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参加考研,什么都没有学位可以考研吗可以吗?

||||||||||
您的位置:&
我的考研梦:梦想,遥不可及还是触手可及?
】【我要纠错】
梦想,遥不可及还是触手可及?
假如,命运从出生那一刻起已经确定
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看别人未看过的风景
感受别人从未体会的感受
命运,因信念而改变。
这一年,我们开始觉得梦想这个东西,仿佛永远不能实现了。这一年,我们开始觉得青春这个东西永远不会重来了。这一年,我们开始觉得长大这个东西是世界上最无奈的事情了。
梦想,青春真的随我们而去了吗?或许是我们自己把它们推开了,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们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是为了周遭的人对我们的满意而已,为了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们战战兢兢的把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们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具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了。我们最初的梦想去了哪里,我们应该找回她,捍卫它,我们之所以奋斗,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世界而改变,活出真正的自己,对命运说NO.
我叫杨磊,现在住在合肥本科就读的学校外的出租屋里。两年前的我从这里毕业,本科园林,毕业后从事传媒工作。曾经也幻想自己的辉煌人生,但无奈学识有限,现实残酷,我所做的一切离我的梦想太遥远。为了自己的梦想,我选择了这条在外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一条路&&辞职。我知道梦想,是不能等的,趁年轻就要努力地去实现它,不然等到老了恐怕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我和你们一样,为了梦想,为了改变,为了未来,我们依然在路上&&
【一战厦大企管】
2011年十月我正式离职,我也正式加入到考研大军中来。四级没过的我选择了厦大的企管,当朋友们听说了我的选择后都很惊讶,劝我报低一点,但是我想试一试,我知道有的人可能也嘲笑过我的鲁莽与不自量力,甚至我自己也怀疑我自己,但是我想试一试。
这一次注定失败,我考了200分。
【全职二战厦大企管】
2012年4月 我再次踏上征程,这一次我选择了全职考研,在学校外租了个房子,开始我一个人的二战生活。这一次我依然厦大企管,没有辅导班,没有同学,有的只是我自己与我那遥不可及的梦想,虽然中间有过松懈,迷茫,娱乐和失眠。但是我还是坚持走完了,可是,现实总是在我意料之中,奇迹总是与我擦肩而过,这一次以359的成绩落下了二战的帷幕,其中政治71,68 数学96 专业课124.这一次离梦想是那么的近,又是那么的远。数学的惨败让我知道了我复习的薄弱环节,这个尴尬的成绩深深的触及了我内心深处,也打击了我的自尊心,现实给了我一巴掌,还好有朋友和家人的鼓励,谢谢你们。
这段时间,我每天都在反省过去的一天,期盼未来的一天,然后纠结的过着一整天。过去的一年,我失去了一些东西,但是我也因此得到了一些弥足珍贵的东西,更多的是对未来自己的肯定,关于怎么做自己,我最近也在想,或许人越年轻的时候就会想一些深刻的话题以证明自己的不浅薄吧,我们应该知道自己有什么,我们有什么,我们要放弃什么。
虽然这次考研以失败告终但是经过了过去一年的洗礼与沉淀,我没有被它打倒,二战给了我孤独,不被理解,黑暗,无助和迷茫。但是同时也给了我机会,孤独给了我我认识自己的机会,不被理解给了我认清朋友的机会,黑暗给了我发现自己光芒的机会,无助,让我知道谁是我的贵人,迷茫&&迷茫,谁的青春又能不迷茫呢。
我没有选择调剂或者是工作,我不甘心,如果这是命运,我不想将就,我更不会放弃,这样只会让那些围观我的人笑声更大,我们不能因为苦而放弃,我们只会因为抗而成长。我们可以垂直攀登高耸的石山,也可以选择迂回上山,缓慢的轻松的爬行,但我却不选择后者,因为我认为在选择安全舒适办法的瞬间,就会迷失我们的方向。忘记我们的初衷,即使没有忘记我们的初衷,也会慢慢的接受&理想归理想,现实只能到此为止了,已经做了充分的努力,就到此为止吧&的想法。那就一定会放弃最终的目标。我们不应该向命运妥协。
我们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都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解决了你就是幸存者,不解决,你永远也不可能知道自己可能成为谁,有时候我们需要逼自己一把。
因为我们年轻,所以没有选择,只有试一试。一个人二十岁出头的时候,除了仅剩不多的青春以外什么都没有,但是我们要知道手上这为数不多的青春决定了你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取决于这个阶段你想要什么,这个世界有那么的的不顺心的事情又能怎样,对他们说一句fuck you 然后继续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无论过去的考研之路有多么的坎坷,我都跌跌撞撞的以自己的方式一步一步的走了过来,经历过很多,也感慨很多,冲刺复习的孤寂,等待成绩的煎熬,黑暗无助,凄风若雨,令置身其中的我那么迷茫那么困惑。在考研这条路上有人看中成功的结果,有人看中过程,而在我看来,结果和过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追寻成功的路上见证了自我把握命运,自我规划人生的自信与能力,我相信它会助我完成三战。对,我选择了再来一次,我还年轻,我不想向命运妥协。
【决定三战】
在这里我想对那些和我境遇差不多的人,追梦的人,我们要告诉自己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做的事情,要去的地方,无论有多难,有多远。人生最大的冒险就是不冒险,和一群人,你哪里也去不了。
与其担心未来,不如现在好好努力。这条路上,只有奋斗可以给你安全感,不要轻易把梦想寄托在某个人身上,也不要太在乎身旁的耳语,因为未来式你自己的,终有你自己能够给自己最大的安全感能鼓励你的人只有你自己。当你勇敢的踏出第一步的时候,这个世界就会很小。等到有一天你变成了你喜欢的自己的时候,谁还会质疑你的选择不靠谱呢?你已经变成更好的你了,重要的是,不管是做什么样的选择,都要对得起自己的内心,很多年以后当你回想起来,唯一让你觉得真实和骄傲的是你昂首挺胸用力走过的人生。
在每一次曙光破晓之前,一定是快要窒息的漫长黑夜。
在每一次荣光到来之前,一定有太多狼狈的时刻,被看不起的日子。
在每一次掌声到来之前,总有太多唏嘘,太多冷眼。
在每一个山顶峰巅都有贝壳,每一片浩瀚的沧海,都是过去的桑田。
所以,在每一个快要放弃的时刻,记得告诉自己:要加油,不要哭。
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有希望。
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对我的选择的支持,因为有你们,我才能走到今天,我将在这里不定期的更新我的三战,以勉励自己。也同时与大家共勉。感谢大家体会我的感受,欢迎交流。
曾经我也想以一个准来写一下心得,怎奈世事难料,作为一个loser,我只是想鼓励一下自己和跟我境遇差不多的人。
◇&编辑推荐
&& & &&考研网上辅导热招!
