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华盛顿协议议对大学生有影响吗?影响有多大是只有985 211才可以评上吗?

[转载]非211&985的就业歧视
同学,和你说一件事情,号召国家政策211,985院校扩招幅度很小,而非名校却在大幅度扩招,你想想这是为什么;我当年高考过重本线30多分,但和理想大学差了不到十分,我读了比较不错的二本,专业也很好,但就业时单位不要(大型企业,国企),而且国企里面认为非211毕业生全都啥也不是,remember one thing ,no
fair!!!!!!!!!,而且国家发展需要名校毕业生的努力!(记住,是名校),全是教育部的政策。我的一个朋友比我大,在国企工作(找人进的),他专业课非常厉害,但企业有什么机会,好事,全都给了名校入职毕业生,现在歧视越来越重,想要改变这一情况那可需要时间了,也许1年,2年,也许一直都不会改变。。
外企也重视211 长春理工的面试机会肯定比吉大少 同是工科专业吉大一般学生能拿的offer比长理多很多&
如果是进国企 长春理工和吉大比 人家要一百个吉大的不会要一个长理的 再说了长理的师资和生源怎么能和吉大比 你看看一汽大众和一汽技术中心 都不要长春理工的 都要吉大的
再过一个月我就要毕业了,大四找工作我也经历过,用人单位(尤其是好单位)看重实力,但在这之前更要看你的学历,不是211(有些单位要求985)学校毕业的根本不给你面试机会,哪怕你实力再强也没用。
其实吧我不是想黑长理,当年我们高考结束后我们的班长接到了长春理工的通知书,然后她以为是个好学校呢,就去了,然后整个人就被埋没了。关键是她从来没填过“长春理工”这个志愿。
里面有什么事儿我也不好猜。
再说吉林大学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非常高。什么在南方很差什么的简直是胡扯,大公司噼里啪啦的往吉大里面挤着招学生。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
部门名称: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苏州分部
招聘职位:客户经理助理
应届生需满足以下条件:
(1)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2)毕业院校必须在如下范围:
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
(3)男女生不限,如果是男士最好。
(4)海外归国毕业生毕业院校必须在如下范围:
美国:常春藤盟校、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弗吉尼亚大学、霍普金斯大学、杜克大学、密西根大学、西北大学、伊利诺伊大学、普渡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华盛顿大学、马里兰大学
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帝国理工大学、伦敦商学院
澳大利亚:澳洲国立大学、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
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维多利亚大学、滑铁卢大学
其他非英语系国家毕业生,毕业学校需在本国排名前三;
(5)形象气质俱佳。
(6)踏实肯干
非“211”高校毕业生就不是人才?
据长沙市天心区11月初公开的招聘公告显示,这次共招聘7名工作人员,包括区发改局招聘1名宏观经济管理人员、1名招投标工作人员,区统计局招1名调查员,区文化馆招1名舞蹈专业指导老师以及3名医务工作人员。应聘者必须具有列入国家“211”重点建设工程的高校毕业文凭。至11月17日,天心区虽更改了部门招聘内容,取消了5个岗位“211”要求,但区发改局招聘的两名工作人员仍必须具有“211”重点高校文凭。
所谓“211”工程,是国家在上世纪末实行的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记者近日在天心区人事局的报名现场看到,在报名办公室的墙上,贴着所有“211”高校名单,每个应聘者来报名,工作人员都严格查看毕业院校。应聘者小蒋是法国赛尔齐-蓬多瓦兹大学硕士研究生,负责招聘报名的工作人员表示,小蒋能取得报名资格得益于他在湖南大学读的本科。湖南大学属“211”工程高校。
英雄不问出处。古往今来,出身低微、没有名牌大学学历,却颇有建树的杰出人才数不胜数。天心区为何非要“211”高校毕业生?区人事局这样解释:区里招聘工作人员,并非每次都非要“211”重点大学毕业生不可,比如上半年区里招聘社区工作人员就没有这样的要求,这次也根据各方反馈意见修改了5个岗位的招聘要求。
专家认为存在“就业歧视”
如此招聘就真的合理合规吗?记者查到,人事部下发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明确规定符合条件的各类人员均可报名参加事业单位招聘活动,并明确界定了事业单位应聘人员进入事业单位的六项条件为:中国国籍、遵守法律、品行良好、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条件、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及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显然,是否是“211”重点大学毕业,应不属于这六项基本条件之列。
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邓建华也认为,根据人事部的规定,政府招聘明确规定需要“211”高校毕业生等行为确实存在歧视。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效力都是一样的,不管是招工作人员还是高级技术人员,都不能成为拒招非“211”大学毕业生的理由。
湖南科技大学一名学习舞蹈的学生被“211”门槛挡住了应聘道路。她说:“难道任何‘211’重点大学,所有专业、学科和培养的学生都能胜过非‘211’大学吗?”
