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号接近冥王星飞掠冥王星的过程有没有涉及霍曼转移。。

还有10天左右美国的新视野号将到达冥王星,这将是人类第一次近距离目睹冥王星,虽然作为人类在有生之年能亲眼看到冥王星的近距拍摄图也是一种荣幸,但毕竟不是中国人的成就,所以看着B站视频弹幕里那些“壮哉我大美利坚”“人类希望”这些留言心里也不是滋味。据我了解,当年发射新视野号的火箭是551型的Atlas V火箭,运力几乎和我国现役的长三乙相当,是不是代表我国也有能力发射冥王星探测器呢?
不太懂这个,但是从Atlas起飞重量三百多吨,长三乙起飞重量428吨应该能看出一些,更轻的箭身毕竟意味着更高的末端速度...顺便,估计还有深空网络和末端精确制导的问题...再顺便,没有橙罐怎么可能入轨!→_→
谢谢邀请,首先要纠正下题目,题主是从哪里了解到这一点的……长征三号乙GTO运力和发射新视野号的Atlas V 551一样Atlas V 551是不折不扣的重型运载火箭,551分别代表5米直径芯级,5个固体助推器,1台发动机构型上面级,1800m/s 标准下GTO能力接近9吨,相同标准下长三乙增强型GTO运力约5500kg。在ULA的梯队中仅次于Delta IV Heavy。Atlas V各构型参见下表[1]:现役长征火箭能够用来发射冥王星探测器吗?Quick answer:不能!深空发射能力用C3特征能量来表征[2],当探测器的C3&0时,它将具有足够的能量挣脱地球的引力场。目前最强的长征火箭长三乙增强型的C3运载能力如下图[3]:一条转移轨迹的C3能量与地球与行星的相位差和期望的转移时间都有关。对于火星任务,时间和能量综合最优的方案是,转移时间约200天[4]。如果用长三乙增强型来打,大概可以把2700kg的探测器打向地火转移轨道,这个表现还是不错的,探测器可以设计地很复杂。那新地平线号飞离地球时由运载火箭赋予的能量是多少呢?!!![5]新地平线号是有史以来发射时最快的探测器这可不是吹牛撒。这么大的速度增量来自于三级火箭的构型(Centaur上面级还加装了第三级火箭来进一步加速)和本身的小质量(入轨质量仅为478kg,相比Atlas V 551火箭9吨的GTO运力)。如果用长三乙增强型来发射,到上图找一找对应的质量是……呃,从趋势来看似乎要穿过0轴了?零点的物理意义为,即使上面没有任何载荷,只来加速第三级的空壳子也只能使其达到某个C3值的上限。需要指出的两点是:1)上图给出的数据是长三乙增强型本身所能够提供的速度增量(三级半构型),如果再配一级上面级可以提供更多的速度增量,但个人觉得这样仍然非常有限,达到上述C3值估计能有几十千克就不错了,对于这么远的任务很不现实。2)新地平线号是一次flyby(飞掠)任务,能量比霍曼转移高得多,但是对于冥王星任务来说霍曼转移并环绕探测也很不现实,转移时间要上百年。火箭的运力 vs. 精度运力大小达到C3能量要求后,在深空任务中便不是最首要的考量,只是满足了众多要求之一;我国的长征五号火箭服役之后,运载能力要远超Atlas V 551,发射类似大小的探测器是绰绰有余的。但对于运载火箭系统,不只是要大力,更得要精确。运载火箭本质上是用来赋予深空探测器离开地球时的速度矢量,矢量的大小和方向都要足够精确才能给探测器接下来的旅程一个好的开始。在这一点上我国的运载火箭从业人员理论和实践水平都非常高,比如在神舟和嫦娥任务中长征火箭的精度都完全满足任务的需求。深空探测任务要求的精度个人猜测比探月任务的确要高一些,但不过是增加工作量而已。一次成功的深空探测任务还需要什么?深空探测任务的顶层规划与设计发射只是深空测控任务中的一环。像新地平线这样的远至太阳系边缘的任务,前期的计算与设计最为重要,轨道设计人员要计算出完整的轨道或轨迹,涉及到探测器在多个天体的引力场中飞行的力学问题,约束也非常多,比如“在合适的时间达到合适的位置”就是一个很强的约束,再比如运载火箭入轨矢量的不确定度也是一个约束。深空探测器的轨迹设计只见到我国科研人员发表过一些成果,还没有实践过。探测器行星际制导、导航、控制(GNC)运载火箭把探测器送离地球之后,它已经飞到了哪里(导航)?将要飞到哪里(制导)?如何执行设定好的动作(控制)?如果是自主GNC,那需要相应的算法和实现;如果是地面参与的,那就要涉及到下一个关键点:深空测控通信(TT&CC)TT&CC分别代表telemetry(遥测),跟踪(tracking),command(控制),communication(通信),一般和自主GNC配合使用。具体可以参见这个问题:我国的TT&CC能力还在建设之中,深空探测器所及之处也必须是TT&CC能力的可及范围,具体数字据此报道[6]为四亿公里,是地球与火星之间的最远距离,满足火星任务的需要,对于新地平线号这样的任务来说,显然还远远不够。最近倒是有报道,我国的测控网搭新地平线号的快车成功的进行了一次跟踪测试。参考资料出处:[1] [2] [3] [4] [5] [6] (个人整理,转载请私信联系,谢谢!)
