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没有半大案现在三年级出院后还能补办转院吗大案吗

现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题可真难啊 昨天看到侄子的暑假作业有一道逻辑推理题 想了半天都没有想出答 案,求各位解救: 986F、875E、764D、 653C、____、431A, 请问 横线处该填什么呢?真心求解_百度作业帮
现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题可真难啊 昨天看到侄子的暑假作业有一道逻辑推理题 想了半天都没有想出答 案,求各位解救: 986F、875E、764D、 653C、____、431A, 请问 横线处该填什么呢?真心求解
现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题可真难啊 昨天看到侄子的暑假作业有一道逻辑推理题 想了半天都没有想出答 案,求各位解救: 986F、875E、764D、 653C、____、431A, 请问 横线处该填什么呢?真心求解答。
把数字都竖起来看 542B
好简单哪!答案是542B
542B主要是找规律,数字上,每个数都差111,字母上,按顺序来的。
很明显啊!每位数字减1,字母向前数一位。欠缺的部分是:542B。
你先看数字,986-875=111,875-764=111,横线处653-111=542再看字母FEDCBA所以答案为542B
填542B先看每个数的第一个数字分别是9、8、7、6、_、4、
……由此可推出是5再看第二个数字分别是8、7、6、5、_、3、
……由此可推出是4在看第三个数字分别是6、5、4、3、_、1、……由此可推出是2在看最后一个分别是F、E 、D 、C 、_、A 、……由此可推出是B...
542B让我想起“我是2B”这句话
前面的三个数字是依次-1,所以是542。第四个字母就是按ABCDEF的倒叙,所以就是B,综上,是542B。查看: 9412|回复: 3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教案导学案板书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教案导学案板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
    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会用“从此”造句。
  3、德育目标:
    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由生字“窟窿”的教学导入新课
  1、(课件及各种物件)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看,它们上面都有什么?
  2、出示生字词“窟窿”,指导读准字音:
    这两个字都是“穴”字头。注意:“窿”字在书写时,这里的一小横可不能忘记。
  3、导入:
    当出现了窟窿的时候,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一起大家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二、 学习课文
  (课件:出现一个羊圈,上面有一个窟窿)话外音:现在,一个养羊人的羊圈上出现了一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
  (板书:少了一只羊)养羊人是怎么做的?
  1、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这个故事,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并划出你不懂的地方。
  2、分节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3、学生质疑。(谁提出的问题最有思考性?)
  4、根据学生的问题,讨论解疑:
   ⑴ 词语(“亡羊补牢”暂时不考虑解释)
   ⑵ “街坊”(提示:指名一个学生问“你家住在哪里?”“谁家和他住在同一条街上(或小区)?”,“‘街坊’就是_____________。”)
   ⑶ “后悔”出示课文中的原句。理解:
     他后悔什么?为什么会后悔?
     回答后,给课件配音:如果你是街坊,会对他说些什么?你是养羊人,听了街坊们的劝告后,会怎么想?(如果像你一样就好了,可惜这个养羊人__________)(板书:不听劝)
     (课件:有个窟窿的羊圈前,养羊人与一个街坊在一起),再男女生对读对话。
   ⑷ 谁知夜里,狼又从这个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课件演示)(板书:又少一只羊)
     现在,你有没有理解&后悔&的意思呢?(板书:后悔)
     “不该不接受”早知道,当初就____________________,“不该不”,两个“不”说明他真的很后悔。
     羊连丢了两只,你是养羊人,心里也会_____________,试试看,将养羊人心里的话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引读)转念一想,__________。
     于是,他是怎么做的?__________。
     结果怎样?__________。
     结合理解“从此”:
     “此”表示“此时、此地”,“从此”就是从“____________”开始。
     他怎么补的?补得怎么样?(课件: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的)(板书:堵上窟窿;羊再也没有丢失)再朗读这段话,注意突出这些词。
   ⑸ 结合板书理解“亡羊补牢”。
  5、齐读课文。
  6、(课件:养羊人站在修补好的羊圈旁,羊在羊圈中快活地吃着草)看到羊圈被修得结结实实的,羊儿一只也没有少,养羊人此时会想些什么?
三、 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1、指名给课文配音。
  2、齐读全文。
  3、(课件:再次出现刚上课时出现的那些物件)刚刚上课的时候,老师给大家看了这些画面,它们上面出现了窟窿,该怎么办?
