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怎样盘头发好看视频?

查看: 1355|回复: 16
在线时间12 小时
阅读权限40
注册会员, 积分 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 积分
我最近下载的MKV电影,动不动就是2-5G,720那么大的分辨率,竟然用的是384Kbps/5.1音轨,实在对不起我的我的2.0的音箱,更对不起别人几千块的5.1。明显感觉音质不如192K/2.0,连96K的AAC也比不上
不知道各位童鞋对下载电影的声音质量怎么看,有什么好的片源建议?
在线时间820 小时
阅读权限50
职业侠客, 积分 9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 积分
职业侠客, 积分 9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 积分
经验959 点
金钱712 ¥
我不会在网上下载电影看,那效果太不尽人意!我买D9和蓝光碟!!
在线时间7480 小时
阅读权限150
经验4511 点
金钱3717 ¥
现在看电影我基本上都在网上观看。很方便的。
在线时间12 小时
阅读权限40
注册会员, 积分 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 积分
网上在线电影效果狂差,我几乎不看的
我用的19“的显示器,对下载的电影,分辨率要求不高,宽700多像素就差不多了
对于声音就比较挑剔,觉得192K双声道比384K六声道好很多,即使下了2G的电影,还不能获得满意的声音,觉得很郁闷
PS:我的音箱是十年前,1-2百元的音箱,比现在廉价的2.1或5.1强的多了
在线时间4017 小时
阅读权限100
罗宾汉, 积分 26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06 积分
罗宾汉, 积分 26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06 积分
经验2694 点
金钱1631 ¥
楼主对音质的要求高啊!
我是用美如画R3同轴输出+TDA1541MINI解码+爱琴功放+论坛克莱尔音箱,720P的像质和音质已经可以满足了,显示用40寸长虹液晶
在线时间12 小时
阅读权限40
注册会员, 积分 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 积分
720P的像质和音质,码率是什么?
可能好的设备对劣质声源提升很大,或者是5.1声道对比2.0更有气氛?
你有没有对比过384K/5.1的音源,和APE音源有很大差别吗?
在线时间1268 小时
阅读权限100
经验808 点
金钱534 ¥
5G也不能算高清,720P为了保证画质,音轨自然会有所压缩
你下蓝光原盘或者 REMUX不就好了20,30G的···
在线时间2201 小时
阅读权限50
职业侠客, 积分 5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9 积分
职业侠客, 积分 5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9 积分
经验521 点
金钱458 ¥
下电影?重编码的720P和1080P电影的音频应该不差了,但不是2G那些720P。。。
transformers.jpg (102.03 KB, 下载次数: 1)
19:30 上传
在线时间12 小时
阅读权限40
注册会员, 积分 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 积分
5.1声道384K的音源,一个声道只有64K,比RMVB好不了多少
在线时间2201 小时
阅读权限50
职业侠客, 积分 5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9 积分
职业侠客, 积分 5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9 积分
经验521 点
金钱458 ¥
720加长版的harry potter
harry.jpg (52.88 KB, 下载次数: 0)
19:39 上传
在线时间3243 小时
阅读权限200
经验1929 点
金钱1290 ¥
下带dts的电影就是了
在线时间519 小时
阅读权限50
业余侠客, 积分 2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9 积分
业余侠客, 积分 2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9 积分
经验201 点
金钱201 ¥
硬件设施也一般 我都无所谓的
在线时间86 小时
阅读权限50
论坛游民, 积分 1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 积分
论坛游民, 积分 1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 积分
经验118 点
金钱118 ¥
pt上找去。720一般4.2g dts或者ac3的音轨还可以
在线时间659 小时
阅读权限50
业余侠客, 积分 4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56 积分
业余侠客, 积分 4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56 积分
经验444 点
金钱437 ¥
MKV.1080P或720P的,我24寸的液晶显示器看,5.1的音响,觉的满足了,毕竟不需要花什么钱,只需要几G硬盘
在线时间6794 小时
阅读权限150
经验7314 点
金钱6444 ¥
我常下1080P DTS 的高清来看,大片讲究的是音效,5.1声道营造的气氛.
而APE是立体声,讲究高保道,AV和传统二声道着重点不同
在线时间1308 小时
头像被屏蔽
经验392 点
金钱314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在线时间5873 小时
阅读权限70
侠之大者, 积分 12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1 积分
侠之大者, 积分 12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1 积分
经验1279 点
金钱1231 ¥
以前自己下载1080P或者720P的电影来看,后来花钱去数码城拷,麻烦,也在用蓝光碟机了,盗版的便宜,效果也不错
Powered by百度视频搜索&&全球最大中文视频搜索引擎
订阅精彩视频,请
最强劳动特辑精彩上演
百度视频搜索结果源于互联网视频网站,系计算机系统根据搜索热度自动排列,不代表百度赞成被搜索网站的内容或立场。怎样看出电影是剪辑的功力还是导演的功力?