记者采访发现,类似的招聘现象并非个例。湖南秦希燕律师事务所的周正文律师说,用人单位限制学历、毕业学校的案例很多。这些招聘规定确实不合情理,但目前又无法找到纠正的法理依据。因为对“就业歧视”行为的界定涉及到用人单位用人自由的问题。虽然今年1月1日颁布的《就业促进法》中明确规定“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但明确列出的就业歧视行为都是劳动者个体努力无法改变的,比如相貌、身高、家庭出身等。而类似“学历歧视”、“经验歧视”等隐性“就业歧视”现象目前还不具足够的可诉性。
杨柳青是湘潭大学大三学生,虽然离毕业还有一年时间,她已确定求职目标为老家的一所重点中学。前几日,她看到该单位今年的招聘公告上明确要求,应聘者须是“985”、“211”工程院校的毕业生。这道门槛让她不得不改变求职目标。
一项数据显示,湖南省每年有近31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只有1.8万人毕业于同学们戏称为“高富帅”的“985”、“211”学校,99%的学生像杨柳青一样不是出自“名门望族”,在毕业求职中可能遭遇差别待遇。如何看待求职市场“英雄问出处”的现象?大学毕业生要怎样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补齐这一“先天不足”?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调查走访。
A “985”、“211”成求职敲门砖
湖南师大应届毕业生李宏在求职中确切地感受到学校211标签带来的优遇感。他最近顺利签了四川一家酒业公司。这家公司明确二本以下院校的毕业生不予考虑。实习期间,二本院校的学生比211或985学校的学生工资要低300元,试用期要低500元。“是学校的名望给了我们更高的起点。”他说。
事实上,用人单位的“名校”重口味是越来越广泛。记者在湖南招聘市场网站上以“211”为关键字,搜索到多家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都有此类的要求,便如北京一家教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招聘中小学语数外讲师,招聘条件就明确要求“‘211’院校或师范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如果是硕士学历可以考虑非“211”高校的“出身”。
“让我觉得悲催的是,现在考公、选调生也割舍不了名校情结。”湖南大众传媒学院的唐朝在找工作时发现,浏阳的一家事业单位限制只有“211”大学的毕业生才有资格报考。而今年湖南省选调生考试相关条件中,考长沙市的相应岗位必须是全国“985”、“211”高校的全日制应届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他认为名校成为求职的敲门砖,有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感觉,更担心用人单位会纷纷效仿抬升求职门槛。
B 唯名气选才是把“双刃剑”
湖南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姚金海老师,是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讲师。他介绍,这种名校情结在校园招聘中确实有,特别是京、广、沪的企业来招聘时,“名校情结”要重一些。他认为,这种现象的不合理性在于,招人才不能完全凭学校的知名度,像湖南科技大学学生的“三字一画”(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和黑板画),并不比一些名校学生的差。其合理性在于,211、985学校的学生文化底子是比较扎实的,高考都是凭本事考上来,因此一些技术含量高的企业有这类重视也无可厚非。
长沙人才市场相关负责人认为,学校划分等级不能等同于人才的优劣,企业招聘应更看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竞争力,根据岗位设置,从专业需求上来选拔人才更合理。
而一位企业HR向记者透露说:“名校优秀的学生概率是要大于非名校学生的。这样可以节约招聘者和应聘者的时间成本,特别是对于一些供大于求的企业,光“985”的学生都挑不过来,谁还会去选别的。”
网友babydog认为,全国高校多不可数,如果把选择的范围放得过大,企业招聘时操作起来会比较困难。但用人单位只凭文凭“出身”就给予区别待遇,有失偏颇,毕竟师出名门并不等于腹有诗书。
C 大学“入口”和“出口”受影响
对于很多非“211”、“985”的学生来说,企业打出的“出身”条件让他们望洋兴叹,也在逼着他们早做打算,为未来找工作早作准备。
阳明已经从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两年,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他在职场中发现,尽管个人能力挺重要,但同是土木工程专业,公司对湖大学生的态度要好得多。他正努力准备国家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希望多一个证书,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来自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的大二学生陈晓妮在今年寒假被热心的亲戚提醒,非211学校学生找工作难。听完之后,她突然感到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压力山大”,才大二的她就有了考研的打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多数正读高三的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学校“211”或“985”有何区别,而是根据自己的分数、专业的爱好来选择学校的。但家长们的考虑更长远一些。贺女士说,女儿今年高考的志愿上,会先看学校是否是“985”或“211”,她认为这类学校的各种专业讲座、与校外乃至国外的交流机会比较多,老师做的项目比较多,学生了解的也就更多,目光可能也会更长远