&&&历年考研国家分数线汇总
过来者说:读研为了遇见一个崭新的自己
研路心情:选择了就义无反顾
考研网上辅导课程《英语专业工作、考研出国面临的现实困境》欢迎讨论
《英语专业工作、考研出国面临的现实困境》欢迎讨论
小弟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或想交流可以到我的微博
注:本文发表后引发了很多争论,很多人提出了不同观点,都很对,也继续欢迎各位在下面留言进行争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觉得有必要传播一下的热心的同学,欢迎积极转载到自己的日志或博客中,让更多人看到,注明来源哦~哈哈~ 觉得本文误人子弟的,请一定积极辩解,防止本文祸害了学弟学妹们~哈哈~但我需要再次声明!!!,本文100%单纯地是为大一大二学生所写,所有论述的前提都是“低年级尚未定型,有多样的机会和选择权”。英专毕业或其他人当然会有不同的看法,但请站在低年级同学的角度考虑一下,为了他们的利益想一想,他们是不是需要认识到自身的优不足,才有机会弥补,变得更好。anyway,我刻意只说了缺点和不足,而没有论述优点和好处,因为我认为大家基本都明白优点在哪,很多人却都不知道不足在哪。千万不可全盘接受我的观点,请部分吸收,客观地结合自己的情况,能够到对自己有一点点微小的启发就好,我相信大部分同学是能够做到自己判断、不偏信一方的。我读英语专业是自己选择的,因为我热爱(love)英语,我也擅长英语,现在也是,但我过去只有对英语的热爱,却不知道就业和升学方面的前景和道路到底怎么样,在大学三年和工作后的半年多中,我做了很多的努力和探索,最终却发现我被这个专业骗了。英语专业是一门纯文科,工具型的学科,作为一门专业它已经完全跟不上社会的需求了,早就应该被淘汰了,我引用mandy老师的一句话,“纯英语专业早就该给淘汰,未来需求为零。“ 这是中国大学设置的问题,也是整个教育体制的问题。然而,作为个人,英专同学也不能过于悲观,或者怨天尤人,抱怨教育体制,而是要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自身处境,弥补自己的短处,只要早做准备,开放的机会还是很多的。我想说,低年级的同学早做准备的 话,是可以成功跨专业考研、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出国或者做一名高端翻译或口译的,是可以获得比我,比你们的学长学姐们更好的机会和发展的。但如果不提早做准备,你在毕业时将面临比理工科学生严峻得多的就业和升学形势,甚至因为专业劣势不能如愿获得心仪的机会,最终成为你一生职业长远发展的一大瓶颈。写文章的唯一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给低年级的英语专业同学提个醒,让你们认识到自己的处境。我的经历、阅历和视野肯定是有限的,观点也肯定有偏颇和不恰当之处,本文仅供参考,选择性地吸收一部分观点即可。文章后面还附了另一位英专研究生写的文章《英语专业的悲哀――我的个人求职体会》,向下翻就能看到。英语专业的学生面临的路子无非就是那么几条:考研、工作、出国、考公务员(这个归类到工作中)1.考研英语专业考研是最悲剧的一批人之一,因为数学,因为专业课。如果选择继续学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话,要么是学语言学、文学之类的纯粹学术性一点实用价值都没有的东西,要么学翻译硕士。语言学、文学之类的研究生出来能干什么呢?现在绝大部分大学(除了职业技术学院和比较烂的三本)都要求博士了,研究生只能去高中或初中当老师。我一个北京的哥们儿跟我说,他当年上个那个高中(北京郊区的某重点高中)老师都要求研究生了,还只要教育部直属的五个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本科生直接不要。如果学翻译的话,这个我不太清楚,不知道翻译硕士出来都干嘛了,还是去企业当翻译吗?或者是做口译? 或者还是非专业的工作?如果还是当翻译的话,我想对于大部分企业,本科生就足够了。当然你不嫌工资低,可以研究生毕业当翻译,工作前途分析请参考下面的翻译部分。或者跨专业考研。跨专业考研,直接面临的问题就是数学,现在绝大部分专业(所有的理工科、经管)都要求考数学了。就西电的情况来说,英语专业的高数是没学完的,同济的那个高数我们只学了上册,我们还没有开线性代数、概率论等考研数学必考的课,英语专业跨专业比理工科的学生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当然这不是否定跨专业考研,只是说难度比80%其他专业的人都更大而已。(再次强调,这是绝大部分同学的情况,数学有天赋的可以忽视)就大部分同学反映的情况来看,在绝大部分专业的考研中,英语普遍差距都很小,别人60,70多分,英语专业也是60.70多分,撑死了80分(很少),也就比理工科的多了几分而已,而大部分理工科的学生的数学却会比英语专业的数学多考20分甚至更多,考到130,140的比比皆是,数学考50-70,80-100或者110多的人也比比皆是,但你一下就被拉开30分、40分了。其他无非是传媒、心理学、政治类、公共管理等专业,英语专业同样是什么都没有,要跟他们学了近四年的人竞争,这个就不多说了。英专跨专业考研方面,也可参见 现实情况是,我周围有几个同学(包括我)也曾想过跨专业考研,但都因为想学的专业需要考数学,或者完全没有专业课基础而放弃。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因为绝大部分计划跨专业考研的英专同学都选择读金融、企业管理等专业,而这些专业恰恰就是全国每年最最热门、竞争最最激烈的专业。在考经管类专业的时候,多数英专同学的数学基础根本就不完整(只学了一半,还少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相比理工科学生数学劣势极其明显,而相比经管专业的专业课劣势则非常明显,我们没有开过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等课程。这等于英专同学用自己最弱的地方跟别人的长处比拼。当然,每年都有不少跨专业考研成功的同学,我周围也有,但我也看到了非常多的失败的例子。这些能够考到计算机或金融成功的同学值得钦佩,因为他们在劣势已经存在的情况勇于挑战,花费无数时间自学高数,从零开始自学计算机专业、经管专业课程,付出了比别人多很多倍的时间和汗水。在看到成功的例子的背后,我们不能忽视那些跨专业考研失败的同学,他们失败的原因可能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而是因为他们在高数、计算机专业课或金融专业课上比理工科学生差很多的基础,一句话,因为英语专业的背景。虽说勤能补拙,但基础不好甚至是零毕竟是个很现实的阻碍。考研是一座独木桥,跨专业跨学校考研是一座更窄风险更大的独木桥,我们佩服那些考上的人,但也不能忽视无数(50%甚至更多)因为专业背景弱而当了炮灰的人。同时还有不少同学出于风险和时间成本的考虑而选择放弃跨专业考研,这很现实,也很无奈,他们可能会因此遗憾地放弃一个绝佳的转行的机会。2.求职(非翻译类)。 关于英专毕业以后英专的各位都有什么感受,参加以西电英语系为例,绝大部分(80%-90%)的同学找的都是销售、或供应链、管理培训生等对专业不怎么限制的职位,英语基本上完全用不着,就算用着了CET4其实就足够了,相当于大学四年英语全部白学了。这就相当于从零开始,因为你没有销售、供应链或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而市场营销或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同学有这些基础,你们同时进入同一家公司做同样的岗位,你专业方面或许就没有别人得心应手,升职潜力就不一定有别人大。当然你的长处可能是人际交往或领导能力等,但专业背景弱是不可忽视的现实。其他很多职位,你当然也可以申请,但劣势不言而喻,因为你的专业知识欠缺,你不得不承认,有些工作虽然看起来对专业不怎么限制,但英语专业的就是做不来。当然,也有无数多的英语专业毕业生成功谋得非英语类的工作机会,有去网游公司做产品的,有去四大会计事务所做审计的,有转行做新闻的,这样的例子非常非常多。