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美好的回忆已过去,沉睡魔咒迅雷下载的魔咒也已惊醒.青春岁月的叛逆,让我们背道写的是什

没人能取代记忆中的你,和那段青春岁月
摘自 作者:睿雪纷菲
除夕。Y国M市中国留学生会的buffet
lunch。口袋里的手机又震了一下,打开一看,是妹妹来的短信,只有短短几个字:“小虎队要唱了!”
是啊,我当然知道,他们就要出来了。在这一刻之前,我已经盯着饭店大厅里的电视屏幕等了近两个小时。不,其实这场等待从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了,久得连我自己也要板着手指才能把它数清楚。蓦然回首,这一过竟然已经是十五年...
那是1995年的“虎啸龙腾”演唱会,一个泪水多过欢笑的舞台,三位身着黑白红装的翩翩少年和一个即将缓缓落幕的传奇故事。有些画面一旦闯入了脑海,就再也无法抹去了。比如你们依依不舍地最后一次转身,留下那句“请相信我们明天一定会再见,就像白云离不开蓝天”。就是这句承诺,让我坚信了,你们总有一天会再回来。
殊不知,这场等待远比想象中的漫长和艰难。机会一次次地出现,最后却又都幻化成了泡影。
日,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三只小虎,在有朋的个人演唱会上。当时,另两只是特邀来宾。三个人合唱了一首《星光依旧灿烂》。我在离舞台很近的地方,看着已经青春不再的他们,开心,激动,却也不无遗憾。在我看来,这只能算得上一场三人的重聚,而并非小虎队的回归。真正属于小虎队的舞台,是不该出现一个主角和两个配角的。
2006年10月,台湾的中秋晚会,最后一刻的风云突变,再次留给我三分之一的遗憾。看着聚光灯下两个略显孤独的身影,心里挺不是滋味。
2008年,小虎队出道20周年,要求重组进行纪念演出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最终却还是在三个人各自犹豫或坚定的一一澄清下不了了之。
太久的等待,太多的失望,看着在事业和生活上越走越远的三个人,曾经坚信不疑的我终于也生出一丝怀疑。我开始试着说服自己,或许,他们真的已经化为了一个传说。
吃饭的人们突然发出一阵骚动。我知道,他们来了!
好久不见,我亲爱的小虎们。
缓缓升起的舞台,未变的走位,熟悉的手语,相同的歌声,只那么几秒钟时间,便叫我相信,我念念不忘的那个传说是真的又回来了。
起身,目不转睛地对着屏幕,口中轻轻地跟唱,此时的我,心里却是出奇的平静。自从一个多月前从有朋的口中第一次证实这个消息,便没有出现曾经想象过千次万次的狂喜。那时候便明白,我原来早已学会了习惯和享受默默等待的过程,今天的结果只不过是漫长等待以后的水到渠成。
我知道这将会是今年春晚上最成功的节目之一。五分钟,三首歌,与很多人的意义,是被猝不及防地唤醒了那些已经遗忘的往昔和记忆。然而与我,它的意义更多一点,因为他们和他们的歌,在我心中所占据的位置从来就不曾改变过,未有遗忘也无法被替代。
认识小虎队,其实已经是他们快要解散的时候了,机缘巧合于在妹妹家偶然看到的一盘卡带。无聊的时候放进录音机里听,就被一首《红蜻蜓》施了魔咒。那应该是第一次,有人告诉我,无忧无虑的童年会慢慢被越来越多的烦恼填满。只是当时的我并不明白,这些烦恼从何而来。因为在我的脑袋里,长大就意味着可以穿漂亮的高跟鞋,意味着不用每天晚上做功课,意味着能够自由自在地去每一个自己想去的地方。
后来进了初中,一个同学有好几盒小虎队的磁带,于是就借了来听,居然每一首歌都像具有魔力一样,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以至于把带子反反复复地听了一个学期,都不舍得还给人家。那个时候,还没有mp3,没有发达的网络,更不知道什么叫追星。唯一能做的,就是每周五放学的时候,冲到学校门口的小音像店,把每一排架子每一盒磁带或CD一一找过来。因为当时小虎队已经解散,他们的磁带经常被丢在最底下一排不起眼的地方,而且只有一两盒,卖掉了老板才会补货。于是,我每一次都是背着重重的书包,蹲在地上,费力地在角落里一遍一遍地寻找。
那时候,大家都开始听王力宏,听梁静茹,听无印良品。再后来,小音像店关门了,mp3问世了,歌坛有了越来越多新的男子组和。但我再没有找到这般清澈透明的词曲和歌声。于是,我依然带着我的walkman和卡带,带着那些我喜欢的经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个人自得其乐。不管是快乐或不快乐的时候,这些歌总是让我的心在一瞬间敞亮起来。我一边听,一边等着他们回来。就这样,从初中,到高中,到大学,再到留学他乡......
