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不是院士的屠呦呦竟然不是院士

  屠呦呦居然连院士都评不上,水平太弱了,事实再一次证明我们的院士比诺贝尔奖获得者水平要高。  我们现在有2千多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只要他们愿意,随便拿出一个都能评上诺贝尔奖。  所以科技最牛叉的牛人都在中国,我们是宇宙无敌的!  有了这个新发现,我今天晚上一定会失眠!  另外,她评上博导都已经70岁了,这都什么烂水平呀,现在大学里面混到40岁还不是博导,那水平都臭大街了。  我泱泱大国,人才济济呀,派了一个最烂的去拿诺贝尔奖。
楼主发言:9次 发图:0张
  我们需要一个诺贝尔奖来激励老百姓了!  应该再派几个院士出马 多拿几个诺奖,这样可以震我国威,威慑宵小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扇了方舟子之流一记无比沉重的耳光!
  非院士得诺奖,讽刺!
  人家得主都低调得很,楼主反而为她报不平了。楼主要知道这个奖是有争议的,这个科研成果还是文革时期的产物,当时最后的成果是几家科研所联合发布出来的,并不是属于个人。而诺奖的得主只针对个人而不是针对团队。并且1973年到现在多久了?又有什么好吹的呢?  
  恭喜屠呦呦
  中国官位重于学位,有权、有官弄个学位易如反掌。假文凭、假年龄是这二十年当官的做派。
  三峡、南水北调都是院士的作品,咋没弄个诺奖,太遗憾喽
  路过,围观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与中医无关  中医对疟疾成因分析不合逻辑:不知本,何以治本?  中医治疗疟疾从根源上来看就偏离了科学的轨道,在对疟疾成因的分析中,史料如是记载:中医认为引起疟疾的病因是感受疟邪,在《内经》中将其称为"疟气"。其中引起瘴疟的疟邪亦称为瘴毒或瘴气。中医认为,在中国南方所致疾病较重,易于内犯心神、使人体阴阳极度偏盛。 "感受疟邪之后,疟邪与卫气相集,邪正相争,阴阳相移,而引起疟疾症状的发作。疟邪与卫气相集,人与阴争,阴实阳虚,以致恶寒战栗;出与阳争,阳盛阴虚,内外皆热,以致壮热,头痛,口渴。疟邪与卫气相离,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发作停止。"当疟邪再次与卫气相集而邪正交争时,则再一次引起疟疾发作。  现代医学对疟疾的描述却是清楚细致、合乎逻辑的:疟疾是人经过蚊子叮咬之后感染疟原虫引发的一种虫媒传染病,其临床表现是寒战、发热发痛、肝脾肿大等。这是由于疟原虫在人体肝脏内寄生孵化,成熟之后进入人体血液破坏免疫细胞导致。  最初中医将研究对象弄错:青蒿并不含青蒿素  1969年为研发抗疟疾药物,北京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加入项目,屠呦呦任科研组长。首先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并收集地方药志及中医研究院建院以来的群众来信,寻访老大夫总结实际经验等,汇总了植物、动物和矿物等2000余种内服外用方药,从中整理出一册《抗疟单验方集》,包含640多种草药,其中就有后来声名远扬的青蒿。  在药物筛选实验中,青蒿提取物对疟疾的抑制率很差,甚至还不及胡椒有效。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青蒿并没有引起重视。这是因为:对能够治疗疟疾的青蒿,中医典籍中所记载绝大多数为错谬,首先传统中药青蒿包括两个品种,学名为黄花蒿的具有抗疟作用,而学名为青蒿的没有任何抗疟作用。其次绝大多数中药用煎熬等高温方法配制,实际上青蒿素在温度高于60度时就完全分解了,不可能对疟疾有任何治疗作用。  唯一幸运的是,唯一一个对青蒿使用正确的《肘后备急方》治疟验方对青蒿素研究有了启发:"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但,这只是一个验方并非中医药方,是根据一些医生长期治疗某种疾病总结出来的方子,与中医的辨证论治、复方配伍的理论无关。  