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的不辱戍国使命上一句丙戍是什么时间

爱民固边谱写华章 忠诚卫国不辱使命·边防警察报数字版
01版 重要新闻
04版 新闻视觉
爱民固边谱写华章 忠诚卫国不辱使命
——公安边防部队第三届“十大边防卫士”候选人简要事迹(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林杰:冰海救人舍生忘死&&&&&丁林杰,男,汉族,1989年2月出生,2007年12月入伍,现任辽宁边防总队大连边防检查站监护大队二中队二班班长,武警下士警衔。&&&&入伍以来,丁林杰坚定理想信念,牢记神圣使命,苦练军事业务技能,多次出色完成任务。日晚,韩国籍“大仁”轮2名船员从船舶与岸基之间的夹缝中失足掉进海里。他主动请缨,冒着被船体挤压的危险,用绳索捆在腰上跳进冰冷刺骨的海水中,坚持搜寻10余分钟,奋力救起1人,自己却被冻得失去知觉、全身乌紫,经抢救才脱离危险。他的事迹引起强烈反响,“大仁”轮韩方经理亲自到部队致谢,韩国电视台做了采访报道。&&&&2010年1月,辽宁边防总队党委作出向丁林杰同志学习的决定,并为其记二等功;同年5月,大连市团委授予其“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在提高边检服务水平工作中,丁林杰积极为出入境旅客和员工办实事解难事,赢得了中外旅客、员工的广泛好评,所在服务小分队被口岸授予“丁林杰模范服务队”称号。&&&&王吉祥:1716名群众为他请功&&&&王吉祥,男,汉族,1984年3月出生,2004年7月入伍,现任新疆边防总队克州边防支队哈拉峻边防派出所干事,武警中尉警衔。&&&&王吉祥一心为民,常年用“马匹和口袋”为山区牧民运送物资,代一名服刑人员尽孝养家长达2年,四处筹款极力挽救一名身染重病少女的生命,还用自己的工资作为启动资金成立了克州第一个“特困救助理事会”;他执法为民,为243户牧民安装了“自动寻呼报警系统”,总结出“十户联防、十店联防”群防群治工作法,辖区连续4年零发案、零纠纷、零事故、零上访;他致力扶贫,为村里筹建万亩草料基地,发展特色养殖业,为群众增收40万元。他行程1.8万公里,穿破胶鞋38双,走遍了辖区每个角落。他的事迹深深感动了辖区群众,1716名群众自发写信并按上红手印为他请功。&&&&王吉祥同志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获得“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公安边防部队新时期群众工作标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标兵干部”、“优秀共产党员”等殊荣。&&&&邓学海:缉毒勇士维和英雄&&&&邓学海,男,汉族,1979年7月出生,1997年12月入伍,现任云南边防总队德宏边防支队木康公安检查站站长,武警少校警衔。&&&&邓学海长期坚守最艰苦、最危险的边境缉毒前沿,入伍14年来屡建奇功,他共侦破毒品案件130余起、走私案件110余起,查获海洛因756公斤、冰毒3公斤、鸦片5公斤、罂粟壳5万公斤、制毒配剂1000公斤,追缴毒资100多万元;缴获“五四”式军用手枪1支、子弹70发;查获国家野生保护动物穿山甲、眼镜蛇等1万余公斤,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30余人。2007年和2009年,他两度赴海地执行维和任务,经受住了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洗礼,用忠诚书写了一名边防警察维护世界和平的新篇章。&&&&邓学海同志曾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被联合国授予“和平勋章”,被公安部授予“中国维和警察荣誉勋章”,先后获得公安边防部队“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云南省十大杰出青年”、“云南法治新闻人物”、“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多项殊荣。&&&&布仁达来:“天堂草原”鱼水情深&&&&布仁达来,男,蒙古族,1976年7月出生,1995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现任内蒙古边防总队锡林郭勒盟边防支队满都宝力格边防派出所副所长,武警上尉警衔。&&&&在素有“天堂草原”之称的东乌珠穆沁草原,布仁达来进毡房跑矿山,积累了30多本民情小笔记,记载着牧民的家庭成员、生活状况、牲畜数量、人际关系,甚至包括羊的耳记和马的颜色。群众自发为他建起了“毡房警务室”,主动与他一起蹲点守边,使一度高发的盗赶牲畜案件得到遏制。