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sid的完全形式式

& 这个其实是上课的老师讲的,为了以后能温习,就把它po到博客上保留起来。
首先是OOA模型:
接着是OOA的过程:
接着是OOD的模型:
这些是都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重要基础,要了解其整体的模型活动,然后在实际应用中去体会,这样才能做到学以致用啊!而且在分析阶段可以是涉及各个领域知识来分析的,无关软件设计的事,所以从这一点也可以学到,这些方法都是活学活用的,掌握了受用一生啊!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5217次
排名:千里之外
(1)(1)(1)(2)(4)(2)(4)铁托元帅的幸福生活——作者:战争史研究WHS
铁托元帅出生于南斯拉夫克罗地亚的扎戈尔耶,这个地方的人活泼快乐,喜好玩乐,爱好喝酒,擅长唱歌,善于享受生活,铁托也不例外。甚至在二战当中打游击时,他也表现出对宫殿和豪华宅邸的偏爱:只有在他本人或者他的事业面临生死关头的日子里,铁托才到山洞或者掩体中居住;即使是这样,他也更喜欢南斯拉夫王室在德国入侵前夕才修建完毕、而始终没有来得及动用的那些王家掩蔽所。每当占领一座城镇,铁托就自己物色、或者由他人物色一座最好的建筑,比如1941年南斯拉夫游击队刚刚解放乌日策城,他就占用了当地最雄伟壮观的南斯拉夫国家银行大楼,作为自己的住处和办公场所。除了宽敞舒适外,这里还有一条秘密的地下通道可以通往城外。
日,即贝尔格莱德被解放之后几天,铁托就视察了郊外风景区德迪涅的王宫建筑群(Kraljevski
Kompleks),并下令将其修复。南斯拉夫王国时期建造的这座庞大宫苑占地多达100公顷,内有两座宫殿,即亚历山大一世国王的旧王宫(Kraljevski
dvor)和二战前的南斯拉夫摄政王保罗亲王的白宫(Beli
dvor),都坐落在树木茂盛的小山上,可以俯瞰优美的风景。这两座宫殿都没有受到战火的破坏,家具、瓷器和藏画毫无损失,只是有些失修。铁托更喜欢保罗亲王的白宫,因为这座宫殿是在德国人入侵之前才最终完工的,既明亮,内部设施又现代化。战争还没结束,铁托就迫不及待地住了进去。
南斯拉夫国王亚历山大一世的旧王宫
南斯拉夫摄政王保罗的白宫。这座宫殿也是亚历山大一世国王建造的,但还未完工他便遇刺身亡,摄政王保罗将其建造完毕,并住了进去。二战期间这里成为德国野战医院,贝尔格莱德解放后铁托住了进去,并把他的情妇达沃扬卡·潘诺维奇(1946年因肺结核去世)埋在了花园里,此后白宫长期作为铁托的官邸而闻名于世。南斯拉夫解体后,这里又成为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的住所。2000年塞尔维亚政府将皇家宫苑归还给前塞尔维亚王室卡拉乔治维奇家族,末代南斯拉夫国王彼得二世的儿子亚历山大王储和家人现居住于其中,每周周末对公众开放参观。除了和旧王宫外,皇家宫苑内还有小教堂、马厩、车库、宫廷卫队驻地和王室大臣办公楼等建筑
与此同时,铁托还保留了贝尔格莱德市德迪涅区罗马尼亚大街(后来更名为乌日策大街)15号的别墅。它原来是一位富有的塞尔维亚工程师的财产,房屋周围有一座漂亮的花园,后来被德国占领军征用,让塞尔维亚伪政权的经济部长诺伊豪森使用。1944年10月,还在贝尔格莱德战役打得正激烈的时候,南斯拉夫人民军第一集团军就没收了这座别墅,把它留给铁托。后来铁托把周围的几座别墅和一座小公园也圈了进来,并且筑起了一圈石墙,四周布满警卫部队。铁托对这座别墅很有感情,除了工作日之外,他经常住在这里,做做木工活计,或者在此招待客人,给他们品尝铁托自己的萨莫博尔葡萄庄园(战前用党的资金购买的,战后拨给他哥哥使用)出产的葡萄酒。
