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中有有初三借读生吗

中央音乐学院是不是优先录取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学生?_百度知道
中央音乐学院是不是优先录取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学生?
提问者采纳
没有这回事,我就是附中的。大学对所有考生一视同仁。但是附中的学生确实比较占优势,因为在附中打下的基础和老师灌输的理念都是非常重要的。但说实在的,附中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出国了,考大学的真的非常少。民乐的可能比较多吧。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相关知识
其他3条回答
不是,只不过学校对于附中学生高考分数线相对较低。专业课标准都一样
不是的,是全国统一的,一样公平,像中央中国这样好的学校没有人可以有特权,我是姐姐在中央院。
设满意答案哦。给悬赏哦 谢谢
这对其他学生公平吗?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附中有没有借读生_星海音乐学院附中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288贴子:
附中有没有借读生
请问附中的借读生要怎样的水平,学古筝,过5级。
嗯 花钱买进重高 我心里...
如题啊T^T 中考发挥失常...
学渣妹子…估完分真是醉...
端午和妞妞镇
这样啊,那借读综合吧~ 不过这样..读出来貌似也没啥前途
你是借读的吗?你怎么知道没有用了。
来借读出来真的没用,老师对你和对他们是不同的,而且你也没有他们学校的毕业证!我是的
哇,那个专业了。中央附中是硪一直都想去的学校,可惜没机会。
晕,这种东西还需要亲自去尝试吗,推理一下就知道了,水平好需要借读吗? 借读生水平一般来说都是比公费生低很多的,起点本来就低了,加上又是借读生,不可能受到重视,而且借读毕业后又没毕业证
借读不好的呀,那又不知道能不能考上?
肯定有拉.,
今年有吗??我觉得我音教和钢琴虽过来复试但都没希望····要怎么弄??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外地学生怎么报考_百度知道
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外地学生怎么报考
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外地学生怎么报考
提问者采纳
从小四到高三的学生…看你学什么专业…美声高一能考…小提钢琴民乐管乐是小四 初一考…小五 高一考插班…每年三月分开始招生报名…一试是专业…一试过了考视唱练耳…然后二试…二试跟视唱过了考三试文化课…考完体检…如果都过了你就会接到录取通知书…九月就可以来上学了…具体还是要看你的专业水平…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音乐学院附中接收借读学生吗?_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681贴子:
音乐学院附中接收借读学生吗?
特别想转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现在在高一学习,但音乐教师没有,怎么才能办到?
同学们,不知道你们学校...
音乐学院的同学在哪里啊...
背影镇楼最近大婶粉红粉...
我捡到了你的学生证,学...
转到我们学校...孩子..你想的太好了..要是能转到我们学校就没人考了..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查看: 7890|回复: 20
[转载]13岁青岛男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 父亲讲述陪读生活
6月1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公布了2012年的招生录取名单,青岛的13岁男孩王修宝成为初中一年级双簧管专业的新生之一,9月份即将入学。今年全国各地报考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有1000多个孩子,最终只有不足200人被录取。4岁半开始学钢琴、10岁转学双簧管的王修宝无疑是其中的幸运儿,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起从去年6月份开始在北京陪读一年备考的经历,其父亲王健多次用“崩溃”、“残酷”、“背水一战”这样的字眼来形容。一次次脱皮、出血的嘴唇、擀面杖落在腿上留下的淤青,还有那间租住在河北农村 10 余平方米的小屋……共同铺就了王修宝的音乐之路。  复试前在旅馆里练习。考前吃简易午餐。姥姥姥爷奖励孩子平板电脑。
