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尔高原种的玛卡没人来买怎么办?正宗的海拔3488米。无化学农药。被为什么有些人吃不胖假冒后今年无人问津。

要认识秘鲁玛卡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必须认识它的原产地秘鲁安第斯山
南美洲安第斯山南段东侧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侧为温带荒漠带。
作者:admin
看一看、分析一下优质玛卡生长在哪里?
作者:admin
目前市场上的玛卡产品很多,但是总体上可以分为3类:第1类,以玛卡的粗粉为原料,以100%的MACA粗粉为原料,由于服用的量不足,纯度不够,这种产品短期服用人体不易吸收,服用效果不理想(玛卡是一种天然植物,在安第斯山脉地区,当地人终生服用玛卡植物)。第2类,以玛卡提取物为部分原料,添加其他中药成份,真正玛卡成份含量稀少或不能定量,且价格昂贵,玛卡所起到的作用微少。
作者:admin
平和体质的人:是正常体质,这类人体形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睡眠、食欲好,大小便正常,性格随和开朗,患病少。此种体质服用玛卡有强身健体的作用。阳虚体质的人:肌肉不健壮,时感手脚发凉,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衣服比别人穿得多,夏天不喜吹空调,喜欢安静,吃或喝凉的食物不舒服,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颜色清而
作者:admin
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海拔3200米以上的高原中,玛卡是属于五桠果亚纲,白花菜目,十字花科,独行菜族,独行菜属。玛卡在国际上也称为“玛卡”。玛卡在全球种植的范围并不多,这是为什么呢?什么地方有玛卡呢?由于玛卡对种植地要求非常苛刻,一般的地区是无法种植玛卡的,种植玛卡需要满足一下几个条件:条件一、海拔3200米-4500米之间。条件二、要求土壤肥沃,雨水充沛。条件三
作者:admin
玛卡种植时间需要10个月之久,一般年头耕种的玛卡通过人们精心维护到了12月可以采收新鲜的玛卡果实。由于玛卡种植成本极高,极为珍贵,因此采收的技术也需要很专业,今天云南元素玛卡商城为大家介绍一下玛卡的采收情况: 采挖时间玛卡最佳采收期为12月中旬至元月中旬,收获过早过迟都会影响玛卡产量和品质。采挖过早,玛卡的干物质和有效成分积累不足,采挖过晚,玛卡的营养成分开始
作者:admin
1)高质量的玛卡从选种开始为了得到真正有价值的玛卡,有必要了解玛卡本身的特性.首先是玛卡的种子.种子有良莠之分,如果不选择优良的玛卡种子,即使有良好的种植条件,也不可能收获高质量的玛卡.种植玛卡是使用种子,种子非常小,大约2mm左右,为了获得玛卡的种子,从种植特别的玛卡开始进行育种.为了收获高质量的农作物,应当从最初的育种开始.2)然后是把精选的玛卡重新种植到土壤里.一定
作者:admin
玛卡种植时间需要10个月之久,一般年头耕种的玛卡通过人们精心维护到了12月可以采收新鲜的玛卡果实。由于玛卡种植成本极高,极为珍贵,因此采收的技术也需要很专业,今天云南元素玛卡商城为大家介绍一下玛卡的采收情况: 1、采挖时间玛卡最佳采收期为12月中旬至元月中旬,收获过早过迟都会影响玛卡产量和品质。采挖过早,玛卡的干物质和有效成分积累不足,采挖过晚,玛卡的营养成分开
作者:admin
8月29日,云南省巧家县马树镇老箐村李海社村民在栽 玛卡 苗。近年来,云南省巧家县马树镇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引导村民种植玛卡增收。不少外地商人也涌到马树镇,租赁当地农
作者:admin
针对现有未见针对帕米尔高原高海拔高纬度条件下的大田栽培种植 玛卡 的现状,我们旨在提供一种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玛卡栽培种植的方法的技术方案,创造性提供一种适
作者:admin
玛卡原为秘鲁安第斯山脉海拔米地带生长的一种果实,它独有的生物碱玛卡硒和玛卡酰胺对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平衡体内荷尔蒙作用非常显著。 2015年,巴里坤县科技局、农业技
作者:admin
玛卡 有着软黄金之称,亩产250斤,每斤价值450元。每亩成本总投资不超过20000元,具有投资小、效益好、市场需求量大、开发前景广阔等特点。柴兴村今年计划试种50亩,预计可盈利1
作者:admin
玛卡有用吗,如果让云南种植玛卡的人来回答,答案绝对是肯定的.因为他们云南的玛卡就是从玛卡的原产地秘鲁引种过来的,一样的东西,怎么会没有用呢.如果真的没有用,那干嘛还在云南大面积种植,还得到政府的支持呢,那很多人又问了,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宣传是国外原装进口的玛卡,国外原装进口的玛卡有用吗.
