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中的逆,等,动,变,定,同”具体是指什么

广告剩余8秒
文档加载中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1.逆2.等3.动4.定5.变 本文档属于精品文..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1.逆2.等3.动4.定5.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测定平衡常数对定量认识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已知:I2能与I-反应成I3-,并在溶液中建立如下平衡:I2 +I-I3-。通过测平衡体系中c(I2)、c(I-)和c(I3-),就可求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I、某同学为测定上述平衡体系中c(I2),采用如下方法:取V1 mL平衡混合溶液,用cmol·L-1的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反应为I2+2Na2S2O3=2NaI+Na2S4O6),消耗V2 mL的Na2S2O3溶液。根据V1、V2和c可求得c(I2)。(1)上述滴定时,可采用_________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2)下列对该同学设计方案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A.方案可行。能准确测定溶液中的c(I2) B.不可行。因为I-能与Na2S2O3发生反应C.不可行。只能测得溶液中c(I2)与c(I3-)之和 Ⅱ、化学兴趣小组对上述方案进行改进,拟采用下述方法来测定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室温条件下进行,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已知:①I-和I3-不溶于CCl4;②一定温度下碘单质在四氯化碳和水混合液体中,碘单质的浓度比值即是一个常数(用Kd表示,称为分配系数),且室温条件下Kd=85。回答下列问题:(3)操作Ⅰ使用的玻璃仪器中,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试指出该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4)下层液体中碘单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5)实验测得上层溶液中c(I3-)=0.049 mol·L-1,结合上述有关数据,计算室温条件下反应I2+I-I3-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用具体数据列出计算式即可)。
已知化学反应①:Fe(s)+CO2(g)=FeO(s)+CO(g),其平衡常数为K1;化学反应②:Fe(s)+H2O(g)=FeO(s)+H2(g),其平衡常数K2.在温度973K和1173K情况下,K1、K2的值分别如下:
1.67(1)通常表格中的数值可以推断:反应①是吸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现有反应③:CO2(g)+H2(g)=CO(g)+H2O(g),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的数学表达式:K3=2O][H2][CO2].(3)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式1K2.据此关系式及上表数据,也能推断出反应③是吸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DF(填写序号).A.缩小反应容器容积&&&&B.扩大反应容器容积&&&&&&&&C.降低温度&&&&D.升高温度E.使用合适的催化剂&&&&F.设法减少CO的浓度.
(17分)已知化学反应①:Fe(s)+CO2(g) FeO(s)+CO(g),其平衡常数为K1;化学反应②:Fe(s)+H2O(g) FeO(s)+H2(g),其平衡常数为K2,在温度973 K和1 173 K情况下,K1、K2的值分别如下:
(1)通过表格中的数值可以推断:反应①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现有反应③:CO2(g)+H2(g) CO(g)+H2O(g),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的数学表达式:K3=&&&&&&&&&&&,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式&&&&&&&&&,据此关系式及上表数据,也能推断出反应③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同时υ正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写字母序号)。A.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 B.扩大反应容器的容积C.升高温度&&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E.设法减小平衡体系中的CO的浓度(4)图甲、乙分别表示反应③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①图甲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 。②图乙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5)在830℃温度下,反应③的K值为1,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CO2和3 mol H2充分反应达平衡时,CO平衡浓度为&&&&&&&&&& &mol/L。H2转化率&&&&&&&&&&& 。若向容器中再加入1 mol CO2和3 mol H2 达到平衡后CO平衡浓度&&&&&&&&&&mol/L ,CO2体积分数&&&&&&&&&&&&&&&&&
已知化学反应①:Fe(s)+CO2(g) FeO(s)+CO(g),其平衡常数为K1;化学反应②:Fe(s)+H2O(g) FeO(s)+H2(g),其平衡常数为K2。在温度973 K和1173 K情况下,K1、K2的值分别如下:
(1)通过表格中的数值可以推断:反应①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现有反应③:CO2(g)+H2(g) CO(g)+H2O(g),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的数学表达式:K3=&&&&&&&&&。(3)能判断反应③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v正(H2)=v逆(H2O)D.c(CO2)=c(CO)(4)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式&&&&&&&&&。据此关系式及上表数据,也能推断出反应③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是&&&&&&&&(填写序号)。A.缩小反应容器容积&&&&&&&&&&&&&&B.扩大反应容器容积C.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E.使用合适的催化剂&&&&&&&&&&&&&&F.设法减少CO的量&
吴老师30日19点直播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余老师30日20点直播unit5第二课时 Section A4发现相似题1.2.以C 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吸热 那以H2为还原剂的呢3.稀酸稀碱反应产生的热量比中和热大还是小?why?4.化学平衡状态的 逆等定动变同的同是啥意思5.化学平衡图像的压强我总搞不清_百度作业帮
1.2.以C 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吸热 那以H2为还原剂的呢3.稀酸稀碱反应产生的热量比中和热大还是小?why?4.化学平衡状态的 逆等定动变同的同是啥意思5.化学平衡图像的压强我总搞不清
1.2.以C&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吸热&那以H2为还原剂的呢3.稀酸稀碱反应产生的热量比中和热大还是小?why?4.化学平衡状态的&逆等定动变同的同是啥意思5.化学平衡图像的压强我总搞不清楚&比如说&&P2>P1,从P1到P2要增压&而B的转化率降低&就是说平衡向左&所以向左是压强减小的方向&所以M+N<P+Q是这样分析吗?为什么不是向左是压强减小的方向&即向左是体积增大的方向&所以M+N大于P+Q?&6.恒温恒压冲入惰性气体&为什么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7.
