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下册大德小学3年级全县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成绩

2015年广州海珠区小升初新政策及报名网站
发布日期: 08:46:38
《2015年广州海珠区小升初新政策及报名网站》是有志坤教育()为你整理收集:
为进一步规范海珠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确保海珠区中小学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公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穗教发〔2015〕11号)等相关政策文件精神,结合我区的实际,现就2015年海珠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坚持以区为主,属地管理。区政府负责组织本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招生工作,区教育行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合理划定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招生范围,妥善安排辖区内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工作,指导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解决在招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二)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民办学校招生坚持免试入学原则。(三)加强招生计划管理。区教育行政部门在摸查测算的基础上提出当年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办学校招生计划,报区政府审定后,正式下达并向社会公布。各学校须按区教育局核定的招生计划进行招生,不得随意调整,确需调整的,应由区政府批准并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未经批准的招生计划无效,各学校未经批准超出招生计划招收的新生不得办理学籍。  (四)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须按照有关要求严格控制班额,禁止超班额招生。当年招生工作结束后,学校应通过学校网站等渠道公布招生结果;按随机编班原则做好学生编班工作,在校内公示栏公示编班结果。学校需于当年9月15日前做好学籍信息收集、汇总、校验、上报工作。  (五)切实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对符合入学条件的残疾儿童要做好学位安排工作,努力为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残疾儿童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机会。  (六)加强对非本市户籍的政策性照顾借读生的审核和管理。政策性照顾借读生的审核须严格按照《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穗教发〔2015〕11号)中的《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政策性照顾借读生分类一览表》的条件执行。政策性照顾借读生实行公示制度。  二、初中招生  (一)初中招生的基本原则  1.具有本市户籍且有海珠区学籍,在我区公办小学毕业的学生(含经审核的政策性照顾借读生),按我区的升学办法安排入学。  2.具有本市户籍,在我区民办小学毕业的非海珠区户籍学生,要求到公办初中就读的,须回户籍所在区申请入学,按该区升学办法入学;具有本区户籍,在我区民办小学毕业的学生,要求到我区公办初中就读的,按我区的升学办法安排入学。  3.具有海珠区户籍但没有我区学籍,在外地或其他区小学毕业的学生,由学生父母(合法监护人)在市教育局统一规定时间(日)到海珠区同福中路303号(区少年宫西校区)向我局提出申请,经审核符合条件者,采取统筹安排的办法在我区公办初中升学。  现场审核需提交以下资料:(1)户口簿(原件和户主页、父母和本人页复印件);(2)学生二代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3)学生法定监护人的房产证(或购房协议、宅基地证明、集资房证明或拆迁协议书、房管局认可且已备案的房屋租赁合同等)。(原件与复印件);(4)跨区生:(本市非我区学生)由毕业小学登陆“广州市学籍管理系统”中导出的“学生信息”表和“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中导出的“学生学籍信息”表。加盖学校公章;(5)返穗生:(非我市学生)由毕业小学提供“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中导出的“学生学籍信息”表,加盖学校公章。  4.对申请在区内跨组报名升学的学生,由毕业学校统一到区教育局办理相关手续。符合条件获批准跨组的学生,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到跨入组内指定公办初中升学。办理跨组申请时间:5月13――14日。  5.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2015年至2016年为学区建设过渡期,过渡期内继续实行电脑派位、对口、特长等有效的初中学位分配办法。从2017年起公办初中招生方式按学区建设方案确定。  (二)初中招生的有关规定  1.特长生招生。经审定的体育和艺术传统项目学校可按规定招收不超过本校招生计划10%的体育、艺术类特长生。确实因市重点扶持项目组队需要,经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的学校招收特长生的范围和比例可以适当放宽。