按投票排序
1.1更新第一次在知乎上回答,是因为实在忍不住了。各位高大上的回答,都没有直接解决问题:怎样看出 是导演的功力还是剪辑的功力。我下面的话,只是针对华语电影剧情片的剪辑。国外电影工业系统、电视剧以及纪录片新闻等等不在此列。一部电影上映后,经常会在豆瓣等地方看到许多充满智慧的评论,当然有时也包括对剪辑的评论。如“剪辑凌厉有力”“剪辑混乱而碎片化”“剪辑节奏拖沓”等等。但这种评价方式是很不科学的,或者说是很粗暴的。不了解这部片子导演和剪辑的合作方式,是无法就此下决断的。以下有几种情况以及看出来的方法。1、理想的情况下,是导演与剪辑在价值观上方向一致,审美水准也在同一阶层,并且在沟通上非常默契,那么结果将会是一加一大于二。举例说明,《风声》的剪辑风格和影片的类型、质感、气氛配合得是非常丝丝入扣的,不仅完成了说故事的功能,在气氛和情绪上也是相得益彰。这个电影你不需要了解内幕,就能知道,这是一个导演和剪辑配合得非常默契的项目,它的内在是一体的。这类导演和剪辑师的组合,可称之为“灵魂伴侣”型。
当你看到一部让你让你忘了剪辑的亮点而只被故事紧紧吸引的影片,当你在影院成为最单纯的被吸引的观众,而不是影评人的时候,你应该遇到的是这样的神仙眷侣组合。当然,我说的是这俩人水准都够高,若是两个low咖水乳交融,那也会有一种奇妙的和谐,具体例子可参考《午夜出租车》等国产惊悚片。2、其次的情况,是导演对自己的项目非常有把握,影片的完成度也很高,而剪辑师技术过硬,对于技巧运用熟悉,对于类型理解到位,即便和导演的方向不能完全从内心契合,也可以充分完成导演的想法。这样的例子,比如《无人区》、《银牌车手》、我们能从画面上看到一个非常强势的导演——大部分场景和情节都能看出前期设计的痕迹,而剪辑把他的意图还原得很好。
这样的片子看起来你也会很投入,但会缺少一点点全身心代入的感觉。原因无他,是少了导演和剪辑思想碰撞上的化学反应。但这也是难得的好组合,可称之为“夫唱妻随”的五好家庭型。3、第三种情况。导演对自己的影片不太确定,完成度不算太高,但也不算强势,会接受剪辑师的建议,对前期的错漏查遗补缺,甚至重新在大结构上编排故事。这类影片,举个例子……还是匿名吧,有一部关于自行车的影片,前期素材十分丰富,但在取舍上有问题,整条故事线是在后期重新搭建起来,甚至改变了人物的许多对白,调换了许多戏的场次,人物的背景故事也重新写了一遍,最后成片在普通观众看来依然不错——把一个故事还是讲的有声有色,只是和原来剧本的设计有许多出入。
你看到一部还不错的片子,但你总觉得,好像有点什么不对——“导演为什么不把这场戏再说深一点呢”“要是那个女人走远的背影再长一点情绪就更饱满了”“他说这句台词的时候很感人,可为什么画面切到了别人的脸上”——你就是遇到了这样的片子。那些小遗憾,就像是打得很好的补丁,虽然还是一件合身的衣裳,但总在仔细较真的时候发现了是被补过的。这样的组合,可称之为“半路夫妻”型。虽然也是和谐的家庭,但总是有遗憾的前事,恨不相逢未拍时。
今天先更新到这里。后面还有几种奇葩组合,必须养足精神,要不然写出来会顿感人生艰难。===================================================一个回答居然让我跨了年,实在是不好意思。谢谢大家的关注和热情,让我接着把这片小文章写完。前面写了三种幸福家庭,接下来就是不幸福的伴侣们。老话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剪辑师和导演的组合里面,那些破裂的感情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影片那些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令人混乱、烦闷、不解、疑惑、累感不爱继而破口大骂的剧情。4、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不幸家庭中最幸运的一种——粉饰太平型。假若一个项目出生的缘由不是为了如奥斯卡安所言“在人们的内心激起什么“的目的,也不是导演深藏于内心数十年而终于要对世界吼叫出来的某句话(这句话不一定很深刻,它可以只是”老子就是爱吃鸡蛋灌饼!“),而只是一个”局“,那么很多情况下,剪辑师和导演的关系也就是凑局者。
局是什么?这个词也许只有在中国才会有那么微妙的含义,一言难以蔽之。有时我们会奇怪于某些电影怎么会来到世上,那些投资者、出品方、导演监制演员都是大傻逼吗?当然不是。很可能,这些项目出现的方式都是以凑局为目的的——有人想挣钱,有人想出名,有人想玩儿文化。想玩儿文化的人有钱,想挣钱的人有名,想出名的人被认为有文化,这样一个局就成了。这里面没有任何对电影的敬畏和执念,即使凑局者都是业内知名,也无法改变这个项目天生的缺陷——那就是其实没有人真正爱它,所有人只是爱它有可能带来的东西。
