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在初三物理凸透镜成像一侧,在光屏上成光斑,物在什么位置,怎么看到像

C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应用是放大镜.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解答:由题意知,物体经凸透镜后成的是实像.物距为20cm,像距为14cm,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0cm>2f,所以f<10cm.①f<14cm<2f,所以7cm<f<14cm.②综合①②得: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要熟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特别搞清物距与像距之间的关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成像特点,判断属于凸透镜成像的那种情况.根据物距或像距解不等式求得焦距.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发光体S(箭头形状的发光二极管,长为2cm)、凸透镜T、光屏P安装在光具座上进行试验,如图所示.固定凸透镜T,将发光体S放在离凸透镜4cm(物距u)处,移动光屏P,如果找不到像,则记录光屏上光斑的特征;如果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则记下像的特征,测出光屏P到透镜T的距离(像距v)和像的长度.然后,将物距依次增加2cm,重复上面的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像的长度/cm
光斑大小变化
只有圆光斑
光斑大小变化
只有圆光斑
光斑大小不变
只有圆光斑
倒立的箭头
倒立的箭头
倒立的箭头
倒立的箭头
倒立的箭头
倒立的箭头(1)凸透镜T的焦距为cm.(2)物距u在范围时,在光屏上总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当物距从开始再到逐渐增大时,则像的大小,像距.(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先变小后变大”、“先变大后边小”)(4)当物距等于7cm时,物体在光屏上成像(填“一定会”、“一定不会”“可能会”).分析表中成倒立实像的实验数据,当物像间距(u+v)最小时,成在光屏上的像的长度发光体的长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请你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再找出一条规律.
科目:初中物理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如图乙所示.(1)当发光物体在距离凸透镜20cm的a点时,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A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2)当发光物体在b点时,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B所示.这时用白纸挡住该凸透镜的上半部,所成的像是如图B(选填“B”、“B1”或“B2”)所示的样子.(3)当物体放在成c点时,成像如图C所示,则c点在a点左侧(选填“a点左侧”、“a、b两点之间”或“b点右侧”).(4)将发光物体放在离透镜5cm的d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此时透过透镜会观察到像,这个像一定是虚像(选填“实像”或“虚像”).(5)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了评价,觉得比用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和白屏相比方便多了,请你说出它的优点: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实验探究(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光具座、凸透镜(焦距f=10cm)光屏、蜡烛、火柴等器材进行实验,现在请你参加该小组的探究,你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后:(a)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b)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30cm的地方,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你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等大的实像;然后把蜡烛向1.5倍焦距处移近,则像的大小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c)如果用书本把凸透镜的右边遮住,则烛焰的像与原先相比D.A.像的右边没了&&&&&&&&&&&&&& &B.像的左边没了C.像的大小亮度都不变&&&&&&&&& &D.像的大小不变,亮度变暗了(2)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如图所示,应使木块在弹簧测力计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比较甲、乙两图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3)在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斜面底部的速度相等.接着在表面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不同地方.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在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科目:初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发光体S(箭头形状的发光二极管,长为2 cm)、凸透镜T、光屏P安装在光具座上进行试验,如图14所示。
固定凸透镜T,将发光体S放在离凸透镜4 cm(物距u)处,移动光屏P,如果找不到像,则记录光屏上光斑的特征;如果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则记下像的特征,测出光屏P到透镜T的距离(像距𝜐)和像的长度。然后,将物距依次增加2 cm,重复上面的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像距𝜐/cm
像的长度/cm
光斑大小变化
只有圆光斑
光斑大小变化
只有圆光斑
光斑大小不变
只有圆光斑
倒立的箭头
倒立的箭头
倒立的箭头
倒立的箭头
倒立的箭头
倒立的箭头
(1)凸透镜T的焦距为________cm。
(2)物距u在_______范围时,在光屏上总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当物距从开始再到逐渐增大时,则像的大小____,像距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先变小后变大”“先变大后变小”)
(4)当物距等于7 cm时,物体在光屏上_____成像(填“一定会”“一定不会”“可能会”)。分析表中成倒立实像的实验数据,当物像间距(u+𝜐)最小时,成在光屏上的像的长度_____发光体的长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请你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再找出一条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发光体S(箭头形状的发光二极管,长为2 cm)、凸透镜T、光屏P安装在光具座上进行试验,如图所示。固定凸透镜T,将发光体S放在离凸透镜4 cm处,移动光屏P,如果找不到像,则记录光屏上光斑的特征;如果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则记下像的特征,测出光屏P到透镜T的距离和像的长度。然后,将物距依次增加2 cm,重复上面的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像的长度/cm
光般大小变化
只有圆光斑
光般大小变化
只有圆光斑
光般大小不变
只有圆光斑
倒立的箭头
倒立的箭头
倒立的箭头
倒立的箭头
倒立的箭头
倒立的箭头
(1)凸透镜T的焦距为__________cm。
(2)物距u在_______________范围时,在光屏上总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当物距从开始再到逐渐增大时,则像的大小_________,像距_________。(均填“变大”“变小”“不变”“先变小后变大”或“先变大后边小”)
(4)当物距等于7cm时,物体在光屏上_________(填“一定会”“一定不会”“可能会”)成像。分析表中成倒立实像的实验数据,当物像间距(u+v)最小时,成在光屏上的像的长度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发光体的长度。
(5)请你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再找出一条规律__________________。把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5cm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把物体移至凸透镜前15cm处,所成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
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5cm的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说明此时u>2f,2f>v>f.把蜡烛移到距透镜15cm处时,2f>u>f,v>2f,相当于像与物的位置对调,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B.
