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科和理科有什么用? 为什么要2015高中分文理科吗?

高中教师:不分文理科增加学生选择 未必能减负
科目南都讯根据此次高考改革方案,今后高考的必考科目只剩下语数英3科,学生可自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选择3个科目,而且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能否减轻负担?有家长认为,改革后学生机会多了,但是备考时间拉长了。有老师也认为,改革方向是好的,学生可文理兼顾,但未必能减负。家长备考战线拉长,残酷又无奈对于改革方案中考试科目的设置,广东家长有担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是否意味着提前备战高考?陈先生是广州执信中学一名高一学生的家长,对于高考改革方案,他觉得学生的机会多了,但备考战线会拉长。“外语两次考试机会,与以前的‘一考定终身’相比,无疑是有进步的。”陈先生表示,也许他的孩子会为这两次外语考试废寝忘食,看上去好像负担不轻,但两次机会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心理宽慰。陈先生觉得,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可能意味着学生提前备考。“首先,高校的招生要求我们不可能提前知道,六科的会考,大多数孩子都会全力以赴,争取把六科都考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到时选择高校时才可能有更多选择,也会更从容些。”陈先生称,提前备战高考对于一家人来说,有点残酷而无奈。老师学生选择增多,但未必能减负“总体看,这个方案尊重了学生多元化选择,但未必能真正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广外外校教研室主任扈永进认为,学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六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这个做法符合教育的规律。因为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要求,学生的选择更多,能力高的多选一点,能力稍低的也能有自己的考虑,高校跟学生的匹配度会更吻合。“但从逻辑上来讲,这个方向未必能真正减负。”扈永进称,原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一个几乎“人人都能过的”设计,考核一些基础的东西,但改革后,它就变成了具备有高考的功能了,对学生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广州一位重点中学高三年级语文老师认为,文理不分科的改革方向是好的。以前高中分文理科,导致学生偏科严重。但实际上,不少学生的爱好是跨文理的。“有的文科考生,其实挺喜欢化学的,但因为物理特别差,怕拖了后腿,所以只能选文科了。改革后,文理就可以跨越选择,譬如说选择物理、化学和历史,做到文理兼顾。”专家实际操作仍有待观察对于能否给学生减负,专家意见不一。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颇有些担心,“由于最终的录取制度,依旧是集中录取,因此文理不分科、分散高考压力,最终可能演变为增加高考压力,把高考战线拉长为整个高中三年。”他认为,按照目前的方案,学生必须认真对待每一门学业水平考试,另外,如果所选科目在高一、高二就测试,这就把高考的压力提前到高一、高二。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吴颖民则认为此举能减轻学生负担。“只要是考试肯定会有一定的负担,但错开考试时间,把考试分散,能减轻精神上的压力。”他认为,把会考成绩计入总成绩中,也要求省级会考权威性、真实性进一步提高。中山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增俊认为,以高考成绩、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三方面作为录取标准,大方向是对的,在实操中会很复杂,与理论设计是否一致还有待观察。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xicao]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2017年起高考只考语数外 将不分文理科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17年起高考只考语数外 将不分文理科
21年​高​考​改​革​ ​新​京​报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查看: 8859|回复: 6
马上升高二了,要分文理科了,还要选科目。怎么办?
在线时间 小时
高一家长会已经开过了,老师也提前吹过了风。
文理分班,不知道选什么科目好。
理科里的地理生物好象容易得A,但是好的大学最喜欢化学。
在线时间 小时
过来人的意见:
答:现在选择文科或选择理科确实对以后有很大的影响,这是不容置疑的,因为这基本上决定了你以后人生道路的大致方向,因此大家态度一定要慎重。
  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现实生活中也存在很多改行的例子,比方我们熟悉的鲁迅先生,他弃医从文的故事大家都了解。在当代社会,人才流动很大,职业变化也很多。有些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改变方向。我大学里学的是数学,后又因为喜欢文学,就争取机会修读了新闻学双学位,我完全可以改行。另一方面,上大学以后,还有一个科内专业选择的问题。比方,你若读理科你可能会当物理老师,你也可能去搞电脑从事IT业。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你当了物理老师后,因领导才能突出而去从政,从事文科性质的工作。总之,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机会的社会,只要你有勇气,你总有机会改变。
  当然我们也不应因为以后有这种可能性,就在文理分科上马虎行事,我们应尽可能认真地对待这件事,争取有一个好的、正确的、理智的开始。
  问:我们知道,每届文科人数与理科人数都相差很多,加上社会上各种有关文理分科的说法,因而许多同学有“重理轻文”的思想。请问学校把文科、理科班人数比例拉得这么大是“重理轻文”吗?你对同学们“重理轻文”的思想怎么看呢?