如果导演不是组局者,那么他和剪辑师都是来打一份工。即便你很有职业操守,但在工作的过程中,你所认为好的,美的,需要坚持的东西常会被粗暴地干预和阻挠。有时必须要留下某个女演员惨不忍睹的长段独白,有时必须剪掉还不错的其他角色——只是因为这些东西妨碍了组局者想要的东西。
这种情况下,工作变得索然无味。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赶紧干完拿钱走人。导演和剪辑师在这种情况下的相处反而显得相敬如宾,谁也不较劲。就好像一群人去挖宝藏,人山人海红旗招展标语口号满天飞,大家仿佛也干劲十足,但所有人都知道却绝口不提——深埋在地底下的不是宝藏,而是骸骨。
最著名的例子是迄今为止的土豪三部曲。孙红雷甑子丹成龙前仆后继,阵容不可谓不豪华,幕后也都是经验丰富老道之团队,可谓华语电影界空前之怪现象也。这就是局,豪华的大局。可它不是电影。
有点儿跑题。但我还是想多说两句:电影是个有灵魂的东西,您还是好好卖房吧。还有后续,写完这个跑题的例子有点儿郁闷,歇歇再更新。
大家似乎覺得導演是獨裁者,什麼都干,什麼都管,確實很大程度上也是;但是其實導演和剪輯之間還是有分工的,而且很明確:剪輯師是管剪輯的;而導演,顧名思義,是引導演繹的,英文director 似乎更能夠解釋導演是幹嘛的,“direct” +“or”,給予方向的人,給予劇組成員方向,以實現他腦中畫面。剪輯和導演是,兩個職位有著完全不同的定位,剪輯是後期工作者,不在拍攝現場,導演是貫穿整個片子的製作的,特別是現場對於演員演繹的導向。電影是個團體工作,很難說明究竟是誰的功力更大。你說畫面感,是導演的功力?還是攝像的功力?在Life of Pi 後,畫面甚至是CGI的功力。你說服裝,是導演的功力?還是美術指導的功力?所以說好電影是導演還是剪輯的功力,我覺得幾乎無法明確得區分開來。一定要明確得區分開來的話,大致上可以說是,講故事的方式是大部份是剪輯的功力;剪輯師是幫助導演用最合適的方式去講故事的一個,重要的角色。剪輯師基本是在以觀眾的角度考慮這個故事是否能被理解,試圖把故事用觀眾能看懂的方式講好。如果是紀錄片,片段都是不在預期內的,剪輯基本就是 “導演”。剪輯對一部電影的影響是相當大的。真要分清是誰的功力更大的話,建議先了解一下剪輯是什麼東西。剪輯基本上重塑了一部電影;footage(素材)不剪,是不會變成一部電影的,它們只是一段段片段。所以,基本上,拿到 footage 後,剪輯會做粗剪,然後導演會來看粗剪,給予自己的見解,雙方達成共識,然後剪輯再去各種修改,然後形成電影。剪輯可以有無數種節奏和影響,甚至最適合這些 footage 的表達方式和劇本順序都有出入。所以一部電影其實到完成為止,基本上有三個版本,劇本版本,到拍攝就有了拍攝版本,剪輯完了後就有了剪輯版本。一部電影的最終一個版本,就是剪輯的最後一切。現在都是 NLE(Non-linear Eiditng)的時代,關於剪輯的歷史,推薦去看紀錄片: ,土豆: ;於是我不囉嗦了。但是剪輯這件事情,其實是用 Walter Murch 的話來說,便是,是人腦對畫面的理解;有點類似觀眾心理研究。基本上是 audience oriented 的一門藝術,是需要站在觀眾的角度去理解畫面是否能交代情節。(順便推薦他的書 《眨眼之間》 )這個關於人腦對畫面理解的研究,也可以追溯到蘇聯時期的剪輯師, Eisensetein,也就是現在最常用的一種剪輯手法,蒙太奇(montage)的創始人;紀錄片裡面有說,強烈推薦去看看,如果對剪輯感興趣的話。一部片子有很多剪的方法。一部按照時間順序敘事的片子,進到剪輯室後可以倒著說,比如電影 “Memento”
,這個電影裡面,倒著說故事的方式,更適合故事的情節,觀眾也更能感受到更多的驚喜。剪輯的多樣性要歸功於 Avid 的誕生,數碼剪輯的方式,讓故事的說法有了大大的改變。具體想了解,也是可以去看
; 土豆: 。剪輯師一直是在嘗試以觀眾的視角來看待整個故事是否能被理解。儘管導演有作者光環,但是,把故事拍好是導演的功勞,把故事講好卻是剪輯的功勞。==========好,我要開始囉嗦了,有耐性的人可以看看 =============至於一部完整的電影很難看出來具體是誰的功勞更大,真的要分是誰的功勞更大的話就要去挖劇本了。但是事實上,在一部電影的拍攝中,隨著拍攝的進行,出來的footage多少會和劇本有出入;想像中的畫面,和最終拍出來的畫面多少會有區別。因為導演跟著整個拍攝過程跑,甚至有時候為了拍好一些片段,而離原本的想法越來越遠。拿到片子後,導演多數情況是當局者迷,他也開始不知道怎麼拿捏了,他也不知道哪段好,哪段不好,準確來說,每段片段他都很愛;他甚至會做無理的要求,比如:“ 花了好多時間才能把這段拍好!