作者:admin
玛卡,在我国云南丽江有大量种植,很多到过云南或者去云南旅游的人回来的时候都会带上点云南本地产的玛卡片,但是一回到家里,很多人开始犯糊涂了,玛卡片是买回来了,但是玛卡片怎么食用呢.一时难住不少人,究竟玛卡片怎么食用呢,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大家有需要好好总结一下.
作者:admin
虽然说现在我们中国云南已经开始进行大规模种植玛卡了,而且产量也也呈逐年增加的态势,但是由于玛卡的原产地是秘鲁,很多消费者还是更青睐于秘鲁玛卡.
作者:admin
MACA,即玛卡,它是产自秘鲁安迪斯高原的一种植物,有“秘鲁人参”之称,就是这种maca的高原植物,被美国Discovery探索频道誉为“天然伟哥”,因为在MACA的根部含有能够刺激性欲的元素,这种元素可以大大提高男性的性原动力和体力.
作者:admin
玛卡是时下比较热门的一款男性补肾产品,尤其是在我们国内,由于我们云南丽江已经开始大规模种植玛卡了,所以国内的玛卡品牌也一天比一天多,再加上国外的玛卡品牌,所以,国内的玛卡品牌堪称是多之又多.
作者:admin
云南会泽玛卡种植面积有多大?云南会泽玛卡种植水平如何?云南会泽玛卡种植历史虽然不久,但是云南会泽玛卡是引用秘鲁优质原种玛卡,云南会泽玛卡种植技术更加先进,因此云南会泽玛卡种植已经规模化,是云南玛卡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作者:admin
秘鲁玛卡种植有什么办法?怎样挑选秘鲁玛卡种子?秘鲁玛卡种植需要哪些具体步骤?最后成具体的商品有需要怎么做?
作者:admin
云南有种植玛卡吗?对于云南有种植玛卡吗这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您对云南有种植玛卡吗有疑问,那么编者告诉您云南是有种植玛卡的,并且云南是除了秘鲁之外唯一适合种植玛卡的区域。您还会对于云南有种植玛卡吗有疑问吗?
作者:admin
云南种植玛卡的地方有哪些?云南的哪些地区适合种植玛卡呢?云南种植玛卡的地方分布都有什么规律?云南种植玛卡的地方种植的玛卡好吗?云南种植玛卡的地方有没有污染?对于云南玛卡我们有太多的疑惑,本文将一一为您解答。
作者:admin
玛卡种子怎么种?玛卡是一种原产于安第斯山脉秘鲁的一种保健食物,自古以来玛卡的功效都已抗疲劳和提高免疫力和男性生育能力著称,在当下对健康对养生逐渐意识提高的今天,玛卡、玛卡种子、玛卡干果、玛卡粉等一系列玛卡产品都销量剧增,那么玛卡种子怎么种呢?
作者:admin
云南哪里种玛卡?玛卡种植需要特殊的环境和气候。它要求海拔3500米以上,气候特殊而土地肥沃,日夜温差达40度以上。
作者:admin
云南哪里产玛卡?云南玛卡种植水平怎么样呢?对于云南哪里产玛卡可能有些人不清楚,那么究竟云南哪里产玛卡呢?云南哪里产玛卡质量比较好?
作者:admin
云南哪里种植玛卡?随着云南玛卡的逐渐风行,人们对于云南哪里种植玛卡也有一些初步的认知。但是对云南哪里种植玛卡的完整认识还是很少,那么究竟云南哪里种植玛卡呢?