    如果,这些窟窿就像是我们同学身上的缺点,又该怎么办呢?
四、拓展练习
  技能训练:  
  小辩论:《我喜欢养羊人》或《我不喜欢养羊人》
  先提出自己的观点(喜欢或不喜欢),并说清楚理由。
【教学思路】
  这是一篇生动有趣的、蕴含着深刻道理的寓言故事。教学安排,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接着以关键问题为切入点,生生讨论、师生探究,充分展示朗读的魅力,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之后,教师创设生活情境,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本课的寓意。最后让学生看插图猜寓言激发阅读语言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正确理解词语,积累运用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能在阅读中质疑、解疑,发表见解,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朗读,体会寓言的寓意。
  2、训练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激发阅读寓言的情趣 。
【教学准备】
  相关教学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
一、课前准备
  师:我们做个游戏好吗?成语接龙
  师出“龙头”──叶公好龙(学生兴致高涨,积极参与。)
  1、师:同学们,你们记得老师说的第一个成语吗?
    生:叶公好龙 。
    师:对了,这个成语背后的小故事你们听说过吧,我们叫什么,谁知道?
    生:寓言。
    (板书:寓言)
    师:你们认为什么是寓言?
    (生发表见解,师捕捉重点词)
    师:你们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我归纳了六个字,同意吗?
    (板书 :小故事大道理)
  2、师:我们本节课要学的这个寓言故事是?
    (板书:亡羊补牢)提醒:“补”的左偏旁
    生:齐读“亡羊补牢”
    空笔和老师一起写。
    师:谁知道“亡”、“牢”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亡”的意思是失去。“牢”牲畜的圈。
    师:这两个字的解释有好多,你们能正确找出在这个成语中的意思,辨别能力真强!
    师:谁能把题目解释一下?
    生:羊丢失以后修补羊圈。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悟,检查预习
  1、师: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水平,请起立。
    (生起立,准备齐读)
    师:课文读得挺棒,我想字词你们自学得也不错,汇报一下。(师利用课件出示生字词)
    生:拉火车式朗读:(生字)一位同学先读字再拼音,其他同学辨析读得是否正确,正确就跟读,否则纠正。(生词)依然拉火车式朗读。
    师随机指导:
    窟窿的“窿”街坊的“坊”读轻声;
    多音字“圈”:羊圈(juàn)  圆圈(quān)
  2、师:交流一下对词语的理解
    生:自由发言。(有的照本宣科,师表扬勤动手查阅工具书;有的自由发挥,师酌情评价,表扬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师随机根据学生所说的词义点拨:“悔”的竖心旁、“窟窿”的穴字头、“叼”的最后一笔是提。
四、读中感悟,理解寓意
  1、小组合作学习:
    师:老师有些疑问,你们能帮我解决吗?问题:养羊人两次丢羊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先自己在文中找,再在小组里交流。还有就是老师对养羊人有一种评价,不知对不对,待你们解决完第一个问题后告诉你们,帮我分析一下。(待第一个问题组内解决后,把写有“固执”的纸条交给他们,请他们讨论。师
    巡视并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了解组内学习的情况,必要时给与点拨)
  2、交流:
    生:第一次是因为羊圈破了个洞。
    师:你们同意吗? 谁读读相应的语句
    生:“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师:(评价)我听出他把“原来”一词读得音比较重,我听了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谁还愿意读?
    生:“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师:(评价)我听出他把“发现”一词读得急促,我听了有着急的感觉。“叼走了”这三个字读得语气缓慢,听了替养羊人惋惜。
    (全体学生齐读)
    师:继续汇报第二次丢羊的原因。
    生:第二次是因为不听街坊的劝告。
    (见解相同的同学的手臂落下了,但仍有不同意见的)
    师:谁读读相应的语句。
    生:“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羊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师:你们觉得这位同学读得如何?
    生:他读得很流利!
    生:他的声音很洪亮!
    师:他一个人读了两个人的对话,在语气方面你们有没有好的建议?
    生:应读出街坊的诚恳,读出养羊人的满不在乎、不耐烦。
    师:我们分角色朗读一下(生生之间合作、师生 之间合作)
    (课堂中的突发事件会随时出现的)
    生:我认为第二次是因为养羊人有侥幸心理,他心想,狼已经捉走了一只羊,不会再来了。
    师:你很执著,老师注意你很长时间了,一直举着你的小手,原来你有不同答案。其他同学分析一下他说的有道理吗?