近年来,他破获各类案件67起,抓获在逃人员11人、走私分子4人,截获企图偷渡人员16人、非法越境人员2人。&&&&布仁达来同志先后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当选内蒙古自治区“十大杰出青年”、“我最喜爱的十大北疆卫士”和“十大法制新闻人物”,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公安边防部队群众工作标兵和新时期群众工作先进个人,荣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和&“全国边海防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刘建宏:三度维和不辱使命&&&&刘建宏,男,汉族,1972年2月出生,1994年7月入伍,现任公安边防部队士官学校副校长,武警上校警衔。&&&&刘建宏先后3次参加维和,分别担任中国第四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副队长,第六、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大队长。2007年12月担任中国第六支维和防暴队大队长期间,他带领队员承担并圆满完成11个执勤区域的24小时反绑架武装巡逻等急难险重勤务,为改善海地首都太子港等地区安全局势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和保持了“零伤亡、零违纪、零退返”的纪录,成为海地任务区的“模范警队”。&日海地突发强烈地震后,他强忍失去战友的痛苦,冷静分析形势,果断部署任务,以坚强的意志组织队员完成了震后各项维和任务,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和平使者、忠诚卫士的动人篇章。&&&&刘建宏同志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荣获联合国“和平勋章”、公安部“维和荣誉勋章”。他所在的第四支、第六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分别荣立集体一等功,第八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被公安部授予“维和英雄防暴队”荣誉称号,被团中央、中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许效富:无私为民赢得信任&&&&许效富,男,汉族,1975年12月出生,1998年7月入伍,现任江苏边防总队连云港边防支队海头边防派出所政治教导员,武警少校警衔。&&&&从警13年来,许效富先后资助12名困难学生。在父母相续去世、欠债近20万元的情况下,他把一名杀人犯的儿子抚养成人。他潜心研究农村社会管理服务新方法,探索出真情感化、细致走访、引蛇出洞、分化瓦解、敲山震虎、网上比对“许效富追逃工作法”,被公安部边防局和江苏省公安厅推广;他组织村民开展“模范守法公民”和“模范村明星榜”评选,创办了“爱民图书阅览室”和“农民夜校”,牵头建设了全国第一所“爱民固边小学”;他主动治乱、积极治贫、全力治散,用3年时间把马庄村从一个案件频发、上访不断的贫困村建设成一个平安、富裕、文明、和谐的“小康村”。&&&&许效富同志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3次,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实施农村警务战略十佳驻村民警”、“公安边防部队群众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苏 彧:苦钻业务练就绝活&&&&苏彧,男,汉族,1984年3月出生,2002年9月入伍,现任贵州边防总队执勤业务一科检查员,武警中尉警衔。&&&&边检验证台,方寸之地,却是一道重要大门和窗口。苏彧一心扑在边检工作上,苦练五笔录入、法律法规、证件研究等基本功,验放旅客的准确率达到100%。他始终牢记“人本、专业、安全”的服务理念,将自己的服务经验总结为“SINCERE”真诚服务法,为每名出入境旅客提供同样优质的服务,旅客对他的服务满意度评价均是“非常满意”。人证对照是一项技术活,更是防止不法分子冒用他人证件蒙混出入境的一项重要环节。苏彧认真研究刑事侦查学和面相识别知识,按照“两看两对”的要求严格进行人证对照,练就了绝活,保证了人证对照的绝对安全。贵阳口岸的旅客流量不大,但几年来他查获的违法违规案件却达数十件,占总数的20%以上。他还查获在控对象2人次,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达2000多万元。