作者:admin
&&&1&&&&&&&&&&|||||||||||
最新播报:
“神药”只是传说 玛卡乱象丛生(图)
  新民图表 制图 戴佳嘉
  “南美秘药”“壮阳神药”,最近一种名为玛卡(亦作玛咖)的食品正悄然走红,跃升为养生保健市场的新宠,专卖店如雨后笋生,一公斤破万元的售价堪比“天价”。
  然而,“神药”玛卡并没药准字,甚至不是“健”字号,所谓强肾功效也尚无研究佐证。
  记者走访沪上销售点与云南主产区,采访种植户、经销商与农学专家发现,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市面所售玛卡品种多、产地杂、价格乱,夸张宣传、以次充好现象屡见不鲜。如何整治玛卡乱象?从种植、加工至销售,规范与监管行业链迫在眉睫。
  乱象1 优劣无标准 价格差10倍
  黄玛卡178元/两、紫玛卡256元/两、黑玛卡499元/两……在打浦桥日月光中心一家养生门店,玛卡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店主介绍,这个冬天玛卡格外热销,甚至供不应求。“特级黑玛卡598元/两,卖得也很好,要的话得从仓库调货。”
  玛卡原产地南美秘鲁,是生长在海拔4000米高的安第斯山脉的高原植物,后被中国成功引种,在云南、西藏、四川等高海拔地区规模化种植。由于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在沪上诸多药店、保健品市场都能见到玛卡身影,相关专营店也层出不穷。
  在线上网店,玛卡销售同样火爆。记者在淘宝网检索“玛卡”,就蹦出干果、精片、胶囊、药酒等多种商品。按照表皮颜色,玛卡干果还分为黑、紫和黄三种,其中普遍认为黑玛卡功效最好,价格也最高。
  “每公斤超过一万元,价格高得有点离谱了,偏离了玛卡本身的价值。”丽江人王军从2012年开始销售玛卡,亲历价格疯涨。“几年前,玛卡也就几十元一斤,这两年是被商贩炒热,从丽江运至昆明,再摆进北上广的中药材店,价格不知翻了多少倍。”
  然而,价高却未必等于质优。即使是同一类别的玛卡,也分有三六九等,以黑玛卡干果为例,网店售价从每50克40元至500元不等。外形相似,价差却超过10倍,让人难以选择。王军坦言,由于玛卡在国内尚属新生事物,市场发展过快,目前暂无统一的评价标准,无从分辨优劣。“玛卡又不会说话,全是卖家讲了算。”
  乱象2 产地不明确 以次来充好
  在漕宝路一家中药材店,黑玛卡的价格为12元/克,堪称“天价”。“你别单看价格,要看产地,市面上的玛卡都是云南种植,而我们的干果是从秘鲁进口。”导购徐先生介绍。
  “原装正品”“秘鲁代购”,市面上真有那么多进口玛卡?
  早在2003年,秘鲁政府就颁布了两个最高法令,禁止出口纯天然的玛卡植物、种子和初加工玛卡产品,只有经过深加工的玛卡粉末才可以出口。“号称是秘鲁进口的玛卡干果,要么是走私,要么是假冒。”
  记者注意到,玛卡销售多是散装,无法分辨产地。业内人士透露,混淆产地、以次充好并不少见。
  玛卡对生长要求严苛,海拔需超过3500米,昼夜温差大有助隔绝虫害,国内只有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地区才具备生长条件,因此丽江、香格里拉的玛卡最为出名。但随着技术成熟,低海拔地区也能实现玛卡种植,例如云南昭通、曲靖等地,海拔在2500米左右,近年也成为玛卡“大户”,但不同产区的质量与价格参差不齐。
  “一些商贩就将从昭通、曲靖低价收购的玛卡,包装后冠以丽江、香格里拉出品,从中牟取暴利。从外观上谁看得出来?连业内人士也很难区分。”王军说。
  乱象3 功效似伟哥 并没那么神
  “天然伟哥,改善性功能”“治疗不孕,调节内分泌”,一谈论起玛卡,“补肾高手”就是离不开的关键词,玛卡几乎“包治”男女更年期各种衰弱,甚至被贴上“壮阳神药”的标签。网络上,对玛卡保健功能的宣传则更加出位,“纯爷们”“男士发电机”等尚属含蓄。
  然而,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当记者询问是否有研究数据佐证功效时,卖家却大多闪烁其词,有人坦言“其实这玩意能发挥多少功效还真不知道”。
  “玛卡,就是一种十字花科的植物,与萝卜同科。食用玛卡,对强肾保健、提高免疫力确实有益,但是否能提高性能力?目前没有确凿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张才喜教授解释。