从《本草纲目》到《疟疾论》:几乎没有治疟方提到青蒿  中医对青蒿的使用方法,唯一有正确记录的是《本草纲目》,其中提到要使用"新鲜的或阴干后研成粉",而《本草纲目》其实又是引用了《肘后备急方》中的记载;此外,《本草纲目》中提到的不仅有青蒿,还有黄花蒿,李时珍误以为治疟疾的是青蒿,而非黄花蒿。在清朝的韩善徵所著《疟疾论》(1897年刊行),在当时为辑述疟疾较为全面之专书,所列治疗的古方12个,无一提及青蒿;今方31个,其中2个提及青蒿,且都是汤药——在这种情况之下,就算青蒿含有青蒿素,经过煎煮其活性也遭破坏,对治疗疟疾无效。一个简单的事实呈现在面前,从晋代到清朝,治疗疟疾的数十个药方,极少提及青蒿。提到青蒿的,也被中医的用药方法自我消灭掉了。  青蒿被中医发现后,其实对疟疾治疗作用不大  从《肘后备急方》成书到发现青蒿素的一千六百余年来,中医对付疟疾的状况并没有任何改善,仍处于一种 "束手无策"境地。其中所记载的所谓"青蒿一握",含有的青蒿素是非常有限的,青蒿素在肠胃中易被分解,吸收较差。因此直接用青蒿对付疟疾显然不行,药效不够,新鲜的也不便保存、运输。  历史资料中,有对中国历朝疟疾防治束手无策的案例记载。其中,明万历时期在东南志区有过大范围的流行,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江西的永新、永宁、福安等地出现大范围流传,造成永宁、福宁"死者无算";永新"死者不可胜纪"的严重后果。而在1693年,清康熙帝患疟疾,当时所有宫廷御医和民间中医都束手无策,后服用由法国传教士提供的"金鸡纳"树皮粉末而康复,康熙皇帝斥中医"南方庸医"。在1950年,统计显示全中国有疟疾病人3000万,当时每年病死有数十万,位五大传染病之列,中医并没有起到任何治疗或预防的作用。  化学研究和提纯工艺,让青蒿素得以开枝散叶  对青蒿素进行化学结构的确定,是天然药物化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能为研究具有新结构类型的新药提供先导化合物,这就是化学家们的事情了。在确认有效的药材后,后续过程没有用到中医理论也不需要中医参加:化学家和医学家登场。他们分离出青蒿汁中的各种成分,再逐个试验。  这个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种"提纯——再试验——测定化学结构——分析毒性药效——动物试验——临床试验——提取工艺的优化——生产工艺"的设计,一直到作成药片摆到柜台上。在中医记载中,对青蒿的使用是"熬汤",温度超60度之后对治疟有效的青蒿素分解失效。在1971年下半年,的确是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青蒿素(乙醚的沸点为34.6度),提取物抗疟作用率达95%到100%,这一方法对证明青蒿粗提物有效性起到了关键作用——但用乙醚提纯的过程,与中医无关。  对青蒿素治疟原理分析,也是通过化学实验确定证明  青蒿素是中国药学工作者1971年从菊科植物黄花蒿叶中提取分离到的一种具有过氧桥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有机研究所和北京中药所的具体工作人员这期间做了大量反应,确定了青蒿素过氧的存在,也证明了过氧是青蒿素抗疟的活性基团;青蒿素的钠硼氢还原反应给青蒿素的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可能;青蒿素的碱处理反应为后来青蒿素的定量分析提出了方法,而这一些贡献在一份鼓吹中医对青蒿素研发的档案中,都不曾被提起。  结语:有人曾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青蒿素与中医的关联:"一大群科学家,走进一间老祖宗留下的房子,翻箱倒柜试图寻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最后在屋后的垃圾堆里发现了宝贝,后来还有证据表明,这个宝贝不是屋主的,是一个房客偶然留下的,并被屋主丢弃了的。"在寻找青蒿素的过程中,与其说中医参与了,不如说中医实际上只是一个研究对象而已。
  是啊,她要是评上院士,还能得奖?  
