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北京非京籍中考政策的孩子在北京上学有希望吗

我们非京籍在北京海淀租房住女儿今年9月要上小学,请问我们要是上私立小学影响房主孩子上学名额吗?_百度知道
我们非京籍在北京海淀租房住女儿今年9月要上小学,请问我们要是上私立小学影响房主孩子上学名额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跟房主有啥关系...户口又没在租房的房子上。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升学指导:
备战小升初:
升学指导:
备战小升初:
升学指导:
备战小升初:
非京籍有房族:孩子上学“被跨区”
10:32:25&&&&&&&&标签:
  北京2015年出台的幼升小实施细则,由于区县非京籍升学政策各自为政,不少区县要求家长需要在该区拥有住房或租房,并且在该区工作与缴纳社保。这给工作和生活在不同区县的非京籍儿童家长增添了麻烦。【】
&&& 【父母至少一方社保须在居住区内】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林女士就属于这种情况。林女士表示,自己很多年前在朝阳区买了房,工作单位也在朝阳区,但是单位的总部在海淀区,税自然就缴纳在海淀区。而2015年北京市幼升小细则一出,朝阳区规定父母双方至少有一方在朝阳区缴纳社保,孩子明年在哪上学成了问题。
  针对此问题咨询了北京市教委提供咨询服务的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表示,由于非京籍幼升小入学政策实施细则由各个区县制定实施,因此像这种跨区域的需要家长去具体区县咨询。对于这种非京籍孩子&被跨区&上学的情况,北京市教委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也表示,孩子入学需要哪些证明要到各个区县教委去了解。北京市教委对各区县不同的实施细则没有统筹。对于各区县不同的入学政策,能否保证非京籍孩子公平、顺利的入学这个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非京籍的孩子,只要符合政策肯定能上学。至于需要多少证件,具体操作层面都在区县。&
  朝阳区招生考试中心的工作人员透露:&家长的工作与社保一定要在朝阳区,如果家长在朝阳区虽有住房,但是工作和社保不在朝阳的话,孩子是不能在朝阳区上学的。&孩子如果不能在朝阳区上学,在海淀区上学需要哪些手续呢?海淀区幼升小入学细则要求,非京籍孩子父母要在本区自由住房或者租房,并且租期至少在半年以上。尽管在朝阳区已有住房,但林女士表示:&我近期就到海淀区的学区租房,即便空着不去住,也得给孩子明年升学做好准备。&
&&& 【父母一方必须受雇于片区内用人单位】
  无独有偶,据检察日报报道,外来务工的马先生,6岁的儿子今年将升入小学,虽然几年前就在北京市大兴区高米店辖区内买了房子,但是因为他和爱人都不在该区工作,因此无法提供在当地务工就业的证明。让马先生发愁的是《高米店街道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入学申请审核表》,其中&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审核标准&要求:&适龄儿童父母受雇于用人单位的,需符合一方必须在高米店街道区域内受雇于用人单位,一方在大兴区域内就业,且连续正常缴纳社会保险一年以上的。&马先生说,当年在大兴买房是考虑让孩子能就近上学,没想到还是被卡在了门外。
  事实上,像马先生与林女士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据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北京人口分布呈圈层向外拓展的趋势,即由二、三环内向四环外聚集。其中,五环以外的常住人口有1098万人,占全市的51.1%。全市大部分常住人口在五环外居住,五环内工作。而北京各区县幼升小入学实施细则各自为政的局面,使得更多的父母面临着类似的难题。
  对于上述问题,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此前曾直言&荒唐&。&这样的政策或许能够暂时缓解当地的入学压力,但是入学政策所倡导的就业和纳税模式,违背了人才流动的规律。&&
  编辑推荐:您好: | 
> 非京籍想让孩子上学?办完这28个证再说!
阅读 70793|回复 3
非京籍想让孩子上学?办完这28个证再说!
论坛|攻略|有礼|房谈|
来自于搜狐焦点论坛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移动看帖
非京籍想让孩子上学?办完这28个证再说
那里都有地方保护,就拿旅游来说,北京门票该是最便宜的,外地有的地方本地人买票要比外地旅游的门票便宜。如果说上学,那好,中关村是好学校最多的地方,谁都想孩子有好学校上,外地人带孩子就在中关村租房就能上学,那么对于北京的孩子公平嘛?外地的都上重点学校周边租房就能上学,那么北京郊区的孩子就在村里上学嘛?如果这样学区房价还要高,老说北京人怎么怎么了。你们可以在火车站,旅游景点看看坑外地游客的是北京人嘛?黑车现在是北京人开的嘛?北京交通这么堵,酒驾的有几个北京人?你们注意北京的法制进行时和交通新闻就知道北京乱在那里了
来自于搜狐焦点论坛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移动看帖
非京籍想让孩子上学?办完这28个证再说
三代同住有房不行,暂住证与实际居住不符不行,社保不满六月不行。每年规定不一样跟你玩游击战,三月去问街道就学需要准备什么文件和办理程序,告知今年政策还不知道,五月份才知道,等五月份已经开始办理义务教育网上填表和材料递交,根本不给你准备机会,不符合条件来年上还要让自己得种病证明自己换了病并不能上学,完全是把自己的责任推卸的干干净净这就是中国的教育,他妈的毁了多少孩子,回老家上哪有人照顾。官逼民反!
