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朋友圈成为如何看陌生人朋友圈的载体什么意思?

微商切莫让朋友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来源:微商资讯作者:魏海芬
微商是移动互联网兴起后的一个新领域,微商也是电子商务的一种,微商,产品是载体,这个载体通过社交关系链快速复制销售通道,产生群裂变后,进行全网营销。在电商的发展历程中,微商显然造就了一个“神话”。阿里用8年的时间做到了2000亿,而微商只用了一年就做到了1500亿。然而,上升得越快,下坠得同样也快。&回头来看,第一批在朋友圈开拓市场的微商做的几乎都是代购生意。借助中国式“熟人经济”,身在国外且有闲暇时间的人群将代购做成了一门生意。这便是最早的微商雏形。&后来也是在2013年,微商的发展在朋友圈里变得明朗起来,然后一路的高歌,朝着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再到2014年,更是微商的最为火爆的一年,朋友圈一时间就像炸开了锅。出现了各种广告盈利的刷屏模式。后来发展到2015年,微商元年。各种微商大会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举行,更给微商诸如额新鲜的血液。但微商总体来说与淘宝、京东等电商运营模式不同,微商的运营圈子很窄,主要依靠的是“熟人关系”,像传销一样不断的发展下线,可以以几何数的倍长。然而,一旦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也会以几何级的衰退,甚至迅速倒闭和跑路但却因为单一的销售渠道,相对较窄的受众群体,使得微商消费潜力很容易透支。毕竟,微商只能在朋友圈里边销售,每天面对的都是那么几个熟人,他们也无法成为坚实的消费群体,当每个人都在扮演销售者之时,那么谁又来充当消费者?所以微商&虽然很多的微商通过百度贴吧,微博,豆瓣,甚至更多的方式来吸粉加粉,也在微信的朋友圈中做了各种花样的营销,但用户也只是仅仅的看看,最多的点赞模式。这就是所谓添加的粉丝都是弱关系,所以说这些弱关系在看你如何的转换的同时,还是更注重的粉丝的质量。总体上来说你的微商的还是消费给身边的熟人,虽然这是强关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什么电商发展到现在,依旧还是生意迭起不断,不仅仅是因为有第三方的安全的支付和信誉,更是因为它的广泛性,电商面对的全国的消费者,甚至说是全球的消费者。有各种的的全球的代购。这样就说明有发展的可能性。更有重要的一点,电商每一个商铺和每一款商品。都有详细的介绍和说明。消费记录和商品的评价就要比微商的假消费记录还要这就是相对于微信而言,电商的优势。就如同传销一样,在微商的利益链条上,最赚钱的就是品牌所有者和总代理,绝大多数下家都是靠在朋友圈发展下级代理来得到收益。为了让自己的代理层级升级,就只能不断的跑马圈地,把朋友、亲人、战友、同学等,一切认识的人都拉到自己的圈子中。但问题是层级越多而利润也会摊越薄,一夜暴富的传奇案例总是针对最高层级,对于处下底端的渠道者来说,他们注定难以持续。即使底层的微商也是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也只不过是事倍功半。微信在移动时代几乎承载着腾讯对商业化的全部构想。“微信是一把好牌,但是打烂了”,马云曾在公开场合对微信中乱象丛生的微商现象作出如此调侃。让商业的归商业,让社交的归社交。微商主要依靠朋友圈卖东西,不仅长时间的微信刷屏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而且由于涉及利益关系,如果一不小心卖出了假货,往往会让朋友之间产生不信任感,进而渐渐变得疏远,最后变成“熟悉的陌生人”。微商你要做就好好做,切莫让微商成为了朋友圈的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真正的微商大咖是恪守道德与法律的底线,坚守最基本的诚信规则,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存之道。远离虚肿的微商,抛弃是昙花一现的虚荣。反正大家都且行且珍惜。
声明:微商资讯网站尊重行业规范,收录的文章部分来此于互联网,注明有来源和作者,如有疑问请及时联系客服做修改或者删除处理,谢谢各位的关注与合作。
如果您想第一时间获取微商最新资讯,请您微信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欢迎各位分享经验或者投稿,邮箱,谢谢关注!
