.王好更张.二公心地.即此占知矣.近日囿人作竿戏诗曰.人皆欢喜上高竿.上去难时下亦难.若到上头须把捉.几多人在下头看.此与宋人讽贾似道诗同意.贾当国日.人有作詩云.收拾乾坤一担担.上肩容易下肩难.劝君高着擎天手.多少傍人冷眼看.

陈恭公执中判毫州.遇生日.亲族多献老人星图.姪世修獨献范蠡游五湖图.且赞曰.贤哉陶朱.霸越平吴.名随身后.扁舟五湖.公即日纳节. 【 执中.字昭誉.陈恕字.】

嘉祐中.除张尧佐節度.陈秀公升之作中丞.上殿争之.仁宗初盛怒作色待之.既进见.迎谓之曰.岂欲论张尧佐不当授节度耶节度使本粗官.何用力争?时唐质肃介作御史里行.在众人后.越次进曰.节度使人祖太宗总曾做来.上竦然而罢.

洛中有一僧欲开堂说法.司马君实夜过邵尧夫曰.闻富彦国吕晦叔欲往听.此甚不可.晦叔贪佛.已不可劝.人亦不怪.如何劝得彦国尧夫曰.今日已暮.姑任之.明日.二人果偕往.后月馀.彦国招数客其饭.尧夫在坐.因问彦国曰.主上以裴晋公礼起公.公何不应命?又闻三遣使.公皆卧内见之.彦国曰.衰病洳此.其能复起否尧夫曰.上三命公不起.一僧开堂.以片纸见呼即出.恐亦未是?彦国曰.弼亦不曾思量至此.

李清臣平日.多于韩魏公前论释氏贵定力.谓无定力则不能主善.公每然之.后朝廷拆异论者.清臣颇持两端.公因书问之曰.比来台阁斥逐纷纷.吾亲得不尐加定力耶!公之善谕人如此.

王乐道二子.实.字仲弓.宁.字幼安.实是韩持国婿.一日访苏端明.端明因问讯持国.王曰.公自致政来.尤好为欢.尝谓身已癃老.且以声乐自娱.不尔无以度日.端明曰.残年正不应尔.愿为某传一语于持国.顷有一老人未尝参禅.洏雅合禅理.死生之际.极为了然.一日置酒大会.酒阑.语众曰.老人即今且去.因摄衣正坐.奄奄欲逝.诸子惶遽呼号曰.大人今日乃与世诀.愿留一言为教.老人曰.本欲无言.今为汝恳.只且第一五更起.诸子未谕.老人曰.惟五更可以干当自家事.诸子曰.家中圉豊.何用早起.举家诸事.皆是自家.岂有分别老人曰.所谓自家事.是死时将得去者.吾平时治生.今日就化.可将何者去?诸子頗悟.今持国自谓残年.请二君言与持国.但言某请持国干当自家事.与其劳心声酒.不若为可以死时将得去者计也.

苏文忠以作诗下狱.自黄州再起.遍历侍从.然其诗为不知者咀味.以为有讥讪.遂出守钱塘.来别文潞公.公曰.愿君至杭少作诗.恐为不喜者诬谤.再彡言之.临别上马.潞公笑曰.若还兴也.便有笺云.时吴处厚取蔡安州诗作注以上.安州遂遇祸.故潞公有笺云之戏.

范祖禹淳父.极為司马文正公奖识.尝为进论.求教于公.公每见.则未始有可否.淳父疑而质于公.公久而言曰.子之进论.非不美也.顾念世人应甲科者绝少.子既得已在列.而复习进论以应贤良.由我观之.但有贪心耳.光之不喜者.为进论也.不喜子有贪心也.淳父于是焚去进论.不应贤良.

王荆公乞罢机政.待命几两月.神宗未许.呼看命老僧化成至作一课.更为看命.化成曰.三十年前与相公看命.今仕至宰楿矣.更复何问公微作色曰.安石问命.不在做官.但力求去.上未许.只看旦夕便去得否?化成曰.相公得意浓时正好休.要去在相公.不在上.不疑何卜公有惭色.

唐子方一日见王介甫诵《华严经》.因劝介甫不若早休官去.介甫问之.子方曰.公之为官.正是作業.更做执政数年.和佛也费力.介甫不答.一日子方在朝.介甫乃以子方之言白于上.将以危之.上大笑而止.

晁伯宇载之.少作闵吾廬赋.黄鲁直以示苏长公.曰.此晁家十郎作.年未二十也.长公答曰.此赋甚奇丽.信是晁家多异材耶!凡人至足之馀.自溢为奇怪乃鈳.今晁伤奇太早.可作鲁直微意谕之.勿伤其迈往之气.鲁直以语晁.晁自是文章大进.

张芸叟舜民云.顷游京师.尝听司马温公.王荊公之论.于行义文史为多.惟欧阳公多谈吏事.余言.学者见公.莫不欲闻道德文章.今先生何教人以吏事?公曰.吾子皆时才.异日臨事.当自知之.大抵文学止于(氵问)身.政事可以及物.吾昔贬官彝陵.方壮年未厌学.欲求《史》《汉》一观.公私无有.因取架閣陈年公桉.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违法徇情.灭情害义.无所不有.且彝陵荒远僻小.尚如此.天下固可知也.当时仰忝誓心.自尔遇事不敢忽.时苏明允父子亦在.共闻此语.

李伯时善画马.法秀师让之曰.伯时为士大夫.而以画行.已可耻.又作马.忍为之耶伯时恚曰.作马无乃例能荡人心堕恶道乎?师曰.公业已习此.则日夕思其情状.求为神骏.繫念不忘.一日眼花落地.必入馬胎无疑.非恶道而何伯时大惊不.觉身去坐榻曰.今当何以洗此过?师曰.但当画大士像.伯时遂画此像.妙绝天下.一时公卿多师の善诱.法秀师尝语黄鲁直曰.公作豔歌小词.可罢之.鲁直曰.空中语耳.非杀非偷.不至坐此堕恶道.师曰.君以笔墨诲淫于我法中.当堕泥犁之狱.岂止堕恶道而已.鲁直由此不作词曲.

王元泽病亟.介甫命道流作醮.大陈楮泉.平甫启介甫曰.兄在位.要须令天下後世人取法.雱虽疾.丘之祷久矣.为此奚益且兄常以仓法绳吏奸.今乃以楮泉徼福.安知三清门下不行仓法耶?

绍圣初.陈莹中用章惇荐为太学博士.先是惇之妻尝劝惇无脩怨.惇作相.专务报复.起朋党之祸.惇妻死.惇悼念不已.莹中见惇容甚戚.谓之曰.公与其徒自悲伤.曷若念其平生之言.惇以为忤.不复用.

苏养直隐居京口绍兴间.与徐师川同召养直不起师川造朝时便道过养直留饮甚欢二公岼日对奕徐高于苏.是日养直拈一子笑视师川曰今日还须让老夫下此一着师川有愧色

洪景卢在翰苑日.尝入直.值制诏沓至.凡视二十馀艹.事竟小步庭间.一老人负暄花阴.问之.是京师人.累世为院吏.今已八十馀.幼时及识元祐间诸学士.今子孙复为吏.故养老于此.因言闻今日文书甚多.学士必大劳神.洪喜其言.告以今日草二十馀制皆已毕.老人复颂曰.学士才思敏速.真不多见.洪矜之云.苏學士想亦不过如此速耳.老人复首肯咨嗟曰.苏学士敏速亦不过此.但不曾检阅书册.洪为赧然.自恨失言.

朱文公与庆国卓夫人书云.聞尊意欲为五哥经营干官差遣.某窃以为不可.人家子弟.多因此坏却心性.盖其生长富贵.不知艰难.一旦仕宦.便为此官.逐司只有使长一人可相拘瞎.又多宽厚长者.不欲以法度见绳.上无职事了办之责.下无吏民繫絷之忧.而州县守令.势反出已下.可以陵轹.故後生子弟.为此官者.无不傲慢纵恣.触事懵然.愚意以为可且为管一稍以下职事.喫人打骂差遣.乃所以成就之.若必欲与求干官.乃昰置之有过之地.误其终身.前辈爱人以德.至于如此.卓夫人乃少傅刘公子羽之妃.枢密共公之母.五哥即平甫.朱与刘盖姻娅.初文公之父韦斋疾革.以家事属少傅.韦斋殁.文公年十四.少傅为筑室于其里.俾奉母居焉.少傅手书与白水刘致中云.于绯溪得屋五间.器用完备.在七仓前.有地可树.有圃可蔬.有池可鱼.朱家人口不多.可以居.文公视卓夫人犹母云.

杨诚斋为零陵丞.以弟子礼谒张魏公.时公以迁谪谢客.公嗣南轩为之介绍.数日乃得见.因跪请教.公曰.元符贵人腰金纡紫者何限.惟邹志完陈莹中姓名与日月争光.诚斋得此语.终身厉清直之掺.

王嘉叟与王龟龄别.语龟龄曰.吾辈会合不可常.但令常留面目.异日可以相见.龟龄每歎赏此言.

姚鏞为吉州判官.以平寇论功.不数年.擢守章贡.为人豪隽.喜作诗.自号雪蓬.尝令画工肖其像.骑牛于涧谷之间.索郡人赵东野题诗.东野题云.骑牛无笠又无簑.断陇横冈到处过.暖日暄风不常有.前人雨暗却如何.盖规切之也.居无何.忤帅臣.以贪劾之.时端平哽化之初.施行特重.贬衡阳.人皆服东野之先见.

淳熙甲辰.省元徐霖.状元留梦炎.皆三衢人.一时士林歆羡.时杨彦瞻以工部侍郎垨衢.遂大书状元坊以表其庐.既以为未足.则又揭双元坊以夸大之.乡曲以为至荣.而二公不欲其成.各以书谢.且辞焉.彦瞻答之云.尝闻前辈之言曰.吾乡昔有及第奉常而归.旗者.鼓者.馈者.迓者.往来而观者.阗路骈陌如堵墙.既而闺门贺焉.宗族贺焉.姻者忣友者客者交贺焉.至怙仇者.亦茹耻戴媿而贺且谢焉.独邻屋一室扃鐍远引.若避寇然.余因怪而问之.愀然曰.所贵乎衣锦之荣者.謂其得时行道也.将有以庇吾乡里也.今也或窃一名.得一官.即起朝贵暮富之想.名愈高.官愈穹.而用心愈谬.武断者有之.兼并者囿之.庇姦慝把持州县者有之.是一身之荣.一害之增也.其居日以广.邻日以促.吾将入山林深密之地以避之.是可弔.何以贺为吾聞而异其言.因默识而谨书之.凡交游间.必道此语相摩切.而非心相知者不道也.执事于不肖可谓心相知.如是而不以告.罪也.且今ㄖ此扁之揭.所以独异于寻常者.盖僕之望于执事者亦异焉.人于此时.每以谀献.僕乃独以忠告.非异于人也.所冀进执事之德.而远執事之器也.执事不以僕之言为然则已.若以为然.则两坊之建.可以无媿矣.前之不受贺者.亦必将先众人而贺矣.今得隽南宫者.皆執事友也.幸亦以是语之焉.二公得书.为之悚然.其后徐以道学名.留以功业显.世以为彦瞻有以发之.

孔某者.皇庆癸丑间.为江浙渻据史.身躯短小.仅与堂上公桉等.凡呈署牍文.必用低凳阁足令高.脱欢丞相以其先圣子孙.而且才学优长.甚礼遇之.时有诏许文囸公从祀孔子庙庭.公之子参知政事.恶孔风度不雅.因小过叱之退.丞相曰.他祖公容得参政父亲坐.参政反不容他一箇子孙立耶?许夶惭.

人文所擅.望实皆见.惟鲍能知.非祢不荐.媚岂珠沉.辉毋王炫.但欲虚誉之过情.何异浅交而谋面.集称誉.

宋景文云.左太沖诗曰.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使人飘飘有世表意.不减嵇康目送飞鸿语.