> 非京籍想让孩子上学?办完这28个证再说!
( Ctrl + Enter 快速发表)
免费获取无增项报价
累计人报名
社区热点社会星光大道登录密码: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975|回复: 0
注册时间最后登录阅读权限150精华0帖子UID68610
威望708 贡献1717 高思币17381
 “实在不行只能先假离婚了。”王寒举着“要上学”的白纸站在40多位家长中间,无奈地说。“要上学、要上学!”5月14日中午,40多名家长站在昌平区政府门口举着白板、喊着口号,为自家孩子“幼升小”努力。王寒和这些家长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非京籍”。  4月30日,《昌平区非京籍“五证”审核标准》下发后,他们发现彼此又多了一些共性,因为单方或者双方暂住证时间不符合标准,孩子没法在北京上学了。原来今年昌平区对于非京籍孩子上学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比如要求父母双方持有暂住地公安派出所日以前制发的暂住证,且暂住证在有效期内。不过如果是单亲家庭则只需要由一方提供。  王寒丈夫的暂住证是合格的,她自己则晚了一个月,属于单方不合格,材料被街道办拒绝后,使王寒想到了“假离婚”的主意。  不过,身边的家长则善意地揶揄,“指不定对于离婚日期也作规定呢。”  不只是在昌平区,北京的东城区、通州区、丰台区、房山区、大兴区今年都针对非京籍儿童入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幼升小”路之艰  李炎是王寒所在小区的家长联络人。2005年购房后,就一直住在这里。同个小区住着的家长多是在这里置业购房,在五道口工作的白领。审核标准下发后的10多天,街道办、昌平区教委、昌平区政府,成为李炎、王寒和其他家长们往返最多的三处地方。  家长们相互之间脸熟却叫不上各自名字,却都熟悉对方孩子的姓名,称呼中尽是XX妈、XX爸。过去,他们在社区里也经常打照面却很难说上一句话。但是,孩子上学的问题使步履匆匆的家长停下脚步,他们先是在线上集结,建立如非京籍孩子求学交流QQ群,又从中细化,昌平群、通州群等,再组织线下活动。  非京籍家长求学的500人大群就有数个,还有像李炎、王寒这样的专门社区群。李炎记不清这是10天来自己第几次参加家长行动了。10多天来她频繁请假,请假的理由很坚定,如果不让我去,过几天孩子真的没法在北京上学,我也只能卷铺盖陪孩子回老家了。“按照去年的标准,我们是能够合格的。”李炎强调,在昌平区去年的规定中,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入学,只要求父母暂住证的来京日期是当年3月1日前。这让很多按去年要求来准备的家长措手不及。  李炎抱怨,这个条件应该早些公布,要求日之前办好,4月30日才放出来。不过,李炎再三谈及要匿去他的个人信息。“这几次闹得凶的家长,都被家访了,再没有来参加过我们的活动。”  14日,在去昌平区政府举牌喊口号之前,李炎小区的20多名家长先到昌平区教委交涉,他们派了五个代表谈了两个小时。昌平区教委副书记苏俊山在答复家长代表时说,用暂住证进行限制是有必要的,如果一点限制都没有,也是不可能的。希望大家尽早做打算,能在当地入学的就在当地就学。咱们现在是一种政府行为,你们的材料需要符合政府的要求。教委只是政策的执行方。  家长们失望地走出来,“不过,这也是预料之中的结果,不可能谈谈就改变,但是我们还是会坚持为孩子上学争取权益。”王寒和李炎都想不明白,自己给北京算缴了不少税,怎么自己孩子读个书就这么难。  紧缩的政策  4月30日,《昌平区2014年小学入学告知书》下达之后,还在休假的李炎重点关注了户籍所在地无人监护证明,因为这需要到老家开取,想着自己的暂住证上个月就办好了,就没有细看。5月4日一大早,李炎丈夫拿着20多项可以为自己和孩子验明正身的材料来到街道办,被拒收,才发现和自己一样的家长还不在少数。  根据北京市教委非本市户籍学龄人口入学的要求,需要由街道社区审核五证并开具在京就读证明。这五证分别是:适龄儿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本人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全家户口簿;在京暂住证;以及户籍所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等相关材料。  不过未雨绸缪的家长也很难提前得到消息。同样是在昌平,天通苑小区的张先生从年后就一直打电话给昌平区教委咨询政策,“电话很难打进,通了对方也说政策还没有出来,准备也没有用。”记者多次拨打了昌平区小学入学政策咨询电话,一直处于占线中。张先生事后到天通苑南街道办咨询,通过初审的目前只有20人。  