  此前国外有研究称,玛卡中含有的植物活性成分玛卡酰胺和玛卡稀,这两种物质对平衡人体荷尔蒙分泌有显著效果,但也有论文称,双盲实验发现,玛卡在该方面功效与安慰剂并无区别。
  事实上,在最正宗的原产地秘鲁,玛卡也没被捧得那么神奇。当地人在熬汤时,会将玛卡作为食材原料放入汤中,就像国内加入人参、枸杞一样普遍。
  “养生应基于全方位调节与平衡,而不是过分追求某一种成分的壮阳功效。”张才喜提醒,如果消费者食用玛卡后就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则更应当谨慎,很有可能是非法添加了药物成分。
  乱象4 “健”字擦边球 更不是药品
  去年11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十大严重违法广告黑名单,武汉三和公司的“玛卡咀嚼片”因夸大疗效、违法宣传榜上有名。该产品为“国食健字”,获批的保健功能为“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但广告却宣称服用后能改善并提高性能力。
  “单纯的玛卡不是药品,称为功能性食品可能更确切。”张才喜反复强调。2011年5月,玛卡经原卫生部批准作为新资源食品,需要经过一定期限后方可根据其效果划归保健食品或一般食品管理。
  在国内,QS许可证(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即是该行业最高级别的产品认证,玛卡是如何获取健字号“小蓝帽”?
  “玛卡单独作为原料的产品不是保健品,但不排除以玛卡为原料之一的复方产品获得保健食品证书。”业内人士黄浩(化名)透露,类似“偷梁换柱”的做法并不少见,很多玛卡产品中,都含有西洋参与红景天的提取物。
  “这是一种打擦边球的行为。”黄浩解释,虽然这些产品已经取得了“小蓝帽”,但均为复方产品,玛卡只占很小一部分,功效已大相径庭,再单独以玛卡为噱头,打着保健食品的名义宣传显然不恰当。
  乱象5 为增产逐利 质量难保证
  云南玛卡的产量正呈几何级数增长。扎西·尼玛从事玛卡种植已经5年,在香格里拉拥有的基地面积达到1000亩。他介绍,目前云南全省玛卡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2014年产量超过2000吨,而在2003年时这个数字还不到100公斤。
  “随着玛卡的升温,越来越多人投身种植,也导致鱼龙混杂。”扎西介绍,玛卡需要充足的阳光、水分及肥沃的土壤,在原生态条件下营养成分较高,但有些农户急功近利,不惜使用化肥及农药。
  “我就亲眼见过农户趁雨天给玛卡打根部膨大剂的,个头大,卖相好,但剖开后却是空心的。”玛卡打过农药、施过化肥后,生长周期可由原来的9个月缩短为半年甚至3个月,但速成的玛卡营养价值很低,甚至可能因农药残留而有害。
  此外,玛卡对土壤肥料的需求很高,种过一年的土地必须休耕三年以上,贫瘠地区甚至要休耕七年才能再次种植,但一些农户为求经济利益每年种植,甚至选择工业污染、农药残留的地区种植,导致玛卡质量大减。
  对于玛卡干果,晾晒也是关键环节。扎西介绍,玛卡有个自发酵过程,只能在阳光下进行。一旦在高温下烘干,其中芥子油苷、玛卡烯、玛卡酰胺的活性物质就会挥发。“一般晾晒需要74天,但烘烤只要7天,种植户或是因为没有晾晒场地,或是因为追求速度降低成本,很多选择烘干,导致玛卡质地较差。”
  乱象6 市面品牌杂 加工猫腻多
  “一瓶顶三瓶”“900元吃一年”,除玛卡干果,以高纯度、易吸收为卖点的玛卡粉及精片同样热销。目前,国内市场的玛卡品牌有近200个,价格天差地别。
  然而,玛卡加工品暗藏诸多猫腻,消费者很难甄别。“卖得特别便宜的产品,可能是添加了其他成分。”黄军指出,玛卡纯粉中98%是最高最纯,除2%起黏合作用的淀粉,不应该添加任何其他违禁成分。“有些不法商家为了速效,添加甲基睾丸酮等雄性激素。”
  此外,走访中记者发现,沪上销售玛卡的店铺大多提供可以打粉或切片服务,“这就隐藏着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可能。”黄浩透露,萝卜、蔓菁和玛卡同属十字花科,口感较为接近,消费者单纯外观难以辨识,有些卖家就在玛卡粉中混入其他粉末,“一些消费者不知情,贪图价格便宜,花了几百大洋买回了萝卜粉。”