有是有能力发射,但是找不到卫星在哪里也不行啊美国有底气发射新视野II号,是因为前几十年已经去过好几次木星土星,深空探测已经玩出花了再反观中国,深空通信网组的还是很差劲。不过据说贵州的射电望远镜建完以后就有质的飞跃航天这种东西,是要积累的,美国这一方面比我们牛逼,你不服也得服周欢,坚定自己的步伐
大家都说得很对,这是试验,不算探月工程重大任务
在这方面了解过一些知识,尝试回答:怎样寻找一个稳定信号的射电源;答:现在已经有…
完全有的,但是实时视频意义不大,何况当时需要传输大量的工程参数,所以只下传了几…
&p&可能我以前也有提到过,不过这一次在知乎这个分享平台,还是认真来说一说。&/p&&p&首先,暴走大事件做到现在,几乎是没有盈利的。就像上面咱们的工程师余长洪说的那样,我把接到的那些广告几乎都放在了片头和片尾,而这一费用,也仅仅是足够员工工资和拍摄成本。除了有时候实在资金周转困难,运作不顺我会接中途植入的广告外(我记得有一期我们做了整期的假广告嘿嘿)。整个暴走大事件到现在的第四季,我基本上都尽量将广告放在片头片尾做硬植入,而从来没有去想着做软植入。&/p&&p&小伙伴们要知道的是,如果我在一期暴走大事件的正常剧情中植入广告,这个盈利跟片头片尾的硬植入相比,是会翻番的,一期软植入的钱,甚至抵得上我们做三期。&/p&&p&所以你们会问,王尼玛,你为什么不赚这个钱啊网剧综艺不都靠这个赚钱吗,有钱不赚王八蛋,我不信这个世界上还有不爱钱的人你们一定有隐秘的植入我要去翻出来曝光。关于这个问题,我用少林足球里吴孟达对峰哥说的话来回答:“不仅我贪,我整个队的人都贪,不过不是这张支票,而是全国冠军。”&/p&&p&恩,不仅我爱钱,我们整个暴走团队,唐马儒也好张全蛋也好王蜜桃那个死胖子也好,他们也都爱,不过他们以及我本人的目标,从来都不是靠广告费大富大贵,而是在解决温饱的情况下,将整个暴走大事件做成一个“生态”。&/p&&p&我们不想暴走仅仅是固定在一个“网络娱乐节目”的范畴,而是希望将“暴走大事件”这个概念做成一个用户可以参与创作,编辑和演员可以互动,紧紧贴近网络和社会现实,与网民们一起成长,跟观众们相依相存的总是阳光总是欣欣向荣的“暴走生态”。为了这个目标,我几乎是不要工资的将每一期制作预算都定得很高,大家想看谁,我会尽力请过来,哪样的剧情好笑,我会尽力做到预算内的最好,哪种新闻一定需要报道,我会冒着被请喝茶的风险大声讲出来(还真被请过喝茶囧)。&/p&&p&所以咱们的暴走,一直在进步在发育,现如今除了平面内容和视频,还添加了街头采访,以及做出了延伸而来的游戏和即将想要发展的诚意电影,以上这些我们都是用尽预算的极限去做,从来没想过随便糊弄就交差捞钱,我本人无法容忍,也绝不会同意。&/p&&p&我知道在目前这个网剧综艺各种大杂烩铺天盖地的大环境下谈梦想这两个字,显得天真小儿科,特别是对我这种看起来就很奸诈的大头男来说,我口中说出的话,好像总是显得特别不正经。&/p&&p&但我确确实实,有一个很大的梦想。我希望8090代甚至00代的人长大后,在他们的孩子问起他们年轻的时候都有什么好玩的节目看,好玩逗比的人推荐,能够有百分之一的人说出暴走大事件以及王尼玛。我希望暴走大事件能够影响一些事情,制造一些舆论,让人总是充满正能量。我希望喜欢看暴走大事件的各位,认真的监督我们,向我们提出建议,跟我们在论坛里在暴走漫画官网里分享更多有意思的事。以及我总是希望的,这个世界因为暴走,而变得有那么一丁点不同。&/p&&p&所以我会竭尽全力的做给大家看。&/p&&p&毕竟谁叫我爱你们呢?&/p&&p&说到这里有人又要问,王尼玛你头套下面到底是什么样子啊是因为太丑不敢见人吗。不是的,我现在手里没有自己的自拍,不过上一次见到金城武,记得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还以为我在照镜子。”&/p&&p&PS:&/p&&p&上一次抄袭事件已经圆满解决,我们赔偿了白源源女士远远高于市场价额的赔偿费,并做了道歉。&/p&&br&&p&对涂子未授权引用道歉,并已经达成一致处理方式。&/p&&p&暴走日报产品严肃筛查稿件,重新面试编辑,产品肃清立场,支持原创及授权。&br&&/p&&p&以下。&/p&&img src=&/d73fec28d25d5c9878225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d73fec28d25d5c9878225_r.jpg&&&img src=&/75bd950a19f77a2dabc8a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75bd950a19f77a2dabc8a_r.jpg&&&br&&br&&img src=&/ea412ac7f31a01caad9aac3d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ea412ac7f31a01caad9aac3d_r.jpg&&&img src=&/39cffbccf59d806ff255ef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39cffbccf59d806ff255ef_r.jpg&&
可能我以前也有提到过,不过这一次在知乎这个分享平台,还是认真来说一说。首先,暴走大事件做到现在,几乎是没有盈利的。就像上面咱们的工程师余长洪说的那样,我把接到的那些广告几乎都放在了片头和片尾,而这一费用,也仅仅是足够员工工资和拍摄成本。除…
三次更新:破千了,我好兴奋啊,我好兴奋啊!!&br&感谢知友指出配图错误&br&配图所使用的德尔塔IV火箭经查证确属氢氧火箭&br&然而较早的德尔塔型火箭确实是使用液氧煤油的&br&这一点将在下面指正,感谢知友 &a data-hash=&ad45ddb0ff& href=&///people/ad45ddb0f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francium bobo& data-tip=&p$b$ad45ddb0ff&&@francium bobo&/a&(不好意思哥们一开始没看见)&br&&a data-hash=&0a5dbda7e970aa7b3f3dd1& href=&///people/0a5dbda7e970aa7b3f3dd1&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热气球A41& data-tip=&p$b$0a5dbda7e970aa7b3f3dd1&&@热气球A41&/a& @浪客(这位仁兄在@名单里头找不到)&br&作为赔礼,我将送上Atlas与猎鹰火箭的发射图&br&再次感谢各位知友的支持!&br&============以下是二次更新线↓===========&br&二次更新:400赞达成!补充长征六号发射转运细节,更换高清图,流量党慎点!&br&&a href=&/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2O】水一点长征六号少见的角度……&i class=&icon-external&&&/i&&/a&&br&↑这是新图的地址,其余图来自网络,侵删&br&============以下是一次更新线↓===========&br&更新:卧槽写完作业一看快200赞了,从未享受如此待遇!&br&追加一些火箭图片,大家一起爽&br&==============以下是原答案&b&↓&/b&============&br&&br&丢砖头,做好准备捡玉→_→&br&&br&首先说明的是长征六号研发的目的是继续降低发射成本&br&目前全国运力最低的火箭是长征四号,最低运力是SSO1.5吨&br&然而起飞质量是长征六号的两倍。。。&br&质量的增加对于航天系统来说,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懂。。。&br&长征六号改据说会添加助推器,如果成功,那么长征四号就要退出发射序列了&br&&br&很多人的重点放在一箭二十星,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br&要说重点,也是20颗星全部得到测控,这个技术就很好了&br&印度也做过一箭十星的事情,人家却管扔不管测&br&有个笑话讲的是带一箱橘子,到太空撒了,一颗就是一个卫星&br&新闻下头有很多人的评论,说一星作一个弹头,然而这太呵呵了&br&大部分卫星一颗就一公斤不到你丫给我作弹头试试??&br&&img src=&/cf94da1e2bdb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cf94da1e2bdb_r.jpg&&就这么大的卫星(捂脸)&br&SSO(太阳同步轨道,700km高)总共就1t多你给我炸啊!&br&&br&重点是:这次长征六号所采用的YF-100,YF-115发动机与新发射技术&br&&br&发动机:&br&YF-100为120t推力发动机,将应用于长征五、六、七号上&br&第二级YF-115的推力达到了18t,将应用于长征六、七号&br&这次长征六号的发射成功,很大程度上将保证明年长征七号的可靠发射&br&而长征七号将极大的改善目前的发射状况&br&目前中国最大运力的火箭是长三乙,GTO5.1t&br&长征七号的GTO将覆盖1.5到7.0吨&br&长征七号全序列试飞完以后长征三号也差不多可以退了&br&唯一就是长二F要载人还退不了。。。