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同学推荐鲁迅著作初版精选集的著作,并说一说它教会了你什么

&主题:给在清华读书的侄女儿推荐的一个书单
注册: 2006年12月
想推荐给你一些我认为好的书,但似乎也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的。今天不舒服没上班,大致整理了一下。有些书名记忆可能有出入,你就当作个参考吧。
其实和很多人相比,我还是属于比较爱读书的,也买过不少书。买了没读的还有很多,但读后觉得好的并不多,有的开始觉得好,后来觉得不好了。下面的一些书是我读过并认为好的,推荐给你。不好的太多了,也就不去提了。
自然科学方面
当然首先是爱因斯坦的。爱因斯坦的理念中包含了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太多太深刻的东西,牛顿为代表的物理学完成了人类认识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的突破(从现象分析到实验科学),第二次就是以爱因斯坦(包括玻尔等的一些工作)为代表的相对论电动力学了。下一次的突破显而易见,是把关于人的心理行为也纳入科学的范畴。你选择了生物学专业,可以有机会近距离的关注这一正在进行中的历程。
但是关于爱因斯坦的读物国内并不常见。可以看到的有《爱因斯坦文集》,早期商务印书馆(许良英、范岱年等译)的三卷本的集子,可以看第一、第三卷,第二卷是科学论文,不一定要看。现在应该新出了9卷本的(98年的时候范岱年跟我提过要出这套,但一直没见到)。
爱因斯坦的传记可以读一两本,选取那些偏重于爱因斯坦生活经历科学活动的就可以了,美国人写的可读性比较强一些,不要去读那些对他思想进行评价的传记(没有一个传记作家能对爱因斯坦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想了解爱因斯坦就去读他自己的文章,听他自己怎么说。
其它的,玻尔的文集也非常不错,但“显而易见”,是玻尔后来偏离了科学的轨道,把一些局部性的情况放大到了一般性,而你所看的关于“混沌”“分型”之类的(有一本叫《复杂》的也讲了很多类似的故事,我开始以很大的热情去看,后来觉得没什么)也是如此。玻尔的文集也很少见,但图书馆里会有他的9卷本的文集。我在旧书店里买到过其中的4、5本。
围绕这个主题还有一些边缘人物,如海森堡(主要是测不准原理建立的背景)、波恩、泡利等的传记或写的文章或书,有助于了解那一段历史的背景。
更早期的一些人的著作也可读一读,如:
彭加勒(法)著,李醒民译,《最后的沉思》,商务印书馆出版,1995年8月;
马赫(奥)著,《感觉的分析》,洪谦等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6年7月第二版
生物学和心理行为方面
皮亚杰的三本书《发生认识论原理》、《生物学与认识》、《结构主义》是必读的。 也是唯一的在生物方面的理论著作,或者说前理论著作。
The Principles of Genetic Epistemology, Translated from French by Wolf Mays,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London, 1972,中文版由王宪钿等译,《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96年;
Biology and Knowledge: An Essay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Organic Regulations and Cognitive Processes,&&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1,中文版由尚新建等译,《生物学与认识》——论器官调节与认知过程的关系, 三联书店, 1989年3月;
Structuralism,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Chaninah Maschler,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London, 1971,中文版由倪连生、王琳译,《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 1996年9月
《心理学历史导引》(商务印书馆的中译本)(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Modern Psychology), Gardner Murphy, Joseph K. Kovach 著, 我九十年代初看的是第三版,也许应该有新版的了。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不一定要看,但(书名大概是)《进化中人和动物的情感》很值得一看。英文版为:Darwin, C. (1965). 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872)