直到现在,我依然会经常被问起最喜欢三个中的哪一个。原本,我确有自己的答案。但后来才慢慢意识到,那是个不可分的整体,他们每个人扮演的角色,都无法被代替。从此后这便成为了一个我不太愿意回答的问题。
吴奇隆,他是当年的组合里当仁不让的焦点,单飞以后却走着下坡路,不论是事业还是生活。先是用了12年为家里还清债务,再是遭遇一场以背叛收场的婚姻,这一些,大概是那年唱着《庸人自扰》的他不曾预料过的未来。当全世界等着他为沸沸扬扬的离婚传言做一个交待的时候,他在博客上说,“感情是缘分不是工具,缘份尽了就该分手了,我,要为自己走出自己”。看到这句话,我忍不住拍手叫好。后来又看过另一个采访,再被问起这件事,他也只是说了一句,当年的自己太过轻率,没有慎重考虑就匆匆结婚了,除此以外,没有半句对对方的责备。半年后再见到他,已经是在春晚演出的排练厅里,他是三个里最年长的一个,却也是最调皮的一个,如果不是看到眼角的那些皱纹,我大概真的会相信,他还是当年那个身手敏捷的追风少年。那时我在想,经历了一场大的变故,却可以很快重新有说有笑地走出来的人,只有两种可能,要不是没心没肺,就是拥有着莫大的智慧。但是,一个没心没肺的人是不可能写出一首《祝你一路顺风》来的,所以,吴奇隆,他应该是一个智慧之人。我想,是他唱过的歌早已教会他世事难预料,笑一笑往事随风飘的道理。我知道,你还在介意着那个空翻,不翻就不翻了吧。朋友和家人说的对,危险又伤身。20年前,你和小虎队的结缘就来自于一个无心的空翻;20年后,你已经无需再靠它证明自己。有时候经典的重现,不需要依靠一模一样的复制。深夜看到你的那篇名为《心疼》的博文,你说,“我有两个弟弟,一个不善对外表达情感,一个不善对内沟通情感”;你又说,“志朋,有朋,受伤了也别怕,我们还有彼此”。那一刻,眼泪再也忍不住,刷刷地流下来。这么多年来,能够如此独到而准确地解读他们两个的,终究只有你。弟弟们受委屈的时候,一句我们还有彼此,便成就了经典中的经典,那就是曾经的你们带给我的感动,我终于确信它至今还在延续,这一些,早已胜过一千个一万个完美的空翻。
陈志朋,他是跳舞跳得最好的一个,是单飞前后都走得最磕磕碰碰的一个,也是我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不懂欣赏的一个。一直以来,志朋都是三个人里面最期待小虎队重组的人。我本来总是以为,他有如此的愿望,很大程度上与他单飞以后慢慢落后于其他两个兄弟的事实有关。直到几年以前,一本自传《有志者,朋》,终于让我认识了一个真实的陈志朋。印象里最深的一句话,“小虎队是我的心魔”。这个魔,与他们三人之间的感情无关,而是来自从组建一开始便如影随形、没完没了和赤裸裸的比较。的确,三个人之中,陈志朋绝非最出彩的一个,再加上他平时的沉默寡言,显然在媒体和歌迷挑剔的比较中略占下风,其中也包括曾经的我。而我始终觉得,给他带来最大负担的是那个“小帅虎”的头衔,如果当时换成另一个名字,他的路也许会好走很多。这种压力,让志朋曾经自暴自弃过,甚至染上过很重的酒瘾。这样一个深受其苦的人,怎么可能在单飞后还一直想着重组,再给别人提供另一次比较的谈资呢?因为陈志朋,他就是这样一个念旧的人。前两天看一个节目对志朋的采访,直到现在,说起1991年小虎队第一次解散时拍mv的场景,他依然情绪失控,泣不成声。他最近的博客,也是更新最勤快的,以每天两篇的速度,一遍遍地感激带他们出道的经济人,也一遍遍地向所有人宣告着重逢的喜悦。彩排的时候,他被戏称为陈老师,因为那些手语和舞蹈动作他记得最最清楚。当被记者问到为何印象如此深刻的时候,他很郑重地说,因为,这是不可遗忘的事情。这一刻,又被深深地打动了。终于明白,那两个叫吴奇隆和苏有朋的人,那段有小虎队的日子,对于他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曾经的心魔带给他的伤害。