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水果王后是什么宏是什么地方人

武则天的统治被后人称赞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能说明这一点的史实包括①武则天改国号为周②由皇后成为皇帝③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
④继续推行唐太宗选贤才的_百度作业帮
武则天的统治被后人称赞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能说明这一点的史实包括①武则天改国号为周②由皇后成为皇帝③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
④继续推行唐太宗选贤才的
武则天的统治被后人称赞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能说明这一点的史实包括①武则天改国号为周②由皇后成为皇帝③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 &&④继续推行唐太宗选贤才的政策⑤当政期间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③④⑤&&&&&&&&&&&&&&&&D.①③④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勃年未及冠,应幽素举及第。乾封初,诣阙上《宸游东岳颂》。时东都造乾元殿,又上《乾元殿颂》。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重之。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久之,补虢州参军。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事发,当诛,会赦除名。时勃父福畤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知人之鉴。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果如其言。(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炯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 其后崔融、李峤、张说俱重四杰之文。崔融曰:“王勃文章宏逸,有绝尘之迹,固非常流所及。炯与照邻可以企之,盈川之言信矣!”说曰:“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耻居王后’,信然;‘愧在卢前’,谦也。”(选自《旧唐书》)【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3分)A.勃年未及冠       冠:古代的一种礼仪B.勃往交趾省父         省:探望C.坐勃左迁交趾令坐:因为D.‘耻居王后’,信然      信:相信【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王勃“浮躁浅露”的一组是____ (3分)①诣阙上《宸游东岳颂》②勃戏为《檄英王鸡文》③勃恃才傲物④乃杀达以塞口⑤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⑤【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3分)A.王勃六岁时就才情过人,与其兄王勔,王勮才华相当。兄弟三人为父亲的朋友杜易简所赞赏。B.裴行俭认为王勃能善终就是幸运,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三人必当显赫富贵,职位应该会达到长官之首。C.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时“四杰”。但对于他们的排位先后,杨炯很有意见,并不心服口服。D.从崔融、张说等人对王勃的评语中可以看出,历来”初唐四杰”的排序并非公允,杨炯的文采不逊于王勃。【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3分)译文:②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3分)译文:-乐乐题库
&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解属文,构...”习题详情
105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1.4%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勃年未及冠,应幽素举及第。乾封初,诣阙上《宸游东岳颂》。时东都造乾元殿,又上《乾元殿颂》。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重之。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久之,补虢州参军。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事发,当诛,会赦除名。时勃父福畤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知人之鉴。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果如其言。&&&&&&&&&&&&&&&&&&&(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炯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 其后崔融、李峤、张说俱重四杰之文。崔融曰:“王勃文章宏逸,有绝尘之迹,固非常流所及。炯与照邻可以企之,盈川之言信矣!”说曰:“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耻居王后’,信然;‘愧在卢前’,谦也。”&&&&&&&&&&&&&&(选自《旧唐书》)【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勃年未及冠       冠:古代的一种礼仪B.勃往交趾省父         省:探望C.坐勃左迁交趾令坐:因为D.‘耻居王后’,信然      信:相信【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王勃“浮躁浅露”的一组是&&&& (3分)①诣阙上《宸游东岳颂》②勃戏为《檄英王鸡文》③勃恃才傲物④乃杀达以塞口⑤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⑤【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王勃六岁时就才情过人,与其兄王勔,王勮才华相当。兄弟三人为父亲的朋友杜易简所赞赏。B.裴行俭认为王勃能善终就是幸运,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三人必当显赫富贵,职位应该会达到长官之首。C.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时“四杰”。但对于他们的排位先后,杨炯很有意见,并不心服口服。D.从崔融、张说等人对王勃的评语中可以看出,历来”初唐四杰”的排序并非公允,杨炯的文采不逊于王勃。【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3分)译文:②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3分)译文:D&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3-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分析与解答