  答:文理分科之后,理科人数多些,这是客观形成的。社会对文科生的需要量少些,中学读文科的学生自然少些。
  我们学校历来很重视文科班教学,文科班的高考也一直取得很好的成绩。同学当中一些同学有重理轻文的倾向,有一定的社会原因,也是不了解学习情况的表现。实际上,基础好的同学,只要你喜欢文科,读文科同样有优势。大家可以想一想分班后的情形,文理分班后,理科班的实力是越来越强,你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同学可能保不住自己的领先位置。若进了文科,勤奋学习,很可能脱颖而出。
  问:那么,同学们应以什么标准来选择文理科呢?
  答:选文还是选理,总体来讲,要考虑祖国需要、个人爱好、个人具体情况等因素。作为一个有志青年,应该坚持把祖国的需要放在第一位,社会的需要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前提。其次要考虑的是自己已形成的兴趣爱好。如果你很明确你喜欢人文知识,你就选择文科吧!如果你更喜欢科学技术,那就应该选理科。
  选择文科还是选择理科,还要注意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好好分析一下你的现实情况,看看你的优势在哪里。在每次大考中你是凭什么取胜,又是什么拖了你的后腿,这就要认真分析,整体把握。如果你的物理化学,远远强于你的政治历史,你就去读理科,因为成绩本身就反映了很多问题,比方你的兴趣,你的思维方式,智力优势等。
  主要标准就是这些,好好分析一下自己。
  至于社会上的一些说法,不应成为自己文理选择的主要依据。同学们要学会独立思考自己的问题,要有勇气正视自己心底里最真实的想法。
  在择文择理时,有的同学会被另外一些原因所困扰。比方说,舍不得自己的班主任,舍不得自己的同学。这些问题要正确对待,它们不应是择文择理的原因,生活中有很多方式去延续师恩与友情,不一定非要学习生活在一起。
  择文择理是高中生活中很重要的一步,但最后能不能成功,主要还是要看大家日后是否努力
在线时间 小时
江苏2011年小高考报名文理选科分析 实习生 王宛璐 记者 王璟 张琳
江苏2011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报名首日,“小高考”报名其实也是大多数考生决定高考选文还是选理的最后机会。记者对全省部分中学做了调查,发现“2010年开始文理分开录取”的政策杠杆威力初步显现,部分中学文理倒挂现象明显“刹车”,而更多的中学理科报名数甚至超过文科。昨天是江苏2011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报名首日,“小高考”报名其实也是大多数考生决定高考选文还是选理的最后机会。记者对全省部分中学做了调查,发现“2010年开始文理分开录取”的政策杠杆威力初步显现,部分中学文理倒挂现象明显“刹车”,而更多的中学理科报名数甚至超过文科。
  ●现象
  南京:文理倒挂开始“刹车”
  记者昨天调查了解到,从这次小高考报名的情况来看,南京本届高二学生文理比例在逐渐调整,文理倒挂现象出现刹车之势。南京29中高二年级组长肖老师透露说:该校这届高二文科生约400名,理科生约460名,比例基本均衡,其中9个理科班,7个文科班。根据网报情况来看和分班选科时基本一致,改动甚微。而上届该校的文科班达9个,理科班却只有6个。南京5中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这届高二该校共有5个理科班,6个文科班,还是倒挂结构。但和高三的4理7文相比,比例已开始趋向正常。此外,记者了解到,南航附中由去年9文4理调整为今年的6文7理,雨花台中学由去年9文4理调整为今年的7文5理,“倒挂”也在缓解。
  外地:理科比例显著增加
  海门中学副校长石鑫告诉记者,该校这届高二与高三相比文理比例有所变化,文科4个班,理科12个班,而高三有6个文科班,10个理科班。选理科的人数明显在增多。其实该校在文理一条线政策之前,文理比例一直趋于平衡,在1:3左右,但年包括2010年,文科在增多。“这是学生一种务实的选择,能不能进大学是他们的目标,学校也不可能多加干预,文理一条线情况下,文科上线的希望大点,而现在的这种转变是一种理性回归,恢复正常了。”其实,文理比例的这种转变并不是海门中学一所学校的情况。“在文理分开划线政策出来后,各学校立即商量对策,应该说只要判断正确,文理比例不会再出现倒挂的现象,但也不排除部分学校高一上就急匆匆进行分班,而政策之后才出来。”石鑫说。