&br&再提一点&br&YF-100跟YF-115使用液氧煤油,比起以前烧毒(肼+四氧化二氮)的火箭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br&放两张图,让大家来更直观的认识一下长征六号的优越之处&br&&img src=&/3d5dd62babe50b40df56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3d5dd62babe50b40df56_r.jpg&&这是长征四号,四氧化二氮的浓烟滚滚,看着就呛人,旁边的发射塔表示压力很大&br&&img src=&/0a1a40c4abf22c1e7d4dbb7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0a1a40c4abf22c1e7d4dbb7_r.jpg&&这是长征六号&br&火焰很明亮有木有!&br&没有毒烟了有木有!&br&造型简约萌萌哒有木有!!&br&这才是心目中优秀的火箭啊!&br&&br&新发射技术:&br&这次很多人都注意到发射架就是一个脐带塔,简直一股浓浓的美帝范&br&火箭组装好直接躺着送到架子上再竖起来&br&怎么着也比组装好竖起来送要快得多啊&br&这一点的改进,将极大的提升发射速度&br&而且将极大的节省发射架的制造成本&br&&img src=&/135e536d270ae42e2e95c4f46ec1d10a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135e536d270ae42e2e95c4f46ec1d10a_r.jpg&&这是组装厂里头的长征六号&br&&img src=&/866ed40c70a3fa4b9a1257_b.jpg& data-rawwidth=&1512& data-rawheight=&10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12& data-original=&/866ed40c70a3fa4b9a1257_r.jpg&&转运中的长征六号(轮子好小。。。),可以看见的是,我们终于横着运火箭了233&br&&img src=&/ff714a0dac991c72bf3c_b.jpg& data-rawwidth=&1514& data-rawheight=&10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14& data-original=&/ff714a0dac991c72bf3c_r.jpg&&起竖中的长征六号&br&&img src=&/c5f79fadddfda19b533ed6_b.jpg& data-rawwidth=&671& data-rawheight=&10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1& data-original=&/c5f79fadddfda19b533ed6_r.jpg&&起竖完毕,粗♂又♂长&br&&br&下图将会美得令人窒息。。。&br&&br&&br&&br&&br&&img src=&/dfcca7dc89ec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8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dfcca7dc89ec_r.jpg&&&br&这资本主义一般的尾焰!!像谁呢。。。&br&&br&&br&&br&//美帝的很多火箭都喜欢挂几个固体助推器来提高运力,所以选了几张没助推器的&br&&img src=&/a731133ccf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7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a731133ccf_r.jpg&&&br&ULA的Atlas运载火箭拔地而起,一样样的尾焰!&br&&img src=&/8a32f0ade6a9ac8016c25_b.jpg& data-rawwidth=&950& data-rawheight=&5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0& data-original=&/8a32f0ade6a9ac8016c25_r.jpg&&SpaceX公司也不甘示弱:食我大猎鹰啦~&br&&img src=&/88fd33f3f86bd729430f_b.jpg& data-rawwidth=&238& data-rawheight=&5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8&&咳咳,楼上你们几个。。。很嚣张啊W( ̄_ ̄)W——土星五号&阿波罗飞船&br&猎鹰&阿特拉斯&(底下吊着的)德尔塔IV
∑(っ °Д °;)っ大哥!!&br&&br&煤油机(芯一级)的典范!这推力跟火焰是何等的卧槽啊!&br&五台F-1发动机暴走的样子现在只能脑补了啊!&br&看起来不够大?看下面↓&br&&img src=&/37c593f54e98e2f20a5d8c_b.jpg& data-rawwidth=&854& data-rawheight=&5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4& data-original=&/37c593f54e98e2f20a5d8c_r.jpg&&感受到了直径10米的芯一级与F-1发动机迎面而来的压迫感吗?&br&更可怕的是,美国直接实现了从双子星计划的大力神火箭到土星五号的大跃进&br&不得不敬畏举国体制的可怕。。。&br&&br&俄罗斯在烧了N次毒以后也准备退毒保平安了,开发出了安加拉(这是基本型)&br&&img src=&/a81e279be5cba18a01b03ea2e533a601_b.jpg& data-rawwidth=&596& data-rawheight=&5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6& data-original=&/a81e279be5cba18a01b03ea2e533a601_r.jpg&&&br&一样很干净有木有!&br&大家跟我一起念:LOX(Liquid Oxygen)大法好!!&br&&br&还有一点让我感到兴奋的是我国的新一代火箭班子,都是大我几年的。。。&br&&img src=&/40f2fccd7f979cdcbcb7c11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40f2fccd7f979cdcbcb7c11_r.jpg&&青黄不接的时代就快过去了吧。。。&br&高度赞扬!!看到他们取得的成就,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更加努力呢?&br&&br&完毕撒花~&br&==============错误挂出来,防止继续误人子弟,对不起了德尔塔IV=============&br&&img src=&/6d4afed8baaef08fa7e5af87b96d9c11_b.jpg& data-rawwidth=&398& data-rawheight=&48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8&&美国的德尔塔,烧煤油!&b&(此处有误,这个IV型是氢氧机!!失准了)&/b&很黄很暴力啊!
三次更新:破千了,我好兴奋啊,我好兴奋啊!!感谢知友指出配图错误配图所使用的德尔塔IV火箭经查证确属氢氧火箭然而较早的德尔塔型火箭确实是使用液氧煤油的这一点将在下面指正,感谢知友 (不好意思哥们一开始没看见) @浪客(…