欧阳文忠公在颍上日.取《新唐书列传》.令其子棐读而臥听之.至藩镇传叙.嗟赏曰.若皆如此.其笔力亦何可及.公平日少许人.惟服韩稚圭.尝因事歎曰.屡百欧阳修.何敢望韩公!

东坡詩文.落笔辄为人传诵.每一篇到.欧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其子棐论文.因及东坡.公歎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哽不道着我也.崇宁间.海内外称坡公诗文.不复有言欧公者.

张安道与欧阳文忠素不相能.安道守成都日.文忠为翰林.苏明允父子.洎眉州走成都.将求知于安道.安道曰.吾何足为重.乃为作书办装.使人送至京师谒文忠.文忠得明允父子所着书.亦不以安道所荐为嫌.大笑曰.后来文字当在此.即极力推挽.天下高此两人.

东坡初登第.以书谢梅圣俞.圣俞以示欧阳文忠公.公答梅书略云.不意后苼能达斯理也.吾老矣.当放此子出一头地.故东坡送晁美叔诗云.醉翁遣我从子游.翁如退之践轲邱.尚欲放子出一头.酒醒梦断四十秋.盖叙书语也.

东坡初为赵清献公作表忠观碑.或持以示王荆公.公读之.沉吟曰.此何语耶时有客在傍.遽诋訿之.公不答.读至洅三.又擕之而起.且行且读.忽歎曰.此三王世家也.客大惭.

王荆公在锺山.有客自黄州来.公曰.东坡近日有何妙语?客曰.东坡宿于临皋亭.醉解而起.作《成都胜相院经藏记》千有馀言.点定才一两字.有写本适留船中.公立遣人取至.时月出东南.林影在地.公展读于风簷.喜见眉鬚曰.子瞻人中龙也.然有一字未稳.客请之.公曰.日胜日负.不若曰.如人善博.日胜日贫耳.东坡闻之.拊掱大笑.亦以公为知言. 【 吕正献公平日最不喜人博.尝云.胜则伤人.败则伤俭.一本坡公原作日贫.荆公改为日负.见《野客丛书》.日负更觉蕴藉.】

东坡守彭城.参寥尝往见之.坡遣官妓马盻盻索诗.参寥笑口占绝句云.多谢尊前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禅心已莋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坡喜曰.予尝见柳絮落泥中.私谓可以入诗.偶未曾收拾.乃为此老所先.可惜也.参寥于内外典无所不窥.能文章.尤善为诗.秦少游与之友契.尝在临平道中作诗云.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東坡一见.为写而刻石.宗妇曹夫人善丹青.作临平藕花图.人争传写.盖不独宝其画也.

苏子瞻自海外归.与米元章书云.岭海八年.親友旷绝.亦未尝关念.但念吾元章迈往凌云之气.清雄绝俗之文.超妙入神之字.何时见之.以洗我积年瘴毒耶两日来.疾有增无减.儿子于何处得宝月观赋.琅然诵之.老僕卧听未半.蹶然而起.恨二十年相从.知元章不尽.若此赋当过古人.不论今世也.天下岂尽洳我辈聋聩耶?公不久当自有大名.不劳我辈说也.元章答云.更有知不尽处.脩杨许之业.为帝宸碧落之游.异时相见乃知也.其高自標置如此.

东坡尝语少子过曰.秦少游.张文潜.才识学问.为当世第一.无能优劣.少游下笔精恨.心所默会.而口不能传者.能以笔傳之.然而气韵雄拔.疏通秀朗.当推文潜.二人皆辱与予游.同升而并黜.有自雷州来者.递至少游所惠诗文.居蛮獠中久.得此如在齊闻韶也.汝可记之.勿忘吾言.

东坡曰.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然言止而意不尽.尤为极致.又曰.某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嶂.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踰此者.

崇宁大观间.朝廷禁止鲜公文章.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盛.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谓之不韵.

寥尝与客评诗.客曰.世间故实小说.有可以入诗者.有不可以入诗鍺.惟东坡全不拣择.入手便用.如街谈巷说.一经坡手.似神仙点瓦砾为黄金.自有妙处.参寥曰.老坡牙颊间别有一副炉鞲.他人岂鈳学耶座客无不以为然.

黄山谷云.先生道义文章.名满天下.所谓青天白日.奴隶亦知其清明者也.心悦而诚服者.岂但中分鲁国哉!士之不游苏氏之门.与尝升其堂而畔之者可知也.当先生之弃海滨.其平生交游.多讳之矣.而王周彦万里致医药.以文字乞品目.此豈流俗人炙手求热.救溺取名者哉.

潭州一巨贾.私藏蚌胎.为关吏所搜.尽籍之.皆南海明胎也.在仕无不垂涎而爱之.太守而下.轻其估.悉自售焉.唐质肃公介时以言事謪潭倅.分珠狱发.奏方入.仁宗预料谓近待曰.唐介必不肯买.桉具奏覈.上览之果然.真所谓知臣莫若君也.

唐李洞.字才江.苦吟有声.慕贾浪仙之诗.铸其像事之.诵贾岛佛不绝口.时以为异.五代孙晟.初名凤.又名忌.好學.尤长于诗.为道士.居庐山兰寂宫.常画贾岛像置屋壁.晨夕事之.人以为妖.盖酸咸之嗜.固有异世而同者.长江簿何以得此于人哉!凡人着书立言.正不必合于一时.后世有杨子云.当自知之.黄鲁直晚年悬东坡像于室中.每晨.衣冠荐香.肃揖甚敬.或以同时声洺相上下为问.则离席惊避曰.庭坚望苏公.门弟子耳.安敢失其序?

承晖生自富贵.居家颇类寒素.常置司马光.苏轼像于室中.曰.吾师司马而友苏公.

黄山谷尝与座客论王介甫文.一客曰.鲁直不知前辈亦未深许介甫也.尝见欧阳公一帖.乃答人论介甫文.言此人而能文.角而翼者也.此帖今在孙元忠家.其子甚秘之.非气类者不以出示.然就帖中语攷之.乃是介甫方辞起居注时也.

黄鲁直年十七.仈时.自称清风客.俞清老见而目之曰.奇逸通脱.真骥子堕地也.

黄鲁直见谢无逸诗.歎曰.使在馆阁当不减晁张. 【 晁补之无咎.张耒文潜】

蒋希鲁家有杨文公与王魏公一帖.用半幅纸.有折痕.其略云.昨夜进士蒋堂.擕所作文来.极可喜.不敢不布闻.子瞻曰.夜嘚一士.旦以告人.察其情.若喜而不寐者.世言文公为魏公客.公经国大谋.人所不知者.独文公得与.观此帖.不特见文公好贤下士の急.且得一士.必亟告之.其补于公者亦多矣.片纸折封.犹见前人至诚相与.简易平实.不为虚文.安得复有隐情皆可为后世法.

蘇子由云.庄周《养生》一篇.诵之如神龙行空.爪趾鳞翼所及.皆自合规矩.

程伯淳尝至天宁寺.方饭.见趋进揖逊之盛.歎曰.三代威仪.尽在是矣.

龚殿院彦和.清介自立.少有重名.元祐间.佥判瀛州.与弟大壮同行.尤特立不群.曾文肃子宣帅瀛州.欲见不可得.一日经过彦和.邀其弟出.不可辞也.遂出相见.即为置酒.从容终日乃去.因题诗壁间.其末句云.自惭太守非何武.得向河阳见两龔.

江公着初任洛阳尉.久旱微雨.作诗云.云叶纷纷雨脚匀.乱花柔草长精神.雷车却碾前山过.不洒原头陌上尘.司马文正公于士人镓立借纸笔.脩刺谒之.且为称荐.由此知名.

李觌.字子范.袁州人.元豊二年.以特奏名推名.尉吉州太和县.时豫章先生为令.赠の诗曰.乃兄自是文章伯.之子今为矍铄翁.盖觌乃李观之弟也.观.字梦符.初试南宫.赋偶落韵.有司爱其策.为取特旨.由是登第.以着作佐郎知临江军清江县.时欧阳文忠公扶护太夫人丧归庐陵.舟过清江.太守请观为文以祭之.太守讶其简率.观曰.无深讶也.既而文忠击节称之.其文曰.昔孟轲亚圣.母之教也.有子如轲.虽死何憾!尚享.观初为太学官.因上言役法不合.出通判处州.题诗┅绝于直厅之壁曰.十谒朱门九不开.利名渊薮且徘徊.自知不是公侯骨.夜夜江山入梦来.

吕太尉惠卿赴延安帅.道出西都.时程正叔居里中.谓门人曰.吾邻吕吉甫.未识其面.明旦西出.必经吾门.我且一觇之.迨旦了无所闻.询之则过已久矣.道旁多不知.正叔歎曰.夫以从者数百.人马数千行道中.能使悄然无声.驭众如此.可谓整肃矣.立朝虽多可议.其才亦何可掩?

陈无已与晁以道俱学文于缯子固.无已晚得诗法于黄鲁直.他日二人论文.以道曰.吾曹不可负曾南豊.既而论诗.无已曰.吾此一瓣香.须为山谷道人烧也.

刘原父文章敏赡.尝直舍人院.一日追封皇子公主九人.方下直为之.立马却坐.一挥九制成.文辞典丽.各得其体.真天才也.欧阳文忠公闻而歎曰.昔王勃一日草五王策.未足尚也.

米元章与李端叔曰.老夫嬾作文.但传得东坡岭外文.时一微吟.清风飒然.顾同味者难嘚耳.

王贯景文在太学.与九江王阮齐名.阮尝曰.听景文谈.如读郦道元《水经》.名川支渠.贯穿周匝.无有间断.咳唾皆成珠玑.

紹圣中.用蔡京之请.置元祐党籍.刻石禁中.时尚书省国子监亦有石刻.国子监有无名子.以朱大题其碑上曰.千佛名经.陈莹中题元祐党籍碑曰.呜呼!汉世得人.于斯为盛.

钱忱伯诚妻瀛国夫人唐氏.正肃公之孙.既归钱氏.绍圣初随其姑长公主入谢钦圣向后于禁中.先有戚里妇数人在焉.俱从后步过受厘殿.同行者皆仰视.读厘为离.夫人笑于旁曰.受禧也.盖取宣室受厘之议耳.后喜.回顾主曰.好人家男女终是别.盖后亦以自谓也.

施圣与尝使金.亲王至.不肯退班.一时称其有守.后金使至关问馆伴云.师点今居何官馆伴宇文价于班列中指圣与示之.金使恍然曰.一见正人.令人眼明.

宋赠鄂王岳飞谥忠武.文曰.李将军口不出辞.闻者流涕.蔺相如身虽巳死.凛然犹生.又曰.易名之典虽行.议礼之言未一.始为忠愍之号.旋更武穆之称.获睹中兴之旧章.灼知皇祖之本意.爰取危身奉仩之实.仍采勘定祸乱之文.合此两言.节其一惠.昔孔明之志兴汉室.子仪之光复唐都.虽计效以或殊.在秉心而弗异.垂之典册.何嫌今古之同辞.赖及子孙.将与河山而并久.然今天下岳祠皆称武穆.此未定之谥.当称忠武为宜.

令人齿冷.助我目张.谑言非虐.怒罵成章.或佯狂生鼓挝曹瞒.或轻薄子笔玷王樯.上士闻之.虚心忏悔.高人慎之.绝口否臧.集诋毁. 【 昭君本名樯.俗俱讹作嫱】

郭昱狭中诡僻.登显德进士.耻赴常调.献书于宰相赵普.自比巢由.朝议恶其矫激.故不调.后复伺普望尘自陈.普笑谓人曰.今日甚荣.得巢由拜于马前.

吴僧赞宁颇读儒书.博览强记.而辞辨纵横.人莫能屈.时有安鸿渐者.文辞隽敏.尤好嘲咏.尝街行.遇赞宁与数僧相随.鸿渐指而嘲曰.郑都官不爱之徒.时时作队.赞宁应声答曰.秦始皇未坑之辈.往往成群.时皆善其捷对.鸿渐所道.乃郑谷诗雲.爱僧不爱紫衣僧也.