&&&&苏彧同志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多次被公安部边防局评为“提高边检服务水平工作先进个人”、“基层执法标兵”。&&&&张小三:盐碱滩头爱民标杆&&&&张小三,男,汉族,1981年4月出生,1999年12月入伍,现任河北边防总队沧州边防支队歧口边防派出所副营职干事、第一警务区警长兼歧口村党支部副书记,武警上尉警衔。&&&&2003年从事社区民警工作以来,张小三满腔热情地为辖区群众排忧解难,被群众称为“贴心人”。他每天坚持走家串户,了解民情,“民情日记”记了满满18本,辖区熟悉率达100%;他协调建立了“小三文化广场”、“渔民之家”、“老年人公寓”等一大批配套设施,帮助25名留守妇女找到工作,带动辖区1500名留守妇女就业,把治安混乱的歧口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模范村。2008年9月,河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越专程到歧口村看望默默奉献的张小三,对他无怨无悔扎根盐碱滩并赢得群众认可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张小三同志曾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2009年1月获公安部第三届“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提名,曾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河北十大杰出青年”、全省公安系统“三基”工程建设先进个人、“公安边防部队群众工作标兵”等荣誉。&&&&陈立文:爱警习武一身正气&&&&陈立文,男,1984年9月出生,2004年12月入伍,现任广东边防总队第七支队一大队五中队一班班长,武警中士警衔。&&&&入伍以来,陈立文始终牢记宗旨,忠于职守,心怀群众。他主动参加抗洪、抗冰等抢险救灾任务,解救遇险群众30多人,为驻地孤寡老人、残疾人士、失学儿童等困难群众捐款2万元,连续3年为3名家境贫困儿童辅导功课,曾被汶川地震灾区阿尔寨复课学生亲切地称为“警察爸爸”;他爱警习武、刻苦磨砺,多次参加全省公安机关大练兵汇报演练、总队军事体育运动会、奥运安保等重大演练任务;他一身正气、嫉恶如仇,多次见义勇为。&日,在汕头老家探亲休假期间,他路遇5名持刀行凶歹徒,临危不惧,奋勇追击,最终制服3名歹徒,用血肉之躯和一身正气写就了为民壮举。&&&&陈立文同志荣立一等功、三等功各1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优秀士官”,先后被共青团深圳市委授予“鹏城卫士”称号,被广东省委授予“卫民先锋”荣誉称号,被表彰为“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杨玉峰:三尺讲台逐浪创新&&&&杨玉峰,男,汉族,1977年4月出生,2002年7月入伍,现任公安海警学院船艇指挥系实验中心讲师、副主任,专业技术10级,武警少校警衔。&&&&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杨玉峰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深刻内涵。2008年担任船艇指挥系实验中心副主任以来,他与同事不断完善实验条件,革新实验技术,2010年海警舰艇综合仿真训练中心成为学院惟一被确立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验室。他着眼于海警部队科技大发展,潜心钻研航海专业知识,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6篇,其中在中外核心期刊上发表6篇,并被三大检索工程索引收录。他积极承担公安部、边防局及学院的各项课题,参编教材4部,参与公安部课题“海警船艇综合仿真系统”,并获得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学院教改课题“船艺实践课的模块化教学及其计算机实现”获得二等奖。&&&&杨玉峰同志荣立三等功1次,多次获“优秀警官”、“优秀教师”、“优秀实验工作者”等荣誉,所在实验中心荣立集体三等功1次,2010年荣获学院“教坛新秀奖”。&&&&陈伟强:甘洒热血追凶除恶&&&&陈伟强,男,满族,1985年6月出生,2004年9月入伍,现任辽宁总队大连边防支队龙王庙边防派出所正连职干事,武警中尉警衔。&&&&日下午,陈伟强在抓捕连续作案13起、持刀疯狂抢劫女出租车司机的嫌犯时,最先冲上去拉开车门,嫌犯突然发动出租车将陈伟强甩倒在地,但他死死拽住车门,被拖出30多米后车才熄火。