贝尔格莱德解放后,铁托在罗马尼亚大街15号的别墅招待苏联军官和美国战略情报局军官共进晚餐
同年轻时接受过神学院教育、生活方式相对简朴的斯大林不一样,铁托的生活是拜占庭式的、帝王式的,而从来不是凡事有度的,从来不是普普通通的。铁托虽然出身五金工人,当过俄国的战俘,住过南斯拉夫的监狱,后来又混迹于山林,但二战期间在亚得里亚海中的抵抗基地——维斯岛与英国情报军官的接触,令他的品味得到了飞速的提高,学会了享受陈年美酒、名牌雪茄和由高级裁缝手工缝制的衣服。
铁托像纳粹德国的帝国元帅赫尔曼·戈林一样非常善于享受生活,嗜好奢侈,喜欢时髦。甚至在战时,凡是他的东西——他的马、他的马具、他的武器、他的裁缝——就都得是最好的。他总是事事极其精心地保持他的尊严,同时小气地守护着属于他的每一件小东西。不论是谁,如果对他的作风产生疑问,或者触犯他的特权(比如用了他的马),就要冒触怒他的风险。
打猎的戈林元帅
打猎的铁托元帅
铁托掌握的权力和他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使得他相信自己应当接受特殊照顾。在铁托看来,供他享用的宫殿、别墅、狩猎场、庄园,高人一等的生活方式,以及舒适的生活条件,能使人对他的权力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这一点上来说,铁托与他统治的巴尔干老农并没有什么区别,后者也认为权力是至高无上的,而宫殿是权力的所在地和权力的象征,掌握权力的人理应住进宫殿。铁托是领袖,他掌握着权力,所以他住进王宫是理所当然的。
铁托占用前王室财产的行为是公开的。他在战后通过一系列指示和讲话说明,凡是战前属于王室的,现在就都是属于他的。这既包括宫殿本身,也包括里面所有的家具、瓷器、名画、挂毯、金银餐具和其他古董。除了德迪涅的两座王室行宫之外,铁托还一度占有过贝尔格莱德市中心的新王宫和老王宫,前者在1941年的战争中被局部炸毁,一直没有修复;后者拥有一座美术馆。由于这两座王宫毗邻热闹的大街和繁华的广场,不利于安全防卫,因此铁托在将其修复之后把它们分别交给了联邦政府和塞尔维亚主席团。南斯拉夫王室的其他财产则被铁托继续占用,包括罗曼尼亚山区一座毁了一半的别墅,斯普利特海滨的几所别墅,以及卡拉乔尔杰沃(位于伏伊伏丁那)和贝列两地的大片庄园和森林猎场。卡拉乔尔杰沃和贝列原来是旧南斯拉夫王国的国家财产,王室只是偶尔借用,现在铁托毫不惭愧地将它们据为己有(不过偶尔也允许政治局委员和亲信们去那里打猎、享用庄园的出产)。
在南斯拉夫境内,没有被铁托占用的前王室财产只有塞尔维亚的奥普莱纳茨行宫和黑山海滨的米切洛尔宫殿——前者只有两座小小的别墅,无法容纳铁托周围庞大的行政和警卫人员,而且那里的小教堂地下墓穴里安葬着卡拉乔治维奇王朝许多位已故成员,所以最终交给了塞尔维亚政府,成为官方疗养院。米切洛尔宫殿既偏僻又小,经过一段时间的犹豫之后,铁托把它交给了黑山共和国政府,但是他很喜欢那里的景色,于是很快又在那附近给自己盖了一座新别墅。
总的来说,铁托在战后对财富表现出来的贪欲,就像一个逮着机会就大捞一把、借机改善生活的穷人。在他带头之下,居于上层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官员纷纷“征用”了前王国官员和富人的财产,忙着从这一座别墅搬进那一座别墅,要求国家给这些别墅配备家具和佣人。在这方面最收敛自己的是外交部长科察·波波维奇和秘密警察头子兰科维奇:前者是清教徒似的共产主义者,像苏联的意识形态专家苏斯洛夫一样过着真正清心寡欲的生活;后者则在监狱里养成了沉默寡言和生活简朴的习惯,同时他的工作性质也不允许他过分张扬。