我要发表评论
您可能还会关注
微商之路 西安点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版权所有 陕ICP备号
客服QQ 微信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2014年,我们在微信中醒来,在微信中睡去。在微信中工作,在微信中吃饭,在微信中旅行。我们不舍得错过每一条朋友圈的新鲜事,一个学习机会,一个社会话题甚至明星八卦。朋友圈,原本是用来填补碎片时间的工具,到头来却无情地“撕碎”了我们的生活。长期关注本公众号的朋友,可能会疑惑今天是不是看错了频道,非也。以前一直都是与大家分享技术贴或许有些严肃,今天换个口味,如何利用好社交工具进行碎片化的阅读。如果上述某些症状说中了您,那么请继续耐心往下看,多多少少能给您带来一些启发。长期通过微信阅读接收碎片化知识,有哪些弊端?你所接受的一切信息,构成了你的思维方式,所以长期接受碎片信息的后果,就是让你的思维变得狭隘,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因为——碎片信息通常具备这样的特征:o 它们往往是一些事实的集合而非逻辑o 它们往往大量简化了推演过程o 它们往往将多路径简化为单一路径o 它们往往不够严谨、全面简而言之,碎片信息为了达到易于习得的目的,通常会显著降低认知成本,最明显的方式就是: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我们所说的“知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事实”,二是“联系”。事实就是一个个点,联系则是把点连接起来的线,它们所构成的网络,就是我们的知识结构。“事实”决定了你的知识广度,“联系”决定了你的知识深度。如果你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即使你只知道ABC,你也可以根据这三者的内在逻辑,得出DE,甚至F,这个过程就叫做思考。但如果不了解它们的内在逻辑,即使你知道ABCDE,你也是没办法得出F的——你不知道需要把它们放在一起,更不知道放在一起之后它们能够呈现出怎样的关系。这就是碎片化信息的弊端。当我们接受碎片信息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扩充“事实”,但并没有增加“联系”。长此以往,会使我们的知识结构变成一张浮点图:孤零零的知识点漂浮在各个位置,却缺乏一个将它们有序串联起来的网络。长期通过微信阅读接收碎片化知识,怎么去吸收?1、先花一点时间,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把你已经知道的东西梳理一遍。如何梳理呢?以你能够说出某个知识点的影响因素,以及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为准。顺着这样的知识点捋一遍,这个网络就是你已经构建完成的知识网络。2、找到知识网络的触点。亦即自己感兴趣的、但尚未进行探索和了解的知识点。阅读、学习的时候,有意识地去接触这些触点的知识,延展自己的知识网络。3、当接触到一个新的知识点时,先考虑如何将其纳入知识体系。亦即在脑子里回想你的知识网络,思考它可以如何跟你已经知道的东西联系起来。4、如果找到了对应的点,弄通路径。亦即,将这个新的知识点,跟已经知道的某个点之间的路径,查清楚、弄清楚,将它们连接起来,使这个知识点成为你新的”触点“,拓展你的思维网络。5、检验并输出。将这两个点之间的联系讲清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过口述、写文章,去教会别人这个知识。或者,在心里把它讲一遍,看是否能够讲得清晰易懂,没有障碍。只有能够输出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6、不符合以上方式的内容,果断舍弃。如果一个东西无法纳入你的认知体系,那说明你现在还不能掌握它,那就果断放弃,因为它对你来说是没有价值的,或者说(记忆的)成本是远高于收益的。本文由本公众号编辑整理,主要内容来自于知乎日报,图片来自于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几天不见,小编又有重磅消息要公布了,那就是——我们搬家了!搬家了!搬家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看到我们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心情也是棒棒哒!新环境,新起点,新目标……一起奔跑吧!地下建筑空间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在追求精致和完美的同时,更需要一些人性化设计。且看绿城建筑科技在地下空间营造上的一些新技术应用。今天是中国情人节——七夕,当年王母娘娘的虐心一指,七月七喜鹊们的暖心搭桥,造就一段旷世奇恋,也“成就”了今天情侣(和商家们)喜闻乐见的节日。满怀爱意的人们都在今天苦思示爱良方,求爱道具也是花样翻新。其实,科学智慧的极致,可以让你的示爱更加“胜却人间无数。”屏幕脸、加班眼、鼠标手、微信指、电脑椎、路怒心,不知不觉中,多少久坐一族离身体“原生态”越来越远……随着蓝绿双城健身活动的风生水起,绿城建筑科技公司内部也掀起了一股不小的运动热潮。今天小编就隆重给大家介绍两位健身达人,一起去看看他们的风采吧!科技引领人居未来,专业构筑品质生活。