非经审定的学校不得招收特长生。要进一步完善特长生的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不能对体育、艺术类特长生进行文化类学科测试,对获得体育、艺术类特长生升学资格的学生要在其毕业的学校进行公示,以进一步规范特长生的招生管理工作。特长生招生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2.公办外国语学校招生。在公办外国语学校招生之前,已被其他公办初中录取的特长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公办外国语学校的招生。  市属公办外国语学校面向全市,按“指标分配到区+电脑派位或抽签”的方式进行招生,以当年招生计划的3倍为电脑派位或抽签指标数。  由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我区小学毕业生规模制定,于当年5月20日前通过本区教育行政部门网站等渠道向社会公布,并于当年6月15日前完成分配工作。市属公办外国语学校根据我区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指标名单,按电脑派位或抽签方式随机产生录取名单。  我区公办外国语学校面向本区招生,按“指标分配到校+面谈”的方式进行招生,以当年外语特色生招生计划的3倍为面谈指标数。无寄宿生条件的外国语学校的外语特色生招生计划不超过外语特色学校招生计划的50%。列入市属公办外国语学校指标名单的学生,未被市属公办外国语学校录取的,可参加我区公办外国语学校的招生。  市属公办外国语学校于当年小学毕业考试结束后第1天上午进行电脑派位或抽签,区属公办外国语学校于当年小学毕业考试结束后第1天下午,通过面谈进行招生录取工作。市、区属公办外国语学校招生工作于当天完成。  市属、区属公办外国语学校指标以当年毕业生英语综合能力为主进行分配。具体操作细则另行制定。  3.来穗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根据《关于印发海珠区来穗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海府办〔2013〕14号)的有关规定,积极稳妥做好我区来穗务工人员子女2015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  4.民办初中招生。民办学校于当年4月15日之后方可公布本校当年的招生方案,不得发布虚假招生简章、广告等信息。招生方案包括学校的办学特色、招生计划、报名办法、录取规则、录取时间、咨询方式和收费标准等。学生预录取名单、正式录取名单适时通过学校网站等渠道公布。学生报名时可提交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成长记录册》原件或复印件。  民办学校从当年小学毕业考试结束后的第7天起方可开始接受报名和招生。报名人数多于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可采取面谈等方式招生,并在公办初中招生电脑派位开始前两天完成初步录取工作,将名单上报区教育行政部门,招生录取以学生面谈表现和《学生成长记录册》等为主要依据,于7月18日前与公办学校同步完成学籍建立工作。报名人数少于或等于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于当年8月31日前完成报名和录取工作,并为新生建立学籍。 民办学校不得以考试或任何变相考试形式进行选拔招生,不得增加学生的负担。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依法依规招生。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海珠区教育局成立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各校也要相应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相关工作。我们要牢固树立依法治教、依法招生的观念,严格执行招生工作的各项政策;确保民办学校招生工作依法、有序地开展。  (二)强化服务意识,公布办事程序,积极主动为群众做好服务工作。各校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设立有明显标识的咨询点,为家长提供咨询服务;要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和首问负责制度,对社会和家长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和引导等工作。  (三)加强和规范学校的收费管理工作。各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义务教育阶段的最新收费规定,组织参与招生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关政策的学习,强调廉洁自律,秉公办事。  (四)严肃处理招生工作中出现的违规行为。按照《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穗教发〔2015〕11号)有关规定对在招生工作中出现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四、其他  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广州市海珠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初中招生  (一)招生对象。  1.具有天河区户籍的我区公办小学毕业生。  2.其他类小学毕业生。  跨区生:户籍在天河区、学籍在广州市内天河区外,需回天河区升学的小学毕业生。  返穗生:户籍在天河区、学籍在外市,需回天河区升学的小学毕业生。  民办转公办生:户籍在天河区、学籍在广州市内民办小学,需回天河区升学的小学毕业生。  跨地段生:户籍和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等)房产均在天河区,且地段对口中学与原毕业小学对口中学不一致,申请回“人户一致”地段所属中学升学的我区公办小学毕业生。  