从理论上讲,铁托本人的薪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为他服务的各种开支,从修缮王宫的费用到王宫行政人员丰厚的薪水,再到庞大的警卫部队的费用,以及专列和游艇的维护费用,全是由国家开支的。这些开支加在一起,甚至超过了战前南斯拉夫王国供养亚历山大国王一家的费用。铁托有个习惯,就是不住在不属于自己的房子里,为此在南斯拉夫全国各地为他新建了无数的新别墅,其中很多只是短暂地住过一段时期,比如在温泉疗养胜地伊加洛,为了给铁托治疗坐骨神经痛,专门夷平了当地公园里的一座小山,为他修建了专门的别墅,而铁托一生只在这里住过两个星期。不论铁托在哪座行宫里居住,那里都必须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女佣身穿白色制服,男仆则穿着无尾小礼服,别墅里堆满了当地所能收集到的最好的家具和艺术品。如果铁托的宫廷侍从官员们认为这些陈设不合元帅的口味,那就由国家从贝尔格莱德或者萨格勒布调拨一批家具和绘画过来。
铁托的掌上明珠——布里俄尼群岛
在铁托元帅遍布南斯拉夫全国的一百五十多处行宫禁苑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是亚得里亚海上的布里俄尼群岛。它坐落在伊斯特里亚半岛的西岸,包括14个大小岛屿,与南斯拉夫重要的海军基地普拉港隔海相望。1893年,一位奥地利亿万富翁从奥匈帝国海军手里买下整个群岛,开发成度假地,在岛上修建了饭店、餐馆、赌场和游艇码头,在19世纪末的维也纳上层社会里名噪一时,被称为“奥地利的里维埃拉”。1930年,其奥地利业主因为世界经济危机而破产,布里俄尼群岛被意大利政府收购,在二战结束后被割让给南斯拉夫。铁托把整个布里俄尼群岛变成了自己的私人隐居所,不对任何公众开放。他最初住在斯波莱托公爵的别墅里,后来让著名建筑师普列切尼克为自己建造了一座更新、更宽敞、更现代化的别墅,能够同时容纳五百人举行聚会。铁托还下令在岛上修建了专供党政高级官员居住的豪华旅馆,房间里的设备都是最好的进口货。所有这些建筑工程全是由戈里俄托克集中营的亲苏政治犯来施工的——不过这些犯人在岛上的生活条件比较好,也更有希望得到赦免或减刑。
布里俄尼群岛上的动物
铁托精心经营着他在布里俄尼群岛的那片私人天地。他在岛上引进了不少珍稀树种和花卉,用从英国进口的橡树重现了罗宾汉时代葱郁的英格兰绿林,甚至全靠人工铺设了一片广袤的热带草原,在上面建起了一座野生动物园,放养从世界各地弄来的珍禽异兽,包括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赠送的蓝牛、瘤牛和亚洲象,几内亚总统赛古·杜尔赠送的平原斑马和山地斑马,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赠送的非洲大羚羊,以及欧洲盘羊、印度白斑鹿、还有从波兰进口的珍稀的欧洲野牛。铁托小心翼翼地把这些珍稀动物的放养区和狩猎区分开。在布里俄尼岛的狩猎区里,他让人放养普通的白尾鹿、松鸡和欧洲野兔,供追逐打猎之用,此外他还喜欢去波斯尼亚和斯洛文尼亚的专用猎场去狩猎野鹿、野猪、獐子和黑熊。
在为自己的别墅配备家具、布置艺术品的时候,铁托非常挑剔,有时亲自去挑选,有时由官员们为他挑选。铁托慷慨地允许自己“借用”了国家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的许多藏画和艺术品。克罗地亚著名艺术品收藏家米马拉在二战后捐赠给克罗地亚人民和克罗地亚国家博物馆的藏画,最后绝大部分都落到了铁托的别墅里。布里俄尼别墅前的花园里陈列着雕塑家安东·奥古斯廷契奇的巨大裸女雕像“布里俄尼的维纳斯女神”,这也是通过同样的渠道获得的。清泉从这位女神的乳头中汩汩流出,与周围的裸女雕像和热带植物一起营造出一种色情之屋的情调,犹如如意大利导演丁度·巴拉斯未经剪辑的毛片。铁托心安理得地为此解释说,这些艺术品在他的别墅里可以得到更好的保存——至少从随意任性地霸占国有艺术品这一点来说,铁托元帅和戈林元帅的作风是非常相像的。
