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网站 汉语言文学非师范类有哪些课程

《文学理论》课程介绍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文学理论》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以文学活动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文学活动的审美特征和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通过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提供系统的价值体系和方法体系;通过对文学的当代命运、文学特质、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发展等问题的分析,提高受众的文艺理论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使之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初步分...
课程负责人
现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1952年生于上海,文革期间下放在安徽淮北,1977年高考恢复后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后留校任教。主要从事文艺理论教学和研究,深受学生拥戴,在学术界同样具有很高的声誉。近年来多次出访东南亚各国讲学,宣传讲解中国古典文学。
所受教育:
大学 (1977年) 安徽师范大学
进修 (年) 复旦大学
高访 (年) 北京大学
职称职位:
1977年-现在安徽师范大学 讲师 副教授 教授
1999年-现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
2002年-现在安徽文学学会理事
1999年-现在安徽师大文学院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
主编:陈文忠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安徽大学出版社
文学评论文选
ISBN:978-7-
主编:陈文忠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艺学美学研究导论
ISBN:978-7-
主编:陈文忠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还有谁在学这门课:
主办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2
联系电话:010-&&&&&&&&办公地点: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100120)
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享有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信息网络传播的专有使用权 未经书面允许,请勿转播1www. 页面访问错误,请检查地址是否正确。《大学语文》课程简介
一、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是为本校除文学院之外的其他学院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属于人文素质必修课,总学时34学时,2学分,分别在第一学期(理)和第二学期(文)开设。
本课程是为提高大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素质教育课程。目的是促进文理渗透,增强学科间的融合,探索文化育人的模式,建立“人文语文”的概念,通过语言媒介探求文学中的文化和文化中的文...
课程负责人
俞晓红,1962年生于歙县。教授,博士,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大学语文》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副院长。年,安徽师大中文系读书;年,安徽师大中文系读硕;年,北京大学访学;年,上海师大人文学院读博。年,副教授;2000年至今,教授。中国红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近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艺术鉴赏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朗诵艺术学会常务理事,安徽师大朗诵艺术学会会长。安徽省芜湖市女知联会长,安徽师大女性研...&
新编大学语文
ISBN:978-7-
主编:丁帆 朱晓进 徐兴无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大学语文·经典诵读
ISBN:978-7-
主编:俞晓红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还有谁在学这门课:
主办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2
联系电话:010-&&&&&&&&办公地点: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100120)
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享有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信息网络传播的专有使用权 未经书面允许,请勿转播问题补充&&
本页链接:
这是各个学校自己规定的。你可以直接去安师大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办找他们当面详细咨询下,他们会准确地告诉你所有这些问题的**的。
ez_rtzcgn &1-14 15:06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猜你感兴趣
服务声明: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保证内容的可靠性、真实性及准确性,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Copyright &
Powered by2015年安徽师范大学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考试计划  专业名称:C050105汉语言文学  主考院校:安徽师范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英语(二)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外国文学史
*语言学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
中国现代六大家作品研究
莎士比亚研究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说明:不考英语(二)的考生,需加考三门选考课程  注:此信息仅供参考,专业计划以省自考委公布的正式文件为准。2015年安徽师范大学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考试计划
猜您还喜欢:
特别服务:&&&&
免责声明:(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学聚网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二)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学聚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学聚网",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三)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与学聚网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