户籍在广州市内天河区外、学籍在天河区公办(企事业办)小学,需在天河区升学的小学毕业生。  政策性照顾类借读生:户籍在广州市外,符合广州市政策性照顾借读生和天河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政策的小学毕业生。  此外,非天河区户籍需回户籍所在地升学的小学毕业生,按户籍所在区升学办法升学。 (二)信息发布。学校要根据办学规模和小学对口天河区户籍学生摸查情况合理制定本年度招生计划,报区教育局审核,由区教育局报区政府审定,并向市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后,于日前通过区教育局网站(“天河教育在线”)和学校网站向社会公布,公布内容包括初中招生地段、招生计划、招生条件、招生程序、咨询电话等信息。  (三)招生范围。根据本行政区域内适龄学生人数、地理状况、交通状况、学校规模及布局、招生方式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合理划分公办初中招生范围。学生居住地与学校距离原则上在5公里以内。2015年,我区各公办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  公办初中招生范围划定后保持相对稳定,当年公办初中招生范围进行少量微调的,天河区教育局和学校于日前通过网站向社会公示。  (四)安排学位。  具有天河区户籍且在我区公办小学毕业的学生,直升其毕业小学对口中学。  凡属我区初中招生受理范围的小学毕业生中跨区生、返穗生、民办转公办生、跨地段生,经区教育局审核,符合“人户一致”条件,按地段对口直升方式升学;不符合“人户一致”条件或所申请学校学位紧张而无法安排,由区教育局为其统筹安排公办学位。  政策性照顾类借读生由区教育局为其统筹安排公办学位。  具有本市户籍人户不一致(即其户籍地址与实际居住地址不一致)的小学毕业生,我区在保证“人户一致”学生学位的基础上,以实际居住地为主,为其统筹安排学位。小学毕业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广州市十二区拥有房产(含商品房、宅基地房、集资房)的,以其拥有的房产地址认定为其实际居住地。  (五)招生方式。我区按免试就近入学原则确定公办初中的招生,采用单校划片对口直升为主,划分地段为补充的方式进行招生。日前完成公办初中招生工作。  1.具有天河区户籍的我区公办小学毕业生,日前由毕业小学在广州市学籍系统中验核各毕业生户籍情况,7月由全区统一招生、免试升入对口中学。  2.凡跨区生、返穗生、民办转公办生、跨地段生以及政策性照顾类学生等都需按《天河区小学升初中各类学生申请指引》提交资料进行审核,不提交资料者,视为放弃我区升学资格。  (六)特长生招生。我区各公办学校特长生招生类别为体育、艺术类,各学校不得新增特长生类别。2015年公办初中招收特长生的比例保留10%。未经市教育部门审核批准,公办初中不得跨区招收特长生。  各校要根据区的特长生招生方案(另行发文)制定本校的特长生招生方案。特长生招生要在小学毕业考试前进行。公办初中招收体育、艺术特长生时,只能进行体育、艺术方面的技能测试,并按学生的体育、艺术方面技能测试成绩录取,不得进行其他内容的选拔性测试;对获得体育、艺术特长生升学资格的学生应同时在招生学校和毕业学校公示。  (七)公办外国语学校招生。  市属公办外国语学校面向全市、按“指标分配到区+电脑派位或抽签”的方式进行招生,以当年招生计划的3倍为电脑派位或抽签指标数。市属公办外国语学校指标以当年毕业生英语综合能力为主、按比例进行分配,于日前通过本区教育行政部门网站等渠道向社会公布,并于日前完成分配工作。  我区公办外国语学校参照市属外国语学校招生办法,采用“指标到校+电脑派位”方式进行招生。其中,广州市华颖外国语学校招生计划中招收地段生不低于50%,其余指标面向全区招生;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面向全区招生,实行全寄宿管理。  市、区属公办外国语学校于日前通过学校网站等渠道公布当年的招生计划。市属公办外国语学校于当年小学毕业考试结束后第1天上午进行电脑派位或抽签,区属公办外国语学校于当年小学毕业考试结束后第1天下午开展招生录取工作,市、区属公办外国语学校招生工作于当天完成。  列入市属公办外国语学校指标名单的学生,享有市属和区属公办外国语学校两次招生机会。在公办外国语学校招生之前,已被其他公办初中录取的学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公办外国语学校的招生。具体的公办外国语学校的招生办法将按《2015年天河区公办外国语学校招生细则》(另行发文)进行。  (八)民办初中招生。  民办学校于日之后方可公布本校当年的招生方案,不得发布虚假招生简章、广告等信息。招生方案包括学校的办学特色、招生计划、报名办法、录取规则、录取时间、咨询方式和收费标准等。学生预录取名单、正式录取名单适时通过学校网站等渠道公布。学生报名时可提交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成长记录册》原件或复印件。  民办学校从当年小学毕业考试结束后的第7天起方可开始接受报名和招生。报名人数多于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可采取面谈等方式招生,并在公办初中招生电脑派位开始前两天完成初步录取工作,将名单上报区教育行政部门,招生录取以学生面谈表现和《学生成长记录册》等为主要依据,于7月18日前与公办学校同步完成学籍建立工作。报名人数少于或等于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于当年8月31日前完成报名和录取工作,并为新生建立学籍。  民办学校不得以考试或任何变相考试形式进行选拔招生,不得增加学生的负担。