在布里俄尼岛上,铁托招待过一百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伊丽莎白·泰勒(她是铁托的狂热崇拜者,她的丈夫理查·波顿在1973年拍摄了为铁托歌功颂德的彩色战争史诗片《苏捷斯卡大捷》)、理查·波顿和索菲亚·罗兰这样的明星。南斯拉夫海军的“海鸥”(Galeb)号军舰变成了铁托的专用游艇,专门用来把他从普拉海军基地运到布里俄尼岛的码头。这艘军舰原为1938年在意大利热那亚建造的香蕉冷藏运输船“拉姆3号”,二战爆发后改为辅助巡洋舰,1943年在的里雅斯特港被德军俘虏,改为布雷舰,1944年冬天被盟军飞机炸沉在里耶卡港的浅水中。南斯拉夫海军在战后打捞修复了这艘军舰,改名“海鸥”号,改装为训练舰。但是自从1953年铁托乘坐这艘船前往英国之后,它就变成了总统专用游艇。铁托很喜欢“海鸥”号这艘船,在夏天经常乘坐它出海巡游,一共航行了8万多海里。铁托在“海鸥”号上接待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英·甘地、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等许许多多显赫客人。
铁托的游艇“海鸥”号。这艘5750吨的军舰装有两台7200马力的菲亚特引擎,航速17节。南斯拉夫解体后,它被搁置在黑山的科托尔港,处于荒废状态。2008年,一个希腊商人将其买下,拖往克罗地亚的里耶卡,准备改装为豪华游艇供出租之用,但是克罗地亚政府也想买下该船,改为博物馆。2009年5月,“海鸥”号最终以15万欧元的价格卖给里耶卡市政府,随即开始改装为水上博物馆
在二战后,前南斯拉夫王室的专用列车也被铁托继承下来。但他嫌这列火车不够豪华,于是让西德的布希公司对其进行装潢,并在前后加挂了两节装甲车厢。即使这样仍不能令铁托满足,于是在1956年,他又下令安全保卫部门为自己建造了一列新的专列,车头和车厢全都漆成蓝色,因此被称为“蓝色列车”。这列火车上有90多所豪华套房,铁托自己的套房不仅包括铺着波斯地毯和丝绸床罩的卧室,带梳妆台、大理石浴缸和镀金水龙头的浴室,还包括了一个兼作书房的办公室,以及一个配有大型收音机、水晶吊灯和名贵油画的会客室,所有奢华设施一应俱全,被称为“轮子上的豪华宾馆”。
铁托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他早年的战友德热拉斯在回忆录里写道,虽然铁托的出身不过是五金工人,但是即使在战前从事地下工作的时候,他也穿得像个资产阶级纨绔子弟,并且宣称自己是“电气技师”(他在监狱里管过发电机)或者“工程师”(他伪造的身份证上填写的是这个职业)。只有在政治上对自己有利的时候,比如在大清洗时的莫斯科,铁托才宣称自己是工人出身。
出于虚荣,铁托喜欢为自己收集各国的最高级勋章、奖章和荣誉头衔。在他五花八门的勋章收藏里,既有苏联的胜利勋章和列宁勋章、捷克斯洛伐克的一级白狮勋章、保加利亚的一级人民解放勋章,也有英国女王授予他的巴思勋位大骑士十字勋章、日本天皇颁发的菊花大勋位颈章,以及埃塞俄比亚皇帝颁赠的示巴女王大勋章。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勋章爱好者和收藏者,铁托元帅一生中接受过南斯拉夫颁发的19枚勋章(他获得的第四枚南斯拉夫人民英雄勋章是为了表彰他“经受手术之后的忍耐力”而颁发的),以及其他39个国家颁发的60枚最高勋章——其中既有苏联、英国和日本这样的大国,也包括柬埔寨和圣马力诺这样的小国,可谓细大不捐。而最为登峰造极的是,在他最后一次出访奥地利时,铁托竟然欣然接受了奥地利政府“补发”给他的一枚(本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发给这名克罗地亚士兵的)奥匈帝国军事勋章!