鲍林的一本传记(《化学家鲍林?》书名我忘了,是我自己买的书,但找不着了)详述了Crick等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那一段历史,非常有价值。
非常不错的一本英文小册子:&&Raymond E. Fancher, Pioneers of Psychology, W.W. Norton & Company, 1979。关于笛卡儿、康德等讲得很精彩,浅显明白而又极准确。
弗洛伊德(奥)著,林尘、张唤民、陈伟奇译,《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还是弗洛伊德论美文选我记不清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6月, 其中关于摩西的那篇文章,是多么精彩的地呈现了“精神分析”的魅力的。精神分析引论之类的不读也罢。
湖南科技出版社的那一些书可以翻翻,彭罗斯之类的书不要去读了,霍金的书不读也罢。在科普类的书中,只有极少一些是很好的,除此之外就都是不好的了。有的会有不少误导,有的炫技多于内容,有的纯粹是为了赚钱而写的,是一种炒作。Crick的那本书《惊人的假设》,我觉得有1/5的内容是值得读的,但克莱因的书还是很值得读的。
科学没有止境,有时候也很沉闷,也很孤寂,如果你没有志趣去做一个理论科学工作者,比如教授或者老师,以上这些书不读也罢。但读了,对自己关于世界的认识、关于人生的意义或生活的态度会有很大的帮助。
文学语言方面的
《英国散文选》上下册,刘炳善译,上海译文出版社。没有见过比这个更好的集子了,中文翻译得也非常好。读了这本书,你可能不会去读朱自清徐志摩之类的散文了。
《梁实秋怀人丛录》《文人笔下的文人》之类,《写在人生边上》(钱钟书),《往事并非如烟》(完整版名称为《最后的贵族》不是大陆出的)(章含之),等等。
汉英对照的《中国现代名家短篇小说选》,莎博理等英译,外文出版社。读读中文小说的英译本吧,看看用英语怎么说中国话。
泰戈尔的《飞鸟集》(英文本或赵振铎译本,其它的译本不要看了)
Time(美国《时代周刊》)的很多文章
《英语语法新思维》新东方出的,让人耳目一新。
《英语语法大全》(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Randolph Quirk等著,苏州大学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你有能力可以直接看原版的,也不贵,不知道现在能不能买得到,好像当时三十多块钱一本。
Collins的一套语法书中的《连词》《隐喻》等,有些地方曾5折卖。
《Word power made easy》学习单词的一本书。
重要的是听。在古典音乐里有整整一个世界,在自己的屋子里就可以领略一个世界的东西。
《音乐圣经》《企鹅唱片指南》可以告诉你应该买那些版本的唱片,《唱片里的世界》(陈立著)及续集讲了很多音乐人的故事。《古典音乐入门》、《古典作曲家排行榜》(都是外国人写的)讲了古典音乐的脉络。现在许多唱片可以在网上down下来。就是一个这样的p2p网站。
国内版的唱片买的时候要慎重,虽然便宜,但绝大部分是垃圾,只有极少一些还可以。
进入了古典音乐,你几乎不再会去听流行音乐了。古典音乐就是以前的专业的“流行音乐”。
我比较喜欢现代一些的,如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维奇等,巴洛克时期的也很耐听,但我最欣赏的是瓦格纳。
当然是看电影本身了。不过一些书能告诉你那些片子好看。《当代欧美电影名篇赏析》,《我的电影手册》,《新青年DVD手册》挺不错的。大师的电影比较耐看,但我估计你没有
时间去细细品味。我自己收藏有300多张大师的DVD,你可以拿去看。
有空去拍拍照片还是很不错的,摄影是一门最容易上手的可以有创造性结果的“艺术”,至少以后回忆起来,也可以让自己对经验中的东西更具象。基本的技术很容易掌握,海吉科的《新摄影手册》(网上曾打折到120块)、《美国新闻摄影教程》(当当网上曾打折到60多块)很适合业余摄影爱好者使用,纽约摄影学院教程(网上有电子版的)更适合专业人士用,印得也不好。但下面的书推荐你读一读。
布列松的摄影图册,《摄影构图》,《获得优秀照片的途径》等
《面对摄影大师》等,摄影家参考丛书的一个系列的还有几本,名字我说不准确了。
《世界的眼睛》马格南图片社及其摄影师传记。
中国人写的摄影书基本上不要看了,有一本例外,《兵书十二卷》(赵嘉著)挺不错。