面对嫌犯挥舞的尖刀,他面无惧色,为救战友不幸被尖刀刺中,刀尖距心脏仅3厘米,但他仍顽强追凶,鲜血洒地30米。作为社区民警,他扎根辖区,化解矛盾纠纷130起,辖区兴民村被评为“国家级文明村”;他心系群众,为50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找到工作,为千余名农民工讨回工资700余万元,帮助120名农民工办理医保,协调学校为60余名农民工子女免除学费。&&&&陈伟强同志先后荣立一、二、三等功各1次,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被公安部边防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模范民警村官”,被辽宁团省委、省公安厅授予“优秀青年民警”、“杰出青年卫士”荣誉称号。&&&&张传钦:创新管理辖区摘“帽”&&&&张传钦,男,汉族,1974年9月出生,1993年12月入伍,现任山东边防总队烟台边防支队胜利边防派出所所长,武警少校警衔。&&&&担任民警村官以来,张传钦视群众为亲人,将朴素的爱浸润在琐碎的细节中,赢得了群众爱戴。他先后出资3万余元资助4名困难学生,悉心照顾10名孤寡老人,与4户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他忠诚职守,联合治保组织、调解组织、妇女组织建立“警民1+3”纠纷调处模式,摘掉了三十里堡村长达17年被党委政府挂“黄牌”的落后帽子,并协助村委建起商业街,使村集体收入每年增加200余万元。三十里堡村连续3年被评为“烟台市小康示范村”并被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他探索建立了“1+5”党总支,将辖区周边5个村队全部纳入爱民固边模范创建范畴,7个村队全部被命名为“爱民固边模范村”。&&&&张传钦同志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被公安部边防局评为“新时期群众工作先进个人”,被山东省公安厅评为“优秀人民警察”,2010年3月被公安部表彰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张丽萍:巾帼猎手屡建奇功&&&&张丽萍,女,汉族,1975年2月出生,1996年7月入伍,现任福建边防总队司令部副团职参谋,武警中校警衔。&&&&张丽萍常年战斗在缉枪、缉毒、反偷渡斗争第一线,不畏艰险、机智勇敢,先后侦破了一大批有影响的重特大贩枪、制毒、走私毒品及偷渡案件,其中,侦破偷渡案件17起270人、毒品案件32起186人,缴获各类毒品2896.2千克、易制毒化学品1282千克,摧毁制毒窝点3处、缴获制式手枪8支、子弹75发,查扣制毒设备5套,沉重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在侦破“”特大走私毒品案中,面对错综复杂的案情,张丽萍凭借丰富的经验冷静分析,果断抉择,全体参战官兵连续奋战,一举缴获毒品“K粉”430千克,刷新了福建警方一案查获“K粉”数量纪录,国家禁毒委致电祝贺,该案被公安部边防局评为&“2010年度十大侦办精品案件”。&&&&张丽萍同志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获得福建省第三届“十大边防卫士暨爱民固边标兵个人”、“福建省禁毒人民战争先进个人”、全省边防部队“十大情报侦查能手”等殊荣。&&&&杨春明:根植基层心系群众&&&&杨春明,男,汉族,1979年4月出生,2001年7月入伍,现任吉林边防总队白山边防支队四道沟边防派出所所长,武警少校警衔。&&&&入伍11年来,杨春明始终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创建“强人助学基金”,使辖区122名贫困学生得到帮助;建立“爱心超市”,为困难群众发放衣物8000余件价值20万元;发起捐赠图书活动,为四道沟镇中心校新增图书6400册;组建派出所、村委会、村民小组长三级矛盾纠纷调解平台以及军警联合巡逻执勤机制,在维护辖区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抗洪抢险期间,他带领官兵连续战斗37小时,营救受困群众22名,挽回群众经济损失80余万元,受到吉林省省委常委、纪委书记李法泉的高度赞扬。&&&&杨春明同志先后荣立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获得“第四届感动吉林十大人物”、“吉林省第三届优秀青年卫士”、“吉林省十大杰出青年”、“公安边防部队群众工作标兵”、“吉林省公安系统先进工作者”、吉林省“国防建设突出贡献奖”个人奖等荣誉。