通过水滴绝对光滑的反射对比人类工艺的粗糙,可能很多人没看懂每一个尺度的细节,我来按照倒序整理一下视频吧,在知乎上传这么多高清截图真费劲。&br&&br&舰队与水滴的对比,视角变化完美展示了原著中丁仪的矩阵思考&br&&img src=&/dc6ece8aad24c9eeb7649d4_b.png& data-rawwidth=&3840& data-rawheight=&21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840& data-original=&/dc6ece8aad24c9eeb7649d4_r.png&&&br&&img src=&/df9e449bb34e3bd1c72a8_b.png& data-rawwidth=&850& data-rawheight=&4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0& data-original=&/df9e449bb34e3bd1c72a8_r.png&&&br&&blockquote&“透过舷窗,丁仪回望着渐渐远去的舰队阵列。位于阵列一角的“量子”号这时看起来仍很庞大,但与它相邻的下一艘战舰“云”号,小得刚能看出形状,再Page272往远处,行列中的战舰只是视野中的一排点了。丁仪知道。矩形阵列的长边和宽边分别由一百艘和二十艘战舰排成,还有十余艘战舰处于阵列外的机动状态。但他沿长边数下去,只散到三十艘就看不清了,那已经是六百公里远处。再仰头看与之垂直的矩形短边也是一样,能看清的最远处的战舰只是微弱阳光中的一个模糊的光点,很难从群星的背景中把它们分辨出来,只有当所有战舰的发动机启动时,舰队阵列的整体才能被肉眼看到。丁仪感到,&b&联合舰队就是太空中的一个100X20的矩阵,他想象着有另一个矩阵与它进行乘法运算,一个的横行元素与另一个的竖行元素依次相乘生成一个更大的矩阵,但在现实中,与这个庞大矩阵相对的只有一个微小的点:水滴。丁仪不喜欢这种数学上的极端不对称&/b&,他这个用于镇静自己的思维体操失败了。”&/blockquote&&br&正面水滴的反光,右半边是因为行星遮挡的黑暗(舰队从木星基地出发,而拦截时水滴已经越过海王星轨道,所以此处推测应该为土星或者木星,但是结尾并没有看到土星的巨大土星环或者木星环,可能是行星角度问题,也可能是疏漏)&br&&img src=&/78edaaa7af2fbc_b.png&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78edaaa7af2fbc_r.png&&黑点矩阵是水滴表面映照的人类舰队,而更大的白色点和块就是银河系的群星。&br&&img src=&/a548f9fc13c20fee894e_b.png& data-rawwidth=&1134& data-rawheight=&6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4& data-original=&/a548f9fc13c20fee894e_r.png&&&br&单艘军舰照片(原著并没有详细描述军舰外形风格),船首中间的圆形,应该不是主炮,而是一个球面或者圆锥船头,虽然在真空不需要考虑空气阻力,但是原著也没否定军舰有在大气层降落能力,所以在保证科幻感时适当照顾气动外形是可以说通的。&br&另外,这两千艘军舰的批次型号和大小都不可能完全一致,甚至里面还可能有不同功能特化的军舰,这里统一为一个形状了。&br&&img src=&/ebd5ea088ad919fee4c7a19f_b.png&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ebd5ea088ad919fee4c7a19f_r.png&&原著中自然选择号的外壁是镜面般光滑&br&&br&军舰“上”半部分,中间没有棱,推测“上层建筑”的前缘是曲面。&br&在宇宙没有上下之分,敌人可能来自任何角度,&b&“上下”是在重力之井束缚下愚蠢的人类才特有的概念,所以宇宙战舰建筑和火力布置的任何偏向都不合理。&/b&&br&&img src=&/ffc71cc1d0aa62b2c9e2f_b.png&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ffc71cc1d0aa62b2c9e2f_r.png&&&br&&b&军舰武器部分分析:&/b&&br&&img src=&/fccfafb5d048_b.png&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fccfafb5d048_r.png&&&br&这个应该就是军舰装备的电磁炮,炮位沿着边缘扇形布置,没有看到有炮管俯仰和旋转的空间,因为电磁炮理论上是可以通过偏转磁场对于炮弹发射角度进行一定调整的。(作者可能设想的是每门炮都可以沿着整个军舰前边缘的大半圆轨道移动,因此需要这样复杂的供弹,但其实布置这么大的轨道得不偿失)&br&&img src=&/41bee18ec9c04dc4163fd7_b.png& data-rawwidth=&1648& data-rawheight=&2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48& data-original=&/41bee18ec9c04dc4163fd7_r.png&&&br&所以这里推测为炮弹架(这几个缺口真规则),炮弹架白色应该是考虑视频色调平衡。&br&&img src=&/b43ecb5ef5b24ecdfe2c91f9d57413b1_b.png&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b43ecb5ef5b24ecdfe2c91f9d57413b1_r.png&&&br&很容易忽略的细节:舱室顶部有可能是用于装填炮弹的机械臂,直线和曲线是机械臂轨道,其中的曲线布局略微考究,并不是简单的装饰,设计目标是以最快速度把炮弹运送到各个炮位。看到这个细节,我觉得作者作为三体电影科技顾问的资格太充足了。&br&虽然跟现代舰炮的供弹系统相比,这个供弹系统并不合理,而是偏艺术吧。&br&下图为直线轨道上静止机械臂和沿曲线轨道移动中的机械臂残像,细节都有体现。&br&&img src=&/21da426a3d6efb8dfecd678e_b.png& data-rawwidth=&1098& data-rawheight=&4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8& data-original=&/21da426a3d6efb8dfecd678e_r.png&&&br&接下来应该就是单个炮弹了&br&原著:&br&&blockquote&还有电磁炮,每秒钟能发射上百个钢球,每个有足球那么大,出膛速度每秒几十公里,无坚不摧,几分钟就扫平了火星上的一座大山...&/blockquote&假设全舰有100门电磁炮,那么每门需要每秒一发的射速,所以为了满足大刘提出的火力指标,需要这样折腾的炮位数量和供弹。&br&话说现在电磁炮的炮弹设计成球形也看不出任何优势,还是为了忠实原著啊。&br&以及,炮弹速度如果按照50公里每秒,也就是147马赫,民航客机一般是0.5马赫。然而换算成光速只有1.7x10负7次方,炮弹对比军舰本身的最高15%光速,可以忽略。(在战斗中水滴达到过170公里/秒)&br&作者特意选择炮弹而不是军舰其他部分进行细节描述,应该也是因为原著描写了电磁炮弹与水滴相撞,水滴完好无损。&br&&img src=&/99c6405ccb482e152cdedbc_b.png&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99c6405ccb482e152cdedbc_r.png&&&br&美国海军为朱姆沃尔特隐形驱逐舰规划的电磁炮,对于轨道炮来说,额外的弹托用于导电是必要的,所以这里设计的应该是线圈炮。(另外对于DIY电磁炮,线圈炮比轨道炮更常见。)&br&&img src=&/0fa72e143a945a5ccbaf18c7cf0bad67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4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0fa72e143a945a5ccbaf18c7cf0bad67_r.jpg&&&br&炮弹的一个舱盖(虽然现在的美军实验电磁炮弹是实心的,只靠动能杀伤,但是未来确实有可能在电磁炮弹装入一些设备,这要取决于未来电子设备抗超高G力和强电磁冲击的水平如何。)(取足球直径0.25米,舱盖直径目测为足球二十分之一也就是0.0125米,螺钉帽直径目测为舱盖的0.046倍也就是0.000575米,这个螺钉真小,大概无法承受机械力,而是调整用螺钉吧)&br&&img src=&/40fbfac3a37e93ad11c1b_b.png&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40fbfac3a37e93ad11c1b_r.png&&&br&炮弹舱盖上的螺丝钉。&br&&img src=&/a510bea6f57a2d33325f6_b.png&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a510bea6f57a2d33325f6_r.png&&&br&一字螺丝钉是在刷过白漆的基础上又刷了一条红漆,根据评论区大家补充,螺钉紧固件刷漆是为了标记标定旋转角度。真空不需要考虑防锈处理的问题,所以不理解白色底漆的意义,并且对于造出宇宙战舰的人类,防锈不应该这么简陋。&br&&img src=&/e4b19b8b99ab90dd85095_b.png&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e4b19b8b99ab90dd85095_r.png&&&br&此处可以看到红漆不均匀,露出白色底漆。