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有什么拍庶女有毒拍成电视剧的途径

找学校,搜学校,学校口碑早知道!
您可以免费发布教育培训信息,找学校,找课程,找老师,学校建站,发布新闻动态,招生培训等。
LOADING...
您当前的位置: >>
>> BTV少年传媒学院综艺主持表演培训班-2015年9月报名
BTV少年传媒学院综艺主持表演培训班-2015年9月报名
LOADING...
招生对象:
2015年-2016年北京电视台BTV少年传媒学院开设播音主持、综艺表演、小记者、小歌手、综艺主持表演专业周末培训班
课程名称:
培训费用:面议优惠价:面议
开课日期:更新日期:
截止日期:人 气 度:<font color="#FF次
授课方式:周末班 -
授课学校:
信息来源:&
上课地点:北京市海淀区
报名免费咨询电话(9:00-18:00)
招生老师:蓝老师
详细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林萃路
注册时间:
会员级别:VIP会员
& 2015年-2016年北京电视台BTV少年传媒学院开设播音主持、综艺表演、小记者、小歌手、综艺主持表演专业周末培训班
2015年BTV少年传媒学院 开启传媒业神秘大门,伴随成长,创造未来
BTV少年传媒学院简介 北京电视台主办,京视传媒运营; 打造中国最具传媒影响力、专业性和高品质的电视传媒艺术院校; 打造具有剧场和电视双平台国际演出水准的青少年艺术团体;
服务电视传媒,储备电视后备人才,搭建健康成长之路;
BTV少年传媒学院理念 多元素质教育综合培养,全面提高智商、情商、胆商、财商; 为中国顶尖媒体人与学员之间提供了面对面交流平台; 为学员提供安全、有效、专业地直通平台; 普及传媒知识,建立青少年传媒艺术基地,储备多元人才;
BTV少年传媒学院特色优势 开设讲座、采访、授课、参观、舞台剧、微电影、比赛等各类活动; 直通BTV大舞台,让艺术表演与电视传媒完美融合; 师从BTV知名主播、导演、一线电视人、专业院校教授; 融入BTV真实电视环境,体验亚洲一流传媒环境; 传达BTV传媒视野与理念,直击媒体前沿;
五大专业(播音主持、综艺表演、记者、歌手、综艺主持表演) 讲座、采访、授课、参观、舞台剧、微电影、比赛等各类活动; 直通BTV大舞台,让艺术表演与电视传媒完美融合; 师从BTV知名主播、导演、一线电视人、专业院校教授; 成长进阶模式,为学员铺设进取成功之路; 1+N多层次课程设置,专业能力和素质培养并重; BTV少年传媒学院家长俱乐部,为学员搭建艺术人脉圈; 优秀学员纳入BTV童星长期培养计划
BTV少年传媒学院长期培养班专业详细介绍
记者专业&&& 播音主持专业& 综艺表演专业&&&& 歌手专业& 综艺主持表演班
一、播音主持专业 1.播音主持专业基本信息:
招生对象:中小学生
分班方式:年龄段与基本素质
课程体系:共三个阶段(每阶段一学年),每个阶段分为:上学期与下学期
&&&&&&&&&& 第一阶段年龄段:6-8岁、第二阶段年龄段:9-11岁、第三阶段:12-15岁
2.课程模块设置:(随着阶段晋级,专业性增强)
1、语音发声:基础训练、绕口令、朗诵、稿件播读、评述、新闻类、综艺类播读等。 2、逻辑思维:优秀沟通训练、角色扮演、对话、形体语言等。 3、演说演讲:出口成章训练、观察和想象、讲故事、即兴演讲等。 4、播音主持:主持、采访等语言实践训练,广播电视节目主持、配音、采访提问等。
3.师资力量 BTV金牌主持人+中传导师
& 4.教学设备 BTV配音间、 BTV演播室
5.学员照片 & 二、综艺表演专业 1.综艺表演专业基本信息:
招生对象:中小学生
分班方式:年龄段与基本素质
课程体系:共两个阶段(每阶段一学年),每个阶段分为:上学期与下学期
&&&&&&&&&& 第一个阶段年龄段:6-9岁,第二个阶段年龄段:10-15岁
2.课程模块设置:(随着阶段晋级,专业性增强)
1、声乐:基础发声训练、舞台音乐剧歌唱训练、增强夸张式的语言表现力。 2、台词:诗歌、歌谣、绕口令、故事等练习,提高生活化语言的演绎技巧及朗诵水平。 3、形体:基础舞蹈训练、形体训练、体态语言强化训练,塑造孩子整体气质与形象。 4、表演:无实物练习、五觉训练、情景模拟训练、培养孩子在表演中的信念感和真实感,全面提高孩子的舞台表现力、创作能力。
3.师资力量 BTV文艺频道导演+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导师 4.教学设备 BTV录音棚 & 5.学员照片 &
三、小记者专业 1.小记者专业基本信息:
招生对象:中小学生(10-15岁) 分班方式:年龄段与基本素质
2.课程模块设置:(随着阶段晋级,专业性增强)
1、写作:新闻基础知识培训、新闻稿件撰写 2、现场报道:出镜小记者现场报道培训、培养镜头感与快速逻辑思维能力、小播音员出镜培训 3、采访:口才表达能力、社交能力提升、出镜小记者采访培训 4、摄影:摄影基础知识培训
四、小歌手专业 1.小歌手专业基本信息:
招生对象:中小学生(8-16岁) 分班方式:年龄段与基本素质
2.课程模块设置:(随着阶段晋级,专业性增强)
1、BTV金牌栏目导演与专业导师亲力培养 2、BTV录音棚与专业舞台演艺作品录制 3、优秀者参加BTV歌唱比赛栏目 4、卓越者签约为BTV小艺人
5、量身定制音乐作品
五、综艺主持表演班 综艺主持表演专业基本信息:
招生对象:中小学生(8-16岁) 分班方式:年龄段与基本素质,通过面试和选拔
课程模块设置:(随着阶段晋级,专业性增强)
1、BTV金牌栏目导演与制片人直接带班 2、BTV栏目相关领域接触 3、优秀者参加BTV栏目 4、卓越者签约为BTV小艺人
目标效果:迅速培养孩子认知舞台、了解舞台