想到他在自传里写的一个情节,拍《还珠格格》的时候,有朋被另外一个流氓主演欺负,跑来向他哭诉,他一个平时好脾气的人竟然气不打一处来,立即要去帮有朋出头。这个时候,大概所有曾经的间隙都算不了什么了,他只是一个想要保护弟弟的哥哥,其他的都不重要。善良如斯,便是志朋。陈志朋说,他每次唱那句“毛毛虫期待着明天有一双美丽的翅膀”的时候都有忍不住落泪的冲动。我想那只毛毛虫一定就是他自己。前几天和个朋友聊天,偶然听她说起三人之中最喜欢的便是志朋,当时把我惊讶了一下,也惊喜了一把。到底,还是有人懂得欣赏他的才华的。想起他的博客叫做“志朋帝国”,是,志朋,你有你的帝国,在那里,只有你和一群懂得尊重你的努力和才能的人,在那里,你不需要再担心人言可畏。
苏有朋,我喜欢叫他小乖,因为这是他的哥哥们曾经最爱用的称呼。三人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单飞后发展得最好的一个。出道之初,有朋就是一个传奇。因为他一边读着台北市最好的高中,一边又是通告繁忙的少年偶像。后来,他以全台湾第五名的高考成绩考入了台湾大学。很长一段时间,我不能理解,究竟这样一个乖学生是怎么会做出退学的选择的。直到他单飞了很久以后,我才逐渐地看到,有朋倔强和叛逆的一面,虽然那些东西带给我的感觉并不太好。单飞后的他,努力地给自己做着转型,从外表到戏路,他要证明自己可以变得成熟,甚至为了这个,他一度顽固地要和过去的自己撇清关系。他说他不喜欢别人叫他乖乖虎,于是大家都开始变得小心翼翼,直到现在,吴奇隆和陈志朋也都没有再那么叫过他了。曾有很多次小虎队重聚的机会,都因为他而付诸东流,有人说他耍大牌,有人为他辩护,无论怎样,我确信,苏有朋有他的心结。后来,他的《风声》好评如潮,被称作是他表演生涯里最好的一部作品,但是我却没有再看,因为,我有我的心结。一个演员的多变和成熟是一件绝对的好事,但现在的有朋却和我心中的形象越走越远,这本是我拒绝改变,与他无关。这次春晚合作之初,还是有些不和谐的声音,依然和有朋有关,仿佛这已经是媒体的习惯了。后来的惊讶来自于他的两次流泪。一是春晚的第一次带妆彩排,小虎队一上场便得到了现场大合唱的效果,下得舞台来,他在几百家媒体的镜头下便忍不住红了眼睛;二是一个访谈节目,临近尾声的时候,主持人问他现在最想唱的一首歌是什么,他就唱起了《骊歌》,才没哼两句,就把头埋进了手里,再也唱不下去。在这台节目里,他回应了一直以来的流言蜚语,他承认有着自己小小的尊严和骄傲,我想,我知道那是什么。接下来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小虎队已经超越了他们三个人,上升为一个符号,一个象征,一个经典,他有责任维护这个经典,不允许也不能不负责任地用这三个字去随意地进行演出。这与我的观点恰是不谋而合的。当年躲在哥哥们后面的乖乖虎是真的成熟了。而我,也开始慢慢变得释怀。其实或许每个人都是依然深爱着这个团队的,只是他们选择的方式不尽相同而已。再后来,又看了些花絮,居然听到有朋在三个人齐聚采访的时候以“我是乖乖虎”的方式和大家打招呼;还有便是春晚的正式演出,一个转身动作他又慢了半拍,一如十多年之前的那般笨拙。那一刻,我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骨子里的他终究还是当年的那个小乖,年少轻狂其实也算不上一种错,就像他自己唱的,“谁能年少不痴狂独自闯荡”。兜兜转转回到原点的时候,我相信他已经重新拾回了一些珍贵的东西。
感谢这一次的春晚,带给了我奢望了十五年的五分钟,也让我重新认识了一些人,一些事。
这次的演出,好与坏,对我而言,毫不重要。
不要总说他们改变了。同样改变的,还有我们自己的眼光和心情。
喜欢他们,从不因为他们有多成功,只因为他们是独一无二的小虎队。就像他们所代表的你我的青春,磕磕碰碰,不曾尽善尽美,但是,谁又忍心苛求太多?