我一定要用!” 但是事實上,這一段 “花了很多時間拍的片段” 未必適合片子整體的感覺,不一定是這個電影的最好的講述方式;所以其實我們現在看到的電影,不一定是符合最初劇本的設定。而剪輯師的工作是用已有的材料重新把故事,用觀眾能理解的方式,講一遍。在一般好萊塢系統中,剪輯是不參與拍攝的,不會被 “花了很多時間拍的片段” 矇住雙眼,這樣剪輯可以完整得保留自己見地,去發揮自己對於劇本的理解,竟可能得在已有的 footage 的基礎上還原劇本中的情形,同時,製造 tension(戲劇張力),竟可能從觀眾能理解的角度出發去表現導演腦中的畫面。而如何在剪輯中製造戲劇張力,和選擇的片段有關,與聲音的剪輯的點(edit point)有關。電影中的一個場景會有很多機位,比如一對人在喝咖啡聊天的情景,有一個側面的兩個人的鏡頭(two shot),有一個過肩鏡頭(OTS,over the shoulder),有近距離(close up),等等。而剪輯師的工作就是在眾多片段中,選擇合適的時機(timing),用合適的鏡頭(shot),選擇合適的演繹(performance),在合適的節奏下(pace),展現這個故事(narrative),表達一種情緒(emotion)。最終情緒服務到故事,也同時感染觀眾,昇華故事。我這裡也只是介紹了剪輯的工作,一部電影中,導演和剪輯誰的功力更大,也是因片而異,很難一概而論,但是把故事put into shape 的人是剪輯,把故事講好的人依然是剪輯。劇本最後版本就是剪輯最後的一剪。呼,說了好多。希望有解釋到你的疑問。最後還是要加一句,個人經歷,僅供參考。================= 延伸問題的回答==================Q:我看有的电影(如:画皮)会像做动画一样先画个分镜稿,请问这对电影画面有什么影响?对导演和剪辑有什么影响?A:分鏡主要是導演用來和攝像導演溝通 演員活動,相機角度,相機移動方式等,的一連串繪畫或者是動畫。因為在拍之前其實有很多前期溝通以及準備工作,分鏡就是其中一種 previsualization(抱歉我是在找不到合適的翻譯,不過可以按照構詞法來理解, pre visual,提前看到,但是這個看到比較思維上的看到,而不是物理上的) 的溝通手法。主要是給攝像導演一個場景大致 佈置,人物活動,相機移動,取景的感覺;特別是複雜的相機移動和角度,比如一些特效場景。這樣,導演和攝像導演會更好地理解以及討論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拍。分鏡對剪輯的影響不是特別大;除非是一些複雜的人物活動,或者特效鏡頭,剪輯看到分鏡後,可以理解導演的用意,以便在剪輯的時候參考或者是延伸出更有效果的剪輯。但是主要還是用在前期,類似整部電影的一種“排練”,像是一種電影的“草稿”。Q:非线性不是指数字化编辑吗?但爱森斯坦的剪辑方法,我记得在大卫波德维尔的《电影艺术》里面说是非连贯性剪辑,这两个应该不是一个概念吧?非连贯性剪辑是现在常用的手法,那现代好莱坞和传统好莱坞有什么区别呢?A:首先,NLE 中 linear 不是線性的意思,應該翻譯叫做「連貫」。因為早期的拍攝和剪輯都是按照劇本的時間順序去拍攝的,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個地點拍完跑下一個地點的。是一種非常沒效率的拍攝方法,而且用的也是膠片拍攝,膠片剪輯,這樣的剪輯也相對麻煩。所以早期電影剪輯都幾乎只是剪去不好的地方,把動作連接起來,沒有什麼特別關於劇情上的創新,也沒上升到一種藝術,純技術活兒,這種剪輯,叫做 linear editing,連貫地按照劇本,一個場景接著下一個場景來剪輯。愛森斯坦開創用的剪輯手法叫做 蒙太奇,和 NLE 是兩回事兒。我這裡分別說明。NLE是數碼時代才出現的一種剪輯的「系統」,因為素材可以翻來覆去地看,而且在軟件的time line上可以更好地看到整部片子的佈局,很方便修改。而且也不一定要場景一剪完才能剪輯場景二,可以直接剪輯場景三,再來剪輯場景一和場景二,因為電腦非常方便修改,只要記得保存就行了。蒙太奇 祇是一種剪輯的「手法」,現在經常用。建議直接去看那紀錄片,解釋得估計比我要清楚。大致解釋起來,就是人腦自動連接畫面裡面的元素,形成一個故事。基本的概念就是 「一個男人的鏡頭」「一個美好的家庭的鏡頭」「再來一個這個男人笑的鏡頭」那我們感覺得到這個男人覺得幸福。然後我們把中間的美好家庭的鏡頭換成一個食物的鏡頭。那就變成 「一個男人的鏡頭」「食物的鏡頭」「再來一個這個男人笑的鏡頭」我們就會覺得這個男人是餓了,感覺馬上就變了。所以其實這些祇是一個個畫面而已,是我們腦子把這些畫面裡的元素連接在一起進行理解。用崑丁的話來說就是,「電影就是一場幻覺」。
