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光伏发电安装资质多少电度的板为一组

【安徽肥西:光伏扶贫进农家】“装光伏板,一年抵养4头猪!”日前,记者来到肥西县官亭镇回民社区,居民李广财大爷乐呵呵地说起了光伏发电的好处。李广财老人说,他家安装的光伏电站是从去年10月底开始发电的,到现在为止半年时间一共发了1200多度电,更多详情:http://t.cn/R2f2eul
同时转发到微博根据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发布的《2kw光伏电站节能减排效益》获悉,一个2千瓦的光伏电站,每年可发电约2400度(按照标准日照4小时计算);而如果采用燃煤来发电来生产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4:26:17&)
1951字(1088/22)
( 14:43:54)
38字(38/0)
( 14:41:36)
351字(174/4)
( 14:54:57)
45字(428/2)
( 09:41:21)
45字(23/1)
( 09:44:25)
80字(11/0)
( 14:50:43)
37字(15/1)
( 09:40:23)
147字(9/0)
( 14:39:56)
221字(26/0)
( 14:39:32)
182字(74/0)
( 14:32:35)
38字(18/4)
( 09:43:37)
68字(14/0)
( 14:36:18)
34字(18/3)
( 14:48:12)
163字(41/0)
( 14:38:20)
10字(12/0)
( 14:28:43)
111字(42/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四川民间光伏发电:晒一个月太阳发电600多度|光伏发电_科学探索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四川民间光伏发电:晒一个月太阳发电600多度
  成都商报记者 李伟铭 摄影报道
  ■小资料
  多数个人家庭暂难实现光伏发电
  通常情况下,安装一个5千瓦的光伏发电装置,需要占用40~50平方米的屋顶面积,这对于城市中大多数个人家庭来说还不太现实。
  另一方面,对于希望安装光伏发电装置的城市居民来说,还面临与物业、邻居协调对楼顶公共区域的使用问题,一旦出现经济效益可能还会带来如何分配的难题,这导致实际可操作性有所降低。正是基于此,稍有规模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目前更倾向于寻找学校、医院、政府机关、工业园区等产权清晰、协调容易的建筑屋顶,这也得益于政府部门对光伏发电项目的全力支持。
  进入三伏天,成都也迎来了一年中日头最毒辣的酷暑季节。不过市民有些意外的是,天气虽然炎热依旧,但与往年多出现又闷又潮的桑拿天不同,今年更多的是骄阳似火而体感舒适度却明显好转的日子,这从近一周多以来市民频繁于黄昏时分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各种天空湛蓝、火烧云耀眼的照片就能看得出来。
  盛夏的艳阳虽然恼人,但如果能在自家房顶安装几张太阳能光伏发电板,不仅能止住打开空调时电表噌噌上蹿的读数,而且连家里用电也再不用出一分钱,甚至多余的电力还能卖给国家电网赚钱,让太阳给我打工挣外快,这该是何等畅快的一件事。而随着光伏行业景气度的加速回升以及光伏制造成本的大幅下降,再加上国家政策的给力补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寻常百姓家庭开始关注光伏发电。
  从2013年7月四川多个民间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发电,至今已满一年时间。这些率先吃螃蟹者命运如何?投身光伏发电行业到底有多大商机?成都商报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四川民间光伏发电第一人:“迷你电站”预计8年收回成本
  □投资金额:3.5万元
  □装机容量:5千瓦
  □7月发电量:约600度
  □7月发电收益(含补贴):400~500元
  □投资回报期:8年
  2013年6月,内江市威远县的房地产开发商伍志权花3万多元,在自家屋顶搞起了试验,安装了一个5千瓦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并于7月份正式发电,成为四川省“个人光伏发电第一人”。整整一年过去了,他的个人光伏发电站运转如何?