国家电网公司总部招聘2012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公告
2012年,公司总部将组织公开招聘47名应届毕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涉及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色金属、结构工程、热动工程、金融、国际金融、保险精算、财会、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经济学、市场营销等17个专业。录用人员原则上安排到公司所属在京单位,由接收单位负责与其订立就业协议,建立劳动关系,按国家计划办理进京落户手续。招聘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一、招聘计划
序号 专业 文化程度 名额 生源主要方向
1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博士研究生 1 西安交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
硕士研究生
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博士研究生 8
硕士研究生
3 电机与电器 硕士研究生
1 清华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4 信息与通信工程 硕士研究生
3 北京邮电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博士研究生 1 清华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硕士研究生
6 有色金属 博士研究生 1 北京科技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7 结构工程 博士研究生 1 清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8 热动工程 硕士研究生
1 西安交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金融 博士研究生 1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
10 国际金融 硕士研究生
11 保险精算 硕士研究生
12 财会 硕士研究生
2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13 企业管理 硕士研究生
2 清华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14 人力资源管理 硕士研究生
4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15 技术经济及管理 硕士研究生
3 清华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16 经济学 博士研究生 1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17 市场营销 硕士研究生
1 中国人民大学
...是这样的啦...
爱—没有错
过去几年,华尔街顶级投行在中国内地一般只招四个学校的学生:清华、北大、复旦、交大。能去顶级投行的,都是牛人中的大牛。即使是上述学校的超级牛人,也不一定有把握进这些地方。而近两年以来,随着投行业务在中国的扩张和对人才抢夺的激烈加剧,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些顶级投行开始在中国科大、南大、上海财大等更多学校招兵买马。虽然名额不多,但大家应该注意到这个趋势。
其实许多有志于投行的人,至少有一半最后只能找到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工作。而且,如果本科阶段不是名校的,最好不要寄太大希望通过读研就能一步升天,许多国际大投行和海外名校非常看重本科资历,除非你特别优秀。
上海财大是上海财经类专业学校里的Number
One,但因为复旦利用名校优势频频挖角,上财师资有流失迹象。金融方面尚有戴国强坐镇,经院新添田国强这位大牛,上财吹响反攻号角:江湖传言,上财金融投资方向肯定强于复旦,货银与国金方向嘛……但是还是要重申一点,国际投行对血统要求相当高,复旦的毕业生在进入国际投行时还是或多或少占有一些优势的。
在北京,除了选择北大清华,位处五道口的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五道口”是金融圈对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俗称。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也具有进入投行的潜力。
从北大清华具备实力进入顶级投行的毕业生面试经验体会(简称“面经”)看,他们也曾面试过最好的跨国咨询公司。总结起来,除学校因素,他还能够接触到高盛、德意志银行这样的顶级投资银行,还是有其他优势的:
地缘优势。顶级投资银行在中国的业务虽然范围广泛,但是其在华总部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一线。因此在上述城市的名校毕业生在应聘方面可以抢占很大先机。
英语优势。投资银行招人最重要的一点是应聘者必须具备非常skilled的英语能力,口语要说得地道,英语思维要敏捷。这从他们的面试过程中可以感觉出来,因此,如果你的英语不是很好,建议首先要回去好好努力了。看那些来自上海北京的求职者,他们的生活环境非常国际化,不少从小就有很良好的英语教育条件。