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佼佼者的背后,还有无数因为英语专业背景不受青睐而当了炮灰的人。这些暂时看起来很成功的求职佼佼者大多都拥有自己的兴趣,在其他专业、人际交往、实习经历、担任学生干部方面有自己的积累,他们获得这些NB的职位,靠的不是专业,而是专业之外的东西。即使这样,就算是这些NB的成功求职者,以后在其岗位上,还是有可能会由于其他专业知识储备不如理工科,或者学历等原因,无法获得跟理工科学生一样的升职机遇和多样的选择,他们的道路或许也是很窄的,他们可以选择的余地是不大的。相反,理工科学生的求职则大多是依靠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基础获得机会的,而且他们毕业时得到更NB职位甚至顶尖职位的机会更大,大很多,未来发展潜力和道路选择也更多。他们可以一路从小工程师做起,做到项目主管,然后胜任中层管理,或者很快从技术岗位转做管理。很多理工科求职谋得的职位也不是本专业,但多数还是属于相似的技术范围,他们本科的高数、物理和化学或经管知识都可以成为他们做这些外行职位的基础,即使跨专业工作,也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发挥。当然也有本科计算机的去做了财务,那样的话跟英语专业差距也不大,但是他们还是有优势,数学基础好,而且职业发展不是固定的,道路很长,以后他们会做很多很多不同的工作,或者再进行深造或出国,基础仍然是比英语专业的更好。数学中要求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风格,是很多很多岗位必须的,即使不明确说出来,也是一个隐形的条件。当然,英专在职场是也有优势的,我就不说了,你懂的。最后,事实就是,各行各业都有无数英语专业背景的人做到高级经理人或成功创业,专业背景毕竟只是一个人长期发展中很基础很基础的一部分,很多很多其他因素才是最重要的。即使起点稍微弱些,以后通过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也是有机会的。比如我现在的上司,新浪科技频道的主编,就是当年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现在已经成了一个还算成功的媒体人和互联网人,她最早就是从新闻翻译做起,然后积极学习媒体和互联网知识,最终混到她现在的位子上。但是同时,我也看到,当年(2001年)跟她一起进去的编辑(本科技术背景)如今已经做到了新浪微博总经理,比她的职位要高很多级,虽然有众多因素,但他能够最终做到微博总经理的一个必备条件就是有技术背景。与此类似的例子很多很多,绝大部分互联网公司行业的大佬或职业经理人,或者现在的中层管理者都是技术出身,(非技术的也有,少,比如马云)极少有非技术背景出身的,还有一部分是有很强的经管和名校背景的人,比如百度的李彦宏、网易的丁磊、盛大的陈天桥,以及无数公司的CEO或创始人都是技术出身。这只是从IT行业我所了解到的,或许其他行业比如金融、制造、快速消费品等领域有些许不同,这个还需要有经验了解情况的同学出来现身说法。(这一部分写得不多,请参考结尾部分转载的一位英专同学写的文章《英语专业的悲哀――我的个人求职体会》 再说对口的工作吧,英语专业对口的工作基本只有两个:翻译和老师。3.翻译、口译翻译这个工作我算是深有体会:枯燥乏味,就是一个工具,跟谷歌翻译机器其实没什么两样。在任何一个企业里,除了翻译公司,翻译都是工具,翻译很难进入公司的其他岗位或获得提升,除非从少数底层不限专业的岗位做起。在一个企业里,无非就是那么几种职能部门:老板和管理层、财务、运营、研发、市场和售后服务等,而翻译只是其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部门的工具而已,翻译说明书、翻译软件、翻译宣传册、客户资料、技术文档等等。试问英语专业的毕业生,真的让你去做财务或市场,你能做吗?即使你敢做,公司也敢用你,但你在岗位上是一定需要很多额外的学习的,而这些东西是经管等专业的人在大学就已经有过基础的。大部分岗位还是要求有一些专业背景的,比如理工科背景,或者经济管理类专业背景。翻译基本上就只能是翻译了,如果不转行就永远是翻译,工资永远是那么点儿,地位永远是那么低。当然你可以说,我慢慢熬,积累其他方面的技能,然后从翻译转过去做其他岗位。这样是可以,但你由于理工或经管等专业背景的欠缺,你会面临比他们大得多的挑战,或者晋升的步伐慢很多,因为有些东西你就是没有他们懂,有些东西你就是做不来,因为你不具备那些知识。在一个正常的公司,比如我现在所在的新浪网,(翻译公司暂时不说),不管待遇如何,一个月工资能拿几千,5K,8K甚至1万两万,翻译就是地位最低的,因为你没有任何独创性,你是可以随时被替换的。你就像是打印机,打印机负责把电子版变成实在的纸张,而你只是负责把英文版变成中文,或中文到英文而已,,一台打印机不管打印多少文件,打印得有多么漂亮,别人都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你见过哪一家公司给打印机发奖金的?再说翻译工作本身,的确是枯燥乏味。就算是你铁了心要做翻译,这个职业的升职潜力和长远发展空间就是很小。你总不能毕业五六年了,还在那里做翻译吧:刚毕业时你拿一个月5K就够了,因为你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但等你到了30岁,你不能原地踏步走吧,你总要从底层往上爬,翻译往上爬还能做什么呢?高级翻译,校对?没有其他对口的高级职位了,这些依然是底层工作。所以说,到时候你还是要被迫转行,从零开始,与其他拥有技术背景的毕业生一样从底层做起,你付出的是时间更长的代价。与其这样,还不如当初刚毕业就转了行,从零开始,慢慢积累行业知识和人脉。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翻译是一份职业,但不能成为一项事业。或者做口译。我曾经在北京甲申同文学过3个月的口译培训,老师都是行业最顶尖的人和真正实战在口译一线的译员,我之前在上海还有过一段兼职口译的经历,认识过几个职业口译员,也算是了解一点口译行业的大概情况。口译要分为普通的陪同翻译和会议口译(包括同传)两种。普通的陪同翻译门槛并不高,事实上随便一个英语口语比较好的人或英语专业的学生,都可以做陪同翻译,这种工作很不稳定且都是兼职,因为不是随时都有的,一般都是偶尔外商来谈业务或参加展览才需要,而且多数情况下都不需要专职翻译,只需要临时找个英语还行的陪同一下就可以,展会上也是如此。而会议口译或同声传译则的确是高薪职业,一场会议两天下来就能挣5000-1万多的很正常,这种译员一般也能过上小康生活,有个车有个房之类的,但绝对不会发大财,比如年薪几百万或上千万,是不可能的。因为需求太少了,基本上全国只有北京、上海能够容纳下几十个专业的同传译员。(广州也有部分,但据说要少得多,级别也没那么高),同志们,几十个或几百个啊,全国的高端同传职位需要就那么几十个或者几百个人。这是因为一般也就是开国际会议或展会开幕式或超级大外企开会需要同传,这样的国际会议一年全中国能有几个?其他地方根本就不需要啊。市场规模小,人才要求也高。很多人经过大量训练都能做同传,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得到实战赚钱的机会。因为市场规模小,你一毛头小子或姑娘,就算你拿了CATTI二级又怎么样,没人引荐的话人家不敢相信你啊,万一你把某个有**副总理参加的会议做砸了,那可不是钱能赔的。所以新人拥有实战的机会很难很难,真的是需要有运气和执着的。我在口译培训班就认识一个同学,她说他一个朋友拿了CATTI二级好几年了,但就从来没接过国际会议,没机会啊。总之就是市场规模太小了,而且每年上外北外毕业那么多牛人,加上以前市场积累的,你一般院校毕业的谁鸟你啊。当然这是对于大部分来说的,有些二本院校的牛人通过刻苦训练,加上无比执着,还是最终做到同传译员,但那毕竟是少数,对天赋和运气、人脉等非常多因素都有要求的。市场空间就那么大,不管你多么优秀,注定绝大部分学口译的人会被刷下来,不管有多么努力刻苦,有多么牛,都不能保证你就能走过那条无敌窄的独木桥。 4.出国。