看表演,看台词,看主体思想,看场面调度……剪接再好,不能把控电影的总体故事,也不能把控表演,镜头角度,光影效果。像《JFK》这样的电影,剪接固然很绚烂,但是你要看电影中的气场,依然能感受到Stone当年强大的气场。逻辑上应该这么说,好的剪接只能不把一部好的电影搞砸,能让一个烂电影不会烂到不能接受。
(最后一次更新)这两天补看了去年奥斯卡五强的最佳剪辑的座谈(还没看完,每年都有),以及每年的PreNAB Editor座谈1、布达佩斯大饭店剪辑的过程,一直有Music Editor开着ProTools跟着剪辑师一起干活2、爆裂鼓手的剪辑师一开始只是一个后期公司做广告剪辑的,在公司的时候Tim Squyres在他们那里干活,他给他打过下手。后来Tim剪电影的时候太忙了,缺人,就让朋友帮忙找助手,他朋友就推荐了他,Tim一看,这小孩之前给我打过下手,不错。于是,他就进入电影行业了。3、前一阵子刚上的王牌特工头,那个剪辑师在他参与的头10部电影基本没有收剪辑酬劳,只为了干活,把AVID练熟。他说王牌特工最难的戏是高空跳伞那一段落,4分钟的成品,素材有15个小时-_-!4、很多人吐槽,特码的你说了这么多也没回答问题的核心,好吧。我说这么多其实只是想表达,一部电影你不能说他100%是剪辑师给他剪好的,更不能说是导演剪好的。整好,今年有一个剪辑师改行拍的片子就要上了,《xx班》,他既是导演又是剪辑,结果能把这个问题终结了吧,到时候看完了想吐槽记得在下面留言,反正我是不会告诉你片子怎样的。5、除了这个剪辑师,还有一个开摩托车的号称zym御用的也导片子了。另外,还有一个剪辑师的项目已经在筹备了,这几部作品都是自导自剪,你怎么看?6、说了这么多,期间也因为之前的答案交代太明显,私底下被人警告过。今天最后更新一次答案。一部电影的剪辑永远没有最终版,但到了那个时间必须picture lock,关于剪辑,关于电影,这种主观意识可以左右很多东西的讨论也必然没有结果,但也必须有个句号。7、陆陆续续会有人私信问我招什么人,答案当然很明显啦,Assistant Editor,可能你只是一张白纸,但我会把你培养成可以直接跟美国人一起干活的Assistant Editor,但如果你愿意付出3-5年的时间投入到一个真正热爱的行业,没什么是不能做到的。其实世界就这么大。12.19更新(鸭梨山大中)第一次在知乎做这么长的回答,先来一张图缓解一下紧张气氛我尽量用自己真实经历和了解,来说话剪辑师以及剪辑组在电影工业里面的位置和作用说几件真实事情,1、上个月去参加女朋友大学同学的一个婚礼,跟一个搞股票的哥们聊天。说我是搞剪辑的,我就跟他说了一下大概,他惊讶到“电影不是按照顺序就拍好了吗?怎么还用你们剪辑,接起来不就好了吗?”由此可见,隔行如隔山。2、自我阉割3、自我阉割4、社交网络拿了8个奥斯卡提名,最后获得最佳剪辑,后一年的最佳剪辑是龙纹身的女孩,获奖者是同一个剪辑师组合。5、大导演基本上都会有固定合作的剪辑师,好莱坞比如斯皮尔伯格和Micheal Kahn,李安和Tim Squyres,王家卫和张叔平就不用说了。一来我了解你拍的时候想什么,你了解我能把你想要的东西剪出来,最重要的是,我还能给你惊喜。6、回头继续更新,我说的都是我经历和了解的事实。12.19更新(在这里)7、自我阉割8、鉴于国内电影工业一点都不成熟,有时候最终上院线的版本,不一定是剪辑师,甚至是导演的版本,有可能是编剧,有可能是监制,最终是制片人来做picture lock更是常见。9、回到隔行如隔山,就算都是做电影的,做其他岗位的也不会知道剪辑这个岗位要做的工作。比如,场记每天交给剪辑的素材,都会叮嘱一句,导演说NG的条也要留着,不要删掉。有的剪辑师可能只看OK take,但基本上我认识的同行都是所有的条数都会看,现场NG有时候在后期是OK。10、国外的剪辑组可以多大10多人,他们会有画面剪辑、特技剪辑、声音剪辑、立体的还有立体剪辑,所谓术业有专攻,就是这个意思。他们在剪辑阶段自己就搞5.1的临时mix,自己做临时comp,我们没办法,差距太大。国内的剪辑组最大的,据前辈说,是《赤壁》。11、其实很悲哀的说,在国内剪辑师的位置很低,大部分组都是快开机了,甚至开机了才找个剪辑师,前面我说了,工业不成熟的原因。而且剪辑师是个高危职业,脑残粉丝们会不停地在你微博下面留言死亡威胁,因为你把他家偶像的戏“剪”没了-_-!12、电影剪辑和预告片、TVC剪辑都不一样,后者是广告,为了卖片,节操不是问题。有人总觉得剪辑师是为了当导演,我只能说人各有所爱,当然也有不少成功的例子,有剪辑师变成导演的,比如阿拉伯的劳伦斯的导演大卫里恩就是。下面是其中的12位,还算成功的我经常给别人说我们这个工作的作用的时候,是这么打比喻的。一个电影,在剧本开发和立项开拍的时候,是100分,前期拍摄会因为种种原因,现场环境、演员档期调整、拍摄难度超出预期、场景无法落实等等,造成拍摄完的东西可能只剩下70分,甚至更低。