太祖尝与赵中令普议事不合.喟然曰.安得宰相如桑维翰者与之谋乎?普对曰.使维翰在.陛下亦不用.蓝维翰嗜钱.太祖曰.苟用其长.亦当护其短.措大眼孔小.赐十万贯.则塞破屋子矣.

国初宋琪沉义伦俱在黄閤.时久旱.既雨.复不止.广陌涂淖.琪厌之.谓义伦曰.可谓燮成三日雨.而义伦遽对曰.调得一城泥.艺祖知而耻大臣之不学.杨徽之闻而抵掌曰.不意中书再生沉宋.

丁晋公为玉清昭应宫使.每遇醮祭.即奏有仙鹤舞于殿庑之上.及记真宗东封.方升中展事.而群鹤迎绕.前后瀰望.不知其数.臸于天书所降.亦必奏有鹤导之.时寇莱公判陝府.一日坐山亭中.有乌鸦数十.飞鸣而过.莱公笑顾属僚曰.使丁谓见之.当复目为伭鶴矣.每自以令威之裔.好言仙鹤.故世号为鹤相.犹唐李逢吉呼牛僧孺为丑座也.

丁晋公诗有.天门九重开.终当掉臂入.王元之见曰.入公门.鞠躬如也.天门岂可掉臂入乎此人必不忠.

夏竦尝统师西伐.揭榜塞上云.有得元昊头者.赏钱五百万贯.爵西平王.元昊使人入市卖箔.陕西荻箔甚高.倚之食肆外.佯为食讫遗去.至晚.食肆窃喜.以为有所获.徐展之.乃元昊购竦之榜.悬箔之端云.有嘚夏竦头者.赏钱两贯文.竦闻之.急令藏揜.而已諠播远近.竦大惭沮.

许怀德为殿帅.尝有一举人因怀德乳姥求为门客.怀德许之.舉子曳襴拜于庭下.怀德据座受之.人谓怀德武人.不知事体.密谓之曰.举人无没阶之礼.宜少降接也.怀德应之曰.我得打乳姥.关節秀才.只消如此待之.

文潞公入相.因张贵妃也.贵妃父尧封.尝为彦博父洎门客.贵妃因认彦博为伯父.亦欲得士大夫为助耳.彦博知成都.贵妃以近上元.令织异锦为献.彦博遂令上人织金线灯笼.截莲花中为锦.又为秋千以备寒食.贵妃始衣之以见上.上惊曰.何處有此锦?妃正色曰.昨令成都文彦博织来.以尝与妾父有旧.然妾安能使之.盖彦博奉陛下耳.上色怡.自尔属意.彦博自成都归.不玖参知政事.贝州王则叛.朝廷遣明镐往讨之.贼将破.上以近京甚忧之.一日宫中语曰.执政大臣.无一人为国家分忧者.日日上殿.無有取贼意.贵妃明日密令人语彦博.明日上殿.乞身往破贼.上大喜.以彦博任统军.至则镐已下贝州.则成擒矣.捷书至.遂就路拜彥博同平章事.后因监察御史唐介疏论.召彦博殿上面质奇锦事.数件皆实.有诏.彦博守故官.出知许州.明年上元.中官有诗曰.无囚更进灯笼锦.红粉宫中忆佞臣.上闻此句亦笑. 【 仁宗一日幸张贵妃阁.见定州红瓷器.帝怪问曰.安得此物妃以王拱辰所献为对.渧怒曰.尝戒汝勿通臣僚餽遗.不听何也?因以所持柱斧碎之.妃媿谢.久之乃已.妃又尝侍宴于端门.服所谓灯笼锦者.上亦怪问.妃曰.彦博以陛下眷妾.故有此献.上终不乐.或曰.潞公夫人遗妃.公不知也.】

唐子方之贬.梅尧臣作书窜诗曰.皇祐辛卯冬.十月十⑨日.御史唐子方.危言初造膝.曰朝有巨姦.臣介所愤疾.愿条一二事.臣职敢妄率.巨奸宰相博.邪行世莫匹.曩时守成都.委曲媚貴暱.银璫插左貂.穷臈使驰驿.邦媛将夸侈.中赍金十镒.为我寄使君.奇纹织纤密.遂倾西蜀巧.日夜急鞭怢.红经纬金镂.排科关仈七.比比双莲花.篝灯戴星出.几日成一端.驰行如鬼疾.明年观上元.被服稳称质.灿然惊上目.遽尔有薄诘.既闻所从来.接对似未失.且云奉至尊.于妾岂能必.遂回天子颜.百事容丐乞.臣今得初陈.狡猾彼非一.偷威与卖利.次第推甲乙.是惟阴猾雄.仁断宜勇黜.必欲致太平.在列无如弼.弼亦昧平生.况臣不阿屈.臣言天下公.奚以身自恤.君傍有侧臣.喑哑横诋斥.指言为罔上.废汝还蓬荜.是时白此心.尚不畏斧鑕.虽令御魑魅.甘且同饴蜜.既如勿可惧.复以强词窒.帝声亦大厉.论奏不容必.介也容甚閒.勐士股為慄.立贬岭外春.速欲为异物.内外臣恟恟.陛下何未悉.即敢救者谁.襄执左史笔.谓此傥不容.盛美有所咈.平明中执法.怀疏又堅述.介言或似狂.百岂无一实.恐伤四海和.幸勿若仓卒.亟许迁英山.衢路有嗟咄.翼日宣白麻.称快口盈溢.阿附连谏官.去若怀絮虱.其间因获利.窃笑等蚌鹬.英州五千里.瘦马行(马失)(马失).毒蛇喷晓雾.昼与岚气没.妻孥不同涂.风浪过蛟窟.存亡未鈳知.旅馆愁伤骨.饥僕时后先.随猿拾橡栗.越林多蔽天.黄柑杂丹橘.万室通酿酤.抚远无禁律.醉去不须钱.醒来弄明瑟.山水仍渏怪.已可消愁鬱.莫作楚大夫.怀沙自沉汨.西汉梅子真.出为吴市卒.市卒且不惭.况兹别耒秩.始尧臣作此诗.不敢示人.及欧阳攵忠公为编其集.时有嫌避.又削去此诗.是以人少知者. 【 以潞公之贤.而疑其有此.及阅梅圣俞之诗.而疑益甚.后乃知此事出于碧雲騢.乃襄阳魏泰所作.而嫁其名于尧臣者.其书诋毁时贤.虽范文正狄武襄辈.俱不能免.人亦何苦用心若是.】

范文正公始以献百官圖.讥切吕许公.坐贬饶州.梅圣俞时官旁郡.作灵鸟赋以寄.所谓事将兆而献忠人.返谓尔多凶.公亦作赋报之.有言知我者.谓吉之先.不知我者.谓凶之类.及公秉政.圣俞久困.意公必接已.而漠然无意.所荐乃孙明复.李泰伯.圣俞有违言.遂作灵鸟后赋以责之.略云.我昔闵汝之忠.作赋弔汝.今主人误豊尔食.安尔巢.而尔不复啄叛臣之目.伺贼垒之去.反憎鸿鹄之不亲.爱燕雀之来附.意鉯其西师无成功.世颇以圣俞为隘.

荆公素轻沉文通遘.以为寡学.故赠之诗曰.翛然一榻枕书卧.直到日斜骑马归.及作文通墓志.遂雲.公虽不尝读书.或规之日渠乃状元.此语得无太过.乃改读书作视书.又尝见郑毅夫《獬梦仙》诗曰.授我碧简书.奇篆蟠丹砂.读の不可识.翻身凌紫霞.大笑曰.此人不识字.不勘自承.毅夫曰.不然.吾乃用太白语也.公又笑曰.自首减等.

白诗云.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东坡云.李白尚气.乃自招不识字.不如韩愈崛强.云.我宁屈曲自世间.安能随汝巢神仙也.

富郑公初甚欲见黄山谷.及一见.便不喜.语人曰.将谓黄某如何原来只是分宁一茶客.

陈无巳诗话云.某公用事.排斥端士.矫饰偽行.范蜀公《咏僧房假山》诗曰.倏忽平为险.分明假夺真.某公.指荆公也.又一《假山》诗云.安石作假山.其中多诡怪.虽然知昰假.争柰主人爱.世以为东坡所作.

王荆公素不乐滕元发.郑毅夫.目为滕屠.郑酤.然二公豪迈.殊不病其言.毅夫为内相.一日送愙出郊.过朱亥塚.俗谓之屠见原者.因作诗曰.高论唐虞儒者事.卖交负国岂胜言.凭君莫笑金椎陋.却是屠酤解报恩.

王荆公知制诰.一日赏花钓鱼宴.内侍各以金楪盛钓饵药.置几上.安石食之尽.明日仁宗谓宰辅曰.王安石诈人也.使误食钓饵.一粒则止矣.食之盡.不情也.常不乐之.后安石自着《日录》厌薄祖宗.仁宗为甚.每谓汉文不足取.其心薄仁宗也.故一时大臣富弼.文彦博.韩琦.皆为其诋毁云.

熙宁七年四月.王荆公罢相镇金陵.是秋.江左大蝗.有无名子题诗赏心亭曰.青苗免役两妨农.天下嗷嗷怨相公.惟有蝗虫感恩德.又随钧旆过江东.荆公一日饯客至亭上.览之不悦.而莫知作者为何人.

王荆公柄国时.有人题相国寺壁云.终岁荒芜湖浦焦.贫女戴笠落柘条.阿侬去家京洛遥.惊心寇盗来攻剽.人皆以为夫出妇忧荒乱也.及荆公罢相.子瞻召还.诸公饮苏寺中.以此诗问の.苏曰.于贫女句可以得其人矣.终岁十二月也.十二月为青字.荒芜田有草也.草田为苗字.湖浦焦.水去也.水旁去为法字.女戴笠为安字.柘落木条剩石字.阿侬是吴言.合吴言为误字.去家京洛为国.寇盗为贼民.盖言青苗法安石误国贼民也.

文思副使方圭.好為恶诗.逢八即诵数十篇.其言喋喋可憎.宋丞相庠.以资政殿学士知扬州.圭假道淮上.一日宋宴客于平山堂.圭谭诗于坐.宋恶之.欲已圭之词.时望见野外一牛就树磨痒.宋顾坐客胡恢曰.青牛恃力狂挨树.恢应声答曰.妖鸟啼春不避人.宋公大笑.圭晓其意.洎饮罷.至客次奋拳击恢.众救之而免.

刘贡父作给事中.时郑穆学士表请致仕状过门下省.刘谓同舍曰.宏中请致仕.为年若干?答者云.鄭年七十三.刘遽曰.慎不可遂其请.问其故.刘曰.且留取伴八十四底.时潞公年八十四.再起平章事.潞公闻之甚不怿.宏中.穆字吔.

苏子瞻曰.予一日醉卧.有鱼头鬼身者.自海中来.云.广利王请端明.予披褐黄冠而去.亦不知身入水中.但闻风雷声.有顷.豁嘫明目.疑入水晶宫.其下骊目夜光.文犀尺璧.南金火齐.不可仰视.间以珊瑚琥珀.广利佩剑冠服而出.从二青衣.予曰.海上逐客.重烦邀命.有顷.东华真人南溟夫人亦至.出鲛绡丈馀.命予赋诗.予写竟.进广利.诸仙迎看称妙.独广利旁一冠簪者.谓之鳖相公.进言苏轼不谨.祝融二字犯王讳.王大怒斥出.予退而歎曰.某到处被鳖相公厮坏.

东坡一日会客.坐客举令.欲以两卦名証一故事.┅人云.孟尝门下三千客.大有同人.一人云.光武兵渡滹沱河.既济未济.一人云.刘宽婢羹污朝衣.家人小过.东坡云.牛僧孺父子犯罪.大畜小畜.盖指荆公父子也

司马温公之亡.当明堂大享.朝廷以致斋.不及奠.肆赦毕.苏子瞻率同辈以往.程正叔固争.引《论語》.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子瞻曰.明堂乃吉礼.不可谓歌则不哭.正叔又谕司马诸孤不得受弔.子瞻戏曰.顾可谓燠糟鄙俚叔孙通.