19:21:31  不明白。不了解。不妄评。  -----------------------------  【屠哟哟凭什么获得诺贝尔奖?】屠哟哟团队历经380多次鼠疟筛选,1971年10月取得中药青蒿素筛选的成功。1972年从中药青蒿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对鼠疟、猴疟的原虫抑制率达到100%。1973年经临床研究取得与实验室一致的结果、抗疟新药青蒿素由此诞生。
  我觉得很好 那些嘲讽中医伪科学的可以打脸了  
  @我是逗B-10-05 19:43:02  人家得主都低调得很,楼主反而为她报不平了。楼主要知道这个奖是有争议的,这个科研成果还是文革时期的产物,当时最后的成果是几家科研所联合发布出来的,并不是属于个人。而诺奖的得主只针对个人而不是针对团队。并且1973年到现在多久了?又有什么好吹的呢?  -----------------------------  你的意思是不应该她个人拿这个奖,应该是团队拿,那为什么没有团队跳出来说,不该归她一人拿?为什么评委会不知道这是团队贡献呢?能否给我普及一下
  @我是一只甘泉
20:16:00  @耉
19:21:31   不明白。不了解。不妄评。   -----------------------------   【屠哟哟凭什么获得诺贝尔奖?】屠哟哟团队历经380多次鼠疟筛选,1971年10月取得中药青蒿素筛选的成功。1972年从中药青蒿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对鼠疟、猴疟的原虫抑制率达到100%。1973年经临床研究取得与实验室一致的结果、抗疟新药青  —————————————————  谢谢  
  屠呦呦居然不是博士毕业,居然不是海龟,又不是院士。  在我们大学,这种人,连副教授都评不上,最多就是一个讲师了。  70年代的发明,都过了40年,她还是2001才评上博导的,如果水平高,在70年代后的30年里还评不上博导,这到底是她水平的问题还是体制的问题???
  @我是逗B22222
19:43:00  人家得主都低调得很,楼主反而为她报不平了。楼主要知道这个奖是有争议的,这个科研成果还是文革时期的产物,当时最后的成果是几家科研所联合发布出来的,并不是属于个人。而诺奖的得主只针对个人而不是针对团队。并且1973年到现在多久了?又有什么好吹的呢?  —————————————————  二货  
  @我是逗B22222
19:43:00  人家得主都低调得很,楼主反而为她报不平了。楼主要知道这个奖是有争议的,这个科研成果还是文革时期的产物,当时最后的成果是几家科研所联合发布出来的,并不是属于个人。而诺奖的得主只针对个人而不是针对团队。并且1973年到现在多久了?又有什么好吹的呢?  —————————————————  你看清楚
为什么给她颁奖了吗?  
  @kxc999
19:37:04.0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扇了方舟子之流一记无比沉重的耳光!  —————————————  你搞清楚获奖的仔细内容再来喷好不好!  
  贡献而落选院士的,在我国并非个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袁隆平晚一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  这些人是因为学术水平不高、科学贡献不大而落选院士吗?答案显然不是。从上述几位“落选院士”的治学为人风格中,人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袁隆平至今仍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扎在水田里研究超级水稻;李爱珍数十年如一日呆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如果不是因为她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恐怕还不为社会所知;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屠呦呦的老同事李连达院士语,笔者注);饶毅则是出了名的“敢讲话”,研究之余还在自己的博客和国内外媒体上撰文,批评中国科技体制的弊端、教授不听讲座的浮躁学风等。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中国农大原校长石元春、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虽然因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质疑,却依然稳坐院士的宝座;相当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顺风顺水地当上了院士,风光于政、学、商诸界。  
  @hztvnews
20:08:37.0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与中医无关   中医对疟疾成因分析不合逻辑:不知本,何以治本?   中医治疗疟疾从根源上来看就偏离了科学的轨道,在对疟疾成因的分析中,史料如是记载:中医认为引起疟疾的病因是感受疟邪,在《内经》中将其称为"疟气"。其中引起瘴疟的疟邪亦称为瘴毒或瘴气。中医认为,在中国南方所致疾病较重,易于内犯心神、使人体阴阳极度偏盛。 "感受疟邪之后,疟邪与卫气相集,邪正......  —————————————  楼上还有人认为屠获得诺贝尔奖是对中医的认可!真他妈的无知加无耻!  
  @hztvnews 11楼
20:08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与中医无关  中医对疟疾成因分析不合逻辑:不知本,何以治本?  中医治疗疟疾从根源上来看就偏离了科学的轨道,在对疟疾成因的分析中,史料如是记载:中医认为引起疟疾的病因是感受疟邪,在《内经》中将其称为"疟气"。其中引起瘴疟的疟邪亦称为瘴毒或瘴气。中医认为,在中国南方所致疾病较重,易于内犯心神、使人体阴阳极度偏盛。 "感受疟邪之后,疟邪与卫气相集,邪正相争,阴阳相移,而引起疟疾症状的发作。疟邪与卫气相集,人与阴争,阴实阳虚,以致恶寒战栗;出与阳争,阳盛阴虚,内外……  -----------------------------  既然中医这个垃圾研究对象里还有可取的宝贝,又何必把中医讲得一文不明呢?是不是讲句客观的话会有变哑巴的风险?  