出国的时候,英语专业是所有专业中最杯具的一个。因为你出去就是没有专业啊,别人考雅思一般是6.0,6.5或7分,你英语专业考雅思也是6.5或7分或7.5分,撑死考了8分又怎样,语言知识研究生学习的工具而已,一般只要过了6.5或7分,再高也都没多大意义了。专业背景和学术能力才是国外大学最看重的。,理工科的学生,不管是学化学、数学、计算机、物理、天文、地理,还是海洋什么的,都有自己的专业。尤其是学数理化等基础自然学科的,出国难度会比文科的小很多,拿奖学金的也会多很多倍。对于那些经济、金融等热门专业,国外的大学也会考察你的数学和工程方面的背景,因为数学是金融的基础。在申请商科的时候,英语专业的在这方面劣势非常明显,因为你是在跨专业,而别人要么是本专业,要么是有理工科背景,竞争难度很大,甚至很多时候没有资格与他们竞争。(当然也有牛人能搞定的,咱说一般情况)另外多说一句,如果是申请加拿大、澳大利亚的技术移民,他们会给每个人的职业进行打分,像会计、计算机、数学家、物理学家等分数都很高,很多很多文科专业背景的人根本不在他们的紧缺职业列表上。。。声明~~~这篇文章并不是作者抱怨或悲观,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反思英语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职业和升学上的劣势。我一直都坚信,道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即使现在我错过了考研、没钱出国、在新浪做翻译工作半年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我对自己依然有信心,但前提是我一直在并将继续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尽量弥补。这篇文章的原因是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在的欠缺,和绝大部分英专同学可能的不足。(主要是大学水平的自然科学知识,包括数学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不足。)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不妨先查一下什么是通识教育,自己思考一下,为什么国外很多大学都在推行这一理念,通识教育的好处是什么?基础的大学级别的自然科学知识,包括较高水平的数学和逻辑能力是否是每个大学生必备的?如果缺少通识教育,是否会对未来职业和升学造成影响?鉴于很多人都误会了我的意思,我必须在前面说清楚,这篇文章完全是给大一大二的学生看的,因为他们尚未定型、许多人都有英语之外的其他兴趣、他们还拥有转专业的选择、还有提升的空间,他们完全不需要stick to英语专业,这篇文章完全是For the benefit of 1st 2nd year student。很多低年级同学还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工作、还是考研还是出国,不知道是做英语相关的工作还是非相关的工作,不知道是考本专业研究生还是跨专业考研,不知道出国读英语,还是商科或社会学科。这篇文章就是为了告诉大一大二的同学,如果你什么都不做,继续平庸地做一个英专学生,未来的形势可能就是这样,但是,你们才大一大二,选择权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很大,但你必须你付出努力,才能走出各种各样的适合自己的道路,避免这些劣势,提高成功的概率。本文对于英专已经毕业的同学或许一点用也没有,在他们看来本文更像是抱怨或过于计较得失或想得太多,对于现实没有什么好处。我相信大一大二的同学的视角应该是不同的,因为他们有很多机会改变现状,提升自己的短板。你们根本就不必纠结于“英语专业到底好不好”这个问题,因为你下面几年学习什么东西都是你自己决定的。低年级同学也完全不必灰心,而是要直面英语专业的劣势,思考如何能够弥补劣势,增强优势。很多人在文章下面回复说,英语专业也有很多工作很好、出国读其他专业很好的人啊,我说是啊,但这些人都是站在”我英专已经毕业事实无法改变“的角度来看的。如果设身处地站在大一大二的角度来看,情况是不同的,因为他们的选择很多,可以追求更好的。英专的前途可能很好,但是,大一大二还有很多其他的机会啊,说不定那些机会更好呢?他们可以赢在起跑线上,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专业,然后不必理会这些英专毕业以后的烦恼。这就是文章的目的。考虑到篇幅问题,我把建议先写出来:鉴于英语专业所存在的众多劣势,对大一大二的童鞋们简单提些建议,仅供参考:1.建议所有英语专业的同学,不管你现在大一、大二还是大三,不管你以后要工作、考研还是出国,一定要赶紧去学高数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学得越精越好,花费多少时间都值,因为这是一辈子的投资。考研和出国的人需要学高数的原因自然不必多说,上面都有提到。但很多非技术工作岗位上,比如会计、分析师、咨询师、项目主管、财务、自主创业等等这些等看起来非理工的岗位,基本的高数知识也是必须的,所以基本上可以说任何英语专业的人学高数都很必要。比如创业自己当老板,财务就是最重要的一块,懂点高数,再加上基本的财务知识是必要的,否则CFO把你的钱都花光或偷完你都不知道。一个人的职业发展道路很长很长的,你不知道以后会做什么,你以后在工作中还需要学习很多知识,而数学是无数门课程的基础,高数知识早晚有一天可能会派上用场。这是不是叫做通识教育?木桶原理大家应该都懂吧~2.这个适合绝大部分同学。大一大二的英语专业同学,抓紧时间研究一下能不能转专业,能转的赶紧转,花钱、托关系或者通过考试,再麻烦都值得。实在不能转专业的,就去修个双学位或辅修专业,而且是要真正学会真正掌握知识的那种。大三大四的可以考虑辅修另一个专业,或者是补补数学、经济管理类的知识,或者早早地准备跨专业考研,数学准备越早越好,从大二开始准备更好(因为英语专业本身存在的劣势,数学有天赋的童鞋可以忽视)。以下是在这方面的一个问答:问:会计,审计,管理,人力资源很多都不需要数学,你非要去精算,风险管理,金融分析那不是找死么? -------------------------------------------------------------------------------------- 答: 说的有道理,不过我的想法或许与通识教育的理念类似。就是说,人的一生职业或学术发展道路很长的,通识教育的好处就是你不会有短板。类似于木桶原理,一个木桶,基础部分最好不要有短板,短板有可能在漫长的未来的某一刻给你造成很大的限制。我觉得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应该是通识教育很重要的一块,大部分英专落后了。 人生道路很长的,职业发展很多的,你也不知道以后会干什么。与其等到遇到瓶颈时努力,不如提前弥补它。以下为转载,目的是充实有关英语专业求职劣势分析的内容,略有重复,但观点是基本一致的,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原文是新浪网友“明媚”2010年4月所写的博客,地址为 作者:明媚首先我想说下我的专业是英语专业,然后我想说下我读研的专业还是英语专业。也许看到上面这句话,很多朋友就会感叹:哇,英语专业的啊,这么牛!工作肯定随便找。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说朋友们你们错了啊!因为,英语专业的悲哀是你们无法想到的,而作为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她的悲哀是更加无法想象的。肯定有很多朋友不解吧!你们肯定会说我是好高骛远,贪心不足吧!那么请听我细细的道来。 首先:我承认,如果我早生十年。那么我就会骄傲的大声说:我是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我怕谁!可惜,那是十年前的情景。现在的我们,我敢说没有一个英语专业的人会这么自信。(当然,牛人的确有啊!)