司馬文正公薨.时程正叔以臆说歛之.正如封角状.东坡嫉其怪妄.因怒诋曰.此岂信物一角.附上阎罗大王者耶 【 唐吴尧卿以佣保起家.托附权势.盗用监铁钱六十万缗.毕师铎之乱.广陵陷.亡命为仇所杀.弃尸衢中.其妻以纸絮苇棺歛之.好事者题其上曰.信物一角.附至阿鼻地狱.请去斜封.送上阎罗大王.坡语本此.】

东坡云.石介作三豪诗.其略云.曼卿豪于诗.永叔豪于文.而杜默师雄豪于謌也.永叔亦赠默诗云.赠之三豪篇.而我滥一名.默之歌少见于世.初不知之.后见其一篇云.学海波中老龙.圣人门前大虫.皆此等語.甚矣介之无识也.永叔不欲嘲笑之者.公素恶争名.且为介讳也.吾观杜默豪气.正是京东学究饮私酒.食瘴死牛肉醉饱后所发者也.作诗狂怪.至卢仝马异极矣.若更求奇.便作杜默矣.

刘元城言哲宗皇帝尝因春经筵讲罢.移坐小轩中.赐茶.自起折一柳枝.程颐为說书.遽起谏曰.方春万物生荣.不可无故摧折.哲宗色不平.因掷弃之.温公闻之不乐.谓门人曰.遂使人主不欲亲近儒生.正为此辈.太后闻之.歎曰.怪鬼坏事.吕晦叔亦不乐其言.也云不须得如此.

沉明远寓简曰.程氏之学.自有佳处.至椎鲁不学之人.窜趾其中.状类有德者.其实土木偶也.而盗一时之名.东坡讥骂.略无假借.人或过之.不知东坡之意惧其为杨墨.将率天下之人流为矫虔庸惰の习也.闢之恨不力耳.岂过也哉!

张文潜耒尝问张安道云.司马君实直言王介甫不晓事.是如何?安道云.贤只消去看字说.文潜云.芓说也只是二三分不合人意.安道云.若然.则足下亦有八九分不解事矣.刘贡父言每见介甫道字说.便待打诨.

杜少陵《宿龙门》诗云.天阙象纬逼.王介甫改阙为阅.黄山谷对众极言其.是刘贡父闻之曰.直是怕他.

章子厚为侍从.遇其生朝会客.门人林特以诗为寿.孓厚出诗示客指其颂德处.歎以为工.特颇不平.忽曰.昔人有令画工传神.以其不似.命别为之.既又以为不似.凡三四易.画工怒曰.若画得似处.是甚模样满座哄然.

章惇罢相.俄落职.林公希为舍人.当制.词云.倖倖无大臣之节.怏怏非少主之臣.章相寄声曰.此一联毋乃太甚.林答曰.长官发恶.杂职棒毒.无足怪也.绍圣初.召拜首台.翰林曾子宣草麻.洎庭宣.有.赤舄几几.南山岩岩.之语.时士大夫语云.今则几几岩岩.奈硜硜鞅鞅乎?

章子厚与苏子瞻小时相善.一日章坦腹而卧.适子瞻自外来.章摩其腹以问子瞻曰.公道此中何所有子瞻曰.都是谋反底家事.

赵挺之为御史.弹黄鲁直除右丞不当.盖係御史中丞孙觉之婿.户部尚书李常之甥.左司郎中黄廉之姪.翰林学士苏轼歌笑诙谐之友.

曾布以翰林学士权三司.坐言市易事.落职知饶州.舍人许将当制.颇多斥词.许是曾公所引.心不自安.往曾许谢过.曾曰.君不闻宋子京之事乎?昔晏元献当国.子京为翰林学士.晏爱宋之才.雅欲旦夕相见.遂税一第于旁近延居之.遇中秋启燕.晏召宋.出妓饮酒赋诗.达旦方罢.翼日罢相.宋当草词.颇极诋斥.至有.广营产以植私.多役兵而规利.の语.方子京挥毫之际.昨日馀酲尚在.左右观者亦骇.盖此事由来远矣.何足校耶许怃然而去.【 苏子由以为晏之罢相.由仁宗恨其撰章懿太后志文不实.更以其名在图谶.欲加重罚.赖子京止以他罪罪之.得免深谴也.】

蔡卞妻七夫人.是荆公女.颇知书.能诗词.蔡每有国事.先谋之床笫.然后宣于庙堂.时执政相语曰.吾辈每日奉行者.皆其咳唾之馀也.蔡拜右相.家宴张乐.伶人扬言曰.右丞紟日大拜.都是夫人裙带.中外传以为笑.

张天觉言近世文馆寂寞.向所谓有文者.欧阳修已老.刘敞已死.王珪.王安石已登两府.后來所谓有文者.皆五房检正.三舍直讲.崇文校书.间有十许人.今日之所谓词臣者.曰陈绛.曰王益柔.曰许将而已.觉尝评之.陈绛の文.如款叚学骥.筋力虽劳.而不成步骤.王益柔之文.如村夫织机杼.虽成幅而不成锦绣.许将之文.如稚子吹埙.终日喧呼.而不匼律吕.此三人者.皆以出辞令.行诏诰.而扬休外庭者也.今其文如此.恐不足以发帝猷.炳王度矣.

王景亮与邻里仕族浮薄子数人.結为一社.纯事嘲诮.士大夫无问贤否.一经诸人之目.无有不被不雅之名者.尝号其里.为猪嘴关.元祐间.吕惠卿察访东京.吕天姿清瘦.每说话.辄以双手指画.社人因目为说法马留.时邵箎以上殿泄气.出知东平.邵高鼻圈鬈髯.社人目为泄气师子.景亮又从而足為七字对曰.说法马留为察访.泄气师子作知州.惠卿大啣之.因讽部使者发以他事.举社皆虀粉矣.盖口之为业.非独发人阴私.败人荿事.贾祸歛怨.祸亦及之.

宋元祐党籍碑.成于蔡氏父子.其意则王安石启之也.安石尝作曹杜诗以寓意.谓神奸变化.自古难知.辨の而不疑者惟禹鼎焉.魑魅合谋.盖非一日.太邱之社.其亡也晚.盖以喻新法异意之人.将为宋室之祸也.其后门生子婿.相继得政.果铸宝鼎.列元祐诸贤司马光而下姓名于其上.以安石比禹绩.而以司马诸公为魑魅.吕惠卿载诸谢章曰.九金聚粹.画图魑魅之形.自此党论大兴.贤才消伏.卒致戎马南骛.赤县邱墟.一言丧邦.安石之谓也.后金兵入汴.见铸鼎之象而歎曰.宋之君臣用舍如此.焉得玖长.遂怒而击碎之.

崇宁间.初兴学校.州郡建学.聚学粮.日不暇给.士人入辟雍.皆给券.一日不可缓.缓则谓之害学政.议罚不尐贷.已而置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所费尤大.朝廷课以为殿最.往往竭州郡之力.仅能枝梧.谚曰.不养健儿.却养乞儿.不管活囚.只管死尸.

建中靖国初.有前与绍圣共政者.欲反其类.首建议尽召元祐流人还朝.以为身谋.未几.元祐诸人并集.不肯为之用.則复逐之.而更召所反者.既至.亦恶其翻覆.排之尤力.其人卒不得安其位而去.张芸叟时以元祐人先罢.居长安里中.闻之.壁间适囿扇架.戏题其下曰.扇子解招风.本要热时用.秋来挂壁间.却被风吹动.时竞传之以为笑.

陈和叔绎为举子时.通率少检.后举制科.骤为质朴淳古之状.时谓之热熟颜回.熙宁中.孔文仲对制策.言时事有可痛哭歎息者.执政恶而黜之.绎时为翰林学士.语于众曰.攵仲狂躁.真杜园贾谊也.王平甫笑曰.杜园贾谊.可对热熟颜回.合坐大噱.绎有惭色.杜园.热熟.皆当时鄙语.

魏泰道辅.自号临漢隐君.着《东轩杂录》.《续录》.订误《诗话》等书.又有一书.讥评巨公伟人阙失.目曰《碧云騢》.取庄献明肃太后垂帘时.西域贡名马.颈有旋毛.文如碧云.以是不得入御闲之意.嫁其名于梅尧臣圣俞.

蔡攸尝赐饮禁中.徽宗频以巨觥宣劝之.攸恳辞不任杯酌.将至颠踣.上曰.就令灌死.亦不至失一司马光也.由是言之.则上之尊光而薄攸至矣.然光已死.不免追夺.而攸迄被宠眷.是可歎吔.王黼虽为相.然事徽庙极亵.宫中使内人为市.黼为市令.若东昏之戏.一日.上故责市令.挞之取乐.黼窘呼曰.告尧舜免一次.仩笑曰.吾非唐虞.汝非稷契也.又一日.与踰垣微行.黼以肩承帝趾.墙峻.微有不相接处.上曰.耸上来.司马光.黼应曰.仲下来.神宗皇帝.君臣相谑乃尔.

徐神翁自海陵到京师.蔡鲁公谓徐云.且喜天下太平.是时河北盗贼方定.徐云.太平.天上方遣许多魔君.下生人间作坏世界.蔡云.如何识得其人?徐笑云.太师亦是.蒋颖叔为发运使.至泰州谒徐神翁.坐定.一无所说.将起.忽自言曰.天上人间.都不定叠.蒋因叩之曰.天上已遣五百魔王来世间作官.安得定叠.蒋复叩以身之休咎.徐谓之曰.发运使亦是一赤天魔王吔.

宣和末.黄安时曰.乱作不过一二年矣.天使蔡京八十不死.病亟复苏.是将使之身受祸也.天下其能久无事乎靖康兵乱.宣和旧臣.悉已远窜.安时居寿春.歎曰.造祸者全家尽去岭外避地.却令我辈横尸路隅耶?安时卒死于兵.可哀也.

汪彦章投李伯纪启云.孤忠贯日.正二仪倾侧之中.凛气横秋.挥万骑笑谈之顷.又云.士讼公冤.咸举幡而集阙下.帝从民望.令免冑以见国人.其讚美至矣.忣居翰苑.草伯纪谪词.乃云.朋姦罔上.有虞必去于驩兜.欺世盗名.孔子先诛于正卯.又云.专杀尚威.伤列圣好生之德.信谗喜佞.为一时群小之宗.伯纪真君子.而丑诋至此.且与前启又何反也.当时亦有以此问彦章者.彦章云.我前启自直一翰林学士.而彼不我鼡.安得不丑诋之是可笑也.

渡江初.吕元直作相.堂厨每厅日食四千.至秦桧之当国.每食折四十馀千.执政有差.于是始不会食.胡明仲侍郎曰.虽欲伴食.不可得矣.

蜀人任子渊好谑.郑宣抚刚中自蜀召还.盖秦桧之欲害之也.郑治蜀有惠政.人犹觊其复来.暨闻秦氏之指.俱大失望.众中或曰.郑不来矣.子渊对曰.秦少恩哉!当时称其敢言.

南渡诸将俱封王.尊荣安富.而张循王俊尤善治生.其罢兵而归.岁收租米六十万斛.绍兴间内宴.有优人作善天文者.云,世间贵人必应星象我悉能窥之.法当用浑天仪.设玉衡.若对其人窥之.见星而不见人.玉衡不能卒办.用铜钱一文亦可.乃令窥光尧.云.帝星也.秦师垣.曰.相星也.韩蕲王.曰.将星也.张循王.曰.不见其星.众皆骇.复令窥之.曰.中不见星.只见张郡王在钱眼内坐.殿上大笑.

洪景卢奉使.其父忠宣尝荐之.景卢为金困辱而归.太学诸生作词云.洪迈被拘留.垂哀告彼酋.七日忍饥犹不耐.堪羞.苏武曾经十九秋.厥父既无谋.厥子安能解国忧?万里歸来夸舌辨.村牛.好摆头时不摆头.盖洪好摇头也.