    生:我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因为他有侥幸心理所以才没有听邻居的劝告。
    师:你分析得真对,那位同学说的也没错,这两个答案并不矛盾。文中第二自然写了邻居劝说养羊人,所以我们很自然地就能分析出原因是不听劝告。
    师:甲同学猜到养羊人的心里去了,真厉害!你再猜猜他还有怎样的心理?
    生:他还有后悔的心理。
    师:这么多同学都猜到了,你们也够厉害的,你怎么知道的?
    生: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到了。
    师:老师真不仔细,其实答案就在文中。只要认真读就能找到。咱们班还有像我一样不认真的同学吗?
    师:让我们齐读这则寓言的结尾。(出示投影)
    师:哪几位同学愿意站起来有感情地朗读。愿意当评委的同学请注意了。
    (选择几位水平参差不齐的同学,不要让孩子产生老师只偏爱优等生的错觉)
    生:读得挺有感情的。
    生:有的同学没跟上。
    ……
    师:谁再来试试?
    师:我的评价对吗?
    生:你的评价不太正确,他开始是固执,可后来他后悔了,接受了他人的意见,从全文来说,对他的评价应该是知错就改。
    师:还有那些同学和他们组的意见一致?(大部分同学举起了手)你分析得很正确,我接受你们的意见。(板书:知错就改)
    师:你们对养羊人很了解,当养羊人遇到这些事他会怎么处理?
    出示投影:
    1、养羊人早上起来发现上衣的口袋破了一个很小的洞。
    2、冬天到了,一场大雪过后,养羊人的家门口结了一层冰,他一出门差点儿滑倒。
    3、养羊人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勤学好问经过刻苦努力,考上了大学,另一个却迷上了打游戏。
    (生逐一分析,揭示寓言的寓意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既不会让寓意显得太空洞,又起到了实效性)
五、激发阅读情趣
  师:我知道咱们班同学读过的寓言故事可多了,我考考你们。
  (出示两张寓言故事的插图:滥竽充数、鹬蚌相争。对知道的同学表扬的同时请他说说曾经在哪本书中读过,把好书介绍给同学,激发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
  1、必作:
    把这个寓言故事讲给他人听,师出示南辕北辙的插图,请同学们预习。
  2、选作:
    收集并阅读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小故事  大道理
亡羊补牢 知错就改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认识“只要……就”,“如果……就……”这两种句式;
  4、能用自己的话讲述两则寓言。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
  2、说说过去我们学过哪些寓言?
  3、寓言有什么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
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4、“寓言两则”的“则”是什么意思?
  5、今天我们学习《南辕北辙》和《亡羊补牢》两篇寓言。
二、教学《亡羊补牢》
  1、出示课题,理解题意:
   ⑴ 读题,谁知道“亡”、“牢”分别是什么意思?(“亡”的意思是失去。“牢”畜的圈。)
   ⑵ 谁能连起来把题目解释一下?(羊丢失以后修补羊圈。)
  2、学生自读课文,学习文中生字新词:
   ⑴ 自由读课文,组内生字新词过关。
   ⑵ 重点纠音:“羊圈”的“圈”;“窟窿”的“窿”。
     重点析形:叼、悔、修。
     重点释义:叼走、街坊、劝告、后悔、从此。
  3、学习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⑴ 默读课文,思考:《亡羊补牢》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不听街坊的劝告,第二天又丢了羊。他后悔没有听街坊劝告,赶紧把羊圈修好,从此,再也没有丢羊。)
   ⑵ 养羊人对街坊的劝告开始是怎么想的?后来又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① 读书,小组讨论。
    ② 班上交流:
      开始想:羊丢了,修圈已晚,没用。
      后来想:如果现在不补羊圈,就不是丢一只、两只的事,而会丢得更多。因此现在修还不晚。做:动手,堵上,修得结结实实。
      结果: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⑶ 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⑷ 揭示寓意:
     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 ),就( )。
   ⑸ 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
  4、小结全文:
   ⑴ 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⑵ 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⑶ 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三、教学《南辕北辙》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2、自读自悟:
   ⑴ 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
   ⑵ 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⑶ 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3、汇报交流,指导朗读课文:
   ⑴ 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⑵ 交流课文及不理解的问题。讨论“南辕北辙”、“盘缠”。
   ⑶ 练习朗读课文,讲故事。
   ⑷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⑸ 根据评议,再练习朗读。
   ⑹ 练习讲述故事。注意把任务语言讲明白。
  4、创设情景练习口语交际:
   ⑴ 出示图:面对哪个人走远的背影,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⑵ 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⑶ 回到课始的故事:楚王会不会攻打赵国?为什么?