  7月22日,成都商报记者前往威远县找到伍志权。在一幢居民楼的楼顶,阳光洒在一排排蓝色的太阳能电池板上,所有的电池板均以40度左右的角度朝向太阳,发电过程非常安静,没有噪音,看似平淡无奇,但设备显示屏上的发电数据在神奇地跳动。
  “光伏发电主要看阳光,我的家庭5千瓦发电装置,晴天每天能发20多度电,阴天10来度,雨天也有6~7度。”考虑到当地光照条件一般,这个发电数据已算不错。伍志权说,装置安装一年来,家里没出一分钱电费,每月还能有几百元卖电收入。不过由于去年有几个月发的电没上网,卖电收益比实际发电要低。“去年安装以来卖了1000多度电,进账超过1000元,今年收入肯定要大幅上升。”
  从今年7月1日起,国家电网购买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电力,直接由供电部门而不是发电户开具普通发票,这也让困扰个人光伏发电户的售电难题基本得以消除。7月的阳光很好,伍志权的迷你光伏电站预计能发电600多度。其中200多度电伍志权家用,多余的400度全部上网卖给国家电网。
  伍志权算了一笔账:每发电1度,无论自用还是并网,均可获国家补贴0.42元。卖给电网的则按照燃煤标杆电价每度0.4738元来算,加上补贴达到0.8938元。这意味着,一个5千瓦的光伏发电装置,每月实际收入有400~500元,一年则在5000元左右。
  “川中地区光照条件并不算好,但8年也能保证收回全部成本,光伏发电装置的设计寿命达25年,剩下17年就是纯收益。”伍志权说,如果是在光照条件更好的攀枝花、西昌地区,预计6年能够回本,纯收益将长达19年。
  正是5千瓦迷你光伏发电装置的试验成功,让伍志权看到了市场潜力,他开始追加投入。作为一名在当地小有名气的房地产开发商,他干脆又在自己新开发的一个楼盘的楼顶,安装了200千瓦太阳能发电装置。
  记者注意到,由于光伏发电板发出的电均为低压直流电,因此专门配备了小型逆变器,将低压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后再并入国家电网。眼下,200千瓦光伏发电装置每月发电量能达到1.6万度~1.7万度,收益可观。
  “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一次性投入,长期受益。这才是真正的绿色、朝阳产业。”一直想转型的伍志权新近成立了专门的公司从事太阳能分布式发电装置的安装,一开业就签下20多笔光伏发电安装业务订单。为此,他下一步将正式进军攀枝花、西昌等地,那里海拔较高,多晴少云,市场前景更为广阔。
  四川首个规模化光伏发电项目:算上补贴6年可回本
  □一期投资金额(含国家补贴):1785万元
  □装机容量:2100千瓦
  □年发电量:230万度
  □年发电收益:204万元
  □投资回报期(补贴后):6年
  相对于伍志权带试验性质的光伏发电装置,敬西涛已经大干快上。他在广元旺苍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装机达2100千瓦。这也是四川首个规模化且已建成的光伏发电项目。
  从旺苍县七一中学的高处向四下看去,包括教学楼、宿舍楼在内的所有屋顶都装上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场面蔚为壮观。而在整个县城,已经安装了近万张单晶硅太阳能发电板,县环保局、疾控中心等多家企事业单位的屋顶均已整整齐齐排列着光伏发电板阵地。
  这些发电项目都与敬西涛有关,他是一家能源开发公司的法人代表,已在光伏行业从业多年,过去主要做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现又进军光伏发电领域。2012年,他的企业获得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批建的旺苍2.1兆瓦屋顶光伏发电项目业主单位资质,项目于去年6月竣工,7月发电,至今恰好满一年。
  采访过程中,夏日炽热的阳光晒得记者有些目眩,不过阳光越灿烂,敬西涛笑得越开心。7月21至23日这3天,A、B区发电站发电量分别为8300度、9100度、8600度。敬西涛告诉记者,“夏天是阳光最好的时候,考虑到其他季节日照影响,全年日均发电量约为6000度。”
  公司提供的季度数据显示,一季度共发电48万度,二季度共发电58.7万度,实现全年230万度的发电目标问题不大。上网电价参照燃煤标杆电价计算,加上国家补贴0.42元/度,约为0.89元,意味着年售电收入为200万元左右,投资回报期(含国家补贴)约为6年。
  在首期210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后,敬西涛及其企业准备追加投入1.6亿元,将旺苍当地开发区大量闲置的建筑楼顶、工厂楼顶租下来,悉数变成太阳能光伏发电场,从而把发电的规模扩大到接近目前的10倍。
  四川首个城市光伏发电项目:试验7年照常发电
  □投资金额:不详
  □装机容量:8千瓦
  □累计发电量:近3万度
  □累计发电收益:节约电费1万多元
  □投资回报期:未考虑
  与众多起步较晚的家庭作坊式光伏发电站相比,太阳能全产业链的先行者通威集团早在2007年就在成都市二环路南四段的总部大楼屋顶,建设了一个小型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如今7年过去了,这个装置的运行又如何呢?