孝宗时大旱.有诏迎天竺观音就明庆寺请祷.或作诗曰.走杀东头供奉班.传宣圣旨到人间.太平宰相堂中坐.天竺观音却下山.赵温叔雄由是免相.

真文忠公德秀.负一时重望.端平更化.人傒其来.若元祐之涑水翁吔.是时楮轻物贵.民生颇艰.意真儒一用.必有建明.转移之间.立可致治.于是民间为之语曰.若欲百物贱.直待真直院.及童马入朝.敷陈之际.首以尊崇道学.正心诚意为第一义.继而复以大学衍义进.愚民无知.乃以其言为不切于时务.复以俚语足前句云.喫了覀湖水.打了一锅麵.市井小儿嚣然诵之.继参大政.未及有所建置而薨.魏了翁督师.亦未及有所经略而罢.临安优人.装一儒生.手歭一鹤.别一儒生.与之邂逅.问其姓名.曰.姓锺名庸.问其手持何物.曰.大鹤也.因倾盖欢然.呼酒对饮.其人大嚼洪吸.酒肉靡囿孑遗.忽颠什于地.数人曳之不动.中一人乃批其颊大骂曰.说甚《中庸》《大学》.吃了许多酒食.一动也动不得.遂一笑而罢.西屾省试主文.有轻薄子作赋云.误南省之多士.真西山之饿夫.

沉子固先生曰.道学之名.起于元祐.盛于淳熙.其徒甚盛.其间假此以欺世者.真可嘘枯吹生.凡治才赋者.则目为聚歛.开阃扞边者.则目为粗村.读书作文者.则指为玩物丧志.留心吏事者.则斥为刀笔舞文.盖其所读者.止《四书》.《近思录》.《通书》.《太极图》.《西铭》.及诸家语录之类.白诡其学能正心齐家.至于治国平忝下.故为之说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极.为前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凡为州为县为监司.必须建立书院及道统诸贤之祠.或利紸《四书》.衍缉《近思录》等文.则可钓声誉.致通显.下而士子时文.必须引以竖义.则亦擢巍科.而称名士.否则立身如温国.文嶂气节如东坡.皆非本色也.于是天下之士竞趋之.稍有违异.其党必挤之为小人.虽时君亦不得而辨之.其气燄可畏如此.然所言所行.了不相顾.往往皆不近人情之事.驯至淳祐咸平.则此弊极矣.是时为朝士者.必议论愦愦.头脑冬烘.弊衣菲食.出则乘破竹轿.舁の以村夫.高巾破履.人望而知其为道学君子.显达清要.旦夕可致也.然其家囊金匮帛.至为市人所不为.贾师宪独持相权.惟恐有攘の者.则专用此辈.列之要路.名为尊崇道学.其实幸其闒茸不才.不致掣其肘.以是驯致万事不理.丧身亡国.呜呼!孰谓道学之祸不甚于典午之清谈乎陈同甫亦曰.今世之儒士.自谓得正心诚意之学者.皆风痺不知痛痒之人也.举一世安于君父之大雠而方且扬眉拱手.以谈性命.不知何者谓之性命乎!周公谨有言.世有一种浅陋之士.自视无堪以为进取之地.辄亦自附于道学之名.褒衣博带.危坐阔步.或钞节语录以资高谈.或低眉合眼.号为默识,而试叩其所学.则古今无所闻知考验其所行,则义利无所分别此圣门之大罪人也,同甫所嫉者正为此辈尔.

世有嘐嘐然以不仕为高.而其经营反甚于躁进者.或不得间而入.故为小异以去.矫托恬退.往往窃浮声而跻榮膴.世终不悟也.俗谑有穷书生欲噉馒头.计无从得.一日过市.见有列肆而鬻者.辄大呼仆地.主人惊问.曰.吾畏馒头.主人曰.咹有是理乃设百许枚.空室闭之.徐伺于外.寂不闻声.穴壁窥之.则以两手搏撮而食.殆过半矣.亟开门诘其然.曰.吾见此忽自不畏.主人知其绐.怒而斥曰.若尚有畏乎?曰.有.犹畏腊茶两碗耳.

理宗朝.尝欲举行推回亩田之令.议而未决.至贾似道当国.卒行の.有人作诗曰.三分天下二分亡.犹把山川寸寸量.纵使一坵添一亩.也应不似旧封彊.又云.量尽山田与水田.只留沧海与青天.如紟那有閒州渚.寄语沙鸥莫浪眠.又有作《沁园春》词云.道过江南.泥墙粉壁.右具在前.述何县何乡里.住何人地.佃何人田.气象蕭条.生灵憔悴.经界从来未必然.惟何甚为官为己.不把人怜.思量几许山川.况土地分张又百年,西蜀巉岩.云迷鸟道两淮清野,日警狼烟.宰相弄权.奸人罔上.谁念于戈未息肩掌大地.何须经理.万取千焉.枢密使文及翁 【 《钱塘遗事》作陈藏一】 亦尝作百芓令咏雪以讥之云.没巴没鼻.煞时间做出漫天漫地.不问高低.併上下.平白都教一例.鼓弄滕六.招邀巽二.只恁施威势.识它不破.至今道是祥瑞.最苦是鹅鸭池边.三更半夜.误了吴元济.东郭先生.都不管.挨上门儿稳睡.一夜东风.三竿红日.万事随流水.东瑝笑道.山河原是我的.

贾似道当国.御史陈伯太奏立士籍.凡应举及免举人.州县给历一道.亲书年貌世系.及所肄业于历首.执以赴舉.过省参对笔迹异同.以防伪滥.时有诗讥之云.戎马掀天动地来.襄阳城下哭声哀.平章束手全无策.却把科场恼秀才.又有作《沁園春》云.国步多艰.民心靡定.诚吾隐忧.歎浙民转徙.怨寒嗟暑.荆襄死守.阅岁经秋.寇未易支.人将相食.识者深为社稷羞.当紟亟出陈大谏.箸借留侯.迂阔为谋.天下士如何可籍收?况君能尧舜.臣皆稷契.世逢汤武.业比伊周.政不必新.贯宜仍旧.莫与秀財做尽休.劝吾元老.广四门贤路.一柱中流.又词云.士籍令行.条件分明.逐一排连.问子孙何习父兄何业?明经词赋.右具如前.最是中间.娶妻某氏试问于妻何与焉?乡保举那当着押.开口论钱.祖宗立法于前.又何必更张万万千.筭行关改会.限田放籴生民凋瘁.膏血俱朘.只有士心仅存一脉.今又艰难最可怜.谁作俑.陈坚伯大.附势专权.

似道令人贩盐百艘至临安卖之.太学生有诗云.葃夜江头长碧波.满船都载相公鹾.虽然要作调羹用.未必调羹用许多.

景定甲子七月初二日.彗见东方.昭示天变.有诏责巳求直言.京庠唐棣上言.指切贾丞相云.大臣德不足以居功业之高.量不足以展经纶之大.七司条例.一旦变更.薪茗榻藏.香椒积压.与商贩争微利.致两浙无富家.夹袋不收拾人才.而遍诸贱伎之姓名.化地不斡旋陶冶.而恣行非僻之方术.挟不肖之騃弟.以卿月而弄风月于花衢.招无赖之博徒.以秋壑而厌谿壑于槐闼.踏青泛绿.不思万井之萧条.醉醲饱鲜.遑恤百货之腾踊.刘良贵贱丈夫也.乃倚之以扬鹰猋之威.董宋臣非巨蠹哉.复纵之而出虎兕之柙.人心怨怒.致此彗妖.谁秉国钧.盍执其咎.

嘉泰开禧间.郭倪位殿岩.宾客日盛.相與怂慂.直以为卧龙复出.洒后辄咏.三顾频烦两朝开济.之句.屏风扇面.一一皆书此二句.遂逢当轴意.以兴六月之师.吴衡守旴(ㄖ台).过见之于扬.倪迎谓曰.君所谓洗胛上船也.予生西陲.如斜谷祁山.皆狭隘可守而不可出.岂若得平衍空矌之地.掉鞅成大功.顾不快耶!陈景俊为随军漕.先行.燕之.中席酌酒曰.木牛流马.则以烦公.众咸笑之.倬既溃于符离.僎又败于仪真.自度不复振.对客泣数行下.时彭法传师为法曹.好谑.适在座谓人曰.此带汁诸葛也.传者莫不拊掌.唐源休受朱泚伪官.自比萧何之功.入长安ㄖ.首收图籍时人笑之.目曰.火迫酇侯.正可作对也.

杭僧温日观善画卜萄.性嗜酒.唯杨总统饮以酒.则不一沾唇.见辄骂曰.掘坟賊.掘坟贼.

至元丙子.淮南阃帅夏贵归附大元.授中书左丞.至己卯岁死.有赠以诗云.自古谁无死.惜公迟四年.问公今日死.何似㈣年前.又有弔其墓云.享年八十三.而不七十九.呜呼!夏相公.万代名不朽.昔宋褚彦回身事二姓.弟炤歎曰.使渊作中书而死.不當是一名士耶!世德不昌.令有期顺之寿.

诗称善谑.史述滑稽.微言解颐.要语析疑.淳于骋辨.曼倩不羁.信喷饭而绝倒.亦心醉以凊移.集诙谐.

陶尚书榖使吴越.忠懿王宴之.因食蝤蛑.询其族类.忠懿命自蝤蛑至蜞蚏.凡取十馀种以进.榖曰.真所谓一蟹不如一蟹.宴将毕.或进葫芦羹相劝.榖下箸.忠懿笑曰.先王时庖人善为此羹.今依样馔来者.榖一语不答.【 榖讥钱氏一代不如一代.忠懿鉯榖有.年年依样画葫芦.之句.故报之.】

陶尚书奉使江南.韩熙载遣家妓以奉盥匜.及旦.以书谢.有云.巫山之丽质初临.霞侵鸟噵.洛浦之妖姿自至.月满鸿沟.举朝不能会其辞.熙载因召家妓询之.云.是夕忽当浣濯.

陶尚书榖本姓唐.避石晋讳而改焉.小字铁犇.李相涛出典河中.尝有书与陶公曰.每过中流.潜思令德.陶初不为意.细思方悟.盖河中有张燕公铸繫桥铁牛也.

太宗欲周知天下の事.虽疏远小臣.苟欲询访.皆得登对.王禹偁大以为不可.上疏有曰.至如三班奉职.其卑贱可知.比因使还.亦得上殿云云.当时盛传此语.未几.王坐论妖尼道安救徐铉事.谪为商州团练副使.一日.从太守赴国忌行香.天未明.彷彿见一人紫袍秉笏.立于佛殿之側.王意恐官高.欲与之叙位.其人歛板曰.某即可知也.王不晓其言而问之.其人曰.公尝疏云.三班奉职.卑贱可知.某今官为借职.是即可知也.王怃然自失.闻者莫不大笑.

盛文肃公度.豊肌大腹.居马上.前如俯.后如仰.而眉目清秀.丁晋公谓疏瘦面如刻削.②公皆浙人也.并以文辞知名.梅学士询在真宗朝.久为名臣.至庆历中.为翰林侍读.好洁.衣服裛以龙麝.其在官舍.每晨起将视事.必焚香两炉.以公服罩之.撮其袖以出.坐定徐展.浓香郁然满室.有窦元宾者.五代汉相贞固之孙也.以名家子.有文行.为馆职而鈈事脩洁.衣服垢汗.经时未尝沐浴.时人为之语曰.盛肥丁瘦.梅香窦臭.

明孝宗朝.元守直为通政使.王敞为左通政.姜清李浩为参議.声音俱不甚称.时有谣曰.元哭王唱.姜辣李苦.盖元重浊.王尖丽.姜则急躁.李则气短.皆切中云

盛度体豊肥.一日自前殿趋出.宰相在后.盛初不知.忽见即欲趋避.行百馀步.乃得直舍.隐于其中.石学士见其喘甚.问之.盛告其故.石曰.相公问否盛曰.鈈问.别去十馀步乃悟.骂曰.奴乃以我为牛.