职业化优势。北京、上海的选手无一例外具备在AA,PWC这样的大公司实习的经历。这种经历也直接造就了他们后来的职业化潜力,这是一个软优势。因此,如果想在和他们的竞争中占优,首先要摆脱书生气,广泛接触面向社会,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更宽的视野。身处北京、上海这样的国际大城市,作为在校的佼佼者,他们平时所接触的机会和平台更加能开拓他们的视野和增强他们的自信。他们更容易接触大公司,见识大场面、大人物。也许他们说接触过某家国际银行时,其他许多人还是第一次听说这家公司。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非211&985的就业歧视
同学,和你说一件事情,号召国家政策211,985院校扩招幅度很小,而非名校却在大幅度扩招,你想想这是为什么;我当年高考过重本线30多分,但和理想大学差了不到十分,我读了比较不错的二本,专业也很好,但就业时单位不要(大型企业,国企),而且国企里面认为非211毕业生全都啥也不是,remember one thing ,no
fair!!!!!!!!!,而且国家发展需要名校毕业生的努力!(记住,是名校),全是教育部的政策。我的一个朋友比我大,在国企工作(找人进的),他专业课非常厉害,但企业有什么机会,好事,全都给了名校入职毕业生,现在歧视越来越重,想要改变这一情况那可需要时间了,也许1年,2年,也许一直都不会改变。。
外企也重视211 长春理工的面试机会肯定比吉大少 同是工科专业吉大一般学生能拿的offer比长理多很多&
如果是进国企 长春理工和吉大比 人家要一百个吉大的不会要一个长理的 再说了长理的师资和生源怎么能和吉大比 你看看一汽大众和一汽技术中心 都不要长春理工的 都要吉大的
再过一个月我就要毕业了,大四找工作我也经历过,用人单位(尤其是好单位)看重实力,但在这之前更要看你的学历,不是211(有些单位要求985)学校毕业的根本不给你面试机会,哪怕你实力再强也没用。
其实吧我不是想黑长理,当年我们高考结束后我们的班长接到了长春理工的通知书,然后她以为是个好学校呢,就去了,然后整个人就被埋没了。关键是她从来没填过“长春理工”这个志愿。
里面有什么事儿我也不好猜。
再说吉林大学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非常高。什么在南方很差什么的简直是胡扯,大公司噼里啪啦的往吉大里面挤着招学生。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
部门名称:民生银行贸易金融事业部苏州分部
招聘职位:客户经理助理
应届生需满足以下条件:
(1)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2)毕业院校必须在如下范围:
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山大学。
(3)男女生不限,如果是男士最好。
(4)海外归国毕业生毕业院校必须在如下范围:
美国:常春藤盟校、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弗吉尼亚大学、霍普金斯大学、杜克大学、密西根大学、西北大学、伊利诺伊大学、普渡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华盛顿大学、马里兰大学
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帝国理工大学、伦敦商学院
澳大利亚:澳洲国立大学、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
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维多利亚大学、滑铁卢大学
其他非英语系国家毕业生,毕业学校需在本国排名前三;
(5)形象气质俱佳。
(6)踏实肯干
非“211”高校毕业生就不是人才?
据长沙市天心区11月初公开的招聘公告显示,这次共招聘7名工作人员,包括区发改局招聘1名宏观经济管理人员、1名招投标工作人员,区统计局招1名调查员,区文化馆招1名舞蹈专业指导老师以及3名医务工作人员。应聘者必须具有列入国家“211”重点建设工程的高校毕业文凭。至11月17日,天心区虽更改了部门招聘内容,取消了5个岗位“211”要求,但区发改局招聘的两名工作人员仍必须具有“211”重点高校文凭。
所谓“211”工程,是国家在上世纪末实行的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记者近日在天心区人事局的报名现场看到,在报名办公室的墙上,贴着所有“211”高校名单,每个应聘者来报名,工作人员都严格查看毕业院校。应聘者小蒋是法国赛尔齐-蓬多瓦兹大学硕士研究生,负责招聘报名的工作人员表示,小蒋能取得报名资格得益于他在湖南大学读的本科。湖南大学属“211”工程高校。
英雄不问出处。古往今来,出身低微、没有名牌大学学历,却颇有建树的杰出人才数不胜数。天心区为何非要“211”高校毕业生?区人事局这样解释:区里招聘工作人员,并非每次都非要“211”重点大学毕业生不可,比如上半年区里招聘社区工作人员就没有这样的要求,这次也根据各方反馈意见修改了5个岗位的招聘要求。
专家认为存在“就业歧视”
如此招聘就真的合理合规吗?记者查到,人事部下发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明确规定符合条件的各类人员均可报名参加事业单位招聘活动,并明确界定了事业单位应聘人员进入事业单位的六项条件为:中国国籍、遵守法律、品行良好、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条件、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及岗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显然,是否是“211”重点大学毕业,应不属于这六项基本条件之列。
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邓建华也认为,根据人事部的规定,政府招聘明确规定需要“211”高校毕业生等行为确实存在歧视。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效力都是一样的,不管是招工作人员还是高级技术人员,都不能成为拒招非“211”大学毕业生的理由。
湖南科技大学一名学习舞蹈的学生被“211”门槛挡住了应聘道路。她说:“难道任何‘211’重点大学,所有专业、学科和培养的学生都能胜过非‘211’大学吗?”