所有课程: 上课周期:2015年9月-2016年8月,共32次课程。
上课时间:每周六下午1:00-4:30(如人数太多,增开周六上午或周日)
上课地点:
理论课:北京电视台新台
实践课:中国传媒大学西校区
电话咨询:010-& 蓝老师&
真实姓名:
性  别:
报读人数:
手机号码:
所在地区:
学员留言:
如果您还有什么需求,请在这里详细说明。
* 温馨提示:如果24小时内没有与您回复请直接电话联系学校,以免耽误您的报名!
小贴士:本页信息由用户及第三方发布,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详情请阅读求学快递网免责条款。
上一课程:
下一课程:&#xe621; 上传我的文档
&#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影视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与对策--毕业论文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影视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与对策--毕业论文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9|
上传日期: 02:21:30|
文档星级:&#xe60b;&#xe612;&#xe612;&#xe612;&#xe612;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影视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与对策--毕业论文
官方公共微信当前位置:---正文
我国首部红色题材3D儿童动画电影《冲锋号》大家谈:用青少年喜闻乐见方式宣传党史
来源: 中工网
&&& 编者按
  3D动画电影《冲锋号》由中央党史研究室、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西安曲江宏梦卡通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湖南蓝猫动漫传媒有限公司等联合制作,讲述了一名流浪少年虎子在长征期间,从一个淘气的孩童,成长为一名坚定的红军战士的故事。该片从少年儿童的角度,解读和展现了长征中一批少年儿童在共产党的引领下励志成长的经历。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本版刊发部分专家、学者、教师的评论文章,以飨读者。
  科技与艺术的成功结缘
  仲呈祥(中国文联原副主席)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拓展了艺术审美表现的空间,使艺术获得了新的生长点;但另一方面,对科技手段的过分依赖和强调,也可能冲淡乃至淹没艺术的本体,使视听奇观的营造过了度,令视听感官的刺激感冲淡乃至淹没掉了艺术本应追求的精神美感,所以,这是一把双刃剑。
  观罢3D动画电影《冲锋号》,我很兴奋,认为这部优秀作品正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科学与艺术的成功结缘进行了一次大胆的探索。
  《冲锋号》作为一部3D动画片,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精神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着眼于下一代的培养,着眼于引领风尚、教育人民,这一点尤其值得肯定。毋庸讳言,近几年来,我国的动画影视作品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精品不多,不少作品不是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着眼于培养造就少年儿童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而是生吞活剥地套用一些西方观念和西方生活形态,花了不少钱,拍出的动画片却离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相去甚远,而《冲锋号》的成功实践带了个好头,闯出了一条新路。它的意义超过了动画片,对于整个文学艺术事业,整个文化建设,都具有一种普遍的借鉴作用。
  《冲锋号》充分考虑了要为少年儿童喜闻乐见,在审美表现上作出了可贵尝试。譬如,我很欣赏那条狗的设计,既适应了儿童的欣赏趣味,又着意于提高他们的欣赏趣味。那条狗与他的小主人即作品的主人公相辅相成,互补生辉,在与自然的搏斗中,在与围追堵截敌对势力斗争中,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动物和谐的人生哲理。这条“狗”是一个角色,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我呼吁舆论界和电影市场院线,都应为这样的优秀作品鸣锣开道,大力扶持,让它取得更理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部影片,“冲锋”在真正让文学艺术担负起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神圣使命的正确航向上。