  世界没有遗忘她,尽管在国内没多少人知道她的名字
  已经加班走流程了, 过完节上班就宣布院士
  无感。  和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关系。  中国有那么多穷人要这个奖有什么用?  又给Tb脸上贴金。  唉,三无人员,中医研究,文革期间成果。  这让人怎么喷啊。  jy们黑中国的快找一下喷点。
  @h000me_zaa
21:30:52  无感。  和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关系。  中国有那么多穷人要这个奖有什么用?  又给Tb脸上贴金。  唉,三无人员,中医研究,文革期间成果。  这让人怎么喷啊。  jy们黑中国的快找一下喷点。  -----------------------------  jy没听说过这个人,居然获奖了。  体制问题。你怎么不说自己耳朵问题。
  同是中医启示同获拉斯克奖的张亭栋老先生新闻只字未提…水还不够清呀!  
  @我是逗B22222
19:43:00  人家得主都低调得很,楼主反而为她报不平了。楼主要知道这个奖是有争议的,这个科研成果还是文革时期的产物,当时最后的成果是几家科研所联合发布出来的,并不是属于个人。而诺奖的得主只针对个人而不是针对团队。并且1973年到现在多久了?又有什么好吹的呢?  —————————————————  很重要的是,根据我们对青蒿素发现历史的分析,虽然有很多争论,但无异议的是:1)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很关键;2)具体分离纯化青蒿素的钟裕容,是屠呦呦研究小组的成员;3)其他提取到青蒿素的小组是在会议上得知屠呦呦小组发现青蒿粗提物高效抗疟作用以后进行的,获得纯化分子也晚于钟裕容。  
  @qylsmart1   ------------  嘿嘿
  @lhaifu
21:27:27  已经加班走流程了, 过完节上班就宣布院士  -----------------------------  这个是必然的。
  黑中医的狗  不服来战
  谁让他是中医呢,国家不认可中医当院士。
  评????你真的是幼稚还是装傻?不知道职称,职务都是花钱买的。不花钱谁会给你评?花少了都是不行的。
  @qylsmart1
19:14:00  屠呦呦居然连院士都评不上,水平太弱了,事实再一次证明我们的院士比诺贝尔奖获得者水平要高。   我们现在有2千多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只要他们愿意,随便拿出一个都能评上诺贝尔奖。   所以科技最牛叉的牛人都在中国,我们是宇宙无敌的!   有了这个新发现,我今天晚上一定会失眠!   另外,她评上博导都已经70岁了,这都什么烂水平呀,现在大学里面混到40岁还不是博导,那水平都臭大街了。   我泱泱大国  —————————————————  很正常。现在评职称都是这样,关系重要。  
  @kxc999
19:37:04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扇了方舟子之流一记无比沉重的耳光!  -----------------------------  赞
  @hztvnews 11楼
20:08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与中医无关  中医对疟疾成因分析不合逻辑:不知本,何以治本?  中医治疗疟疾从根源上来看就偏离了科学的轨道,在对疟疾成因的分析中,史料如是记载:中医认为引起疟疾的病因是感受疟邪,在《内经》中将其称为"疟气"。其中引起瘴疟的疟邪亦称为瘴毒或瘴气。中医认为,在中国南方所致疾病较重,易于内犯心神、使人体阴阳极度偏盛。 "感受疟邪之后,疟邪与卫气相集,邪正相争,阴阳相移,而引起疟疾症状的发作。疟邪与卫气相集,人与阴争,阴实阳虚,以致恶寒战栗;出与阳争,阳盛阴虚,内外……  -----------------------------  你这么机灵,为啥不搞几个诺贝尔威风下。。。  
  @一代算命大师
22:16:54  @qylsmart1
19:14:00  屠呦呦居然连院士都评不上,水平太弱了,事实再一次证明我们的院士比诺贝尔奖获得者水平要高。  我们现在有2千多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只要他们愿意,随便拿出一个都能评上诺贝尔奖。  所以科技最牛叉的牛人都在中国,我们是宇宙无敌的!  有了这个新发现,我今天晚上一定会失眠!  另外,她评上博导都已经70岁了,这都什么烂水平呀,现在大学里面混到40岁......  -----------------------------  现在那个领导不是专家,教授,博导,水平嘛