记得小燕姐在十几年前的一个节目里说过,三只在一起的小虎,给了很多很多年轻人一次梦的机会。他们自己的梦成功了,别人也因为他们有了一个最好的青春的梦。
奇隆,志朋,小乖,
你们还会怀念么?那些嬉笑打闹争抢便当的日子,那些自己提着化妆箱赶通告的日子,那些排舞到深夜在舞蹈房蜷缩着入睡的日子......
如今,大概我们也只能温习一些泛黄而模糊的影带了。
回不到的过去,
红蜻蜓不见了,蝴蝶也飞远了,
然而,没人能取代记忆中的你,和那段青春岁月。
又要分别了。三辆车,载着你们驶向各自不同的方向。
还会有下一次么?也许有,又也许,这就是最后的句号了。
但这些,对我已经不再重要。
一段情结,未解,难解,无须再解。
老虎队,勾起了许多80后年少轻狂时的回忆,那是一段单纯和青涩的岁月。让我们记住的也不仅仅是那熟悉的歌声和那俊俏的脸庞,而是当时对生活执著的热爱,对感情勇敢的释放。
感谢小虎队,也感谢老虎队。还是那句话,虽然岁月可以改变人的容颜,但是内心的纯洁美丽无法割舍。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没人能取代记忆中的你,和那段青春岁月
(这是一篇啰里八嗦的文,是我写给自己看的文字。假如有一天我失忆了,请一定给我看这篇文章,因为它是一段我不想遗忘和丢失的心情故事。)
除夕。米兰留学生会的buffet
lunch。口袋里的手机又震了一下,打开一看,是妹妹来的短信,只有短短几个字:“小虎队要唱了!”
是啊,我当然知道,他们就要出来了。在这一刻之前,我已经盯着饭店大厅里的电视屏幕等了近两个小时。不,其实这场等待从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了,久得连我自己也要板着手指才能把它数清楚。蓦然回首,这一过竟然已经是十五年。
那是1995年的“虎啸龙腾”演唱会,一个泪水多过欢笑的舞台,三位身着黑白红装的翩翩少年和一个即将缓缓落幕的传奇故事。有些画面一旦闯入了脑海,就再也无法抹去了。比如你们依依不舍地最后一次转身,留下那句“请相信我们明天一定会再见,就像白云离不开蓝天”。就是这句承诺,让我坚信了,你们总有一天会再回来。
殊不知,这场等待远比想象中的漫长和艰难。机会一次次地出现,最后却又都幻化成了泡影。
&&&&&日,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三只小虎,在有朋的个人演唱会上。当时,另两只是特邀来宾。三个人合唱了一首《星光依旧灿烂》。我在离舞台很近的地方,看着已经青春不再的他们,开心,激动,却也不无遗憾。在我看来,这只能算得上一场三人的重聚,而并非小虎队的回归。真正属于小虎队的舞台,是不该出现一个主角和两个配角的。
2006年10月,台湾的中秋晚会,因为有朋最后一刻的爽约,再次留给我三分之一的遗憾。看着聚光灯下两个略显孤独的身影,心里挺不是滋味。
2008年,小虎队出道20周年,要求重组进行纪念演出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最终却还是在三个人各自犹豫或坚定的一一澄清下不了了之。
太久的等待,太多的失望,看着在事业和生活上越走越远的三个人,曾经坚信不疑的我终于也生出一丝怀疑。我开始试着说服自己,或许,他们真的已经化为了一个传说。
吃饭的人们突然发出一阵骚动。我知道,他们来了!