你现在的小DC够用了,看完一些书后可能知道自己想要拍什么,需要什么相应的“装备”。我这现在用得最多的就是奥林巴斯200万像素的傻瓜DC,放大到8寸没有问题,12寸还凑合。以前买过胶片的单反机,但还是太不方便,又买了个胶片的小傻瓜机。不过你要买3万元以下的135“装备”(单反或者旁轴),可以向我咨询一下,我最近想买一个数码单反相机,看了不少东西。
哲学或历史人文(有空可以看看,可看可不看,有些是离我们太遥远的东西了)
朱伯崑著,《易学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11月
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63年9月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6卷本。后来可能新出了别的编排方式
《黄帝内经素问》
《诗经》《道德经》,《四书》(都有英汉对照的,看看英语怎么表述这些内容)
剑桥中国史(费正清主编)比较客观,可以收藏,有空翻翻挺好。我买了有十几本了,据说国内还没有出全,现在你也没有地方安置,以后感兴趣可以买一套。
葛剑雄的人文历史地理方面的文章
经济方面有吴敬琏(中国唯一的有良心的正直的经济学家)的经济学社会学方面的文章或小册子,如《何处寻找大智慧》等。其次是汪丁丁的。
绘画方面的就算了,画册太贵了,好在有电子版的,可以Down.我比较喜欢巴尔蒂斯、达利之类的。我有少量的画册,你感兴趣可以拿去看。
就我自己来讲,大学里学的教科书里的“知识”有意义的不太多,花同样的课时往往可以自己学得更好,但不一定能得到好看的分数。重要的是实验课,以最大的努力做好就是了。现在“体制”的问题似乎比我们那时候还严重,所以可能还是要安排好课本的和课余的,你毕业时也许一个好看的分数有时能比实力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机会,但以后还是要看实力。
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是,进了大学以后,必须要逐渐弄清楚自己要去做什么,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最好是能把兴趣和职业结合起来,并对人生的目标要有一个大致的规划,这样也才能找到有价值、对自己有帮助的好书,并以比较高的效率去读书。读书只是生活的一个辅助手段,但却是最有效的一个辅助手段。
你读过那些好书,也推荐给我看看。
XX,05年9月28日
&浏览:28141&&回帖:486 &&
泡网分: 27.738
注册: 2003年01月
莫装B,装B被雷劈!
泡网分: 52.776
帖子: 5603
注册: 2003年12月
原文由 林达时 发表
《避孕速查手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 (含1CD)
泡网分: 54.546
帖子: 3880
注册: 2001年12月
原文由 林达时 发表
《避孕速查手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 (含1CD)
给个链接?
注册: 2007年09月
《避孕速查手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 (含1CD)
泡网分: 18.152
注册: 2006年06月
原文由 quantumcat 发表
说得很对,我的确是道听途说得到的印象,自己没有去深究。
只是偶尔看一眼在雷曼兄弟银行工作的一个朋友给的全球每周金融分析(Lehman Brothers/Global Weekly Economic Monitor),说实在不是自己很关注的东西,很偶尔看一眼,凭印象得出的看法,偏颇之处,还望纠正!
如能给出更全面的看法,代浏览这个帖子的网友表示感谢!
雷曼兄弟...........是倒闭的那个么。。。
泡网分: 81.304
帖子: 22882
注册: 2004年06月
吴敬琏(中国唯一的有良心的正直的经济学家)...
泡网分: 9.255
注册: 2009年03月
就如我的高中同桌,当年考进北大通讯专业,
理科比较牛,
只要是数学、物理竞赛没有不得一等奖的,
但他的文化方面的兴趣很浓厚,
有自己的审美情趣,
在刚上高一的时候,就在看《百年孤独》和川端康成文集了,
而那时我连马尔克斯是谁都不知道~~
[西冷 编辑于
泡网分: 9.255
注册: 2009年03月
能考上清华,智力和毅力应该不低,
自我判断和把握能力也应该很强,
所以大可不必操心去给她列什么书单,
清华图书馆的书瀚如烟海,
让她评自己的兴趣和机遇以及老师所列的书单去读书吧~~~
注册: 2006年12月
她两周前已经到美国名校读博士。她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女孩,据她父母说从高中开始就学会了从各个方面收集信息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大学四年过得很紧张而且很充实。她从导师和师兄那儿可以得到专业选择的比较准确合理的建议。祝她一路顺利!