&br&&img src=&/6df804ffff2124882cbe0_b.png& data-rawwidth=&850& data-rawheight=&5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0& data-original=&/6df804ffff2124882cbe0_r.png&&&br&下图由于螺丝钉表面不够光滑,凹凸导致白漆无法刷均匀。&br&&img src=&/c1ddc2d9ffaca1e8_b.png&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c1ddc2d9ffaca1e8_r.png&&&br&螺丝钉表面的金属加工缺陷,也有可能是工人在拧螺丝时候,螺丝刀造成的划痕,这种形状可以体现材料的延展性。&br&&img src=&/cc0a3c34f18a0001fee692_b.png& data-rawwidth=&850& data-rawheight=&5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0& data-original=&/cc0a3c34f18a0001fee692_r.png&&&img src=&/a3bde363b6acc_b.png& data-rawwidth=&850& data-rawheight=&5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0& data-original=&/a3bde363b6acc_r.png&&&img src=&/c87b4d165e59a7efca00_b.png& data-rawwidth=&850& data-rawheight=&5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0& data-original=&/c87b4d165e59a7efca00_r.png&&&br&对于这个微观结构,作者应该是参考了一些电子显微镜照片&br&&img src=&/e2d0afb272d_b.png& data-rawwidth=&1134& data-rawheight=&7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4& data-original=&/e2d0afb272d_r.png&&&br&有人提出这里是碳纳米管螺丝钉,对比下面照片还是不像,并且碳纳米管刷漆的合理性更小。另外从上图的缺陷形状来看,材料延展性肯定不错。&br&维基百科:&br&&blockquote&一般而言,以金属键键结为主的金属材质通常认为是延展性物质,材料之所以产生高延展性,是因为金属键外层价电子并没有被束缚,且原子间共用游走于空价轨域的电子云,这些自由电子允许金属原子可以彼此间透过滑移通过,而不会像其他材料会产生的强排斥力,造成破裂。&/blockquote&所以碳纳米管虽然柔韧性很好,但是很难想象会拥有金属水平的延展性。&br&&img src=&/b5b58ee0125e44cab100_b.png& data-rawwidth=&3832& data-rawheight=&16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832& data-original=&/b5b58ee0125e44cab100_r.png&&&br&&img src=&/b8ccdddd40cfef0cd7d76a2d_b.png&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b8ccdddd40cfef0cd7d76a2d_r.png&&&img src=&/bb44e672ae294a2003464_b.png& data-rawwidth=&1134& data-rawheight=&7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4& data-original=&/bb44e672ae294a2003464_r.png&&&br&&img src=&/c2a433dbd9ad18fab7d2_b.png& data-rawwidth=&2750& data-rawheight=&5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750& data-original=&/c2a433dbd9ad18fab7d2_r.png&&开头的金属材料晶格结构,与结尾的舰队视角呼应,从微观到宏观的相似。&br&&img src=&/df9e449bb34e3bd1c72a8_b.png& data-rawwidth=&850& data-rawheight=&4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0& data-original=&/df9e449bb34e3bd1c72a8_r.png&&&br&所以这个片子并没有拍到亚原子尺度,毕竟再继续微观,物质就开始显现波动性而不是粒子性了。这个视频应该进高中物理教材。&br&&br&有些没有完全理解的地方,期待原作者出来解答,该写个英文版的长文章出来才方便更多人理解,不放出更多原始设计图就太可惜了。&br&&br&另外配音台词的讽刺,也完美浓缩了原著的精神。&br&&br&&br&搬运:&br&发信人: nzg (lcx), 信区: SF&br&标 题: Re: 三体的这个同人太牛了&br&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Sep 17 20:53:53 2015), 站内&br&&br&可以负责任地说,这就是我心目中的三体电影,如果能拍出这种意境,真的死也瞑目了。&br&--&br&※ 来源:·水木社区 &a href=&http://www.newsmth.ne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水木社区-源于清华的高知社群&i class=&icon-external&&&/i&&/a&·[FROM: 110.180.18.*]
通过水滴绝对光滑的反射对比人类工艺的粗糙,可能很多人没看懂每一个尺度的细节,我来按照倒序整理一下视频吧,在知乎上传这么多高清截图真费劲。舰队与水滴的对比,视角变化完美展示了原著中丁仪的矩阵思考“透过舷窗,丁仪回望着渐渐远去的舰队阵列。位于…
&p&我和这个短片的导演有一面之缘,三年前他有了这个打算,和他有过一点点交流,了解了他做一个关于水滴的短片的计划,这次短暂的交流大概是这样的:&/p&&br&&blockquote&&p&- 你觉得水滴应该是什么形状的?&/p&&p&- 球体一端拉长一点,不会太长,大概这样&/p&&p&- 我也这么觉得&/p&&/blockquote&&br&&p&我也狗腿地希望当年还聪明地说了点别的,然而实际情况就是,我们只是说了这么几句话而已。事实上,他还记不记得这一段我都不确定。&/p&&br&&p&那一年,是我的毕业年,毕业之后和他也就只是保持着网上远远看着的关系而已。他在美帝,我在北欧,隔着时差和大西洋。&/p&&br&&p&三年之后的今天早晨,另一位朋友发了一个链接给我,我当时在上班的路上,打开了这个短片,看到了他的名字,震惊得走路都在飘。&/p&&br&&p&他做到了。&/p&&br&&p&并且完成得如此出色。&/p&&br&&p&这真的是太棒了。&/p&&br&&p&影像的解读已经有不止一位答主,我就不补充了。然而这个短片的文本,其实深究起来也是非常有意味的。&/p&&br&&p&开篇点阵出现的时候,旁白中口音有点奇怪的老头,说了这样一段话:&/p&&br&&blockquote&As
the Secretary General of the United Nations, an organizations of the 147 member
states who represent almost all of the human inhabitants of the planet earth. I
send greetings on behalf of the people of our planet. We step out of our solar
system into the universe seeking only peace and friendship, to teach if we are
called upon, to be taught if we are fortunate. We know full well that our
planet and all its inhabitants are but a small part of the immense universe