好久不见,我亲爱的小虎们。
缓缓升起的舞台,未变的走位,熟悉的手语,相同的歌声,只那么几秒钟时间,便叫我相信,我念念不忘的那个传说是真的又回来了。
起身,目不转睛地对着屏幕,口中轻轻地跟唱,此时的我,心里却是出奇的平静。自从一个多月前从有朋的口中第一次得知这个消息,便没有出现曾经想象过千次万次的狂喜。那时候便明白,我原来早已学会了习惯和享受默默等待的过程,今天的结果只不过是漫长等待以后的水到渠成。
我知道这将会是今年春晚上最成功的节目之一。五分钟,三首歌,与很多人的意义,是被猝不及防地唤醒了那些已经遗忘的往昔和记忆。然而与我,它的意义更多一点,因为他们和他们的歌,在我心中所占据的位置从来就不曾改变过,未有遗忘也无法被替代。
认识小虎队,其实已经是他们快要解散的时候了,机缘巧合于在妹妹家偶然看到的一盘卡带。无聊的时候放进录音机里听,就被一首《红蜻蜓》施了魔咒。那应该是第一次,有人告诉我,无忧无虑的童年会慢慢被越来越多的烦恼填满。只是当时的我并不明白,这些烦恼从何而来。因为在我的脑袋里,长大就意味着可以穿漂亮的高跟鞋,意味着不用每天晚上做功课,意味着能够自由自在地去每一个自己想去的地方。
&&&&&后来进了初中,一个同学有好几盒小虎队的磁带,于是就借了来听,居然每一首歌都像具有魔力一样,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以至于把带子反反复复地听了一个学期,都不舍得还给人家。那个时候,还没有mp3,没有发达的网络,更不知道什么叫追星。唯一能做的,就是每周五放学的时候,冲到学校门口的小音像店,把每一排架子每一盒磁带或CD一一找过来。因为当时小虎队已经解散,他们的磁带经常被丢在最底下一排不起眼的地方,而且只有一两盒,卖掉了老板才会补货。于是,我每一次都是背着重重的书包,蹲在地上,费力地在角落里一遍一遍地寻找。
那时候,大家都开始听王力宏,听梁静茹,听无印良品。再后来,小音像店关门了,mp3问世了,歌坛有了越来越多新的男子组和。但我再没有找到这般清澈透明的词曲和歌声。于是,我依然带着我的walkman和卡带,带着那些我喜欢的经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个人自得其乐。不管是快乐或不快乐的时候,这些歌总是让我的心在一瞬间敞亮起来。我一边听,一边等着他们回来。就这样,从初中,到高中,又到大学......
直到现在,我依然会经常被问起最喜欢三个中的哪一个。原本,我确有自己的答案。但后来才慢慢意识到,那是个不可分的整体,他们每个人扮演的角色,都无法被代替。从此后这便成为了一个我不太愿意回答的问题。
吴奇隆,他是当年的组合里当仁不让的焦点,单飞以后却走着下坡路,不论是事业还是生活。先是用了12年为家里还清债务,再是遭遇一场以背叛收场的婚姻,这一些,大概是那年唱着《庸人自扰》的他不曾预料过的未来。当全世界等着他为沸沸扬扬的离婚传言做一个交待的时候,他在博客上说,“感情是缘分不是工具,缘份尽了就该分手了,我,要为自己走出自己”。看到这句话,我忍不住拍手叫好。后来又看过另一个采访,再被问起这件事,他也只是说了一句,当年的自己太过轻率,没有慎重考虑就匆匆结婚了,除此以外,没有半句对对方的责备。半年后再见到他,已经是在春晚演出的排练厅里,他是三个里最年长的一个,却也是最调皮的一个,如果不是看到眼角的那些皱纹,我大概真的会相信,他还是当年那个身手敏捷的追风少年。那时我在想,经历了一场大的变故,却可以很快重新有说有笑地走出来的人,只有两种可能,要不是没心没肺,就是拥有着莫大的智慧。但是,一个没心没肺的人是不可能写出一首《祝你一路顺风》来的,所以,吴奇隆,他应该是一个智慧之人。我想,是他唱过的歌早已教会他世事难预料,笑一笑往事随风飘的道理。