  据了解,该项目的装机规模最初为5千瓦,2010年又增加了3千瓦。该项目带有试验性质,主要用于研究在类似成都这样光照资源并不丰富的地区,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可行性。
  该光伏项目采用并网和储能结合的方式,通过蓄电池将一部分电力存储起来备用,富余电力则全部并网。如果遇到突发停电,则自动切换至蓄电池供电,因此同时具备并网和离网光伏电站的优点。运行至今,该项目累计发电量近3万度,累计节约电费1万多元,且从未出现过任何问题,也完全做到了无人值守。
  由于其试验意义远大于经济价值,公司因此并未考虑投资回报。但从发电数据看,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仍然较为理想。
  更重要的是,通威集团通过该光伏装置的实验数据发现,尽管成都地处盆地中心,属于太阳辐射5类地区,云量多、阳光少,年均日照不及攀西地区的一半,但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仍然大有潜力。
  作为行业龙头,通威集团从上游的多晶硅原料生产到下游的光伏发电系统建设,已经拥有垂直一体化的光伏产业链。目前,集团已经在新疆、内蒙古等地投入巨资开建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同时还在安徽肥东、江苏如东、广东中山等地进行中小型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试点。以安徽肥东大张村项目为例,从考察选址到建成并网,仅用了短短51天时间就顺利实现并网发电。
  记者手记:光伏发电 梦想正照进现实
  中国的光伏产业在经历多年的寒冬后,从2013年开始回暖。今年初,国家能源局宣布2014年中国将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400万千瓦,其中600万千瓦为大型地面光伏电站,800万千瓦为分布式光伏电站。
  为加快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已于7月8日前征求完毕,其中突破性的变化是利用价格政策兜底项目收益。面对重重利好,各方投资意愿有望大大增加。
  业内预计,从下半年开始,国内分布式光伏发电将迎来装机热潮。而那些早有准备的企业,无疑将赢得先机。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百度道客巴巴及豆丁文档资料汇集,全面优质,包括工作总结,调查报告,论文,试题,试卷,电子书,模板,教材教辅教程等;涉及管理,广告营销,技术,艺术,教育,考试,出国,新闻,电脑,网络,手机,健身,娱乐,休闲等全方位内容;适合营销,广告,管理,公务员,会计师,建造师,金融师,经济师,教师,学生,家长,职员,研究生,养生家,艺术家,自然及社会学者,娱乐者等各种人士阅读,下载,分享,打印或收藏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光伏系统资料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光伏系统资料
文档格式:TXT|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02:26:1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光伏系统资料
官方公共微信中环股份颠覆性光伏电价待实证
  历经上一轮行业盛极而衰的洗礼之后,国内多数光伏企业均小心翼翼地重整旗鼓谨慎前行。但其中仍不乏激进者,老牌半导体公司中环股份近两年就接连宣布将启动总规模超过10GW的庞大光伏电站建设计划,而实现这一目标须耗费的资金规模可能高达上千亿元。  为实现雄心勃勃的计划,中环股份一面找来国际光伏翘楚Sunpower,甚至是苹果、Google这样的巨头,作合作伙伴为自己背书;一面更是豪言将以0.4元/千瓦时的度电成本引领光伏行业跑步进入“平价上网”时代,尽管这意味着中国的太阳能发电竞争力将直逼传统火电。不少投资者惊呼“光伏行业颠覆性时代即将到来”,一些看多者更是将中环股份冠之以“光伏行业未来10倍股”、“拥有千亿市值潜力的产业巨舰”……  不过,中环股份这一未来的“颠覆光伏行业第一股”成色还有待锤炼,其10GW光伏电站建设计划的最新进展是:内蒙古7.5吉瓦项目到今年底前仅能完成100兆瓦,四川3吉瓦项目则刚于近日签署五方合资协议。而且,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调研了解到,公司目前尚无法拿出0.4元/度成本的直接证据,受制于成本下降空间有限、大规模融资需求难弥合、商业模式难复制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中环股份要实现其勃勃雄心,还需要大量艰苦卓绝的工作,并需要接受时间的检验。