1954年访问希腊期间,铁托饶有兴致地为好奇的希腊王后弗雷德里卡讲解他胸前佩戴的各种勋章
铁托的各色勋章
铁托很注意自己的仪表,他的皮肤总是用太阳灯烤成健康的茶褐色,头发染过,一口光亮的假牙也总是洁白无瑕。在铁托的晚年,他在公开场合总是戴着手套,以掩饰他那生了老年斑的双手。铁托的制服总是选用最高级的衣料,镶着金边、金线和金丝,钉着纯金纽扣,由高级裁缝细心裁剪,没有一丝褶皱或污渍,胸口上挂满了他的勋章收藏品。
铁托在接受本国人民和外国领导人赠送的礼物的时候,态度也总是一本正经的。萨格勒布市的官员为了讨好铁托,把被克罗地亚乌斯塔沙政权消灭的犹太家庭的一些别墅赠给了他。铁托一本正经地说,这些别墅是“萨格勒布人民忠心爱戴我的表示”,仿佛萨格勒布市民是诚心诚意这样做似的。铁托拥有三辆由西德政府和奔驰公司赠送的奔驰车,一辆有六个车门的奔驰600型敞篷防弹检阅车,一辆英国女王赠送的1960型劳斯莱斯“幻影”轿车,勃列日涅夫赠送的吉尔-115防弹豪华轿车(安装有防地雷底盘),以及美国总统尼克松赠送的卡迪拉克豪华轿车。他的私人车库里还有30多辆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典和西德生产的世界名车,以及10辆大马力的宝马摩托车。此外南斯拉夫安全部门还以每辆67万马克的高价,专门让奔驰公司定造了六辆20英尺长的奔驰600型防弹礼宾轿车,在南斯拉夫六个共和国的首都各自存放一辆,以供他巡幸时使用。
铁托的名车
作为铁托元帅收到的最大一份赠品,在他1955年访问埃塞俄比亚时,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将埃塞俄比亚南方的一块土地赠给了铁托。这片土地位于土地肥沃的锡达莫省,面积多达14000公顷,上面有咖啡种植园、剑麻种植园和猎场。铁托毫不腼腆地接受了这份厚礼。作为回报,铁托向新成立的埃塞俄比亚海军赠送了2艘巡逻艇、6艘鱼雷快艇,为其陆军提供了大批榴弹炮、火箭炮、步枪、冲锋枪和子弹,捐赠了一座制糖厂、一座皮鞋工厂和一座制砖厂,并且向埃塞俄比亚帝国派去了医生、教师以及军事和农业顾问。
1955年铁托访问埃塞俄比亚时狩猎犀牛
像戈林元帅一样,铁托也喜欢向别人炫耀自己的金银珠宝。他的军服全都镶上了金边、金线、金纽扣、金袖扣、以及用金丝编制的肩章;他的皮带扣是用纯金打造的,由于太重,经常向下滑。铁托经常使用一支沉重的金笔来写字,其宽大的办公桌上放着金烛台、金相框(里面是各国王室政要的签名照片)、金质的墨水台和文具架。他还亲自监督著名雕刻家安东·奥古斯廷契奇为自己设计了一枚纯金嵌宝的元帅印玺,作为权力的象征,一如过去封建帝王的国玺。铁托还有一个非比寻常的习惯,就是让人用一个水晶大碗装满未经切割的钻石、红蓝宝石、蛋白石和祖母绿宝石。这是他年轻时不知从什么地方听来的、据说是古代拜占庭帝国皇帝用来安神和放松情绪的方法。在心神不宁时,铁托会把自己的手伸到碗里,深深地埋入冰冷的宝石中,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
铁托收到的各色国礼:伊朗国王赠送的银质王座模型、美国总统尼克松赠送的茶具、日本天皇赠送的银质珠宝盒、蒙古大呼拉尔赠送的首饰盒、金日成赠送的银火锅和银餐具