记者采访发现,类似的招聘现象并非个例。湖南秦希燕律师事务所的周正文律师说,用人单位限制学历、毕业学校的案例很多。这些招聘规定确实不合情理,但目前又无法找到纠正的法理依据。因为对“就业歧视”行为的界定涉及到用人单位用人自由的问题。虽然今年1月1日颁布的《就业促进法》中明确规定“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但明确列出的就业歧视行为都是劳动者个体努力无法改变的,比如相貌、身高、家庭出身等。而类似“学历歧视”、“经验歧视”等隐性“就业歧视”现象目前还不具足够的可诉性。
杨柳青是湘潭大学大三学生,虽然离毕业还有一年时间,她已确定求职目标为老家的一所重点中学。前几日,她看到该单位今年的招聘公告上明确要求,应聘者须是“985”、“211”工程院校的毕业生。这道门槛让她不得不改变求职目标。
一项数据显示,湖南省每年有近31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只有1.8万人毕业于同学们戏称为“高富帅”的“985”、“211”学校,99%的学生像杨柳青一样不是出自“名门望族”,在毕业求职中可能遭遇差别待遇。如何看待求职市场“英雄问出处”的现象?大学毕业生要怎样进行自己的职业规划补齐这一“先天不足”?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调查走访。
A “985”、“211”成求职敲门砖
湖南师大应届毕业生李宏在求职中确切地感受到学校211标签带来的优遇感。他最近顺利签了四川一家酒业公司。这家公司明确二本以下院校的毕业生不予考虑。实习期间,二本院校的学生比211或985学校的学生工资要低300元,试用期要低500元。“是学校的名望给了我们更高的起点。”他说。
事实上,用人单位的“名校”重口味是越来越广泛。记者在湖南招聘市场网站上以“211”为关键字,搜索到多家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都有此类的要求,便如北京一家教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招聘中小学语数外讲师,招聘条件就明确要求“‘211’院校或师范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如果是硕士学历可以考虑非“211”高校的“出身”。
“让我觉得悲催的是,现在考公、选调生也割舍不了名校情结。”湖南大众传媒学院的唐朝在找工作时发现,浏阳的一家事业单位限制只有“211”大学的毕业生才有资格报考。而今年湖南省选调生考试相关条件中,考长沙市的相应岗位必须是全国“985”、“211”高校的全日制应届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他认为名校成为求职的敲门砖,有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感觉,更担心用人单位会纷纷效仿抬升求职门槛。
B 唯名气选才是把“双刃剑”
湖南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姚金海老师,是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讲师。他介绍,这种名校情结在校园招聘中确实有,特别是京、广、沪的企业来招聘时,“名校情结”要重一些。他认为,这种现象的不合理性在于,招人才不能完全凭学校的知名度,像湖南科技大学学生的“三字一画”(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和黑板画),并不比一些名校学生的差。其合理性在于,211、985学校的学生文化底子是比较扎实的,高考都是凭本事考上来,因此一些技术含量高的企业有这类重视也无可厚非。
长沙人才市场相关负责人认为,学校划分等级不能等同于人才的优劣,企业招聘应更看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竞争力,根据岗位设置,从专业需求上来选拔人才更合理。
而一位企业HR向记者透露说:“名校优秀的学生概率是要大于非名校学生的。这样可以节约招聘者和应聘者的时间成本,特别是对于一些供大于求的企业,光“985”的学生都挑不过来,谁还会去选别的。”
网友babydog认为,全国高校多不可数,如果把选择的范围放得过大,企业招聘时操作起来会比较困难。但用人单位只凭文凭“出身”就给予区别待遇,有失偏颇,毕竟师出名门并不等于腹有诗书。
C 大学“入口”和“出口”受影响
对于很多非“211”、“985”的学生来说,企业打出的“出身”条件让他们望洋兴叹,也在逼着他们早做打算,为未来找工作早作准备。
阳明已经从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两年,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他在职场中发现,尽管个人能力挺重要,但同是土木工程专业,公司对湖大学生的态度要好得多。他正努力准备国家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希望多一个证书,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来自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的大二学生陈晓妮在今年寒假被热心的亲戚提醒,非211学校学生找工作难。听完之后,她突然感到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压力山大”,才大二的她就有了考研的打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多数正读高三的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学校“211”或“985”有何区别,而是根据自己的分数、专业的爱好来选择学校的。但家长们的考虑更长远一些。贺女士说,女儿今年高考的志愿上,会先看学校是否是“985”或“211”,她认为这类学校的各种专业讲座、与校外乃至国外的交流机会比较多,老师做的项目比较多,学生了解的也就更多,目光可能也会更长远
国家电网公司总部招聘2012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公告