 萝岗区公办初中招生  (一)&具有本市常住户籍(含十二区、县级市),在我区公办小学应届毕业的在籍学生(含经批准的政策性照顾借读生),按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在毕业学校对口中学升学。  (二)在外区就读并具有我区户籍的应届小学毕业生因特殊情况申请回我区升学(即返区生),由学生的父(母)或其他合法监护人在规定时间(5月6日)向区招生办提出申请,并提交:  1.父(母)或合法监护人与其子女(被监护人)同一户籍的本区常住居民户口簿,入户时间截至日;  2.该户籍的房产证或购房协议,且所购房应为父(母)或合法监护人唯一居住地;若学生的父母或其他合法监护人无房产,需租住房屋的,须提供市房管局认可的或符合有关规定的房屋租赁合同,所租房屋应为父母或其他合法监护人的唯一居住地。  3.加盖毕业小学公章的“学生基本情况表”(由毕业学校从全国学籍管理系统中打印,在广州市其他区就读的还需要提供广州市学籍情况表)。 经审核,对符合条件者可按本区小学毕业班学生的升学办法安排升学。  (三)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非广州市户籍应届小学毕业生,可由区招生办统筹安排入读我区公办初中学校:  1.非本区公办小学毕业生,但父(母)持广州开发区高层次人才捷通卡者;  2.&非本区公办小学毕业生,但符合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政策性照顾借读生条件,且父(母)在我区工作或实际居住者;  3.&参加我区外来从业人员随迁子女初中起始年级积分入学,获批准取得入学名额者(非穗户籍的本区公办小学应届毕业生,经所在毕业小学向区招生办申请参加积分入学,以获取我区初中统筹入学名额)。  (五)广州市玉岩中学面向本区招收小学升初中体艺特长生,广州开发区中学面向本区招收小学升初中英语特色生,具体办法另行公布。  (六)各学校要按规定严格控制班额,初中每班不能超过50人。  其他规定  1.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要坚持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不准招收择校生,严禁把捐资助学与学生入学挂钩。  2.&切实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各校要妥善安排残疾儿童入学,并努力为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残疾儿童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机会。对较为特殊的残疾儿童,需要延缓入学或免予入学的,由其父母(或其他合法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学校加具意见后报区教育局批准。 3.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要按政策共同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及其他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工作。进城务工农民及其他流动人口子女需在我区接受义务教育的,按有关规定执行。公办学校因学位紧张无法安排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应指引其到就近的民办基础教育学校就读。  加强对民办学校招生工作的管理  民办小学、初中学校必须将当年的招生计划报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区招生办核定并严格遵守审批计划,否则,区教育局将向社会发布其违规招生通告,不为其办理学籍登记手续,影响第二年年检续证。因实际情况需改变招生计划的,必须及时上报区教育局核准。  民办初中学校招生必须在小学毕业考试后进行,并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民办初中学校在小学毕业考试以前进行招生的,其招生行为无效,区教育局将不为其违规招收的学生办理学籍和发给毕业证书。
方日报讯&(记者/毕嘉琪)15日,今年广州民办初中招生方案正式公布。省实附中、广大附中、真光实验、明德实验等校的招生计划“抢闸”出炉。今年广州民办学校首次取消笔试,采取面谈方式招生。根据《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各民办学校将有三个自主权:即民办学校可以自主确定招生的范围、标准;自主制定招生方案、面谈规则;自主确定面谈人数、面谈名单。但报名、面谈和录取的时间则受到教育部门的规定限制。今年报名人数多于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学校在公办初中招生电脑派位开始前两天完成初步录取工作,将名单上报区教育行政部门,并于7月18日前与公办学校同步完成学籍建立工作。从今年开始,广州小升初民办学校的招生录取将首次采用面谈形式。从过去“一考定终身”变成了由面谈来决定录取。然而,不少学校纷纷开设校园报名网站让学生网上报名,通过初步筛选的学生才能进入面谈。记者从各校招生简章看到,要进入面谈首先得准备好五六年级成绩以及简历。有意思的是,由于教育部门三令五申要求竞赛需要和招生“脱钩”,所以绝大部分民校的招生简章剔除了竞赛的要求。只是隐晦地提到“能反映成长的其他重要资料”。而对于考生和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面谈方式,各校均对具体的操作惜字如金,均以考核“综合素质”一笔带过,未透露面谈内容和形式。此外,小学五年级及六年级的成绩和竞赛获奖情况仍被各校看重。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有多所民校扩招的同时,也有不少学校学费涨价,住宿费更突破3.5万元。
&&返穗生是指户籍在天河区,在广州市以外就读的小学毕业生。跨区生是指户籍在天河区,在广州市其他区就读的小学毕业生。民办转公办生是指户籍在天河区,在广州市民办小学就读小学的毕业生。一、申请办法&&&&返穗生、跨区生、民办转公办生提出回户籍所在居住地升学申请时,须由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以下材料:&&&&(一)户口簿(原件和户主页、父母和本人页复印件);&&&&(二)学生父母或其它法定监护人的房产证(或购房合同及发票、宅基地证明、备案的租赁合同等)原件及复印件;&&&&(三)毕业小学出具的学历证明原件。其中返穗生的学历证明须加盖就读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公章;跨区生、民办转公办生应提供其毕业小学在“广州市学籍管理系统”打印的“学生信息表”,并加盖学校公章。二、办理程序&&&&办理形式:现场集中办理。&&&&办理时间:日(全广州市统一办理时间)&&&&&&&&&&&&&&9:00-11:30、14:00-17:00&&&&办理地点:113中学东方校区(天河区天府路东方二路1号)体育馆内。&&&&咨询电话:
尖子生早被学校“预定”  广州市“小升初”民校和外国语学校招生方案今天才公布,而家长、学校等已乱成一团。记者采访了解到,早有学校与教育机构暗中笔试,提前圈定生源,学生们最终又陷入了择校困境。羊城晚报记者&&陈晓璇今年2月份,广州市公布了《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了今年小升初民校和外国语学校的招生规则,明确严禁笔试,公办外国语学校免试招生,民办学校免试、自主、限时招生。4月15日是招生方案公布时间,这是“红线”,在此之前的招生一律无效。不过,在这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小升初的招生并非风平浪静。在广州一小升初的家长论坛上,自4月以来,几乎50%以上的帖子都是各类名校、民校提前选拔学生的信息,以及一些“牛娃”提前“下车”的小道消息。记者看到,很多爆料的业内人士或家长为了保护学校或内部信息,用了各种字母缩写作为代称。比如,有家长爆料“昨天接到电话,说18号MK,学员50元报名费,非学员100元报名费。”“MK”指的就是“秘考”。据不少教育机构负责人透露,这段时间他们已为不少民校举行了秘考,也就是秘密的笔试。“试卷的题目都是学校出的,我们只是帮他们组织,连试卷都是学校自己批改的。”据介绍,目前有民校已经提前圈定了部分尖子生。“这些学生已经占好坑了,接下来的面谈只是走过场。”其实,机构之所以大肆宣扬他们跟民校如此亲密的关系,无非是想展示自己有多神通广大,让更多的家长投靠过来。&&&&“有个朋友的孩子在某机构补习,十来天花费一万多元,就是因为该机构不停地搞MK。”尽管家长都知道教育机构是最大的受益者,但迫于搭起跟学校的“桥梁”,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送钱。不过,就在教育机构大肆宣扬跟民校的暗中勾搭之时,有民校跳出来撇清关系,发布声明表示没有跟教育机构合作,没有提前圈定生源。“牛娃”家庭的烦恼:拿到名校“承诺”&就能提前“下车”?采访了解到,目前通过教育机构的“搭桥”,已经拿到名牌民校名额的“牛娃”已经不少。广州番禺的学生家长梁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女儿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上学期成绩均在289-295分之间,最近参加某机构举办的考试得了第一名,目前,已经收到了好几个名校的录取意向。不过,今年跟往年不同的是,由于教育局规定必须在毕业考之后的第七天招生才有效,所以民校也不能给学生太多的承诺,这让家长有些担心,不知算不算真的“提前下车”了。儿子已经拿到某民校录取意向书的家长卢女士,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我想让儿子进入重点班,但是学校说要等小升初毕业考试结束后面试才能确定分到哪个班。”不仅如此,卢女士还想让儿子参加更多学校的提前考试,但她发现,没有特定的“通道”很难参加。“听说4月-5月还是会提前选拔学生,现在真的是一天都不敢放松,万一哪一天漏掉了信息,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成绩再好也没用。”正因为如此,卢妈妈从3月份开始,每个周末不是带孩子去学校的名校行或者开放日,就是奔波在各个学校递交简历。而更让她痛苦的是,因为今年小升初很多民办学校采取的是网上报名,她几乎每天都要留意意向学校的信息:“万一错过了报名时间,面试的机会就没有了。”专家观点承诺不是录取通知书对于“牛娃”家庭的烦恼,原越秀区教研员、小升初专家冼德载表示,现在确实有不少小道消息在传谁家的“牛娃”拿到某个名校的入场券了,但就算是孩子拿到名校的入学承诺,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算是提前下车,因为还没有办理入学手续。所以家长还是要盯紧各个学校的招生信息。“中等生”家庭的纠结:好学校被“预定”&普通学校没把握由于今年不允许考试,成绩拔尖的学生有机会被提前抽走,而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却有些尴尬,“没有学校来找我们,我们也不知该去哪里。”所以,今年陷入小升初择校困局的最大群体是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毛爸爸是个生意人,女儿就读于广州番禺锦绣小学,上小学六年级以前,他几乎很少花时间关心过女儿的学习。但是,从今年开学到现在,毛爸爸几乎每周都得拿出一天、有时候两天的时间在学校与课外辅导机构之间奔波。“之前没关心过不知道,今年一看吓一跳,好点的学校全都是要考的,而且还很难进,对孩子成绩要求好高。”据他介绍,他的女儿成绩在学校排名其实还可以,年级15-20名。结果一看,原来以孩子的分数,名校提前选拔没她的份,差点的学校即使录取也不想去。不仅如此,毛爸爸的父亲、女儿的爷爷自3月份开学以来,更是每周忙着送孙女到教育机构补习。毛爸爸说:“尖子生都已经录取了,最苦的就是我们这波人,以前我女儿这样的成绩等到统一考试时还是有很多机会的。现在你不知道机会在哪里?学校什么时候会提前选拔学生更不得而知。担心最后好的没够着,一般的没把握住,到头来啥也没捞着就惨了。”专家观点择名校不如择好校对于目前成绩中等偏上的六年级家庭,究竟该怎样择校?有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有些顶尖的学生可能会拿到好几个录取名额,但还是只去一个学校,对中等学生来说,还是有“捡漏”机会的。此外,还要调整期望值。不要非广雅、育才等第一梯队“名校”不读。要改变认识,不是择名校,而是择好校。“底子弱”家庭的痛苦:参加特训练口才&也想拼个好学校由于不甘心就读普通中学,不少基础薄弱的学生也奔波在择校的路上。相比之下,他们的路会更曲折。就读于广州华荣小学的宁同学,成绩偏弱,五年级加六年级上学期末成绩只有240多分。