习题“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勃年未及冠,应幽素举及第。乾封初,诣阙上《宸游东岳颂》。时东都造乾元殿,又上《乾元殿颂》。...”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D项,信:确实。文中的“信然”是“确实这样”之义。《祭十二郎文》中有“其信然耶?其传之非其真耶?”即此义。
本题与课内知识联系得很紧密,“信然”一词与《祭十二郎文》中有“其信然耶?其传之非其真耶?”中的“信然”意义完全一样,这有利于考查知识迁移的能力。【小题2】试题分析:①体现他的才华。⑤是杨炯的话。考点:本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点评:本题比较规范,题干“浮躁浅露”限制了答题区间,但在同一区间内,也有不能表现“浮躁浅露”这一点的内容,而且学生对“浅露”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选项内容既有非区间内的内容,又有区间内不能体现“浮躁浅露”的内容,有一定的迷惑性,是一道较好的考查学生能力的题。【小题3】试题分析:原文: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可见,是李敬玄认为他们四人必当显贵。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本题在原文上有选择性的设置了一个小陷阱,将李敬玄的话说成是裴行俭的话,属于张冠李戴,其它没牵涉到更多的方面,所以难度不大。符合考纲中“浅易”的要求。【小题4】试题分析:注意关键词:①恃:倚仗。傲:看不起(别人),“傲”带宾语,所以应为动词。为……所……:被。②致远:走得长远。器识:器量见识。先/后:以……为先/后。&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虚词的能力。。点评:本题句子选得较好,知识点与教材和日常生活用语联系得很紧。“恃才傲物”“致远”是常用词语;“先器识而后文艺”与《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用法一致。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勃年未及冠,应幽素举及第。乾封初,诣阙上《宸游东岳颂》。时东都造乾元殿,又上《乾...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解属文,构...”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勃年未及冠,应幽素举及第。乾封初,诣阙上《宸游东岳颂》。时东都造乾元殿,又上《乾元殿颂》。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重之。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久之,补虢州参军。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事发,当诛,会赦除名。时勃父福畤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知人之鉴。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果如其言。(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炯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 其后崔融、李峤、张说俱重四杰之文。崔融曰:“王勃文章宏逸,有绝尘之迹,固非常流所及。炯与照邻可以企之,盈川之言信矣!”说曰:“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耻居王后’,信然;‘愧在卢前’,谦也。”(选自《旧唐书》)【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3分)A.勃年未及冠       冠:古代的一种礼仪B.勃往交趾省父         省:探望C.坐勃左迁交趾令坐:因为D.‘耻居王后’,信然      信:相信【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王勃“浮躁浅露”的一组是____ (3分)①诣阙上《宸游东岳颂》②勃戏为《檄英王鸡文》③勃恃才傲物④乃杀达以塞口⑤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⑤【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3分)A.王勃六岁时就才情过人,与其兄王勔,王勮才华相当。兄弟三人为父亲的朋友杜易简所赞赏。B.裴行俭认为王勃能善终就是幸运,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三人必当显赫富贵,职位应该会达到长官之首。C.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时“四杰”。但对于他们的排位先后,杨炯很有意见,并不心服口服。D.从崔融、张说等人对王勃的评语中可以看出,历来”初唐四杰”的排序并非公允,杨炯的文采不逊于王勃。【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3分)译文:②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3分)译文:”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勃年未及冠,应幽素举及第。乾封初,诣阙上《宸游东岳颂》。时东都造乾元殿,又上《乾元殿颂》。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重之。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久之,补虢州参军。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事发,当诛,会赦除名。时勃父福畤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知人之鉴。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果如其言。(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炯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 其后崔融、李峤、张说俱重四杰之文。崔融曰:“王勃文章宏逸,有绝尘之迹,固非常流所及。炯与照邻可以企之,盈川之言信矣!”