&&& 行业寒冬下平地惊雷 6月下旬的一天,来自全国数十家投资机构组成的庞大调研团齐聚内蒙古呼和浩特。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实地了解A股光伏“新贵”中环股份在内蒙拟耗资数百亿元打造的庞大规模光伏电站,这批电站将集合电池组件转换效率及度电成本均远优于同行的聚光光伏发电系统。 在全球光伏行业均在呼唤“高效率、低成本”技术横空出世,以引领行业升级换代进入下一个“春天”的背景下,中环股份雄心勃勃的计划,一度引起市场极大关注。在此次调研队伍中,有一个身影十分活跃,他叫牛明(化名),是近几年来活跃在A股市场的牛散之一。牛明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这是他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第10余次实地调研中环股份。 牛明从2012年开始关注光伏行业,时值国内光伏行业最灰暗的一年,曾经创造暴富神话的多家光伏巨头一夜间轰然倒塌,整个行业哀鸿一片。“当时国内光伏整个产业链产品价格都跌得一塌糊涂,市场的判断是行业发展已进入筑底回暖时期,相关公司的股价也已跌透,这个时候,一些元气未大伤且拥有超凡技术实力的公司容易脱颖而出。”他说。 正是在2012年8月的一天,作为光伏行业“新兵”的中环股份公告称,将在未来五年内联合其他四家企业在内蒙古投资建设装机规模达7.5GW的光伏电站。一时间,行业为之沸腾。7.5GW的电站规模将创下国内单个企业投建电站规模之最,大家均为中环股份在行业低迷下逆势扩张的举动所震慑。时隔一年之后的日,在央视《新闻联播》的一组报道中,中环股份总经理沈浩平对着镜头宣称,“常规的太阳能每发一度电电价大概是0.7-0.8元左右,我们的产品的度电成本有望降低到0.4元以下”。这一说法再次触动了行业最敏感的神经。 牛明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他此前调研过程中就听公司高管提过度电成本0.4元的说法,通过与业内人士广泛咨询,他意识到这一目标如果能成功商业化,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的确,光伏每发一度电成本仅为4毛钱,在整个能源行业专家看来都无异于一场“革命”。目前全球光伏市场多半被低成本的多晶硅电池技术所占据,中环股份以单晶硅电池技术为支撑的0.4元的度电成本一旦大规模应用,将彻底改变光伏市场的竞争格局。更为重要的是,当前传统火力发电之所以仍占据国内电源结构的绝对优势地位,其原因就在于相较于其他发电形式其成本更低廉。当前火力发电行业度电成本在0.4元上下,如果光伏发电成本也逼近这一水平,将意味着火电被清洁能源电力全面取代的时代提前到来。 北京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徐征指出,当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电所占的比重不到5%,太阳能发电更是不到2%,其余95%均为火电及其他化石能源电力。如果有朝一日,太阳能发电成本能降至与火电相匹敌,则意味着将释放出比自身当前大近50倍的市场空间。“这一事件的意义绝对是革命性的,也是当前中国乃至全球光伏行业想都不敢想的事”。 牛明也早意识到了中环股份这一探索的深远意义,因此他早在2012年开始就接连重仓中环股份,成为公司的铁杆拥趸者。他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7.5G瓦的电站项目几乎相当于当前国内光伏发电总装机的两倍,这一规模可敌国的电站项目一旦建成发电,中环股份市值将从现在的百亿元向千亿元发起冲击。东吴证券分析师则直接预测,到2015年,公司营业收入将有望突破65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中环股份。东吴证券在去年8月连续发表三篇长达万字的深度研报,将中环股份列为近年来A股市场难得一见的“10倍股”。 正是在一系列强烈利好释放下,中环股份一度成为A股“香饽饽”。去年以来,中环股份组织的多次投资者互动及调研活动,都吸引了包括知名券商和基金在内的多家投资机构的参与。最值得一提的是,中环股份还吸引了曾经的“公募一哥”王亚伟的垂青。据公司2013年年报披露,王亚伟管理的“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昀沣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于去年四季度买入中环股份550万股,位列其第九大流通股股东。 