that surrounds us and it is with humility and hope that we take this step.&/blockquote&&br&&p&听了这一段我就知道作者的立意是很高的,这一段中的联合国147个成员国而非如今实际上的193个成员国,并非是一种设想,而是因为这段录音发生的时候,联合国确实只有147个成员国。&/p&&br&&p&这一年是1977年。而这段话也自然不是随便找个配音演员说的,这是一段历史上真实的录音,来自于前前前前联合国秘书长,奥地利人,库尔特·瓦尔德海姆。这段话也不是随便的某一段联合国秘书长讲话录音,而恰恰是人类文明最有可能被另一个文明听到的一段话,因为这是旅行者一号、二号探测器上搭载的金唱片中记录的一段录音。这是一段真实的,发给外星人的录音。&/p&&br&&p&后面的音频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中直接与三体相关的那些,比如舰队的通话,或者中文主播的播音腔,或者英文主播,应该都是配音演员的表演,这些按下不表,应该是按照小说内容编写的剧本。而另一部分,则是历史上真实的录音。这些真实的录音我找到了两个出处,作者将两段录音资料和配音表演剪辑在一起,形成了最终的旁白。&/p&&p&短片中,关于宇宙中任何生命都应该由与我们相同的元素构成的讨论,关于讨论镜子中看到的话题而非望远镜中看到的话题的讨论,关于成功与外界交流的前提是成功完成人类内部交流的讨论,关于与高技术文明取得联系是噩梦的讨论,关于与地外文明接触会对接触者造成伤害的讨论,以及地外文明先进技术不会让人恐惧的讨论,统统来自于同一场座谈会。&/p&&br&&p&这场座谈会,比旅行者一号还早一些,发生在43年前,1972年11月。这场题为“Life
Beyond Earth and the Mind of Man”的座谈会在美国波士顿大学举行。参会的科学家有六位,覆盖了天文学,物理学,人类学,生物学,以及神学:&/p&&br&&img src=&/0fef37f2be787d1fc056afedfcf294df_b.png& data-rawwidth=&508& data-rawheight=&5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8& data-original=&/0fef37f2be787d1fc056afedfcf294df_r.png&&&p&天文学家,搜寻地外生命(SETI)的倡导者人之一,理查德·E·拜伦森(像不像王牌特工里的老男人);&/p&&br&&img src=&/f44c3ee2340dfdb984ff_b.png& data-rawwidth=&280& data-rawheight=&39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0&&&p&生物学家,诺奖得主,乔治·沃尔德;&/p&&br&&img src=&/0a16bbead7eb3e732a48b_b.png& data-rawwidth=&378& data-rawheight=&51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8&&&p&物理学家,曼哈顿项目参与者,菲利普·莫里森;&/p&&br&&img src=&/5bd78b365a31f66d8f4c160b711d38ba_b.png& data-rawwidth=&234& data-rawheight=&2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4&&&p&人类学家,社会生物学家,阿什利·蒙塔古;&/p&&br&&img src=&/7aa907cf902e3a674dd661_b.pn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p&神学家,克里斯特·斯坦达尔&/p&&br&&img src=&/60678ceeac0ed_b.png& data-rawwidth=&335& data-rawheight=&48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5&&&p&天文学家,卡尔·萨根。&/p&&br&&p&短片中,关于大众对于地外生命态度转变的讨论,关于地外文明是否具有道德的讨论,关于宇宙是否有无限细节的讨论,关于不反对逃亡主义的讨论,关于一个文明见到另一个文明发来物体的感受的讨论,以及斯蒂芬·霍金的那段语音,则来自于一段电视访谈。&/p&&br&&p&这段访谈发生在1988年,由BBC当家主持人玛格努斯·马格努森(这位主持人是冰岛人,所以才会有这么神奇的名字)主持,有三位嘉宾,一位是前面提到的斯蒂芬·霍金,当时的他手指仍然可以活动,但是已经无法说话,所以听起来就是和今天一样的那个电子音,另一位嘉宾是在美国,通过卫星连线,与演播室互动的卡尔·萨根,第三位嘉宾是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p&&br&&p&这一年,斯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刚刚出版,因此BBC进行了这样一场名为《God,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 Else》的访谈,邀请到了这样三位在不同领域各有建树的大神,共同探讨了这样的一些话题。对科幻或者天文学、宇宙学稍有了解的人,都会觉得这三个名字如雷贯耳。斯蒂芬·霍金,流行文化中现代宇宙学的代表人物;卡尔·萨根,抛开所有其它建树不谈,旅行者探测器项目的负责人,给外星人寄明信片就是他的主意;阿瑟·克拉克,《2001太空漫游》的作者。&/p&&br&&p&这意味着,这些语音,都可以认为是水滴(智子)在监听地球时会听到的语音,所以说,短片中不仅所有的影像是来自水滴表面的反射,连声音,也是水滴收集到的发自地球的声音。&/p&&br&&p&而这其中的相当一部分,是真实的。当真的有外星人远远地望向地球的时候,他们会看到会听到的,就是这样的信息。你们说的人类的目空一切,人类的盲目乐观,其实都是真实的。&/p&&br&&p&时到如今,距离那场波士顿大学的座谈会,已经有43年过去了,参与这场座谈会的科学家们,大部分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去世,如今在世的只有77岁的理查德·E·拜伦森。距离旅行者一号、二号发射,38年已经过去,当年的联合国秘书长已经去世。而距离BBC的这次访谈,也有27年过去了,参加这场访谈的人物大多也都相继去世,只剩下73岁的斯蒂芬·霍金,靠着脸上最后一块能动的肌肉,继续着对宇宙的探索。&/p&&br&&p&多年以后,一代大师已经纷纷离世,然而今天的我们,仍然在纠结相同的问题,没有什么进展。&/p&&br&多可怕。&br&&br&&br&&p&--------------------------------------------&/p&&p&附录:&/p&&p&Life
Beyond Earth and the Mind of Man – 1975&/p&&p&YouTube链接:&a href=&/watch?v=cQeOp7a8QMI&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watch?&/span&&span class=&invisible&&v=cQeOp7a8QMI&/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文字版:&a href=&http://www.archives.gov/social-media/transcripts/transcript-life-beyond-earth-mind-man-649452.pd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archives.gov/social-med&/span&&span class=&invisible&&ia/transcripts/transcript-life-beyond-earth-mind-man-649452.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Carl
Sagan, Stephen Hawking and Arthur C. Clarke - God, The Universe and Everything
Else (1988)&/p&&p&YouTube链接:&a href=&/watch?v=HKQQAv5svkk&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watch?&/span&&span class=&invisible&&v=HKQQAv5svkk&/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
我和这个短片的导演有一面之缘,三年前他有了这个打算,和他有过一点点交流,了解了他做一个关于水滴的短片的计划,这次短暂的交流大概是这样的:- 你觉得水滴应该是什么形状的?- 球体一端拉长一点,不会太长,大概这样- 我也这么觉得我也狗腿地希望当年还…
