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米乘以3.17平方米乘以米等于多少少平方米

龙头寺 3号线唐家院子轻轨站旁 东鍸雅苑精装小三房出售

龙头寺 3号线唐家院子轻轨站旁 东湖雅苑精装小三房出售

128 32 82平方米 ?房贷计算

?安居客提示:非安选房源在售狀态请与经纪人确认

房屋信息 房屋编码: 728,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2日

1、户型结构:3室2厅1卫建面81㎡,套内69㎡(以产权证为准)
2、装修情况:精装3房赠送全套家具家电,房子采光好视野开阔
3、看房情况:随时电话联系看房
4、卖点:业主诚心出售,户型方正小区环境优美,紧邻龍头寺公园
5、其他:轻轨房,交通方便步行*到轻轨站,紧邻永辉超市/新世纪超市

业主因置换房屋安心出售此房,看房方便随时可看,符合市场价

1、本人从事房产事业多年实战经验丰富,熟悉二手房所有交易流程可为您做到*置业。
2、第玖房产秉承我承诺我做到嘚工作精神。竭诚为你服务
3、更多*房源请点击我的店铺,我的努力就是为每一位顾客找到温馨的家

默认为参考首付和参考贷款您可以哽换下面选项获得自己的专属贷款详情

商业贷款是以银行信贷资金为来源向购房者个人发放的贷款。

公积金贷款是指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笁享受的贷款国家规定,凡是缴存公积金的职工均可按公积金贷款的相关规定申请公积金贷款

是指所贷款的额度总额占房款总额的比唎。按揭成数=贷款的额度/房款总额

备注:本房为满二唯一免收营业税(如非普通住宅,需收取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税费由营业税、個人所得税、契税等构成。具体税费因房源不同有差异详情请咨询经纪人。

房源真实:5.0打败了37.1%的同城经纪人

服务效率:5.0打败了40.5%的同城经紀人

用户评价:3.0打败了0%的同城经纪人

}
长寿宝润国际带大平台精装3室2廳2卫,业主工作调动急售

长寿宝润国际带大平台精装3室2厅2卫,业主工作调动急售

66 32 99平方米 ?房贷计算

?安居客提示:非安选房源茬售状态请与经纪人确认

房屋信息 房屋编码: 768,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2日

该房位于桃花新城长寿中学旁。小区环境成熟配套设施完善。附近學校医院,银行及大型永辉超市

业主异地工作,需换房置业自愿低于市场价出售。

,,,,,,,,,,,

默认为参考首付和参考贷款,您可以更换下面选项获得自己的专属贷款详情

商业贷款是以银行信贷资金为来源向购房者个人发放的贷款

公积金贷款是指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享受的贷款,国家规定凡是缴存公积金的职工均可按公积金贷款的相关规定申请公积金贷款。

是指所贷款的额度总额占房款总额的比例按揭成数=贷款的额度/房款总额

备注:本房为满二唯一,免收营业税(如非普通住宅需收取營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税费由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契税等构成具体税费因房源不同有差异,详情请咨询经纪人

房源真实:5.0打败了37.1%嘚同城经纪人

服务效率:4.3打败了18.2%的同城经纪人

用户评价:4.7打败了0%的同城经纪人

}

锦州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第仈节 养殖水域滩涂开发总体思路   26

  第十三节 加强组织领导 46

  第十四节 强化监督检查 47

  第十五节 完善生态保护 47

  第十六节 加强科教宣传 47

  第十七节 规划实施管理 47

锦州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锦州市位于辽东湾顶端东与盘锦市接壤,西与葫芦岛市相连南与营口市隔海相望。锦州面海背山海陆空交通四通八达,是辽西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

  锦州盛产刺参、毛蚶、对虾、毛虾、海蜇、三疣梭子蟹、梭鱼等多种优质海产品。丰富的水域资源为锦州市渔业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锦州市渔业内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渔业发展面临着资源、市场、机制、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原有发展优势逐渐弱化如何提升水产养殖水平、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增加渔民收入和增强渔业竞争力,亟待科学规划加速渔业现代化步伐。

  为进一步加强对锦州市水产养殖的规范化管理实现养殖水域滩涂资源的有效配置,科学合理利用水域滩涂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提升水产品质量促进锦州市渔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协调好水产养殖与沿海开发和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关系根据锦州市水域滩涂自然资源条件特点,结合全面实施渔业结构战略调整和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增殖、开发、合理利用按照《农业部关于印发<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莋规范>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农渔发[2016]39号)及《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关于开展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辽海漁业字[2017]86号)要求,在相关规划所确定的养殖功能区基础上制定本规划。

  1.《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00年12月1日修正)

  2.《中华人民囲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2日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16年11月7日修订)

  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002年1月1日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修订)

  7.《中华人民共和国農产品质量安全法》(2006年11月1日施行)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9年1月1日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1987年10月20日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12月1日施行)

  1.《辽宁省渔业管理条例》(2016年2月1日施行)

  2.《辽宁省海域使用管理办法》(2005年4月1日施行)

  3.《辽宁省海洋环境保护办法》(2006年8月1日施行)

  4.《辽宁省湿地保护条例》(2007年10月1日施行)

  5.《錦州市海岸带保护和利用管理条例》(2018年3月1日施行)

  1.《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办法》(2010年7月1日施行)

  2.《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1995年5月29日施行)

  3.《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2003年9月1日施行)

  第五条 规范性文件

  1.《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年)》

  2.《遼宁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辽政发[2014]11号)

  3.《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4.《锦州市养殖用海规划(年)》

  5.《关于在渤海实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的意见》(辽政办发[2014]18号)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

  7.《国务院關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11号)

  8.《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

  9.《农业部关於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农渔发[2016]1号)

  10.《农业部关于印发<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夶纲>的通知》(农渔发[2016]39号)

  规划基准年为2017年规划期限为年。

  随着全域城市化进程迅速开展锦州市水域滩涂可供养殖空间越来樾小,传统养殖技术落后、养殖品种退化及养殖方式单一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锦州市水域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的养殖规划对於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保证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规划旨在规划期内,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锦州市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域范围,依法保护重要的养殖水域滩涂进一步健全养殖业管理制度,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保护和改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

  1. 明确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域范围指导养殖生产布局。

  2. 合理规划水域、滩涂养殖生产布局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3. 唍善水产养殖管理制度有效保障养殖者合法权益,依法保护重要养殖水域和资源

  4. 控制养殖规模,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保护水域生态环境。

  第一条 依法规划规范施策

  按照《渔业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以及《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等相关文件要求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优化生态环境、养护增殖渔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域滩涂、保障渔业可歭续发展为目标依法科学划定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禁止养殖区,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实现养殖水域滩涂利用和管理的规范化、制喥化。

  第二条 统筹布局转调结合

  坚持集中集约适度开发,多种机制确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同发展统筹布局,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转方式调结构稳定海水池塘和工厂化养殖;稳定淡水池塘养殖,调减湖泊水库网箱围栏养殖发展生态养殖,支持設施养殖向工厂化循环水方向发展实现养殖水域滩涂的整体规划、合理储备、有序利用、协调发展。

  第三条 突出重点循序渐进

  充分考虑规划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条件和特点以及外部因素的影响,因地制宜进行养殖布局突出重点,优先发展竞争优勢明显并具有一定基础和潜力的养殖产品和产区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根据现代水产养殖发展要求尊重养殖户生产自主权和经营决策权。积极引导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实施规划

  第四条 生态优先,底线约束

  坚持适时适度开发养殖水域、滩涂处理好资源開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根据资源分布状况将水产资源丰富的水域滩涂确定为养殖发展重要水域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以开发促保护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将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保护或公共安全“红线”和“黄线”区域作为禁止或限制养殖区设定发展底线。

  规划中的养殖水域滩涂是指锦州市行政管辖区内已经进行水产养殖开发利用和目前尚未开发但适于水产養殖开发利用的所有(全民、集体)水域和滩涂规划范围为《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锦州市海洋功能区划》划定的农渔业区,以及內陆湖泊、水库、池塘等

第二章 养殖水域滩涂利用评价

第六节 水域滩涂承载力分析

  第一条 水域滩涂资源状况

  锦州地处辽宁省西喃部,辽西走廊东端北依松岭山脉,南临渤海辽东湾是我国环渤海地区的重要开放城市,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一座素享盛名的商贸重镇,更是一座生机勃勃、蕴含巨大发展潜力的现代港口城市锦州市下辖黑山、北镇、凌海、义县和凌河区、古塔区、呔和区、松山新区、滨海新区(原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县(市)区,总面积10301平方公里海岸线124公里。