中环股份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也一度惊艳。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的一年时间里,公司股价从低谷时的11.03元涨至峰值时的29.64元,区间涨幅近3倍,而同期大盘指数却处于每况愈下的状态,这让众多股价随波逐流的同行业个股相形见绌。 被看作利好因素的还有中环股份背后的伙伴们。与中环股份一道参与吉瓦级聚光光伏电站建设计划的还有另外三方:光伏制造业巨头美国Sunpower公司、内蒙古电网以及有着呼和浩特国资背景的投资公司。Sunpower公司是目前全球领先的聚光光伏发电系统集成商,近两年持续受到股神巴菲特青睐。内蒙古电网有通道资源,在并网方面将为公司开“绿灯”。而有了呼和浩特国资背景的投资公司的参与,公司更能获得当地政府在土地、税费等方面的扶持。因此,牛明认为,多重因素叠加效应下,中环股份要实现千亿元级的光伏宏图将指日可待。 按照中环股份总经理沈浩平在此次调研交流会上的介绍,通过上述四方合作,未来建成的7.5GW光伏电站项目将具备三个“30%”的优势:一是内蒙古自治区工业用电价格比东部沿海地区低30%,二是公司独创的高转换效率单晶硅片厚度将低同行业30%,三是通过与sunpower聚光光伏系统结合并实现国产化,电站所用电池组件转换效率将高出多晶硅电池30%。“而这些优势因素综合在一起,便可推动这些电站项目度电成本达到0.4元的预期目标。”沈浩平说。&&& “平价上网”尚未直接证实 中环股份的吉瓦级光伏电站蓝图一度让市场情绪高涨,也令牛明对公司二级市场表现充满信心。但让他苦恼的是,自打中环股份宣称将光伏发电度电成本降至0.4元的那一刻起,他所到之处接触的众多业内专家均对这一目标短期内实现的可能性不看好。 这也是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过程中的普遍反映。综合业内专家向中国证券报记者介绍的情况,早在几年前国内光伏行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激情满怀的业界巨头就纷纷立志要加快推进光伏度电成本迅速下降,但那个时期“1元/度”一直是业内共赴的目标,随着全产业链产品价格在两三年时间内断崖式的下帖,目前广被业界认可的度电水平最低可降至0.7元-0.8元。但业界的一个基本共识是,要实现光伏发电度电水平与火电相当,进入真正的平价上网时代,至少要等到2020年以后。 “中环股份的创举一旦实现,意味着要引领中国光伏行业跑步进入‘平价时代’,这的确让人不可思议。”资深光伏行业研究员王海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光伏行业主流技术路线一直存在着多晶硅与单晶硅之间的较量,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后者拥有高出前者的转换效率,但也同时伴随着高出前者的成本。在“成本为王”越发成为行业铁律的背景下,单晶技术始终无法取代多晶的地位。他认为,中环股份潜心研发的高效单晶硅技术,即便能实现效率的跨越式提升,最终也可能无法伴随成本的下降。 按照中环股份方面的对外介绍,中环股份核心的技术优势是将制造单晶硅片传统的直拉(CZ)技术与公司固有的区熔(FZ)技术成功耦合成其独创的直拉区熔技术(CFZ),在实验室状态下已实现24%到26%的光电转换效率,并且利用这一优势再与Sunpower已推广应用的C7低倍聚光光伏发电系统融合,在降低系统成本中实现发电量的提升。 尽管外界对于作为半导体行业翘楚的中环股份在区熔单晶硅片的技术优势普遍认可,但关于高转换效率与低成本之间如何良性匹配的逻辑,业内人士依然普遍存有疑问。王海生指出,中环股份自2012年宣布打造吉瓦级聚光光伏电站计划至今,并未公布关于度电成本构成的相关数据,外界也无从探究。 唯一可以作为理论依据的是,国际权威光伏市场研究机构SEMI联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两年前发布的《2013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中提出一个说法:“光伏产品转换效率的提升可以直接降低系统平衡成本,组件效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系统平衡成本可下降5到7个百分点”。在此理论下,看多中环股份的市场人士认为其组件转换效率较常规多晶组件高出30个百分点,因此成本可实现一倍以上的降低。 但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世江表示,上述报告中所提出的成本下降理论只是个经验公式,且界定范畴并不适用于高效晶硅电池领域。