为什么呢?因为在当今这个社会,技术是非常吃香的一个东西。我昨天就在陈晚(这是个非常有名的博客主人)的博客里看到,在美国,文科生是不吃香的。吃香的是那些技术有专攻的人,如医生,工程师,IT精英等等。那么在中国呢?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而英语专业却恰恰是一门文科中的文科,它是一门纯知识的文科。这样的一门专业,只能说是一个工具,而不是一门技术。因此,在今天找工作的时候,我如当头一棒,发现原来自己除了26个字母之外,其他一概不知!这个是第一个悲哀!因为,社会的大背景已经在远离英语专业了! 其次:我想反驳英语专业是百搭专业,工作随便找的谬论。
作为一名英语专业可以找的工作有哪些呢?最好的就是老师!那么,很多朋友就会说了,老师好啊!工资高,福利好。都是公务员的料了!可是,你们哪里知道。现在的英语专业就和中文专业一样普遍。中国有多少人口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而英语专业自从开始以来,辉煌了这么多年,早已经成为饱和中的饱和。教师哪里还是那么好当的呢!!
好吧!对,我是一名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可是,英语专业研究生现在已经很难进入高校做教师了!为什么?因为要海归啊,因为要博士啊,因为要教授啊,因为要学科带头人啊!像我们这样的小罗罗根本是沾不上边的,甚至在招聘会的时候,根本就不需要投简历!因为,招聘启事上明确表明要博士及以上,或者副教授及以上!悲哀吧!这个是其一!
那么好吧,我不进高校行了吧,我就进中小学吧!嘿嘿,这个哪里是你想的那么简单哦!现在的中小学,就算是农村的中小学,也不容你轻易的进去!为什么呢?因为中小学也饱和啦!
得!那我不做老师可以了吧,我考公务员去!可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可就吓一跳了!国家公务员里,英语专业符合的岗位一共也就那么几个!要么事外交处的,要么事海关的!可是,全国这么多的英语专业,人家北大,清华,北外,上外,西外的人统统都红着眼等在那里,哪里还轮得到我们这些小人物呢!而且要么不招,一招就招一个!
好了好了!我试试找找翻译的吧!原来翻译的到时挺多的啊!可惜,仔细一看,要机械翻译的,要材料翻译的,要水利翻译的!我思前想后的发现,自己在这么多年的学习中居然什么都没学到。我都搞不清楚,我学习到的英语究竟是该干什么用去!!终于,我想到一个!那就是去做文学翻译!这个,我可是专手!
看到这里,朋友们肯定会大声说:英语专业的去外企啊!多符合啊!或者英语专业可以去做外贸啊!非常切合你的专业啊!
第一,我来说说外企~ 朋友们,你们可以去看看现在外企的一些招聘简章。基本上没有要招聘英语专业的。但是,每个招聘的职位里都会补充上一句:要英语过六级或则英语四级达到426分及以上!
大家看出什么苗头来了吗?为什么在每个招聘的职位中都需要英语能力,但是却不招英语专业的呢?还是那句话,英语专业没有技术啊!英语专业没有一项专攻啊!你说人家外企需要的是经济型的人才,或则IT精英,要是招进了我们这样的只懂得和老外说ABC的人,却不懂得如何做生意,不知道C语言,不知道外汇汇率,不知道汇率牌应该怎么看的英语专业人才,人家会招吗?!
又比如说去做外贸!的确,外贸要和老外打交道啊!英语专业的人多吃香啊!可是,千万别忘记了,光说问候的话是没用的。你要能够清晰的表达你想要出售的货物,比如说做纺织生意,你要懂得布吧,你要懂你卖给老外的布的制作流程吧,你还清晰的知道布的种类,布的颜色,布的质地。要知道,光是黑色一种颜色,就可以分N种。像我们这样的英语专业,还不如那些读纺织专业出来的人强!
可悲吧! 最后:我想讲讲我自己的求职经历!这个是一次失败的经历,但是,也是因为它让我开始反思英语专业的悲哀!
我在今年的全国银行校园招聘中进行了网申!因为,我发现银行居然也是要英语专业的,理由是银行里面有国际结算这个职位。所以,我就光撒网,只要是银行的我都进行了网申!我想我这个英语专业的应该会有点优势吧,毕竟国际结算英语要比较厉害了吧。所以,中行,工行,建行,农行,交行,等等等等我都投了!结果呢?我一共只收到了两份网申通过的通知。当时的我很惊讶,很失望!突然间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不过,总归还有两份呀!那我赶紧准备准备。可是,这个准备哪里是准备的来的呢!货币银行,进出口实物,国际贸易,金融学,会计学等等,都要看!我一个大学四年都不需要学习数学的英语专业压根就不知道上面内容究竟是哪里跟哪里!所以,就算给我时间准备我也没的准备,更何况准备的时间都没有!