2012年,公司总部将组织公开招聘47名应届毕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涉及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有色金属、结构工程、热动工程、金融、国际金融、保险精算、财会、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经济学、市场营销等17个专业。录用人员原则上安排到公司所属在京单位,由接收单位负责与其订立就业协议,建立劳动关系,按国家计划办理进京落户手续。招聘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一、招聘计划
序号 专业 文化程度 名额 生源主要方向
1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博士研究生 1 西安交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
硕士研究生
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博士研究生 8
硕士研究生
3 电机与电器 硕士研究生
1 清华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4 信息与通信工程 硕士研究生
3 北京邮电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博士研究生 1 清华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硕士研究生
6 有色金属 博士研究生 1 北京科技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7 结构工程 博士研究生 1 清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8 热动工程 硕士研究生
1 西安交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金融 博士研究生 1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
10 国际金融 硕士研究生
11 保险精算 硕士研究生
12 财会 硕士研究生
2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13 企业管理 硕士研究生
2 清华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14 人力资源管理 硕士研究生
4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15 技术经济及管理 硕士研究生
3 清华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16 经济学 博士研究生 1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17 市场营销 硕士研究生
1 中国人民大学
...是这样的啦...
爱—没有错
过去几年,华尔街顶级投行在中国内地一般只招四个学校的学生:清华、北大、复旦、交大。能去顶级投行的,都是牛人中的大牛。即使是上述学校的超级牛人,也不一定有把握进这些地方。而近两年以来,随着投行业务在中国的扩张和对人才抢夺的激烈加剧,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些顶级投行开始在中国科大、南大、上海财大等更多学校招兵买马。虽然名额不多,但大家应该注意到这个趋势。
其实许多有志于投行的人,至少有一半最后只能找到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工作。而且,如果本科阶段不是名校的,最好不要寄太大希望通过读研就能一步升天,许多国际大投行和海外名校非常看重本科资历,除非你特别优秀。
上海财大是上海财经类专业学校里的Number
One,但因为复旦利用名校优势频频挖角,上财师资有流失迹象。金融方面尚有戴国强坐镇,经院新添田国强这位大牛,上财吹响反攻号角:江湖传言,上财金融投资方向肯定强于复旦,货银与国金方向嘛……但是还是要重申一点,国际投行对血统要求相当高,复旦的毕业生在进入国际投行时还是或多或少占有一些优势的。
在北京,除了选择北大清华,位处五道口的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五道口”是金融圈对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俗称。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也具有进入投行的潜力。
从北大清华具备实力进入顶级投行的毕业生面试经验体会(简称“面经”)看,他们也曾面试过最好的跨国咨询公司。总结起来,除学校因素,他还能够接触到高盛、德意志银行这样的顶级投资银行,还是有其他优势的:
地缘优势。顶级投资银行在中国的业务虽然范围广泛,但是其在华总部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一线。因此在上述城市的名校毕业生在应聘方面可以抢占很大先机。
英语优势。投资银行招人最重要的一点是应聘者必须具备非常skilled的英语能力,口语要说得地道,英语思维要敏捷。这从他们的面试过程中可以感觉出来,因此,如果你的英语不是很好,建议首先要回去好好努力了。看那些来自上海北京的求职者,他们的生活环境非常国际化,不少从小就有很良好的英语教育条件。
职业化优势。北京、上海的选手无一例外具备在AA,PWC这样的大公司实习的经历。这种经历也直接造就了他们后来的职业化潜力,这是一个软优势。因此,如果想在和他们的竞争中占优,首先要摆脱书生气,广泛接触面向社会,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更宽的视野。身处北京、上海这样的国际大城市,作为在校的佼佼者,他们平时所接触的机会和平台更加能开拓他们的视野和增强他们的自信。他们更容易接触大公司,见识大场面、大人物。也许他们说接触过某家国际银行时,其他许多人还是第一次听说这家公司。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华盛顿协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