第一题压强增大,反应速率肯定是增加的第二题,不知问什么第三题,应该是弱酸弱碱,因为电离是吸热反应,所以发出的热量应该比较少第四题,…………也不知道是什么第五题,勒夏特列原理中没有体积的变化第六题,因为恒压,加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浓度减小,向浓度增大的方向反应第七题,A%是A的百分含量,α(A)%这个才是转化率
1 压强增大,则反应像使压强减小的方向进行,则O越大V越大。B错3理论是相同的,但酸稍稍过量。4 同
是生成几个,消耗几个。第六 因为是恒压,冲入氮气,则体积增大密度减小,那么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我给你说,你不懂的不是知识,是一种学习上的方法,选修4不难,只要你敢吃掉它。...
1.从横坐标来看,无论是吸放热反应,随着压强的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应该升高,而曲线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所以不选B。2.这个根据不同的具体反应来判断。3.严格卡中和热的定义,1mol稀酸稀碱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4.正逆反应同时进行的意思。5.你的第一个分析是正确的。因为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容器的体积是固定的,生成物质的量增大,他们所占的份额增大,产生的压强...
1,正反应为气体系数之和增大的反应,压强增大,据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向气体系数减小的方向移动,但是减小不等于抵消,所以反应数率还是增大的。2,C是吸热反应,Co和H2是放热。3,没有办法比较。原因: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一摩尔H2O放出的热,解题的关键是:稀溶液,1摩尔水。4,不明白5,是这样分析的。如不特别说明,气体反应的容器的体积是...化学平衡特征化学平衡的概念_百度作业帮
化学平衡特征化学平衡的概念
化学平衡特征化学平衡的概念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判据,当ΔrGm=0时,反应达最大限度,处于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建立是以可逆反应为前提的.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下既能正向进行又能逆向进行的反应.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具有可逆性,都可在不同程度上达到平衡.化学平衡的过程(动力学角度)   从动力学角度看,反应开始时,反应物浓度较大,产物浓度较小,所以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不断减小,产物浓度不断增大,所以正反应速率不断减小,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系统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反应就达到了平衡.此时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并不是说反应进行到此就完全停止. 化学平衡的过程(微观角度)   从微观角度讲则是因为在可逆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速率与生成物化学键的断裂速率相等所造成的平衡现象.四大化学平衡   通常说的四大化学平衡为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  化学平衡在分析化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化学平衡的特征   化学平衡状态具有逆,等,动,定,变、同等特征.  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等: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v正=v逆.(对于同一个物质,v正=v逆数值上相等;对于不同物质,vA正:vB逆=a:b,即等于系数比)   动:平衡时,反应仍在进行,是动态平衡,反应进行到了最大程度.  定:达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反应速率保持不变,反应物的转化率保持不变,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  变:化学平衡跟所有的动态平衡一样,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平衡状态就会被破坏,由平衡变为不平衡,再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平衡.  同:对于一个确定的可逆反应,不管是从反应物开始反应,还是从生成物开始反应,抑或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开始,只要满足各组分物质浓度相当,都能够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编辑本段]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有很多.  如压强\温度\浓度\等.(注意: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仅影响反应速率)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之,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反之,向体积增大方向移动; NO2-N2O4平衡球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体系的温度,可使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反之,向放热的方向移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催化剂,化学平衡不移动.  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化学平衡无非就是:质量守衡、原子守衡、电荷守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