  编者按:陪读,对很多家长来说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青岛每个学音乐的孩子身后,都站着望子成龙的父母,为了孩子的艺术生涯,他们甚至辞掉工作陪孩子一起远赴北京、上海求学,租住在小房子里,照顾孩子的衣食起居,放弃自己的事业,缩减孩子的文化课,把孩子的前途押在崎岖的音乐路上。近期,我们将目光锁定在这个群体身上,听他们讲述陪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从弹钢琴转吹双簧管
  王修宝的妈妈刘薇是青岛47中的音乐教师,从4岁半开始,王修宝就跟着妈妈学钢琴,他的乐感很好进步很快,不到8岁就顺利通过了中国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家协会社会考级钢琴专业10级,王修宝的爸爸王健至今还清楚记得:“他是当年考取钢琴10级年龄最小的考生,和他一起考的那些上高二、高三的学生都紧张得不行,宝宝却一点也不紧张。”
  8岁的时候,王修宝还在阳光百货举行过个人钢琴音乐会,除了钢琴,王修宝告诉记者,他还会演奏电子琴、架子鼓、吉他、琴中琴等多种乐器。10岁的时候,父母决定让他从主学钢琴改为双簧管,“她母亲教学多年,发现学钢琴、小提琴的孩子太多了,竞争激烈,而双簧管是个冷门,无论是求学还是就业反而机会更大些”。王修宝跟记者说:“我更喜欢双簧管,觉得它的音色很好,很好听,吹出来很有成就感。”
  现在,王健很为夫妻两人当初的决定而自豪,今年全国各地报考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孩子共有1000多位,最终只有不足200人被录取,相对于钢琴、小提琴来说,双簧管的竞争最为温和,和王修宝一样跟随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双簧管老师学习、备考的4名学生中,最终只有一名被淘汰。
  从跑读到陪读:
  为省钱住到河北农村
  王修宝先是跟随青岛交响乐团的双簧管演奏员王瑞茂学习,从2010年开始又拜山东省管乐家协会会长、山东艺术学院教授聂立家为师,王健带着儿子开始了两周一次去济南学习的奔波。“宝宝从五年级下学期开始,就只上外语、数学和语文三门主课,其他时间都是在家里进行音乐训练”,王健说去济南一般都是周六或周日,为了节省路费,两人会赶清晨5时许从青岛发车的一辆“特快”火车,成人票只需60多元,不足动车票价的一半。
  王健坦言,别说是孩子,即使是他这个大人,早上凌晨4时许就要起来赶火车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儿,尤其是冬天,得把孩子包得跟个粽子似的,“幸亏孩子非常听话,没什么怨言。聂老师也非常喜欢他,他经常让宝宝作为榜样吹给他教的那些大学生听。”老师的认可,让王健夫妇更坚定了孩子走音乐专业道路的信念。
  2011年2月份,经聂立家联系两人带着孩子到北京,想报考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但老师听过宝宝的演奏后,认为其水平距离录取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即使报考也希望不大,王健和妻子几经商量,决定让孩子在北京学习一年。王健也辞去了在岛城一家媒体的工作,赴京陪读。“和宝宝一块学习的孩子中,有两个分别是来自深圳和浙江台州的,他们家境好,租的房子都在每个月2500元以上,我在河北廊坊三河市的燕郊镇租了一个10多平方米的房子,朝向北,宝宝睡个单人床,我就打地铺”,当记者问及租金时,他说:“因为是朋友的房子,给我的价钱很便宜,基本是象征性的,我就逢年过节多给人家送点礼物。”
  800元45分钟:
  老师一分钟也不多给
  王修宝从小学音乐家里开支比较大,王健和妻子平日要靠双方父母的帮衬。王健辞职后,基本上仅靠妻子每月数千元的收入和以前的一点积蓄来支撑在北京的陪读生活,王健还要做到事事节俭。除了租的房子偏远,王健平日买菜经常也要来回一个小时去个叫“行宫市场”的地方,“类似于青岛的抚顺路批发市场,菜价能便宜点”。王健说在北京的一年时间里,两人只在外面吃过两顿饭,一次是王修宝过生日,一次是他过生日,“宝宝生日那次我们吃的是自助餐,孩子生日还能半价”。为了让孩子吃好,王健在一年的时间里速成为一个厨房高手,“炸酱面、炸油条、包包子、烩面、打卤面、水煎包、烙大饼什么的,我通通都会了。”
  虽然在生活上尽力节俭,但孩子在学习上花的钱却是一分也不能省,王健很感激聂立家:“他喜欢宝宝是个好苗子,也考虑到我们的家庭情况,一节课才收150元,以他的地位价格远不止如此。到了北京后,人家老师见的好学生也多了,800元一节45分钟的课,没得商量,来早了,人家也不开门,天再冷也得和孩子在外面等着,一进门老师就开始看表,到了点就下课,一分钟也不会多加。”从王健住的地方到北京亚运村附近的老师家,王健和孩子需要先坐长途汽车,再转地铁,然后步行 15分钟到老师家里,单程就需要两个半小时的时间,“有次我们迟到了10分钟,老师只上了35分钟就下课了,后来我再也不敢迟到了,10分钟那得多少钱啊!”