    总结: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选择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
  5、写字练习:
   ⑴ 抄写生字;
   ⑵ 难点提示:“缠”右半部不要写成“厘”
   ⑶ 抄写词语:
     寓言 窟窿 劝告 软硬 狼群 法则 后悔 盘缠 叼走 街坊
四、拓展活动
  把搜集到的寓言故事,在小组里讲给同组的伙伴听,选一个参加班级寓言故事大赛。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盘缠”“把式”等词语。
  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个寓言故事。
  3、能懂得两则寓言所蕴涵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课前准备】
  教师:
  挂图,生字词卡片。
  学生:
  收集寓言。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东西丢了你会怎么办?(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亡羊补牢》,看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齐读课题。解题(结合预习):“亡”是什么意思?“牢”又指什么?
二、感知全文
  自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
   ⑴ 过渡:
     羊为什么少了一只?是怎样丢的?
   ⑵ 理解“窟窿”“羊圈”的意思。(此二词虽简单,但学生的经验积累和生活状况让他们还不能比较准确的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故需引导孩子观察、感受。)
   ⑶ 想一想,说一说养羊人此时的心情。(可表演)
  2、第二、三、四自然段:
   ⑴ 那个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⑵ 你认为这个人的做法对不对?你打算怎样劝他?
     (小组表演,教师要借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⑶ 那个人听劝告了吗?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品味两个“又”字。)
  3、第五自然段:
   ⑴ 看到羊又丢了,养羊人的心情又如何?他现在是怎样做的?读一读,勾一勾。
   ⑵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提示寓意,拓展思维
  1、讨论从养羊人的经历中,你吸取了什么经验?(引导学生说出寓意。)
  2、你认为这个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说出理由?(可引导学生进行辩论。)
五、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提示:“窿”字不要丢一横,“叼”字最后一笔是提。
  把《亡羊补牢》这个寓言讲给父母听。
七、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丢  劝  又丢  修  再也没丢
               (后悔)
           有错  就改  不算晚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现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题可真难啊.昨天看到暑假作业有一道逻辑推理题. 想了半天都没有想出答 案,求各位解救: 986F、875E、764D、 653C、____、431A, 请问横线处该填什么呢?真心求解答._百度作业帮
现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题可真难啊.昨天看到暑假作业有一道逻辑推理题. 想了半天都没有想出答 案,求各位解救: 986F、875E、764D、 653C、____、431A, 请问横线处该填什么呢?真心求解答.
现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题可真难啊.昨天看到暑假作业有一道逻辑推理题. 想了半天都没有想出答 案,求各位解救: 986F、875E、764D、 653C、____、431A, 请问横线处该填什么呢?真心求解答.
每个各位减一,字母也减一,推出来是542B
不给2B好评
可你要追求事实啊
你不是说你是2B吗
我不想跟你斗
斗了伤情谊本人是2011年7月毕业的全日制本科生,毕业后到广州一家国有企业工作,现在本人想辞职回佛山找工作。请问:(1)本人档案目前挂靠在该家企业,现在本人暂时没有找到新的工作单位,请问本人是否可以把通过回学校办理改派,即更改报到证上面的报到单位,把档案调回生源地人事部门(佛山)???(2)听过本科毕业生见习期没满,即工作未满一年,未办理了转正定级手续,是不是档案不能调动????-金斧子山东临沂:运用一体化机制一年半查办案件30件
作者:卢金增 王洪松新闻来源:正义网
  正义网临沂7月13日电(通讯员 王洪松 记者 卢金增)近日,记者在山东省临沂市检察院采访到,2014年,临沂市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提起公诉、查办职务犯罪人数分别占全省检察机关的12.1%、12%、9.3%,全国检察机关的0.6%、0.6%、0.59%,而临沂市检察人员数分别占全省的7.7%、全国的0.42%。从这个意义上看,说“全国办案看山东,山东办案看临沂”,一点也不为过。
  自2004年起,临沂市检察院连续11年被省检察院记集体二等功。该市检察机关未发生错立、错捕、错诉和错误监督案件。2014年,山东省民意调查中心调查结果显示,临沂市检察工作群众满意度为93.13%。
  那么,临沂市检察机关是如何破解“人少任务重”重大矛盾的呢?