中行,在我收到通知后的半个月里,我就去参加考试了!中行的题目要多变态有多变态,大家都是知道的。对于我这个根本外行的人来说,已经说不出是不是变态了。因为从开始到最后,除了英语部分,我全是猜!从小到大的考试中,这次算是最牛的一次。我全猜,时间要多快有多快!人家时间不够,我充裕的很!只有英语部分我好好的做了下,可惜,这么少的分数,哪里敌得过呢!后来我听一个同学说,我高中的一位学习经济的同学也参加了中行的考试,可是由于上午要参加农行的考试,所以她赶不及去参加中行的上半部分考试(中行的考试分上下两场的)。因此上半场的英语她一个没做,只是从下半场开始做。可是,她居然通过笔试,进了面试。我当时那个悲哀啊!英语专业牛吗?不牛!根本是根草!
接下来是建行。建行的模式是先初试,再笔试,然后再面试!很荣幸我进了初试,这个其实就是海选。看人,看长相,看身高,看你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我再次栽在笔试里!为什么,因为我经济什么都不懂。和中行一样的呀!!
朋友们,你们说悲哀吗?
最后:我的反思。
作为一名英语专业,我想对我的学弟学妹们说,英语专业的学生的确都很厉害,但是,在学习英语专业的时候请一定务必要学习另外一门专业,或则去旁听另外一门专业,或则去自学一门专业。因为,英语专业学到的东西根本不够我们找工作!就比如张晓楠(一个很有名的博客主人),她本科也是英语专业出身,可是,她出国留学学的就是经济方面的知识!我想,她应该有懂得英语专业的狭隘之处,所以才会选择另外一门专业吧!
当然,英语专业还可以去培训机构!如新东方,如新航道等等。这个我下次留着说了!
最后我想说,英语专业的悲哀是我个人的体会。广大英语专业的朋友,同学们请别拍我!因为,我选择这个专业也是随我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做的决定。我热爱英语,但是,我也感受到了自身的能力的缺乏和知识的缺乏!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转载完)结尾再次声明:本文单纯为大一大二学生所写,所有论述的前提都是“低年级尚未定型,有机会有其他的选择”。英专毕业或其他人当然会有不同的看法,但请站在低年级同学的角度考虑一下,为了他们的利益想一想,他们是不是需要认识到自身的缺陷,才有机会弥补,变得更好。anyway,我刻意只说了缺点和不足,而没有论述优点和好处,因为我认为大家基本都明白优点在哪,很多人却都不知道不足在哪。千万不可全盘接受我的观点,请部分吸收,能够到对自己有一点点微小的启发就好。欢迎大家继续讨论,积极留言,发表自己的观点~~~~
关于移民的部分,我主要指的是澳大利亚、加拿大的技术移民,最保守地说,纯文科至少在这两个国家的技术移民打分或资格方面远逊于理工科。美国移民我不太清楚,可自行查阅相关资料。我倾向于从普遍意义上判断,而不是以某些专业或职业的情况代替。这么说的前提是,低年级的学生是有多样的选择权的,他们自然可以选择成功率更高更具普遍意义的方式实现移民。
LZ。。不用解释太多。因为本身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
你企业里混过多少年?你看到过多少人慢慢的一步步是怎么升职,又是怎么被淘汰的?你和多少企业里的人聊过天?他们其中又有多少高层管理者,你知道现在的企业管理层选拔人看中的是什么?到底专业在这里起了多大作用?另外,你说的企业是指外企,国企,还是私企?我不敢说全了解,但了解了一部分(等我有空了来罗嗦下因为又要扯一大块出来了),感觉你说的也不具备普遍性。我承认,考公务员的确需要英专的不多。至于出国那块,真的就像victor说的,麻烦你出来看看,再说吧。
问题是这样的形势有误导之嫌,英语专业就算毕业了,没有其他方面学术背景在这里能跨到社科类读硕的多了,我认识一个广外的哥们本科学英语,在这里硕士读美国研究,现在读PhD还有全奖。你还真以为什么政治学社会学新闻学会有理工科的来和你争么?我们政治系的土生土长的中国学生我一个巴掌算得出来。美国社科类的如果比就业前景,国内出身的理工科根本犯不着来和我们去竞争。就算理工科的厌烦做实验了要出来赚钱,那也是转MBA或者JD这样没有本科专业要求未来钱景也广阔的,不过这两学位我们英语系一样可以去读啊,我和我老板都是英专读JD的。而且有几个理工科真的会往社科类Master或者PhD跳?理工科的PhD奖学金多,实验经费多,TA/RA各种机会都多,如果不是真的很热爱当年入错行,几乎没有理工科的会跳到文史类来。我们的竞争对手最多是美国人,几乎很少有功利的中国人和印度人。社科类毕业最多不过做个大学老师,理工科的计算机网络工程师建筑师哪个起薪不比老师强?的确他们有跳的能力,但没有跳的意愿。我认识这边读人文社科类硕博的,相当一部分是英专。而且理工科英文未必比英文专业的好,会考GRE不代表他们看到几十本readinglist的时候不犯怵。而我们的英文底子,虽然读硕的时候学术底子薄了,但要看书迎头赶上总比学会数理化更容易。而且很多权威教材国内也都有翻译了,囫囵吞枣的在入学前拼死读几个月,等到9月份报到的时候课堂讨论一样能头头是道。别的国家不知道,美国移民英专毕业留校任教拿EB2EB3的多了。而且靠着语言优势在各移民城市扎根的也很多,H1B工作签证本科就可以申请的到,只要踏实肯干能等待,身份不像你说的那么虚无缥缈。其实就我得知,英专比那些本科社科类的留学更有优势,因为国内的社科类基本上沦为各种砖家,因为禁区多发展缓慢,加上被国内又红又专的教授们一教反而很多错误的偏见。而我们平时阅读量大的英专可能接触其他的东西更直接,都是国外原版教材什么的,兴趣大的掌握的知识不比纯社科的本们要差,而我们语言优势更明显,以后课堂参与seminar讨论都比那些只会比划说不清的纯社科本们强了不是一星半点。唯一支持的一点就是,要转发展方向,趁早。现在开始读自己想转的方向的英文书,英语和方向两不误。
这段时间都在想跨专业考研的问题,数学的确是个大难。当时选专业那会儿,闺密就和我说,不要选学数学的。高中那会儿实在是学怕了。。太粗心了。。不过,现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是,一般的一本、二本,浑水摸鱼的太多,毕业后,大多数都会选择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只能说,中国高等教育体制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
苏宁那个人的例子很有普遍性吗你觉得?对他来说是英语重要还是管理水平重要?我说的这些也是我自己亲眼所见的为多,楼主也在企业你混过,而且做的是媒体,信息方面至少不至于落后吧。。。这个文章并不是为了说英专不好,而是说英专学生还有提升的空间,还可以更好。职业发展中专业只是最最基础的因素,很多其他因素才是更重要的,我完全认同。指出一些劣势,让英专低年级的学生打下更好的基础,弥补未来可能的劣势,基础上好些,道路选择自然是多些。虽然通过优劣搭配孙膑赢了比赛,不过我觉得提早做准备,是可以让劣马也变成中马或上马的!Again,thisisfor1yearand2ndyearEnglishmajor.