  张才喜教授认为,“民间神药”的诞生,折射出人们对保健、养生的关注与重视,同时伴随科技发展,食品中的功能性成分被不断挖掘。“这都是好事,但不能盲目追捧特定产品。玛卡只是一种食物,一种农产品,还应理性看待。”
  云南将出标准 把关玛卡质量
  “玛卡行业发展迅猛,标准和规则还来不及制定,产业已经形成了。”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玛卡课题组长薛润光无奈地说,目前玛卡领域并无可以参照的标准和规则,导致乱象丛生。
  云南作为国内玛卡的主产地,亟待重视与规范行业发展。据悉,去年11月,《丽江玛卡栽培操作规程》编制完成并形成征求意见稿,而由云南省政府牵头、玛卡龙头企业配合、中科院草拟的云南省级玛卡产品质量标准正在推进,预计今年将正式问世。
  据悉,标准将助力玛卡产业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建立从种植到加工、销售一整条产业链的行业标准,破除产业乱象;二是在市场形成统一的玛卡标识,打造良好品牌。“如此,能够约束商家理性定价,帮助消费者区分优劣。”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保健品行业一直存在“五年魔咒”,快速发展、快速消亡。玛卡真相仍等待时间检验,希望商家与消费者谨慎选择,如果还未清楚玛卡的属性和功效就盲目追捧,将损害这一行业发展。薛润光认为:“玛卡只是一个缩影,每个行业发展过程中都会有阵痛。相信经过规范后,会走向健康。”
[责任编辑:
来源:新闻热搜榜|||||||||||
最新播报:
“壮阳神药”只是传说 玛卡乱象丛生价格差10倍
  消费者雾里看花怕上当,盼规范行业监管
  新民图表 制图 戴佳嘉
  “南美秘药”“壮阳神药”,最近一种名为玛卡(亦作玛咖)的食品正悄然走红,跃升为养生保健市场的新宠,专卖店如雨后笋生,一公斤破万元的售价堪比“天价”。
  然而,“神药”玛卡并没药准字,甚至不是“健”字号,所谓强肾功效也尚无研究佐证。
  记者走访沪上销售点与云南主产区,采访种植户、经销商与农学专家发现,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市面所售玛卡品种多、产地杂、价格乱,夸张宣传、以次充好现象屡见不鲜。如何整治玛卡乱象?从种植、加工至销售,规范与监管行业链迫在眉睫。
  乱象1 优劣无标准 价格差10倍
  黄玛卡178元/两、紫玛卡256元/两、黑玛卡499元/两……在打浦桥日月光中心一家养生门店,玛卡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店主介绍,这个冬天玛卡格外热销,甚至供不应求。“特级黑玛卡598元/两,卖得也很好,要的话得从仓库调货。”
  玛卡原产地南美秘鲁,是生长在海拔4000米高的安第斯山脉的高原植物,后被中国成功引种,在云南、西藏、四川等高海拔地区规模化种植。由于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在沪上诸多药店、保健品市场都能见到玛卡身影,相关专营店也层出不穷。
  在线上网店,玛卡销售同样火爆。记者在淘宝网检索“玛卡”,就蹦出干果、精片、胶囊、药酒等多种商品。按照表皮颜色,玛卡干果还分为黑、紫和黄三种,其中普遍认为黑玛卡功效最好,价格也最高。
  “每公斤超过一万元,价格高得有点离谱了,偏离了玛卡本身的价值。”丽江人王军从2012年开始销售玛卡,亲历价格疯涨。“几年前,玛卡也就几十元一斤,这两年是被商贩炒热,从丽江运至昆明,再摆进北上广的中药材店,价格不知翻了多少倍。”
  然而,价高却未必等于质优。即使是同一类别的玛卡,也分有三六九等,以黑玛卡干果为例,网店售价从每50克40元至500元不等。外形相似,价差却超过10倍,让人难以选择。王军坦言,由于玛卡在国内尚属新生事物,市场发展过快,目前暂无统一的评价标准,无从分辨优劣。“玛卡又不会说话,全是卖家讲了算。”
  乱象2 产地不明确 以次来充好
  在漕宝路一家中药材店,黑玛卡的价格为12元/克,堪称“天价”。“你别单看价格,要看产地,市面上的玛卡都是云南种植,而我们的干果是从秘鲁进口。”导购徐先生介绍。
  “原装正品”“秘鲁代购”,市面上真有那么多进口玛卡?