特此说明一下,这个帖子也到此为止。
注册: 2006年12月
原文由 quantumcat 发表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世界通史》上册前半部分提到古希腊文字的形成。在《世界文明史图鉴》里有一些人类早期文字的图片,另外,在博物馆里也可以看到人类早期的岩画以及大量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字、古埃及文字,都是象形文字。西方文明的早期,使用的都是象形文字。(当然中国文明早期也使用象形文字,到现在象形的部分还有但 ......&&
凭印象敲的,纠正一点,是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而不是《世界通史》
注册: 2006年12月
原文由 查理王 发表
古希腊文,拉丁文都已然是纯粹的拼音文字。 希腊字母和拉丁文字母都源于腓尼基字母。引用一下维基百科的陈述 “腓尼基字母被认为是当今所有字母的祖先,起源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圣书体。但到底腓尼基字母跟乌加里特字母(叙利亚沿海的一种楔形文字演化而来的字母文字)谁先发明仍未有定论。”可以说现在西方文字的字母都 ......&&
不仅希腊字母和拉丁文字母起源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至少希腊文字的构词法也借鉴了古埃及楔形文字,都是在符号(词根)前后或上下加注符号(词缀)表示新的相关含义。由于文明的承继关系(古希腊继承了古埃及的一些文明,古罗马又继承了古希腊文明的成分),除了字母和构词的继承外,不排除在语言的语法上也有继承关系(但没有看到这一点)。字母文字取代象形文字主要是书写和识读大大简化,文字从某个阶层开始进入了普通百姓中间。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有所提及。
注册: 2006年03月
原文由 quantumcat 发表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世界通史》上册前半部分提到古希腊文字的形成。在《世界文明史图鉴》里有一些人类早期文字的图片,另外,在博物馆里也可以看到人类早期的岩画以及大量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字、古埃及文字,都是象形文字。西方文明的早期,使用的都是象形文字。(当然中国文明早期也使用象形文字,到现在象形的部分还有但 ......&&
古希腊文,拉丁文都已然是纯粹的拼音文字。 希腊字母和拉丁文字母都源于腓尼基字母。引用一下维基百科的陈述 “腓尼基字母被认为是当今所有字母的祖先,起源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圣书体。但到底腓尼基字母跟乌加里特字母(叙利亚沿海的一种楔形文字演化而来的字母文字)谁先发明仍未有定论。”可以说现在西方文字的字母都起源于象形文字,但是每个字(word)已经和象形文字无关了。字母只是表音符号而已。
注册: 2006年12月
原文由 查理王 发表
给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那本书是文明演变的历史书?给出具体书名。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世界通史》上册前半部分提到古希腊文字的形成。在《世界文明史图鉴》里有一些人类早期文字的图片,另外,在博物馆里也可以看到人类早期的岩画以及大量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字、古埃及文字,都是象形文字。西方文明的早期,使用的都是象形文字。(当然中国文明早期也使用象形文字,到现在象形的部分还有但少了很多。)
拉丁文很有意思。它的词根被很多不同的文字使用,表示的意思也类似,但发音不同,有的老师也称其为“象形文字”。
语言文字的演变是文明史演变的一部分,一些书中有少部分的内容涉及这些,但也没有看到那本专门的书来讨论这个问题。
注册: 2006年03月
原文由 quantumcat 发表
从文明演变的历史书可以查出来。
给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那本书是文明演变的历史书?给出具体书名。
注册: 2008年02月
读书越多越反动。
女子无才便是德。
俺教会一个台湾原籍的长老,两女儿都是哈佛普林斯顿毕业。
35 了都嫁不出去。
注册: 2006年12月
原文由 查理王 发表
您这段有关文字起源和进化的论断,我实在不敢苟同。怎么拉丁文的词根是从象形文字演化来的? 这个结论从哪里得出来的?