到了后期,就要靠剪辑、声音、特技、DI,把她往100分方向去拉。有的能回到90分,甚至超过100分,有的甚至反而只剩下60分,不及格的就不说了。记住,剪辑师也好,助理剪辑师也好,不是操机员。We are editors, not the computer fucker.Thx.最后贴几个剪辑师的访谈以及工作环境,都是好莱坞的,国内这方面的沟通为零。少年派剪辑师访谈逃离德黑兰剪辑师访谈绝命毒师剪辑组(三个剪辑师都在)访谈 美剧复仇剪辑师工作台点球成金剪辑台(看看桌面有多少东西就知道工作有多复杂了)最后,送上一位美女剪辑师,美剧摩登家庭
很难分辨出来。。。记得一个真实例子:某片子拍完了,剪出来的效果发现并不好。后来导演和剪辑师决定把它剪成另外一个故事。结果。。。该片子还在奥斯卡拿了某奖,但并非是最佳剪辑。回头我找到细节再补充上来。补充:电影是&Annie Hall, USA, 1977)原来的故事是主角有N段爱情关系,HALL只不过是其中一人。剪辑时导演艾伦和剪辑师罗森布朗都觉得行不通剪辑师建议留下男主和HALL的爱情为重心。后来该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剧本,女主角。。。唯一未获奖的是剪辑.---&Understanding Movies , 11e& Page 158
光看电影看不出,得知道些内幕,也就是说除了主创人员外,其他人很难知道。因为导演和剪辑师对创作所占的比重可大可小。导演大可以大到什么都管,小可以小到什么都不管(由其他人来共同完成导演的工作)。剪辑师大可以大到改变影片节奏、气氛,甚至部份剧情,小可以小到只是操作机器而已。有一些条件可以用来帮助判断剪辑师对创作所占的大致比重:1,有没有 previz,是否足够好。previz 会极大减轻剪辑师的工作量;2,有没有分镜头脚本,是否足够好。分镜头脚本可以大幅度减轻剪辑工作量;3,有没有剧本,是否足够好。4,导演是否指挥剪辑,指挥了多少。(不过即便是这些,外人也是不容易知道的)
没有好剧本这两个都是扯淡,有了好剧本这个问题才有讨论的前提
看导演剪辑版
在理想状态下:导演在拍摄时最主要的工作是「连戏」,要确保演员的表演是连贯的,确保有足够的镜头数,以及故事逻辑不要出问题。而剪辑在后期剪辑时则是要将其中的「情绪」完成连贯,这是只有在剪辑阶段才能处理的工作。而这一切的工作基础,就是前期的剧本。在好的剧本支持下,导演和剪辑都是在完成各自阶段的工作,都非常重要,不存在谁的功劳一说。换句话说,电影好就什么都好,大家开心就好。只有电影出了问题,才需要分辨是谁的责任。但那个时候,再来分辨谁的责任,其实都不开心。在现实中,尤其是中国的现实中,导演是一个需要随时冲上去救火的消防员,整个链条中出任何问题,可怜的导演都要冲上去堵枪口,这种情况下讨论导演和剪辑的功过没什么意义。
无法看出来,除非你在组里,除非你知道导演和剪辑师两人之间是怎么配合工作的。另外,我补充一点就是:剪辑师并不是单纯的技术人员,如果你只是按照场记表工作,那就不是剪辑师,是操机工。好的剪辑师是故事呈现前的最后一次创作,他有责任帮助导演从技术角度,让故事更具有表现力。
《眨眼之间》里面有一句话,我觉得不错:“电影就像是一盘菜,导演及各部门成员挑回来上好的食材(素材),剪辑师把这盘菜炒好。”所以素材本身的优秀,是导演(及其他各部门)的功力。如表演、调度、画面风格等等。菜与菜之间的感觉如何,要看剪辑了。比如各镜头情感的衔接、推进,剧情结构安排,剪接的节奏等。还有两点想说的电影是集体的艺术,所以很难说是谁的功力。好的剪辑的目标通常是让人感受不到剪辑的存在,所以常常是幕后英雄。
对于镜头剪切,每部电影导演和剪辑的关系是不一样的,要分类讨论。1.导演亲自操刀。注意,虽然是操刀,但下剪子的依旧是剪辑,导演来指导,剪辑只不过是操刀员,动手不动脑而已。这时,全部体现的都是导演的功力。2.导演做指导,剪辑做补充。这要求两者见解统一,表达一致,两人配合好的话可以达到1+1>2的效果,当然,也比较容易引起分歧。3.完全剪辑师拿捏。国外很多电影喜欢这样,整部戏拍完,导演拍屁股走人去放松去了,剪辑师自己根据剧本,分镜,素材按照自己的想法剪成电影。一般导演回来之后还会整理思路,来个导演剪辑版,表达一些自己的思想。例 蝴蝶效应 黄海等ps 这其中还要加上审核的因素,有时候导演和剪辑的意愿也不能完全表达,这时候不上线的导演剪辑版便派上用场了,可以补充院线剧场版被切掉的剧情相关思想。比如蝴蝶效应导演剪辑版的结局涉及伦理问,无人区最后强制补充的镜头等pps 半专业人士,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欢迎交流!