  早在2003年,秘鲁政府就颁布了两个最高法令,禁止出口纯天然的玛卡植物、种子和初加工玛卡产品,只有经过深加工的玛卡粉末才可以出口。“号称是秘鲁进口的玛卡干果,要么是走私,要么是假冒。”
  记者注意到,玛卡销售多是散装,无法分辨产地。业内人士透露,混淆产地、以次充好并不少见。
  玛卡对生长要求严苛,海拔需超过3500米,昼夜温差大有助隔绝虫害,国内只有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地区才具备生长条件,因此丽江、香格里拉的玛卡最为出名。但随着技术成熟,低海拔地区也能实现玛卡种植,例如云南昭通、曲靖等地,海拔在2500米左右,近年也成为玛卡“大户”,但不同产区的质量与价格参差不齐。
  “一些商贩就将从昭通、曲靖低价收购的玛卡,包装后冠以丽江、香格里拉出品,从中牟取暴利。从外观上谁看得出来?连业内人士也很难区分。”王军说。
  乱象3 功效似伟哥 并没那么神
  “天然伟哥,改善性功能”“治疗不孕,调节内分泌”,一谈论起玛卡,“补肾高手”就是离不开的关键词,玛卡几乎“包治”男女更年期各种衰弱,甚至被贴上“壮阳神药”的标签。网络上,对玛卡保健功能的宣传则更加出位,“纯爷们”“男士发电机”等尚属含蓄。
  然而,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当记者询问是否有研究数据佐证功效时,卖家却大多闪烁其词,有人坦言“其实这玩意能发挥多少功效还真不知道”。
  “玛卡,就是一种十字花科的植物,与萝卜同科。食用玛卡,对强肾保健、提高免疫力确实有益,但是否能提高性能力?目前没有确凿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张才喜教授解释。
  此前国外有研究称,玛卡中含有的植物活性成分玛卡酰胺和玛卡稀,这两种物质对平衡人体荷尔蒙分泌有显著效果,但也有论文称,双盲实验发现,玛卡在该方面功效与安慰剂并无区别。
  事实上,在最正宗的原产地秘鲁,玛卡也没被捧得那么神奇。当地人在熬汤时,会将玛卡作为食材原料放入汤中,就像国内加入人参、枸杞一样普遍。
  “养生应基于全方位调节与平衡,而不是过分追求某一种成分的壮阳功效。”张才喜提醒,如果消费者食用玛卡后就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则更应当谨慎,很有可能是非法添加了药物成分。
  乱象4 “健”字擦边球 更不是药品
  去年11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十大严重违法广告黑名单,武汉三和公司的“玛卡咀嚼片”因夸大疗效、违法宣传榜上有名。该产品为“国食健字”,获批的保健功能为“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但广告却宣称服用后能改善并提高性能力。
  “单纯的玛卡不是药品,称为功能性食品可能更确切。”张才喜反复强调。2011年5月,玛卡经原卫生部批准作为新资源食品,需要经过一定期限后方可根据其效果划归保健食品或一般食品管理。
  在国内,QS许可证(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即是该行业最高级别的产品认证,玛卡是如何获取健字号“小蓝帽”?