从文明演变的历史书可以查出来。
注册: 2006年12月
原文由 票根 发表
这段关于文字的评判我觉得有待商榷啊。。。
我父亲是研究世界上古史的学者,本身很精通拉丁文。。记得我就曾经问过它类似的问题。他的解释大概如下,可能也不见得正确,给大家一个参考吧:
文字起源于象形文字,但文字的传承却需要一个苛刻的条件,那就是文明不被打断,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文明没有被外来种族摧毁,这也是中文能传承繁衍到今天的根源。而这种文字由于历史的积淀会派生出文字以外的更深刻的含义和更加准确的表达。可是由于先天的原因,这种文字在本质上是排外的。
人类的历史是文明发展的历史,可在这段历史中却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文明总会被野蛮征服。古老文明和古老的文字被不断摧毁,但文明的思想却在胜利者心中扎下了根,于是一个新的文明又诞生了。。拼音文字就是这样条件下不断发展出来的新的文字,它是多种文明不断融合的产物,因此具有兼容性强,更新能力强的特点,更适合不同文明间建立起沟通。
但这不是判断某种文字是否先进的依据。。就好比二进制和十进制的差别一样。
你的看法是比较专业的。
拼音文字或者说所有文字的源头都是象形文字。后来在文明的融合中文字也在进行融合。拼音文字是早期用符号对一些象形文字前后标注以表达更丰富的含义同时使文字简化以便让普通人都可以阅读和书写的情况下形成的。早期的象形文字只有少数“文字专家”可以阅读和书写。
文字作为一种交流的媒介和工具在实用中孰优孰劣还是有差别的。
注册: 2006年12月
原文由 票根 发表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理工科的这几本都是教材吧。。
我觉得楼主给女孩子推荐这类的书是对人性的摧残。。
推荐《时尚杂志》和选修《家政课》
“我觉得楼主给女孩子推荐这类的书是对人性的摧残。”上面推荐的一些艰深一点的书仅仅是针对要从事理论工作,如果不是,这些书不读也罢。读些实用的更好!
注册: 2006年12月
原文由 3pjuice 发表
其实大家都忽视了,数学是最有意义的哲学
既然楼主的侄女是学理工的,当然读这样的书也是没有问题的啦
不过《时尚杂志》和《家政课》还是很赞,实用啊
不喜欢装b的行为
数学是描述世界最有效的工具,是科学的基本工具。同意在现在社会中要入世一些,读的书要使用一些。
注册: 2006年12月
原文由 票根 发表
中国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目标太政治了,我觉得最缺的恰恰是人性方面的教育。
对爱的理解,对美的领悟以及责任感这些东西是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的东西。
注册: 2006年12月
原文由 hopscotch 发表
最喜欢楼主的这两段话。尤其是把兴趣和职业结合起来这一建议。
但我认为楼主推荐的有些书是明显深了,即使是清华的学生也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出色,所以你必须有所侧重,而且首先要尊重她的爱好。
比如生物方面,我觉得无论是《生物学与认识》还是《物种起源》都是极端无聊的,我推荐可以看看雅克.贝汉拍的两个电影《微 ......&&
比较入世、实用的观点,值得推荐。
泡网分: 38.322
帖子: 5147
注册: 2002年10月
最喜欢楼主的这两段话。尤其是把兴趣和职业结合起来这一建议。
但我认为楼主推荐的有些书是明显深了,即使是清华的学生也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出色,所以你必须有所侧重,而且首先要尊重她的爱好。
比如生物方面,我觉得无论是《生物学与认识》还是《物种起源》都是极端无聊的,我推荐可以看看雅克.贝汉拍的两个电影《微观世界》和《鸟的迁徙》,还有类似于法布尔的书---作为博物学家对这个世界的直观的观察,以及类似的国家地理、DISCOVER、BBC拍摄的有关自然世界的DVD--因为中国对自然界的研究有很大一段时间的缺失,而对生物的研究出发点就是对自然及人类本身的兴趣。
一般科学方面,我觉得艾萨克.阿西莫夫的科普小说不错。
文学方面,我觉得朱自清老舍还有一些乡土文学家对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影响远大于任何外国文学家---原因是:触景生情。当然梁实秋林语堂钱钟书的书都很好,但他们很多作品要理解需要一定的生活经验。另外,我还很推崇金庸的武侠小说,他对人性的描写,绝不次于那些文学巨匠(我个人认为金庸的地位至少不低于鲁迅)。