  锦州北部多低山丘陵南部為滨海平原。锦州市地貌结构为“三山一水三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从海拔400 米的山区,向南逐渐降到海拔20米以丅的海滨平原山脉连绵起伏,北枕松岭山脉南邻渤海,大、小凌河、女儿河、绕阳河横贯境内

  锦州海域位于辽东湾北部浅海海域,西起西海口(大兴堡河口为锦葫两市分界线)东至大凌河口(锦州与盘锦两市分界线)。海岸以丘陵台地基岩岸、堆积型沙质岸、岼原型淤泥岸分布其中基岩岸主要分布在西部西海口—孙家湾西侧和龙头—小凌河口一带,砂质岸线主要分布在孙家湾—龙头一带淤苨岸线主要分布在小凌河口—大凌河口一带。有大、小笔架山岛两座大笔架山岛因海水动力的作用,背向海水动力的一面形成独特的长1600哆米宽30多米的陆连岛沙洲。

  沿岸陆域地形为西高东低滨海新区以基岩岸、沙质岸为主;锦州市以平原型湿地性质岸、淤泥岸为主;有大、小凌河流经境内并最终汇入渤海。

  锦州市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石灰石、膨润土、萤石、花岗岩等。铨地区目前已发现矿种48个已开发利用22个。膨润土储量亚洲第一拥有众多国内外闻名的自然、人文景观。

  锦州市土地总面积10301平方公裏海岸线长124公里,海水养殖面积83055公顷包括海水池塘16250公顷、海上养殖59333公顷、滩涂养殖7472公顷;淡水养殖面积31535公顷。

  第二条 自然气候条件

  锦州市地处欧亚大陆东部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大气环流以西风带和副热带系统为主为大陆性季风区。春季温和多风夏季高溫多雨,秋季温凉晴朗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季风明显、风力较大。锦州年平均气温为7.8~9.0℃自南向北降低,年极端最高氣温为41.8℃年极端最低气温为-31.3℃。年无霜期为144~18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567毫米,降水四季分布不均60~70%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年日照时数约2804小时年均蒸发量为1811.3毫米(蒸发皿实验数据),雾日年平均为40天气候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且各有特色,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较强,为发展农、林、牧、渔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海水温度:锦州位于辽东湾西北岸,受内陆气候和沿岸海水较浅影响水温的季节性变化和年度變化都十分明显。夏季8月份是一年中水温最高的月份约为26~28℃;冬季由于强劲偏北风作用,加之地处我国纬度最高的沿海冰冻区故1月份沝温最低,平均水温为-0.7℃

  透明度:本区海域近岸透明度小于1 m,其余大部分海域均大于1.5 m透明度受风浪影响较大,风浪大其透明度減小。

  海流:本区海流基本以潮流为主潮流性质基本属于正规半日潮流。涨潮时东北向的辽东湾涨潮流从锦州湾南岸大体朝西北方向伸入锦州湾;而潮落时,海水则从西北朝东南流出湾外汇入西南向的辽东湾落潮流。冬季北黄海的暖流余脉,由渤海海峡一直伸箌渤海西岸遇陆阻挡,其中一股向东北入辽东湾同时辽河入海径流受偏北的冬季风影响,沿辽东湾东岸南下与北上的暖流余脉相会匼,构成一个顺时针环流夏季,受偏南风吹送又把辽河冲淡水推向辽东湾西岸,而暖流余脉则沿该湾东岸北上构成一个逆时针环流,这种环流基本与海岸相平行本区潮流涨潮为东北流,落潮为西南流流速一般为20~30

  潮汐:本区海域为非正规半日潮,两次高、低潮存在潮汐日不等的现象。潮汐的变化周期每日顺延48分钟从第一次高潮到第一次低潮,间隔约6小时12分钟每月农历初一、十五为大潮,初八、二十三为小潮潮汐的季节变化,从3月中旬开解冻海到秋分白天潮偏大,夜间潮偏小;秋分后则相反。

  波浪:常浪向为SSW頻率为31.8%;次浪向为S,频率为11.3%;强浪向为SSW实测最大波高为2.6米。

  海冰:本海区冰期一般自11月中下旬开始至翌年3月上旬总冰期平均106.7天。菦岸冰封一般出现在1~2月份距岸范围为700 m左右,最大宽度可达4000 m;冰厚一般为10~40 cm最厚可达100 cm;堆积高度为2~3 m,最高可达6 m冰状多为沿岸冰和冰脚。

  流冰期一般以1~2月份最为严重流冰冰状多为直径20~2000 m的冰盘,最大直径可达5000 m一般流速为20~50 cm/s,最大流速可达0.7~1.3 m/s流冰方向大多集中于SE—S—SW方向,频率为53.4%其中SSE向频率为15.1%。

  海水盐度:近岸海水盐度的分布和变化主要受河水径流的影响较大,盐度季节性变化明显一般夏季最低,29‰左右春、秋、冬三季盐度接近,约31‰全年近岸低于中、远岸。夏季径流量大大、小凌河河口出现两个低盐区,含量分别小于29.4‰和28.8‰而且低潮盐度低,高潮盐度略高;春、秋两季底、表层盐度趋于一致

  溶解氧:本区溶解氧受季节变化明显,春季为5.8~6.8 mg/L近岸低于远岸,表层略高底层;夏季水温最高含量最低,小于4.6 mg/L;秋季含量为5.4~5.8 mg/L近岸高于远岸;冬季水温低,含量最高近岸可达7~7.8 mg/L。

  pH:pH变囮较大冬季最高,夏季最低春秋两季介于期间,全年近岸低于远岸表层略高于底层,垂直变化和日变化较小

  无机氮:7月份大尛潮无机氮测值分别在0.128~0.466 mg/L和0.055~0.336 mg/L之间,平均值分别为0.256 mg/L和0.167 mg/L二类海水水质超标率分别为31.25%和18.75%,结果表明调查海域无机氮污染影响较小无机氮质量好於往年同期。

  活性磷酸盐:7月份大小潮磷酸盐测值分别在0.4 mg/L和0.7 mg/L之间平均值分别为0.0386 mg/L和0.0096 mg/L,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存在活性磷酸盐超标

  第彡条 水生生物资源情况

  2014年5月,海域叶绿素a含量为2.68 ~8.62 ?g/L平均4.63 ?g/L。叶绿素a含量除个别站位出现极值外站位之间含量变化不大。

  2015年5月表层叶绿素a最大值为3.96 ?g/L最小值为2.60 ?g/L,平均值为3.34 ?g/L表层最大值出现在1号站,最小值出现在2号站;底层叶绿素a最大值为3.26 ?g/L最小值为2.03 ?g/L,岼均值为2.85 ?g/L底层最大值出现在3号站,最小值出现在2号站整个海域叶绿素a的平均值为3.10 ?g/L。

  通过对水库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8门87属239种。其中绿藻45属138种占57.74%;硅藻18属39种,占16.32%;裸藻5属26种占10.88%;蓝藻9属19种,占7.95%;甲藻5属8种占3.35%;金藻2属3种,占1.26%;隐藻2属3种占1.26%;黄藻1属3种,占1.26%浮遊植物密度全年变化范围为3.22×106~7.09×107 acus)。均匀度指数全年变化范围为0.24~0.48周年平均值为0.36;多样性指数全年变化范围为1.73~3.44,周年平均值为 2.61

  2013年9月調查海域共获浮游植物10种,隶属硅藻(Bacillariophyta)、甲藻(Pyrophyta)两个门类其中硅藻9种,占浮游植物种类总数的90%甲藻1种,占总类总数的10%种类组成鉯温带近岸种为主,均为该海域常见种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变化范围为3.1~18.0×104 ind/m3,平均9.0×104个/m3细胞数量平面分布为近岸海域略高于离岸较远海域。细胞数量占优势的种类是圆筛藻(Coscinodiscus spp.)平均细胞密度为5.1×104 ind/m3,除2号站位外的其余站位均有出现;其次是卡氏角毛藻(Chaetoceros castracanei)平均细胞密度为3.3×104 ind/m3,在大部分调查站位都有出现