  “玛卡单独作为原料的产品不是保健品,但不排除以玛卡为原料之一的复方产品获得保健食品证书。”业内人士黄浩(化名)透露,类似“偷梁换柱”的做法并不少见,很多玛卡产品中,都含有西洋参与红景天的提取物。
  “这是一种打擦边球的行为。”黄浩解释,虽然这些产品已经取得了“小蓝帽”,但均为复方产品,玛卡只占很小一部分,功效已大相径庭,再单独以玛卡为噱头,打着保健食品的名义宣传显然不恰当。
  乱象5 为增产逐利 质量难保证
  云南玛卡的产量正呈几何级数增长。扎西·尼玛从事玛卡种植已经5年,在香格里拉拥有的基地面积达到1000亩。他介绍,目前云南全省玛卡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2014年产量超过2000吨,而在2003年时这个数字还不到100公斤。
  “随着玛卡的升温,越来越多人投身种植,也导致鱼龙混杂。”扎西介绍,玛卡需要充足的阳光、水分及肥沃的土壤,在原生态条件下营养成分较高,但有些农户急功近利,不惜使用化肥及农药。
  “我就亲眼见过农户趁雨天给玛卡打根部膨大剂的,个头大,卖相好,但剖开后却是空心的。”玛卡打过农药、施过化肥后,生长周期可由原来的9个月缩短为半年甚至3个月,但速成的玛卡营养价值很低,甚至可能因农药残留而有害。
  此外,玛卡对土壤肥料的需求很高,种过一年的土地必须休耕三年以上,贫瘠地区甚至要休耕七年才能再次种植,但一些农户为求经济利益每年种植,甚至选择工业污染、农药残留的地区种植,导致玛卡质量大减。
  对于玛卡干果,晾晒也是关键环节。扎西介绍,玛卡有个自发酵过程,只能在阳光下进行。一旦在高温下烘干,其中芥子油苷、玛卡烯、玛卡酰胺的活性物质就会挥发。“一般晾晒需要74天,但烘烤只要7天,种植户或是因为没有晾晒场地,或是因为追求速度降低成本,很多选择烘干,导致玛卡质地较差。”
  乱象6 市面品牌杂 加工猫腻多
  “一瓶顶三瓶”“900元吃一年”,除玛卡干果,以高纯度、易吸收为卖点的玛卡粉及精片同样热销。目前,国内市场的玛卡品牌有近200个,价格天差地别。
  然而,玛卡加工品暗藏诸多猫腻,消费者很难甄别。“卖得特别便宜的产品,可能是添加了其他成分。”黄军指出,玛卡纯粉中98%是最高最纯,除2%起黏合作用的淀粉,不应该添加任何其他违禁成分。“有些不法商家为了速效,添加甲基睾丸酮等雄性激素。”
  此外,走访中记者发现,沪上销售玛卡的店铺大多提供可以打粉或切片服务,“这就隐藏着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可能。”黄浩透露,萝卜、蔓菁和玛卡同属十字花科,口感较为接近,消费者单纯外观难以辨识,有些卖家就在玛卡粉中混入其他粉末,“一些消费者不知情,贪图价格便宜,花了几百大洋买回了萝卜粉。”
  张才喜教授认为,“民间神药”的诞生,折射出人们对保健、养生的关注与重视,同时伴随科技发展,食品中的功能性成分被不断挖掘。“这都是好事,但不能盲目追捧特定产品。玛卡只是一种食物,一种农产品,还应理性看待。”
  云南将出标准 把关玛卡质量
  “玛卡行业发展迅猛,标准和规则还来不及制定,产业已经形成了。”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玛卡课题组长薛润光无奈地说,目前玛卡领域并无可以参照的标准和规则,导致乱象丛生。
  云南作为国内玛卡的主产地,亟待重视与规范行业发展。据悉,去年11月,《丽江玛卡栽培操作规程》编制完成并形成征求意见稿,而由云南省政府牵头、玛卡龙头企业配合、中科院草拟的云南省级玛卡产品质量标准正在推进,预计今年将正式问世。
  据悉,标准将助力玛卡产业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建立从种植到加工、销售一整条产业链的行业标准,破除产业乱象;二是在市场形成统一的玛卡标识,打造良好品牌。“如此,能够约束商家理性定价,帮助消费者区分优劣。”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保健品行业一直存在“五年魔咒”,快速发展、快速消亡。玛卡真相仍等待时间检验,希望商家与消费者谨慎选择,如果还未清楚玛卡的属性和功效就盲目追捧,将损害这一行业发展。薛润光认为:“玛卡只是一个缩影,每个行业发展过程中都会有阵痛。相信经过规范后,会走向健康。” (范洁)
[责任编辑:
来源:新闻热搜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些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