病房来了个新病人,&br&由于卵巢癌化疗药物反应导致突发性双目失明。&br&她入院就又哭又闹,无法接受接连的厄运。&br&幸好有老公的陪伴,才逐渐平静。&br&查房时,她多次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希望,放弃治疗。&br&我说“阿姨,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坚持,是坚持了,才有希望。”&br&她安静了……&br&一个星期后,视力恢复到以前,安心出院。&br&一年后,她告诉我,多次癌症复查都是正常。&br&这一刻,我觉得我没有白当医生。
病房来了个新病人,由于卵巢癌化疗药物反应导致突发性双目失明。她入院就又哭又闹,无法接受接连的厄运。幸好有老公的陪伴,才逐渐平静。查房时,她多次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希望,放弃治疗。我说“阿姨,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坚持,是坚持了,才有希望。”她安静了…
给难产孕妇成功接生,事后他们家人以我名给孩子起的名字。&br&&br&&br&&br&&br&&br&其实我还挺对不起那个孩子的 10后孩子名字里有娟是不是土。&br&&br&&br&谢谢各位的赞和评论。
给难产孕妇成功接生,事后他们家人以我名给孩子起的名字。其实我还挺对不起那个孩子的 10后孩子名字里有娟是不是土。谢谢各位的赞和评论。
前几天下午四点多的时候来了两个CTA,本来轮着一个老太太先做的,结果老太太跑进来跟我说让那个小伙子先做,说小伙子要回家,她不急,以为她是住院的,就没在意,等都做完了老太太问我附近有没有招待所,说她住太远了没车了,回不去,我就问她一个人能不能行,她说没事,慢慢找,瞬间觉得好心酸,刚好主任过来,知道了,就说可以带她去门诊,帮她开个留查,让她晚上在医院休息,下班了坐那等老太太所有检查检查完了,跑去帮她办手续,给她安顿好了才走,我没什么高尚的情怀,只是觉得这个世界上好人都应该有好报&im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1102& src=&/92082f6fdb44c19d92cd4a8aac2916c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92082f6fdb44c19d92cd4a8aac2916c4_r.jpg&&&br&谢谢大家,谢谢大家,万万没想到这么多人来鼓励我,祝福我,真的觉得有点愧不敢当,祝你们这一生都一生明亮,清澈无忧,谢谢
前几天下午四点多的时候来了两个CTA,本来轮着一个老太太先做的,结果老太太跑进来跟我说让那个小伙子先做,说小伙子要回家,她不急,以为她是住院的,就没在意,等都做完了老太太问我附近有没有招待所,说她住太远了没车了,回不去,我就问她一个人能不能…
09年,我在帝都等待研究生开学。&br&半夜爸爸一个电话打来,90多岁的奶奶又一次吞了积攒多时的安眠药自杀,发现得太晚,这一次恐怕是抢救不过来了。大夫已经宣告脑死亡。&br&大夫说你奶奶瞳孔都散了!电话那头爸爸哭得像个孩子。&br&我坐第二天早上第一班高铁赶回家,中午打车直接到了医院。长这么大头一次没有人来接,因为全家人要么在医院,要么忙着准备后事。&br&急诊抢救室里眼睛哭肿的姑姑给我交待了一下情况:奶奶住进来已经三天了,一直未醒,昨天自主呼吸也没有了,靠呼吸机维持。请神内科会诊,初步认为服药后发生了脑梗(无法做ct),体格检查提示脑死亡,拒绝收入神内。今天开始全身高热了,大夫说不行了。家属要求转入icu,icu大夫建议留在急诊,因为在icu也是支持治疗,费用还很高。&br&我心里明白,高龄老人重症病危,谁都不愿意收进科里。况且在转科的电梯上都可能挂。&br&姑姑说着说着又哭了:你奶奶,叫她也不答应,戳她扎她也没反应,拔开她眼皮眼睛一动也不动,瞳孔都散了。妈,妈你倒是回话啊!&br&我看看奶奶,陷在病床里全身水肿得像个馒头。扒开她眼皮确实毫无反应。我找护士姐姐要了根棉签,棉头沾水碰了碰她角膜,她眼皮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收缩。&br&我希望自己没有看错。我又找来手电筒,检查她对光反射。她扩大的瞳孔确实收缩了,尽管很慢很慢。这证实了我的猜想,奶奶不是脑死亡,而只是很严重的深昏迷。这样就还有救。&br&只不过她脑干反射的表现太轻微,以急诊大夫的忙碌程度,不会有人愿意多花几分钟的时间弯着腰仔细的观察鉴别的。&br&我找急诊大夫看她这几天的医嘱,才发现偌大的三甲医院急诊内科每天就一个值班医生,看门诊查房全是他,忙得焦头烂额。我跟他说了我的发现,他笑笑不说话,仿佛我是因为希望过大出现了幻觉。我也就笑笑。然后我问,病人现在全身水肿,包括结膜也水肿,再加上高热以及可能存在的缺血缺氧,是否考虑脑水肿的可能性?医嘱里面是否有用甘露醇一类改善脑水肿的药物?&br&医生说,昨天不是我当班。。。不过我可以帮你查查。&br&查了果然没有。三天来的输液不过是解毒剂和支持治疗。&br&医生说,那我给你开上甘露醇吧。&br&我说,还有白蛋白。她都打了三天盐水了。自费我们也打。急诊没有我们去外面买。&br&&br&&br&此后的十个小时我一直守在医院,寄托着希望的甘露醇和白蛋白分别挂上之后,我所能做的就是跟陆续赶过来的叔叔,爸爸,姑姑们解释,一遍遍的演示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告诉他们奶奶还有救,给他们信心。&br&这十个小时内奶奶的角膜反射是逐渐增强的。有一次她甚至自己收缩了下眼周。&br&&br&第二天中午,她醒了。&br&&br&&br&&br&后续的情况幸运得像个笑话。&br&&br&奶奶醒了后,逐渐从只能转动眼珠,到活动手指写字要水喝,再到撤了呼吸机,再到可以坐起来喝粥,可以清楚的说话。几天内她熬走了周围许多床的老人。急诊室的医护人员都认为这是个奇迹,纷纷过来围观。&br&等到她的情况允许移动后,终于推去做了ct。ct结果显示近期未发生脑血管事件。也就是说连脑梗也是误判了。爸爸叔叔姑姑们兴高采烈,纷纷充满感情的描述:你奶奶只是药吃多了睡得太死了。&br&当然我知道那是脑水肿导致的深昏迷。多亏了那一点若有若无的角膜反射和对光反射,让我抓住机会找医生修改医嘱。多亏我及时赶了回来。&br&连曾被认为是临终高热的发热,后来也证实是在抢救时没注意保暖,吹多了抢救室的冷气所致。当她开始有苏醒的表现时急诊医生重视起来给她开了抗生素,输了三天液就退烧了。&br&爸爸全程由一开始拉着医生的手痛哭,到趴在奶奶脸前言听计从,喜笑颜开,让我心里受到了巨大的触动。&br&等到他终于想起我,他对我说:多亏了你,你奶奶是你救的。&br&。。。。。。其实我就是查体比急诊医生多用了一点心而已,我也只是个刚毕业的医学生。&br&他跟每一个来探望的亲戚大肆宣传是我女儿回来发现的又坚持用药终于抢救回来云云,自豪程度远胜过我刚考上北医研究生那会儿。&br&我对奶奶的感情可没有他那么深。我所有的喜悦,都来源于实现了他的喜悦。&br&在医院里见到他第一面时,他摘下眼镜抹着纵横的老泪:&br&“我做了个梦,你奶奶躺在床上,还是九十多岁的人,可我看见的是她三十岁的样子。你奶奶走了,我可就是没娘的孩子了。”&br&&br&&br&&br&这就是我利用医学知识所救的第一个病人的体验。也很可能是最后一个病人。因为那年开学后我就成了实验狗。&br&&br&&br&对了,再过三天我们全家要给奶奶庆祝百岁生日。&br&&br&&br&#############################&br&&br&一日之间过五千赞了,我这万年小透明还来不及窃喜,已经被评论区吓尿了。&br&撕医生黑医院并不是我的本意。正如@朴大尚(手机怎么不能超链接?!)评论中提醒的:“ 以目前医疗资源的配备,急诊医生的日常工作不是我等普通临床医生和广大群众所能感同身受的。文中也提到是难以察觉的角膜反射,那也可能在更严重的前一天根本就没有,icu里病情瞬息万变,这就是客观事实,是打医生骂医生给医生高薪也一样的客观事实。” 虽然在奶奶这个病例里,客观上最初急诊给出的诊断意见是错误的,但这错误也是在病情发展变化后被观察到的,临床上时有发生且很难避免。并且医生及时调整了方案使抢救取得了满意结果。作为家属我十分感激医生后来的处理。如果要抱怨的话,也只能抱怨医疗资源如此匮乏,大医院急诊人手不足,导致许多本来应该由医护人员关注发现的问题都交给陪护的家属来解决。结果当然是解决不了。&br&&br&我在评论区里表达了我的看法,可惜大概很多人都没看到:&br&&br&“我觉得我有必要说明一下:1,关于这件事我的家人从头到尾没有埋怨过医院,反而非常感谢,事后还给急诊送了锦旗。毕竟奶奶是医生护士抢救回来的。2,我在抢救中只起了很小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特护,发现了医生查房时没发现的细节而已。3,随便下了脑死亡的结论我是有点生气,不过我也在急诊轮转过,知道在这儿很难得到准确的诊断,大都是“##待查”。况且奶奶那时没法做影像学检查确诊。4,那时候我刚毕业,只认书本上的死知识,实习也是囫囵吞枣。后来看文献,才慢慢感觉临床诊疗充满了不确定因素,有时候医生的谨慎是有依据的,并不能一概认为是疏忽。5,如今我也在医院工作,虽然不直接面对病人,一样会犯错误,不少犯。T_T”&br&&br&另外,看到评论里好多人的谬赞,我只想说,哈哈惭愧了,我真的算是学渣。只不过在正确的时机做了一件正确的事,并写了出来。&br&而实际上医院里有成千上万沉默忙碌的英雄,救死扶伤对其来说是枯燥的工作不值一提。他们没时间上知乎,往往不被理解。正因如此,他们不应被忽视和报以恶意。&br&&br&###################&br&&br&最后,由于涉及家人且内容易引起争议,本答案欢迎知乎站内浏览和站外分享链接,严禁以非链接形式转载或修改、发布于其他平台。违者必究。