一张图告诉你,我们是谁?我们能做什么?近日,住建部印发《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 》,旨在指导和推动BIM的应用。该《意见》对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工程总承包企业,运营维护单位在BIM应用上的工作要求、保障措施都做了明确规定……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住宅的柱、梁、楼梯、楼板、外墙等构件均在车间里完成;像“搭积木”一样盖房子,工人只需要在现场将这些构件一层一层垒起来……这样的场景看似遥远,但即将成住宅产业化发展的真实写照。建筑幕墙作为建筑设计主要的表现载体,最能代表建筑的创意、功能和效果了。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去表现呢?且看绿城建筑科技项目实践——钱塘江沿线的城市地标“杭州印”。有人说,建筑就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建筑也增加了越来越多的科技元素,给建筑带来了更多艺术扩展的可能性。今天小编就带您去看看,这些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现代建筑到底长什么样!你所接受的一切信息,构成了你的思维方式,所以长期接受朋友圈各种碎片信息的后果,就是让你的思维变得狭隘,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因为——豪宅,作为人居模式的最高代表,承担着更多的功能属性。人们购买豪宅,不仅仅是因为居住本身,同时也是一个阶层生活形态的选择与主张,更是一种尊贵身份的认同。现在,越来越多的豪宅逐渐增加了科技元素,让你万万想不到!浮躁与急功近利是这个时代最明显的特征。随着政策的倾斜,加之行业标准的缺失,近一两年来BIM企业也开始遍地开花,乱象横生。细数六轮BIM财富冲击波,你Hold住吗?BIM自引入到国内工程建设领域以来,带给行业的变革不仅体现在技术手段上,还体现在管理过程中,且贯穿于建筑全生命周期,其价值逐渐被认知并日益凸显。绿城建筑科技在此领域已实践多年,今天小编就带您去看看,BIM可以为建筑设计和工程带来哪些便利。高度专业化的分工、成熟的工艺工法、熟练的产业化工人及精细化的管理,是日本建筑工地明显的标志。近期,蓝城集团组织骨干团队远赴日本学习先进的建筑技术及管理经验,绿城建筑科技也很荣幸地邀请到蓝城集团工程管理中心胡江经理来公司与大家分享他的所见、所闻、所感。关于BIM的各种话题讨论,以前往往都集中在建筑的外部设计,抑或是BIM对于建筑设计的各种益处上。当然,BIM所带来的便利毋庸置疑,可理论再好,也不如实践一次的好。今天,小编就带您看看,绿城建筑科技BIM团队在精装修领域是如何进行创新应用的。greentowntech绿城集团下属子公司,目前开展业务有智能化设计、BIM设计、幕墙设计、照明设计、标识设计、机电工程咨询、结构工程咨询、绿色建筑咨询等。热门文章最新文章greentowntech绿城集团下属子公司,目前开展业务有智能化设计、BIM设计、幕墙设计、照明设计、标识设计、机电工程咨询、结构工程咨询、绿色建筑咨询等。朋友圈中熟悉的“陌生人”- Micro Reading
朋友圈中熟悉的“陌生人”
&&来源:&&作者:徐蕾
[提要]&&“人生就像微信朋友圈,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好友会成为下一个代购。”这个网上流传的段子,很形象地道出“朋友圈”的代购现象。愿朋友圈中熟悉的“陌生人”带给我们更丰富、便捷的生活选择,而不是烦恼。
微信“代购”商品截图
  “人生就像微信朋友圈,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好友会成为下一个代购。”这个网上流传的段子,很形象地道出“朋友圈”的代购现象。
  在你的微信朋友圈里,是不是也活跃着一些“代购”的朋友?每天发图刷屏推送着一堆商品,卖衣服、卖面膜、卖水果,然后再来一句“产品用得好,记得要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们喔。”更有甚者,炫耀足不出户月入几万,最后一句“你要不要也试一试?”