&&&&吾斯曼江:“天山雪莲”绽放高原&&&&吾斯曼江,男,维吾尔族,1977年10月出生,1996年12月入伍,现任新疆边防总队喀什边防支队科克牙尔边防派出所副所长,武警上尉警衔。&&&&2005年8月担任辖区克尔琴村警官兼村支部副书记以来,吾斯曼江立足高原,真心为民,利用采集人口信息之机,免费为每户村民照“全家福”;他积极推广温室大棚种植技术,自掏腰包为牧民购买12种蔬菜种子,手把手传授培土、育苗技术,引领群众致富;他开设“牧民夜校”,定期邀请技术人员给牧民讲解种养殖等技能,促成165名青年走出高原进城务工;他从培养基层党团干部入手,对村支部5类39项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发展党员6名、团员24名。&&&&吾斯曼江同志先后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2009年9月被国务院和中央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获得“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公安边防部队新时期群众工作先进个人”、自治区“人民群众满意优秀公安派出所所长”、&“新疆青少年民族团结标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荣誉。&&&&金 炫:功勋卓著感动吉林&&&&金炫,男,朝鲜族,1972年7月出生,1991年12月入伍,现任吉林边防总队司令部副团职参谋,武警中校警衔。&&&&从警20多年来,金炫一心以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为己任,始终奋战在缉毒和打击偷渡第一线。2006年至2010担任总队侦查队队长期间,他身先士卒,办案、抓捕冲在最前面,审查涉案人员、犯罪嫌疑人、化装接头一马当先,先后带领全队侦破重特大毒品、偷渡案件5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1人、偷渡人员404人,缴获毒品30余公斤,侦查队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并获得“先进党支部”、“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和“公安系统优秀基层单位”等殊荣。2010年调到司令部负责全省三类六种案件侦办工作后,他共指导和参与侦破重特大三类六种案件50起、假币案件2起、拐卖案件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6人、偷渡人员113人,缴获冰毒20余公斤、假币13万余元,解救被拐卖妇女20人。&&&&金炫同志曾荣立二等功4次、三等功9次,被评为“吉林省十大边防卫士”和“感动吉林十大人物”。&&&&周 斌:百姓的事揣在心窝&&&&周斌,男,汉族,1978年6月出生,2002年7月入伍,现任浙江边防总队舟山边防支队罗家岙边防派出所政治教导员,武警少校警衔。&&&&多年来,周斌把对部队的热爱、对百姓的挚爱倾注到群众工作中。他数年如一日地照顾孤寡老人姚文德,直到老人去世,成为群众眼中的“贴心孝子”;他帮助贫困大学生落实每学期4000元的助学补助,被百姓称为“爱心使者”;他联系广东边防总队医院开展“爱心飞扬复明工程”,免费为88名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被群众誉为“光明伴侣”;他扎根基层,埋头开展群众工作,所在的田涂村警务室被舟山市公安局命名为“周斌警务室”。他带领官兵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派出所被公安部表彰为“爱民模范集体”,被公安部边防局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被浙江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模范边防派出所”。&&&&周斌同志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先后获得“全省优秀人民警察”、“三基工程建设先进个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公安边防部队群众工作标兵”等荣誉。&&&&洛 嘎:反恐专家侦查能手&&&&洛嘎,男,藏族,1977年5月出生,1994年9月入伍,现任西藏边防总队侦查支队支队长,武警中校警衔。&&&&洛嘎作为一名民族干部,受党和部队培养教育多年,政治觉悟极强、反分裂立场鲜明。