第一次,正式在知乎回答问题。首先我要说的是,我是《做茧》的导演,很多朋友应该不会陌生,因为我在这里跟很多人闹腾过。《做茧》是一部悬疑片,剧本修改了几十次,然后才开始拍摄。拍摄的时候,我力争每一个场景都要有足够的镜头可用。例如韩凯审讯的那场戏,每一次都要拍摄一个全景、然后是正反打。演员如果有一次表演出现纰漏,就得重新拍一次。我之所以如此要求,为的就是后期剪辑的时候有足够的镜头可用。看过《做茧》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我更多的画面在审讯室里给了前刑警韩凯,主要原因就是与他对戏的演员表情不到位,所以尽可能的给了表情到位的演员。按照剧本来剪辑的话,我们第一场戏是大兵进入囚禁室,然后被柱子踹倒,然后韩凯出现,审讯洋洋,洋洋交代过程,然后审讯大神,然后大兵告诉大神柱子跟他要过药,大神说出梅子,大兵找梅子,审讯柱子,柱子被扎,梅子交代,最后是大神接到洋洋电话,一切水落石出。拍摄完成,我坐在电脑前,按照分镜脚本一点点的剪,我发现前面一点都不吸引人,于是我进行了调整,把柱子被刀扎的那场戏放在了前面,这样能够在前三分钟就抓住观众。然后又把交易的戏挪到前面,老大发现假币,然后被抓到囚禁室。这样一来,前六分钟,《做茧》这部影片的故事已经完整的建置起来了。我自己的感受是这样的:编剧,写一个好故事,导演按照剧本,拍出相应的足够的画面,最后,就是剪辑的功力了。一个故事精彩不精彩,故事到底能不能让观众看懂,有了尽可能多的画面,那么剩下的就完全靠剪辑了。因为我们用的RED EPIC拍摄,画质5K,所以在剪辑的时候有了更多的自由度。比如KTV里面,众人跳舞,那时候我们没有文文的画面,只有她和柱子坐在一起的画面,我为了展示别人跳舞而文文很端庄的坐在那里,所以把画面里面的柱子剪掉了,差不多裁掉了画面的五分之二强。还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我用剪辑,让三个不在同一个空间里的四个人,剪到了一起,没有观众会知道这一点。这场戏是大兵撕着梅子的头发进入审讯室,画面展示梅子跌倒,然后是大兵说柱子你行啊,钱呢?柱子满脸是血的说自己被陷害,接着是韩凯低头看梅子,然后大兵看韩凯,然后抓起梅子的头发一耳光打过去。在这里,其实是不同的三场戏,被我剪辑成了一场戏。那个时候我们的演员韩凯已经因为档期的原因走了,在他走之前,我拍下了他低头看梅子的镜头,他当时低头因为没有参照,是我躺在地上让韩凯看着我,拍下了这个画面,然后在剪辑的时候把这个镜头剪进去,这样一来,观众就以为是同一个场景、同一个时间……还有要说的是。在审讯洋洋开始,洋洋老实交代,在高速服务站,柱子放箱子的画面在剪辑的第一版的时候没有剪掉,结果让观众一下子就明白了:哦—原来被他拿走了。后来,我想到,既然是洋洋交代,那么事实是洋洋并没有看见柱子换箱子,那就不应该在这里出现这个镜头,于是我剪掉了。在最后包袱完全打开的时候,观众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被他拿走了。这个情节,如果剪辑不考虑好,就很难营造悬疑。《做茧》用上线五天的时间收回了成本,现在仍然以每天十几万的点击率上升,盗版已经泛滥成灾,加上街头巷尾的盗版DVD碟片(您见过36分钟的微电影也有盗版的吗),可以说,作为一部投资八万的微电影《做茧》是成功的。经历过这一次,也让我明白,剪辑——在一部影片中,占着40%以上的功劳。一个故事怎么讲,画面怎么删,有些穿帮的地方怎么裁……故事是不是惊悚、悬疑、喜剧……全都需要剪辑来实现。一个好的剪辑,能让一堆烂素材起死回生。这个,真不是瞎话。作为一个导演,亲自剪辑自己拍摄的影片,是最美不过的事了。据我所知,在好莱坞,拥有最终剪辑权的导演,也不过十来个而已。
看整体电影风格的呈现,剪辑师一般按照导演的要求剪辑。