  有一位在淘宝开过网店的业主微信告诉笔者,同样的流水,在朋友圈的销售因为没有流量成本和促销成本,利润差不多是淘宝的几倍。“我们也是‘微商’的一个分支,低成本,高收益。”
  “微商”,确实是最近较火的词语,是指以“个人”为单位,利用Web3.0时代所衍生的载体渠道,将传统方式与互联网相结合,不存在区域限制,且可移动性地实现销售渠道新突破的小型个体行为。简单说,就是基于移动社交而产生的一种信任经济,或者说是熟人经济。
  熟人经济的广告效用是迅速见效的。有女性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护肤的成功经历,就会迅速有一群闺蜜前来咨询并购买同样的产品,其中一部分还会变成“粉丝”,成为了固定客户。当然,这是运气好的“代购”;运气不好的,会丢了面子赔了多年的友情。
  也因此,对于朋友圈的代购现象,大家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方便了自己的生活,增加了自己的收入;有人认为,商业行为影响了朋友圈的体验。“朋友圈本该是朋友们交流的一个平台,怎么就变成商业平台了?”
  当然,新事物的出现,要从好的方向去发展去鼓励。有专家表示,未来电商、微商、线下零售大概是3∶3∶4的份额,电商的份额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成为瓶颈,而微商份额就会不断增长。微信朋友圈里的“代购”,是“微商”中的一种,未来也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朋友圈代购中已经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要格外引起注意,比如:暴力刷屏行为破坏了用户体验;低劣、以假乱真的产品破坏导致信任缺失;质量售后无法保证,无维权机制隐患多多等。
  “熟人经济”来之不易,摧之却极易。愿朋友圈中熟悉的“陌生人”带给我们更丰富、便捷的生活选择,而不是烦恼。
编辑:小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
最新播报:
别让朋友圈变了味
“圈”里掺广告,朋友成客户,常有尴尬事
  人民视觉
  阅读提示
  6月6日,本版刊发“‘朋友圈’现象初探”(上):《你在“朋友圈”吗?》和《“朋友圈”是什么圈》等。报道认为,“朋友圈”方便沟通联络,拉近了朋友之间的感情,但随着“好友”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杂,“朋友圈”信息泛滥也平添了不少困扰。
  那么,“朋友圈”信息泛滥到底有何体现?一些人通过“朋友圈”平台做生意,这种做法值不值得提倡?朋友变顾客,顾客成朋友,双重身份转换之间,“朋友圈”用户对此怎么看?请关注本期相关报道。
  熟人变顾客,成了生意圈
  ●虽然在“朋友圈”也能看商品买东西,但是由于卖家是朋友,交流会变得格外小心翼翼。
  ——上海高校教师 李 慧
  “朋友圈里有300多人,常发广告的朋友大约是5个。”在上海某高校任教的李慧拨拉着微信通讯录粗粗统计,这5人中还有一个是她经常买衣服的一家外贸店老板娘,为了看到新衣服,她主动加了该店的微信。就这为数不多的几个营销的朋友账号,由于更新比较频繁,李慧常有错觉:化妆品、衣服、包包……点开朋友圈好像满屏都是卖东西的。
  李慧倒是不太反感:“我有购物需求。但去年第一次通过朋友圈购物就遇到尴尬事。”李慧从一个朋友那儿买了一件衬衫,价格不便宜,结果收到衬衫以后发现跟实物差距不小,“当时第一反应是退货,可是又犹豫了,朋友刚开始做点小生意,这是不是太不给面子了?”李慧考虑再三,刚想委婉地表示退货,结果发现朋友不久前更新了一条朋友圈状态:“什么素质啊,衣服都穿两天了还要求退货。”李慧把刚到嘴边的话又咽回去,打消了退货念头,给朋友账户打了钱。