  临沂市检察院检察长鲍峰告诉记者:“由于编制的限制,人少任务重的矛盾不可能指望检察人员的增加来解决,这种现象将会长期存在,甚至会加剧。临沂市检察机关正视这一矛盾,向规范要质量,向奉献要时间,向机制要效率,向‘一体化’要资源,较好地化解了这一矛盾。”
  临沂市检察院纪检组长王正海介绍说,对于执法办案的监督,有线上线下三条线,两条在网上,由案管中心和纪检监察部门在网上进行“无干扰”监督,另一条,则由业务部门联合检务督察等部门抽查,发现问题,随时纠正,确保每件案件的规定动作不走样,事实证据、法律文书不带瑕疵。
  2014年以来,临沂市检察机关先后抽查案件3079件,纠正办案瑕疵问题297个;依托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强化流程监控和日常检查,督察整改各类问题隐患142个。
  7月12日是星期日,也是“入伏”的前一天。上午,记者来到临沂市检察院六楼公诉处办案平台。这个平台300多平方,公诉一处、二处的24名公诉人在这里办公,是山东省检察机关办案人员最多的公诉部门。
  正在加班的公诉二处副处长郁婕告诉记者,市检察院主要办理基层院上呈的疑难复杂案件,每人每年要办理30多件。庄稼必须有一定的积温才会成熟得更好。公诉办案也是这样,阅卷、审查事实证据、出庭公诉等一系列程序都需要相当的时间来熟悉来思考,不加班是不行的。加班也习惯了。
  沂水县检察院公诉科科长韩艳菲告诉记者,有一年,她左脚两处骨折,在卧床的70多天里,忍着疼痛审阅了15个案件的卷宗材料,对13个案件出庭支持公诉。从事工作以来,她基本上没有休息日,经常通宵加班加点阅卷,连结婚的前一天晚上都是在办公室度过的。
  正是在这样的磨练中,韩艳菲参加工作6年后就获得了“全省十佳公诉人”称号。
  在临沂市检察机关,兰山区检察院公诉部门的执法办案任务罪重。2014年受理各类刑事案件人,该科每人每年平均办案201件。
  “案多人少”怎么办?该科科长朱丛丛告诉记者,他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了繁简案件分流工作模式,并始终坚持。
  该院案件主要向两个方向分流,一个是向公诉B岗分流。该院选调高学历的青年干警到公诉部门挂职B岗,在完成本职A岗工作的基础上,利用空余时间承担B岗公诉工作。同时,公诉部门在遇有重大复杂疑难案件时,亦可及时调配B岗人员参与办案,加大支持出庭公诉力度。目前,在公诉部门担任B岗的人员有15人,已承担的办案数量为260件。
  另一个方向是向派驻检察室分流。检察室办理因果关系明显、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以及邻里纠纷发生的轻伤害案件、交通肇事、危险驾驶案件以及其他情节轻微刑事案件。每年可分流案件300件。
  记者了解到,办案一体化已在临沂深度应用,先后建立了职务犯罪侦查、民事行政检察、监所检察等一体化执法办案机制。
  3月13日,临沂市检察院反渎局特别侦查队成立。侦查队由全市12名反渎业务骨干组成,主要任务是在市院的统一指挥下,对于跨县区院案件、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及时组织专项侦查、专案侦查等活动,有进一步细化了一体化办案机制。
  7月初,临沂市检察院反渎局立查一起职务犯罪要案。查办案件过程中,反渎局抽调了7名特别侦查队成员参与办案,案件很快得以突破。
  临沂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贾卫国告诉记者:“自2014年以来,临沂市检察机关运用一体化机制查办的案件就有30件。办案较少的县区检察院干警在一体化机制中得到锻炼,促进了业务的均衡发展。”
[责任编辑:安伟光]
|||||||||||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号 京公网安备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卡补办后原卡还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