但宁妈妈决定让儿子也去读民校。“如果参加对口直升,只能去普通中学,孩子基础不好又贪玩,真担心从此以后初中也一路下滑,再也提不起来”,宁妈妈不想这样坐等对口直升。“我准备带儿子去参加面试的特训班,锻炼下他的口才。如果超常发挥的话,或许有可能被录取上。”宁妈妈说。不过,由于民校面谈也会看成绩,像育才、广雅这样的名校是直接放弃,但是一些新兴的民办的、办学口碑还不错的学校,她一个个去报名,送简历。用她的话说:“说不定能捡漏呢!”专家观点择校不如择班某教育机构负责人认为,对于中下生来说,与其择校不如择班。一味地择校,不是做“凤尾”的问题,可能是“鼠尾”,打击孩子的自信。不如找个适合孩子的学校,跟老师良好互动。在有爱的环境下,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今天是广州各民办学校公布招生简章的日子。不过,不少家长却提前陷入了纠结:没有体育、艺术、科技特长的孩子难道只能干等电脑派位?没有参加“杯赛”和各种培优班是否就会与名校“擦肩而过”?民校的面谈应该如何准备?……由于政策变化多,今年被坊间称为“史上最复杂小升初年”,当各种招生“内幕”纷纷扰扰之时,今年到各教育机构咨询和培训的群体也在悄然改变。多位教育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中等偏上的学生成了选校困难户,咨询比例较往年大幅提升。许多教育论坛上还出现了一系列代表学校、教育机构和考试方式的神秘字母代号,有家长称,在“禁考”的红线下,家长们只好用这样的方式交流“备战经验”。专家提醒,目前学校的“入学承诺”真假难辨,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还不算是“提前下车”,因为还没有办理入学手续,不能放弃六年级下学期的学习。案例&家长提前一月每天“刷”民校招生简章就读于番禺市桥小学六年级的小卢,是众人眼里的“牛娃”,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上学期成绩均在289分―295分之间。可尽管如此,一家人也没为升学少操心。卢妈妈很无奈,从3月底开始,每个周末不是带孩子参观学校的名校行或者开放日,就是奔波在各个学校递交简历。而更让她痛苦的是,因为今年小升初很多民办学校采取的是网上报名,她几乎每天都要浏览意向学校的官网信息,就怕一不留神错过了。“很多小道消息都说4月-5月不少名校还是会提前选拔学生,做家长的真是一天都不敢放松,万一哪一天漏掉了信息,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成绩好也没用。”尖子生尚且如此,成绩处于中游的学生更为纠结。在番禺市桥小学就读六年级的小毛没有广州户口,“兜底”的电脑派位成了奢望。据毛先生介绍,女儿成绩在学校排名处于年级15-20名,五年级上下学期和六年级上学期的成绩都是在270分-285分之间。“这个成绩要是在以前也还好,反正就考一考,说不定哪一场考试超常发挥就进好学校了。现在不准考试了,跟孩子能力匹配的学校有哪些?会不会提前选拔?都不得而知。”为此,毛爸爸几乎每周都得拿出一两天时间,在学校与课外辅导机构之间奔波咨询。根据广州市今年的招生政策,今年民办学校取消笔试,只允许以面谈的方式招生;去年采取面谈招生的公办外国语学校,今年也改为以“派位+面谈”的方式招生,其中广州外国语学校更取消面谈,直接采取电脑派位。考的机会少了,派到名校的机会多了,可家长们反而心里没底。皆因在教育部门明令禁止各校以竞赛、秘密考试等方式提前掐尖的同时,却仍有不少“牛娃”陆续接到学校的预录取通知,让那些渴望“提前下车”的家长和考生们慌了神。数据&中上学生参与小升初辅导比例翻倍记者近期浏览了广州多个较大的教育论坛发现,各类小升初的帖子,多是各类名校、民校提前选拔学生、以及一些牛娃“提前下车”的小道消息。而从关注广州教育的家长帮和校园家两个APP数据显示,4月第一周和第二周提问如何选学校以及了解学校教学质量的问题相比3月上升50%―60%。另据立尚教育透露,自4月份以来,该机构往年只举办一次的小升初升学辅导会,今年从3月底持续到6月期末考试结束前,几乎每个周末都举办一次。而从刚举办过的小升初升学辅导会参与家长数量来看,单场增幅均超过去年。不少教育机构人士向记者表示,从家长们咨询的情况看,今年的中等偏上学生反而成了选校困难户。立尚教育负责人冯颐表示,从该机构的情况看,往年只有不足20%的中等偏上六年级学生会选择进行小升初升学辅导,但今年这一比例接近60%。她分析,究其原因,去年民办学校是可以考试的,大部分的家庭还是会等到民校发布招生简章,也就是5月份之后才重点考虑选校问题。只有极少部分尖子生,因为公办名校、外国语学校要提前挑选学生,有家庭3-4月份纠结选校的问题。但是今年所有的学校都不允许考试后,很多家庭都提前焦虑起来,都不敢等到小学毕业考结束后再择校。事实上,广州的教育部门列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的“六条红线”,并反复强调严禁学校借助中间方(含社会培训机构)通过组织考试、竞赛或培训等形式选拔生源;将各类学科竞赛成绩、“奥赛”成绩、社会艺术考级、特长评级等作为招生录取依据。近期,许多教育论坛上还出现了一系列神秘的字母代号:QY、LQTZ、DZCP、MK……为此,一篇《你懂了吗:广州小升初常用“代码”》的解读帖在网络上走红。根据该帖的解读,以上字母代表的是:签约、录取通知、点招测评、密考。“这都是为了躲过教育部门的‘法眼’。”家长何女士无奈地告诉记者,家长们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选择机会,都只能以这样的方式来“通风报信”,交流小升初“备战经验”。专家&择校应择加工能力强的学校原越秀区教研员、小升初专家冼德载表示,现在确实有不少小道消息在传谁家的“牛娃”拿到某个名校的入场券了。但就算是孩子拿到名校的入学承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算是“提前下车”,因为还没有办理入学手续。对于家长来说,依然不能放弃六年级下学期的学习,还要跟进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做好暑假的学习衔接。冼德载支招,对于目前成绩中等偏上的六年级学生,认真做好六年级下学期的期末考试尤为重要。一方面是可以再博取捡漏的机会,另一方面为小升初打好基础。小升初衔接不过关,将直接影响孩子初一的成绩。此外,这类学生应调整期望值,不要非第一梯队名校不读。在这样的盲目期望下,可能导致出现中等学校的录取也错过。“要改变认识,不是择名校,而是择好校。”而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专家提醒,家长首先要有意识,不是孩子成绩很差,就没有学校可以读。一是有电脑派位;二是不管是民办学校还是公办学校都有不同层次之分,但并不是说中考平均分与其他学校有差距的学校就什么都差。实际上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生源不整齐。因此家长在给孩子择校的时候,要给孩子择一个有责任心、加工能力强的学校。“对于中下生来说,与其择校不如择班。”多位专家均认为,一味地择校成为“凤尾”甚至“鼠尾”,打击孩子的自信。“还不如找一个适合孩子的学校,跟班主任和学科老师建立起良好的学科互动,让孩子健康成长。”