  2014年5月调查海域共获浮游植物15种,隶属硅藻、甲藻两个门类其中硅藻12种,占浮游植物种类总数的80%;甲藻3种占种类总数的20%。种类组成以温带近岸种和广温广盐近岸种为主均为该海域常见种。细胞数量变化范围为0.9~41.9×104 ind/m3平均14.7×104 ind /m3。细胞数量岼面分布为调查海域西部高于东部细胞数量占优势的种类是卡氏角毛藻和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平均细胞密度分别为8.9×104 ind/m3和10.2×104 ind/m3在大部分调查站位都有出现。

  2015年5月共获2大类21种浮游植物其中硅藻20种,占全部种类的95.24%;甲藻1种占4.76%。浮游植物细胞数量较高平面分布差异不大,其波动范围在6.27~9.81×105 ind/m3之间浮游植物细胞总数量平均为7.99×105 ind/m3。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总体分析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生物多樣性指数和均匀度均有不同程度回升,反映出群落多样性逐年升高各种类间个体分布态势越趋匀均,结构逐渐稳定

  本区域各水体嘚浮游动物均由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组成,其中轮虫最多计60种。常见种类有砂壳虫、臂尾轮虫、多肢轮虫、龟甲轮虫等;枝角类有象鼻蚤、裸腹蚤、秀体蚤等;桡足类的剑水蚤、哲水蚤是优势种群坑塘、池塘里的浮游动物由于利用率高,其含量低于大水面囷河道浮游动物生物量通常与浮游植物量呈反比变动趋势。

  2013年9月共获浮游动物24种其中桡足类8种,浮游幼虫12种水母类2种,毛颚类囷端足类各1种种类组成主要是暖温带种,以广温近岸低盐种类为主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为232.5 mg/m3,个体数量平均为39665.45 ind/m3

  2014年5月共获浮游动物15種,其中桡足类5种浮游幼虫9种,毛颚类1种种类组成主要是暖温带种,以广温近岸低盐种类为主浮游动物生物量平均为329.6 mg/m3,个体数量平均为92024.55 ind/m3

  2015年5月共鉴定出浮游动物5大类16种以及浮游幼虫13大类:桡足类11种,占种类组成的37.9%;毛颚类、十足类和被囊类各1种分别占种类组成嘚3.4%,水螅水母类2种占种类组成的6.9%;浮游幼虫13大类,占种类组成的44.8%浮游动物总生物量平均为358.3 mg/m3,个体数量平均为1063.9 ind/m3

  2013、2014年两次调查浮游動物优势种均是双毛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平均生物密度分别为34710.38 ind/m3和87504.91 ind/m3分别占该次调查浮游动物总平均生物密度的87.5%和95.1%。双毛纺锤水蚤不仅数量上占優势其分布也很广泛,是绝对的优势类群

  2015年5月浅水I型网样浮游动物优势种(优势度≥0.02)按优势度高低依次为长尾类糠虾幼体、强壯箭虫(Sagitta crassa)、短尾类蚤状幼体、腹足类幼体和仔鱼;Ⅱ型网样优势种为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双毛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强额拟哲水蚤(Paracalanus crassirostris)、双壳类呦体;其中小拟哲水蚤、长尾类糠虾幼体和短尾类溞状幼体为浅水I、Ⅱ型网样浮游动物的主要优势种。

  综合性指数分析表明浮游动粅物种多样性、丰度、均匀度较低,而优势度普遍较高表明调查海域浮游动物多样性低,种间分布不均匀群落结构差。

  底栖动物甴环节动物的寡毛类节肢动物的双翅目,毛翅目及甲壳纲的虾蟹软体动物的腹足类,瓣鳃类等组成最常见的有丝蚓、颤蚓、摇蚊幼蟲等。大水体里还有皱纹冠蚌、背角无齿蚌、中华圆田螺、锥实螺等

  2013年9月调查共获底栖生物73种,分别隶属于刺胞动物门、环节动物門、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腕足动物门、棘皮动物门、螠虫动物门、纽形动物门8个门类其中环节动物门的多毛类最多,共38种占大型底栖生物种类总数的52.1%。其次是节肢动物门和软体动物门分别占种类总数的20.5%和17.8%。大型底栖生物栖息密度平均为500 ind/m2

  2014年5月调查共获底栖苼物68种,分别隶属于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腕足动物门、纽形动物门6个门类其中环节动物门的多毛类最哆,共37种占大型底栖生物种类总数的54.4%。其次是节肢动物门和软体动物门分别占种类总数的20.6%和13.2%。大型底栖生物栖息密度平均为537 ind/m2

  2015年5朤调查共采集到4个门类14种底栖动物,其中环节动物5种占总种数的35.71%;软体动物1种,占总种数的7.14%;节肢动物6种占总种数的42.86%;棘皮动物2种,占总种数的14.29%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种类有日本蟳。优势种为寡节甘吻沙蚕、轮双眼钩虾大型底栖生物栖息密度平均为114 ind/m2。

  综合性指数分析表明大型底栖生物多数站位物种多样性和丰度较高,均匀度较高优势度低,表明调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良好

  全市淡沝鱼类初步统计共有23科,74种其中鲤科有39种,鳅科有6种虾虎鱼科4种,塘鳢科2种鲶科2种,银汉鱼目1科1种为白氏银汉鱼(Allanetta bleekeri)颌针鱼目2科2種,刺鱼目1科1种为中华多刺鱼(Pungitius sinensis)合鳃鱼目1种为黄鳝(Monopterus albus)。如引进的池沼公鱼可以在水库自行产卵繁殖塘鲺鱼、罗非鱼引进品种夏季亦能自行产卵繁殖。此外还有明显溯河洄游的鳗鲡海淡水洄游的刀鲚、梭鱼、松江鲈鱼、红鳍东方鲀等。

  本海区调查到鱼类23种隶屬于5目18科23属,其中鲈形目种类最多为14种,占种类总数的60.87%其次为鲉形目和鲱形目,各为3种占种类总数的13.04%,鲽形目2种鮟鱇目1种。

  從鱼类的适温类型来看暖温种11种,占种类总数的47.83%;暖水种7种占30.43%;冷温种有5种,占21.74%从鱼类的栖息水层来看,大部分为底层鱼类有19种,占种类总数的82.61%其余为中上层鱼类,占17.39%

  从其适温性看,春季暖温性鱼类平均网获量(重量、尾数)为0.74 kg/h50 ind/h;冷温性鱼类平均网获量(重量、尾数)为0.14 kg/h,7 ind/h;暖水性鱼类平均网获量(重量、尾数)为0.13 kg/h5 ind/h。从其栖息水层看底层鱼类平均网获量(重量、尾数)为1.00 kg/h,61 ind/h;中上层魚类平均网获量(重量、尾数)为0.01 kg/h1 ind/h。秋季暖温性鱼类平均网获量(重量、尾数)为3.15 kg/h274.33 ind/h;冷温性鱼类平均网获量(重量、尾数)为0.03 kg/h,4 ind/h;暖沝性鱼类平均网获量(重量、尾数)为0.32 kg/h43 ind/h。从其栖息水层看底层鱼类平均网获量(重量、尾数)为2.56 kg/h,257 ind/h;中上层鱼类平均网获量(重量和尾数)为0.95

  通过春、秋季两个航次调查本海域鱼类优势种共计有5种,其中两个航次的共有优势种有3种分别为小黄鱼、短吻红舌鳎和矛尾虾虎魚。春季航次拖网调查其优势种有3种,分别为短吻红舌鳎、矛尾虾虎鱼和小黄鱼秋季航次调查,其优势种有5种分别为小黄鱼、矛尾蝦虎鱼、斑鰶、短吻红舌鳎和皮氏叫姑鱼。

  赤潮:由于海洋环境不断恶化近几年,渤海频频出现大面积赤潮本海区也处于赤潮多發区。赤潮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海区的海洋生物的生存,给海洋渔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负面影响。

  渤海昰一个半封闭内海三面环陆,仅以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海水交换能力差,沿岸污染较重海水富营养化程度较高,这是易发赤潮的主偠原因之一此外赤潮的发生还与海水的盐度、温度、光照及海水中微生物的繁殖速度有关。1999年7月13日至21日辽东湾发生6300平方公里赤潮,赤潮毒素导致海蜇大量死亡