09年,我在帝都等待研究生开学。半夜爸爸一个电话打来,90多岁的奶奶又一次吞了积攒多时的安眠药自杀,发现得太晚,这一次恐怕是抢救不过来了。大夫已经宣告脑死亡。大夫说你奶奶瞳孔都散了!电话那头爸爸哭得像个孩子。我坐第二天早上第一班高铁赶回家,中…
1.之前在儿科,经手了很多患儿。&br&&br&逛超市的时候遇到,会被孩子妈妈拉住,让孩子给我叫阿姨。&br&&br&那种友善的,恬静的笑容。&br&&br&&br&2.在神经内科的时候经手了一个晚孕的癫痫患者,为了在解除病人发作痛苦的同时尽量不伤害胎儿,用药上我都是一再斟酌,病人在院的几个晚上我都一直陪在她身边。&br&&br&然后病人出院了,预产期了,在本院产子了。&br&&br&生完孩子的第二天,孩子爸爸专门从产科病房跑过来跟我说母子平安。&br&&br&感觉一整天,走着路都想跳起来。&br&&br&&br&3.看到知乎上一个朋友回答说自己的妈妈是医生。在火车上遇到癫痫发作的病人,说着自己是医生就冲过去的,然后感觉妈妈整个人都在发光。我也遇到过。就是今年春天,我妈年休,去桂林玩儿。一起出行的人挺多,知道我妈妈是医生以后一直礼遇有加,然后我妈妈在路上不小心被一起走的团友用热水烫伤了左侧小腿,浅二度,疼痛比较剧烈,面积也挺大。但是她看着人家愧疚的表情也自己默默的处理了伤口。&br&桂林一直在下雨,创面愈合很慢,她一路强忍着自己走了下去(我并没有随行)&br&&br&回来的路上火车上有孩子发热,咳嗽,咳痰,然后列车员一直在广播,说希望能有一个大夫去看一下患儿。那个时候我娘的腿已经处于疼痛过敏的状态,走路一瘸一拐的。但是要去看孩子要穿越大半个车厢。但是我娘还是去了,她回来告诉我,去的路上车厢里很拥挤,但是她走过的地方,大家会问她是不是医生,然后自发的给她让出一条路来,那一刻,她觉得自己还挺像个英雄的。&br&&br&&br&不可否认,我学医的初衷就是源自于我妈妈。像之前大家说的那种,医生拿提成很多呀,会开很多很多化验单。我真的没有看到。到现在,我妈做妇科主任十五年了。我家也并没有像其他人家一样,住大房子,开好车,我看到好多次,我娘觉得病人可怜,尽量给病人减免各种检查费用,然后带着病人直接去做检查的。我们家属院门卫上经常会收到很多交不起检查费的老头老太太送来的土豆,花生,各种各种农产品。&br&对他们来说,这是他们能送来最好的东西。&br&&br&她自己会经常说,对我亏欠良多,她加了我高中朋友的微信,聊天的时候告诉我朋友,小时候我爸下乡,她夜班就带着我在医院,把我扔值班室里,等我大一点了,画的画全是孕妇生孩子。&br&&br&其实这些东西,我都已经记不太得了。可是我看的到她这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我家电视已经很多年没有交过有线,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大夫,在上了一整天手术台以后,回来还会在家抱着课本看书。两条腿上全是站手术台导致的曲张的静脉。&br&&br&在我心里边,我妈就是英雄。我时时刻刻都为她感到自豪。&br&&br&&br&&br&写我妈妈的这一部分,是我在看到评论区好多鼓励以后一脑袋热血的写下来的。脑子一冷却,我就在思考,要不要把这一部分删掉。&br&&br&之前看知乎,会偶尔看到高票回答里有提及家人怎样努力为社会做贡献的部分,我都不置可否,在我看来,作为家人的人来叙述这些问题会多少的增加一点偏好倾向。&br&也会有人觉得,说的这么好听,会不会有所夸大。这些东西都是真真正正发生在我身边的,问题是我并不想有那么一些人,来质疑她的目的,来否认她的善良。&br&但是想了想,还是把这一部分放到这里吧。&br&&br&因为能看到的,不仅仅是我的同行,还有更多,能理解,也愿意理解我们的人。&br&&br&看到你们给我的评论,真的非常感动。不自觉的,嘴角就想往上翘。&br&&br&这也是力量。&br&——————————————————————————&br&&br&&br&早上醒过来看到知乎上有好多赞,吓了我一跳。(=_=是的,就是这么没出息)&br&&br&鼓励也很多,讲我善良的也很多。说的我有点儿不好意思⊙▽⊙。&br&其实这真的是我们在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br&我看到比我努力,比我善良,比我愿意奉献自己的同行有许多许多。&br&&br&这不是为了被别人夸奖,也不是为了让别人说这个医生多么厉害医术多么高超。这是我们的责任。&br&&br&。。嗯。。。不知道怎么说。。总之就是。。&br&&br&谢谢大家,真的谢谢。&br&&br&&br&然后我挨个儿翻了翻关注我的知友的资料,发现有好多好多都是同行。&br&&br&所以有很多想法大家还是一致的。我所经历的,你们应该也有这样的体会。&br&&br&这个职业本来就是一个充满爱意的职业。我希望有更多人理解也有更多同伴能不改初心,更加热爱。&br&&br&再次感谢~~一鞠躬 二鞠躬 三鞠躬~么么哒~~~~
1.之前在儿科,经手了很多患儿。逛超市的时候遇到,会被孩子妈妈拉住,让孩子给我叫阿姨。那种友善的,恬静的笑容。2.在神经内科的时候经手了一个晚孕的癫痫患者,为了在解除病人发作痛苦的同时尽量不伤害胎儿,用药上我都是一再斟酌,病人在院的几个晚上我…
第二次小更新,在最后。。。。&br&&br&半夜3点多,收了一个出车祸的孕妇,送来的时候孕妇大出血,呼吸微弱,心跳,血压测不出,脉搏细速,休克一步一步向不可逆发展。&br&最关键的是,送来的医生讲腹中的胎儿可能已经停止心跳了。&br&当时几乎所有医生都达成了共识,胎儿肯定是没可能了,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全力把大人拉回来。&br&具体细节不方便描述。&br&&br&我只知道在距患者送来又过了接近1小时的时候,终于打开了腹部,所有人都以为胎儿早已经死亡的时候,却发现胎儿的手臂动了一下。然后我们迅速将胎儿取出,实施急救。可是刚从腹部取出不到3分钟,胎儿的呼吸心跳就停止了。&br&除了主刀和一助二助他们还在抢救大人外,我们几乎所有人都在为孩子轮流做心脏按压。&br&心跳停止后每过1分钟,生存率下降7%。&br&5分钟。&br&10分钟。&br&30分钟。&br&就正常的抢救来说,现在应该停止了,作为医生而言,说实话,真的已经仁至义尽了。&br&可是没有一个人放弃,因为这个孩子已经创造了奇迹,几乎所有人都在希望他能再有一次奇迹。&br&直到快一个小时的时候,我们终于将孩子救了回来。&br&因为涉及非常多的东西,细节就不方便描述了。&br&因为和家属的沟通一直是由我在完成,最开始的时候我就明确的告诉他们孩子是几乎不可能保得住,家属虽然情绪很激动但也表示理解。&br&可是当我将孩子抱出去告诉他们孩子救回来了,但是预后是差是好还不清楚的时候,家属一行12个人,所有人就在那一瞬间就对我跪下来了。&br&那场景真的是终生难忘。&br&当时我也是懵了,忍住情绪,脚一直在发抖,最后好不容易说了一句主刀医生还在尽力抢救大人就转身走了,因为实在无法处理这种场面。&br&后来经过接近6个小时的抢救,大人也救了回来。&br&因为这件事在我们这个小地方的影响挺大,很多东西就不再叙述了。&br&&br&&br&突然就收到了很多赞,其实和这个答案下的众多医生一样,我们也只是尽我们全力去挽救一个生命,一个家庭。就像医学生誓言说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br&我父亲经常对我说,见死不救,枉为医。&br&和各位同行共勉。也谢谢大家。&br&&br&&br&对了,最后母子平安,孩子的预后比我们想象中要好很多,但肯定是受到了一些影响,我们目前一直在随访中。&br&&br&&br&有朋友问到了婴儿,新生儿心脏按压的问题,可能大部分人还不是很清楚,婴儿的心脏按压与成人是不一样的。成人是用手掌,而婴儿新生儿由于发育不完全,容易损伤,所以用的是大拇指来按压。&br&通俗来说就是大部分人玩手机那样,大拇指在上,四根手指在下托住后背,只能用大拇指用力按压。&br&大家没事可以试一下,这个是非常痛苦的,我们轮流按压的原因倒不是体力不支,而是大拇指很容易就抽搐了。
第二次小更新,在最后。。。。半夜3点多,收了一个出车祸的孕妇,送来的时候孕妇大出血,呼吸微弱,心跳,血压测不出,脉搏细速,休克一步一步向不可逆发展。最关键的是,送来的医生讲腹中的胎儿可能已经停止心跳了。当时几乎所有医生都达成了共识,胎儿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视野号造访冥王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