针对家长们提出变更后暂住证的要求过严,苏俊山回复经济观察报称,根据北京市教委日下发的《北京市对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暂行办法》中明文规定“户籍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且其父母在北京居住半年以上并已取得暂住证的,可以申请在本市中小学借读”。其中“半年以上”的字眼和昌平区2014年幼升小的政策规定完全符合,不存在政策多变的问题,但对于今年新增的暂住证需要12月31日前办理并没有作出解释。不过,北京市教委主任线联平表示,关于非京籍学生在幼升小、小升初的入学条件上,在确保“五证”的基础上,各区县可根据区县生源数量以及学校所在位置等不同条件,自行制定入学政策,该政策并非今年才有。  今年,北京市各个区县对“五证”的要求,更让家长们感受到对于非京籍入学要求明显缩紧。不仅是在昌平,比如还有些其他区县明确要求适龄儿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本区工作且在本区居住”。东城区规定需要“父母双方”均在东城务工,并居住在东城才能在东城申请入学。丰台区规定“其中至少一方在丰台区务工”。“睡城”通州也有自己的新规,孩子要在通州上学,父母得在通州就业或购房才行。在亦庄更为严格,家长必须在学校片区工作3年以上才行。  不仅是区县,落实到镇上的要求则更加细致,家住房山长阳镇的柳先生介绍,幼儿园开家长会介绍政策时,明确入学条件要求父母须有一方在长阳镇工作。但在房山区《关于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方案》中并没有如此详细的规定。方案中只是提到“非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因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本区工作或者居住,需要在本区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五证”等相关材料,于日前到居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同样在工作意见中没有作出明确规定的大兴区,也以《致非京籍小学入学适龄儿童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给出了详细要求。比如大兴区西红门镇在致家长的信中,申请的第二条是:在京务工就业的,审核申请人受雇于用人单位,该企业须在西红门镇注册。  在一个区居住,在另一个区上班,在北京是见司空见惯的事,因此,很多家长对工作意见中“在该区务工并居住”的苛刻条件表示不满。  学位不足的现实  一上午积极交涉终于传来一次好消息。14日下午1点半左右,和李炎一起的家长中有人接到亲人电话说街道办开始同意接收“五证”材料了,先是单方不合格的收了,之后双方不合格的也接收了。家长们急忙从昌平区政府回到街道办当面确认,得知情况属实后,立马开始进行准备。其中有一位家长立马托人花两万元办了在昌平当地幼儿园的入学证明。而实际上他的孩子没有在北京上过一天幼儿园。  家长们从街道办得到消息说,租房的“五证”齐全还会刷掉一批。会优先考虑在昌平拥有70年房产的家庭。不过比起在北京租房的非京籍,李炎他们又觉得自己还是庆幸。“不过幸好我们还在昌平有房。租房的非京籍家长直接就说自己是最底层公民。”李炎说。  王寒则很难乐观起来,他担心这是缓兵之计。王寒的申请材料在12号递到街道办接收了,13号又被告知退回去。何况过了初审之后,区教委、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公安局昌平分局、区人力社保局、市工商局昌平分局等五个部门还将抽调专人成立联审小组,进行联审,通过联审才能拿到《在京就读证明》。  “这样你也只是能有资格申请上学,具体能不能上还不确定。”王寒担忧自家孩子能否拿到这一资格。毕竟,还面临学位不足的问题,所有区县都是优先考虑京籍适龄儿童。早在2011年,北京市小学入学的9.5万新生中,非京籍学生比例就已经占了47.6%。当年的初中毕业生中,非京籍学生比例为33.4%。而这些学生绝大多数最终都会选择转学回老家就读。  今年4月22日,北京市教委主任线联平做客城市广播“市民对话一把手”节目时透露:今年小学入学人数将达到17.6万人,比去年增加1万人。2014年昌平区学位缺口严重,六年级小升初毕业生腾出的名额远远满足不了幼升小人数。2014年昌平区六年级小升初毕业的人数为5317人,但今年昌平的适龄儿童人数却达到了14521人,京籍人数达到8328人。这意味着六年级毕业生腾出的学位名额远远达不到适龄儿童人数的需求,缺口达到9000多人。而各区的就学政策上都是首先要满足本区户籍人口入学需求。  昌平区教委副书记苏俊山说,不可能让全国的小孩都来北京读书。昌平区有很多的外来务工人员,特别是很多住在昌平,但在海淀上班,昌平的外来人口比例非常大,不可能每个人都照顾到。  (文中王寒、李炎系化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非京籍幼升小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