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20cm 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离凸透镜20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则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离凸透镜20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则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把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5cm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把物体移至凸透_百度知道
把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5cm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把物体移至凸透
把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5cm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把物体移至凸透镜前15cm处,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等大的虚像
提问者采纳
v>2f,说明此时u>2f,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相当于像与物的位置对调,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5cm的光屏上呈现缩小,2f>v>f.把蜡烛移到距透镜15cm处时、倒立的像,2f>u>f,光屏上呈现倒立蜡烛位于凸透镜前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倒立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知识点梳理
凸及其探究实验规律是指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1、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有什么关系?设计并进行实验:2、实验器材:带刻度的光具座、蜡烛、光屏、透镜(焦距在10~20 cm之间)、刻度尺.见实验装置图.3、实验步骤: (1)先测出透镜的焦距:让凸透镜在阳光下来回移动,找着最小、最亮的点,用刻度尺量出亮点与凸透镜的距离,这就是这个凸透镜的焦距.(2)实验探讨像的大小、正倒、虚实跟物距的关系:[方案]①把透镜放在光具座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②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③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间的距离.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蜡烛与凸透镜、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测出,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⑤当蜡烛到一定位置上时,光屏没有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把蜡烛与凸透镜、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像的正倒,填入表格中.物距 像距 正倒 大小 虚实 应用 特点 U>2f f<v<2f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
U=2f v=2f 倒立 缩小 实像 测焦距 大小分界点 f<U<2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投影仪 幻灯机
U=f 不成像
平行光源测焦距 实虚分界点 U<f v>u与物同侧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虚像在物体同侧,虚像在物体之后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小刚同学用凸透镜做成像实验,他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相似的试题还有: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为_____cm.(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的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选填“上”、“下”调节.)(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清晰的实像,_____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cm.(2)小明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上/下)调节.(3)如图,在桌面的中央放有一个凸透镜,在透镜的左侧放有一短蜡烛,调节蜡烛的位置,使蜡烛距透镜的距离为透镜焦距的\frac{3}{4},此时应从透镜的_____(填“左”或“右”)侧透过透镜可看到蜡烛正立_____的虚像(选填“放大”或“缩小”);(4)小明重新移动蜡烛的位置,使蜡烛距透镜的距离为透镜焦距的\frac{5}{4},则在光屏上可看到蜡烛_____、_____的实像,这一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l)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cm.(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填“上”、“下”)调节.(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清晰的实像,_____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1.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了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的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B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2.小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10cm.
(2)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上调节.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够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解:1.(1)①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采用点燃的蜡烛作为成像物体,点燃的蜡烛和环境对比度越大,成像越清晰,所以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成像会更清晰.
②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A蜡烛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A蜡烛的6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以确定物像大小相等;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3)为了使实验结论更科学可靠,要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得到多组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
2.(1)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平行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90cm.
(2)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所以要是像成在光屏中央位置,使蜡烛向上移动,或凸透镜向下移动,或光屏向上移动.
(3)凸透镜的焦距是90cm,蜡烛距凸透镜95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故答案为:1.(1)较黑暗;B蜡烛;(2)完全重合;相等;垂直;相等;(3)6;
它.(4)90;(2)上;(5)倒立;放大;实;投影仪.
1.(1)①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时,成像物体和环境对比度越大,并且物体越亮,物体成像越清晰.
②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①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②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通过实验来探究物理规律时,要进行多次实验,利用多组实验数据,总结的实验结论才具有普遍性.
2.(1)根据凸透镜焦点和焦距的定义判断凸透镜的焦距大小.
(2)根据光线过光心不改变方向来判断光屏的移动情况.
(3)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成像情况和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三物理凸透镜成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