我知道,你还在介意着那个空翻,不翻就不翻了吧。朋友和家人说的对,危险又伤身。20年前,你和小虎队的结缘就来自于一个无心的空翻;20年后,你已经无需再靠它证明自己。有时候经典的重现,不需要依靠一模一样的复制。深夜看到你的那篇名为《心疼》的博文,你说,“我有两个弟弟,一个不善对外表达情感,一个不善对内沟通情感”;你又说,“志朋,有朋,受伤了也别怕,我们还有彼此”。那一刻,眼泪再也忍不住,刷刷地流下来。这么多年来,能够如此独到而准确地解读他们两个的,终究只有你。弟弟们受委屈的时候,一句我们还有彼此,便成就了经典中的经典,那就是曾经的你们带给我的感动,我终于确信它至今还在延续,这一些,早已胜过一千个一万个完美的空翻。
&&&&&陈志朋,他是跳舞跳得最好的一个,是单飞前后都走得最磕磕碰碰的一个,也是我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不懂欣赏的一个。一直以来,志朋都是三个人里面最期待小虎队重组的人。我本来总是以为,他有如此的愿望,很大程度上与他单飞以后慢慢落后于其他两个兄弟的事实有关。直到几年以前,一本自传《有志者,朋》,终于让我认识了一个真实的陈志朋。印象里最深的一句话,“小虎队是我的心魔”。这个魔,与他们三人之间的感情无关,而是来自从组建一开始便如影随形、没完没了和赤裸裸的比较。的确,三个人之中,陈志朋绝非最出彩的一个,再加上他平时的沉默寡言,显然在媒体和歌迷挑剔的比较中略占下风,其中也包括曾经的我。而我始终觉得,给他带来最大负担的是那个“小帅虎”的头衔,如果当时换成另一个名字,他的路也许会好走很多。这种压力,让志朋曾经自暴自弃过,甚至染上过很重的酒瘾。这样一个深受其苦的人,怎么可能在单飞后还一直想着重组,再给别人提供另一次比较的谈资呢?因为陈志朋,他就是这样一个念旧的人。前两天看一个节目对志朋的采访,直到现在,说起1991年小虎队第一次解散时拍mv的场景,他依然情绪失控,泣不成声。他最近的博客,也是更新最勤快的,以每天两篇的速度,一遍遍地感激带他们出道的经济人,也一遍遍地向所有人宣告着重逢的喜悦。彩排的时候,他被戏称为陈老师,因为那些手语和舞蹈动作他记得最最清楚。当被记者问到为何印象如此深刻的时候,他很郑重地说,因为,这是不可遗忘的事情。这一刻,又被深深地打动了。终于明白,那两个叫吴奇隆和苏有朋的人,那段有小虎队的日子,对于他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曾经的心魔带给他的伤害。想到他在自传里写的一个情节,拍《还珠格格》的时候,有朋被另外一个流氓主演欺负,跑来向他哭诉,他一个平时好脾气的人竟然气不打一处来,立即要去帮有朋出头。这个时候,大概所有曾经的间隙都算不了什么了,他只是一个想要保护弟弟的哥哥,其他的都不重要。善良如斯,便是志朋。陈志朋说,他每次唱那句“毛毛虫期待着明天有一双美丽的翅膀”的时候都有忍不住落泪的冲动。我想那只毛毛虫一定就是他自己。前天和王导聊天,听她说三人之中最喜欢的便是志朋,当时把我惊讶了一下,也惊喜了一把。到底,还是有人懂得欣赏他的才华的。想起他的博客叫做“志朋帝国”,是,志朋,你有你的帝国,在那里,只有你和一群懂得尊重你的努力和才能的人,在那里,你不需要再担心人言可畏。