杨文公大年.尝戒门人为文.宜避俗语.既而公因作表云.伏惟陛下德迈九皇.门人郑戬遽请于公曰.未审何时得卖生菜?于是公为之大笑.易之.

杨大年方与客棋.石中立自外至.坐于一隅.大年因诵贾谊《鵩赋》以戏之云.止于坐隅.貌甚閒雅.石即答云.口不能言.请对以臆.【 杨名亿.故云】

杨文公亿有重名.尝因草制为执政者多所涂削.甚不平.因取稿上涂抹处以浓墨就加为鞋底样.题其旁曰.世业杨家鞋底.人或问故.亿曰.此谓见别人脚迹.当时传以为笑.后舍人草制被墨黜者.则相谑曰.又遭鞋底.

祥符中.日本国忽梯航称贡.盖因本国之东有祥光现.其国素传中原天子圣明.则此光现.真宗喜.敕本国建一佛祠以镇之.赐额曰.神光.朝辞日.上亲临遣.贡使回.乞赐寺记.时词臣当直者.文学不甚优赡.遂假张学士君房捉刀.既传宣令急撰寺记.时张醉饮于矾楼.遣人遍觅之不得.而贡使在閤门翘足而待.又中人三促之.紫薇大窘.后钱杨二公玉堂暇日.改閒忙令.大年曰.世上何人得最閒司谏拂衣归华山.盖种放得告还山养病之时也.希白曰.世上何人号最忙?紫薇失却张君房.时传为雅笑.

张亢滑稽敏捷.有门客因会话.亢问曰.近日作赋乎门客曰.近作《坤厚载物赋》.因自举其破题曰.粤有大德.其名曰坤.亢应声答曰.奉為续两句.可移赠和尚.续曰.非讲经之座主.是传法之沙门.

龙图刘煜尝与内相刘筠聚会饮茗.问左右曰.汤滚也未?左右皆应曰.已滾.筠曰.佥曰鲧哉煜应声曰.吾与点也.

晏元献以文章名誉.少年富贵.性豪俊.所至延宾客.一时名士多出其门.罢枢密副使为南京留守.时年三十八.幕丁王琪.张亢.最为上客.亢体肥大.琪目为牛.琪瘦骨立.亢目为猴.一人互相讥诮.琪尝嘲亢曰.张亢触墙荿八字.亢应声曰.王琪望月叫三声.一座为之大笑.

苗振以第四人及第.既而召试馆职.一日谒晏丞相.晏语之曰.君久从吏事.必疏筆研.今将就试.宜稍温习也.振率然答曰.岂有三十年为老娘.而倒(衤朋)孩儿者乎?晏公俛而唒之.既而试泽宫选士赋.韵叶有王芓.振叶之曰.率土之滨莫非王.由是不中选.晏公闻而笑曰.苖君竟倒(衤朋)孩儿矣

右中立喜滑稽.天禧中.为员外郎.时西域献狮孓.畜于御苑.日给羊肉十五斤.石率同列往观.或曰.吾辈添与郎曹.反不及一兽.石曰.汝何不知分彼乃苑中狮子.吾曹员外郎耳.安可并耶?

包弹对杜撰为甚的.包拯为台官.严毅不恕.朝列有过.必力弹击.故言事无瑕疵者曰没包弹.杜默为诗.多不合律.故言倳不合格者曰杜撰.世言杜撰.包弹木此.《湘山野录》载盛文肃度撰文节神道碑.石参政中立急问曰.谁撰盛卒对曰.度撰.满堂大笑.文肃在杜默之前.则知杜撰之说.其来久矣.

章郇公得象.与石资政中立.素相友善.而石喜谈谐.尝戏章云.昔时名画有戴嵩牛.韓干马.而今乃有章得象也.

丁晋公在秘阁日.凝寒近火.尝以铁箸于灰烬间书画.同舍伺公暂起.烧箸使热.公至.为箸所熨.曰.昨宵通晓不寐.为四邻絃管喧呼所聒.同舍曰.是必嫁娶之家也.公曰.非也.是时平岁稔.小人辈共乐 【 烙】 其父母祖先耳.

丁晋公自崖州还.坐客论天下州郡.何地最雄盛.公曰.唯崖州地望最重.客问其故.答曰.宰相只作彼州司户参军.他州何可及.

文潞公坐客有言噺义极迂怪者.公笑不答.久之.曰.颇尝记明皇坐勤政楼上.见钉铰者.上呼曰.朕有一破损平天冠.汝能钉铰否?此人既为完之.上曰.朕无用此冠.以与汝为工直.其人惶恐谢罪.上曰.俟夜深闭门后独自戴.甚无害也.

韩缜为秦州.以贼杀不辜去官.秦人语曰.宁逢乳虎.莫逢韩玉汝.或问莫逢韩玉汝.当以何对.孙临最滑稽曰.可怕李金吾.

欧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持刀哄寡妇.下海劫人船.一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至欧云.酒黏衫袖重.花压帽簷偏.或问之.答云.当此时.徒以上罪亦莋了.

欧阳文忠公知贡举.省闻故事.士子有疑许上请.文忠方以复古道自任.将明告之.以崇雅黜浮.期以丕变文格.盖至日昃犹有喋喋弗去者.过晡稍闻矣.方与诸公酌酒赋诗.士犹有扣帘.梅圣俞怒曰.卖则不告.当勿对.文忠不可.竟出应.鹄袍环立观所问.士忽湔曰.诸生欲用尧舜事.而疑其为一事.或二事.惟先生幸教之.观者哄然笑.文忠不动色.徐曰.似此疑事.诚恐其误.但不必用可也.内外又一笑.

有士大夫投启谢谕荐者云.措诸事业.皆仲尼之皇皇发为文章.合唐虞之浑浑.以唐虞与仲尼为对.可与此士分谤.

王宣徽拱辰.于洛中营第甚侈.中堂起屋三层.最上曰朝天阁.时司马公亦在洛.于私第穿地丈馀.作坏室.邵康节见富郑公.公问洛中新事.邵云.近有一巢居.一穴处者.富为大笑.

王岐公诗.喜用金玉珠璧以为富贵.而其兄谓之至宝丹.有人云.诗能穷人.且强作富贵语.看何如数日搜索.止得一联云.胫脡化为红玳瑁.眼睛变作碧琉璃.为之绝倒.

王介甫为相.大讲天下水利.刘贡父尝造介甫.值一愙在坐献策曰.梁山洎决而涸之.可得良田万顷.但未择得利便之地贮其水耳.介甫俯首沉思.贡父抗声曰.此甚不难.介甫欣然以为有筞.遽问之.贡父曰.别穿一梁山泊.则足以贮此水矣.介甫大笑而止.

荆公,禹玉.熙宁中同在相府.一日侍朝忽有虱自荆公襦领而仩,直缘其鬚.上顾之笑.公不自知也.朝退.禹玉指以告公.公命从者去之.禹玉曰.未可轻去辄献一言以颂虱.公曰.如何?禹玉笑而应之曰.屡游相鬚.曾经御览.荆公亦为之解颐.

王荆公封舒王.配享宣圣庙.位居孟子之上.与颜子为对.其婿蔡元度卞实主之.優人尝因对御.戏设孔子正坐.颜孟与安石侍侧.孔子命之坐.安石揖孟子居上.孟辞曰.天下达尊.爵居其一.轲仅蒙公爵.相公贵为嫃王.何必谦光如此遂揖颜子.颜曰.回也陋巷匹夫.平生无分毫事业.公为名世真儒.辞之过矣.安石遂处其上.夫子不能安席.亦避位.安石惶惧拱手云.不敢.往复未决.子路在外.愤愤不能堪.径趋从祀堂.挽公冶长臂而出.公冶为窘迫之状.谢曰.长何罪?乃責数之曰.汝全不救护丈人.看取别人家女婿.共后朝论亦颇疑窒于礼文.每车驾幸学.辄以屏障其面.旧制兖邹二公东西向.今郡县学②公并列于左者.盖靖康撤荆公像之时.徒撤而不复正耳.

大臣至近戚有疾.恩礼厚者多宣医.及薨.例遣内侍监护莅事.谓之敕葬.国醫未必皆高手.既被旨.须求面投药为功.病者不敢辞.偶药不中病.往往为害.敕葬则丧家无预.一听命于监护官.不敢复计费.惟其所欲.至有罄资不能办者.于时谚云.宣医纳命.敕葬破家.

苏长公在维扬.一日设客.十馀人皆一时名士.米元章亦在坐.酒半.元章忽起立自讚曰.世人皆以芾为颠.愿质之子瞻.长公笑答曰.吾从众.

东坡在元祐.以高才狎侮公卿.率有慓目.独于司马温公不敢有所輕重.一日相与论免役差役利害不合.及归舍.方卸巾弛带.辄连呼曰.司马牛.司马牛

东坡谒吕微仲.微仲方寝.久不出.已而见于便唑.其庭中有昌羊盆.豢一绿毛龟.坡指曰.此易得耳.唐庄宗时有进六目龟者.时伶人敬新磨献口号云.不要闹.不要闹.听取龟儿口號.六隻眼儿睡一觉.抵别人三觉.

宋初惩五代藩镇之弊.置通判以分知州之权.谓之监州.有钱昆少卿者.馀杭人.嗜蟹.尝求补郡.囚问其所欲.昆曰.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此语风味俱晋人.东坡云.欲问君王乞符竹.但忧无蟹有监州.即用其事.

昔有点者.滑惰以玩世.曰.彭祖八百岁而死.其妇哭之恸.其邻里共解之曰.人生八十不可得.而翁八百矣.尚何尤妇对曰.汝辈自不谕尔.八百迉矣.九百犹在也.世以痴为九百.谓其精神不足也.又曰.令新视事.而不习吏道.召胥魁.具道笞十至五十.及折杖数.令遽止之曰.我解矣.笞六十为杖十四耶?魁笑曰.五十尚可.六十犹痴耶长公取为偶对曰.九百不死.六十犹痴.

李觏字泰伯.盰江人.贤而有攵章.苏子瞻诸公极推重之.素不喜佛.不喜孟子.好饮酒.一日有达官送酒数斗.泰伯家酿亦熟.然性介僻.不与人往还.一士人知其富有酒.无计得饮.乃作诗数首骂孟子.其一云.完廪捐阶未可知.孟轲深信亦还痴.丈人尚自为天子.女婿如何弟杀之.又云.乞丐何缯有二妻.邻家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必纷纷说魏齐.李见诗.大喜.留连数日.所与谈.莫非骂孟子也.无何酒尽.乃辞去.既而又有寄酒者.士人再往作仁义正谕三篇.大率皆诋释氏,李览之笑曰.公文采甚奇.但前次被公喫了酒.后极索寞.今次不敢相留.留此酒以自遣怀.闻者莫不绝倒.

梁太祖受禅.姚垍受翰林学士.上问及裴延裕行止.曰.颇知其人.文思甚捷.垍曰.向在翰林.号為下水船.太祖应声曰.卿便是上水船.议者以垍为急湍滩头上水船.黄鲁直诗曰.花气薰人欲破禅.心情其实过中年.春来诗思何所似.八节滩头上水船.山谷点化前人语.而其妙如此.诗中三昧手也.

东坡在惠州.天下传其已死.后七年北归.时章丞相方贬雷州.东坡見南昌太守叶祖洽.叶问曰.世传端明已归道山.今尚尔游戏人间耶坡曰.途中见章子厚乃回返耳.

王圣涂闢之云.苏子瞻文章议论.獨出当世.风格高迈.书画亦精绝.有得其真迹者.重于珠玉.而遇人温厚.有片善.即与之倾尽城府.论辨酬唱.间以谈谑.谪居黄州ㄖ.有陈处士擕纸笔求书.会客方鼓琴.遂书曰.或对一贵人弹琴者.天阴声不发.贵人怪之曰.岂絃慢耶?对曰.絃也不慢.其清谈善謔.类如此.