除了宫殿、汽车、游艇和珠宝外,铁托还喜欢收藏珍本古书、古代手稿和名画,喜欢收藏世界名表和名贵宠物狗,品尝世界各国的名酒,他还是古巴顶级雪茄的烟迷。除了这些奢侈而雅致的爱好之外,铁托的另一个独特爱好是收集各式各样的权杖,包括古代拜占庭皇帝和塞尔维亚国王的权杖,以及纳粹德国的元帅节杖。他还喜欢收藏古董武器,以及各种做工细致的武器模型,从大炮到飞机无所不包。只有在吃东西的问题上,铁托才可以说是比较节制的。他吃得很精细,但是量不多,这也与他因享用美食过多而身患严重的糖尿病有关。铁托喜欢吃浓汤和熏制的肉食、尤其是香肠,以及鹧鸪、松鸡、野猪肉、鹿肉等新鲜野味和熏制的野味。他也喜欢吃各种水产品,比如南斯拉夫达尔马提亚地区生产的优质牡蛎,每年铁托的宫廷还要从伊朗和苏联进口大量的江鳕和细鳞鲑,以及顶级的贝卢加鲟鱼子酱。
铁托对马的爱好可以追溯到战争时期。1944年5月,在德国人对他发动的“跳马”战役中,铁托在跳上飞机逃往意大利之前,对留下来的战友斯雷滕·茹约维奇叮嘱说“照看好我的马”。茹约维奇很恼火:“他关心他的马,我们却留在这个鬼地方!”这匹马后来成为茹约维奇恨铁托的原因之一(他后来担任财政部长,在1948年南斯拉夫与苏联决裂后因向苏联提供情报而被捕)。战后铁托在罗马尼亚大街15号的别墅院子里为他的爱马树立了一座铜像。他还仿照英国王室,建立了庞大的私人马厩,甚至还仿效英国上流社会中著名的阿斯科特赛马会,组织了南斯拉夫自己的赛马活动,令他的副手卡德尔和兰科维奇深感震惊和可笑。
总而言之,在统治南斯拉夫的三十二年漫长时间里,铁托元帅在他自己的人间天堂里过着帝王一样的生活。他甚至模仿古代塞尔维亚帝王的传统,为南斯拉夫每个家庭的第九个孩子充当名义教父,给遍布全国的教子教女寄去金钱和各种礼品。同时,铁托又以一位开明君主的方式对他的国家和他的党进行统治。许多国王可能会嫉妒铁托的权力,但是铁托毕竟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他没有建立自己的王朝。虽然他有两个儿子,却没有从中为自己指定一个继承人(当然,他的大儿子扎尔科是个公认的麻烦篓子,小儿子米沙则对政治不感兴趣)。此外,铁托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不过是一个有一定寿限的低等动物,卑微如尘土,任何人、任何家族对权势和财富的占有只能是暂时的。因此铁托没有将他的宫殿、庄园和惊人的收藏留给自己的家人,而是决定在他死后由国家来接管这笔巨大的财富。
铁托和他的大儿子扎尔科
铁托、妻子约万卡、铁托的儿子米沙(13岁,最右边)和孙子约扎、孙女兹拉提卡,摄于日。1918年,28岁的铁托在西伯利亚战俘营中娶了15岁的俄国少女佩拉嘉·贝罗索娃,后者为他生下了长子扎尔科,1920年随铁托回国。1928年铁托被南斯拉夫当局逮捕后,贝罗索娃带着孩子返回苏联,随后改嫁了(两人于1936年离婚,大清洗期间贝罗索娃被关进了劳改营,斯大林死后才被释放)。1936年铁托在苏联娶了奥地利共产党员露西娅·鲍尔,不久离婚。1937年,铁托在斯洛文尼亚结识了日耳曼族女大学生赫尔塔·哈斯,在1941年生下米沙,之后铁托同她分手,转而追求自己的秘书、特别漂亮的女大学生达沃扬卡·潘诺维奇。达沃扬卡在1946年因肺病去世,被埋葬在“白宫”的花园里。津卡·米拉诺夫回到南斯拉夫后,铁托一度追求过这位雍容华贵的著名女人,但是后者很快与铁托的部下柳博米尔·伊利奇将军结了婚,再追求她显然是不合适的了。1946年,55岁的铁托注意到身边一位身材健壮的女工作人员,23岁的约万卡·布迪萨夫列维奇(出生于克罗地亚利卡地区的塞尔维亚农民家庭),并对她产生兴趣。两人很快同居,并在1952年结婚,约万卡很快拜倒在随之而来的威望、权势和财富之下。南斯拉夫党内许多高官的太太都不喜欢这位出身低下、举止庸俗的女人,但有人因为说了她的闲话而坐牢之后就都变得老实了。南斯拉夫解体后,八十岁高龄的约万卡试图打官司要回铁托的部分财产(别墅、艺术品和汽车,价值约3000万美元),但未能成功。