下面是21教育网为大家特别整理的2015广州小升初划片一览表(各区汇总),提供了各区的小升初划片名单。具体的内容如下所示,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越秀区:小升初对口学校1、东风东路小学、农林下路小学、育才小学、水荫路小学、先烈中路小学(省实中学、广大附中、第七中学、育才中学、东环中学、梅花中学)2、华侨外国语小学、黄花小学、中星小学、云山小学、登峰小学、桂花小学(省实中学、广大附中、第七中学、恒福中学、东环中学、广大实验)3、建设大马路小学、建设六马路小学、环市路小学、天秀小学(省实中学、广大附中、第七中学、二十一中、二十五中、豪贤中学)4、铁一小学、梅花村小学、杨箕小学(省实中学、铁一中学、第七中学、育才中学、五羊中学、梅花中学)5、署前路小学、八一实验小学、五羊小学、东山实验小学、培正小学(省实中学、铁一中学、第七中学、培正中学、五羊中学、七十九中)6、大沙头小学、海印苑小学、永曜北小学、红火炬小学、东川路小学、中山二路小学、中山三路小学、执信南路小学(省实中学、铁一中学、广州十六中、育才中学、十三中学、四十中学、七十九中)7、八旗二马路小学、珠光小学、清水濠小学、大塘街小学、文德路小学、北京南路小学(省实中学、十六中学、培正中学、十三中学、第十中学、二十五中)8、小北路小学、丹桂里小学、雅荷塘小学、广园中路小学、豪贤路小学&(第二中学、第三中学、十七中学、二十五中、越秀外语、豪贤中学)9、双井小学、盘福小学、东风西路小学、人民北路小学、净慧小学、八一希望小学、少儿体校&(第二中学、第三中学、广东华侨中学、知用中学、越秀外语、三十四中、八十二中)10、满族小学、朝天小学、回民小学、海珠中小学、惠福西小学、将军东小学、教育小学、吉祥小学&(第二中学、第三中学、广东华侨中学、知用中学、三十四中、三十七中)11、大德小学、旧部前小学、真光小学、七株榕小学、大南小学(第二中学、第三中学、广东华侨、知用中学、长堤真光中学、三十七中)12、养正小学、铁四小学、瑶台小学、沙涌南路小学&(第二中学、广铁二中、矿泉中学)天河区:小升初对口学校1、前进小学、车陂小学、东圃小学&(18中学)2、员村小学、昌乐小学、员村五小、员村六小&(44中学)3、华康小学、华阳小学&(47中学、茗雅苑校区)4、五山小学、五一小学、农科院小学、华农附小、汇景实验学校&(47中、汇景实验学校)5、先烈东路小学、沙河小学、银河小学、四海小学、红英小学、侨乐小学&(75中学)6、渔沙坦小学、龙洞小学、高塘石小学、柯木朗小学&(89中学)7、石牌小学、华师附小、陶育路小学、华景小学、天府路小学&(广州113中)8、黄村小学、珠村小学、吉山小学、新元小学、中海康城小学、旭景小学&(东圃中学)9、体育东路小学、冼村小学、猎德小学、天河第一实验小学&(天河中学)10、龙岗路小学、体育西路小学、华城小学&(天荣中学)11、林和小学、长征小学、珠委小学、龙口西小学&(天秀中学)12、长靶⊙А⑨逍⊙А⒊ば诵⊙&(长兴中学)13、棠下小学、骏景小学&(骏景中学)14、棠德南小学、泰安小学、棠东小学、新塘小学、沐陂小学、凌塘小学&(泰山中学)海珠区:小升初对口学校1、长安东街小学、基立道小学、前进路小学、滨江中路第一小学、万松园小学、江南大道中小学、南村路小学&(江南中学、九十七中、二十六中、七十八中、四十二中、五十二中)2、宝贤大街小学、宝玉直街小学、南武小学、同福中路第一小学、同福东路第二小学、邓世昌纪念小学、镇泰实验小学、鹤鸣五巷小学、滨江西路第一小学、同福西路小学(南武中学、江南中学、三十三中、二十六中、四十九中、七十六中)3、红棉小学、工业大道中小学、南边路小学、梅园西路小学、菩提路小学、新民六街小学、后乐园街小学(第五中学、四十一中、九十八中、南石中学、三十三中、四十九中)4、昌岗中路小学、汇景大街小学、江南新村第一小学、海珠区实验小学、江南新村第二小学&(南武中学、江南中学、七十六中、晓园中学、四十九中、二十六中)5、五凤小学、凤江小学、瑞康路小学、新港路小学、中大附小绿翠小学(绿翠中学、九十七中、九十四中、五十二中、赤岗中学、聚德中学)6、广州大道南小学、金碧第一小学、培红小学、瑞宝小学、瑞宝花园小学、石溪劬劳小学、晓港湾小学(第五中学、九十七中、蓝天中学、九十八中、劬劳中学、南石中学)7、赤岗小学、赤岗东小学、聚德东小学、聚德西小学、客村小学、金影小学、新港中路小学、华怡小学、东风小学、大江苑小学、龙潭小学、逸景第一小学、江海小学(第五中学、绿翠中学、赤岗中学、聚德中学、九十四中)8、滨江东路第二小学、怡乐路小学、滨江中路小学、海联路小学(绿翠中学、九十七中、五十二中、七十八中、四十二中)9、晓港西马路小学、昌岗东路小学、晓港东马路小学、同福小学、晓园小学(江南中学、九十七中、晓园中学、蓝天中学、七十六中、四十二中)10、三蛐⊙А⑽拦⒓湍钚⊙Вǖ谖逯醒А⑺氖恢小③纠椭醒В11、土华小学、小洲小学、北山小学、赤沙小学、仑头小学(第五中学、绿翠中学、新中学)12、黄埔小学、琶洲小学、新洲小学(第五中学、绿翠中学、黄埔中学)荔湾区:小升初对口学校1、沙面小学、华侨小学、西关培正小学、黄沙大道小学、詹天佑小学、冼基东小学、珠玑小学、光复南小学、宝华培正小学、文昌小学、双桥小学、沙河小学、环翠园小学、环市西小学、体实小学、铁二小学、汇龙小学、流花小学、广雅小学、协和小学、乐贤坊小学、龙津小学、宝源小学、耀华小学、人民中小学、三元坊小学、芦荻西小学、中八小学、西华小学、铁六小学、华侨实验小学&(一中、四中、南海中学)2、芳村小学、何香凝纪念学校、海中小学、西i小学、南]小学、鹤洞小学、新东小学、东沙小学、培真小学、广船一小、坑口小学、芳村实验小学、精博中英文小学&(金道中学)3、康有为纪念小学、金兰苑小学、合兴苑小学、鸿图苑小学、红棉苑小学、林凤娥小学、五眼桥小学、南塘小学、葵蓬小学、龙溪小学、海北小学、增蛐⊙А⒄闲⊙А⒌旅魇笛樾⊙А⒌旅髦杏⑽男⊙А⒄婀庵杏⑽男⊙&(汾水中学)黄埔区:小升初对口学校1、长洲岛小学、深井小学、黄船小学&(市84中)2、怡园小学、下沙小学、泰景小学&(市86中分校)3、荔园小学、横沙小学、茅岗小学&(市123中学)4、南岗小学、沙步小学&(市87中学)5、姬堂小学、石化小学、文冲小学、万科小学&(石化中学)6、文船小学&(双沙中学)7、港湾小学、中大附小、恒威小学、鱼木学校&(港湾中学)8、新港小学、夏园小学、南湾小学、庙头学校&(新港中学)9、电力学校、沧联小学&(广东省电力一局子弟学校)