  苏北地区不少学校报考理科比例也在增加,相应的文科班在减少。灌云县中这届高二有24个班,理科相对去年增加了4个,连云港新海中学文科也由去年的13个班级减少到今年的8个。在苏南地区,也有类似的现象。记者了解到,像苏州的苏苑中学这届高二文理科比例为3:2,而高三是5:4,文科虽然仍超过理科,但相对在减少。
  重点中学重拾“理科王牌”
  “我们学校本届高二有10个理科班,6个文科班,而高三则出现文理倒挂,文科班有7个,而理科班竟然只有6个!”镇江一中郭晓峰副校长分析说,文理倒挂出现在一中这样的省重点中学是不太正常的,主要是受到了政策的影响,不少家长和学生产生“学文比较沾光”的思想误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名牌中学在今年的高二文理分科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逆转。“一般来说,对于生源优秀的中学来说,理科应该是强势,文科也不会吃亏,特别是理科的招生计划远远超过文科,文理分开划线后理科的上线人数更多,因此大规模弃理从文显然是不理性的。”
部分顶尖名校文理稳定
  “我们学校文理比例基本上在1/3—1/4之间,相对比较稳定。”苏州中学卫星副校长告诉记者,“我感觉,文理科比例变化对于二、三流的学校影响比较大。因为这些学校的学生在本科上下徘徊,属于求‘生存’型,学理科竞争力不强,为了争抢达B,在文理一条线时蜂拥去学理科,而现在分开则开始回归。就像苏州一些中学这两年也出现了文理倒挂的现象,但这届高二明显有了变化,理科在增加。淮阴中学张元贵校长介绍说,该校文科7个班,理科14个班,基本是1:2的比例,这几年相对稳定。南师附中这届高二4个文科班12个理科班,与上届一样。记者了解到,金陵中学今年的文科班反而比去年多了一个。不过,该校高二年级组吴祥老师表示,学校的文理比例一直比较稳定。而文理分开划线的一个好处是让学生可以更自主地选择自己有兴趣的方向。“高考录取与高校的招生指标数、选文选理的学生实力有关,所以关键要看学生自身属于一个什么层次,单纯地靠选文选理进行投机是不理性的。”
  ●分析
  南京理科生压力大
  南京宁海中学郭其俊校长分析说,文理分开划线实际上是增加了理科的录取量,但同时对理科学生的学习要求也提高了。一位资深教育界人士表示:“近两年高考,南京的文科成绩不错,但理科却处于弱势。像南通、泰州等地的县中理科抓得很紧。现在文理分开划线,从文科生和理科生的竞争改为文科和理科的内部竞争。南京和这些地方的学校拼理科,还是要捏一把汗的。”南京人民中学李世金校长分析说,在中等及偏下学校中,学生“恐理”的心理非常严重。基础不算好的学生学理科比较吃力,考试风险比较大。而文科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区分不是那么明显,而且从学业水平测试来说也比较好过关。一位艺术特长类学校的老师告诉记者,学校今年有5个美术班,而以往的美术班只有3-4个。“今年文理分开划线,文科的竞争更激烈了,如果这类学生还去拼文科,很可能当‘炮灰’。但如果孩子有艺术特长,还是有出路的。”“文理分开划线对好学校来说,录取份额拿得会更多,而中档学校的学生最容易吃亏。”采访中一位中学校长表示。
  2011届文理考生不会再1:1
  淮阴中学张元贵校长认为,在目前情况下,高校的专业基本是大文大理,文理计划的比例大约在3:7左右,高中应届毕业生的比例也应该契合这个比例才是正常的。届连续两年高中生文理生源比接近1:1左右,而要达到3:7这种正常的状态,肯定还要有个过程,由于文理分科政策公布时,一些中学已经分科,其分科的依据还是以08高考方案为指导,所以预计2010年的高考生源比例有变化,但是数量还是有限。但到了2011届,文理比例会更合理,至少不会再1:1。继续往后,比例逐步会趋向合理。
  ●建议
  新高一选科更须理性
  一位高校专家分析认为,2010年我省高考文理分科,是基于我省实际作出的一个正常的回归。2010年开始文理分开录取正是作为政策杠杆来调节文理生源与计划不匹配的现状。但由于计划的悬殊,文理分开录取后,显然文科录取率会低于理科。而由于08高考方案的惯性,文理分开录取后,与招生计划相比,文科生源数还将偏多,2010年高考,文科竞争还将较理科更激烈。对于刚进入高一阶段学习的学生来说,现在就应有个理性的思考,究竟选择学文还是理,特别是对想学文科的学生来说,应该给自己一个充分的理由:一是对文科特别喜爱,二是学习理科的确有困难。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还是应该将选学理科作为自己的首要考虑,毕竟学习理科意味着能够有更多的升入大学学习的机会。