  瑞典的这个诺奖评委会还是比较开明的,它重视这个利用现代科技研究的成果,虽然这个研究是以中医的名义进行的。  
  @qylsmart1
20:53:42  屠呦呦居然不是博士毕业,居然不是海龟,又不是院士。  在我们大学,这种人,连副教授都评不上,最多就是一个讲师了。  70年代的发明,都过了40年,她还是2001才评上博导的,如果水平高,在70年代后的30年里还评不上博导,这到底是她水平的问题还是体制的问题???  -----------------------------  很明显,水平问题嘛,拍马屁的水平太低了
  @lhaifu
21:27:27  已经加班走流程了, 过完节上班就宣布院士  -----------------------------  没进中科院才是对屠教授最大的褒奖
  @lhaifu
21:27:27  已经加班走流程了, 过完节上班就宣布院士  -----------------------------  @虾骑兵
21:56:26  这个是必然的。  -----------------------------  中科院领导没准在抱头痛哭啊,多好的邀功机会被自己推开了
  @lhaifu
21:27:00  已经加班走流程了, 过完节上班就宣布院士  —————————————————  顶  
  院士们大部分是掌握了宇宙真理的 谁在乎你地球上的一个奖啊 目光放长远点
  @hztvnews
20:08:37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与中医无关  中医对疟疾成因分析不合逻辑:不知本,何以治本?  中医治疗疟疾从根源上来看就偏离了科学的轨道,在对疟疾成因的分析中,史料如是记载:中医认为引起疟疾的病因是感受疟邪,在《内经》中将其称为"疟气"。其中引起瘴疟的疟邪亦称为瘴毒或瘴气。中医认为,在中国南方所致疾病较重,易于内犯心神、使人体阴阳极度偏盛。 "感受疟邪之后,疟邪与卫气相集,邪正相争,阴阳相......  -----------------------------  说的很有道理,不过还是有些观点要说,  屠呦呦的研究灵感来自肘后方,这不用多说,所以她做的事情也是对传统中草药的一种传承,一个青蒿可以得诺贝尔医学奖,如果把所有的中国古代传下来的验方,经方,偏方都整理一遍加以研究又会怎么样?  疟疾确实在以前没有什么办法,试问现代医学,在不使用青蒿素的情况下有什么好的办法?毕竟古人没有如今的医疗条件,以西医为主的对疟疾的治疗结果如何?  化学方法不是现代医学独有吧?把化学萃取手段用于中草药也是对传统医学的发扬。  最后一点,对你的结语,连老祖宗和房客现成的东西都没搞明白,何谈创新。
  @hztvnews 11楼
20:08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与中医无关  中医对疟疾成因分析不合逻辑:不知本,何以治本?  中医治疗疟疾从根源上来看就偏离了科学的轨道,在对疟疾成因的分析中,史料如是记载:中医认为引起疟疾的病因是感受疟邪,在《内经》中将其称为"疟气"。其中引起瘴疟的疟邪亦称为瘴毒或瘴气。中医认为,在中国南方所致疾病较重,易于内犯心神、使人体阴阳极度偏盛。 "感受疟邪之后,疟邪与卫气相集,邪正相争,阴阳相移,而引起疟疾症状的发作。疟邪与卫气相集,人与阴争,阴实阳虚,以致恶寒战栗;出与阳争,阳盛阴虚,内外……  -----------------------------  这并非是某一房客留下来的垃圾。恰恰相反这更应当也是中医继承的一部分。毕竟在古时候分析手段有限,不可能按照现代的分析方法但是古时候也自有一套科学体系去分析总结。寄生虫过小的时候,中医很容易概括为分。如同古代的分析方法,毕竟没有手段去提纯,更多的是整体性的,拆分性的。把医药分成几种类型。从几个方面去概述,西医则是直接提取单个元素,对单个元素进行定论分析。中医的继承性很有问题,尤其是古时遇到无法解决时易托以鬼神玄学,使得传承更难。但是却不能一锅端的去否定中医,除却文革的断代,一些简单的治病元素原本可能取自于成本低廉的物品之中,若采用西医提纯后再揉合使用,倒不如直接用中医一锅煮来的简单方便,经济实用。传承的问题更多的是什么,是可能有些有效的药物提取方法并没有被正确的流传下来,要知道中国古代也有政治,有御医,中间有没有可能夹杂着徒有虚名之人,答案是肯定的,中国的体制毕竟几千年来未做太大的改变。但是是否也有使用者,有所谓的妙手丹心么,也是肯定的。几千年的中医传承,有对的也有错,甚至有人体质不同而效果不同的。但是中医却有其实效,并非垃圾,现在不过是青嵩素的提取,若是有人重新去修整古籍对药方一一验证,然后提纯确定化学元素,是否又会涌现出其他不同的药物呢,等同于中医对现代医生有相当的借鉴之意,缩小了实验的范围,中医为何是垃圾,只是我们并未找到一把传承的钥匙。题外话风水也是如此,除却玄学部分,好好的传承,对当今建筑行业企业也会使翻天复地之变。只可惜当今什么都是快餐速成,动动嘴皮,少有人真正去验证是否有效或者反正其无效。  