  “这之后通过朋友圈买东西格外谨慎。”李慧觉得虽然能够在朋友圈随时随地看商品买东西,非常方便,但是由于卖家是朋友,很多针对商品的问询都会变得小心翼翼。
  “用朋友圈做生意一定程度上会微妙影响朋友关系。”广州的朋友圈卖家刘倩也承认。刘倩在5年前拥有了自己的淘宝网店,后来在自己的微博中也开始发送从日韩代购的商品广告,从去年开始,她的销售平台又多了一个——朋友圈。如今这三个平台的销售业绩平分秋色,“不同需求的顾客会选择不同方式购物,以前的客户现在也会主动要求加入我的朋友圈,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商品信息。当然,有些朋友没有这种购物需求,也不喜欢看到朋友圈广告,他们可以屏蔽我的信息。”
  与被动遭朋友屏蔽朋友圈信息相比,刘倩更倾向于主动自觉地选择性发送广告。“因为是好友圈子,我对大家的喜好基本心中有数,发送广告会使用朋友圈的分组功能。”刘倩说,她把对广告感兴趣有需求的分在一个组,其他对广告无需求有抵触的朋友分在其他组,只对“广告组”发送广告。
  “希望这样能够尽量把对朋友的打扰降到最低吧。”刘倩说,目前她的广告组中大概有10位经常光顾的朋友顾客。
  陌生“朋友”多,信息有水分
  ●一次不愉快的经历后,定期“筛查”朋友圈,发现不少已经连名字都记不起来的“朋友”。
  ——北京街道公务员 杜 先
  两个月前一次“朋友圈”的购物经历让北京朝阳区某街道的公务员杜先养成了一个习惯:定时清理微信好友。“把了解很浅、不太联系甚至已经忘了是谁的账号都删掉。”杜先说。因为朋友的推荐,她加了一个微信营销账号,正好看到在销售她经常用的护肤品,价格比商场购买便宜一些,杜先就买了一罐。
  出于对朋友推荐的信任,杜先应对方要求先付了款。等商品寄到,她发现商品外包装一模一样,但是里面的“内容”有异,护肤品的颜色气味与她此前用惯的同款产品都不一样,“很可能是假货!”
  杜先与对方协商要求退货,甚至愿意承担寄回的邮费,可对方拒不承认,再三理论,没想到对方竟然先下手为强,把她“拉黑”了。“这时候我才发现,我既不知道卖家真名,也不知道他的其它联系方式,不清楚对方底细。”投诉无门的杜先只能吃哑巴亏。
  自这次“圈购”行为后,杜先开始审视自己的朋友圈,一个个“筛查”,发现了不少已经淡忘的“朋友”,“有的可能偶然认识通过扫一扫加的,因为微信好友也不是实名,所以时间久了就记不清是谁了,现在觉得这些几乎陌生的‘朋友’都是安全隐患。”杜先心有余悸。
  “纯粹使用朋友圈交易,受骗的几率大概有20%。”浙江舟山的袁怡根据自己在朋友圈销售一年多的经历估算。她开过淘宝店,由于是兼职卖家,缺乏精力专门经营网店,于是转战耗时耗力都更少的朋友圈。
  袁怡说,跟许多做朋友圈生意的伙伴以及顾客有一个共同感受:“朋友圈做生意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一个像支付宝那样独立的第三方资金托管平台。先发货后收款或者先收货再付款,对双方来说都很没有保障。”
  袁怡认为,维持朋友圈的交易天平不倾斜,唯一砝码只有买卖双方的诚信度。如果是熟人朋友还好,但如果真的把“朋友圈商务”做大的话,肯定会加入很多陌生的“朋友”,朋友圈已经不是真正的熟人圈子。袁怡的同事通过朋友圈卖童装,圈内客户1000多人,月净利过万元,“大部分都是从未谋面的顾客,双方的信任度显然不足以避免纠纷。”
  “当然,很多人只是把朋友圈当成商品展示的一个平台,他们有淘宝网店,具体支付过程还是通过支付宝来完成。”袁怡说这种交易还比较信得过。
  但是不用交开店保证金,没有第三方支付平台、做生意门槛较低的朋友圈还是被很多不诚信的人钻了空子,售卖假货或者一些品质没有保障的杂牌。“对陌生营销账号要提高警惕,建议单纯通过朋友圈买东西的顾客尽量少买护肤品、食品这类一旦假冒伪劣就会造成人身伤害的商品。”袁怡说,为了减少纠纷,她只在朋友圈里卖皮包。
  守一份秩序,留一份清静
  ●朋友圈看起来很私密,但事实上也是一个公共空间。希望有更规范的监管来维护这个圈子的秩序。
  ——内蒙古呼和浩特小老板 陈 菡