2008年,他随队赴尼泊尔开展警务联络,对珠峰南坡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为公安部代表团成功访尼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洛嘎克服因高血压引起的多种并发症,连续90余天在高海拔地区开展调研和边境管控工作,成功堵截、劝返150余名僧尼,有效防范了藏独分子的分裂破坏活动。2010年,洛嘎先后3次带队负重翻越海拔5350米的拉布吉山口,跋涉150余公里,拍摄3份多媒体视频资料,掌握了通往境外两条便道的情况。他先后侦办“6·19”、“8·31”等8起组织、运送、偷越国(边)境案,抓获组织运送者22人、偷渡人员67人,缴获运送车辆4台,没收赃款人民币11万余元、尼币3万多元。&&&&洛嘎同志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被西藏自治区反恐办、安全厅、公安厅等部门聘为反恐专家。&&&&钱世恒:“铁拳中队”的铁队长&&&&钱世恒,男,汉族,1980年5月出生,1998年12月入伍,现任海南边防总队文昌边防支队机动分队分队长,武警上尉警衔。&&&&多年来,钱世恒扎根基层,恪尽职守,从一名农村入伍的战士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带兵干部。他严格管理、以情带兵,带出了一个“铁拳中队”,作风过硬。2009年以来分队有25名战士考取部队院校,47名战士入党,荣立集体三等功2次;他智勇双全,带领官兵完成数十次维稳处突和重大安保任务,成功处置群体性事件79起,打掉犯罪团伙7个,参与侦破刑事案件61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553人,查获各类毒品1200多克、毒资20余万元,收缴各类枪支23支、炸药192公斤、爆炸装置71枚;他为群众舍生忘死,在2010年文昌市遭遇两百年一遇的特大强降雨后,带领官兵连续奋战5昼夜,安全转移群众2000余人,救助遇险群众90余人,作为全国公安机关惟一代表参加了“全国防汛抗旱暨舟曲抢险救灾总结表彰大会”。&&&&钱世恒同志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先后获得海南省&“抗洪抢险救灾模范个人”、“全国防汛抗旱先进个人”等荣誉。&&&&陶莎莎:优秀村官云岭楷模&&&&陶莎莎,女,汉族,1982年2月出生,1999年12月入伍,现任云南边防总队红河边防支队勐桥边防派出所副所长,武警上尉警衔。&&&&2008年12月担任桥头村警务区民警、桥头村委会党总支副书记以来,陶莎莎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熟悉掌握辖区的基本情况和治安状况,在较短时间成为公认的“辖区通”;她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工作,全力维护辖区稳定、化解群众矛盾纠纷,保持和发扬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她时刻把辖区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160余起,调处化解矛盾纠纷100余起,照顾孤寡老人3人,资助困难儿童6人,用爱心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戴和信任。&&&&陶莎莎同志曾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荣获“优秀民警村官”、“百名优秀红河女性”、“巾帼建功标兵”、“民族团结模范个人”、“云南十大法治人物”、“西部十大新闻人物”等殊荣,被云南省委宣传部列为“云岭楷模”重大典型宣传对象。&&&&梁新宅:社区当家融入百姓&&&&梁新宅,男,汉族,1980年12月出生,2000年12月入伍,现任黑龙江边防总队伊春边防支队朝阳边防派出所干事,武警上尉警衔。&&&&2005年4月任社区民警以来,梁新宅始终以社区为家,全身心融入到百姓中间。接管辖区后,他白天深入走访,晚上背记户口,仅用3个月时间就将辖区男女老少的情况全部熟记于心,成为“辖区通”。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在“责”字上下功夫,保证一方平安;在“和”字上讲方法,化解矛盾纠纷;在“诚”字上求效果,帮教不良少年;在“情”字上多投入,不断服务辖区群众。正是靠着首创的“四字”工作法,他在接管辖区不到一年时间里就实现了对辖区人口熟悉率、外来人口掌握率和重点人口列管率三个100%,在维护辖区治安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一度被当地群众称为“流氓屯”的辖区变成了治安管理先进社区,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梁新宅同志曾荣立三等功3次,获得黑龙江省“十佳社区民警”、“人民满意责任区民警”、第四届“十佳边防卫士”、“我最喜爱十大人民警察”等荣誉。