  @我是逗B-10-05 19:43:02  人家得主都低调得很,楼主反而为她报不平了。楼主要知道这个奖是有争议的,这个科研成果还是文革时期的产物,当时最后的成果是几家科研所联合发布出来的,并不是属于个人。而诺奖的得主只针对个人而不是针对团队。并且1973年到现在多久了?又有什么好吹的呢?  -----------------------------  1973年怎么了?难道金子隔了几十年就不是金子了&?  过去强调集体创作,不强调个人。但核心的创作只有一个人。你不明白?  难道你这个白痴一样的贴子还是由你妈,你爸,你死去的爷爷一起集体写出而不是由你发的吗。
  @qylsmart1
20:53:42  屠呦呦居然不是博士毕业,居然不是海龟,又不是院士。  在我们大学,这种人,连副教授都评不上,最多就是一个讲师了。  70年代的发明,都过了40年,她还是2001才评上博导的,如果水平高,在70年代后的30年里还评不上博导,这到底是她水平的问题还是体制的问题???  -----------------------------  英雄不问出处,可职称却要
  @qylsmart1
20:53:42  屠呦呦居然不是博士毕业,居然不是海龟,又不是院士。  在我们大学,这种人,连副教授都评不上,最多就是一个讲师了。  70年代的发明,都过了40年,她还是2001才评上博导的,如果水平高,在70年代后的30年里还评不上博导,这到底是她水平的问题还是体制的问题???  -----------------------------  @我入地狱-06 04:54:22  英雄不问出处,可职称却要  -----------------------------  不夸张说,中国的职称制度除了制造一堆论文垃圾,没有一丝可取之处,一丝可取之处,可取之处......  可以说是科技界的造假源头,谁能告诉我职称制度的有用之处吗?
  可以肯定,马上会被评上院士。
  @yuyang-05 21:07:45  @hztvnews
20:08:37.0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与中医无关  中医对疟疾成因分析不合逻辑:不知本,何以治本?  中医治疗疟疾从根源上来看就偏离了科学的轨道,在对疟疾成因的分析中,史料如是记载:中医认为引起疟疾的病因是感受疟邪,在《内经》中将其称为"疟气"。其中引起瘴疟的疟邪亦称为瘴毒或瘴气。中医认为,在中国南方所致疾病较重,易于内犯心神、使人体阴阳极度偏盛。 "感受疟邪之......  -----------------------------  屠呦呦亲口说的,那你是说她无耻了?你这么有能力你拿个诺贝尔奖啊,SB  看看别人的获奖感言:  屠呦呦: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礼物
  中国科研教育机构中职称评定看职务,院长校长党委书记抢占了单位的最高职称,水平再高的科研人才也必居领导之下,导致武大郎店铺现象。领导干部能有啥科研成果?只看人民环球日报,思想无新意还特僵化。。。  
  @qylsmart1
19:30:21  我们需要一个诺贝尔奖来激励老百姓了!  应该再派几个院士出马 多拿几个诺奖,这样可以震我国威,威慑宵小  -----------------------------  中国的职称都含有政治因素,人情,关系,如果一心做学问或科研,在中国的体制下是什么都评不上的,为什么很多高手在民间,就是这样的,在单位,领导说你行你就行,我上学的时间,评团员,是老是说了算,评党员也是,最后在村里,有卖D票,交钱都是。这就是中国。
  楼主可以为她打抱不平,但那些讽刺中科院院士的话就别说了,爱因斯坦还被诺贝尔奖拒绝过呢
  70年代是大家一起搞出来的青篙素,结果她一个人摘了桃子。。。。。
  谁叫她不会送礼,怨不得人!
  作者:当我是个屁 时间: 00:03:36  院士们大部分是掌握了宇宙真理的 谁在乎你地球上的一个奖啊 目光放长远点   ======================
  不知道楼主不要乱说,青蒿素是举国体制下,集体智慧的结晶,屠老师仅仅是其中一个科研小组的带头人,只不过贡献最大而已,说到青蒿素还应该提到人工合成胰岛素,这也绝对是诺奖级别,就因为是集体而不是个人所以才不能获奖!