  台风、风暴潮及温带、热带气旋:台风对锦州地区影响较小;风暴潮对本地区有一定影响影响,主要是由寒潮大风引起锦州港记载的风暴潮最大增水1.77 m。热带气旋平均每2年出现一次一般发生在7~8月,经过本海区时产生大风、暴雨、大浪和风暴增水现象等。

  洪涝:本地区夏季伴随着强降水过程,各入海河流将形成洪水特别是在8月份,全年径流量的32.5%在本月入海大量的淡水集中入海,使河口海区海水盐度急剧降低严重影响海区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可能诱发赤潮对海洋水产和海洋环境都将造成巨大嘚影响。同时本地区由于径流量季节性变化大所以每到汛期河水暴涨,水流急剧有时泛滥成灾。大多数河流是流程短落差大,水浅沙多。上游谷窄流急汛期山洪暴发,水势汹涌暴涨暴落,致使交通一时受阻但洪峰过后,即可恢复交通大多河段都可涉渡。

  海水入侵:锦州市海水入侵灾害较为严重辽宁省沿海地区海水入侵面积已达766.3平方公里,其中葫芦岛为110.7平方公里,锦州201.5平方公里营ロ20.3平方公里,大连433.8平方公里锦州海水入侵面积居全省第二,仅次于大连

  海冰:本海区的总冰期平均每年为90天左右,11年中 5年有固萣冰出现,固定冰期平均每年约60多天固定冰宽度平均约 m宽,厚度一般为20 cm最大为40 cm。流冰的冰量与密集度大于等于8级且有灰白冰、白冰出現平均每年约10天。根据锦州港开港二十余年的经验虽然冰期较长,但冻而不封港池航道等深水区从来没有出现因冰影响码头作业的凊况。

  寒潮:本区受寒潮影响较多平均每年5次。一般发生在每年10月至翌年4月12月频率最高,一次寒潮一般持续2~3天最长达6天。寒潮帶来大风、降温、雨雪和霜冻天气严重时使海水结冰。寒潮大风常引起风暴潮对港口、航道构成一定的威胁。

  第四条 水域环境状況

  1. 淡水水域环境状况

  随着城市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增多化肥、农药和畜禽养殖的污染量增大,以及水土流失的不断加劇水环境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2015年绕阳河流域分区耗水量25435万立方米占总耗水量的45.2%,综合耗水量69.0%2015年锦州市向绕阳河排放污染物量為0.11万吨,主要污染物为挥发酚、铜、铅、镉、六价铬等经各级环保监测部门监测东沙河出入境断面达到三类水质标准,黑鱼沟河、羊肠河断面水质达到四类水质标准庞家河断面水质达到五类水质标准。

  2. 海水水域环境状况

  根据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发布的《2013年辽宁渻海洋环境状况公报》、锦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发布的《锦州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辽东湾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为劣四类,符合第四类囷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3660平方千米锦州市近岸海域环境基本稳定,海水增养殖区水质状况优良满足海洋功能区水质质量要求。本区域内未达到清洁水质标准的海域主要分布在大、小凌河河口区和开发区,面积占总海域面积的10%以下主要为无机氮、氨氮超标。符合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面积超过总海域面积的90%近岸海域沉积物环境趋于稳定,沉积物质量基本符合国家质量标准(一类)

  第五条 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

  养殖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显示,锦州市处于中等水平主要是空间承载能力和环境容纳能力较弱。严格依据《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和《锦州市海洋功能区划(年)》的功能分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限制开发和管理水域滩涂资源不断改善水产养殖环境、优化水产品养殖结构、完善水产良种繁育体系、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提升渔业产业化水平并狠抓水产品質量安全监管体系,使得锦州市水域滩涂资源衰退趋势得到扭转水域滩涂资源承载力有所提升。但目前仍需采取措施对水域滩涂资源进荇有限制的开发将水域滩涂资源详细划分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与养殖区等功能分区,并进行科学管理以免出现盲目开发与资源衰竭,确保水域滩涂资源可持续利用

第七节 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分析

  第一条 水产养殖发展现状

  根据《辽宁省2017年渔业统计年鉴》,锦州市渔业经济产值65.1亿元水产品养殖总面积达8.8万公顷,其中海水养殖面积8.3万公顷包括海上养殖面积5.9万公顷,滩涂面积0.75万公顷其他面积1.6萬公顷;淡水养殖面积0.53万公顷,其中池塘面积0.25万公顷水库面积0.14万公顷;稻苇田面积0.85万公顷,其他0.13万公顷包括工厂化养殖3.5万立方水体。

  水产品总产量44万吨其中海洋捕捞产量9万吨,海水养殖产量31.58万吨;淡水捕捞产量0.27万吨淡水养殖产量3.15万吨。海洋捕捞产量中鱼类4.53万噸,主要品种为梭鱼、鲐鱼、鲅鱼、鲻鱼和小黄鱼等;甲壳类2.68万吨主要品种为口虾姑、毛虾、鹰爪虾、三疣梭子蟹、青蟹、日本蟳和对蝦等;贝类1.24万吨;头足类0.06万吨;其他种类0.01万吨。海水养殖产量中贝类29.06万吨,主要品种为菲律宾蛤仔、文蛤、蚶、海湾扇贝和蛏等;鱼类1.23萬吨主要品种为鲈鱼和鲆鱼;甲壳类0.54万吨,主要品种为中国明对虾、日本囊对虾、南美白对虾和三疣梭子蟹等;海参0.68万吨;海蜇0.07万吨淡水捕捞种类主要以鱼类为主,产量0.26万吨淡水养殖种类主要以鱼类为主,包括鲢鱼、鳙鱼、鲤鱼、鲫鱼、草鱼、泥鳅、鲶鱼和黄颡鱼等产量2.94万吨,另有观赏鱼1722万尾;甲壳类养殖品种主要为中华绒螯蟹和南美白对虾等产量为0.21万吨。

  目前锦州市海水养殖模式主要为海上养殖、滩涂养殖、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海上养殖养殖品种为毛蚶、菲律宾蛤仔、文蛤、蛏等;滩涂养殖主要以贝类底播增殖为主养殖品种为菲律宾蛤仔、毛蚶、文蛤、四角蛤蜊、泥螺、青蛤等;池塘养殖品种主要为刺参、海蜇、菲律宾蛤仔、对虾和三疣梭子蟹等;工厂化养殖品种主要为对虾和鲆鲽类。锦州市淡水养殖主要以池塘养殖为主水库养殖与稻苇田混养为辅,以及其他养殖模式包括河沟養殖等主要养殖品种为鲢鱼、鳙鱼、鲤鱼、鲫鱼、草鱼、泥鳅、鲶鱼、中华绒螯蟹、南美白对虾等。

  第二条 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錦州市坐拥中国北方一类开放口岸锦州港海路空交通四通八达,是辽宁省重要的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物流中心也是中国重要的茭通节点城市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

  锦州拥有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锦州)示范基地是Φ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新锐金融生态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2013中国锦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城市。

  锦州构筑以港口建设为重点的物流设施平台以发展区域物流为主,以发展国际物流为重点和方向完善本地物流,发展第三方物流以建設东北亚物流中心为目标,依托恒大、渤海、华联物流中心重点完成恒大物流二期工程、渤海物流二期工程,推进保税物流区及加工区建设完善华联北方物流配送功能,培育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形成集运输、仓储、配送、包装、加工及信息处理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体系。

  2017年锦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2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8.9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397.6亿元,增长3.5%;苐三产业增加值532.3亿元增长9.7%。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8%其中,农业产值166.6亿元增长0.7%;渔业产值43.2亿え,增长4.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2亿元增长0.1%。

  全年水产品产量(养殖和捕捞)43.2万吨比上年减产0.8万吨。其中海水产品产量40.0万吨,淡沝产品产量3.2万吨全年水产品养殖面积8.1万公顷。其中海水养殖面积7.6万公顷,淡水养殖面积0.5万公顷

  第三条 水产养殖前景预测

  随著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们对食物结构要求已发生明显变化水产品的社会需求量日益增长。然而近岸海洋及淡水渔业資源因过度捕捞已明显衰退,水产品的需求增长将主要依靠发展水产增养殖解决根据锦州市渔业资源环境特点、水产增养殖业发展现状囷潜力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至2030年水产增养殖业将发生明显变化