  本世纪初,26集电视剧《长征》,是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军事科学院的鼎力扶持下,创作出来的一部中国电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经典作品。今天,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用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党史教育,让下一代“知党爱党、知党爱国”,《冲锋号》以最先进的3D动画形式,真实、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长征历史,让少年儿童喜欢看、寓教于乐,真正得到长征精神的教育,懂得我们党的革命历史,学习红军精神,学习革命前辈的人格、理想和信念,真是功莫大焉!《冲锋号》昭示了一条科学与艺术结缘互补、促进社会主义文艺健康持续繁荣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创作道路。
&  并非一个人的长征
  潘学琴(影视评论家)
  近年来,以卡通的方式,去反映革命战争年代少年英雄成长史的动画片并不鲜见。好比《小英雄雨来》《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西柏坡》《西柏坡2:英雄王二小》,乃至更早的《山伢子》。这些影片利用精美的画面,盎然的童趣,让上一代对记忆进行了新的重温,而对成长期的孩子们而言,则是别开生面,寓教于乐的,以儿童的心理状况去感受那段峥嵘岁月的喜乐和壮美。最近拍摄的《冲锋号》,则为我们重新塑造了——虎子的动人形象。这在少年英雄的银幕画廊里,又多了一位可爱的小战士。
  虎子与前面列举的银幕小英雄最大的不同是,他并没有多么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除了阴差阳错中袭击敌营地,并获取重要情报之外,这个小流浪汉更多的时候是沉浸于山野之中,喜欢和他的小狗在一起。《冲锋号》诚然有着个人成长的叙事格局,却并不一味地去作“英雄化”的铸就。虎子这一人物的确定,想必与其最大的受众群——广大少年儿童的审美趣味相吻合。《冲锋号》的叙事策略,没有局限于单个人物的塑造,而是由点及面,由面及体地让我们看到一群铁骨铮铮,又具人道主义精神的红军指战员群像。例如把仅剩的麻醉药留给虎子的司号员,置身雪难而将大衣披在小战士身上的连长,还有身怀六甲的女战士将担架让给伤员,以及那个同样顽皮可爱的小卫生员身陷沼泽,仍不忘催促虎子吹响冲锋号。由此,虎子在这革命的熔炉里,感受到革命大家庭的温暖,并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之光。
  作为国内首部3D红色题材儿童动画片,《冲锋号》成功地采用现代电影的科技手段,“3D”和“真人采集”,去展现那一幅幅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湘江之畔的血染山河,突破乌江时的枪林弹雨,大渡河上的为有牺牲多壮志,以及夹金山之巅的雪崩来袭,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全新的视觉体验,为动画影片表现真实的战争场面,提升了新的高度。《冲锋号》的最大意义,是给后来的动画制作和创作者一次极为鲜活的启示,它第一次以史诗的格局,几乎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红军艰难又壮烈的生命历程,有着与真人电影可以一较短长的逼真感和历史感。《冲锋号》吹响的不仅是那段非常岁月的生命之歌,更为国内的动画创作领域开辟了可供后人借鉴的先河。
  吹响《冲锋号》 凝聚正能量
  刘 骐(长沙市一中语文特级教师)
  在青少年教育方面,我们现阶段的工作应该说是比较薄弱的,需要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作更多有益的工作。动画片《冲锋号》响应了党的号召,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为广大青少年奉献了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
  《冲锋号》的取材既宏大浩阔又细腻精微。电影的主线一直是两条:一是红军长征的史诗般的经历。血战湘江、转战遵义、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过雪山草地等重大的历史事件真实而具体地再现了革命先烈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给青少年以直观的党史教育,告诫他们共和国的来之不易。二是小虎子由一个流浪儿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红军战士的过程,通过贴近生活的人物刻画和真实感人的细节表现,塑造了围绕在主要人物小虎子周围的红军官兵,特别是共产党人的英雄群像。这些人的英勇的行为和刚毅性格影响了小虎子,也必将感染和影响今天的广大青少年。
  《冲锋号》人物形象塑造得极为鲜明生动。小虎子从顽劣的小流浪汉起步,除了对红军的最朴素的阶级认识以外,其他都是白纸一张。无组织无纪律,任性不羁。在革命的熔炉中,经过共产党人的引领与教育,经过革命战争血与火的考验,终于锻造出一个具有坚定信念的红军小战士。其他人物无论是连长、司号员还是小卫生员也都塑造得各具特色,性格鲜明。