苏有朋,我喜欢叫他小乖,因为这是他的哥哥们曾经最爱用的称呼。三人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单飞后发展得最好的一个。出道之初,有朋就是一个传奇。因为他一边读着台北市最好的高中,一边又是通告繁忙的少年偶像。后来,他以全台湾第五名的高考成绩考入了台湾大学。很长一段时间,我不能理解,究竟这样一个乖学生是怎么会做出退学的选择的。直到他单飞了很久以后,我才逐渐地看到,有朋倔强和叛逆的一面,虽然那些东西带给我的感觉并不太好。单飞后的他,努力地给自己做着转型,从外表到戏路,他要证明自己可以变得成熟,甚至为了这个,他一度顽固地要和过去的自己撇清关系。他说他不喜欢别人叫他乖乖虎,于是大家都开始变得小心翼翼,直到现在,吴奇隆和陈志朋也都没有再那么叫过他了。曾有很多次小虎队重聚的机会,都因为他而付诸东流,有人说他耍大牌,有人为他辩护,无论怎样,我确信的是,苏有朋有他的心结。后来,他的《风声》好评如潮,被称作是他表演生涯里最好的一部作品,但是我却没有再看,因为,我有我的心结。一个演员的多变和成熟是一件绝对的好事,但现在的有朋却和我心中的形象越走越远,这本是我拒绝改变,与他无关。这次春晚合作之初,还是有些不和谐的声音,依然和有朋有关,已经习惯了。后来的惊讶来自于他的两次流泪。一是春晚的第一次带妆彩排,小虎队一上场便得到了现场大合唱的效果,下得舞台来,他在几百家媒体的镜头下便忍不住红了眼睛;二是一个访谈节目,临近尾声的时候,主持人问他现在最想唱的一首歌是什么,他就唱起了《骊歌》,才没哼两句,就把头埋进了手里,再也唱不下去。在这台节目里,他回应了一直以来的流言蜚语,他承认有着自己小小的尊严和骄傲,我想,我知道那是什么。接下来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小虎队已经超越了他们三个人,上升为一个符号,一个象征,一个经典,他有责任维护这个经典,不允许也不能不负责任地用这三个字去随意地进行演出。这与我的观点恰是不谋而合的。当年躲在哥哥们后面的乖乖虎是真的成熟了。而我,也开始慢慢变得释怀。其实或许每个人都是依然深爱着这个团队的,只是他们选择的方式不尽相同而已。再后来,又看了些花絮,居然听到有朋在三个人齐聚采访的时候以“我是乖乖虎”的方式和大家打招呼;还有便是春晚的正式演出,一个转身动作他又慢了半拍,一如十多年之前的那般笨拙。那一刻,我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骨子里的他终究还是当年的那个小乖,年少轻狂其实也算不上一种错,就像他自己唱的,“谁能年少不痴狂独自闯荡”。兜兜转转回到原点的时候,我相信他已经重新拾回了一些珍贵的东西。
感谢这一次的春晚,带给了我奢望了十五年的五分钟,也让我重新认识了一些人,一些事。
这次的演出,好与坏,对我而言,毫不重要。
&&&&&不要总说他们改变了。同样改变的,还有我们自己的眼光和心情。
&&&&&喜欢他们,从不因为他们有多成功,只因为他们是独一无二的小虎队。就像他们所代表的你我的青春,磕磕碰碰,不曾尽善尽美,但是,谁又忍心苛求太多?
&&&&&记得小燕姐在十几年前的一个节目里说过,三只在一起的小虎,给了很多很多年轻人一次梦的机会。他们自己的梦成功了,别人也因为他们有了一个最好的青春的梦。
奇隆,志朋,小乖,
你们还会怀念么?那些嬉笑打闹争抢便当的日子,那些自己提着化妆箱赶通告的日子,那些排舞到深夜在舞蹈房蜷缩着入睡的日子......
如今,大概我们也只能温习一些泛黄而模糊的影带了。
&&&&&回不到的过去,
红蜻蜓不见了,蝴蝶也飞远了,
然而,没人能取代记忆中的你,和那段青春岁月。
又要分别了。三辆车,载着你们驶向各自不同的方向。
&&&&&还会有下一次么?也许有,又也许,这就是最后的句号了。
但这些,对我已经不再重要。
&&&&&一段情结,未解,难解,无须再解。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沉睡魔咒 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