晕死,这能力的弥补要看需要好吧?我十年前不知道自己要学法律,那时候准备的干啥?人不是吃到最后一个包子饱了就可以否认前面包子的作用,Career也不是最后成型了再否定前面走的弯路的无用。提早开始无目的的提高对自己不相干的技能,只会形成一个self-fulfilledprophecy,正因为你学了数学,所以你路径依赖的走了经管,然后学了这个那个。学什么,看兴趣,看需求,不是坐家里空想拍脑袋
一个专业带给你的不该是专业本身。相信每个专业人文类专业能够给予人的最重要的是抽象性思维以及对于生活的态度。这种思维,才是一个人在其大学四年所需要的去学习的吧,而不是说在这里一味的追求得失。-----------------------------------------------------------------------------------------------------楼上的观点我很认同,但单纯的人文类专业往往在自然科学、数学和逻辑思维能力锻炼上有所欠缺,这是不是也会让学生落后于社会的需求呢?我不太懂通识教育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还请真正懂的人出来说说~
刚看了你在那个出国的楼里发的帖子,感觉你真的不太了解美国研究生,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关于出国的看法,只要是交换生都不会同意的――因为他们自己在交换期间可以对美国研究生要求进行打听。我甚至觉得你都不太了解美国的教育体系。
我重复了很多遍,未雨绸缪不是坏事,误导别人则是罪过,是不是要及早准备转型?没错,但LZ危言耸听则没意思了。我们争论的从来就不是ifornot的问题,而是楼主信息的准确性。toLZ,美国本科毕业也没几个去专业对口的岗位,美国本科专业课占的比例只有四分之一,按楼主的话说就是也没有什么过硬的一技之长,大学毕业大多数人本身就没定型。所以LZ的假设就是错的,好像读完四年就覆水难收,大一大二还能亡羊补牢一样。我是大四毕业后因为翻译能力进入律所的,现在转行到法律。
我遇到很多人力资源的,都是从英专上位的。很多高层管理,也都有英专背景。
我不清楚美国大学都是怎么样的,还请victor同学指点一下。通识教育是不是在美国大学中已经普遍了,比如大一大二不分专业?他们大一大二是不是都有数学或逻辑方面的课程?不知道全世界其他地方情况如何?是不是也在大一大二不分专业,进行通识教育?
对呀对呀,要淡定哦~这样别人就算不接受你的想法,也不会对你产生敌意的~LZ加油
本文对于英专已经毕业的同学或许一点用也没有,在他们看来本文更像是抱怨、过于计较得失、想得太多却提不出解决办法,对于现实没有什么好处。然而,我相信大一大二的同学的视角应该是不同的,因为他们有很多机会改变现状,提升自己的短板。低年级的同学根本就不必纠结于“英语专业到底好不好”这个问题,你只需要思考“如何能够变得更好”这个问题,因为你下面几年学习什么东西都是你自己决定的。低年级同学也完全不必灰心,而是要直面英语专业的劣势,思考如何能够弥补劣势,增强优势。
我哪有被吓到。只是你说话不严谨嘛肯定还是需要一点数学的啦~
澳大利亚、加拿大都有紧缺职业列表的,上面绝大部分都是计算机、精算师、数学家什么的职业。不同的职业打分不同,我看了那几个列表,绝大部分还是理工科。关于你说的不少同学工作、出国读研之后混的都还不错,我完全明白,只是没写出来而已。或许是我写的不好吧,立场和角度不够清晰。我是完全站在尚未定型的低年级同学的角度,提出一些不足,督促他们改进的。对于已经毕业的,毫无意义。我写这些不好的地方,目的其实是,告诉大一大二的同学,你们还有提升的空间,你们不能满足于现状,而是要多学一些其他专业的东西,否则的话以后的道路会比别人更难走一些。对于已经英专毕业或工作或考研的人,这篇文章并没有任何意义,对我自己也没有任何意义。
会计,审计,管理,人力资源很多都不需要数学,你非要去精算,风险管理,金融分析那不是找死么?
还是下面的论战比较好看哪。的确,大多数人老强调英专的短板让人很郁闷。好的不好的都要知道下。持续关注
会计需要的数学很少好吧,又不是要高数,最多带点统计。如今会计电算化,一个计算器就可以搞定的事情,又不是解哥德巴赫猜想。我觉得这个帖子负面性已经出来了,吓的不知情的读者连research都没做就被LZ的数学论震慑了~
注:本文发表后引发了很多争论,很多人提出了不同观点,都很对,也继续欢迎各位在下面留言进行争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哎,我就是这么蛋疼,这么热心,这么偏执地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坚持向别人灌输我认为好的想法。。。这是不是一种病。。。哈哈~觉得有必要传播一下的热心的同学,欢迎积极转载到自己的日志或博客中,让更多人看到,注明来源哦~哈哈~觉得本文误人子弟的,请一定积极辩解,防止本文祸害了学弟学妹们~哈哈~
另外,楼主,这个社会上没有哪个工作是不需要不断学习的。难道大学毕业了,就定型了?就不用学习了?那既是你现在的专业再吃香,也是朝不保夕。你的想法好像是“告诉大一大二的同学,你们还有提升的空间,你们不能满足于现状,而是要多学一些其他专业的东西,否则的话以后的道路会比别人更难走一些。对于已经英专毕业或工作或考研的人,这篇文章并没有任何意义,对我自己也没有任何意义”。其实只要你想,什么时候都不晚,什么时候都不会没有意义。我遇到历史系的教授转行做医生的,遇到学会计的转行从事建筑的,遇到学哲学的转行搞经济理论,后来变财经记者的。他们都是学了自己的专业,甚至是有了一份工作后,转变的。你不满意现在的专业,想学经济,可以去学,而且学习途径很多,非得正儿八经的被录取了,心无旁骛的坐课堂上才叫学?那这样,很多已经工作的人都不用学习了?学习难道不是终身的事,而是到大学或研究生或博士生读完就终止了?