&&&&黎屹松:京族卫士“荣誉村民”&&&&黎屹松,男,汉族,1978年1月出生,1997年12月入伍,现为广西边防总队防城港边防支队江平边防派出所干事,武警上尉警衔。&&&&万尾村与越南隔海相望,7500多名常住居民绝大部分是京族人,2006年之前醉酒滋事、抢劫盗窃等案件居高不下,群体性事件频发。2006年12月担任万尾村警务室警长兼村支部副书记后,黎屹松从化解矛盾纠纷入手,引导村民培育良好村风民风,促进民族团结;他协调组建军警民巡防队,破获刑事案件75起,打掉盗窃团伙4个,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36人,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6起。2010年,万尾村被广西壮族自治区评为“全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他邀请水产专家进村授课,逐人逐户动员村民在荒弃的3000多亩盐碱地上发展水产养殖,解决1400多人的工作问题;他帮助开发旅游资源,推进边境贸易,使村民年人均收入由5000元升到11000元,成为全国最富裕的少数民族村之一。日,万尾村京族群众授予他“京族荣誉村民”并联名为他请功。&&&&黎屹松同志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获得自治区“优秀人民警察”、公安边防部队“模范民警村官”等荣誉。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边防部队·边防警察报社主办|备案证书·粤ICP备号
document.write('');您现在的位置: >
> 浏览正文
不辱使命戍边关——保兴山哨所
&&& 保兴山哨所,驻守在小兴安岭北麓海拔500多米的保兴山上。因哨所所在地左右断崖绝壁,令人望而生畏,被称为黑龙江畔的&林海孤松&
&&& 早上8点多钟,从嘉荫县城出发前往保兴山哨所。汽车行驶了近1个小时终于停在了保兴山哨所的营房前,营区绿树成荫,花草芬芳,环境十分优美,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感受。
&&& 在保兴山哨所山下,是奔流不息的黑龙江,隔岸是俄罗斯的巴斯克沃集体农庄。驻守在保兴山哨所的战士们,不辱使命戍边关。30多年来无记录差错,出色的完成了哨所建设和上级赋予的观察执勤任务,先后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哨所&、&红旗观察哨&等荣誉。为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宁做出了贡献。
&&& 自从1977年在此建哨后,保兴山变得有了生命和灵气,也就是从那时起,一代代哨所官兵扎根哨所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颂歌。&据了解保兴山哨所初建时,受自然环境和当时条件的影响,官兵们的用水、用电、道路路况差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哨所官兵。
&&& 为了改善哨所环境,多年来在各级党委和地方政府的大力关心支持,哨所的生活由此发生了质的飞跃,战士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方便。
&&& 走进营房内,记者看到窗台上,摆着刻有标语和座右铭的艺术品,这都是战士们自己动手做的。山上很少见到人,战士们只好&自娱自乐&。大家经常在一起读书、唱歌、下棋、看电视,小伙子们的业余生活也挺丰富。为了丰富战士们的餐桌,从建哨初期,哨所官兵就着手在山上开荒种地。
&&& 到了中午做饭的时候,原来在家里不会做饭的他们在这里确成了&大厨&。大家分工明确炒菜、切菜、洗菜,很快一桌丰盛的午餐就做好了。大家每次吃饭前都要先把执勤人员的饭菜留出来,大家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饭菜别提有多香了。
&&&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哨所的战士们换了&一茬又一茬&,凡是驻守在哨所的战士们都会一如既往、默默的守护着祖国人民的安宁。
附件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边境贸易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