国学方面,我推荐看蔡志忠的漫画,而不是去研读四书五经或者学究的著作。
哲学方面,随便看看励志的书就行了,没必要读任何著作。一个学生,离科学家这个身份还远着呢,而科学家,又离哲学家这一步又远着呢(牛顿同志最后成了哲学家(或者说神学家),而这个世界上从古到今有哪位老兄能和他相比呢?)。
经济学方面,除非她想改行,否则没必要读任何书。
应该重点学的是如何和人打交道的书,就是提高所谓EQ的书。
另外,对于女孩子,应该多读读如何打扮自己、如何做家务的的书。
学生物的,如果以后不改行,那就是驴上了套了。所以你做长辈的,应该适当提醒一下她:世界是广大的,人生是美好的,搞这个行业是又苦又累基本没前途的,SCI那点分不是好挣的。在SCIENCE和NATURE上发照片还是要象周正龙院士那样来得比较容易。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
就我自己来讲,大学里学的教科书里的“知识”有意义的不太多,花同样的课时往往可以自己学得更好,但不一定能得到好看的分数。重要的是实验课,以最大的努力做好就是了。现在“体制”的问题似乎比我们那时候还严重,所以可能还是要安排好课本的和课余的,你毕业时也许一个好看的分数有时能比实力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机会,但以后还是要看实力。
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是,进了大学以后,必须要逐渐弄清楚自己要去做什么,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最好是能把兴趣和职业结合起来,并对人生的目标要有一个大致的规划,这样也才能找到有价值、对自己有帮助的好书,并以比较高的效率去读书。读书只是生活的一个辅助手段,但却是最有效的一个辅助手段。
泡网分: 98.475
帖子: 12946
注册: 2003年05月
原文由 3pjuice 发表
其实大家都忽视了,数学是最有意义的哲学
既然楼主的侄女是学理工的,当然读这样的书也是没有问题的啦
不过《时尚杂志》和《家政课》还是很赞,实用啊
不喜欢装b的行为
中国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目标太政治了,我觉得最缺的恰恰是人性方面的教育。
对爱的理解,对美的领悟以及责任感这些东西是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的东西。
泡网分: 17.884
帖子: 1165
注册: 2007年02月
原文由 票根 发表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理工科的这几本都是教材吧。。
我觉得楼主给女孩子推荐这类的书是对人性的摧残。。
推荐《时尚杂志》和选修《家政课》
其实大家都忽视了,数学是最有意义的哲学
既然楼主的侄女是学理工的,当然读这样的书也是没有问题的啦
不过《时尚杂志》和《家政课》还是很赞,实用啊
不喜欢装b的行为
泡网分: 98.475
帖子: 12946
注册: 2003年05月
原文由 3pjuice 发表
说实在的,lz很浅薄
我也来推荐一下
《逻辑哲学论》尽管不太可能看懂,但是一些结论很重要
《控制论》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经济 社会 历史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版)
《江村经济》/《生育制度》
《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
《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
《经济学原理》就看 ......&&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理工科的这几本都是教材吧。。
我觉得楼主给女孩子推荐这类的书是对人性的摧残。。
推荐《时尚杂志》和选修《家政课》
泡网分: 17.884
帖子: 1165
注册: 2007年02月
说实在的,lz很浅薄
我也来推荐一下
《逻辑哲学论》尽管不太可能看懂,但是一些结论很重要
《控制论》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经济 社会 历史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版)