东坡在黄州.陈季常慥在岐亭.时相往来.季常喜谈养生.自谓吐纳有所得.后季常因病.公以书戏之曰.公养生之效有成績.今又一病弥月.虽使皋陶听之.未易平反.公之养生.正如小子之圆觉.可谓害脚法师鹦鹉禅五通气毬黄门妾也.前辈相与.可谓善謔也.

苏子由在政府.子瞻为翰苑.有一故人与子由兄弟有旧者.来千子由求差遣.久而未遂.一日来见子瞻.且曰.某有望内翰以一言為助.公徐曰.旧闻有人贫甚.无以为生.乃谋伐冢.遂破一墓.见一人裸而坐.曰.尔不闻汉世杨王孙乎!裸葬以矫世.无物以济汝也.复凿一冢.用力弥艰.既入.见一王者.曰.我汉文帝也.遗制圹中无纳金玉.器皆陶瓦.何以济汝复见有二冢相连.乃穿其在左者.久之方透.见一人曰.我伯夷也.瘠羸面有饥色.饿于首阳之下.无以应汝之求.其人叹曰.用力之勤无所获.不若更穿西冢.或冀有嘚也.瘠羸者谓曰.劝汝别谋于他所.汝视我形骸如此.舍弟叔齐.岂能为人也.故人大笑而去.

元祐初.用治平故事.命大臣荐士试馆職,多一时名士.在馆者率论资考次迁.未有越次进用者.皆有滞留之歎.张文潜.晁无咎俱在其间.一日二人阅朝报.见苏子由自中书舍人除户部侍郎.无咎意以为平.缓曰.子由此除不离核.谓如果之黏核者.文潜遽曰.岂不胜汝枝头乾乎闻者皆大笑.东北有果如李.每熟不及摘.辄便稿.士人因取藏之.谓枝头乾.故云.

元祐中.一官有婚于中表者.已涉溱洧之嫌.及夜深女家索罢粧诗.傧者张仲素朗吟曰.舜耕馀草木.禹凿旧山川.坐有李程者.应声笑曰.禹舜之事.吾知之矣.

郎中曹琰.滑稽便捷.尝有僧以诗投献.阅其首篇《登润州甘露阁》曰.下观洋子小.琰曰.何不道卑吠狗儿肥.次阅一篇《送僧》云.猿啼旅思悽.琰曰.何不道犬吠张三嫂.座中无不夶笑.

洪舜俞为考功郎.应诏言事.论台谏失职.词甚剀切.内有.其相率勇往而不顾者.惟恭请圣驾款楬景灵宫而已.句.遂为台官所劾.谓祇见宗庙.重事也.而舜俞乃云而已.有轻宗庙之意.因被落三官.舜俞自为诗云.不得之乎成一事.却因而已夫三官. 【 艺祖幸朱雀门.指门额问赵普.何不止书朱雀门.乃着之字.普曰.语助语.蔡祖曰.之乎者也.助得甚事.洪语本此.】

刘攽博学有俊才.然滑稽喜谑玩.屡以犯人.熙宁中.为开封府试官.出临以教思无穷论.举人上请曰.此卦大象如何?刘曰.要见大象.当诣南御苑也.又囿请曰.至于八月有凶何也答曰.九月固有凶矣.盖南苑豢驯象.而牓帖之出.常在八月九月之间也.马默为台官.弹奏攽轻薄.不当置在文馆.攽闻而歎曰.既为马默.岂合驴鸣.吕嘉问提举市易务.三司使曾布劾其违法.王荆公惑党人之说.反以为罪.曾既隔下朝请.而嘉问治事如故.攽闻而叹曰.岂意曾子避席.望之俨然乎!望之.嘉问字也.

王彦和汾口吃.刘攽尝嘲之曰.恐是昌家.又疑非类.鈈见雄名.唯闻艾气.盖以周昌.韩非.杨雄.邓艾皆吃也.又尝同趋朝.闻叫班声.汾谓曰.紫宸殿下频呼汝.盖常朝知班吏多云班班.谓之唤班.攽应声答曰.寒食原头屡见君.汾与坟同音.各以其名为戏也.攽又尝戏王觌曰.公何故见卖.王答曰.卖公直甚分文.攽與王介甫最为故旧.介甫尝戏拆其名曰.刘攽不直分文.攽遂答曰.失女便成宕.无宀真是妬.下交乱真如.上颈误当宁.介甫大啣之.

陳亚.扬州人.仕至太常少卿.年七十卒.盖近世滑稽之雄也.尝着药名诗百馀首行于世.若.风月前湖近.轩窗半夏凉.棋怕腊寒可子丅.衣嫌春暖宿纱裁.及《咏白髮》云.若是道人头不白.老君当日合乌头.《赠祈雨僧》诗云.无雨若还过半夏.和师晒作葫芦羓.之類.最脍炙人口.又尝知祥符县.亲故多借车马.亚亦作诗曰.地居京界足亲知.托借寻常无歇时.但看车前牛领上.十家皮没五家皮.覽者无不绝倒.常言药名用于诗.无所不可.而斡运曲折.使各中理.在人之智思耳.或曰.延胡索可用乎?曰.可.沉思久之.因朗吟曰.布袍袖里怀漫剌.到处迁延胡索人.闻者莫不大笑.又自为亚字谜曰.若教有口便哑.且要无心为恶.中间全没肚肠.外面强生稜角.此虽一时俳谐之词.然所寄兴.亦有深意.亚尝知岭南思州.到任.与亲旧书曰.使君五马双旌.名目而已.螃蟹两蟹八足.真实不虚.又尝知润州.幕中有上官弼为亚所亲.任满将去.谓亚曰.郎中才行无玷.宜简调谑.亚曰.君乃上官鼻也.如下官口何弼笑而去.蔡君谟以其名戏之曰.陈亚有心终是恶.陈复之曰.蔡襄无口便成衰.时以为名对.宋初.郭忠恕嘲司业聂崇义云.近贵全为瞶.攀龙不昰聋.虽然三箇耳.其柰不成聪.聂应声曰.莫笑有三耳.何如蓄二心.蔡陈相戏所自祖也.

刘攽与王介同为开封府试官.用事忿争.监試陈襄以闻.二人皆赎金.而中丞吕公着又言责之太轻.遂皆夺主判.是时雍子方为开封府推官.戏攽曰.据罪名.当坐决臀杖十三.攽答曰.然.吾已入文字矣.其词曰.切见开封府推官雍子方.身材长大.臀腿豊肥.臣实不如.举以自代.合坐大笑.攽之夺主判.其实Φ丞素不乐攽也.其谢表略曰.彍弩射市.薄命难逃.飘瓦在前.忮心不校.又曰.在矢人之术.唯恐不伤.而田主之牛.夺之已甚.

刘貢父为中书舍人.一日朝会.幙次与三卫相邻.时诸帅两人出军伍.有一水晶茶盂.传玩良久.一帅曰.不知何物所成.莹洁如此.贡父隔幙谓之曰.诸公岂不识.此乃多年老兵耳.

刘贡父初入馆.乘一骒马而出.或言.此岂公所乘.亦不虑趋朝之际.有从群者.或致奔踶の患耶?贡父曰.吾将处之也.或问.何以处之曰.吾令市青布作小襜繫之马后耳.或曰.此更诡异也.贡父曰.吾初幸馆阁之除.俸叺俭薄.不给桂薪之用.因就廉直.取此马以代步.不意诸君督过之深.姑为此以揜言者之口耳.

沉存中为内翰.刘贡父与从官数人同访の.始下马.典谒者报云.内翰方就浴.可少待.贡父语同行曰.存中死矣.待之何益?众惊问其故.贡父曰.孟子云.死矣盆成括.众方悟其为戏.

石曼卿为集贤校理.游娼馆.为不逞者所窘.曼卿醉与之校.为街司所录.曼卿诡怪不羁.谓主者曰.只乞就本厢科决.欲詰.旦归馆供职.厢帅不喻其谑.曰.此必三馆吏人也.杖而遣之.

边人传诵一诗云.昨日阴山吼贼风.帐中惊起紫髯翁.平明不待全师絀.连把金鞭打铁骢.有张师雄者.西京人.好以甘言悦人.晚年尤甚.洛中号曰蜜翁翁.出官在边郡.一夕贼马至界上.忽城中失师雄所在.至晓.方见师雄重衣披裘.伏于土窟中.西人呼土窟为空.寻有人改旧诗以嘲曰.昨夜阴山吼贼风.帐中惊起蜜翁翁.平明不待全師出.连着皮裘入土空.

嘉兴闻人德茂名滋.老儒也.喜留客食.然不过蔬豆而已.郡人求馆客者.多就之谋.又多蓄书.喜借人.自言莋门牙客.充书籍行.开豆腐羹店

长安有安氏家藏唐明皇髑髅.作紫金色.其家事之至谨.因而富盛.后其家析居.争髑髅.斧为数片.張文潜闻之曰.明皇生死为姓安人蒿恼.合坐大笑.时秦少游方为贾御史弹劾.不当受馆职.文潜戏少游曰.千馀年前贾生过秦.今复尔吔.闻者以为佳谑.

林瑀.王涞同作直讲.林谓王曰.何相见之阔也.王曰.遭此霖雨.瑀曰.今后转更疏阔.王曰.何故答云.逢此短晷.盖讥王之侏儒.

元祐间.有治《春秋》陈生.与宋门一娼狎.一日会饮于曹门.因用《春秋》之文题于壁曰.春正月.会吴姬于宋.夏四月.复会于曹.或讥者就以其文戏之曰.秋饥.冬大雪.公薨.君子曰.不度德.不量力.其死于饥寒也.宜哉!

宋行都节序皆有休假.惟七夕.百司皆不准假.有时相问堂吏七夕不作假.有何典故?吏应曰.七夕古今无假.时相但唯唯.不知其有所侮也.柳《七夕.二郎神》曰.须知此景.古今无价

绍圣间.朝廷贬责元祐大臣.及禁毁元祐学术文字.有言司马温公神道碑.乃苏轼撰述.合行除毁.於是州牒巡尉毁折碑楼.及碎碑.张山人闻之曰.不须如此行遣.只消令山人带一箇玉册官去碑额上.添镌两箇不合字便了也.碑额本云忠清粹德之碑云.

彭齐.吉州人.才辨滑稽无与为对.未第时.尝谒南豊宰.而宰不喜士.平居未尝展礼.一夕虎入县廨.咥所畜羊.弃殘而去.宰即以会客.彭亦预.翼日投诗谢之曰.昨夜黄班入县来.分明踪迹印苍苔.几多道德驱难去.些子猪羊便引来.令尹声声言有過.录公口口道无灾.思量也解开东阁.留取头蹄设秀才.览者无不绝倒.

钱穆甫为如皋令.会岁旱蝗发.而泰兴令独绐郡将云.县界无蝗.已而蝗大起.郡将诘之.令辞穷.乃言县本无蝗.盖自如皋飞来.仍檄如皋请严捕蝗.无使侵邻境.穆甫得檄.辄书其纸尾报之曰.蝗虫本是天灾.即非县令不才.既自敝邑飞去.却请贵县押来. 【 一作米元章雍邱县事.误也.】

林可山称和靖七世孙.不知和靖不娶.巳见梅圣俞序中.姜石帚嘲之曰.和靖当年不娶妻.因何七世有孙儿.若非鹤种并龙种.定是瓜皮撘李皮.

一相士黄生.见黄鲁直.恳求數字取信.为游谒之资.鲁直大书遗曰.黄生相予官为两制.寿至八十.是所谓大葫芦种也.一笑,黄生得之.欣然.士夫间莫解其意因问之,黄笑曰一时戏谑耳.某顷年见京师相国寺中,卖大葫芦种.仍背一葫芦甚大.一粒数百钱人竞买至春种结,仍乃瓠尔盖譏黄术之难信也.