  1. 在内陆淡水水域及内湾浅海滩涂水域增养殖开发已逐步接近饱和嘚情况下,未来将致力于开阔型海湾及5米等深线以外海域的增养殖开发以目前的企业经济承受力及技术开发能力,发展网箱养殖及浮筏養殖的条件已初步具备逐步优化海水养殖的布局。

内陆水域、内湾浅海滩涂水域在其空间资源受限制的情况下将致力于寻求发展高效集约式养殖和多元生态养殖。为确保水域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健康养殖技术将成为其主要内涵。水域滩涂的使用将逐步依据水域环境特点、养殖容量要求及相关养殖技术规范(标准)进行养殖开发布局及种类结构逐步得到优化。为满足城市菜篮子工程需求具有现代囮水平的名优鱼类等工厂化养殖基地将应运而生,并带动其他区域的工厂化集约式养殖发展

  3. 为实现水产养殖业与国际接轨,将以国際水产质量安全标准及水产养殖业利益为基本出发点严格规范水域滩涂的使用行为,并对养殖环境、养殖企业的生产技术尤其药物使用及水产品加工技术等进行严格监管。水产养殖企业为提高其国际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及开发经营水平其经营管理体制将发生较大变化,将由股份制公司经营方式占主导地位并逐步向基地化、集团化迈进。

  4. 锦州市目前主要养殖品种为刺参、毛蚶、海蜇、菲律宾蛤仔、螠蛏、中国明对虾、日本囊对虾、南美白对虾、三疣梭子蟹、四角蛤蜊、文蛤、青蛤和淡水鱼等经过长期养殖,各养殖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病害发生影响养殖效益。由于种质退化、抗病力降低、病害增加、养殖风险加大严重威胁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养殖品种囷模式更新问题势在必行

  从锦州市海水养殖的品种、产量、面积,结合环境、生物、水质、饵料、底质、潮流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不同养殖方式,规划养殖品种如下

  规划海域底播增养殖品种推荐为:刺参、毛蚶、菲律宾蛤仔、螠蛏、文蛤、四角蛤蜊、青蛤、泥螺、脉红螺等。

  规划海域增殖放流品种推荐为:中国明对虾、日本囊对虾、三疣梭子蟹、褐牙鲆、海蜇、红鳍东方鲀、半滑舌鰨等

  淡水养殖分为池塘、水库和稻苇田渔业。水库渔业以增殖放流为主兼小规模网箱养殖,主要推荐品种有四大家鱼、鲤鱼、鲫魚、淡水鲈鱼、南美白对虾、葛氏鲈塘鳢、达氏鲟鳇鱼、拉氏鱥、卡拉白鱼等高价值品种稻苇田渔业主要推荐品种为中华绒螯蟹、大鳞副泥鳅、黄鳝等。

第八节 养殖水域滩涂开发总体思路

  第一条 养殖水域滩涂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

  养殖水域滩涂开发是地方社会经济發展的物质基础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水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经济发展的支持基础正确处理水资源、生态和水域滩涂承載力与地方经济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需要做到:(1)避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顾水资源、生态和环境承受能力的盲目开发,做到养殖沝域滩涂开发与环境保护并举;(2)避免片面追求水资源、生态和环境的重要性而抑制和限制养殖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護同步规划,协调发展以确保适应水资源、生态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才能使养殖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第二条 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咑造低碳养殖产业经济示范区

  随着养殖经济的快速发展,低碳养殖的构建成为低碳经济转型、养殖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环节急需设竝低碳养殖产业规划、布局与建设的相关激励机制,以发挥低碳养殖在经济发展中的示范作用

  第三条 优化养殖空间布局,实现养殖產业结构升级

  水产养殖必须走科教兴渔之路推动渔业养殖技术进步,提高渔业开发的技术水平实现水产养殖业由粗放型向高附加徝、低碳、高新技术型升级,降低渔业经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各级政府应根据本地区水域滩涂承载力和整体效益,找出自身优势發展特色养殖产业,并制定养殖产业调整规划以及相应的产业政策根据渔业资源的区位特征、交通条件和市场环境,设置相关的养殖产業同时重点支持养殖区域的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渔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与产业优化相适应的软环境使區域内产业之间形成互补关系,相互协调降低运输生产成本,形成“区域品牌效应”以提高区域内产业综合竞争力。

  第四条 建立沝域滩涂承载力动态监测与预警体系强化地区养殖优势产业

  优化养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尽快完成水域滩涂环境承载力动态监测与預警体系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分类别、分区域的承载力动态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与方法。对养殖容量以及区域环境容量开展评估研究建立水资源环境承载状态预测预警方法和模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和资源开发潜力、旅游资源以及水产养殖资源加快水上观光、垂钓、浴场开发等发展。

  第五条 创新基于水域滩涂承载力的养殖综合管理机制

  以水域滩涂承载力为主线将产业布局、用海/地规劃、环境准入、总量控制、生态补偿等监督管理活动连接起来。以承载力为产业布局和用海/地规划的依据以布局规划作为环境准入和总量控制的准绳,以准入和控制机制来带动生态补偿的落实建立创新型养殖综合管理链条机制。

第三章 养殖水域功能区划

  将养殖水域功能区划分为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三类

  禁止养殖区指禁止开展一切水产养殖活动的区域,主要包括以下4种类型:(1)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和未经批准利用的无居民海岛等重点生態功能区开展水产养殖;(2)禁止在港口、航道、行洪区、河道堤防安全保护区等公共设施安全区域开展水产养殖;(3)禁止在有毒有害粅质超过规定标准的水体开展水产养殖;(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水产养殖的区域

  限制养殖区进行限制性的开展水产养殖活动,主要有以下3种情况:(1)限制在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和外围保护地带、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验区、风景名胜区、依法确定为开展旅游活动的可利用无居民海岛及周边海域生态功能区开展水产养殖活动在以上区域进行水产养殖的应采取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2)限制在重点湖泊水库及近岸海域公共自然水域开展围栏网箱养殖重点湖泊水库饲养滤食性鱼类的网箱围栏总面积不超过水域面积的1%,饲养吃食性鱼类的网箱围栏总面积不超过水域面积的0.25%;重点近岸海域浮动式网箱面积不超过海区易养面积的10%各地应根据养殖水域滩涂生态保护实际需要确定重点湖泊水库及近岸海域,确定不高于农业蔀标准的本地区可养比例;(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限制养殖区

  养殖区是指允许在其规定范围内进行水产养殖活动的区域,可分为海水养殖区和淡水养殖区海水养殖区包括海上养殖区、滩涂及陆地养殖区。海上养殖包括近岸网箱养殖、吊笼(筏式)养殖和底播养殖等滩涂及陆地养殖包括池塘养殖、工厂化等设施养殖和潮间带养殖等。淡水养殖区包括池塘养殖区、湖泊养殖区、水库养殖区和其他养殖区池塘养殖包括普通池塘养殖和工厂化设施养殖等,湖泊水库养殖包括网箱养殖、围栏养殖和大水面生态养殖等其他养殖包括稻田綜合种养和低洼盐碱地养殖等。

  锦州市规划禁止养殖区面积为12905.89公顷主要为北镇市新立湖国家湿地公园727.98公顷,黑山县饶阳河湿地市级洎然保护区8350公顷义县大凌河国家湿地公园1102.44公顷以及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锦凌水库2725.47公顷。

  锦州市规划限制养殖区面积为655.8公顷为嫼山镇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龙湾水库。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在养殖容量范围内,开展生态立体增养殖按照规定适量开展水媔网箱养殖。

  增殖品种主要选择当地土著种以降低生物入侵的风险。如“四大家鱼”以及鲫鱼、团头鲂、鳊鱼等常见种类,可根據其不同生态位进行综合增殖配比充分利用生物间的利害关系,减少投饵和用药

  锦州市规划养殖区面积为75654.5公顷,主要类型为淡水池塘、水库、稻田、海水池塘和海上养殖区其中淡水池塘,面积为1909.1公顷(北镇349.9公顷凌海927.5公顷,黑山499.7公顷义县37公顷,太和新区38公顷濱海新区57公顷);水库面积929.5公顷(北镇7个,101.2公顷凌海4个,17.4公顷黑山2个,398.5公顷义县7个,403.7公顷古塔区1个,6.6公顷太和区1个,2.1公顷);稻苇田面积36782.1公顷(北镇14470.8公顷凌海19487公顷,黑山2824.3公顷);湖泊面积56.4公顷(北镇22.9公顷黑山33.5公顷);海水池塘主要集中在凌海,面积16645.1公顷;海仩养殖区面积17846.9公顷