电影是绝对的team work,但我始终觉得电影的成功来自于导演的水平。因为好的导演可以控制剪辑师(差导演当然也可以毁),但好的剪辑师是没法救差劲的镜头的(救也只是有限,废镜头多根本没法剪辑)。在我看来,剪辑如同电影的第三稿创作(一稿是剧本,二稿是拍摄),剪辑会让漂亮的镜头语言充满感情,也可以把单调的镜头变的更吸引人,无疑这绝对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且这也是导演几乎全程参与的工作。电影导演一定是从剧本、拍摄、剪辑都必须全身心投入的,所以,美国电影将导演名字A xx's film放在影片最开头,不仅说明这个人牛逼,而是真的这是TA的作品。所以,剪辑师和导演一定不是在一个位置上的,即使鄙人身为末流编剧,也认为电影的功力全看导演,因为烂导演把你辛苦写的好故事拍的很差,这是大几率发生的,剪辑师再也不可能救。
就说一点吧,看到有人推荐说去看看《电影剪辑的魔力》这部纪录片,well
我不推荐。这部90分钟纪录片说来说去就是一群名导变着法在说剪辑牛逼,剪辑伟大,却决口不提到底怎么剪的
除非有人爆料,否则无法区分。导演的要求对剪辑有督促,剪辑的建议对导演是辅助。剪辑的想出名,可以剪预告片或者干脆做导演。我听过几个牛叉的剪辑不忿导演的,都依然是剪辑而已,没谁成功转行。能打能演能拍能导能剪辑还能设计和监制的,除了洪金宝就是成龙,他俩是我个人心目中的电影界no1,洪金宝更强些。其他一些武术指导,副导演,演员什么的,风格太窄,气势不够。马楚成,甄子丹,陈勋奇,刘家良,曾志伟,包括鼎盛时期各种类型片导演、演员等等,技能又不够均匀,强的很强,弱的很弱。提主说徐克的七剑,是导演差还是剪辑差?这个剪辑竟然还获奖了,嚓!
这个问题让人摸不着头脑,没有导演的拍摄素材,剪辑剪什么?或者导演拍了一堆垃圾让剪辑妙手回春?好电影的前提是有好导演,导出一堆好素材,从好素材里再挑出最好的进行剪辑!
你们知道剪辑有多恶心么!!!!正常人看一次电影觉得爽了,那么看3次会不会觉得厌烦呢!!剪辑师如果认真的话看个30次都有可能啊!!!会吐的!!!!剪辑师,也算后期的一种,包括剪辑,调色等等都是!!剪辑剪个新闻,明明只有1分钟多一条,你剪个1个小时都有可能啊!!还有字幕啊什么音频啊!!!只是一条新闻啊!!!!1分多钟啊!!!!而且剪辑和设计师差不多啊!!都是上面不满意又要修改啊!!!改到上面满意啊!!!会吐的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知乎第一答…我记得姜文说过:不参与剪辑的导演根本不能被称之为导演。我不知道题主有没有这样的体验:真的想通过作文表达自己的一种想法,却面临像高考作文800字这样的限制,心中有无数话想说 是否在脑中不断增删, 精炼论据,甚是苛求一句话合辙押韵。当在最后一个格子写上一个'。'时自己都会被感动。而同样的论据 观点 到了另一个人手上 就变成了其他东西。我想电影也是如此,在基本2小时的时间内,将三个月拍摄 一年筹备 甚至像《Schindler's List》和《太阳照常升起》这样蛰伏十年的作品呈现出来 剪辑的作用不言而喻。可以说 一定程度上 剪辑让电影重生 是每一个负责人的导演拍一部走心之作时的必备过程。之所以喜欢姜文 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的剪辑 《太阳》四个时空独具匠心的编排《子弹》开场的快速切枪……廖凡在接受采访时说:那时候拍“鸿门宴”这场戏 组里的人都到了 准备下一场。结果谁知道导演三台机器 一台挂一万尺带 一转转了三天 优哥 发哥 他们仨就在那唠 足足唠了三天…再仔细回想那十几分钟的戏 每一个表情都历历在目 镜头的切换.旋转…而这些 真的离不开苦心的剪辑 三个月一群人拍摄 三个月孤身剪辑 …这背后正是导演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对待电影的认真…对于楼上那个 是说拍的好还是剪得好的?我想说对于真正有心的电影 我真的会由衷的说一句:剪的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线看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