因此,并不能把这个公式简单地作为普通光伏发电领域的理论依据。他分析道,中环股份的CFZ技术虽然相较于传统直拉单晶和多晶技术提升了效率,但由于其工艺多出了一道工序,则相应增加了设备的产能利用率以及单位单晶硅片的生产能耗。“这个道理直观来讲,以前一台炉子能熔炼出一定量的硅片,现在需要两台炉子,产能就相当于下降一半,而增加一台炉子作业则又会增加一倍的电耗,这种情况下,硅片以及后期电池组件的制造成本怎么能下降?”他说。 王海生也认为,高转换效率与低成本之间本身就不能划等号。他表示,目前多晶硅光伏电站0.7元到0.8元的度电成本对应的系统综合投资成本为9元/瓦到10元/瓦,如果系统度电成本降至0.4元/度,则意味着其投资成本将至5元/瓦左右。事实上,电池组件加逆变器等配套设施成本就要占到其中的90%,这一部分目前下降空间有限,剩下的10%空间即便压缩再多,最终系统综合成本也很难实现大幅下降。“当前的光伏行业,企业更看重的是综合投资成本,度电成本尽管重要,但也只是实验室状态下谈论的东西。” 在上述调研活动的投资者交流会上,关于0.4元度电成本如何实现的问题,也依然是大家关心的焦点。对此,中环股份总经理沈浩平表示,公司更愿意用实际行动来回应市场。他强调这一数字指的是包含了土地、电网接入、财务成本及人工设备运维等各项费用在内的全成本,是在光伏电站整个25年寿命期内综合测算出的成本。按照公司方面介绍,其为收集相关运行数据而在内蒙古厂区先期建起的25千瓦示范电站,目前日可利用小时数达10小时,日发电量达250度电,这与同行业内同等规模项目相比已属领先。 沈浩平指出,未来随着电池组件系统零衰减率的优势体现,以及CFZ硅片的规模化量产,加之C7系统的国产化,中环股份聚光光伏电站的全成本优势将一展无余。“我们希望带给市场的一个观念是,最好的东西并不一定意味着就是最贵的。” 牛明则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尽管0.4元/度的成本公司目前无法直接证实,但外界同样也无法证伪。“这就相当于我准备从北京到成都,选择不同的出行工具就会预算出不同的出行费用,但最终实际路上花多少开销,还需要等达到目的地后才能最终确定。” 尽管无法知晓中环股份聚光光伏电站度电成本水平到底如何,但可以作为参考的一个数据是,不久前有媒体报道称,作为全球聚光光伏发电先驱的SunPower公司,其高管层曾对外界透露公司聚光光伏系统的最低组件价格为0.75美元/瓦,而目前多晶硅组件的均价已到0.65美元/瓦以下。&&& 千亿元投资从哪儿来  在度电成本之外,外界对于中环股份雄心勃勃计划的疑虑还有很多。 在上述为期两天的调研行程中,中国证券报记者实地看到,累积投资将达43亿元的呼和浩特单晶硅片项目已建成一期二期,数百台硅片生产设备已全面投产,三期工程也已开工,数名工人正挥汗如雨地进行平整地基和打桩。在电站建设方面,按照公司计划,到今年年底,将有100兆瓦项目建成并网发电。 但100兆瓦显然距离与7.5吉瓦(相当于7500兆瓦)的目标还相距甚远。调研中同行的一位资深券商研究员认为,按照公司及市场此前普遍预期,7.5吉瓦项目将在5年内全面建成,但从目前推进的进度来看,要如期实现这一目标可能存在不小难度。他同时指出,体现公司技术优势的CFZ硅片及C7低倍聚光系统,截至目前还未完全实现量产及国产化,意味着从实验室到商业化推广过程中还存在着不确定性。 不过,在不少投资者看来,项目进度慢的问题远不如“钱从哪儿来”的问题更值得关注。 在宣布启动7.5GW电站建设计划之后,去年中环股份又在四川签下了规模达3吉瓦的电站建设协议。如果按照行业平均每吉瓦需一百亿元投资的水平测算,这总量已超过10吉瓦的电站项目最终可能要耗费超过千亿元的资金。对于一家年营收仅为数十亿元,总资产仅为100多亿元的地方国企来说,如此庞大的资金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对此,中环股份董秘安艳清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公司将采用分阶段建设,滚动式的投入,逐步完成电站项目投资。对于外界关心的融资渠道问题,公司除利用银行贷款以及A股市场通过定增股票融资外,还将适时利用与Sunpower等公司的合作关系,开拓海外融资渠道。 自2009年转型进入光伏行业之后,中环股份先后两次获准定增募资近50亿元,还发行了6亿元公司债。除此之外,公司今年6月还通过子公司斥资5亿元打造融资租赁平台,意图撬动50亿元的融资需求。这意味着目前公司的融资渠道尚属畅通。但值得一提的是,公司2012年定增的近20亿元中大部分由大股东中环集团埋单,而今年4月刚获准发行的30亿元定增方案目前仍在寻找接盘方。 但一位财务专家指出,即便融资一路畅通,但相对于上千亿元规模的资金需求而言仍可能是杯水车薪。