《江村经济》/《生育制度》
《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
《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
《经济学原理》就看前面几章
各种教科书
《红楼梦》
找本吴思的书读
基本上不太厚,不喜欢厚书
注册: 2007年12月
国学的书也该读读,起码写信什么的不会过于浅淡无味
泡网分: 98.475
帖子: 12946
注册: 2003年05月
原文由 查理王 发表
比如说语言文字,每个受过教育的人,对此都不陌生。一个基本的看法是,中文是象形文字,英文或者说拉丁语系是拼音文字。所以中文,一度也用拼音标注,甚至有人主张中文也拼音化。也有人提出文字应该统一,并创造了兼容并包的世界语。有关语言文字比较研究改革发展的文章和书籍,也非常的多了。但是我的一个基本的疑问,却一 ......&&
这段关于文字的评判我觉得有待商榷啊。。。
我父亲是研究世界上古史的学者,本身很精通拉丁文。。记得我就曾经问过它类似的问题。他的解释大概如下,可能也不见得正确,给大家一个参考吧:
文字起源于象形文字,但文字的传承却需要一个苛刻的条件,那就是文明不被打断,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文明没有被外来种族摧毁,这也是中文能传承繁衍到今天的根源。而这种文字由于历史的积淀会派生出文字以外的更深刻的含义和更加准确的表达。可是由于先天的原因,这种文字在本质上是排外的。
人类的历史是文明发展的历史,可在这段历史中却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文明总会被野蛮征服。古老文明和古老的文字被不断摧毁,但文明的思想却在胜利者心中扎下了根,于是一个新的文明又诞生了。。拼音文字就是这样条件下不断发展出来的新的文字,它是多种文明不断融合的产物,因此具有兼容性强,更新能力强的特点,更适合不同文明间建立起沟通。
但这不是判断某种文字是否先进的依据。。就好比二进制和十进制的差别一样。
注册: 2006年03月
比如说语言文字,每个受过教育的人,对此都不陌生。一个基本的看法是,中文是象形文字,英文或者说拉丁语系是拼音文字。所以中文,一度也用拼音标注,甚至有人主张中文也拼音化。也有人提出文字应该统一,并创造了兼容并包的世界语。有关语言文字比较研究改革发展的文章和书籍,也非常的多了。但是我的一个基本的疑问,却一直没能很确定的弄清楚。这个疑问最初来源于在大学时候学英语。当时看到宿舍的同学背英语字典,受其影响,也通读了两遍牛津高阶英汉字典。他很厉害,也是下了功夫,真的是背会了,我们宿舍的随便哪一个人,可以从字典中随便挑一个字去考他,他都能准确的回答出来。一般没有背4、5遍到6、7遍的工夫,是达不到这个程度的。我背了不到两遍,所以根本谈不上能记住。虽然英文水平没有因此长进多少,但一个印象却很强烈,那就是英文的字母或词根,与其所代表的意象,也就是其音和意,是直接对应的。可以断定,英文的源头,也像中文一样,是象形文字。只不过后来进一步符号化和逻辑化了,通过词缀衍生了大量的相关词汇,这显而易见是由于文字实际应用的需要而引发的。所以,英文比中文进化的要充分的多!不仅如此,由拉丁、希腊语系等发展起来的英语本身,也可以直接折射曾使用这些语言的民族和国家的文明的历史。拿中文的现在和英文比较,单从语言文字来说,中国文化从中国现当代语言中呈现出来的历史真的就很贫瘠了。这恐怕与秦始皇统一文字、废除百家独尊儒术不无关系。春秋战国时期丰富的思想和灿烂的文化的大河,进入了宗法家长专制的僵化时期。思想和文化没有了,语言文字自然也萎缩。西方在大致相同阶段也进入了宗教时期,但宗教对当时的哲学和文化是一种兼容并包,相对来说比中国的家长专制和不断的文字狱还是要宽松些。之后的文艺复兴和科学以及工业革命的兴起,更是赋予了这种语言更丰富的内涵。现在,经过不断的进化和兼容并包,英语已经是科学和国际事务的第一语言,其基本语汇直接包含的科学、商务、法律、环境、以及艺术等等内涵,更是中文难以望其项背的。语言文字的内涵与思想、文化的丰富程度直接相关,中国再不发展,再不进步,中文的地位,就更加堪虞了。所以中文的问题,绝对不是加注了拼音或文字改革那么简单!
您这段有关文字起源和进化的论断,我实在不敢苟同。怎么拉丁文的词根是从象形文字演化来的? 这个结论从哪里得出来的?
泡网分: 11.858
注册: 2004年11月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韩国鲁迅著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