铁托和妻子约万卡在“白宫”,身后是警卫和服务人员。
日,著名的南斯拉夫女歌唱家津卡·米拉诺夫在纽约登上“伊丽莎白王后”号邮船,准备经英国返回南斯拉夫。这位女歌唱家是铁托的情人之一,她比铁托小14岁,在南斯拉夫居住了几年后移居意大利,最后在美国去世
不过,铁托的权力基础和其他东欧国家领导人是不同的。他的江山是自己打下来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允许自己的人民过上了比从前更富足、比东欧邻国更自由的生活。铁托时代的南斯拉夫几乎没有(但不是完全没有)因为政治原因被逮捕或拘留的政治犯,其他东欧国家用来对其老百姓实行恐怖统治的那种秘密政治警察在南斯拉夫也很少见到。西方的文学和电影被允许传入南斯拉夫,西方游客也被鼓励去南斯拉夫旅行。JAT(南斯拉夫航空公司)印刷精美的旅游海报挂满了纽约和伦敦的旅行社橱窗,每年有600多万来自美国和西欧的游客去探访黑山的石林、喀斯特的溶洞、达尔马提亚沿海风景秀丽的岛屿和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古城。反过来,普通的南斯拉夫老百姓(每年超过200万人次)也被允许到意大利和西德这样高度富裕的西方国家去自由旅行,因为南共对自己的人民很有信心,相信他们不会像捷克人或者东德人那样、一有机会越过边境就撒脚逃离“社会主义天堂”。
由于企业不再受教条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也不像其北边和东边的邻国那样受“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压榨(在这个组织成立后的最初十年里,它从东欧国家榨取了140亿美元,用于苏联的战后重建,而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向西欧提供的援助也差不多是这个数额),南斯拉夫开始生产在其他东欧国家中明显匮乏的许多消费品,普通人民的生活条件开始逐渐改善。商店里日益增多的高级商品刺激着城镇居民和农民努力提高生产,以便攒钱购买他们渴望的电视机、汽车等奢侈品。
由于工资比起西欧来依然不高,在许多情况下人们靠现有的收入买不起这些商品,于是城市居民就加班加点地兼职,农民则开始到西德这样的西方国家去打零工(每年南斯拉夫向西欧输出80多万农业工人),其结果是南斯拉夫的城乡生活水平都普遍提高。到1976年,全南斯拉夫36%的家庭拥有自己的小汽车,每1.8个家庭拥有一台电视机,每2.1个家庭拥有一台电冰箱。肉类、蛋类和乳制品的消费量猛增,而家庭收入中用于购买食品的开支从1952年的54%下降到1976年的32%。
南斯拉夫生产的“Yugo”牌汽车在英国的广告海报。这是克拉古耶瓦茨的Zastava汽车厂(原塞尔维亚王家兵工厂)在70年代仿照菲亚特128型轿车生产的,在美国的售价只有3990美元,因排量只有0.9升,而当时西方正值石油危机,因此畅销一时。但因配置低档,以及发动机寿命问题,在80年代中后期出现滞销,随后停产(改产新车型),不过在90年代却又成为和大众甲壳虫一样的古董车收藏热门品