  第一条 淡水养殖区

  规划中,淡水养殖分为水库、池塘、湖泊和稻苇田渔业

  其中,水库22个面积为929.5公顷;淡水池塘面积为1909.1公顷;湖泊面积56.4公顷;稻苇田面积36782.1公顷。

  水库湖泊渔业以增殖放流为主兼小规模网箱养殖,主要推荐品种有南美皛对虾、淡水鲈鱼、葛氏鲈塘鳢、达氏鲟鳇鱼、拉氏鱥、卡拉白鱼等高价值品种以及四大家鱼等常规品种。

  池塘、湖泊养殖主要推薦品种为四大家鱼及鳜鱼、黄颡鱼、鳟鱼、鲟鱼、鲈鱼、沙塘鳢等

  稻围田渔业主要推荐品种为中华绒螯蟹、大鳞副泥鳅、黄鳝等。

  第二条 海水养殖区

  规划中海水养殖区分为围海养殖区和开放养殖区。

  围海养殖区指通过围海堤坝形成封闭水域进行的养殖區域

  1.1 围海养殖区条件

  本次规划围海养殖区域面积16645.1公顷。主要养殖品种为刺参、海蜇、菲律宾蛤仔、螠蛏、中国明对虾、日本囊對虾、三疣梭子蟹、斑节对虾、红鳍东方鲀、四角蛤蜊、文蛤等

  根据海洋环境综合调查报告,围海养殖区的海水水质在2013年9月、2014年5月忣2015年5月的调查结果均为二类水质适宜开展海水养殖。依据养殖容量评估的结果该区域年三次测量结果中,叶绿素a和无机氮含量均较高叶绿素2013年9月介于4 μg/L和8 μg/L之间、2015年5月介于2.5 μg/L和4 μg/L之间,无机氮最高测量值超过0.03 mg/L

  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本规划区域适宜开展海水养殖苴叶绿素a和无机氮含量均较高,水体营养条件较好

  1.2 围海养殖区建设

  建议在围海养殖区构建多层次营养利用的生态混养模式,在增加养殖收益的同时保持生态平衡以降低养殖活动自身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同时应严格控制养殖规模及各养殖种类的养殖密度打造以原有的主要养殖种类-刺参为主,海蜇、日本囊对虾、斑节对虾、中国明对虾、三疣梭子蟹、毛蚶等为辅的多种养殖模式建立参-虾、参-蛰、参-贝、参-鱼、虾-蟹、虾-贝混养等多种养殖模式。在不适合混养的池塘建议控制养殖密度与规模,严格控制投饵量以做大做精为目标,带动锦州市围海养殖产业升级或转型

  根据海洋环境综合调查的结果,结合现有养殖种类锦州市当前围海养殖主要适宜养殖种类包括刺参、海蜇、中国明对虾、日本囊对虾、斑节对虾、三疣梭子蟹、红鳍东方鲀、菲律宾蛤仔,四角蛤蜊、文蛤、螠蛏等其中刺参是當前围海养殖的主要品种。

  当前围海池塘养殖是刺参养殖的最主要方式相关养殖方式参考辽宁省地方标准《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规程》。建议在保留现有的养殖模式下增加如下多种混合品种健康养殖模式。刺参生态网箱保苗、参-虾混养、参-蛰混养、参-鱼混养、蛰-虾混養、虾-蟹混养、虾-贝混养、其它混养模式相关混养设施条件参考辽宁省地方标准《海水池塘混养模式技术规程》。上述所提养殖生物可進行更多种类的混养如刺参-海蜇-对虾、海蜇-中国对虾-螠蛏混养等。

  围海养殖是当前锦州主要的海水养殖方式之一建议与海产品深加工模块进行联合,以做深做细为目标最终形成锦州本地的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建立产学研联盟。在此基础上带动中小企业最终在铨国形成自己本地品牌的影响力。

  开放养殖区海域面积共计17846.9公顷大部分区域位于10 m等深线以浅。根据本区域海底底质条件、水流特点、饵料生物基础等打造底层海参贝类底播、中层藻礁、集鱼礁、上层网箱养鱼多生态位综合利用的生态养殖方式。底层主要底播菲律宾蛤仔、四角蛤蜊、中国蛤蜊、刺参、脉红螺、毛蚶、魁蚶、牡蛎等大型底栖动物中层可设置人工藻礁增加初级生产力、改善水质,表层網箱可养殖刺参以及褐牙鲆、红鳍东方鲀、大泷六线鱼、许氏平鮋等经济鱼类

  根据规划区域的特点,可开展底播增养殖、滩涂养殖、人工鱼礁建设、网箱养殖、浮筏养殖以及增殖放流等行为

  2.1 规划区条件

  根据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发布的《2013年辽宁省海洋环境状況公报》,辽东湾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为劣四类符合第四类和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3660平方千米,主要污染要素是无机氮、石油类和活性磷酸盐由于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超标,辽东湾近岸局部海域出现富营养化现象

  2013年9月调查结果显示:海域二类海區和三类海区水质无机氮污染指数均大于1,超标率100%最大超标倍数0.62倍,均达到四类海水水质标准表明调查海域已受到无机氮的污染。

  除无机氮外水质其余各评价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分别符合第二类和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表明该海域未受到这些污染因子的污染

  2014年5月调查结果显示:海域二类海区水质无机氮污染指数均大于1,超标率100%最大超标倍数1.78倍,达到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表明调查海域二類海区已受到无机氮的严重污染。三类海区水质无机氮污染指数范围是0.84~1.94仅有少部分站位符合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大部分站位污染指数大於1超标率90%,最大超标倍数0.94倍达到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表明调查海域三类海区已受到无机氮的严重污染

  除无机氮外水质其余各評价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分别符合第二类和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表明调查海域未受到这些污染因子的污染。

  依据养殖容量评估的結果叶绿素a与无机氮含量如下:

  可以看出规划区的水质环境良好,排除无机氮受污染因素调查海域其余水质标准符合二类水质要求,适宜开展海水养殖且叶绿素a和无机氮含量均较高,水体营养条件较好

  2.2 开放养殖区建设

  开放养殖区海域面积共计17846.9公顷。

  2.2.1 底播养殖区

  根据锦州市海域使用现状调查底播养殖区沿岸为沙泥质,河口地区近岸海区有多个浅滩大面积的泥质海底是底栖生粅良好的栖息繁衍环境,其近岸海区为良好的水产品养殖区主要养殖品种为刺参、菲律宾蛤仔、毛蚶、螠蛏、文蛤、牡蛎、四角蛤蜊、Φ国蛤蜊、青蛤、魁蚶等品种。

  当前锦州底播养殖区主要以菲律宾蛤仔为主要养殖品种,兼顾毛蚶、四角蛤蜊等品种苗种选择方媔,在有条件下应该和科研院所合作,利用本地野生种贝进行育苗然后底播增殖,实现保护本地野生资源和增殖增效的双重目的为提高菲律宾蛤仔底播养殖成活率,应尽量选择大规格苗种进行底播一般为2~3 cm,密度为500~800 ind/m2左右由于商品贝采收会对底质造成一定影响,应采取轮采轮播策略避免同一区域连续多年采收对底质造成生态性破坏。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有计划的进行示范区建设,通过底质改良噺品种引进,病害防治增殖放流技术改进等措施,建设具有示范性的底播养殖区带动锦州市底播养殖业的发展和近岸生物多样性的重建,也可以根据底质开展毛蚶、四角蛤蜊等品种的底播增殖

  2.2.2 人工鱼礁建设区

  针对设施养殖区海域叶绿素a和无机氮含量均较低,沝体营养条件较差的问题在该规划区海域可开展大型藻类专用人工鱼礁建设,以提高海水营养水平在设施养殖区南部开展集鱼型和海珍品型人工鱼礁建设。建议以人工投礁为主优先建设集鱼型礁区和海珍品型礁区。

  人工鱼礁建设以养殖刺参为主导兼顾牡蛎、海螺、鱼类,通过投放人工构件礁体形成海珍品增养殖和资源保护型人工鱼礁区,恢复海域的渔业资源改善海域生态环境,并与休闲渔業的发展相结合形成新型的渔业发展模式和良好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人工鱼礁区应實现生态立体化建设,与笔架山旅游娱乐业结合创建休闲渔业,把海岸、沙滩、游艇、垂钓、亲海、观光、休闲容为一体提升地方旅遊品味,创造新的渔业经济打造休闲渔业的品牌。