  《冲锋号》在手法上采用了先进的三维立体技术,视听效果令人震撼。影片用宽幅全景式的画面,呈现血战湘江的战争场面,红军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前仆后继的情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影片的音乐、声效、配音也严谨而动人。加之动画片的形式,本来就十分适合青少年的特点,一定会受到青少年的欢迎和喜爱。
  吹响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冲锋号
  田 延(西安市大雁塔小学副校长)
  看完革命历史与青少年励志题材的我国第一部三维立体动画电影《冲锋号》,心情很激动很振奋,感到这部电影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革命传统是什么?革命传统是我们无数革命烈士和革命前辈,在长期的艰苦的斗争岁月中,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这些传家宝,为我们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教育素材。
  周恩来同志曾语重心长地说:“一定要对孩子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现在的小学生都是在福窝窝里成长起来的,有必要给他们补上革命传统教育这一课,引导他们不忘过去革命的艰辛,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英勇奋斗和艰苦创业的精神。
  《冲锋号》似乎又把我们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革命斗争年代。它让少年儿童看到了:革命先辈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他们那崇高的人格、那坚贞的气节,以及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赤心,都是可歌可泣、惊天地泣鬼神的。他们永远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永远是后辈们学习的光荣典范。这部影片让少年儿童听到,那一声声嘹亮的冲锋号就是一声声的召唤,召唤着祖国的下一代,肩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  党史与革命教育的新载体
  李 元(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主任)
  动画电影《冲锋号》是由西安曲江新区主要投资的。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曲江新区近年来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将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和城市建设齐头并进,文化与科技、文化与资本、文化与体制机制创新深度融合,成为全国最重要的文化产业聚集区之一。动画电影《冲锋号》的产生,便是曲江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
  为了贯彻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和全国党史会议精神,中央党史研究室提出制作一部党史动画片。这几年来,曲江新区以精神家园的建设者和文化产业的运营者形象发展自己。《冲锋号》的创作,是曲江文化建设的重头戏,作为精品工程来抓。该片也是曲江新区与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合作的巨大成果。2011年11月初,作为我国第一部党史教育三维立体动画电影,《冲锋号》正式立项。在各有关部门和中央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截至目前,该片已经完成了全部的后期制作,拿到了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影片公映许可证,并分别在北京和西安市举行了多场试映活动,反响强烈,专家学者交口称赞,学校老师和学生也直说好看、震撼。
  作为党史教育三维立体动画电影, 《冲锋号》立足党史,表现党史,弘扬党的精神。该片采用三维立体动画的方式制作,是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和表现形式的一个新探索,在整个的制片过程中,我们既考虑了革命历史题材的严肃性,又突出了三维立体动画超强的视觉表现力的特点,力求符合青少年的审美习惯,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观影体验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健康向上的人格。