实习生 王宛璐 记者 王璟 张琳
在线时间 小时
江苏高考选科:高中“文理倒挂”贻患无穷
日&&14:20& &扬子晚报
  高考分数揭晓不久,省内不少学校的高一学生就纷纷要求重新选科——他们原来已选好物理、化学或者物理、生物组合,但现在要求改选历史、政治或者历史、地理组合。有的高二学生已经参加过“小高考”,也要求由理科重新选成文科,哪怕有的科目重考也在所不惜。
  某四星级高中的校长告诉记者,他们学校高一学生要求重新选科的多达100多人,占到总人数的20%。“现在的高考方案是分层切割,选项中如果排在前50%,就能达到B等级,否则报考本二的机会就很渺茫。”该校长说,“理科生一般成绩相对要好,同时名校的好学生选理科的多,因此拿B就困难;而好学生如果学文科,就更容易拿B。”
  省人大代表、江苏省如皋中学校长左伯华认为,目前全省高二年级文科生略多于理科生,高一年级文科生则更多,这个现象值得关注,“文理倒挂,是一种重走日本老路的倾向。”据他介绍,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以金融、证券、房地产为代表的“泡沫经济”的发展及其从业人员收入的迅速提高,相关的财经类文科专业迅速升温,而工科报考热情则急剧下降,出现了“考生逃离工科”现象。而工科毕业生数量与质量的下降,成为导致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日本制造业竞争力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左伯华分析,出现“文理倒挂”,与高校的文科化倾向有关,也受部分文科毕业生高薪酬的导向影响,但更重要的,是“高考指挥棒”。“老百姓要让小孩上大学,学校要提高自己的升学率,把‘田忌赛马’的原理搬过来,动员乃至强迫学生选文科,由此引发了更大范围的扩散效应。”
  南京市教科所刘永和所长认为,“‘文理倒挂’不正常,会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它不符合国家人才的培养规律,因为国家对理科人才的需求总体要多于文科人才;从全局看,它不利于科技人才的培养、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同时,许多本来喜爱理科的学生“违心”地选读了文科,他们的兴趣爱好得不到满足,个性特长也得不到发挥。
  刘永和说,要求学生等级达2B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学生全面发展,将底子打厚,这是从素质教育角度来设计的,目标、方向是明确的。但如果追求2B会加剧“文理倒挂”等现象,就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总之,高考改革要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学生兴趣爱好的发挥,而不是相反。”(任松筠)
在线时间 小时
百度李晓鹏新浪博客看看 里边有关于选择文理科得问题
在线时间 小时
下个月期末考试前要决定了,还是看孩子自己吧,毕竟要他自己学的。
在线时间 小时
回 楼主(家有大猪小狗) 的帖子
所谓理科选修选地理生物容易得A其实是相对的,因为高考选修课等级是按%的,但是还是要说对于成绩稍微好一点的学生来说,地理生物确实容易得A。因为化学一般都是非常好的、重点高中学生首选的。
打个比方,共有理科生1000个,其中平时成绩前500名都选了化学,其余选了生物,那么前500名再怎么优秀,也只有20%得A,后500名再怎么差,也有20%得A。目前对于理科选修有特别要求的只有清华要求选化学,其余学校有少量专业有特殊要求,其余均没有要求。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年高中分文理科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