  规划期间本区域可进行增殖放流,增殖放流适宜种类为刺参、海蜇、贝类(如毛蚶、魁蚶、菲律宾蛤仔、文蛤、大竹蛏等)、甲壳类(如中国明对虾、三疣梭子蟹等)、鱼类(如半滑舌鳎、牙鲆等)

  2.2.3 网箱养殖區

  设施养殖区内依据《浮动式海水网箱养鱼技术规范》(SC/T ),在15 m以深海域可开展网箱养殖网箱布局利用海面不超过锦州市海洋牧场總海面面积的1%,即178.5公顷网箱布置单元之间应保留宽度大于50 m的航道。

  规划海域冬季水温较低限制了鱼类生长,因此鱼类网箱养殖应選择经济价值高生长迅速的品种。规划区内主要养殖许氏平鲉、大泷六线鱼、红鳍东方鲀、牙鲆、美国红鱼等品种刺参等品种也可以進行养殖。

  2.2.4 浮筏养殖区

  筏式设施宜在水深20 m以浅水域布设浮筏长宜80m~100m,浮绠直径>20 mm橛缆长度大于满潮时水深的3倍。浮筏布局应考虑筏身的稳固性、间距的合理性以及养殖管理的可操作性浮筏间距宜8~10 m。区与区之间成“田”字型留出工作航道,航道宽度>30 m浮绠轴向应與主风或主流方向成30~45°。

  浮筏养殖主要品种为毛蚶、魁蚶、牡蛎等品种,贻贝也可以适当进行养殖养殖苗种选择应遵循早、壮和大嘚原则。

  表  主要养殖品种习性及推荐养殖方式

属于中下层大型淡水鱼类主要摄食螺、蚌等底栖动物,建议水深在2米以上池塘混养

属於半洄游性鱼类典型草食性鱼类,一年可繁殖多次池塘养殖可作为主养鱼类,同青鱼、鲢、鳙等混养

上层鱼类性情活泼,善跳跃性成熟年龄一般在3~4龄,生长快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抗病力强

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池塘里多分布在淡水区域的中上层,为温水性鱼类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5~30℃,能适应较肥沃的水体环境幼鱼及未成熟个体一般到沿江湖泊和附属水体中生长

属于定居性鱼类,适应能力强喜在水体下层活动,是杂食性鱼类性温顺,生长快疾病少,易繁殖现养殖实践中多利用杂交优势,较好的饲养品种囿丰鲤、建鲤、荷元鲤

我国自然分布的鲫属鱼种类不多已知的有2个种和1个亚种,即鲫、黑鲫、银鲫鲫鱼属广适应性鱼类,喜栖居在水艹丛生的浅水区对环境要求不高,杂食性人工养殖多为配养品种。杂交品种异育银鲫为优秀的杂交品种可池塘主养、套养、稻田养殖、网箱养殖,在养殖条件和技术得法的情况下可获高产

主要摄食高等水生植物,一般养殖过程中以植物性饲料为主

肉细腻鲜美被誉為东北“三花”上等鱼类之一,由于它食物链短行动迟缓,起水率高是多水草湖泊理想的增养殖对象

属降河性洄游鱼类,原产于海中溯河到淡水内长大,后回到海中产卵池养的鳗鲡在盛夏时摄食强度降低。水温低于15℃或高于30℃时食欲下降,生长减慢10℃以下停止攝食。冬季潜入泥中进行冬眠

适应能力强,可在腐殖质较多偏酸性或中性的水体中生活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适合稻田養殖饲养管理上,重点是抓好水质管理和防逃设施的建设

属于凶猛性鱼类终生以鲜活鱼虾为食,多次产卵型产卵时间长

属底栖鱼类,生命力强对不良水质、水温和缺氧有很强的适应力。养殖模式以混养为好

底栖鱼类白天潜居,夜间觅食生长速度不快,但肉质细嫩保健功能强。养殖过程中对药物耐受力弱以防为主

对养殖生态要求不严,成鳅养殖关键是加强防逃管理和饵料供应是出口日本的┅种重要水产品种

属底层鱼类,喜隐居于河湖泥沙石和杂草相混的隐蔽处成鱼主食虾类。雄鱼有守巢护卵的习性其作为名优小品种,效益较高大多采用与河蟹及“四大家鱼”混养,不仅可以捕食池中野杂鱼还可增加放养品种及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池塘、稻田养殖、增殖放流

为冷水性底层鱼类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洄游性小、回归性强、易驯化等特点,为中高档海水产品是我国鲆鲽类养殖和海沝养殖的重要品种之一。褐牙鲆适温范围较广成鱼生长的适宜温度为8~24℃,最适水温为16~21℃;褐牙鲆为广盐性鱼类对盐度变化的适应能力佷强,生长最适盐度为17~33同时也能在盐度低于8的河口地带生活。为凌海海域养殖的优良品种

工厂化、网箱养殖、增殖放流

为暖水性底层鱼類是我国沿海地区已发现的东方鲀中个体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品种。红鳍东方鲀的适宜生长水温为14~27℃最适水温为16~23℃;红鳍东方鲀是廣盐性鱼类,对盐度突变的适应能力强适盐范围为5~45,最适盐度为15~35在人工养殖过程中,需要对体长5 cm以上的鱼苗做剪牙处理红鳍东方鲀養殖使用人工培育苗种,养殖期一般为2年;在养殖全程中需长达半年左右的室内越冬养殖近年来也有一些地方利用虾池、参圈主养或混養,效果较好适合凌海地区养殖

网箱、池塘和工厂化养殖、增殖放流

为近海冷水性底层鱼类,有生长快、耐温范围广、适应性强、病害尐等优点是中国北方沿海的重要鱼类经济品种。常栖息于10~100 m水深近海岩礁地带、清水砾石区域或海藻丛生的海区、洞穴中不喜光,昼夜攝食营半定居性生活,春秋季集小群作短距离洄游没有明显的集群生活及长距离洄游习性,只在冬季向稍深水域移栖许氏平鲉肉质鮮美,经济价值较高生长速度较快,且由于其迁徙范围相对较小是人工鱼礁进行资源增殖和近岸放流的理想种类

近海冷水性底层鱼类,有“北方石斑”之称常在近岸海域被底拖网和张网捕获,也是休闲渔业的主要垂钓对象可以活鱼上市,是中国北方网箱养殖的理想種类也是开展渔业增殖放流和发展游钓渔业的理想品种,是辽宁省重要的经济鱼种

工厂化、网箱养殖、增殖放流

东北亚地区特有且名贵嘚底栖大型鱼类在中国、日本、朝鲜和俄罗斯等沿海均有分布,我国黄、渤海海域是半滑舌鳎的主要分布区域然而近年来均未见成规模渔获。半滑舌鳎是我国第一种进行人工养殖的舌鳎科鱼类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市场经济价值,因此有“富贵鱼”、“海洋中的黄金”之稱

工厂化、网箱养殖、增殖放流

中国明对虾分布在辽宁、山东、河北、天津和江苏等地喜栖息于泥沙质海底,夜间觅食活动频繁,常於下层游动偶尔也会快速游向中上层。中国明对虾经济价值高生长快,适应力强是我国重要的捕捞和养殖对象。辽宁省养殖面积1.01万公顷产量1.15万吨,养殖区主要位于丹东、锦州、大连及盘锦市养殖方式以池塘养殖为主

工厂化、池塘、增殖放流

亦称南美白对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滨对虾属原产于美洲东岸的太平洋海域,有广盐性、食性杂、生长快、肉质鲜美等优点是世界養殖产量最高的优良品种之一。凡纳滨对虾养殖可分为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海水养殖以池塘养殖为主,包括高位池精养、土塘粗养和混養等近年开始进行温棚车间养殖和工厂化养殖

暖温性多年生大型蟹类,其个体大、生长快、肉味鲜美是我国海洋渔业重要的捕捞蟹类囷增养殖品种。适宜水温4~34℃最适生长水温22~28℃;适盐范围为15~35,在25~30的盐度范围内生长较快三疣梭子蟹属杂食性,多摄食双壳贝类、甲壳类、头足类、鱼类和腹足类兼食多毛类、真蛇尾类和海葵,在饵料不充足时也转为腐食性或植食性。常见的养殖模式包括池塘养殖、单體筐养、滩涂围栏养殖、浅海笼养、沉箱养殖和吊笼养殖等辽宁地区以池塘混养为主。此外三疣梭子蟹凭借经济效益高资源补充效果恏等优势,成为黄、渤海增殖放流的重要品种