  《冲锋号》运用立体视觉技术,通过一系列立体影像、仿真特效、声效模拟,打造一部有别于其他红色电影的视觉盛宴,开创了红色电影的新视界。作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点工程,作为党史与革命教育的新载体,它是革命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重要成果,相信将在广大青少年中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未来,我们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为指引,紧跟世界文化发展的时代潮流,发挥西安历史资源和红色题材丰富的特点,结合曲江新区的高科技优势和机制优势,立足国家文化发展的高度,策划实施和建设投资一批能代表国家水平、中国高度,讴歌时代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品力作。以电影院线为媒介,继《冲锋号》后,每年策划和制作一部党史动画电影,把中国共产党90年辉煌发展的每个历史阶段及其在这个阶段形成的精神通过影视动画集中表现出来,构成一个党史电影动画系列。如两弹一星精神、井冈山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等等。
&  体现了时代高度和儿童情趣
  李 星(文艺评论家)
  看了3D的动画电影《冲锋号》,我这个老文艺工作者激动难捺。后悔没有带五岁的小孙子来看,但我还是想象着,如果他坐在我旁边,该是多么兴奋,会忍不住发出欢悦笑声。
  首先让我激动不已的,是3D动画电影对我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子弹向你飞来了,大火烧到你身旁,雨点和浪花飞到你的头上,油桶向你砸来了,火舌向你烧来了,机关枪对着你的头打来了……你简直就是剧中的一员,同他们一起经历着那些行军、打仗、爬雪山、过草地。这是3D时代的电子科技与电影艺术的神奇结合。我相信这部电影的制作者,包括编剧、导演、制作、美术、特效、视频人员,为观众不到两个小时的愉悦,一定付出了巨大的劳动和心血。
  其次,长征是中国无产阶级、工农革命的英雄史诗,是中国革命的宏大叙事,我们从以往电影、电视上已经看到了它的史诗性,严肃性,这样庄严的历史内容,能写成儿童故事片吗?而且是作为儿童动漫故事片。但它成功地实现了,成功地将一个儿童——“虎子”的生存轨迹、人生道路与长征这样伟大的历史事件结合起来。不仅从虎子的视角切入了长征,例如湘江战役、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等,而且让他阴错阳差地成为一个红军战士,一个长征的经历者。万水千山,他,从一个只有朦胧爱憎的孤儿流浪者,一个曾经的红军队伍的麻烦制造者,成长为一个具有初步觉悟的号兵战士。而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则是曾经在湘江炮火中救了他的命的连长和老号兵,连长在爬雪山时为了保护他而牺牲了。革命传统教育,不只是要人们和子孙后代永远记住先辈们的牺牲和付出,还要让孩子们明白或者感觉到先烈们的爱的胸怀和境界,让他们知道爱,懂得如何爱,为人与人关系之间最动人的爱而感动,这应该是《冲锋号》在主题、故事讲述中的一大亮点。
  第三,则是这部影片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我觉得片中的主人公“虎子”如果让适合年龄的儿童来演,它的效果不可能如现在动漫的效果那么强烈。这就涉及到该片导演和绘画制作的精益求精,把大人、小孩的情感抠得那么细致,表现得那么逼真,那么到位,尤其是一些特写镜头的3D效果,让人完全能看到人物内心的活动。情节生动,人物突出,特别是人物的面部表情,就在你眼前面对面展现,给人以强烈的冲击,让你过目难忘。
  《冲锋号》充满了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现在的儿童和少年、青年是在幸福、温暖和甜蜜的环境中成长的,因此,艰苦奋斗的教育,战争,苦难的教育,正确的幸福观的教育,是当今青少年教育所面临的严峻课题。从一个人的人生成长角度看,善恶的界限,理想和信仰的坚守,艰苦奋斗,以自己的劳动,换来自己及一代又一代人的幸福观念,既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也是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基本人生价值观。应该说《冲锋号》对全社会和青少年传递的是深情之爱和努力奋斗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可喜的探索与创新
  李梦学(电影评论家)
  看了我国首部革命历史题材的3D动画电影《冲锋号》,十分兴奋。自《阿凡达》在我国风靡之后,追梦3D高科技也成为电影的一种时尚和潮流。
  以何种姿态对待高科技的挑战?这是个值得研讨的课题。但不管怎么说,电影本身是依托科技的艺术,没有科技就没有电影,电影表现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中国电影108年来在电影科技上一直是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努力学习、应用外国的先进电影科技为创造电影中国梦服务。《冲锋号》遵循这一原则,以“冲锋”的精神在制作具有中国特色的3D动画电影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冲锋号》讲述了一个流浪儿在长征路上历经艰难险阻后成长为一名号手的故事。长征故事在光影世界里被频频展现,已成为红色电影的一大亮点。这些作品集党史认知、艺术欣赏、陶冶情操于一体,发挥其独特的电影功能。制片方以小红军战士为主角并采用3D动画的形式加以展述,就是想做一部让孩子们喜欢的红色电影。如何做到形象生动、好看好玩,真正实现“寓教于乐”,对编导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影片坚持红色电影所弘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注入多种思想元素:革命、战争、奋斗、勇敢、友情、奉献等;应用多种艺术和科技元素:动漫、光影、声音、造型、夸张、运动、3D等。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影片做的是3D电影,3D自然成为影片艺术成色的动力,它的成败直接影响影片的艺术感染力,也关系到《冲锋号》能不能“吹响”。