进入招考旺季,为孩子寻找适合的学校成为广州千万家庭的头等大事。随着《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指导意见》的出台,今年广州“小升初”招生出现了若干微调:诸如民办学校免试自主招生、外国语学校招地段生等。面对变化家长应该如何制胜“小升初”?近日,信息时报记者独家专访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江东,他就市区招生安排、外国语学校的特色发展、民校招生的自主与规范、“杯赛”与小升初“脱钩”等热点话题进行讲述。江东建议家长:考虑指标到校的影响,按照孩子特点寻找适合他们发展的学校。焦点剖析市属学校严控择校后怎么招?执信等5校初中学位并入区今年,广州新政的一个思路是“严控择校”,明确市属中学初中的招生计划由所在区管理,这具体是怎么理解呢?江东称,今年市属中学初中招生计划由所在区管理。以越秀区为例,包括执信、二中、铁一、广附、侨中等5所市属学校均地处于此,这些学校的初中招生计划全部归口越秀管理。“过去由于区比较尊重市属学校,市属学校的招生有自己的安排。但是从今年开始,在计划和学籍捆绑之下会更规范。比如某市属学校招收2个班,那么这些计划全部都交给越秀区,根据该区方案合理招生。归口后,各学校的招生计划不能随便更改,学校根据招生计划数为学生建立学籍,区教育部门不得为超出计划的新生办理学籍。”&记者了解到,市属学校以往不合理的择校将会被“严控”,为此不少市属学校今年也取消了“择校考”。“如此一来,今年越秀区优质学位会大增。”江东说,有的家长担心越秀取消推荐生特别是“一派生”后公校的含金量减少,但其实并非如此。由于优质学位大增的缘故,地段生可以就近入读市属学校的机会随之增加。外校招生为何突变?还能走特色之路吗?在公平基础上进行特色发展今年公办外国语的招生方式突变,不少人认为外校生源质量将逐步下降,学校特色会慢慢消失。外校未来将何去何从呢?江东说,今年公办外校的变化主要是基于两个考虑,对于市外校,去年面谈的设置让学校掐尖的目的性更强,于是出现了口答数学题的情况,所以今年就要对此进行弱化。对于区外校来说,公办学校需要执行就近入学原则,因此,区外校必须承担地段生的招收。“不少人担心以地段生的身份进入接受不了外校的特色教育,我可以说无论哪种身份进入外校都是一样,都能接受其特色教育。”虽然特色和公平很难平衡,但教育部门也在努力去做。他说,一方面由于公办外校属于基础教育,注定了它的特色是基于均衡之下的特色,
广州公办外国语学校是近年来小升初除了公校、民校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升学途径,每年虽然只招收2500多名学生,却引发万余小六毕业生竞逐。从今年开始,公办外国语学校招生政策有较大调整:市属外校取消面谈改为指标+派位;区属外校要招地段生,部分区确定取消面谈。  这让小六家长们无所适从:孩子是否属于外校的地段生?还要不要准备面谈?而校方也有不少忧虑,没了招生自主权,生源质量如何保障?外语特色优势如何保持?  就上述问题,记者昨日对各区教育局及多家公办外国语学校进行追访。  目前,广州有1所市属公办外国语学校,即广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市外校),10所区属公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区外校)。除了黄埔、番禺、增城、从化之外,每个区都有1或2所外国语学校。这些学校每年总共招收2500多名小六毕业生,往往引发万余学生竞逐。因此,其招生的一举一动皆备受关注。  近年公办外校政策可谓“一年一变”,根据广州市教育局近日下发的《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今年又有两大调整。记者昨日从相关区和各外校了解到目前的进展。据悉,各区具体招生方案将于4月15日前出台。  新政  市外校  “指标分配+电脑派位”  市外校招生取消面谈,取而代之的是“指标分配到区+电脑派位或抽签”的方式,以当年招生计划的3倍为电脑派位或抽签指标数。市外校的指标以当年毕业生英语综合能力为主进行分配,市外校根据指标名单按电脑派位或抽签方式录取。&举例:市外校有300个招生计划,将有900个指标数下发,根据各区毕业生人数分配,各区把指标分派到小学,各小学根据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再进行分配。市外校通过电脑派位或抽签方式从中随机摇出300人录取。  应对  学校欲设网站揽生  这几年市外校都有特殊的招生政策:比如提前以笔试及面谈的方式招生,“十里挑一”地选取了一批优质生源,为此市外校的中考成绩是一年高于一年。  然而,去年市外校以口答数学题的方式面谈引起社会质疑。从今年开始,市外校被取消了面谈环节,只能通过指标+电脑派位的方式来招生。这意味着,市外校的生源质量由各区推荐的生源来决定,不再有自主权。  为此,该校正向市教育局申请,另辟招生网站让有意入读的尖子生报考。但此举尚未得到市教育局的批复。  新政  区外校  “半数地段生+其他免试”  区外校将从去年的“面谈”变成“地段生+其他免试”的方式录取。从今年起无寄宿条件的区外校招收地段生人数占当年招生计划的比例为50%
????????????
?04-17?04-17?04-17?04-17?04-16?04-16?04-16?04-16?04-16?04-16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年级下册期末试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