  “作为卖家肯定不希望放弃朋友圈的商机。”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小老板陈菡细数朋友圈做生意的便捷之处,首先不用费大量功夫做网店设计,手机拍照随时随地可发商品信息。其次,朋友圈中友人是天然的客源,免除了做宣传攒人气的费用。此外,由于面向的是朋友,卖家能够更了解目标客户的需求。
  但陈菡认为,其实想诚信经营的卖家与买家一样,也希望有更规范的监管来维护这个圈子的秩序。比如也能有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没有支付平台,没有规范的退换货流程,不光买家有风险,卖家也会吃亏。” 北京白领张贝的朋友圈里也有不少贴广告的朋友,不爱购物的他觉得有点烦:“每次看到一长串广告图刷屏,都快速跳过。”因此张贝渐渐不爱看朋友圈了。他说,原本每当朋友圈右上角出现了小圆点,就会马上点开看看朋友新动态,微信里有好多球迷朋友,大家都会在朋友圈里发布看球心得,吐槽呐喊挺热闹,有时也能看看别人转发的文章。但现在多了许多朋友发布的商品广告后,张贝觉得看着累:“就像看网页的时候遇到弹窗广告一样,虽然你可以选择跳过关闭,但每翻一页它就会跑出来干扰你一下,有一种被强迫观看的不爽。”
  张贝觉得,朋友圈听起来很私密,但事实上也是一个公共空间。虽然人人都有权发言贴图,但也应该遵循一些规则,共同维护这个圈子的秩序,也共同维护朋友之间的关系。
  “我不反对通过微信做生意,现在朋友圈里也有了购物功能,能不能将个体‘微商’也并入这一专门的商务空间,让用户对是否进行微信购物真正拥有自主选择权,而不是现在这样被动接受后再去‘消极抵抗’。尽量还朋友圈一个清静,恢复它交流联络感情的原汁原味儿。”张贝建议。他说的“消极抵抗”指的是拉黑朋友圈账号或是“手动”跳过广告不看。
  “应当设立一定的准入门槛,毕竟商品良莠不齐会打击朋友圈顾客购物热情,对所有卖家都有影响。”陈菡希望有一天能名正言顺地拥有一家自己的朋友圈“微店”。
  网友眼中的“朋友圈”(链接)
  有网友认为朋友圈是与家人、朋友分享生活的便捷方式。网友“木木子”说:“朋友圈是我了解家人、朋友动态的重要途径,没事我就刷刷朋友圈,看看大家最近都发生了什么新鲜事。”网友“林木”:“朋友圈是我和儿子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我能及时得知孩子的最新动态,也能第一时间表达自己的想法。”
  也有网友认为朋友圈成了“监控器”。网友“快乐到家”说:“自从父母关注了我的朋友圈,我随便发个什么东西,他们都要一直问东问西。”
  有些网友觉得朋友圈是看新闻的好地方,能让人“长知识”,还能帮忙拉生意。
  网友“浅唱ing”说:“现在我都是在朋友圈里看新闻的,热点新闻总是有一大批朋友转发,了解了很多时事。”网友“背后的风景”说:“朋友圈里有很多优秀订阅号的转载,对生活很有帮助。”网友“芊芊”说:“朋友圈成了我的免费广告,现在天气这么热,很多人不愿逛街,店里生意也清淡很多。而通过朋友圈的宣传,店里的衣服卖掉了好几件。”
  但也有网友认为朋友圈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味道,成就了一批“点赞党”,还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广告,成了“生意圈”。网友“风信子waiting”说:“朋友圈现在越来越不敢点赞了,经常说一句话或者点一个赞,后面一大堆提醒,感觉有些麻烦。”网友“静待花开123”:“虽然会看朋友圈。但觉得朋友圈已然变味。不再是朋友生活的动态,而是充斥着各种广告。不知道哪一天你的好友就成为代购,然后铺天盖地的产品图片在你的朋友圈出现。” (王 倩整理)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强看微信陌生人朋友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