  编导用顺序式叙事方法结构故事,故事靠血战湘江等四个事件支撑,没有其他复杂线索,通俗易懂,叙述流畅,节奏明快,便于儿童阅读理解。动画片特别是拍给孩子们看的动画片,剧情要求相对单纯,但单纯并非简单。《冲锋号》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就四五个:活泼阳光的虎子,坚定热情的号手张大个,开朗乐观的卫生员诗诗,风趣滑稽的瘦猴,不苟言笑、威严的连长,他们的性格特征和英雄行为都给我们留下了较深的印象。编导对他们的成功设计丰富了相对单纯的剧情,为影片增加了人文关照。从3D制作的角度看,这么一个单纯的故事恰恰为制作者提供了施展技艺的平台。3D电影一个最富有魅力的特质是它可以营造让观众身临其境的三维空间,并利用这种空间创造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运动艺术。
  《冲锋号》的制作完成,说明我们有能力制作符合自己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3D动画电影。面对高科技,我们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盲目崇拜,需要的是勇气和科学的态度。《冲锋号》的诞生显示出编导不同寻常的3D思维和对红色元素的热爱,也显示出编导作为一位电影人的社会责任心。《冲锋号》可能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遗憾之处,但它毕竟吹响了国产3D电影的冲锋号,令人可喜。
编辑:中工网
·相关文章
· 图片精选
&&&&&&&&&&[
]&&&&&&&&&&&&&&&&&&&&&&&&&
世界遗迹观察名单
众人下河抓甲鱼
余姚人造船出行
姚城区积水首次通过戏剧方式演绎德育教育珠海青少年戏剧嘉年华正式启动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yfs001
5月26日,珠海青少年戏剧嘉年华活动在诺富特酒店巴黎厅正式启动。据介绍,该活动将面向珠海全市25万名中小学生广泛选拔演员,最终胜出的小演员将在本地校园及全国剧院进行话剧巡演。据了解,该活动首次通过戏剧方式演绎德育教育,旨在将青少年课余文化交流带出校园,并通过活动的举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国传统国学文化深入学生身心,提升珠海城市文化品位和城市影响力。珠海青少年戏剧嘉年华由珠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珠海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珠海公交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珠海天祺青少年服务中心共同承办。活动将分为演员海选、复赛、决赛及话剧公演4个阶段,在全市各中小学均设置报名点。也可通过“珠海青少年戏剧嘉年华”的官方微信平台报名。演员海选从5月30日开始,将在多个海选分会场通过舞蹈、音乐等才艺展示,选拔具有舞台表演力的小选手晋级。6月27日将进行复赛,并在7月由专业的表演团队对进入复赛的选手进行针对角色的集中培训。8月8日进行最后决赛,胜出的各组小演员将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分组排演,并于12月23日在华发中演大剧院进行首场话剧公演。此次将公演的话剧剧本在改编自优秀舞台剧《回来吧,宝贝》的基础上,植入珠海本土文化。该剧此前曾在江苏省南通市进行数场公演,得到众多家长与孩子的喜爱。担任该剧的青年导演廖伟力涉足音乐、影视、舞台剧等诸多领域,曾参演电视剧《三国》、《归来》等作品。廖伟力曾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担任表演老师,其编导的儿童舞台剧《闪闪的红星》在江苏、江西等地连演多场,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活动过程还将进行爱心传递、夏令营集训、百人绘画大赛等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其中于6月20日活动主办方将在全市各中考考场举行为考生及家长送爱心活动,赠送与本次选拔赛活动相关的小礼品。暑假期间,活动主办方将面向全市青少年召集戏剧表演爱好者,组成话剧艺术辅导夏令营。而在9月开学之初,活动主办方还将组织学生进行现场“百人绘画大赛”,以积极向上的多项校园文化活动引导青少年健康发展。□实习记者朱蕾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庶女有毒拍成电视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