如果投资者对公司定增项目前景产生顾虑,那今后公司定增募资最终埋单的仍可能只有大股东。而若取道银行贷款,则需要公司拥有至少20%的自有资金储备,且近两年银行抬高了对光伏行业贷款的门槛,这条通道或许不会畅通。 王海生也认为,建光伏电站是“有钱人的游戏”,且投资回报收益水平有下降趋势,即使有一定资金实力的企业也开始出手谨慎,此番中环股份如此大手笔的电站计划,融资问题是否能够超脱于同行,颇值得商榷。&&& 近忧之外更有远虑 事实上,类似中环股份这样“颠覆行业”的壮举在A股市场其他公司身上也曾发生过,但鲜有成功的案例。 国内LED行业龙头三安光电早在五年前就曾高调宣布打造高倍聚光光伏电站业务,以利用自身的优势高起点切入光伏行业实现差异化竞争。彼时,三安光电对外宣称其高倍聚光光伏电站度电成本也有望降低到与火电度电成本相当的水平,与如今中环股份的说法如出一辙。但外界看到的现实是,三安光电这项业务推进至今,也只是在宁夏斥资80亿元尝试建造了规模仅为200兆瓦的示范电站。 王世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分析道,尽管中环股份与三安光电所投建的聚光光伏电站存在“低倍”与“高倍”之别,但并非有本质之别。当初三安光电抛出聚光光伏概念时,业界就曾对其实现可能性与否进行了充分讨论,其推进至今并不理想的教训,应该值得中环股份借鉴。 在王世江看来,即便中环股份CFZ及低倍聚光电站最终成功商业化推广,在目前国内行业现状下,如何避免被其他同行跟风超越,以及如何将内蒙古的模式复制到其他区域市场,也是不容回避的大问题。而安艳清的回应是,公司核心的CFZ技术已经申请多项国家专利,未来即使有一两个核心技术人员被同行挖走,短期内想复制也比较难。 一位参加调研的券商研究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对于国内新能源发电来说,并网消纳永远是大问题。中环的内蒙古项目已获得内蒙古电网“绿色通行证”,但内蒙古蒙西电网是个独立于国网之外的电网公司,未来中环股份的电站项目要进入内蒙古电网以外的区域,要保证如此大规模的发电同样也能顺利并网发电并非易事。 作为老牌半导体企业,中环股份的半导体收入比重不断下滑,而光伏新能源业务收入比重已经超过一半。但业界对于中环股份千亿级电站建设计划蓝图的消极情绪,似乎也传染到了二级市场。自2013年10月份以后,中环股份股价开始屡屡下滑,已由高点时的近30元跌至当前的20元以内。更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四季度重仓买入中环股份股票的王亚伟,在今年一季度已经悄然撤退。根据中环股份2014年一季报披露的情况,王亚伟旗下的“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昀沣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今年一季度已减持公司75万股股份,退出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列。 随着中环股份股价下跌,股吧里不少投资者的情绪也开始出现波动,甚至有人开始将其比作当年的高调宣布研发乙肝疫苗最终失败的重庆啤酒。有投资者甚至直陈,二者的共同之处就在于“明知道违背行业规律,却还在编织动听的故事”。 面对外界的质疑,中环股份高管常以苹果公司的经历作为正面素材进行反驳,安艳清曾说:“曾作为手机行业‘门外汉’苹果手机问世之前,也曾广不被看好,但当其经历市场的检验之后,大家才意识到其对于传统手机市场的颠覆性价值所在。”一个值得提及的细节是,作为公司技术灵魂的总经理沈浩平据称曾拒绝其他公司年薪千万元的加盟邀请,而执著于扎根中环股份以CFZ技术实践“蓝天替代煤”的梦想。
下载方法:苹果用户可以通过appstore安装。
安卓版用户可以通过百度手机助手,360手机助手,豌豆荚,腾讯应用宝进行下载。
中国证券报是新华社主办的证券类专业报纸。
中证网是中国证券报倾力打造的金融证券专业网站,是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创业板信息披露网站以及国内最为著名的蓝筹路演网,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证券资讯平台。
分享给朋友
点击右上角在弹出菜单中可选择发送给朋友或分享给朋友圈,也可以通过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进行分享。
服务热线400-818-881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西光伏发电安装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