  @lhaifu
21:27:27  已经加班走流程了, 过完节上班就宣布院士  -----------------------------  @副厂镜头 42楼
23:48  没进中科院才是对屠教授最大的褒奖  ------------------------------  江的儿子曾经就是中科院的人啊!国外回来三年升所长
  诺贝尔奖也没啥吧,何至于全民狂欢?一个西方世界的主流奖项,偶尔施舍给中国人,让国人感激流涕,忘乎所以,甚至于大打出手,实在是丑陋不堪。
  作者:lhaifu 时间: 21:27:27   已经加班走流程了, 过完节上班就宣布院士  ++++
  请肘子们出来走两步
  还是毛泽东时代培养的人才做出的贡献大
  院士打了诺贝尔一个耳光后说:看,你们所谓的大奖,我们区区一个非院士都能拿,何况院士。。。。
  @流浪的芭蕉
10:30:28  院士打了诺贝尔一个耳光后说:看,你们所谓的大奖,我们区区一个非院士都能拿,何况院士。。。。  -----------------------------  文革余孽都能获奖,改开后居然p都没有,果然文革严重剥削知识分子了!
  @鑫道-06 10:13:13  作者:当我是个屁 时间: 00:03:36  院士们大部分是掌握了宇宙真理的 谁在乎你地球上的一个奖啊 目光放长远点  ======================  -----------------------------  文革余孽都能获奖,改开后居然p都没有,果然文革严重剥削知识分子了!
  我只想说国内的评判标准有问题,和普世价值有差距。谁能拨乱反正,改变扭曲的人性和价值观
  @用户名有人注册吗
10:29:28  还是毛泽东时代培养的人才做出的贡献大  -----------------------------  没错,文革不应该被全盘否认
  @qylsmart1
19:30:21  我们需要一个诺贝尔奖来激励老百姓了!  应该再派几个院士出马 多拿几个诺奖,这样可以震我国威,威慑宵小  -----------------------------  文革余孽都能获奖,改开后居然p都没有,果然文革严重剥削知识分子了!
  @qylsmart1   屠呦呦居然连院士都评不上,水平太弱了,事实再一次证明我们的院士比诺贝尔奖获得者水平要高。  我们现在有2千多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只要他们愿意,随便拿出一个都能评上诺贝尔奖。  所以科技最牛叉的牛人都在中国,我们是宇宙无敌的!  有了这个新发现,我今天晚上一定会失眠!  另外,她评上博导都已经70岁了,这都什么烂水平呀,现在大学里面混到40岁还不是博导,那水平都臭大街了。  我们有:
宇宙真理!!!!!!!!!!!!!  世界上最伟大的制du!!!!!!!!!!!!
  @yuyang3737
21:07:45  @hztvnews
20:08:37.0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与中医无关  中医对疟疾成因分析不合逻辑:不知本,何以治本?  中医治疗疟疾从根源上来看就偏离了科学的轨道,在对疟疾成因的分析中,史料如是记载:中医认为引起疟疾的病因是感受疟邪,在《内经》中将其称为"疟气"。其中引起瘴疟的疟邪亦称为瘴毒或瘴气。中医认为,在中国南方所致疾病较重,易于内犯心神、使人体阴阳极度偏盛。 "感受疟邪之......  -----------------------------  @英勇潇洒哥
09:49:34  屠呦呦亲口说的,那你是说她无耻了?你这么有能力你拿个诺贝尔奖啊,SB  看看别人的获奖感言:  屠呦呦: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礼物  -----------------------------  别搭理这种人,如果他愿意,我可以按照灵枢的理论,1根针,刺激他的穴位5次,让他用现代医学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qylsmart1
19:14:00  屠呦呦居然连院士都评不上,水平太弱了,事实再一次证明我们的院士比诺贝尔奖获得者水平要高。   我们现在有2千多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只要他们愿意,随便拿出一个都能评上诺贝尔奖。   所以科技最牛叉的牛人都在中国,我们是宇宙无敌的!   有了这个新发现,我今天晚上一定会失眠!   另外,她评上博导都已经70岁了,这都什么烂水平呀,现在大学里面混到40岁还不是博导,那水平都臭大街了。   我泱泱大国  —————————————————  自己不认同,讽刺的是拿了诺贝尔奖。  
  @qylsmart1   屠老师早期是做组织工作的。说白了是领导。在学术上未必是最高的。  青蒿素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哦  评不上院士很正常。  要淡定
  @hztvnews 11楼