列举数字虽然乏味,但是南斯拉夫在摆脱苏联模式之后取得的成就确实是非比寻常的:平均寿命从1939年的48岁提高到了1976年的67岁;婴儿死亡率在30年里下降了三倍;所有7岁到15岁的儿童都接受八年的免费义务教育,文盲数量从1939年的75%下降到1970年的17%,到1980年进一步下降到9%。南斯拉夫的文盲大多集中在流动学校亦难于到达的山区,以及曾经被土耳其人长期统治过的南方地区。
对于大多数南斯拉夫人民来说,如果铁托能把这样一个面临外来威胁、内部既落后、又因民族问题而四分五裂的国家引向繁荣和独立,那么他行使的各种专制权力和享受的各种奢华待遇就是合理的。所以在铁托统治南斯拉夫的三十二年里,南斯拉夫虽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缺点和弊病,但是这个政权还是平稳地存在下去。对南斯拉夫国家统一的考验,对这个共产主义国家的成就(大多数应归功于铁托本人)的考验,只是在这位元帅过世后才告降临。
铁托每年新年都要巡访南斯拉夫六个共和国当中的一个,他在南斯拉夫各地都有行宫,在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铁托的行宫坐落在克拉涅山丘上,以前是南斯拉夫王室的布尔多宫。1980年新年刚过,88岁高龄的铁托在布尔多宫暂住期间,忽然觉得腿部不适,于是被送进了当时南斯拉夫医疗水平最高的卢布尔雅那医学中心。医生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和长期的糖尿病,铁托的主要血管、特别是腿部的动脉血管出现硬化症状。南斯拉夫从美国和苏联请来了顶尖的医疗专家,他们都认为必须截肢。但是铁托希望保留自己的腿,于是专家们进行了两次改善腿部循环的血管搭桥手术,但都没有奏效,由于左腿严重的动脉血栓导致肌肉坏死,最后不得不在铁托的左腿膝盖以上部位截肢,但此时已为时过晚。截肢手术之后铁托出现各器官受损的状况:心跳逐渐减弱,导致大脑缺氧受损;肾功能减弱,导致毒素在体内堆积;肝功能不再作用,导致出现黄疸;肺部和膀胱也患有炎症。这位元帅此后一直待在卢布尔雅那医疗中心,靠呼吸机和血液过滤仪维持生命,最终在5月4日下午3时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铁托的葬礼是以一种他会喜欢的、隆重、夸张而讲排场的方式举行的:4位国王、31位总统、6位亲王、7位副总统、32位总理和47位部长齐集贝尔格莱德,他们来自冷战的两个对立阵营,以及庞大的不结盟国家队伍,代表着128个国家;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也出席了葬礼。上图是南斯拉夫国家主席团、部长会议、南人民军将领在议会大厦中为铁托守灵的场景,以及出席铁托国葬的阿拉法特、齐奥塞斯库、金日成、萨达姆、勃列日涅夫、撒切尔夫人等政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d的完全形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