  除了每周两次800元一节的专业课,还要上两周一次的视唱练耳课,一节课500元,“宝宝钢琴基础好,为我们省下了不少钱。”即使这样,算下来在北京陪读的一年时间里,也花费了9万多元,王健说很多家长都是带着孩子在北京学习两年,得花费二三十万元。
  闭关一年苦练:
  偷看动画片挨了顿打
  王修宝的天赋和听话都让王健感到欣慰,但即使这样的乖孩子,在北京的备考生活也不是那么容易。从日正式在北京住下后的一年里,父子俩连过年都没有回青岛,也中断了跟所有朋友、亲戚、同学的联系,在出租屋里也没有电视等任何的娱乐。
  王修宝最多时每天练八九个小时的双簧管,吹双簧管时必须站着采用腹式呼吸,身体的劳累可想而知,光嘴唇就受不了,嘴皮经常粘在哨片上,揭下来时就出血了,平日里弹一会儿电子琴或者是听一下双簧管的世界名曲,就算是王修宝的休息了。
  王健说王修宝也有逆反心理、也有不想练的时候,但他从来没说过“我不练了”类似的“撂挑子”的话。“他妈妈心疼孩子,临走时给他带了《猫和老鼠》的碟,他有时练了一天后晚上要看。后来我买菜回来无意中发现DVD 机是热的,我就佯说出去买菜,其实一会儿就回来了,这样抓住过两次他在看《猫和老鼠》”,王健说第二次他用擀面杖打了王修宝,打得他腿上都淤青了。“虽然也心疼孩子,但当时背水一战,竞争就是那么残酷,我也是个要面子的人,亲戚都知道我们去北京了,万一不成怎么办?”王修宝当时哭了,但记者问他当时有没有生爸爸的气时,王修宝说:“没有,我那时是刚去不适应,后来就好了。”王健说王修宝想妈妈,晚上都听到过他说梦话喊妈妈。
  今年9月,王修宝就要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初中一年级开始新的学习生活,王健说考虑到孩子太小,他会继续去北京陪读,至少要陪到孩子初三毕业。对未来,王修宝也有着自己的向往:“我希望将来能作曲,很喜欢,很小的时候我就能自己弹一些旋律出来。”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这个,想说明什么?
原帖由 zhw63 于
09:40 发表
这个,想说明什么?
昨天看到一位家长说他的女儿每天练琴六个小时以上,然后今天再看到这篇报道,所以贴上来给大家看一下,了解一下.相对于少数的能登上金字塔尖的优秀的'神童&,我们应该关注更多的是许多在金字塔底层的普通琴童吧!究竟为什么要学钢琴呢?在孩子学琴时父母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父母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呢?爱因斯坦也会拉小提琴,他的父母在他小时候也陪他练琴吧,但爱因斯坦最终成为了一位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我想应该庆幸的是他的父母并没有也让他每天练四五个小时吧!而我们的家长们,在&孤注一掷&地为孩子做出一种决定的时候,却不知道孩子的发展却失去了&更多的可能!&
看了真够悲哀,进了中央又如何?出不了名, 最后不也还是去当老师,另外中央的老师也不过如此, 800,45分钟, 多一分钟也不行,光看这个师德就很很有问题了, 跟着这样的老师, 以后出来的收费就是1600,45分钟, 多一秒钟也不行了。。。。中国的音乐教育也就这样一代赚一代的下去。。。。。唉
何苦如此..
回复 #3 fffylyl666 的帖子
非常赞赏楼主的点评。
想考专业的,才会成为金字塔的一部分,有人会成为塔尖,大部分人只会成为塔底。
呵呵,我们本来就是业余爱好,不想、也无能成为金字塔的一部分,我们只是金字塔的欣赏者。
现在,才明白了“多一分钟也不行”,否则他如何对得起当初他考取音乐学院的付出?
前几个星期,听过一琴童家长说的,她家姐姐的老师是上音附中的老师,老师对她说,你家纵然有金山银山,也千万别往音乐学院里钻。
很悲哀的是这句话:老师的认可,让王健夫妇更坚定了孩子走音乐专业道路的信念。
在这整个故事里,看不到小孩自己的意愿在哪里。本来这么点小孩也不太可能有深思熟虑之后的意愿。在这个阶段就孤注一掷,断了孩子以后从事其他职业的可能性,很不明智。
这孩子算幸运,虽然受了几年苦,起码考上了──冷门专业。还有那些同样玩命、砸锅卖铁、挨打挨骂,还没考上附中的八百学生。还不要说那些挨打挨骂却根本连考附小附中都不敢想的几十几百万儿童。而且进了附中也只不过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将来就算顺利进了音乐本科,出来之后绝大多数仍然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成不了名,也留不了校,收不了八百元一小时。
这样学习,不要也罢!
学音乐、弹钢琴,应该成为孩子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的爱好,不应该成为谋生的手段。——孙梅庭的妈妈曾经对中音附中孩子的家长说过的话
真心建议你们,学好自己的专业。可以喜欢音乐,但不要以音乐为职业。——周广仁对华中科技大学艺术团的学生的建议
也有些大音乐家不是这样修练出来的,比如,肖邦~我女儿对肖邦的家庭可神往了,她觉得她妈没肖邦他妈做的好~
快速回复主题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央戏剧学院附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