20:08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与中医无关  中医对疟疾成因分析不合逻辑:不知本,何以治本?  中医治疗疟疾从根源上来看就偏离了科学的轨道,在对疟疾成因的分析中,史料如是记载:中医认为引起疟疾的病因是感受疟邪,在《内经》中将其称为"疟气"。其中引起瘴疟的疟邪亦称为瘴毒或瘴气。中医认为,在中国南方所致疾病较重,易于内犯心神、使人体阴阳极度偏盛。 "感受疟邪之后,疟邪与卫气相集,邪正相争,阴阳相移,而引起疟疾症状的发作。疟邪与卫气相集,人与阴争,阴实阳虚,以致恶寒战栗;出与阳争,阳盛阴虚,内外……  -----------------------------  @hcl0577 47楼
01:21  这并非是某一房客留下来的垃圾。恰恰相反这更应当也是中医继承的一部分。毕竟在古时候分析手段有限,不可能按照现代的分析方法但是古时候也自有一套科学体系去分析总结。寄生虫过小的时候,中医很容易概括为分。如同古代的分析方法,毕竟没有手段去提纯,更多的是整体性的,拆分性的。把医药分成几种类型。从几个方面去概述,西医则是直接提取单个元素,对单个元素进行定论分析。中医的继承性很有问题,尤其是古时遇到无法........  ------------------------------  搂搂说的更好
  是哦,现在袁农平那么吃香,要知道六十年代毛主席就种出了亩产十万斤的田,为了避免让地球人嫉妒死而绝种,毛主席宣布将种田秘方永久销毁,只刻录了一张钛合金光盘发射到太阳上隐藏,后世谁能拿到谁就可以岳不群练了屁鞋剑谱一样称霸武林。  
  @我是逗B-10-05 19:43:02  人家得主都低调得很,楼主反而为她报不平了。楼主要知道这个奖是有争议的,这个科研成果还是文革时期的产物,当时最后的成果是几家科研所联合发布出来的,并不是属于个人。而诺奖的得主只针对个人而不是针对团队。并且1973年到现在多久了?又有什么好吹的呢?  -----------------------------  屠呦呦发明了用低温提取青蒿素,才是这次获奖的原因。
  中医都快被西医灭了,西医领域院士既得利益集团,容不下她, 呵呵……
  @潮落水
19:56:04  三峡、南水北调都是院士的作品,咋没弄个诺奖,太遗憾喽  -----------------------------  这其中恐怕还有当官的拍脑袋吧
  呵呵  
  关你鸟事  
  @qylsmart1
19:14:00  屠呦呦居然连院士都评不上,水平太弱了,事实再一次证明我们的院士比诺贝尔奖获得者水平要高。   我们现在有2千多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只要他们愿意,随便拿出一个都能评上诺贝尔奖。   所以科技最牛叉的牛人都在中国,我们是宇宙无敌的!   有了这个新发现,我今天晚上一定会失眠!   另外,她评上博导都已经70岁了,这都什么烂水平呀,现在大学里面混到40岁还不是博导,那水平都臭大街了。   我泱泱大国  —————————————————  你咋不八一八我国院士的背景呢  
  呦呦~这个名字挺好  
  咋们的院士都在干些什么呢?  
  @axue0257
21:04:00  贡献而落选院士的,在我国并非个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袁隆平晚一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   这些人是因为学术水平不高、科学贡献不大而落选院士吗?答案显然不是。从上述几位“落选院士”的治学为人风格中,人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袁隆平至今仍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扎在水田里研究超级水稻;李爱珍数十年如  —————————————————  这些才是国之栋梁!  
  。。。  
19:21:00  不明白。不了解。不妄评。  —————————————————  就算再有学问也得滚b,长得不美不会卖意思就是不是体制内的,  
  这是自嘲?  
  @axue0257
21:04:00  贡献而落选院士的,在我国并非个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袁隆平晚一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   这些人是因为学术水平不高、科学贡献不大而落选院士吗?答案显然不是。从上述几位“落选院士”的治学为人风格中,人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袁隆平至今仍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扎在水田里研究超级水稻;李爱珍数十年如  —————————————————  这个土地需要奴才,当奴才就给你口饭吃,不当奴才,饿死你。这个国家好想崛起,做梦吧。这个国家再过1万年,也还是狗咬狗的国度  
  很多人中国院士评不上,到外国去轻轻松松评上院士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屠呦呦为啥不是院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