以西电英语系为例,绝大部分(80%-90%)的同学找的都是销售、或供应链、管理培训生等对专业不怎么限制的职位,英语基本上完全用不着,就算用着了CET4其实就足够了,相当于大学四年英语全部白学了。这就相当于从零开始,因为你没有销售、供应链或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而市场营销或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同学有这些基础,你们同时进入同一家公司做同样的岗位,你专业方面或许就没有别人得心应手,升职潜力就不一定有别人大。当然你的长处可能是人际交往或领导能力等,但专业背景弱是不可忽视的现实。――――――――――――――――――――――――――――――――――――我记得当时我在报读英专之前,曾犹豫过要不要报市场。当时,任某集团市场总监的我的母亲,说了一句“如果要读市场,不要上大学了,市场是练出来的,不是读出来的,光有一肚子的理论是没有用的。读英语的话,面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不能否认她说的太绝对,但不无道理。她曾因为外语不过关,面对国外客户谈判靠翻译,其实很累,沟通效果绝对没有直接沟通来得有效。
楼主不仅看东西悲观,甚至很多都是“用脑袋”想想出来的。我虽然自己的直接经验并不多,但周围接触到的,耳濡目染的,都只告诉我,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没有哪个专业是绝对好,或绝对不好的。也没有哪个专业是永远都好,或永远不好的。任何专业都在于人自身。你说“你专业方面或许就没有别人得心应手,升职潜力就不一定有别人大。”――我遇到的前苏宁电器总部的某职位总负责人,他就因为英语不行,所以影响了他的升职。甚至很多猎头公司看上他,但就遗憾于他英语不好。很多东西都可以学,但英语说实话,真的是实打实的花力气,花功夫,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跟在哪个师傅后面就能学得会的――很多其他专业,比如人力资源的,酒店管理的,市场营销的都是可以跟在后面学出来的。
16:44:44恶魔的奶爸我奉劝大一大二的学弟学妹不要看这篇文章了。-------------------------这句话最有用 10086
LZ不需要这样做的什么东西,有人接受,必然有人不能接受。这才比较正常。如果你试图让所有人接受而不停的解释,反而显得有些多余了。
我很怀疑LZ是热爱英语。热爱英语的人,不会认为“英语专业是一门纯文科,工具型的学科,作为一门专业它已经完全跟不上社会的需求了,早就应该被淘汰了”这种话来。那中文专业岂不是早就应该被淘汰?翻译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它要穷尽我们的一生去求索。我也不认为你擅长英语,擅长英语的人,必定会“学而知不足”。我们甚至都不敢说自己擅长中文。中国现在还有杨宪益,钱钟书似的大家么?如果都抱着你这种,将语言作为工具,文科无用论的观点,抱着怎么挣大钱的观点去学习,这个世界就没有意义了,真的只知道钱了。我很少回帖,但是你的观点实在是很侮辱人的智商。你自己可以很现实,很拜金,但没必要在这里吓坏一些想要立志于从事语言,从事人类的精神层面知识研究的人。每个人的追求都不一样。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我只要做到自己开心,幸福,觉得有事业的成就感就好,跟挣大钱无关。所以,收起你的拜金言论吧。
这篇文章问题很多,小盆友们别被误导了。。英专毕业的路过。。。
victor同学熟知美国大学情况,感谢你的热心指点,我更有信心啦~不过我还是觉得你举的例子,明显还是政治美国研究法律等纯文科专业,要知道多数英专转专业是会考虑经济管理等专业的,经管类可是实实在在要求高数和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的,而且经济中的数学以后可能越来越重要(刚刚陈志武围脖上还在说)。经管类是所有专业转行都盯着的领域,英专到底是劣势大还是优势大,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看法。不管怎样,低年级的同学早点看到,才有可能避免劣势,就怕有些人完全按部就班读了英专下来,发现弥补已经来不及了。
victor有关国内社科类专业的那段话,我觉得不具有普遍意义。你这么说就完全把国内的社科本科否定了,我相信事实不会那么糟。本科在国内读政治或文化,然后去美国读政治研究生是继续学习本专业,难道专业上优势还抵不过语言这个工具上的优势?大家既然能被录取,托福和G分数自然就不会太差吧,不然美国大学的录取算什么。我知道有很多很多英专转其他专业成功的,但我们还是看普遍情况,或者说,追求成功率更高的方式。大一大二的同学早点在其他专业方面努力,总是能提高转行的成功率的。
顶victor。同观点。我本科在读英专,而且还是英美文学这不吃香的方向。不过我一点都不后悔。
问题是这样的形势有误导之嫌,英语专业就算毕业了,没有其他方面学术背景在这里能跨到社科类读硕的多了,我认识一个广外的哥们本科学英语,在这里硕士读美国研究,现在读PhD还有全奖。你还真以为什么政治学社会学新闻学会有理工科的来和你争么?我们政治系的土生土长的中国学生我一个巴掌算得出来。美国社科类的如果比就业前景,国内出身的理工科根本犯不着来和我们去竞争。就算理工科的厌烦做实验了要出来赚钱,那也是转MBA或者JD这样没有本科专业要求未来钱景也广阔的,不过这两学位我们英语系一样可以去读啊,我和我老板都是英专读JD的。而且有几个理工科真的会往社科类Master或者PhD跳?理工科的PhD奖学金多,实验经费多,TA/RA各种机会都多,如果不是真的很热爱当年入错行,几乎没有理工科的会跳到文史类来。我们的竞争对手最多是美国人,几乎很少有功利的中国人和印度人。社科类毕业最多不过做个大学老师,理工科的计算机网络工程师建筑师哪个起薪不比老师强?的确他们有跳的能力,但没有跳的意愿。我认识这边读人文社科类硕博的,相当一部分是英专。而且理工科英文未必比英文专业的好,会考GRE不代表他们看到几十本readinglist的时候不犯怵。而我们的英文底子,虽然读硕的时候学术底子薄了,但要看书迎头赶上总比学会数理化更容易。而且很多权威教材国内也都有翻译了,囫囵吞枣的在入学前拼死读几个月,等到9月份报到的时候课堂讨论一样能头头是道。别的国家不知道,美国移民英专毕业留校任教拿EB2EB3的多了。而且靠着语言优势在各移民城市扎根的也很多,H1B工作签证本科就可以申请的到,只要踏实肯干能等待,身份不像你说的那么虚无缥缈。其实就我得知,英专比那些本科社科类的留学更有优势,因为国内的社科类基本上沦为各种砖家,因为禁区多发展缓慢,加上被国内又红又专的教授们一教反而很多错误的偏见。而我们平时阅读量大的英专可能接触其他的东西更直接,都是国外原版教材什么的,兴趣大的掌握的知识不比纯社科的本们要差,而我们语言优势更明显,以后课堂参与seminar讨论都比那些只会比划说不清的纯社科本们强了不是一星半点。唯一支持的一点就是,要转发展方向,趁早。现在开始读自己想转的方向的英文书,英语和方向两不误。===================我觉得这才是靠谱话
我还是看了不少美国大学的网站的,admission一栏里一般都有他们招人的所有要求,你可以随便在找个大学看看,英语专业能符合他们哪些专业的要求。你做的那个调查没有说专业,我觉得英专出国最重要的恰恰就在专业上。人家admission里面写的清清楚楚的东西,background要求的,难道我就完全不理会?总之,英语专业能读的专业,除了翻译,人家理工科都能读啊(只要他想),比如政治、经济、管理、法律,英语专业不能读的,比如理工类的,理工科的也能读。。同样是出去,面临的竞争是不一样的,可选择的范围是小的。当然讨论这个其实对于我自己没有意义,因为我已经这样了,我只能面对现实,努力补救。我写这个帖子完全是为了给大一大二的学生提个醒,好多学生还一点不知道以后的形势呢。他们提早做准备的话,不会遇到这么多的困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考本科可以考研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