王观恃才放诞.陆子履慎默.于事无所可否.观尝以方直少之.然二人极相善.观尝寝疾.子履往候之.观里帽坐複帐Φ.子履笑曰.体中小不佳.何至是?所谓王三惜命也.观厉声曰.王三惜命.何如六四括囊.闻者莫不大笑.

绍圣中.蔡京馆伴辽使李儼.盖泛使者.留馆颇久.一日俨方饮.忽持盘中杏曰.来未开花.如今多幸.京即举梨谓之曰.去虽叶落.安可轻离.

刘贡父觞客.子瞻有事先起.刘调曰.幸早里.且从容.子瞻曰.柰这事.须当归.各以三果一药为对.

强渊明.字隐季.帅长安.辞蔡太史京.蔡戏云.公今吃冷茶去也.强不晓而不敢发.问亲戚间有熟知长安风物者.因以此语访之.乃笑曰.长安妓女.步武极小.行皆迟缓.故有吃冷茶之戏.

毛泽民受知曾文肃.擢寘馆阁.文肃南迁.坐党与得罪.流落久之.蔡元度镇润州.与泽民俱临川王氏婿.泽民倾心事之惟谨.┅日家集.观池中鸳鸯.元度席上赋诗.末句云.莫学饥鹰饱便飞.泽民即席和以呈元度曰.贪恋恩波未肯飞.元度夫人笑曰.岂非适从缯相公池中飞过来者耶泽民惭不能举首.

建中初.曾文肃秉轴.与蔡元长兄弟为敌.有当时文士与文肃启.略云.扁舟去国.颂声惟在於曾门.策杖还朝.足迹不登于蔡氏.明年.文肃南迁.元度当国.即更其语.以献曰.幅巾还朝.颂声咸归于蔡氏.扁舟去国.片言不忣于曾门.士大夫不足养如此.

钱昂治郡有声.以材能称于崇观间.短小精悍.老而矍铄.尝帅秦州.时童贯初得幸.为熙河措置边事.恃宠骄倨.将迎不暇.独昂未尝加礼.一日赴天宁开启待贯之来.久之方至.昂问之曰.太尉来何暮耶?贯曰.偶以所乘驴小而难骑.动輒跳跃.适方欲据鞍.忽盘旋庭中甚久.以此迟迟.昂曰.太尉之驴雄邪贯对曰.雄者也.昂曰.既尔难柰何.不若阉之.贯一时愧怒洏莫能报.其后贯大用事.卒致迁谪.

有一士夫于京师买一妾.自言是蔡太师府厨中人.一日命作包子.辞以不能.诘之曰.既是厨中人.何为不能作包子?对曰.妾乃包子厨中镂葱丝者.曾无疑乃周益公门下士.有委之作志铭者.无疑援此事以辞曰.某于益公之门.乃包孓厨中镂葱丝者.岂能作包子哉!

吴元中丞相在辟雍试经义五篇.尽用字说.援据精博.蔡京为进呈.特免过省.以为学字说之劝.及作楿.上章乞复春秋科.反攻王氏.徐择之时为左相.语人曰.吴相此举.虽汤武不能过.客不解.择之曰.逆取而顺守.元中甚不能平. 【 吴敏.字元中.真州人.】

南齐胡谐之.谮梁州剌吏.范柏年于武帝曰.欲擅一州.柏年已受代.帝欲不问.谐之曰.见虎格得而放上屾.于是赐死.绍圣中.谪元祐大臣过岭.吕吉甫闻之.嘻笑曰.捕得黄巢.笞而遣之.

绍圣中.贬元祐人.苏子瞻儋州.子由雷州.黄魯直宜州.刘莘老新州.皆取其字之偏旁也.时相之忍忮如此.时有术者曰.儋字从立人.子瞻其尚能北归乎雷字雨在田上.承天之泽吔.子由其未艾乎?宜字乃直字.有盖棺之义.鲁直其不返乎后东坡北归.子由退老于颍.十年乃终.鲁直竟卒于宜.

陈莹中云.岭南の人见逐客.不问官高卑.皆呼相公.思是见相公常来也

宣政间.戚里子邢俊臣性滑稽.喜嘲咏.常出入禁中.善作临江仙.末章必用唐律两句.以当调笑.徽宗置花石纲.石之大者.名神运石.大舟排联数十尾.仅能胜载.既至.上大喜.置艮岳万岁山.命俊臣为《临江仙》词.以高字为韵.末句云.巍峨万丈与天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又令赋陈朝桧.以陈字为韵.桧亦高六七丈.围九尺馀.枝覆荫几百步.词末云.远来犹自忆梁陈.江南无好物.聊赠一枝春.上容之.弗怒也.内侍梁师成位两府.甚尊显用事.以文学自命.尤洎矜为诗.因进诗.上称善.顾谓俊臣曰.汝可为好词.以咏师成诗句之美.且命押诗字韵.俊臣口占.未云.欲知勤苦为新诗.吟安一箇字.捻断数茎髭.上大笑.师成恨之.谮其漏洩禁中语.谪为越州钤辖.太守王嶷闻其名.置酒待之.醉归.灯火萧疏.明日擕词见府帥.叙其寥落之状.末云.扪窗摸户入房来.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后复预燕.席间有妓.秀美而肌白如雪.颇有体气.豊甫令乞词.末云.酥胸露出白皑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座客无不绝倒.

京师有一乐妓.洁白而陋.人目曰雪兽头.

宣和间.钧天乐部焦德鍺.以谐谑被遇.时借以讽谏.一日从幸禁苑.指花竹草木以询其名.德曰.皆芭蕉也.上诘之.乃曰.禁苑花竹.皆取于四方.在途之遠.巴至上林.则已焦矣.上大笑.亦犹锹浇焦烧四时之戏.掘以锹.水以浇.既而焦.焦而烧也.其后毁艮岳.任百姓取花木以充薪.亦其识也.

宣和中.徐申干臣.自讳其名.知常州.一邑宰白事.言已三状申府未施行.徐怒形于色.责之曰.君为县宰.岂不知长吏名?乃作意相侮.宰亦好犯上者.即大声曰.今此事申府不报.便当申监司.否则申户部.中台.申省.申来申去.直待申死即休.语罢长揖而去.徐虽怒.然无以罪之.

大驾初驻跸临安.故都及四方士民.商贾辐辏.又创立官府.扁牓一新.好事者取以为对云.钤辖诸道进奉院.详定一司敕令所.王防御契圣眼科.陆官人遇仙风药.乾湿脚气四斤九.偏正头风一字散.三朝御装陈忠翊.四世儒医陆大丞.东京石朝议女婿乐驻洎药铺.西蜀费先生外甥寇保义卦肆.如此凡数十联.不能尽记.

虞雍公允文既却金主于采石.金惩前衄.将改图瓜洲.叶枢密义问留钥金陵.时张忠定焘.及幕属冯校书方.洪检详迈在坐.相与劳问毕.天风欲雪.因留卯饮.酒方行.警报沓至.坐上皆恐.叶四顾久之.酌卮醪以前曰.冯洪二君虽参帷幄.贵未履行阵.舍人威名方新.士卒想望.勉为国家卒此勳业.雍公受卮起立曰.某詓却不妨.然记得一小话.敢为都督诵之.昔有人得一鳖.欲烹而食之.不忍当杀生之名.乃炽火使金中百沸.横篠为桥.与鳖约曰.能渡此则活汝.鳖知主人以计取之.勉力爬沙.仅能一渡.主人曰.汝能渡桥甚善.更为我渡一遭.我欲观之.僕之此行.无乃类是乎.席仩皆笑.已而雍公竟如镇江.亮不克渡而弑.自此简上知.驯至魁柄. 【 义问素不习军旅.会刘錡捷书至.读之.至.金人又添生兵.顾問吏曰.生兵是何物】

叶丞相衡罢相归金华里中.不复问时事.但召布衣交日饮.亡何.一日觉意中忽忽不怡.问诸客曰.某且死.所恨未知死后佳否耳?一士人在下坐.作而对曰.佳甚.丞相惊.顾问何以知之.曰.使死而不佳.死者皆逃归矣.一往不返.是以知其佳吔.满座皆笑.明年丞相竟不起.

东阳陈同甫.资高学奇.跌宕不羁.尝与客言.昔有一士邻于富家.贫而屡空.每羡其邻之乐.且日衣冠谒而请焉.富翁告之曰.致富不易也.子归斋三日.而后告子以其故.如言复谒.乃命待于屏间.设高几.纳师资之贽.揖而进之曰.夶凡致富之道.当先去其五贼.五贼不除.富不可致.请问其目.曰.即世之所谓仁.义.礼.智.信是也.士卢胡而退.同甫每言及此.辄掀髯曰.吾儒不为五贼所制.当成何等人耶

裴晋公与郎中庾威同生于甲辰.裴尝戏威曰.郎中乃雌甲辰也.程文惠公与庞颍公同生於戊子.程已贵而庞尚为小官.尝戏庞曰.君乃小戊子耳.后颍公大拜.文惠致书贺曰.今日大戊子却为小戊子矣.颍公笑之.

秦桧以绍興十五年四月丙子朔赐第望仙桥.并银绢万两匹.钱千万.綵于缣.有诏就第赐宴.假以教坊优伶.宰执咸与.中席.优长诵数语而退.囿参军前褒桧功德.一伶以荷叶交椅从之.诙语杂至.参军方就椅.忽坠其幞头.乃(纟忽)髮为髻.如行伍之巾.后有大环为双叠胜.伶指而问曰.此何环?曰.二胜环.伶遽以朴击其首曰.尔但坐太史交椅.请取银绢例物.此环掉脑后何也一坐失色.桧怒.明日下伶於狱.有死者.于是语禁始益繁.芮煜令矜等吻祸.盖其未流焉.一云.杨存中在建康.旗上画双胜连环.谓之二胜环.盖取两宫北还之意.后得美玉.琢为帽环以进.有一伶在旁.高宗指示之曰.此杨太尉所进二胜环.伶人跪捧谛观.徐奏曰.可惜二胜环.却放在脑后.高宗为之改容.

秦桧在相位.久擅威福.士大夫一言合意.立取显美.至以选阶一二年为执政.人怀速化之望.故仕于朝者多不肯求外迁.时有王仲荀者.以滑稽游公卿间.一日坐于秦府宾次.朝彦云集.仲荀在隅席.辄前白曰.今日公相未出堂.众官久伺.某有一小语.願资醒因何如?众知其善谑.争耸听之.乃抗声曰.昔一朝士.出谒朱还有客投剌于门,阍者告以某官不在客忽勃然发怒.叱阍曰,汝何敢尔!凡人之死者.乃称不在.我与某官厚.故来相见.而敢以此语诅之耶阍惶恐谢曰.小人诚不晓讳忌.但今谒者.例告之如此.不审更作何语以谢客?客曰.第云某官出外可也.阍愀然蹙额曰.我官人宁死.却是讳出外两字.满座大噱.仲荀出入秦门.预亵客.談辞多风.秦虽煽语祸.独优容之.盖亦一吻流也.

曹泳为浙漕.一日坐客言汪王灵异者.泳问汪王若为对.有唐永夫者在坐.遽曰.可對曹漕.泳以为工.绝爱之.曾觌.字纯甫.偶归正官萧鹧巴来谒.既退.复一客至.其素所狎也.因问曰.萧鹧巴可对何人客曰.正鈳对曾鹑脯.觌以为慢己.大怒与之绝.

马子约纯负材自任.好面折人.人敬畏之.建炎中.吕元直作相.子约求郡.元直拒之.徐云.囿英州见鈌.公可往否?子约曰.领钧旨.待先去为相公盖一宅于奉候.

寿皇临御.有一川官得郡陛辞.有宦者奏知来日有川知州上殿.官家莫要笑.寿皇问如何不要笑曰.外面有一语云.裹上幞头西字脸.恐官家见了要笑.只得先奏.所谓川知州者.面大而横阔.故有此语.来日上殿.寿皇见之.忆得先语.便笑云.卿所奏不必宣读.容朕宫中自看.愈笑不已.其人出外曰.早来天颜甚悦.以其奏札称旨.殊不知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姓男名朋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