说曰:“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耻居王后’,信然;‘愧在卢前’,谦也。”(选自《旧唐书》)【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3分)A.勃年未及冠       冠:古代的一种礼仪B.勃往交趾省父         省:探望C.坐勃左迁交趾令坐:因为D.‘耻居王后’,信然      信:相信【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王勃“浮躁浅露”的一组是____ (3分)①诣阙上《宸游东岳颂》②勃戏为《檄英王鸡文》③勃恃才傲物④乃杀达以塞口⑤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⑤【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3分)A.王勃六岁时就才情过人,与其兄王勔,王勮才华相当。兄弟三人为父亲的朋友杜易简所赞赏。B.裴行俭认为王勃能善终就是幸运,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三人必当显赫富贵,职位应该会达到长官之首。C.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时“四杰”。但对于他们的排位先后,杨炯很有意见,并不心服口服。D.从崔融、张说等人对王勃的评语中可以看出,历来”初唐四杰”的排序并非公允,杨炯的文采不逊于王勃。【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3分)译文:②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3分)译文:”相似的习题。请问著名书画家黄涛先生的字画在什么地方可以买到。_百度知道
请问著名书画家黄涛先生的字画在什么地方可以买到。
最好有他的直接联络人。或者最近有什么活动,我想参加。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著名书画家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视频: 力宏演唱会(王后驾到温州站)
分享给好友
力宏演唱会(王后驾到温州站)
下载至电脑
用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分享给站外好友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flash地址: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id="link3" value=''>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value=''>
15分钟之后的 美,全场激情最澎湃,也是我最狼狈顾不上二哥的时候。。
万万表情系列(VIP会员专享)
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670号
京公网安备号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冯润(魏孝文帝元宏皇后)
&祖籍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的冯氏姐妹,祖上几代都是封建官僚。她们的父亲冯熙生长在长安。冯熙因娶北魏的建立者太袓拓跋珪的孙女博陵长公主,被拜为驸马都尉,后又出任定州刺史,晋爵昌黎王。冯氏家族先后出过几位后妃,冯润、冯清的姑奶奶,“先入掖庭,为世祖(拓跋焘)左昭仪”。而姑姑则是文成帝拓跋濬皇后,即文明太后。若论辈分,冯氏姐妹还长元宏一辈。
  冯润和冯清之所以同时成为元宏皇后,完全是姑姑一手操办的。公元471年(延兴元年),17岁的献文帝禅位给只有5岁的儿子元宏。由于年龄太小,元宏即位后一直由奶奶冯太后摄政。“文明太皇太后欲家世贵宠,乃简熙二女俱入掖庭”(《魏书》卷13)。19年后,冯太后于临终之时,要求元宏将来要册立冯清为皇后。之后,元宏按奶奶意愿立冯清为皇后。冯清自被立为皇后,和元宏的关系还比较好。当时,已经亲政的元宏,为了迁都洛阳,以率军南下伐齐为名,率兵南下。元宏离开大同时,冯清留在京师。“车驾南伐,后留京师”。“高祖又南征,后率六宫迁洛阳”。元宏到了洛阳,对冯清“恩遇甚厚”。
  遗憾的是,冯清的姐姐冯润后来到了洛阳,由于和妹妹争宠,结果姐妹俩之间矛盾由是一发不可收。“有姿媚,偏见爱幸”的冯润,很快赢得了元宏宠爱,“后姊昭仪至洛,稍有宠,后礼爱渐衰”(《魏书》卷13)。冯润凭着元宏对她宠爱,又以比妹妹入宫早等为由,一点也不把身为皇后的妹妹冯清放在眼里。“昭仪自以年长,且前入宫掖,素见待念,轻后而不率妾礼”。冯清虽然不妒嫉姐姐,常常也让着她,但是冯润却不领妹妹的情。“后虽性不妒忌,时有愧恨之色”。结果,冯润更是不放过妹妹,“昭仪规为内主,谮构百端”。在冯润多次诬告下,元宏“寻废后为庶人”。本来“贞谨有德操”的冯清,遂出家为尼,最后死在瑶光佛寺,时年约35岁。
冯润入宫早于妹妹,为什么又晚于妹妹被立为皇后?原来,冯润14岁入宫后,不久因患病经常吐血。她的姑姑冯太后怕传染给元宏,就让她出家为尼。冯润虽然离开了后宫,但元宏却常常在心里念着她,“高祖犹留念焉”。一年多后,冯太后因病而逝,元宏服丧期满后,到处打听冯润下落,“颇存访之”。而冯润自从离开后宫,经过一段休养治疗,身体逐渐康复。元宏最终打听到她的下落,并得知她的病已经痊愈,又将冯润“迎赴洛阳”。冯润到了洛阳,元宏对她更加恩宠。“及至,宠爱过初,专寝当夕,宫人稀复进见。拜为左昭仪,后立为皇后”(《魏书》卷13)。
  重新回到后宫并当上皇后的冯润,得知温柔贤慧的妹妹冯清先她立为皇后,就大整妹妹,使得冯清无辜被废。更为可恶的是,这个很不安分的女人,在元宏率军南征期间,竟然和中官高菩萨私通。“高祖频岁南征,后遂与中官高菩萨私乱”。后来,元宏在汝南前线有了病,冯润便公开和高菩萨淫乱,“及高祖在汝南不豫,后便公然丑恣”。冯润的丑行虽然在后宫闹得沸沸扬扬,但如果不是后来她逼迫彭城公主嫁给自己弟弟的话,元宏可能还不知道她和人通奸的事。
彭城公主是元宏的妹妹,后来嫁给了宋文帝刘义隆的孙子刘承绪为妻。刘承绪死后,彭城公主一直寡居。冯润于是逼着彭城公主硬要她嫁给弟弟冯夙。但是,彭城公主坚决不愿意嫁给冯夙,“公主志不愿,后欲强之”。眼看快要到了冯润定下的婚日,彭城公主一气之下,就去找哥哥元宏为她做主。“公主密与侍婢及家僮十余人,乘轻车,冒霖雨,赴悬瓠奉谒高祖”。见了哥哥元宏后,彭城公主再三表白,自己不愿嫁给冯夙。同时,又将嫂子和高菩萨通奸的事一并告知哥哥,“因言后与菩萨乱状”。元宏得知此事后,“闻而骇愕”。但是他又不完全相信有这种事,遂将此事压了下来。“未之全信而秘匿之,惟彭城王侍疾左右,具知其事”。
元宏表面上装作没什么事,但做贼心虚的冯润却和母亲一起,暗中诅咒已经有病的元宏。一直装作不知情的元宏回到洛阳后,突然执问高菩萨等人。慑于元宏压力,一时间,那些和冯润狼狈为奸的人“迭相证举,具得情状”。元宏查明了冯润丑行后,非常生气。然而就在这时,元宏病情突然恶化。临死之前,元宏遗言死后,“可赐(冯润)自尽别宫,葬以后礼,庶掩冯门之大过”。元宏死后,长秋卿白整等“入授后药”,叫她服食自杀。冯润却大喊大叫,就是不愿意自杀,“后走呼不肯引决”。白整等人抓住冯润,“强之,乃含椒而尽”。这个恃宠而胡作非为的女人,终于得到了报应。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宏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