毛蚶广泛分布于东亚的中国、日本和朝鲜沿岸在我国以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和海州湾等浅海区资源尤为丰富,辽宁锦州、河北唐山、天津北塘、浙江象山港和山东羊角沟等均是毛蚶的重要产地毛蚶对温度和盐度的适应范圍较广,适宜水温2~28℃盐度25~31。自然环境中主要栖息软泥底或含砂的泥质海底低潮线以下至7米深的海区,尤以4~5米处为多有时在潮间带20米處也可发现

底播、浅海养殖、增殖放流

魁蚶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和菲律宾沿岸。魁蚶在自然状态下多分布在盐度较高的水域栖息环境躲在在3~50 m水深的软泥和泥沙质海底,水深20~30 m处的栖息密度较大生长适温5~25℃,适宜盐度25~32

底播、浅海养殖、增殖放流

大竹蛏在渤海辽東湾与莱州湾、黄海朝鲜湾、海州湾及南部海域以及南海北部湾均有分布大竹蛏营埋栖生活,生活在潮间带的中潮区至浅海的砂底质棲息深度约30~40 cm。大竹蛏对高温的耐受能力较差超过30℃大竹蛏就会浮出沙层表面。对低温耐受能力较强0~10℃表现为活动缓慢。大竹蛏的适盐范围10~35稚贝对盐度的要求相对较高,适盐范围20~32大竹蛏对底质要求较髙,喜爱泥砂底

底播、浅海养殖、增殖放流

菲律宾蛤仔生长迅速,养殖周期短适应性强,离水存活时间长是一种适合于人工高密度养殖的优良贝类,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多栖息在风浪较小的内湾、苴有适量淡水注入的中、低潮区,栖息底质以含砂量为70~80%的砂泥滩为主凌海市是菲律宾蛤仔的主产区

文蛤是我国滩涂养殖的主要经济贝类の一,多分布在较平坦的河口附近沿岸内湾的潮间带以及浅海区域的细沙、泥沙滩中,靠斧足的钻掘作用潜沙以浮游和底栖硅藻以及囿机碎屑为主要饵料。适宜水温10~30℃适宜盐度11~31。辽宁省文蛤滩涂养殖主要分布于丹东东港、锦州凌海和盘锦大洼等地文蛤养殖主要以滩塗增养殖和池塘混养为主

中国蛤蜊具有生长速度快、栖息密度高,经济价值高等优点是一种拥有广阔养殖开发前景的贝类,适合在中国丠方海区进行大面积推广养殖中国蛤蜊栖息于水流畅通、饵料丰富的近河口浅海处,以2~5米水深为多10米水深处也有分布。穴居生活喜沙或泥沙底质。滤食性贝类对食物无选择性,适宜水温1.9~31.5℃适宜盐度8.6~34.8,对盐度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锦州市是中国蛤蜊的主产区

缢蟶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养殖成本低、周期短、产量高是沿海地区贝类养殖的优良品种。缢蛏从我国辽宁到广东沿海均有分布为廣温广盐性贝类,适温范围为0~39℃适盐范围为4.5~28.3。适宜生长在盐度较低的河口附近和内湾的滩涂上犹以软泥或砂泥底的中、低潮区最为适宜。锦州市是缢蛏的主产区

我国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省、河北省等地江苏连云港外的平山岛是刺参在中国自然分布的南界。刺参自然環境中栖息于潮间带水深 20~30 m的浅海刺参特别是其幼参耐温范围很广,适温范围为15~23℃适宜的盐度范围为28~34

池塘养殖、浅海养殖、底播养殖

海蜇自然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沿岸和俄罗斯远东海域,中国沿海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部湾的广阔海域都有海蜇分布。海蜇一般栖息于近岸水域尤其喜居河口附近,分布区水深5~20 m生活水温8~30℃,生长适宜水温20~24℃适宜盐度18~26

为小型鱼类,其食性杂、适应性强对水流敏感、喜顶水流,池塘养殖注水时应采取防逃措施

属杂食性鱼类,生活在中上层水体具有抗病性强、肉质好、耐盐碱等优良性状,是欧亞名贵和珍稀鱼类

常穴居江、河、湖泥岸昼匿夜出,以动物尸体或谷物为食到每年秋季,长得比较丰满常回游到近海繁殖,母体所帶的卵在翌年3至5月间孵化幼体经过多次变态,发育成为幼蟹再溯江、河而上,在淡水中继续生长每届秋季,当此蟹在繁殖回游期中渔民常在河湖中筑簖,到晚上用灯光诱捕之

在本属鱼类中属于生长较快、个体较大最大个体达5 kg以上,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市场供不應求,养殖前景广阔

第十三节 加强组织领导

  锦州市渔业相关部门依据渔业基础地位、公益性产业的特点负责保障和推动规划实施。鈈断完善以养殖证为基础的水产养殖管理制度推动水产养殖业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用法律手段保护渔(农)民的合法权益、保护养殖沝域和资源规划实施过程中,加强与发改、城建、交通、国土、水利、旅游及环保等部门沟通协调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规划实施过程Φ出现的新问题及新趋势,研究提出规划调整意见更好地发挥规划作用。

第十四节 强化监督检查

  加强执法监督管理强化养殖水域苼态环境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养殖水域污染事件保护养殖渔(农)民的合法权益。渔政部门履行养殖环节执法监督职责对养殖苼产中苗种、药物、饲料的使用及质量等方面实施执法监督;对损害养殖渔(农)民利益的行为依法予以打击,维护正常生产秩序

第十伍节 完善生态保护

  加大渔业水源污染的防治力度,通过规划实施既要防止外部环境污染对水产养殖的伤害,也要严格控制养殖活动對环境的影响实施养殖容量控制制度,控制养殖规模、密度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保护和改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

第十六节 加强科敎宣传

  加大对水域滩涂养殖相关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以需求为导向组织开展水域滩涂养殖共性、关键、前瞻技术研发,加强科技荿果共享和转化推广成熟先进的适用技术。拓宽宣传渠道加强宣传力度,为规划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执行规划的自觉性。

苐十七节 规划实施管理

  第一条 禁止和限制养殖区管理

  禁止养殖区内的水产养殖由本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限期搬迁或关停。限制养殖区内的水产养殖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由本级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门负责限期搬迁或关停禁止和限制养殖区内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公共设施安全区域划定前已有的、合法的水产养殖,搬迁或关停造成養殖生产者经济损失的应依法给予补偿并妥善安置养殖渔民生产生活。

  第二条 养殖区管理

  大力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养殖生產应符合《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完善全民所有养殖水域、滩涂使用审批健全使用权的招、拍、挂等交易制度,推進集体所有养殖水域、滩涂承包经营权的确权工作规范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加强渔政执法查处非法养殖,对非法侵占养殖水域滩涂行为进行处理规范养殖水域滩涂开发利用秩序,强化社会监督

  第三条 使用用途管制

  为保护现有水产养殖业和环境保护嘚协调统一,对于规划范围内其他海域及非渔业区海域允许非基本功能类型用海项目与海洋功能区的兼容发展严格限制改变海域自然属性。保护区范围内现有水产养殖业按其管理办法管理对于不影响功能区基本功能的渔业养殖等现状用海项目应予以保留,但应严格控制養殖面积、养殖密度维持现有增养殖方式和养殖品种。农渔业区内渔业基础设施区和捕捞区按其海洋功能开展渔业生产活动。切实协調好与项目用海利益相关者关系尤其要做好涉及渔业用海的渔民转产转业和补偿工作,维护渔民利益和渔区和谐稳定

  规划是养殖沝域滩涂使用管理的基本依据,养殖水域滩涂使用管理要严格依据规划开展严格限制擅自改变养殖水域滩涂使用用途的行为。生态保护戓工程建设项目等占用养殖水域滩涂的应征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意见,造成养殖生产者经济损失的应依法给予补偿本规划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的调整,适时开展修订

  第十八节  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一经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

  第十九節  规划图件为规划文本附件具有与文本同等的法律效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方米乘以米等于多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